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

2024-07-25

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精选十篇)

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 篇1

1诱导缓解治疗

即用几种不同的药物在短期内使患者达到CR, 包括临床征象消失、血象正常、骨髓象正常、原始细胞<5%。分型中除多发性硬化 (MS) 外, 其他类型基本上采用相同治疗。

对于初治ALL诱导缓解治疗的目的是大量杀灭患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而尽量减少损伤体内的正常细胞, 使骨髓造血功能恢复, 骨髓幼稚细胞<5%, 一般的临床方法检查不出病症, 从而获得CR;诱导治疗的另一目的是尽快达到CR。CR率是评价一种诱导治疗方案优劣的重点, 是关系到ALL患者是否能够长期无病生存 (EFS) 甚至治愈的先决条件[1]。通常用几种药物联合化疗能杀死99%的白血病细胞, 恶性细胞从1012减少至108, 使骨髓中原幼淋<5%即达到CR。小儿ALL的诱导缓解治疗中应用VP方案使90%以上小儿获CR, 加左旋门冬酰胺酶 (L-ASR) , CR率仅稍有提高[2]。在高危小儿ALL治疗中用4、5种药联合化疗, CR率不增加, 并且增加了药物毒性带来的风险, 但主要的是减少复发, 提高长期EFS率。ALL诱导缓解治疗首选国内外常用的标准方案VDLP方案[3]。去甲氧柔红霉素的联合方案:去甲氧柔红霉素亲脂性高, 易被肠黏膜吸收, 可口服, 对心脏毒性低, 作用强于柔红霉素 (DNR) 与阿霉素, 是较好的抗白血病药。该药与长春新碱 (VCR) 、L-ASP和泼尼松联用, 治疗难治性ALL病例的CCR率高于用柔红霉素与上述3种药物的联合治疗[4]。

2缓解后巩固治疗

巩固治疗或后期强化疗指在CR后立即进行几个疗程的强烈化疗。早期强化疗在用哪些药物联合巩固、强度上各治疗组尚无统一的方案。推荐用CAT方案, 环磷酰胺 (CTX) 800~1000mg/m2第1天, 阿糖胞苷 (Ara-C) 每天100mg/m2×7d, 每天2次 (每12小时1次) , 皮下注射, 硫鸟嘌呤 (6-TG) 或巯嘌呤 (6-MP) , 每天75mg/m2, 晚间顿服×7d;HR-ALL时可采用中、大剂量Ara-C, 1~2g/m2, 每12小时1次× (4~6) 次, CTX和6-MP同上[5,6,7]。

3 CNSL及其他髓外白血病预防

由于体内存在血脑脊液屏障和血睾屏障等白血病细胞的天然药物性庇护所, 髓外白血病的复发直接影响白血病的存活时间, 导致全身复发, 因此庇护所预防性治疗日益受重视, 若不进行庇护所预防, 有40%的小儿ALL在CR后3年内发生CNSL, CNSL占小儿ALL复发的75%。男孩7.7%发生睾丸白血病[8]。常用的化疗药物如VCR、DNR、Ara-C、CTX、L-ASP等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杀灭脑脊液中的白血病细胞, 而往往在脑膜上增殖并发生CNSL, 继而导致骨髓及其他髓外复发。因此庇护所预防性治疗十分重要, 应从化疗之初就开始并贯穿整个维持治疗[9]。有资料显示, 50%的儿童接受24Gy照射后, MRI检查有不同程度脑萎缩、脑白质病、脑钙化、脑灰质异常等[10]。目前美国St.Jude儿童研究医院正尝试除复发者外取消对所有患儿的放疗。三联鞘内注射联合全身化疗是预防CNS白血病的主要方法, 对初诊的患者尤其要避免腰椎穿刺损伤, 以防止白血病细胞进入血液循环。

4再诱导治疗

一般在第3次大剂量甲氨蝶呤 (HD-MTX) 、四氢叶酸钙 (CF) 10~14d起, ALL的早期强化治疗分2个阶段, 第1阶段用VDLP, 与诱导治疗的不同之处是DNR和VCR每周1次共2次, 泼尼松剂量每天45mg/m2共14d, 逐渐减量, 7d内停药, 口服。第2阶段用依托泊苷 (VP-16) 每次200mg/m2, Ara-C每次300mg/m2, 每3天1次, 共3次, 静脉滴注。SR-ALL的早期强化只用VDLP[11]。

5巩固和维持治疗

巩固治疗通常持续4~6个月[11], 目前各协作组常用的巩固药物包括:大剂量Ara-C (1~3g/m2) 、鬼臼类药物 (Vp-16、Vm-26) 、大剂量MTX (1~5g/m2) 、蒽环类药物 (DNR、阿霉素) 、烷化剂 (CTX、异环磷酰胺) 、大剂量L-ASP等[12]。T系ALL白血病细胞内甲氨蝶呤多聚谷氨酸盐 (MTX的活性代谢产物) 的浓度明显低于B系ALL, 因此T系ALL要达到最佳疗效需要更大量的MTX (通常5g/m2) ;此外伴有TEL2AML1和E2A2PBX1融合基因的ALL细胞内甲氨蝶呤多聚谷氨酸盐的浓度低于其他基因异常者, 增加MTX的剂量也可提高疗效[13]。

6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对患儿施以极强烈的骨髓摧毁性治疗, 然后输入供者的造血干细胞, 供者造血干细胞在受者体内生长时, 通过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及产生移植物抗白血病的作用, 以达到彻底清除白血病细胞的目的[14]。目前造血干细胞可从骨髓、外周血或脐带血获得, 效果相近。由于化疗的不断进步, 过去疗效不佳的ALL亚型可能现在或将来能够治愈;相反随着移植技术的发展、HIA配型方法的改进以及干细胞供者的不断拓宽, 一些以往不考虑移植治疗的患者可能获得移植机会。所以, 决定什么样的患者适合移植治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决策者总要不断地权衡利弊才能做出恰当的选择。就现阶段而言, 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用于非常高危的ALL, 如伴有BCR2ABL融合基因或早期治疗反应失败及早期复发的ALL[15], 因此在选择移植前, 必须与化疗比较, 有明显的优点才采纳。

7预防及治疗感染

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 篇2

1、多吃高含蛋白质的食物。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应该吃什么需要早点知道,因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疾病特点,会导致患者体内的蛋白质的大量流失,所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饮食要尽量补充。患者可以选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豆类食品、动物的内脏、鱼虾、瘦肉等。

2、多吃富含铁的食物。

贫血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常出现的症状之一。所以,在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时,要注意铁的吸收。因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饮食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铁物质的食物,如:菠菜、甲鱼、血、红糖等食物。

3、尽量补充维生素。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如何饮食应该引起大家的告诉关注,人体中,维生素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对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康复有很大的益处。所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饮食一定要尽量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蔬果,如:番茄、油菜、猕猴桃、韭菜等。

4、患者的饮食要少食多餐。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进行化疗其,患者的内脏会受到很大的伤害。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饮食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饮食规则,食物尽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尽量减少内脏的受累。

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 篇3

【关键词】白血病;初次化疗;急性淋巴细胞;系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092-02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小儿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人类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措施为化疗,但化疗会带来感染等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2]。特别是初次化疗的患儿,大剂量化疗损伤患者身体非常大。故针对小儿白血病初次化疗患者给予一些护理干预显得十分重要。我院对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间收治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初次化疗实施系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间收治的120例初次化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儿60 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1个月-14岁,平均年龄(6.7±3.6)岁;研究组患儿60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1个月-13岁,平均年龄(6.3±3.4)岁。排除药物过敏史、传染病及精神意识模糊者。两组病例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则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心理护理

由于对疾病认识不足,使患儿与家长心理压力较大,再加上治疗过程经济的支出,同时带来了焦虑感,这些不良情绪可以诱发血压升高,加重病变血管的负担,负面影响患者的治疗与恢复过程,这些都需要护理人员与患儿及家长进行密切交流沟通,使他们大致整体熟悉化疗过程,明白如何更好的配合治疗,从而对改善身体状况起到良好的作用。家长支撑力量,需配合护理人员一起来帮助患儿,应给予及时的关怀、鼓励和支持,建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1.2.2疼痛护理

置管術后护士按照观察患儿的行为表情与其表述估计疼痛程度,另外也需重视其家长的意见。通过对患儿疼痛耐受能力的正确评估,实施一些有效方法,尽可能满足患儿的生活习惯与爱好,多与患儿接近,消除其戒备心理,同时可利用玩具、游戏等分散患儿注意力从而减轻疼痛,必要时予以小剂量的止痛药或镇静药。

1.2.3饮食护理

因初次化疗中会应用到门冬酰胺酶,易造成血糖上升及胰腺炎等副作用,故在饮食方面应严格要求,要控制患者以清淡为主,忌食过咸、辛辣食物。禁止暴饮暴食,每餐七八分饱为宜,减轻胃肠负担。化疗前两小时饮食避免油腻,可在治疗后进食无刺激食物,减少消化道不良反应。

1.2.4预防感染护理

确保置管时做到完全无菌操作,叮嘱患者不要随意撕开置管处贴膜,必须保证穿刺处整洁干燥。一旦穿刺部位发生发红现象或者出汗较多应立即通知护理人员增多换药次数。感染严重的患者应立刻拔出置管并利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再用酒精湿敷,每日换药直到脓处恢复。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比较,包括胃肠道反应、静脉炎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治疗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分别为不满意、满意及非常满意。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120份,有效率为100%。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由SPSS19.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数据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

两组数据比较发现,研究组发生1例胃肠道反应,1例感染,而对照组发生8例胃肠道反应,6例静脉炎,9例感染等不良反应,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数据见表1。

2.2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研究组患儿护理总满意度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5%的总满意度,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2。

3 讨论

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系统疾病,目前化疗仍是急性白血病主要的治疗手段[3],不过目前的一些化疗方案,往往会带来很多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骨髓抑制、感染反应等,虽然化疗能够使肿瘤细胞生长得到控制,但是上述这些副反应会加重患者身体与心理上的痛苦,使生活质量大大降低,甚至被迫终止治疗,大多而忽视了心理、行为、饮食等方面的系统护理。尤其是小儿患者,年龄越小,护理的难度就越大,常因恐惧而烦躁、哭闹,不配合护理治疗。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医院开始实施新型的护理服务模式,其中系统护理是适应当前人们不断增长的健康护理需求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4],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具备创造性、有效性、个性化,尊重患者生命价值,以现代医学理念为指导,希望最大程度的降低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从而保证化疗可以顺利进行。由研究结果可看出,心理护理后患儿及家长情绪稳定,心态较好。心理护理干预可消除不良心理反应,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了解化疗相关知识,以更好的配合临床康复治疗[5]。说明了护理干预能使化疗患者耐受性提高,减少毒副作用。

由此可知,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次化疗中应用系统护理干预疗效显著,是一种比较理想规范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痛苦,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高,因此化疗比较顺利,恢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好,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王虎娥,薛育新,牛宝英. 健康教育在白血病预防感染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1,9(13):1182.

[2]金卫群. 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的舒适护理[J].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76-77.

[3]韦晓芳. 43例急性小儿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临床护理[J]. 中外医疗,2010,29(36):165.

[4]邹东奇,张英华,陈爱琴,等. 综合性心理干预对学龄期白血病患儿负性情绪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09,23(1B):151-152.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误诊1例 篇4

1病历摘要

患者, 男, 63岁。因“乏力, 不规则发热, 白细胞减少”反复多次住院。患者因体乏无力, 纳差, 伴有不规则发热10d于2010年6月4日-2010年6月14日第1次住院, 入院体检:T 38.3℃, 无阳性体征发现。WBC 1.35×109/L, 中性粒细胞0.48, 淋巴细胞0.46, 单核细胞0.06, 血红蛋白 (Hb) 118g/L, 血小板 (BPC) 150×109/L, 尿蛋白+, 尿胆原素+, 尿糖+, 红细胞沉降率43mm/h, C-反应蛋白5.4mg/L,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8U/L, 乳酸脱氢酶323U/L, α-羟丁酸脱氢酶294U/L, 铁蛋白4827ng/ml, 甲胎蛋白 (AFP) 、癌胚抗原 (CEA) 、糖原抗原50 (CA50) 、糖原抗原199 (CA199) 、糖原抗原724 (CA724) 、糖原抗原242 (CA242) 、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 (CYFRA211)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 (PAP)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 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PSA) 均正常。巨细胞病毒IgM抗体 (CMV-IgM) 、单纯疱疹病毒2型IgM抗体 (HSVⅡ-IgM) 、EB病毒抗体 (EB-IgM) 、柯萨奇病毒IgG抗体 (CBV-IgG) 、柯萨奇病毒IgM (CBV-IgM) 均为阴性, 血培养阴性。CD55+/CD59+:90%。左髂前上棘骨髓穿刺显示:粒红巨核三系增生均低下, 未见巨核细胞。髂后上棘骨髓病理显示:骨髓组织增生极度低下, 脂肪细胞增多, 符合AA改变。

出院后症状仍旧, 于2010年8月27日-2010年9月17日在另一家医院住院, 重复以上各类检查, 结果相同, 第二次髂后上棘骨髓穿刺检查显示:骨髓增生重度减低, 病理显示:骨髓组织增生减低, 脂肪组织增多, 造血细胞分布不均, 粒系、红系及巨核系细胞可见, 红细胞CD55和CD59分别为98%、99%, 而白细胞皆为100%, 胸部CT:右侧胸腔少许积液, 左侧胸膜增厚, PET/CT:全身诸骨代谢性明显增高。出院诊断:血细胞减少待查,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待排。出院后的3个月间, 服用中药治疗, 患者无发热, 体乏纳差症状改善。2010年12月又出现发热和无力症状, 外周血WBC 1.1×109/L, Hb 93g/L, BPC 65×109/L, 低钠血症, 肝功能异常, 曾有一次化验检查显示:尿蛋白 (+++) , 尿胆素原 (+++) 。于2011年1月14日-2011年2月8日第3次入院, 体乏症状较前加重, 不规则发热且频繁, 体温38℃左右, 最高体温39℃, 病程中伴体质量下降10kg, 偶有牙龈出血。入院体检:慢性病容, 表情淡漠, 消瘦,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胸骨无压痛, 腹部隆起, 叩诊过清音, 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WBC 0.6×109/L, Hb 78g/L, BPC 30×109/L, PPD试验 (-) ,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44U/L, 乳酸脱氢酶1433U/L, α-羟丁酸脱氢酶1198U/L, 白蛋白16.9g/L, 铁蛋白59 805ng/ml, CEA 8.43ng/ml、CA50 41.89U/ml、CA199 186.8U/ml、CA242 >220.0U/ml, 抗核抗体谱各项抗体均为阴性。胸腹部CT:双侧肾周筋膜增厚, 左侧肾上腺稍增粗, 胸腹腔积液, 双下肺炎症, 心包积液, 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2011年1月27日胸骨骨髓穿刺原始淋巴细胞占0.85, 外周血出现幼稚细胞, 确诊为ALL, 给予VP方案治疗, 最终由于呼吸衰竭死亡。

2讨论

ALL是临床上常见的血液肿瘤, 一般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及浸润症状, 诊断并不难, 如患者以少见症状首发或主要表现, 那么极易临床误诊。文献[1,2,3,4,5]报道常见误诊原因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肾功能损害、关节肌肉症状、呼吸道症状和溶骨等为首发症状表现的患者。文献[2]统计9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 初诊误诊者53例, 误诊率达58.2%, 误诊时间最长达2年, 误诊为各类贫血居首位, 占误诊病例的30.0%~52.1%, 其中误诊为AA者占2.2~34.2%。本例患者误诊为AA长达6个月之久, 等到行胸骨穿刺时才确诊为ALL。

误诊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 起病相对缓慢, 呈亚临床过程, 症状体征不典型, 患者整个病程中都有不规则发热, 由于早期只有白细胞数减少, 后期出现Hb轻度下降和BPC下降, 故患者和医师往往会丧失警惕性。 (2) 严格意义上讲, 某部位的骨髓穿刺检查只说明该部位骨髓的增生状态, 但多数情况下还是用某部位骨髓增生程度代表骨髓整体增生程度, 但在少数情况下, 如骨髓瘤和绿色瘤, 某个时期肿瘤细胞不均匀分布, 本例患者就是如此。 (3) 特别在诊断AA时, 胸骨部位的骨髓穿刺一定要做。 (4) 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缓是相对的。因此, 不能以此作为诊断条件或排它诊断的依据。总之, 该病例起病缓慢, 临床表现不典型, 白血病细胞分布不均匀, 共同导致了患者诊断延误, 并失去了保贵的治疗时间, 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防止误诊的措施: (1) 临床上出现不典型的症状或有不能解释的现象时, 要多部位骨髓穿刺检查; (2) AA诊断标准中有排除性诊断, 临床医师应慎重对待, 小心行事; (3) 特别需要与之相鉴别的疾病是AA和低增生性白血病。

参考文献

[1]代时莉.急性白血病特殊首发表现30例临床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 (15) :3629.

[2] Marwaha RK, Kulkarni KP, Bansal D, et al.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masquerading as juvenile rheumatoid arthritis:diagnostic pitfall andassociation with survival[J].Ann Hematol, 2010, 89 (3) :249-254.

[3] Aydin M, Eric L, Michelle.Hemoptysis, anemia and respiratory failure:arare initial presentation of acute leukemia[J].JNMA, 2005, 11 (97) :1550-1552.

[4] Chadi M, Brian E, Alison M, et al.A4-year-old boy with back pain andhypercalcemia[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Medicine, 2011, 364 (6) :552-562.

急性白血病患者 如何能康复出院 篇5

麦素香的家在广东,她是一个内敛的女子。有一个幸福的家。人缘也不错。但是,骤然

而至的变故,让这一切宁静美好的生活都被打破了。

没啥都别没钱,有啥都别有病,这是麦素香自患白血病以来,最为深刻的体会。

最初,麦素香忽然出现反复发热,没有明显规律性。在这种情况下,又伴有牙痛、头痛

及上腹隐痛,并发现颌下、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这样,似乎所有的病痛都扑她而来,她痛苦极了。在家人的安慰下,她去了当地的医院,随后,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为了让自己的病好起来,她自行服用中药,可却无明显好转。无奈之下,她又就诊于南

方医科大学。在这里进行化疗后,骨髓持续处于CR状态,复查脑脊液5次,未见白血病细

胞。她觉得,自己好了。一时,非常的高兴。

可是,2011年4月12日,麦素香忽然头痛不止,随后又夜夜失眠。查骨髓提示:脑脊

液可见白血病细胞,当时这家医院立刻对她进行了化疗,并输血。这样一来,她的病情得到

了控制。可是,随后病情反复,一直稳定不下来。

于是,她又开始了四处求医的日子。看到家里为给她看病花了很多钱,她的心里真不是

滋味。但钱花了事小,问题是,她的病一直没有起色。

看着麦素香为看病,几乎家徒四壁了,连邻居们也非常同情了。他们主动四下打听,亲

属们自然不在话下。他们自发的多方打听,更在浏览网上信息。

最后,他们一致认同去西安国医血液病防治中心,寻求更有效的治疗。

9月18日,麦素香住进了本安国医血液病防治中心。专家们眼前的麦素香,是这样的:

贫血貌,咽红,咽部充血明显,胸骨无压痛,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肠鸣音正

常,双下肢无水肿。

随后,专家们根据麦素香的治疗情况,经过一翻探讨,就决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

案:

第一步:为患者进行了COAD化疗,使患者的病情迅速得到控制。

第二步:用新一代高效CIK细胞免疫治疗,在调节患者自身免疫力的同时,提高了患

者机体的抗病能力。

第三步:辅助治疗给予营养支持及中药对症治疗。

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麦素香自我感觉原来身上的一些不良症状逐渐的消失,好转,直到最后,她看上去几年和正常人一样了。前来探望她的家里人,看着康复得这样快,这样

好的麦素香,简直是惊呆了。一时激动得将带来的广东水果,直接送到护办以表达自己的感

恩之情。这真别样的礼物,一样深深感恩的心!

在进一步治疗后,在检测时,麦素香的各项指标达到正常人值。

这时候的麦素香,已经痊愈可以出院了。

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 篇6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蛛网膜下腔出血 护理

【key words 】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Subaachnoid hemohage Nusing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351-01

急性白血病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例临床少见,2014年5月我科收治了一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23岁,因间断发热,牙龈出血、全身乏力2月余于5月10日收入我科。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2期,予以止血、升血小板、升粒细胞、输血、护心及化学治疗。患者入院第5天出现头痛、发热,体温波动在38.0一39.3℃。查体:神志清醒,颈软,无抵抗,四肢活动自如,病理征未引出,全身皮肤粘膜完整无出血点。头颅CT检查结果示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医嘱予制动、止血、止痛、抑酸护胃、输注血小板等对症与支持治疗。

经过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患者无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现食欲、睡眠、活动等一般情况均平稳。

2护理

2.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2休息与活动 绝对卧床休息,患者的一切活动均在床上进行。

为防止脑出血加重[1],首先要保持病室内安静限制探视,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一切不良因素对患者的刺激,医务人员的检查、治疗护理操作宜相对集中,注意动作轻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抬高床头15一30°有助于静脉回流,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和脑水肿消退,防止再出血的发生。在病情平稳后进行被动运动,一般发病后1周即可在床上被动运动,按摩肌肉及活动大小关节,主要作用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痉挛,防止肌肉、韧带挛缩,2周后可下床走动,弹药循序渐进,注意无胸闷气喘、头晕不适等现象。

2.3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 严密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血压、心律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保持血压稳定和心功能正常。意识、瞳孔变化是判断颅内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观察有无颅内高压与脑疝先兆,如有意思障碍、头疼剧烈、喷射性呕吐、瞳孔大小不等,血压升高,呼吸、脉搏减慢等情况发生时,应警惕再次出血或脑疝形成的可能[2],应立即报告医生,马上做好强就准备,如脱水降颅内压等紧急处理。

体温过高与粒细胞低并发感染或由于呼吸性发热有关,可给与药物降温和冰敷物理降温,降温过程中密切监测病人体温及皮肤情况,防止冻伤受凉避免发生虚脱。有出血倾向者禁用酒精或温水擦浴,以防局部血管扩张而进一步加重出血。

2.4心理护理 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血液病,具有病程长愈后差医疗费用昂贵等特点,病人易产生悲观失望心理,自认为“已成废人”,拖累家人,又要承担大量医疗费等想法,不配合治疗、观甚至绝望。这时要及时进行耐心解释与心理疏导,避免患者暴怒抑郁,保持情绪稳定,关心体贴患者,经常深入病房,了接患者及家属的需求与思想动态,给予必要的解释与安抚,如扼要解释出血的成因、如何减轻或避免加重出血、目前治疗与护理的主要措施及配合要求等,特别强调紧张与恐惧不利于控制病情。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如营造安静整洁的住院环境和建立良好、互信的护患关系,介绍治疗效果好的成功例子,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恐惧感。

2.5癫痫发作的处理及护理 床旁备有抢救车、吸引器、开口器等抢救设备。立即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防止舌根后坠,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分泌物给予氧气吸入,防止脑缺血缺氧。惊撅发作时切勿用力按压患者肢体制定,防止骨折、脱臼等并发症,将压舌板或纱布置于患者臼齿处防止舌咬伤。癫痫持续状态时因有人专人守护,拉好床栏防止坠床,遵医嘱给与地西泮或苯巴比妥等镇静剂,用药后观察有呼吸抑制。症状缓解后检查患者有无皮肤破损及骨折等并发症发生。

2.6饮食护理 指导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纤维素、清淡、以消化食物,以半流质为主,少量多餐。避免进食高糖、高脂、产气过多和辛辣的食物,并尽可能满足病人的饮食习惯或食物要求,以增加食欲。避免在化疗前后2小时内进食,建议病人选择胃肠道症状最轻的时间进食,以减少胃肠道反应导致恶心呕吐等不适而影响进食。若胃肠道症状严重无法进食,应尽早遵医嘱给予静脉补充营养。

2.7重视 基础护理预防感染保持病室干净整洁空气流通,每日病室开窗通风两次、空气消毒两次,病人带口罩保护性隔离。病室减少探视,禁止患有传染性疾病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者前来探视。陪护人员及符合要求可以探视的家属均需戴口罩方可入内。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在3000ml以上,防治泌尿道。长期卧床者协助翻身拍背,机械振动排痰,防止呼吸道感染及坠积炎等并发症。保持口腔及皮肤干净与清洁,餐前餐后用氯已定或碳酸氢钠漱口,保持肛周清洁,每日用高锰酸钾液坐浴早晚各一次,每天更换内衣裤,避免感染。

2.8压疮预防 加强皮肤处理,床单位保持平整干洁无皱褶,剪短指甲以免手指搔抓皮肤,防止压疮的发生。患者发热出汗多、精神差、乏力,极易出现皮肤潮湿受压,给予持续电动按摩气垫床,每2小时时予以翻身拍背及皮肤按摩,每日床上擦浴一次,骨隆突处予软垫保护,防止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坏死。

2.9预防并发症 患者因病情需要卧床休息,生活习惯、环境改变、饮食结构及患者害羞心理均可影响患者排便导致便秘及尿潴留。改变患者饮食结构荤素搭配粗细均匀,进食新鲜蔬菜及水果等通便食物如黄瓜、香蕉、苹果等。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排便环境,如减少病室内人员、屏风遮挡、提供合理的便器及合适的体位,讲解床上排便的重要性,做好患者思想工作解除患者难为情心理。习惯性便秘者可给予缓泻剂、甘油灌肠剂等药物通便及灌肠等方法。尿潴留者可以用吹口哨、听流水声、热毛巾湿敷耻骨联合上缘等方法诱导排尿,仍无法解除者在无菌操作下行导尿术。重点观察有无维A酸综合征、骨髓抑制、化疗药物不良反应、静脉炎及组织坏死、肢体废用性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

3小结

急性白血病患者由于血小板少、白血病细胞浸润、感染等因素会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颅内压增高。流入蛛网膜下腔的血液直接刺激或血细胞破坏后释放出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如内皮素、组胺、5-羟色胺等,引起脑动脉痉攣致脑组织缺血.针对该患者的病情特点从多个方面采取临床护理措施,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了住院天数、减少了住院费用、减轻病人痛苦、增强患者康复意识及信心,加患者的住院舒适度、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品敏,1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体会

【J】.中外医疗.2009.35(2):143.

[2]陈瑞芳.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措施

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 篇7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甲氨蝶呤,临床效果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儿童时期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 也是导致儿童死亡疾病中较为重要的原因。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急性白血病中的一种类型, 主要以ALL这一分型在儿童中最为常见, 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未分化或分化较差的淋巴细胞在骨髓、脾脏以及淋巴结中增值较快, 从而导致患者发生一种恶性的血液疾病。其患者的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发热以及对器官的浸润。由于白血病在发作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 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较为困难, 且患者的白细胞增生速度较快, 而增生的白细胞能够广泛的浸润在全身细胞与脏器之中, 这对于患者的组织以及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而儿童本身的免疫力较成人偏低, 因此科学有效地进行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结白血病刻不容缓, 在本次试验中针对儿童急性淋巴结白血病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 对照组采用单纯的甲氨蝶呤进行治疗, 试验组采用的甲氨蝶呤联合四氢叶酸钙治疗。试验组临床效果较好,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缓解率,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儿童急性淋巴结白血病患者120例, 均经本院形态学, 免疫学, 细胞遗传学进行确诊分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60例, 男30例, 女30例, 年龄, 1~16岁, 平均 (8.1±1.5) 岁, 其中L1型20例, L2型20例, L3型20例;试验组患者60例, 男38例, 女20例, 年龄1~15岁, 平均 (8.7±1.6) 岁, 其中L1型20例, L2型28例, L3型12例。所有患者在化疗前白细胞≥3×109/L, 中性粒细胞>1.5×109/L, 患者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以及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骨髓为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无感染症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以及白血病分型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按国际常规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 并结合患者的病情以及家庭程度选择相应的联合化疗方案[3]。在两组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对于患者的重要脏器均进行一定的护理, 如针对患者在化疗后进行保肝, 护心等一些脏器的护理工作。 (1) 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 甲氨蝶呤 (国药准字H32020854,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0 mg/m2, 每周1次, 口服或静脉滴注, 半小时内匀速静脉滴完;联合长春新碱 (国药准字H33020421杭州赛诺菲安万特民生制药有限公司) 75μg/kg, 溶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0~30 m L, 静注或静脉冲入。 (2) 试验组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四氢叶酸钙进行治疗。静脉滴注甲氨蝶呤开始后36 h对患者进行四氢叶酸钙解救, 针对患者肌注9~12 mg或口服7.5 mg连续10~15 d, 直到患者甲氨蝶呤浓度小于0.2μmol/L, 并在化疗期间应用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水化, 用5%碳酸氢钠溶液给予碱化。并根据患者的病历记录计算患者体内的水化碱化液体总量。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观察两组患者疾病的缓解情况。观察患者的经过治疗后产生的不良反应, 如胃肠道反应、皮肤黏膜损害、骨髓抑制以及神经系统损害等。

1.4 评价标准

(1) 完全缓解:临床无白血病症状与体征, 能够正常或接近生活;血红蛋白≥90 g/L,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骨髓象原始细胞加早幼阶段细胞 (或幼稚细胞) <5%, 红细胞系统及巨核细胞系统正常[5]。 (2) 部分缓解:临床、血象及骨髓象3项中有1或2项未达到完全缓解标准, 骨髓象中原始细胞加早幼细胞<20%。 (3) 未缓解:临床、血象及骨髓象3项均未达到完全缓解标准, 骨髓象中原始细胞加早幼细胞>20%, 其中包括无效者。总缓解=完全缓解+部分缓解。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的形式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缓解率比较

试验组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例 (%)

2.2 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出现的肠道反应、皮肤黏膜损害、骨髓抑制以及神经系统损害等一些不良反应均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例 (%)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儿童时期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 也是导致儿童死亡疾病中较为重要的原因。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急性白血病中的一种类型, 主要以ALL这一分型在儿童中最为常见, 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未分化或分化较差的淋巴细胞在骨髓, 脾脏以及淋巴结中增值较快从而导致患者发生一种恶性的血液疾病, 主要是由于未分化或分化较差的淋巴细胞在骨髓, 脾脏以及淋巴结中增值较快从而导致患者发生一种恶性的血液疾病。患者的主要表现为, 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发热以及对器官的浸润。患者的白细胞增生速度较快, 而增生的白细胞能够广泛的浸润在全身细胞与脏器之中, 这对于患者的组织以及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由于人体内存在这天然的血脑屏障与血睾屏障, 大多数化疗药物不易通过这两种屏障, 从而导致患者服用的药物没有发挥作用, 容易引起髓外复发, 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对于髓外复发的治疗是儿童急性淋巴结白血病治疗成功的关键步骤[7]。在本次试验中, 针对患者进行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 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 试验组采用甲氨蝶呤结合四氢叶酸钙进行治疗。结果表明, 试验组治疗效果较好, 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 说明甲氨蝶呤结合四氢叶酸钙联合应用以成为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方案之一。

甲氨蝶呤联合四氢叶酸钙可以有效的降低白血病细胞的耐药性, 能有效的提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 且在进行甲氨蝶呤静脉注射治疗过程中, 药物代谢主要是从肾脏排泄, 通过肾小球过滤和肾小管分泌两种途径, 最后随尿液排出体外, 但是由于甲氨蝶呤的代谢物容易在体内进行堆积, 从而使患者产生肾毒性[8]。所以针对儿童而言单纯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 预后效果不佳[9]。而试验组采用的甲氨蝶呤结合四氢叶酸钙治疗, 四氢叶酸钙可以中和患者体内由甲氨蝶呤形成的代谢物堆积, 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在以上数据研究中发现, 试验组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 不仅仅要有药物治疗, 在一定程度上也要进行一定的心理干预[10]。本试验患儿治疗后随访发现, 即使经过治疗患儿的生活质量并没有特别令人满意, 原因在于:首先是来自于社会的偏见, 大部分人认为治愈成功的白血病儿童仍然属于一个患者, 对这类人群的求职以及求学的路上有一定的限制, 从而导致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11]。其次来自于患者本身, 有急性淋巴结白血病的患者由于对于自己得病的一种恐惧和自卑的心理, 对于外界的环境采取一种抵制的姿态, 不愿和周围的人群进行接触, 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抑郁的表现[12]。最后来自于家长的过度呵护, 有些家长在患者患有着了疾病之后, 对于孩子的各项要求有所降低, 认为患者只要健健康康的就足够了, 对于患者的期待有所降低, 不再追求患者在学业以及其他方面有所成就。因此在对于患者之后医务人员要针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干预和人文关怀, 对患者的家属开展一定的宣传和科普工作, 对家长树立起白血病并不可怕的思想, 对家属进行观看其他白血病患者在治疗成功之后, 在学习上和工作上的进步, 让已经治愈成功的患者和家属与正在进行治愈的患者和家属进行一定的探讨, 点燃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希望[13]。让患者和患者家属都不要轻易放弃, 邀请专业的心理医生和专业的白血病治疗专家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系统的交流, 并耐心解决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问题, 为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建立起一定的信心。在各个网站上针对患有白血病患者治疗成功后与正常人在对于求职和求学上没有明显差异这一结论进行广大的宣传, 从而可以使患者在进行求职和求学过程中减少阻碍[13,14,15]。在一切可以改变的环境中提高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在治愈后的生存质量[14]。

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60例, 采用以上患儿的血样本用于此次研究。所有患儿及其父母均生于中国江西南昌市, 且在ALL发病前无外地居住1年以上史。所有病例均以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基于赫尔辛基宣言的知情同意书并由患儿的合法监护人知情同意并签字。结合临床、骨髓细胞学检测及免疫分型确诊的初发儿童ALL60例, 男39例, 女21例, 中位年龄60个月。发病高峰为2~5岁, 其中4岁最多发。免疫分型如下:T-ALL 9例 (占15.0%) , B-ALL 51例 (占85.0%) , 其中Pre-B-ALL 6例, 普通B-ALL 27例, Pro-B-ALL 11例, 成熟B-ALL 7例。诊断和分型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所有患儿治疗前采集肝素抗凝骨髓液2ml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测。

1.2 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

无菌抽取患儿骨髓 (肝素抗凝) , 不加任何刺激剂, 经过24h的短期培养后, 于收获前1h加秋水仙胺阻留中期分裂相, 收获细胞, 加入低渗液 (0.075mol/LKCL溶液) 低渗30min, 加入新鲜固定液 (甲醇:冰乙酸为3∶1) 预固定、固定、收获标本、制片。剩余细胞以新鲜固定液 (甲醇∶冰乙酸为3∶1) 固定后于-20℃冰箱冷冻保存。采用R带显带技术分析细胞染色体核型, 每份标本检查20~30个中期细胞。核型异常描述参照《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 (ISCN2009) 中文完整版》的规定[4]。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0例儿童ALL中有分裂象者45例 (占75.0%) , 无分裂象者15例 (占25.0%) , 共检出染色体异常26例 (占57.8%) 。结构异常者17例 (占65.4%) , 主要有t (9;22) (q34;q11.2) 、t (1;4) (p22;q21) 、t (4;11) (q21;23) 、t (3;20) (p13;13.2) 、t (1;7) (q32;p15) 、t (11;19) (q23;p13.0) 、t (1;19) (q23;p13) 等。数目异常者14例 (占53.8%) , 包括亚二倍体3例, 假二倍体4例, 超二倍体7例。结构和数目异常兼有者5例 (占19.2%) 。

3 讨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随着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产生, 诊断和不断完善的分析和新药开发水平, 治疗方案的不断完善, ALL的治愈率已经显著提高。所有的这些改进的重要前提是需要更提前的风险评估和预后分析。业内人士认为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免疫表型、血病细胞的遗传学特征、白初诊时的白细胞数以及早期治疗反应等, 而目前公认的具有独立预后价值的指标是细胞遗传学特征[5]。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6~8]:白血病的发展进程中遗传学异常比较稳定, 对这些患者采用定期的监测异常遗传学特征来观察微小残留, 且可显著降低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9]:常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比如染色体数量的增减、染色体易位和原癌基因异常表达等通过造血细胞的异常更新、增殖和分化机制导致造血干细胞或定向祖细胞向白血病细胞转化, 伴有不同的异常染色体白血病细胞有明显的生物学和临床特征。

本组资料示染色体核型分析细胞遗传学异常率为43.3%, 较文献报道ALL细胞遗传学异常发生率60%~69%低[10], 考虑与本组资料数据少可能有关, 但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的染色体制备成功率及敏感性低等使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检出率降低是主要原因, 而FISH探针检测异常克隆的应用可以使检出率提高, 弥补染色体核型分析的不足, 并能为疾病本身预后提供参考。目前应用最多的探针为:TEL/AML1、E2A/PBX1、BCR-ABL和MLL, 据文献报道[10]:TEL/AML1已被证实是儿童ALL最常见的遗传学改变, 提示预后良好;BCR-ABL融合基因和MLL重排已明确是儿童ALL的高危因素, 预后极差;E2A/PBX1融合基因对于儿童ALL预后判断需进一步求证。所以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结合FISH补充检测对儿童ALL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检测是诊断、分型的重要指标, 可为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并以后检测微小残留病打下基础。

随着细胞遗传学的不断发展, 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原位荧光杂交 (FISH) 及聚合酶链反应 (PCR) 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检测儿童ALL的白血病细胞遗传学变化特点, 必将推动儿童ALL的诊疗水平不断深入。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中的细胞遗传学变化的特点。方法 应用常规染色体显带技术及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对60例儿童ALL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骨髓白血病细胞的细胞遗传学变化。结果 60例儿童ALL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异常共26例 (占43.3%) 。结论 儿童ALL容易出现细胞遗传学改变, 常规染色体核型因各种原因导致检出率降低, 应联合FISH检测异常克隆以提高检出率。

关键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型分析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 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219-227.

[2] 左启华.儿科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

[3] 李建勇, 马力, 肖冰, 等.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杂核型异常[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6, 14 (1) :42.

[4] 高超, 赵玮, 刘怡, 等.MLL基因重排阳性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融合基因及免疫表型特点[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9, 7 (5) :1283-1288.

[5] Carroll WL, Bhojwani D, Min DJ, et al.Childhood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in the age of genomics[J].Pediatr Blood Cancer, 2006, 35 (46) :570-578.

[6] Grimwade D, Jovanovic JV, Hills RK, et al.Prospective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monitoring to predict relapse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nd to direct pre-emptive ars:enic trioxide therapy[J].J Clin Oncol, 2009, 27 (22) :3650-3658.

[7] Szczepański T.Why and how to quantify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in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J].Leukemia, 2007, 17 (21) :622-626.

[8] Neale GA, Coustan-Smith E, Stow P, et al.Comparative analysisof flow cytometry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for the detection of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in childhood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J].Leukemia, 2004, 9 (18) :934-938.

[9] 李业楠, 邹德惠, 顾敏, 等.成人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同BCR-ABL转录本特征及预后比较[J].中华内科杂志, 2009, 48 (6) :481-484.

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 篇9

1 早期表现

1. 1 贫血发病早期即可出现, 一般血红蛋白可下降到110g/L以下, 皮肤和黏膜出现进行性苍白, 活动无耐力、乏力、气促, 如不仔细加以诊断, 易误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可通过骨穿和骨髓活检来加以区分。

1. 2 出血病情不同出血程度也有所差异, 常表现为皮肤青紫, 有不明瘀斑, 牙龈、鼻腔、口腔黏膜出血, 严重者可出现颅内出血, 造成恶心、头痛、呕吐、昏迷甚至死亡;视网膜或眼底出血, 造成视力减退或失明;消化道出血, 造成呕血、便血等[2]。此症状容易与临床一般出血性疾病混淆, 应注意加以区分。

1. 3 发热与感染发热是白血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大多与继发感染有关, 约占ALL发热患儿的70%, 体温多在39~40℃之间, 也可表现为持续或反复低热, 或弛张热, 暂时性退热后出现大汗淋漓。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 主要是因为白细胞在骨髓中聚集, 抑制正常造血功能, 使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 抗感染能力急剧下降, 极易发生感染。常见的感染类型有:肺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咽喉部感染、尿路感染等, 如果应用广谱抗生素, 患儿易发生真菌感染[3];如果医生诊断经验不足, 检查不细, 容易按照一般急性感染疾病治疗, 造成误诊, 因此应认真加以区分。

1. 4 骨关节疼痛最常见的为胸骨局部压痛, 主要以骨髓内白细胞增多和白细胞逐渐浸润骨膜有关, 严重者可出现肘关节、膝关节、下颌关节疼痛等, 以隐痛较多, 无红肿, 甚至造成关节活动障碍。此症状容易被误诊为关节炎, 可通过拍摄X线光片, 看是否出现骨髓腔扩大或是否有骨髓稀疏层, 以辅助诊断。

2 检查及诊断

2. 1 血常规检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出现出血倾向、发热、感染症状, 都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的改变是本病的特点之一, 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降低, 血小板数量减少, 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结果类似再生障碍性贫血, 对于症状不明显或贫血程度较轻患儿, 容易被忽略并延误诊断。此病患儿大多可查出未成熟淋巴细胞, 当不能确诊, 又怀疑为白细胞者, 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以明确诊断。

2. 2 骨髓检查骨髓检查是区分淋巴细胞白血病与其他疾病的最直接的重要检查方法, 对此病的确诊具有重要作用。当骨髓有核细胞中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总和≥ 30%, 多超过50% 以上, 即可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也有发热、皮疹、肝脾、淋巴结肿大,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 淋巴细胞升高, 与本病极为相似, 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恢复快, 骨髓检查不出原幼淋巴细胞, 另外可通过检测EBV特异性抗体来加以区别, 有助与本病诊断更明确。

2. 3 X线检查50% 患儿可见广泛性骨质疏松, 骨干骺端可见低密度的横线和横带, 临床上称为“白血病线”, 也可见骨质缺损、骨膜增生、淋巴结肿大等。感染发热患儿疑为单纯肺部感染, 做胸部X线检查, 因纵隔淋巴结肿大或胸腺浸润, 使纵隔增宽, 如仔细辨认, 与简单肺部感染有所不同, 利于早日明确诊断。

3 治疗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新的抗白血病药物的研发,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案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治疗目的从原来的单纯缓解症状、延长生命, 向争取长期高质量的存活和完全治愈发展, 通过科学、有计划的治疗方案改善预后。目前较常用的治疗方案为联合化疗, 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核心方法, 贯穿整个治疗过程, 以尽可能彻底的杀死体内白血病细胞, 对残留白血病细胞进行靶向清除, 尽快恢复骨髓造血功能, 纠正严重贫血症状, 提高机体免疫力, 避免感染, 防止耐药现象产生;在彻底杀死白血病细胞的同时, 还要注意保护正常细胞不被损伤。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主要治疗原则及方案为一旦确诊, 尽早进行联合适度化疗, 并坚持持续化疗, 根据患儿病情, 有计划的将化疗分为诱导缓解治疗, 缓解后进行巩固治疗, 髓外白血病预防性治疗, 再诱导强化治疗, 维持和定期强化治疗几个阶段[3], 在每个治疗阶段实施系统的精细治疗模式, 以有效杀死白血病细胞, 并抑制其再增殖。在每个化疗阶段, 均应该密切观察患儿情况, 科学评估, 有必要者做出合理调整;同时还应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对症治疗。白血病患儿机体预防能力差, 极易引起感染, 在治疗过程中要积极预防感染, 主动清除急、慢性感染病灶, 加强营养物质的摄取, 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摘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是儿童生长发育期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约占儿童恶性肿瘤的25%。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成人白血病不同, 只要尽早确诊, 规范治疗, 完全可以治愈。但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 不易引起人们重视, 如果不认真加以检查和诊断, 容易造成误诊, 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 提高医务人员对此病的重视, 熟练掌握早期症状, 科学检查、尽早确诊、给予规范化治疗, 对降低ALL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临床表现,诊治

参考文献

[1]吴小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效果及预后.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16) :66-68.

[2]王朦.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治现状与预后.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6 (11) :1666-1668.

[3]董娜, 沈树红.儿童急性白血病诊治进展.世界临床药物, 2013, 34 (3) :133-139.

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 篇10

关键词:早期强烈化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 是一种在小儿中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 对小儿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近年来随着治疗方案的不断改进, ALL 5年持续完全缓解率得到大幅提升, 可达70%~85%[1]。重视坚持治疗以及强化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研究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ALL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 对其予以早期强烈化疗治疗, 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9年7月至2011年5月本院收治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有男性患儿14例、女性患儿8例, 年龄 (8.5±3.1) 岁, 病程 (3.9±1.4) 年;所有患儿均符合本研究所需病症要求;高危 (high-risk, HR) ALL患儿13例, 标危 (standard risk, SR) ALL患儿9例。

1.2 化疗方法

1.2.1 CODPL方案

即环磷酰胺 (cytoxan, CTX) 、长春新碱 (Vincristine, VCR) 、柔红霉素 (Daunorubicin, DNR) 、强的松 (Prednisone, Pred) 、左旋门冬酰胺酶 (L-asparaginase, L-as) 诱导治疗方案。CODPL诱导缓解第1 d, HR-ALL患儿予以静脉注射环磷酰胺 (cytoxan, CTX) 800~1 000 mg/m2, SR-ALL患儿予以静脉注射CTX 600~800 mg/m2;第1 d、第8 d、第15 d、第22 d分别予以静脉注射长春新碱 (Vincristine, VCR) 1.5 mg/ (m2·d) ;第1~3 d予以静脉注射柔红霉素 (Daunorubicin, DNR) 40 mg/ (m2·d) ;第1~28 d, 予以口服强的松60 mg/ (m2·d) ;第15~24 d予以门冬酰胺酶6 000~10 000 U/ (m2·d) [2]。

1.2.2 CAT巩固

即由环磷酰胺 (cytoxan, CTX) 、阿糖胞苷 (cytosine arabinoside, Ara-C) 、6-硫鸟嘌呤 (6-thioguanine, 6-TG) 3种药物联合疗法。静脉注射CTX, 800 mg/m2~1 000 mg/m2, 第1~7 d, 予以静脉注射Ara-C 200 mg/ (m2·d) ;第1~7 d, 予以口服6-TG75 mg/ (m2·d) 。

1.2.3 庇护所白血病预防

予以大剂量甲氨蝶呤 (high dose methotrexate, HDMTX) 联合三联鞘注。诱导期予以甲氨蝶呤 (methotrexate, MTX) 10~12.5 mg、Ara-C 30~50 mg、地塞米松2~5 mg, 鞘注1次/d;巩固以及早期强化治疗分别鞘注1次/d;维持治疗其鞘注1次/3个月;HDMTX 3 000 mg/m2, 持续静滴24 h, 用药1 h鞘注1次, 用药结束后36 h予以甲酰四氢叶酸钙 (Calcium Folinate, CF) 进行解救, 10 d为1个疗程, 共计3个疗程。

1.2.4 EA及VPDL早期强化治疗

EA方案为:足叶乙苷 (etoposide) 200 mg/ (m2·d) Ara-C 200 mg/ (m2·d) 联合使用;而VPDL方案为用法同CODPL方案 (未用CTX) 。VPDL方案结束后2周后再进行EA方案。第1 d、第4 d、第7 d予以Ara-C 200 mg/ (m2·d) 、足叶乙苷200 mg/ (m2·d) 。

1.2.5 COAP、VPDL及EA定期加强治疗

第1年:强化1次/3个月;第2年:强化1次/4个月;第3年:强化1次/6个月;并予以HDMTX 6~8次。疗程:HR-ALL4年, SR-ALL 3.5年。

1.3 支持治疗

诱导及巩固治疗予以HDMTX方案, 早期强化以及定期强化均需住院进行治疗, 予以以下措施提高化疗成功率: (1) 每日使用紫外线为病房消毒, 使用消毒液清洗地面, 减少家属探病次数[3];督促患儿每日使用漱口液进行漱口, 并且碗筷均须以沸水消毒。 (2) 患儿予以口服黄连素、庆大霉素, 当感染不明显时予以先锋V号、新青霉素II、丁胺卡那霉以防止感染;当发现感染时, 合理予以抗生素, 予以二性霉素B或康唑类药物抑制霉菌。 (3) 在强烈化疗期, 每日予以患儿充分静滴, 碱化尿液以及服用别嘌呤醇避免发生尿酸性肾衰;为患儿补充多种维生素以及能量合剂, 以达到保护重要器官的目的。 (4) 每2~7 d查1次血象, 每7 d检查1次骨髓, CR后各期疗程前进行骨髓复查。每疗程前后进行肝功、肾功、胸片、心脏超声以及心电图检查。三联鞘注时进行生化以及脑脊髓耶常规检查[4]。

1.4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该组患儿完全缓解率以及5年持续完全缓解率情况。

2 结果

2.1 ALL患儿完全缓解率

13例HR-ALL患儿中, 完全缓解有11例, 完全缓解率为84.6%, 9例SR-ALL患儿中, 完全缓解有8例, 完全缓解率为88.9%, 总完全缓解率86.4%。

2.2 ALL患儿5年持续完全缓解率

19例完全缓解ALL患儿中, HR-ALL患儿有11例, SR-ALL患儿有8例, 5年持续完全缓解率为 (77.4±7.1) %, 高危5年持续完全缓解率为81.8%, 标危5年持续完全缓解率为87.5%。

2.3 复发情况

19例完全缓解ALL患儿中, 4例患儿复发, CNSL、骨髓白血病及TL复发率分别为6.7% (1/15) 、13.3% (2/15) 及6.7% (1/15) 。4例患儿平均复发时间于完全缓解后 (14.0±4.3) 个月。完全缓解后, 第1年复发率为13.3%, 第2年复发率为13.3%。

2.4 并发症及不良反应19例完全缓解ALL患儿中, 6 例患儿受到感染, 感染率为31.6%, 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病情均得到缓解, 无生命危险。

3讨论

早期强烈化疗治疗方案能有效除灭肿瘤细胞, 有助于尽快达到完全缓解, 同时还能对治疗进行及时巩固。由于化疗方案中包含多种药物组成, 所以能够有效防止治疗过程中发生耐药现象。对ALL患儿予以HDMTX联合三联鞘注治疗能够防止发生髓外白血病, 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在化疗后极其容易受到严重感染以及出血情况, 这严重地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安全, 所以采取综合有效地支持治疗必不可少。

综上所述, 本次研究证明在坚持治疗的基础上, 强烈化疗有助于提高ALL患儿的5年持续完全缓解率。

参考文献

[1]郭红, 姚彤, 罗新辉.大剂量化疗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 21 (9) :1131-1133.

[2]秦丽霞, 刘雪静, 贾飞勇, 等.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J].吉林医学, 2010, 31 (23) :3924-3925.

[3]刘新民, 袁晓梅, 张强, 等.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 2012, 23 (20) :1858-1860.

上一篇:网易新闻客户端下一篇:卫星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