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社会组织

2024-09-01

新型社会组织(精选十篇)

新型社会组织 篇1

第一、新型志愿者组织模式建立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新型公司化组织, 为青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系统, 包括必要的安全保障、实习岗位的提供等。在公司内部建立“志愿者资料库”和“需求者资料库”, 用来为社会上志愿者和需要帮助的人之间架设一个平台, 节约政府、社区建设成本。同时加强了高校与企业的合作, 是一种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校企互动的有效渠道。节约企业广告宣传成本, 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 使各方资源共享, 实现多赢。第二、新型志愿者组织模式建立对志愿活动本身的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青年志愿者组织应主动与市场经济接轨, 建立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管理模式, 以提高自身效率。借用公司管理机制能够及时弥补志愿成本, 更使志愿活动有了组织保障, 并且在制度化的保证下使青年志愿者活动更深入、有效地开展。

2 新型志愿者组织模式的发展建议

(1) 志愿者组织应对志愿者按其专业或特长或服务对象划分专业小组, 并注重对志愿者信息档案的日常管理与定期整理。建立志愿者信息档案, 首先应在志愿者应聘时就广泛搜集志愿者的相关信息, 如参加志愿者组织的动机, 拥有的特长技能, 以及对组织的看法和建议等。以这些信息, 挑选出一批最符合志愿者要求, 认可组织使命的志愿者。其次, 应根据工作的需要和志愿者加强联系, 并对其在生活中和活动中加以关注, 希望发现和培养出可以起到“顶梁柱”作用的精英志愿者。

(2) 在对“雷锋公司”研究的基础上, 构建出一种全新的公司模型, 将社会公益组织公司化。试建立营利性公司, 而不仅仅停留在民间组织, 只利用公司的管理模式的非营利水平上, 着重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公司收益和回馈问题。发展真正公司模式的志愿者组织可以提高志愿活动组织效率, 在志愿活动和社会需求之间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平台。我们还要尝试主动设计志愿活动, 改变单纯适应社会对志愿活动需求的现状, 最大程度地将人力物力和企业宣传成本应用于公益事业, 运用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 充分地结合社会结构转型的时代背景, 试将志愿活动与高校学分津贴等联系, 探究高校新型志愿者激励机制, 由单纯地提倡社会效益转向提倡个人利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树立具有明确导向和整合作用的新型价值观。并积极建立社区志愿者星级评级和优秀志愿者表彰制度, 让高校学生真正走入社会。

(4) 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试行“受益人补偿”机制。受益人可根据自己所受益处, 对志愿者组织进行资金上的补偿, 以此帮助志愿者组织积累更多的资金, 并形成“感恩”、“回报”的良好社会风气, 营造良好的志愿者服务氛围, 吸引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

3 总结与展望

新型志愿者组织模式的建立不仅能解决现行志愿者组织模式存在的范围有限、资金缺乏、组织不规范、对公众吸引力小等的问题, 更是中国志愿者活动与国际接轨, 使中国志愿者组织与国外先进的志愿者组织发展融合的契机。资金问题和公众参与积极性等问题的解决会对志愿者活动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摘要:志愿者事业是一个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的事业, 中国的志愿者事业与现代社会转型息息相关, 如何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中构建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志愿精神及文化, 研究新型的志愿者组织模式, 有利于激发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活动的热情, 使志愿活动有序、长效地开展, 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的统一。从建立志愿者服务的新型公司模式的意义、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具体的问题解决建议等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旨在实现中国志愿服务事业跨越式发展, 促进中国社会和谐进步。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激励,组织,奉献

参考文献

[1]韩晶.当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障碍研究[J].青年研究, 2003, (1) :45.

[2]周宇飞.关于建立“雷锋公司”的构想.中国青年研究, 2005, (1) .

[3]林建锋, 曹立人.浅谈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管理创新[J].社科纵横, 2007, (6) .

新型社会组织 篇2

(一)发展环境有待完善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将“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07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引导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也作出了规定。浙江省将于2011年3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动物防疫条例》,同时,《浙江省植物保护条例》和《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已列入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但是总体来说,目前国家和浙江省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数量较少,规定过于宽泛,缺乏操作性,富阳区也没有出台与之直接相关的地方性法规,立法工作滞后于实践发展。如1993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有关条款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形势,难以体现当前中央和省、市关于建设多元化技术服务体系和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思路,不利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规范化发展。

(二)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对于富阳区而言,目前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已经由单纯的生产环节的服务向资金、技术、信息、加工、运输、销售、管理等综合性服务扩展,但现有的服务主体仍然主要集中在产前、产中,而产后服务仍然比较薄弱,内容比较单一,形式比较简单。同时,随着市场化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情况复杂,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服务收益较低、自身积累能力不足、基础设施较差、服务手段简单等原因,公益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相对滞后,无法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特别是在公益性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不能满足现有需求。

(三)合作组织力量薄弱

近年来,虽然富阳区建立起了许多镇、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和农业协会,但大多数没有充分发挥其相应的功能和作用。如部分协会由于与农民的经济利益结合得不太紧密,吸引力不强;农业行业协会发展的舆论环境、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有待改善;组织不规范,运作质量不高。多数行业协会内部比较松散,运作机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基本停留在信息、技术咨询等层面上,只经营一些产前、产中服务的配套原料和物资供应,不能有效解决销售问题;活动经费不足,经济功能不强。同时,个体形式的农产品经纪人群体总体上缺乏相应的技术和信息,缺乏帮助农民引进技术支持的资金,合作化进程较为缓慢。

(四)农业科技支撑不足

一是科技服务功能不强。农业科技力量与农村经济尚未实现很好地结合,农业科技需求的多样性、差异性供给不足,农业技术培训缺少场地及多媒体设施。二是涉农信息服务不到位。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涉农部门重硬件建设、轻信息资源开发的问题比较突出,信息资源开发不足,信息搜集整理能力不强,信息服务缺乏综合集成和有效分析。涉农网站专业性、时效性、实用性不强,信息质量不高,没能形成统一的、专业性的信息提供、发布和反馈平台。三是农机装备水平较低,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农机具配套比例失调,小型机械多、大中型机械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

(五)龙头企业带动有限

几年来,富阳区农业龙头企业成长比较快,加工规模从小到大,加工层次由粗到精,经济实力由弱到强。但总体来看,这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的社会化服务存在供给不足、全盘意识不够、定位水平较低等问题。企业改制步伐缓慢,经营机制不灵活,发展后劲不足;人才兴企战略未能得到有效实施,人才缺乏、层次不高、储备不足、支撑不够;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辐射带动作用还不显著。农业龙头企业总体数量不少,但上规模的企业数量有限,特别是有较强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的龙头企业数量不多,同时,农业龙头企业缺乏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这些问题都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企业提供农业服务的能力。

(六)金融服务存在瓶颈

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富阳区农村金融服务已大幅改善,但农村金融依然是整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信贷抵押担保、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涉农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单一,运行机制不灵活,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还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的贷款需求。加之农民缺乏银行认可的抵押担保物,农户贷款比较困难,特别是大额贷款和中长期贷款难的问题突出。不仅农户很难得到贷款,并且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也难以得到所需的金融服务。因此,如何有效的向农民提供信贷业务,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加强杭州市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完善政策法规环境

建立健全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法律保障,能够为农业服务组织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前提条件,以确保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和科学运行。同时,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研究制定更具操作性、可行性和时效性的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行政、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理顺服务体系内外关系,对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储备设施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等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继续推进和拓展敷富阳区农村信用体系、农业贷款担保体系和农业风险补偿机制,规范地方金融秩序,促进农村金融机构有序竞争、健康发展。此外,要深化乡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乡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管理体制和机构。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把乡镇工作的重点转移到行政管理、发展公益事业和强化服务上来,建立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二)着力加强服务队伍建设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农业服务队伍,以保证各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有效实施。为此,一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稳定队伍,充分调动他们为“三农”服务的思想。二是要充分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健全考核机制,促进服务到位。要建立执业资格考核制度、年度目标考核制度和绩效工资制度等,以服务人员的工作量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农民的评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改革分配制度,将收入与绩效挂钩,充分调动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要加大对基层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加投入,通过专业培训、定期进修、继续教育、外出考察等多种途径,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人员素质,提升服务能力,更好地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四是要制定用人优惠政策,营造一个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的良好环境,防止基层人才流失,吸引优秀人才、特别是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

(三)大力发展新型服务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仅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也是架起农民之间、农民与加工流通企业之间、农民与市场之间、农民与政府之间的中介桥梁,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加强工作指导,切实搞好服务,鼓励农村能人、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和基层供销社等创办各类合作组织,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规范、加快发展。市和区、县(市)财政要继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指导、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申报使用地理标识。支持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性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代种代收、用水管理、农资配送、病虫专业防控和仓储运输等服务。鼓励发展农村综合性服务组织,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浙委[2008]106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农村社区工作地意见》(市委[2009]3号)要求,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加快建立便民利民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和公益服务站。

(四)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力度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应以农民需求为中心,服务的供应应该根据农民的需求来运作,并坚持以农民为本的原则。要继续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在继续稳定和支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逐步建立起承担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库建设,加大农业批发市场行情、农业科技成果、农村综合信息、农业政策、招商引资,以及气象、水文等数据库,切实强化信息采集和分类整理。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普及信息技术知识,充分利用现有广播电视网络、电话网络、卫星传输系统等信息传播媒体,通过各种途径有效地送到涉农企业和农民手中,真正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

(五)鼓励支持发展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现代农业开发模式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引导和规范,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按照“生产协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把农民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统一起来,使家庭经营逐渐成为社会化、规模化生产中的一个环节。通过“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等方式组织和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延长农业生产链,使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使农民从产品的储藏、加工、流通、销售环节中获取更多的利益。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完善信贷担保、贷款贴息、用地用电等扶持政策,逐步增加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专项资金,支持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品牌创建和生产基地建设。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优势产区聚集,集中力量培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不断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使龙头企业与农民实现双赢。

(六)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制

新型药品流通组织 篇3

1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概述

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是由各地市、县级的多家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联合其上游的医药产品供应商,目标市场覆盖基层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同时引入金融机构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本着平等、自愿、互信的原则组建的一个链接医药产业链上下游,以统一采购、统一分销、统一支付为核心业务的新型流通服务商。

1.1形成背景

2009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大力规范和整顿生产流通秩序,发展药品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促进药品流通企业的整合,同时发布的《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则要求对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统一配送”,建立基本药物制度供应保障体系,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兼并重组,发展统一配送,实现规模经营。2010年,商务部接管药品流通行业,同年2月,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10年药品流通行业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扶优扶强,提高行业集中度和流通效率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积极稳妥推进药品流通企业兼并重组,发展现代物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同年5月,商务部又发布了《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目标是到2015年形成1至3家年销售额过千亿的全国性大型医药商业集团,20家年销售额过百亿的区域性药品流通企业。密集性的政策出台指明了我国医药流通领域“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行业集中度”的改革方向,而兼并重组、整合联合则成为行业近期发展的主题。近两年,上海医药、国药控股、华润集团等“国”字号特大型医药企业在全国急速扩张,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则以参股、合作、联盟等多种形式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就是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在此背景下进行自主联盟的一种创新组织形式。

1.2发展现状

2009年9月,由湖南省内县级医药流通企业联合湖南全洲医药消费品供应链有限公司发起,以中国工商银行为战略合作伙伴,联合全国上游医药供应商组建了湖南省首个新农合医药服务共同体,目前,该组织拥有会员单位84家,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1]。2009年11月,由上海汇药通投资咨询公司发起,以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作为研究机构,联合浙江温岭医药公司等首批5家商业公司共同组建了浙江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2010年7月,浙江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成立杭州汇药通医药有限公司探索实体运营,目前,该组织拥有会员14个,销售总额超过90亿元[2]。2009年12月,由江苏各地的医药流通龙头企业发起并组建江苏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首批成员企业年销售收入总和达60多亿元,占据了江苏省1/4的医药市场份额。截至2010年底,全国拥有药品批发企业13 461家,零售连锁企业2 310家,零售单体药店261 996家[3],其中大多数是中小企业,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的成立,为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

2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的竞争优势分析

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是国家政策和医药流通行业变革双重作用下的产物,其致力于减少流通环节,构建药品流通的创新服务平台,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药品流通行业,该经济体的产生必然拥有很强的生命力及竞争优势。

2.1依托国家政策,整合多方资源

随着各种医改方案和各种配套措施的执行,医药流通行业的集中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不仅符合国家对医药流通领域的政策方向,同时也迎合了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的内在发展需求,该创新组织形式的出现,不仅获得了医药商业企业、政府、媒体的高度认可,也得到了上游厂家以及下游基层医疗组织和零售药店等客户的支持,同时也取得了部分金融机构和科研院校的青睐,因此,它整合了政府、医药商业企业、上下游客户以及金融机构和科研院校等多方资源,为共同体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2覆盖基层医疗市场,稳固配送网络

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的成员基本都是中小型醫药商业企业,这些公司原来的客户主要是基层卫生院、乡村卫生所、零售药店等,由于新医改的方案中要求对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统一配送,实力微弱的中小型企业将很难保持原有的市场份额,因此,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的出现可实现成员医药商业公司间的资源互补,相互交叉形成稳固的覆盖地方基层医疗市场的配送网络,共同抵御外部竞争者,同时在获取基本药物配送权上增加话语权。

2.3集中统一采购,降低采购成本

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实行集中统一采购,剔除中间代理环节,直接和上游厂家合作,以超大的订单数量来换取厂家或者供货商价格上的让利,将采购成本降到最低,实现最大的成本优势,同时,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还可争取到更多的优势品种的独家经销权,仅限其成员销售,以保证各成员的品种竞争优势。

2.4创新运营模式,提供增值服务

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在运营模式上区别于一般的医药联盟,其致力于构建药品流通的创新服务平台。对于上游生产企业,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可充当生产企业省一级代理商的角色,借助其覆盖全省基层医疗市场的销售网络优势,将产品推向终端;对于共同体成员,则可为其提供集中统一采购的优势品种,并且承诺不直接参与配送;由共同体成员获得大部分利益,自身只收取少量服务费作为利润来源;该平台还将为上下游客户提供银行信用结算、电子商务支持、第三方物流支持、学术培训等增值服务,以此不断完善药品流通服务,提升竞争优势。

2.5合作共赢,规模优势凸显

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可发挥纽带作用,通过对其上下游客户资源的整合,实现优势资源互补;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创造共同价值,改变其成员原有“势单力薄”的竞争局面,将共同体搭建成一个信息共享、服务完善、凝聚实力的大型“医药商业联合舰队”,以实现 “规模优势”,共同应对医药商业巨头的并购以及基本药物招标的机遇与挑战。

3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的缺陷分析

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是一个由多家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小型医药商业公司组成的松散组织,组织的松散必然会带来执行的走样,同时,该组织的运作还涉及到成员间责、权、利的划分,因此,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也存在一些先天的缺陷。

3.1利益分配易现分歧,成员间难均衡

由多家中小型医药商业公司组成的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在创造上下游的共同价值时,经常要面对内部成员间的基本药物配送权分配、销售市场区域划分、优势品种代理、最终利润分配等问题,由于各成员本身存在的竞争以及各成员所处发展阶段和经营策略不同,因此,容易出现成员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影响共同体的合作效率和稳定性。

3.2价值取向不一,决策效率低

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一般由10家以上医药商业公司组成,多则可达百家,每当面临共同体重大事项决策时,都需要由全部成员单位的总经理出席讨论并最终达成符合共同体利益的方案,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涉及到的单位太多、各成员单位的价值取向不同、决策风格不同,往往很难达成快速有效的决策,容易错失市场良机。

3.3联而不盟,执行力不够

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成员虽是利益共同体,也有共同的章程和约定,但还是属于比较松散的组织,即使共同体形成最终的决策,由于缺乏决策的約束力和有效的执行监督机制,各成员单位一般靠自律来执行,因此,执行力度不够,执行效果大打折扣,最终导致共同体“联而不盟”,缺乏战斗力。

3.4缺乏高效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在执行统一采购、统一分销、统一支付等核心业务时,由于涉及到众多的成员单位,每个单位所用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有所区别,因此,共同体目前急需一套能够兼容所有成员单位的先进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这个系统,成员单位可与其他公司实现网上资金支持、信息共享,及时掌握药品的品种、库存数量、仓库地点等信息,从而获得最优化的配送方案。该系统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共同体成员在实际操作方面的效率。

4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的发展对策

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完全符合国家新医改提出的“规范和整顿流通秩序,促进流通企业的整合”思路,有可能成为未来医药商业流通领域的新型企业模式。面对医药流通领域的激烈竞争,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必须发挥优势,克服缺陷,抓住机遇,不断发展和壮大,成为真正的“医药商业航母”。

4.1精选成员单位,优胜劣汰,做到优势互补

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的成员必须是在各市、县拥有成熟销售网络的医药商业公司,可重点考虑在当地具有影响力的医药龙头企业,做到成员资源的优势互补,在成员数量上严格控制一个市(县)一个成员,淘汰不符合要求的商业公司,如同一个市、县拥有多个成员,将直接导致内部的利益纷争,无法形成稳定、和谐的共同体。

4.2成立实体运营公司,化“虚”为“实”, 变“松”为“紧”

松散式的结盟方式使大多数医药联盟只是停留在概念上,最后往往 “名存实亡”,缺乏决策和执行力的“鸡肋”,因此,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必须克服该先天性不足,可以通过让全体成员以入股方式共同出资成立实体运营公司,化“虚”为“实”, 变“松”为“紧”,建立共同体的决策层和执行层,更加紧密地将共同体成员团结在一起,实体运营公司和成员还需签订业务合同约束双方的经济行为,以此来增强共同体的执行力。

4.3整合业务流程,提供增值服务

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不应再从事传统的直接配送业务,而是链接上下游客户的医药新流通服务商[4],因此在致力于构建药品流通服务平台时,必须抛弃原有的业务模式,重新整合上游厂家谈判、下游成员单位销售分配、资金周转等业务流程,同时,积极开展银行信用结算、电子商务支持、第三方物流支持、学术培训等增值服务,提升药品流通服务质量,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4.4开发和应用现代物流信息系统,提高经营管理的水平

现代物流信息系统是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是减少药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增强资金使用效率的必备工具,因此,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必须结合业务流程,积极开发和应用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统,建立成员单位的信息共享平台,增强与上下游客户单位的沟通效率,不断提高共同体的经营管理水平。

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是新医改背景下医药联盟的一种创新形式,是各地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抵御外部竞争对手的有效手段,是我国医药流通新模式的改革和实践;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所创造的药品流通新模式,将在未来医药商业主流营销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也为生存空间日益缩小的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带来了希望。因此,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应积极应对市场变革,顺势加入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等形式的医药联盟,尽早走集中化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全洲药业集团. 湖南省医药流通行业的重大创举[EB/OL]. (2010-09-11)[2012-1-20]. http://www.qzyaoye. com/show.asp?id=241.

[2] 钟可芬. 浙江医药共同体的另类整合[N]. 医药经济报,2010-07-01(1).

[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0年度统计年报 [EB/OL]. (2011-11-02)[2012-1-20]. http://www.sfda.gov.cn/WS01/CL0108/66530.html.

[4] 韩希成, 董晓莉. 医药商业企业应对新“医改”挑战的思考[J]. 中国药房, 2010, 21 (25): 2310-2312.

(收稿日期:2012-02-27)

新型社会组织 篇4

一、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主要危机表征及其特点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沃特·恩道提出“城市化极可能是无可拟的未来光明前景之所在, 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灾难之凶兆。所以, 未来会怎样就取决于我们当今的所作所为”。[1]新型城镇化既是一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也是一种调整经济结构的方式, 更是一种社会建设的改革。新型城镇化无一例外必须考虑到城镇化进程中“人”及“人”构成的社会所带来的危机。

1.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治理方式危机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决定着农村新型城镇化治理方式的调整。城市是集中经济效益, 更是集中社会效益的场所。应充分利用城镇空间、设施的集约, 构建相互依存、关系紧密的市民社会, 以达到共同享有空间、共同分享设施、共同参与决策、共同进行治理的新型城镇化, 这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性。而现在我们在构建城市中, 更多追求城镇空间感, 忽视了公民, 特别是农村人口参与性, 强调政府管理, 弱化了作为城镇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如2000年前后, 广州“华南板块”房地产以“大盘”开发闻名全国。仅十二个最大楼盘就占地15.63平方公里, 平均达1.3平方公里;以平均每户100平方米建筑面积, 每户3.5人计算, 可以容纳75万人。由于区划调整, 政府应提供的设施和公共服务没有及时跟进, 开发商为了吸引消费群体, 安置大量失地农村人口, 填补因政府对公共产品提供不到位的真空, 承担大量交通、供水、污水处理、教育、医疗等社会基础设施和服务。[2]但市场行为在于追求利润, 而公共设施和服务具有高投入、低收益、周期长的特点, 当开发商完成项目后, 不可能长期持续投入, 每次试图提价必然引起住户和安置的农村人口游行反对, 诱发群体事件。

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是现代城镇化的核心关键, 农村人口的个体价值、生态环境、历史传承、文化内涵等人文主题在城镇建设中日益重视, 促使传统的生产型城镇化向生活型城镇转变。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城市的宜居、便利、安全和多样性、历史个性。在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中, 政府如何提供公共服务产品满足社会多元需求, 如何将“社会管理”转变“社会治理”以调动农村社会多元主体参与, 需要政府治理理念的更新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这是当前面临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2. 以城市群为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的规划发展危机

以城市群作为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 决定着社会建设成为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农村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对全国主体功能区进行了规划, 提出了“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要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 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规划引导, 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 成为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成渝一体化成为国家战略布局。

但是, 城市群也是一把双刃剑, 交通拉近城市、城镇间的距离, 如果不筑起“截流体系”, 中心区将像“抽水机”一样将其他城市群或者是中小城市, 特别是农村城镇的劳动、资金、技术、资源和消费群体吸走。这一“截流体系”需要政府进行科学的规划引导, 同时也要发挥社会治理在“截流体系”中起到稳定器的作用。没有一定规模的人口流动, 将使得一个城市或城镇失去活力, 但大规模的人口流失, 将使城市或城镇走向衰落, 农村发展失去活力。城市群不同区域、层级的社会公共服务一体化, 将能成为“截流体系”中重要因素。城市群的人们和农村人口选择不同功能区域, 仅在于从事工作类别和技术的不同, 而享受的社会公共服务产品是同质性的, 地域界限和城乡界限就不是重要因素,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流动。如何建立城市群同质化社会服务, 是当前农村新型城镇化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

3. 以实现农村人口市民化为目标的城镇化就业和生活保障危机

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村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决定着以社会治理路径解决“中等收入国家陷井”问题。拉丁美洲和南亚是二战后人口城市化较高地区, 75%人口生活在城镇。快速城市化使农民失去所依存的土地, 被迫迁往城市, 出现大量贫民窟。快速城市化会带来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 进而诱发高额城市化成本, 这将大大降低城市化带动经济增长的功能, 这就是“拉美模式城市化”带来的“中等收入国家陷井”。受到户籍等制度的限制,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没有出现拉美等国家存在的城市贫民窟问题, 但这种滞后的城市化进程使经济增长失去了一些机会。外来务工的人员, 尤其是外来农村人口与本地居民矛盾诱发冲突也存在, 2011年6月广东省“增城事件”就是由外来人员的一个孕妇与当地保安发生冲突, 上千外地务工人员卷入事件, 冲击警务室, 焚烧警用车辆。事件发生的广东省新塘镇的牛仔衣裤产业占到全国的50%左右, 而大敦村就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0%以上,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 在新塘镇, 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比是2∶1 (50万∶22万) , 在大敦村, 这一比例更是高达11∶1 (8万∶7千) , 是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倒挂十分典型的地区。[3]

二、社会组织化解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危机的策略

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农村城镇化的一种扬弃, 体现了以农村人口的城镇化为核心, 是城镇化的可持续、和谐发展。在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上, 必须重视社会组织对新型城镇化重要作用, 通过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深化农村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积极作用。

1.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发挥社会组织协调功能

社会建设是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的系统工程, 要充分发挥农村人口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性作用, 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主体。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界定政府行政职能与社会的自我管理, 实现“两个剥离”, 党政机关要与社会组织剥离, 行政权力要与自治权利相剥离。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继续简政放权, 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从过去“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行业和领域逐渐淡出, 从管理主导变更为政策引导, 承担起监管、指导的职责, 把应该转给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事项转移出去, 保证了社会组织在农村中的发展空间。

把社会组织作为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发挥好社会组织在新型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 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通过社会组织联动城乡统筹一体化和社会治理, 促进社会救助、社会慈善、社会养老、社会福利、社会救援、社区和谐、社区文化、社区矫正、就业援助、应急处置、纠纷调解等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较好地实现社会多元主体对社会建设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形式的需要。在政府解决有条件落户限制后, 吸引农业人口自愿、分类、有序转移城镇。激发包括社会组织在内的各类活力, 提高农村人口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 真实实现农村人口市民化, 使社会组织成为创新社会管理, 改善民生, 加强社会建设, 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2. 完善制度顶层设计, 实现社会组织制度化和规范化

当前, 我国农村新型城镇化和社会组织正处在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更应当注重顶层设计的力度, 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 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 把社会组织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

一方面, 建立起区域性统筹农村社会建设的机构。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要求, 制定并组织实施社会工作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 确定重大政策, 宏观指导制定社会治理方面的政策法规;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区域性社会治理工作;协调各方建立健全社会群众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 推动社会治理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另一方面, 启动社会组织地方立法程序, 并制定出社会组织促进农村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性文件。以立法来界定社会组织的权利、义务、职能、责任, 使社会组织在一个法定的、权威的规则体系中运行。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各方协同、组织自律、公众监督的社会组织发展体系。建立起与城镇化建设相一致, 定位准确、功能齐全、作用明确的社会组织权责格局。构建分工负责, 协调配合, 依法监督的社会组织管理模式。简化登记程序, 降低准入条件, 形成科学合理, 和谐有序, 健康高效社会组织运行机制。

3. 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推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常态化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会服务, 是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高政府效能、提高服务水平的需要。同时, 通过购买农村服务项目, 激励承接农村服务的社会组织在服务创新、提高专业水平和竞争力。服务项目的选择应是政府部门按照“需求评估”的原则确定, 根据农村人口的需求和特点, 综合确定服务项目, 明确和细化服务指标体系、人员数量、服务标准等。政府在村民和社区居民需求调查和专家评估基础上, 通过招标、定向购买等形式由具备资质的社会组织承接并提供服务。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购买范围力争“应购尽购”, 尽可能开放农村公共资源。为保证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制度常态化, 各级政府每年要评估、遴选出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农村的项目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向社会公开, 通过目标考核的管理机制来推动。二是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平等对待不同类别社会组织, 政府职能部门不得直接委托下属的社会组织或者为承接自身某些职能而组建社会组织, 要建立政府购买农村社会组织服务的招标平台, 建立健全制度防止购买农村服务过程中出现“寻租”现象, 使有能力、服务好、愿承接政府购买农村服务的社会组织获得服务机会。三是以服务农村人口的需求为导向, 紧密结合政府职能与农村人口需求。社会服务项目必须经服务对象的村民和居民认可, 由群众来选择项目、评估团队、服务组织等重要环节, 将购买需求和社会组织资源优势有效对接, 推动农村公共服务满足多元主体多元化需要, 实现政府部门履职、社会组织参与、村民群众满意的多赢局面。四是坚持契约原则。政府与社会组织通过合同形成契约关系, 而不是上下级的行政关系, 不能将社会组织“行政化”, 双方在法律方面是平等主体。社会组织按照合同提供规定的服务项目、内容、质量。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 只能通过政策制度与合同规定的监督、检查和评估等方式开展。

三、小结

截止目前,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改革新的阶段。加快农村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不断激发社会活力, 完善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方式, 成为新时代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如何调动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创新预防和化解由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 确保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安定有序, 发挥社会组织的功能成为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社会组织策略应有之义。加快社会组织建设, 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改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对于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袁奇峰.和谐社会背景下城市开发之困[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编.中国城市规划学术研究进展年度报告2006[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安卓.增城事件冲击波:广东欲破解外来人口管理难题[N].第一财经日报, 2011-08-04.

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篇5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在旗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以农牧民专业合作、农牧民协会、村民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在我旗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我旗共有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181户,其中具有地方特色的养殖专业合作社110户,出资额达11216万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加了53%和52%。其中较为规范的有萨拉沁民族奶食品专业合作社、顺城养殖专业合作社、五一细毛羊协会、五一马铃薯协会等。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在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挖掘农牧业内部增收潜力,促进农牧民增收,推进农村牧区基层民主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绝大多数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才刚刚建立,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强对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促使其健康发展已成为推进新农村牧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主要作用

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坚持对内服务和对外经营并重,在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牧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牧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促进了生产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生产力的聚合,增加了对现代农牧业生产要素的投入能力,促进了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以我旗奶食品加工行业为例,过去牧民们都是单打独斗,难以形成规模优势。自2007年以来,萨拉沁民族奶食专业合作社等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对我旗传统奶食品产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萨拉沁民族奶食专业合作社以赛音呼都嘎苏木贺日斯台嘎查的全体牧户为主要成员,2009年争取旗农开办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41万元,购置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加工设备,提高了奶食品的精深加工能力。目前萨拉沁民族奶食品专业合作社成员已发展到110户505人,年加工鲜奶能力达20吨,2011年社员人均奶食纯收入增加500元。同时,合作社着眼于长远发展,2011,争取到各类项目资金达200多万元,进一步改善了合作社和该嘎查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建立高产饲料基地300亩,投入资金60万元,引进良种西门塔尔牛140头,投入资金98万元,修建嘎查砂石路9公里投入资金90万元,为嘎查50个牧户安装了太阳能照明灯,合作社出资2万元为社员缴纳了3年的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费,使社员的生产生活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二)农牧民增收明显。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通过提供市场信息、组织农牧民生产、实行品牌经营、开展产品促销,同时,各个专业合作社都注重于服务,通过直接参与

市场信息和营销,减少了中间环节,改变了原来靠外来的小贩上门收购,农牧民利益得不到保护的状况,增强了合作社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了农畜产品收益。如顺城育肥牛专业合作社(有限责任公司)是哈毕日嘎镇大营子村83户农牧民集资入股组成。公司主要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经营育肥牛产业,现在主要经营优良西门塔尔牛的育肥、交易、屠宰、加工、冷储、销售、技术指导等业务。主要产品有育肥牛冷鲜肉、牛排、口条、精选牛肉、风干牛肉等。2011年,顺城育肥牛专业合作社(有限责任公司)滚动出栏育肥牛1040头,实现盈利83万元,合作社成员农牧民实现人均增收2000多元。2012年顺城育肥牛专业合作社(有限责任公司)在现有员工的基础之上,再进一步解决20户成员的再就业问题。使人均收入在2011年基础上,每户增收3000元。

(三)提高了农畜产品质量。围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增强农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要求,按照生态、绿色、安全的要求,注重标准化生产,加强对合作社社员的生产管理,提高了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五一种畜场曾因培育出内蒙古细毛羊而著名,细毛羊作为该场优势产业得到认可。时至今日,选育细毛羊技术力量仍有一定群众基础。场领导把握这一机遇,引得群众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成立细毛羊养殖协会,发展细毛羊优势产业,不断提高品种质量,实现农牧民增收致

富。协会积极帮助职工解决生产经营面临的资金技术、引种管理、改良繁育、生产销售等问题。组织群众到南京国际羊毛拍卖会推介五一种畜场细羊毛,以每吨1.5万元价格销售到天津毛纺集团120吨,而零散户同样质量的羊毛每吨最高售价还卖不到1.2万元;河北石家庄客商在实地考察后,以每只450元价格一次性购买了该场120只母羔羊,以每只800元价格购买了3只公羔羊,比散户每只分别高出100元和300元,为群众增收近40万元。

(四)降低市场风险。五一马铃薯协会成立于2010年,由25个马铃薯种植大户组成,主要目的:种薯质量把关、化肥农药的批量购进,作为大客户对外销售,减少市场风险。

二、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带动作用偏弱

尽管近年来我旗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速度较快,但对于农牧户的覆盖率仍然较低。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仅占全旗农牧户10%左右。由于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牧户数量少,内容单一,因而对农牧业产业化、农牧民组织化和农畜产品商品化发展的带动作用还很有限。

(二)服务层次偏低

目前大部分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经营活动,主要以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生产资料的采购服务等初级合作内容为主。而如精深加工、销售等农牧民期盼的,对提高附加值,提高

经济效益作用更大的合作内容,由于受合作社经济实力薄弱及技术人才短缺等影响,开展的较少,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偏低。

(三)内部运作欠规范

多数合作社组织化程度较低,合同约束不强,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市场行情好时,表现出不合作,市场行情不好时,才会依赖合作,嘎查村领导或大户发起组建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股独大”现象较突出。尽管不少合作经济组织把销售环节中产生的利润拿出一部分来分给农牧户,因大多数会员一般只交少量股金或会员费,享受股金分配的份额也不多,且有一部分合作经济组织未进行二次分配,流通过程中的大多数利润是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起人获得的。

三、几点建议

把握好发展农牧民合作组织的着力点。当前,我旗农牧民合作组织还处于起步阶段。推动农牧民合作组织发展,需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金融部门应加强业务创新,提供便利、多样的信贷服务。结合基层信用社改革,提高农村牧区合作金融发展水平,为农牧民合作组织提供信贷支持。其次,建立和完善扶持政策。应落实对农牧民合作组织的资金扶持,实行低税或免税政策,把对农牧民合作组织的优惠政策具体化。安排专项资

芷江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研究 篇6

[关键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110-02

1、国内发展概述

20世纪80年代一些地区出现了农民协会等经济组织,国内学者们才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逐步开始深入探讨。彭军(1999)、牛若峰(2000)、黄祖辉(2008)李觐(2009)从农业、农民及政府三大视角论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其基本结论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适应农业基本生产特点,维护农民利益的必然产物。胡振华(2009)分别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三个层面论述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必要性、合理性。牛若峰、程同顺(2003)等将其划分为社区合作组织和专业合作组织,罗必良(2001年)提出市场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张晓山(2005)根据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分为生产型、采购型、销售型、加工型、(技术)服务型综合型等六种基本类型。孙小燕(2012)根据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创办者的身份,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分为能人牵头型、龙头企业带动型、衣服部门兴办型、政府发起型等类型。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主要集中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必要性、类型等方面,大多数都是一个宏观层面的研究,对区域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研究也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研究不足,芷江县尚属欠发达地区,本文以此为例,意在丰富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研究。

2、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

2.1增强了社会化眼务功能

成立合作经济组织的目的在于实现统一生产经营,提高组织化程度,解决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弊端。由于合作经济组织坚持“内联外销”原则,形成市场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的链条,有效地解决了单个种植农民与产品市场的对接问题,提高了商品率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对农户实行统一价格,按质论价,根据客商车辆,为每户衣户统一安排每次的销售量,并由客商直接与衣户结算。这样,既能保证客商的货源需求,又能使农户产品有稳定的价格和销售渠道,而且在价格上略高出市场零售价。

2.2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着农户。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状况,通过专业合作组织发挥自身优势,把一家一户组织起来,以市场为导向,变被动调整为主动调整,变分散生产为规模生产。规模化生产促使农业产业集群的产生,有农业产业延伸出农产品加工、流通产业,打破以前的产业格局,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2.3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利用自身的规模和资金优势,进行农业技术的引进和改良,以期提高农业生产、加工效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把推广科学技术作为发展生产的重要手段,建立常年培训机制,组织科技培训,培养了一批科技能人,使不少农民学科学、用科学掌握了一定科学生产技能。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技术素质,也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创新。

2.4推动了土地经营权流转

随着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农业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农民的收入也随之增加。合作经济组织需要大规模的土地,这也使得农村实行土地流转经营成为可能。企业可利用衣户流转的土地进行大规模承包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使农村间置的土地充分发挥了经济效益,同时也使有地无劳力耕种的衣户增加了收入。

3、芷江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问题

3.1芷江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1)、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初具规模

芷江县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出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到2012年为止,芷江侗族自治县已登记注册备案的专业合作社95个,其中种植业45个,养殖业23个,林业11个,药业7个,专业服务型5个,加工型3个,综合型(产加销一条龙)1个,基地面积12.97万亩,办公场地860m2,专职管理人员405人,已建帐的23户,其中开户13户。

(2)、促进农民增收

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获得上级各部门累计投入资金508.7万元,自投资金4498.5万元,专业合作社成员3864人,带动农户29671户,技术指导培训63期,人员6434人,农户增收每户平均2000元,盈利分红5家共计分红42.3万元,年总收入26327.3万元,纯利9214.6万元。截止2012年在注册登记的95家专业合作社中运行较好,有发展前景,能带动农户增收的有25家。农民依靠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一方面得到土地流转的收入,另一方面,获得农产品的消费者剩余。

(3)、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目前,我县已形成了粮油、水果、蔬菜、畜禽、烤烟五大支柱产业格局,优质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43.6万亩,其中优质粮油基地26万亩、优质水果基地10万亩、优质蔬菜基地5万亩、优质淡水鱼养殖基地2.6万亩。2009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17.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28元。

3.2芷江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户对合作经济组织实际定义不甚了解

.户由于受自身教育程度的限制,对合作经济组织的定义以及运作不甚了解。一些牵头农户或其他形式的经营组织,为享受政府政策倾斜,跟风登记合作社,实际上并没有以合作社名义开展经营活动和经营只想以合作社的名义个人获利,坐等上级部门的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有的专业合作社既无经营场地和办公场地,从未开展经营,每年套取上面资金数万元。

(2)、组织化程度不高

现有的合作组织中,大多数系营销为主,而且销售的绝大多为原始的初级农产品,没有真正把产、供、销、加、储、运人部组织起来,合作组织还只停留在简单的叠加以增大规模,没有真正呈现有机结合质的提升。组织内部的分工欠缺,尤共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合作组织共同体与衣户生产的联系欠紧密,难以真正做到生产销售上的统筹安排和协调,没统一标准的技术规程,生产技术难以统一规范,造成产品质量难以一致。

(3)、对农户的带动力弱

目前,从总体而言,我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全县农村经济的辐射作用很低,带动农户能力不强。专业协会组织32个,中介组织52个,有成员20085人,辐射农户近12万余人,对全县农户的带动率不到30%,难以适应目前带动农民增收创业的需要。

(4)、缺乏法律支持

尽管农业法明确要求合作组织要“依法成立、依法登记”,但是依什么法很不明确。我国目前还没有—部“合作经济组织法”,造成农民合作组织工作中的三难,登记难、贷款难、税收优惠政策落实难,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我且的许多合作组织均未按照政策、法律、法规进行登记,以致在对外的业务往来难以理直气牡以合作组织开展工作。个别合作组织还系乡(镇)政府组织牵头,这与服务型政府的职能有悖。更重要的是造成成员对政府的依赖,办好了万事大吉,若出现问题则不得了,怨天尤人怪政府。

(5)、运作不规范

由于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合作社发展存在不少隐患,特别是内部产权设置不清晰,带来诸如经营决策不民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隐患不加以解决,将有可能导致合作社走偏方向,一些合作组织没有章程和相关制度,有的即使有也形同虚设,不能按照章程行事,没有相应的制度约束,没有必要的经费开支,以致内部易出现矛盾纠纷,工作运行困难。

4、发展芷江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措施

4.1部门牵头,共同发展

涉衣服务部门(县直单位及其基层站所)的根本任务就是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同时又具有技术力量强,信息灵,网络广的优势。在所辖区域内本行业牵头组织、支持合作组织,既可以发展产业,同时这些部门也可以通过合作组织得到自己应得的经济利益,发展壮大本部门。

4.2因地制宜,多种形式

农民专业合经济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组建形式上,可以农民自办,或者由国家经济技术部门、事业单位牵头办,也可以是农民与其它涉农企业、公司联办。在服务内容上,可以是单项的,也可以是多项的,只要能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能帮助农民办实事,都应大胆地尝试和发展。在发展模式上,可以是合作社办企业,也可以企业办合作社,或者是采了“公司+专业合作+农户”等多种模式。

4.3宣传推介,正确引导

紧紧围绕各县(区)特色资源的开发和优势产业的培养,制定鼓励扶持发展的政策,提供产业发展的规划,强化组织引导,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明确发展方向,搞好发展定位,确定其生产经营的主导产品和服务范围。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必须坚持“自愿、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各级政府要摆正位置。既不能由政府来领办创办,不能对合作组织施以行政干预,也不能对合作组织的发展漠不关心,听之任之。各级政府应该采取积极引导的办法,加速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对办得好的专业合作组织进行总结,通过新闻媒体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召开专门的会议进和地表彰奖励,以典型示范推动其发展,总结推广先进合作组织的做法和经验,带动更多的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4.4优化环境,培育扶持

建立小额信贷扶持制度、会员资金融通制度和财政补助支持制度,认真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特别是起步价的资金短缺问题。帮助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完善的投资融资机制,对外吸纳资本金,对内开展资金合作,充分利用民间闲散资金,挖掘各种社会资源潜力,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对扶持资金的支持,应重点优先考虑有规模、有场地,按专业合作社要求运行,能真正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的项目上,在资金分配时应有目的的了解专业合作社的运行状况,对不合格的没有按专业合作社运行的,应不予以资金支持,对以获得资金支持的专业合作社,主管部门应了解资金的使用和运作情况,确保资金用于发展专业合作社。民政、工商等部门要简化登记手续;税务部门尽可能给予税收减、免、缓;涉农部门在引进新技术,提供新信息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4.5总结经验,加强引导

这不仅是一个方法问题,更是当前的工作任务。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凡是群众创造的就有生命力,例如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等就是如此。同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必须认真总结工作中经验和教训,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反,事先设计再好的想法,如生硬地照搬照套,也会走弯路。当前,我们一个最重要的任务要尊重实践,从实际出发,把群众的实践经验总结起来,进行归类,分成不同地方、不同条件的不同模式,让群众去选择,让群众自觉地接受这个事物,让群众自主管理好这个组织。也就是我们通过总结,将若干模式推荐给群众,老百姓觉得解决这个问题用这个方法比较好,他就会对号入座。总结经验让群众自己去选择,并不是不加强引导和规范,在发展中引导,先发展后规范。要吸了过去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教训,理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运行机制,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机制。同时要本着“立足服务办实体,办好实体促服务”的原则,开展合作社企业经营。

参考文献

[1]彭军.办好农民专业协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J].调研世界,1999.4:11-13

[2]牛若峰.也论合作制(上)[J]调研世界,2000,8:3-7

新型社会组织 篇7

1社会组织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1符合多元化的公共治理主体的需求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镇新市民的社会利益需求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一方面,使得外部社会资源和财富大量的向城镇聚集,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迅速扩张;另一方面,城镇新市民对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在数量上、质量上和种类上进一步提高,对公共治理的要求不断升级,要求城镇政府公共治理职能快速适应需要。在这种职能扩张和城镇政府治理能力薄弱的共同压力下,使得城镇政府在公共治理领域的政府失灵现象不断涌现,直接危及了当地政府公信力和威望。显然仅依靠政府单一治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甚至已经对其产生瓶颈约束的作用。城镇社会组织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职能就是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也是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在保障城镇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在公共治理领域寻求社会组织的合作,显然成为了解决新型城镇化目前面临的困境,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必然选择。

1.2城镇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并积极寻求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本文提及的社会组织包括城镇社区、民间组织或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诸如新型社区的成立、高等教育机构的搬迁和社会公益组织的增加带来了新型城镇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社会组织的自身发展已经在社会公共领域崭露头角,并逐渐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例如,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表现出的诸如就业、市民化、公共服务供给缺乏等社会矛盾与冲突,社区社会组织发挥了不可估量的贡献;高等教育机构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贡献在于对人口的聚集效应、产业的支持效应、人才供给保障、城镇公共文化建设的主导者。一方面,新型城镇建设需要社会组织的参与;另一方面,社会组织出于自身发展和生存空间的拓展的需要也需要积极参与到城镇化建设中来,并进一步寻求与当地政府的合作机制。当地政府也应该给社会组织的成长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平台,为其参与新型城镇化提供空间和机会。

2社会组织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行性性分析

2.1城镇社会组织与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有一致目标

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虽然是政府主导,并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占有核心地位,但城镇社会组织通过发挥其专业性与行业性优势来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部分社会组织,例如社区社会组织承接了地方政府转移的部分职能,再就业安置、居民保障和民生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社会组织参与的主要目的是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并以其自身专业性与行业性优势带动社会公众了解、关注和参与解决该领域的公共问题,其最终目标也是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由此看出,城镇社会组织与地方政府的一些活动的最终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即二者都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也是二者得以合作的最重要的基础。

2.2多元治理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创新社会管理的共识

现代治理理论强调“多元共治”、“公私合作”,强调政府、社会组织和其它团体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二者合作行动以协调多元利益诉求,最终实现社会的良性治理。理论界和实践界都认为多元共治中最重要的两元,就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从近些年的和国家政策来看,无一不在强调政府与社会组织共治的重要意义,治理理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已经深入到中国的政府执政理念之中。各地政府已经开始积极培育和促进相关的社会组织发展,并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领域做出了初步的尝试。二者的合作共治的共识恰逢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潮,给二者合作共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治环境,使得合作共治有了较高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这是二者得以合作的重要条件。

2.3城镇社会组织与地方政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任何合法的政府都是公权力的集中代表,有着调用各种资源的绝对权威,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主导地位,但政府本身作为官僚组织,也具自身的利益(整体政府的自身利益、政府部门的自身利益、官员代理人的自身利益)和“有限政府”的特征,在资源配置方面更多的注重公平而忽视效率。社会组织是“自下而上”而形成的社会自治团体,其在组织运行方面有更多的灵活性、专业性、和高效性。但实际情况证明社会组织自身面临财力、平台、公信力等方面的一些困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总会处于“有心无力”的困境。而地方政府与城镇社会组织的合作,则可以优势互补和短板相接,更好的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求,满足公共利益的诉求,实现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自身价值和利益,这构成了二者实现合作互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综上所述,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互动的新模式和新局面,显然对推动新型城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当下中国政府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诸如产业的聚集和升级、一元二体的社会结构、人口、人才的吸引、传统特色文化的保护、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社会矛盾加剧等困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的问题。社会组织在缓和和解决这些困难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社会组织,管理

参考文献

[1]彭小兵.发挥社会组织在新型城镇推进中的作用[J].中国社会组织,2013,(4).

[2]肖玉明.社会组织: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角色[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6,(1).

虚拟企业——新型企业组织模式 篇8

1. 虚拟企业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 虚拟企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基于不同的环境, 或者是不同的角度、侧重点、适用范围等对虚拟企业做出了千差万别的认识与界定。通过分析这众多的定义, 我们可以将它们大致分为两类:即狭义的虚拟企业与广义的虚拟企业。

所谓“狭义”的虚拟企业实际上是从技术角度定义虚拟企业, 比较强调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工具的运用;另外, 在组织特征方面比较理想化, 强调一种完全松散、平等的组织形态。“广义”的虚拟企业可以理解成为内容上的虚拟企业, 这种定义强调企业间的合作与外部资源的整合, 强调市场反应速度和联盟的动态性, 而不强调必须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工具。比较两种定义, “广义”的虚拟企业有助于从实质上去认识虚拟企业, 并有利于人们把握虚拟企业的核心内容形成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然而, “狭义”的虚拟企业更具现实意义, 毕竟信息网络技术推动并极大促进了虚拟企业的形成, 它的存在与发展保证了虚拟企业的真正实现和优势的实际体现。

综合上述两种定义, 本文对虚拟企业做出了这样的界定:虚拟企业是为迎合快速变化的市场机遇, 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诸种核心能力的动态联合体。这一定义不仅能够反映虚拟企业的本质特征——核心能力的整合与联盟的动态性, 而且突出了虚拟企业运作的技术基础和网络经济这一经济技术背景。

2. 虚拟企业的性质

虚拟企业的根本性质在于其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 突破传统企业组织的有形界限, 强调通过对企业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 迎合某一快速出现的市场机遇。具体体现如下:

(1) 虚拟企业是为了迎合某一特定的市场机遇而连接在一起的企业联合体。市场机会是虚拟企业形成的基础, 面对特定的市场机会, 通过企业核心能力的互补性联合, 形成抓住市场机会所需的竞争优势则是组织虚拟企业的目的。

(2) 虚拟企业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一种无确定边界的网络组织。虚拟企业一般没有地理上的边界, 拥有不同核心能力的企业以某种方式形成一个网络, 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进行沟通。只有在网络经济条件下, 企业间的合作充分利用网络使降低的交易成本大于企业合作的管理费用, 于是虚拟企业才能成为主流的企业形态。

(3) 虚拟企业对市场信息反应灵敏。一方面, 虚拟企业打破传统企业制造、管理、车间、工厂的边界。对传统企业组织内的生产、管理、服务等各项功能广泛融合, 包容了市场需求、创新设计、技术工艺, 把触角深入到市场各个角落。另一方面, 在虚拟企业中, 信息技术取代传统组织中层级式工作方式, 工作人员多为高知识人才, 他们将工作方法和标准程序的集成有机地融入人与经营、技术集成中。从而使得信息的纵向传递距离缩短, 市场与环境信息及决策中心反馈更加迅速, 实现企业敏捷制造。

(4) 虚拟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更加突出。在虚拟企业中, 由于网络技术的充分运用, 分散的信息处理导致组织决策权力下放, 频繁的横向信息交流导致组织结构扁平化。同时, 由于虚拟企业的员工大都是知识型员工, 一般具有特殊技能, 其显著特征是蔑视权威、忠诚于自己的事业。所有这些与传统企业的差异都减少组织中的官僚气氛。

(5) 虚拟企业是一种动态联合体

虚拟企业组织形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虚拟企业是一个“市场机会驱动型”

组织, 它的组成到解散完全取决于市场机会的存在与消失。当市场机会出现时, 虚拟企业开始组建、形成并运作;当市场机会消失时, 虚拟企业便告解体。

二、虚拟企业的特点

1. 组织结构扁平化、网状化

虚拟企业的结构是扁平化、网络化的, 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 从而提高了企业运作的效率。

2. 功能虚拟性

虽然企业内部有独立的财务、生产、销售等部门, 但由于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 企业可以集中精力发展它的核心优势, 而该企业其他的功能则被虚拟化, 由外部最好的企业来承担。

3. 以网络为主要渠道的各部门并行运作

虚拟企业是以网络为基础的。这种特殊动态联盟要求必须建立覆盖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及顾客的信息网络。尽管企业成员的活动在空间上是分散的, 但在时间上是确实并行的, 这样就形成以网络为主要渠道的各部门并行运作模式。

4. 合作的契约性

由于虚拟企业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法人实体构成, 因此它必须有自己的内部约束机制, 从而各个内部的企业必须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签订协议, 来界定各合作伙伴的利益关系。

5. 组织的时效性

虚拟企业是随着市场机遇的出现而产生, 并随着市场机遇消失而解散, 因此它只在市场机遇的生命周期里存在。当虚拟企业解散后, 各成员企业仍然可以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6. 成员企业的优势互补及资源优化配置

虚拟企业是在各成员企业优势互补的基础上产生的经济组织, 在每一个价值链上, 各成员企业只用专注于自己最拿手的、最具有竞争力的业务。这样一来, 整条价值链上都实现了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三、虚拟企业的产生条件

虚拟企业产生的背景是全球经济和和信息网络的建立、高科技时代的到来。在这种形势下, 企业间竞争和联合并存, 为了更好地生存和更有效地利用全球的资源, 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各企业有意或无意都在寻求一种资源最佳配置方式—虚拟企业, 其产生的条件如下:

1. 共同的市场机会

在市场机会面前, 所有企业是平等的, 而在共同的市场机会中各企业都在极力寻求一种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构成虚拟企业的思想基础是共有的市场发展机会。当几个公司同时看好市场需求的某一产品或项目时, 它们立意要从事该产品或项目, 这种共有的观点便是各企业共同连接在一起创建虚拟企业的主导思想。

2. 市场竞争有序, 无垄断出现

若在市场中发生垄断现象而形成一个垄断市场, 就不可能有共同的市场机会, 也就没有虚拟企业的出现。而市场竞争有序是指市场竞争符合竞争本身特有规律, 在市场中没有垄断现象出现。

3. 全球资源共享和企业资源共补

面对共同的市场机会, 开发共同的产品或项目, 各企业都在极力寻求一种以最大有效利用资源或最少成本的方式来完成产品或项目工作。当各企业纷纷接受资源的共享或互补时, 资源的互补地位就越来越重要, 资源互补性的巨大潜力奠定了虚拟企业形成的经济基础。它包括:资本的互补、人才优势的互补、管理的互补、市场营销的互补、技术的互补。

4. 利益共享

各公司在资源上即资本、人才、技术及管理上所具备的互补条件, 吸引着有这类要求的公司相互联系, 改变以往单兵作战的方式, 迫切形成一种组合, 集中优势迅速进入市场, 取得更大的收益。共同的利益使得竞争多元单位在共同的目标下得以组合, 形成虚拟企业。

四、虚拟企业的实现模式

虚拟企业的实现模式可归纳为3种:

1. 一主多从型

主要是复杂产品的生产, “核”仅从事产品的装配。例如飞机的生产, 大量的飞机零部件是由成百上千个分散在不同地点的企业供应的, 由总装厂装配成最终产品。采用一主多从型的虚拟企业模式, “核”的生产系统能很方便推行JIT、OPT和全面质量管理, 可以促使实现高效率的供应链, 为主机厂和配套厂都带来经济效益。美国的波音公司便是一个一主多从型的虚拟企业。

2. 专有技术和品牌型

在设计、开发和制造新产品的过程中, 往往需要某些专有技术和特种设备, 例如新型材料的研究、复杂过程的仿真、超精密加工等;在产品的营销过程中, 可以凭借品牌获得市场和顾客。这种掌握专有技术和品牌的小公司是知识型和智力型的, 他们虽然不具有大型生产设备和能力, 但却掌握着关键的技术和品牌, 往往成为虚拟企业的“核”。日本的任天堂、美国的耐克公司便是很好的例子。

3. 动态联盟型

随着经营机遇、经营过程和合作伙伴、经营目标和核心资源、产品供应链以及风险和利益等关系的变化, 虚拟企业的“核”可能发生变化, “核”地位是动态的, 谁能最先抓往市场机遇、并对整个产品的概念和关键技术有所创新, 谁就可能优先获得领导权。当然, “核”可以是相对稳定的, 也可以是交错的, 即就某种产品而言, 本企业是盟主, 而在另一产品的制造过程中, 则是配角, 是“盟友”。动态联盟的成败关键在于如何构成满足顾客需求的联合生产过程的运行机制, 使生产要素有效地组合, 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

五、虚拟企业对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启示

虚拟企业强调在合作中形成竞争优势, 它的建立要以企业信息化、市场法制化和结构扁平化为前提。这种要求对于我国目前实施企业虚拟化的条件还有欠缺, 但是, 这种依靠信息技术加强合作, 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充分组合和利用现有资源, 提高竞争力的经营思想, 对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 企业要重视利用外部优势

一个企业不可能拥有经营所需用的全部资源, 这是我们必须明白的一个事实。近年来的企业改革和重组中, 不少企业仍然没有跳出“大而全, 小而全”的圈子, 试图把企业搞大搞全, 做到“万事不求人”, 这种做法还宥于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 不利于建立健康的市场经营济体制。当前企业一方面应利用自身的有限资源形成自己的核心优势;另一方面应利用信息网络寻找外部优势, 借助虚拟企业形式, 使其为我所用, 形成合作竞争优势。

2. 树立合作竞争观念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 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也日益全球化, 市场竞争无国界和无企业界限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每个企业的实力都是有限的, 无法担保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只有靠合作来弥补自己某一方面的不足, 从而增强实力, 因此树立合作竞争的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3. 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

要实现企业之间优势资源的共享和协同运作, 没有强有力的信息支持是不可能的。企业信息化也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没有信息, 就没有应变能力, 就没有市场, 企业也就没有生命力。

4. 企业规模不是越大越好

规模大虽然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发展, 但是在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下, 企业规模增大, 就容易扩大机构建设和增加管理费用, 从而加大成本, 而且会使敏捷性变差, 造成企业跟踪和调整的速度难以跟上市场变化速度, 错过市场机会。

5. 把“鸡蛋放在最安全的篮子里”

为避免风险, 传统的做法是多元化经营, 这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具体体现。但这样做是有条件的, 如果片面应用, 不但不能分散风险, 反而会带来更多的风险。事实上, 每个企业的经营资源是有限的, 按合作竞争的观点, 每个企业应该集中使用自己的优势资源, 建立起自己的核心优势, 即编织一个“最安全的篮子”。但许多事实表明, 我国的企业不是多元化经营做得不够, 而是缺少自己的专长。如何构造并经营好自己的专长, 是当前我国企业应该考虑的战略重点。

虚拟企业是为了适应市场挑战和实现企业长远利益最大、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聚合在一起的紧密合作的企业业群。虚拟企业无疑将成为21世纪最有竞争力的企业运行模式, 现在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了初步发展, 中国的许多企业也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融入虚拟企业中, 中国的许多企业已经成为外国企业的“盟友”和“合作者”, 但能成为“核”的寥寥无几。培育中国虚拟企业的“核”已是当务之急。过分追求企业的兼并, 扩大企业规模既不适合中国国情, 也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企业应把注意力集中在提高企业的敏捷性、柔性等适应当代市场要求的企业核心能力上。

参考文献

[1]陈建长:对虚拟企业若干问题的认识.粮食科技与经济, 2004 (6) :21~22

[2]邹 艳: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研究[学位论文].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7

创新型组织的特征研究 篇9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过一只无形的手在推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就是市场竞争。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创新就像是破开这激烈竞争的混沌状态的一把利剑,它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一个组织进步的重要部分。在当代,几乎各行各业的领跑者都是依靠不断地创新来保持组织的活力。为组织肌体注入创新这股强心剂将是组织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这样,创新型组织就应运而生。创新型组织对于国家来说,它是一个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集合体,体现在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上;对于大学而言,组织是由知识、资源环境、学习者和教学者所组成的整体,体现在知识创新上;创新型组织还包括创新型区域,它包容了一个地方的产业、技术、制度等;而通常所说的创新型企业,不仅是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它还是由员工、顾客、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和其他环境因素所组成的小社会[1]。在创新型组织中,竞争主要建立在组织内部相互依存度,灵活性以及成员互相合作的基础上。但是如何使得组织内部具有浓厚的创新文化以及员工们拥有的很强的创新激情却被很多组织所忽视。因此,需要解决的最基础而且最关键的问题是其特征的挖掘,本文将从组织的构成要素和结构等方面对创新型组织的特征进行分析。

2创新和创新型组织的内涵

(1)创新创新,其英文单词源于拉丁语,原意有3层即更新、创造出新的东西以及进行改变。创新理论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上半叶,它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的。他认为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生产函数,即把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实现生产要素的从未有过的组合[2]。继熊彼特之后,许多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都对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德鲁克持有如下观点:创新判断标准不是科学或技术,而是经济或社会的一种变革,是消费者、生产者、公民、学生或教师等人的行为中的一种变革[3]。斯蒂芬·P·罗宾斯所著的《管理学》中,定义创新为形成一种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工作方法的过程,即富有创新性的组织能够将创造性的思想转变为某种有用的结果[4]。

(2)创新型组织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管理的任务是要让人可以共同合作,要善尽人之长处,而且要让人的短处不碍大局,这就是组织的目的[3]。组织是制度的内容,也是管理的要素。而组织要想成功地进行竞争,就必须创造出新的产品或服务,并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不断地对产品和流程进行创新,这样,就产生了创新型组织。

关于创新型组织,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主要涉及构成要素以及结构方面。代表性的观点有:熊彼特认为当现有的市场结构随着新产品和服务的引入而被打破的时候,就会创造出新的社会财富,他把这种过程叫做“创造性破坏”;Hage认为组织的技术人员和专家的比例越高,则表明该组织的创新水平越高;Covin和Slevin运用新产品开发和引入的数量以及产品线改进和更替频率来评价组织的创新程度;英国苏赛克斯大学的费里曼教授在1982年出版的《工业创新经济学》中,对成功创新的组织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创新型组织内部的研发能力很强,愿意冒高风险去关注潜在市场;美国学者比斯特和沃特曼对创新型组织的调查发现这些组织中的企业家具有较强的创新倾向;Knight认为创新是对于组织所面对的挑战,追求创造性的新奇的解决方案,包括产品服务的开发也包括履行组织功能的管理技能和技术的提高;Christiansen在他的著作《建设创新型组织》中考察了成功的创新型组织在战略目标,组织文化,项目管理等方面都比普通组织更加出色;Antoncic和Hasrich认为创新型组织的主要特点就是注重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的创造,同时注重改造组织的结构以适应这种创新;我国学者官建成和王军霞认为,成为创新型组织,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的,即创新的文化氛围、对创新的投入、创新的成果产出等等;罗宾斯认为,要激发组织的创新力,需要通过3类因素:组织的结构、文化和人力资源来实践[5]。

创新型组织是指这样一些组织,它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强,组织成员能够比较协调地进行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活动[3]。在这些组织中,无论是组织的领导者还是普通员工都有变革的渴望,并逐步把“变革”转化为组织的例行规范,就是“把创新精神制度化而创造出一种创新的习惯”[6]。

本文认为无论是非盈利性组织还是盈利性组织,创新型组织建设主要是在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两方面。笔者认为组织创新是技术创新得以发生的基础和平台,而技术创新是组织创新的目的和归宿。在创新型组织的创建过程和完善过程中,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是不断融合和渗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两者之间的发展需要有一个相对的平衡点,当到达这个点之后,组织的不断创新可以促进新技术,新构思的发生,而技术的创新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开扩眼界,不断的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达到组织创新,并使创新型组织建设进入下一个循环。不少研究都证明,在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共同作用过程中,可以增加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和产品的竞争力,并且可以为保持组织的持续竞争优势发挥重要的作用。一个创新型组织是否能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否能相互协同,进行递进式互动,并能良好地配合。

3创新型组织的特征分析

本文所要研究的特征,是指创新型组织与传统组织相区别的各个方面,一般包括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在内部特征中,组织成员以及其组织文化是研究的主要对象,而组织所在的环境特点等则是其外部特征研究的出发点。

(1)组织员工的冒险精神首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员工的年龄层次来考虑组织员工特点,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虽然不同年龄段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而且对待创新有不同的见解,但是在成功的创新型组织中,员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具有冒险精神。向假设发起挑战并质疑权威的这种冒险行为能够降低那些由于依赖过去的成功而带来的长期的更大危害的风险。当员工向组织的条条框框发起挑战时,他们就是揭下了组织的“眼罩”,使组织能够真正感受到这个世界,而且倘若这些个条条框框已经不再完全正确的时候,这些员工就会提出新的观点,使公司在陷入泥潭之前就调转航向[7]。

(2)组织成员具有求异思想组织中的创新先锋往往是求异的思考者,由于具有这种特点,他们容易引起组织内部的混乱和紧张,他们对问题的反正统的思考方法,对于多数循规蹈矩的人来说常会引起波澜。例如,弗朗西丝.霍比在她的著作《创造创新文化》中写道:当有异议者在场时,组织会思考的更好,有持异议者挑战他们的观点,他们就会有可能提出更创新的概念,实际上他们可以完全错误,只要组织的激励方式得体,就可能产生很好的结果。

(3)组织领导者具有创新激情创新型组织成员中不仅仅只有被雇佣者,还有另外一个重要角色就是领导者。如果有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成员,但是领导者却是一个思想顽固不化,传统守旧的人,那么这个组织也不会进行任何创新建设。相反,富有创新激情的领导者却可以感染组织成员加入到创新任务中来。有效的领导者能够激励组织成员和自己共渡难关,他们为组织指明前进的方向,并向成员解释通过克服惰性可以实施变革达到创新的目的。最优秀的领导者不一定只有命令和控制,越来越多的领导者扮演着教练的角色。比如原通用电气公司(GE)总裁杰克.韦尔奇就是这样的领导者,他鼓励下属为了组织利益超越自身利益,并且帮助员工用新的观点看待老问题,鼓励调动员工为实现组织利益付出更大的努力。

(4)组织结构扁平化为了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和组织应变能力,创新型组织要求组织结构尽可能扁平化。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具有许多优点:(1)效率高。由于管理层次少,信息的传递速度快,从而可以使高层尽快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2)失真率低。由于信息传递经过的层次少,传递过程中失真的可能性也较小。(3)富于创造性。较大的管理幅度,主管人员对下属不要控制的过死,这样有利于下属主动性和首创精神的发挥[8]。

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以创新为战略的企业日益体会到需要有机结构的灵活性,而组织结构扁平化正是基于创新型企业战略考虑。通过构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以实现企业在进攻中追求快速反应和灵活的创新目标[9]。传统组织中,往往实行直线型或职能型组织结构,在直线型中,下级必须严格执行上级的指示,按章办事,不能发挥充分的自主性,在职能型中,组织从上到下按照相同的职能组织起来,这在要求多方面发展的创新型组织中,成为了阻碍因素,如表2所示。

(5)组织具有清晰的目标创新型组织必须明确要达到什么目标,并坚信这一目标体现了重大价值。这种重要性将激励着个体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调整个人关注的中心。只有制定了正确的目标,组织成员才能明确要为什么而奋斗,以及在奋斗过程中如何产生创新,试想,一个组织连目标都无法确定,又将谈何创新?

(6)组织内部需要内部沟通以及相互协作成功的创新是一个良性循环,不同的成员之间要有效沟通,达到信息共享,成功的创新可能是高效团队的成果,而高效团队也许会成为再次创新的结果[10]。组织中,良好的沟通体现整个团队成员之间,同事之间能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能够迅速有效地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情感[11],会使组织建设更有效地进行,否则,会带来许多滞后的后果。一个组织内部,存在着许多部门,它们共同的职责都是提高组织竞争力,促进组织的发展,创新活动是利用整个组织的资源来进行的,而在整个创新活动的产生过程中,通常需要涉及到多个部门共同协调,因此,只有相互协作,从整体利益出发,才能使组织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7)提倡创新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一个组织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凡创新成果多的地方(如美国的硅谷、中国的香港),往往拥有良好的创新性环境,特别是有尊重个性、崇尚创造、团队协作、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是一个创新型组织组成的前提,如果组织成员感受不到组织氛围,那么这个组织很可能就会在不久解散。有关成功的创新型组织的研究表明,这些组织中的成员对他们的组织有一种深厚的认同感,将个体作为整体中不可缺少的步伐,视组织建设为己任,只有每个员工做到这一点,才能建立良好的组织氛围。

(8)组织具有美好的愿景一个以创新为战略的组织,必然会设计美好的愿景。在组织内部,对于如何取得共同的价值观十分重视。而共同的价值观往往是建立在良好的团队精神基础上的,团队精神是创新型组织的灵魂,成员之间如果没有团结互助,团队绩效就会下降,特别是,当一个创新项目达不到期望标准时,尤其需要这种团队精神。当互助程度很高时,成员们会更积极有效地投入到创新建设中,相反,如果缺乏团队精神,大家都会明哲保身而避免冒险,就不会形成美好愿景,那么创新精神也就会随之消失。

(9)适应外部环境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外界环境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当今社会,都在提倡建立创新型国家,在这个大环境下,建立创新型组织可以说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组织是构成国家这个整体的一个个细胞,只有每个个体创新能力得到认可,整个个体才能体现出创新特征。创新型组织在不断加强与外部环境的联系的同时,能弥补自身能量的消耗,为创新能力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

(10)人力资源系统的支持一个组织的创新能力强弱主要是由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决定的,所以,一个创新型组织必须具有完善的人力资源系统。喜欢创新的人内心都富有激情,并且可以感染他人加入进来,他们的总体创新精神就会得到启动,为将来更富于创新性的成果提供更有利的支持。组织中所需人才,除了具备必需的技术能力外,还应有优秀的个性,其中后者尤其重要却经常被人们忽视。并不是所有技术精湛的成员都能与他人良好相处,在绩效高的组织中,成员不但具备技术水准而且拥有人际交往技能。不过,组织成员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得到日益提高,组织的每一次创新都将有可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员工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等都将在创新的过程中得到升华,不同员工的知识都会得到交流和沟通,从而达到能力提高的目的,并以此作为下次创新的基础。有了高效的人力资源系统的支持,能使得人才管理简单高效,更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开发。

4建立创新型组织需解决的问题

纵观上述特征,我们主要从成员特点和组织结构文化环境等方面进行剖析,在组织发展道路上,针对创新型组织的特征,还有许多我们需要重视解决的问题。4.1培养有创新精神的成员

(1)加强培训创新型组织中积极的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刻让员工保持知识的更新和与时俱进是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现代比较先进的组织中都很重视学习,现今社会中,信息更新的速度极快,稍放松就会跟不上步伐,培训可以让员工们充实自己,时刻保持最新状态,意识到技术和组织创新的必要,用更新颖的方法实现组织的跨越式发展。

(2)积极引进具有创新精神的员工具有鲜明创新精神的员工可以感染其他成员坚定不移的将创新想法付诸实施,努力克服阻力,争取创新任务的成功完成。比如,在海尔公司内部对人才的观念是“赛马”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相马”。“赛马不相马”的机制就是给每一个员工创造一个开放的环境,带给企业的好处就是可以用新鲜的方法解决许多疑难问题。

(3)确定正确的失败观和竞争观成功的路上难免会有失败和挫折,传统组织都希望在竞争中获得根本的胜利,这就有可能暗示员工拒绝失败。现代组织中对失败的宽容态度可以让员工积极思考,坚持不懈。随着创新活动的进行,组织绩效也许会经历短暂的低谷,但是这些现象可以让员工明白竞争的本来面目,认识到短期内的失败虽然不可避免,但是却会在长期内让组织把竞争对手甩在后面。全体成员要坦然面对失败,勇于承担风险,用新的方式方法解决创新问题。

4.2设计孕育创新的组织结构和文化

(1)减少组织的集权化传统组织中的控制层与被控制层是以命令的形式进行的,根据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 Gregor)的X理论,命令式的控制方法可以让不喜欢工作的员工被迫承担责任,从而实现组织目标,但是也正是这种方式抑制了员工的创新精神和自我管理的精神,阻碍了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的交流,不能激发出创造力和创新精神[11]。如果组织给员工足够的空间,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地支配自己的活动,那么就可以使得员工的创新精神得到鼓励,从而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组织的活力。

(2)保证充足的资源供给组织要确保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持创新建设,这些资源包括资金,物资,人员,时间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员工一旦产生有创意的思想,首先考虑的就是组织是否有足够的资源,保证这些想法被转换成现实的产品服务或工作方式。如果某一阶段的成果不尽如人意或者由于采用新想法而带来失败,足够的资源也可以让组织有能力吸收失败带来的损失。

(3)创建合适的反馈方式传统组织中的反馈渠道主要就是自下而上型的,领导者根据下级提供的信息做出决策,但是,某些时候,员工们为了个人利益或者其他原因会歪曲或夸大工作成果,如果采用适合的反馈方式,就可以避免因偏听偏信造成的与事实不符,这些反馈渠道可以是360度反馈法,目标管理法,走动管理等[4]。每种反馈方式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组织可以把多种方式综合运用起来,以达到最佳效果。

5结语

创新型组织不仅存在于企业,而且一些政府、学校,甚至一些用于专门项目运作的部门都可以被称之为创新型组织。在国内外,诸如微软、惠普、华为、海尔、联想等等一些领先企业都是创新型组织的代表。如何成为一个高效的创新型组织在理论界和实践中都掀起了高潮,在当前的环境中,组织中的创新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如市场前景、技术环境、内外部条件、收益丰欠等等,而知识又是极易被盗窃和流失的,因此,如何使创新得以用之不竭,组织产生力量、持续力与价值的源头,是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组织的关键。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充分分析自身组织的特征,努力朝成功的创新型组织迈步,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推动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摘要:首先,对创新和创新型组织的内涵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创新型组织的特征,以及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接着,从组织成员、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外部环境等方面对具有创新精神的组织特点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建立创新型组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建立创新型组织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创新型组织,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海口:海南出版社,1985:5-23.

[2]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易家祥,张军扩,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3]彼得.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M].刘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967.

[4]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孙建政,黄卫伟,王凤彬,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35-527.

[5]官建成,王军霞.创新型组织的界定[J].科学学研究,2002(3):34.

[6]F.赫塞尔本.未来的组织-51位世界顶尖管理大师的世纪断言[M].胡苏云,储开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0-80.

[7]杰夫.莫齐,理查德.哈里曼.公司中的创造力-创新型组织行动指南[M].鲜红霞,郭旭力,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6-79.

[8]吴艳霞,黄铎.企业技术创新组织形态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6(12):203-217.

[9]安毓环.谈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J].中国统计.2005(11):53-54.

[10]胡刚.中国企业急需组织结构创新[J].企业活力,1998(12):45.

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探析 篇10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资产质量的优质性。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产权清晰,出资人对其资产的保值增值负有完全责任,严格控制贷款风险水平,从源头上保证了其资产质量的优质性。还由于其不承担国家政策性业务,没有任何历史不良资产的包袱,这些都确保了其资产质量要比传统农村金融组织更好,赢利潜力更强。二是信贷信息的充分性。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是地方性金融组织,专门为农户和中小企业服务。其员工通常十分熟悉本地市场,通过长期的合作关系,对农户及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和信誉状况的了解程度逐渐增加,信息不对称程度较小,风险识别能力也较强。三是经营管理的灵活性。由于其经营成本低,能有效地降低为客户融资过程中的交易成本。还由于其网点广泛分布农村,可以根据 “三农”的个性化需要,灵活地设计信贷的细分市场,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推动金融服务的差异化和多样化发展。万一出现经营不善的情况,也可以发挥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及时调整方向,或接受其他更有竞争力的资本接管。四是经营决策的独立性。按照银监会的规定,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是一级法人机构,这样为其独立实现经营决策提供了制度保障,更能较大程度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其靠近农户的优势,及时根据农户的需求调整措施,减少逐级审批中的信息丢失和时滞,提高工作效率。

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培育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 一是定位不清。一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特别是村镇银行,过分追逐资金的赢利,营业网点往往设在比较富裕的地区,把业务对象放在贷款金额比较大的企业和出口企业上,偏离 “高成本、低收益” 的三农业务,违背了银监会 “先努力解决服务空白问题,后解决竞争不充分问题”而设立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初衷,淡薄了为三农服务的目标。二是门槛高,不利于多元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的进入。银监会尽管规定10 万元可以开办农村资金互助社,100万元可开办村镇银行,但实际运作过程中,各地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特别是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从几百万元攀升到上亿元的高门槛,使广大的民间资本拒之门外。三是社会认可度和吸储能力低。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由于成立时间短,许多群众误认为村镇银行是入股的私营企业或老板的个人银行,不敢前来办理业务。加上多年的 “国本位”意识,人们习惯把钱存入国有银行或农村信用社,因而造成村镇银行吸收存款难。四是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经营风险难于控制。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基本集中在县乡两级,从业人员大多数来自本地相关金融机构或新手,不少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不高经验缺乏,如果不重视业务技能的培训,新型农村金融组织难以实现专业化管理,这也会潜伏着因人的因素造成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出现,是改革开放政策进一步深化的新鲜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完美无缺,有机遇有挑战,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机遇优胜挑战。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其所以具有发展优势,国家政策扶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为进一步发挥并发展当地农村经济的带动力量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作用,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培养还必须向纵深推进。一是要念好“农”字经,深耕 “三农”金融田。新型农村金融基于 “三农”而生,其根基也应深扎 “三农”。要本着弥补农村金融市场空档的原则,以农村信用社网点分布不到位和服务力量薄弱的老、少、边远农村地区为重点,立足县域,贷款用途以发展农产品种、养殖为主,鉴于实力和风险因素,尚不宜以乡镇企业作为放款对象。对于确已满足当地农村资金需求的剩余资金,严格按照银监会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可以购买农业发展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或通过其他合法渠道服务“三农”。这样,准确把握自身定位,专注小农户、中小企业,做深做实县域和农村市场,走一条集约化、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不动摇。二是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鼓励民间经济主体自发地进行各种金融创新,培育出一大批遵循本地化、特色化、多样化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本地化就是发挥其熟悉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的优势,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不良贷款,让其业务集中于所在地区,尽量避免跨区经营。特色化就是要从 “小”字做文章,小机构,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小客户,着眼小农户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小贷款,贷款形式以小额信贷为主,利于降低经营风险。坚持小机构、小规模,发挥 “船小好调头” 的优势。三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特色。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具有资产质量的优质性、信贷信息的充分性、经营管理上的灵活性和经营决策的独立性等优势,这有利于其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通过创新贷款担保方式,实行收费权和收益权担保、林权抵押、动产质押,通过股权经营权、土地承包权、房屋使用权、订单、仓单、原材料或产成品来质押办货,对企业实行 “第二保证人”制度,对个人贷款实行连片放贷制、多元联保制、捆绑担保制等。可以利用 “地利”和 “人和”的特点构建营销服务团队,还可以通过走农业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道路,组建科技型金融产品营销人员,打造科技金融复合人才专业队伍,为农业第一线服务。通过实行分层次、全方位市场营销,就能打造 “三农” 和小微企业金融 “蓝海”,让新型金融组织方兴未艾,推动全社会发展环境的根本改变。四是强化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确保从业人员较高的整体素质。对高级管理人员要严格审查其从业经历和职业操守; 对一般从业人员,要严把录用关,实施严格的岗位培训制度,增强操作技能和风险防范的能力,做到有一定文化修养、熟知当地情况、确保业务熟悉、服务到位。

我国已进入奔小康的关键时刻,全民奔小康的广度深度难度都在农村。俗话说无钱空办事,要让农民富裕,就必须给他们提供发展资金,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建立与健全,就是打开农村繁荣的金钥匙,如何进一步使新型农村金融业蓬勃发展的确值得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阮小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探讨[J].改革与战略,2011(4):80-82.

上一篇:内部经济下一篇:功能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