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构图艺术

2024-08-09

画面构图艺术(精选八篇)

画面构图艺术 篇1

影视广告画面构图的艺术性对宣传产品信息, 传达经营理念, 营造强烈视觉效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艺术形式, 影视广告画面不仅具有空间结构, 也是一种时间形态, 是一种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艺术综合体、有机体。因此, 在创作中, 只有充分考虑各种相关的构图元素, 了解掌握其艺术特性, 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影视广告的画面构图进行艺术创作。

一、现代影视广告的发展状况

作为一种象征表现形式, 广告是消费文明的象征语言。广告无所不在, 广告的形象使其成为一种对人的感知心理产生重要效应的超级媒介。就电视来说, 是一种具有极强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大众媒介。凭借此种媒介所做的广告, 它具有的主要优点如下:首先, 它形神兼备, 富有娱乐性。其次, 电视分布广, 受众多。最后, 电视广告具有一定强制性的特点, 当它出现时, 观众无法不接受其信息传递, 这是其它媒体广告难以做到的。因此, 影视广告现如今成为了广告业的主流大军。

影视广告是广告视觉传达中在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媒体形式, 在当今广告媒介的竞争中, 影视广告凭着其独特和强大的视听传播功能而突现出巨大的竞争力, 在广告市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影视广告在向受众传达产品信息时, 信息单元间的平列关系与它所追求的瞬间传播效果最大化是紧密相连的。由于影视广告播放的时长很短, 因此必须强化每一个信息单元的信息含量, 也就是每个画面都尽量地包含有产品信息或理念的文字内容, 以让观众在任何时间点上都可能获得有效的广告信息。因此, 影视广告是用画面来说服人的艺术。除了好的广告创意外, 影视广告画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佳的影视广告画面既能给观众视觉上的享受, 又能对广告产品产生最佳的表现作用。而影视广告的画面是否有美感, 是否有吸引力,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告画面的构图表现形式。

在影视艺术中, 构图指为表现某一特定的内容和视觉美感效果, 将镜头前被表现的对象以及摄影的各种造型因素有机地组织、分布在画面中, 以形成一定的画面形式。由于影视广告画面造型具有表现运动和运动表现的动感特性, 自身形成和发展了一些与运动密切相关的特点和规律。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 流动性和不确定性。

影视广告是动的艺术, 画面是活动的。它通过活动的画面反映事物的运动发展, 包括动作的一起一落、动作的中间过程, 通过不可分割的运动画面传播信息, 获得美感效果。这种运动着的每一幅画面通常都是在补充、丰富上一幅画面, 并且依赖于下一个或下一组画面来完成所要表达的意思。这种运动特性, 决定了画面构图的不完整性, 要求摄像师采用动态的方法来创作画面构图, 而不只是单独静态地注意每一幅画面的构图。

(二) 时限性。

影视广告画面占用的时间长度不同, 所负载和传达的信息量的多寡也不同, 观众只能一次过地收看和接受画面信息, 这种表现上的时间长度为观众收看时的限制性因素。因此, 表现的时限性要求广告画面的构图必须简洁、集中而明确, 它不能像美术作品和照片那样可供观赏者长期观看。

(三) 多视点。

电视画面与绘画和照片不同, 电视画面构图不是只在某一个视点上进行表现, 而是可以在拍摄过程中不断变化视点、角度和景象, 对同一被拍摄主体进行连续的、多视点、多角度的拍摄。随着视点的不断变化, 被摄主体的画面形象和画面范围也在不断变换, 画面构图的形式结构及组合关系也要相应改变, 这就使得观众获得了更多的信息量和更丰富的视觉感受[1]。

(四) 构图结构的整体性。

影视广告的完整内容通常都是由几个或几十个画面来共同完成的, 某一镜头画面所传达的内容往往从上一个画面延续而来, 或向下一个画面发展下去。因此, 单个镜头画面的构图可能并不完整, 但在一系列画面组接之后会形成构图结构的整体性和传情达意的表现性。

二、影视广告画面构图的艺术特性

(一) 影视广告画面的时空性和架构性

影视广告画面, 无论是单个画面, 还是一系列连续的画面, 都会具有一定的存在结构, 都具有自己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广告画面是通过屏幕来呈现的, 而电视屏幕是一个有着四个明显边缘的框架结构, 因此, 广告画面则具有平面构成和框架结构两方面的特征。屏幕的平面结构使得画面成为一种平面造型艺术, 它要在平面的载体上再现现实生活的三度空间, 在再现过程中, 要通过可视的视觉形象来完成信息的传递, 并最终传达出作品所承载的情感和哲理[2]。因此, 我们怎样才能在二度空间的平面载体上获得三度空间的体验呢?

首先, 是利用观众的视觉经验来形成三度空间的立体感。影视创作者在营建画面时, 应该充分考虑到人们的视觉经验, 要利用人眼在视觉上的透视特点, 强化画面的线条透视, 将处在画面中的斜线或者是斜向排列的物体向远处伸展, 从而显示出画面的纵深感;利用照明所产生的影调层次形成远近透视, 并借此显示出空间的层次;也可以通过物体的摆设次序、位置关系来形成纵深感。其次, 可以通过物体的运动形成纵深感。当画面中的运动物体在运动方向或轨迹不与画面的四个边框平行时, 运动的物体便将人们引向纵深感觉。最后, 就是运用摄像机运动来实现空间纵深感的营造。在摄影机运动的过程中, 摄影师会考虑到从多个方位进行拍摄, 并且会使用不同的景致, 这样就打破了单一的画面结构, 在影像的丰富性中体现出画面的纵深感。

影视广告画面除了具有平面的构成之外, 还具有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影视画面最为直观的一个特点, 是画面在构成形态上的重要特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画框结构界定了画面中的内容, 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出被摄对象的范围, 平衡了画面内部的各个元素。首先, 对于创作者来说, 画框是创作者筛选画面内容的基础和框架。在创作过程中, 摄影师要依据画框来确定被拍摄对象的中心, 进行准确的画面构图, 以纷繁的美的形式给观众提供不同的心理感受。其次, 摄影师在拍摄物体时, 可以自由进行推拉、摇动等移动, 运用画框形成景象。在形成不同景象的同时, 摄影师还可以借助画框来创造心理完形的空间。比如在拍摄一个物体时, 并不拍摄这个物体的全部, 而是只拍摄它的一个部分, 而缺少的部分足够唤起人们的完形心理, 使得观众能够积极地参与画面的鉴赏, 另一方面也能够提供给观众足够的想象余地[3]。最后, 是为摄影师和观众提供一个参照体系, 从而形成相对位置, 产生画面的张力。当现实生活之中的物体或者事物被放到一定的画框中时, 就受到了限制, 获得相对位置, 摄影师要依据画框这个基点, 对物体的平衡与不平衡、稳定与不稳定、运动与静止等关系进行处理, 而所有的这些处理都要形成一种内在张力, 这些张力是现实生活中的相应物体不具备的[4]。

(二) 影视广告画面的视像性

美国的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是最早认识到电视是一种视象文化的学者之一, 他深刻地揭示了我们所处的后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就是视像文化的流行。他说:“电视出现后, 代替收音机成了最基本的媒介, 而且随着电视的出现, 广告得到了爆炸性的发展。因为电视广告以其速度之快和效果之好完全突破了旧有的广告形式。”[5]由此可见, 在文化生产领域内, 电视的普及使整个人类生活视像化, 而电视广告构图的作用是使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形象化、可视化, 构图的根本目的是使主题和内容获得尽可能完美的形象结构、信息传达效果和画面造型效果[6]。归根结底电视广告是要靠一系列造型手段并通过摄像机的取景框, 以构成画面造型上的表现形式, 完成产品信息的传达。

(三) 影视广告画面的连续性

在影视广告中, 我们可以通过连续画面, 形成一个完整的视觉印象, 使通过画面和文字传达的广告信息清晰、突出、有力。作为影视广告画面设计构成的基础, 十分重要的就是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从视觉心理来说, 人们厌弃单调划一的形式, 追求形式表现多样化, 连续系列的表现手法符合“同”中见“异”这一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做到统一中求变化, 形成既多样又统一, 既对比又和谐的艺术效果, 加强了艺术感染力[7]。广告画面本身有生动的直观形象, 这种形象多次反复地不断积累, 能加深消费者对产品或宣传信息的印象, 获得好的宣传效果, 对扩大销售、树立品牌、刺激消费者购买欲、增强竞争力有很大的作用。例如摩托罗拉的60秒形象广告, MOTO这一需要强力传播的品牌形象的连续播出高达30次之多, 观众只要在该广告中的任何时段观看, 都可能被该广告信息击中。

画面的构图和造型是一种学问, 最佳的影视广告画面既能给观众以视觉上的享受, 又能对广告产品产生最佳的表现作用。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艺术形式, 影视广告和其他许多艺术形式有相通之处, 同时也有自身的特点。影视画面不仅具有空间结构, 也是一种时间形态, 是一种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艺术综合体、有机体。因此, 在创作中, 只有充分考虑各种相关的构图元素, 了解掌握其艺术特性, 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影视广告的画面构图进行艺术创作。

参考文献

[1][7]徐景奇、范文锦、关青编著.电视片的编导与制作.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16页

[2][美]保罗·梅萨里著.王波译.视觉说服.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39页

[3][4]林路著.视觉的理性与激情:广告摄影与数码空间.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26页

[5][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56-57页

现代媒体艺术 摄影构图教案 篇2

(2011-07-20 09:00:12)转载▼ 标签:

教育

现代媒体艺术——摄影构图的一节教学案例

青岛市城阳第一高级中学 姜凤君 2011年7月19日 15:53 胡有智于11-7-19 16:11推荐姜老师的摄影构图教学案例值得一看,对如何构图作了详细的说明,图文并茂,很容易让学生接受。于娟于11-7-19 16:19推荐姜老师对摄影构图知识分析的面面俱到,比较有实用价值,值得学习。肖钢于11-7-20 01:27推荐我们常常讲到创意,其实就是一个思想、一个视角和一个出发点。同样是摄影,一个拿着卡片机,到处是题材,到处是美景;一个拿着价格不菲的单反机,人家照,他也跟着跑,满眼找不着属于他的景色。问题就出在物质条件很容易达到,但艺术修养需要学习,老师的责任和使命就在于此。姜老师教案的立意对老师们来说意义很大。肖钢于11-7-20 01:30推荐为资源“构图”把摄影课程教学领进了快速通道,这是很好的课程资源。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构图的基本概念,掌握构图的基本要求和如何构图。培养学生的摄影兴趣,提高学生的摄影艺术欣赏水平教学重点:构图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各种构图形式,并加以应用。教具准备:PPT演示文稿、数码相机或带拍摄功能的手机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欣赏法等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在当今科技高度时代,数码化是发展的大趋势。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使得摄影操作更方便快捷,数码摄影成为老百姓们喜好的一种形式。然而,面对着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谁都想拍摄出生动感人的艺术作品。构图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很大的程度上,构图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拍摄主题的实现,决定着作品的成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摄影构图。

比较:两幅作品在构图形式美方面有什么相同或不相同,为什么?

二、构图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要求

构图在西方是造型艺术的术语,它的含义是:把各部分组成、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把构图称为“章法”或“布局”,也就是说,艺术家利用视觉要素在画面上按着空间把它们组织起来的构成,是在形式美方面诉诸于视觉的点、线、形态、用光、明暗、色彩的配合。构图的基本要求是丰富、简练、有表现力。应该力求使整个画面干净,避免多余的物体出现在画面上影响主体。而且应以不同的表现方法,强调和突出想要表现的内容。

三、如何构图

拍摄距离、拍摄方向、拍摄角度、画幅、虚实、色调与影调

1、拍摄距离:

 远景——表现气势、强调整体,忽略细节  全景——表现全貌与环境、主体明显  中景——表现主体与辅体关系、情节取胜 近景——突出表现主要部分  特写——刻画细节

远景 全景

中景

近景

2、拍摄方向

特写

 正面——主体正面形象、对称美、庄重威严、缺乏透视感  斜侧——透视效果明显、画面生动、突出主体、要主次分明  正侧——刻画轮廓、表现人物的神态面目  背面——含蓄、引起联想

正面 斜侧 正侧 背面

3、拍摄角度

平拍——亲切自然、突出主体  仰拍——强调夸张、高昂向上  俯拍——层次充分、场面盛大

平拍 仰拍 俯拍

4、画幅

 横幅——强化景物的水平舒展与广阔  竖幅——强化高大向上,增添活力与吸引力  方幅——工整、淳朴、轻松,强化不足

横幅 竖幅 方幅

5、虚实

6色调

7、影调

初学摄影者常犯的错误有:画面撑得太足或太空、画面失衡、顾景不顾人、画面分裂画面无主次等。

小结

电视摄像技术中的画面构图艺术 篇3

一、电视摄像中画面构图艺术的表现特征

(一) 固定性

在电视摄像构图时, 画幅的摄像一般都要遵循“四三原则”或者说“一六九原则”, 这个原则规定了画幅的固定比例应该为4:3 (16:9) 。与之相比, 照相机可以多方位照相, 如竖着拍照;绘画也可以不受边线的设定, 自行设置边框。这就是电视摄像与照相机、绘图的本质区别。并且, 电视摄像在时间上也有固定要求, 它要求拍摄者在拍摄时现场一次性完成, 因为现场拍摄结束后很难再进行调整。相比之下, 拍照可以随意剪裁照片, 绘图草稿也可以重复审视。

(二) 能动性

摄像构图具有静止性和能动性。其中, 能动性是摄像构图中较为突出的特点, 摄像构图的能动性包括拍摄对象能动性、 相机自身能动性以及画面效果能动性。从能动性的内容来看, 影响画面动态效果和画面感受的主要原因是被摄对象的运动和摄像机的运动。也就是说, 电视摄像不是像摄影和绘画一样单纯地记录一个时间点的画面, 而更多的是记录一个时间段的画面。电视摄像的能动性要求拍摄者在拍摄过程中, 要有灵敏的洞察力, 不仅要抓拍到拍摄对象的精彩瞬间, 还应该呈现出拍摄对象的运动过程。

(三) 连续性

绘画和摄影往往以一副画面来向群众展示主要内容, 所以构图时的任务也比较简单、轻松。然而, 电视摄像展示的通常是一个整体、连续的画面, 这些画面之间是有前后顺序和因果关系的, 所以在构图布局时需要考虑到上下画面的相关性, 进行合理的安排, 避免画面之间出现僵硬、不着边际的现象。 摄像师要注意考虑画面的延伸问题, 着重区分电视摄像与绘画、摄影的区别。

二、电视摄像技术中画面构图艺术的基本技巧

(一) 色彩均衡, 结构均衡

人的眼球对色彩是非常敏感的, 色彩的视觉感受往往能影响人的心理, 改变人的心情。这就要求摄像师在拍摄时调好角度、灵活采光, 捕捉到画面最真实、最具美感的色彩。观众观看节目的舒适程度通常都是以色彩的均衡程度作为衡量指标的。为了避免色彩混乱不清, 达到色彩均衡分布的效果, 不仅摄像师要好好拍摄, 后期制作者也需要在画面构图时协调色彩。这就要求摄像师与后期制作者相互协商, 制定舒适的配色方案。为了使观众心情愉悦地观看电视节目, 不仅色彩要均衡, 结构也需要均衡。摄像师在拍摄时应该根据背景条件和画面要求来确定拍摄对象的位置, 合理设置每一个画面空间, 设定不同的画面构图, 再通过比较, 选出最满意的构图方案。鲜活的调配色彩、设置结构, 能够使画面效果的瑕疵最小化。

(二) 突出主体, 层次鲜明

在电视摄像技术中, 画面构图艺术最强调的技巧就是突出主体, 层次鲜明, 让观众在观看电视节目时能够明确画面主体, 捋清层次结构。为了使画面包含层次感, 摄像师在拍摄前要注意元素和结构之间的搭配, 明确拍摄内容, 确定主题, 制定不同的中心思想表达路线;在拍摄时, 可以从不同方面来突出主体、强化层次感, 并且可以借助环境来渲染、烘托主题内容, 在选择角度时注意光线、曝光度和阴影的配置, 使主体、附体和环境之间的层次分明, 显示出空间感和时间感, 从而达到鲜明的视觉效果。

(三) 虚实结合, 动静相辅

电视摄像技术中, 画面构图的虚实结合技巧讲究的是针对前景作出处理, 使画面达到朦胧美和真实美的效果。为了达到空间感的视图效果, 在设置前景时可以借助一些工具, 增加画面的模糊感, 也可以利用光的对比来强调拍摄主体, 虚化背景, 做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有机统一。而对于动静态的构图艺术而言, 静态构图的要求比动态构图的要求低。静态构图主要是对静止的物体进行拍摄, 抓住静止物体的一些瞬间美和结构美;动态构图主要是拍摄主体的运动过程, 抓住运动主体每个时刻点的美, 并将这些点圆滑地串接起来。所以, 动静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需要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 让观众在享受瞬间美的同时感受到动态的视觉冲击。

(四) 现场完成构图

正如前面所说的, 电视摄像和照片拍摄、绘图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完成时间的要求上, 拍摄照片可以在拍摄结束后对照片不断处理、剪裁, 绘图也可以反复地审视, 但是电视摄像技术要求的是在拍摄现场一次性完成拍摄, 后期的处理是有限的。并且, 电视拍摄还受到时间场地、季节天气、演员形成等因素的制约, 拍摄的机会往往是有限的。所以, 摄像师在拍摄时前, 要预见这些可变因素, 提高拍摄的精确度, 以便一次性完成构图, 加快拍摄进程。

三、结语

电视摄像要讲究画面构图的艺术, 注意每个环节的细节, 使每个环节之间能够紧密相连。在拍摄前、拍摄时、拍摄后都要严格地设定合理的构图方案, 但是这个方案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画面构图艺术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 让电视节目充满艺术感。我们在遵循原则的同时, 还必须根据画面构图艺术的表现特征, 灵活地运用构图技巧, 创造出符合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要灵活运用画面构图技巧, 合理布局, 突出主体, 把作品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力求画面完整, 具有美感, 符合观众的审美。

参考文献

[1]严桂娟.电视摄像构图艺术探讨[J].科技致富导向, 2014 (8) :344-345.

[2]韩小川.电视摄像中的画面构图技巧探讨[J].中国传媒科技, 2013 (16) :78-79.

画面构图之我见 篇4

画面的构图是受限于生产、材料、工艺、内容与目标功能的一个过程。画面构图是为了更好地将信息传播给受众,更好地为画面内容服务,寻求与内容谐调的构成形式。这样画面构成的视觉语言则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做到主题突出,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才能达到画面构成的最终目的。

设计绘画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十分完整而又极其丰富的美学思想体系。构图学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人主要对近几年来在设计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做些研究。仔细品味学生的作品,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是画面的布局不合理,不能很好地突出表现的主题,画面中的图形和文字间不是过于紧凑、拥挤,就是缺少呼应、缺少空间,元素之间的大小、比例显得单调、缺少画面,只是构成独特的“形式”美感,给人留下美中不足的遗憾。因此,设计过程中画面的构图显得非常重要,下面谈谈在设计作品中画面构图一般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构图不是是一种程式化、概念化的表现

画面构图是为表现作者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因而在一定比例的画幅上安排元素与元素之间的位置显得很重要。

第一、要突出主题,分清主次

作品的中心思想就是作品的主题,在元素选择时要注意画面构图的进一步明确。为体现主题,在画面上要注意元素与元素之间的主次。突出主体,让次体起到陪衬作用。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主次体的安排和处理。还可以通过色彩的冷暖、图形的大小、高低、强弱、远近、疏密、虚实、软硬、动静等对比手法突出主题,分清主次,以利于主题的表现。

第二、画面比例得当关系到主题的表现

一般来说,直构图有高耸之感,横构图有宽阔之感,方构图有平衡、匀称之感。依据事物本身的比例关系,在等比的关系上追求视觉上的平衡,突破事物本身的等比关系,进而推进自身的视觉重点以求突破。就如一些夸张漫画那样,一个大头小身子的人物形象,一种夸张的歪曲正常比例的方式,在不经意间往往能收来奇效。

第三、画面层次感明确、统一

如:大、中、小,明、灰、暗等,为表现画面空间,图形和元素之间的层次感可以在干扰视觉的同时突出自身所想体现的主题,这种表现方式往往是比较直接而且有效的方式。任何艺术设计作品都具有若干不同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区别和多样性是艺术的变化。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又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这就是画面构成的统一。在设计中各种造型因素的变化,如:点、线、面、色彩、质感、风格等的变化将会使作品具有生命力、表现力,将它们巧妙、和谐地结合在整体之中,使之相互贯通,这样的作品才是完美的、成功的,才能具有统一性。

第四、利用色彩或者元素来牵引欣赏者的视觉

让欣赏者随着设计师的思维去思考和观看作品,色彩是艺术表现的要素之一。在画面构成中,根据和谐、均衡和重点突出的原则,将不同的色彩进行组合、搭配,形成更好的视觉冲击。根据色彩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合理地加以运用。按照色彩的记忆性原则,一般暖色较冷色的记忆性强;色彩还具有联想与象征的性质,如红色象征血、太阳;蓝色象征大海、天空和水面等。在设计中要注意色彩的选用。在色彩的运用过程中,还应注意的一个问题是:由于国家和种族,宗教和信仰的不同,以及生活的地理位置,文化修养的差异等,不同的人群对色彩的喜恶程度有着很大的差异。如:儿童喜欢对比强烈,个性鲜明的纯颜色;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喜欢红色;生活在闹市中的人喜欢淡雅的颜色;生活在沙漠中的人喜欢绿色。在设计中要考虑主要读者群的背景和构成。

第五、文字在画面构图中的视觉冲击

任何一幅作品都离不开文字,文字在画面构成时显得格外的重要,往往有些设计者忽略了文字在画面构图中的重要性。无论在何种视觉媒体中,文字和图片都是其两大构成要素。文字排列组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版面的视觉传达效果。因此,文字设计是增强视觉传达效果,提高作品的诉求力,赋予版面审美价值的一种重要构成技术。提高文字的可读性,设计中的文字应避免繁杂零乱,要让人易认,易懂,切忌为了设计而设计,不要忘记文字设计的根本目的是有效地传达设计者的意图,表达设计的主题和构想意念。文字的位置应符合整体画面的要求,文字在画面中的安排要考虑到全局,不能有视觉上的冲突。否则画面主次不分,很容易引起视觉顺序的混乱;在视觉上应给人以美感,在视觉传达的过程中,文字作为画面的形象要素之一,具有传达感情的功能,因而它必须具有视觉上的美感,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比如标题的文字处理上,可以和图片巧妙地结合,使标题和版面变得妙趣横生,生动活泼。在文字设计上要富于创造性,根据作品主题的要求,突出文字设计的个性色彩,创造与众不同的、独具特色的字体,给人以别开生面的视觉感受,有利于设计者意图的表现,达到宣传的目的。

二、具备美的形式和极富感染力的视觉效果

形式和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形式美感不是独立存在的,也要注重内容。内容决定画面的构成形式,把握整体效果,使内容恰当准确地表现内容,从而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就画面的具体构图而言,各种元素的统一不仅是方便阅读的需要,也是产生视觉美感的需要,过多的变化只能是进一步加重负担。形式美的法则是版面编排的决定性因素。它能使版面简洁、生动、充实,独具调和性,从而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更能体现秩序感。画面构图的形式美感可以概括为几种形式:明快统一、井然有序的对称形式感;富于变化、生动的均衡形式美感;简洁、对比的空间形式感;生动、富有创意的变异形式感;并列、清晰的网格形式美感;整体、协调的统一形式美感等。

参考文献

[1]王绍强.版式设计风格化.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年9月.

电视摄像的画面构图 篇5

1 动和静之间的关系

在摄像时, 画面构图第一就是要处理动和静这两者的关系。当我们用摄像机取材对象时, 摄像机和被摄对象都是动态的, 就会使摄像机拍摄的生活素材间断发生变化, 这时就处于一种动态构图的状态。如当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对象发生行走坐下这些动作时, 这取材的画面视觉和结构主体就会持续变化, 这就是动态构图。所以, 动态构图指造型元素、画面结构都在发生变化的构图。

而当我们用摄像机拍摄一个会议的现场时, 如果用一个镜头来拍摄, 则拍摄的茶杯、凳子都不会动, 这就叫做静态构图。所以, 静态构图指画面元素和造型结构静止不动的构图。在摄像机和摄影对象都处在静止状态时, 这就是一种稳固的构图关系。

实质上, 一幅好的画面, 应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动静相结合。如静止的道路和动着行驶的汽车, 静止的树和飞着的小鸟, 这样一个动静相结合的画面是显得生动有趣。

2 画面层次感的问题

我们在摄像构图时, 要注意画面层次感上的问题。这画面层次感就是摄像者要处理好主体与环境、主体与背景、以及主体和陪衬者这三者的关系。同时画面层次感也要求拍摄者在构图时突出主体的形象, 从较好的拍摄角度来配置线和好色等等, 这样能得到一个好的具有立体感的电视画面。

构图的主体也就是摄影画面创造时, 所要力表现的对象。当我们确定构图主体之后, 然后用构图设计和构图配置来陪衬主体, 在结构上就能分清主次, 合理构图, 还能很好反映创作意图。我们可以采取许多突出主体的方式, 如用镜头近景、特写的方式, 用摄像机的取镜头把主体放在中心位置。同时为了突出主体的内涵, 可以把主体处理在画面的深处, 这样能达到吸人眼球的效果。

构图的陪衬体是能辅助表达创作意图的元素。在画面中的陪衬体, 可以补充主体的内涵和用处。如一个新闻纪录片中的标记, 能让新闻报道上显得更真实。而且作为陪体, 还能陪衬画面的主体形象。

构图的环境则是指主体所处在的景物、空间、人物等。这环境主要是表现地方特色, 有前景、后景和背景这三种, 主要起到对人物性格表现和刻画氛围的作用, 能起到提高画面的空间感和概括力的作用。

衡量一个构图好坏的主要标准就是要表达的对象主体是不是很突出, 并且主体、环境、陪体这三者的关系是否能处理好, 条理层次是不是合理。

3 关注均衡运用的问题

均衡, 一般是指画面构成因素在视觉重量上的均势。当电视播放画面时, 画面的运动让均衡也会呈动态显示。这均衡可分为色彩和结构这两种。

色彩均衡是指在画面上不同色彩在面积上需要均衡分布, 避免对称、等量和零乱这些现象发生。因为零乱的色彩容易引起产生厌烦心态、对称让人感到平淡, 等量就会显得很无主次感觉。因而我们在色彩搭配上, 应该用相对的色彩背景来表达主体的颜色;或者可以调整主体的颜色来突出画面的整体效果, 还可以用补白、黄金律来达到画面色彩均衡。在处理画面均衡是要注意轻重、主次之分, 避免生硬的色彩对比。

结构的均衡是在拍摄中, 可以利用群众的视觉来制造均衡。如在绘画理论中, 有一个黄金分割理论, 也就是位于大面积空白处的视觉对象, 容易引起群众视觉集中地关注, 能达到表达主体的效果。把这理论放在摄影构图中, 将会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4 关注运用对比的问题

在构图时候, 可以运用多种造型手段来实现对比, 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用藏露的对比方式可以只显露一部分作品的具体情节和形态, 让另一部分情节隐藏在画面以外, 有一种“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这样能吸引人们观看影片的欲望, 并且让人们浮想翩翩, 意蕴无穷。

除了藏露的方式之外, 还有影调对比、虚实对比、大小对比、藏露对比等。大小对比就是指体积上的对比, 如远与近还有一些质的对比。影调对比是指在画面中程度不同影调之间的对比, 如暗调的画面比较容易现实明亮的阶调, 这往往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这种明暗相对比突出的画面能反映被摄主体特征形象。同时也可以用光线处理, 代替明暗对比, 也能突出主体。

虚实对比就是用深镜头来使陪衬体模糊、主体清晰, 突出主体作用。这种对比能让画面影调层次好, 并且空间上游深度感, 加深主体的体积感, 对作品情节意蕴有要求的可采取这一种。

5 关注发挥线条的问题

在进行电视摄影时候, 主要就是线头处理、提炼和选择这些过程。摄像者也很容易从被摄对象在运动和环境的关系中发现线条的主要结构, 从而形成画面构图的主干, 并且与对象相结合形成和谐、均衡并且集中的画面构图。

画面构图的线条是指在画面物体形象间的明暗分界线和连接线。这线条不仅能构成可视形象因素, 也是摄像人员需要了解的规则。在线条的位置上, 可分为外部和内部线条。外部线条是形象轮廓线, 也就是被摄对象个性特征的轮廓形状。内部线条就是在对象轮廓范围内的线条。

线条依据不同的形状, 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直线是指垂直线、斜线、水平线等。当我们在拍摄海洋等, 应用水平线就是为构图的主线条, 应该是直线。当拍摄草原时候等, 拍摄对象的构图主线条是应用水平线。在拍摄跑操、军训、楼房时, 应以垂直线条为标准, 这样会有修长的感觉。如果进行构图, 就应该以斜线为主导, 这让画面有非常好踊跃感。

曲线就是一个点顺着方向移动, 最后形成的轨迹。曲线有流动感等特点, 如果构图的主线条是曲线, 曲线就会能向纵深视线发展, 而且还会有画面生动活泼等这些美感。

参考文献

[1]金湘.电视摄像的构图章法[J].剧作家, 2006 (4) .

[2]杨楠.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技巧[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4 (4) .

有关电视摄像的画面构图探讨 篇6

1 电视摄像画面构图的基本形式

如果从被拍摄对象同摄像机两者之间动态和静态的画面结构来区分, 电视画面构图可以并且只可以分成动态与静态两种画面模式。其一是静态型构图, 这是电视构图里面一类较为常见的构图模式, 它采取摄像机固定的办法, 包括固定机位, 固定镜头的光轴、固定焦距等来表现出静态性很突出的对象运动。被拍摄对象暂时处在静态环境中, 这其实同摄影、绘画等艺术门类有共通之处, 而同它们的区别是:电视摄像可以在静态型构图里面表现出时间的动势过程, 它站在摄像人的视线角度内, 注意观察被拍摄对象, 将被拍摄对象的心理体现表达出来。第二种画面模式是动态构图, 这种模式指的是摄像机和被拍摄对象都处在运动形态之下, 这会让画面的组合产生间断或者连续性变化, 二者的同时动态或者一静一动, 让摄像机同被摄对象间发生更为复杂的关系, 这种画面模式是为电视摄像所特有的。

2 电视摄像画面构图的处理方法

2.1 画面中的层次

当进行摄像构图工作时, 首先就应当注意层次感的问题, 画面中的层次指的是摄像人应当把握的人物主体同背景环境、人物主体同陪衬对象之间的协调关系。层次要求即是对摄像构图时主体突出的要求, 要求摄像人对配置线、色度等进行仔细斟酌, 以使后期形成一个具有立体感的画面图像。摄像人在创造画面的时候, 应当明确主要想表达什么, 当需要重点表达的构图主体确定下来以后, 就可以分清结构里的主要与将要内容, 进行合理化构图, 这样还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摄像题材的创作内容。要采取多种类型的办法使主体得到突出, 比如特定、近景镜头等, 将摄像机镜头以主体为中心对准, 为了让主体得到更加突出的展现, 还可将主体置于画面深处。陪衬体可以帮助创作意图尽快展现, 比如纪录片里的特殊标记可以让纪录片更加真实感人, 从而达到丰满主体的目标。

2.2 构图时的环境

构图时的环境意指主体身处的空间与景物等, 共分成背景、后景、前景等几种, 可以起到表现区域特色的作用, 对于提升画面概括力及空间效果有所帮助。看一个摄像构图的效果好坏, 其标准主要是被摄对象是否突出, 是否做到主体、陪衬体、环境之间的协调处理, 条理层次是否清晰。

2.3 构图时的均衡

此指各画面构成要素间的平衡, 在进行电视画面播放之际, 画面呈现动态化特点, 在动态中, 构图均衡体现为结构与色彩两方面内容。首先在色彩面积上, 整体效果要实现均衡分布, 防止对称、零乱等问题出现, 其原因是色彩布置凌乱会造成欣赏者厌烦的心态, 而对称则会使欣赏者觉得平淡。因而在进行搭配色彩时, 要用相对应的色彩进行主体色调布置, 抑或是进行主体颜色的适当变化, 此外还可以应用黄金比例、补白等手段达到色彩的均衡。处理色彩的时候应当分清主次、轻重, 防止配合过分生硬。其次是在结构处理上讲求均衡, 如利用群众视角进行均衡效果处理就是比较不错的办法。在绘画理论里面, 黄金分分割律容易引起关注, 具有较好的美学实用价值。

2.4 运用时的对比

在进行电视摄像构图之际, 要综合调用不同造型方法进行对比目标的实现, 以使画面构图达到出人意表的效果。其中露藏对比法是只将主体的一部分显现出来, 而让另外一部分隐于画面之外, 藏情蓄意, 吟咏不尽, 能够牢牢抓住观众, 调动他们的欣赏味口。而除露藏法以外, 像虚实间的对比、大小间的对比、不同影调的对比等, 都可以在画面构图时随机选择。大小间的对比同体积间的对比同意, 其中也包括了远近对比、质感对比等项内容。不同影调的对比, 注重区分了画面中的影调程度差异, 比如影调的主体画面同相对明亮的阶调相互适应, 会更容易抓住欣赏者, 这样的光线明暗对比也会让摄像主体对象的地位更加突出。虚实间的对比指用深镜形式让陪衬角色变得模糊, 以突出主体的地位, 使之清晰。这样的对比方式可以让画面层次明确, 在空间上更加具有深度特点。主体角色的体积感得到加深, 对于作品韵味的把握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2.5 造型时的艺术

在拍摄时适度地采取造型艺术可以让画面装饰更加具有美感, 但是要注意防止出现那种过分规则的外形, 现实中较常采取的办法有字母构图以及符号构图等方式。若电视摄像节目里, 有的画面结构与某个字母雷同或者相似, 那么此画面就可以称之为字母构图, 实际上一项构图要比一个字母复杂得多, 字母构图这一概念只是对于构图形式的一种简单概括, 以方便摄像人加深对构图方式的分析及理解, 这也是使构图更加合理化的一个办法。同时, 在造型时要注意点线面等几何关系的结合, 比如可以将房屋等物体当成面, 把移动的人、车、飞鸟等理解成点, 把街道、电线等理解成线, 使点线面相互结合, 形成一个空间整体, 这是让构图系统化的一个办法。再者, 如借鉴了摄影与绘画等艺术门类以后, 再根据电视构图的实际特点, 可以总结出更多的构图技巧, 各种技巧是可以同时应用一种或者数种的, 方式并不唯一。

3 总结

构图是摄像创作中的一个艺术门类, 它起于开机之前, 终于停拍之后。构图贯穿于整个摄像流程之中。因为它的这种连续性特点, 因此, 较难掌握其具体而一成不变的原则及模式。上面所讲到的构图原则, 只是概念性的, 若想使构图得到更好应用, 创造出优秀作品来, 尚需要在实践中加以经验的具体总结。

参考文献

[1]李伯平.浅谈电视摄像的画面构图[J].有线电视技术, 2006 (12) .

[2]伍建平.薛军摄像机电池的升级换代和旧充电器改造[J].中国有线电视, 2004 (6) .

[3]陈友南.论电视摄像课程实验教学[J].新闻爱好者 (下半月) , 2008 (1) .

[4]张友敏.初学摄像者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声屏世界, 2007 (1) .

电视新闻节目画面的构图语言 篇7

一、电视新闻截面画面的构图

(一) 运动性

电视新闻画面要充分体现运动性, 从镜头运动一般规律之中找寻突破。通常将电视画面分为静止 (固定) 画面及运动画面两种, 静止画面不能应用图片摄影画面进行构图处理, 二者本质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很多电视新闻拍摄过程存在镜头不够图片拼凑的情况, 这也正是电视新闻的大忌。在电视画面概念中, 所谓静止画面指的是摄像机机位不动, 光轴方向不变, 镜头焦距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画面拍摄, 这种画面属于画面内部运动, 也就是被拍摄的主体运动。这一种画面的拍摄特别要求拍摄者注意构图比例和取景角度要预先设计好, 否则的话出现比例失调的画面就会影响到整条新闻节目的表现效果;另一种电视画面外部运动, 是对推拉摇移进行有效的利用, 将画面视角变化及画面区域范围最为直观地展现出来。这样的新闻画面是被拍摄主体的运动, 摄像机同样在运动, 画面的连续记录中画面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 所以画面的叙述重点也发生着改变。拍摄这一类画面一定要有一个镜头预见性:就是在头脑里先有了一个画面的构图模型, 然后让运动着的主体按照自己“预见”效果显现到自己的镜头里面。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抢镜头”。不光是被拍摄对象有时会“抢”进来, 拍摄者自己也要主动去“抢”让自己想要的画面收入自己的镜头之中。电视画面构图充分表现运动性的结果表现在三方面:第一, 突破了绘画及图片摄影在运动表现上的时间凝固及空间静止。第二, 电视画面的运动性能够将拍摄对象自身的运动状态、速度及节奏充分地展现出来。第三, 进行运动展现, 能够体会人们观察事物时的实际活动状态及具体心理状态。

(二) 连续组接及叙述的整体性

电视画面构图重要的特点就是画面连续组接、叙述的整体性。就绘画及图片摄影作品而言, 作品本身是独立存在的, 所以要全面反映主题思想。电视节目的表现形式是通过镜头叠加来进行叙事的。对单一画面而言, 并不是要求每帧画面构图都要完整, 但是要运用这些画面来进行叙事时, 镜头经过组接之后要有连续性及整体性。换言之, 在段落镜头之中, 镜头整体性不仅依靠每个单个镜头叠加而成, 只要整体段落表达, 需要依靠单个镜头连续, 对单个镜头不能完整表达意义进行说明及解释。所以, 这就需要记者多角度、多方位的去发现和捕捉镜头。电视新闻节目, 即使是最简单的消息也是复杂的叙事过程, 是利用一组画面组接完成。对于电视画面构图必须要具有开放性、承启性及外延性, 切不可单纯追求画面构图静态完整性。若过分追求单个画面构图完整性, 将会对整体构思产生影响, 使完整的作品画面变成孤立的风景画或是肖像画, 进而失去了电视画面表现的能力, 也失去了它的生动性。

(三) 视点的多变性

电视新闻画面构图有别于静态造型艺术的重要方面就是其多变性。就视点而言, 表现单一对象时, 电视画面能够利用多视点多角度变化进行表达对象的全面诠释。并且通过不同景别及运动画面的作用使被拍摄对象同周围的景观事物紧密联系, 画面构图形式元素及结构成分的不断变化会满足受众的审美要求。例如, 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固定画面及镜头推、拉、摇、移、跟、升、降的运动拍摄手法, 对准确表达主题, 即什么人做什么事取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使画面中的人或物的主次关系一目了然。

(四) 处理的时间性

前面说过, 拍摄电视新闻画面要有预见性, 但并不是说每个画面都能按照事先设计的来显现。因为电视新闻画面构图阶段, 不能像绘画一样能够进行缜密分析, 仔细观察, 周详计划甚至是预先演练。电视新闻节目画面处理, 只能够在拍摄现场一次性完成。所以, 事先对拍摄内容进行相应的了解, 进而对构图形式进行事先确定, 这是采编人员必须做好的前期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在第一时间取得最理想的拍摄效果。

二、电视新闻画面构图要求

进行电视新闻画面构图是为了能够将画面形象与画面结构分布进行整合, 进而得到鲜明的艺术形象, 构图的质量对新闻的展现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 要求画面简洁明了

新闻的特点之一是讲求时效性, 电视新闻画面构图摄像不能与摄像图片一致, 并且不能像文艺节目那样通过多种形式展现。电视新闻画面必须要简洁明了, 内容少, 但能对时间进行明确的表达, 每个镜头画面内容不可能全面的表达, 但是要精确, 同时不能利用一个镜头多拍或拍摄时间过长的方式进行表达, 画面过长, 会导致受众的审美疲劳, 进而破坏了艺术美感。这是新闻类节目镜头拍摄中的大忌。在构图思想上, 陪体因主体而生成并具有实在意义, 它必须与主体在思想和内容上形成统一的信息链接, 与主体在功能上具有完全一致的意义和作用。通过“陪体”的作用, “陪”的好, “陪”的到位, “陪”的有力, 从而深化主体的地位和魅力。陪体彰显构图张力增加构图内涵。在构图张力上, 陪体具有艺术感召力。

(二) 主体突出

就大多数受众来说, 观看电视新闻的时候通常是一次性观察, 换言之, 多数的受众不处于任何目的基本上不会重新观看。新闻时限性的要求画面主体必须要突出, 构图形式主体的单一性导致不会有两个主体同时在画面中出现, 同时这也是衡量构图的标准之一。评价构图水准的主要标准是看其对于主体的表现能力如何, 同画面其他部分的联系是否紧密。通常情况下, 主体必须与陪体及环境形成明显的主次关系, 并且相互照应, 如此才能够正确表达画面的内涵, 切忌不可喧宾夺主, 杂乱无章。例如, 在拍摄双人对话镜头里, 两人中通常都会有一人是这一画面要表现的主要对象, 而另一人属于从属地位。我们有很多方法可以使这个主要表现对象处于视觉优势地位, 可以用他的谈话、动作、有利的光线、面部朝向、形象的大小和影像虚实等各方面把观众的注意集中在这个主体人物身上。画面中要有一个主体, 这并不意味着在前景后景不能有其他人物同时存在、不意味着画面中不允许有几个人或甚至上百人同时出现, 而是要有主次, 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这是构图的基本要求。

(三) 表现力及造型美

电视新闻画面的构图讲求结构的整体性, 对于单个画面的构图要求不是过于严格, 但是对表现能力及造型美感的要求却十分的严格, 而整体的构图却是由单个的图画所构成的。构图是对画面进行多种形式的结合, 所以, 要想使新闻画面具有极强的表现能力及美感, 我们就需要进行多种构图方式的结合, 对画面中的众多内容进行统一, 对拍摄的条件进行充分的利用, 同时不断地进行创新, 拍摄出具有生动性及创造性的形象, 以此来提升画面的美感。画面构图的美感, 需要摄像师充分进行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总结提高, 增强对画面构图的美感意识的培养, 也要具备在拍摄现场“灵光一现”般的创作冲动。

三、结语

电视新闻节目的拍摄过程要对画面进行构图, 并且保证构图效果的优良性。注重画面表现运动性、整体性及多变性。依照电视新闻画面构图的要求去进行拍摄, 实事求是展现新闻事件, 同时能够在视觉上给人们带了享受, 充分发挥新闻价值及作用。

摘要:电视新闻节目是一种通过现代电子技术, 将新闻信息传递给受众的传媒方式。拥有传播声音和传播图像的功能。而电视新闻节目的画面, 在整个新闻节目中占有主导地位。作为一名合格的电视新闻记者, 如何掌握好新闻构图, 给广大受众带来震撼的“视听效果”, 既准确又完美的向广大受众传播信息, 这是一项最基本的技能。本文将以电视新闻节目画面的思维过程作为切入点, 从电视新闻画面处理及画面表述的整体性两个方面来说明画面构图的重要性。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连续组接,整体性

参考文献

[1]王茜.试论电视新闻节目画面的构图语言[J].今传媒, 2012 (07) .

[2]游泽清.“多媒体画面语言”系列讲座 (二) 画面语义学——画面语言是如何表现教学内容的[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 (20) .

[3]周海强.字幕为电视新闻节目“画龙点睛”[J].新闻天地 (下半月刊) , 2011 (03) .

[4]朱艳华.电视新闻画面后期编辑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J].新闻传播, 2014 (11) .

电视摄像中的画面构图技巧探讨 篇8

画面构图是摄像者进行画面拍摄的一个重要环节, 良好的画面拍摄技巧和和谐的画面构图, 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收视效果。随着摄像技术的快速发展, 加强对画面构图技巧的分析和应用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虚实结合

画面构图中虚实结合技巧的应用, 主要是指在景深原理的运用下, 通过对前景的巧妙运用, 能有效增强画面的空间感, 让人在对画面上的模糊景物产生错觉的情况下, 使画面主体的地位更加明显和突出。虚实结合技巧和前景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利用尘土、烟雾等营造前实后虚的景观效果以突出画面被摄主体的形象和地位。第二, 框架式前景的应用。第三, 通过拍摄点或光线的改变来突出主体。该技巧在应用过程中, 要避免背景事物对主体的破坏, 要保持背景的简洁以及与被摄主体的和谐统一。

动静结合

为了达到拍摄效果, 在对电视摄像的画面进行构图时, 必须将动态构图和静态构图相结合, 以此来更好地实现摄像构图的效果。例如, 在拍摄海上画面时, 如果仅拍摄运动的轮船或是海岸静止的礁石, 其表现效果将不是特别明显, 但要是在拍摄时, 将其前景设为海岸静止的礁石, 纵深方向由近及远分别是飞翔的海鸟以及快速驶过的轮船, 这样的构图就会非常具有表现力。

凸显画面的层次感

画面的层次感能更好地突出被摄主体的形象, 要实现画面的层次感, 就要求摄像人员在拍摄过程中必须对主体与陪体、主体位置与背景环境的关系进行处理, 要选择恰当的景别和拍摄角度。具体来讲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要明确所拍摄画面的主体, 通过构图造型和构图设计的运用, 处理好主体与周边陪体的关系, 其目的是不仅能表现其结构的清晰性, 还能更好地表现拍摄主体和主题。第二, 要发挥周边陪体的补充作用, 要通过对陪体的合理搭配和构造, 辅助主体说明主题。第三, 要发挥环境在表现主题方面的作用, 环境不仅要能突出和陪衬主体, 还要能表现主体活动的地域及地方特色。

结构、色彩的均衡运用

保证画面结构和色彩上的均衡也是电视摄像构图的一个重要方面, 结构、色彩的能保证人们视觉重量上的均衡, 不会让人产生视觉上和心理上不和谐感。具体来讲, 第一, 要保证结构上的均衡, 这就要求摄像者要利用人们视觉加重的作用来制造心理和动态上的均衡, 例如绘画作品中常常会借助大量的“留白”来突出“留白”面积之外的小面积给人造成的视觉上的集中和凸显的效果, 通过对小面积视觉分量的增加, 就达到了突出主体的作用。第二, 要保证色彩上的均衡, 色彩面积、色彩颜色的浓淡以及色彩的背景等都会对画面主体的表现效果产生影响, 所以, 在拍摄时要具体结合表现主体的特点对整个拍摄画面进行调节。

对比技巧的运用

对比技巧的应用也是表现拍摄主体的一个有效方法, 具体来讲主要有大小对比、虚实对比、藏露对比以及影调对比这四种。大小对比就是体积上的对比, 包括长短、高低、远近等对比形式;虚实对比就是利用景深的原理对人们的视线进行具体的框架、范围或清晰度上的限定, 通过对陪体模糊度的限制, 让主体更加突出;藏露对比就是指在表现画面主体时, 不是将其和盘托出而是只显示与表现主题密切相关的一部分, 这样人们在观看摄像画面时, 就会不自觉地对表现主题进行联想;影调的对比就是对电视画面的各部分设置不同的影调, 通过具体的阶调的对比实现突出主体的目的。

造型艺术的运用

造型技巧的应用, 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以往的模式化操作, 通过对画面进行装饰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具体来讲, 造型技巧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字母型构图, 常见的字母构图主要有“V”型、“L”型和“O”型等, 摄像者通过对摄像表现主体的分析和理解, 会采用与表现主题相契合的字母构图形式;二是符号型构图, 符合的选择大都与被射主体有着紧密联系, 最常用的符号构图主要有三角形、一字行、直角形等, 这些构图形式对画面有很大的美观作用。

注意发挥线条的作用

电视摄像在对画面进行构图时还可以通过对线条的选择和利用来实现。这就要求摄像人员要从被摄主体的结构及与外界产生的相互关系中找出最主要的线条结构来对画面的主干和骨架进行建构。依据线条位置的不同, 可以将其分为内部线条和外部线条。前者主要是被摄对象的轮廓范围内的线条, 后者主要是整个画面形象的外部轮廓线。拍摄者依据自身表现主题的要求, 会选择适当的线条轮廓来增加视觉表现力。另外, 摄像者还要注意整个画面的流动感和和谐感, 要对其进行仔细地分析。

结束语

上一篇:通信管线设计下一篇:相关建议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