内涝问题

2024-07-05

内涝问题(精选十篇)

内涝问题 篇1

在过去500年的水患历史中, 淮河发生过130多次特大水灾。大洪涝年周期性发生, 局部洪涝几乎年年都有。由于水患一直无法根理, 沿淮地区变得生态环境脆弱,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很长时期以来, 人们把灾害的原因归咎于自然条件恶劣。例如, 气候原因, 淮河流域处于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地带, 汛期多暴雨, 尤其是暴雨连续性强, 降水量大等等, 另外, 还有地理原因, 黄河夺淮入海, 使淮河失去了入海的通道, 泥沙淤塞了干支流河道, 淮河流域有2/3的面积是平原和洼地, 地势高的山丘区分布在流域的周边, 暴雨后洪水从山丘倾入干河, 抢占河槽, 但进入中下游平原后, 因比降平缓, 泄洪不畅, 往往形成前后洪水叠加, 容易出现洪涝灾害。但是研究表明, 造成水患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但这点往往忽视, 自然本身是没有对错的, 只有站在人类的立场上, 才会讨论环境适应不适应。

淮河流域人口稠密, 每平方公里530人甚至更多, 环境的承载量已达到极限, 经常出现人与水争地的局面, 新的开发区向洼地甚至河滩地发展, 使得蓄滞洪区的库容减少, 现在淮河中游行洪区已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行洪能力。里下河地区围垦面积达700多平方公里, 占原湖荡面积的3/4, 导致汛期该地区的灾情严重。人类是自己给自己提出了一个生存环境的难题。

本课题将从控制灾情损失, 提高灾区农民居住生活质量上体现自身的研究价值,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研究新型的、富有地域特色的人居环境设计课题。针对现代农村的新型人居环境问题, 并将视角聚焦于苏皖沿淮内涝频发的生态脆弱地区, 研究重点和难点在于防灾抗涝与新农村人居环境两者结合的一体化问题, 现实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也正缺乏于此。

2. 设计问题与对策

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 苏皖沿淮内涝地区现有的人居环境设计存在如下弊端: (1) 缺乏流域性 (特别是内涝地区生态危机环境) 各类用地布局的科学规划, 现有布局中, 农村宅基地分散, 占地面积较大, 土地集约化程度低, 浪费土地现象严重, 土地规划结构单一, 缺乏系统性, 致使人和自然、传统与现代、人居与防涝等都产生对立关系。 (2) 传统宁静宜居的乡村环境遭遇严重破坏, 新农村建设在很多乡镇被错误理解为“拆建”, 由于盲目的强拆和土地占用, 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正在被异化为“乡村城市化运动”, 出现“千村一面”、“千宅一面”的尴尬局面。 (3) 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同时恶化, 村民各自只注重建房, 而忽视集体防涝环保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 污染源缺乏管理, 水、土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压力大。

面对如此多的问题与矛盾, 本课题拟作为复杂性科学的一次研究尝试, 复杂性即交织在一起的东西, 是混沌边缘的一种平衡, 是稳定性与无序间的一种创造, 是将分析与关联、综合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设计重点在于解决苏皖沿淮内涝地区人居环境不利因素, 在综合解决防灾、抗涝、保持地域文化特色和体现新农村时代要求的人居环境设计中产生创新性成果。

具体的设计对策有很多, 例如: (1) 科学系统地规划用地, 在人居环境生态评估的基础上, 分类使用土地, 合理预留排涝减灾的工程用地; (2) 努力建设沿淮内涝地区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示范工程, 提出新的建设标准, 示范工程建设要符合防涝减灾规划, 集中紧凑, 因势利导; (3) 示范村选址要避开内涝灾害易发地段, 应选择防涝减灾对比度高, 道路交通条件方便, 便于周围乡村农户学习推广的地区; (4) 示范试点工程建设要与新农村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绿色能源利用、迁村并点、农业开发等试点村庄有机结合起来, 政府主导, 经济扶持, 各学科专家介入设计, 创新居住模式, 修建一批规模适度的集中式住宅, 提高建设示范效果; (5) 示范户选址利用原有宅基地进行住房翻建、改建的, 要保证生态评估和预警机制的基本条件, 这类实验住宅通过新旧住宅设计的对比, 可以说明防涝减灾的实际功效; (6) 突出淮河流域性乡村民居建筑元素特点, 体现住宅建设面积、比例适当, 突出结构、材料、施工工艺经济适用和时代特点, 重视住宅外观立面和院落空间设计, 更重视营造苏皖沿淮乡村聚落景观的地方特色。

3. 设计实践与建设性意见

“苏皖沿淮内涝地区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研究”项目组首先选择苏皖两省2个沿淮内涝地区作为设计试点。从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 先后走访和调研5次, 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合作, 对周边内涝地区的农民进行了细致的访谈和调查, 并形成客观详实调查报告。根据调研资料, 以及当地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具体实际, 充分吸收了当地民俗民间文化, 提出一系列设计方案。

设计实践有力地反映了沿淮内涝地区居民安居乐业的理想, 方案采用了许多新的技术手段, 用水文、地理、气候、生态资料为背景, 对本地区人居环境的客观需求做了科学合理的评估, 对设计功能、材料、施工工艺提出了丰富的创新性意见。设计重视本土设计文化的价值和基因的保护, 几千年文明蕴涵的传统设计智慧, 有其自身的演化逻辑和存在的道理, 这是一笔巨大的设计资源。例如, 战国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工程, 它可以称为中国古代系统设计的经典, 古人尚且能够将水患治理成灌溉千里成都平原的灌溉水利枢纽工程, 今天的设计师应该清醒身上承载着更多的社会责任。课题组把设计资源和设计努力重点放在急需问题的解决上, 设计师将着眼点放在关注民生疾苦, 立足本土设计, 从而把握正确的设计发展方向, 目标是将中国现代设计的根重新植入这一片深深的文化沃土和百姓家园。

调查沿淮低洼地区、内涝多发地区以及行蓄洪区农民住房安置问题, 收集历次洪涝灾害与住房财产相应受损情况, 分析防灾集中投入与灾后救助补偿措施的得失利弊。对淮河流域重点内涝地区进行典型分析, 列举出一系列现有农民住房待改建因素, 待改建因素分两大方面, 一是建筑抗洪防涝能力, 二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改善新功能新形式要求。将两大类待改建因素分类列出图表, 再由图表中分析出紧急或关键的改建因素, 使得研究目标更加清晰和重点明确。

经过设计研究与对策评估。课题组将归纳五种典型的淮河流域内涝地区适应性住宅模式, 并进行分门别类的案例研究, 每一种模式代表不同的环境特点, 问题不同, 解决方式也不同, 设计的侧重点也不同。五种设计模式, 瞄准前期调研分析出的五种最为关键的设计定位点, 有不同的设计方案, 有不同的技术运用和形式演化, 大大不同于千宅一面的传统建筑模式, 研究以针对问题的设计实践研究为重点, 推出一系列有参考价值的设计创新方案。例如:内涝地区居住区与排涝用地合理规划问题, 排涝土地再循环利用和生态旅游规划问题, 人居环境分级适应洪涝灾害的能力水平问题, 以及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住宅功能多元化问题, 等等。

并提出如下建设性意见。

(1) 建立流域性整体规划。

不搞划省而治, 不搞划村而治, 政府出面科学规划, 严格控制规划执行力, 既能使农民住宅免受淮河内涝威胁, 又可以获得美观便捷的生活环境, 既能节约集约用地和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又能全面改善乡村人居和生态环境。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淮河内涝地区环境质量示范工程, 改善基础设施, 要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 整合有利防涝、发展农业生产的各种资源, 坚持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坚持对水库、明渠、池塘、河道、围村埝、庄台、避水楼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3) 坚持因地制宜, 以人为本。

要尊重当地的传统和习俗, 充分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 合理布局、相互配套, 防止大拆大建、防止一哄而起、不搞政绩工程, 不增加农民负担。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应将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

4. 结语

人类的历史是不断试错与探索的过程, 本课题通过设计实践, 理论联系实际, 将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研究报告和设计方案可以作为政府决策参考, 研究设计的新农村人居环境及创新住宅模式可以在部分地区试点和推广, 一方面减少内涝灾害, 另一方面, 在新农村建设中, 需要更多有专业技术背景的专家学者介入, 帮助农民居住环境提高技术和艺术质量, 缩短试错周期, 尽早取得建设成果。

摘要:文章从淮河流域内涝地区的生态环境实际危机入手, 针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具体问题, 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与举措, 改革建议从地方政府政策制定和重点地区的创新实验模式的确立起步, 探索内涝地区新型建筑模式和居住模式, 探索新型的农村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设施系统, 积极寻求苏皖沿淮内涝地区新农村住宅的多元设计解决方案。

关键词:苏皖沿淮内涝地区,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问题与对策

参考文献

[1]周寅康, 周成虎, 汤其成.中国近500年流域性洪涝初步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 1996 (2) .

[2]谭良斌, 周伟, 刘加平, 等.传统民居聚落的生态再生和规划研究[J].规划师, 2005 (10) .

内涝问题 篇2

“If a city acts like sponge which can absorb water when rain pours down and release water when droughts come, the issue of water-logging will be solved.” Liu Bo, a project coordinator of the water system management office of Changde City, led the drafting of a proposal of Suggestion on Scientific Use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Water Resource and submitted it to NPC.

The suggestion proposes that urban hardened ground was over developed as urbanization has been quickly developed for the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Right now, water should come back to cities and we should restore our city ecologically.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pollution in urban rivers, lakes and underground water should be connected with ecological recovery. Natural wet lands should be protected and expanded and man-made wet land systems should be constructed so that the ecological chain of urban wet lands can be rebuilt. “Anti-urban hardened ground” should be promoted vigorously in river basins to deal with urbanization. Roofs, streets and parks can all be used as much as possible to alter their function of water draining to water storing. Every building and community is built to be able to absorb rainfalls instead of draining them away. When droughts come or we lack water, the stored rainfall can be reused. Thus, not only climate can be modified but also water-logging can be prevented.

In addition, through making maps of urban community capacity of water-logging (flood prevention), we should build classified pre-warning mechanism in different communities to inform residents of floods and water-logging in advance so that we can prepare ahead of time to reduce the loss caused by water-logging(flooding) and geological disasters to the maximum extent.

实际上,北京“内涝”只是全国城市内涝问题的缩影。中国许多城市都存在防洪系统规划设计落后、设备老旧、部分中小河道淤积物多等问题,每逢遇到大雨,城市机体就可能陷入深度紊乱。2011年6月份,突降武汉的一场大雨导致全城内涝,众人纷纷调侃,“最浪漫的事就是去武大看海”,玩笑的背后更多的则是对城市内涝的无奈。

“如果城市像海绵一样,下大雨的时候就吸水,干旱的时候就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那么内涝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常德市江北水系综合治理办公室项目协调员刘波牵头起草了一份《关于科学利用与管理城市水资源的建议》提交给了全国人大。

建议提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城市化发展很快,这也导致了城市的硬化面积开发过度。现在要让水回归城市,对城市进行生态修复。应该将城市河流、湖泊、地下水系统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结合起来,保护和扩大自然湿地,兴建人工湿地系统,使城市湿地系统生态链条重现。针对持久的城市化运动,以流域为单元,大力开展“反城市硬化运动”,将屋顶、街道、公园尽可能地改造利用起来,将排水功能转变为蓄水功能。让每一栋建筑、每一个小区都有吸收雨水的能力,不让雨水排走,干旱、没有水的时候再把雨水释放出来,这样既能改变气候又能防止内涝。

此外,要通过建立城市社区单元内涝(防洪)承受能力图,建立动态的城市不同社区单元的分级内涝(防洪)预警机制,向广大市民提前告知洪水及内涝情况,早做安排,将城市内涝(洪水)及地质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城市内涝频发弊病如何解 篇3

首先,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投资比例大概为1:1,然而,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中仅有4%投向地下排水系统,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城市始终未能摆脱“先地上,后地下”的发展模式。从住建部统计数据看,2015年全国16个试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992个,投资279亿元,这一投资规模甚至不及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一条干线地铁的建设投入。举例来说,武汉作为全国内涝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曾在2015年制定了详细的内涝治理方案,计划三年内投资162.9亿元,实施项目455个。然而,在其资金来源中,中央财政每年提供5亿元补助,武汉市政府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换句话说,中央和地方财政三年累计投入仅30亿元,其他133亿元资金主要来自于银行长期贷款、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融资。显然,在城市排水系统仍然是公共产品、无法盈利的情况下,这一融资模式不可能完成预期投资目标。财政投入的严重不足,使得城市排水系统标准低、年久失修等问题凸显。

其次,中央政府财政扩张的空间相对较大。长期以来,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主体是地方政府及下属融资平台企业。然而,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日益沉重,地方政府扩大投资显得有心无力。根据财政部披露的数据,截至2015年末全国政府债务共计26.66万亿元,包括10.66万亿元的中央政府债务和1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二者比重分别为40%和60%。而从国际经验看,美国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债务占公共债务的比重一直都在30%以下,联邦政府债务占比则在70%以上。与美国相比,我国作为中央集权国家,中央政府债务更应占据政府债务的主要部分。因此,中央政府应成为当前阶段性加杠杆的主体,特别是在地方政府控杠杆的背景下,中央财政加大对公共属性更强、无法盈利的排水系统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显得尤为必要。

再次,我国具有通过发行长期建设国债、中央主导重大水利设施建设的丰富经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恰逢1998年“百年一遇”的长江特大洪灾,中央政府在1998-2000年三年就发行了长期建设国债3600亿元,定向用于水利、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等全国各地区的重大项目投资。三年内,我国共安排国债项目6620个,引导总投资规模高达24000亿元,其中,荆江大堤加固工程、洪湖监利长江干堤加固工程等长江水利六大工程是重大国债工程,在随后十余年的长江防洪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随着中央财政投入相对减少,长江大堤加固工程落后于更高标准防洪的需要,这是造成今年长江流域再次爆发洪灾的重要原因。

最后,中央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利于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刺激民间投资的信心。鉴于当前经济增长前景较为悲观,货币政策的边际效应逐渐递减,为落实权威人士关于“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真正积极”的政策精神,重建国内外投资者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应充分发挥扩中央张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经济的稳定器作用。通过发行长期建设国债,使之成为过剩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的重要引流器,用于改善当前一、二线中心城市排水系统等地下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根本上消除城市内涝频发的隐患。具体而言,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发布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采取BT(投资—转让)模式向民营企业公开透明地招投标,甚至可考虑设定项目投资中民间投资比例,从而刺激民间投资参与基础设施投资的信心。

从城市内涝看应急管理 篇4

关键词:内涝 排水系统 危机管理

2011年6月23日,北京市经历了一次十年一遇强降雨,市区内多处内涝,两名男子在暴雨中丧生。一年之后,2012年7月21日,北京再次经历暴雨的考验,这场61年一遇的暴雨带来的后果更加严重,除了多地道路积水、地铁站飞机场瘫痪,暴雨还引起了多起泥石流灾害,77人在这场灾难中遇难。短短一年之内连发两起因暴雨引起的内涝灾害,脆弱的排水系统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备受指责,此外,内涝也拷问着政府的灾害应急管理能力。

一、内涝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

就北京市几十年来的降水状况调查显示,内涝的现身只能追溯到新世纪,绿地面积的锐减可以作为一个具有解释力的因素,但主要原因还是降雨量大、城市排水系统标准低。

1、排水系统不完善,标准不能适应现实需求

与城市发展速度相比,北京市排水系统升级的速度落后较多,仍然停留在十多年前的水平。其排水系统标准是以一到三年一遇来设计的,量化起来也就是能适应每小时36-45mm的降雨,这个标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以苏联高寒地区作为参考的,显然不能适应现如今的气候变暖、城市热岛效应综合影响下频发的极端天气,而北京721暴雨时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64mm,远远超过了这个标准。

2、城市“硬底化”趋势加重,绿地面积锐减

城市化进度的不断推进一方面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部分大中型城市人口过多的现象。人口数量的增加势必要求规模的扩大、占地面积的增加,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水、电难以避免地被高楼和柏油路取代,而这些具备强大滞水、蓄水能力的区域的消失,总体上降低了城市内在的调蓄水量能力。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军透漏,对城市排涝起决定性作用的除了地下排水管网之外,另一个就是径流系数。与绿地0.2的径流系数相比,沥青道路为0.9左右。这意味着只有10%的水可以渗透到地下,剩下90%完全依靠地下排水管道。也就是说,面积相同的绿地和硬地,绿地的的排水能力为硬地的8倍 。

二、解决对策及经验借鉴

1、加强对城市排水系统设施的建设及创新

北京市的排水系统始建于民国初期,其设计思路主要沿袭苏联模式,更加注重节约成本,旨在以最小的代价解决眼前的问题。但是苏联纬度较高、地处寒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自然条件明显不能适应当前北京市现实需求。

借鉴发达国家如纽约 “十至十五年一遇”,东京“五至十年一遇”,巴黎“五年一遇”的排水系统标准。北京应将其原有的一到三年一遇的排水系统标准提高至五年一遇的水平,重点区域根据地形要素结合人流车流信息进一步扩大排水系统容量。此外,荷兰“水广场”( 蓄水池和下水管道构成一个循环网络)的经验也可在局部地区进行实践。

2、减少城市硬底化比例,提高地表蓄留水能力

针对上文提到的城市地面硬化,绿地减少,城市径流系数增大的现实,改用透水性好的地面是一种解决方式。德国根据不同区域铺设不同透水路面,人行道、自行车道、郊区道路等受压不大的地方采用透水性地砖铺设路面,不仅解决了积水问题,还平衡了城市生态系统。这种透水性地砖和砂石路面在排水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地表的径流系数。

但更关键的还是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北京市的绿隔范围从1958年的314平方公里下降到了1992年的240平方公里。所以城市的开发不应以牺牲公共绿地和水体为代价,政府也号召植树种绿,开展相关的绿化工程,但同时也应该避免绿地与居住地分离的尴尬,合理规划。

三、内涝背后的应急管理能力

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仅考验着城市基础设施,同时也检验着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相比较于一年前的623暴雨,虽然政府从中吸取了宝贵经验,但是就721暴雨的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来看,政府面对灾害的应急能力仍需提升。对比2012年10月,纽约市政府应对“桑迪”飓风的措施,有在应急管理方面很多值得借鉴。

1、灾前。纽约政府的相关部门利用现代气象技术进行实时追踪预测,并通过媒体第一时间告知民众有关与自然灾害的第一信息。在飓风登陆前三天,纽约州长安德鲁科莫就宣布了纽约州进入紧急状态 。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在29日晚加入到提醒民众的队伍中,这足可以看出政府的重视程度。而对比北京,近七成市民不知暴雨预警分级。

2、灾中。05年卡特里娜飓风的教训使得纽约政府格外重视此次灾害,采取了众多“前所未有”的措施,为提高疏散效率将疏散区域按紧急程度划分,并在5个区设立避难所,76个安置点,同时保证电力、通信、燃气等多部门的信息共享与协调。同时对生命线系统工程事先提高设防水平。

3、灾后。受灾区采取高速公路免费、出租车拼车等多项临时措施,缓解市民出行难题。为缓解油荒,依据车牌单双号划定单双日加油政策,紧急车辆不受限。同时分发食物、抢修电力。

参考文献:

[1]董璐璐.从北京暴雨看国外“水管理”[J].中国减灾, 2011(15)

[2]罗奇峰,李琳.飓风“桑迪”给我们的启示[J].生命与灾害,2012(11)

[3]李兵.飓风留下的抗灾经验[J].社区2013(01)

[4]邓锡海.城市内涝问题管理研究[J].管理视野, 2011(09)

[5]江大伟.我国城市内涝形成主要原因及对策[J].文化商业,2011(10)

屋顶绿化与城市防内涝 篇5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近年来, 城市内涝灾害频发, 且规模、强度和破坏力均呈直线上升态势。内涝灾害已经由原本的破坏城市形象、妨碍市民出行等一般性负面影响, 演变成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秩序、直接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公共安全隐患, 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迫在眉睫。

与此同时, 屋顶绿化这一全新的概念正在国内悄然兴起并在部分城市开展实验性应用。广义地说, 屋顶绿化是在各类古今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 (立交桥) 等的屋顶、露台、天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造园, 种植树木花卉等各类工程的统称。屋顶绿化具有调节楼房室内气温、减少城市空气污染、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美化环境等诸多优点[1], 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纳入强制性建设规范。在我国, 尽管屋顶绿化尚处于萌芽状态, 但因其具有减轻城市内涝灾害的独特功效而受到广泛关注, 具有广阔发展空间。

2 城市内涝问题现状

近年来, 我国城市内涝问题凸现, 呈现“三多一大”的特点。首先, 受灾城市多, 区域广。仅2013年夏季, 全国就有十数座城市遭受暴雨侵袭并产生内涝, 受灾区域从上海、广州、深圳等雨水充沛的城市, 拓展到北京、济南、长沙等气候相对干燥的内陆城市[2]。其次, 受灾次数多, 内涝频现。2011年6月23日, 北京城区平均降水63毫米, 最大降水量达到192.6毫米, 创观测站建站以后的最大值, 城区积水严重, 而这一纪录很快又被2012年7月的一场大雨刷新。第三, 受灾领域多, 影响大。受灾领域由原先的城市低洼区、棚户区等特殊区域, 转向道路积水、地下空间雨水倒灌、停水断电、停产停工等社会生活全领域。最后, 造成损失大, 破坏力明显提高。2012年7月21日, 北京遭遇特大暴雨袭击, 道路积水严重, 造成77人遇难;2013年8月14日至19日, 暴雨洪涝灾害造成抚顺、沈阳、铁岭等9市受灾, 因灾死亡54人, 失踪97人, 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城市内涝灾害频发原因分析

3.1 气候变暖导致集中降水增多

气候变化是近年来暴雨与城市内涝事故频发的直接原因。近年来,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 导致大气气流季节性异常, 极端天气频发, 降雨总量有所增加。在我国, 因降雨有随时间、空间分布不匀等较突出特点, 更加容易产生局部强降雨。

尤为重要的是, 随着城市规模迅速扩张, 生产活动加剧、人口不断增长、人类活动范围空前广泛等因素交互作用, 加剧了雨岛效应, 城市降水量增大[3], 短时强降雨导致城市内涝几率提高, 城市防洪面临严峻考验。

3.2 城市地下管网规划建设滞后

城市地下管网体系是雨后排水的主力军。但在我国, 许多城市的地下管网建设规划缺乏前瞻性、科学性和系统性, 明显滞后于气候变化导致的对提高排水能力的客观需要。按照我国现行的排水设施建设标准, 城市一般排水设计标准为:暴雨产生市区积水的频率为半年到三年一次, 重要地区也只有三到五年。实施过程中, 大部分工程均倾向于取标准下线, 甚至达不到标准的工程也屡见不鲜。因此, 许多城市早在地下管网建设之时就埋下了内涝隐患。

3.3 排水理念落后

1970年开始, 我国城市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由于恰逢气候枯水期, 城市排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在“快排”理论指导下, 更多地依靠修建沟渠等人工措施排水。因此,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大量城市湿地、绿地被填埋[4], 破坏了自然排水、蓄水系统;大面积实施道路硬化, 又降低了地面保水能力。随着气候变暖、降雨量增多, 人工排水设施能力不足, 自然蓄水排水系统难以恢复, 地下排水管网压力骤增。

4 屋顶绿化发展现状

屋顶绿化技术在部分欧美发达国家已日臻完善, 其中德国技术居世界前列, 美国、日本紧随其后, 其先进技术和实践经验对发展我国屋顶绿化项目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国内, 北京、上海、杭州、武汉、成都等城市的实验型建筑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笔者认为, 对现有屋顶绿化方式进行优化改进, 将其与城市防内涝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植被的保水作用, 在短时强降雨来袭时减轻地面排水压力, 不失为屋顶绿化的一个发展方向, 也将为屋顶绿化在我国的推进提供更多现实需求、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5. 屋顶绿化与城市防内涝的结合优势

5.1 缓解热岛、雨岛效应

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吸热率和更小的热容量, 使得城市地区升温较快, 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大量辐射, 造成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郊区气温的现象, 称为热岛效应。大城市高楼林立, 空气循环不畅, 加之盛夏时节, 建筑物空调、汽车尾气更加重了热量的超常排放, 使城市上空形成的热气流越积越厚, 最终形成降水, 称为“雨岛效应”[5]。

以上两种效应的存在恰好是屋顶绿化产生、兴起的原因。一定规模的屋顶绿化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而且可以发挥植物的蒸腾作用, 实现加快空气循环、减缓热量吸收和尽快散热等功效, 同时还能有效调节楼内气温, 减少空调对室外的热气排放和能耗, 以更好地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同时, 屋顶绿化通过吸收空气中的污染气体、过滤空气、降尘等方式, 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在美化环境的同时, 减弱或缓解热岛、雨岛效应, 降低短时强暴雨的发生几率, 进而从源头上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5.2 增强城市保水能力, 分级集水

美国已故的著名城市规划师凯文·林奇在对以自然雨水系统解决人工排水系统的一些问题进行论述时, 推荐采用分级集水、蓄排结合的方式削减雨洪峰值;英国著名学者乔纳森·帕金森和丹麦著名学者奥尔·马克在对城市排水系统面临问题进行充分剖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城市排水系统设计的生态途径, 即更多地利用绿地的蓄水作用, 以减轻城市排水压力。

从发达国家城市排水发展历程不难看出, 新时代城市排水的模式应当从“快排”转变为“分级集水、蓄排结合”, 而这种策略恰好适合中国国情。目前, 地下管网建设的缺陷已既成事实, 进行大规模改建虽是治本之策, 但实施难度太大, 可操作性不强。绿化植物和土壤具有较好的保水性质, 是地面硬化严重的城市中难得的天然储水池。一旦暴雨来袭, 成规模的屋顶绿化保水量十分可观, 可以有效分流雨水、减轻积水现象。因此, 以分级集水、蓄排结合的方式来减轻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压力, 无疑是当前能期待的最好结果。

5.3 吸引民营资本投资, 动员社会力量防内涝

屋顶绿化应用在办公综合体、会议中心、购物中心和民居时, 会令项目更具吸引力, 吸引更多的企业进驻或市民居住, 能够有效提高整个地区的商业销售额、利润和店铺租金, 进而为开发商和使用者带来不菲的经济回报, 这种回报必然能够吸引投资商的兴趣[6]。同时, 作为政府部门, 结合屋顶绿化美化来提高城市防涝减灾水平, 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城市防内涝设施建设中, 既增加了民营资本的投资渠道, 又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资金压力。

6 可行性分析

以屋顶绿化的方式防止城市内涝, 其前提条件是形成规模效应, 因此政府的先期投入非常必要。只有屋顶绿化形成足够的工程量并带来丰厚的投资回报时, 社会各界和投资人才会积极参与建设, 才能为日后的强制推行奠定社会基础。在德国, 43%的城市为屋顶绿化提供财政资助, 其中27个城市推行了只有建有屋顶绿化的大楼才能得到平屋顶建筑许可证的强制措施。近年来, “北上广”等地区纷纷尝试兴建带有屋顶绿化的建筑, 各地也先后出台了屋顶绿化相关地方性行业法规, 提高了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随着这一新生事物的蓬勃发展, 国家层面必将出台规范系统、具有普遍束力的行业规范或法律法规, 则屋顶绿化在城市防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指日可待。

7 结语

用改进屋顶绿化的方式防止城市内涝, 在我国还处于探索试验阶段。作为一个新生事物, 它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诸如社会认知、资金投入、技术支撑、政策支持、实际效果等问题、困难和考验, 特别是对屋顶建筑结构在承重、防水、排水等设计施工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技术要求[7], 因此, 无论从理论、技术还是政策层面, 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认识、实践过程。本文意在抛砖引玉, 期待专家学者进一步探讨、研究和论证, 也期待广大建设者完成更多的工程实例, 使这一设想不断得到检验、优化和完善, 成为现实成果。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现代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 大型城市热岛、雨岛效应日趋严重, 导致城市内涝灾害频发, 传统的城市防涝工程面临巨大压力。本文在分析城市内涝形成原因的基础上, 以“分级集水、蓄排结合”理论为指导, 创新性提出将城市防内涝工程与屋顶绿化结合抵御内涝的思路,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阐述了屋顶绿化防涝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论证了其可行性, 希望以此启发广大同仁对城市防洪防内涝规划新方式的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城市内涝,屋顶绿化,分级排水

参考文献

[1]魏艳.我国屋顶绿化建设的发展研究[A].林业科学, 2007年, 43 (4) :95-101.

[2]任希岩.在城市发展转型中重构[A].城市发展研究, 2000年, 19 (6) :71-77.

[3]谢映霞.从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看排水规划的发展趋势[A].城市规划, 2013年, (2) :45-50.

[4]叶斌.城市内涝的成因及其对策[A].水利经济, 2010年, 28 (4) :62-65.

[5]曹琨.上海城区雨岛效应及其变化趋势分析[B].水电能源科学, 2009年, 27 (5) :31-33.

[6]赵晓英.屋顶绿化的优点及国外政策借鉴[A].北方园艺, 2008年, (2) :109-112.

城市内涝原因分析及对策 篇6

1 城市内涝的诱因

1.1 城市发展速度快、人口膨胀、城市建设、规划跟不上

随着中国城镇化速度逐渐加快, 土地急剧扩张, 导致城市的土地资源产生了紧缺现象。为了推动城市化发展, 大部分城市通过填海造地、填湖造地等方式使土地面积不断增加, 然而这造成了海洋、池塘、湖泊的面积日益减少, 导致天然蓄水池的调洪能力和蓄洪能力大大减弱并降低, 大量的地表积水造成了城市内涝。此外, 城市居民采取许多措施达到硬化洼地和软土地的目的, 破坏了土地天然的渗水功能和地下水循环, 导致城市的排水系统不能能及及时时排排出出过过多多的的洪洪水水, , 进进而而导导致致城城市市洪洪涝涝灾灾害害。。很很多多城城市市的的建建设和规划并不能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 例如城市排水系统在设计之初, 大多城市习惯于模仿一些国家城市的排水系统, 没有经过对两地地域差异开展仔细的研究调查, 没有从自身城市的特征出发, 缺乏科学分析, 这也是城市内涝容易产生的原因之一。

1.2 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牵涉面多, 协调难度大

城市化破坏了城市的水循环, 导致城市暴雨天气增多, 城市内涝发生的几率也不断增大。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规划牵涉范围大, 极易导致排水规划设计与城市各规划之间协调困难。因此, 城市的排涝规划需要建立高效的排水机制, 进而最大程度地发挥排水管网和泵站的排水功能。但是城市的排水规划存在见效慢且耗资大的弊端, 故为应对好城市内涝一定要将排、滞、蓄结合在一起, 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统筹协调好城市的每一项规划。

1.3 领导重视度不够, 存在“轻地下、重地上”的落后观念

许多城市的领导者只注重城市的地上建设, 而忽视城市的地下建设。地下管网的建设涉及城市整体规划, 是属于“面”的工作, 相比较道路、桥梁等“点”或“线”的工作, 投资大, 周期长, 见效慢慢, , 对对当当下下某某些些追追求求政政绩绩的的领领导导来来说说, , 是是花花钱钱费费力力不不讨讨好好的的事事。。正正是由于“重地表、轻地下”观念的存在, 导致旧城区的旧管道出现老化超负荷工作的现象。城市决策者将绝大部分的投资投入到地上设施的修建之中, 真正投入到地下的管网建设资金却很少, 并且对地下管网建设怀着一种得过且过的不当态度, 不进行仔细研究甚至直接使用老化的管道设施, 导致测算更新改造过的老旧管网仍存在质量过差, 承载能力弱的缺陷。

1.4 施工质量不能完全保证

城市必须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之一的排水系统的质量。但是很大一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统存在水流处理技术含量不达标, 排水管道的建设材料质量低下的问题, 排水管网的质量没有达到城市排涝应有的标准。采用密度精、质量高、耐用耐磨的材料作为城市排水系统的管道建设原料是加快排水速度, 保障地下水清洁的重要举措。而在管道的实际建造中, 因为是隐蔽工程, 埋在地下的, 很多施工单位经常会以次充好, 将较劣质的管道设置在排水系统中, 各个工序的质量也不认真控制, 使很多管道提前出现了裂缝、漏水等现象, 缩短了管道的使用寿命。阻碍了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污染了地下水资源。另外, 施工中如遇到其他管线及构筑物的影响, 出于工期和成本的考虑, 也不按程序和技术要求处理, 而是随意改变排水管道的管径、位置、标高等, 虽然暂时解决了眼前的问题, 但给日后管道的运行埋下了隐患。

2 城市内涝的应对措施

2.1 重视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设施建设和规划

1) 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必须着眼于整体, 根据现阶段的城市布局、城市人口量以及当前排水设备状况, 进行城市未来发展评估, 全面布局城市, 改善旧有的排水系统结合新的规划理念形成一个集科学性和综合性于一身的排水系统, 以达到缓解城市内涝的目标;2) 要完善城市排水设施建设, 需从两个方向出发。a.政府需投入足够的资金, 规划与建设未来新城区的排水设施, 促进城市排水设施的完善与修建, 工程建设完毕后, 安排专业团队进行谨慎的工程验收, 同时给予施工方进行后续检测的合同承诺, 确保工程质量。b.综合考虑城市整体排涝排水能力, 统筹规划城市建设,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只有根据城市特征, 科学规划和预测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结合城市排水系统和城市气候特征, 加强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2.2 完善预报系统及暴雨应急预案

极端天气是城市产生内涝的首要自然原因, 这些年来, 全球范围内, 极端天气如暴雨、热浪、寒流、暴风雪等的发生率大大提高, 强度也在不断增加, 导致气候问题成为了不容忽视的全球性问题。要解决强降雨造成的城市内涝问题, 必须加大对极端天气的预测, 健全全面的应急预案。我国在天气预测之中加入了雷达技术, 使其更新速度达到每10 min一次。所以天气的预报和观测能够将城市的降雨信息提前探知好, 有利于及时做好预防措施, 使城市内涝导致的危害大大降低。另外在特急特大暴雨发生之时, 迅速启动预案开展灾后补偿, 进而降低城市内涝对城市和人民的损害。国家和城市要建立健全地理信息系统, 利用远程通信、多媒体、地理信息、数据库等先进技术, 将城市的内涝灾害和排涝状况结合成一个整体, 降低城市内涝的危害性。

2.3 降低地面硬化率

为了改善城市地面渗水困难和地面硬化加剧的情况, 我们需要加大城市渗水, 降低地面硬化率。城市要留住雨水改变城市地面, 用透水地面代替公共水泥地面和硬化地面, 利用透水地面及时疏通降水, 将其转变为地下水。透水地面的通透性良好, 既能减尘消音, 又能促进水循环, 继而改善整个城市的气候。强降雨所致的地面积水可以通过透水地面渗入到地下, 加快城市排涝同时快速减少地表积水量。透水地面的增设, 能够直接使降雨进入地底。透水地面有着过滤地表垃圾, 净化水质的作用, 将雨水直接转化为地下水。城市排涝建设要尽量将容易发生积水的公共硬化地面转变为透水地面, 进而完善城市排涝系统。

2.4 管理和维护排水设施

市政管理部门主管着城市排涝管网设备以及排水设施的修护及管理, 做好汛情预告, 并预先疏通和修护排涝管网, 对其进行疏通和加固, 积极组织排洪抢险实践演练, 综合训练部门和民众的抗洪能力。同时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 激发市民对排水设施爱护意识、每一个公民都有义务去防止城市内涝, 因此每个群众都要有环保意识, 共同维护雨水设施, 共同监督和努力, 完善城市排水设施的抗涝功能, 共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2.5 建立健全调水蓄水系统

要加强雨水的处理和利用, 建立健全调水蓄水系统。加强雨水的利用率, 在地势较低处修建蓄水池, 降水天气中可蓄水, 雨停后能及时排放, 又能使地下水的水位提高, 储水池亦可建立在立交桥附近, 便于立交桥进行排水, 促进积水下排, 并将其用于绿化带的浇灌。缺水城市的雨水资源十分珍贵。雨水资源的用途广泛, 既有利于加快城市水循环, 又能用于城市植被的灌溉。可以把雨水引入植被区域, 发挥野生植被根系的巨大功用。另外, 还可将雨水引入到高度低于道路路面的人工绿地上, 有利于加快雨水输送, 进而浇灌绿地, 减少浇灌用水。

3 结语

如何完善城市防涝系统, 使城市内涝得到有效控制, 成为社会和人民广泛关注的话题。为了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每一个公民都必须树立环保和谐理念, 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 对城市发展进行科学规划, 科学建设城市排水管网, 减少硬化地面面积, 加强排水设施的维护管理等, 利用科学高效的方案解决城市内涝, 保障广大人民的正常生活, 促进城市和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泽钧.关于城市内涝灾害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2 (10) :7-10.

[2]丁燕燕, 韩乔.城市内涝的主要成因及防治对策[J].市政技术, 2012 (6) :97-99.

结合海绵城市减少浅析城市内涝防治 篇7

近年来城市内涝灾害频发, 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和造成了巨大损失, 也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一大问题。本文将从城市内涝产生的原因进行,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海绵城市”的要求, 并结合笔者在水利行业积累的部分经验, 提出一些防治措施以供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1 引起城市内涝的原因

1.1 气候变化因素

根据统计多发生内涝的城市的暴雨一般出现在4~10月, 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5~85%, 而更为集中的在7~9月, 约占全年降水量的35~55%。

同时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大量集聚导致使全球变暖, 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一些地方持续大旱, 而一些地方持续暴雨。从城市内涝来说极端天气主要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暴雨频次增加, 暴雨雨量加大。

我国极端天气多发频发, 极端天气的影响, 雨水集中, 水量大, 短时间降水较大, 降水区域面积较大, 是城市内涝的直接原因。

1.2 城市发展过快, 硬覆盖增加

1.2.1 城市扩张过快, 水域面积降低

前些年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兴旺, 不合理的规划带来了大规模不科学的城市开发建设, 是内涝灾害频发的重要诱因。随着城市的扩张, 使原本具有蓄水调洪错峰功能的洼地、坑塘、湖泊、水库等被填筑破坏或另做它用, 丧失了他们具有的滞洪、蓄洪的功能。

1.2.2 城市规划赶不上城市化步伐

中国城市面积越来越大, 原有的水塘、湖泊、自然绿地减少, 收集到的雨水越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显著改变, 相当比例的透水性地面 (绿地等) 被不透水表面 (各种屋面、路面等) 所覆盖。硬化地面加速了雨水径流汇流速度, 使雨水流量过程线变的陡尖、汇流历时缩短、峰值时间提前。同时在城市规划时未合理的规划设置绿地和具有蓄水调节功能的洼地和水塘等。

1.2.3 城市管理不足

城市的排水系统主要为雨水和污水, 对于城市内涝的影响上, 城市维护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从排水要求上要求雨污分流, 但是大多数的老城区和极少数的城市在雨污分流上由于各种原因未真正的实现雨污分流, 在暴雨期间城市污水进入雨水管网, 加重了雨水管网的负担, 从而是急剧汇集的雨水不能及时的排出, 从而形成了局部的城市内涝。

对现有排水管网的管理不到位也造成了雨季排水不畅。由于供排水部门对城市防涝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 缺乏好的生活习惯, 部分排水系统的雨水口被杂物堵塞, 减小了雨水过流断面, 导致降雨时地面雨水无法完全通过雨水口进入雨水管网;还有部分城市道路改造时, 特别是现在的“白改黑” (将混凝土路面改造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 部分施工单位野蛮施工, 将有的将雨水口完全覆盖, 在验收过程中出现监管不到位, 导致雨水不能通过雨水管网及时排出, 从而造成路面大量积水。

2 城市内涝的防治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海绵城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 到2020年, 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 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 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 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是实现从快排, 及时排、就近排、速排干的工程排水时代跨入到“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的综合排水, 生态排水的历史性、战略性的转变。以下结合海绵城市的建设总结部分内涝防治措施。

2.1 加大宣传, 提高对内涝灾难的认识

市民不文明的习惯也会导致周围排水管道堵塞, 这主要是指一些人为图方便, 将垃圾倾入排水管网, 造成管网的人为堵塞, 从而使排水管网不能正常运行, 影响了雨水的排放。故应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市民内涝防范意识。

加大对城市内涝方面的研究, 制定科学的雨水排水管道设计标准, 完善城市建设规划的制度和法律, 设立利用雨水的规范。

为正确指导科学的城市建设和城市排水工作, 修改强制性设计规范势在必行:划分城市主次排水系统, 规定对城市主要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和研究方法, 规定严格的建设项目水力评价, 规划并保护地表排水通道, 把解决内涝作为民生和国家大事来抓。

2.2 降低城市地面硬化比例

在城市建设中, 道路及商业广场的地面硬化是必须的。但机关学校和社区等空地并非全部需要硬化, 还有就是广场和人行道等地面也无需全部硬化处理, 应结合绿化配置, 绿化区域一般应比硬化地面略低, 以利渗水。在室外专用停车场、内部道路必须硬化的区域, 可采用具有透水功能的材料硬化, 比如有孔面花砖, 生态透水混凝土及其它混合土基层等。这样既能满足需要硬化的地面强度功能, 又能使地面透水透气, 部分降水可能下渗到地面, 达到雨水局部分流作用, 同时兼具了美化环境的效果。

根据统计, 采用透水铺装的地面和传统的地面硬化, 雨水的地面汇流时间如图1所示。

2.3 增强排水能力

由于暴雨期雨水量较大, 汇流速度较快, 应充分采用“高水高排”的方式将地势较高的集水及时排放。结合各个城市的地形情况, 高于城市防洪建筑高程以上的集雨区的雨水尽量通过排洪建筑物自排的方式排出。

在有山地的区域修建排洪渠等设施截流“高水”直接排到城市防洪建筑之外的江河之中, 减小可能形成内涝的区域的集水面积, 避免高水汇流到城市低洼之处形成内涝。

提高城市管网排水的设计标准, 对老城区的现有排水系统进行改造, 对雨水排放设计标准较低, 雨污不分的管网及时进行改造, 逐步提高排水设施的设计标准;在新规划区域建设时就提高排水管网的设计标准, 从源头上解决内涝问题。

同时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加强排水管网的维护, 保证雨水口及排水管网的畅通。加强雨水口的管理和清理工作, 并改造和使用防堵塞的新型雨水口保证雨水通道的通畅, 对城市中的滞洪、蓄洪设施建立正常的维护制度, 保证其有足够的调节容积。

2.4 做好城市规划, 增大蓄水容量

在制定和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 不能仅从土地利用价值和商业开发价值而牺牲绿地、水体的面积, 要强调绿色城市化, 增大城市的滞洪能力和蓄水容量。

有条件的城市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新建蓄水设施, 新的开发区域必须实行强制的“就地滞洪蓄水”, 并制定严格的城市内涝防范、治理措施, 所有新开发区必须实行强制的“就地滞洪蓄水”。新开发和重新开发项目都要确保尽可能将地表水保留在其源头, 建设分散的渗水坑、可渗水步道以及进行屋顶绿化工程等。

制定雨水利用和处理规范, 并适当的建立一些奖励补贴机制, 对雨水进行就地储存消化, 将雨水资源化、变废为宝, 将雨水合理利用起来, 建立蓄水系统, 如屋顶蓄水和由渗水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 在雨量小的时候能蓄水, 雨量大时能排, 又能提高地下水水位, 立交桥附近建立蓄水设施, 不仅可以使立交桥的排水及时, 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还可用于绿化带植被的浇灌, 既能节能减排又能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尤其是在缺水的城市更应大力进行推广。

合理的城市规划, 在城市根据地形情况, 分散的建设各种蓄水体, 可以减小雨水汇集曲线的“峰值”和延长“产流”周期, 达到内涝防治效果。

2.5 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由于极端天气引起的雨水集中, 水量大, 短时间降水较大, 降水区域面积较大, 是城市内涝的直接原因。那么解决城市内涝还得从源头做起, 人人都得爱护大家的生存环境, 保护周围的生态系统, 同时节能减排,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从而降低极端天气的出现几率, 做到城市内涝的标本兼治。

3 结束语

由于今年来的城市内涝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 对于城市内涝的防治我们应该从原来简单的抽排集水, 实现从快排, 及时排、就近排、速排干的工程排水时代跨入到“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的综合排水, 生态排水的历史性、战略性的转变。

产生城市内涝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篇8

一、城市内涝成因分析

近年我国极端天气频发, 一些城市的气象纪录纷纷被刷新。汛期的降雨时间长、强度大、范围集中是造成城市内涝的最直接原因。

二、天然的排水通道消失

中国现在正处在城市化的高峰期, 人口和财富不断向城市集中, 城市面积越来越大, 原来降雨后雨水可汇集到河沟排出城市, 湿地可调节高峰时的洪水, 农田可直接将降水补给地下水, 现在河流、湿地、农田被一幢幢高楼和硬化后的道路所取代。降雨后雨水无处可走, 全部涌向街道, 通过道路上的雨水收集口进入地下排水管网, 延长了雨水入渗时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建设存在重地上轻地下的倾向, 现在城市在不断地变大, 而配套的地下雨水管网由于投入不足, 管网建设只在缓步前行。其一, 历史欠账太多。过去人们对雨水的排放重视不够, 在旧城区雨水管网少、管径小, 新建设的管网标准高, 与旧管网无法很好的衔接, 形成瓶颈, 无法将雨水顺畅地排走。其二, 小区内不建雨水收集系统。现在新建小区大多数占地几万到几十万平米, 开发商在小区建设雨水收集系统的寥寥无几, 降雨后雨水全部靠自流排放到周边的道路, 加重了道路积水程度。其三, 特殊地带的积水。城市的低洼地带和立交桥下是形成积水主要地区, 未建设雨水泵站或雨水泵站不配套也是造成内涝的一个原因。其四, 雨水系统清掏维护不及时。在汛期, 雨水收集口和管道里废弃物淤积堵塞, 缩小了有效过水面积, 致使水流不畅。

三、应对超标准降雨的措施力度不够

暴雨的预警预报、应急排水设施的建设以及重点区域、设施的防护措施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

四、解决城市内涝的对策

1. 着眼未来合理规划

城市排水体系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相协调, 在城市规划之初优先考虑排水问题。从我国大部分城市目前的排水设计标准来看, 基本上是一年一遇。而所谓一年一遇, 是指每个小时可以排36毫米的雨量。面对暴雨, 这样的标准显然过低。因此在规划排水系统时要具有前瞻性和超前性, 加大雨水收集能力, 既需提高现在的城市排水标准, 又要考虑历史雨量, 以及未来城市发展带来的新增量。既要提高雨水系统的达标率, 又要提高雨水管网的设施覆盖率。在城市规划建设之初, 就要留有足够的空间建设雨水系统, 并保证实现雨污分流。

2. 建设排、蓄相结合的排水系统

如果片面强调加大雨水管网的建设, 势必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不仅浪费财力, 而且浪费宝贵的水资源。我们可以在小区建下沉式花园, 在城市低洼地带建广场, 在暴雨来袭时将雨水暂时储存起来, 在洪峰过后排入河道或回灌井。在市区建设绿地, 在需硬化的地面铺设渗水砖, 将雨水直接入渗, 很好的补充了地下水。

3. 加强预警预报, 加大应急处理能力

与当地气象部门联合起来建立暴雨天气预报预警系统, 及时掌握雨情, 并向社会及时通报降雨情况和道路积水情况, 便于市民选择出行路线。做好遭遇强降雨的演练, 制定应急预案, 增加机动的排水设施, 在重点地段和可能出现危险的时候及时到位, 将由暴雨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

4. 加强排水设施的维护保养和宣传教育

环保:内涝倒逼海绵城市加速推进 篇9

防治城市内涝的压力倒逼海绵城市建设继续加速推进。以灰色基础设施为主的城市建设导致城市失去了渗水蓄水功能,此番南方多地强烈降水,更是给城市蓄水排水能力带来严峻考验,海绵城市建设概念再次被多次提及。随着试点城市项目招投标进入高峰期及热点事件的催化,海绵城市全年亮点不断。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推出。2013年《大气十条》推出,日前《大气十条》中期评估出炉,主要结果包括:空气质量改善成效已显现,PM2.5、PM10浓度呈下降趋势。但环境空气质量面临形势依然严峻,冬季重污染问题突出,个别省份的PM10年均浓度有所上升,北京市完成2017年终期目标需要付出努力。

今后两年和更长的时期内,需要加大力度释放能源结构调整的污染削减潜力,并构建精准化治霾体系,提升重污染天气应对能力,保障空气质量长效改善,利好分布式天然气、生物质、清洁煤及高耗能行业的节能减排等细分领域相关企业。

重点推荐云投生态、东方园林、聚光科技、江南水务、凯迪生态、金城股份。

内涝问题 篇10

关键词:城市内涝,内涝原因,雨水利用,防治

0 引言

近年来,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 在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其中表现较为明显的是城市交通拥挤以及内涝问题。据统计, 在近五年每逢夏季, 全国近60%的地方发生过内涝, 造成城市交通系统陷入瘫痪、道路被淹的现象, 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目前如何有效的对雨水进行综合利用, 减少旱涝灾害对城镇造成的影响, 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城市内涝发生的主要原因

1.1 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

近几年我国的城市发展非常快速, 在过去的十年里, 城镇化率增长了约13%, 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增加, 城市用地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张, 一些湖泊、水渠、池塘被掩埋, 随之出现的是一座座高楼大厦, 原有的地面变成了硬质的水泥地, 这些原因致使水循环系统遭到破坏、原有的自然蓄水功能减弱, 同时地面硬化减少地下径流, 增加地表径流量, 使得大量的降水只能通过地下管道进行排除, 超出原有排水管道系统排水能力, 溢流出排水系统而形成涝灾。

1.2 短时间内的降水天气增加, 极短天气频发

首先, 工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致使空气污染严重, 全球变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温度升高引发冰川雪原的融化, 同时引起水面蒸发加大、水循环的速度加快, 形成雨岛效应。雨岛效应通常发生在汛期和暴雨暴发的时候, 形成大面积的区域降水, 同时连雨天气的出现容易导致区域性的洪涝灾害。

1.3 城市防涝体系缺失

目前城市防洪由水利部门分管, 主要考虑大江大河防洪, 中心城市防涝等级一般按50~100年一遇考虑, 中小城市一般按20年一遇设防。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由建委分管, 当目前现行城市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 城市排水系统设计中暴雨重现期一般按1~3年考虑, 重要地区、重要干道或短期积水既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重现期采用3~5年特别重要地区采用10年或以上。当暴雨超过10年一遇后, 城市排水系统就有可能不能满足雨水排放要求, 从排水管道中溢出形成城市内涝。对城市内涝防治及管理在国家体系中没有明确, 意味着目前城市内涝防涝体系缺失。

1.4 城市的地下排水管道维护疏浚不到位

首先, 根据资料显示, 目前用于市政基础建设的资金仅有4%投入到了排水系统的建设中, 少量的资金投入导致各地的排水系统得不到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平时地下管道处于无人管理养护的状态, 多数下水道杂物淤积的现象比较严重, 有在降水季节多发的时候才进行短时间的应急处理, 在应急处理的过程中, 可能因为排水管道杂物淤积现象比较严重, 导致降水排放不顺畅也会促使内涝灾害形成。其次, 随着区域开发, 一些雨水排放系统会就进纳入城市的总体排水系统之中, 加上老城区的排水管道建造的时间比较早, 设计标准程度不高, 管道的直径比较小, 布置不够整体, 过于杂乱, 并且长时间没有进行改造, 管道的排水系统不能满足排放要求, 形成区域型的内涝灾害。人们的一些不文明的习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排水管道的阻塞, 不仅给维修带来困难也降低了排水系统的排水功能。例如:清洁工人在清运垃圾时, 将树叶、垃圾直接倒入排水口。

2 对雨水进行利用, 治理城市内涝

2.1 城市雨水利用的现状

雨水作为一种珍贵的淡水资源, 对城市的水循环系统和流域内的水环境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人类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对植被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城市路面的不透水面积增加, 导致城市的水流量增加, 水循环系统遭到破坏。这些问题都容易导致城市内涝灾害的发生。目前的城市雨水利用现状,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雨水利用效率比较低, 目前, 我国有一些城市淡水资源不足, 大量的雨水白白流失, 雨水的利用效率低于11%。 (2) 城市化的进程过快, 导致城市的不透水面积增加, 雨水无法渗漏, 洼地的蓄水量过少, 雨季时期易导致城市内涝灾害。 (3) 雨水径流污染比较严重。现代城市活动比较频繁, 路面污染物比较多, 都能导致初期径流的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等, 雨水的污染程度比较严重。

2.2 雨水利用应对城市内涝的途径

通过对城市雨水利用应对城市内涝主要有以下几点途径:

(1) 利用渗透设施进行雨水涵养土壤, 减少径流, 消减流量。在降水季节的时期, 采用各种人工渗透设施对的雨水进行深度下渗, 提高深沉土壤的含水率, 是城市雨水利用的一种重要途径。雨水渗透设施主要包含几种:渗透管、渗透暗渠、渗透池、渗透井以及渗透井群等。对正在施工或者改造的下水道工程, 可以根据需求安装渗透设施, 这样不仅能够节省成本, 还能够减少城市内涝灾害。在20世纪80年代初, 日本就开始对雨水渗透技术进行研究, 在1996年初的时候, 仅东京使用的渗水设施大约就有三万多个。目前, 渗水设施在日本已经被广泛的推广实施。通过日本对渗水设施的广泛运用, 可以表明, 渗透设施对于涵养地下水源、控制暴雨的径流量以及减少城市内涝的作用非常明显。而且, 雨水对于地下水源不会构成污染。

在降雨初期, 雨量逐渐增大, 雨水在地面表层渗透, 地表径流较小, 当降雨雨力达到峰值时, 地面表层逐渐饱和, 下渗减少, 地表径流较大, 不利于排涝, 因此通过人工渗透设施对地表下较深处进行渗透, 提高地下土壤较深部分含水率, 在雨力峰值时, 使地表径流量不增加, 利于防涝, 同时有利于汛期后的防旱。

所以, 我国在雨水利用方面可以借鉴日本的雨水利用技术, 对城市雨水利用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

(2) 从源头利用收集的雨水, 控制峰量。常见雨水源头收集的汇流面有屋面、小区路面、地面、绿地等。

对于屋面, 可以借鉴德国的雨水利用技术, 就是在房屋的顶层铺盖土壤, 栽种植被,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少房屋降水时的径流量, 能够有效的消减雨水的流量, 同时截流初期雨水中的污染物, 改善初期雨水的水质, 防止污染水体, 为雨水利用创造条件。目前有小型的雨水利用设备如一体化HDPE雨水储存利用设备, 是以HDPE密闭式储罐为基体, 在罐内设置相应的机电设备。罐体可以安放在地面上或者埋入地下, 自屋面或者其他集流场所收集的雨水在罐内做简单处理, 贮水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提供给冲厕、浇灌绿地、洗车、水景等用途, 罐内设有水位计量装置, 最低水位时限制吸水, 提示引入其他水源, 该设备可广泛用于小型建筑、别墅、洗车场、住宅的雨水收集及利用[5]。高层密集建筑屋顶雨水经屋顶地被消减后可以排水雨水管道或蓄水池。

将小区及公建的绿地设计成下凹式绿地, 在绿地土壤下设置级配碎石层和收水盲沟, 小区道路取消路缘石, 在道路路肩设置渗透式边沟, 在绿地下面设计蓄水池, 当有水池、池塘、水景时, 可不单独设计蓄水池。当降小雨时, 路面雨水排入路边沟, 渗透入绿地, 经过绿地生态处理, 雨水通过盲沟排入蓄水池或者池塘, 作为小区中水源, 供小区景观、绿化、道路冲洗等使用, 多余的雨水通过小区雨水管道系统排放;当降大暴雨时, 下凹式绿地溢流的雨水进入小区雨水管道系统排放, 多余的雨水进入蓄水池或水池, 作为小区中水源进行雨水利用。

(3) 雨水传输过程滞洪调蓄利用。在一定流域内的低洼地分散设置一些雨水花园, 花园按下凹方式设计, 布置强化植被沟与植草沟, 洼地、池塘、人行步道及绿地。在旱季或者无雨季节, 人们可在公园散步、休憩、玩耍。在雨季或暴雨期间, 周边雨水系统无法排放的雨水可以引入到雨水花园, 进行滞洪调洪, 消减水量峰值, 减少内涝形成。暴雨过后, 花园内的池塘及水体可以蓄满部分清洁雨水, 可以做为城市市政中水水源, 供周边景观、绿地浇灌、道路冲洗使用等, 节约自来水使用。

2.3 城市雨水利用治理内涝的研究案例

日本家庭中的雨水利用设施研究案例:在日本, 部分家庭的雨水利用得到了很大的进展, 通过收集房顶的雨水, 再经过过滤设备的简单处理, 贮存到蓄水池里面, 可以作为简单的生活用水进行使用, 或者在干旱少雨的季节, 把贮存的雨水渗透进地面, 能够涵养周围的地下水源。该雨水集中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的减少城市内涝造成的各种灾害, 还能够对雨水进行充分的利用, 既节省了成本, 又满足了人们的用水需求。

3 城市雨水利用的意义

3.1 经济效益

雨水经过处理以后产生的经济效益可以体现在两方面:首先, 能够节省市政府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的投资。对雨水进行充分的利用可以减少政府在污水处理、收集污水管线方面的投入的资金;减少地下管道的排水负荷。其次, 能够减少居民的用水开支。由于目前水价比较低, 雨水利用水量不连续性、间断性造成工程收益较低, 而工程一次性投资加上运行管理费用往往较大, 单从经济效益来看, 目前雨水利用往往是不可行的, 要从政策、法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及人们生活等方面着手。

3.2 社会效益

雨水的综合利用具有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 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另一支柱。对城市雨水进行利用, 可以促使雨水的收集、设备生产、设施建设、中水利用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3.3 生态环境效益

通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 不仅可以减少降水季节多发时期引发的雨季径流污水, 减轻降水多发期造成的洪涝灾害, 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当全部或者部分的雨水被收集, 不仅能够成为地下水的补给水源, 还能够减小排水管道的压力、消减降水多发季节雨水的流量, 降低城市在雨季多发期发生内涝灾害的情况, 防止因为设施不足造成的排水管道堵塞, 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率。

4 结语

城市内涝是阻碍城市发展的首要问题, 解决内涝是一项十分艰巨的项目工程, 内涝的发生不仅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 要想有效的解决城市的内涝灾害, 我们既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利用降水资源, 也要加大对城市原有排水系统的保护力度, 定期的对排水系统进行检查维护, 促进我们的城市生活向着更加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延凯.把雨水带回家: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和实例[J].同心出版社, 2010 (7) .

[2]葛朝霞.薛梅.上海城区雨岛效应及其变化趋势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 2009 (5) .

[3]王建龙.车伍.易红星.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雨洪控制与利用方法[J].中国给水排法, 2009 (4) .

[4]金云霄.吴长航.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 2009 (2) .

上一篇:生物学时期下一篇: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