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研究

2024-07-24

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研究(精选十篇)

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研究 篇1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 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 经常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 并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 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产业相关的公司, 还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部门和其他机构, 因此可以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网络组织 (Poter, 1990) 。产业集群具有两个相互联系但又并不相同的重要特征, 即地理接近性和关系接近性, 是一种网络关系。集群是在技术及生产层次上彼此联系的, 形成众多企业共同位于某一有限地理区域内而形成的一个网络关系, 在该网络内部, 企业、公共机构和当地行业之间存在广泛的互动和协调 (Nassimbeni, 1998) 。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 这种网络组织是由客户、供应商、主要生产厂家以及其他有关人员所组成的动态适应系统。这种系统甚至还可以把资金提供者、行业协会、政府和半政府机构等包括在内, 构成不同的网络生态系统。

产业集群有多种形式, 其复杂性也不尽相同, 但一般都包含下面几个特定的主体: (1) 生产最终产品或提供最终服务的企业。 (2) 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 (3) 下游的销售商及销售网络、客户。 (4) 侧面延伸到有互补产品的制造商。 (5) 各种支持机构, 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起支撑作用的民间团体、行业中介、金融部门以及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起支持作用的研发培训机构, 如大学、研究机构、咨询中心、培训中心等。

二、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理论渊源

1.外部经济理论

马歇尔 (Marshall 1920) 在《经济学原理》中首次提到了“外部经济”的概念, 认为是“有赖于该工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 从而与“有赖于从事这个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内部经济”相区分。马歇尔同时指出这种外部经济“往往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即通常所说的工业地区分布——而获得”。学者一般都把马歇尔所说的这种因企业与同行在地理上集聚而形成的外部经济称为外部规模经济, 指同行业的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 通过规模经济生产成本处于或接近最低状态, 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

2.聚集经济理论

韦伯将影响工业区位的经济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区位因素。区域因素主要是运输成与劳动成本, 区位因素则包括集聚因素 (agglomerative factors) 和分散因素 (deglomerative factors) 。韦伯认为集聚之所以形成, 是因为各个工厂为追求集聚的好处——利益的增大、成本的节省而自发地实现的, 只有当工厂为追求集聚的好处而迁移、所增加的运费小于或等于迁移后因集聚而节约的生产成本时, 迁移才可能发生。

3.竞争优势理论

波特主要研究国家竞争力, 但在很多方面以地方集群为例。波特认为, 集群代表着一种介于市场 (无形的手) 和等级 (垂直一体化) 之间的新的空间组织形式, 集聚体内部存在产业链上企业的纵向联系和竞争企业与互补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相对于市场中离散的、随机的买卖双方, 空间上接近的企业和机构间更容易建立信任和协调的交易关系, 所以, 集群减缓了市场的内在不确定性的同时, 还没有包含垂直一体化的刚性 (等级制的管理问题) , 相互独立的、非正式联系的企业和机构间代表着一种充满活力的组织形式——提供着效率、效果和灵活性的优势 (Porter, 1998) 。在他看来, 企业集群所产生的持续竞争优势源于特定区域的知识、联系、激励、创新等因素的综合。

4.集群创新理论

由于网络系统根植于社会文化环境, 有利于网络协调其成员的关系, 使其成功地发展, 因而创新环境与学习型区域 (Asheim, 1994) 和区域创新系统 (Bracczyk, Cooke&Heidenreich, 1998) 有着紧密的联系。

5.社会网络理论

社会网络的研究发端于英国人类学, 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首次使用了“社会网”概念, 但英国的结构功能主义以网络描述社会结构, 网络在这里只是一个隐喻 (metaphor) 。Barnes (1954) 用“社会网络” (social network) 去分析挪威一个渔村的跨亲缘和阶级的关系。不久后, Elizabeth Bott第一次发展出了网络结构的明确测量工具——结 (knit) 。社会网络是指在两个或两个组织间所建立的长期关系, 它不同于依靠市场建立的传统交易关系, 也有别于同一正式组织中的层级关系。

6.生态演化理论

企业演化理论起源于生物学中的物种演化理论——组织种群生态学 (organizationpopulation ecology) , 在社会科学领域始于技术创新理论, 在企业管理领域则发端于组织和战略理论。

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

产业集群竞争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 尤其是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Hamel G., Prahal.adc.K.1990) , 能否称得上是核心竞争力, 必须要通过三项技术指标的检验: (1) 用户价值 (Customer Value) 。必须能够创造出使顾客可识别和看重的且在各种价值创造中处于关键地位的价值。 (2) 独特性 (Competitor differentiation) 。必须是独具的, 比任何竞争对手胜出一筹的能力。 (3) 延展性 (gateway to new market) 。必须是向新市场延展的基础, 可以通过对核心的延展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产品。

张荣刚 (2005) 认为企业集群总体竞争力的核心是其群系统的自组织整合能力, 这一能力包括组织整合和知识整合两部分, 对集群系统的整合过程包括内部整合 (internal integration) 和外部整合 (external integration) 。内部整合即对共生能力的整合, 指在集群内部协调和整合成员的各种活动, 促进群内成员的学习能力、知识积累、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强化集群的整体功能;外部整合即对根植能力的整合, 指为获得战略优势对集群向外的活动和技术加以整合, 最常见的有社会资本、组织惯例、资源能力等方面, 强化集群对环境的契合;内部整合与外部整合不能截然分开, 而是相互渗透、多方向融合, 形成集群总体竞争力的次核心层, 通过集群内的充分竞争与充分合作, 外显为信息传递、技术交流、资源要素和物质、政策环境、人文环境、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等多方面的能力和优势。在此核心层及其外显的作用下, 沿着集群价值链形成了企业集群总体竞争力的市场绩效层, 主要包括产品竞争力、供应链竞争力、营销竞争力和服务竞争力。以系统自组织能力为核心、以共生能力和根植能力为基石、以次核心层的相关能力为主体、以市场绩效层能力为武器, 形成了逻辑上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企业集群总体竞争力体系 (图3-1) 。

资料来源:企业集群总体竞争力研究 张荣刚 2005

李琳 (2005) 认为企业集群竞争力主要包含了低成本优势, 知识创造优势, 本地化优势以及互动学习优势。具体说来包含了如下几个指标: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投入, 研发孵化, 创新产出) , 产业集中度, 产业聚合度, 环境支撑竞争力, 政府作用竞争力, 持续发展竞争力 (经济发展, 经济辐射, 国际化程度) 。

四、我国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迅速, 归纳起来有四种类型: (1) 自主创业型。像浙江地区村落民营小企业集群, 主要涉及家具、服装、鞋袜、灯饰、玩具、打火机等产业。其特点是依靠自我力量开拓市场和自主创新及灵活的民营机制, 成功打开了国际化市场, 是我国小企业集群中的一枝独秀。 (2) 引进外资架接型。像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镇落小企业集群, 主要涉及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制造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特点是利用跨国公司和国外大企业投资和技术转移的契机, 以本地廉价劳动力和土地租金等生产资源形成竞争优势, 架接国际化市场。 (3) 专业市场型。像长江三角洲环太湖区、杭嘉湖地区, 主要涉及服装、家用电器、纺织、印染、建材、石化、医药、电子通讯等产业, 其特点是围绕某一个专业化市场的形成来吸纳该产业大量的小企业加入集群, 使该产业集群高度集中。 (4) 技术基础型。像北京中关村地区的科技型小企业集群, 主要涉及电子、生物、制药、信息等产业。其特点是利用本国先进科研成果组织自主创业形成竞争优势。

从总体来看, 我国产业集群竞争力还不算强, 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国外相比有如下特征:

(1) 产业集群发展相对滞后, 产业融合能力和“龙头效益”较弱。

(2) 产业集群发展的观念要进一步转变。在产业集群发展中, 还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如以“堆”代“群”, 一些区县政府对企业进行“行政捏合”, 半强制性地外部“植入”, 对产业链缺乏整体的设计, 产业“集”而不“群”, 企业仅是空间聚集, 而缺乏关联, 配套于协同效应:又如好“高”求“新”, 倾向于发展高科技集群, 新产业集群, 对传统产业集群重视不够, 产业定位不当;再如以“园区”代“集群”, 把建设园区等同于培育集群;还有重硬轻软, 忽视学习、创新和促进关联软环境。

(3) 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有待培育。据《全球竞争力报告2001-2002》对世界75个国家的技术创新状况的评估, 中国的创新能力排名43位, 集聚创新环境排名44位, 产业集群普遍性和深度排名39位, 在世界总体比较中处于中等偏

下, 落后于印度和巴西。尽管目前产品有一定的市场, 但在全球化价值链生产体系中, 小企业集群从事的价值链生产环节若不能产生增值, 出现“柠檬”产品, 最终将退出该生产体系, 无法参与国际制造体系分工。

五、相关的政策建议

产业集群已经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成为我们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发动机。而政府作为引导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全力培植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的“龙头企业”

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产业集群好比一片森林, 最初起源于一棵好的种树, 这棵种树带动一大片小树的茁壮成长。这棵种树就是龙头企业, 小树就是产业链条上的配套企业。产业集群的形成, 一般都有一个或几个主导企业。通过该主导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 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我国的绝大多数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中都能找到这样一个龙头企业。比如, 青岛家电产业集群以海尔集团为主导, 广州丰田汽车产业集群以丰田集团为核心, 周围围绕了上中下游的各类企业。龙头企业是集群发展的核心, 是集群得以发展壮大的关键。龙头企业的崛起将带动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产业的快速膨胀。

(2) 根据当地经济特色科学地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产业集群是产业与区域的有机结合, 它是通过本地特有的、不可移动的生产要素粘住在全国甚至全球流动的生产要素落户本地, 从而形成资源的有效配置。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 产业集群的产生是有一定条件的, 当产业集群在一个区域与产业竞争力有了密切关联后, 如果某区域并不具备某个产业集群的条件, 强行要上这种产业, 失败的概率将大大增加。地方政府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 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 科学地制定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使之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等相衔接。规划投放的产业项目要考虑在该地区是否具有产业竞争力, 因为, 市场竞争已从企业发展战略竞争向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竞争演化。要以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为工作切入点, 用产业集群规划指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及区域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打破行政区划, 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布局, 营造一个浓厚的产业发展氛围。科学地选择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 并进一步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 在刺激自发产业集群不断出现的同时, 突出产业链整体设计和战略联系, 注重引导产业集群内部专业化分工和横向配套协作, 切实避免以“堆”代“群”。引导集群产业链上、下延伸, 带动一批配套项目, 拓展产业集群发展空间。

(3) 建立和完善创新体系

湖北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提升研究 篇2

2009-10-13 17:37:15

集群;一种是政府行政色彩浓厚的产业集群,主要是政府出土地出政策,吸引相关企业落户,也称为嵌入型产业集群;一种是地区自发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形成的产业集群,有点类似于衍生型产业集群。嵌入型产业集群和衍生型产业集群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有的学者也将两者合并称为嵌入型或衍生型产业集群。通常来说,开始时纯粹的由政府出土地出政策,吸引相关企业落户,随着产业集群通过发展,会逐渐向衍生型产业集群演变。

(1)湖北省的原生型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最初的形成是利用和提升地区的地理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例如德国的Soligen的刀具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当地丰富的铁矿资源、木材资源和水利资源;意大利的Carrara的石制品业得益于当地丰富和高品质的大理石矿产。湖北省的原生型产业集群主要是县域型和小城镇的产业集群。湖北省经济贸易委员会2005年3月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湖北省县域已有80多个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产业集群,例如,仙桃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无纺布生产基地,大冶成为全国最大的保健酒生产基地,鹤峰成为全国最大的氨基酸生产基地,通城成为国内最大的涂附磨具生产基地和第二大云母生产基地。随州市三里岗香菇产业集群是中南地区最大的香菇集散地,并且成为中国香菇出口第一镇。蔡甸索河镇有劳保手套和五金制锅两个产业集群,生产的劳保手套和铁锅分别占全国市场的40%和汉正街市场的100%。湖北这些以自发为主形成的产业集群主要是依赖资源优势或者当地的特定劳动技能,但是,这种原始的产业集群优势往往会因为技术创新和资源的转移而弱化或者消失。从2001年开始,全国的百强县市评比中,湖北省一届不如一届。在第一届中,湖北有仙桃、潜江、襄阳、枣阳、宜昌和天门六个县入选。第二届中有仙桃、枣阳入选;第三届和第四届中只有仙桃入选,而且第四届评选结果显示,仙桃下滑至97位;第五届和2006年的第六届评选结果中,湖北省没有一个县市入选,而刚刚发布的2006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1000强名单中,湖北省也没有一个小城镇入选。

总的来说,湖北省的原生型产业集群力量较弱,没有形成大的气候,对经济的提升作用不明显。

(2)湖北省嵌入型产业集群。湖北省的嵌入型产业集群通常带有很浓重的政府导向色彩,通常是以某个大型企业为中心构建,湖北的钢铁产业和汽车产业就属于此种类型。东风汽车公司1969年成立之初以二汽的身份选址在湖北的山城十堰,1984年在湖北襄樊基地规划总面积1.2万亩,迄今已经建设一个集整车生产、配件服务、汽车试验等配套设施完备的的汽车工业基地,都是政府力量主导。政府试图以东风汽车公司为中心,打造一个汽车整车和配件制造的嵌入型产业集群。事实证明,这种政府导向的产业集群发展并不理想,2003年东风汽车公司出于市场的选择,还是将总部地址迁往武汉。十堰、襄樊作为中国较早发展的以汽车整车与配件制造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太过于依赖总公司,竞争力不强。东风神龙汽车公司的零部件采购不得不舍近求远,40%的零部件供应商选择在上海、江苏和浙江一带;仅有30%的零部件采购来自武汉及周边城市。调查显示,湖北省的汽车零配件的生产多数是重复的简单再生产,企业以生产低端产品为主,地区内企业相互竞争,没有形成互补优势,导致东风集团不得不向湖北省外采购。

湖北是产钢大省,拥有武钢、鄂钢、冶钢等钢材研发和生产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但是钢铁产品的后加工企业薄弱,湖北所谓的钢结构产业集群都是从原来的钢铁企业剥离,依赖性过强,竞争力薄弱。湖北的钢铁企业处于“孤军奋战”状态。纵向没有构成完整的链条,横向不能“成群”,产业发展缺乏“邻里效应”。在有限的市场环境中,钢铁生产上游企业产品还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与现有的钢铁生产能力不配套,如矿石不够、辅助材料不够;钢铁生产与用钢产业的需求不对称,如湖北汽车产业生产能力强,但其需要的型板、型材却多

产自外地。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湖北市场钢结构项目订单中约有六成被外地企业拿走。湖北省嵌入型产业集群没有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围绕在核心企业周围的小企业习惯于依赖大企业而缺乏竞争力。

(3)湖北省衍生型产业集群。与前两种形态的产业集群相比,湖北省衍生型产业集群是发展得比较好的一种集群形态。依托已有的自发形成的人力或者产业优势,地方政府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入户,并争取相应的优惠政策,推动了该地区的产业集群的发展。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典型的衍生型产业集群,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仅次于北京中关村的中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拥有非常丰富的高新技术人才资源,200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50平方公里

范围内集聚了18所高等院校,56个省部属科研院所,65个国家重点学科,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3名两院院士,20多万名各类专业科技人员,35万在校大学生。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知名光电子生产企业包括长飞光纤光缆公司、烽火公司、NEC日电公司、武汉邮科院、华工激光公司、楚天激光公司、团结激光公司、NEC移动通信公司、武汉精伦电子公司等。该地区光电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武汉市政府的引导是分不开的。长飞光纤光缆公司1987年在做选址决策时,武汉市政府及时将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套,并将该公司门前的路命名为长飞路。在当时,武汉市政府的意识还是比较超前的。

在传统产业中,武汉市东西湖区利用当地的交通优势和已有的物流集散地优势,积极建设武汉国际物流园,该园还在建设过程中,就吸引了美国普洛斯公司,该公司于2006年2月20日与东西湖区政府签约,合作将其打造成华中最大物流集散地,必将促进武汉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这种以市场机制为导向,推动当地已有的产业集群的发展的做法是值得进一步推广的。

二、提升湖北产业集群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知,湖北的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湖北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2006年10月湖北省经委出台了“关于促进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指导制订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强人才培训、指导产业集群推进科技进步、加强与金融部门联系与协调、支持产业集群开拓市场、加强煤电运的管理与协调、加强产业集群的监测、加强产业集群服务体系建设和加强领导共十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非常全面,有较强的指导性,不过具体操作中,还需要结合湖北省产业集群的现状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1.湖北省原生型产业集群的提升。资源的有限性和可以取代性决定了原生型产业集群必须把握并且找寻新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提升自我。湖北省是我国农业核心生产区,可以结合本地区农产品结构上的特点,大力发展现代食品制造业、水产加工业。以德国的Soligen的刀具业为例,当电力代替了水力、在锻造上煤代替了木材、高质量的钢铁更容易获取后,Soligen的自然优势逐渐消失,但是,该地区把握住刀具制造的关键性的专业知识,借助品牌效应,终于保住了刀具制造的王牌地区称号。湖北省原生型产业集群的提升关键在于推进科技进步,让地区集群产业与时俱进,另外,还需要配合地区性品牌的强势推广。例如京山大米、三里岗香菇采用地区性品牌,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湖北省嵌入型产业集群和衍生型产业集群的提升。湖北省嵌入型产业集群和衍生型产业集群的提升关键在于遵循市场机制,这两种产业集群是湖北省第二、三产业的主导力量。作为全国的老工业基地,湖北省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有着较好的教育资源基础,但是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度不够,产业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够,省政府需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深入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由重投入、重规模转变为重知识、重创新,由拼成本、拼有形资源转变为拼智力,开发无形资源,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更多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新的产业集群优势,从而获得更多的新商机。另外,地区政府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特别

是针对地区性的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明确招商引资的方向,增强地区内产业集群的互补性和科技含量。只有以市场机制为导向,推动当地已有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才能够更好地提升湖北省嵌入型产业集群和衍生型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 篇3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竞争力

一、产业集群概述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在某一区域上的集聚和成长,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迈克尔·波特Porter,1998)。一个成熟的产业集群结构包括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的企业群和相关支撑体系,其中纵向联系企业群包括上游和下游企业群。上游企业群为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的供应商,下游企业群则是为这些产品提供运输、销售及信息反馈等服务的销售商,横向联系企业群是市场上竞争品、互补品和各种副产品的生产商,相关支撑机构包括政府部门、金融保险及其他第三产业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相关中介机构、科研院所等相关人才培养、产品技术研发机构。这些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的企业群之间相互交叉、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了一个交错型价值链网络。

产业集群之所以对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提升作用,是由于产业集群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地域的集中性。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是产生外部规模经济的基础,是集群作为一种地域经济现象存在的条件,正是地理上的集中性使人们观察到了集群现象。第二,自组织性。产业集群大多是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中各个主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和其他部分的关系存在的。产业集群整体与部分之间除了存在着对立外,还存在着内在的统一性。第三,生产的专业化。产业集群在一个或多个产业方面是专业化的,它们通常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可以磁铁般地吸引人才和其他生产要素。同时,大量专业化、组织灵活的众多企业集聚于一地,形成了分工合理、协调发展的机制。特别是金融、市场营销、知识中介、公共关系、教育和培训、技术转让等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等尤为重要。第四,产业的链条化。产业链条化是指产业价值链的横向拓展和纵向拉长。由于产业集群是由众多相互关联的企业围绕某一特定领域集聚发展而形成,因此,逐步形成一条更长更粗的产业链条。第五,集群式创新。集群式创新是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和组织,通过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或接近,产生创新聚集,从而获得创新优势的一种创新组织形式。第六,竞争优势。产业集群表现出的强劲、持续竞争优势,表现为资源获取优势、市场效率优势、创新创业优势和市场扩张优势。

二、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分析

产业集群是产业组织的新发展,它的出现和发展提升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集群这种企业间组织的新形式,既能体现经营柔性,又能体现规模经济性,从而有利于集群内企业生产效率和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在传统产业组织中,市场结构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企业虽然可以获得超额垄断利润,但又容易形成大企业病,危害社会福利。产业集群由各种大小不一的企业通过分工协作形成企业系统并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对群外企业而言,集群是一个整体,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和垄断能力;但群内企业却是相互独立的非正式联盟。因而,集群拥有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灵活性和高效性,又克服了垄断市场结构中损害社会福利的弊端,实现了两种不同结构的互补,提高了集群内企业盈利能力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2.集群内企业可获得长远的规模经济效应

群内大量专业化企业集聚一地,使区域内实现了规模生产,企业之间高度分工协作,使整体的生产效率、产品品质提高,市场需求增大,交易能力增强,整个产业集群获得了一种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如大批量购买原材料可能降低价格,节约运费等;群内企业也易得到从中间产品到劳动力的高品质、低成本的大量供给;企业间创新技术和知识的外溢,使企业的创新成本降低。群内企业可以利用集群优势选择产品差异化战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获取竞争优势。因此,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使群内企业能够获得持久的规模经济效应,而集群外企业则没有这种优势。

3.集群内企业具有成本优势

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相互分工协作,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集群成员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并利用地理接近性而节省相互的物质和信息流的转移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区域内企业间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即专业化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一方面提高了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另一方面也实现了企业对劳动力的柔性需求,降低企业不必要的劳动力成本支出。此外,集群内共同的产业文化和价值观,有利于企业间建立以合作与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使双方容易达成交易并履行合约,从而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4.集群创新能力提升传统产业

技术创新是保持产业集群经济优势的一个持续性动力。集群通过在区域内营造企业网络关系,一方面加强了单个企业的专业化水平,提高了技术创新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在区域范围内产生一种整体的创新与激励环境。

三、提升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对策建议

1.政府应在产业集群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一,政府以现有的集群为前提制定相应规划,而不是刻意去创造产业集群。第二,在区域品牌这个公共物品的建设上,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帮助企业扩大知名度。同时要培育区域文化。第三,政府要促进建立集群内企业的供应联系。第四,帮助建立集群内部企业的学习链,加快知识在集群内的扩散,促进整个集群的升级。第五,防止集群化过程中的不正当或过度的市场竞争,不断洞察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出现衰退迹象时,积极引导企业的转型。

2.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行业协会作为一种民间经济组织,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日益起着重要作用。它以民间形式广泛同各种经济组织发生联系,开展交往活动,按照企业间的共同利益协调同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政府的产业政策和意图推行行业协调与管理。通过建立行业协会,一方面使集群内各企业真正实现内抓质量,外树形像,从而提升整个集群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很多政府管不了,管不好,也不好管的事情可以交给行业协会去做,起到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3.完善社会化服务系统

社会化服务系统在服务内容上包括(新企业的)孵化、生产、技术、资金、信息、市场、咨询、人才培训等方面,在组织结构上包括政府、行业、跨行业的专门服务系统以及多家企业的联营或协作形式;改变过去各中介服务机构各自为政、独立行事的状况,对各机构进行分工与协作,发挥其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根据各产业集群的行业特点及发展状况,在不同阶段确定相应的服务重点。如在集群形成之初,重点是培育孵化新企业,培训企业家,为企业提供资金、市场、投资分析,而在发展阶段则应为企业间的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协作创造更多的机会。

4.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加强合作

第一,加强专业化与分工。专业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集群能否正常运营和良性发展。专业化与分工的加强有利于提高集群内部各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增强集群的竞争优势。第二,防止出现过度竞争。集群化的一个负面效应是企业的集聚使相互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一些生存困难的企业可能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如低质量低价格经营、偷税漏税等。最终导致整个企业集群的毁灭。第三,加强区域品牌培育的合作。区域品牌的培育过程不仅是政府的事,更重要的是要靠区域内企业间的广泛合作、优势互补,才有可能打造区域品牌。第四,加强企业产业集群组织结构的变革和优化。从目前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来看,集团化作为一种更为直接紧密的联合形式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参考文献:

[1]魏守华赵雅沁:企业群的概念、意义与理论解释[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3)

[2]盖文启朱华晟:产业柔性集聚及区域竞争力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10)

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研究 篇4

(一) 产业集群概述。根据美国哈佛大学迈克波特 (1997) 的理论,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 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 且在地理上集中, 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主要表现为三个特性:一是地理的集中性, 表现为有共性、互补性而相关联的企业在某一地理范围上的集中, 即企业与其材料供应商或服务提供商等相关机构的集群;二是产业的专业性, 表现为集群内的产业都具有高度的专业化;三是企业间的关联性, 表现为生产某种同类产品或服务的各企业, 不仅横向相关, 且在自身纵向一体化发展后, 形成各自的产业链, 而这些产业链互相交错, 从而形成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产业网。集群内的企业关系密切, 联系紧密。

从产业集群的定义与特征来看, 目前我国软件产业集群现象较为普遍, 例如由北科建集团开发的专业化高端科技园区、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区与无锡中关村软件园等, 这些软件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都较为成功。

(二) 产业集群竞争力概述。波特 (1997) 认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取决于需求状况、相关的支持产业、要素状况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者等六个相互关联的因素。蔡宁、杨旭 (2002) 参照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 指出影响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包括集群内企业协作与竞争行为、产业关联性、要素条件及需求条件四个基本决定因素, 以及环境和政府两个辅助因素, 认为这六个因素共同决定着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其中群内企业协作与竞争行为处于核心地位, 尤其是协作产生的协同效应, 对企业集群竞争力至关重要。另外, Pekka (2004) 强调可以从增强企业间协同作用、集群提高生产率和创新绩效、推动正的外部性和知识溢出、发挥正的专业化效应、占有全球市场份额等五个方面的能力来理解产业集群竞争力。可见, 产业集群竞争力并不是对集群内企业各自的竞争力进行简单加总, 产业集群竞争力应该有“一加一大于二”的溢出效应, 而这个溢出效应更多来自于集群内企业间的互相协作沟通, 合理整合资源信息, 选择最优发展路线。

二、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我国软件产业竞争力分析

目前, 我国软件产业的集群效应大多是体现在由于空间的临近性而节省运输成本, 交易便利, 但核心上的集群效应表现得不甚理想。核心的集群效应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分工细化带来的高效率;二是多个相关企业高效整合资源, 共同创新;三是企业间不断衍生, 相关要素向该地区汇集, 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外部环境。一旦集群内的企业做到以上三点, 产业集群竞争力必将大幅提高, 更将带动区域竞争力的提升。但现状是集群内的各企业基本上是凭借自己的主打产品在市场上竞争, 互相之间的合作沟通较少, 产业集群竞争力不高, 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两点。

(一) 软件产业的专业化分工不明确, 贪图扩大经营范围造成恶性竞争。软件业的门槛并不高, 所以软件产品重复开发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不仅增大了企业的投入成本, 未能合理利用资源, 还可能使企业专业水准下降, 无法形成正的专业化效应, 影响盈利以及公司口碑, 更容易造成恶性竞争。企业在规模增大时, 会尝试扩大经营范围, 但这前提是规模足够大, 不会影响原有主营业务的研发投入, 而当前很多企业往往喜欢跟风开发新产品, 市场追捧某一方向, 就贸然开始尝试新方向, 经常顾此失彼, 削减了原本主营业务的投入资本, 使得主营业务专业水准降低而新业务运营效果也不理想, 不仅使得利润受损, 还会使公司的品牌名誉受损, 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软件产业, 在其他很多产业, 这种情况都是普遍的。这种贸然跟风的现象不仅会影响公司盈利情况, 另一个严重后果是容易造成恶性竞争, 虽然这项新业务对于一个企业是未涉足的新领域, 但其实这一领域早已有企业涉足, 若该企业贸然进入, 市场反馈效果就会不理想, 但为了争夺客户, 便只能通过压价, 最终导致竞相压价这样的恶性竞争, 软件的利润空间被大幅挤压, 甚至导致开发商不能收回基本的开发和服务成本。另外, 越来越多的大型公司甚至是跨国公司都开始瞄准中低端市场, 中低端市场也不再只是中小软件企业的战场, 大企业具有雄厚的财力物力, 以及更加专业的科研水平, 当他们参与竞争, 中小企业的发展将会更加受到制约。

(二) 企业间缺乏联合协作意识, 各软件企业之间恶性竞争多, 协作少。当前, 各软件企业之间的创新交互过程不多。虽然由于地理上的邻近, 信息传递速度远远超过孤立的单个企业, 但信息交流频率低, 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 这种分散的状态将会极大阻碍软件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产业集群往往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发源地, 但是由于创新活动的复杂性, 尤其是对于软件产业这种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 单独的技术创新活动很难维持并发展, 往往需要多个相关企业及科研部门的共同参与, 创新才可能获得成功, 这一要求恰好为产业集群的网络特性所体现。传统企业集群中的投入产出关系已经不再适用, 企业之间应该既有多种形式的竞争, 又有多种形式的合作, 形成更加复杂的良性竞争合作关系。产业中的各个企业都有自己专长的某一个方面, 它们独立成为产业网络中的某一节点, 互相学习、研发合作, 以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为中心内容, 通过合作减少来自市场的不确定性, 以共同应对来自整个市场的冲击。但目前我国软件企业间缺乏这样相互扶持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 导致整体创新绩效不高。

三、提高我国软件产业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一) 钻研细分市场, 合理定位产品。软件企业应根据自身优势, 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 选择与领域相关的某一细分市场作为自身的战略重点, 将生产要素和资源向这一部分集中, 打造自己的王牌产品, 这将提高企业在用户中的评价, 且企业在专注于这一细分市场的同时, 可以提高自己公司的专业水准, 企业竞争力自然逐步提升, 并将带动整个集群的竞争力上升, 切忌盲目扩大经营范围。

(二) 加强企业协作, 整合资源。企业之间应该明确分工, 专业化经济应该成为企业生产的主要形式, 企业之间结成网络化关系, 提高对信息和资源的利用效率。集群内企业间可以共享一些技术, 既能够使企业避免重复投资, 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降低产品开发成本, 还有助于集群内专业知识的积累与扩散。尽管会存在专利的保护, 但是从长期来看企业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活动, 才能具有持续的竞争力不断获得超额利润。在集群内部, 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与创新能力弱的企业共同利用知识的溢出、竞争和合作机制有效地进行生产创新活动。小米手机的预装应用软件在协作这一方面就表现出良好的模式, 它自带的手机清理软件是由猎豹清理大师提供的核心技术支持, 这免去了自己的研发投入, 节省了不必要的资源投入, 并且可以有更多精力投入自己的主营业务。

(三) 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形成配套发展。软件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 在发展初期往往依赖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中小软件企业的灵活机动性更高, 可以更快地迎合市场产品需求。这是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的最明显优势, 大企业可以将关联的中小企业纳入整体发展体系中, 可以将软件产品的基础部分外包给其配套中小企业, 核心部分则自行研发。这样可以节省产品研发成本, 也能使小企业在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竞争中得到稳定发展, 最终带动集群整体发展。

摘要:软件产业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本文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切入, 分析当前软件产业的竞争力, 以及产业集群中存在的问题, 旨在从产业集群角度找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途径。

关键词:软件产业,产业集群,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迈克·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7

[2]蔡宁, 杨旭.协作行为对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3

[3]Pekka Yl-Anttila.Industrial in Change-How to Stay Competitive in the Global Competition[R].The Search Institute of the Finnish Economy (ETLA) , Opening Seminar, 2004, 4

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研究 篇5

网络视角下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

作者:吴结兵 徐梦周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04期

[摘要]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改变了商业竞争的基础,集群间竞争正成为商业竞争的一种重要形式。但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机制不同,集群整体竞争优势主要受到动态能力和企业网络结构的影响。以国税数据库系统和问卷调查取得的数据为基础,以2001—2004年9个浙江纺织业集群为样本的检验结果表明:(1)集群竞争优势的累积过程是一个基于企业网络动态能力发展的过程;(2)企业网络结构属性对集群动态能力的发展具有多维度的影响;(3)网络密度显著促进了集群效率的提高,且资源获取能力在其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研究 篇6

[关键词] 产业集群;政府;持续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09)03-0014-(04)

产业集群很大程度是由于自发的、偶然的、历史的因素而形成,但由于市场机制固有的缺陷和集群经济的空间特性,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很难保证集群经济始终沿着最优路径增长,需要适当的公共机构来规定内部共同的行动准则。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背景下,政府在产业集群持续成长过程中将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政府应在营造完备的公共设施、确保群内企业公平有序竞争、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与培训等方面扮演积极的角色,为提升群内企业的竞争力与产业集群整体的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保障。

一、政府介入的理论依据

(一)解决集群的“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

政府发挥作用的目标是解决“市场失灵”和“集群系统失灵”问题,优化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和改善集群环境。

经济学界早就认为,政府干预的依据就是“市场失灵”。对于集群,同样也有市场失灵,也有政府介入的必要。集群内的市场失灵主要有:集群内出现部分企业垄断市场与资源;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突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大量的“搭便车”行为,缺乏合作;集群及内部企业缺乏共同感和统一的目标,缺乏促进协同发展的关键要素。

集群作为一个组织系统,同样存在“系统失灵”的问题。系统失灵是当相互联系的机构、组织或交易规则之间出现不协调或不一致时,由于组织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不能为技术创新提供有效的激励,或者系统的技术能力与需求不匹配,从而限制了创新潜力的发挥[1]。集群内的公共组织、独立的企业等在知识生产、产品与服务的提供方面各有目的,有各自的方式,经营理念与目标大不相同。为了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它们之间的关系过于松散,冲突很多,从而得不到相应的集群整体效应。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集群的脆弱性、锁定、僵化、竞争压力降低、自满综合症和内在衰退等一系列陷阱和风险[2]。为了集群的长久发展,需要集群内相关机构与企业相互协作,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体。当然,市场自身也可能会解决此类问题与风险,但是往往代价巨大。政府介入,可以为企业提供补贴或税收优惠来激励企业的研发活动,在风险投资方面给予资金支持,促使集群建立技术创新与协作的平台。有效的集群政策可以与市场机制一起发挥作用,克服或减少“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促进集群发展。

(二)公共产品的供给

集群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服务越完善、质量越高,集群就越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进入集群,从而为集群注入新的活力,最终促进集群持续健康发展。从国内目前情况来看,基础设施仍然是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便捷的交通、通讯、气、水、电设施对所有产业集群来说都是基础要素(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仍然是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决定交易成本和集群竞争力的基本条件。由于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从而决定了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不会提供公共产品,也就是说,公共产品不能由市场机制来配置,只能在政府的参与下实现配置。在某种程度上,集群公共产品是集群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

对于集群内的企业而言,其发展需要基础设施方面的公共服务,在集群企业聚集地,政府集中提供这些服务,可以大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政府提供的教育、医疗、住房,以及适当的社会福利,可以为集群内企业以及集群的持续发展提供巨大帮助。政府还可以提供有效的公共的生产性服务,比如提供技术和需求预测,引导资源集聚走向;设立公共培训机构,实施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形成地方专业人才市场,为企业的选择提供方便;举办各种信息交流会、发展论坛、产品博览会等活动,提高本地知名度,树立集群的良好形象,增强对资源的吸引力;建立大型专业化市场,通过市场的辐射作用来扩大本地生产规模等。良好的基础条件与公共服务不仅能留住原来的企业,还可以吸引外部企业与资源的进入,从而提高集群的优势和竞争力。余姚的塑料产业集群是浙江“零资源”现象的代表。余姚市本身是一个不生产任何塑料原料的小城市,可是后来却发展为一个享誉世界的“塑料王国”,政府的引导起了关键作用。1994年,地方政府在不足2 000米的“塑料一条街”集群雏形上,建设了

3.6万平方米的“中国塑料城”, 1998年第二期、第三期完成后构建了9万平方米营业面积的国内最大塑料交易市场。市场的建设不仅繁荣了原料交易,也推动了塑料加工业的发展,而加工业的发展对塑料模具提出了新的要求,促成了模具产业的迅速发展。“中国模具城”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塑料产业集群。“塑料城”、“工业城”、“模具城”分工协作,三城鼎立、三城联动的构架,形成了集群竞争优势[3]。

(三)促进中介机构发展

在产业集群中,中介机构对加强地方网络中各行为主体间的联系具有重要作用。中介机构是联系政府、企业、个人及各类社会经济组织的重要桥梁与纽带,它们的存在与功能发挥可以弥补市场本身的一些缺陷,承担一部分政府经济职能,防止政府过度的干预,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如意大利利用产业区的中介组织,形成了对外贸易协会、地区商会体系,通过国内、国际网络为地区招商引资,为开拓国际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意大利集群服务中心是由生产商协会、地方政府、中小企业支持代理处或企业合伙共同所有的公共机构,为130个“真正服务中心”加盟56个产业集群提供信贷担保、客户申诉处理、咨询服务、资格授予和商标推广、品质监控、产品检验、废弃品管理等一系列服务,也为企业间、企业和政府间对话提供平台,对集群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四)消除产业集群负的外部性

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协同效应、激烈的竞争和密切的合作都可以看作是集群正的外部性。但产业集群也存在负的外部性,如由于企业的聚集而增加了废水、废气、废渣、废物等的排放,甚至影响到集群周边的生态环境,从而造成集群整体的灾难。但是,在市场机制下,制造灾难的企业往往并未为此付出足够的代价或遭受相应的损失,形成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不一致,从而在整体上降低了聚集效果。产业集群内一家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可能会导致整个产业集群受到巨大影响。这些问题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很难解决,往往需要政府的介入来消除,或引导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通过建立集群行业协会,来消除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集群得以持续发展。因此,除了要防止集群内企业做出不利于集群的行为之外,政府还要在安全生产、环境污染等方面对集群内企业进行管制。因此,政府一定程度的介入和干预是控制集群经济负的外部性从而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途径[4]。

(五)维护市场秩序

从理论上讲,无论是财产权的保护还是市场交易规则的形成和维护,都需要政府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5]。政府是建立并维护与市场秩序相关的产权制度、市场法律制度和供给相关司法服务的主体,通过建立产业集群有效运行的市场调节规则体系,强化社会信用,保护各类资源产权,消除或降低市场进入与退出壁垒,制定集群外部企业进入规则,为集群内企业创造一个自由选择、公平竞争、安全有效的外部环境,维持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集群健康发展。浙江乐清柳市镇的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在1984年和1990年两次被国家权威机构因“假冒伪劣”的质量问题通报,产生严重的“信誉危机”。当地政府重拳出击,确定了“打击、堵截、疏导、支持”的方针,注销了29家无证企业,清理了3 965间低压电器门市部,取缔了255个生产伪劣产品的家庭作坊,1 544家家庭生产工业户全部歇业,所有营业户迁入柳市电器城集中管理,同时重点支持28家企业, 共计24家企业取得了65个生产许可证。通过严格市场准入,淘汰了一批无竞争力的小企业,优化了集群组织结构和市场环境。政府有力的市场监管把集群内

企业间单纯的价格竞争引向质量和品牌竞争,有效治理了产业集群发展中普遍存在的“柠檬市场”问题,促进了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的产业组织演进和竞争力的提升。

二、政府对产业集群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

(一)增强集群开放性

集群的开放是集群获取外部资源支持,保证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在这方面政府可以大有作为。政府可以引导集群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树立国际竞争理念,遵循国际标准,在与国际企业的竞争与合作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的管理方式,实现集群竞争力的提升。通过与跨国公司建立业务联系,融入全球价值链,在与国际大公司的互动中获取促进集群发展与提升能力的关键信息与知识。政府通过鼓励集群内的企业、机构、个人与外部相关组织、机构等的接触、交往,引导外部企业、高级经理人、技术人才、创新资源进入集群,通过提供适宜的政策与待遇,创造良好的商务环境,为他们在集群内发展提供支持,扩大集群规模,增强集群发展后劲。政府可以设立与外部的集群、研究机构交流与对话的平台,如研讨会、论坛等,带领集群内企业家外出考察、参观,学习其他先进集群的经验。

(二)促进集群内合作竞争

在产业集群内,大量企业相互集中在一起,既开展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联合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建立生产供应链乃至价值链,最终形成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机制。这种合作竞争是一种双方相互引导、相互转化、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对立统一过程,通过竞争导致合作,在合作中激发竞争[6]。在日益激烈的竞争条件下,集群内的企业通过一定程度的合作与资源共享以寻求共同竞争优势是一种必然选择。政府通过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构建完善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可以加强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这种合作竞争关系。国内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培育集群内企业互相信任、相互合作、协作共赢的理念,举办各类研讨会、协调会、博览会、培训活动,为企业之间的交流、学习与合作创造了条件;通过引进和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的带头作用,通过其知识外溢以及与其他中小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推动集群发展;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竞争,保护技术创新活动,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倡导公平合法经营,消除恶性竞争,形成集群内良性和谐的竞争秩序。这些政策与措施都为集群内形成和强化竞争合作关系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提升集群知识吸收能力

知识吸收能力是决定集群对外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对集群而言,知识吸收能力既与集群内每个企业的对外知识吸收能力相关,又与集群内企业间的知识扩散紧密相连。集群内对外知识学习的关键型企业其作用尤为重要。政府通过牵线搭桥,为集群内的知识学习关键型企业与外部先进企业、研究部门、大学等知识源建立各种联系,通过交流与合作,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植其知识吸收能力。对集群内跟随型的中小企业,政府通过集中培训,或者给予政策倾斜,鼓励其培育创新意识,通过对外知识学习,增强知识吸收能力。通过培育集群内信任、合作的氛围,鼓励集群内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在合作中增进知识的交流与扩散,提高集群整体的知识吸收能力。

(四)推动集群创新体系建设

持续的创新能力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产业集群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保证。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高度重视创新体系建设,通过构筑完善的创新网络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集群创新体系包括集群内的企业、研究机构、大学,以及具有创新服务功能的政府部门、中介组织等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是知识的主要产出主体,是创新的引导器。硅谷的成功,固然有大量科技企业的集中,但是世界各国各地区学习硅谷,却没有一个地方能够成为真正的“硅谷”,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地方没有硅谷的特殊优势: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顶级研究型大学的存在。这些大学和研究机构为硅谷的创新提供着人才、信息、知识、技术的支持。对中国而言,大学、科研机构的建设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支持。政府扶持集群内以及集群附近的大学、科研机构进行人才培育,以及基础知识与应用技术的研究,并与集群内相关企业积极合作交流,共建研究平台、设立研究基金、博士后及研究人员流动工作站等,推动人员流动、信息共享,使科研成果尽快商业化、产业化,对于集群创新体系的建设极为重要。政府通过设立奖励机制,提供金融、税收优惠等政策,刺激集群内企业创新的积极性,降低创新成本。现在国内许多的集群(开发区)设立了公共实验室、企业孵化器等公共设施,为条件薄弱的企业、归国留学产业人员、集群内技术创新人才提供物质和资金支持,为集群实现创新企业衍生、技术成果涌现、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政府通过引导和鼓励科技联络中介组织发展,为产、学、研、金(金融部门)等合作提供便利。硅谷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大量的风险投资资金的支持。中国风险投资发展很慢,这需要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并提供必要的鼓励、保护措施来促进其发展,为集群内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集群内各创新主体间的结网、合作、知识共享、共同创新,离不开信任、协作氛围与环境的创造,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支持,这种外部环境的创造依赖于集群、政府的积极介入。政府通过提高产品技术标准和环保要求,对促进集群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五)维护与促进集群品牌建设

集群品牌是集群竞争优势的直接体现。集群品牌依附于特定的产业集群而存在,是集群产品和集群企业的象征。人们看到、听到一个集群品牌,就会联想到其所代表的集群的特有品质,联想到这一集群品牌所能获得的利益和服务。对于中国的大多数产业集群而言,由于集群内大部分企业规模很小、实力有限,主要为集群内大企业或外部订单而生产加工产品,没有企业品牌,因此集群品牌的存在对其影响至关重要。但是就国内情况而言,由于企业良莠不齐,害群之马难以避免,集群品牌遭遇部分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而导致“公共悲剧”的事件屡见不鲜。集群品牌建立难,损坏却极为容易,而要重新树立需要付出几倍的努力,因此维护与促进集群品牌发展极为重要,而集群自身难以解决这种公共危机问题,需要政府发挥作用,维护集群整体利益。而且政府通过扶持集群内龙头企业的名牌工程,可以使集群内涌现出更多的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可以使企业名牌与集群品牌交相辉映,进一步提升集群品牌的影响力[7]。

(六)增强集群社会资本

集群社会资本是集群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深厚的社会资本,集群内企业间就会缺乏信任,难以交流与合作,交易成本很高,知识溢出困难,创新体系难以建立,恶性竞争充斥。集群因为缺乏社会资本会导致根植性的虚弱,当市场条件发生变化时,集群很容易由于核心企业的迁移而整体衰亡。集群社会资本带有很强的公共品特性,仅靠集群内个体投入会造成这种公共品的供给不足。而公共品的提供恰好是政府的责任。政府通过自身诚信、廉洁、为公的形象,为集群内信任氛围的形成作出示范,鼓励每个企业以诚信为荣,严厉打击制假造假、不讲信用的行为,支持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发挥规范、协调作用,促进企业间分工合作,搭建交流对话平台,完善相关法律与政策等,促进集群社会资本的积累与发展。

综上所述,政府根据集群发展规律,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促进集群内的竞争与合作,构建创新系统,维护集群公共利益,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产业集群的发展乃至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Metcalfe S.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Technology Policy: Equilibrium and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s[M]. in Stoneman, P (ed.), 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Blackwell,Oxford,1995:1-122.

[2] Bmdley E.The Bootstrap and Modern tatistic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2000,95(452):1293-1296.

[3] 陈文华,刘善庆,彭波.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治理[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1(3):94-100.

[4] 胡宇辰.产业集群支持体系[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162.

[5] 廖进球.政府行为与公共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71.

[6] 王泽强.基于区域创新视角的产业集群研究[J].技术经济,2006,25(9):6-9.

[7] 张国亭.产业集群品牌内涵、类型与效应探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6):27-30.

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研究 篇7

郑凤田[1]认为农业产业集群就是农业产业区,他把农业产业区定义为“在农业区域分工的基础上,在一定区域内围绕该地区具有资源优势的农产品,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综合产业区”,尹成杰[2]从龙头企业发展的角度,指出“所谓农业产业集群,通常指的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农户、农业流通企业、农业加工企业等龙头企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发挥农业生产比较优势,在地域和空间上形成的高度集聚的集合”的解释。前者强调围绕当地优势农产品资源农业一体化的农业产业集群,后者主要从龙头企业和农户间的合作出发。根据当前湖南农业发展的现状,本文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既要发挥当地优势农产品资源,又要充分利用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合作。

本文将以湖南岳阳临湘羊楼司镇竹业产业集群为例,运用GEM模型分析湖南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

1 羊楼司镇竹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羊楼司镇境内楠竹资源丰富,是有名的“竹器之乡”。该镇党委、政府抓住这一特点,按“山上扩资源、下山办工厂、路边建市场”战略,大力发展楠竹产业,不断进行楠竹低改和新造,现有22万余亩竹林,年产楠竹3 600多万根,位居全省乡镇之首。在注重资源培植的同时,加紧发展楠竹产业,近几年围绕楠竹招商引资3亿多元,逐步形成了由晨星竹业、蓝峰竹业等大中型企业带头的楠竹产业集群,有加工企业近60余家,个体经营户600余户。竹器品由30多种增加到五大系列48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全国各省市和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楠竹产业从业劳力达8 300人,占全镇劳力总数的58%;楠竹产业产值7亿多元。

整体来看,虽然羊楼司竹业产值和产量较高,但还处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形成期,大多以龙头企业和小农户的分散经营为主,企业分工与合作的关系还不是很明确,在产业链的延展上缺乏动力,集群内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因此,对羊楼司镇竹业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研究,对推动集群本身发展及提高集群的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2 模型介绍与运用

2.1 GEM模型介绍

最早引入GEM模型的是Tim P和Hervey G,他们认为波特的钻石模型能够较好的反应某一行业的国家竞争优势,但不能够很好的分析区域经济问题,因此对钻石模型进行改造后,提出分析区域产业竞争力的GEM模型。这一模型主要关注区域内某一产业中各因素的互补作用,进而描述该区域内的竞争状况,评价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力。GEM模型以6个因素:资源、设施、供应商和相关辅助产业、企业的结构战略和竞争、本地市场、外部市场为主体,在分析过程中又将这6个因素划分为3个因素对:基础(Grounding)、企业(Enterprises)、市场(Markets),模型的名称就是这3个因素对的首字母缩写[3]。

2.2 确立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及其权重

1)通过向大学农业经济类教师、相关农业专家发放专家问卷,获得专家评分。本次共发放专家问卷15份,收回15份,其中有效问卷13份。专家评分标准按照二级指标的重要性程度,每个因素可赋值1~10分,5分为平均水平,赋值过程是一个主观的评定过程,需要评分者对相应的标杆有充分的了解。

重要性评判打分为1~9分,其中1,3,5,7,9的重要性程度分别为同样重要,稍微重要,较重要,很重要,最重要;2,4,6,8为他们的相邻值。

2)AHP法确定指标权重。将收回的专家问卷,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指标体系的权重。通过专家打分,构成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第一位专家对应目标层打分形成的一级指标判断矩阵为

用yaahp软件计算判断矩阵A的一致性比例CR=0.0658<0.1,判断矩阵A通过一致性检验,否则不具有一致性,需要向专家反馈,调整判断矩阵,使其满意。

一致性检验原理为

(1)指标CI

其中: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λ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2)指标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可以查得,如表1所示[4]。

求出归一化后最大特征根的对应的特征向量为(0.277 3,0.145 5,0.113 2,0.085 7,0.296 7,0.0816),此即为第一位被调查者对一级指标资源影响因素,设施影响因素,供应商及相关辅助行业,企业结构、战略和竞争,本地市场(省内市场),外部市场(本地区之外)的权重。仿照上述步骤,可以得到其他12位调查对象相应的权重向量,然后将其平均[5]。按照同样的方法,可以求解二级指标权重,最后得到权重向量表,如表2所示。

数据来源:调查问卷分析结果。

2.3 数据计算

在运用GEM模型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时,要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赋值打分,使其量化。各分值及其对应等级的内容,如表3所示。

计算数据来源于对产业集群进行的调查,此部分调查主要针对集群内的企业、政府部门、相关农户、及工作人员。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43份。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对因素分值”为

pair score表示“因素对分值”;D2i,D2i-1:表示各个因素对的得分。而D2i,D2i-1所代表的“因素对”是2个可以相互替代或基本上可以相互替代的因素。根据公式(3)可以计算出基础、企业、市场3个因素对的得分情况为

企业pair score(供应商和辅助行业,企业结构)=(R3+R4)/2=(4.8856+4.5890)÷2=4.7373;

市场pair score(本地市场,外部市场)=(R5+R6)/2=(6.0241+4.6254)÷2=5.32475。

2)计算“集群线性分值”为

pair score为第一步中因素对得分。集群线性分值的计算是转换各个“因素对分值”相乘,表现了“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也就是说只要一个或两个“因素对分值”较低,就可能使整个集群竞争的最终分值较低。

3)最终结果计算。这一步骤事实上是GEM模型分值计算的第二次转换,本次转换只是一个比例上的转换,目的是使最后得分的满分为1 000。GEM型集群竞争力的最终量化表达式为

如果一个集群6个因素的得分都在5分左右达到平均水平,那么它的GEM得分为250左右(即把5代入公式中进行计算),说明此企业集群的竞争力达到国内平均水平;当6个因素的得分都达到8分左右,GEM得分会在640分左右,说明该地区集群竞争力在国内是相当高的;同理当所有因素的得分接近10分,此企业集群竞争力的GEM得分会接近1 000,说明该企业集群的竞争力相当高,拥有世界级的竞争力水平[6]。

计算结果为

2.4 量化结果分析

通过一系列的调研、数据分析、计算,最终获得羊楼司竹业产业集群的GEM得分为272分,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指标对于目标层的最终得分为5.2分,即评分与总权重乘积之和,该指标也是同样刚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由此说明,羊楼司竹业产业集群在全国范围内竞争优势不明显。为了更具体的发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从因素对的得分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1)基础pair score(资源,设施)。该因素对得分为5.6195,其中资源因素得分6.152 9,是模型中6个因素得分最高的一项;设施因素得分为5.046 5,在6因素中得分排第三。由于资源和设施在总目标中的权重较高,分别为0.271 9、0.149 6。因此基础因素在农业产业集群竞争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企业pair score(供应商和辅助行业,企业结构)。该因素对得分为4.737 3,在因素对中得分最低,没有达到平均水平。供应商和辅助行业得分为4.856 6,企业结构4.589 0,都是得分较低的因素。这说明,企业自身管理和与相关行业的合作还没有产生竞争优势,当前还处于低于平均水平的状态。

3)市场pair score(本地市场,外部市场)。这一因素对得分为5.324 75,稍低于基础因素对。其中本地市场得分较高为6.024 1,仅次于资源因素,在整体竞争优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外部市场得分较低仅4.625 4。今后,产业集群要继续的不断发展壮大,外部市场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一计算结果跟当前羊楼司竹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基本吻合,与湖南当前大多数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一致,目前,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对外竞争,主要依托集群所在地的资源优势,以及当地市场需求,由于集群发展兴起不久,以农村为根据地的农业产业集群受到城镇知识水平的制约,在企业制度竞争上还处于相当落后的状况,大多还处于单个加工生产的状况,即使有龙头企业的参与,企业制度也未能有效在集群竞争中发挥优势。

3 结论

通过构建羊楼司镇竹业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标体系以及对指标体系权重的计算,可以得出,羊楼司竹业在全国竹产业中处于略高于国家平均水平的位置。今后集群要进一步的发展,需要从“因素对”着手,首先,继续保有当地现有的资源优势,保证楠竹生产量的稳定增长;其次要从还较弱的“企业”方面着手,政府要帮助当地较大的加工制造者较快的进入现代公司管理层次,保证产品质量,推动生产创新;当然,还要不断的扩展市场范围,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向全国及海外市场延伸,全面提升集群的竞争力水平。

参考文献

[1]郑凤田,唐忠.我国中小企业簇群成长的三维度原则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11):21-23.

[2]尹成杰.新阶段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及其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6(3):4-7.

[3]夏华丽,袁志敏.基于GEM模型对广东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10):49-54.

[4]赵焕臣.层次分析法:一种简易的新决策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62-63.

[5]陈国金.安吉县竹加工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浙江:浙江林学院,2008:41-46.

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研究 篇8

产业集群在复杂多变环境中如何以各种资源要素为基础, 有效梳理集群内部企业间的动态网络关系, 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利用能力和规避能力, 提高集群竞争优势与整体绩效一直是产业集群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概括而言, 理论界主要从两个角度解释了产业集群适应环境、参与竞争的能力差异, 一个是从资源因素角度解释资源优势能够使产业集群获得发展[1];另一个是从动态核心能力角度探讨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获取[2]。在以资源因素理论为代表的观点看来, 不同性质的产业集群对资源要素有着不同的要求, 资源要素吸收、消化和整合能力较强且与集群结构功能实现最佳匹配的产业集群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这一观点从资源要素的角度来研究产业集群的创新行为和优势成长, 认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区位因素、集聚经济、社会网络、技术创新与扩散的交织催化和有机结合, 这就给产业集群管理者提出了包括怎样丰富资源要素流入渠道和提高资源要利用能力的难题。成功的产业集群取决于对集群内部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和外部环境资源要素的广泛汲取, 通过构建资源要素利用体系和流动机制来实现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而以动态核心能力为代表的强调产业集群内部过程对环境变化的动态适应观点则通过构建包括知识吸收能力、创新能力、市场能力、社会资本和集群文化的有机系统, 提高集群各行为主体适应动荡环境的变化, 即当外部环境处于复杂多变时, 产业集群动态核心能力各要素之间需要保持非线性作用态势, 以提高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推动产业集群持续发展。

近年来, 也有一些学者正趋向于从产业集群的区域生态特征和自组织特征考察产业集群竞争力演化的过程[3]。新的理论视角综合了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的共有特点, 体现了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竞争力演化过程的生态关怀, 以及对产业集群内部行为要素聚集、创新、协同发展的高度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 作为社会科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理论创新, 借鉴自然界物种生态位思想, 采用生态位所蕴涵特殊、整体、协调和竞争内涵, 来研究社会组织或个体的发展演进过程逐渐成为一种学术潮流, 促成了社会生态位理论。[4]将社会生态位理论引入到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有利于深入理解和全面掌握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结构模型、形成机制和演化机理。基于此, 本文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产业集群生态位概念, 分析了产业集群生态位特征, 研究了产业集群生态位功能, 探讨产业集群生态位与产业集群竞争力之间的耦合关系。

2 产业集群生态位的形成和特征

2.1 产业集群生态位的形成

在产业经济学上, 产业集群通常被理解为某一特定产业 (相同产业或关联性很强的产业) 的企业根据纵向专业化分工以及横向竞争和合作关系, 大量集聚于某一特定地区而形成具有聚集经济性的产业组织[5]。作为一个复杂有机的组织系统, 产业集群具有空间聚集性和产业关联性特点。空间聚集性表现为产业集群内部行为主体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长期、稳定的空间结构关系。这种结构关系通过价格水平、产品数量、产品特色、生产规模等形式表达出来, 主要以信息交换、知识流动、文化共享和战略互动为内容;产业关联性表现为基于专业分工、优势和功能互补而形成的生态关系, 既包括群内不同性质企业间的协同共生关系, 也包括同类企业间的竞争关系。与物种相类似, 产业集群也遵循从初创期, 到成长期, 再到优化期、衰退期的生命演化过程。要想保持生命机体的生态活度, 产业集群就需要在内部层面有效整合集群内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结构、组织的行为, 积极营造和谐有序、健康稳定的内部氛围, 在外部层面不断增强与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催化互动, 着力构建集群内外环境之间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机制体系。正是通过内部层面与外部层面的动态结合, 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具有一定区域特色的产品形态、市场效益、技术水平、物流机制、资产规模以及产业链条等, 这些维度不同程度地反映着产业集群适应环境、利用环境的生态特征, 构筑了企业集群生态位空间。从这意义上讲, 产业集群生态位是伴随产业集群的生成发展而逐步演化的, 其生命演进是一个动态复杂的历史过程。产业集群生命机体的发育, 促进了产业集群生态位的不断优化和产业集群内外环境关系的演绎, 塑造了产业集群生态位的不断变迁。

2.2 产业集群生态位的特征

基于产业集群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功能体, 产业集群生态位不仅为集群内部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协作、创新和竞争创造了活动机制, 而且它必然会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演进不断突破资源条件和环境空间所存在的界域, 在产业集群内外环境关系中乃至外部环境范围内产生一种较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产业集群生态位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始终存在着集群结构关系的重构和功能机制的转换。从本质上看, 产业集群生态位是集群内外关系协同演进并依赖其实现市场空间绩效的一种价值系统。产业集群生态位的存在运行, 不仅仅意味着产业集群功能地位、作用角色的优化提升, 更为重要的是, 在其生命机体演进过程蕴涵并体现出丰富的内涵特征。

(1) 空间性。

产业集群生态位在其生成和发展过程中, 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特定资源维度和规模形态的空间结构, 是集群内部各行为主体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互动过程中, 依赖纵向专业化分工和横向竞争与合作关系所构建的空间整体。

(2) 目的性。

作为一种基于产业集群与环境双向互动的结果体现, 产业集群生态位要保持竞争优势, 重在保持其在外部环境中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功能地位和作用。由于现代产业集群的外部关系往往多样化, 众多复杂的关系相互交错影响, 产业集群生态位通过与这些关系网络进行物能流转和信息传递过程中不断提升价值能力和角色水平。

(3) 多维性。

产业集群生态位是基于人力资源生态位、资金生态位、市场生态位、技术生态位和信息生态位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基础上形成的组织形态, 其目的主要在于保持集群内部各行为主体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发挥集群的整体效应和集体优势。这些维度是构成产业集群生态位的主要层面, 是产业集群生态位运作的纽带和载体, 是实现产业集群生态位功能的重要方式。

(4) 动态性。

产业集群生态位形成初期, 由于产业集群对内部结构要素和外部环境因子的控制能力较低, 对生存资源和发展空间的把握程度不高, 其与外部环境尚未真正建立起互动联系的有效渠道。随着产业集群生态位结构和功能趋于稳定, 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效应会不断增强有利于提高集群内企业竞争优势, 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5) 积累性。

产业集群生态位是产业集群对外部环境适应性的有机综合, 这种适应性是产业集群内部各行为主体之间竞争合作、交流沟通、资源流动和协同创新, 以及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 与产业集群的性质类别、规模形态以及发展历史密切相关。

3 产业集群生态位的功能

3.1 内部结构优化功能

产业集群生态位具有典型的网络形态特征, 这种特征产生于集群生态位内部的产业生态位之间、组织生态位之间的互动过程, 根植于集群生态位内部的由“企业网络、生产网络、知识网络、社会网络和空间网络构成”的关系结构之中。在发展演进过程中, 产业集群生态位内部结构各层面之间交叉催化、互动影响, 形成一个纵横交错且错落有致的复杂关系网, 各层面间不断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流转。由于各层面之间的物能交换、流转往往突破单一层面所拥有条件的限制, 使内部结构层面之间相互交错影响, 通过彼此的广泛互动和频繁交流, 一方面提升了产业集群生态位内部结构的整体价值能力和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提高了集群生态位内部结构之间及与外部环境的协同共生性。因此, 产业集群生态位是从整体层面上对其内部结构进行优化思考, 将内部结构的正常运作置于各层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情景中, 通过一定的关系链将内部各层面有效联结起来形成有机综合的结构体系。

3.2 外部关系整合功能

产业集群生态位本质上是一个要素丰富、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有机系统, 是一种动态的、多维的和结构化的复合体。产业集群生态位的生成演进, 除了构建和优化有序稳定的内部结构模式, 还必须不断改善内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联结关系、互动流程和作用方式, 有效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内外环境关系。这种关系并不是单向度、传统线性、均衡、确定的物能输入输出关系, 而是在综合考虑内部结构要素形态特征、要素间关系, 以及外部环境因子、条件状态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多元复杂的交互式联系。可以说, 产业集群生态位的任何一个生态特征的形成都离不开特定外部环境条件的支持, 并通过良好的内部运作机制加以吸收、内化。从外部层面上看, 产业集群所处的环境“越来越近似于生物有机体生存的环境, 充满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 ”[6]如何动态适应和发展外部环境变化, 有效处理集群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 成为产业集群生态位面临的战略难题。通过合理建构产业集群生态位空间, 可以充分利用有利的外部关系, 提高应对和处理外部关系变化的能力, 增强对外部关系变化态势的预见性和把握性。

3.3 要素优势互补功能

相对于集群生态位内部每一个构成要素来讲, 产业集群生态位为各构成要素的协同演进与共生发展提供了特定环境。从资金生态位的构建与补充, 产品生态位的开发扩展, 到技术生态位的研发, 以及信息生态位、人力资源生态位的变更优化, 集群内部各行为主体的生态位都是构成产业集群生态位空间的主要方面, 这些方面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同适应的生态关系。在产业集群生态位结构体系中, 每个构成要素和行为主体都具有和扮演一定的功能作用与角色地位,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业集群生态位的运作机制和演化机理。然而, 每个构成要素的价值性又具有条件性, 极易在外部环境变动和内部结构调整中出现功能退化、优势散失, 导致产业集群生态位衰退。要消除内部结构要素对产业集群生态位发展演进的负向影响, 就需要构建增进要素之间优势互补、功能互补的作用机制。借助于相关作用机制, 能够促进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往来, 为要素间优势互补不断创设条件, 从整体上提高产业集群生态位的竞争优势。

3.4 集群态势扩充功能

生态位态势理论揭示, 从个体到生物圈, 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中的生物单元都具有“态”和“势”两个方面的属性。“态”是指生物单元的状态, “势”是指生物单元对环境的现实影响力或支配力。任何生物体单元的生态位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主体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转换状况;二是主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即主体内部各个部件运行及相互协调状况[7]。可以说, 产业集群生态位是产业集群“态”和“势”两方面属性的集合体, 是产业集群在所依存环境中占据的位置以及对各种资源选择和利用的能力, 这种能力主要体现为产业集群能动地与环境及其产业集群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过程中形成的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通过“扩态增势”, 即扩充产业集群过去成长发育和生活学习过程中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积累结果的“态”, 增强产业集群对外部环境影响力和作用力的“势”, 有助于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生态空间, 提高产业集群选择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的能力, 促进集群内部主体要素的不断发展与外部环境关系的有序稳定。

4 产业集群生态位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系机理

产业集群生态位发展过程既是产业集群主动适应、能动选择外部环境的动态过程, 也是产业集群自觉调整、有效营造内部结构的积淀过程;既是产业集群凸显竞争优势、运作机制和内在本质的能动过程, 也是产业集群生态位从初创到成长、成熟再到衰退的生命周期演进过程。作为产业集群生态位联系、影响外部环境的界面平台, 产业集群竞争力同样会随着产业集群生态位生命周期演进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形式。也就是说, 不同生命周期背景下的产业集群生态位有着不同的竞争力体系与表征手段, 即便是同一时期的产业集群生态位在不同环境变量和条件情况下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生理特征和机体表现。可见, 产业集群生态位与产业集群竞争力之间具有内在的耦合关联性, 产业集群生态位发展不仅是产业集群成长过程上的时间流淌, 更是产业集群竞争力蕴涵丰富内涵、存在深刻变革的过程绵延。

4.1 产业集群生态位初创期:“资源型”产业集群竞争力

在产业集群生态位初创期, 如何有效汲取生存所需各种生态因子, 营造有利的资源条件和环境条件, 是多数产业集群面临的主要问题。加之, 产业集群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系统要素的控制能力较低, 对发展空间和资源取向的把握程度不高。所以, 产业集群与外部环境之间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联结纽带。相应地, 产业集群生态位在功能层面、作用层面和效能层面也处于原始状态或者竞争前状态, 外部环境对产业集群生态位的认识也处于模糊阶段或者初步阶段。此时,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最主要特征就是缺乏功能完善的优化机制, 面临较强的竞争压力, 极易受到环境中已有产业集群的排斥、威胁, 被淘汰的风险较高。对于同处于初创期的两个或多个产业集群生态位来说, 特定的生存环境和地域形成不同的资源结构和发展背景, 形成各自内容、形式和表现不同的竞争机制, 但它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却大致相同, 即短时间内迅速积累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人力等资源, 快速提高产业集群生存能力, 增进产业集群对资源因子的竞争能力。因此, 可以将产业集群生态位初创期的集群竞争力概括为“资源型”产业集群竞争力。

4.2 产业集群生态位成长期:“规模型”产业集群竞争力

经过初创期的资源储备和环境条件积累, 产业集群开始进入发展的黄金阶段, 主要表现为:集群规模不断扩大, 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 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社会影响力日渐扩大。在产业集群生存力和发展力获得提高的条件下, 产业集群生态位扩张的结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源结构性规模扩张, 注重外部环境空间中各种资源要素和生态因子的积累性获得;二是空间结构性规模扩张, 注重外部环境空间中高适合度空间的层次性整合。由于资源竞争力维度上, 产业集群生态位已经由资源的单纯积累转变为积累与整合并举, 空间竞争力维度上, 产业集群生态位已经由空间的快速扩张转变为扩张与优化并举。相应地, 处于成长期的产业集群竞争力就既需要保持与产业集群生存所需资源结构相适应, 也需要充分考虑产业集群发展所依赖空间结构的合理化。值得一提的是,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高与产业集群生态位的成长并不是始终相一致的, 产业集群竞争力提高往往表现出一定的迟滞性, 需要一个循环渐进、逐步深入的过程。也就是说, 在集群生态位成长期, 集群竞争力会表现出不适应集群规模快速扩大与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特征, 会产生多种不适应特征, 必须采取相关措施及时消除、化解不适应症状, 否则就会影响和制约产业集群生态位的持续发展。可以将产业集群生态位成长期的集群竞争力概括为“规模型”产业集群竞争力。

4.3 产业集群生态位优化期:“稳固型”产业集群竞争力

随着产业集群生态位优化期到来, 集群内部组织结构趋于稳定, 功能机制较为完善, 经济效益达到一个相对较高水平, 各项政策制度体系也相对健全, 对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等能够产生较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在此背景下, 产业集群需要借助挖掘资源深层潜力和提升集群竞争优势的内部条件——资源利用能力, 对各种生存发展所需资源进行系统排列与优化组合, 重点缩小集群生态位的规模空间, 控制生态位空间的盲目扩大, 打造集群核心竞争力, 提高集群竞争优势。在优化期, 环境中一些低质、病变、有害的影响因子配合着传播技术的改进悄然向集群生态位空间渗透, 其它产业集群也会采取多样化手段, 学习模仿集群竞争力模型的核心层面, 对产业集群生态位的资源结构、空间格局、功能表现、地位塑造、作用外化等方面产生消极影响。从产业集群角度来看, 优化期正是集群与外部环境交往互动频繁化, 新旧价值观念碰撞和冲突激烈化, 各种问题和矛盾出现交织化的特殊时期。由于受到集群内外环境要素的负向影响, 优化期也往往是产业集群生态位规模难以控制、高适合度空间难以营造、资源利用率难以提高以及竞争优势难以整体推进的时期, 但这并不否认这一时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稳定性与模式化。从整体上看, 产业集群生态位优化期的集群竞争力可概括为“稳固型”产业集群竞争力。

4.4 产业集群生态位衰退期:“动变型”产业集群竞争力

通过初创期的构建、成长期的扩张和优化期的整合, 产业集群生态位的整体态势得到充分发展并趋向稳定。然而, 产业集群生态位的类型并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初创期的原始状态, 而是经过成长期的量变积累, 尤其是在巩固资源占有基础上, 逐渐形成稳定状态。产业集群的精神层生态位——价值理念依然显发着统摄作用;物质层生态位——资本储备仍然拥有着较大规模;行为层生态位——市场占有仍旧保持着优势地位。但产业集群生态位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力具有时空性和条件性, 会随着产业集群生态位衰退期的到来渐渐式微。在衰退期, 产业集群生态位面临着资源维度、技术维度和产品维度的衰退, 用于资源开发、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制的投入不断减少, 出现有效资源因子短缺、技术水平滞后、市场需求不足、竞争能力下降等诸多问题。多重窘境使得许多产业集群紧紧固守已有的生态位空间, 犹豫不决、裹足不前、发展迟缓, 对自身在环境格局中的竞争优势、特色专长越来越难以理性化确认, 游移不定中增添许多盲目和彷徨, 由此产生集群竞争力机制的稳定系数降低, 功效性能散失的情况也就在所难免。可以将产业集群生态位衰退期的集群竞争力概括为“动变型”的产业集群竞争力。

摘要: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是近年来产业集群理论关注的焦点, 其研究目的主要是提高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推动产业集群持续发展。文章充分借鉴社会生态位理论思想和方法, 提出了集群生态位概念, 分析了集群生态位特征, 研究了集群生态位功能, 梳理了集群生态位与集群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产业集群,竞争力,企业生态位

参考文献

[1]杜健, 耿帅.共享性资源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作用机理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 2008 (3) :68-79.

[2]牟绍波, 任家华.基于动态核心能力的产业集群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J].科技管理研究, 2008 (10) :268-270.

[3]井然哲.基于自组织协同论的企业集群系统发展机理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 2007 (2) :52-54.

[4]刘志峰.生态位理论的社会观照[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6.

[5]王步芳.企业群居:集群经济学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7:4.

[6]吕萍, 王以华.基于组织免疫视角的企业适应性研究[J].科研管理.2008 (1) :164.

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研究 篇9

一、发展产业集群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

产业集聚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等理论从不同视角对产业集群 (或企业集群) 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考察和实证分析。笔者将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产业集群有助于形成和扩展专业化的区域市场

产业集群的市场优势在于它的产业规模, 以及在产业规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专业市场、区域性品牌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的整体竞争力。由于产业群能够在一定区域内集中形成核心产业, 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 众多企业又围绕核心产业在区域内聚集, 相互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组成一个上下游企业相互连接的产业链条, 以此形成的产业规模扩张优势远优于单个企业, 同时催生营销企业和其他中介服务机构在产业集群区域内聚集, 从而实现生产、营销、售后服务的相互衔接, 企业群的外部效应也随之增大, 并会最终形成专业化的区域市场。

2. 产业集群有助于形成和维持集群整体的竞争优势

众多企业在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 在特定的领域中, 通过地理集中和专业分工的不断细化, 各自围绕核心产业, 发挥各自优势和群体协同效应, 不断推进产业组织方式提升, 并浓缩和提炼众多企业的品牌形成“区域品牌”, 这就比单个企业的品牌具有更广泛、更持久的效应。同时, 产业集群还可以获得外部规模经济, 一方面企业在地域上的集聚, 通过产业关联与专业分工, 借助区域市场降低了原材料、中间产品的采购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以及交易费用;另一方面, 通过共享市场信息、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技术创新成果及集群整体形象等无形资产, 所获得的外部规模经济是单个企业无法比拟的。

3. 产业集群有助于实现集群式创新

由于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的存在, 产业集群能够使得原来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 发展为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竞争优势, 大大加快了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在集群区域内, 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相关支撑机构的集聚, 由供应商、客户群、垂直和水平联系的众多企业以及支撑机构的共同作用, 形成了一个技术创新和有效扩散的区域创新系统, 信息的集中、传递与扩散,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学习和借鉴, 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信息的充分交流等, 不断地促进新成果、新工艺、新技术的产生与应用, 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二、威海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威海市积极实施产业集聚战略, 以落实半岛加工制造业基地建设的产业规划为契机, 加快传统产业的大调整、大重组, 一些优势产业群体和具较强竞争力的块状经济已初具雏形。

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起了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华泰汽车、黑豹汽车带动起汽车零配件产业集聚;三角、成山两大国内顶级轮胎企业为龙头的轮胎产业集聚;山东华力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在成为国内电机业“龙头”的同时, 带动当地1 0多家配件生产厂进入良性循环;文登家纺业以云龙、艺达、艺源等五大家纺集团领军、1 8 2家家纺企业组团发展的产业集聚;以好当家等大企业为龙头的食品加工出口板块风头正健, 仅荣成市就拥有400多家食品加工企业、110家食品出口认证企业、100多条海上销鲜船,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以船舶制造业为主的运输设备产业集聚也渐入佳境。目前全市造船企业达到7 3家, 骨干企业近2 0家, 仅在荣成, 500公里海岸线上就规划建设了俚岛、龙须岛、石岛三个造船隆起带。

威海市在本地区中部制造业集聚区、西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东部沿海造船产业带、南部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带的“二区二带”规划范围内, 围绕运输设备、机电工具、电子信息、轻纺服装、食品医药“五大产业群”的特色区域经济板块大多已具雏形, 并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绝对主力军。2004年, 五大产业群实现增加值437.31亿元,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80.26%, 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8 3.2%。

但是与全国东南沿海城市比, 威海产业集群发展依然存在突出问题,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产业结构上来看, 威海市缺乏独具特色的主导产业群体。“主导”看“龙头”。在初具雏形的产业中, “龙头”企业规模比较小, “群山无峰”现象非常普遍。龙头不壮使得产业聚集能力弱化, 产业板块少, 区域经济特色不明显。

从产业衔接上看, 威海市产业链条不够发达, 产业关联度欠缺、配套能力差, 集中度明显不够, 核心规模企业的外部效应没有发挥出来。整个五大产业群中的运输设备、机电工具、电子信息产业的关联度都依然处于初级阶段。据了解, 荣成华泰汽车所需的发动机、空压机、前后桥等主要部件均从韩国进口, 其他56.2%的部件靠国内配套, 市内配套率仅为2.5%。

从产业布局上看, 产业配置雷同, 社会化合作程度差, 同一产业中的相关企业难以分工协作, 优势互补, 群体企业的协同效应没有体现出来。1 0多年前, 威海市木工机械产品占据了国内半壁江山。其中东维木机 (原木工机械) 当年作为乡镇企业与江苏万向集团齐名。2004年, 万向集团年销售额达到200多亿元, 而东维木机销售额不足3亿元, 即使威海市三大木机集团相加销售收入也不过1 0亿元。究其原因, 主要是长期以来木机企业各自为战, 都瞄准终端产品蚕食共同的市场, 社会化协作程度非常低。

从产业规划设计看, 威海市原有产业园区缺乏明确定位, 产业链相对集中的园区载体很少, 更多园区仅仅是作为众多产业不相干企业的“扎堆”之所, 没有体现出产业聚集的技术扩散等外部经济性特征。没有从产业划分、专业化分工、产业配套等方面进行资源合理配置。

从产业市场发育上看, 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的互动作用还不够明显。被誉为“中国工艺家纺名城”的文登, 2003年全市工艺家纺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 0 6亿元, 已成为中国家纺业中最大的抽纱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但其八成以上的生产辅料依赖南方, 物流成本昂贵。

从政策环境看, 政策引导、规划推动等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大气候尚未全面形成。威海市没有专门的服务产业配套的政府机构, 扶持产业集群的发展政策措施不够完善。

三、增强威海市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根据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 结合威海市的产业发展现状, 笔者认为发展产业集群, 提升产业群的竞争力, 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 结合实际, 科学规划, 坚持产业链和产业群发展的国际化

根据目前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和自身特点, 要整合资源和组织架构, 形成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抢占产业链上游位置;同时“以大引大、以大联小、强强联合”, 引进国际大公司的外包业务, 参与国际大企业定牌加工配套, 进入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生产体系。引导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建设制造业生产基地。重点以工业园为主体, 产业链配套招商, 吸引国内外制造商、采购商、配件供应商参与产业链和产业群发展。对中小型企业, 在提供政策等服务的同时, 应更多地提供配套市场信息, 帮助其抓住参与合作的机遇, 发展配套产品, 参与产业专业化分工。

2. 抓好骨干企业的膨胀、扩张, 是提升威海市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有效的捷径

要积极实施骨干企业膨胀战略。制造性企业达到一定规模水平, 才能实现专业化效率, 降低管理成本。培植骨干企业, 是威海市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有效的捷径。

一是要注重抓产业链、抓产业配套、抓产业集群, 使骨干企业在做大时具备良好的产业环境。二是要引导骨干企业从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中解放出来, 摈弃“大而全”, 少搞纵向扩张, 多搞横向协作, 快速提升企业规模。三是要突出重点。骨干企业既要规模, 更要核心竞争力。要创造条件努力提高装备水平、工艺水平, 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只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骨干企业, 才能对整个产业的发展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3. 大力发展配套生产, 增强工业的产业配套能力

充分利用跨国公司产业拉动实现对本地零部件配套业的带动, 实现本地产业集群和结构调整。一是现阶段的招商引资政策应当和促进产业集聚与配套、零部件配套项目引进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威海形成几个符合当地产业规划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产品聚集区。二是将解决跨国公司利益与威海市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配套能力、加工能力、开发能力、服务能力结合起来。围绕跨国公司等内外资企业实施产业集群与合作联盟并举的需要, 加快服务于加工、配套和组装工业发展的各项服务, 促进产业重组和产业集群。三是围绕全面提升工业产业内部结构, 特别是加快工业产业第二类产业的发展和第三类产业的调整, 加快发展专业化配套服务、咨询服务, 扩大配套服务业的力度, 带动产业配套链、调整链的衔接;四是通过引进外资企业加入全球产业链, 形成产业集群和工业功能区建设的基础。

4. 构建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

以威海现有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其他工业园区为基础, 对已有的产业园区逐步加以整合, 形成产业投资的集聚优势。特别是要依托三所大学以及高技区创业中心的智力资源, 加强产、学、研的合作与交流, 构建全社会的公共研发平台, 加快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研发体系, 提升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优先扶持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的技术改造, 大力促进科研成果在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内的试验和推广。在规划的几个产业园区, 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通过示范、带动效应, 辐射带动全市经济发展。

5. 加强政策支持和政府引导

威海作为一个中小城市, 从配套产业的发展到产业集群的形成, 要摆脱资源和要素短缺的约束, 实现经济的超常规、跳跃式发展, 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不行的, 必须运用政府的力量, 促进特定产业的聚集, 培植发育产业集群。

设立产业配套办公室, 负责中小企业为主导的产品配套, 集中研究配套零部件产业群的培育和发展问题。设立中小企业配套基金, 统一全市产业配套服务和中小企业配套群及其投资专项规划。应出台有关鼓励性政策, 特别是要促进和扶持中小企业加快升级改造, 更好地适应大企业的配套需要, 积极扶持中小企业主动向大企业靠拢, 形成产业零部件配套网络, 发展配套产业。以产业链延伸, 带动主导产业基地形成。

6. 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完善中介服务体系是发展集群产业的重要前提。首先, 帮助建立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在成熟的产业集群中, 中介机构对加强地方网络中各行为主体间的联系有着重要作用, 众多规模较小的企业通过协会而联成一个整体。为加强产业集群内部的自组织, 政府要帮助企业组建行业协会并制定行业规范。同时, 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方式, 大力发展服务型的出口代理商、生产力中心、技术信息中心、质量检测控制中心、开放性行业技术中心等集群发展机构, 建立法律、会计、仲裁、信息咨询等方面的中介服务机构, 发展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自组织体系。其次, 为企业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公共基础设施。政府要加快信息咨询服务建设, 建立多层次的公共信息平台;同时根据各个产业区职业特点, 利用三所大学甚至威海以外的科技和师资资源, 培养和创造高级生产要素;此外, 政府要加强扶持和激励创业服务中心, 为新企业的形成提供孵化器功能。

7. 积极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投入产业集群的发展

民营资本对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的介入, 属于投资主体层面上的“集群”。威海民营经济在近年来虽然发展很快, 但总体水平落后于粤苏浙地区, 要创造一个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 激励其参与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的建设。一是要对民营企业实行更优惠的市场准入政策, 降低门槛, 赋予民营企业正常的国民待遇, 鼓励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向产业集群的集聚。二是加大在金融、税收方面对民营经济的扶持, 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 在税收上给予民营企业一定的优惠待遇, 使他们有一个资本积累过程。

摘要:在外资内移、南资北移的产业大转移背景下, 威海市着力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 并已确立了五大支柱产业群发展目标。本文从产业集群发展理论的视角, 简要分析了威海市当前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威海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产业集群,外部经济,学习效应,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威海市统计局:2004年五大产业群发展情况.威海统计信息网http://www.stats-wh.gov.cn/

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研究 篇10

学术界比较公认的有关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解释大体有三种观点:

1. 要素观点

波特认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取决于需求状况、相关的支持产业、要素状况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者四个相互关联的因素。慕继丰(2001)等人认为企业网络可以促使企业集中并形成竞争力。蔡宁等(2002)参照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指出影响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包括群内企业协作与竞争行为、产业关联性、要素条件及需求条件四个基本决定因素,以及环境和政府两个辅助因素,这六个因素共同决定着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总的来看,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各要素的质量水平决定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强弱。

2. 结构观点

横向结构观点认为产业集群是拥有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和自学习属性的网络组织。该网络组织的功能差异化程度和网络密度以及网络凝聚力、网络集中化、网络基础设施质量等构成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纵向结构观点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是三个层面竞争力的综合,其中,企业层面的竞争力来源于所有企业及其之间的关系作用;集群层面源自于集群的组织管理、联合行动、相互信任、经济外部性等的作用;国家层面来自于集群所能利用的宏观经济、政府支持行为、政策体系等的作用。持结构观的学者强调了产业集群的关系导向和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系,体现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层次性。

3. 能力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可以把产业集群竞争力定义为某一产业集群在区域间的市场竞争中,有效吸引和利用资源,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首先体现在产业集群竞争力是以一个国家或区域内部“生产同类产品或可以互相替代的产品”的产业集群为主体,而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力,其次体现在它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上。能力观强调产业集群的功能导向,即强化集群与环境的关系能力,引导内部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鼓励参与市场竞争,优化集群的整体绩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可以把产业集群竞争力定义为产业集群基于资源禀赋,通过群内企业的竞争合作以及群体协同效应整合群内资源所形成的经济竞争力以及创新能力。

二、泛资源概念的提出与泛资源整合

周德群(1999)认为,泛资源(Pan-resource)是自然资源概念的延拓。他把泛资源定义为“对人类或非人类有用或有价值的所有组分的集合”。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科技资源、时间资源、空间资源、社会资源(如权力),并将泛资源划分为硬资源(Hard Resource)和软资源(Soft Resource)两类。兰艳泽(2002)认为,泛资源包括硬资源和软资源。硬资源主要指企业拥有的有形物质资源,诸如机器、厂房、材料等。软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市场资源、基础结构资源及知识产权资源等。可见,泛资源的提供者非常广泛,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投资人、债权人,他们主要是物质资本的提供者;(2)经理人、企业员工、董事会、监事会、工会,他们主要是人力资本、基础结构资源和知识产权资源的提供者;(3)企业的客户,他们是市场资源的提供者;(4)政府、社会对于企业营造良好的环境资本也起着重大作用。实际上,泛资源应定义得更为宽泛,从产业集群的资源分类角度看,可分为集群内部资源、外部资源、硬资源和软资源等。在集群内部、外部资源中,又都包括硬资源与软资源。它不仅包括了上游供应链和集群内企业内部,以及企业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还包括产业集群所在区位的能够便捷地购买到原材料或半成品,以及产业集群所能利用的泛公共设施,如交通道路、服务设施等。集群外部资源在大都数情况下,处于一种无序的混沌状态,它需要资源利用者按照一定的目标将其重新组织以便更好地利用。

综合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泛资源应定义为:以满足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和顾客的需求为目标,将产业集群内外部处于不同状态且分布不均匀的硬资源、软资源有序地重组,并转换为集群可控制或可利用的资源集,称之为泛资源。

在集群发展过程中,应不断挖掘集群自身独有的不易被对手模仿的泛资源和进行泛资源整合,并与集群的长期战略目标完美契合,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三、泛资源整合视角下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

1. 加强集群外部资源整合,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对集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外部资源短缺,应通过虚拟运作引入外部的资源,变分散资源为整体资源,变小资源为大资源,来弥补企业资源缺口,是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资源,提升集群竞争优势,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

(1)加强信用资源整合,构建良好的信用担保体系。

我国产业集群发育形成中,基本都是以家庭为主发展起来的,企业因为缺乏资金而出现了投资不足,也没有能力进行设备更新、技术研发,不能持续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由于投资不足,企业对相关产业的需求也相应萎缩,对上下游企业的带动作用因此减弱,企业间的互动创新机制发育迟缓。一旦企业因投资不足而发生衰败迹象,它会通过价值链的传递作用牵连相关企业,最终可能引发产业集群的整体退化。因此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正是促进企业成长壮大的第一推动力。集群内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通过建立区域内的信用担保体系和风险投资机制,使得那些具有良好前景的企业能够快速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促使企业成长和壮大。

(2)加强区域要素整合,改善集群发展条件。

所谓区域要素整合,是指企业集群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和时间范围内,对区域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使其在市场竞争中相互补充、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整体聚合能动效应的行为过程。区域要素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1)区域资源。区域资源主要是指区域的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及劳动力等。对于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那些竞争对手无法获得或难以取得的独有资源,它是企业集群形成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2)区域的区位条件。区位条件是区域经济主体行为的外部制约因素。区位不同,其人口、市场等条件也不同,企业发展的要素获取能力和产品市场状况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区位利益具有很大的差异性。(3)区域历史文化。区域的历史文化通过对集群内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4)区域政策。作为一种协调措施,经济政策的有效实施对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尤其是外商投资环境具有重大作用。

2. 实施集群内部资源整合,提升集群竞争力

(1)加强科技资源整合,提升集群科技竞争能力。

我国产业集群多为传统产业的小企业的聚集,集群内的企业虽然通过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等不同方式进行技术创新,增强了企业竞争优势,提高了集群竞争力,但是,由于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足以保障持续进行技术创新的资金和研发力量,加上集群内缺少科技人才,造成推动技术创新的力量十分有限。因此,依托集群产业特征,集聚整合集群内和集群外社会科技资源,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根本,重在解决集群内企业发展中的现实技术需求和公共技术难题,搭建集群技术服务平台,能有效地提高企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2)实施集群品牌聚合,提高集群竞争力。

品牌聚合实际上是两个相互关联的过程——从品牌集群到品牌整合的过程。因此,产业集群的品牌聚合效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品牌集群效应。当产业集群进入成长期后,在地理上集中的大量成员企业,迫于市场竞争的需要,会形成企业品牌的集聚和集群品牌链,从而带来三大效应:首先是市场选择效应,众多的(最终产品)品牌高密度地集聚在一起,可以给顾客提供更多的选择,降低交易成本。其次是区位品牌形象效应,大量成员企业的品牌经营活动,势必支撑起产业集群的区位品牌,提高其知名度与美誉度。反过来又会增强顾客对群内企业品牌的认知与信任,减少市场推广费用,分摊市场运作风险。最后是学习效应,众多品牌的集聚,使得相互之间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局面,除了可以改善学习效益、增强技术溢出效果,还可以不断提高品牌的质量,通过内部竞争提升整体竞争能力。二是品牌整合效应。企业集群进入成熟期后,主导品牌或区位品牌的影响力日盛,使得企业集群可以在品牌集群的基础上,借助品牌的聚合、协调功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原有的品牌价值链按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协同竞争的原则进行优化整合,使其成为辐射能力、市场开拓能力更强的品牌体系,进而实现对核心能力、竞争优势的整合。

四、小结

以产业集群资源为视角的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还很少,本文只是做了粗浅的分析,关于产业集群泛资源的内涵和外延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摘要:文章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概念分析入手,提出了产业集群泛资源的概念,并进而提出了泛资源整合的概念及其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系。具体论述了基于泛资源整合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途径。认为应通过加强信用资源整合、加强区域资源整合等途径进行企业外部资源整合;通过加强企业科技资源整合、实施集群品牌聚合等途径实施企业内部资源整合。

关键词:泛资源,产业集群,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恒江,陈继祥.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研究,2004,(10):2-9.

[2]Hamel Gary,and Prahalad C K.Strategy:As Stretch and Leverage,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3,71(2):77-86.

上一篇:创新型产业集群下一篇:稳压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