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的真实性

2024-07-21

新闻传播的真实性(精选九篇)

新闻传播的真实性 篇1

在网络广告的心理方面, 阮丽华在《网络广告及其影响研究》中对网络广告的信任进行了研究, 提出建立身份确认制度和网上交易信任制度, 提高网络广告的可信度和网上交易的可靠性。[1]张航在《网络广告的真实性分析》中强调了视觉在网络广告中的地位, 通过合理的策划来增强广告效果。[2]Ho.和Jason Y.C研究表明个性化和利他主义的用户更容易对在线内容进行转发。[3]Angela Dobele提出情绪的感染力是病毒视频的核心推动力。[4]

二、真实性广告的定义

真实性广告属于网络视频广告的一种。在目前的网络广告研究中真实性广告被归类于病毒性广告, 还没有被单独提出进行研究。为了进一步地研究这一类型的广告, 笔者将这一类广告定义为以现实生活环境为场景, 有“非演员”参与的“表演”, 围绕戏剧冲突叙事, 传递品牌信息的网络视频广告。“非演员”指的是并不知情, 或是并未特意按制作人要求进行表演的人物。“表演”指的是“非演员”在事件过程中的表现。真实性广告以其独特的真实感刺激用户情绪, 在传播品牌理念的同时刺激用户转发, 实现病毒性传播。例如, 远传电信的《好好说话》、LG的《面试惊魂》等。

三、真实性广告的价值

(1) 快速建立情感反应系统。真实性广告内容的背景是等同或近似于用户生活的, 利用现实环境为背景可以快速地建立一套被用户所熟悉的情感反应系统。现实生活是用户最为熟悉的环境, 用户在这个真环境中不断地学习积累, 形成一套生活的情感反应系统。用户判断艺术作品的内容是否真实性, 即是在尝试使用自己生活中的情感反应系统理解作品, 看是否能相契合。如果情感上相契合, 则用户感受真实。真实性广告避开了构建背景, 直接调用现实生活中的元素来帮助用户快速地建立情感反应体系, 与用户直接进行情感交流, 省下了大量感情铺垫的时间, 符合网络用户的观看方式。

(2) 增加用户认可度。大多数广告都是直接向消费者直接推送产品或服务信息。随着一系列问题产品和服务的曝光, 消费者对广告的认可程度越来越低。真实性广告在增加用户认可度方面有很多的优势。首先, 真实性广告是用户选择观看的。用户的主动参与将让他们投入更多精力来了解视频内容。其次, 真实性广告是直观的生活实景展现, 不会夸大产品或服务的功效, 存在较小的欺骗性。最后, 真实性广告的完整叙事能与用户建立更多的情感交流, 无形中拉近了用户与品牌间的距离。

(3) 有利于拓展整合营销。真实性广告一方面是利用现实生活为背景进行制作的, 广告内容更贴近用户的生活。制作商可以利用广告内的事件进行现实活动的扩展衍生, 实现线上线下营销闭环的流动;另一方面以网络为平台的传播方式, 也更容易与用户进行互动, 链接到其他的相关活动, 让用户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产品或服务信息。

四、真实性广告的案例分析

笔者收集了大量的案例进行研究, 就此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性广告进行分析, 以其说明真实性广告的一些叙事方式。《开口说爱, 让爱远传》这是台湾远传电信的系列网络广告, 每部时长约两三分钟。广告全程固定镜头, 背景为剧组招募广告演员试镜。广告内容为试镜者先按要求表演一次同家人电话说我爱你, 然后剧组要求试镜者真的打给家人说我爱你, 最后试镜人打给家人, 真诚地表达出自己对家人的爱。

《开口说爱, 让爱远传》中采用了对比的方式反衬出了短片的真实性。两遍的方式, 似乎是导演和观众的对话, “第一遍表演已经结束了, 第二遍是来真的”。虽然说这种形式表演也是有可能的, 但观众会很自然地接受短片中第二遍真实的设定, 当然第二遍的表演痕迹太重的话也不能表达效果。另外, 这种试镜真实的偷窥视角也强化了真实感。

形式上, 系列分为10个独立短片, 这种设计方式也同样有趣。伴随网络精神的普及, 开放自由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交互式成为热门话题。系列广告的形式不用强制人一次全部看完, 同时也给了用户更多的选择空间, 先看哪个人, 哪种关系, 从而获得更好的观影效果。另外, 系列的方式在重复中强化了情感, 达到更好的广告效果。再从内容上来说, 《说爱》在情感领域找到了一个十分贴近生活的文化矛盾点, 及东方文化中含蓄内秀的情感表达方式与西方文化中直接明了的情感表达方式的一种碰撞。在全球化的经济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优势, 把文化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亚洲市场时, 使许许多多的亚洲人开始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并形成一些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 这便有了文化差异下的各种普遍性冲突。

《说爱》利用了这种情感表达冲突的普遍性, 以一种真实的方式, 直击观众的情感软地。在突破情感防线后, 谈家庭、谈过错、谈爱情, 观众直接被短片中的人物情绪所牵引, 到达了良好的表现力。

五、真实性广告的叙事策略

(1) 强化客观真实。1) 遵守真实规则。广告使用“非演员”进行录制能大大地增加内容的真实性, 同时真实的戏剧性常常更能打动人。只有在互相理解, 相互尊重的环境下, 用户才能真正地信任制作人, 真实性广告才能长久地延续其真实性。如果制作人只是想利用这种形式来炒作, 让演员们来表演各种情绪, 长此以往, 真实性广告也可能会失去其魅力, 不再被人们所信任。2) 明确真实成分。明确真实成分有着类似介绍游戏规则的作用, 用户掌握了规则就会更积极地去参与, 对其也更为信任。明确真实成分常用对比的形式来区分哪些是安排的, 哪些是真实的。例如, 展示准备过程, 展示准备过程可以增加用户的参与感, 让用户站在一个策划人的角度和制作人一起“作弄”被测试者, 使整个内容变得更为游戏化, 增加了真实性和趣味性。3) 使用客观语言。为了营造更为真实的效果, 广告可以采用纪录片的拍摄方式, 以固定镜头为主表现真实场景。为了达到更为真实的效果, 制作人常常使用隐藏式摄像头甚至直接用网络视频的摄像头捕捉的画面来进行编辑。在使用镜头语言时, 注意在需要加强真实性的部分使用更客观化的语言将会使影片更受信赖。

(2) 刺激主观真实。1) 简化事件关注情感变化。故事的内在逻辑和联想有利于触发用户的情感。用户可以通过通感的方式把自己感知暂时性寄托于故事人物, 以感受人物的心情。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刺激情绪才是首要目标, 在保证叙事清楚的情况下尽量简化事件过程, 主要突出事件情绪的变化。2) 以“非表演者”为主体带动用户情绪。“非表演者”的情感反应是用户做出反应的最大刺激源, 所以内容要围绕激发“非表演者”的情绪来进行设计。在强化“非表演者”的情绪上, 重复与对比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真实不同“非表演者”的参与过程, 通过画面的对比来不断重复这一情绪是强化情绪的一种非常实用的方式。一方面多人的反应强化了情感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也强化了暗示性。

(3) 符合用户习惯。为了更好地刺激用户的情绪, 需要进行细分用户群体, 以选取更贴近他们生活的主题。另一方面, 创作应照顾到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在不破坏内容真实性的情况下丰富真实语言, 用高水平的制作来保持画面的美感, 这样才能让用户接收到真实有趣信息的同时也留下了高质量的品牌印象。

六、总结与反思

真实性广告从网络用户的角度出发, 根据他们的生活背景和习惯来提取生活戏剧冲突, 以客观真实带动主观真实的方式, 刺激用户情感, 进而达到广告效果。真实性广告为网络广告如何吸引消费者、如何增加消费者的认可度带来了启示, 为网络广告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阮丽华.网络广告及其影响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5.

[2]张航.网络广告的真实性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2.

[3]杰森·登普西.病毒营销:线上内容的转发动机[J].商业研究杂志, 2010, 63 (9) :1000-1006.

[4]安吉拉·多贝莱, 亚当·林德格林, 迈克尔·苯文兰德.为什么会传播病毒性信息?因为信息的情感化[J].商界视野, 2007 (50) :291-304.

[5]魏丽.广告创意中的游戏精神研究[D].湖北:湖北工业大学, 2010.

[6]刘英葭.游戏理论视角下的网络互动性广告创意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3.

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 篇2

新闻所报道的对象――事实所决定的.新闻传播过程中存在着真实性与真实感相背离的情况,新闻作品的真实性与真实患并不总是统一的`.要弄清二者的关系,还需从明确概念入手,对真实感与真实性做一番辨析.本文将通过事例和概念对新闻的真实性进行一些粗浅的讨论和分析,从而能够更好的认识和理解新闻的真实性.

作 者:段海倩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闻出版学校,450044 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23) 分类号:G239.296 关键词:新闻真实性   新闻报道   媒体  

“有偿新闻”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 篇3

一、关于“有偿新闻”

(一) “有偿新闻”的含义

有偿新闻是指一些企业、单位或者是个人为了给自己做宣传而想方设法在一些电视、网络媒体上上镜头, 报纸、杂志上面占版面, 看似是新闻报道, 实际上是以新闻报道的形式给自己做广告, 用来提高自己企业或单位的知名度, 因而给予媒体从业人员以物质报酬的一种违法行为。概括的说“有偿新闻”就是一种“权”与“钱”的交易, 是一种腐败行为。

(二) “有偿新闻”的产生

由于媒体从业人员自我约束力不强、职业道德沦丧、对金钱的错误态度以及我国新闻行业内部的不规范操作、相关新闻法律条文的不具备, 导致“有偿新闻”的产生。“有偿新闻”是一种行业内明目张胆存在的潜规则, 就算有些部门有所作为, 也因为无法可依、无理可寻, 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从而使某些人胆子越来越大、越来越肆无忌惮。

(三) “有偿新闻”的表现形式

1. 接受劳务费、误餐费等形式的红包、礼金、有价证券、交通卡、超市购物卡等。

2. 媒体从业人员以帮助宣传为诱饵, 要求一些企业进行赞助, 最为常见的是登广告。

3. 以曝光某些内容为要挟, 迫使对方提供钱、物等好处。

4. 参加被采访单位、个人安排的聚餐、外出旅游等娱乐活动。

5. 向被采访单位提出为自己的家人提供便利条件, 比如介绍工作等。

6. 到被采访单位要求报销应由个人承担的票据。

7. 参加企业、单位或个人举办的新闻发布会的时候, 收受其给予的金钱、优盘、购物卡等礼物。

二、“有偿新闻”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

2003年9月15日, 新华社披露了在2002年6月22日山西省繁峙县发生的特大金矿爆炸事故中, 前去采访的新华社山西分社、《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等媒体的11名记者收取涉案非法矿主现金、金元宝等财物的严重经济违纪行为。消息播出, 社会上一片哗然, 因为一直以来, 大众眼中记者的形象是光辉的, 灾难现场、战争前线都有记者的身影, 许许多多的“黑幕”、贪污腐败现象也都由记者首先揭露出来。这次揭露山西繁峙旷难真相的是记者, 可是参与隐瞒旷难真相的也有记者。陷入这样的丑闻中, 受到损害最大的并不是受众, 而是媒体, 是整个新闻界。

现如今, 社会上几乎存在着一个大家所默认的潜规则, 一些公司、企业在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一般都会准备红包, 里面放的是现金, 或是其它相应价格的物品, 记者到了签一下到就会发一个红包。拿了红包之后, 在发新闻稿的时候就不好意思写他们不好的地方, 总是挑好的方面写。因此, 笔者认为, 只要在新闻工作中牵涉到金钱关系, 就势必会影响新闻的真实性。

三、“有偿新闻”的危害

(一) 媒体丧失公信力, 产生负面的社会影响

在当今社会, “有偿新闻”就如同“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 会让受众对媒体失去信任。而一旦媒体丧失公信力, 他们所发布的信息将不再被受众认可, 在社会上无法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因为受众已经将他们列入不可信名单, 就算是真人真事, 受众也会认为是假的、骗人的而将其视而不见, 如此这样, 媒体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二) 记者腐败堕落, 甚至沦为罪犯

“有偿新闻”由于牵涉金钱、利益的关系, 不仅会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影响, 也会影响记者的身家清白。记者一旦参与“有偿新闻”就是一种道德上的堕落, 一种腐败的行为, 严重的话更是一种犯罪, 是需要负法律责任的。

(三) 败坏社会风气, 对下一代产生恶劣影响

新闻报道一直以来在受众的眼中都是真实的, 媒体在受众心目中也是一个专业而严肃的机构, 大多数人对新闻行业、新闻工作者都是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如果媒体也变得腐败风气盛行, 那么会使很大一批人有样学样。所以, 媒体的风气不正, 可能会导致我们整个社会风气不正, 尤其对下一代产生恶劣影响。

四、禁止“有偿新闻”的措施

(一)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道德不同于法律, 它没有强制性而是依靠社会舆论的约束与人们内心的信念来维系。而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员除了有一般意义上的道德外, 还有自己的职业道德, 也就是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虽然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 在学校期间都学过什么是“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但是我国许多新闻工作者并是新闻专业毕业的, 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并不了解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准则是什么, 所以新闻单位在录用员工时有必要对他们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让他们从一开始就明确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员应该有什么样的职业道德, 因为这是对新闻工作者的最基本要求。

此外, 新闻单位应该定期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法制教育, 让他们明白怎样算是参与“有偿新闻”、怎样算是走到这个边缘、怎样算是犯法。因为有许多记者都是糊里糊涂的, 连自己已经犯了错误都不知道, 所以笔者认为这个法制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 在法律层面上加强治理

1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篇4

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属性,也是整个新闻报道的原则。

●在新闻写作中坚持真实性原则,对记者来说,是第一位的要求。学习新闻写作要从这个起点开始。

第一节

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

一、什么是真实性?

真实性,指的就是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

二、新闻为什么必须讲真实性?

1、真实性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

在事实和新闻之间,是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新闻只是对事实的报道。真实性是整个新闻学安身立命的“铁则”!

2、真实性是新闻传媒取信于受众的关键。

世界各国都把新闻的真实性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

三、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具体要求是什么?

(一)、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

1、必须确有其事。

2、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

所谓基本要素就是5个W和一个H。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及如何。

3、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

4、新闻所反映的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及动作必须真实。

5、新闻中涉及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一阵阵冷雨落在黄继光的脖子上。敌人的机枪仍然嘶叫。他从极度疼痛中醒来了。他每一次呼吸都会引起胸膛的剧烈的疼痛……黄继光又醒过来了,这不是敌人的机枪把他吵醒的,而是为了胜利而战斗的强烈意志把他唤醒了……后面坑道里参谋长在望着他,祖国人民在望着他,他的母亲也在望着他,马特洛索夫的英雄行动在鼓舞着他……

——《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

当特别快车从土坡和茂林背后风驰电掣般窜出来时,他惊呆了……他绝没有想到,开车十年,铁轨不知越过万千次的他,竟会面对面与一列车遭遇……焦灼、紧张、懊丧似无数钢针刺着他的心,要是有一米的宽裕,或者再有一秒的延拓就好了,他可以避开撞击,可以将客车到出来。可是,环境对他是那么苛刻和险恶。他一跃而起,大把大把地朝左猛打方向盘……他知道,只有将车头顺着火车前进方向,偏转过去,避免垂直相撞,才能将撞击烈度减到最小……

——《九米拼搏》

她扫视全场。事后她回忆那一刻的情况时说:“忽然,一个念头攫住了我,我想见到丹尼斯。这个念头是那么强烈,以至于我几乎控制不住自己。”

——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向议会宣布对阿根廷宣战那一刻的心理活动

(二)新闻报道的整体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

1、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要辩证统一

2、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要有机结合。

(三)新闻报道的真实是多层次的真实。

1、新闻的真实性是随着事实发展的真实,表现为一个认识过程。因为信息本身有一个不断释放的过程,信息释放完毕,或者说事实的发展完结,报道的真实性才能全部展现出来。

2、事实进展到什么程度,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只能达到什么程度。当然不排斥预测。因此,所谓的新闻真实应该是多层次的真实,有达到现象层次的真实,有达到初级本质层次的真实,有达到二级本质层次的真实,有达到核心本质层次的真实。这些层次只有深浅之分,没有真假之分。

新闻报道作品的结构形式与新闻真实性的层次是对应的。

真实性程度越高,文体的结构形式越复杂,反过来说也是一样。

一条简讯或消息,只能报道第一层次的真实。

若写成通讯,做深度报道,就需要交代事情发生的因果关系,就要求处理好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的关系。

第二节 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同新闻真实相对立的,是新闻失实。在实践中,报道失实这种现象一直困扰着中外新闻界。

新闻失实带有普遍性和顽固性特点,它如影随形,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

总结中外新闻界历史与现实的经验教训,造成新闻失实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体制性失实

体制性失实是指因某种价值观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而造成的新闻失实。价值观,或者说意识形态,同新闻传播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二、经济性失实

经济性失实是指由于金钱等经济利益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所造成的新闻失实。

三、技术性失实

新闻记者在主观上并无故意,而是在具体写作过程中由于技术层面所造成的失实。

第三节

新闻写作如何避免失实

1、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

2、在谋篇布局时要避免片面性。

3、在写情节细节时严禁想当然。

4、培养质疑意识,注意核对引用资料。

外国记者有一条重要经验: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力。

在美国的一些权威媒体编辑部里,总能看到工作台上放着各种版本的字典和堆满书架的工具书,包括各类百科全书、地图集、人名录等等。记者与编辑无一例外的要经常查阅这些书。

稿件中所引用的材料,包括采访中获取的各种素材、背景材料、史料,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查询与核对。

西方新闻传播学有一条规则:新闻报道必须经过与所报道的事件或人物无关的、独立的、两个以上的来源证实,才能被认为大致正确,才能在新闻写作中引用。这条规则也叫做“三角定位法”。

5、对被采访者的自述,即记者通过采访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也要保持质疑意识,也要核对。

6、要注意核对数字

7、描写要有分寸感,慎用副词和形容词。

滥用 非常 最 绝 很 等等之类的副词是对新闻语言的污染

西方新闻教科书给学生立下的新闻写作规则:

少用形容词。

要像挑选宝石与情人一样挑选形容词。

形容词太多是危险的。

形容词是会戏弄人的。

只有懒惰而蹩脚的记者才会在报道中堆砌形容词。

8、要注明新闻来源

新闻来源主要指为记者提供新闻报道所需情况与材料的人或单位,有时也包括记者获得新闻信息的地方。

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时,往往要根据新闻来源的权威程度来判断新闻信息的可信度。

9、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

审稿者一是被采访对象。这个程序不仅有助于纠正稿件中的失实之处,而且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二次采访。

另一个重要的审稿者是传媒内部以编辑为主的审稿系统。

“ 他早早地起来了,穿上了节日的盛装,刮了刮脸,仔仔细细地梳了梳头发。”

——出自苏联著名记者波列沃依采访之后的笔下

1849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这场19世纪末震惊世界的大海战,对中国封建官僚体制下开展的以

“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做出了无情的历史检验。曾、左、李苦心经营30多年的工业和北洋舰队,在烟浪翻流的黄海上灰飞烟灭。

1997年,北京某大报刊登了《一个小保姆和她的一部大书》,报道一个叫陈玉荣的女子,从陕西来北京打工,在当小保姆时写出了一部18万字的经济学专著。采访时,小保姆向报道者(主任记者)提供了一些相关的材料,包括身份证、求学简历、高考成绩和考研成绩,此外,主要就是小保姆的自述。在自述中,小保姆说她高中一年级时即报考了大学,并收到了西北大学考古系的录取通知书。这篇报道见报后,全国数十家报纸作了转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三天连续播出,中央电视台某著名节目组和北京电视台都派人摄像采访,《中国妇女报》等报纸也进行了追踪采访。《南方周末》记者方进玉一个电话…… 思考题:

1、如何认识新闻的真实性?

2、造成新闻失实的原因是为什么?

新闻策划与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篇5

一、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

真实性作为新闻的最基本属性, 简而言之就是真实的对事实进行反映, 新闻的自身发展规律决定了对新闻的真实性要求, 同时广大读者的具体要求也决定了新闻要具有真实性, 真实性是大众媒介能够取信于民以及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原则。

(一) 真实性是新闻存在的基本前提

新闻来源于事实, “现有事实, 之后才有新闻”, 新闻报道是由事实决定的, 新闻报道仅仅是客观事实通过文字及图像形式的传播, 换句话说, 事实是新闻得以建立的基础, 真实性要求新闻报道要符合客观事实, 新闻不可能脱离事实而存在, 尽管环境不断变化, 人们不会改变对新闻的真实性要求, 可以说真实性是大众媒介安身立命之本。

(二) 真实性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原则

新闻的真实性反映了新闻媒体的可信度与权威性, 新闻媒体将真实性作为追求目标,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新闻, 真实性始终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标准》中也对新闻真实性的维护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在《美国职业新闻工作者协会章程》中也将真实性作为最低目标, 坚决禁止对事实的随意扭曲和编造事实。

二、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实现

记者对新闻传播真实性的把握, 需要从下面的五个方面加以考量。

(一) 加强对社会生活的总体认识

新闻报道对于社会文明建设有引导和推动功能, 而新闻报道中的事实的分类通常会有真善美和假恶丑两类。不同社会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 两类事实在社会生活总量中所占比例问题问题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报道比例经过如何设置才能对现实如实的表达, 实现新闻报道的惩恶扬善功能是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另外, 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具体表现形式, 新闻媒介通过哪些人、事及现象来弘扬真善美?通过什么人、事及现象来贬斥假恶丑?这些都是需要新闻媒体人以及为政者需要全面了解和分析的问题。

(二) 从新闻传播正反两方面来准确把握

对社会生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目的是能够对新闻报道中的表扬性 (正面) 和批评性 (负面) 的报道各自所占比例形成可靠的把握。在我国, 总体规划及各项供暖工作的成绩和问题、优点和缺点、经验和教训如何认识?过去的主流和支流主张、“九一开”主张以及后来的“表扬一万批评三千”口号, 以及现在的“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学者们以及传播工作者针对这些的讨论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 对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形成正确的认识, 将其合理而科学地反映在新闻报道中, 才能确保总体的真实性。

(三) 新闻传播流量的科学调控

产业结构在社会生活中的比例, 不同地区、行业、部门的投入和产出, 不同民族、性别、职业对社会的贡献和报酬, 各政府机关、民众团体的成就和不足, 其量和质都基本上处于一种特定的状态, 并维持和其他机构、部门、类别和认识的一定联系, 从整体上来说能够维持相对的平衡。新闻传播应该能够反映和维持这种平衡, 如若不然, 新闻的整体真实性也就无从谈起, 也就说新闻传播要体现出整体调控性。

(四) 新闻传播事实的道德考量

在实践过程中, 对新闻的真实性展开考察, 同时还需要从人类道德规范方面入手, 这也是影响真实报道的一大客观要素。比如说, 记者向媒体大众展示凶杀案件或交通意外的镜头和照片, 这些素材可以肯定是真实的, 然而如果从道德规范角度考虑, 这显然是不符合标准的。但是不去播报, 无疑会给民众带来更大伤害。所以对其进行考量和准确的把握, 也确实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五) 新闻传播效果的辩证制衡

新闻传播要求真实性是出于新闻传播的效果来考虑的。因为新闻的效果是立足于新闻的完全真实性上的。但是考察传播效果应该辩证和全面。这种对效果的考察优势也是新闻真实性的制约。比如, 某个城市在某一天大搞卫生突击检查专项活动, 在一天之内清除了若干车的垃圾, 细想之下, 为何不在平时就清扫掉这么多垃圾?可以推断该城市平常的卫生工作做得不好。只有用这种全面考量的方式, 记者才能适度的把握这件事情, 新闻真实性才能有所保证。

摘要:本文对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进行简要介绍, 然后提出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实现策略。

关键词:新闻,策划,真实性

参考文献

[1]刘明华.新闻写作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2]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6月版

新闻传播的真实性 篇6

在网络无孔不入的时代, 媒体人面临的新闻报道现状发生了很多变化, 新闻的真实性越来越难把控。

新闻报道的新闻源本由专业的采编团队产生, 现在已经转向普通民众, 二者的互动越来越强。一部手机, 一条微博、微信, 往往就成为一个重大新闻的信息源, 这一过程由以前的一两天变成了现在的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信息渠道多元化, 无疑对新闻的时效性提出了要求。宁夏主要媒体公众号“新消息报”“银川晚报”都在第一时间推送新闻, 有时只差几分钟。读者再也不用等到“明天”才知道“今天”发生了什么新闻。但是, 随着信息源的多元化、时效性的增强, 信息真实性却参差不齐, 虚假信息更是趁虚而入, 并伴着分裂式传播, 较之以前, 产生的危害性大大加强。2016年, 权威部门尚未公布宁夏高考录取分数线, “银川晚报”微信公众号未加核实即发布了分数线, 误导了很多读者。

当下新闻传播, 从一定意义上可谓当之无愧的网络新闻。对于网络新闻的具体定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闵大洪从新闻传播角度, 认为网络新闻是指通过因特网发布、传播的新闻, 其途径可以是万维网网站、新闻组、邮件列表、公告板、网络寻呼等手段的单一使用或复合使用, 其发布者 (指首发) 、转发者可以是任何机构也可以是任何个人。

由于互联网“信息发布完全开放”的特点, 网络新闻的真实性日益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正如美国评论家戴维·萧曾撰文指出, “网络新闻的报道速度已经对新闻的准确性和新闻的职业道德提出挑战。”

二、新形势下必须维护“新闻真实性”

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 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这是新闻学的基本要义。尽管中外新闻学理论在“新闻”的定义上不尽相同, 但是所有新闻的定义都离不开“事实”二字。在网络传播时代,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

新闻的真实性, 是坚持舆论导向的需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媒体坚持的报道理论之一, 而正确的舆论导向, 建立在真实的新闻报道基础之上。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曾把国家比作“航行在大海上的船”, 把新闻记者比作“船头的瞭望者”。不难想象, “瞭望者”如果出现“假情报”, “船”的航向难免不会发生改变。无处不在的网络世界, 出现一则影响巨大的虚假报道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我们很多人都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在微信中遇到一些谣言, 在辟谣之前, 对谣言的内容充满恐惧和愤懑, 这些负面情绪在网络中扩散, 如洪水猛兽。有的谣言涉及政府决策和民意表达, 更是影响重大。所以, 在准确传播真实信息这一基本功能上, 新闻媒体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切不可掉以轻心。

新闻的真实性, 是关乎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传统媒体之所以影响深远, 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它常年积累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这也是网络新闻最缺乏的。新闻报道是否真实, 直接影响着媒体的权威和公信力。一则失实报道, 经过网络传播的扩散, 会对媒体公信力产生很大影响。最近, 宁夏某区级媒体, 刊发了一则记者道听途说的新闻, 内容涉及儿童拐卖, 记者未核实事件的经过, 随意编造人物和情节。此报道在微信朋友圈内被刷屏, 造成一些学生家长的恐慌;经公安部门核实后辟谣。可想而知, 该媒体有多令市民失望。

新闻的真实性, 直接关系到记者的个人信誉。新闻记者代表社会的良知, 承担着社会守望者的职责, 一旦发布甚至编造虚假新闻, 其个人名誉的损害必定难以挽回。尤其是网络时代, 各种利益、诱惑都在考验记者的良知, 坚定维护新闻真实性成为一个合格记者的必备素养。

三、网络时代如何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维护新闻真实性, 既关系到国家立法、管理部门的决心, 又关系到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 因此需要多管齐下。

第一, 政府加大对网络新闻的监管力度, 严惩利用网络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造谣惑众的行为。目前, 国家已经通过了《中国新闻界网络媒体公约》, 出台了《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公约法规, 但这远远不够, 还必须进一步加强立法, 建立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 建立严厉的“虚假失实报道”惩处制度。同时, 在制度和技术两个方面对网络媒体加强有效监管, 使追究散布虚假信息的网站和个人的法律责任有法可依, 从根本上保护国家、社会和公民的信息安全。

作为管理媒体的宣传部门和新闻出版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 在出现虚假新闻, 尤其是虚假的网络新闻时, 要坚决予以严惩;平时要做好相关宣传工作, 对散播谣言的媒体公众号一律关停。

第二, 媒体强化内部审查机制。网络新闻时代, 时效性变得高于一切, 考验着新闻从业者对待新闻事件的耐心。为了抢发新闻, 一些记者存在侥幸心理, 对新闻真实性降低了要求, 或者干脆对道听途说的事件进行臆造, 后果可想而知。因此, 媒体应该建立更为严格的媒体内部审查机制, 严把新闻真实性这道关。尤其是在审核网络稿件的过程中, 编辑应当更好地发挥其“防火墙”的作用。

第三, 媒体人提高职业道德, 增强自律。任何时候, 媒体人都是新闻报道的核心。网络传播时代, 媒体人更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坚守新闻理想, 不要被时代的潮流冲昏头脑, 抵制虚假报道, 对来自网络的新闻线索增强鉴别能力, 努力求证。

总之, 新闻的真实性关系到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的方方面面, 网络传播时代, 媒体必须严守立场、恪守原则, 严守新闻的真实性。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新闻报道再也回不到那个简单纯朴的年代。随着信息来源和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媒体人获得新闻线索变得越来越容易, 但新闻的真实性却越来越难把控。维护新闻真实性, 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关键词:网络新闻,新闻真实性,维护

参考文献

[1]项国雄.“新闻报道真实性与时效性的博弈”[J].传媒观察, 2005 (05) :11-12.

浅析新闻把关与新闻真实性的关系 篇7

新闻把关和新闻真实是新闻理论体系的两个重要概念。我们认为, 新闻把关和新闻真实性是相辅相成的。正如桌子上的一个杯子从上下左右不同角度看都是不同的, 但又都是客观真实的。新闻把关其实就是限制你看杯子的角度, 原则上和新闻事实不冲突, 但实际上把关的是新闻导向。因此, 新闻把关需要以新闻真实性作为标尺, 新闻真实性的实现需要新闻把关来过滤。

一、对新闻的把关就是新闻选择。新闻选择是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 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由于新近事实变动的无穷与传媒承载力有限的矛盾, 加之传者自身的倾向、传播的不同目的直接表现为传者的好恶, 因此, 新闻选择就是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关键所在, 甚至是新闻工作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环。

新闻选择的主体是“把关人”。“把关人”一词是美国心理学家、传播学家库尔特·卢因创造的, 通常指传播系统中筛选、删改信息的个人。卢因在《群众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明确分析了家庭主妇决定购买食物及向家庭成员推荐食物的过程。他认为, 在这个过程中, 家庭主妇实际上就起了一种把关人的作用, 而在大众传媒过程中, 同样存在着一些把关人, 只有符合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被带入传播的渠道。

从整个社会来看, 新闻工作者是社会信息的把关人。新闻工作者通过新闻媒介, 向人们提供什么样的新闻, 这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人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关系着人们思考什么, 怎样思考以及思考的结果, 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人们的思想和情绪。

二、依照美国卡斯柏·约斯特对“新闻真实”的定义, 我们可以看出, 判断新闻真实的依据和标准只能是外在于记者头脑的客观事实, 不能由记者主观断定。

然而, 李良荣在《西方新闻事业概论》中提到, “记者、编辑从来都不可能是被动反映事实的机械摄录机。”因此, 对同一条新闻, 不同的报道角度可以勾勒出不同的真实画面, 这种差异有时不是失实的差异, 而是真实的差异, 取决于记者观察的方式或选择事实的原则不一样。真实是一种认识活动及认识的结果, 因而它是主观领域里的概念。

需要强调的是, 新闻真实虽然经过媒体的“把关”, 但它是不依媒体的意志为转移的。真实是新闻的本性, 记者的真实认识来源于客观事实。新闻是记者意识活动的产物, 但永远受事实第一性的制约。因此, 新闻把关必须实现事实的真实再现, 要牢牢把握新闻的真实性。

三、具体来说, 新闻业务有三个主要环节, 即采访、写作、编辑, 这三个环节都体现了新闻选择和新闻真实性的密切关系。新闻采访过程就是不断挑选事实的过程。记者获得新闻素材的来源主要是两者途径, 一是在新闻现场亲眼目睹, 一是听别人介绍得知。在新闻现场, 记者可以看到许许多多东西, 但不可能把一切都记下来, 必须有所选择。这一过程便是记者进行第一次把关的过程。新闻写作的过程是重新挑选事实的过程。新闻写作是组织事实、描述事实。为此, 就必须对采访到的事实做一番梳理和挑选。这是记者进行的第二次把关, 也是新闻把关与新闻真实性的一次结合。新闻编辑过程是再一次挑选、审视事实的过程。编辑面对的是新闻稿, 首先要考虑的便是新闻稿中的事实。可见, 新闻真实性在新闻把关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系统地讲, 对任何新闻媒介来说, 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则、与各新闻媒介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都是新闻选择的五大标尺。我们认为, 一则新闻只有具备了真实性这一特征才有价值可言, 失去了新闻真实性, 何谈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一般来说, 宣传价值的素质包含五个方面, 合称宣传价值“五性”——与新闻媒介所持的政治主张、价值标准的一致性、针对性、普遍性、典型性、适宜性。在笔者看来, 只有具有新闻真实性, 新闻才具有可信度, 从而获得宣传效益。新闻法规的目的是“去毒”, 即把危害国家或人民利益的新闻卡下来, 不准公开传播。新闻选择的标准要和各新闻媒介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在我们国家, 不同报纸由于各有不同的宣传任务和读者对象, 因此, 对新闻的宣传价值、新闻价值就有不同的要求。

四、为了处理好新闻把关与新闻真实性的关系, 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 我们需要树立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责任感。在新闻把关的过程中, 我们要以新闻真实性为主要标尺, 以负责的态度向社会公众传递真实的信息。

其次, 建立制度性的防范机制是杜绝新闻失真的根本保障。这主要体现为媒体内部严格执行稿件的把关流程。一是在稿件形成中的记者把关。记者需要尽可能地向当事人核实信息的准确性, 对当事人提供的材料尽可能找到旁证。二是从稿件送审到稿件公开报道前的把关。通常, 经过了值班编辑、节目主编、制片人、部门负责人直至总编室这一系列严谨缜密的流程审核之后, 任何虚假新闻都可以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此外, 加强对新闻单位的监督迫在眉睫。同时, 新闻单位应该经常开展新闻自律, 发生新闻失实要公开道歉、更正。

再者, 提高记者的业务素质也是当务之急。只有记者的职业素养提高了, 把关的门槛才更牢固, 新闻的真实性才能更好地得到保障。

简言之, 媒体进行取舍的标准, 首先涉及新闻信息的客观属性问题。真实性原则是新闻的第一标准。其次, 新闻的选择受到新闻制作中的业务标准和新闻传播中的市场标准的制约。对新闻价值或新闻要素研究, 揭示了市场标准也是新闻选择中“把关”的重要标准。

因此, 我们认为, 新闻把关和新闻真实性并不存在矛盾, 新闻把关需要要牢牢把握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真实性需要新闻把关来实现。

摘要:新闻把关和新闻真实性是相辅相成的。正如桌子上的一个杯子从上下左右不同角度看都是不同的, 但又都是客观真实的。新闻把关其实就是限制你看杯子的角度, 原则上和新闻事实不冲突, 但实际上把关的是新闻导向。因此, 新闻把关需要以新闻真实性作为标尺, 新闻真实性的实现需要新闻把关来过滤。

新闻传播的真实性 篇8

在微博信息传递中, 用户主动收集、报道、分析和传播信息, 微博信息绝大部分是来自公民的非专业新闻报道, 是公民 (非专业新闻传播者) 通过大众媒介和个人通信工具向社会发布的、自己在特殊时空中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微博的信息传播利用跨人际关系的辐射, 让信息源、传播源和接收方能够形成新的关系圈, 信息传播中又不断卷入新的信息碎片, 进而形成大范围的微博“围观”。互联网越是发达, 微博信息的影响力就越大, 微博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 同时也对信息传播的真实性构成了极大的挑战。2011年, 针对震惊全国的“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 腾讯网组织了一次新闻专题:“微博还原真实的力量。”在这个专题中, 腾讯罗列了来自不同方面的对此次动车事故的报道, 力图通过微博的力量, 还原事实真相。从某种意义上说, 微博围观过程中各种声音的集合与叠加, 可以呈现事件的某些事实, 但并不是所有的微博围观都能构建事件真相。

微博围观的正面价值

媒体间信息竞争的直接结果, 就是“所有媒体都试图揣摩出如何改变新闻及其表现形式才能够吸引对它们来说最有利可图的那部分受众[1]”。于是微博应运而生并大受青睐。微博借助互联网的开放性、即时性以及其自身的小巧便捷, 在传递消息的多样化和迅速性方面, 有着极大的优势。一方面, 用户可以通过微博围观, 将某些本来被淡化处理的新闻变成公众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 微博用户可以突破对敏感新闻的控制。基于目前微博的审核机制, 任何敏感新闻都可以瞬间像病毒一样传播, 正是由于这种“突破”, 让微博的媒体价值得以凸显, 也让更多的人愿意通过微博来接收新闻信息。由于微博逐渐成为民众获取信息、表达言论的重要场所, 于是微博无小事, 任何一个在微博上公布的文字或图片, 都可能成为信息的爆炸点, 因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借助微博伸张正义, 微博的正面价值便得以显现。

2011年举国关注的“宜黄事件”就是微博“围观”的典型案例, 在“宜黄拆迁自焚”事件中, 钟如九借助微博, 使钟家的遭遇被整个社会关注, 给当地政府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而后由于微博围观, 钟如九被强行拉上大巴的照片更是在微博中疯传, 并登上纸媒的头版, 钟如九继续通过微博, 即时更新了宜黄政府的种种谈判条件, 导致宜黄政府在各方压力下妥协, 当职官员被撤职。这是微博围观形成的正面价值。

微博围观的负面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 微博作为一种工具性质的媒介, 其自身是中性的, 它既可以发挥正向积极的作用, 建构事实, 还原真相, 也可能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

比如, 众所周知的“五毛党”和“网络水军”就被民众所诟病, 他们可以迅速地炒作恶意信息并打击竞争对手, 也可以为新开发的网络产品 (如网站、论坛、网络游戏等) 恶意提高人气、吸引网民关注和参与, 更有甚者, 不少无良的网络水军被国外别有用心的机构支持, 进行不可告人的网络文化渗透。

2011年8月2日, 一名网友发表了一篇央视记者柴静失踪的博文, 接下来的几天, 这篇博文被网友通过微博大量转发, 有的网友甚至在微博上盛传因调查动车事故, 记者柴静遇害了。其实, 在2011年7月31日, 姚晨就发微博透露了柴静在录制新节目《看见》, 2011年8月7日, 作为央视《看见》节目改版后的新主持人, 柴静专访姚晨, 柴静失踪的谣言至此不攻自破。这是微博围观产生负面效果的典型例子, 其余不再赘述。

以上简单分析可以看出, 微博既是构建事实、还原真相的场所, 也是产生谣言、滋生虚假信息的温床, 那么, 如何扬长避短, 使微博在传递信息时能真正还原事件本质呢?

微博信息构建事实的条件

(一) 信息传播者的个人素养

要善于质疑。在微博围观中, 不论是信息传播链条中的传播者还是接收者, 都应该具备对微博中发布的信息的质疑精神, 也就是说, 在自身没有获取充足证据的情况下, 不能跨越事实证据人云亦云, 得出自认为“真实”的结论并进行再传播, 否则就会形成伪信息的恶性繁殖。

公共讨论要尊重事实。微博围观从某种意义上已经构成了一种自由而开放的公共讨论, 而“公共讨论是一种在那些没有被它难倒和弄糊涂的消费者中激发心智的力度和广度的过程, 是培养心智强健的公众的基础”[2]。尊重事实, 就是在传播信息时要尊重客观事实, 用证据说话而不是捕风捉影, 这是信息传播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在微博围观中, 难免形成讨论, 对某一事件持不同看法的双方, 必须避免想当然地发表看法, 在证据尚不足的情况下, 不能草率地做出超越逻辑链条的推论。无论是专业新闻工作者还是泛新闻传播者, 都必须明确构成新闻的事实, 是“通过专业而可靠的方式搜集的相关信息的内容和获得信息的方式, 二者之间的关系都能够得到明确说明……在新闻工作中, 验证事实既是一种政治需要, 也是一种职业技能”[3]。

(二) 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的实证精神

事实上, 具有实证的精神是任何一个事件能够得到基本还原的最低要求。在一个传播行动中, 我们只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 提取特定的信息来作为支持自己的信念和观念的依据, 特别是面对微博这样一个开放的传播平台, 传播者往往会下意识地选择和过滤信息, 因而信息良莠不齐的情况便不可避免, 而对于接收信息的人来说, 如果某个事件被大量的信息或观念不断强化, 并且接收者无法通过现有渠道获得正确阐释, 那么接收者就必须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自觉筛选, 去伪存真, 否则要么被信息误导、要么被信息淹没, 最终导致找不到真相, 甚至有可能被不真实的信息误导并最终成为掩盖真相的帮凶。

由此可见, 我们获得真实信息的障碍一方面来源于他人的信息误导, 另一方面是被自己所误导, 信息总是处在传播者和接收者双方的互动关系中, 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需要每一位信息传播者具备实证的精神。

结语

不管是专业的新闻传播者, 还是泛新闻工作者, 他们所传播的信息无不具有非常规与无法排演的特征, 信息传播者的任务“就是把这些事件纳入可理解的范畴, 并以可理解的方式去叙述这些事件、去理顺这些事件”[4]。对于这些根本无法预测的层出不穷的事故、偶发事变、充满巧合或冲突的一系列戏剧性事件以及各种政治事变和暴力事件, 信息传播者必须正确驾驭和处理。在我们看来, 要理顺并正确叙述这些事件, 信息传播者首先必须与信息源和最有可能产生新闻素材的组织保持联系, 以获取第一素材;其次还必须借助于正确的叙述形式, 自然地选择适合于眼前新闻故事的叙述格式和容易被大众理解的叙述框架。

作为很多重大事件的第一条短新闻的发布平台, 微博一系列的传播优势使其注定成为一种弥补现有媒体不足的新型新闻发布及接收工具, 毋庸置疑, 微博新闻极大地提升了新闻的自由度, 但对于微博新闻的传播者来说必须谨记新闻信息的真实法则, 我们可以对世界上的很多事情进行塑造、扭曲以及重新解读, 但对于新闻信息传播者而言, 尊重事实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动摇的, 一个负责的信息传播者必须努力做到公正, 而绝不伪造新闻。

参考文献

[1]赫伯特·甘斯.什么在决定新闻[M].石琳, 李红涛,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4.

[2]新闻自由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M].展江, 王征, 王涛,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70.

[3]盖伊·塔奇曼.做新闻[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8:82-83.

新闻传播的真实性 篇9

1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大量出现的虚假新闻正在冲击着现有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任何一件事情都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 虚假新闻也是一样, 它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必然或偶然的原因。

新闻工作者首先是一个社会人, 其次才是新闻工作者, 新闻工作者也难免在工作当中出现失误。近些年来, 在新闻传播引入市场因素之后, 不规范的市场秩序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新闻传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 加之新闻媒介或记者自身放松要求, 随波逐流, 频频出现丧失职业精神和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虚假新闻的产生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 有时候一个假新闻的产生, 形成到公开发布是由许多外界的合力共同促成, 而非某一个简单的从业者进行独家制造。从外界客观的看来, 促成假新闻的出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1 外界诱惑

现在社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利益, 在追求时效追求效益地今天, 媒体工作者的压力是空前, 每个从业者必须在一定的期限内作出新闻, 一篇新闻匆匆而成, 自然而然。同时, 新闻从业者也是凡人, 有时为了养家糊口或者为了金钱之类的利益, 自然便会做出违背新闻客观性的的假新闻。前不久刚发生在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的真假记者排队领取“封口费”事件就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例子了。

1.2 单纯追求时效性

时效性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抢新闻是业内的“真理”。从业者自然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去尽快做出新闻, 总有些从业者往往会采取闭门造车, 直接导致假新闻的产生。有些记者进行采访, 往往是匆匆的采访, 匆匆的写稿, 因而获得的只是表面现象, 通常表面的信息经常会带有一定的迷惑性, 这也就间接地造成了虚假新闻的出现。

2 新闻工作者对职业道德缺失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

“家丑不可外扬”是我们的文化劣根, 许多地方政府以“掩盖本地负面新闻”为习惯, 许多行业以遮掩行业丑陋的潜规则为习惯, 我们这样许多庸常的人都有着讳疾忌医、报喜不报忧的心态——也许每个人、每个群体都可以这么做, 但记者永远不能, 因为这是一个承担着向公众报道真相之责任的职业。但是,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缺失对新闻真实性以及舆论导向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2.1 影响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基石, 是新闻工作者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 虚假的新闻报道, 或凭空想像, 或文题不符, 或夸大其辞, 或悖逆常识, 几乎掏空了新闻的内核。不顾新闻的真实性, 尤其是意造假、公然炒作, 无疑是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肆意践踏!

2.2 误导舆论, 危害社会

新闻报道具有舆论导向的社会功能, 虚假新闻不仅会造成思想行为方面的误导, 有碍整个社会的常态发展。尤其重要的是, 虚假新闻轻则对社会公众形成误导, 引发公众思想的混乱, 重则可能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 甚至引发社会动乱。但是, 虚假新闻的出现, 使媒体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 在破坏了人们对媒体信任的同时, 也严重影响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

3 如何解决当前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缺失问题

虚假新闻让人深恶痛绝, 它是新闻工作者的耻辱, 是新闻工作当中的一颗毒瘤, 作为新闻工作者, 应该坚决的遵守职业道德, 杜绝虚假新闻的出现。解决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 不仅取决于国家民主政治制度的健全与发展, 更重要的是从新闻工作者自身找问题, 从新闻工作者的政治、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方面着手, 寻找问题的关键所在, 从而减少、杜绝虚假新闻的出现。从职业道德修养的角度看, 要防止虚假新闻的产生,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 加强新闻从业者的道德修养

新闻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 不弄虚作假, 不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歪曲事实。力求全面看问题, 防止主观性、片面性, 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真实性。要做到敢于说真话, 敢于坚持真理, 关键在于要有一种政治勇气, 要有一种社责任感, 要有一种一往无前的行动决心, 要不怕邪, 不怕压, 不怕舍弃个人的一切。

3.2 加强法律意识, 防止新闻侵权

由于法制观念淡薄, 导致出现虚假新闻的情况也很常见, 其危害也很大, 也是最应该避免的。因此, 新闻工作者势必要掌握好一种尺度, 尽量避免在新闻报道中出现违反法律、法规现象。同时, 要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 在法律范围之内进行工作。对那些确实由于新闻报道失实造成侵权、毁誉及其它恶劣影响的, 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应当主动承担责任, 并及时承认错误, 做出更正。

3.3 加强制度管理, 接受群众监督

新闻媒介内部自身以及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制度管理, 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把虚假新闻扼杀在摇篮之中。同时社会各界也要加强对新闻界、新闻从业人员的监督, 及时揭露虚假新闻的骗局, 及时揭穿虚假新闻记者的嘴脸, 形成虚假新闻人人喊打的合力, 营造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4 结论

有学者著文指出:“媒介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 它的新闻产品不应只是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知识需求和文化娱乐需求, 更重要的是担当起社会得了望者、守望者的责任, 这种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的价值道德, 引领人们的价值取向。”但是, 虚假新闻的出现, 不仅严重破坏损害了媒体的形象, 削弱了新闻的公信力, 而且严重破坏影响了党和政府新闻宣传职能的履行, 失去新闻真实性, 无异于自毁根基, 媒体将失去发展的基础。

总之, 制止虚假新闻的产生和传播, 应该从运用法律、规章等强制手段同提高新闻从业者自身素质两个层面上共同着手, 双管齐下, 才能真正让虚假新闻远离媒体, 远离社会!

参考文献

上一篇:溶剂含量下一篇:医药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