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献信息

2024-07-03

网络文献信息(精选十篇)

网络文献信息 篇1

1 文献的类型

1.1 图书

国家标准对图书的定义是:“以印刷方式单本刊行的出版物。”国际上通常把48页以上, 不定期出版的印刷品称为图书。

1.2 期刊

定期或者有不规律时间间隔的具有连续性质的出版刊物, 周期一般实在一年以内。

1.3 科技报告

关于某项科研成果的正式报告或研究过程中阶段性报告。它的特征:报告题目、责任者、研究单位、报告完成时间以及报告号。每一个独立的科学报告内容完整, 结果可靠, 对研究项目研究过程叙述详细具体, 技术专业且非常全面, 能够直接使用或者借鉴。科技报告还是单独成册, 有统一编号和标注可研究机构名称。能够体现以及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研究水平, 反映最新兴和尖端的科学成果, 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

1.4 会议中的文献

目前全世界每年大约要召开数以千计个学术会议。会议种类繁多, 因此伴随会议产生了数量巨大的文字材料。这是会议文献往往是科技信息发表传播的最前沿阵地, 各种一半以上的新科技成果和发明都在这些会议上最先面世的。这些会议文字材料会与图书、期刊、或者科技报告有重复出现的情况。

1.5 专利文献

这类文献主要指发明人在专利申请时所提交的对于专利本身概况的说明书。专利说明书不仅仅具备法律效应, 还对该专利的技术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 是集可靠、实用和法律效应与一体的科技材料。

1.6 技术标准

这是为了规范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于科学技术使用的规范, 它能够体现整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政策、工艺和水平。也可是说是一种科学技术的信息来源。

1.7 政府文件

这类材料大部分是政策法规。有很强的约束力、政策性权威力。是政府为了某些特定科学技术的更好服务大众的行政文件。通过这些文件能够了解各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科技政策, 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1.8 毕业论文

这类文献是高等学府的学生为了领取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时必须完成的作业。虽然不是很完整和详尽, 但还是有相当的创造性和独立性, 参考价值也是有的。

1.9 其他类型

除去上8种之外, 还有产品成品、技术档案、报纸、新闻播报、手绘稿等其它类型的文献。

2 文献检索的方法

2.1 直接法

直接利用网络工具进行文献内容的检索, 例如百度、谷歌、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 这是最常用也是最方便的一种检索文献方式, 但是因为信息量巨大, 效果一般。

2.2 追溯引文法

这是一种通过“引文”来追溯查找文献的方式。“引文”就是文献末尾所列的参考文献, 通过所用的参考文献来反向查找需要的文献。这样做就是用“引文”找“引文”, 获得的有关文献的信息越来越多, 通过信息最后抽丝剥茧找到自己需要的文献。这种方式同样是因为信息量十分巨大, 造成效率低下。

2.3 综合法

这种方法就是将直接法和引文追溯法一起使用。即使用常规工具尽享检索, 又使用“引文”进行检索。

3 计算机检索的步骤

3.1 确定检索目标

确定该问题需要查找的文献类型、所属领域、地域范围和时间区域。通过以上这些信息你定相关需要查找的关键字, 这些关键字能够体现文献类型、所属领域、地域范围和发布时间。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查找内容的了解提炼出核心概念, 加入其中, 会使检索事半功倍。

3.2 选择数据库

根据以上的检索目标, 接下来就是确定检索所使用的数据库。在选择的过程中, 要根据要根据数据库的种类和内容进行筛选或者同时进行。例如, 常规检索就使用百度, 论文检索就使用万方数据库、期刊检索就使用维普数据库等等, 进行对症下药, 提高检索文献的效率。

3.3 上机检索

上机检索就是检索文献的实际操作过程。将检索目标输入相应的数据库进行查找, 从而得出相关数据

3.4 评价信息

根据自己实际需要情况和检索信息的内容通过各种方法, 例如定性评价法、定量评价法等对信息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评价结果来决定是否使用该信息。

3.5 利用信息

根据评价结果, 选取最优的信息, 进行分析、节选等方法来合理使用。

因特网上有海量的数据, 是信息的海洋,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仍感到缺乏真正需要的信息, 出现了数据丰富, 信息贫乏的问题。希望我以上的浅析能对给位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细荣.文献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 (07) .

网络平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之我见 篇2

关键词:网络平台;共建共享;信息资源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6-0000-01

The Sharing of the Docu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on Network

Shan Yong

(Liao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Institute,Shenyang110838,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further application of document data,the traditional document management and reading will meet great challenge.How to adjust to the social trend of informatization and change the developing strategy of document management will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Keywords:Network platform;Sharing;Information resources

网络的广泛应用为人类共享知识财富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网络已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之一。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在网络信息服务领域实现横向联合,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已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趋势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网络化和数字化信息资源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国内外文献信息服务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Intemet的迅猛发展,网络环境不仅为文献信息处理和信息服务向电子化、虚拟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而且同时也要求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要向网络化共享发展。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方式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开辟一条新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途径,走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之路。从发展态势上看,我国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网络从不同地区、不同系统正在全国迅速推进,已经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的大环境。文献信息资源的系统性网络建设,特别是情报系统的网络建设起步早、见效快,有力地推动了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

二、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方法和措施

网络文献信息可以被精确而快速地低成本复制出来,成为成百上千份相同的信息。这使得消息在网络上的传播极为方便,使得信息膨胀成为现实,使得信息时代的到来成为可能。我认为要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完善共享机制、构建共享平台

构建网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运作机制,积极推进科技信息资源建设成立一个具有统一规划、协调开展工作的监管机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开展采购协调、联合编目,不断扩大文献信息服务内容和服务范围,提升网络的文献信息传递速度。坚持统一规划,宏观调控,突出重点,优化结构,不断丰富科技信息资源的内容,增强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特色与创新。

用先进的手段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使之具有海量的存储功能。扩充、集成科技文献资源,努力实现印刷版和电子版、网络版资源互补。例如:如果档案馆的信息联合图书馆的技术.借助图书馆和其他信息服务机构已有的经验、成果和商业化推广,将档案信息融入其中.必将取得双赢的结果。

(二)强化共享数据库、统一共享标准

数据库是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基础,是连接信息开发、利用和服务的纽带。因此,必须强化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对数据的采集、标引、加工及录入都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执行。只有按照标准建立起来的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才能实现联机检索资源共建共享。

当前网络信息存储的形式微观上是较有秩序的,而宏观上是较为混乱,还没有统一的形式上的信息存储标准。尤其是在这个不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便无法吸引眼球引起人们的重视的世界里,信息的传达,往往以特别而吸引人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全国文化资源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就针对各种形式的资源制定了相关的元数据标准。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第一步。然而更多要做的是要提供稳定而健全的平台,不仅为网页浏览提供方便,更要为应用程序的有效安全接入提供标准接口。统一信息资源共享的数据标准,加强标准化建设,与国际接轨。

(三)加强共享规范化、提升共享技术

由于网上信息资源高度分散、重复率高、无序化突出,加之信息发布没有统一的管理和规范,导致信息查询和利用的困难。所以应该对网上信息资源进行组织与规范。采用统一的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规范化加工与整序。使网络信息资源处于良性状态。便于信息资源的网上传递与检索。使信息资源服务网络化、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数字化。有效地进行网上免费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要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除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之外,开发和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随着信息网络化、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现代化设备的更新和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来全面地改造、升级特别是有效整合现有的各自相对独立的传输网络体系.加快建设以光纤通信为主干,以微波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为辅助的高速巨容的多媒体数字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网络的综合集成和宽带智能化。在这方面,我们还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成果.学习他们在数据库建设和共享方面的经验.力图选择和建立合适的数字信息资源产生和交流的技术平台。

信息时代即将到来,信息大潮不可逆转。然而我们要看到希望,看到美好的未来。人类缤纷多彩,无比丰富也无比复杂的文化,从具象到抽象,直到今天,其载体将转变成为纯粹的信息。而网络资源共享,使得这样光辉多元的文化得以充分的展示与张扬。然而乐观的同时,我也相信自由的网络上需要建设规范和秩序才能蓬勃发展,承载人类生生不息的文明。

參考文献:

[1]郗沭平.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与资源共享,1998

[2]李鹰.试沦新世纪的档案利用工作.南京大学学报,2005,5

网络文献信息 篇3

一、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信息传播的特点

1. 多元传播。

随着新技术的应用, 图书馆文献信息传播内容和传播主体也随之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1) 传播内容上来看, 传播文献的种类越来越多, 信息载体越来越丰富, 馆藏的种类也不再仅仅局限在实物馆藏上, 还出现了虚拟数字馆藏。虚拟数字馆藏的出现, 更大程度地扩展了文献信息的范围, 能更好更方便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开发, 增强了图书馆文献信息的传播能力。 (2) 传播主体上来看, 传播主体逐渐实现多元化, 图书馆不是唯一的传播方式, 而读者也不仅仅单纯地进行文献信息接收。图书馆积极接收读者反馈和编辑的文献信息, 使之成为新的信息源。这样就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界限, 使传播者和接收者呈现出一体化的特点。

2. 互动传播。

图书馆的管理正在由传统手工操作而逐渐转向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现代化管理, 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传播模式也由原来的单向一对多传播而转化成多元交互传播。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增强, 信息接收者可以自由选择和浏览网上信息, 也可自由表达观点。图书馆还建立了BBS或Wikis等沟通平台, 用来与接收者联系, 以便了解接收者的需求。现代图书馆开始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图书馆会根据读者的需求和对信息的反馈, 不断更新和修改馆藏数字库里的信息资源内容, 以满足读者需求, 让读者真正成为图书馆的主人, 实现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交互。交互性的加强使信息接收者由被动而变得主动, 也增加了传播者和接收者的沟通有效性。

3. 个性化传播。

在网络环境下, 图书馆文献信息传播由原来的共性化传播逐渐向个性化传播改变。由于在传统的传播行为中, 信息接收者基本处于被动地位, 而处于主导地位的图书馆对信息接收者的需求缺乏了解, 不能根据接收者的个性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在现代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 接收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增强, 文献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的地位越来越趋向于平等, 双方的交流也开始表现出立体和交互的特点。随着信息接收者与图书馆之间联系的加强, 双方的关系也逐渐趋向于平衡, 这也改变了图书馆作为信息传播者的主导地位, 同时为图书馆个性化的文献信息传播提供了条件。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信息传播的过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主要探讨与其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

1. 传播者因素。

传播者是文献信息传播活动发生的主体, 承担着文献信息的发掘和传播工作。图书馆文献信息的传播者是图书馆馆员, 他们是文献信息传播的“把关人”。在文献收集方面, 馆员决定着补充馆藏所要采购书刊的种类和数量、各类载体的入藏比例;在图书馆提供信息加工方面, 馆员决定着要对哪些资料进行加工, 控制着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在信息传播过程中, 图书馆员的业务水平、服务态度和知识面的宽窄等都对文献信息传播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 是否注重接收者的信息反馈, 能否不断改进传播技术与传播模式, 这些都是传播者在起着主导作用。

2. 信息源因素。

信息源是构成文献信息的基本要素, 信息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文献信息的传播效果。从理论上讲, 信息源越多, 馆藏的文献信息数量越多, 传播的效果也越好。但是每一个图书馆的馆藏都是有限的, 所以我们还要注重文献信息的质量。在现代网络环境下, 图书馆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信息接收者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信息源整理和搜集, 使文献信息达到一定的数量, 而且要适时调整复本构成、学科构成和文种构成等各个方面, 使之切合读者的需求, 这样才能有效地展开传播活动。此外, 要与其他信息传播机构建立资源互通与共享, 以弥补自身数量上的不足, 从而保障文献信息的传播效果。

3. 传播内容因素。

传播内容是传播过程的核心部分。传播的主要目的是把特定的内容传播给特定的信息接收者, 使之被理解和记忆, 从而达到影响接收者思想和行为的目的。传统图书馆的文献服务是建立在馆藏资源的基础上的, 而在现代网络环境下则转变为向信息接收者提供知识服务。信息接收者的信息需求特点是广、快、准确、专深, 传播内容要符合受众的需求, 这就要求图书馆提高对文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及深加工的能力, 使图书馆生产出的信息内容既满足读者的共性需求, 又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只有传播内容符合接收者的需求, 才会大大凸显文献信息的传播效果。

4. 受众因素。

文献受众是传播文献信息的对象, 是文献信息的接收者, 图书馆文献信息的受众是用户, 它的传播效果与用户的信息素养有也关系, 用户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等对文献信息传播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信息意识强的用户知道自己何时需要信息, 并且善于及时捕捉信息;信息能力强的用户能够对信息进行有效定位、评估以及使用。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 信息素养直接影响着用户对信息的获取, 而获取信息的方式、内容和结果, 关系到用户信息目标最终能否实现。

三、提高图书馆文献信息传播效果的手段

图书馆文献信息传播效果是指图书馆通过文献信息的传播, 引起受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的变化, 进而影响社会[2]87。在分析了图书馆文献信息传播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后提出相应的策略, 有助于提高传播的效果。

1. 对人才结构进行优化, 提高传播者的素质。

文献信息传播是一项知识密集型的技术工作。文献信息的传播者, 也就是图书馆馆员需具有较高专业知识水平, 馆员的信息活动不仅决定着信息传播活动的存在与发展, 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质量与数量、流量与流向[3]15。可见, 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的地位至关重要。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员必须既是专家, 又是杂家, 不但精通本专业的知识, 还要涉猎多学科的知识, 不仅要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还要善于在工作中运用各种传播技巧。首先, 馆员必须在发挥专业特长的基础上, 认真探索和钻研, 不断更新知识, 掌握新技术, 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 努力使自己成为网络环境下的复合型信息人才。其次, 还要培养创新意识。馆员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善于抓住变化中的契机, 促进图书馆工作的变革与更新。尽量把隐性知识充分挖掘出来, 并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使文献信息产生增值服务。再次, 图书馆要加强对现有馆员的继续教育, 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来接受新事物、新知识, 争取让他们成为出色的信息筛选、信息加工和信息传播者。图书馆还要建立和健全人才引进机制, 加大优秀人才的选拔力度, 不断壮大图书馆人才队伍, 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的科学化、合理化。

2. 文献信息传播模式多元化。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传播方式更重视用户的互动与参加, 具有显著的开放共享特点, 传播的方式也由单一方式转向多元化方式。传播模式有从点到点、从点到面、从面到点、一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等多种方式。信息的传播可以是同步的, 也可是异步的。图书馆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采取不同的传播模式。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是复合型图书馆, 既包括实体馆藏也包括虚拟馆藏, 针对实体馆藏而言, 用户必须亲自到图书馆借阅才能实现文献信息的传播, 这是“一点对多点”的传播。由于用户的知识结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具有差异性, 图书馆要适应读者要求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如为读者定制个性化的信息检索及推送服务等, 使馆员的传播更有针对性, 从而实现“从点到点”的传播模式。由于同一用户群体的成员具有大致相同的爱好和需求, 馆员对不同的用户群进行研究, 分析他们的阅读习惯、兴趣爱好、信息需求等特点, 针对不同的用户群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 这是“从点到面”的信息传播模式。有时单一用户的需求非常专业、专深, 单凭一个馆的力量不能满足其需求, 只能资源共享, 多馆联合起来满足其需要, 从而实现从“面到点”的传播模式。图书馆通过BBS或Wikis的形式建立图书馆论坛, 可以就一个共同关注的主题进行探讨, 众多图书馆和众多用户共同参与, 传受双方的界限已淡化, 这是“多点对多点”的传播模式。

文献信息一经传播, 其潜在价值在信息接收者的利用过程中逐渐被转化为现实价值。文献信息利用率越高, 它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就越大。因此, 只有认真分析和研究文献信息传播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才能不断改进传播模式、调节文献信息传播过程、提高文献信息传播效果, 使文献信息在传播利用过程中产生最佳的社会效益。

摘要: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 对当前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文献信息传播活动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并针对其特点及影响因素提出了有利于提高传播效果的对策。

关键词:图书馆,文献信息,信息传播,传播学

参考文献

[1]李辉.文献信息传播若干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情报, 2007 (1) .

[2]马晓梅.新形势下图书馆知识信息传播功能的分析[J]职业技术, 2009 (1) .

[3]毛一国.传播学视野中当代图书馆的信息传播活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9 (8) .

网络教育平台文献综述 篇4

《基于Web的学生作业管理系统》文献综述

摘要:网络教育平台在现代教育中已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在百花争鸣的现在,到底其发展现状如何?主要应用的技术是什么?现在的主流技术中ASP.NET&C#链接SQL Server有着十分突出的优势。而基于这个环境中开发出来的系统学生作业管理系统,因为其机构分层明显,便于功能扩展和用户的使用。使得他成为我们本次课题研究和开发的十分良好的基础和平台。此次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建立在对国内网络教育平台的研究及欠缺的方向展开的。

关键词:网络教育平台ASP.NET C# SQL Server基于B/S

学生作业管理系统

Literature review on Web-based management system

for student assignments

Abstract:Online education platform in modern education has increasingly shown its importance, contend the flowers now, What is the status of their development? What is the main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ow themainstream technologyinASP.NET & C #link to SQL Serverhas a veryprominentthe advantage.This environment-based systemdeveloped bystudentsin thejob managementsystem, becauseof itshierarchicalorganizationwasto facilitatethe use ofextensionsand users.Making him the subject of ou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very good foundation and platform.The main direction of the study is based on the national network of research and lack of education platform launched in the direction.Keywords: Online Education PlatformASP.NETC#

SQL ServerB/S-based

management system for student assignments

第1章 前言

1.1 网络教育平台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如何以网络为纽带快速、高效、方便地实现知识传递,以现代化手段促进教学改革,将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为课堂+电脑+网络课堂+internet等多种学习方式,是教育工作者应当为之努力的方向。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以网络教育为标志的现代远程教育脱颖而出世纪信息时代,网络教育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化的生产的新的教育形式,实施网络教育的关键是创设能够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的网络环境,而学习者在网络教学环境中的学习活动离不开网络教育支撑平台。

网络教育支撑平台是支持网上教学与学习活动的软件系统,包括三个功能子系统:网络教学支持系统、网络学习支持系统、网上教学与教务管理系统。

1.2 网络教育平台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

1、网络教育平台在国外的发展

从1996年底,1997年初开始出现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平台。国际上应用比较好的有 IBM Lotus公司开发的 Learning Space——— IBM 电子学习策略的核心技术 , 作为世界领先的基于 Web的远程教学平台 ,它提供了完整的可扩展的分布式解决方案,是唯一能够在单一平台上提供自学、非同步协作学习和虚拟教室同步交互学习所有 3 种在线学习模式的分布式教学平台;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开发的 WebCT ,它提供了一批支持多媒体学习环境的学员、教师和技术方面的工具; WBT系统在 995 年开发的Topclass是一个综合的课程稀内容和教室管理系统;另外还有BlackBoard公司开发的 Course Info ;MadDuck学习技术公司开发的 Web Course in a Box 以及Asymmetrix公司研制的支持网络培训和虚拟学习环境的集成软件ToolBook等。这些产品都是从支持多媒体开发或网站建设等方面发展起来的 , 经过多年的积累 , 成长为综合的网络教学支撑平台。

2、网络教育平台在国内的发展

我国的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研究起步较晚,它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于网络课程的网络教学支持平台(特点:简单易用,适用面较窄)第二阶段: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完整集成的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特点:系统完备性、通用性、集成性、符合教学机制、支持教学策略)第三阶段:基于“天网”、“地网”结合的网络教育支撑平台 第四阶段:多元化的网络教育平台

第五阶段:网络教育平台产品化和多样化的发展

随着网络教学概念的深入,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逐渐成熟,网络教学平台正以一种高效的方案解决了我国教育需求和资源的矛盾,它必将成为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当然,探索的路上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经过调查发现如目前网络教学平台水平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状况,有些教学网站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的甚至出现教学性的失误;有的则是在技术水平上出现问题等等。

其次,有些教学网站不注重和学生间的交流,往往造成了教育信息无法及时反馈的后果。

第2章 开发技术

2.1 ASP.NET发展起源

ASP.NET的前身ASP技术,是在IIS 2.0上首次推出(Windows NT 3.51),当时与 ADO 1.0 一起推出,在IIS 3.0(Windows NT 4.0)发扬光大,成为服务器端应用程序的热门开发工具,微软还特别为它量身打造了Visual InterDev开发工具,在1994年到2000年之间,ASP技术已经成为微软推展Windows NT 4.0平台的关键技术之一,数以万计的ASP网站也是这个时候开始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网络上。它的简单以及高度可定制化的能力,也是它能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不过ASP的缺点也逐渐的浮现出来:

意大利面型的程序开发方法,让维护的难度提高很多,尤其是大型的ASP应用程序。直译式的VBScript或JScript语言,让效能有些许的受限。延展性因为其基础架构扩充性不足而受限,虽然有COM元件可用,但开发一些特殊功能(像文件上传)时,没有来自内置的支持,需要寻求第三方软件商开发的元件。1997年时,微软开始针对ASP的缺点(尤其是意大利面型的程序开发方法)准备开始一个新项目来开发,当时ASP.NET的主要领导人Scott Guthrie刚从杜克大学毕业,他和IIS团队的Mark Anders经理一起合作两个月,开发出了下一代ASP技术的原型,这个原型在1997年的圣诞节时被发展出来,并给予一个名称:XSP,这个原型产品使用的是Java语言。不过它马上就被纳入当时还在开发中的CLR平台,Scott Guthrie事后也认为将这个技术移植到当时的CLR平台,确实有很大的风险(huge risk),但当时的XSP团队却是以CLR开发应用的第一个团队。

为了将XSP移植到CLR中,XSP团队将XSP的内核程序全部以C#语言重新撰写(在内部的项目代号是 “Project Cool”,但是当时对公开场合是保密的),并且改名为ASP+,作为ASP技术的后继者,并且也会提供一个简单的移转方法给ASP开发人员。ASP+首次的Beta版本以及应用在PDC 2000中亮相,由Bill Gates主讲Keynote(即关键技术的概览),由富士通公司展示使用COBOL语言撰写ASP+应用程序,并且宣布它可以使用Visual Basic.NET、C#、Perl与Python语言(后两者由ActiveState公司开发的互通工具支持)来开发。

在2000年第二季时,微软正式推动.NET策略,ASP+也顺理成章的改名为ASP.NET,经过四年的开发,第一个版本的ASP.NET在2002年1月5日亮相(和.NET Framework 1.0),Scott Guthrie也成为ASP.NET的产品经理(到现在已经开发了数个微软产品,像ASP.NET AJAX和Microsoft Silverlight)。目前最新版本的 ASP.NET 4.0 以及.NET Framework 4.0 已经在VS2010平台内应用。

2.2ASP.NET的优势

以前的 Web 开发模型相比,ASP.NET 提供了数个重要的优点:

1.增强的性能。ASP.NET 是在服务器上运行的编译好的公共语言运行库代码。与被解释的前辈不同,ASP.NET 可利用早期绑定、实时编译、本机优化和盒外缓存服务。这相当于在编写代码行之前便显著提高了性能

2.世界级的工具支持。ASP.NET 框架补充了 Visual Studio 集成开发环境中的大量工具箱和设计器。WYSIWYG 编辑、拖放服务器控件和自动部署只是这个强大的工具所提供功能中的少数几种。

3.威力和灵活性。由于 ASP.NET 基于公共语言运行库,因此 Web 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可以利用整个平台的威力和灵活性。.NET 框架类库、消息处理和数据访问解决方案都可从 Web 无缝访问。ASP.NET 也与语言无关,所以可以选择最适合应用程序的语言,或跨多种语言分割应用程序。另外,公共语言运行库的交互性保证在迁移到 ASP.NET 时保留基于 COM 的开发中的现有投资。

4.简易性。ASP.NET 使执行常见任务变得容易,从简单的窗体提交和客户端身份验证到部署和站点配置。例如,ASP.NET 页框架使您可以生成将应用程序逻辑与表示代码清楚分开的用户界面,和在类似 Visual Basic 的简单窗体处理模型中处理事件。另外,公共语言运行库利用托管代码服务(如自动引用计数和垃圾回收)简化了开发。

5.可管理性。ASP.NET 采用基于文本的分层配置系统,简化了将设置应用于服务器环境和 Web 应用程序。由于配置信息是以纯文本形式存储的,因此可以在没有本地管理工具帮助的情况下应用新设置。此“零本地管理”哲学也扩展到了 ASP.NET 框架应用程序的部署。只需将必要的文件复制到服务器,即可将 ASP.NET 框架应用程序部署到服务器。不需要重新启动服务器,即使是在部署或替换运行的编译代码时。

6.可缩放性和可用性。ASP.NET 在设计时考虑了可缩放性,增加了专门用于在聚集环境和多处理器环境中提高性能的功能。另外,进程受到 ASP.NET 运行库的密切监视和管理,以便当进程行为不正常(泄漏、死锁)时,可就地创建新进程,以帮助保持应用程序始终可用于处理请求。

7.自定义性和扩展性。ASP.NET 随附了一个设计周到的结构,它使开发人员可以在适当的级别“插入”代码。实际上,可以用自己编写的自定义组件扩展或替换 ASP.NET 运行库的任何子组件。实现自定义身份验证或状态服务一直没有变得更容易。

8.安全性。借助内置的 Windows 身份验证和基于每个应用程序的配置,可以保证应用程序是安全的。

2.3C#介绍

C sharp(又被简称为“C#”)是微软公司在2000年6月发布的一种新的编程语言,并定于在微软职业开发者论坛(PDC)上登台亮相.C#是微软公司研究员Anders Hejlsberg的最新成果.C#看起来与Java有着惊人的相似;它包括了诸如单一继承,界面,与Java几乎同样的语法,和编译成中间代码再运行的过程.但是C#与Java有着明显的不同,它借鉴了Delphi的一个特点,与COM(组件对象模型)是直接集成的,而且它是微软公司.NET windows网络框架的主角。PHP 独特的语法混合了 C、Java、Perl 以及 PHP 自创新的语法。

微软c#语言定义主要是从C和C++继承而来的,而且语言中的许多元素也反映了这一点。C#在设计者从C++继承的可选选项方面比Java要广泛一些(比如说structs),它还增加了自己新的特点(比方说源代码版本定义).但它还太不成熟,不可能挤垮Java、C#还需要进化成一种开发者能够接受和采用的语言。C#更像Java一些,虽然微软在这个问题上保持沉默。这也是意料中的事情,我觉得,因为Java近来很成功而使用Java的公司都报告说它们在生产效率上比C++获得了提高。

2.4 SQL Server 简介

SQL Server 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最初是由Microsoft、Sybase 和Ashton-Tate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于1988 年推出了第一个OS/2 版本。在Windows NT 推出后,Microsoft与Sybase 在SQL Server 的开发上就分道扬镳了,Microsoft 将SQL Server 移植到Windows NT系统上,专注于开发推广SQL Server 的Windows NT 版本。Sybase 则较专注于SQL Server在UNIX 操作系统上的应用。

SQL Server2000。

SQL Server2000 是Microsoft 公司推出的SQL Server 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版本继承了SQL Server 7.0 版本的优点,同时又比它增加了许多更先进的功能。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等优点,可跨越从运行Microsoft Windows 98 的膝上型电脑到运行Microsoft Windows 2000 的大型多处理器的服务器等多种平台使用。

SQL Server 2000 的特性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的特性包括: 1.Internet 集成。SQL Server 2000 数据库引擎提供完整的XML 支持。它还具有构成最大的Web 站点的数据存储组件所需的可伸缩性、可用性和安全功能。SQL Server 2000 程序设计模型与 Windows DNA 构架集成,用以开发 Web 应用程序,并且SQL Server 2000 支持 English Query 和 Microsoft 搜索服务等功能,在Web 应用程序中包含了用户友好的查询和强大的搜索功能。

2.可伸缩性和可用性。同一个数据库引擎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使用,从运行 Microsoft Windows® 98 的便携式电脑,到运行 Microsoft Windows 2000 数据中心版的大型多处理器服务器。SQL Server 2000 企业版支持联合服务器、索引视图和大型内存支持等功能,使其得以升级到最大 Web 站点所需的性能级别。

3.企业级数据库功能。SQL Server 2000 关系数据库引擎支持当今苛刻的数据处理环境所需的功能。数据库引擎充分保护数据完整性,同时将管理上千个并发修改数据库的用户的开销减到最小。SQL Server 2000 分布式查询使您得以引用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就好象这些数据是 SQL Server 2000 数据库的一部分,同时分布式事务支持充分保护任何分布式数据更新的完整性。复制同样使您得以维护多个数据复本,同时确保单独的数据复本保持同步。可将一组数据复制到多个移动的脱接用户,使这些用户自主地工作,然后将他们所做的修改合并回发布服务器。

4.易于安装、部署和使用。SQL Server 2000 中包括一系列管理和开发工具,这些工具可改进在多个站点上安装、部署、管理和使用 SQL Server 的过程。SQL Server 2000 还支持基于标准的、与 Windows DNA 集成的程序设计模型,使 SQL Server 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的使用成为生成强大的可伸缩系统的无缝部分。这些功能使您得以快速交付 SQL Server 应用程序,使客户只需最少的安装和管理开销即可实现这些应用程序。

第3章 学生作业管理系统

3.1 学生作业管理系统简介

学生作业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Web的提供作业布置、上传、下载、批阅等功能的系统。是一种轻型课程/学习管理体系的系统。他支持在网上出题,然后将题目的文件上传到服务器中。学生可在网上查看相关题目并下载题目文档,做完后可将答案文档上传至服务器中。然后老师可以查看学生提交的作业信息,并给出分数和建议。后台管理人员可以添加教师和学生班级等。而教师可以添加课程和题目。

学生作业管理系统采用当今流行的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的三层结构软件架构体系,以微软的WindowsServer2003为网络操作系统,以基于C#的ASP.NET为开发应用程序的环境,以SQL Server 2000为后台数据库而完成的。在理论和技术上均具有一定的先进性。ASP.NET的工作原理是:SQL数据库服务器中存储各种用户数据,Web服务器上存储应用程序。用户使用浏览器通过Internet登录教育教学管理平台,Web服务器上应用程序采用ADO技术与SQL服务器连接,即把客户的请求转化成SQL请求并传递给SQL服务器,SQL服务器接受请求做出响应,并把处理结果返回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进一步把结果返回给客户端浏览器。本系统的三层结构包括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表示层位于最上层,离用户最近。用于显示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操作的界面。业务逻辑层负责处理用户输入的信息,本层可以作为中间组件接收从表示层来的数据,并传递到数据访问层中读出这些数据。数据访问层从业务逻辑层获得数据,并将其发送到数据库,采用存储过程实现了对数据的读取、编辑、添加和删除操作,并将结果返回给业务逻辑层,由业务逻辑层再返回给表示层。在很大程度上,采用分层结构,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

3.2 学生作业管理系统主要功能

一.管理员。以管理员身份登录系统,你可以对整个系统数据进行修改。可以对教师、学生、学院班级、课程、作业等信息进行管理。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都可以在管理员界面进行修改。

二.教师。以教师身份登录系统,你可以对你所教的课程进行作业的布置,查阅学生提交的作业,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打分和批注,并查看学生成绩的统计。也可以查看学生的信息,修改自己的信息等。

三.学生。以学生身份登录系统,你可以查看、修改自己的信息,或者修改自己的密码。与此同时,你可以查看自己的作业,下载作业要求文档,也可以在昨晚作业后提交作业,并查看自己的作业成绩。

第4章 总结及可能研究方向

4.1 网络教育平台发展总结

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是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益,推进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的重大战略举措。

网络教育以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体,自主的个性化学习与交互式的集体协同学习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模式,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其主要的特点是教师和学生能够跨越时空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或特点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网络教学平台是网络教育的载体,是体现网络教育优势的关键。网络教学平台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状况,我国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和开发正处于探索中,对现状的了解和对经验的总结意义深远。目前关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分析相对于网络教育来说少得多,大都是研究者或开发者对“应该”具备什么功能或“能够”具备什么功能的论述,对实际应用层的分析较少。

4.2 对教育平台的研究方向及建议

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趋势不是单一化、综合性(大而全),而是有特色、多样性,以期更具针对性、适用性,向定制化方向发展。

据调查一些学校之所以在自主开发平台存在一定困难的情况下仍坚持自主开发,主要考虑到要让平台去适应教学而不是由教学来适应平台,直接将平台拿过来用容易使教学受到平台框架的束缚,难以自由发挥,不能很好的体现学校自己的办学特色。

平台开发的时候应先对网院的实际教学和管理情况做深入细致的调查,之后再进行设计,而不是只依据一定的教育理论而不顾应用的实际盲目开发。

2、平台的模块化、可拆装化是一个趋势。

一方面,学校可以择优组合,选择各个平台中好的、适合自己的部分。如某个平台的教务管理部分很适合我们,而另一个平台的教学支持很适合我们;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平台自身的改进和升级,方便的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增、删、改。

3、平台的开发应注意到标准问题。

遵循标准有利于优化组合,有利于资源的交换和共享,有利于系统的兼容性。标准应由开发商与研究人员共同制定,如果没有开发商的参与,会造成一方面标准的实用性有所欠缺,另一方面标准不能够为开发商所知道和了解,从而增加了应用和推广的难度。

4、平台的优劣不在具体功能的多少,而在于对实际需要的满足,即不是为开发而开发而是为解决问题而开发。

开发的思想不是能够做多少或应该做多少而是需要多少。平台的开发不是只懂得教育理论就行了,还需要了解用户。

5、网络教学平台应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与其他传播媒体优化组合。

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除了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如建构主义理论)外,还要依据一定的传播理论,网络实际上仍是一种传播媒体,它同时具有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和自我传播的功能,但同时也要根据一定的媒体心理学理论认识到它的局限。

我们之所以采用一个新的媒体在于它具有以前的媒体所没有的优点,应将这种优点充分挖掘利用。计算机网络不同于前几代传播媒体的优势就在于它能够进行及时双向的交互、能够提供一个环境。网络教学平台要充分发挥这两方面优势,真正成为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要让学习者感觉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一个环境中、在一个集体中。

6、面向现实的同时着眼将来。如遵循标准、各模块要为将来的扩展留好接口等。在标准化的同时力求个性化,使标准化与个性化完美的统一,即内部的标准化和外在表现形式的个性化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袁鑫.PHP开发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2]陈浩.PHP程序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3]Leon Atkinson.MySQL核心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David Flanagan.JavaScript权威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5]徐磊.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技术大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999年6月; [7]教育部《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 2000年7月;

[8]汪琼《网上教学支撑平台现状分析》,《电化教育研究》2000 /8 ;

网络文献信息 篇5

关键词信息文献传统图书馆文明传承资源整合

分类号G250

随着网络化时代的来临,对于文献信息的传统获取方式与使用习惯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也在这场变革中,经历着关乎盛衰生死的挑战,如何在网络化时代自证存在的价值,成为图书馆人无法回避的一个课题。由于信息技术的大幅度提升,使海量信息的获取与共享成为可能,这种技术的变革会给传统图书馆带来怎样的冲击与影响,而网络化时代传统图书馆又是否仍有继续存在的价值呢?本文拟就此问题展开研究,以求正于方家。

1 网络化对传统图书馆的影响

1.1实体资源不再是获取强时效性信息的第一选择

传统图书馆的文献形式以实体资源为主体,报纸、期刊、图书分别代表了图书馆提供信息的三种资源载体。尽管这三种资源形式均是图书馆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勿庸置疑的是,对于传统图书馆来说,这三种资源形式对于强时效性信息的传达能力呈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自现代报纸问世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报纸基本代表了公共信息发布速度的最高水准,这种独特的时效发布属性,也决定了报纸在图书馆文献资源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可是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报纸作为时效性媒体的优越性和统治地位开始被网络媒体完全超越。众所周知,报纸以纸质印刷品为存在形式,以文字和图片为表达手段,在传统的信息传播领域,报纸具有信息量大、涵盖面全、时效性强的巨大优势,而且制作成本与周期远低于杂志与图书,可以基本提供近期的及时信息。根据《全球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1)》提供的资料显示:截止到2010年,全球报纸数量达到14 853种,这样庞大的报纸载体基本涵盖了社会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搭建了一个立体的及时信息发布平台。作为普通人,显然无力把自己关注领域内的报纸一网打尽,在此情况下,作为具有强大文献收集能力的图书馆便显示出其作为文献集中地的优势。据《中国图书馆年鉴(2012年)》显示,2011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征订报刊总数累计高达941 184种,有这样强大的财力后盾,图书馆作为资源汇集中心的优势远非个人可以比拟,这种优势反映为读者对图书馆资源的高度依赖,也在证明着图书馆的存在价值。

可是在网络化时代,通过网络技术构建的网络信息平台,其体现出来的强大传播能力,使图书馆作为资源汇集中心的优势被无限弱化。互联网技术的产生,不仅使信息的表现形式立体化,而且通过网络传输的海量信息在及时性、共享性和易收集性上都远远超越了报纸。拥有网络设备的普通人突破了空间和资金的限制瓶颈,可以以极低的代价足不出户而“坐拥书城”,随着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等数字化产品的问世,网络技术对图书馆的传统实体资源体系开始了全面入侵。根据《2012年世界报业趋势报告》显示:全球25亿人定期阅读印刷版报纸,然而有超过22亿的人使用因特网,或者通过手机阅读报纸。而在许多成熟的市场,报纸发行量在不断下降,相应数字版读者的数量则在不断增长。

这种现状也使图书馆面临着自诞生之日以来最严峻的挑战,尽管电子阅读业已成为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但是网络使用终端有着极强的可替代性,网络服务在图书馆服务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越是表明图书馆在传统信息资源领域的重要地位在不断降低,同时也在显示着传统图书馆在网络化时代的尴尬处境。

1.2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半径被无限扩大

以国家公共财政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图书馆具备公益属性,如何使图书馆的服务能够延伸于固定的图书馆建筑之外,使更多人受益,是图书馆人一直苦苦思索的命题。从闭架借阅到开架借阅,从室内阅览到外借阅读,以上种种转变都体现了图书馆人为扩大服务半径而做出的努力尝试。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图书馆真正实现了服务半径无限扩大化是在网络化时代。

网络技术的产生和普及,使空间距离被无限缩短,相隔千里之外的图书馆员与用户,可以凭借宽带光纤把万水千山的阻隔化为咫尺。诸如查询书目、预约、续借等多种日常服务由原始的手工形式转变为网上操作,从而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的运营效率。

除此之外,更大的改变在于资源共享的理论设想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而在现实生活中成为可能。图书馆设立的最初宗旨即是为了实现文献资源的传承、共享,不过受限于资源形式和技术原因,图书馆馆际之间资源的合作共享一直停留在理论层面。直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网络技术以及电子资源的兴起应用,以资源共享为主要目的的馆际合作始进入实践阶段,同时出现了网络图书馆的概念。

网络图书馆是基于图书馆联盟合作的深入发展而在自愿、互利原则基础上组建的共建共享知识网络系统[1]。其实质是借助网络技术实现图书馆馆际之间的资源共享,各个图书馆根据行业特质或地域远近结成联盟,联盟之内的成员馆可以共享所有的资源。这种网络联盟的建立无疑是以网络技术为根基,主要的形式有馆内资源共享互借以及合资购买网络数据库的使用权等。这一方面扩大了单个图书馆的服务半径,同时也使整个联盟形成一个巨大的文献服务中心。就这样有形的图书馆通过无形的网络结成联盟,在网络技术产生之前,这种联盟往往徒具其名,更多的涵义是表明馆际之间的友好关系,而网络时代给这种馆际友谊提供了实质性合作的契机。

形成网络图书馆联盟的基础要素是文献数字化,其实际的运作要依赖跨越空间的网络传输技术,其带来的最大贡献是使图书馆的服务半径得到无限扩展。

服务辐射距离的不断延伸是网络化时代带给传统图书馆的一个巨大转变,同时也是网络技术与传统图书馆一个完美结合的例证。这种变化改变的不仅是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对获取文献方式的传统认知。

问题的关键在于,网络技术对图书馆的这种改变,究竟仅仅停留于表层,还是在深度动摇着现代图书馆的立足根基。数字文献的大量使用,又是否在淡化图书馆自身的不可替代性,这些都是网络化时代给图书馆人提出的不容回避的问题。

2网络化时代传统图书馆存在的价值

2.1学术阅读习惯很难在短期内改变

对数字化文献的使用意味着阅读习惯的改变,从古至今,随着阅读载体不断地升级变迁,人类的阅读习惯也随之经历了多次改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载体形式屡经变迁,但阅读基本没有脱离传统的文本阅读范畴,文本式阅读也是目前人类文明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保持惯性最久的阅读模式。

网络化时代数字文献的出现,强烈地冲击着这种经久未变的格局,阅读载体首次以超文本的形式出现,这意味着一旦数字文献全面取代了文本文献,那么许多在文本阅读时代形成的习惯就必然要面临着彻底的改变。

网络时代的阅读呈现出信息海量、表达方式立体化的特点,新科技完全突破了传统文献存储空间的瓶颈,数字文献几乎实现了对空间的零占用率。此外,除了传统的文字与图画,数字文献的表达形式呈现出高度的立体化倾向,影音、影像资料给阅读者的视听感观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但是对于阅读者而言,这种跨时代的转变可能并非短期之内可以接受。在旧有的阅读范式下,披注、笔记已经成为阅读的一部分,但是载体的改变意味着这种复合性阅读思考模式的全面瓦解,出于对这种旧有阅读习惯的惯性继承,人们会在心理上对数字文献的全面接受有所排斥。

此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数字文献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阅读者对于信息无法进行深度获取,而研究也表明,数字阅读越来越倾向于浅表化、实用化和休闲化[2]。这种趋势刚好与学术阅读的要求背道而驰,这同时也意味着在旧有的学术型阅读习惯面临崩溃的时候,新的载体却不能够支撑这种深度阅读习惯的传承,而这种现状本身也自然会成为文本载体向超文本全面过渡的最大阻力。

我们知道,学术阅读的要求高于社会的平均水准,阅读者通过对经典文献的阅读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是一种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体系的深度阅读。诚然,学术阅读同样有迅速获取信息的需求,但毋庸置疑,与此相比,深度阅读才是学术阅读的生命线。

与休闲化的阅读模式相比,学术阅读是人类社会更高端的阅读模式,由于后者不可或缺的属性以及前者无法使其阅读习惯有效传承的现状,决定了数字化文献至少在学术阅读的领域内,不可能完全取代实体文献。我们不能否认,数字文献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文献资源的种类与形式,同时提升了学术研究对于文献资源的整合和使用效率,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术研究的向前发展,但是数字文献将作为传统文献有效互补,将被纳入到学术资源的整体体系架构中,这只是一种文献资源的创新发展,而非一种颠覆革命式的新旧交替。

这同时也在证明着,尽管未来不可预测,但至少在当下,传统的实体学术性图书馆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

2.2实体资源的保留更利于文化传承

传统文献与数字文献最大的区别在于,数字文献把使用的便捷性发挥到极致,而前者除了传递信息的直接功用外,还肩负着传承文明与文化的历史使命,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第二项使命的重要性更加不能被忽视。众所周知,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作为该种文字载体的甲骨,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文献资料。今天我们之所以可以清晰地了解掌握3000年前古人的生活习性和社会风貌,除了通过考古发掘的严密考证,甲骨文作为文献资料的印证作用功不可没。从甲骨文开始,中国的实体文献的载体几经变迁,从甲骨、青铜、竹简、木牍直至纸张,每一次转变都意味着人类社会的取得的一次巨大进步,但是文献载体传播文化与传承文明的基本功用却被一直继承下来,直至今日。

上述几种文本载体一度有过交叉并行的情况,但在纸张问世后开始出现纸质文献一家独大的局面,纸质文献也逐渐成为最普遍的文献存在形式,目前的传世文献中纸质文献的数量也远多于其他文献。纸质文献有许多优点,但是长时间保存的难度较大,即便排除天灾战火等突发因素的影响,也要面对纸张自然老化的技术难题。

这个问题似乎在数字文献产生后可以轻易地得到解决,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知道,数字资源最大的一个优势在于便于检索和远程分享,而这种共享又须以互联网技术作为依托,但这样的共享方式又把网络本身的巨大风险带给了文献资源。自网络诞生之日起,网络病毒作为这一技术的衍生品开始逐渐成为现代日常生活中的隐忧。根据360公司发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个人电脑上网安全报告》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至少有1.46亿网民的电脑曾遭到木马病毒攻击,而其中547万网民的电脑经常被木马病毒光临[3]。病毒侵害很可能致使电脑存储的数据遭遇不可逆转的毁坏,这就意味着网络保存文献的高风险性,而这种风险突发、不可预知、难于防范的特点使其存储难度高于纸质文献,目前重要文献档案的保存管理远离网络似乎也成为一条被大家默许的通则。

即便远离网络,目前数字文献的技术仍然受制于存储体性能及使用寿命的影响而存在着暂时无法突破的瓶颈[4]。也就是说,由于数字文献自身固有的缺陷,其在存储方面与纸质固体文献资源相比并无优势可言。而传统的固体文献固然在转运、存储等方面有较高要求,但是作为记录历史人文的跨时空载体,经过长久保留后所具备的文物价值更远非数字文献所能比拟。由此可见,实体资源以及以存储实体资源为主要宗旨的传统图书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继续承担传承文明与文化的历史责任。

2.3图书馆对于资源强大的整合能力仍然无法被取代。

传统图书馆的存在意义不仅局限于文献资源的储存收藏,同时还有对于资源的管理整合,而后者的作用尤其无法替代。

首先,传统图书馆对文献资源建设具有整体规划。现代图书馆的定位是致力于打造文献资源中心,对于文献的引进、收藏具有合理的整体架构和科学布局。每座图书馆都会根据自身的专业属性,针对主体用户的学历层次和文献需求,打造特定的文献资源体系。此种体系的规划,不仅包括对所有专业、学科的涵盖,同时也包括多种文献资源形式的立体建构,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文献资源聚集地,可以为指定用户提供全方位的资源服务。

前文已述,数字文献的优势在于便捷的检索、共享属性,对于需求量巨大的文献,可以轻易复制传播。而实际上,并非所有资源都有复制、传播的需求,有的文献资源本身具备不可复制性,比如古籍孤本、名人手稿等,而这种稀缺或独一性又增加文献的珍贵属性。从收藏的角度来说,此类文献由于其自身的历史厚重感,无疑更具价值。对于此类文献的收藏传承,是图书馆天然的自身属性,这种属性无法被网络化时代的数字资源轻易取代,在文明的社会中,图书馆对于古今文献的收藏也珍藏着人类文明进步的缩影。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即便在网络化时代,传统图书馆作为文献中心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

其次,图书馆对各种资源文献的分编、整合作用无可替代。对于任何一种文献载体,一旦数量巨大,那么就需要进行必要的资源整合,使各种资源收藏适宜且排列有续,这样便于对文献的查询、使用,使其发挥出最大功效。而无论纸质文献还是数据文献,均有三个层次的整合过程[5]。这三个层次从简单的验收、分编,到摘要提炼,再到综合述评,体现出了图书馆针对不同读者群体对于文献不同程度需求所提供的定制式服务。此外,即便以网络数据库这种典型的数字资源为例,在数据提供商与用户之间必然需要中间的媒介衔接,才能实现数据库的最优化使用,诸如数据库使用方法培训,以及用户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反馈,都需要由图书馆来完成。

由于图书馆提供的这种资源整合能力无可替代,所以对于庞大的用户群体来说,图书馆的重要性仍然不言而喻。而且,越是尖端的文献使用,其对图书馆整合能力的需求就越是强烈。而目前图书馆业已注意到这种整合能力的重要性,许多专业图书馆成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其主要目的是掌握用户的信息需求情况,优化用户信息获取手段,进行主动对用户提供个性化文献服务,这体现的即是图书馆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6]。图书馆的这种整合能力不会因资源载体的改变而有所削弱,在数字文献时代有着更为强烈的需求,这也在证明着传统实体图书馆长期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3结语

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于文献资源的使用方式,而随着数字文献的大量使用,传统实体图书馆也因此受到冲击,这种冲击一方面与图书馆之间形成竞争,另外一方面也提升优化了图书馆的服务体系。但是这种改变仅停在技术层面,传统实体图书馆由于在阅读习惯、传承文明以及整合资源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网络化时代非但不会式微,反而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当下与未来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 1 ]石继平.区域性高校网络图书馆发展探讨:广东网络图书馆建设实践[J].图书馆论坛,2005(5):104-106,

162.

[ 2 ]冷冬梅.数字化时代受众阅读习惯之流变[J].图书馆界,2010(2):1-3,6.

[ 3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个人电脑上网安全报告[EB/OL].(2013-04-26)[2013-06-30].http://news.360.cn/report/20130426/2013q1pcsafe.html.

[ 4 ]蔡曙光.数字文献信息的保存:未来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前提和条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3):14-18,21.

[ 5 ]高新陵.纸质文献资源与数字文献资源的整合比较研究[J].情报科学,2012(10):1487-1491.

[ 6 ]王春,方曙,杨志萍,等.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学科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7(2):107-109,148.

网络文献信息 篇6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对外贸易、经济开放和进行技术交流、招商引资的重要开放地区。为满足生产和科研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将这些机构中分散的图书馆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它们在生产和科研中的积极作用,是我省公共图书馆的责任和义务。从河南科技、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看,区域科技创新、 产业结构调整对包括公共信息资源在内的科技资源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全省科技创新及产业化的发展急需一个区域性权威性的公共科技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来提供全方位、 专业化的科技文献信息保障,从而提高全省文献信息资源的整体保障能力。

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建设目标

按照“统一协调、规范加工、联合上网、资源共享”的原则,建设河南省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体系,并成立共建共享领导协调机构,各成员馆在文献信息资源网络的公共平台上实现信息系统互联,开展馆藏文献的联合采集与资源建设的馆际协调;全省图书馆联合编目;馆藏书目数据的联网检索;网上馆际互借和预约外借;网上数据库资源共享;联合开展数字化参考咨询和信息服务,建立良好创新服务机制。 建设目标分二步实施:第一步建立全省科研院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体系,以综合集成,创新创业为指导,合力建设河南区域性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第二步建立全省公共、高校、科研三大图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体系,充分发挥馆藏优势, 共建共享网上信息优势,为建设河南经济强省、科技强省和文化大省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服务。

二、文献资源网络共建共享的障碍

1.思想、观念障碍。首先是文献资源网络共建共享意识淡薄,满足现状。维持现状,不愿耗费财力、人力、物力的思想, 对网络共建共享必要性认识不足是影响本省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共建共享最大障碍之一。其二,文献资源网络共建共享意识淡薄,缺乏主动参与意识。表现在人们注重局部和当前利益,缺乏长远打算。如果都采取固守不前的态度,根本无法形成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共建共享格局。其三,文献资源网络共建共享意识淡薄,缺乏全局观念,还表现在人们的本位主义意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只考虑本单位的情况,在购买设备时,缺乏网络标准化意识,各自为政,为了节省开支自编、 合编或请人编制管理软件。虽然暂时满足了本馆内部业务管理自动化和局域网内服务自动化,但造成各馆管理软件使用情况混乱,给将来的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共建共享设置障碍,增加了不必要的损失。

2.知识、技术障碍。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共建共享与图书馆自动化发展进程密切相关。其发展进程包含:首先应完成以图书馆内部业务处理为核心的图书馆管理自动化;其二,应完成对外面向用户提供文献信息服务自动化;其三,才可能实现以网络为基础的文献信息服务自动化。而我省只有少数成员馆程度不同地实现了图书馆业务管理自动化和局域网内文献信息服务自动化,还有相当一部分成员馆现代技术手段和物质条件均很落后,致使各成员馆之间基础管理自动化方面参差不齐,发展极不平衡。由于使用自动化系统的成员馆软件不规范、不标准,出现劣质、低速甚至数据丢失无法正常运转等现象,最终无法形成文献信息资源网上服务功能,更别谈网络共享。

3.资金、利益障碍。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共建共享同样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从我市到我省乃至全国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的情况看,资金短缺十分严重。无论是建设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还是建设文献信息系统技术网都需要稳定的资金来源,共享网络建设更需大量资金投入。河南省各成员馆的经济来源完全依靠财政拨款和本单位内部调拨分配,其调拨图书馆有限的资金来源还不能满足购书的情况下,根本无力购置大型设备,使得有意参与网络建设的成员馆由于资金不予支持其业务管理自动化建设工作难以实施。提到资源共建共享就会引出利益分配问题,如果利益分配不明确,必然对文献资源网络共建共享形成障碍。河南省县市图书馆已经使用自动化系统的单位, 由于认为目前系统尚可运行,在是否必须更换标准软件的问题上认识不统一,对联网后对本单位在利益方面究竟有多大价值,经费上的再投入能否收回超出成本的回报等,都使他们还不能下决心更换原有系统。

4.管理、组织障碍。宏观的组织调控和规范化管理,是实现文献资源网络化建设的保证。而目前河南省各成员馆中多种集成管理系统并存的现状,严重阻碍了文献资源网络化的发展进程。中国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和统筹规划,各图书情报机构盲目上马,独立或联合开发管理软件, 造成图书馆管理系统软件应用情况十分混乱。河南省各馆也不例外,自研开发的软件,其中多数技术含量较低已停用, 在运行的系统因格式不统一,标准化程度差只能在本单位局域网运行,无法参与、利用、共享公共信息网络资源。因此, 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样阻碍文献资源网络共建共享的实现和发展。

5.体制、法规障碍。由于管理体制力面的原因所造成的图书馆文献资源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致使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相互缺乏有机的联系,这种分散管理,各成体系的运行机制,同样阻碍文献资源网络共建共享的实现和发展。就本省已有的图书情报协作网各成员馆情况看,它包含公共、高校、 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的科技图书馆,其文献资源、技术设备、专业人员各具特色,而且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协作关系,但在建设文献资源网络共享实体时,仍受到现行管理体制的制约。由于没有建立政策法律性的组织机构进行统筹规划,没有建立强有力的文献资源网络共享政策和法规制度,无法以法律手段对各成员馆实现文献资源网络共建共享发挥导向和制约作用,最终只靠公共馆的协作组织也无力协调共享网络建设局面。

三、构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考

针对本省文献资源网络共建共享障碍,可以采取以下适合本省发展的策略。

1.建没资源共享信息平台。以河南省科技信息网和网上技术市场为依托,综合应用网络通讯技术、信息资源和数据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技术,建设资源共享综合应用平台,开展馆藏文献的联合采集与资源建设的馆际协调;全省图书馆联合编目;馆藏书目数据的联网检索;网上馆际互借和预约外借;网上数据库资源共享;联合开展数字化参考咨询和信息服务等工作。通过文献资源公共信息平台,共建共享信息资源和图书情报服务成果。

2.形成全省联网的书目信息系统。网络成员单位应遵循统一的协议,以集中平台和分布建设的方式建立全省的联合编目中心和公共书目查询系统,通过统一的检索界面和网络化的书目信息系统,使各图书情报机构能利用联机查询中心的书目数据,共享原始编目成果。目前河南省图书情报机构书目数据建设存在着重复、分散、学科覆盖狭窄和外部利用困难等现状。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应由资源共享网络中心建设一个集中型的河南地区图书情报机构的联合目录数据库和公共目录查询系统,用户只要进入查询系统就可以一次性地批量检索;其次,根据河南区域经济特点与发展的需要,以集中平台和分布建设的方式,自建一些重要的专业特色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

3.建立联合采购信息系统。联合馆藏建设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核心任务。尽管河南省在国外期刊的采集方面已有了较好的人工协调机制,虽有较明确的收藏重点,但在其他文献、特别是高价的电子文献上还没有形成一个协调机制。 必须通过资源共享网络进行采购协调并组织集团购买,对于高价格、高利用率的检索型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可以由中心购买后设立镜像站点,提供所有成员馆使用。各成员馆必须根据各自的服务对象、馆藏基础、经费多少、人员结构等多方面因素,从文献类型、载体、学科等各方面统一协调。通过相互协调合作,建立覆盖不同学科和专业领域的较完整的并各具特色的文献保障体系,对一些边缘性的、高价的、利用率不高的学科文献则完全可以依托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与长三角相关单位的文献信息资源馆际互借共享来满足这部分文献的需要,使全省信息资源建设向生产规模化、分工专业化、服务社会化方向发展。

4.构建多层次文献资源传递网络。文献信息资源传递网络是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物流系统。目前中国高校系统等已开展了网络文献传递服务,省内大多数高校参与其中,但由于各系统条块分割,省内各馆很少跨系统参加文献传递网。 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的平台上,运用馆际互借软件系统,建立全省大型网络文献传递服务中心,很有必要。传递服务中心可由各省内高校图书馆,各地、市、省级图书馆,信息所及专业图书馆组成,各馆指派专人负责。通过该中心的传递服务,来弥补全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不足,对省内无法满足的文献信息资源再通过各系统原有的文献传递网络的渠道与优势,充分利用国家信息资源,从而使河南省信息资源品种齐全、内容充实,将有限的经费获得最合理的使用, 取得更大的服务效益。

5.开展多功能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河南省的图书情报机构要做好多功能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工作,建立良好的创新服务机制,充分发挥馆藏和网上信息优势,创建以读者为中心, 集网上信息咨询、信息检索、信息传递于一体的文献信息服务新模式,为读者提供网上文献查询与传递,参考咨询,学科信息导航。同时,整合全省的信息资源,并联合科技文献服务机构及国家科技数字图书馆,构建为技术创新、技术转移服务的信息资源支撑保障体系及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提供国内外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支持和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一站式”的信息服务。

6.建设数字科技图书馆。数字科技图书馆建设将是河南省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我省支柱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相关领域,建立统一的网络平台, 分别建设河南省的机械电子、医药化工等科技分馆。针对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对信息的需求建立数字科技图书馆咨询系统,为用户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导航,逐步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系统。

7.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应纳入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信息资源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国家基础建设核心任务,应该纳入政府的经济建设目标体系。根据河南省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活动的需求,由政府统一制定信息资源发展规划,重点扶植具有综合服务功能和较强开发实力的政府公益性图书信息服务机构。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与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文献信息资源发展动态和我省科技创新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状况,合理利用文献经费,以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加强网上免费信息资源研究和利用,对网上的收费信息资源,要和传统信息资源进行技术经济的对比分析研究,寻找最合理、最经济的文献信息采集和利用途径,提高全省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保障能力。

总之,在区域性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共享建设中,要高度重视系统的统一、规范和标准,在保证区域内计算机联网的基础上,还要考虑与国际网络连接,最终实现全球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

摘要: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分析河南省教育、文化、科技三大系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设省级区域性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建设目标,分析网络共建共享存在的障碍,并对排除障碍进行建设构想。

网络文献信息 篇7

1 中医药文献资源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开发

为促进各地中医药文化知识的交流和发展, 提供完善的服务, 中医药图书馆必须不断丰富知识信息资源。同时, 为了更方便查询者在任何地方都能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 增加网络信息存量和信息质量, 这就要求要对网络上的中医药资源有足够的重视, 还要把目前的馆藏信息数字化, 建立自己的中医药数据库。

1.1 网络上信息资源的获取

1.1.1 获取网络上的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源。

要获取有用的中医药文献信息, 获取存放这些信息的网站地址是关键。利用互联网引擎搜索查找网址。在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有近百种, 而常用的不过数十种, 例如Google、Sogou、Yahoo、Gougou、Baidu等都是比较知名的搜索网站。这些网站搜索的性能和特点都不尽相同。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熟悉和适合的使用。在检索过程中, 对关键词的搜索是十分重要的。一般用于搜索的关键词主要包括文献名称、出版时间、作者名字等。精炼、准确关键词汇可以优化检索结果。利用页面链接进行搜索。在打开一个资源页面时, 经常会出现有用信息, 可是信息量却十分有限的情况。这时就要注意页面下的相关主页链接。选择与要获取内容相近的进行点击链接, 能获取更多的相关有效信息。

1.1.2 对于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源的下载和存储。

鉴于中医药文献对图片资源也要有所考虑的特殊性, 只是复制粘贴文字法下载是不够的。可以对html、htm (txt) 文件直接保存页面下载。也可以使用下载工具或特定的浏览器进行页面分析, 选择下载有用信息。对于大型文章的下载, 经常需要登录网站, 必要时还需付费下载。下载后的中医药文献资源要及时进行归类整理。当存储下载的资源建立下载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时, 对于信息所在的网址, 要建立子目录来达到信息网址和存放路径的统一, 以便于以后查询、检索和利用。

1.2 中医药文献资源特色数据库资源的获取

从网上获取的中医药文献信息量巨大, 标引方式各不相同, 质量难求, 既不方便, 又容易造成漏检。根据这一点多数馆建有自己的特色数据库。引进适合本校专业特色的各种数据库, 如:我校用有CNKI期刊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馆、万方数据等, 见效快、节省人力。自建特色数据库, 如:学位论文库、文献信息库、会议论文库、成果库、重点学科数据库等, 可以查找方便, 有效利用资源, 节约经费。

2 中医药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利用

2.2.1利用中医药文献资源, 建立特色数据库的必要性

中医药图书数据库是依据中医药院校的专业特点所需建立的信息源, 来满足高校学科建设需要的。随着学校的逐步发展和扩大, 各校的博士、硕士数量也逐日增加, 博士硕士论文经过多年来的积累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因此, 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库已完全必要。除此之外, 大量馆藏的内部期刊、内部学术会议等未公开出版的信息资源也急待进行数字化建设。

近年来, 科学的进步使得非书资料等声像资料包括光盘图书大量引进高校图书馆。而面对它们容易损坏、不易保管, 一种资料一次只能提供给少数人的窘境, 为使其充分发挥资料的共享, 通过加工构成一个声像资料的数字化数据库是中医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2.2.2利用中医药特色数据库的原则

建设有中医药特色数据库依据的主要原则既发扬独特性原则、标准规范化原则和联合共建原则。在对中医药文献进行建库前, 一定要优先选择利用率比较高、用户需求量大的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同时还要选用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利用价值的相关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 以满足于科研需要。

2.2.3利用中医药特色数据库的方式

从网络上下载, 即从互联网上获取有中医药特色的数据库资源。图书馆可以根据自己馆的特色和对医药信息的侧重性, 有选择地将网络学科专业信息下载并充实到自建库里, 这样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和扩充馆藏数据库的质量和数量。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网络上的虚拟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即制成各种含中医药相关检索词的动态链接, 以此形成动态信息库。

自建有中医药特色的数据库。自建库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两种。利用现有的馆藏资源数字化是最主要的建库方式。这种方式建成下的数据库的最大特点是能为本校学科建设提供针对性较强的知识信息。另外一种是对引进的高水平、综合性全文数据库进行筛选, 将其中与中医药相关的内容下载, 而后加工、重组、整理最后补充到原有库中。这种方式既能有效利用资源, 又能节约经费。用以上方式建库的同时, 还要注意信息源的版权问题、数据更新和维护问题、数据库的完善问题, 同时还要注意提供完善的检索系统。还可以选择直接购买符合本馆特色的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光盘, 节约了大量时间的同时也节省了人力资源。此方式可加快完成和充实中医药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

2.2.4利用中医药文献数据库, 为教学科研服务

通过查找、阅读中医药文献资源, 教师可以从中了解我国中医药的光辉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 并学会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 吸取精华, 反馈给学生。利用中医药文献开展的科研活动, 能不断为教学提供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 丰富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在做好馆藏资源服务的同时, 还要提供网络资源服务。利用本馆现有的资料, 将其提炼成二次、三次文献, 将此信息进行计算机处理, 以更方便形式提供读者使用。

2.25利用中医药文献数据库, 为医学研究服务

医学研究是一个漫长而持久的过程, 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自我国古代就有一些医术高超的名医留下了很多不朽的医学文献。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促使读者对医学文献信息的需求不断变化、更新, 这就要求医学图书馆服务必须创新。要以读者为中心、方便科研、深入临床、深层次、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如:对专题可做深层次开发, 根据原始文献编制有关目录、索引;编制文摘、专题文献或资料汇编;建立有关资料数据库;编写综述、专题分析等。要高度重视信息资源开发, 建立特色馆藏, 为读者提供高效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2.26利用中医药文献数据库, 弘扬民族文化, 传承民族精神

中医药文化是多年来的医学经验积累而成,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 也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弘扬中医药文化,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振兴国药事业是全民族的共同责任。祖国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 有着中医药学教学、科研和医疗不可缺少的宝贵文献资源。在当今世界“回归自然”的背景下, 中医药学“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形神统一”与“以人为本”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科学体系, 而作为人类的一种手段在当今世界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摘要:今天, 网络已经成为信息资源的重要来源。在网络环境下中医药图书馆应时代的发展走向数字管理。本文就如何使用网络进行中医药特色信息资源的收藏, 特色数据库的开发, 以及中医药文献在教学科研和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做初步分析。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馆,中医药文献,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陈静.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浅论.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5

[2]冯会媛.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与利用.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5

网络文献信息 篇8

关键词:网络环境,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构建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网络环境使信息资源共享有了无限的可能性。借助信息网络进行区域文献信息资源保障, 共建共享系统建设成为信息资源建设发展的主要标志。

1 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

1.1 全国性或部门性的共建共享网络

自国家1998年成立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委员会以来, 在国家层面上, 以科技系统、教育系统、公共图书馆系统三大群体为主的文献信息服务机构开始了实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1]。

由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和光盘国家中心共同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 重庆维普公司开发出版的“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 以及万方公司的“万方数据库系统”等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数字化知识网络系统为我国数字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区域性或行业性的共建共享网络

我国区域性或行业性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正在卓有成效地开展。如江苏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建设的“江苏省科技信息网”;上海市于2000年由多家图书情报机构组成的“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还有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广东高校网络图书馆海南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体系等。

不难看出, 我国目前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体系还仅局限于某一地区、某一系统或某些业务范围, 跨系统、跨行业、全方位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2], 共建共享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构建

2.1 构建原则

2.1.1 系统性原则

体系构建要求各信息资源机构自身建设要有系统性, 即文献信息资源的系统性要与用户需求、信息保存和传递的系统性相一致, 更要强调以系统布局和科学规划为出发点, 加强共建共享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发展建设。

2.1.2 全面性原则

体系构建要大力加强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集成, 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 才能充分满足用户需求。

2.1.3 先进性原则

共建共享体系构建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规范标准, 适当引进先进、成熟的软件和应用系统, 紧跟国际先进技术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2.1.4 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相结合原则

体系构建要把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相结合, 充分考虑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背景, 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 同时立足国情、整体规划、逐步推进, 使体系更具有可操作性, 并在容量、功能、技术等方面留有充分余地, 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2.1.5 经费配置合理化原则

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合理配置资源建设经费, 利用有限的经费着力建设既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又适应网络化发展的数据资源库。

2.2 总体结构框架

根据层次结构分析理论,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总体结构应是一种基于三级组织协调结构的框架。它将一个系统分解成若干大小适当、功能明确、具有较强独立性但彼此又有一定联系的模块, 并按其功能逐步地由上向下, 将其分解为多个层次[3], 由最高层、中间层和最底层三个层次组成, 以地域协作为主 (见图1) 。系统的管理与协调服从位于最高层的全国性协调机构的宏观控制与统筹规划。

我国目前信息机构的行政管理模式决定了我国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应该是一个由全国管理中心、若干个地区信息资源保障中心及一批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图书情报信息机构三级结构组成的保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 (见图2) 。

2.2.1 全国管理中心

由国家图书馆牵头, 几个权威文献信息机构合作成立全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管理中心, 这是一个虚拟的组织协调机构, 对体系构建实行统一管理和调控, 出台相关指导性文件, 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 构建系统的宏观框架, 并负责信息资源的汇总、发布、分配和管理等具体工作。

2.2.2 地区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中心

建立若干个包括省级中心和市级中心在内的地区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子系统, 共同对信息资源整体化建设形成联合支撑, 接受国家中心的领导, 依据地区特点制定区域发展政策, 为地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依据、培训、咨询与指导, 协调国家与地方的信息供需, 同时参与地区的信息资源规划、建设和实施[4]。

2.2.3 各图书情报信息机构的建设

各单位应对所应承担的信息资源建设任务负责地组织开发与提供服务, 在三级网络协调工作的基础上, 根据自身资源和地域优势, 建设特色或专题文献资源和数据库, 形成核心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2.3 构建体系的具体措施

2.3.1 提高认识, 更新观念

要进一步加强全局观念, 提升共建共享意识, 树立大资源观[5], 在把握共享尺度的前提下, 不断拓宽服务内涵和外延, 让资源服务面向全社会。

2.3.2 加强领导, 统一规划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一个需要多个信息机构协作的系统性工程, 目的是成立一个跨地区跨系统、具有行政和技术权威的全国性信息资源组织协调机构, 负责全国信息资源建设、配置、布局、共享及优势互补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

2.3.3 构建标准化数据库, 规范网络数据标准

加强现有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 与国际接轨, 实现信息资源的转换、交流、兼容、共享, 形成国家级的多功能、多层次的完整的标准化信息资源数据库保障体系。

2.3.4 加强信息资源网络化建设

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 实现各参建单位信息资源的联合保障。各参建单位应积极加强网络应用体系的研究开发, 利用网络优势扩充信息量, 建立功能完善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平台。

2.3.5 积极研究应用新技术

系统建设人员要积极研究、掌握体系构建过程中涉及的信息资源加工和发布系统主流技术, 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 同时积极引入并普及使用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各种适应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发展需求的先进技术和现代设备。

2.3.6 合理引进、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一方面要引进掌握计算机知识、网络技术和系统软件开发等技术的专业人才, 另一方面要着力提高现有人员的科技化应用水平和能力, 注重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型管理人才的培养, 使其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网络技术驾驭能力、语言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

2.3.7 建立并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网络环境下, 完备的法制是体系构建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 明确规定体系构建的体制、运行机制、总体布局和成员的权利、义务, 使体系建设走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稳定规范的良性发展轨道。

2.3.8 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体系构建要有经费保障, 所以, 一方面, 应在政府财政预算中设立专项资金, 以稳定的资金来源保障体系的构建。另一方面, 应吸纳社会资金参与信息资源建设, 鼓励社会团体和私人捐赠, 这是体系建设获得经费的一个重要补充。

参考文献

[1]叶晟洲.网络环境下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及发展[J].技术与市场, 2010 (5) :69-70.

[2]宋立平, 辛儒.国内外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探讨及对我国信息资源整体建设的启示[J].现代情报, 2006 (1) :56-58.

[3]刘永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4]刘兹恒, 于洪彬.构建网上学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系统[J].图书与情报, 2000 (4) :13-15.

网络文献信息 篇9

当前,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投入与产出矛盾日益尖锐。一方面, 文献数量在不断地急剧增长, 教学、生产、科研对文献的需求量也更加迫切;另一方面, 书刊价格也在不断地上涨, 文献收藏费用增加。尽管各馆都在不断地增加购书经费, 但仍然无法摆脱捉襟见肘的困境。面对这一矛盾, 图书馆应采取的对策之一, 就是要逐步地由微观的馆藏建设转向宏观的文献资源建设, 形成文献资建设的协调、合作系统。本文试就其系统结构做一些分析和探讨。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走整体化、协调发展之路, 就是要建立起一个高校图书馆协作系统。在此系统中各组成要素通过一定的结构关系, 完成系统的整体功能, 即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全方位协作, 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

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合作系统, 首先要对我国高校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有深刻地了解。在此基础上, 决定应对哪些因素加以改变, 应建立哪种新的结构, 使之具有相应的功能。

我们认为, 要开展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工作, 必须在以下两方面提高思想认识。

1、对目前图书情报工作所面临的形势要有个清醒的认识。我国高校图书情报面临着文献资源极度贫乏与采购收藏方面的严重重复浪费同时存在, 出版物价格剧烈上涨与图书情报部门经费严重不足同时存在的两大危机。

造成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图书情报部门内部的原因, 也有图书情报部门以外的社会原因;既有管理体制上的原因, 也有思想观念上的原因。

2、正确认识协调工作的意义。危机往往蕴含着转机, 如何摆脱危机是目前图书情报部门的中心课题之一。

用单纯增加经费的办法是行不通的, 不但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不允许, 就是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了, 图书情报部门购书费的增长也不可能高于出版物价格上涨的幅度, 更远远赶不上出版物数量的增长。使图书情报部门购书费的增长幅度高于出版物价格上涨幅度, 这在发达国家也做不到。所以, 要克服危机, 必须加强图书情报部门之间的协作, 走资源共享的道路。

一、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是贯穿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活动全过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而没有履行这一职责的就是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只能是一种松散的、无章可循的活动, 其效果是无法与具有严密组织形式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活动相媲美的。一般来说, 有什么样的机制, 就有什么样的组织管理形式。采取依靠自我发展的利益机制的共享一般选择竞选的方式组成协调机构。采用民间行为、政府推动的机制, 一般由政府牵头组成共享的组织管理机构, 或政府指派某一机构组成协调管理部门。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协调组织管理机构一般应履行如下各种职责:

1.维护网络的正常运行。包括成立馆的评估和吸收、成立馆义务和权利的规定、重大事件的决策, 成立馆纠纷的仲裁、共建共享经费的预算和决算、共建共享活动的组织、协调与评估等。

2.制定各种规划。包括文献信息资源的布局、共建共享的长期、中期和短期规划的制定等。

3.制定各种政策、规则和标准。包括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政策、章程及规则的制定, 有关监督参与履行图书馆应尽义务及保障参与图书馆权益的政策规定;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保护知识产权的政策;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充分揭示各馆藏的有关规定;馆际互借公约, 包括馆际互借中共同遵守的优惠条款、馆际互借的手续及收费标准等;合作编辑数据交换与下载规定;文献数字化过程中应共同遵守的标准和规范等。

二、高等院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网络的体系

1.文献信息资源体系

文献信息资源体系是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是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只有建设成相对完备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系统, 才能够充分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从文献信息资源的介质来看, 应包括印刷型文献信息资源、电子文献信息资源、缩微文献信息资源;从文献信息资源的所属来看, 既包括现实馆藏, 也包括虚拟馆藏。只有建立多维立体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 才能够保障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活动和取得更大的效益。

2.书目信息体系

所谓书目信息体系是指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实践中获知虚拟馆藏信息的综合系统。如果说文献信息资源体系是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物质保障系统的话, 那么, 书目信息体系就是信息保障系统。一般来说, 书目信息体系包括地区或国家的二次文献检索系统网络、图书馆联盟内部的联机联合目录检索系统 (其中包括馆际互借的有关信息) 。然而, 对于没有联网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来说, 书目信息体系则包括Webopac检索形式的书目信息获取、印刷型联合目录检索形式的书目信息获取、电话询问形式的书目信息检索获取、书目数据库拷贝形成的书目信息获取和用户到馆直接检索形式书目信息获取5个方面。当前, 在上述五种书目信息获取的形式中, Webopac和书目数据库拷贝是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络获知网络成员馆书目信息的主要形式, 而书目书本式馆藏目录、联合目录、电话询问和到馆直接检索则是辅助形式。

3.文献资源利用体系

所谓文献信息资源利用体系是指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形式体系。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形式较传统环境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丰富了许多, 一般包括馆际互借、馆际文献复制、馆际互阅 (读者持通用阅览证到馆阅览) 、网上信息咨询、网上读书等多种形式。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只有馆际互借、馆际文献复制和馆际互阅几种形式。随着因特网在我国的迅速扩展和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蓬勃开展, 网上咨询和网上读书已成为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重视网上咨询和网上读书的普及和开展, 是新时期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时间的重要特征。

4.文献传递体系

如果说书目信息体系是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之信息系统的话, 那么, 文献传递体系就是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物流系统;如果说书目信息体系是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实践之耳目的话, 那么, 文献传递体系则是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实践的神经。国内外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告诉我们, 文献信息传递是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而且,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活动的成败。

一般来说, 网络环境下文献传递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邮寄。此种方式的中介是邮政系统, 所要传递的一般是图书和文献复制品。 (2) 网络内部的传递系统。此种传递方式的传递对象既可以是图书, 也可以是原始文献的复制品。 (3) 传真。传递对象为原始文献的复制品。 (4) 专业快递。此种方式是指共享网络在开展返还式的馆际互借时, 既不通过邮政系统的传递渠道, 也不建立网络内部的传递系统, 而是委托快递公司传递用户所需的文献或文献复制品。

三、高校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应遵循的四项原则

1.从实际出发原则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应该适合我国经济的现状及发展步伐。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一项投入较高且需要持续稳定投入的社会工程。不论是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 还是网络的建设或者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都必须有充足的资金做保障, 否则,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难见成效。因此, 确立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必须根据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量力而行, 绝不能脱离现实而追求理想化。

2.便于获取原则

众所周知,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或用户的信息需求。因此, 确定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应考虑读者或用户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难易度。而在影响读者或用户获取虚拟文献信息资源的各种障碍中, 地理因素就是其中之一。一般来说, 从时间和经济方面考虑, 人们认同在距离较近的场所获取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源。通常, 用户对情报源的选择几乎都是建立在易获取的基础上的。在可选择的情报渠道中, 最便于获取的情报源渠道首先被选用, 而对质量的可靠性的要求则居其次。虽然网络环境下数字化信息资源的获取已经没有了空间的障碍, 但由于知识产权、经济水平、网上阅读能力及阅读习惯的限制, 目前乃至于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 大量文献信息资源仍将以纸质书本的形式存在。因此,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网络建设应考虑地理上的便利因素, 使读者或用户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到所需的文献信息。

3、适度超前原则

确定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固然要立足于现实, 但又不能完全固于现实, 还必须考虑适度超前的原则。所谓适度超前, 是指在确定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时, 应该考虑在可预见的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这是因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应保持较强的稳定性, 一旦确定之后, 不能随意更改, 否则, 将影响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进程, 同时, 也会给国家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4.灵活多样原则

我国图书馆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以及地区间自动化和网络化程度的极不平衡要求我们在制定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时, 必须考虑我国图书馆管理体制上的特点和自动化、网络化发展极不平衡的现实, 量体裁衣, 绝不能搞一刀切的模式。只有这样, 才能使我国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富有朝气和生命力。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过分追求理想化, 因而, 难以为实践所接受。这是确定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应该引以为戒的。

四、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

一般来说, 图书馆实践的热点问题就是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重点课题。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一直是备受图书馆学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门课题。直到今天, 理论界和实践界提出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已不下十几种。然而, 由于这些模式本身过于理想化和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 使得这些模式并没有为决策部门所采用。

那么, 在新的信息环境下, 图书馆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呢?

一般来说, 按照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规模划分,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如下4种:即区域性系统内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全国性系统内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区域性跨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全国性跨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根据上文阐述的确定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几项原则和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在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应采取小共建大共享的模式。

所谓全国性系统内的共建共享模式是指公共、高校、科研等系统图书馆分别建立本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书目信息存取体系、文献信息资源利用体系及文献资源传递体系, 最大限度地实现全国性系统内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所谓地区性跨系统的共建共享模式, 是指以省、市为单位, 建立省、市范围内的跨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

建立全国性系统内的共建共享网络是为了提高国家战略文献信息资源的整体保障能力;建立地区性跨系统的共建共享网络是为了提高地区战略文献信息资源的整体保障能力。全国性系统内的共建共享网络应以本系统的图书馆为网络的主要成员, 其网络性质属于学术性图书馆网络 (其中, 公共图书馆网络应属于大众图书馆网络) ;地区性跨系统的共建共享网络应以区域内所有的图书馆为网络对象, 其网络性质属于大众与学术图书馆混合型网络。高等院校图书馆网络属于高校系统图书馆网络。

(一) 、全国性系统内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1实行全国性系统内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必要性

从根本上来说, 确立全国性系统内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是建立国家战略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需要, 是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的需要。众所周知,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里, 文献信息资源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其战略地位将超过其他资源而备受重视。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正以战略的眼光大力加强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 从而为本国的科技、经济、军事等领域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提供充分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

我国图书馆由于国家投入不足, 因此, 文献信息资源的整体保障能力不强。如何保障我国科技、经济、军事及教育等领域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显而易见, 只有建立国家战略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才能够满足国家的科学、经济、教育、国防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要。而若建立国家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当前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建立系统性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

2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可行性

2.1便于协调。几十年来一直制约我国实现全国性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障碍是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如果说20世纪5、6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全国性跨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一个符合国情的模式的话, 那么, 在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转为市场经济的今天, 再提出建立全国性跨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已经很不现实了。这就如同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和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转轨, 其高度集中, 统一领导, 布局合理的全国性跨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随之自然取消一样。因此, 与其满怀理想地描绘超越现实的蓝图, 不如脚踏实地地开展符合我国国情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由于系统内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能够进行有效的协调, 因此, 确立全国性系统内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可以有效地减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的无谓重复现象, 从整体上提高国家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能力, 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尽管推行全国性系统内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仍会出现系统之间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复现象, 但它却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系统内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复现象, 可以实实在在地实现系统内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同时, 系统内共建共享网络的文献信息资源可以供全国其他系统图书馆的读者共享。如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虽然主要以中心的成员馆为服务对象, 但也为全国各个系统的图书馆和非图书馆用户服务;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 (CAL I S) 和公共图书馆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均欢迎其他系统的图书馆加盟, 从而实现了小共建大共享。

2.2积累了一定经验。自1978年到1998年, 虽然我国没有开展大规模全国性系统内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 但区域性系统内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却从未间断, 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图书馆内部网络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形成和日益完善, 从1998年开始, 高校、公共和科研系统图书馆均开展了基于网络环境的系统性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其中, 高校和科研系统的共建共享活动较注重外文文献信息资源的协调采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联合目录的建设以及馆际互借和馆际文献复制服务, 而公共图书馆系统的共建共享活动更注重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公共、高校、科研三大系统三足鼎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格局, 且每个系统的共建共享均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这又一次说明了开展全国性跨系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践的艰难, 同时, 也说明建立全国性系统内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是切实可行的。

如果说实现全国性跨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我国图书馆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最佳模式的话, 那么, 实行全国性系统内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则是次佳模式, 但却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次佳模式”。我们不应把目光紧紧地盯在系统之间文献信息资源重复建设上, 而应该看到系统内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所带来的巨大效益。

目前, 我国三大系统图书馆分别开展系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格局已基本确定, 三大系统图书馆已在燃起的共建共享星星之火必将在系统内形成燎原之势。若有可能, 待全国性系统内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模式, 再根据当时的情况实现三大系统的联网, 从而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即使将来实现不了三大系统的互连, 已经形成规模的全国性系统内共建共享模式和区域性跨系统的共建模式也将基本满足国家及地方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

(二) 区域性跨系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1. 确立区域性跨系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必要性

全国性系统内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固然有它的优势, 但也存在着灵活性差和不能进行跨系统共建共享的缺陷。而区域性跨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恰恰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全国性系统内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不足。

2. 网络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把拥

有和获取并重或拥有为主、获取为辅作为馆藏建设的模式。但我们还应看到, 2 1世纪的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并存的复合型图书馆。因此, 现阶段乃至可预见的未来,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共建的信息资源既有数字型, 也有印刷型的。由于著作权的制约和图书本身所固有的特点, 大多数图书不可能象期刊那样经过数字化或复印后传递给用户, 只能以返还式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而获取印刷型的图书最经济和快捷的途径就是近距离获取, 即在最方便的地方获取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源。从这个角度来讲, 建立区域性跨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则是必然选择。

3、确立区域性跨系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可行性

(1) 实行区域性跨系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馆界的共识。从用户的角度来看, 文献信息资源的所在地点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获取这些文献信息资源所需要的时间和费用。从图书馆的角度来说, 实行跨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满足用户这种信息需求心理的根本保证。

(2) 局部地区跨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尽管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是实行跨系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障碍, 但实行一省一市跨系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难度远远小于全国性跨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难度。事实上, 近20年来, 我国区域性跨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区域性跨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并非像全国性跨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那样困难重重、高不可攀。只要地方政府和图书馆界对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给予高度的重视, 实现区域性跨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完全可行的。

五、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践表明, 文献信息的共建共享并非一件易事。正如人们常说的:“共建难, 共享易;共建少, 共享多”。

(一) 图书馆在信息服务实践中因馆藏

文献信息资源不足而产生共享其他馆文献信息资源的活动。同样, 图书馆由于无法独立购买本馆所需要的文献而产生了协调采购的活动。这似乎表明, 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应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二) 从我国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

共建共享的实践来看, 共建与共享并非始终是完美统一的。一般来说, 传统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对象主要是外文期刊、外文图书、中文书刊共建的较少。然而, 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对象除了外文期刊以外, 还增加了数字化信息资源和书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就数字化信息资源而言, 网络环境下数字化信息资源不需要“复本”, 因此, 重复建设数字化信息资源是极大的浪费。就书目信息资源而言, 网络环境为联合目录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条件, 使得书目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共享成为可能。因此, 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除了一次文献信息资源以外, 还包括二次文献信息资源。

(三) 我国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

建共享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高校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理论与时间上各有所长。

就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所长而言, 在区域性跨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外文图书、中文书刊、特色数据库的共建共享, 大学图书馆民间自发性质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和通用借书证, 通用阅览证的发放等方面各图书馆都各有所长。

(四) 在我国逐渐走向市场经济的今

天, 计划经济环境下形成的那种“高大全”式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已经脱离了实际。代之而来的应是便于协调、易于操作, 见效快的小共建大共享模式。

(五) 高校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实

践证明, 一个完善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应该包括5个方面。即管理体系、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书目信息获取体系、文献信息资源利用体系、文献传递体系。其中管理体系和文献信息资源利用体系是软件体系, 文献资源体系, 书目信息获取体系和文献传递体系是硬件体系。较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这个系统工程中, 软件体系和硬件体系同等重要, 二者不可偏废。

(六) 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

享的趋势日益凸现, 但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在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之间目前还应该保持一定的平衡。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信息的记录手段和传递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即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传递的网络化。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导致了网上信息资源的大量涌现, 如联机电子期刊、图书馆的数字化馆藏等。信息资源传递的网络化导致了信息资源获取的空间障碍彻底消失, 使得全球范围内任何节点上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瞬间即可为己所用。这些变化导致藏书发展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即文献资源拥有的地位下降, 信息资源远程获取的地位迅速提高。

(七)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践表明,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的信息需求。

有人认为,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根本动力是技术, 其实这是混淆了事物发展之内因与外因的关系。众所周知,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 主要取决于事物的内因, 即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内因即根本动力是社会的信息需求, 而技术则是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之外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先进的技术都是人类需求的反映, 都是在内因的作用下不断向前发展的。除了技术以外,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外因还有管理和知识产权两个方面。只有技术、管理、知识产权三者均得到有效的解决, 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才能够卓有成效。

(八) 当前我国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

建共享更趋理性化。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信息记录手段和传输方式的巨大变化给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条件。同时,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知识经济的兴起, 社会信息需求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因此, 不论是技术条件, 还是社会需求, 都为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提供了最佳时机。但由于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发展的不平衡, 条块分割在管理体制、文献传递手段落后等因素, 当前图书馆开展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更趋理性化, 所采用的模式更加现实。这从1999年在国家图书馆召开的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会议期间只有124所图书馆加入了全国馆际互借网络即可略见一斑。

(九) 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

享的形式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形式主要是馆际互借。然而, 由于图书的共建活动减少, 加之各馆新书购入量逐渐减少, 但复本有限, 因此, 馆际互借的效果很不理想。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为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形式。

(十) 在未来20年左右的时期里, 我国

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将出现传统的共建共享形式与网络化的共建共享形式并存的局面。在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方面, 由于我国高等学校文献保障体系 (CAL IS) 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建成, 我国外文期刊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能力得以迅速提高, 国内的外文文献信息资源将会充分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需要。文献信息资源共建的对象将会充分满足国家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的需要。文献信息资源共建的对象将会发生转变, 重点将向数字信息资源和书目信息资源的共建转变。在文献信息资源的共知方面, 随着图书馆自动化和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联机编目、馆际互借软件的逐渐普及, 联机联合目录数据库建设将是一个热门领域。在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方面, 传统的馆际互借、互阅方式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不断推进, 数字化馆藏将会越来越丰富。因此, 当数字化“馆藏”丰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传统形式的馆际互借所发挥的作用将会逐渐降低, 代之而起的将是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文献的网络化传递。这也将是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趋势, 这个目标定会实现。

摘要:开展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工作, 首先要抓组织管理工作;二是高等院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三是高校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应遵循的四项原则;四是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五是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开发,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方稳根.图书出版与图书管理的资源共享.学术交流.1998专辑, 132~133

[2]朱丹丽.网络环境下研究所文献情报室文献资源建设.1998专辑, 40~41

网络文献信息 篇10

[摘要]近年来司法审判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并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法,对2008-2015年公开发布在CNKI中国学术核心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123篇相关文章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通过对文章的年均被引次数、年均下载次数、作者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最终得出司法审判网络舆情的文献研究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网络舆情;司法审判;文献计量分析的新方法,从而吸收新鲜血液,在交叉学科中碰撞出新的学术火花,从而吸引更多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第二,新媒体环境下的司法审判网络舆情是研究的热点,因为当前媒体环境日新月异,不同环境下的司法审判网络舆情有着不同的特点,甚至在当前舆论爆炸的时代更是出现的“舆论审判”、“媒体審判”等新兴概念,这些都值得相关学者进行深入研究。

第三,相关立法的完善,当前对司法审判网路舆情法律规范还不完善,存在很多方面的漏洞和不规范的现象,这些都需要司法审判网络舆情和法学方面的相关学者进行深入研究,来填补我国在相关立法方面的空白,从而建立完善的相关立法和学术体系,并以充足的学术理论和法律依据来指导司法部门的工作实践。

上一篇:金属矿的开采下一篇:直埋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