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2024-06-26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精选十篇)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篇1

目前, 工程训练中心承担了全校理工科学生大学期间的金工实习基础和创新制造实习以及竞赛创造的制作等任务, 经过学校的大力支持, 工程训练中心在硬件、软件、师资力量有了很大提高, 实习效果和成绩得到很大进步。实现由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金工实习和现代工程训练相结合, 融合了众多学科领域的新技术, 以工训中心为载体,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积极发挥中心的基础性作用。

1 工程训练模式的改革

工程训练的模式的改革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特色合适进行选择, 要覆盖现代工业技术体系中的大多内容, 以培养适合现代工业化的高素质, 能力强, 复合化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应当对教学改革的内容进行一系列改革, 首先确定基础型、创新型、研究型工程训练的专业界定, 然后才能因地制宜的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工程训练人才的界定。基础型:非机械类的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创新型:机械大类的理工科的学生;研究型:在机械类学生中, 选拔具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和对机械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以及理工科研究生;下面本文对不同层次的工程训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归纳[1]。

2 传统工训模式和方法

传统工程训练模式主要是针对非机类的理工科学生, 由于其自身的专业原因, 使其没有较多的机械理论知识, 所以在工程训练过程中, 理论课程的教学时间过长, 学习效率低等现象。

2.1 传统非机类工训缺点

非机类工程实训中存在的问题: (1) 非机类学生的实训实践少, 接触的先进设备少。 (2) 非机类学生理论课时过长, 使其实践制造实践偏短。 (3) 非机类学生由于专业原因使其学习兴趣和投入程度吧不高。

2.2 基础型工训方法

经过长时间的工程训练摸索和经验总结, 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提出了一下工训方法。

(1) 合适安排工训内容, 减少理论课的课时量。安排学生学习机械类的专业三维软件, 完成数控车床的实际操作, 使操作和软件相结合, 更加生动地演示着机械加工。

(2) 不断完善教学软件, 弥补实践能力的不足。在CAD/CAM教学中, 引入了南京宇航数控仿真系统, 在电脑上操纵不同的数控型号的系统, 此举措中不断丰富学生的实际机床操作能力, 对数控机床的操作留下更加直接和深刻的印象。

(3) 合理安排授课计划。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 现代制造技术越来越重要, 在实习过程中要引入三维的软件, 比如:AUTOCAD, CATIA, UG, PRO/E等, 让学生达到可以自主生成程序代码的功能。

(4) 注意学生的实习安全。学生在进行金工实习时, 普遍体现出紧张的情绪, 要不断安抚学生的情绪, 在实习初期要进行安全教育课的培训, 实习指导老师应该注意教学细节, 保证学生和设备的安全。

3 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实践

工程训练实践课堂和理论课的教学存在本质区别, 工程训练实习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工作环境中体验生活和工厂的实践活动。通过工程训练培养面向企业, 面向未来的多用途型人才。积极培养其创新性, 丰富课程体系, 学生通过工训可以增强动手能力, 培养自身的全面发展[2]。

3.1 程序式教学

学生在工程训练的同时, 应该按照以往的训练内容将其分成N个步骤, 学生根据计算机提示步骤按部就班完成训练程序或者按照老师所指导的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工程训练。该模式需要根据CAI课件进行学习, 进行最基础的操作训练, 如在操作过程中遇见困难, 可以通过指导老师给予解决, 达到工程训练的目地,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2 个别化学习模式

个别化学习模式是学生以自我能力提高为中心, 根据自身特点, 灵活选择工程训练的科目和实践时间, 这样可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效率。这些学生在平时可以通过信息化多媒体加强自身的理论基础能力建设, 不断巩固白天所学知识, 切实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让自己的学习生活更加经凑。

3.3 网络教育模式

由于学生电脑及其网络的普及, 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关于工程训练相关知识的学习, 在网上可以选择各个工种, 各个实习报告和实习视频, 可以很好的做到实习的预习和复习工作, 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理念, 也有利于实习时进行系统的讲解活动, 大大方便了工程训练的现场教学, 促进了教学指导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4 考核制度的创新

在课程教学改革中, 逐步完善对学生的考核和评分方法, 逐步形成对学生全方位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实习中, 加强对创新产品和机制产品加大分值投入, 命题方式由手动命题改成网上命题改卷, 着重加大创新投入, 提升创新品质。创新产品要求学生设计和加工出具有一定创意和实际使用价值的机械制品, 努力提高学生参加全国工程训练大赛和机械创新大赛的积极性, 将其作为检验工训模式改革的成果检验。部分学生可以借助国家省部级的创新创业大赛来不断提升课外项目的品质, 有了平台学生的创造力就可以产生实质的提高。

5 结语

机械工程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的教学计划, 办学方针理念, 不断提高了学生解决工程的能力, 在学院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 工程实训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教学课程, 教学目标, 教学考核, 教学考核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初步建立具有规模效率的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学生也在随之改革中, 获益匪浅。

参考文献

[1]陈旭.构建新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J].教学研究, 2004 (02) :79-81.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篇2

1.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指的是个体具有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种概念、方法、经验等知识形成的知识子系统所构成的知识大系统。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整体性和环境适应性。所谓整体性指的就是构成知识结构的所有要素应该具备集合性、层次性和相关性。而环境适应性要求个体的知识结构要具有动态性,即不断的调整组成知识结构的构成要素,或者是更新改造构成要素。

知识结构越合理,知识的质量越高,创新越容易,创造力也就越高。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知识结构强调“厚基础、宽口径”。所谓厚基础,就是髙等工程教育既不能是满足一般学生需求的“一般教育”,又不能是过分强调专业面的很窄的专才教育,而是进行工程技术基础教育,使学生在工程技术方面有坚实的基础,这既有利于增强学生通过自学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又有利于增强学生适应不同工程实践需要的能力。所谓宽口径,就是学生对不同工程实际的适应能力强。这是工程实际对人才培养提橱的要求。“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结构,即是强调为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条件和空间。

大学生作为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主体,其知识结构的模式有很多种,如“通识型”模式、“T型”模式和“复合型”模式等。在遵循大学生知识结构优化原则的条件下,比较理想的是“复合型”知i只结构模式。所谓“复合型”知识结构是指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专业知识结构。“复合型”知识结构模式包括专业模块、非专业模块、辅修专业模块。_大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通过辅修第二专业或修读双学位,获得新专业的知识。经过两个或多个专业的训练以后,学生能够适应不同专业、跨学科领域的工作和研究。

2.专业素质。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专业素质是指其掌握的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并进而将获得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内化,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能较出色地从事专业工作的品质。

由于教育目标反映了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因此运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来对专业素质进行结构分析,将其划分为知识、技术、能力和态度四个基础成分。专业知识是指通过教育所获得的对本专业领域的现象、本质和规律等方面认识的总体;专业技术是指学生通过实践练习获得的顺利完成本专业某项任务的动作或活动方式;在现代教育心理学中,能力是指个体能顺利地完成某些工作的心理特征,专业能力即指学生能顺利完成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的心理特征;专业态度是指学生对其工作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工作素质要求和现状、劳动特点、学科性质和发展等多方面的认知和评价,及由此产生的情感和行为倾向。

3.综合能力。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显著标志是高素质、高水平和高能力。其综合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见图2。

自我学习能力是指一个人能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主动地获取新知识,不断弥补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决定了仅通过高等教育不可能培养出一个在今后社会生活和工作实践中面面俱到的“全才”,高等教育只能为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时代的发展呼唤“终身”教育,而“终身”教育中绝大部分是通过自我学习和自我努力来完成的。

实践能力是指有目的有意i只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本领,即将理论知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作为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要想在工程科技领域有所建树,必须重视实践,积极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形成实践能力。学生要进人工程科技领域,必须从工程实践开始’以此不断磨砺自己。

提高创新能力是增强工程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关键。工程科技创新,首先必须有提出、发现和形成问题的能力。在从事设计或分析研究时,要善于发现任何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系统总结,形成完整的主题。这些问题往往会成为新的创新突破点。这既需要有不迷信权威的科学精神、不满足现状的创新意识,还需要有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没有严谨的科研态度与学风,就不能抓住工程科技创新的机遇。

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自我身心状态,使其身心与现实环境保持一致,进而达到发展自我的能力。一方面,社会的适应能力涉及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应把自身与社会统一起来,通过接触社会不断培养其应变能力,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适应社会,从生物人、自然人逐步转化成为一个社会人、现代人,加快其社会化进程。另一方面,社会的适应能力还涉及国际交往能力。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一定要具有在国际上交往的能力。

工程科技人才的整合能力,就是整合人力资源、经济资源和时间资源的能力。整合能力的培养要靠团队精神。缺乏团队精神,资源很难整合。而团队精神的形成,要靠领队人。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既是有虫立思维,又是有很强团队精神的领队人。这样,实现创新型国家的使命才能较快完成。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国家的骨干,在找准自己的“生态位”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效用的同时,应具备国内与国际竞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高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人文教育薄弱。

现代社会,工程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法律、文化等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高校在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将人文教育渗透到工程教育中,与工程教育相结合。理工科院校作为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中坚力量,在进行工程教育的过程中,许多理工科院校开展的人文教育并不令人满意,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不足,导致了工程教育中人文教育薄弱。

(1)教育观念的偏斜性。

一些院校管理者在观念上对人文教育不够重视,很大程度上把高等教育等同于专业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工程化”的倾向,大部分理工科院校的教育管理人员重视理工科专业课程,坚持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好专业,人文教育培养可有可无。由于教育观念的偏斜性,部分人文教师在长期缺乏人文氛围的环境中放松了对自己的工作要求,致使工程教育中人文教育更加薄弱。

(2)教育内容的唯知性。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往往以实施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为目标。而对工程师基本训练又只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缺少人文科学方面的内容。长期以来,我国理工科院校的人文教育只由人文教师来承担,因此在理工科教师的头脑中逐渐形成这样一种误解:人文教育应该由人文教师来担当,与理工科教师无关。受此影响,大多数理工科教师在教学中只管“专业”教育,很少涉及如因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带来的环境、伦理、道德、法律等人文社会方面的问题。教育内容的唯知性使人文教育质量大打折扣。

(3)教育方法的灌输性。

我国的人文教育方法,在一定意义上讲,具有灌输性的特征。课堂教学手段落后,相当一部分人文课堂形式依旧是教师讲,学生听,使学生失去了接触人文知识教育的兴趣。

(4)教育组织的形式化。

一些理工科院校人文课程开设较少,缺乏人文教育的氛围。校园文化生活比较单调、枯燥,校园人文气氛很薄。学校普遍存在着重理工、轻人文的现象,人文教育组织流于形式。

2.实践教育不足。

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必须面向工程实际,加强工程训练,这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高等工程教育的经验。

然而,我国高校在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过程中实践教育不足。

首先,在工程教育中存在重“学”轻“术”的倾向。高校在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过程中对实践教育重视不够,导致我国接受高等工程教育的学生大多缺乏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师实践训练缺乏,直接导致学生实践原动力不够。大学工科教师大多数从校门到校门,没有直接的生产实践经验也是我国髙等工程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不能充分实施的原因之一。显然,大学工科教师自身就存在实践训练不足的问题。很难想象本身工程实践能力就不足的教师能很好地培养出现代工业经济所需求的实践能力强的毕业生,这势必直接导致学生实践原动力不够。

再次,教学内容的局限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从教学内容来看,更新速度慢,没有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成果,面向工程的运用多科知识和最新科技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相对较少,传统的为某一专业方向服务的“学科中心型”模式并未得到有效的改变。

最后,实践教学资源紧张和评价方式不科学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设施方面,实践教学硬件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不足的问题开始凸显出来,与此同时各髙校又面临着实验设备的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在实践教学师资方面,从事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的教师中,由于学术评价体系着重强调高水平论文,因而教学积极性不够高;在学生实践学习主动性方面,由于在教学评价中,对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课程体系的考核中几乎得不到反映,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实践教学往往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缺乏培养、锻炼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的意识。

3.创新教育缺乏。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育活动。

近年来,我国理工科院校虽然在创新教育方面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之处。

(1)根深蒂固的教学观念。

教师习惯于把现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明确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多教师局限于把课本和教学参考书作为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唯一依据,而不明确书本知识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一旦教育者对教学目的有了认识上的偏差,教学观念对创新教育就出现了不适应。

(2)墨守成规的教育思维方式。

传统的教育思维方式往往注重学生的共性而忽略个性、注重求同思维而忽略求异思维。这样的教育思维方式虽然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统一要求,但是不利于进行发明创造。虽然政府部门大力推进创新教育,但由于几千来根深蒂固的教育思维方式的影响,真正在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仍然会遇到很多的矛盾和困难,使得理工科院校在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过程中缺乏创新教育。

(3)单一的教学方法。

教师较少关注教学的方法和艺术,教学方法单一。教师侧重于趋同思维,不注重学生创造性的激发,很少给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和想象的.机会及余地,未能形成有利于创造性培养的课堂氛围。这样的教学方法显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4)僵化的评价制度。

评价制度的单一僵化是限制创新教育的瓶颈之一。现行高校的评价制度重知识评价,轻能力评价。只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缺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测试。同时,忽略了对教师及学校教育情境的评定。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本末倒置。

三、高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针对目前高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予以解决。

1.教育理念创新。

创新的教育理念,其突出特点表现在:一是强化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及手段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二是增加现代工程设计思想和方法的教育以及解决工程活动中非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三是强调工程整合教育。

在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过程中,要将现代教育新理念贯穿其中。强调通识教育、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并重,强调工程科学知识与工程技术知识并重,强调“教研互动、因材施教、综合训练、有机交叉”,突出个性化和研究型人才培养,坚决贯彻实施“厚基础、宽口径”的通识教育、大类基础教育与自主性、个性化专业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髙度重视培养具有工程创新设计能力和具有国际视野、远大抱负以及求是创新精神的未来工程科技领导人和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

2.教学模式创新。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和桥梁,是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的集中体现。它源于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对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单一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长期以来,虽然高等工程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基础扎实、有一定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但同时也存在着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不满的现状。这和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综合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学生能力和整体素质为主,课程设置采用多元化、多学科交叉方式。教学评价采用以过程为基础的综合评价。在综合型教学模式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发挥教学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国外工程教育的创新实践中,有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案例教学、发现式学习等教学模式,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施教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应该是采用综合型的教学模式。

3.“教学工具”创新。

这里的“教学工具”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工具,而是指高等工程教育的一种创新模式CDIO,该模式作为理工科教学改革的创新工具,主张以产品研发的CDIO全过程(即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的生命周期)为学习载体,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即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个人的和职业的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旨在为工程教育创造出一个合理的、完整的、通用的、可概括的教学目标,使之适合工程学的所有领域。CDIO的应用将有助于工程教育课程的设置及教育方法的研究,而且还可以推动考核标准的制订,为现行的髙等工科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CDIO对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有三点重要启示。

(1)注重学生的人文教育。

将科学知识的传递与对人文社会价值的追求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有关个人、社会以及文化的广阔视野,使他们获得正确的伦理准则,学会在工程活动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判断,并最终完成价值实现。

(2)注重学生的大工程观教育。

大工程观教育就是要求工程教育应重视工程的系统性。现代工程问题的解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髙等工程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有综合化的学科知识背景,能分析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

(3)注重学生的实践教育。

工程学科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为此,在向学生传授基础性、介绍性的学科课程的同时,要通过许多灵活的实践项目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实践教育成为指导髙校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理念。

4.保障制度创新。

高校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需要一个制度来完善和保证工程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保障制度创新可以通过高等工程教育的微观与宏观环境创新来获得支持。

从微观环境来看,要进行教育基本制度创新和教育具体制度创新。教育基本制度创新包括教育体制创新、学制创新等?’教育具体制度创新包括教学管理制度创新、教育评价制度创新等。通过教育制度创新,使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获得制度上的保障。

机电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机电工程;创新型人才

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其个人的发展,还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深远影响[1]。机电工程本身是一个应用面宽、知识更新和拓展速度快的学科,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要求很高。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现阶段机电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还存在高度单一性的问题,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采取统一的教学模式去培养学生,不利于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机电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机电工程学科培养的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目前,许多高校在机电工程教学中仍然采取以课堂教学为主、实验实践教学为辅、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大学生的实验实践及课外创新活动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甚少,在内容上更是脱离实际,很少有实用化的实践创新作品出现。随着综合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我国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但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高校将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局限于科技文化竞赛一种模式,并且对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活动缺乏必要的场地、设备、资金和技术支持,导致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活动缺乏连续性,培养机制与时代要求不符。

二、机电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措施

1.明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向。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机电工程专业可以分为研究主导型、工程研究应用型、应用技术主导型和技术技能型四种人才培养目标。研究主导型人才培养要稳定本科生规模、稳定博士研究生规模,积极发展硕士研究生规模,培养目标是为一流高水平的研究、工程应用、应用技术及其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工程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要适度发展本科生规模、适度发展研究生规模,培养目标是为具有解决实际工程能力的应用研究与开发、应用技术及其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奠定基础;应用技术主导型人才培养要积极发展本科生规模,培养目标是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技术及其复合型专门人才,绝大多数本科毕业生将直接进入社会并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大力发展专科生规模,培养目标是在生产、实验、试验一线从事生产技术和管理的技术型、技术与技能复合型人才以及高级控制系统岗位的操作、调试和维护的智力技能人才。实际过程中,虽然对这四类人才的培养有所交叉,但由于各个高校的背景、发展历史、服务领域与办学条件不同,所以对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应有所侧重,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采取相应的培养措施,做到有的放矢,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指明方向。

2.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适应社会对机电工程人才需求的变化,结合机电工程本科教育发展的实际,我系制定了《综合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包括科技创新、职业技能等五个方面,综合教育学分管理办法是机电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组成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综合教育学分方可毕业。综合教育学分的设立,使大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创新活动,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要求。

3.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条件。大学生实践创新是综合性高、应用性强的学术研究活动,对实验场地、设备等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固定的实验场地和必要的仪器设备是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开展的基本保障。我国部分高校的实验室对学生而言是半开放式的,即仅在实验课时开放,平时不开放,这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因此,我系在强化实验条件建设的同时,建立了实验室面向全体学生开放的机制,开放了所有本科实验室,建成了实验室网络化管理系统,统一协调管理实验资源的使用。此外,在整合现有设备资源的基础上,建成了一个24小时开放的大学生实践创新实验室,为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活动提供固定、便利、安全的场所。创新实验室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重要基地,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有利于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创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的新局面,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解决经费支出。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我系大学生创新基金的设立,解决了大学生实践创新中必须的经费支出,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创新基金的使用以课题为导向,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按照“理论结合实际、鼓励技术创新、突出研究重点、注重应用实效”的原则选择课题,打破平均分配的传统思想观念,按照课题的实际需要,对立意新颖、实用性强的课题适当增加经费额度支持。此外,我系还邀请皇明集团等相关企业参与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活动,不仅为大学生创新基金提供了又一资金来源,还有利于促使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活动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为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活动提供广泛的研究课题,使得大学生实践创新成果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和社会资源,实现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效果分析

通过上述几项强有力的举措,我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实践创新教育取得了优异的成果。2010年,我系在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11项、省级奖励59项,相比以往,参赛的学生人数、获奖层次和数量都有了大幅度提高。更令人可喜的是,大学生实践创新与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紧密。2010年,我系大学生独立研制开发的“51单片机试验箱”、“PLC教学试验台”、“通用电工电子实验室成套设备”等实验设备已经在教学中投入使用,累计为我校节约设备资金10万余元。

四、结束语

机电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是培养时代要求的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明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充分的实验条件,是培养机电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措施,也是创新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和重要环节。通过所取得的成绩可以看出,改变传统观念,开拓多种途径,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贯穿大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建立长久有效的科技创新机制,对加速机电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邓春岩,陈芳,陈攀峰,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106-108.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篇4

1 我市科技在促进“三农”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业科技投入机制亟待改善

1.1.1 投入总量少。

我国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GDP的比例只有0.49%, 仅为世界上30个低收入国家平均值的2/3, 不及发达国家的1/5;全国科研经费人均投入为8.3万元, 而农业科研仅占2.3万元, 不到1/3;国家农业科技推广经费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不足0.2%, 仅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

1.1.2 投入过于国有化。

在我市乃至全国, 农业科技投入具有偏向高校和农业科研单位的倾向, 对于农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有失公平。

1.1.3 投入管理体制不健全。

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缺乏有效监督, 部分科技经费没有做到专款专用, 对科技经费的使用效果缺乏科学、公正的评价;科研项目经费中用于流动人员的部分严重不足, 部分科技事业经费难以择优支持跨部门、跨区域的科技项目。

1.1.4 投融资渠道狭窄。

科技投入风险高、收益不确定的特点导致很多企业不敢对农村科技进行投资;中小企业贷款难, 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支持有限, 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对农业科技的投资。

1.1.5 农业技术培训工作有待加强。

农业技术培训活动数量少, 不能适应农民多元化的需求。据调查, 我市部分区县多年来从未开展过专门的农技培训, 乡 (镇) 一级只有基层站 (中心) 领导及个别业务骨干参加过一些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项目或示范现场的培训;农业科技人员10年来未参加上级组织知识更新培训的占30%, 5年未参加培训的占60%。

1.2 农业科研效率及成果转化率不高

我市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 导致城乡科研资源彼此封闭, 缺乏一个对科研资源实行统筹安排、综合使用、资源互动的体制;同时, 农业科研效率及成果转化率低。

1.2.1 农业科研中的良性竞争与有效协作格局尚未形成。

近年来, 农业科研协作呈下降趋势, 参与研发主体在创新活动组织中彼此被分割、相互脱节, 相互间合作不够, 知识、技术、信息互动不畅。

1.2.2 企业与科研院所、大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够。

由于部门分割和目标取向的不同, 科研机构和大学无法参与企业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 而企业也难以参与科研机构和高校承担的科研任务。

1.2.3 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与农业科技需求主体脱离, 农业科研效率及成果转化率低。

从事农业科研和技术开发的主要是公共研究机构, 其研究成果大多没有转化为现实的创新成果。据统计, 我国每年新出科技成果约6000项, 其中只有1/3实现了成果转化。与此同时, 大多数农业企业没有研发机构, 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不能满足自身需求。

1.3“三农”现状制约了科技的应用推广

1.3.1 目前农村大部分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导

致农村大量土地闲置, 农民老龄化, 严重制约了农村科技应用和推广。

1.3.2 由于农民自身知识文化的欠缺和薄弱的经济实力, 使他

们难以认识到科技投入的长期收益, 也没有能力使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发展生产。

1.3.3 农村科技人才现状堪忧。

我市乡 (镇) 一级农技推广人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学历结构不合理, 大专以下或无学历者占66.7%;二是职称结构不合理, 技术员及无技术人员占90.69%;三是专业结构不合理, 非专业人员比重过大, 退伍军人、高初中以下无专业知识的人员占49.0%。

1.3.4 规模极小的农户经营, 增大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成本和难度。

让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面对经营规模极小的千家万户农民, 增大了推广成本 (包括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和难度;同时, 农户小规模生产及联产承包双层经营体制难以适应集约经营的需要。

2 科技推动“三农”发展的对策建议

2.1 加强政府保障与支持, 大力扶持社会化服务组织

2.1.1 加强政策鼓励与扶持。

建议各级政府尽快出台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决定, 将农技推广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稳定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队伍, 健全、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农技推广中心;对区 (县) 涉农机构进行整合与改革, 使其与乡 (镇) 一级农业服务中心相对应。

2.1.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明确国家、省 (市) 级和区 (县) 财政每年投入资金的分担比例及每年的增长幅度, 进一步加大国债的投入;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 增大农业贷款的投放量。

2.1.3 实施农业实用技术信息化工程, 创新农技推广方式。

整合政府和社会多方面力量, 实施农业实用技术信息化工程, 为广大农民、规模种养殖户、农民经纪人、各类农业协会、农民合作组织提供方便、快捷的通信服务;建设贯穿市、县、乡的农技信息推广“第一网络” (农业技术信息推广普及网) , 力求做到农民、企业遇到问题都能检索、咨询有关专家和机构, 解决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 提高“最初一公里”的质量, 加强农业信息和产品的梳理, 提高信息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1.4 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 使农民能通过农产品期货市场实现农产品的套期保值, 减少农产品种植的风险和损失。

2.2 大力扶持农业科研开发, 打造城乡科研资源共用平台

2.2.1 大力扶持农业企业科研开发。

建议每年或几年进行一次政府对农业企业新产品研发及市场推广的择优扶持, 让一部分农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能够成为我市农业科技研发的重要力量。

2.2.2 创建市级农业研发基金。

以产业基金的运作方式运作市级农业研发基金, 并实行流动式发展。一方面可以从资金上支持和监督我市农业科研项目和农业技术应用及推广, 同时也能促进农业科研项目较强地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

2.2.3 建立城乡 (工农) 科研资源的共用平台。

把涉及农业研发的科研项目整合到一个开放实验室 (园区) , 使得农业项目的研发也能利用上一流的其他项目 (比如高科技的生物、制药等) 的研发设施, 甚至能吸引一部分与农业项目密切相关的其他领域科研人才进入到农业研发项目中来。

2.2.4 促进科研人才向农业企业研发部门流动。

对于具有高级职称的流动到农业企业的科研人员, 政府实行一次性或一定年限的奖励或补贴, 使其收入水平不低于同期国家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的收入水平。

2.3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及应用科学技术的能力

2.3.1 着力改善城乡教育差异。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和科技扶持力度, 改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和完善农村远程教育体系建设。

2.3.2 改变农民对教育的态度。

通过宣传教育让农民充分认识到教育投资的长期收益;鼓励更多农村学生接受再教育;大力发展与农业相关的职业技术教育, 分流部分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接受中职教育。

2.3.3 构建新型农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

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的知识更新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和广大农民的素质。

2.4 推进土地流转政策, 加强农业科技试验创新

2.4.1 推进土地流转政策, 实施规模经营。

加快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体系, 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开展农村土地交易所试点, 积极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以多种形式流转承包经营权;创造条件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的推行和户籍制度的变革, 降低农技推广成本,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增强市场竞争力, 促进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 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2.4.2 选择重点地区进行试验创新, 实现创新成果的推广。

例如西南大学在石柱试点的一院一乡一部门负责制, 大大促进了石柱农业的发展。石柱农业增长率高达13%, 农民这两年的收入增幅分别达到18.7%和14.7%。

2.5 发挥农村组织作用, 实施农业企业培育工程

2.5.1 办好农民技术协会, 使农民成为农技推广活动的主体。

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农民积极投入到农技推广工作之中;大力培育农民技术协会, 规避农户自闯市场的风险, 解决目前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制订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的法律地位, 并为其提供税收、信贷、工商登记等一优惠政策。

2.5.2 实施农业企业培育工程, 推进农业生产产业化。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篇5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必然趋势,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所在。信息化发展水平高低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逐渐受到各方重视。努力提高全民信息素养、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是促进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而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教育发展事业中则是实现国家信息化的重要保障。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始终是贯穿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机结合也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通过调研与访谈对黑龙江省高校工学类电气工程专业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情况获初步了解,通过总结、分析、讨论等方式提出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模式改革和探索。将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与课程设计相结合形成新颖的教学问题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体验、实践以及反思等过程,加深对信息网络技术与课堂整合的认识与体会,加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强化合作学习以及独立思考与自我反思的能力,实现信息网络技术合理运用及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最终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经过教学实践,我们在教学模式、学习环境、实践教学三方面进行了改进和探讨,现将思考和策略总结如下:

1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教和学的内容与方法改进

一是加强高校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了解和掌握融入最新信息网络技术手段的教学方式方法,如“云课堂”、“慕课”、“微课”等。并有效结合需求将这些融入实际教学,创造学生学习的多样性课堂模式[1]。二是改变传统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改换为任务式教学模式。教师分设主任务及其下设子任务,形成相关问题,学生可利用网络技术及丰富的网络资源对所涉问题进行分析和整合,在实践中发现和探究问题,自主寻找解决途径,逐个完成子任务,以递进的方式最终寻找完成主任务的途径和方法。教学模式的革新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迎合现代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的兴趣,激发创新思维和能力。

2多样学习环境模式的建立,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伴随大量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电脑、手机等设备上交流软件和工具的普及,导致学生学习环境发生改变。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走出课堂,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在课后与教师、同学和朋友对专业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如微博、QQ、电子邮件、论坛等现代网络工具,发表个人遇到的专业问题、见解、解决办法等,做到扩大交流空间,拓宽知识面,从而增强学生科学研究的`主动性,刺激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产生,提高学习效率。

3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扩大实践教学范围

实践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是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的相互碰撞,是学习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发现、思考、动手的重要平台,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2]。伴随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已无法完全满足日新月异的变化,高校实践教学应结合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新的模式。虚拟仿真实验室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开放式网络化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为开展各种虚拟实验、实践课程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环境。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利用可摆脱传统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限制和浪费,教师可自由搭建任意合理的典型实验或实验案例,不断更新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拓宽实践教学范围。学生也可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室自主动手配置、连接、调节实验仪器,激发和刺激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有效地将信息网络技术利用到电气工程学科教学活动中,能够更好的将教学资源和学习模式有效组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自主思考、动手能力,促进独立和创新意识的形成,最终达到提升教学效果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唐烨伟,庞敬文,钟绍春,王伟.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11):23-34.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篇6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工程教育;CDIO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3-0120-02

Study on Innovative Training Models of Software Talents

Based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Zhang Laomo,Ma Ying

(Henan Engineering College,Software College Zhengzhou,China451191)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DIO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eory is applied to two-year professional training course of software technology, through practice in school of software in 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 paper proposes a “3 +1”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s, built innovative project-based training model, combined with the direction of software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analysis of the general rules of talents training of innovation project, for the realization of smooth connection with software talent training and social needs provides a useful reference .

Keywords:Talent Training Mode;Practice Teaching System;Engineering Education;CDIO

当前,软件产业的应用已经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软件产业及行业信息化对软件人才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工程型软件人才成为当务之急。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培养目标单一、培养过程脱节,高校计算机与软件人才培养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不能满足产业高速发展的需要,无法为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调整传统的基于科学教育的教学体系,将工程教育应用于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实现软件工程专业基本知识学习与社会需求能力培养有机集成,培养方案要兼顾软件产业发展的新技术和行业特征,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成长的个性化发展,成为软件技术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我院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创新和改革,确立以培养“工程型、创新型的软件人才”为目标,探索出了具有创新精神的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一、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

在培养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上,采纳了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能力综合培养(CDIO)的理念。CDIO理念是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国际著名工科院校创立的国际组织所提出,描述了工程教育所应遵循的培养准则,代表了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强调个人工程能力不仅应包含个人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应包含终生学习、团队交流、大系统掌控等一系列能力。然而,CDIO理念描述的是各类工程专业开展高等教育所应遵循的普遍原则,而在软件工程这个特定领域中的教育模式尚处在探索阶段。以现有工作为基础,结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设计了适合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实现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能力的综合培养。

河南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在设计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始终以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能力综合培养的思想为指导,将培养目标的四个层次分解到培养方案的设计中,构建了集课程设计、实践课程、实训和毕业设计一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了兼顾深度与广度、素质与技能的课程修读原则,保证学生所获得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在具体实践课程中,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实践方法和手段,保证CDIO理念的贯彻;以基于导师制的学生工程创新激励机制作为教学体系的有益补充,组织工程研发小组,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工程创新,以加强对学生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机制,鼓励有能力的学生自我创新、自我创业。

在基于工程教育模式的一体化教学体系中,以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构建了“3+1”人才培养模式。所谓“3+1”,即前三学期,学生以在校学习为主;第四学期,不再设置课程,为学生提供半年的实战空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下述方式之一完成后继学习任务:(1)进入一家企业参加实际项目研发工作,并在该企业和学校双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2)在学校参加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或者进行教学案例的研发工作,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3)参加专业软件实训公司的培训,在该实训公司和学校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二、构建工程教育模式下的创新实用型实践教学体系

以验证性课程设计为基础,实现第一层次的技术能力培养;以实践课程为贯穿专业课程模块的线索,实现第二层次与第三层次的个人能力及团队能力培养;以实训和毕业设计为载体,实现第四层次的构思(C)、设计(D)、实施(I)和运行(O)综合能力培养,从而形成了集课程设计、实践课程、实训和毕业设计一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专业技术基础能力培养:基础实践课程

作为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坚实的专业基础是学生今后成为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的保证,也是CDIO培养模式的基石。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课教学中强调验证性课程设计是基础理论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根据教学大纲,除个别理论性特别强的专业课外,其他专业课必须设置课程设计环节,且占考核评价指标的比例不得低于30%。课程设计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围绕专业课程中的知识体展开,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以及自主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个人能力与团队能力培养:方向实践课程

在学生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已经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工程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将软件技术专业细分为Java软件开发、.Net软件开发、软件测试技术、网络多媒体技术四个专业方向,对学生进行模块化、方向化培养。每个方向均设方向基础课一门,方向技能课三门和方向实践课一门,方向基础课程以讲授该方向的基础专业知识为主,方向技能课则讲授该专业方向所需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设计工具和实现及操作和维护系统所需的程序设计语言和工具。其中方向实践课程独立于其他课程,由专门教师进行指导,并拥有独立的学时和学分。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及其在培养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参见图1。

图1基于工程教育的创新实用型实践教学体系

在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设计时,采取的思路是:先确定合格的软件工程师所应拥有的知识体系,即需要达到的培养规格,接着确定实践课程涵盖的知识点和专业技能,以此为依据设计相应的实践课程内容,并进一步设计每门课程在讲授理论时所应关注的重点,从而使实践课程真正成为课程模块的核心。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工程教育项目设计

软件技术专业以CDIO的理念指导实践课程的建设,鉴于每门方向实践课程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各方向实践课程中均引入了创新工程教育项目体系,在典型的软件工程实践课程上,由教师引导,由学生收集并提出目前在社会各个领域或企业存在的应用软件技术难题和有推广价值的基础性课题,列入项目清单;经过项目管理指导组遴选的项目列表公布给学生,由3~5名学生组成项目团队来竞争申报项目,每个项目团队推举出一名成员担任项目负责人。每个项目都配有专职指导教师,进行项目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并对每个学生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出现,能够使学生发挥出最大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保证了从构思(C)、设计(D)、实施(I)到运行(O)环节的全过程模拟。

我院积极鼓励学生创新工程项目的立项和开展,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工程能力强的学生因材施教。学院建立了一系列完整的学生工程项目和竞赛管理制度,从师资、场地、设备、经费等各方面予以支持。

在师资配置上,对于能够具有创意的学生项目,或在应用上有特殊价值的学生项目,允许学生自行联系学院教师作为项目导师,或由学院安排项目导师,其工作均计入教师工作量。

在场地和设备支持上,学院预留了学生创新实验室,配置了相应的实验设备,用于支持学生创新团队。创新实验室为学生团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研发环境,有利于团队氛围的形成。

在经费支持上,必要情况下学院可对有价值的学生项目拨予启动经费,以支持其开展工作。

(四)CDIO综合能力培养:实训和毕业设计

积极加强实训和毕业设计,作为学生构思(C)、设计(D)、实施(I)和运行(O)综合能力培养的最后环节。鼓励毕业生进入企业实习,并以所在实习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开展毕业设计。对于未能进入企业实习的毕业生,则依托教学实习基地展开工程实训,采用模拟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和工程项目的手段,为毕业生创造出实际的企业氛围。以企业实习和工程实训作为主要手段的毕业设计方案,在培养毕业生的实际工程能力的同时,还使毕业生能尽快融入实际的企业氛围,缩短就业适应周期。

(五)建立学科竞赛激励机制

河南工程学院软件学院每年均举办学生软件设计竞赛,从中选择具有潜力的项目作进一步的发展,在竞赛项目中取得一等奖的学生,在专升本时计入成绩。同时学院重视和加强学科竞赛指导队伍建设,选拔一批科研能力强、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组成学科竞赛指导小组,为学生的学科竞赛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和技术支持,形成学科竞赛活动的质量保障。

三、应用情况

通过教学实践,我院在以下几个方面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一)调动了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创新工程教育项目为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结合点。

(二)进一步缩短了学生与企业的距离。课程设计、实训项目、实习项目,多层次多样化的实践教学,特别是通过一年的工程实践,使学生达到了上手快、能力强、适应期短的企业需求。

(三)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从项目的组队、项目竞标、项目的分工合作等环节中,使同学们体验到了必须加强交流、相互帮助、团结合作才能完成任务的行业客观必然要求。

(四)增强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在项目选题、竞标、开发和管理的全过程中,同学们必须要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要有创新意识;必须要自学很多新知识,扩大知识面,吸收新知识;必须要熟悉新的开发工具,掌握软件开发技能;必须要熟悉软件开发规范,适应软件企业的工作要求。

四、结论

在软件技术专业办学实践中,我们将CDIO工程教育理论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结合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对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工程化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但是,应该看到专业方向建设还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如何培养软件领域的领军人物,如何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如何把素质教育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值得我们继续思考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干红华,何钦铭,陈德人,等.工程型国际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13):30-34

[2]甘诚智,应用本科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商场现代化,2006(12):297-298

[3]高峰.论软件工程化教育对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J].计算机教育,2009(3):29-33

[4]景红,何滨.关于改革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6(20):173-174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篇7

关键词:生物工程专业教学,评价体系,创新型人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提升, 生物产业迅速发展, 对生物工程人才专业技术和创新能力等素质有了新的要求。但目前国内高校在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上依然存在有很多问题, 一些以传播知识为根本任务陈旧的教育体系已经不适合目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进行教育创新, 要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 狠抓教学环节与创新能力培养和社会需求的紧密对接, 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社会激烈竞争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1. 我国高校生物工程专业教学现状

高校作为社会精英的培养基地, 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21世纪, 我国的生物产业发展迅速, 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人数不断增长, 设立的专业越来越多, 分类也越来越细。但目前生物工程专业仍面临形势不好, 就业率低的现状, 毕业生压力很大。首先用人单位条件更加苛刻和严格, 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还要有灵活的思维和较高的创新能力;其次是目前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不能满足学生对就业的需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能满足社会要求。

作为一门以实际应用为主的学科, 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学离不开实践。对于部分技术性较强的课程, 学生只有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比较熟练地掌握知识要点, 足够数量的实践课程也是巩固专业知识的基本保证之一。而目前实验课学时普遍偏少, 这也使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明显不强。目前, 这种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现象仍然很严重, 尤其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落实。

再者我国实行的高等教育政策存在一定问题, 大学里基本没有淘汰制, 这就使学生缺乏竞争和忧患意识。因此, 很多大学生在课堂上“出工不出力”, 玩手机、看小说、聊天的现象频繁的出现在课堂上, 使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同时, 逃课、考试作弊等现象的出现也让学生的专业水平大幅下滑, 许多学生平时不学习, 依靠考前的突击通过考试, 考试成绩无法反映出学生的真实能力。基础不牢固、动手能力差、学习能力不强成了当今一部分毕业生的普遍问题。因此, 加强教育管理, 实施严格的教学监管制度, 确保课堂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2. 从教学评价体系入手, 培养创新型人才

2.1 教学评价体系直接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

我国高校目前的教学评价体系还是以“应试”为主要方式, 教学评价的根本立足点应该是服务人才培养。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生物工程专业教育的发展需求。尤其是一部分内容不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对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2.2 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新的教学评价体系

社会对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可以用金字塔模型来描述。高端研究型人才处于塔顶部, 他们是生物行业中的佼佼者, 影响着生物产业的发展趋向;大批应用型和职业型人才位于金字塔中部和底部, 他们是行业应用领域的中坚力量。他们拥有良好的专业技能, 具有特定的职业发展方向。因此要根据生物专业人才的不同层次, 实现评价体系多元化、全面化。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第一, 实现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根据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标准进行量化评价。在进行多元化评价的过程中, 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第二, 科学、全面地评价, 评价中注重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素质。进行科学、全面评价应将理论测试、实践水平等内容所占比例合理分配, 不能只看单一的某个方面。第三, 丰富教学评价内容。应坚持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改进, 使师生在教学活动中达到充分的信息交流和互动。

3. 依托教学实践和职业发展教育, 培养创新型人才

生物工程专业是注重实践的专业, 应将实践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让实践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实践环节在学业评价中的比例, 以提高学生参加实践的积极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应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 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探究型和开放型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职业发展教育课程是许多高校的开设的必修课程, 它在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认知和规划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应结合生物行业发展现状和最新动态, 增加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职业发展指导, 使学生始终与行业的发展方向保持同步, 帮助他们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职业发展方向, 有目标的投入学习。

4. 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积极创新

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 学生应合理定位, 提高学习主管能动性。改变学习理念, 把提高能力和培养素质作为学习的目标;调整学习思路, 勤于创新,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加强与老师的沟通。学生要积极参加各种科技比赛和学术竞赛, 如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大赛、ITAT就业技能大赛等,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培养新思维和能力, 提升和巩固专业技能。

综上所述, 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学评价体系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创新型的人才培养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何从实际出发, 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探讨的以教育评价体系为切入点的改革方式只是对“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一种贯彻思路, 高校生物工程专业的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可行性和具体实施方案还有待在实践中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李芳.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襄樊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高校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新探 篇8

高等工程教育是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目前, 全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院校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 在校工科学生数量突破700万, 位居世界第一。但就整体而言, 我国工程教育培养目标还不够明晰, 体系还不够完整, 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国家快速发展的需要。据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工科大学毕业生只有10%可以达到跨国公司的用人标准。

1. 工科专业遇冷, 生源萎缩。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胡瑞文透露, 在高校扩招阶段, 工科学生占本科总招生数的比例由1998年的40.9%下降到2010年的33.4%。工科专业承担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和服务第一线所需技术人才的使命, 而工科生的工作环境较之其他专业更艰苦,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的身心承受能力。同时, 工科的学习过程相对比较辛苦, 学生容易产生心理落差, 工科专业便在一定程度上遇冷。

2. 工程教育脱离实践, 过度科学化。

工程项目的实施必须基于科学的理解和应用, 但工程的概念和实际范畴远大于科学的应用, 且往往早于科学而出现。随着时代的进步, 人类科研探索和工程实践的脚步不断前行, 工程已经不但基于理论, 还要基于经验。而且, 工程的开展还需要大量的人文知识和实践技能, 必须与市场和社会紧密结合。因此, 创新型的工程技术人员不等于科学家, 他既需要具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还需要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实践操作能力对于工科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可是现在大学里的教育却呈现过度科学化的现象, 学校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环节脱离了工业生产和实践的需求, 单一的知识传授竟成了工程教育的主流, 培养出的学生其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远远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3. 师资队伍建设缓慢, 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历。

1998年扩招以来, 高校在短时间之内增加了大量的师资。目前在工科高校, 大部分的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的经历, 大量的博士一毕业就直接站上了讲台。教师的工程背景较弱, 严重影响到了工科学生的培养质量。而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又受到种种限制。由于人事体制的问题, 许多优秀的企业人才即使有心从教或到高校兼职, 因为学历等原因又难以达到高校的要求, 造成了师资“出不去、进不来”的局面。

4. 教学内容陈旧, 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支持乏力。

传统的教学内容是几代人积累的成果, 在教学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是不可磨灭的。但是, 那些不能适应现代工程需要的陈旧的教学内容必须及时更新。我国工科院校的培养方案中还普遍存在专业课程、单科性课程过多, 知识分析学时过多, 单一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被过分强调的现象。而培养综合的工程实践能力的课程却严重不足, 出现了培养学生直观判断力和传授工程经验的教学环节少的局面, 更无法如工程教育体系完备的国家那样开设突出学科知识间交叉性和综合性的前沿课程。

5. 办学视野不开阔, 产学研合作不足。

工程教育从事的是教授工程知识、培养工程意识、发展工程能力的教育活动。工业企业是使用人才、发展生产力从而使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需求的主要机构。为此, 高校必须面向工业企业, 工业企业必须面向工程教育, 两方面紧密合作, 才能共同培养出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但目前多数高校的工程教育都未能与企业紧密结合, 企业与学校缺乏交流导致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到企业集中实习时间过短, 很多学生对实习不够重视, 到企业只是走过场, 没有主动实践的意识。与此同时, 企业实践的软硬件条件较差, 对实践环节的效果有负面影响。

6. 人文教育缺失, 部分工科学生精神世界单一。

人文精神是道德观念、也是价值取向的潜在动力, 对大学生的发展和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 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不仅需要扎实的科学知识, 也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 高等教育被片面地定义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部门培养专业人才, 提倡的是专才教育, 高度聚焦于实用性, 相对忽略了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和思想品德培养。

二、探索高校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1. 倡导“尊重工程”的校园文化, 改变“重科学轻技术”的落后观念。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让学生理解工程的创造性和综合性;领悟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工程精神;鼓励青年学子解放思想, 勇于尝试, 积极将自己的原创性设想付诸实践。

帮助师生全面认识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既指攀登科技创新顶峰的高层次人才, 也包括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各个层次中做出成绩的人员。他们的贡献既可以是重大发明创造, 也可以是些许的小改进。就是说, 有的要能侧重于基本研究和产品开发, 有的要能侧重于工程及产品的设计, 有的要能侧重于一线的生产制造等等。这样的人才都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

2. 打造“双师型”人才, 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挑选优质企业进行合作, 企业根据自身实际, 由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学校专业教学中某个模块的培训。学校负责基础的专业知识讲授, 专业培训涉及生产技术和现场操作的去企业进行培训。同时, 通过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探索有大学特色的学科性公司制, 让教师能接触到一线工程项目。规定工科教师必须有工程实践锻炼和培训的经历;建立企业鼓励优秀人才到大学任教和接纳大学教师兼职的机制。实现懂工程的人教工程, 教工程能做工程, 打造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3. 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针对工科专业实践性、应用性突出等特点, 在课程设置上, 实践教学环节应比理论教学环节安排更多的时间, 投入更多的精力。改变实践教学在现有的教学计划中学分比例、系统性等方面相较理论教学处在从属地位的不利局面。在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比例的同时, 应当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为与实践密切联系的课程创造真实的环境, 让学生有机会进行体验式教学。

通过系统化的培养, 多措并举, 力争将学生打造成为: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及社会责任感;具有全球化视野;有理想、有担当;讲合作、谋创新;能学习、善沟通;能有效运用各种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工具与设备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4. 政产学研互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证明, 政产学研合作, 能使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和企业的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教师既能接触到先进的生产工艺和仪器设备, 又能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有利于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同时, 在合作中, 要时刻以学生的创新能力锻造、职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为前提, 以培养面向生产、管理第一线的急需人才为目标, 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在未来的政产学研合作中, 学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与企业协作科研、联合攻关, 结合双方的优势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学校还要坚持“急企业之所急, 想企业之所想”的优良作风, 抢占科技制高点, 通过发挥自身的优势, 以创新和创造促进企业进步。另外, 通过合作为企业拓展视野, 培养高层次的技术人才。通过设立实习、实训基地, 将科研成果在企业转化。拓展与深化和企业战略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建设研发基地和研究中心, 共同提高双方的研究开发能力和水平。在加强培养创新人才方面, 要不断探索开放式办学的新模式, 深化校内教学改革, 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5. 瞄准学科前沿和社会需要, 灵活调整专业结构。

为有效增强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和前瞻性, 快速适应学科发展和区域内的迫切需求, 高等工程教育应灵活机动地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中心, 未雨绸缪, 适度、超前地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立足现有的师资力量, 及时改造传统专业, 加大新专业的开发力度, 通过持续的努力, 使所有专业都能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的需要。

6. 重视人文精神培养, 在交叉与融合中实现突破。

高校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离不开人文精神和氛围的营造。人文精神的缺失会严重制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使得人的潜能难以全面开发。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 都需要综合学科的力量才能解决。工科高校要分析自己已有学科和专业的特点、优势和局限, 从传统和现实两个方面寻找自己与文科之间的结合点, 实现交叉和融合。

参考文献

[1]潘云鹤.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07, (4) .

[2]王小琼.创新型人才培养呼唤创造性教学源头活水[J].江淮论坛, 2013, (1) .

探索农机工程科技创新之路 篇9

关键词:农机,科技,创新

1 概念阐述

农机科技指的就是科学技术与农机生产的有效结合, 或者是针对农村经济中所需要的一些产品加工技术及生产手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劳动生产时人类维持发展的必要手段, 劳动生产与科技的结合只会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更丰富。

2 国农机工程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 农机工程技术研究的重视度低

我国农机工程技术迅猛发展, 无论在理论研究, 亦或是应用程度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稍显不足的是, 大多与之相关的科研成果并没有取得相应的社会效益。其根本原因在于, 农机工程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和重视。得到创新的农机技术及成果的普及, 需要依靠相应的资金和物资的扶持。但是我国现今的情形是过于重视生物科技, 却对农机工程技术不屑一顾, 这就使得农业工程技术所需要的资金和物资得不到国家的扶持, 进而使得农机工程技术创新得不到发展, 生产力下降, 这是农机科技发展计划的巨大阻碍。

2.2 农机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仍然落后

最近几年党和政府开始对农机工程基本设施的建设加大了力度总体来说, 农机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 主要问题归结为农机基础设施不足、农机综合生产能力较弱。其表现为:农机机械化仍然处于发展中阶段;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不先进, 农产品运输体系不健全, 销量不高等问题, 作物生长的环境始终不好, 外部对农机的污染和农机对外部的污染互相掺杂, 农机面源污染形势严峻等。

2.3 农机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和评价模式不完善

农机工程方面的人才始终处于缺失状态。农机工程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发起比较晚, 这就造成了农机工程始终无法满足国家的需求。还要说的是农机工程学科涉及到机械、生物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所以要求毕业生掌握的知识比较全面, 但是知识面广的毕业生更倾向于待遇优厚、发展前途大的企业, 种种原因造成了我国研究农机工程的专家稀少。现行的农机工程科研成果体系, 在农机工程学科本质属性上考虑的比较少。评价机制关于农机生物技术研究方面有很多不足之处, 使得科研成果与产业发展发生脱离, 这样的问题在农机工程方面显得更加急迫。由于农机工程学科自身的属性, 使得农机工程科技人员获奖成果不多, 从而导致了这些科技人员在成果评奖等方面处于劣势, 不利于农机工程领域人才的成长。

3 推进我国农机工程科技创新的建议

3.1 建立现代农机产业管理系统

就现代农机领域而言, 生产力需要快速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和机械设施的保障, 这与农机工程科技创新有着紧密的联系。以国家农机科技发展战略为指导, 将农机科技资源配置进行合理的调整, 有效的结合农机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 带动整个农机产业科技进步, 是促进我国农机科技进步的重要举措。开展整体性、系统性、基础性和经常性的农机工程技术研究工作, 逐步形成我国农机基础设施与装备条件建设等农机工程领域发展与建设的技术路线和方案、建设模式、建设标准等基础性研究成果和关键性集成技术, 并广泛应用于各类农机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

3.2 组建现代农机科技成果评价模式

现今我国将育种、农艺等作为农机科研立项的重点, 农机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及推广远远跟不上生物技术研究的脚步, 因此现代农机建设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我国从事农机工程技术研究的单位基本都是差额事业单位, 笔者建议各级政府增加对农机工程的科研经费投入, 确保农机工程研究经费的持续稳定供给, 还有就是要注意国家各级科研主管部门在组织各种与农机有关的科研课题时, 应注意安排由从事农机工程专业的单位和人员来承担与工程技术有关的课题或子课题。

3.3 培育农机工程科技创新

建立相关的制度,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在对农机工程的培训, 加大对农机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国家重点高校具有良好的师资队伍, 先进的硬件设施。这些都是培养高校创新人才的基础, 。由于我国农机工程学科起步较晚, 农机工程学科的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很少, 影响了高校对农机工程人才的培养。所以必须在国家重点学科关于农机工程方面加以关注, 造就更多的农机工程科技创新人才, 以满足新农村和现代农机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尽快的注册农机工程师制度的建立搬上台面。

4 结语

农机科技创新工程是农业发展的中坚手段, 现如今我国在农机工程技术创新上仍然具有理论研究不够重视、技术研究理论和应用相对落后、人才培养和评价模式不健全这些方面的问题, 所以要求我们建立起现代农业产业管理系统、组建现代农机科技成果评价模式、积极培育农机工程科技创新人才, 以求农业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桃英.加快发展农业工程学科有力推动现代农业建设[N].中国农机化导报, 2009, 19 (4) .

[2]蒋和平.论我国农业工程技7 R开发的对策与措施[J].大自然探索, 1996, (2) :94-99.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篇10

关键词: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机械工程

一、引言[1,2,3]

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该计划明确提出以协同创新中心为依托,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体制是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由重庆理工大学牵头成立的市级“高端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联合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骨干企业和科技金融公司等8家单位,汇聚14个科研平台,拥有高水平研发团队和仪器设备资源。依托“高端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平台优势,通过引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引进领军人物和高端专业人才。以需求为导向,开展人才培养的校企对接、校校合作、学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国际合作交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多样化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等举措,大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输送更多实用创新型人才。

二、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4,5]

1. 培养定位及模式无法全面体现机械工程特色。

当前,无论是学校还是师生对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规律、培养目标认识不到位。人才培养特色以及专业应用领域和应用背景无法突出,达不到培养要求和社会的需要。

2. 课程体系应用性及实践性不足。

目前,针对培养学生应用及工程实践能力方面的课程教学体系设置不足,尤其在必修以及选修课程上重理论、轻实践,有些课程设置与生产实践严重脱节,缺乏对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3. 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差距明显。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以理论讲授为主,以实践教学为辅,以知识灌输为主,以研究讨论为辅的现象。由此培养的学生,毕业后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对人才的创新和应用能力的需求。

4. 协同创新在机制建设上的缺失制约着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水平。

从学校外部来看,教育教学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社会生产实践脱节严重。从学校内部来看,学科之间、专业之间、教学与科研之间壁垒森严,无法共享资源。因此,目前的教学体系下,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相脱离。

三、基于“协同创新中心”的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1. 依托“中心”平台,引进领军、高端技术人才,多措并举提升师资能力。

(1)依托“中心”人才培养基地———“中德(重庆)汽车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中心”,送培具有国际视野的工程实践能力师资队伍。依托重庆理工大学“中德(重庆)汽车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基地”,学校优秀教师赴德国进行机电领域高端专业技术培训,学习德国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理念。目前学校已选派33位优秀青年教师赴德进行为期8个月的机电领域高端专业技术培训,取得了德国认证的教师资格证书、行动导向教学培训证书、汽车检测诊断实践培训师资格证书。学成归国的教师全部参与到学院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研究生指导等各个教学环节,初步形成一批具有德国先进工程教育理念和标准、具有国际教学视野,自身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团队,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大幅提高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2)依托协同创新平台,引进机械专业领军人才和高端技术人才,培养一批教学科研骨干,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依托协同创新平台,学校引进协同单位同济大学林松教授,林松教授同时也是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终身教授,在机构学、机器人运动控制等研究领域获得世界同行的高度评价。为充分发挥林松教授在德所积累的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丰富的机械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经验,学校积极为林松教授组建专家工作团队,同时组织教研室相关教师定期集中学习德国教材的精华,提升本专业师资队伍层次水平,增强师资队伍科研和教学实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校与“中心”协同单位中的行业骨干企业,采用人员互聘的方式聘请5名企业副总以上人员和高级技术人才为兼职硕导,引领学校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培养学生“创业、创新、创造”三创能力,对我校相关专业人才队伍提档升级,大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本专业人才的核心市场竞争能力。(3)以学校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为抓手,选派优秀青年教师赴协同单位进行挂职锻炼。针对目前本专业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学历层次和年龄结构,学校以“中心”合作企业为平台,选派5名具有博士学位的相关专业教师到5家企业进行挂职锻炼1年。挂职期间,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使其在以后的教学、科研中,能够更紧贴工程实际,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 依托“中心”平台,引入德国工程教育元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1)中德联合,招收“汽车服务工程中德实验班”,探索车辆专业的中德“3+1”双学位培养模式。学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依托“(重庆)汽车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中心”的实验条件,招收“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中德实验班”。“中德实验班”学制4年,采用“3+1”培养模式,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历教育课程为基础,融入德国职业培训实训课程,并结合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实训实习,累计3年时间完成本科学历教育人才培养计划内容,累计1年时间完成德国职业资格培训课程内容。同时,学校与德国兰茨胡特应用科技大学合作举办汽车本科层次双学位教育,拟采用“3+1”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我校学习3年,在兰茨胡特大学学习1年,且保证在德国有半年的实习期。在学校3年学习期间,将德国手工业协会汽车职业资格认证课程植入到本科教学课程体系中。学生修完双方认可的教学计划规定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毕业时,能获得中国教育部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德国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以及德国手工业协会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目前,“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中德实验班”已列入最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学校与德国兰茨胡特应用科技大学达成协议,合作举办汽车电子双学位教育。(2)引入德国优秀教材,融入德国先进教学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了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德国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学习德国先进的工程设计理念,学院和林松教授一起协商,引入了德国优秀教材《机械设计学》和《徒手绘图》。在引入过程中,组织机械基础教研室相关教师定期集中学习两本德国教材的精华,将德国工程设计的先进思想融入到教师群体中,并组织相关教师编写适合我校具体情况的《机械设计》教材和《机械制图》教材,同时在教师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将德国先进的工程设计方法和思想传授给学生。

3. 与企业协同建立多样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

(1)依据企业实际需求,采用“订单培养”的培养模式。以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主线,将企业实际产品开发体系和开发手段引入课堂,使人才培养方案贴合产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和整合课程体系,开设与理论课程有机融合的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同时,聘请行业龙头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参与实践教学,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22人次,实现与企业工程实际的有效对接。(2)与企业联合,实行“3+1”培养模式。建立“3+1”培养模式即3年在学校学习,1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同时毕业论文结合企业实际来选题。企业派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和指导毕业论文,同时学生还有校内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主要起监督和指导学生的作用,以保证教学质量。通过解决生产实习中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目前,学校与长安汽车公司的“3+1”培养模式已实施多年,近几年,已有数十名学生顺利完成培养,并得到就业单位的好评。同时,拓展与其他龙头企业的合作并达成开展“3+1”教学模式的共识。

四、结论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全球经济一体化等因素对我国高校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重庆理工大学依托“高端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平台,以市场实际需求为导引,通过与协同单位的合作,引进了高端领军人才,培养了具有国际视野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引入德国工程教育元素和优秀教材、建立多样化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等举措,进行了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冯晓.“2011计划”助推中国高校创新活力[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6):26-28.

[2]胡献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探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4,(2):186-189.

[3]山鸣峰,马君.高校协同创新的有效运行机制和驱动力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3,11(4):64-68.

[4]王洁,郎咸颖,金嘉琦,等.机械工程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131-132.

上一篇:社区病房下一篇:养阴柔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