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石油

2024-07-24

国际石油(精选十篇)

国际石油 篇1

《国际石油经济合作》一书是目前为止国内外最为全面的介绍国际石油经济合作内容的书籍, 而且是在海外项目多数亏损的状况下, 唯一一部相关的总结性书籍。本书体系完整、内容详尽、分析到位、对问题的研究深刻, 理论应用与实践支持相结合, 是指导石油行业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从事国际石油经济合作活动的重要书籍。其特色主要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独有性

本书内容是博士生导师高新伟教授辛勤研究、总结、整理的结晶, 是迄今国内外最为系统最为全面的介绍国际石油经济合作的书籍。在此书出版之前, 国内外存在的相关文献大都仅就国际石油经济合作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介绍或系统的介绍国际石油经济合作的书籍寥寥无几。较为全面的研究性书籍可算韩学功、佟纪元1995年主编的《国际石油合作》一书, 但该书主要从宏观方面阐述国际石油合作的相关知识, 如国际贸易、财务、礼仪等, 对国际石油合作流程及项目管理的研究不足, 而且由于时间较早, 已难以指导当前的工作。正是由于系统性介绍书籍的不足, 导致学习者难以形成整体把握, 给学习、研究带来极大的不便。而2004年葛艾继、郭鹏、许红撰写的《国际石油天然气合作理论与实务》则侧重于项目决策和评价, 适合项目决策参考使用, 不太适合现场施工人员学习。而《国际石油经济合作》一书, 内容全面、系统完整, 既有宏观介绍, 也有微观分析, 层次清楚, 易于把握, 在国内外具有独创性。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宏观层面概述、国际石油项目立项分析与决策及操作层面的项目管理三个层次。

首先, 在宏观上介绍国际石油合作相应的法律保证和政策支持及存在的问题。通过从宏观角度对合作环境进行地缘、政治、地质、人文、财税法律等分析, 进而选择战略地区、分析及选择合作合同条件, 从而为操作管理奠定基础, 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中国在政策及法律上的不足及发展方向。其次, 分别从国际石油工程服务市场和投资两个方面进行叙述, 从项目前期的信息获取及调研到项目的前期谈判, 从决策立项到项目确定后的分包、合同执行管理及资金回收, 并结合具体的项目进行叙述, 使读者对国际石油项目的流程有完整的认识。最后, 从具体操作层面介绍了国际石油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 除了传统项目管理的质量、成本、进度等九大主体内容以外, 重点增加了国际石油项目的跨文化管理、关系管理及现场管理, 这部分内容可谓本书的亮点。

二、系统性

目前, 网上一篇文章《高出低入:中资石油公司4 000亿海外投资收益图谱》引发广泛关注。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一份报告显示, 三大石油公司在海外的亏损项目达到2/3, 更是惹人争议。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际石油经济合作的跨国性、高技术性、高风险性、长期性等特点, 使得对国际石油经济合作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变得异常困难。而面对中国国际石油经济合作的现实状况, 又急需这样一本既适合国际石油市场环境分析和研发, 又适合中国技术人员进入国际石油市场的项目现场管理的书籍。

针对以上情况, 有着多年实地工作经验的高新伟教授, 在仔细整理、认真研究的基础上, 花费七年时间写成此书, 系统总结了中国国际石油合作的相关问题, 满足了石油行业相关人员对国际石油经济合作学习、研究的需要。

首先, 书中对中国国际石油经济合作历程、现状及国际石油合作的环境、法规、合同等进行了综述。从境内合作到境外合作, 中国国际石油合作经历了由点到面、逐渐规范、逐渐成熟的一个发展过程。不管是从横向上、深度上还是经济效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而中国国际石油经济合作现状也较为乐观, 合作地区广泛、合作伙伴几乎遍布世界各地, 合作的范畴、形式多样化。另外, 对主要地区合作环境进行了分析, 对中国石油合作中的法规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石油合作法规做了详细总结, 并对八种国际石油投资合同及合同的一般条款、执行的注意事项、执行对策等进行了总结。其次, 对国际石油经济合作中遇到的各方面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包括中国国际石油合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提出了九大问题, 并针对每个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建议。中国石油工业国际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国际化经营战略意识不强;国际化起步晚, 基础薄弱, 国际竞争力不强;缺乏相应的法律保证和政策支持;对国际环境不熟悉, 石油工业国际化面临巨大的风险等。最后, 对国际石油经济合作各阶段的相关事项以及各种项目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介绍。书中根据国际石油合作项目的流程, 对投资地区及方式选择、项目来源、项目决策、融资、谈判、合同订立、执行、财务核算等方面涉及的内容进行了全面总结, 并针对不同项目对不同阶段的特殊要求进行了重点分析。在项目管理分析上, 对于涉及到的每个方面, 作者都认真总结了其管理内容、重点及管理原则, 对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概述, 并客观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对某些有特殊要求的管理, 作者还分析了其管理的意义、目标、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制定方法、经验等。

三、实用性

《国际石油经济合作》一书, 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 更是一本实务指导书, 对国际石油经济合作项目的立项及决策、运营与管理等实践极具指导意义。既适合作为研究生教材及本科生相关课程参考书, 也适合中国从事海外石油业务的工作人员阅读。

本书在编写上, 为了更具实用性, 且与中国石油公司海外项目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 书中主要以中国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国际石油合作项目———伊朗卡山风险勘探项目和苏丹项目为例进行说明。具体事例的应用, 使得此书更加易于阅读和理解, 也使得书中的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 便于读者结合工作或学习中遇到的不同情况和疑问, 尽快找到经验性方案, 以解决实际问题。

而书中大量辅助图表的运用, 各种模式、模型的讲解, 各种方法、公式的介绍及相关方法的应用示例, 使相关内容一目了然, 便于比较分析的同时, 更为解决具体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程序、方式, 有助于帮助从事海外石油业务的工作人员解决相关问题, 或是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本书的实用性还在于它系统地论述了国际石油项目的整个流程, 涵盖了国际石油工程投资和服务市场的各个环节, 并按章节将流程各环节有机地组织起来, 不仅系统性强, 其对实务的指导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更具实用价值的还在于本书对项目管理的介绍。其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国际石油工程项目管理各个方面的内容, 而新增的HSE管理、跨文化管理、关系管理、现场管理和项目考核审计等更是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提升了本书的实用价值, 形成了一整套国际石油项目管理理论体系。

国际石油公司战略 篇2

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即将结束入世过渡期,中国将根据有关协议执行WTO的自由贸易竞技原则,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将趋于一致。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石油环境,中国石油集团将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更为剧烈变化国际国内石油市场,二是空前加大的环保压力,三是面临挑战的垄断发展模式。面对以上挑战,中国石油集团实施循环经济战略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战略为了研究中国石油集团的循环经济战略,有必要首先对循环经济密切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等概念进行界定。

1、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从1987年提出以来,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近年来在不断发展。针对不同领域的学者,可持续发展可能有不同的定义,但很少有哪一个概念如同可持续发展概念一样,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联合国众多国际机构如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联合国环境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世界银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等机构从不同的视角对可持续发展进行定义。尽管在理论上,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生态学家和环境学家尚未形成一个公认的理论模式。但是其精神内涵是一致的,即人类可持续繁衍、地球环境友好和人类福利永续最大化。

2、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循环经济根植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按照集约式的资源投入和产出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 资源———产品———资源再生” 的反馈式流程;其经济特征是对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对废物的低排放。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也是新的产业形态。通过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分析,不难发现,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循环经济根植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理论上的一个具体实现。近50年来的发展经济理论的研究和实践表明:短期来看,资源和资本的投资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但长期来看,人口的增长、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创新决定经济的长期增长;技术的进步和管理制度的创新不仅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基石,同时是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和变革发展路径的决定力量。面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严重、地表气温增加、沙漠化加剧、灾害性天气的频发,人类的生存环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正面临重大的转变。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循环经济是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施可持续经济发展战略必然的重要保证。循环经济是21世纪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发展模式。

二、跨国石油公司的循环经济战略企业是实施循环经济的主体,当今的跨国石油公司无不把循环经济作为其长期发展的基石。杜邦公司是知名的跨国公司。其产品涉及石油化工、材料和能源等众多领域。杜邦公司创造了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即通过组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使用,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排放。它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等领域取得的骄人的业绩。当前杜邦公司正从传统的化工领域转向更广泛的科学领域,将其全球业务增长定位于化学与生物科学交叉发展。为此,杜邦正在进行全球业务整合,包括分离其在中国大陆所拥有的石油公司,退出中国的能源市场,重整现有化学品业务,并大规模地投资生命科学领域。为了实施杜邦公司的循环经济战略,在过去两年中,杜邦公司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投资已超过140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杜邦公司目前一半的销售额。此外,公司还设立了2015年循环经济战略目标英国石油(BP)集团是国际知名的石油公司,其业务范围涉及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炼油和销售及发电和再生能源。其产业结构与中国石油集团非常类似。在BP2005年可持续发展的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意味着集团的延续能力,这些能力包挂:更新资产、创制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随时代演化而变化的社会需求,不断吸引新生力量加入我们的员工队伍;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并赢得顾客、股东及我们的业务所在地的信任和支持。为了实施循环经济战略, BP提出了系列的战略目标: 1)专注循环技术的开发,重点发展先进地震勘探、水平钻井技术和水压裂技术、合成气技术(一氧化碳加氢)和低碳技术(用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到2015年,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400万吨;3)发展替代能源,未来十年投资80亿英镑发展太阳能、风力、氢等替代能源;4)执行高标准环境要求,加强环境影响评估、执行环境管理标准、实施原始环境的恢复(年花费在3.66亿英镑以上)。壳牌石油公司也是基于石油及其产品的跨国石油公司,在《2005年可持续报告》的扉页也写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满足当代的需要,但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壳牌石油公司在2005年11月16日召开的“ 循环经济和绿色广东高层论坛”强调“:可持续发展是壳牌的核心价值观和商业原则。我们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就是以正直、诚实、守信和持续的方式进行商业运营,保护环境,创造经济和社会进步。壳牌在世界各地的投资和资本运营中遵循循环经济所倡导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其它国际知名石油公司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立了与之相关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中国石油行业在世界经济向着循环经济发展的浪潮中,采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新生力量其合适的选择。

三、循环经济下的中国石油集团中国石油作为中国境内最大的原油、天然气生产、供应商和最大的炼油化工产品生产、供应商,其产业结构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管道运输、油气炼化产品销售、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石油机械加工制造、石油贸易等各个领域。中国石油的油气生产和消费链长面广,大多涉及饮用水源地、生态敏感区;炼化装置易燃易爆,基本濒临江河湖海、居民集中区。

从而石油石化集团具有高风险特点,决定了中国石油在其上游下游及产品销售等环节全面实施循环经济战略。根据跨国石油公司的成功经验及循环经济的要求,中国石油集团应改变认识、建立中国石油集团循环经济模式和实施替代能源战略。

1、正确评估中国石油的循环经济形势中国石油集团自1998年七月在是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重组以来,对循环经济极为重视。在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绿色能源和环境友好产品的开发利用及承诺在世界任何地方和任何领域对环境保护态度始终如一等方面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中国石油各个企业按照集团公司要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环保工作,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深化HSE管理体系,强化环境风险管理。但是中国石油集团实施循环经济的形势依然严,特别是油气田勘探开发区的环境保护、节能和降污存在的不足应有清晰的认识,中国石油集团与跨国石油公司尚存在很大差距。目前,中国石油集团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总量是世界前五大石油公司的1.6倍至4倍。以大庆油田为例,在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之前,大庆地区是一草肥水美之地,由于长期石油勘探和开发,以及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意识缺乏,造成了油田区植被的大量破坏,油田开采区草原荒漠化面积已达95%,地下水的漏斗区高达5500平方公里。根据水文地质学的有关原理,该区的环境恢复有可能需要几百年的时间。这种现象在我国其它油气田开发区广泛存在。尽管中国石油集团已组建自己的环境研究院,但在集团公司开列的重大科技研究项目中,环境保护技术的开发投资明显不足。

2、建立中国石油集团循环经济模式目前,杜邦公司在企业内实施循环经济模式,该模式值得中国石油集团借签。中国石油集团应通过延伸石油产业链建立自己的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产业链中的资源(或中间产品)价值可以划分为外显价值和潜在价值两个部分。前者反映可以用传统产业链,后者存在于循环经济产业链之中。潜在价值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才能实现,中国石油循环经济的任务就是使石油资源的潜在价值显性化,即在原油勘探、开发、运输、油品生产、油品消费等多个环节实施内部循环经济,降低油气勘探开发成本,推动非接触勘探技术的发展,减少对油气勘探开发区的环境破坏,积极推进油气资源深加工技术的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煤中碳、氢、氧等有效成分最大程度地转化和利用。实现尤其油气田和石化产业优化与升级,提高效益。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产业链的延伸,使中国石油集团的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合理利用废弃资源、推动绿色能源和环境友好产品的开发利用成为新的产业、新的油气经济增长点。

3、加快实施替代能源战略。替代能源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做出重要批示。美国、欧盟和日本在2055-2006年分别提出了各自的替代能源计划,跨国能源巨头阿莫科、BP公司、雪佛龙、埃克森、美孚、壳牌、德士古无不在加强替代能源的投资,致力于再生能源的开发,尤其是替代液燃料、太阳能利用和氢燃料电池的开发,一些技术已有重大突破。自1973年以来,国际上众多风险投资资金都流入可替代能源领域,风险投资界的领导人物如Kleiner Perkins以及私人股权公司和对冲基金(如凯雷集团)都在生物燃料上投入赌注,中国石油集团作为国家石油公司,在实施国家替代能源战略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根据IEA研究结果,世界石油和天然气的产能峰值可能出现在2030年和2050年,替代能源将决定未来能源市场的走向。石油尽管石油在未来的五十年不可能完全替代,但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总有一天退出历史舞台。中国石油集团目前应加强对替代能源研究和投资,利用现有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及时向其他替代能源延伸,建立专项基金开展替代能源的研究,把握世界替代能源的长期发展方向,从国际一流的石油天然气公司走向国际一流的能源公司。

四、结论总之,循环经济是21世纪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一个具体实现。当今世界知名的跨国石油公司无不将循环经济作为自己长期发展的基石。中国石油集团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应正确评估中国石油的循环经济形势,建立中国石油集团循环经济模式,加快实施替代能源战略。

为了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跨国石油公司进行一系列的战略调整与管理变革:突出核心和优势业务、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经营战略全球化以及管理决策信息化等

趋势一:核心能力战略

随着国际油价走高,国际大石油公司迅速从多元化浪潮中扩张起来的非石油石化领域中撤出,把经营活动集中在与油气有关的核心业务上,实施核心能力战略。国际大石油公司普遍做法是:突出回报率高的上游油气勘探开发业务,发展特色炼油业务,将炼化一体化、化工产品的差别化、精细化、高附加值化作为下游领域实现产品结构最优化的重要途径,重点发展油品营销和贸易,构建强大的终端销售网络,以期在销售环节中获取更高的利润。

国际大石油公司石油产业链大多呈放射型结构,即油品销售量大于加工量,加工量又大于原油产量,其核心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体现在终端上。

实施核心能力战略的主要措施有:并购,为强化核心业务而并购相关企业和部门;分拆,指为强化经营力度而将一个公司分拆为两个或更多个;重组,为加强核心业务而重新整合业务和分公司;剥离,指跨国公司通过撤销、出售、互换、外包等多种形式,不断将非核心业务剥离出去。其余还有长期协议、战略联盟等多种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新型纵向关系形式。

趋势二:技术领先战略

随着石油资源开采难度不断加大,国际石油公司之间的竞争更加体现在技术竞争上。跨国石油石化公司的研发经费在同业公司中都居领先地位,一般在3%~5%,有的甚至高达9%~10%。

除了不断加大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等能为公司在中短期内获取竞争优势的传统技术研究和开发上的投入力度,以确保其技术领先地位,而且为了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还非常注重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储备。此外,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新技术、新工艺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成为国际大石油公司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成本、满足环保要求的重要手段,从而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竞争优势。例如,随着埃克森美孚将炼油、销售业的重心朝着向市场提供高附加值、更高品质的洁净产品和特殊产品转移,新的流化催化裂化等技术显得日益重要,成为公司削减成本、获得高回报的利器。在巴斯夫研究开发预算中,50%用于开发新产品,15%用于现有产品改进,25%用于新工艺和现有工艺改进,其余10%用于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较高的科技投入使跨国石油公司拥有一大批世界领先的特色专利技术和名牌产品,从而使公司扩张有了资本,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的石油石化公司转让技术专利获取市场利益。

跨国石油石化公司的技术创新目的非常明确:使公司核心业务能在全球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通过新技术的开发促进新产品和新事业发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其科研机构设置专业化、全球化,更贴近市场,对市场反应更灵敏更快捷,并形成一个具有统一开发创新战略的完备体系。

趋势三:运营一体化战略

上下游纵向一体化的业务结构能使公司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近20年来,坚持和促进纵向一体化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各大石油公司的共同选择。从目前世界最大的三家跨国石油公司的业务构成情况看,上游、下游和化工业务占用资本的构成比例平均为51:32:13。大多数石油公司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为主,兼营原油运输、炼制、电子和冶金等。在产品结构上表现为上下游一体化,在产业结构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各大公司逐步向一体化演变。在世界经济加速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大型企业集团之间竞争更加激烈,合作也在发展。为增强自身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力,国内外企业集团在调整经营战略的同时,也相应不断调整自己的组织管理体制。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国际大型企业集团的组织管理体制特别是管制方式逐步向一体化演变。这种组织管理体制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国外大型企业,形式上有很多子公司,实质上实行全面一体化运作,母公司作为一个主体而不是多个主体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二是国外大型企业集团在内部管理控制上实行“几个统一”,即实行统一战略,统一人力资源管理,统一调度资金和运作资金;三是国外大型企业只在必需情况下设立子公司。

通常设立子公司的主要依据是:降低进入新产业、新市场的风险,利用竞争对手优势,结成战略联盟,规避行业壁垒或法律限制,扩展与主业相关的业务或试探开辟新的业务领域,以及法律法规的强制规定。

趋势四:信息化战略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石油行业跨入信息集成时代,信息技术促成生产经营过程的集成化和科学化,并将成为公司战略制定、决策、调整,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计划、监控、管理和协调不可或缺的工具。迄今为止,全球近90%的石油天然气企业实施ERP,一些企业已经初步实现协同电子商务。每天有超过50万石油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全面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的战略、勘探、开发、炼化、营销及人财物等全面管理。因为使用ERP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壳牌化工每年节省的费用都在1亿美元以上。

国际石油公司甲方物资 篇3

【关键词】 国际石油工程 甲方材料 检验标准

1. 油井管简介

OCTG是英文Oil Country Tubular Goods的缩写,意思为石油专用管材,包括成品油套管、钻杆、钻铤、接箍、短接等。本文主要讨论甲方材料中的油管和套管。

1.1油管

1.1.1油管分类和钢级

油管分为平式油管(NU)、加厚油管(EU)和整体接头油管。油管钢级有:H40、J55、N80、L80、C90、T95、P110。

N80分为N80-1和N80Q,二者的相同点是拉伸性能一致,二者的不同点是交货状态和冲击性能区别,N80-1按正火状态交货或当终轧温度大于临界温度Ar3且张力减径后经过空冷时,又可用热轧代替正火,冲击功和无损检验均不作要求;N80Q必须经过调质(淬火加回火)热处理,冲击功应符合API 5CT规定,且应进行无损检验。

1.1.2油管的连接型式及接箍料的牌号、化学成分和交货状态

API 5CT标准对油管化学成分要求是一个范围很宽的指导性要求,其中J55、N80、P110等钢级油管只规定了硫、磷含量要求,其它主要元素均由生产厂家根据性能和使用要求而自行规定。平式油管、加厚油管和整体接头油管的连接形式,因此,各制造厂均有自已的油管牌号。

1.2套管

1.2.1套管的分类及作用

套管是支撑油、气井井壁的钢管。每一口井根据不同的钻井深度和地质情况,要使用几层套管。套管下井后要采用水泥固井,它与油管、钻杆不同,不可以重复使用,属于一次性消耗材料。所以,套管的消耗量占全部油井管的70%以上。套管按使用情况可分为:导管、表层套管、技术套管和油层套管。

1.2.2套管钢级及化学成份

套管的钢级有H40、J55、K55、M65、N80、L80、C90、C95、T95、P110、Q125、V150。

V150是非API高强度钢级,主要用于深井、超深井。同油管一样,API标准对套管的化学成分也是一个范围很宽的指导性文件,各生产厂家均有自已的套管专用牌号。

1.2.3套管常用短圆螺纹套管、长圆螺纹套管、偏梯形螺纹套管、直连型套管等多种连接型式。

1.3油井管螺纹量规

量规是螺纹的重要检测工具。不同的螺纹类型,不同的尺寸均要使用不同的量规。所以,螺纹加工厂需要配备大量的量规,而且量规属消耗品,当它受上一级量规检测不合格时应予以报废。量规有不同的等级,螺纹加工厂通常应配备工作规和校对规。工作规是用于检验钢管螺纹,校对规是用于检验工作规。每一种量规又分为塞规和环规,塞规用于检验接箍内螺纹,环规用于检验管体外螺纹。

1.4国内外特殊扣简介

特殊扣是不同于API 螺纹的具有特殊结构的管螺纹。现行的API螺纹连接的油套管虽然在油井开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某些油田的特殊环境下,其不足之处明显表现出来:API圆螺纹连接的管柱,虽然其密封性能较好,但其螺纹部位所承受的拉力只相当于管体强度的60%~80%,因而不能在深井的开采中使用;API偏梯形螺纹连接的管柱,其抗拉性能虽然比API圆螺纹连接高很多,但其密封性能不是很好,因而不能用于高压气井的开采;另外,螺纹脂一般只能在温度为95℃以下的环境中才能发挥其作用,故在高温井的开采中不能使用。

2. 制定合理采办和检验标准,满足海外油田对油井管的使用技术要求

油井管的制造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某些产品在介绍其性能时,强调其实施某一国际标准, 似乎国际标准比国家标准严,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有时候恰好相反。国际标准是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是为了保证产品的互换性。目前,石油管标准多采用 API标准或 API等效的标准。但API和国家标准、行业及企业标准又有一一些不同,注意时间实用中区别对待。

2.1 API标准不是国际标准,但由于在国际应用很广,起着国际标准的作用。API标准有两个基本思想,一是基本的必须作的;二是 API标准出自实践,实践性很强。API标准是石油工业中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API所制定的标准(包括规范、推荐作法和通报)中,规范(SPEC)主要着重于形式和参数的一致,以确保产品的互换性。推荐作法(RP)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已在实践中证明正确的技术和操作方法的广泛利用。某些规范提出了一些设计、制造的技术要求,但均很簡单,不够完善。

2.2 API标准没有考虑也不可能考虑特殊井况的要求,它只是一个通用、泛泛的基本标准。而 API标准作为油井管的质量保证仅属于基本要求,采用 API标准无法真正有效控制油井管质量。

2.3 API 5CT对水压试验的时机不明晰,油、套管的水压试验包含对管体及螺纹密封性的综合验证,API标准中没有明确要求一定要在螺纹加工完成后进行水压试验,而是可以选择在热处理完成后或螺纹加工完成后进行水压试验,如果选择在管体热处理完成后、螺纹加工前进行水压试验,虽然实现了对管体的检查,但未完成对螺纹密封性的综合验证。

2.4 API标准未涉及特殊螺纹接头,而规定了 API圆螺纹的偏梯形螺纹,未涉及特殊螺纹接头。目前已有 10余种特殊螺纹的油、套管在国内各油田使用,生产厂出于商业方面考虑,不愿意公开其产品标准,导致油田特殊螺纹管柱设计和检验无标准可依,只能依照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进行检验,无法从用户及第三者的角度客观进行检验,存在一定的隐患。

2.5各大油公司的需求和采办部门在采购时大多直接使用 API标准,在使用条件不复杂的浅井和一般工况条件下,API油井管标准基本上能满足要求,而且是最经济的、最合理的作法。但是,在使用条件苛刻的状况下,如高温、高压、酸性强的井,依然直接采用 API标准作为订货技术条件,显然不合理,并且存在一定的隐患。导致这些情况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对 API标准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另一个是油公司虽然认识到 API标准是最基本标准,不能满足一些特定工况条件的要求,但是,采购时除了 API标准可以采用外,没有适合该特定工况条件的标准、规范可以采用。由于标准规范中相关细节的模糊,造成采购技术协议的不完善

结束语:

由于对 API标准的认识以及 API标准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在定购或验收产品时,仅仅依据 API标准或者国标、行业标准是不够的,由于标准规范中相关细节的模糊和技术协议的不完善,为了保证油套管的质量,实际采购时还应根据自己的使用条件及特殊要求等实际情况,对于API标准没有考虑的特殊井况, 订货时除了采用 API标准外,还应该考虑适合特定工况条件的附加要求或定货补充协议, 制定适合特殊要求的标准或技术条件,采用“API标准+采购补充协议”的形式,作为向工厂订货或验收的依据。

国际石油 篇4

面对战略转型, 施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海外施工比国内要苦得多。这种苦, 不单是自然生存环境, 更多的是拿项目和拿到项目后的运作困难。不熟悉国际市场游戏规则, 语言沟通交流障碍大, 外方国际化管理极为“苛刻”, 使中国的石油施工企业在置身国际市场的海洋中吃了不少苦头, 也经受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和锻炼。

一、中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尚显稚嫩

施工企业走出去, 与国际施工惯例接轨, 在世界竞争的舞台上与国外同行比拼, 为国内施工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然而, 中国的石油旗下的施工企业在国内一些地区的市场环境令人忧虑。

纵观国内石油化工工程, 我们常常会发现, 同念“与国际施工惯例接轨”经, 却出现两种不同的执行模式。中国业主和外国人签的合同, 中国业主与中国人签的合同, 前者与后者存在着很大差异。中国人与“老外”签订合同, 合同具有严肃性与不可变动性。合同双方, 一方未按合同办事, 另一方当场指出来。在合同范围内, “老外”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不打折扣地执行, 超出合同规定的, 再怎么要求, 他也不理睬。为什么?因为国际管理模式的要求归结到一点, 就是严格执行合同。

中国人与中国人签订合同, 尽管双方都有明确承诺, 但双方从潜意识里就认为合同“可以随时变动”。这些不能按合同兑现承诺, 一遇到国际惯例便出现了“排异反应”。合同双方遇到问题时, 不是搬合同, 而是习惯性地去找领导、跑关系。在国际工程上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用在自己人身上为什么碰了壁?一位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执行标准“差不多就行”的习惯根深蒂固。“差不多就行”的习惯加大了同国际接轨的难度, 也为工程质量安全埋下了隐患。不改变它, 就不可能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

我们的油田企业“走出去”取回“真经”的实践证明, 中国人完全可以管好国际、国内工程, 不管是工程技术人员, 还是监理工程师队伍, 其中不乏国际水平的人才, 但欠缺的是在国内按国际规则行事的大环境与大气候。要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 绝不仅仅是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 当务之急更需要的是市场环境和规则的综合建设, 这须多方努力。要全面与国际接轨, 适应国际标准, 严格履行合同,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国际石油工程承包市场的形势

1. 政治及地域风险性较高。

国际能源格局的现实表明, 石油与政治、军事、外交等关系密切, 石油已成为许多国家博弈的重要筹码, 涉及到欧佩克、非欧佩克产油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石油进口国之间的战略和利益关系。由于国际石油工程承包项目大多在油气资源聚集的地区, 因此存在着一定的政治风险和地域风险。

2. 市场环境复杂。

国际石油工程承包的市场环境比较复杂, 一些经济大国的对外经济政策趋于保守, 保护主义倾向明显, 各种壁垒增多, 尤其是法律性壁垒、技术性壁垒名目繁多, 给中国石油石化公司进入其市场造成一定的阻力;而发展中国家又往往存在法律体系不够健全、法律法规不透明的问题, 容易发生经济纠纷, 并存在一定的付款风险。

3. 市场竞争激烈。

就国际石油工程承包的形势来说, 世界预期资源和国际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承包市场基本格局已经形成,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业主的要求更加苛刻, 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承包商具有资金、管理和技术上的领先优势, 使中国石油石化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公司进入国际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市场较早, 很多优质区域已被其占领, 中国石油石化公司面对的市场大多地理和地质情况较为复杂, 因此, 中国公司要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需苦练内功。

4. 国际石油工程业的技术趋向行业垄断。

1997年以来, 国际上的石油工程公司为适应向作业者提供“整装”服务的需要, 逐渐按专业重组合并, 形成了一些大的作业集团公司, 这些公司拥有世界一流技术, 可向油气田作业者提供IES (整体工程服务) , 这些公司往往进行技术封锁, 出售的技术大多是二、三流甚至是更为过时的技术, 国际石油工程行业技术垄断趋势显著。我们的石油公司与国际顶级公司相比, 在技术、经验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三、我们石油企业推行工程总承包的优势

为了规范市场运作, 使我们的石油工程施工队伍更加注重企业的发展质量和运行质量, 引导我们的企业成为技术含量高、融资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龙头企业, 就要坚持发展石油企业工程总承包的方向, 我们的各个海外市场也是按照这个方向逐步推进、不断发展壮大的。我们在推行工程总承包方面有以下优势:

1.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积极务实的外交政策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首先,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国家的地位不断提高, 为中国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发展条件。其次, 加入WTO后, “走出去”战略成为国家和企业的共识, 国家的经济政策不断向有利方面调整, 为开拓市场提供了保障和机会。第三, 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企图改变西方大公司在本国石油市场的垄断地位, 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 发挥比较优势, 积极拓展对外工程承包市场。

中国石油公司开拓国外石油工程市场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几个方面:一是我国油田勘探开发有着几十年的历史, 从简单的砂岩构造油藏, 到复杂的碳酸盐岩断块潜山油藏, 作业技术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二是多年国内国外的实践, 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专业队伍, 这些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可以满足国外市场的需要, 同时我国具有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

3. 石油工程业进入壁垒较高。

石油工程业具备三大进入门槛:第一, 技术要求高, 综合性强;第二, 设备、设施、场地投入大;第三, 要按国际标准和规范开发和建设。因此, 石油工程行业所面临的来自其他行业企业的进入威胁和来自其他行业产品的替代威胁相对较小, 行业进入壁垒较高。这为已经拥有一定基础的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和“立起来”带来了时间和优势。

四、推行石油工程总成本的好处

推行石油工程总承包具有四大好处:由工程总承包企业对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进行整体构思、全面安排、协调运行、前后衔接和系统化管理;能够使设计和施工紧密结合, 保证施工过程能正确贯彻设计意图;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 根据实际需要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 节省投资;通过专业管理队伍实施专业化工程项目管理, 有利于弥补业主项目管理能力的不足, 提高建设项目的效率和效益。

五、如何发展石油工程技术总承包, 坚持石油工程技术的管理一体化运作

世界石油资源争夺和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使中国的石油企业承揽国际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业务的空间变小, 挑战更大。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和条件, 中国石油公司在今后开拓国际石油工程市场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加强市场调研、研究市场信息。

面对竞争激烈、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 中国石油工程企业要“走出去”, 首先要掌握信息, 规避风险, 赢得效益。要把海外市场的定位放到国际政治、经济的大背景下去研究, 根据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基础等因素, 分析闯入国外市场、取得效益的可能性。

2. 走联合共赢之路。

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内部队伍之间要加强沟通和合作。要在信息、外联、融资、担保、运输和清关等各个方面互通有无, 而不是恶性竞争。尤其是发生内部竞争时, 即有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公司企业单位参加同一个项目的投标, 要做到优势互补, 密切配合。

3. 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提高专业工程队伍的竞争能力。

目前, 我们对外承包工程获得成功更多是依靠成本优势和经验优势等比较优势, 为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必须培育自身的竞争优势。一是要向高技术含量、高风险和高利润的上下游延伸, 获得上下游一体化的优势, 增强抗风险能力;二是由于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对于增强实力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要根据石油行业的特点, 逐步打破技术瓶颈制约, 培育先进配套的核心技术, 形成独有的技术优势和质量信誉, 确立核心竞争力;三是通过规模的不断扩大, 发展规模优势;四是加快复合型和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形成人才优势。在此基础上, 显示出综合优势以获得竞争优势。

4. 加快发展装备国产化。

中国石油公司对外承包的海外工程项目需要不断更新和改造所需施工装备和配套设备, 一方面可以在国外市场上采购, 但另一方面应加快这些施工装备和配套设备的国产化进程, 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 也更便于设备的维护保养以及内部单位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强化了总承包项目的凝聚力。

5. 充分发挥总承包模式的协调和催化、技术推动作用。

以苏丹项目为例, 对内, 项目部协调各专业之间的关系, 形成以钻井为龙头、其他专业及时跟进的态势, 提高钻井时效。对外, 项目部代表各施工单位统一协调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搞好后勤保障, 为各专业优质高效施工营造良好的氛围。这些举措保证了甲方生产运行要求, 提高了工作效率。充分发挥总承包模式的协调作用。

项目部建立“现场观摩、经验共享”的推进机制, 采用现场经验交流会和座谈会等形式, 分享典型队伍的经验, 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在各个施工队伍中营造氛围, 形成班与班之间、队与队之间和项目组与项目组之间争一流不服输的劲儿, 提高了项目整体运行质量。充分发挥总承包模式的催化作用。

总承包模式还具有引擎般的技术推动作用。项目部专业技术人员发挥本专业优势, 积极主动与甲方沟通, 研究开发方案, 为甲方提供增值服务。一方面, 甲方获得了宝贵的地质开发资料;另一方面, 工程技术服务队伍获得了工作量, 实现甲乙方的互利双赢。

6. 挖掘各个队伍的潜力。

项目部统一制定生产运行计划, 建立严格的日、周、月工作量量化考核制度, 依托生产例会制度和专业化例会制度进行统一管理, 确保施工进度全面可控。同时建立“加密考核、优胜劣汰”的奖惩机制, 进行量化考核排序、末位警示淘汰, 确保工程技术服务总体质量。严格的规章制度鞭策我们的队伍不断加强质量和安全等方面工作。

7. 实施精准化管理。

围绕施工任务, 推行精准指标分解管理。按照甲方产能建设工作日程安排, 以钻井为龙头, 倒排生产运行, 按月下达计划、逐月进行考核、当月进行通报。项目部准确把握施工节奏, 适时开展劳动竞赛, 保证指标分解管理得到充分运用。围绕钻井提速, 推行精准施工时间管理。针对钻井提速, 对测井、录井、固井和钻井液等井筒施工的关键环节, 进行时间限制, 提高钻井时效。项目部定期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 研讨技术, 制定从开始到完井的技术规范, 指导钻井生产。管理工作的扎实有效, 确保了整体运行始终处于受控状态。项目的实践证明总承包模式具备施工质量高和速度快等优点, 能够为甲方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 盘活了资源, 拉动了内部工程技术各专业队伍的工作量。这种模式既控制了机构人员和编制, 又做到了靠前指挥和决策。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为今后从事总承包服务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时, 各个队伍之间的配合更默契, 更能形成合力。总承包模式保障了中国石油企业能够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 在国际大石油的博弈中, 许多财团纷纷向石油资源进军, 他们在石油勘探开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缺失, 为我们的石油工程技术总承包提供了广阔舞台。

国际石油合作合同模式分析 篇5

文/高建 杨丹 董秀成,中国石油大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石油企业以跨跃式的速度进入国际石油市场,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的合作与竞争。而国际石油合作在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后,已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模式与惯例。我国石油企业在进入国际石油市场的过程中,研究国际石油合作的模式与惯例显得愈来愈重要,其中国际石油合作合同就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在国际石油合作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租让、对抗和合作三个不同性质的阶段,在三个阶段演变的过程中,国际石油合作合同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国际石油合作合同逐步体现了公平合理、双方平等、双赢互利的原则,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几种相对固定的模式。

国际石油合作合同类型及特征

一.租让制合同

租让制合同是世界上进行石油勘探开发最早使用的一种合同形式,这种形式目前被称作许可证协议(License Agreement),由于在这种合同形式下,资源国政府的收益主要来自外国石油公司交纳的税收和矿区使用费,因此也被称作“税收和矿区使用费合同”(Tax and Roy alty Contract)。这种合同的主要特征是:

(1)外国石油公司通过谈判或竞标与资源国政府达成协议,获得租让矿区。

(2)外国石油公司享有在租让矿区进行石油勘探、开发和生产的专营权,并对矿区内所产石油拥有所有权。

(3)外国石油公司单独承担风险并投资。

(4)外国石油公司向资源国交付矿区地租。

(5)一旦矿区内开始生产石油,外国石油公司以实物或现金形式向资源国政府交纳矿区使用费。

(6)外国石油公司如果盈利,将向资源国政府交纳所得税。

二.产量分成合同

60年代中期,印度尼西亚首创了产量分成合同。后来,这种合同逐渐被一些石油资源主权国和一些国际石油公司所接受,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形成一种较为通用的合同类型。目前,全世界有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石油合作采用这种模式。

这种合同的主要特征是:

(1)资源国拥有石油资源的所有权,其指定机构(政府主管部门或国家石油公司)拥有石油勘探、开发、生产、运输和销售的专营权。

(2)外国石油公司与资源国政府(或其他国家石油公司)签订合同,作为承包商在合同区内从事石油勘探,开发和生产作业。

(3)承包商要承担勘探风险,若有商业性发现,还要承担开发和生产费用。

(4)合同区内发现的油田投产后,全部产量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成本油”,另一部分由东道国政府与承包商按合同规定的比例分享。

(5)资源国政府(或国家石油公司)通常掌握管理权和监督权,而日常作业管理由承包商负责。

(6)承包商如果盈利,将向资源国交纳所得税。

(7)用于合同区内石油作业的全部设备和设施通常属资源国所有。

三.风险服务合同

60年代后期,比较标准的风险服务合同出现于中东一些产油国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目前全世界约有十余个国家采用这种合同形式。这种合同的主要特征是:

(1)资源国拥有石油资源的所有权和石油勘探、开发和生产的经营管理权。

(2)外国石油公司作为资源国的承包商提供技术、金融等服务。

(3)承包商要提供勘探资金,并承担勘探风险。如果发现石油,承包商还要提供全部开发资金。

(4)油田投产后,资源国将按合同有关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偿还承包商的投资费用,并支付风险服务费。偿付通常用现金,有些也用原油。

四.纯服务合同

纯服务合同又称无风险服务合同。与风险服务合同相比,在这种合同形式下,资源国雇用外国石油公司作为承包商提供技术服务,并向承包商支付服务费,承包商不承担任何风险,风险由国家承担,任何发现均是国家独有的财产。

五.联合经营

联合经营合同方式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西方一些独立石油公司为了能够进入某些第三世界产油国进行石油勘探开发,便采用了该合同。与租让制相比,这种合同对产油国较为有利。

联合经营有两种不同类型:

(1)合资经营

由资源国(或其国家石油公司)为一方,外国石油公司为另一方,共同组建一个新公司,负责石油勘探、开发、生产、运输和销售等经营活动。双方各参与一定比例的股份,按比例分享利润。双方共同承担勘探风险和纳税责任。

(2)联合作业

双方不需组建独立经营的公司,而是借助合同协议,共同出资、共同作业、共同分享权益,但双方各自核算开支和收入,单独纳税。

六.非传统类型石油合同

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不属于上述五种类型的石油合同,这些合同被统称作非传统类型石油合同。采用这些合同形式的主要是那些原来没有对外开放,全部上游业务都由本国国家石油公司经营的国家。到目前为止,这些合同的数量还很少,这类合同包括以下几种:

(1)东道国与外国石油公司签订合同,将一个油田(或其一部分)交给外国石油公司进行生产(如阿根廷、阿尔及利亚)。

(2)东道国与外国石油公司签订合同,由外国石油公司来开发那些由国家石油公司发现,但尚未开发的油田(如印度、土库曼)。

(3)东道国与外国石油公司签订合同,由外国石油公司对那些已经开发,但又已停产的油田进行重新开发生产(如委内瑞拉、缅甸)。

(4)东道国与外国石油公司签订合同,由外国石油公司在投产油田进行提高采收率作业(如印度尼西亚、缅甸、阿尔及利亚、罗马尼亚)。

尽管这几种合同可能沿用前述五种合同的基本框架,但是不难看出,它们涉及的作业领域都是已探明或正在开发的油田的开发和生产,而不涉及石油勘探。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与五种类型的合同是有明显区别的,预计这类合同的运用会越来越普遍。

不同模式的对比分析

国际石油合作合同是联结石油资源国与外国石油公司进行资源国石油资源勘探和开发的纽带,也是国际石油公司进行勘探和开发、投资与实施生产作业的法律依据。随着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市场走向成熟,任何国际石油合同中都体现了“平衡原则”,即石油资源前景、财税条款和政治风险之间是平衡的。也就是说,在石油资源前景好的地区或国家,要么财税条款严格,要么政治风险高,反之亦然。

在国际石油合作市场上,高回报总是伴随高风险,“没有免费的午餐”的经济规则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几种合同模式进行分析与对比。

一、租让制

租让制在其历史演变中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早期租让制和现代租让制。早期租让制可追溯到20世纪初,其典型特征是,租让矿区非常大,有时甚至包括国家的全部领土,或者至少包括国家领土中最有前景的区域,租让期限相当长,通常为 60—70年,有些甚至长达九十余年。资源国政府对矿区内的石油作业几乎没有任何控制权,作业和经营的实际管理权完全掌握在外国石油公司手中。

由此可看出,早期租让制实际上是一种不合理的租让,是一种资源的掠夺行为。现代租让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现代租让对矿区有一定的范围限制,租让期限一般比较短。勘探期通常在12年以内,勘探期满时如果没有发现石油,协议即告终止。资源国的收益大大增加,矿区使用费可随产量增长或油价上涨而递增或向上浮动,同时资源国也可以对外国石油公司征收所得税和其他税费。

传统租让制授予外国石油公司相当大的权力,没有规定国家参与权,因而背离了主权国对其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的原则,使资源国政府处于单纯的征税者的地位,事实上是向外国石油公司出让自然资源所有权。而现代租让制合同则强调资源国对其自然资源的所有权。这种对所有权的保护不只是象征,而且体现了国家对其自然资源主权的进一步认识。

不论现代租让制是否着重于矿区合作费或所得税,其中最有利的一点是,资源国政府在经济上基本无风险,管理比较简便,成本较低。此外,如果采用竞争性招标,资源国还可以获得数额可观的定金或较多的矿区使用费以及较高的所得税。这种租让制的经济条款与其他类型合同的经济条款相比,更有利于资源国的经济收益。

二、产量分成合同

产量分成合同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资源国拥有资源的所有权和与所有权相应的经济利益。勘探开发的最初风险由合同者承担,但是一旦有油气商业发现,就可以收回成本,并与资源国一起分享利润油。这是对外国石油公司来说最有吸引力的地方。

产量分成合同模式的优点在于较好的处理了资源国政府和合同者之间针对油气勘探发与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和利润分成关系。产量分成合同为项目合同双方提供了必要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资源国政府在法律上保留完整的管理权,但实际日常业务中油公司行使控制权。这种灵活性便于资源国政府在保证合同者获得公平回报率基础上设计产量分配框架,进而使资源国政府的收入份额能随着油价上升而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合同双方都有机会获得原油,且资源国政府和合同者都可以从中找到令双方满意的安排。

产量分成合同模式的缺点在于产量分成合同框架和内容较为复杂多变,双方需要通过谈判确定的因素较多,而这往往使合同者收益的实现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同时合同实施过程中所要求的技巧性较高。

在亚太地区国家,产量分成合同已被广泛运用,成为这些国家石油资源对外合作的主要方式。从使用的情况看,普遍采用的产量分成合同在以下三个方面不利于鼓励外国石油公司投资:

(1)合同中普遍采用二级式矿区使用费和56%的所得税率,政府实际上能得到90%的石油收入。

(2)多数合同规定,产出的石油必须内销,而国内市场的油价又远远低于正常市场价格。

(3)从开采初期到高产期,政府都要求获得产量红利。

三、风险服务合同

这种模式与产量分成合同类似,所不同的只是承包商获得报酬的方式。在产品分成合同中,外国石油公司以承担风险为交换条件,一般要求得到20—50%的所产原油;而在风险服务合同中,外国石油公司一般只能在规定期限内以市场价格3—5%的折扣购买20—50%的所产原油。因此直到目前为止,只有拥有丰富数量的探明储量或有优势的石油地质前景,特别是很有希望找到大油田,能供应外国石油公司所需要的原油的国家才签订这种服务合同。

风险服务合同对资源国政府来说是有利的,但对合同者来说是风险很大的一种合同模式。合同者被要求承担全部的勘探风险,但是获得收益却相对固定,与其承担的风险不对称。这类合同对外国石油公司的鼓励不太大。迄今为止这类合同只有一些勘探风险相对小的国家或很可能找到规模较大油气田的地区才被采用。

四、纯服务合同

少数石油储量极为丰富、财力雄厚的国家采用这种模式。阿拉伯海湾的欧佩克成员国通常就采用无风险服务合同。如果采用这一类型的服务合同,政府要自己承担全部或部分勘探风险,实际上就是国家石油公司雇用外国石油公司作为承包商。从理论上讲,这种方式与外国石油公司承担勘探风险的方式相比,可以使石油资源国大大减少付给外国石油公司的报酬。

与其他合同方式相比,纯服务合同能使国家或国家石油公司得到更多的收益,但迄今为止,此类合同只在世界上一些勘探风险相对小或很可能找到规模较大油田的地区才得到采用。因为在这些地区,这种合同能为石油公司提供大量有保障的原油供应,如伊朗、尼日利亚和巴西就属于这样的地区。

由于在服务合同中,不论投资规模大小,一般说来外国公司从投入资金中所得的报酬是相同的。因此,这类合同对外国石油公司的鼓励不太大。再加上这类合同中外国石油公司的利润受到限制,所以,许多公司对这类合同不太感兴趣。因此,能否签订服务合同使国际石油合作顺利开展取决于许多因素。

在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有多大,其储量有多少,外国石油公司在石油供求关系中处在何种地位,资源国政府在谋求取得这种协议方面所具有的知识、能力以及处理复杂事务的水平和经验。

五、联合经营

联合经营协议有时也规定,由外国石油公司负责筹措勘探开发全部费用,并在规定期限内,以分期摊还的办法回收投资费用。因此,每年将按一定百分比回收投资,列入费用支出,不计所得税。

就其经济效益来看,采用这种预先垫付的方法,如果国家接受垫付的时间越长,就越要认真考虑外国石油公司是否愿意接受。一般来讲,如果国家希望外国石油公司一直垫付到开发阶段为止,则国家必须要向外国石油公司偿还更多的费用,因为垫付到开发阶段为止的总额比垫付到勘探阶段为止要多,若为有息垫付,尚须按议定的利率支付利息。

通过联合经营,资源国可在石油经营方面取得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为达到这一目的,通常由资源国让本国人员在监督经营作业的管理委员会中供职,并让国家石油公司参加企业的经营活动。有些联合经营的协议中还规定,外国石油公司的投资一旦回收完毕,国家石油公司就可充当作业者;有的还规定投产若干年后即由国家石油公司充当作业者;也有的规定管理委员会的组成可以改换。

联合经营合同把石油资源勘探的资金风险,有时还有开发的资金风险都加在石油公司的头上。在联合经营体制内,资源国政府可以让外国石油公司只负担勘探阶段的全部费用,或者也包括开发阶段的投资。如果东道国或其国家石油公司有条件提供开发阶段所需的资金,再加上考虑到开发阶段的风险比勘探阶段要小,那么,在开发阶段东道国所应负担的那部分费用由东道国自己提供。在某种情况下,这样的条件对东道国是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外国石油公司可以从开发阶段的资金负担和风险中解脱出来,从而会愿意接受百分比较高的国家参股,国家总的花费会因此而降低。

总之,任何合同都有其优缺点,就石油资源国和外国石油公司承担的风险而言,租让制合同规定,资源国不承担石油作业的风险,这样,全部风险由外国石油公司承担。而产品分成合同则增加了资源国的风险,国家的利益只有在外国石油公司扣回了大部分勘探和开发费用之后才能得到。按照联合经营合同,资源国要承受等于他在合资经营中的参股份额的全部风险,而在风险服务合同中,资源国和外国石油公司分摊风险的份额一般是在签订合同时确定。

不难看出,各种合同模式都有它的特点和利弊,有它使用的特定条件,只有利而无弊的合同是不存在的。因为国际石油合作是双方或多方的合作协议,要想达到公平、公正、互惠互利的目的,就必须在合同谈判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作模式,在协议上求大同,存小异,才能保证国际石油合作的顺利进行。

适合我国的石油合作模式

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对于石油的需求量急速增加。面对如此快速的增长速度和如此大量的消耗,石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血液。但是,目前我国石油的自给率低,大部分需要依靠进口。另外,由于我国的工业技术水平较低,在石油的利用率也很低,导致我国将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更加依靠石油进口,以缓解国内紧张的石油需求,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扩大。所以,针对这一现状,在国际石油合作模式中,我过应找到更加有利于我们的合作方式,以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我国陆上石油合同模式虽然也称为产品分成合同,而在实际上(由于还收取矿区使用费)是属于混合型的。在陆上石油对外合作的 《标准合同》中允许外国油公司在开发阶段的参股比例为49-100%,从参股与分成的角度讲,我国的石油合同模式已经接近传统的联合经营合同的一些概念。

在中石油众多海外项目中,由于项目所处地域不同,不同国家政治背景、经济环境差异较大,投资环境多样化,因此在进行具体项目样本选取时要本着项目所在国家政治背景、经济环境、投资环境相似性原则。苏丹作为中石油海外项目运作中最为成功的国家,其下属三个项目苏丹区、1/2/4区(4区)、3/7区相似性最强都采用了产品分成协议的形式,但是产品分成比例及投资等各不相同,所以拟采取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选取苏丹6区D1、12/4区(4 区)D2、3/7区D3 三个项目作为决策对象,在模糊优选模型基础上,比较这三个项目的合同模式优劣,对它们进行综合评价。

相比较而言,我国在参与国际石油合作时,联合经营模式相对优势明显。

首先,通过联合经营的模式,使我国石油公司与东道国结成一个整体,有利于石油开发合作状态的稳定,能够为我国石油的进口提供稳定的来源。

其次,就其经济效益来看,采用这种预先垫付的方法,如果国家接受垫付的时间越长,就越要认真考虑外国石油公司是否愿意接受。一般来讲,如果国家希望外国石油公司一直垫付到开发阶段为止,则国家必须要向外国石油公司偿还更多的费用,因为垫付到开发阶段为止的总额比垫付到勘探阶段为止要多,若为有息垫付,尚须按议定的利率支付利息。

再次,通过联合经营,资源国可在石油经营方面取得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为达到这一目的,通常由资源国让本国人员在监督经营作业的管理委员会中供职,并让国家石油公司参加企业的经营活动。有些联合经营的协议中还规定,外国石油公司的投资一旦回收完毕,国家石油公司就可充当作业者;有的还规定投产若干年后即由国家石油公司充当作业者;也有的规定管理委员会的组成可以改换。

最后,联合经营合同把石油资源勘探的资金风险,有时还有开发的资金风险都加在石油公司的头上。在联合经营体制内,资源国政府可以让外国石油公司只负担勘探阶段的全部费用,或者也包括开发阶段的投资。如果东道国或其国家石油公司有条件提供开发阶段所需的资金,再加上考虑到开发阶段的风险比勘探阶段要小,那么,在开发阶段东道国所应负担的那部分费用由东道国自己提供。在某种情况下,这样的条件对东道国是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外国石油公司可以从开发阶段的资金负担和风险中解脱出来,从而会愿意接受百分比较高的国家参股,国家总的花费会因此而降低。

贷款换石油

中国战略石油储备影响国际油价? 篇6

毋庸置疑,快速发展的中国在影响着世界,但就石油而论,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真的可以影响世界油价了吗?

战略储备现状 在经过10多年的争论后,中国确定的战略石油储备规划为:分三步走,用15年时间建立起相当于90天净进口量的石油储备(以下简称“90天标准”)。三期基地的库容分别为1362万吨、2800万吨、2800万吨,总计折合为5.12亿桶。2004年开工建设第一期4个基地;2006年8月,浙江镇海基地首先建成;2007年山东黄岛、浙江舟山基地建成首期;2008年底4个基地“基本建成”(国家能源局长张国宝语)。第二期地址已经选定,其中新疆鄯善基地首期工程已建成,并于2008年12月底开始注入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原油。第三期选址还在进行中。

第一期基地的总库容为1亿桶,《华尔街日报》的“2008年8月份以来中国注油2500万桶”说法并不准确,国家能源局官员最近的说法是:已经注油200~300万吨,2010年第一期4个基地全部注满,这与原先的规划一致。假设中国的300万吨(约等于2200万桶)储备油是从2008年9月开始注入,平均每天的采购量也只有18.38万桶,占全球日产量8500万桶的0.2%。很难想象这么小的比例会对国际油价产生影响。何况中國实际用于战略储备的数量肯定小于每天18万桶。对于战略储备油来说,价格不是决定因素,而且油价走势预测非常困难,因此,建成后就陆续注油,但速度有所不同,2008年下半年稍微加快速度而已。

战略储备面临的挑战 战略储备对于国家安全的意义已经被普遍接受,国际能源机构规定其成员国必须达到“90天标准”,有的国家实际储备量更高,如日本与德国分别达到169天和110天。而中国作为石油消费量名列全球第二的原油进口大国,已有的储备才300万吨,以2007年的标准(消费3.68亿吨,进口1.81亿吨)衡量,只相当于3天的用量,或者6天的进口量。即使加上21天的商业储备,全国石油储备体系也才拥有24天的储备用量,而欧盟规定成员国应该有相当于90天消费量的储备。由此可见,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在能源安全上处于多么脆弱的地位。深知这一点的张国宝局长因而表示要推进商业石油储备,鼓励企业利用闲置的商业库容以增加石油储备。但市场自然会指挥商家去充分利用“闲置的商业库容”,而且商业储备不等于战略储备,因此,中国“脆弱地位”不会因此改变。

战略储备的未来 改变中国石油问题上的脆弱地位的方法是,尽快达到“90天标准”。问题是,三期规划的总储备量才5.12亿桶。根据我的测算,2015年的“90天标准”为6.23亿桶,而2020年的“90天标准”为8.95亿桶。这比美国现在的7.27亿桶的水平还高!那么,2020年建成8.95亿桶战略储备在时间上、经济上是否可行呢?

建设一个基地的时间大概为3年,因此,时间完全来得及。经济上,新疆鄯善基地的建设成本为每吨1000元人民币,由此推算建设8.95亿桶基地的投资总额为1226.03亿人民币,仅仅是京沪高铁总投资2209.4亿元的55%,还不到中国外汇储备额的1%,完全负担得起。毕竟,战略储备的重要性显然要高于京沪高铁。另外,如果建设地下洞穴的储备库,成本要低得多,而中国有许多洞穴资源可用。

战略石油储备除了应对危机外,实际上还具有调控市场的功能。行内人多知道,美国在这方面运用得非常娴熟。但调控要以强大的储量为基础,中国一旦建成了与美国相似的战略储备,除了能源安全得到较好的保障外,调控市场也将有坚实的物质基础。那时候才能说:是的,中国战略储备在影响世界油价。

国际石油 篇7

一、国际化的必要性

1994-2006年, 我国石油需求量由1.05亿吨上升到3.28亿吨, 年均增长率达到6.7%。而受国内资源及储采条件的约束, 同期石油产量仅维持在1.5-1.6亿吨左右, 年均增速仅为1.75%, 供需增长率相差近4倍。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1996年中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 短短的10年里, 中国石油净进口量增加了约7倍。根据国际能源机构 (IEA) 预计, 到2010年中国石油供需缺口将达1亿吨左右, 原油净进口量约为13亿-15亿吨, 对国外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将达到60%, 而到2020年将上升到76%左右。这种强烈的供需矛盾决定着我们国内石油企业必须走国际化道路。

近年来, 国家高度重视油气资源的生存与发展, 国务院已经把石油天然气资源战略研究和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中国目前进口的石油天然气及其产品 (包括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 二分之一来自中东, 因此随着中国对进口石油依赖程度的提高, 如果国际石油市场暂时或局部供应短缺, 世界油价出现异常波动, 中国石油供给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将受到重大影响和严重冲击。中国寻求把它对能源安全的担心降低到最小程度, 方法之一就是把它的石油工业国际化。

二、跨国石油公司的国际化情况

开发利用国外油气资源支撑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的共同做法。从企业的角度看, 开发利用国外油气资源, 能够扩大发展空间、提高竞争实力;由国家的角度分析, 能够维护石油供应安全, 所以各大型石油公司从很早就开始积极参与海外石油勘探开发、发展国际石油贸易、建立经济稳定的海外油气供应保障体系。世界三大上下游一体化经营的跨国石油在这方面都是中石油学习借鉴的典范。

(一) BP公司

BP公司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油气勘探开发、炼油与油品销售、化工、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等业务。他的醋酸、内烯腊、芳烃、PTA、α—烯烃和聚丙烯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收购与重组是BP公司壮大实力进行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手段。1998年BP和阿莫科公司合并, 2000年收购嘉实多公司, 2001年收购拜耳集团旗下EC石化公司50%的股权, 2002年收购德国维巴公司, 2003年与俄罗斯两家公司成立合资石油公司。目前, BP在20多个国家开展油气勘探和生产, 在10个国家拥有19座炼油厂, 在17个国家拥有39座石化厂。在勘探活动方面, BP已将勘探开发话动的重点逐渐转向油气储藏丰富、具有成本优势和长远发展潜力的地区, 包括墨西哥湾 (深水区)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阿塞拜疆 (环里海) 、安哥拉 (深水区) 、俄罗斯和亚太等六大地区。这此地区形成了新的资源战略接替区, 成为新的利润中心。

1999至2006年间, 海外销售收入占公司总销售收入的比例, 从68%提高到70%;海外固定资产占公司固定资产总额的比例, 从75%提高到83%;公司总息税前利润3515.8亿美元, 其中, 海外部分2926.1亿美元, 占比83.3%。2006年, BP拥有员工9.7万名, 其中海外员工8.01万名, 占总员工数的82.6%。通过各种战略, BP的国际化经营程度显著提高, 堪为国际化经营的典范。

(二) 埃克森美孚公司

埃克森美孚公司 (EXXON MOBIL) 1999年11月宣布正式成立, 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油气勘探开发、炼油与油品销售、化工、煤炭开采及发电等业务。其炼油能力、乙烯、聚烯烃、乙丙橡胶等的生产能力均居世界首位, 并在石油炼制和茂金属聚烯烃、乙丙橡胶、丁基橡胶的生产等方面具有世界领先技术。

与BP公司相似, 兼并联合使埃克森美孚公司的炼油能力高达3.3亿吨/年, 扩大了上游勘探开发业务的地域范围, 也使下游油品生产优势和销售网络优势也得到充分发挥。2006年原油和天然气液体净产量268.1万桶每日, 其中海外产量226.7万桶每日, 占比85%;供出售的天然气净产量93.34亿立方英尺每天, 其中海外产量77.09亿立方英尺每天, 占比83%;炼油产品560.3万桶每日, 其中海外产量384.3万桶每日, 占比67%;石油产品724.7万桶每日, 其中海外产量451.8万桶每日, 占比62%;化工产品2735万公吨, 其中海外产量1664.7万公吨, 占比61%。这足见海外市场的重要性, 因此埃克森美孚公司也很注重海外市场的运营, 2006年海外资本693.75亿美元, 总营运资本1225.73亿美元, 占比56.6%。

从90年代至今, 埃克森美孚公司国外地区的利润普遍是国内的2倍左右。2006年净利润2631.1亿美元, 其中, 海外利润2048.4亿美元, 占比77.9%, 足见海外业务给埃克森美孚公司注入的动力。

(三) 壳牌集团

壳牌集团 (SHELL) 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油气勘探开发、炼油与油品销售、化工、天然气贸易及发电、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业务, 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和最大的聚烯烃生产商之一。油品、液化石油气、沥青、烯烃、芳烃、苯酚、环氧丙烷等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并在渣油加氢裂化、加氢裂化催化剂、乙炔、聚烯烃和精细化工等方面拥有技术优势。

壳牌集团不断加大投资力度, 2006年在勘探支出上投资165亿美元, 主要用于扩展阿萨贝斯卡的油沙、卡塔尔的GTL (Gas to Liquids) 项目及进行美国和巴西两个大型深水勘探。一定的海外资本支出是国际化经营的保障。2006年壳牌集团总支出2489亿美元, 其中在欧洲的支出515.1亿美元, 美国的支出328.8亿美元, 其他东半球国家的支出1069.2亿美元, 其他西半球国家支出576.5亿美元。这些海外资本支出, 确保了壳牌在海外市场上的利润和长期发展。

壳牌集团注重国际化人才的储备。在每一个国家都有很多外籍人才参与公司的经营, 中国员工也经常被派到其他国家工作, 2006年, 壳牌拥有员工10.8万名, 其中海外员工7.1万名, 占总员工数的65.7%。这种长期的人才战略创造了良好的国际化经营业绩。公司2004-2006年的总收入分别为2663.86亿美元、3067.31亿美元、3188.45亿美元, 平均年增长6.56%。其中2006年海外经营收入1825.38亿美元, 占比57.2%。2006年海外利润2048.4亿美元, 净利润2631.1亿美元, 占比77.9%。足见海外市场对于壳牌的重要作用。

三、横向指标的比较及总结

结合石油行业的特点, 我们选取了海外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本国以外的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海外资本性支出占总资本性支出的比例三个指标对中石油和三大跨国石油公司国际化进程进行了比较。

图示说明:浅色柱表示本国经营收入, 深色柱表示本国以外的经营收入。 (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各公司年报, 经作者统计整理。其中2004-2006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平均为8.2770、8.1917、7.8087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统计得出。

从数据中可以看到, 2004-2006年, 在海外收入与总收入的比例方面, 三大跨国石油公司基本都在60%至75%左右, 其中三年平均比例最高的BP公司, 为72%;最低的壳牌为60.6%。而中国石油2004年海外经营收入126.37亿元人民币, 总收入3973.54亿元人民币, 海外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3.18%;2005年海外经营收入207.09亿元人民币, 总收入5522.29亿元人民币, 占比3.75%;2006年海外经营收入237.11亿元人民币, 总收入6689.78亿元人民币, 占比3.44%。三年平均海外经营收入仅占总收入的3.5%;可以看到, 在海外获取收入能力方面中国石油和跨国石油公司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图示说明:浅色柱表示国内资产, 深色柱表示国外资产。 (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各公司年报, 经作者统计整理。其中2004-2006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平均为8.2770、8.1917、7.8087

在海外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方面, 三大石油公司的比例都在50%以上, 其中BP公司最高, 2005年为84.9%, 2006年为83%;最低的美孚公司, 2004-2006年也分别为61.66%、57.04%、56.6%。对比中石油2004年海外资产308.81亿元人民币, 总资产6384.47亿元人民币, 占比4.84%;2005年海外资产提高较快为601.33亿元人民币, 总资产7780.67亿元人民币, 占比7.73%, 到2006年海外资产有小幅上升, 为602.44亿元人民币, 总资产为8721.63亿元人民币, 占比6.9%。差距也是非常明显的。

从海外资本性支出占总资本性支出的表中, 我们也能看到相同的趋势和差距。BP公司2004-2006年海外资本性支出占总资本性支出的比例的平均值为89.68%, 壳牌和埃克森美孚的平均值分别为79.67%和80.92%, 中石油2004-2006年海外资本性支出占总资本性支出的比例仅为4.36%。

从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 国际主要大石油公司经过许多年在海外的摸索和发展逐渐走向成熟。中石油仍然处于国际化的成长阶段, 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作为国际大石油公司, 它们的发展为中国石油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第一, 要有清晰的国际化战略、坚持国际化的道路。对所进入的市场要有明确分析, 搞清楚将要取得什么样的市场地位。这样才能尽可能多地获得海外石油资源, 分享国际油气资源, 它是中石油拓宽生存空间, 谋求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也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措施。

第二, 实施资本营运战略, 通过上下游一体化介入国际市场。中国石油企业目前在海外市场的关注对象主要是上游领域, 而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却控制着生产、冶炼和销售等中下游领域, 控制着全球石油流通市场。中国的石油企业只有通过进入石油中下游领域的石油公司, 才能真正进入全球石油供应的主流系统, 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获取稳定的石油供应。

第三, 必须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 形成适应国际市场要求的运行机制, 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或引进的力度,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提高企业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同时三方必须建立统一协调机制, 整合内部资源, 建立合作关系。还要与外国公司加强合作, 构建伙伴关系, 形成优势互补, 增强在国际石油领域的竞争力, 在竞争与合作中成长壮大。

总之, 国际化经营是国家战略的需要, 更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但国际化经营不仅仅是机遇更多的是挑战。和跨国石油公司相比, 中石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要充分借鉴跨国石油公司发展的经验, 全方位发展海外业务, 由陆地扩展到浅海、由开发为主扩展到勘探、开发并重, 由以石油为主拓展到油气并重, 继续寻求上游、下游大型项目, 努力提高规模实力和竞争能力。争取早日实现中石油的跨国公司之梦。

参考文献

[1]刘剑平.跨国石油公司经营的新发展[J].国际石油经济, 2000, 5.

[2]杨晓蘅.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石油集团国际化战略的实施[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1.

国际石油 篇8

2000年以后国际油价在一直上升, 2003年, 石油价格不断上涨, 按名义价格计算, 布伦特原油全年平均价达到每桶28.8美元, 为20年来的最高。2004年世界市场原油价格一再刷新纪录, 8月份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突破每桶46美元。到2006年上升到了比较高的价位, 2008年在世界金融危机出现前更是冲到了每桶140多美元。世界权威机构对目前油价攀升的一致看法是, 高油价不是石油资源不足造成的。从1970年到2005年世界常规石油储量增长了一倍多, 最保守估计, 目前世界的石油剩余储量足以满足2020年前的需求。全球探明石油常规储量9590亿桶1525亿m 3, 2000年石油消费量280亿桶, 如年增长率为119%, 2000年到2020年约需7300亿桶, 目前的能源储量足以备用, 而且随着科技进步石油储量还会增加。

近年来, 世界石油开采成本已大幅度下降。例如, 1980年英国北海原油的极限成本为16美元/桶, 目前降为6~10美元/桶;1970年美国的原油成本为20美元/桶, 其它地区是14美元/桶, 现在是4~5美元/桶, 目前世界石油成本的边际值是10美元/桶, 平均成本仅3~5美元/桶。因此, 石油价格上涨与原油开采成本无关, 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因素形成。

第一, 近10至20年里由于油价低, 石油工业对开发、采油、运输、炼油的投入一直不足, 致使供应环节出现了瓶颈。

第二, 中东部分地区由于政局不稳, 造成世界石油资本对其投资的减少。伊朗是世界第二产油大国, 倚仗其丰富的石油资源与美欧在核问题上剑拔弩张, 使其石油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伊拉克战前日产原油370万桶, 现在连200万桶都不到。

第三, 石油资源的相对集中和垄断造成目前石油供应紧张。拥有大量石油资源的国家从高油价中得利, OPEC虽然有条件提高生产能力, 但为了其既得利益不愿扩大生产规模。

第四, 高油价给各大石油公司带来了高利润、高回报而大公司又多为欧美所有, 美国政府因而不愿动用它的石油储备平抑油价。去年连续遭受两次飓风袭击后, 油价更加疯长, 民怨沸腾, 在布什总统的支持率下降的情况下, 美国政府才有所动作, 将它一贯鼓励石油消费的政策改为提倡节约能源。

第五, 国际游资的投机炒作。美国政府石油库存的增减, 伊朗铀浓缩等等, 任何政治风波, 都会影响原油价格走势。国际游资正可借此兴风做浪, 把油价当做股票来炒作致使油价剧烈波动。国际社会还有一种说法, 认为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引起能源消费过快增长, 造成油价上涨。发改委对此作出了明确说明, 我国能源自给率为94%, 比亚太经合组织的平均水平高20%, 对外依存度仅为6%, 世界完全不必为中国能源消费增长反应过度。

二、我国石油储备状况

2007年, 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0%, 进入了预警期。早在2004年, 国家就启动了石油战略储备, 拨款60亿元建设镇海、舟山、黄岛、大连四大储备基地, 储备量相当于10天的原油进口量。加上商业储备, 中国的总石油储备能力将达到1个月的进口量, 大约相当于半个月的消费量。

中国的石油储备仍然太少。美国从1976年、日本从1980年就已经开始进行石油储备, 目前, 他们的储备量都相当于半年的消费量。因此, 我国及时成立石油储备中心, 就是为了提高石油储备能力, 确保石油安全。为此, 中国正在构建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战略储备与义务储备相结合, 以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为主, 地方石油储备、企业商业储备为辅的石油储备制度。

目前我国的石油安全现状不容过于乐观, 具体表现为:原油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进口来源和进口渠道比较单一;石油供给受人牵制, 缺乏国际石油定价权等。而加强石油储备管理, 将在一定程度上巩固我国的石油安全防线。同时, 作为政府行为, 成立石油储备中心, 将能发挥稳定石油供求关系、平抑市场物价、保障国民经济安全的积极作用, 也将有助于解决可能发生的全国性石油供应短缺与油价暴涨等问题;其次, 成立石油储备中心, 也将大大增强我国石油储备的管理力量, 理顺石油储备管理层级关系, 由此拉开我国石油储备向专业化、正规化方向发展的序幕。

三、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对我国经济及战略石油储

备的影响

随着中国对WTO有关条款的逐步兑现和中国进口石油数量的持续增加, 世界石油价格的涨跌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最近, 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飙升就已经造成了国家外汇支出的增加?炼油加工及运输成本增加等现象, 已严重影响和波及工业?农业?交通动力以及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 使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成本增加, 产生了“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涨, 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甚至危及国家经济安全和政治外交上的主动权?有关专家对我国GDP?石油进口数量和价格波动进行了综合分析, 结果认为, 油价每上涨1%, 并持续一年时间, 将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下降0.01个百分点?

同时, 石油价格上涨也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间接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出口面临着下降的危险, 一是使以石油为主要燃料?原料的产品, 因为生产成本的上升而导致产品竞争力在世界市场上的下降, 从而使出口面临着下降的潜在可能?二是出口对象国因油价上涨使他的国际收支出现困难, 从而影响了其进口能力, 进而使我们的出口面临着潜在的下降危险。

国际油价的大幅升高, 对石油储备也造成了很大影响, 使得石油储备成本大幅上升。建立石油储备体系需要大量的资金, 主要包括储备设施成本、维护费用以及原油成本等。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必须考虑成本的问题, 无疑任何一个国家都希望建立起一个安全的储备水平, 国际能源机构 (IEA) 的指导为储备等于90天的供应量, 日本由于石油几乎全部需要进口, 故此有150天的储备。以油价每桶40美元计算, 日本的战略石油储备涉及超越300亿美元的资金, 即需投入300亿美元, 才能建立起如此庞大的储备。日本是世界上拥有最大的外汇储备的国家, 当然可以负担如此庞大的资金, 积压不用, 因为购入石油后, 资金会被积压。中国毕竟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资金并不这么充裕, 因此以往论证过建立石油储备, 未见实行, 资金问题可能为一个重要因素。以中国年耗油2.6亿吨计算, 即使只建立一个30天的储备, 以每桶40美元计算, 亦涉及一笔63亿余美元的资金, 就目前显示的信息来看, 中国政府将为建立适度规模的石油储备投资1000亿元。何况目前的石油价格已高达90美元以上, 并还在不断波动攀升, 使得石油储备成本急剧增加。

四、对国家石油战略的政策建议

石油被称作经济的血液, 作为世界最主要的能源, 它已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石油储备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充足的石油储备可以有效制衡国际石油市场的波动, 是应对石油风险的头道防线。我国应尽快逐步建立和完善石油储备体系, 在石油储备的建立过程中, 也要兼顾成本与安全问题。石油储备要分阶段进行, 兼顾安全与成本问题作为世界石油第二大消费国, 我国在逐步参照国际经验, 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在这过程中, 要综合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实力, 分阶段进行, 兼顾安全与成本问题。目前, 国家石油储备计划一期工程进行了镇海 (浙江省宁波市) 、岱山 (浙江省舟山市) 、黄岛 (山东省青岛市) 与大连 (辽宁省大连市) 4个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

在中远期发展阶段, 在国家石油储备计划一期工程的基础上, 除继续在沿海地区选择适当地点建设储备基地外, 还应该结合我国原油的进口情况, 在东北、西北内陆地区管道运输枢纽站附近选择地点, 建设一定规模的储备基地。我国还应利用地下岩盐建设石油储备库, 因为我国无论从岩盐矿的分布位置, 还是岩盐矿的规模和品位, 都具有良好的地质条件。虽然有些方面还需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但只要积极与国外开展合作, 还是可行的。我国长期、大比重的依赖进口石油已不可避免,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石油消费需求, 保障石油安全, 我国必须认真考虑世界石油发展趋势, 制定符合基本国情的长期石油战略。实行多元化战略, 改革现在单一的石油贸易方式, 研究国际石油风险投资经验, 积极参与石油期货市场, 进入国际石油资源开发和分配过程, 用市场化的方式确保中国石油安全。

多元化战略是化解风险的有效途径, 随着国际社会相互依存的加深, 中国资源对外依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越来越高。为了降低我国资源安全风险, 必须从国家资源禀赋的状况出发, 尽快实施资源多元化战略, 从消极的防御型体系向积极的主动出击型体系转变, 走出国门, 参与多方面市场竞争。从全球资源分布和中国国情分析, 中国资源多元化战略的瞄准点应该放在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和南非六大地区上。过去, 我国对石油安全和战略储备的重视不够, 以致于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制度迟迟没有出台。石油储备是国家整个能源安全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保未来石油安全、稳定供求关系、平抑油价、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国民经济安全的有效手段。提高石油工业抗风险能力的必要手段, 尽早建立我国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可以减少经济代价, 有利于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

摘要:2003年以来, 国际石油价格一路飙升, 对我国石油储备影响越来越大。本文从需求、供给和政治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油价上涨的原因, 指出了对我国经济及石油储备战略的影响。

关键词:价格,战略储备,供求关系

参考文献

[1]刘振秋, 王向林.当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及对我国的影响[J].价格理论和实践, 2003, (04) .

[2]国际能源署 (IEA) .世界能源展望为促进明天的发展而评价今天的供应.

[3]Zhong Xiang Zhang.Integrated Economic Environment Policy Analysis:A Case Stud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Z].Ph.Dissertation.1996.

[4]李懿, 冯春山.OPEC对国际石油价格影响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3, (05) .

国际石油价格预测模型综述 篇9

石油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不可再生的能源, 世界各地分布极其不均衡。20世纪70年代以前, 由于石油价格长期稳定而且相对低廉, 很少有学者关注石油价格的波动, 70年代中后期的两次战争引起了石油危机, 导致石油价格剧烈波动, 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更是上升迅速, 一路高涨, 而且波动频繁, 除了给工业化国家带来了冲击, 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对油价波动原因及其预测模型的广泛研究, 油价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经济学家对石油价格进行分析或者研究最早要追溯到1931年出现在著名的数理经济学家哈罗德·霍特林 (Hotelling) 发表的《可耗尽资源的经济学》, 书中提到分析自然资源市场的工具, 被认为是资源经济学产生的标志, 也为能源经济学研究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在中国, 第一本土地经济学研究专著——《土地经济学》 (章植著) 于1930年问世。显然, 这个阶段国内外经济学学者开始关注资源经济, 尤其是可耗竭资源的经济研究, 但是20世纪70年代之前, 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生产和供给充裕, 能源问题因此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人们对生产要素投入的认识还一般笼统地满足于劳动力、资本和土地资源, 能源资源被看作是原材料的一部分, 被当作是一种取之不尽、可有效保障需求的资源, 低能源价格似乎表示能源资源的稀缺性不是问题, 这说明了经济学者对能源稀缺的不敏感和短视。此时的能源经济学研究主要是如何充分和最大效率地开发利用能源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重点是单一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政策。这一时期, 对比较清洁的石油资源的研究是主要内容, 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有效地生产、加工、转换、输送能源产品, 以满足经济发展的大量需求。大规模的能源经济研究始于1973年中东战争引发的石油冲击, 能源稀缺出现了, 这一阶段, 能源经济研究也经历了两个发展时期:从70年代到80年代初, 研究重心是石油短缺或油价危机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更加关注能源可持续性问题, 特别是环境问题。

本文在研究和梳理过程中, 避开了有些学者曾提出的关于世界石油资源即将采尽及石油枯竭的论断, 因为首先石油枯竭其实对预测石油工业的发展和国际石油市场前景有着一定的影响, 石油矿藏蕴藏情况的复杂性和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会有一定的影响, 这些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改变, 该问题真正的症结在于部分国家和人们的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目的, 后来的发展也证明了该论断的不合理性①, 所以下面的模型研究均抛开了有关该问题的研究。

1 石油价格预测非正式模型

之所以将此模型列为第一个研究综述的原因之一是这方面的文章和观点对政策的制定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而且对于一般的读者, 这类文章更容易理解, 更易被接受。大多数的争论都集中在非正式的模型上, 这也是让公众对石油能源问题有所了解的最主要的手段。

1.1 供需方面

从垄断行为和竞争行为两方面进行探索, 前者更多一些。大多数学者认为, 石油市场更多的是垄断行为的, 只有在欧佩克对产出缺乏限制才会产生的竞争性行为, 所以后者在研究领域中并不占主导地位。从侧重于垄断行为的卡特尔模型, 如图1所示, 石油需求曲线的两大特征在石油市场的非正式模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短期弹性非常低, 长期弹性由于其他能源和储存的替代作用, 相对大多了; (2) 石油需求对收入有着高弹性。很多学者认为石油需求在石油价格预测的模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如宏甘 (Hogan, 1989b) 认为石油价格几乎完全依赖于需求行为, 只不过会有个时间滞后, 这其实也为后来学者引入时间序列研究提供了一个支撑。

资料来源:石油市场模型?p43

在更多的资料中, 对石油市场需求的理解比对石油供应的了解更多、更深入些, 很多模型也是在此基础上研究和设计的, 不知对供给研究的缺乏是否会影响对需求函数的估计, 这也将是非正式模型需要不断完善的部分。只检索到了80年代早期一些学者在强调竞争行为模型的供应曲线, 如克莱默和沙雷西-伊斯法哈里给出的石油向后弯曲的供应曲线模型, 如图2所示, 说明向后弯曲供给曲线的特殊性以及竞争性的均衡, 但是这种模型存在的问题是忽略了大的生产者 (比如沙特阿拉伯) 的市场支配力。

资料来源:石油市场模型?p67

1.2 其它影响因素

相比之下, 国内关于石油价格非正式模型研究相关论文和论述文章较少, 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石油天然气论坛集上有一两篇相关文章, 除了研究石油价格与供需关系外, 还提出了几个影响石油价格的因素, 包括汇率变化、世界经济等因素。

关注石油价格与美元汇率的关系, 最早是1988年南开经济研究所于民发表在英国《石油经济学家》月刊4月号上的一篇“美元汇率的变动对国际油价格的影响”的文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国际石油交易均是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 70年代前, 油源和油权完全由英美几大跨国石油公司决定, 其他国家不断地争取或斗争, 之后建立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美元汇率变动对国际油价实际水平影响的数据计算方法有两种, (1) 使用美联储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美元平均对外汇率进行计算; (2) 根据世界各单个石油净进口国的货币对美元的汇率的变动计算出美元汇率的变动对各进口国的油价影响情况, 再使用加权法分类计算出美元汇率的变动对各石油进口国及西方世界平均油价的影响。相比之下, 前者只能算出美元汇率的变动对世界油价总水平影响的平均数, 无法获得对各个进口国的影响具体数据, 后者弥补了这一缺陷, 而且是我国首先设计、计算的科研成果。

IGOR Y.KOVAL在论文中对石油价格与汇率变化有关的模型进行了综述, 并建立了一个研究石油价格与墨西哥 (比索) /美元汇率之间的联系的模型, 得出结论石油价格和汇率变动之间有一种动力链接, 并分析石油价格升降对墨西哥 (比索) 增值与否的影响。

世界经济的发展同国际石油需求有着直接的关系, 对国际石油价格产生间接的影响。于民在“世界经济的发展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一文中通过具体数据证实了这一观点, 并分析了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的必然性和西方学者在这方面预测的偏差。

世界石油供求关系变化是石油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 而替代能源价格对石油价格会产生一定影响, 石油战略储备和库存与石油价格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社会经济政治关系也是使石油价格短期内发生突变的主要原因。

2 石油价格预测理论模型

关于石油价格预测的理论模型很少, 即使在检索《经济文献杂志》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或者主要经济杂志的内容目录时, 大部分文章会谈到自然资源管理理论上的问题, 很少会涉及石油市场价格的理论探索。能够检索到的石油市场理论性模型中主要是研究石油资源拥有者如何使用他们的市场支配力, 为产出建立模型, 或者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博弈。

2.1 Hotelling模型

哈罗德·霍特林的《可耗尽资源的经济学》中首次提到, 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这种现在消费的增加会减少对它将来的消费的前后影响关系进行了研究, 他认为在完全的资本市场存在, 市场达到均衡时, 不可再生物品的价格与开采的边际成本间的差额总是正的, 并且会随着利率的上升而增大。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 不可再生资源的价格与生产的边际成本也是不相等的。

现实的资本市场又是不确定的, 真实的定价过程要受到需求与供应波动的影响。可耗尽资源抽取的总社会价值, 是以为得到该单位产生社会愿意支付的价格来度量的, 社会愿意支付的可耗尽资源价格, 应该等于这种资源开采的边际成本加运输的边际成本再加上其作为一种自然资源的价格, 在不存在垄断和不确定性的因素下, 可耗尽资源的价格应以等于利率的均衡速率随时间增长。所以该模型的最优结论是资源价格增长率与贴现值相等。

沿着霍特林的研究思路, 后来的许多文献通过设定石油市场不同结构和参与石油市场的行为主体的不同行为, 建立各种理论模型, 引进各类相关参数分析油价波动的行为机理和预测石油价格发展趋势。

按照霍特林理论,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 全球石油需求量增加了20倍, 石油资源变得更加稀缺, 利率增加, 石油价格理应变得极其高昂才对, 然而石油价格保持着相对低廉, 只有70年代中末期的两次战争使得价格迅速升至38美元/桶, 而后由于生产过剩, 1986年价格又低到10美元/桶。霍特林研究结论与后来实际不相符, 主要是没有考虑技术变化对耗竭资源开采途径的影响以及会受到勘探或生产能力的投资的调整, 开采速度也会受到技术上的限制。

2.2 基于复杂科学的模型

传统的预测模型多是基于经济学和统计学等理论, 在还原论的范畴内对油价问题进行探索的, 随着非线性科学的兴起, 分形和混沌理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很多学者也对石油价格进行分形特征和长程记忆机制的研究以及引入神经网络设计模型。

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事物发展本身存在一个延续发展的过程, 在预测时依据石油的历史价格, 用统计学方法或系统辨识方法建立描述事物迄今为止的变化规律, 并以此推测未来的石油价格。这种模型的缺陷在于假设的时序只具有线性相关的随机序列。随着非线性系统科学的发展, 又有学者提出基于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金融时间序列预测, 这种模型的特点是认为时序是由决定性动力学方程产生的, 下一时刻系统的状态是前一时刻的函数, 那么重构系统动力学方程成为该模型的首要任务。中国科技大学何凌云博士论文 (2006年) 根据系统复杂研究的进展方向, 分析石油价格系统的多重分形特征及对历史信息的长期记忆性, 运用相空间重构技术对Brent和WTI原油价格收益率的时间序列分别进行相空间重构。还有一些学者正在探索将应用于天气预测上的混沌吸引子的预测方法转来预测世界石油价格, 基于混沌吸引子预测时间序列采用局域法的较广泛些, 原理是将相空间轨迹的最后一点作为中心点, 把离中心点最近的若干轨迹点作为相关点, 然后进行拟合, 并估计轨迹点的走向, 最后从预测出的轨迹点的坐标中分离出所需的预测值。混沌理论源于自然科学, 而它特有的非线性现象刚好与社会系统的特性相吻合, 所以用以解决石油价格预测这种复杂问题更合适, 问题在于混沌理论及混沌控制方法本身的不完善而有待进一步研究。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应用类似于大脑神经突出联接的结构进行信息处理的数学模型, 它的构筑理念是从神经心理学和认识科学出发, 应用数学方法并行处理自适应非线性系统,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神经网络石油价格预测模型是在给定的预测精度下通过给定的训练样本进行机器训练, 建立输出与输入的函数关系。首先建立选择神经元结构, 如图3所示, 一般一个人工神经网络有多组神经元组成, 图3只是一组神经元, 其中隐藏层也根据研究需要进行分解;然后收集的石油原始数据和影响因素进行统一处理, 假设只有一个隐藏层, 输入量为5个, 中间层20个神经元, 输出为1, 则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函数为t=f (∏ (wi, aj) +b) (其中, i和j分别取1, 2……5;b为常量, 一般取1) , 最后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网络测试数据。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也只是作为世界石油价格预测模型的部分支撑, 很多模型都是综合运用各种预测方法而设计石油价格的预测, 所以有专家认为神经网络预测不涉及到具体如何运算的问题, 只是像一个黑箱一样, 指定输入与输出值, 然后在网络内部根据神经元的组织结构, 对神经元进行不同比重的加权, 由于这种特点使其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同时会产生极大的不易解释性, 由于神经网络的容错能力较强, 现在很多预测专家都采用此法进行石油价格预测的研究。

3 石油价格预测模拟模型

3.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AHP, 属于运筹学范畴, 是系统工程中常用的软科学方法, 适用于处理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而往往缺少定量数据的系统。国内外学者将此法用于预测国际油价并设计出模拟模型。首先建立层次结构图, 大致如图4所示, 其中虚线部分可以扩展更多的影响因素, 层次结构中的层次数与问题的复杂程度及需要分析的详尽程度有关, 一般地层次数不受限制, 每一层次中各元素所支配的元素一般不要超过9个。然后再根据每层中具体数据设计矩阵, 方便使用计算机程序进行计算, 所得的数据更精准。

对于该模型在进行国际石油价格预测时, 遇到的困难是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抽象出较为贴切的层次结构, 还有如何将某些定性的量作比较接近实际定量化处理, 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者的经验, 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大, 它至多只能排除思维过程中的严重非一致性, 却无法排除决策者个人可能存在的严重片面性, 另外, 比较、判断过程较为粗糙, 不能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决策问题。为了弥补这些缺点, 相关专家将此法引入了群组决策、模糊决策等原理来进行设计模拟模型。

3.2 文本挖掘 (Text Mining)

文本挖掘技术日渐成为数据挖掘技术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是在数据库知识发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从非结构化的文本文档中抽取用户感兴趣的重要模式或知识过程, 分析对象是文本内容, 相对中文文本较英文文本预处理更为复杂。随着该技术的发展, 我国中科院余乐安博士设计基于文本挖掘的神经粗集专家油价预测系统, 其基本思想是首先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搜索影响油价波动的各种因素, 同时收集油价相关的数据, 并通过粗集预处理和神经网络学习获得的相应规则形成专家系统的知识库, 利用推理机制和解释机制, 最后通过用户界面获取相应的预测信息, 即提供各种数据频率 (天数据、周数据、月度和年度数据) 的油价预测结果。其大致总体架构如图5所示, 其中文本挖掘模块更多解决非线性信息, 主要依赖领域专家的分析和以往经验对影响石油价格的因素作广泛分析并判断不规则事件对油价的冲击影响系数;线性部分是可量化的数据可以包括以前的月度、年度石油价格;知识管理和验证模块可以通过知识获取工具, 删除过时的规则, 并验证知识库中知识的一致性, 减少冗余;领域知识需要不断更新, 以便预测结果更准确。

这种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油价预测模型将石油价格系统中的线性部分和非线性部分使用不同的方法予以解决, 通过专家系统模块更好地、及时地预测突发事件对石油价格的影响,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 可以进行点、区间预测, 更适合短期石油价格的预测。

4 综合并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石油价格预测模型主要有三大部分, (1) 所谓的非正式模型, 就是对于影响石油价格各种因素的分析, 这类模型对于文本挖掘中知识库的处理会提供很大帮助; (2) 自然资源的理论模型, 从可耗竭资源的角度进行探索, 更多关注市场结构和主体行为; (3)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模拟模型, 如综合了神经网络、文本挖掘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油价数据区间预测系统, 从技术上能更精确预测数据频率结果。

现在国内外对于石油价格预测模型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是由于世界石油市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注定这种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随着系统科学的发展, 该领域的预测研究也应该从系统角度思考, 将各种影响因素拆分开的预测模型都是不可取的, 部分模型只看主要因素, 而忽略次要因素, 由于初始值的微小误差可能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偏差, 所以所谓的次要因素什么时候应该忽略就变得更为严格。有些规律可以遵循, 但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一切都是变化的, 只有变化是永恒的。

资料来源:外汇汇率与国际原油价波动预测?p164

参考文献

[1].刘振彪, 洪曦.可耗尽资源抽取的最优路径[J].成都:社会科学研究, 2006, (5)

[2].[美]杰奎斯.克莱默, 德贾瓦德.沙雷西-伊斯法哈里.石油市场模型[M].王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余乐安, 汪寿阳, 黎建强.外汇汇率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预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6

[4].范英, 焦建玲.石油价格:理论与实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5].于民.石油经济研究报告[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9

[6].殷光伟.中国股票市场预测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 2003

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发展研究 篇10

2012年12月, 我国石油净出口量达到612万桶/天, 首次超越美国, 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净出口国。预计到2015年和2020年, 我国石油缺口将分别达1.8亿吨和2.7亿吨。在此基础上, 我国各大能源企业纷纷展开了国际化经营战略, 而在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 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制约,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政策的滞后性

当前, 我国相应政策调整明显滞后于石油“走出去”步伐。首先, 在外汇管理、项目审批、税收政策方面, 缺乏一整套适应石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政策体系。其次, 国内企业对于国外市场无序竞争严重, 在一些重点国外市场和项目上经常出现本国多家企业恶意竞争的情况, 而政府又缺乏有序和有效的协调机制。最后, 缺乏经贸、军贸关联互动和互促的机制, 难以支撑专业化、地域化和国际化运作和发展的需要。

1.2 外部环境不容乐观

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 外部贸易环境不容乐观。如我国企业50%以上的石油进口来自中东地区, 而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活动及控制对我国石油企业在当地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俄罗斯虽然采取大国间平衡的国际策略, 但对中国的石油供给始终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等。

1.3 国际化经营风险较高

由于地缘政治、战争的潜在威胁, 以及东道国法律政策的不连续性等因素, 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进程中面临较高风险。如中东地区, 当地动荡的政治局势大大增加了我国石油企业在当地发展的风险。

2 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内部制约因素

2.1 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

中国石油企业长期以发展国内市场为核心战略, 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实践经验, 同时由于竞争机制尚不完善,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能源勘探及开发市场, 我国企业明显准备不足。首先, 对东道国石油勘探和开发的历史与现状、投资环境等缺乏了解, 也没有完整的世界含油气盆地、成藏组合和油气田的数据库数据。其次, 新项目开发的决策体系和项目的技术与经济评价方法难以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在项目竞标的过程中, 往往会陷入被动的局面。最后, 优势技术的选择面窄, 在海上勘探开发、稠油油藏开发、LNG等领域缺乏相应的技术储备。

2.2 制度不完善, 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近年来, 我国石油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但同大型国际石油公司相比, 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起步较晚, 相关制度尚不完善, 管理水平较为滞后, 很难同海外石油业务经营环境相适应。因此, 亟需在管理制度、过程控制、资源优化、财务管理、队伍建设、安全环保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

另外, 当前全球石油勘探开发难度不断提升, 若要保障石油供应, 亟需突破钻探“瓶颈”技术难题 (剩余油描述、密井网调整、特殊工艺井施工等) , 加快核心技术和特色技术的配套完善, 打造能够与国际石油巨头竞争的核心技术。

2.3 人力资源积累不足, 缺乏技术创新

高素质的人才积累是石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环。近年来, 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对驻外石油业务人员的个人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 不仅是要掌握专业技术, 还需掌握一定管理、外语以及法律知识, 并要对东道国风土人情以及政策法规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另外, 人才管理体制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培训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也对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产生了一定影响。

此外, 技术创新能力低也是制约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因素。国外跨国石油企业对于技术创新十分重视, 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开发, 如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在全球多个国家都投资设立了技术研发中心, 从而使其掌握了整个行业的核心技术。而我国石油企业的技术研发则明显滞后, 尽管政府、企业以及科研院校形成了产学联盟, 但实际上仍是各自为营、独立开发, 直接影响了技术服务企业的信息共享, 部分石油企业的独立研究院创新能力滞后, 仍然是以购买技术和设备为主要的发展方式, 技术依存度高, 创新能力低。

2.4 文化冲突

在实行国际化战略的我国石油企业中, 大型国有企业文化同东道国市场文化的冲突, 企业内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籍的员工之间的冲突较为明显, 对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造成严重制约。

3 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对策建议

3.1 提升管理水平, 加强制度体系建设

我国石油企业若要进入国际市场, 扩大海外的影响力, 需要按照国际化的运作模式来开展经营活动, 建立起符合国际化运作模式的管理机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 就是建立符合国际化运作模式的管理机制, 建设适应国际化需要的管理制度, 从制度上明确管理程序, 实现流程化的管理方式, 有助于企业在国际化经营活动中发挥更大效果。具体而言, 首先要借鉴国外石油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先进经验, 引入世界先进石油企业经营制度, 完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其次, 要在企业管理体系的设计中引入动态调整机制, 保证企业能够在不同发展阶段对管理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最后, 加强制度设计和人员管理,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3.2 培育国际化经营理念

遵守国际标准来组织生产活动和项目运作, 是我国石油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进行生产经营的前提。这不仅要求企业产品的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要与国际标准接轨, 更加要求在管理标准与资产、资金运作上与国际接轨。

3.3提升人力资源国际化水平

进一步加强对人才的选拔和系统培训, 建定并完善人力资源考核体系, 通过制定各类激励制度和竞争机制来增强企业的活力。另外,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以国际化战略为基础, 加强人力资源共享和一体化管理, 企业应根据部门和专业需要建立专门的涉外人才库, 从而打破部门和单位在人事上分割的问题, 实现人力资源统一管理, 从而在人力资源的角度有效提高我国石油企业国际竞争力, 加快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此外, 还应该配备相应的外籍员工, 从而对企业各类事物加强进度管理和控制。企业应对外籍和本国员工一视同仁, 充分信任员工, 并积极主动维护东道国员工的合法权益。

3.4大力推进技术创新

针对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技术劣势, 企业大力推进技术创新, 重视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的结合, 从体制机制的角度加强专业技术研究及开发。应以各类科研基地为支撑, 充分利用并吸收国内外各类科研力量和资源, 加强科研技术的主动创新能力。科技研发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环节, 因此企业应重视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 为企业提供雄厚的科技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Ed Clark.Strategy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within industries and across borders[J].Chemnitz:Journal for East European Management Studies, 2008 (12) .

[2]王秀岩.石油企业跨国经营风险的识别方法[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7 (06) .

[3]唐守安.国际石油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J].国际石油经济, 2007 (08) .

[4]赵益康, 郝洪.国际石油公司价值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5) .

上一篇:动物食品下一篇:因素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