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之问题

2024-07-25

问题学生之问题(精选十篇)

问题学生之问题 篇1

可问题学生身上的问题真的是问题吗?不一定。即使老师说这个学生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了,这个学生身上的问题也不一定是问题。

这又是为什么呢?我的观点如下。

一个学生总是有一定的性格或秉性,也就是说一个学生具有独特的性格。例如,有些学生外向,有些学生内向;有些学生坚强,有些学生柔弱;有些学生好动,有些学生好静;有些学生灵动,有些学生偏执。一个人的性格往往是与生俱来的。

性格无好坏,但性格的表现方式却往往大不相同。就像“坚强”,有人表现为不怕苦、不怕累,能够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也可以表现为鲁莽、冲动,在错误面前,顽固到底。再如“灵动”,有人表现为处事灵活,协调能力强,具有创新性,有人却表现为正事不做,邪法有余,做事喜爱耍花招,坑蒙拐骗样样行。平常说一个人的性格不好,其实是指这个人的人性表现不好。

一种人性的表现,只有在一种价值标准的参照下,才有好坏之分的,就像一个人不站在镜子前,是不知道自己的头发是零乱的还是整洁的。判断学生的人性表现,主要是以老师的价值取向为标准的。

如果老师的价值取向存在问题,那么以这样的标准去判别学生的表现,就难已准确判别学生的表现到底是否真的存在问题,也许,本没有问题的学生也被说成存在问题了。因此,有时,并不是学生身上存在问题,而是老师的观念存在问题;并不是学生是问题学生,而是老师是问题老师。

例如,一个学生上课好动,不专心听讲,从性格方面说,这是学生的人性使然,是学生成长健康的表现,但如果老师认为学生上课就得安静地、规矩地、认真地听老师讲课,那么,这样一个其实很健康、很正常的学生,老师就会认为他是个问题学生。再如,一个学生喜欢紧跟社会时尚,从性格方面说这是学生喜新的表现,是接受能力、适应能力强的表现,但如果老师认为学生的形象应该是简朴的、中规中矩的,认为学生时尚就是流里流气的表现,就是不集中精力读书的表现,那么这个学生就会成为老师心目中的问题学生。

为什么学生身上会产生这些问题呢?

学生身上产生这些问题,总的来说,主要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当而产生的。我认为,一个人品行的成型主要是由家庭教育完成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如: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看到另一小孩手里有块糖,他想吃,问身旁的妈妈要,妈妈没答应,他就哭,妈妈还是没有给他买,他就在地上打滚,这个时候,妈妈就屈服了,就买了个同样的糖。如此这般,孩子就养成了不好的品行习惯。类似的例子,在家庭教育中是随处可见的。这样的学生到了学校,如果他得不到老师的赞赏,他就可能通过搞破坏来表现自己;如果他不想承担打扫卫生的义务,他就可能一走了之。这类学生身上的问题,根源于家庭教育,老师要想让这种学生的品行改天换地,已非易事了。

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品行的好坏。这是一个重要事实,但往往得不到认可。当一个学生的品行出现问题时,家长不仅看不到自己教育孩子存在的错误,而且偏执地认为,这就是学校教育的问题,甚至要求学校对学生由于不良品行而导致的问题负责。

当然,学生身上产生了问题,学校教育肯定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老师的教学生动有趣,如果老师不只是专注于文化知识的传授,如果课程的设置更适合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如果学校的学习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或许学生就会更专注于学习、更喜欢学校生活,也许绝大部分学生就会在老师的引导下,朝着老师指引的方向前进。遗憾的是,这样的如果不是经常出现的。

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无法让学生成为温室里的花朵。学生生存于这个社会,社会有强大的教育功能。社会可以塑造好一个人,同样,也可以让一个人出现问题。

作为老师,让学生健康成长,成长为品行端正、高尚的人是教师终生的追求。所以,明知道问题学生总是会存在的,明知道很难找到清除学生身上问题的特效办法,我们还是会孜孜以求地寻找消除学生身上问题的办法。

方法一:消解自己心中的一些规范。上面分析过,有时候,是老师心中有了规范,学生性格中的某些表现才成为问题的。因此,消除学生存在问题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解除老师心中的某些规范。如果老师的心中没有了统一服饰、统一发型的要求,那么那些追求时尚的学生身上就没有了问题;如果老师认为,学生对老师的讲解已理解了,或者学生实在困了,就可以做其它的事或瞌睡一会,那么也就没有学生上课听讲不专心的问题。

方法二:怀抱一颗包容的心。学生还只是孩子,好动、好玩、缺少毅力、不辨是非,都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正常表现。老师要包容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所谓问题,别由于学生身上有了一些不同于老师观念的表现,就认为是大问题、就简单地给学生定性、就急着想法儿去修改。对学生身上的有些问题,老师是可以忽略的。时间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时间也是疗伤的重要手段,经历时间后,学生身上曾出现过的问题也许就不再出现了,俗话说,树大自然直,就是这个道理。

老师包容学生身上的问题,就是给学生关爱、就是平等地对待学生、就是给学生一种宽松的成长环境。包容学生,不是放任学生,而是一种教育的策略。

方法三:消除形成问题的因素。问题在学生身上出现,不会是偶然的,总是各种因素的结合的作用。清除学生身上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不让形成问题的因素产生,或者不让形成问题的各种因素结合。如果有了问题,再去想办法清除,其实,为时已晚了。

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在任何一个问题的形成过程中,学生往往是情不自禁的,老师却是主角,老师应有能力、也应该控制着某些因素的发生。

一个老师最应该做的事,就是不让问题在学生身上产生。

方法四:坚持运用好的教育,让学生的人性有良好的表现。要让学生的人性有良好的表现,老师就努力探索并坚持运用好的教育,那么,什么是好的教育呢?好的教育就是真爱的教育,就是生动活泼有趣的教育,就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就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的教育。如果学生喜爱文艺,老师就多组织文体活动,多培养他们的文艺才能;如果学生外向,讲哥们义气,老师就组织课外活动,让讲义气的学生与体质弱小的学生组成一组,让讲义气的学生帮助体质弱小的学生,让讲义气的学生有表现的机会,同时,给予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让他们有受教育的机会,使这类学生具有良性的价值养成;如果学生个性内向,就多给他课堂回答问题的机会,多安排些班务事给他做,为他创造表现、参与、交流的机会。

问题学生之教育反思案例 篇2

班级里的问题学生往往是班主任最为头疼的一个问题,有时候会因为处理不好问题学生,而导致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受到极大的影响,而帮助问题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则是一个优秀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对问题学生应该怎么样去帮助他们呢?通过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尊重”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把“尊重的需要”作为人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人只有在自尊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才能产生旺盛的创造力,实现自我,获得成功。因此对待“差生”或“问题学生”,肯定他们的优势,赞赏他们的成绩,对于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有极大的帮助。

我们班有个学生交张幕礼,是班级中最为调皮的学生,成绩时好时坏,自控能力较差,经常在上课的时候讲话、打扰同学学习,作业不按时完成,并且有说谎的坏习惯。开学之初,他几乎每天都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时不时还被留下完成作业,但情况并没有好转。一段时间后,看正常的思想教育并不能起到效果,我就联系了家长,通过交流沟通,得知张幕礼属于留守儿童,爸妈都在外地打工,一年呆在家中的时间不超过两个月,大多数时间都由奶奶照顾。从他奶奶的谈话中了解到,他从小就调皮好动,由于奶奶的溺爱,导致逐渐养成了经常说谎,喜欢动别人的东西,爱电视没有时间观念,家里不做作业等。看着奶奶一副疼爱和愧疚的表情,也就理解了老人家的心态和难处。最后,我联系到他在广州打工的父母,通过电话交流,我得到了家长的信任和支持,让我帮助教育张幕礼。通过观察,我发现张幕礼在处理同学关系和学习过程中,严重缺乏自信,承认错误的勇气,往往喜欢通过打扰同学学习、或者多说话引起同学或老师的主义,害怕犯错,不敢直面别人的批评,小心维护自己的一点自尊,压抑自己内心的情感。有一天课件,别的同学都已经出去,他在教室里磨蹭,我看见他手里紧攥着20元钱,我知道他奶奶不会给他那么多钱的。于是把他叫过来询问。他刚开始还沉默不语,经过我细心的劝导,他小声地说偷了家里的钱。我当时很气愤,想惩罚他,让他当众做检讨。但稍稍平静之后,我意识到这个学生内心深处也渴望着别人的关注,被人理解和尊重,渴望同学们的理解、老师的帮助、家长的呵护。于是我开始进一步问,他打算拿这20元干什么?他说他看到徐晓晓同学有一个玩具很好玩,想拿钱去买,但拿了钱又担心奶奶生气,所以才犹豫不决。于是,我对他说,想玩玩具可以理解,可以借同学的玩,也可以争取家长的同意,让父母去买,但是偷钱去买就错了,让他把钱放回去,实话实说告诉奶奶这个事情。并告诉他这是两人的秘密。没过几天,他主动找我承认错误,并且说奶奶原谅他了,向我保证以后再也偷东西了。

这件事之后,我发现张幕礼的自尊得到了满足,他增添了许多信心,在课堂上也开始注意听讲,不随便打扰同学了。根据他这个心理,我开始通过一些小事情,让他去完成,并在公开场合表扬他。很快他在班级的成绩进步了很多,后来他父母还打电话到学校表扬我。从此,以后他的表现也越来越好,作业及时完成,自控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经过这件事,我深深感到,尊重和赞赏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正如林肯所说:“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的确,获得他人的赞赏和肯定,达到自我实现,是人们基本生活需求满足以后的精神上的一种高级需求。这种需求的满足,可以让人生更加充满阳光和喜悦。实验心理学对酬谢和惩罚所做的研究表明:受到表扬后的行为,要比挨训后的行为更合理、更有效。真心诚意地赞扬对方,鼓励对方,自然而然地使对方显出友好的态度,这也为矛盾的解决提供了心理契机。

“问题学生”之问题探析 篇3

一、问题之惑

何谓“问题学生”?学界可谓众说纷纭。在这里,笔者无意罗列各家观点,只期梳理困惑并厘清各种观点的基本视角。

(一)是“问题学生”还是“学生问题”?

从词语的结构来看,“问题学生”的中心词是“学生”,“问题”修饰“学生”,意指有问题的学生;而“学生问题”的中心词是“问题”,“学生”修饰“问题”,意指学生存在的问题。虽是词序的调换,其理论分歧却非常明显,两者的教育意义更是大相径庭。“问题学生”针对的是人,因此“问题学生”的教育,在实践中表现为教师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改造,其原则是“对人不对事”,因而很容易抹杀学生的进步,忽视学生的闪光点。“学生问题”针对的是事,在实践中表现为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因人而异地解决附着在学生身上的问题,其原则是“对事不对人”,因而能够较为客观地评价学生,给予学生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仔细梳理有关“问题学生”的界定,我们不难发现,不少教师对这两个概念有所混淆,往往习惯于以学生的问题来给学生贴标签,从而形成了各种基于问题分类的“问题学生”定义。其一,以问题的内容为依据来定义,如有的教师以学业成绩为标准,提出学困生;有的是以思想品德和行为方式为标准,提出品行问题学生;有的是以的心理和生理以及个性特征为标准,提出情绪行为问题学生;有的以上述几个标准合在一起进行界定,提出双差生、后进生等等。其二,是以问题的行为呈现为依据来定义,如扰乱性的“问题学生”,他们的行为表现就是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不道德等;心理性的“问题学生”,其行为表现有退缩、抑郁、精神过敏等等。

事实证明,以问题的类型来界定“问题学生”,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具体来说,在学生评价上,教师容易只关注学生的问题,而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从而出现片面评价;在教育实施上,教师容易只专注学生问题标签的彻底消除,而忽视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错失教育良机,也会挫伤教师自身的教育积极性。这也是当前“问题学生”转化难的症结所在。

(二)是“问题学生”还是“问题学生们”?

单从字面来看,两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问题学生”应该指向的是个体,而个体是具有差异性、独特性的,因此其教育应对必然也是因人而异、丰富多彩的;“问题学生们”则是一个类的概念,而类具有共性,因此其教育应对必然存在着普适性的做法。但是,在理论分析和教育实践中,很多教师却习惯于将两者混为一谈。正如文章开篇所言,当我们面对“问题学生”这个概念时,往往在某个人的形象浮现之后,总会想起一类人。

原因何在?这里既有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原因,也有教育实践的功利性原因。其一,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看,很多“问题学生”的界定总是将“问题学生”置于一定的参照系下,带有很强的主观预设性。比如,在知识本位下,“问题学生”就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其参照体系就是考试分数。教师根据自己主观预设的标准线,将学生分为所谓的“优秀生”“中等生”和“差生”。更为可怕的是,这种参照的方式会继续蔓延,成绩的好坏又会成为学生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评价的参照系,于是就会滋生“问题学生”是一批人,且他们处处是问题,而优等生也是一批人,且他们处处都优秀的现象。究其原因,这是一种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认为可以预先设定对象的本质,然后再用这种本质去揭示对象的存在和发展。按照这一思维方式,教师是要追寻“问题学生”背后所隐藏的某种普遍性、规律性、统一性,并且认定它可通过纷繁复杂的现象被认识。既然存在共性,那么“问题学生”必然是一群人或是一类人。其二,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来看,教育本应该要照顾个体差异,但是今天的学校教育更多地趋向于制造升学人才的“标准件”,追求的不是学生的“各尽其能”,而是升学利益的最大化,这一“病症”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功利性的教育追求。

将本是个体的“问题学生”理解为“问题学生们”,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当教师谈到“问题学生”时,往往意味着作为“类”的“问题学生”的整体性的存在,作为个体的“问题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差异性被忽略不计。由此,教师漠视教育情境性,以抽象代替具体,就会迷恋于寻找一种能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进行“一刀切”的教育应对。这种做法的更大隐患在于,教师一旦形成了“问题学生们”的群体性认知,就容易形成对问题学生的刻板印象,进而会把这种群体性的认知作为一种共性的认知标准去衡量新成员中出现的问题,一旦新成员出现类似问题,即使是个别的、偶然的,教师也会习惯性地将其归入这一类,于是“问题学生”被不断地制造!

二、问题之源

基于上述问题的分析,“问题学生”的概念已经逐渐清晰起来:“问题学生”应该不是一个学生人格的整体性缺陷,而是学生某一个方面的不足;“问题学生”应该不是一个具有共性缺陷的类,而是遭遇困境的差异化的个体;“问题学生”不是一个教师主观预设的本质存在,而是在人际互动中建构而成的过程性存在。这里,笔者引用熊华生教授在《班主任工作教程》中对“问题学生”的定义:不适应学校生活,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处于困境中,急需得到更多关爱和帮助,却因给班级管理带来麻烦,被教育者视为有问题的学生。这个定义以“关系中的人”的方式代替了以问题来定义人的传统定义方式,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克服了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局限,从而较好地表现出“问题学生”本来的面目。其一,“问题学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处于不断建构过程中的人,是在长期的规制中生成的。换言之,学生的问题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在与教育环境的互动中,由于未能很好地适应而阶段性产生的问题。因此,“问题学生”是一个存在着成长问题的学生,他是个体的,而非群体的。其二,“问题学生”是在人际互动中,特别是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形成的他者(主要是教师)和自我的认同。换言之,“问题学生”不是本来如此的,而是人为标定的,是被贴上“问题学生”标签的学生。由此可见,“问题学生”确实是一种“污名”。那么,这种对学生的“污名”是如何发生的呢?

nlc202309022336

在校园生活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同伴,以及由此构成的教育环境,其中,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熊华生教授所言,“问题学生”是教师眼中有问题的学生。那么教师是如何形成“问题学生”的认识呢?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发展愿景与学生发展现状存在的巨大反差。

(一)学生学习成绩不佳阻碍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呈现

在升学压力下,基础教育成为了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的教育,因此,上级学校需要什么,教师就教什么;上级学校怎么选拔,教师就怎么训练。于是,过度的知识教学代替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僵化的知识考试代替了全面考察,知识的灌输代替了师生的全面交往,学生已然成为一种学习的工具,而且只是一种知识学习的工具。在学校教育的工具化倾向中,社会评价学校看升学率,学校评价教师看升学率,教师评价学生也只看考试成绩。在这样的评价链上,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划等号的,而教学能力又是教师晋级评优的核心要件。那么,此时如果学生在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学习成绩出现滑坡,教师自然无法接受因此所承载的认定自身教学能力差的现实。如前所述,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本是个体性的、情境化的,但如果班上有一群人的成绩都达不到教师的要求,让教师在否定自己与否定学生之间做出选择,那么,“问题学生”的标签便不可避免地会贴到学生的身上。

(二)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挑战了教师权威

现行的学校教育管理体制下,班级成为了一个基层管理组织,强调对学生进行社会要求的单向灌输,因此无论是教育内容的设置,管理形式的选择,还是教育资源的使用,都无不呈现出控制的特点,班级成为了成人控制下的压抑空间,教师是班级发展的唯一权威,学生对自身的社会化进程没有选择权,只能不断地“被设计”“被成长”。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权利意识日渐增强,渴望在班级里有发言权,渴望在集体里感受到自我价值,渴望在同伴交往中实现个性的张扬,这些都表现出了学生成长的矛盾。试想,如果承载着教师权威的班规遭到学生的随意破坏,无论是迟到早退,还是上课讲话、不交作业,都将激起教师严厉的制裁,而渴望权利、彰显个性的学生自然也不会束手就擒,于是更隐蔽的违规出现。终有一天,学生的行为和借口触犯了所谓的道德原则,在教师权威的规避下,学生自然就成了“问题学生”。

(三)学生思想、心理素质差加剧了教师的职业恐惧

如果问一个班主任,他理想中的学生是什么样的?那答案肯定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集万千优点于一身的完人。如果问一个班主任,在学校里他最怕什么?答案肯定是怕自己的学生出乱子。这便是教师职业难以避免的恐惧怪圈。作为教师,他是最爱学生的人,因此他希望自己的学生个个都健康、乐观、纯洁;同时他又是最怕学生的人,因为现实的学生不可能是完美的。学生生理、心理的任何疾病都会牵动着教师的神经。尤其在今天,学生的一言一行更容易触发教师的过激反应。如果班里有男女生交往过密的情况,教师便贴上“早恋”的标签,继而严厉禁止;如果学生郁郁寡欢,教师就贴上“抑郁症”的标签,并把责任推卸给家长。凡此种种,皆是因为,今天的教师在教育功利化的影响下,已经越来越缺乏育人的责任意识,越来越缺失为师的包容与耐心!

三、问题之解

问题蕴含着问题的解决之道,从上述对“问题学生”的问题探析中不难看出,“问题学生”的教化之路也必然基于对这些问题的分析。

(一)就事论事,厘清问题的边界

学生问题多是通过某些事件来呈现,因此,我们在探索问题的解决之道时,应该关注问题事件发生和发展的边界,不要把问题与学生品性、与教师评价、甚至与教育水平关联起来。简言之,就是要就事论事,不把问题扩大化。日常教学中,学生迟到、不交作业是很常见的小事件,但是如果越过问题本身的边界,就很容易将其与学生的纪律意识、道德水平,甚至是班主任工作能力相联系,于是教师就会陷入这样的怪圈:出于对自身工作能力的维护,断然从学生的道德品性层次来解决学生出现的迟到、不交作业问题,将其视为集体意识淡薄、自律精神缺乏、不求上进等等,并对其进行集体环境下的“口诛笔伐”。殊不知,一次迟到、不交作业或许只是学生的偶然行为,而当教师把这一偶发事件催化为集体的共性问题,给予学生消极的心理暗示,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就可能真正成了普遍性的问题。

(二)因人而异,关注问题的个性特质

问题与一定的个体,一定的情境相关联,由此“问题学生”的问题之解还在于关注问题发生的具体情境。以苏霍姆林斯基的三朵花和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的教育故事来说明,如果苏霍姆林斯基因季娜采摘鲜花而违反校规,便将其视为小孩子不守纪律,自私自利的典型;如果陶行知先生因小男孩打人,而将其视为不团结同学、好斗自大的典型,以偏概全,大肆批评,那么,这两个孩子该多么委屈!两位教育家的教育智慧,都表现在耐心听,细心看,用心做,把“问题”放在它的真实情境中。换言之,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目的不在于找到学生道德缺失或是人格缺陷的突破口,而是要了解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细心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唯有针对具体的问题情境,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实效之道。

(三)个性与共性相结合,探析问题解决的常规之道

在“问题学生”的问题之解中,坚持就事论事的客观性和因人而异的情境性,并不否定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普遍性探求。事实上,在学生问题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相似的“特点”。由此,我们探析“问题学生”的问题之解,必须结合“个性”与“共性”的表现,探索出问题解决的常规之道。当然,所谓常规之道,其实是基于个性问题的共性认识,其对问题的解决仍需要结合问题本身及其发生的情境。比如,同样是不交作业,有的是因为忘了写,有的是因为不会写,有的则是忘了带。通过调查分析,教师就可能发现有的孩子长期不交作业的原因是相同的。一般而言,不会做和忘了做是主要原因。一方面,我们可联系任课教师对不会做的学生(们)开展针对性的帮扶;另一方面,对于总是忘了做的学生(们)则可以引导他们制订科学合理的作息规划表,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如此,我们既找到了问题的一般性解决方法,也把准了学生问题的差异性,从而确保了问题解决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 江苏南京 210001)

责任编辑 颜雪梅

问题学生转化之策略 篇4

一、创造机会, 震撼心灵, 转化学生

对于问题学生, 要多给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为班级做贡献的“机会”。尽管我们说, 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均等的, 但事实上, 我们给予“问题学生”的展示、表扬机会很少。我们班有一个学生, 非常害怕上数学课, 数学每次都考不好, 被老师批评时他却振振有词:“我本来基础就差, 学不好, 不用你们管。”其实这个学生很聪明, 就是因为心理原因 (有一次数学考砸了而一蹶不振) 对数学有一种惯性恐惧, 我就事先与他沟通, 私下与班干部商量, 最后在班会课上正式任命他为数学课代表, 并有专人一直帮他辅导, 对他不离不弃。他被感动了, 从此小心翼翼, 觉得自己是课代表了就得好好听, 就得对得起老师、同学对他的信任、支持与帮助, 没想到, 期末考试数学考了全班第三名的好成绩。

二、联系实例, 挖其思想, 转化学生

从心理学角度讲, 通过娓娓道来的情真意切的生活故事, 可以营造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相容相通的情境与气氛, 故事中主人公的经历能够迅速有效地唤醒学生的良知, 震撼学生的心灵。所以, 最好用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例来讲道理。我们班上有一位学生, 学习成绩很差, 经常欺负低年级的小同学, 还不以为然。为此保证书、检查他写了好几次, 家长也来了几次, 就是没多大效果。为此我尝试着利用班会课教育的方式。班会课上我鼓励学生上台讲讲欺负同学或被同学欺负的故事并分析其原因、分析其危害性。有的学生勇敢地走上了讲台, 可他不愿意, 我没有逼他, 而是把自己知道的一些类似的事情罗列出来。这些事例虽然都是学生熟知的, 但拿到班会这种正式场合来讲, 还的确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事后, 该同学在日记中写道:“这次班会对我触动很大, 之前没有认识到欺负小同学危害这么大, 今后, 我再也不欺负同学了。”可见, 教育学生, 必须挖其思想根源, 一定要让他从本质上认识到错误的危害性, 才能有效地促其改变。

三、集体帮助, 融入集体, 转化学生

把个别学生放在集体中进行教育, 通过集体的帮助, 是改善“问题”学生所处的社交环境的一种方法。因为这些问题学生大都是后进生、差生, 而他们的周围有大量的中等生、优等生, 教育管理好这些同学, 就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 就可以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 良好的班风必然会对他们产生一种积极有益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其次, 要让其他学生多和“问题”学生接触, 切忌采用孤立政策, 使他们游离于集体之外。要经常和他们一起参加集体活动, 让后进生感到自己也和其它同学一样是集体不可缺少的一员。满足他们的归属感, 他们就会从心理上和同学融为一体, 愿意顺集体潮流而上。

再次, 还可以通过先进帮后进的办法, 指定一名或几名品学兼优的同学共同帮助一个后进生, 让他们多接触, 一起参加活动, 在自然的接触中, 潜移默化地帮助后进生解决思想、心理上的问题。

四、融入爱感, 融洽关系, 转化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影响教育的效果。教师在平时热爱学生, 使师生关系融洽, 在师生之间就架起了一座信任、友谊的桥梁, 学生就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育。一旦学生犯了错误, 教师的批评就容易从这座桥梁输送到学生的心坎上, 被学生乐意接受, 从而使批评产生较好效果。教师若要在批语学生时得到学生积极配合, 取得良好的批评效果, 就必须做到在任何时候热爱学生, 处理好师生关系, 加强情感沟通。

五、赏识学生, 扬长避短, 转化学生

在教师眼中, 每一个学生都是多姿多彩的, 每个学生都是百花园中的一朵鲜花。作为教师,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闪光点”即优点、长处。从闪光点入手, 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品尝成功。老师要用多视角的眼光看待充满生机活力的个性化的学生, 要多角度全方面地评价学生, 多给学生掌声和喝彩, 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六、反思自己, 更新观念, 转化学生

作为一名成功的教师在繁忙的教育、教学之余, 需静下心来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工作, 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在“问题”学生的教育上还要进一步认识到:

1.“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

”问题学生的思想行为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因此不可能立刻完全改变他原来的缺点与不足。有了这个认识, 才能珍视问题学生的点滴进步, 才能对他们缺点错误的反复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2. 要善于从学生身上找原因。

学生产生的错误, 多数是心理问题, 有时是好奇心导致, 有时是行为过失, 有时是表现欲所致, 有时是一时冲动。

3. 心里要有一颗相信、信赖学生的心, 决心既当他们的老师、长辈、又要成为他们的朋友、伙伴。

让学生有话跟你说, 有事帮你做, 有问题向你请教, 喜欢与你亲近。时间久了, 会发现每个学生确实都有优点, 都有可爱之处, 都是可塑之才。说明宽容、善待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

4. 要淡化教育者的角色, 与学生多接近, 用关心的态度和鼓励的方法, 强化学生自我进取的动机。

提高学生自我意识的水平, 依靠同学、家长的帮助和影响, 营造良好的小环境减少其不良行为的发生, 就会达到“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的教育目的。同时, 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 对家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也是必要的。

班级会议之学生安全问题演讲稿 篇5

大家好!

我叫徐友亮,是松陵镇中心小学的一名少先队员,能有这样的机会参加今天的演讲比赛,我感到很荣幸,很自豪。今天我要演讲题目是“安全伴我同行,生命送我快乐”。

同学们,在过去的一年里,噩梦在我们心中留下了一道又一道深深的烙印:“非典”的肆虐,湖南衡阳的壮烈,北京密云的惨叫,沈阳中百的无知,浙江温岭的愚昧……在为逝去者的痛哭悲泣中,金钱,功名,利禄,已烟消云散,留给我们只是痛苦和深思:在幸福的生活、美好的生命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是继续疏忽大意?还是放纵愚昧无知?如果让我来回答,我就说:安全第一,生命至上!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是最宝贵的,安全是生命的保护神。只有珍爱生命,生活才能幸福美满。“孩子,不要玩火。”“当心路上的汽车啊!”“不要喝生水,乱吃东西。”一声声叮咛,一句句嘱托,是爸爸、妈妈的爱护,是领导、老师的关怀。 “安全”对于我们是重要的,人生的旅途上,我们要伴安全同行!的确,我们小学生,在离开妈妈的搀扶,离开老师的呵护后,当你无所顾忌地走在公路上时,疾驰而来的汽车可能把你吞噬;当你肆意玩耍在水塘边时,温顺的水流可能瞬间把你吞没;当你在电闸前好奇摆弄时,迸出的火花可能把你击倒……危险无处不在,安全意识第一。在人生道路上,我们只有依赖“安全”这个拐杖,才不会摔跤,不会有坎坎坷坷,才会走过风风雨雨。人生的快乐,生命的幸福,就会永远伴随我们!

“非典”防治的众志成城,安全教育的紧抓不懈,促进了教育教学的稳定运行,换来了千家万户的幸福欢乐。正是“质量第一,安全至上”使河口区教育事业高速、迅猛的发展,也正是“质量第一,安全至上”让我们新户乡中心小学在平安稳定中迎来了发展壮大的春天。不要安全,哪怕只是小小的一个意念,就能让美好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

安全知识的贫乏,安全意识的淡薄总是能让我们看到、听到一幕幕血的教训:5月,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中心小学一女生宿舍突然起火并迅速酿成火灾,伤亡24人;193月,山西省太原市南城区某小学996名学生集体中毒……这些惨剧,无一不是违反纪律,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和良好的秩序,是我们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小学安全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会议精神的全面贯彻,使我们的老师,具有了“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强烈意识,把安全工作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那么,我们,作为一名学生更应该具有这种意识,让家长放心,让老师放心,让社会放心……

有这样一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是什么力量使我们新户乡教育连续多年来实现学生“人身事故为零、交通事故为零、火灾事故为零”?是我们领导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是我们老师细致入微的谆谆教导!是安全意识和观念的深入人心!是安全制度的真正贯彻落实!

我们的老师正在从事着“献身教育光荣,安全稳定光荣”的崇高事业,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凯歌!人人讲安全,人人才安全,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我相信,我们,在座的大家,一定不会在这种平安中制造哭泣,在这份光荣上抹黑!

安全的现代意义在于它伴随着人类的稳定、繁荣、发展和进步,安全是人民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质量第一,安全至上”就是河口区教育局提出的口号,吹响的号角,是我区教育系统遵循的准则和赴之的行动,真正地强化了学生的安全意识,落实了学生的安全行为。

安全和幸福是同义词,只有安全才能有收获、有幸福。同学们,人人讲安全,人人才安全。让我们携起手来,更加关爱生命,更加关注安全,为创造河口区教育事业的辉煌,为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平安幸福而共同努力吧!愿平安伴随你、我、他!

培养学生问题解决意识之初探 篇6

【关键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数学来源于学生生活经验。在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贯穿于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如何引发学生的认知需求,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时,如何在问题情境中,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具体做法如下:

一、在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获取方法和经验

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心强,而好奇心是创造的起点,充分利用儿童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认知活动中去,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经验、方法去发现新问题获取新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学习活动,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知识经验,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如:在教学《退位减法》一课时,我让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当零散的小棒不够减时,怎么办,通过孩子们的摆、拿,去发现问题,产生疑问,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方法对解决不了的新知识这个矛盾,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获取新知识的愿望,去学习、接受新知识。

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把新知识转化为已有的旧知识解决,但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未知知识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抓住这一矛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在探索中掌握新知识。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一课时,我先出示37+5,学生计算,再出示37+25,让学生观察,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会算吗?让学生试一试;教师有意识设计这个思维障碍,使学生产生兴趣,主动参与到探索中去,利用学过的知识去探索新的知识。

二、从学生已有经验入手,创设问题情境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应用于生活”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解决数学问题,学生会体验到数学无处不在,并促使学生能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教学《买东西》一课时,用20元钱,可以买哪几件商品。出示:玩具飞机11元,玩具车5元,布娃娃7元。机器人8元;通过买东西,解决实际问题。

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让学生学会思考

学生提出问题需要已有的知识基础,经过思维活动,提出新问题。这对于学生本身来说需要创造和想象,所以教师所创设的数学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问题,应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自己提出,这样才更贴近学生的思维实际,才更有利于学生探究。

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寻求自己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同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知识水平进行迁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寻找解决问题方法,把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

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想想怎样可以知道三角形内角和,学生说可以通过用量角器量得到。于是让学生先测量,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但因测量问题得不出准确答案,这时老师启发学生,你还可用别的方法准确得出三角形内角和吗?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被激起,积极思考,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大胆想象,通过折、剪或撕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为一个平角,从而准确的推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四、应用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数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引导学生思维,利用一切教学材料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感知和理解问题是数学问题解决学习的第一步。对于一些情景化的实际生活问题,利用原有知识,转化成比较简洁、清晰的数学问题,利于调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例如教学《购买门票》一课,问题情境是:

某公园门票价

成人 50元/人 学生20元/人

团体 6人以上 35元/人

东东一家去旅游(包括6个大人、3个小孩)

如果你是东东,请考虑:

①有几种买票的方法。②哪种方法使每人花费最少?

学生面对问题,饶有兴趣的搜索有关的信息,利用已有知识努力探索。学生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转化问题的数学基本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运用和培养。

学生厌学问题之我见 篇7

一、学生厌学的原因

1. 家庭原因。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子女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格的塑造等都是至关重要的。不良的家庭影响对一个人的发展起消极作用。学生厌学, 与不良家庭影响有着很大关系。

(1) 家长外出打工, 对留守家中的孩子无法监管, 引发厌学。农民工孩子因无法随其到异地就读而留守在家, 由爷爷奶奶或亲戚监护。爷爷奶奶大多因溺爱或方法不当管教不了孩子, 有的甚至管不住孩子, 而亲戚往往只管吃、穿、住, 较少过问品、学、行, 缺乏有效监管。如此使这些孩子思想上松懈, 行为上散漫, 久而久之, 孩子便模糊学习目标, 丧失学习动力, 觉得学习无味, 以致厌学。

(2) 家长对子女过于娇宠。有的父母视子女为掌上明珠, 物质上无限满足, 品行过于放纵, 但学习上却任其自然, 既无高标准, 又不严要求。这些子女过于“幸福”, 只图享乐, 不愿吃苦, 遇难而退, 自然就厌学。

(3) 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灵受到伤害, 削弱了学习的信心。一个完整和谐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目前, 单亲家庭剧增, “爸爸一个家, 妈妈一个家”的现象屡见不鲜。许多单亲家庭孩子因缺少家庭温暖与关怀, 身心受到极大伤害, 以致行为“失常”, 思想变态, 迷失方向, 丧失信心。他们在学校胡混度日, 不思学习, 成绩不好, 问题很多, 难免厌学。

2. 学校原因。

(1) 应试教育, 忽视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传统教育太看重分数, 忽视了人本身发展的需要。有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 对所谓主科教学抓得很紧, 马虎不得, 但对辅科的教学则蜻蜓点水, 随便应付。以分数分良莠, 那些应试为弱项分数不如人的学生, 只能望考兴叹。由于特长得不到发挥, 个性得不到张扬, 老师要求做到的做不到, 自己想做的不让做, 所以这些学生消极面对书本, 虚度光阴。

(2) “热”对待, 催生厌学情绪。对待学生厌学, 一些教师急火功心, 对这些“懒虫逛鬼”施之以罚, 或拳脚相加, 或喝喊嘲讽。体罚加心罚, 伤口上撒盐。这样, 不但挽救不了“懒虫逛鬼”, 反而逼出抵触情绪, 结果是懒者更懒, 逛者更逛。

(3) “冷”处理, 不能有效化解学生的厌学情绪。有的老师对好学的学生总是喜爱有加、偏食常喂, 对厌学的学生则态度冷淡、疏而远之, 学习上由其自便。这种“冷”实际上是一种放弃, 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体现。厌学情绪非但没能消融减轻, 反而更加严重。

3. 社会原因。

社会对厌学行为孩子的影响更为明显。游戏厅、卡拉OK厅、歌舞厅、网吧、酒吧等消费娱乐场所, 青少年学生很容易受此感染。受此影响的学生, 不思学习, 只图非为, 或打架斗殴, 或偷盗行窃, 或吸毒喝酒, 或逃堂旷课等, 厌学就不足为奇了。

二、学生厌学的解决措施

1. 想方设法消除家庭对孩子产生的不良影响。

各级政府要出谋献策, 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难问题, 确保农民工子女能随父母到异地上学;倡导社区开办家长学校, 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教育专家举办有关子女教育的讲座, 帮助那些素质欠高且教子无方的父母走出教育误区, 戒除溺爱娇宠, 掌握一些“规矩”, 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强化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 通过集体的力量, 使那些不文明的家庭, 告别陋习, 合理娱乐, 优化家风, 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建立抚养监护责任追究制度, 对那些不养育、不监护子女的父母苛以法律责任, 令其履行好对子女抚养教育义务。

2. 改正教育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把要学生学、逼学生学变为学生要学、学生乐学。首先, 学校要摆脱应试教育,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不断创新教育模式, 进一步优化教育环境, 帮助成绩不好、应试无望的学生消除心理压力、走出成长困境, 施以“适应教育”、“需要教育”和“成功教育”, 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力, 发展其特长, 鼓起求进的勇气。其次, 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 以爱心和公心对待学生, 耐心帮助, 文明施教, 给以和风细雨的滋润, 使厌学学生在不经意中痛改前非, 心向学习。再次, 教师要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树立“消厌”意识, 强化“消厌”责任。要改变教育方法, 讲究施教艺术, 多关爱、多鼓励、多引导, 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最后, 教师要发扬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精神, 亲和与厌学学生的感情, 既当解惑的老师, 又做他们的朋友, 建立平等、互助、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用真情沟通心灵, 真正使厌学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3. 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对文化娱乐市场的监管。

大力开展“扫黄打非”工作, 铲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 规范有关业主的经营行为, 在源头上禁止各种精神垃圾的产生, 切断各种精神病毒的传播, 还青少年学生一个干净的精神环境和健康的思想空间。同时, 学校应与政府执法部门建立“越轨学生”监管机制, 情况互通, 联手施教, 促使那些学生心归学业, 认真学习。

“留守学生”教育问题之我见 篇8

一、“留守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习较差。由于“留守学生”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 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 文化水平低, 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 重养轻教, 致使“留守学生”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 而且思想观念差异极大, 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

2.人格缺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留守学生”的父母有的半个月或一个月给家中打一次电话, 有的外出打工夫妇一年才回家一次, 由于家庭教育的忽然断裂或缺位, 许多孩子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顽皮任性、冲动易怒、逆反心理强等新问题。

3.行为偏差。由于“留守学生”与监护人的关系特殊, 只要孩子不犯大错, 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 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 导致部分“留守学生”纪律散漫, 不遵守规章制度。

4.价值扭曲。部分外出打工者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 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 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 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陋习, 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

5.安全隐患。有些稍大些的留守孩子独自在家, 不仅要自我安排生活、学习, 还要看家护院, 一些不法分子往往趁机对“留守学生”实施不法侵害。再者, 由于缺少管理和控制, 加上城市生活的诱惑, 有些孩子还会选择离家出走的危险方式, 留下了诸多安全隐患。

二、“留守学生”存在问题分析

通过座谈, “留守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交友、心理等方面情况都做了大致的描述。从他们的描述中我们发现了以下一些现象:

1.从父母方面来说, 长期在外打工, 没有空闲时间照顾子女。“留守学生”的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工作, 忙于生计, 无暇顾及子女。在座谈中, 外出打工的大部分父母虽然会定期打电话回家, 但关注焦点是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学习成绩, 很少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健康。

2.从临时监护人方面来说, 物质关心多, 精神关注少。在座谈中了解到, 学校“留守学生”临时监护人受教育的程度都不高, 往往是把被监护人的人身安全和吃饱穿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而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行为习惯养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却很少关注, 任其发展。

3.从学校方面来说, 关注程度逐步加大, 措施还需完善。在座谈中, 学生们也反映了学校图书普遍较旧, 新的、针对他们年龄特征的图书不多。同时, 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的教育寄望于学校教育, 而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 教学任务重, 应试观念比较重, 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 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加上现在设在教师面前的“高压线”也太多, 学校老师不敢过于要求严厉。

4.从社会方面来说, 对“留守学生”的关注不够。调研发现, 当前政府各部门以及社会对“留守学生”问题的研究仍是空白, 即使有也是雷声大雨点小。社会教育薄弱, 教育资源缺乏, 教育观念陈旧, 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学生”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对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 使一些“留守学生”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

三、解决“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加强“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首先, 学校和教师应更多地关心“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 增加情感投入, 用心去爱他们, 用情去感化他们, 千方百计从情感上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的缺失。其次, 学校要建立“留守学生”个人档案, 开通亲情电话, 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再次, 要充分发挥班、队组织作用, 经常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 让“留守学生”在集体活动中, 培养合作精神和自信心。再者, 教师要经常家访, 了解“留守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 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用真正的师爱抚慰留守的心, 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学校还可以利用春节、假期孩子父母返乡的时机, 召开“留守学生”家长会, 与家长充分交流, 形成合力效应。最后, 学校可以开展以“留守学生”为主题的结队帮扶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帮助一两名贫困“留守学生”;树立“留守学生”自强自立、勤学守纪的榜样, 以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在班集体为“留守学生”集体过生日, 唱生日歌, 送小礼物, 送祝福等。

2.优化家教环境, 提高育人水平。家庭是教育儿童、青少年最重要的场所, 家庭教育对子女将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来说, 首先, 要认识到只关注挣钱给孩子吃好、穿好等物质上的满足是不够的, 还要加强与孩子情感的沟通。可以每周和子女联系一次, 经常和临时监护人保持联系, 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要利用打工的淡季, 尽可能多回家和孩子团聚, 做到挣钱和关心孩子教育两不误。其次, 应主动配合学校工作。在外出打工之前, 一定要将自己在外打工的情况、联系方式等告知学校, 并主动地和学校加强联系, 以便及时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状况。再者, 还应十分重视孩子监护人的选定问题。如果夫妻双方同时外出务工, 应尽可能把子女寄放在比较有文化、有责任感、能监督和指导自己孩子的亲朋好友处, 如果没有相当可靠的人代为监护, 父母最好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加强对留守孩子的关心呵护。

3.加强与社会联系, 共同关注“留守学生”。“留守学生”的教育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全社会的积极配合, 共同关注, 建立“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监护体系。要大力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和监督, 营造全社会关心“留守学生”的氛围。各媒体、单位、组织、个人都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留守学生”成长做出努力, 建立“关心留守学生工作委员会”, 适当开展青少年活动, 弥补孩子离开父母后的空虚感。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网吧、游戏厅等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整治, 加大社会闲散人员的管理、教育和监督, 共同营造孩子积极向上的良好环境。

问题情境为学生开启思维之门 篇9

一、通过实验操作创设问题情境, 引入课题

【片段一】《可能性》

师:今天, 老师带来了两个空的1号杯和2号杯, 请大家注重观察 (在1号杯里放入4个绿色的球) , 请问在1号杯里会摸出什么颜色的球?

生:绿色的球。

师:谁愿意实际来摸摸看。

师:那么, 谁能用一个词来描述这件事?

生:一定。 (板书:一定)

师:请大家注重观察, 老师还带来了一个2号杯子, 里面放了“4个绿球, 4个白球, 4个黄球”, 请你摸一次, 可能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生:摸出来的可能是绿色的球, 可能是黄色的球, 也有可能是白色的球。

师:那么, 谁来实际摸一摸。

师:在2号杯中拿出4个绿球, 你摸一次, 能摸到什么球?

生:可能是黄球, 也可能是白球。 (学生实验摸球)

师:再拿出4个白球, 你摸一次, 能摸到什么球? (学生实验摸球)

生:一定是黄球。

【评析】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起来, 而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从实验操作中创设情境, 可使学生体验、感觉“做”数学的乐趣, 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我在《可能性》一课中, 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 设计了实验摸球的问题导入情境,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直奔重点, 提高了教学效率, 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趣味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引入课题

【片段二】《认识除法》

师:同学们, 你们听过《西游记》的故事吗?《西游记》里都有谁啊?

生: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学生边汇报, 师边在黑板上贴出他们的图片)

师:话说一天他们师徒四人在去往西天取经的路上, 走得又累又渴, 便派出大徒弟孙悟空去找些吃的, 孙悟空找到了一棵桃树, 摘了4个桃子, (师贴出4个桃子) 可是他不知道怎么分桃子了, 你能帮他把桃子公平地分一分吗?

生:每人分一个。

师:老师找一名同学上前面来分, 其他同学请用学具圆片代替桃子自己动手也分一分。

师:他们师徒四人每人吃了一个桃子后, 觉得没有吃饱, 又派猪八戒去摘桃子, 猪八戒力气大, 又摘了8个桃子, 这回你还能帮他们公平地分一分吗?

生:每人分两个就公平了。

师:为什么每人分两个就公平呢?

生:因为他们每人分的桃子都一样多。

师:对, 像这样每人分得的数量都相同的分法就叫做平均分。

对问题学生教育方法之研究 篇10

一、要对问题学生有包容心和足够的耐心

问题学生大多出现在初中、高中学龄段, 作为一名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 他们内心深处也有被父母、老师、同学和朋友关注的愿望。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 他们在脑海里也形成了对好学生、差学生的认知, 内心里也有当一名好学生的想法。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他们往往得不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注, 没有实现当一名好学生的愿望, 有时还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心理, 他们是无辜的。这就需要教师对他们表现出的问题能够包容。在文章一开始提到的包集中学的那名老师, 如果在课堂上发现被学生贴上纸条后, 能够对学生不尊重老师的行为包容, 那事情的结局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 当老师发现被学生贴纸条后, 可以将纸条去掉, 并淡然地置之不理, 这样对无理取闹的学生来说, 博得他人关注的想法没有实现, 自己会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多余、无趣的, 那他下次还会做类似的事情吗?课后, 老师可以调查贴纸条这件事情是谁干的, 把他叫到办公室谈心, “为什么你要这样做”, 这名学生会不会因为老师没有当着同学们的面批评他而心存感激呢?这样, 是不是达到了教育的目的?老师自身的利益当然也不会受到损害。

问题学生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一月两月形成的, 他们是在诸多因素影响下长期形成的。那么, 要解决问题学生身上的问题也是一件长期的事情, 不能着急, 要对他们有足够的耐心。

二、要对问题学生有爱心、诚心、关心, 多鼓励他们, 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 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问题学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 但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 老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适时地加以表扬, 多鼓励他们。比如, 一次我在课堂上讲一道较难的计算题, 很多学生理解较慢, 但这时一名学习并不突出并且喜欢捣乱的学生率先掌握了计算方法, 我把他叫到黑板上解答, 他完全做对了, 我让全班学生给了他热烈的鼓掌。在一次回家的路上, 我碰到了这名学生, 我们边聊天边走, 他跟我说以前他很少受到老师的表扬, 那次课堂上同学们给他的鼓掌让他大受鼓舞, 他想当我的课代表。后来在我的课上, 这名学生始终能遵守纪律, 而且这门课的考试成绩在班里也常常名列前茅。这就是鼓励学生的作用, 教师要善于运用鼓励学生来增强问题学生积极向上的自信心。

三、帮助问题学生发展兴趣爱好

通过多年的教学, 我发现很多的问题学生, 他们不但有诸多的不足之处, 在兴趣爱好方面, 他们也很缺乏。相反, 行为习惯和学习较好的学生, 他们在兴趣爱好方面也表现得较为突出。比如, 打篮球、演讲比赛、手工制作等, 行为习惯和学习较好的学生总能积极参与, 而问题学生则表现得很消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 老师要能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或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给他们以指导, 或者和他们打成一片, 成为“志同道合”的“盟友”。问题学生的兴趣爱好建立起来后, 可以带动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比如, 他们会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会增强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力等。

四、班主任是对问题学生教育的最有利实施者

在学校里不难发现, 和任课老师相比, 学生更爱听班主任的话。这种现象, 在问题学生身上, 表现得尤其突出。问题学生通常会在任课老师的课上“找茬”, 而在班主任面前, 则比较听话。这说明学生比较信任班主任, 在他们心目中, 班主任对他们最负责。对于问题学生, 班主任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 对他们要有很大的耐心, 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以及家庭背景, 找出问题学生的症结所在, 并在班级里营造好的学习氛围, 为问题学生的转变创设条件, 正确引导他们, 鼓励他们, 使他们早日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

五、要做好与问题学生家长的交流与沟通, 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

在学校, 学生听老师的话;在家里, 学生听父母的话。父母毕竟是父母, 别人取代不了, 问题学生对于父母的教诲还是能听进去的。因此, 学生出了问题, 班主任有必要和家长取得联系, 向家长反映学生的情况, 并与家长做交流沟通, 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和家庭背景, 为下一步的教育工作打下基础, 并取得家长的支持。但要注意, 向家长反映情况绝不是告状, 否则, 在有些家庭里, 学生回家后可能会受到家长的数落, 甚至打骂, 这反而不利于问题学生的转变和成长, 并使得师生关系变得更差。

问题学生的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问题学生能否转好关系到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和国家的发展。让我们摒弃对问题学生的偏见, 多给他们一些爱心, 经过学校、家庭和全社会的努力, 我相信, 问题学生会越来越少。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

上一篇:数字遗产下一篇:外国儿童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