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文献建设

2024-06-26

馆藏文献建设(精选十篇)

馆藏文献建设 篇1

学科建设是各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主要标志, 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高校图书馆能否为学科建设提供优质、充足的文献资源服务, 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工作之一。

学科文献是指在学科或专业范围内, 图书馆拥有的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等方面所需文献资料的收藏量, 能够支撑广大师生进行教学、科研, 满足他们对本学科专题文献的整体需求。

1 我校馆藏专业文献的构成体系、品种配置

1.1 数据的选取

本文选取的数据时间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校专业文献的构成体系和品种配置, 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22个大类的分类方法。

1.2 本文专业文献的类型

我校专业文献大都是应用型图书, 为了统计过程更具可操作性, 本文样本数据的选取排除各类教学辅导材料;娱乐休闲类图书;各类职业考试教材;科普类图书;辞典、手册、指南等工具书。

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校图书馆馆藏专业文献按学科分类有32个学科。根据32个学科收藏的专业文献总数有56715册。专业文献类型总数4770种。从品种配置上看我校馆藏各专业文献品种存在重复建设与缺门遗漏共存的现象。

2 我校馆藏专业文献的利用率

2.1 数据选取

以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我校图书馆每天图书借阅数量为依据, 并且这里的借阅量包括:总的图书借阅量和专业文献借阅量。

我校图书馆从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学生借阅总人数:27425人, 总借阅量:57662册, 其中借阅专业图书总量:18738册。教师借阅总人数:238人, 总借阅量:911册, 其中借阅专业图书总量:806册。职工借阅总人数:18898人, 总借阅量:39212册, 其中借阅专业图书总量:12876册。

2.2 统计分析过程

运用图书馆统计分析中文献利用率公式对所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文献利用率是指馆藏中被用户借阅的文献数量占全部馆藏文献总数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是统计范围内的图书在统计时间内被用户利用的总册数除以统计范围内的图书总数乘以百分之百。

2.3 统计分析结果

2.3.1 学生借阅专业文献

学生借阅专业文献利用率最高0.91是I类-文学;利用率最低0.09是B-哲学。利用率在0.09-0.32之间的学科分别是:数学、物理学、化学、测绘科学技术、语言学、统计学、政治学、管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能源科学技术、社会科学综合, 共计12个学科。利用率在0.4-0.62之间的学科分别是:土木建筑工程、电气工程、矿山工程技术、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自然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技术与资源、机械工程、冶金工程技术、安全科学技术、材料科学、经济学、自然科学综合、能源科学技术、心理学, 共计15个学科。利用率在0.7-0.91之间的学科分别是:文学、体育科学、电子与通信技术、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技术, 共计5个学科。

2.3.2 教师借阅专业文献

教师借阅专业文献利用率最高0.9是G类-教育学;利用率最低0.45是A-马克思主义。利用率在0.45-0.79之间的学科分别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土木建筑工程、电气工程、矿山工程技术、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数学、物理学、化学、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技术与资源、机械工程、安全科学技术、测绘科学技术、政治学、管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学、体育科学、自然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社会科学综合、语言学、统计学, 共计24个学科。利用率在0.8-0.9之间的学科分别是:教育学、心理学、材料科学、经济学、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冶金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电子与通信技术, 共计8个学科。

2.3.3 职工借阅专业文献

职工借阅专业文献利用率最高0.96是I类-文学;利用率最低0.11是C8类-统计学。利用率在0.11-0.39之间的学科分别是:土木建筑工程、矿山工程技术、数学、物理学、化学、测绘科学技术、语言学、统计学、教育学、体育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能源科学技术, 共计13个学科。利用率在0.4-0.65之间的学科分别是:管理学、心理学、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自然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政治学、社会科学综合、机械工程、冶金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综合、材料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技术与资源、安全科学技术、电子与通信技术, 共计17个学科。利用率在0.78-0.96之间的学科分别是:文学、经济学, 共计2个学科。

3 基于统计分析的学科文献建设

随着我校发展和扩大, 学科专业的增加, 及各学科发展方向、购书经费等情况, 统筹安排建立符合我校学科发展需要的学科文献资源。

3.1 重点性建设

对学术质量高, 出版量较小, 教学科研中参考价值高, 借阅利用率高的专业性图书应系统性收集。如:TB类中的TB4-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TB49-工厂、车间, TD类中的TD167-矿山测量与制图、TD2-矿山设计与建设、TD4-矿山机械, TQ类中的TQ52-炼焦化学工业、TQ54-煤炭气化工业, TF类中的TF065.1-块状耐火材料、TF09-冶金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TF32-炼铁机械与生产自动化、TF345-炼钢生产自动化, TG类中的TG4-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TG33-轧制、TG5-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U类中的U17-管道运输, C类中的C96-人才学。G类中的G526.3教育科研管理, O类中的O15-代数、数论、组合理论、X类中的X75-冶金工业、矿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保证图书馆重点学科文献收藏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2 基础性建设

计算机科学技术-TP类:是一门应用技术科学, 是所有学科专业的基础, 拥有众多的读者群。应尽量收集齐全。B类、C类、D类、图书内容以基础理论为主, 内容章节大同小异, 可以不再考虑收集。学科文献资源的建设要分步实施、逐个完善, 要从我校实际与自身特点出发, 关注我校学科的发展, 使我校图书馆专业文献资源符合本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勇, 洪跃.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创新模式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1, 6.

[2]林雅萍, 刘惠敏等.从出版统计和馆藏分析看图书采购策略[J].图书情报知识, 2009, 2.

[3]朱开忠.图书馆转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3.

[4]郭凌.基于学科知识服务的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思考[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2, 1.

[5]朱庆华.信息分析:基础、方法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3.

[6]高景祥.基于流通信息的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流程优化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 2009, 2.

[7]包凤达.Excel在管理技术中的应用与拓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9.

建设地方文献讲座 篇2

地方文献是按地域标准从图书馆总藏书中划分出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专类藏书,它是图书馆藏书建设深化的产物。地方文献应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内容与本地方密切相关的文献;

2、本地方人士的重要著作;

3、本地方出版的重要出版物。

书刊文献的数量浩繁、类型复杂,图书馆要根据自己的方针、任务、读者对象、地方特点,用有限的经费在文献的海洋中选样本馆最需要而又最有代表性的书刊,建立起全面、系统又与读者需求相对吻合的收藏体系,形成最优结构,这是一项立体结构的系统工程,需考虑到诸方面的交叉因素,为达到优化藏书体系的目的,图书馆必须把文献分为不同的类型,分别加以研究认识,运用不同的标准和方法,建设好不同类型的文献。众所周知,文献分类可以按书刊不同的属性进行,地方文献是以地域属性为标准划分出来的,有别于普通文献的类型。

一、建立地方文献的意义

除国家图书馆为全国服务外,任何一个公共图书馆总是在一定地域之内为一定地区范围内的读者、同时也是为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及其历史发展服务的。因此关于某一行政区域的文献就是不同于一般类型的文献,这是由其内容、服务目的和对象所决定的。建设地方文献专藏的必要性在于:

(一)它是图书馆藏书建设发展的自然趋势,任何一个图书馆总是建设在一个地方的。所以都十分注意收集与本地区有关的文献,这样在藏书建设过程中,就自然蕴含着收集地方文献的成分。随着藏书建设事业的发展,读者对地方文献的需求增多,收藏量增长,人们对有关本地方出版物的类型、范围、收集方式和渠道,读者对这类文献的作用的认识愈来愈清楚,需要愈来愈迫切,于是把这类文献从总文献中分离出来建立专藏,并成立收集、管理这类文献的专门部门、小组和个人,以之为研究地方性问题的读者服务的想法和做法也就形成了,这种自发的发展过程就是藏书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

(二)它是突出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的重要标志。

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共同特点是藏书是综合性的,读者是各行各业的,服务项目遍及各学科。因此,各馆所树立的形象是类同的,但客观上各图书馆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而各馆的个性应是藏书的综合性与需要的地方性的矛盾,解决这一对矛盾的方法是重视地方文献建设,用有限的经费,在解决各科重要书刊的同时,重点收藏与本地区政治、经济、文教发展有关的著作,尤其是内容直接介绍本地和本地人士的重要著作,因此建设地方文献专藏是公共图书馆突出地方特色的重要标志。

(三)收集地方文献也是突出地方民族特色的需要。广西是汉、壮、回、苗、瑶、侗等十二个民族共同聚居的自治区。各民族自先秦,以至夏商以来,经过艰苦劳动,都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他们既相互支持又相互斗争,既有相互溶合,又有各自独立发展的悠久历史。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南疆,继续发扬光大各族文化,对开发南方,巩固国防,维护民族大家庭团结,稳定社会秩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广西的公共图书馆的任务就是收集各民族人物风俗、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生产技术、经济发展、文教事业等各方面的文献,必要时建立地方民族专藏,为研究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从而为促进全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种民族文献的建设和开发利用,既是民族地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突出地方特色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四)地方文献种类繁多,来源分散、零碎,收集方式多样、特殊,必须采用多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安排专门人才,经过长期努力研究分析,汇集整理才能初见成效,这种建设文献的特殊性,加深了建设地方文献专藏的必要性。

二、地方文献的类型

为使地方文献收集全面系统,又不致失之过宽、过滥,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就必须注意了解和掌握地方文献的类型,我想应从多个方面和多种角度加以区别。

(一)从文献的收载份量划分可分为:

1、专书专刊:是指那些整套文献内容都是关于某一地方的。图书如《广西水稻良种》,刊物如《广西地方志通讯》。

2、部分独立内容的:是指某些书刊其内容只有部分篇、章、节是属于地方文献的。如《中国地方志分论》中的一篇“广西地方志述略”,就全书说不是地方文献,但就这一篇而言则是标准的广西地方文献。

3、部分知识单元的地方文献:是指某书的一部分是属于地方文献的,如《成人自学考试名词概念汇编》中的词条“大成国”、“刘永福”等。

4、单张单页复制品:各县地名办编印的县地图、单张的碑碣、石刻的拓片等都是。

(二)从地方文献所反映的时代划分,有:

1、古代的:是指辛亥革命以前出版的书刊、现代翻印的古籍和民间的各类手抄资料。

2、现代的:是指辛亥革命以后出版的各种书刊及零散资料。其中特别要注意收集现代会议资料、典型材料、文告、簿册、地方史料、族谱、年谱、县志等。

(三)按地方文献的编写体裁分,典型的有:

1、地方志:地方志是记载某一行政区域自然和社会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貌的综合性著述。人们誉之为地方百科全书,是地方文献的一个重要类型。地方志又分:

(1)以行政区域为基础编写的全国一统志,省通志,府、州、厅、县志。

(2)为教育而编写的乡土志。乡土志始编于废科举,兴学校的清末。它言简事明文字通俗,当时是做为生员们的史地、格致教科书。

(3)土司志:土司制度是明清以来中央政府对西南各少数民族区的统治制度。我区有名的土司有白山、上石、忻城及西部民族区,土司志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民族区域志。由于民族地区文化落后,修志甚少,我区独立成书的土司志只有《白山司志》、《思陵土州志》、《明江厅上石州志略》等三种。

(4)专类志:是专为记载某专门事物全貌,如山川、祠庙、关隘、津梁而编写的专门志书。

地方志的数量很多,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记载,全国现存方志8,200余种加上该目录出版后发现的又有300来种,合计约8,500多种。广西现存方志约250种,散失的274种,合计约524种。

地方志是典型的地方文献,具有记载范围的地域性,资料来源的可靠性,编写要求的连续性,收录内容方面的广泛性等特征。它横展一地,纵贯古今,兼涉政、经、军、文、人物、杂事。就一个地方而言,方志种类不多,只要有心,收全较易。

2、族谱:又名家谱、家乘、宗谱。它以封建氏族为基础,姓氏为范围,记载了地方望族的兴衰、世系分支变化、家族迁徙流向、人口繁衍、田庄园产、功名业绩、家规伦理等的私家著述。是一族一姓的家族史,记载了各类人物的大小事迹,是编撰地方和国家历史人物传记,文艺创作的资料源泉。可为正史之参考,野史的补充,有修史、补史、纠史、正误的作用。

3、地方人物传记:地方民气的鼓舞,乡土之热爱总是与地方人物的业绩、智慧和成就的激励分不开的。如能注意全面收藏地方人物文献,形成本地历史人物画卷,就能激励民心,鼓舞士气,促进地方人物的成长和地方建设事业的发展。

4、地方重要人物的文集、诗集、书信、日记等著作,国家栋梁、民族精英、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都来源于各地,都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加上个人努力奋斗产生的,他们的著作是当时历史的佐证,是他们思维方式、处理事物方法的反映,是研究国家和地方历史及其现状的参考,同时也是鼓舞地方人民热爱乡土,激励人们奋发上进精神的教材,故应选其要者注入地方文献专藏。

5、地方科研资料:各地都设农业、园艺、畜牧、土壤、气象等科研和实验机构。它们关于当地的资源、土壤、气象、物产状况的调查,自然和社会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探索,研讨意见与各地方关系密切,既是各学科深入研究的基础,又是指导当地实际生产的教材,对实现对口服务,促进生产发展均能产生直接效果,应大力收集。

6、地方会议资料:各地党政工团、各系统、科研等行业、妇女英模等类型都有一些会议,会议有各种议题和议案,有的会议要发表和宣读论文,它针对性强,对生产指导意义较大。如注意收集,可以掌握本地科研动态,有针对性地解决本地问题。

7、地方土特产品资料: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物产不同,素质迥异,因此各地产品资料是地方生产的指导性文献,收集它有促进生产、繁荣经济的作用。

8、地方语言、风俗、民情及民间艺术资料。我区是多民族聚居区,各地语言差异很大,方言俗语也各有特殊意义,风俗、民情千差万别,各地都有自己的文艺形式和风格,民间文学集、民间故事、传说、舞蹈、民谣俯拾皆是,图书馆应注意收集、保存,供研究者发扬光大。

9、本地重要的碑碣、石刻、墓志铭、壁画的复制品也应注意收集。

10、地方文告、法令、村规民约、民族规俗、宗教信仰方面的文献。

据上述介绍可知地方文献范围很广,内容复杂,各地图书馆只能根据人力、经费,除地方志外,其余只能择要收藏。

三、地方文献的收集方法

地方文献类型多样、来源分散、点多量少、收集方式特殊,与普通书刊收集方式大相径庭。要做好此项工作首先要克服下列倾向:

1、重视古文献忽略现代文献的倾向。

2、重视社科文献忽略科技文献的倾向。

3、重视正式出版物忽略非正式出版物的倾向。

地方文献的收集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要采用多种方式收集,这些方式包括:

(1)筛选:是指在建立地方文献专藏之初,根据标准从馆藏中挑选出那些内容涉及本地方的`;本地作家、科学家的重要著作;有浓重地方色彩的本地出版物纳入地方文献专藏,其中又有两种情况:①整套地方文献整套分入专藏。②部分篇、章、节、知识单元的作地方文献分析款目,编入地方文献目录。

(2)购买。(略)

(3)征集:指发函、登报、开会等方式向会议和本地籍人士征集论著和手稿:

(4)交换。(略)

(5)送缴:通过当地政府发文至各单位将该单位所印刷出版之资料、书刊文献、会议材料送缴一份给图书馆收藏。

(6)捐赠:号召和争取本地群众和在外工作人士捐赠个人著述和藏书。 最近灵山县图书馆经县政府批准发文至各单位规定送缴出版物,又发函到各地号召本地籍在外工作人士捐赠其论著,得到赠书较多,是一种可供效法的方式。

(7)复制:有的作者和收藏者不愿捐赠和价让则可借来复制。

2、应多学科地进行收集。地方文献是按地域属性划分出来的,一个地方总是具有多种学科、多个主题资料的,应全面收集,不应有所偏废。

3、收集地方文献要多层次地进行。据文献收载地方内容的多寡可分为三个层次。

书刊层次:一种书刊的全部内容都是属于地方文献的,整套入地方文献。

篇、章、节层次:一种书刊的某个独立部分(篇、章、节、附录)内容属地方文献的,用做分析款目的方式,将其从整套文献中析出,组织进地方文献目录,提供揭示和检索线索(书刊仍在大库中)。

知识单元层次:一种书刊的部分非独立内容(即知识单元)是属于地方文献的,可用主题分析的方法,把有关地方内容用主题析出,作主题分析款目,组织进地方文献目录,提供揭示和检索线索。

只有通过三个层次的收集,才能使地方文献收集得深入、完整、系统。

4、要注意多渠道收集。普通书刊多以购买的方式从书店和邮局取得,而地方文献用这种方式可得的量少其遗漏甚多,大量的还要到机关、工厂、学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和会议上征集。向个人动员。从碑碣、石刻、墓地复制,从档案部门取得技术和产品资料。

还必须说明的是,与建设普通文献相比,建设地方文献具有持久性、零碎性和学术性等特征。

①持久性,表现在需长期努力,点滴收集,持之以恒,方能集腋成裘,初见成效

②学术性,表现在:大多数资料为研究者服务;多数资料艰深冷僻,需一定专业知识水平才能了解内容,掌握价值;部分文献难以直窥其作用,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才能潜心此项工作。

③零碎性,表现为多种类繁、冷僻、生涩、来源分散。

四、图书馆地方文献管理工作

根据各图书馆的现状,地方文献可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管理。

(一)建立专门的地方文献专库,把重要的地方文献由大库中挑出专库收藏。运用这种方法必然要设与之相适应的专门的地方文献部,组成专人管理,所以它只适用于业务经费多,馆舍宽大,且有一定藏书量的大、中型图书馆。

(二)设地方文献专架,做法与专库相同,只是规模小一些。

(三)混合排架,符号区别,统一组织目录。这种方式适用于图书馆场地小、经费少、复本少、设专藏有困难的图书馆。对地方文献书刊,只在书刊和目录款目上加上地方文献标志,以示区别。

(四)建立地方文献目录。无论是用那种方式管理的地方文献,凡县以上的图书馆都应该建立地方文献目录(一套或数套量力而行),以提供检索地方文献的工具。

五、地方文献的检索

对于图书馆来说,当地方文献收集到一定量之后,开发利用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开发利用的首要问题是检索,而检索就必须掌握书目素引等二次文献,现对各类地方资料检索分别介绍于后。

(一)检索广西地方文献的书目有:

1、《(嘉庆)广西通志・艺文略》,(清)谢启昆修。艺文略在该志第205~214卷,它收录了后汉至清嘉庆间广西地方文献259种,分上下两编,上编录广西人著述,下编录外省人有关广西著述,可供查找广西古代地方文献之用。

2、《广西近代经籍志》,近人蒙启鹏编纂。民国十六年(1928)出版,收嘉庆以来广西地方文献478部,分经史子集四部编排,可续《广西通志・艺文略》供检索广西近代人著述(清・嘉庆至民国十七年)之用。

3、《广西省著述目录》,广西统计局民国二十三年(1934)编印,收录广西籍或纯广西人团体论著、译述、纂辑、笺注,按杜威十进分类法分十大类编排,书末附作品分类、作品时代、作品分县比较表,可作检索民国二十三年以前广西地方著述之用。

4、《广西地方史志文献联合目录》,广西通志馆、区图书馆、桂林图书馆合编。全套目录分三部分。

(1)图书资料部分:收录了广西十个收藏地方文献最多的大型图书馆(室)的地方文献;(2)地方志部分:收录现存解放前广西地方志245种;(3)报纸杂志部分:收录区内外41个主要图书馆所藏1911―1949年广西各地出版的报纸296种,区内外38个大型图书馆所藏1898一1949年出版的广西地方期刊和广西籍人士在外地编辑出版的期刊832种。该目录是一部综合性的解放前广西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是著录广西地方文献较完全的书目工具,可作了解广西地方文献收藏全貌和馆际互借的主要工具。

5、《广西通志馆史志图书目录》,该馆编辑,1986年出版。本目录分三部分:

(1)“广西地方志总目录”;(2)“馆藏地方志目录”(略):(3)“馆藏广西地方文献目录”,部分介绍广西通志馆所藏解放前地方文献541种,期刊51种,族谱复印本12种,按广西行政区划编排,可了解广西大部分地方文史文献。

(二)检索广西地方志的书目工具有:

1、广西通志馆编的《广西通志馆史志图书目录、广西地方志总目录部分》,收录区内外146个大、中、小型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县(市)修志办所藏解放前广西地方志230种,按地方行政区域编排。

2、《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广西部分》,中科院北京天文台主编,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本目录收录全国二十个省、市、自治区的190个公共、科研、大专院校图书馆、博物馆、文史馆、档案馆所藏1949年以前纂修的地方志8,200多种,其中广西部分收志220种。据最近考证,雷汾清修兴安县实属江西省,故实收广西方志219种。

3、《广西地方志提要》,广西通志馆编,1988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收录1949以前广西历代纂修的通志、府、州、厅、县志、乡土志、寺庙志250种,书末附《广西方志佚书目录》.与别的广西方志书目相比,本书(1)有篇目和内容,作者简介, 可供读者了解每部志书概貌;(2)附录佚志274种,据此研究者可窥见历史上广西各地志书编纂全貌:(3)本书所收录方志虽多,但未录馆藏情况,检索时需与《广西地方史志文献联合目录》地方志部分合用。

(三)查找广西地方资料的检索工具有:

1、《中国地学论文索引》(初、续编),其中“地学及游记”类可供查检方志和地方游历论文之用。

2、《中国史学论文索引》(上、下编),《中国史学论文索引》(第二编)两索引共收1900一1949年9月发表的报刊论文6万多篇,分十三类编排其中“中国历史地理”类,收录大量方志论文索引。

3、关于地方志的专题论文索引有《历代诸家方志论文篇目选录》、《中国地方志论文索引》,这两种地方志专题论文索引可互相参照使用。

(四)查找年谱的检索工具有:

年谱是研究历史人物概貌,掌握历史发展线索的重要工具,年谱数量极多,且形态多样,有专书的、书籍附录的、单独发表的等,不易检索,必须掌握专门书目工具。现已出版的书目工具首推:1、《中国年谱总录》,杨殿绚编、1980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本书目收录单行本,丛书论文集附载,报刊发表的年谱及年谱体例著作3,013种,反映谱主1,029人。2、《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来新夏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全目按“明之际人物”、“顺治、康熙、雍正时期人物”、“乾隆时期人物”、“嘉庆至光绪人物”、“生于清卒于辛亥后人物”等四部分。

(五)检索各种地方资料可利用各类专题资料汇编。主要的有:

《中国地震资料汇编》、《五百年来我国旱、水、涝灾史料》、《中国天象记录总表》、《中国天文资料汇编》、《方志物产》、《中国方志所录方言汇编》1一10编、《广西各地历年水文资料汇编》.这类专题汇编对查找地方专题资料极为方便。如注意收集利用,对科研素材的获取是一捷径。

(六)馆藏地方文献目录是获取地方文献的根本途径。

当人们从社会性的书目、索引中查找到地方文献的线索后,最后还要通过馆藏地方文献目录才能获得原始文献本身,供研究者使用。所以要做好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工作,一要编好馆藏地方文献目录(最好要有 篇章节甚至知识单元的分析款目);二要注意收集社会上编辑出版的各种书目工具,并加以集中管理,熟悉这些书目索引等检索工具的各种特征,范围,编排方法优缺点,辅助索引.只有这样,当读者提出地方问题咨询之时,才能迅速查获对口文献提供公众利用。

总之,地方文献是馆藏文献的一个重要的也是特殊的部分。如果收集、整理、开发得好,不仅能突出特色,而且可以对社会产生明显效益,引起地方人士对图书馆的重视,从而获得社会支持,是一项值得突出并大力加以重视的专业性极强的工作。

文献含义与古典文献学学科建设 篇3

关键词:文献;古典文献学;学科建设

《中国大百科全书》将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1],这个定义有待商榷。知识是被理解了的信息,而信息是物质的一种普遍属性和功能,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和人对这种状态及方式的感知与表述构成信息的核心内容。从这个定义出发,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看作是信息的载体,而人是其中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对于文献来说,这样的载体就太宽泛了。虽然古人以“日月叠璧”为天之文,以“山川焕绮”为地之文(刘勰《文心雕龙·原道》),但文献概念所包含的从来就只有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内容,因此,客观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并不包含在文献之内,只有那些记录了人的感知与表达的信息载体才属于文献。张舜徽先生缩小了载体的范围,他指出:“古代实物上载有文字的,如甲骨、金石上面的刻辞,竹简、缯帛上面的文字,便是古代的书籍,是研究、整理历史文献的重要内容,必须加以重视。至于地下发现了远古人类的头盖骨或牙齿,那是古生物学的研究范围;在某一墓葬中出土了大批没有文字的陶器、铜器、漆器等实物,有必要考明其形制、时代和手工艺的发展情况,那是古器物学的研究范围。这些都是考古学家的职志,和文献学自然是有区别的。”[2]这是把文字作为文献的核心内容,凡承载了文字的事物才属于文献。将这个定义放在缺乏声像记录手段的时代,无疑是正当的。但人类制作文献的历史就大大地缩短了,那些旧、新石器时代的洞穴画、崖壁画等被排除在文献以外,这是不合适的。刘宋时期王俭编《七志》时,就设立过图谱志,将图谱纳入文献范围。当代的电子文献已经将文本、图像、声音整合到一起,再将文献的内容限制在文字领域,就是画地为牢了。

要用静态的文献载体将事物的运动变化特性全部呈现出来,如同用布袋去装风,必然四处漏气。从知识信息传递角度去理解文献概念可能更切合实际。知识信息的传递是从人到人,文献只是传递知识信息的介质,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不需要介质,也就无所谓文献。但在长时段远距离的知识传递过程中,能够承载知识信息的文献就必不可少了。人本身可能被当作传承介质。子贡论及孔子学问的来源时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这就是以贤者与不贤者为文武之道的传承介质,这些人具有知识载体的性质。但原来的文武之道也受到了这些传承者的改造,以至于有了大小之分。如果将这些传承印迹串联起来,知识的运动过程也就展示出来了。文献呈现的就是知识信息的运动轨迹。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论语集解》引郑玄注:“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朱熹《论语集注》:“文,典籍也;献,贤也。” 在《尚书》、《逸周书》中,有黎献、民献、献臣、献民等词汇,献、贤均通用。夏礼、殷礼要靠文章贤才来传承,一旦传承断裂,礼仪不能演习,知识信息的运动就中止了。

人们常常将知识比喻为海洋,知识海洋的广阔浩瀚让人慨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要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离不开如同海图般的文献学。文献学通过对人类各活动领域的文献的收集、分类和传播来研究文献及其运动变化规律。《文献学辞典》指出,文献学“在我国通常有两个含义,一指传统意义上的文献学(或称古典文献学),一指现代文献学。”[3]在现代学科分类体系中,现代文献学研究由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学承担,属于管理门;而古典文献学分为历史文献学和古典文献学两个二级学科,属于历史学门和文学门。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将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分开是必要的,现代知识信息总量极端庞大,又处于不断增长变动的过程中,要弄清所有知识的边界已极为不易,要追踪各个知识点的发展历程,就如同要将海洋中每一滴水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一样艰难。现代文献学能做到的就是充分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对现代文献信息资源的采集、存储、传递和开发利用提供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工具。比起现代文献学所面对的知识海洋来说,古典文献学所研究的对象则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一条长河,其总量是固定的,边界是清晰的,各项知识分支也同河道支流一样一目了然。

学科划分建基于知识体系的不同,专业区分建立在社会职业领域的区分上。从专业区分角度看,古典文献学、历史文献学分属于文学专业和历史专业,各自服务于文学研究和历史研究职业领域。从知识体系角度看,两个学科大体一样。张三夕先生指出:“古典文献学、历史文献学的基本框架和知识体系大体上是一样的,比如都必须讲到版本学、目录学和校勘学。”[4]从学科建设角度说,古典文献学、历史文献学有合并的必要。现代学科分类中二者并存的尴尬是由于分类标准不同造成的,古典文献学是从专业角度分出来的,而历史文献学是从学科角度分出来的。回顾当年国家设立古文献学专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古籍整理人才。1959年7 月17日,翦伯赞先生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从北大古典文献专业谈到古籍整理问题》,他指出:“设置这个专业的目的是培养整理中国文化遗产的人才,主要是整理中国古典文学、史学、哲学方面的文献。”古文献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分配到图书馆古籍部、古籍出版社、文化管理单位等,确实满足了社会整理古典文献、继承传统文化的需要。历史文献学的设立,则是从学科建设角度提出来的。1979年,张舜徽先生与学界同仁在桂林发起成立“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首次提出了历史文献学名称,1982年在中州书画社出版《中国文献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文献学的基本知识,介绍了前人文献整理的丰硕成果,初步构建起古典文献学学科的理论体系。

作为二级学科的古典文献学,在学科分类中属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涵盖了八个二级学科,文艺学重在传授文学理论知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重在传授文学经验知识;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传授语言理论知识和汉语经验知识;中国古典文献学则以传授有关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研究与整理的知识为任务。从这个学科构架的设计看,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包括了文学类课程、语言类课程和文献类课程三类基础课程,可称为中国语言文学的三驾马车。

作为一个专业的古典文献学,要培养出古籍整理的人才,需要向文化传承创新方向大力拓展。社会上有文化热、国学热,传统文化课程、国学课程、经学课程可在古文献专业开设,甚至古文献专业下可以设立文化研究、国学研究、经学研究的学位。1902年,张百熙负责制定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提出“七科分学”方案,在“文学科”中就设立有“经学”目。古文献学与文史哲各专业联系密切,古文献专业可以为其他专业开设文学文献学、历史文献学、哲学文献学、中医文献学、少数民族文献学等课程。

分科立学是现代教育的一项大成就,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急需人才。但文史哲在中国文化里是密切相关的,截然分开不利于通才培养。中国传统学术本来有自己的体系,一旦采用分科立学,就切断了学术源流,撕裂了学术体系,不利于学术文化的传承。学界对于传统学术的维护首先体现在经学的废立上,1861年冯桂芬作《采西学议》,其中西合璧的分科门类中就有经学。1901年,张之洞、刘坤一联名上奏《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其“七科分学”方案中经学排在第一。但自民国成立,经学科目完全废弃,经学作为学科就不再适宜了。虽然其后不断有人倡导学生读经,如徐世昌、章士钊等,但由于经书与封建思想和制度的密切联系,废除读经的呼声终究占了上风。其次体现在国学的讨论中。20世纪以来,梁启超、章太炎、钱穆等都发出了弘扬国学的呼声,国学一度走进中学、大学课堂。进入21世纪后,国学专业在许多高校开办,整个社会对国学复兴都非常关注。在经学不能恢复,国学不被承认的情况下,古典文献学专业应该承担起复兴传统文化的重任。

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高校所具有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职能很早就被开发出来了,高校也因此成为社会机构中不可或缺的部门。社会服务职能是20世纪30年代开发的,这个新功能将高校从社会边缘推入社会中心,承担起引领社会进步和助推社会发展的双重任务。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高校还有第四项职能,那就是文化传承创新。优秀文化传承可以保障社会价值系统的稳定性,思想文化创新可以指明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优秀传统文化主要以文献形式呈现出来,古典文献学学科建设,符合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需要。不从整理古籍角度,而从认识文献传承文化角度看,文史专业的本科生了解古文献知识是有必要的。

古典文献学知识体系的建设,前人已经有了很多成就。1930年,郑鹤声、郑鹤春出版《中国文献学概要》,在例言中说:“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叙而述之,故曰文献学。”这是将文献的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视为文献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960年,王欣夫先生出版《文献学讲义》,直接把目录、版本、校勘等方法应用看作是文献学的主要内容。1982年,张舜徽先生在中州书画社出版《中国文献学》,规定文献学的基本要求和任务是:“继承过去校雠学家们的方法和经验,对那些保存下来了的和已经发现了的图书、资料(包括甲骨、金石、竹简、帛书),进行整理、编纂、注释工作。使杂乱的资料条理化、系统化;古奥的文字通俗化、明朗化。并且进一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条别源流,甄论得失,替研究工作者们提供方便,节省时间,在研究、整理历史文献方面,作出有益的贡献。”通过文献整理编纂工作,条理化、系统化可以实现;通过文献注释翻译工作,通俗化、明朗化可以实现;通过文献校勘辨伪和学术史梳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任务也能完成。1987年,洪湛侯先生在《古典文献学的重要课题——兼论建立文献学的完整体系》一文中,将古文献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古文献的形体(含古文献的载体、体裁和体例)、古文献整理的方法、古文献学的历史、古文献学的理论,对古文献学的学科内涵和研究内容作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论述[5]。2008年,董恩林主编《中国传统文献学概论》一书,以“文献的文本”为研究对象,围绕历史文献文本整理与利用这一主线构建其文献学理论体系,设计了“文献的形体认知”、“文献的内容实证”、“文献的文理注译”、“文献的检索典藏”、“文献的二次编纂”五编[6]。 这些知识体系主要构建在静态的文本基础上,对于文献运动变化的特性关注不够。

从知识信息传递角度去考虑,建设古典文献学知识体系可以从文献的制作与存佚、文献的组合与类分、文献的比较与鉴别等几个方面展开。

“文献的制作与存佚”将文献看作是有生命的事物,讨论文献的产生、存藏和消亡过程,包括版本学、典藏学、辑佚学等知识。在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人们尝试运用各种材质来记录所发现的知识,有自然存在的龟甲、竹木等动植物资源,有石、玉等矿物资源,更能代表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是金属、缣帛、纸张和以光、电、磁等为介质的人造记录设备。在利用这些材质记录知识信息过程中,不同的材质与不同的知识类型和表述方式形成共生关系,如龟甲材质与占卜知识及简洁精炼表述共生,金石材质与纪念性知识及庄重文雅表述共生,简帛材质与庙堂文学及规范性表述共生,纸本则与娱乐化通俗化文学及自由流畅的表述共生。各种文献制作出来后,并不一定能长久保存。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会给文献造成极大的破坏。存与佚、藏与毁构成一对矛盾,流传下来的文献大多经过多种载体转换,又得到藏书家保护或辑佚家的补充。文献文本随着时间延续而发酵,越久越珍贵。

“文献的组合与类分”抓住文献类别的生成性,解说文献组合成类,不同类别构架起来,形成文献结构的方式。看到旧的类别衰亡,新的类别诞生,原有的文献结构往往因此崩塌,新的结构又在原来的废墟上竖立起来。包括类型学、目录学、类书等知识。古典文献有十万余种,如果不能做出区分,那就是一团乱麻,谁也不能理清其长短。清理这些文献,可以用小群汇聚法,可以用宏观区分法。小群汇聚法把握到知识创新和传承的群聚效应,通过观察学派文献群、地域文献群、家族文献群等,对古文献的内容特色与分布特点作出合理的解说,各个类名可因此确立。古典文献宏观分类有按事物分类的,如魏晋以后兴起的类书,按照天、地、人、物的顺序汇聚相关文献知识,这属于组配分类法。还有按照学科分类的,如《汉书·艺文志》以传天人之道为目的,分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六略;《隋书·经籍志》以传儒家经典为目的,分经、史、子、集四类。这都属于体系分类法。

“文献的比较与鉴别”包括校勘学、辨伪学等知识。相似或相关的古典文献之间有先后、真假的区别,要找出孰先孰后、孰真孰假,只有在相互比较中才能看清楚。校勘学是一种比较的学问,文字的讹脱衍倒,篇题与内容不合,篇次区分有误等,都需要不同版本的比较才能发现和证明。陈垣先生总结的本校法、对校法、他校法、理校法都可以说是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同一文献各种版本的先后顺序、相似文献之间记录同一事实的立场差异等都能清晰显现出来。厘清这些差异,确实有助于部分恢复文献真相,但更重要的收获在于知识运动的轨迹被校勘记描绘出来了。

从现代知识的海洋回到传统知识的河道,就如同大马哈鱼溯河洄游产卵,“它们在迴游途中,不思饮食,只顾前进,遇到浅滩峡谷、急流瀑布,也不退却,有时为了跃过障碍,常碰死于石壁之前。能到达目的地的鱼,也因长途跋涉、忍饥挨饿,以至体内脂肪损耗殆尽,身体消瘦,憔悴不堪。绝大多数大麻哈鱼在产卵之后就死亡。”[7]鱼儿冒着生命危险洄游,是为了繁衍后代。人类不断地返回传统,是为了在文化的源头重新体认民族文化的力量,感受生存的意义,看清发展的方向。古典文献学研究虽然以传统的知识长河为研究对象,但其立足点却在现代知识海洋。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如同河流与海洋的关系,传统以现代为归宿,就如同大河翻卷奔腾流向大海。古典文献学揭示传统知识的结构,描绘文献的传递过程和知识运动的轨迹,就好比清理河道,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465.

[2] 张舜徽. 中国文献学·前言[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3.

[3] 赵国璋,潘树广主编. 文献学辞典[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186.

[4] 张三夕. 中国古典文献学·前言 [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 洪湛侯. 古典文献学的重要课题——兼论建立文献学的完整体系[J]. 杭州大学学报,1987(2).

[6] 董恩林. 中国传统文献学概论[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 余力. 鱼类迴游的秘密[J]. 科学大众,1963(12).

馆藏文献建设 篇4

(一) 乌江流域文化特色文献的馆藏建设的现状

长江师范学院坐落于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的涪陵, 是乌江的门户, 千里乌江孕育了长师人浓烈的“乌江情结”, 使她们自觉地肩负起了传承乌江文化、发展地方经济和开发大西南的历史使命。为了彰显乌江流域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展示其独特的民族民俗风情, 狠抓乌江流域民族文化的建设, 打造乌江特色文化的品牌,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 所以进行乌江流域特色文化资源的馆藏建设是非常必要的。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们通过深入实地调查研究, 经多种渠道, 收集了大量的相关文献。现就乌江流域文化特色文献资源馆藏建设的现状作一概述。

1. 地方志共收集地方志达320余册。这些地方志有前人所修的, 如中国地方志集成中有关乌江流域各区县志基本全部收齐, 有《光绪秀山县志》, 清道光丁酉版的《施南府志》, 清同治四年修的《利川县志》、《光绪彭水县志》, 同治增修《酉阳直隶州总志》, 道光补《石柱厅新志》等地方志。还有属于抢救性地方志, 如清代傅玉书纂的《石柱厅志》。李退谷修, 朱勋纂, 公元1798年成书的《桑梓述闻》。1915年成书的《瓮安县志》。此外还有现代人修的乌江流域各市、县、区的地方志。还有一些镇志, 如《安顺市西秀区轿子山镇志》、《开阳县双流镇志》、《安顺市宋旗镇志》等等。

2. 各民族的史志及文史资料, 包含了乌江流域各民族地方史志及文史资料, 其中有《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志》、《德江县民族志》、《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志》、《秀山民族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志》、《贵州少数民族文史资料专辑》、《太平天国时期黔西南白旗起义史料》、《清代前期苗民起义档案史料》等等。

3. 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研究资料, 内容丰富, 涉及面广, 其中包括如《土家族区域化通志新编》、《土家族白虎文化》、《湘西墟场文化》、《近代贵州苗族社会的文化变迁》、《彝族毕摩文化研究》、《贵州彝学研究》、《布依族文化研究》、《水族文化研究》、《仡佬族文化研究》等等。还收集到抢救性文献:布依族古籍《古谢经》等。

4. 乌江流域及各少数民族教育、文学、艺术、戏剧、语言方面的文献资料包括的范围广, 种类多, 内容十分丰富, 其中有《贵州苗族教育研究》、《土家族地区教育问题研究》、《武陵地区民族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鄂西谚语集、湘西谚语荟萃》、《苗族巫辞》、《彝文文字学》、《土家语探微》、《土家族汉语词典》、《武陵苗族古歌》、《苗族理辞》、《思南傩堂戏》、《安庆地方戏论文集》、《土家族传统花灯集》, 《恩施堂戏》、《贵州侗族民间歌谣选》, 《布依族酒歌》、《侗族大歌》、《梯玛歌》、《鄂西土家族传统情歌》、《土家族地区竹枝词三百首》等等。

5. 有关乌江流域以及各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论文共收集了2800多篇, 按乌江流域政治、经济、自然地理、教育以及各民族文化分类装订成册。此外, 还有中文刊物56种和一定数量的音像、图片、考察报告等第一手资料。

6. 从2002年以来以乌江、渝东南、涪陵等冠名的各类课题共计112项, 其中“乌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乌江流域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研究”、“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史研究”, 系国家级科研项目。有关乌江流域经济文化研究已硕果累累, 已发表有关学术论文272篇, 出版专著、编著19部;获各级各类奖共62项。如具有代表性的专著有《乌江经济文化研究》共两部等。

7. 重庆涪陵白鹤梁题刻群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上游涪陵城北的长江中, 其不仅被列为三峡文物景观中唯一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其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白鹤梁题刻群记录了自唐以来1200多年间长江中下游72个年份的枯水水文资料, 为利用长江进行灌溉、航运、发电以及城市、桥梁建设等提供了可靠依据。其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又是珍贵历史文献, 不仅可补史书阙误;还具有较高书法和文学艺术价值, 是世界水文史上的奇迹。

(二) 建设乌江流域文化特色文献的具体措施

在乌江流域文化特色馆藏的建设中, 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应根据本地区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的显著特点与优势, 根据读者的需要及本馆的服务宗旨和馆里的软件、硬件的实际状况, 以及地方藏书协调组织的分工安排等实际情况, 制订特色文献建设的基本规划和措施, 以本馆为中心, 以计算机信息处理为手段, 以自身资源为依托, 可以优先选择与突出、强化乌江流域文化特色文献为本馆的特色文献资源。

1. 收集文献的方法

由于乌江流域文化文献资源建设的内容很多、涉及地域范围广, 收集时结合收集的方法, 全面开展工作。收集的办法有: (1) 是实地考察收集, 即深入乌江流域沿江各区县收集地方文献资料。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先后有20多人深入乌江流域考察, 收集了乌江流域50多个市、区县的地方志、以及其历史、民族、民俗、民间音乐等地方文献资料; (2) 是征订或购买地方特色文献。通过此方法来增加本馆的地方特色文献资源的馆藏量。再从馆藏的有关资料中获取, 即从史书中摘取有关乌江流域地区情况的记载。如从二十五史中摘录有关西南土司资料; (3) 是与地方政府、博物馆等有关部门合作建立缴送制度; (4) 是募捐和代征; (5) 是从网上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中下载有关的文献资料; (6) 是通过交换、复制、析出等。

收集地方特色文献时应该注意的以下几点: (1) 坚持调查研究、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找准目标并持之以恒。 (2) 科学合理分配有限的经费。在文献资源建设上要精心策划、选择馆藏文献, 抓住重点, 突出特色。 (3) 学院领导、馆领导要高度重视、亲自抓起。成立组建一支科研队伍, 合理分工, 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做好特色文献的收集和管理工作。 (4) 利用网络条件开辟地方文献收集渠道, 建立地方文献信息网。 (5) 积极与市、县 (区) 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宣传部、区域志办、党史办、政策研究室、新闻出版等单位建立横向联系, 拓宽信息面, 形成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收藏地方文献的工作网络。 (6) 加强对地方文献的宣传力度, 争取政府和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

2. 整理特色文献

首先对已经在馆的纸质、电子数据的乌江流域文化特色文献资源进行整理、确认。可以以名人为主线、以名胜古迹为研究对象, 把名人与名胜古迹相结合, 历史与地理相结合为特色。并且切实立足于古迹和史料, 充分体现历史和现代结合, 做到科学性、知识性、文献性三者兼备;其次对收集到的地方文献要及时进行分类、编目等整理工作, 根据地方文献资料的不同内容和形式, 做好其书目、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献工作;第三为了保证乌江流域文化特色文献资源的系统性、完整性和使用便捷, 应实行统一、集中的馆藏布局, 不论文献的类型和分类如何, 应单独增设一个特色文献馆藏室。考虑到特色文献资源相对较少、价值较高, 除了有较多复本可以投入流通书库供读者借阅外, 其他的特色文献资源应在阅览的状况下, 不对外借阅, 主要是为了对特色文献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3. 数据库的建设

建立地方特色文献数据库是适应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 也是建设高校图书馆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的一项基础工作。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考虑完善发展自己的特色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这项工作是长期的、有计划的艰苦工作。首先, 要把本馆特色文献资源数字化, 通过组织程序, 建设书目数据库, 也可以编制索引文献、字段、述评、指南等, 而且要尽可能地保持图书期刊的原貌。其次也可以对数字化地方特色文献资源进行直接购买, 此方法是建设特色数字化文献资源的最有效的途径。但投资大, 却见效快。第三还可以利用网络的搜索和组织功能, 根据自己的需要, 进行搜索、筛选自己有用的各种信息资源, 来充实拓展自己的特色馆藏, 达到特色馆藏和资源共享的互动效应。实现地方特色文献资源的数字化管理, 既是提高地方特色文献工作质量, 又方便读者的检索和充分利用丰富的地方特色文献资源, 让读者进行研究和参考。

综上所述,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 展示乌江流域特色文化的民族风情, 发展区域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是势在必行。也正如邹华享先生所言, “是一个有始无终、任重道远的历史过程”。

摘要:介绍乌江流域文化的概况、特色文献馆藏建设的现状, 并以重庆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的地方特色文献建设为例, 探析了乌江流域文化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思路, 提出了建设乌江流域文化特色文献资源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乌江流域文化,特色馆藏,建设研究

参考文献

[1]耿正萍.高校图书馆特色建设和核心竞争力[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8 (2) :6-9.

[2]舒和新, 等.皖西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8 (8) :15-18.

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文献综述 篇5

摘要:企业文化也称为公司文化,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及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各个企业和研究者们开始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现对有关学者的综述如下: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价值

一、前言

企业文化建设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理论中分化出的一种新理论。一些西方学者认定“21世纪革新企业经营模式”的重要方向之一是“文化革新的方向——企业文化的创造与渗透”[1]。钱向阳提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隐形资产,是影响企业稳定、和谐及发展的重要因素。”[17]企业家生命成长导师,企业文化建设与运营管理专家魏宪生曾说过:“一切管理问题,都是文化问题。”

二、企业文化概述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影响巨大。但是,企业文化是什么呢?华为“基本法”的第六条提到:“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海尔的张瑞敏也说过:“企业的技术、设备、人才都可以被带走,唯独无法带走的是企业的文化。”[2]

企业文化是一种从实际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之中形成的组织文化。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被该组织成员所共同认可。多数学者从观念形态着眼,以企业价值观体系为基础,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实践来说明企业文化。普遍认为“企业文化是包含许多内容的复合体。它包括企业整体信念、价值观、理想、最高目标、行为准则、传统、风气等内容,是一种精神力量,用于调动、激发目标对象作出贡献。”[3]

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由许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达:

[1][2][3]季如先,赢的竞争优势一企业经营基本战略[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祝慧烨、肖震东等编,中国企业进化之道[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约翰.P科特、詹姆斯.L.赫斯科特等编,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美国学者约翰.P.科特和詹姆斯.L.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企业文化是指企业中一个分部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同的文化现象。

2、特雷斯.E.迪尔和阿伦.A.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是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企业环境。[4]

3、威廉.大内认为,企业文化是"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5]

(二)文化的基本特性

1、企业文化的既定性

既定性指一定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便成为了一个传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传承的连续性。一个企业有了成熟的企业文化,就好像“有一个‘已编好的程序’去适应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一个企业在产品、人事、经营方式上,随着形势变化,是很容易变化的,但是,企业的文化却难以改变,因为一个企业文化传统是历经多少人物榜样、多少传奇故事等才能提炼出来的。对于一个新进公司的人来说,这个成熟的企业文化是既定的、早就存在的了,就像一个出生在东方的人(就像中国),儒家文化传统对他而言便是既定的、早已存在的了。

2、企业文化的可塑性

尽管企业文化存在着很大的既定性,但它并不是不能改的东西,而是可以塑造、改变和创新的东西。也就是说企业文化的既定性,最终都不会排斥企业文化的可塑性。如果一个企业想要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就既要考虑到公司的传统——企业文化的既定性,又要考虑到时代的变迁——企业文化的可塑性。

3、企业文化的再造性

麻省剑桥Hammer and Company顾问公司经理迈克尔·海默和CSC Index顾问公司执行官杰姆斯·钱皮倡导了企业文化的再造性。企业文化的再造性主要是指是企业价值观上的革命,而企业文化的可塑性则是与企业文化的可塑性是既有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当企业文化的既定性越来越无法适应新行势的变化,甚至成为企业发展的阻力时,就必须进行企业文化进行重新构造,而不是对企业进行改良、增强或调整。[6]

(三)企业文化的层次性

[4] 特雷斯.E.迪尔、阿伦.A.肯尼迪等编,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5][6] 威廉.大内,Z理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刘彩虹,企业文化的三大基本特性[E],华夏论文网,2006-06-03

由低到高可分为:观念文化、理念文化、素质文化、认同文化、参与文化五个层次。

1、观念文化

观念文化是指企业的性质特征文化,通俗地讲就是能使得社会公众了解企业是做什么的,包括比较显著的企业标志、企业名称、企业产品名称等;就像超市一样,因为它的名称和标志,大家立刻就能明白其是顾客“自我服务”方式的零售自选商店,这就是企业观念文化的直接效应。

2、理念文化

理念文化是指单个企业和其他同类企业区别开来的行为特征文化。理念文化要比观念文化更深入一层,但两者都是较低层次的企业文化范畴,因为一个成熟企业,无论它是否认识到,观念文化和理念文化都是它正常运行不可少的部分,有许多特征甚至在企业成立之初就已经具备了。

3、素质文化

素质文化是规范和体现企业内部员工的职业水平、知识水平、工作技能、日常行为等等的素质特征。

4、认同文化

认同文化是反映企业内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特征,具体来说,是指企业内部个体员工对自己所属的群体乃至对整个企业的依赖、信任和热爱的程度。

5、参与文化

参与文化是最高层次的企业文化,它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决策的程度和特征;二是指企业参与社会事务的程度和特征。[19]

三、企业文化的功能

美国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在《组织行为学》中总结说:“文化在组织中具有多种功能: 它起着分界线的作用;它表达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一种认同感;更考虑到组织利益;它有助于增强社会系统的稳定性。文化是一种社会黏合剂;文化作一种意义形成和控制机制,能够引导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7]

(一)导向功能

企业文化能对企业整体和成员的价值及行为取向起到引导作用。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说过:“管理的任务就是在于使个人的价值观和志向转变为企业的力量和成就。”[8]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成员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起导向作 [7][8] 美国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郝趁义,现代中国企业文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用;二是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价值取向。这是因为一旦形成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如果企业成员在价值和行为的取向与企业文化产生悖逆现象,企业文化会进行纠正并将其引导到企业的价值观和规范标准上来。[20]

(二)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李贤民提出:“企业文化的约束不是硬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这种约束产生于企业的企业文化氛围、群体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群体意识、社会功德、规章制度等精神文化内容,会造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把企业要求转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继而达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高度一致。”[22]

(三)凝聚功能

李岩提出:“文化是一种极强的凝聚力量,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的粘合剂。”[21]员工与组织除了正式的雇佣契约之外,还存在比正式雇佣契约更重要的心理契约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员工的工作效能和组织的工作效能,心理契约关系是建立在企业文化之上,是对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组织承诺的认同和维护。[9]

(四)激励功能

企业文化使得企业成员从内心产生出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积极向上的理念及行为准则将会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成为员工自我激励的一把标尺。一旦员工真正接受了企业的核心理念,他们就会被这种理念所驱使,自觉自愿地发挥潜能,为公司更加努力、高效地工作。崇高的企业价值观带来的满足感和荣誉感使企业员工的精神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产生持久的激励效果。[21]

(五)辐射功能

左守秋和周其和提出:“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它一旦形成比较固定的模式,它不仅会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对本企业员工产生影响,而且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企业文化的传播将帮助企业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将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23]

四、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和思路

[9] 阿吉里斯,个性与组织[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1、重在领导的原则

要树立“管理者首位”思想,领导干部要做好带头作用。德鲁克一再阐明,管理层不仅使资源成为活的生产力,赋予了企业使命,还体现着现代社会的基本精神。“管理层的能力、操守和绩效将对美国和自由世界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0]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企业家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理念的升华,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缔造者、推行者,不仅个人的理念要领先于他人,更重要的是能把领先的理念转化为企业的理念、企业的体制、企业的规则。领导者应力图向人们“灌输企业生活中的一条新定律:文化中存在力量。”[11]

2、系统运作的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作为一项战略性、长期性的工作,它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决不能凭空想像一蹴而就,要树立“打持久战”的理念。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铸基”和“铸魂”工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它的建设是一个渐进过程,必须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搞好整体设计,分步推进,分层次落实。必须明确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管理层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实践层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只有上下戮力同心,协调运作,才能把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25]

3、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最重要资源。企业文化模式必须以人为中心,充分反映人的思想文化意识,通过企业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发挥首创精神,企业才能有生命力,企业文化才能健康发展。[12]

一方面,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文化,它需要强调对人的管理,并把强调“人”的重要性有机地融合到追求公司的目标中去。

另一方面,赵静和梁洁慧说过:“企业员工才是企业的主人,企业要通过尊重人、理解人来凝聚人心,企业文化要通过激发人的热情,开发人的潜能,来极大地调动人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更有凝聚力,最大限度的给企业带来高收益与高质量。”[24]

4、讲求绩效的原则

刘文博和张淑东提出:“绩效是企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源泉,传统的单纯以绩效为原则的企业已经慢慢丧失了活力,现在应转向发展企业的软实力,即将文 [10][11][12] 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阿伦.肯尼迪、特伦斯.肯尼迪等编,公司文化[M],三联书店,1989

杨晓芳,和谐企业文化浅谈[J],商情,2014(1)化注入产品之中,以文化驱动绩效,以文化让企业产品焕发新的生命力。”[26]

要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进行企业文化的塑造,在实施中起点要高,要力求同国际接轨、同市场接轨,要求精求好,搞精品工程,做到重点突出,稳步推进。要使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大要素协调发展、务求实效,真正使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为企业的科学管理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服务。

5、个性化的原则

企业文化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科学,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文化。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关键在于突出企业的鲜明个性,追求与众不同的特色、优势和差别性,培育出当今时代要求的,能够促进企业整体素质提高、健康发展,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

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看清企业历史、现状、未来的实际情况,重视挖掘提炼和整理出具有企业鲜明特色的文化内涵来,走出一条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之路。[27]

(二)培育共同价值的观念

企业价值观念的培养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企业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但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等等不尽相同,每个人的价值观也不一样。陈维财提出:“企业价值观念的培育是通过教育、倡导和模范人物的宣传感召等方式,使企业职工扬弃传统落后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念,并形成共识,成为全体职工思想和行为的准则。”[29]

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选择事业领域、确定长期奋斗目标和经营战略的基础,是企业吸引和凝聚优秀人才、不断保持旺盛精力的源泉,是管理者和员工的思维方式、判断事物的准则,是企业建立自己的业绩评价体系和利润分配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和成功关键。[13]

(三)确立正确的经营哲学

吴凤英提出:“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方法论原则的企业经营哲学,是企业一切行为的逻辑起点。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确立正确的经营哲学。确立企业哲学,需要经营者对本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特点进行全面的调查,运用某 [13] 雷斯.E.迪尔、阿伦.A.肯尼迪等编,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些哲学观念分析研究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实现途径,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经营理念,并将其渗透到员工的思想深处,变成员工处理经营问题的共同思维方式。企业经营哲学通常应在代表企业精神的文字中体现,这不仅有利于内部渗透,而且也便于顾客识别。”[30]

经营哲学确立的关键是要有创新意识,创建有个异性的经营思想和方法。企业经营哲学“是企业集体信念在哲学意义上的高度理论概括,是指导企业行动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是企业精神的基石。”[14]

(四)构塑企业精神

吴凤英提出:“企业精神构塑是在企业领导者的倡导下,根据企业的特点、任务和发展走向,使建立在企业价值观念基础上的内在的信念和追求,通过企业群体行为和外部表象而外化,形成企业的精神状态。”[30]

企业精神构塑,一是确定企业的个性和经营优势,从而加强员工的认同感,而后增强员工的信心,形成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二是引导和培育员工服务至上、顾客第一的服务理念,增强企业竞争力;三是在企业建立和谐的内部关系,提倡合作团结精神;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让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计策;五是将企业精神提炼为文字表达,加强员工的理解和记忆,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五)企业形象设计

蔡卫东提出:“企业形象指的是人们通过企业的各种标志(如产品特点、行销策略、人员风格等)而建立起来的对企业的总体印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形象能否真实反映企业的精神文化,以及能否被社会各界和公众舆论所理解和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企业自身的主观努力。”[28]

企业形象设计一般有形象调查、形象定位和形象传播三个阶段。形象调查是了解公众对本企业的认识、态度与印象等方面的情况,为企业形象设计提供信息。形象定位是在形象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用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高低程度对企业形象进行定位。形象传播是以广告或公关方式,将企业形象的有关信息向社会传播,让更多的顾客认识和接受,从而提高企业形象。

[14] 陈佳贵,企业管理学大辞典[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五、总体评述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企业文化以人为本,把员工的素质的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看作企业发展的动力。没有企业文化,就意味着没有企业价值、企业精神和企业准则,企业就无从维系,无产业可谈,无发展可言。[15]“在进行国际合作和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不断优化企业文化基因,努力形成独具本企业特色和由于竞争对手的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转化为企业软实力,转变为企业竞争力。”[16]

弯桂清说过:“企业文化不是口号,更不是摆设,我们决不能只把企业文化喊在嘴上、印在书上、挂在墙上,而要让企业文化真正融入到企业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让企业文化源于企业、发展于企业、服务于企业。”[18] 一个人不学习文化,不会成为有用之才,一个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其建设将很难有大作为。正如大卫.奥格威所说:“没有文化的人是一个愚蠢的人,而没有文化的企业,则是一台失控的狂乱旋转的机器”。只有具有优秀文化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跻身世界强林。[29] 基于各个专家的研究成果,我认为现下的企业应当在了解本企业的情况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得企业能够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15][16] 李明克,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40~

41祝慧烨、肖震东等编,中国企业进化之道[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参考文献

[1]季如先,赢的竞争优势一企业经营基本战略[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2]祝慧烨、肖震东等编,中国企业进化之道[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约翰.P科特、詹姆斯.L.赫斯科特等编,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特雷斯.E.迪尔、阿伦.A.肯尼迪等编,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5]威廉.大内,Z理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6]刘彩虹,企业文化的三大基本特性[E],华夏论文网,2006-06-03 [7]美国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8]郝趁义,现代中国企业文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9]阿吉里斯,个性与组织[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0]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1]阿伦.肯尼迪、特伦斯.肯尼迪等编,公司文化[M],三联书店,1989 [12]杨晓芳,和谐企业文化浅谈[J],商情,2014(1)

[13]雷斯.E.迪尔、阿伦.A.肯尼迪等编,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14]陈佳贵,企业管理学大辞典[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5]李明克,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40~41 [16]祝慧烨、肖震东等编,中国企业进化之道[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17]钱向阳,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4):160~ 163 [18]弯桂清,企业文化建设重在“落地”[J],商情,2014(2):269~269 [19]赵寿红,浅谈企业文化的层次性[J],上海管理科学,1999(2):135~137 [20]王冬岩、王春岩,试论企业文化的功能[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S1):29~30 [21]李岩,企业文化的功能[J],工会博览,2012(20):27~27 [22]李贤民,企业文化的功能与建设[J],科技信息,2010(34):12~12 [23]左守秋、周其和,浅析企业文化的功能及建设内容[J],硅谷,2008(5):180~180

馆藏文献建设 篇6

[关键词]地方文献;馆藏建设;公共图书馆;地域文化特色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409—02

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地域范围内的符号文化,是不同地域文化差异性的重要标志,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名片”。塑造“城市名片”,弘扬地域文化特色,增强城市竞争力,推进文化强市战略,是当今中国城市文化建设的热门课题。地方文献是指与本地方相关的一切资料,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涵盖了地域文化的方方面面。公共图书馆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开展地方文献的收集和馆藏建设,为城市文化研究和建设提供专题文献服务,不仅适应当今城市发展需求、弘扬地域特色文化,还有利于促进地方文献工作科学有效开展。

1地方文献与地域文化的密切关系

地方文献是指与本地方相关的一切资料,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地方史料、地方人士著作、地方出版物。地方史料是关于本地方的一切情况的记载,取决于著作内容的地方特点;地方人士著作是关于本地方知名人士、劳模、烈士以及与本地方建设有关的各地方重要人士,他们的著作、手迹、纪念文学等也包含在内;地方出版物是指本地方雕印、出版的文献资料。地方文献记载和反映地方的历史发展、学术思想、特色文化、风俗习惯、典章节庆、民间艺术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能够为本地域特色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文献和信息资源。

地域文化,从抽象概念来讲,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而不同地域内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不同,便导致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也就有了地域特色文化。从具体内容来看,地域文化包涵三个层次:物质层面的、制度层面的、哲学层面的。物质层面的文化包括特定地域的语言、饮食、建筑、服饰、器物等;制度层面的文化包括特定地域的风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等;哲学层面的文化则指特定地域人们的价值取向、群体人格、审美情趣等。地域文化特色是特定地域的符号文化,是不同地域文化差异性的重要标志,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名片”。

由上述基本定义和分析可见,地方文献和地域文化具有一个鲜明的共性:地方性。基于共同的地域范围,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地方文献收录的资料,是与本地方一切情况相关的,涵盖地域文化的各个层面,不仅记载本地方的饮食、建筑、服饰、器物、风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等具体的符号文化,还为这些符号文化背后的“地方n生”和“民族性”的深层文化研究提供基本的参考资料。地域文化特色是由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它具有历史发展上的传承n生和文化外观上的独特性。研究地域文化特色,对特定地域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公共图书馆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方文献收集

地方文献收集是地方文献馆藏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基于地域文化的地方文献内容广泛、载体多样,需要建立系统、有序的收集策略。公共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的重要步骤有二:一是定义文献收集的主题与范围;二是确立有效的收集途径与方法。基于地域文化特色进行地方文献收集,同样需要依两大步骤展开工作。

2.1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定义地方文献收集主题与范围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定义地方文献收集主题,应当围绕各个地域文化特色,对设立相应主题的必要性、合理性、实用性展开科学分析。在必要的情况下,对于重要主题需建立相应的特色馆藏。重要的主题一般包括地方名胜、名人、名产和名俗等,每一个著名的地方特色都有可能成为特色馆藏专题。地方公共图书馆作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的重要一员,对本地域的文化特色、城市文化建设重点都有很好的把握,为合理定义地方文献收集主题打下基础。

公共图书馆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定义地方文献收集范围,应从整体着手,先界定文献内容,再细分文献类型,力求分类清晰、内容全面。从整体内容分析,地域文化包括三个层次:物质层面的、制度层面的、哲学层面的。物质层面的地域文化包括本地域的语言、饮食、建筑、服饰、器物等;制度层面的地域文化包括本地域的风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等;哲学层面的地域文化包括本地域人们的价值取向、群体人格、审美情趣等。凡是涉及上述内容的地方文献,都应当纳入收集范围。从文献类型看,地方文献应当收录各种类型的资料,包括专著、期刊、报纸、方志、年鉴、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手册、百科全书、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技术标准与规范、产品样本和说明书、技术档案、地理图谱、手稿、笔记、信札等。

2.2基于地域文化特色探求相应的地方文献搜集途径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所定义的地方文献收集主题和范围,是确立文献搜集途径的基本依据。不同主题和范围的地方文献的来源有所差异,为探求有效的搜集途径,我们需要对具体的主题进行具体分析。从学术角度讲,每一个主题或地域文化特色都可以定义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我们可以针对该研究领域进行初步分析,了解该领域文献的主要来源。一般分两大方面展开分析:正式出版的文献、非正式出版及未出版的资料。针对正式出版的文献,通过了解该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机构等,可以较为容易地把握这些文献的来源和搜集途径。对于非正式出版及未出版的资料,则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可见,对于非正式出版和未出版的材料搜集是更为困难的,这类资料的不易获得性也令它们更加珍贵和具备参考价值。本地公共图书馆在获取此类资料方面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在搜集和保护这些资料上也宿负重任。公共图书馆开展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方文献搜集工作,理应加强这一方面的投入,开展对地域文化特色的深入研究,探求有效的文献搜集途径,力求建立独具特色的馆藏,而不是仅仅收藏一些容易获得正式出版物,欠缺地方特色及独特价值。

3公共图书馆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方文献馆藏体系建设

科学地建立地方文献馆藏体系,便于有效地保存、整理和开发地方文献,提高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服务工作的效率,更好地发挥地方文献为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服务作用。不同地域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组成存在差异,相应的馆藏体系构建也因馆而异。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建设馆藏体系,科学设置特色馆藏专题,将有效提高地方文献信息服务质量。

3.1基于地域文化特色搭建地方文献馆藏体系

搭建馆藏体系,应当遵循由整体到部分的原则,首先确立馆藏的主体框架,然后确定框架内部的细化与分类原则。从涉及的地域文化内容上看,地方文献馆藏的主体可划分为两大部分:普通地方文献和专题地方文献。如前文所述,专题地方文献是由各地域的文化特色所决定的。与一般的馆藏文献相比,地方文献整体中包含更多的特色专题馆藏,不能一概而论地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进行整体分类、编目和排架。对于具备一定规模的的地方文献专题(这里“规模”大小的界定,由各馆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建议设立特色馆藏,建立专架,设专人管理。特色馆藏的分类和编目仍然遵循中图法,但是其排架是独立的,不与其他地方文献相混合。对于普通的地方文献,其分类、编目、排架与管理可按照传统的图书馆馆藏规则开展工作。

在设立的地方文献主体框架内,文献资料的分类一般依照中图法进行。然而,基于地域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地方文献资料的载体形式呈现多样化。如何对这些不同的载体形式进行管理和分类呢?这种细分也应当从属于主体框架,区分普通地方文献和专题地方文献。将这些资料中属于专题地方文献馆藏的部分归入专架,在专架内部,将不同的载体类型加以区分。对于普通地方文献的多种载体,也按照载体类型进行分类排架。在各载体类型中,仍依照中图法进行分类和编目。为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文献形式,公共图书馆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创新服务方式。

3.2围绕地域文化特色建立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

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多样,仅仅依靠传统的实体馆藏无法得到全面的诠释。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可从多角度介绍和展现地域文化特色,不仅为学者们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搜索和获取途径,也为广大市民搭建了一个文化欣赏的平台。围绕地域文化特色建立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的基本流程有:第一,进行市场调查、科学论证,选择利用率高、用户需求大、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和本馆馆藏特色的专题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第二,掌握待数字化资源的数量、分布、品质、版权状况等具体信息,提出资源数字化及素材收集与处理的实施方案。第三,参考相关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标准,选择科学的信息资源建设标准规范,选择适用的、成熟的、可扩展性好的技术;第四,将整理并编辑好的素材入库,通过智能软件或人工方式提取元数据,进行内容标引,建立统一完善的后台数据库;第五,设计发布内容的服务界面或载体形式,提供相应的查询与使用工具,建立强大、简单陕捷的检索系统和友好的用户界面。

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方便、快捷、全面的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在制定数字资源的加工标准时,应当遵循通用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的原则来进行。通用性是指特色数据库建设遵循的标准与规范应当与本馆其他数字馆藏相统一,而不是让特色数据库成为一个专用的系统。开放性是指在制定标准时要坚持开放原则,有利于把其他信息资源吸收进来,更能够经受技术的变迁和时间的考验。实用性是在数据库资源的加工和提供使用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用户实际需求为导向,最大限度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在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上,根据读者需要,实现地方文献数字资源的有机重组,深化地方文献服务,发掘城市文化传承的亮点,为弘扬和传播地域文化特色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乔好勤.地方文献的范围及其界定原则[J].图书馆论坛,2007,27(8):86-90.

[2]张风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4):63-66

[3]楼晶.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策略研究——苏州、宁波、汕头、佛山图书馆比较[J]图书馆论坛,201 2,32(5):74-77.

[4]陈宝昀.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原则与流榭[J]_图书馆学刊,2012,(11):47-49

[5]王灿荣.公共图书馆基于“城市记忆”的地方文献建设策略[Jl_现代情报,2012,32(12):137-139.

馆藏文献建设 篇7

傣族医药学具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内容丰富, 是被国家认定的继藏、蒙、维之后的民族医药之一, 是我国医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傣医药是傣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丰富经验的积累和集体智触的结晶。傣医药学是傣族人民同疾病作斗争而总结出的传统医学, 它有着较系统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 是中国传统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理论体系认为自然界存在风、土、水、火“四塔”, 而人体同样由风 (气) 、水 (血) 、火、土“四塔”构成。四者平衡则身体健康, 四者不平衡人则生病。在疾病的诊断中也是运用四塔理论为指导来进行望、闻、问、摸等手段诊断疾病, 并总结出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治疗方面也是根据四塔之盛衰, 选用四个成方并配伍其它药物以整调患者体内四塔之间的平衡, 从而达到治病目的。傣医还根据当地气候特点, 将一年分为冷、热、雨三季, 选用不同的方药治疗不同季节的疾病。傣医治疗疾病, 除采用内服、外用, 内外合治三种治法外, 还有一些独特的治疗方法。如睡药、敷药、蒸药、薰药、研磨药、刺药等。历代“摩雅” (傣医) 通过自身的实践, 不断积累经验, 形成独特的理论, 这些理论大多被记载于贝叶经和纸板经上用来传承。

傣医学的发展主要通过对文献研究而逐步实现, 文献研究不仅对完善起理论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对傣医各科的发展以及指导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是发展傣医学的基础。早在1984年11月23日, 国务院卫生部就颁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全国民族医药工作的几点意见的通知》, 提出了民族医药学是祖国医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民族医药事业, 不但是各族人民健康的需要, 而且对增进民族团结, 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傣族医药文献馆藏古籍偏方数字化整理方法

近代史上, 傣族居住的边疆地区疟疾、霍乱、伤寒、鼠疫等十多种烈性传染病流行, 尤以疟疾为盛。傣医药为傣族人民的生存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 傣族人民积累了宝贵的医药知识与经验, 尤其是一些偏方、验方,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 对于治疗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病都有很好的疗效, 在防病治病方面也都起着重要作用, 是边疆医药事业的重要力量。傣族是个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民族, 依照习俗, 所传承的经文、经书都被收藏与佛寺中, 而一些医药偏方大多记录在贝叶经和纸板经上, 但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 佛寺中所收藏的文献或残破或不完整, 如一些手抄本也由于年代久远而残破不堪, 有的已经消失, 还有一些口头相传的民间验方、偏方也在逐渐消失, 这些都需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抢救整理[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数字化技术已进入各个领域并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古籍数据化也提到了新的高度, 2007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制定古籍数据化标准, 规范古籍数字化工作, 建立古籍数据库资源”的具体要求。由此可看出国家对保护民族古籍文化是非常重视的[2]。傣族医药文献古籍数字化是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组通过对傣族医药文献馆藏古籍偏方的查询、搜集, 对采集到的傣族医药文献馆藏古籍偏方进行了现有条件下的数字化整理。

傣医药文化具有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针对它的这一民族性与独特性在对它的传承发展、保存管理上以及在保留傣医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课题组通过实地走访、田野调查、访谈老傣医等, 将收集到的傣医药资源 (如一些手抄本、一些口头相传的民间验方、偏方, 治疗病患的实际事例, 以及佛寺僧侣为病人治病时实施的一些特殊的措施和方法) , 采用“原始纸质型数字化整理、图片零散资料的数字化整理、录音和影像资料的数字化整理”等方法, 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 实现信息整理、整合, 多角度关联查询及相似信息聚类, 为傣医药研究工作提供方便、快捷、可靠的新途径, 为国内外傣医药学者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 从而使傣医药得到更广大的推广, 并得以大范围地收集, 让更多人了解傣医药文化、了解傣医药, 使傣医药的应用走向生活、走向世界。这将促进傣医药文献古籍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为实现傣医药资源信息的存储、交和处理创造了交流平台, 让人们在了解傣医药, 使用傣药的同时, 利用现代的信息电子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最大度的减少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方便信息的使用、更新和储存, 为最终实现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打下基础[3]。通过信息互换交流, 可促今后傣医药文献古籍的收集、补充、继承更趋于完整, 为医药研究工作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信息交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对傣医药相关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中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旭.古籍文献的数据化与存在的问题[J].安徽文学, 2010, 2.

[2]范锦泉.我馆的古籍整理与保护[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2009, 9.

馆藏文献建设 篇8

一、改变原有的服务模式, 促进知识传递和共享

更新服务理念, 明确图书馆的宗旨, 利用图书馆馆藏、技术及人员优势,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丰富服务方式, 切实满足读者的需求, 拓展图书馆服务职能和服务范围, 虚拟大学、远程教育将成为21世纪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相互信任、开放式交流、互动式学习、知识共享和鼓励创新为核心价值观的图书馆文化。将文献资源活化为知识资源、动态知识组织与知识发现, 建立开发隐性知识的机制。“知识服务”工作不再是以规范化的文献资源收藏和组织为标志, 而是以灵活的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和调动知识工作者的智慧进行的特定问题的分析、论断、解决为标志。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取向和“大服务观”的服务原则, 并且还要强调服务内容的知识性。

在高等教育里, 信息通畅至关重要。图书馆在学校中不引人注目, 导致了图书馆不能充分参与学校活动。馆藏的深度和质量不均衡, 并且钱只花在了研究性的馆藏上, 一些人不理解通过其他方法也能满足课程的需求。现代图书馆不仅是一个获取知识的中介及知识共享和知识转化、交流、学习、教育、创新的场所, 而且能改变人们的生活, 提供了终身学习、丰富文化、充实经济、娱乐享受的机会。提供各种著作、知识和信息的自由开放存取。

二、在传统藏书体系中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图书馆馆藏建设从过去传统的图书馆到现在的自动化, 再到数字化, 这具有时代的特点。在购书经费相对紧张的状况下, 盲目的追求“大而全”的馆藏体系, 无疑是不明智的, 也是不可行的。建立馆藏特有文献共享体系, 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由于各馆各自为政而带来的资源配置重复浪费的状况, 使各馆拥有优势互补、统一合理的馆藏体系。

图书馆就是为社会提供信息传播与交流的场所, 它担负着保留人类文化遗产、传承人类文明的使命。无论从文献的载体形式, 图书馆的内部结构, 图书馆的管理方式, 还是信息的存取、交流、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馆内工作人员的结构, 读者构成等方面, 都体现着显著的多样化特点。图书馆的资源结构应具有多样性的显著特点, 在馆藏资源的构建上, 应更加突出其合理性, 包括确定各种类型文献的入藏分布, 考虑在符合藏书规律的前提下突出馆藏特点。

可根据其特点, 建馆方针及服务对象等因素, 考虑建设特色鲜明的馆藏体系。推行馆藏的特色化, 形成馆藏特色和特色馆藏, 这既是图书馆优势的体现, 更是吸引读者的关键。地方特色馆藏资源是图书馆特色的集中反映, 是图书馆吸引读者、提高社会影响力的核心资源, 它不仅充分展示了图书馆的个性, 也成为图书馆提高服务竞争力的重要品牌。选择其中一部分能够充分反映地方特色资源的文献, 将它们汇集起来, 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特色文献库。特色文献库建设的关键在于“特色”, 已经有了同类还要建设就是重复, 如果自己的资源还不及别人, 即使建成也不会有生命力。与建设传统特色馆藏一样, 特色资源可以按专业或主题特色建, 可以按地方特色建, 也可以按文种特色建, 还可以按信息的类型建, 不必追求面面俱到, 在某一方面形成特色, 能够满足读者的特定需求即可。

要使馆藏文献具有特色, 就要了解社科领域的各个学科的基本情况。既要收集由多个学科整合而成的关于该学科本身的理论文献, 收集由学科生长出来的各个应用于人类的文献, 又要收集由其他各个学科分化而成的有关学科内容的文献。我们在收集学科文献的时候, 还要注意到其他相关学科具有全学科指导意义的文献。

形成馆藏特色, 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它要求不断丰富我们的学识, 也就是与时俱进。但这又是一个必须坚持的原则, 作为一个专业的分馆, 资金、馆舍都有限, 我们不能搞“小而全”, 什么书都买, 不能建一个“小院馆”、“小国图”, 这样不仅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而且淹没在书海之中, 失去特色的同时, 也失去了我们专业馆存在的价值。

三、搞好地方文献馆馆藏建设与人才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

高质量的馆藏需要高质量的人才, 他们不仅要掌握图书馆理论, 有良好的角色意识和职业道德, 有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专业技能, 还要有所服务的专门领域的知识。既要引进接受过系统专业训练的人, 还要靠对本单位原有人员的培训提高, 原有人员有年龄大、知识老化的问题, 但他们熟悉情况, 有实践经验, 学习新东西, 接受终身教育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现实。

图书馆一直强调服务范围, 从而把图书馆员从服务的后台推到了前台, 从始终为人作嫁衣的服务性配角转变为学术与服务并重的主角。图书馆员是提供良好服务必不可少的一环, 因此应不断地投资于馆员发展, 鼓励馆员参与, 支持开放式交流, 提供学术工作的环境。图书馆员应是知识的导航员, 其素质要向专业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图书馆对地方文献库人员知识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 不再满足于单一的知识结构, 也不再片面强调图书馆学专业文凭, 从未来图书馆发展及人才的素质结构上看, 它需要的是复合应用型人才。除了精通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知识, 还应涵盖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在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地方文献中获取有价值的地方文献。既要重视静的资料又要去注意收集的资料, 懂得如何配置最好的资源, 运用传统的评价和选择能力, 为读者提供引导。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 通过接受继续教育, 不断更新知识, 完善知识结构, 培养综合的信息处理能力, 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图书馆员必须抓住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流, 抢占服务的制高点。再也不仅仅是从事载体意义上的文献交流, 而是内容意义的信息交流。不仅要传递资源, 而且要组织资源, 甚至要创造资源。善于利用相关科技, 了解书籍的历史及图书馆专业知识, 具备全球的视野。

四、地方文献资料的征集

开辟地方文献库应配备专人管理, 为社会提供从阅览、复制到咨询、接受课题研究和代查资料的全面服务。还应靠研究人员提供推荐书单, 利用现代化手段, 利用网上资源和信息, 依靠馆际互借等方式解决。要注意馆藏地方文献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譬如从现在开始对期刊内容新, 时效性好, 当前理论问题反映得快的, 订阅要力争“齐而全”完整收整。平时采集文献力求购全, 这一层次的文献即使国家图书馆、地方大型图书馆没有, 我们也要广泛收集这方面的信息, 夯实基础。即使花费精力较大, 也要搞好。

具有地方特点的文献, 包括地方文献和地方所需专业文献两个方面。所谓地方文献, 是指凡涉及本地区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科学等方面内容的文献资料。地方文献记载着从古至今本地区的历史沿革、经济特点、自然环境、风俗人情、文化古迹等情况, 它为研究本地区的历史和现状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对发展本地区的经济、文化、科学事业, 特别是发挥本地的优势, 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地方文献的范围, 一般包括地方史料、地方名人著述及传记和地方出版物。地方史料是指本地区历代方志和内容涉及本地区的著述、专著、论文, 散见于报刊上的文章、图片。这是地方文献的基本类型。地方名人著述及传记, 指本地区著名的作家、学者、科学家、领袖人物、社会活动家、革命先烈、英雄模范等人的著作与传记资料。地方出版物是指本地区编辑出版的反映本地区特点与成果的有价值的文献。所谓地方所需专业文献资料, 是指符合本地区经济文化现实需要与长远需要的有关专业学科的文献。确定收藏的范围与重点要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建设优势和科学文化发展特点, 以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特殊需要。

地方文献资料的地域概念系指地区历史上最大行政管辖区, 具体包括现辖区域在历史上变更交叉时所涉及到有关地方文献征集的范畴。

反映地区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文教卫生、名人轶事、古迹遗址的书刊文献、画册手迹、照片图表等出版物均属地方文献的征集范畴。具体包括:

1、建国前地区出版的县志及各种资料;

2、建国以来地方批准新修的各种志书 (含综合志, 专业志、行业志) 及为编撰志书所出版的各种资料;

3、各单位在修志过程中收集的各种原始资料;

4、在地方公开出版和内部发行的有价值的各种图书、杂志、报纸资料;

5、国内外出版的有关反映地方的

历史、地理、政务、外事、经济贸易、科教卫生、文化名胜的著述、大事记、统计资料、年报、画册、企业名录、优产品目录等书刊资料。

6、曾寓居在该地区以及在该地区

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名人的作品、传年谱、手迹手稿、轶事照片及他人所著有关研究评论资料;

具有地方文献功能的各种工具书。

(1) 地方历代市、区、县的党、政、军官员任职名单。

(2) 建国后地方历届市、区、县人代会、政协民主党派任职名单;

(3) 建国后地方历届市级以上劳模、先进工作者名单。

(4) 建国后地方各界所举行的大规模活动的文字资料、照片等。

以上地方文献征集的范围应列入图书馆重点征集计划, 长期积累。可以请出版单位赠送或价送1—2份样本于图书馆地方文献库永久珍藏。或者欢迎符合上述地方文献范围的编著者、收藏者签名题词赠送作品、藏品、复印件。收集各单位将修志过程中的各种原始资料或复制件。还可根据收藏需要直接向有关单位或个人征求资料。凡赠送提供地方文献资料的单位和个人, 图书馆均应列目录记入地方文献史册, 并发给证书。

最后还应正确处理文献和使用的关系, 文献是基础, 服务是目的, 建馆的宗旨就是应该是为读者服务, 馆藏建设也应该首先把满足读者需要放在首位。文献与使用, 使用放在第一, 这是一条重要原则。对于珍善本的使用也要本着这一原则, 如果珍善本珍贵到什么人都不能碰一下, 这种珍善本又有什么意义呢?那不过是一堆废纸。只要出于研究的目的, 我们尽可以给他们提供阅读的方便。图书馆工作人员绝对不可以因为怕麻烦, 拒绝为读者认真查找文献, 更不可以明知有某种文献, 却执意封锁, 有意不为读者提供, 这是职业道德问题。

摘要:拓展高校图书馆服务职能和服务范围, 丰富服务方式, 切实满足读者的需求, 展示其个性, 保证馆藏资源确实具有自身的特色, 成为当今高校图书馆提高服务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本文在高校建设地方特色馆藏文献上提出了一点建议。

关键词:馆藏建设,地方文献,特色

参考文献

[1]张开凤、刘海燕“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之思考”, 《河北科技图苑》, 2002年。

[2]报告Ina Fourie.Librarians and the claiming of new roles:how can we try to make a difference?Aslib Proceedings, 2004 (1) :62-74

馆藏文献建设 篇9

1 图书馆文献资源结构问题

馆藏文献资源结构是图书馆根据自身的服务对象和任务, 把不同学科、不同文种、不同水平、不同载体形式的文献收集、整理, 组成一个有主有从、有专有博、相互配合的整体[1]。高校图书馆肩负着行使教育和传递情报的职能, 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 在文献资源结构方面也出现诸多问题。

1.1 外文资源偏少, 文种单一。外文文献能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提供先进理论和学科前沿信息, 其数量和文种的多寡,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校学术水平和支持科研的力度, 图书馆要服务学校教学和科研就必须拥有更多数量的外文资源, 但由于外文资源购置价格昂贵且每年价格都有很大涨幅, 虽然各馆经费在逐年增加, 却远远跟不上外文数据库和图书价格的上涨, 造成外文资源积累偏少, 资源类型单一。就我校而言, 目前拥有外文图书6.6 万册, 外文数据库18 个, 与学校师生当量数两万六千人相比较, 人均占有量偏少;语种结构方面主要集中为英语, 像法语、俄语、德语等语种比较少;由于经费的制约和资源的涨幅, 每年外文图书增加很少, 数据库数量增加有限, 像SCI、IEEE、SAGE、Web of Knowledge等师生需求强烈的数据库都没有购买。

1.2 文献收藏不完整不系统。图书馆的文献都是有一定的时效性的, 一般文献越新颖, 收录越及时, 使用价值就越高, 利用率也越高, 当年出版图书入藏比例可以评价各馆当年新书采购情况, 也能反映馆藏文献的活力[2]。由于每年出版图书量和采购方式等的制约, 各馆新书不能全部采购, 还有片面强调专业化和馆藏特色, 而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资源购置更少, 满足大学生课程学习和综合素质教育的教科书、参考书、工具书及一些基础性期刊收藏不系统、不完整。另外, 这些人文社科类图书和期刊, 由于读者阅读数量大、经常修订等原因剔旧更新较快, 很容易造成馆藏不完整。我馆今年新进图书10 万册, 购置经费400 万, 大量的图书都选择了科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等, 而社会科学、法学、文学和艺术方面的书购置比较少, 期刊报纸中人文社科和素质教育类的收藏不到总数的三分之一, 这种不完整不系统收藏资源的方式也必然影响学校教学工作, 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 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岗位型、技术型人才形成阻碍。

1.3 重点学科文献保障不足。重点学科文献保障是提高文献利用率和使用价值的重要标志之一。各馆由于专业设置和学科范围的差异, 学科文献的保障层次良莠不齐, 重点学科文献保障不足, 覆盖范围不全, 馆藏比例与专业设置不对等, 体现不出" 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的特色;体现不出权威性、唯一性和全面性, 无法满足教师科研和读者的阅读需求。目前我校有1 个国家重点学科, 8 个省级重点学科, 涵盖40 个二级学科, 形成了以地矿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 以工科为主体, 工、理、文、管、法、经、艺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办学格局, 但重点学科藏书积累有限, 没有凸显本校重点学科的优势馆藏, 学科外文期刊增加和积累更少, 也没有完全涵盖所有重点专业[3]。

1.4 自建数据库少, 更新时效慢。根据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 图书馆自建的数据库非常少, 自我更新时效比较慢, 甚至很长时间不更新。像北京大学图书馆, 其在线数据库约有230 个, 自建的数据库却为个位数, 由此说明高校图书馆引进和购人的数字资源多, 而自建的数字资源却非常少[4]。我校目前拥有数据库52 个, 自建数据库有8 个, 这些数据库相对于数据库总数来说比较少, 并且没有形成自己特色, 自建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库”中的论文在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都可以检索到, 造成重复建设, “数学建模专题数据库”和“成果数据库”每年更新数据不多, 更新速度比较慢, 利用价值也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2 文献资源结构问题分析

2.1 合作进行资源建设机制不完善。图书馆馆藏资源保障不足, 重点学科和特色外文资源建设滞后, 除了各馆经费的制约和网络资源等的原因外, 还表现在共享不够成熟, 合作进行资源建设的机制不完善, 缺少合作进行资源建设的统一组织和政策支持, 各馆资源建设自成一体。像“985”和“211”等重点高校, 采购的数据库和图书价格高昂, 采购数量也比较多, 而一般普通高校采购比较少, 只能通过资源共享、馆际互借来解决少量文献需求, 但要解决读者普遍的文献信息需求, 只仅仅靠资源共享而忽视图书馆合作进行资源建设, 那么只能使自己陷于被动的境地[5]。

2.2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存储设备不完善。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图书馆除了利用购买的图书、报纸、期刊等纸质资源外, 也可以通过网络、计算机和存储设备获取电子资源。目前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存储设备不尽完善, 无法跟上日益发展的大数据时代要求, 造成电子资源的获取、存储、发现、积累不顺畅, 各馆对于海量数据的处理、数据应用和数据服务显得盲目被动, 无形中造成了资源的互补性差, 保障能力下降, 文献不能系统收藏存储, 在读者获取馆藏纸质资源得不到满足时, 也无法通过先进的设备获取电子资源, 从而影响了馆藏结构, 降低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2.3 采访人员素质制约文献资源结构。网络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给采访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很多馆采访人员配备不足, 更换频繁, 没有形成团队和梯队, 采访人员不具备文献素养、语种知识和学科知识, 采购手段和技术落后, 形式单一, 对科技前沿和动态数据发现抓取显得力不从心, 不了解图书市场、出版动态以及学校的学科建设发展, 不了解读者需求、阅读偏好和学校的专业设置。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文献采访的各种活动和质量, 造成资源采购层次不高, 数据库更新不及时, 外文收藏加工受限, 馆藏文献资源结构逐渐趋向不完善不合理。

2.4 经费的安排不恰当。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读者阅读的载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纸质资源阅读量不断下降, 电子资源阅读不断上升, 一些高校馆为了满足学校教学评估需求, 保证年新进图书册数和人均拥有图书册数, 只能使用大量经费购置纸质图书、期刊和报纸, 甚至加大其采购的副本量, 影响了图书馆购买电子资源和现代化设备的经费。再有高校学科专业在不断提升和扩展, 新兴学科增多, 文献资源建设经费使用的范围扩大, 经费使用分配的影响因素增多, 某些经费被挤占挪用, 都不同程度影响到了馆藏资源结构。

3 高校馆藏文献资源结构建设的方法对策

3.1 合理安排文献资源建设经费和比例。合理安排资源建设经费是高校图书馆评价和优化文献资源结构的关键,也是发挥馆藏资源最大效益的关键。高校图书馆要积极争取学校更多经费支持,同时在经费使用中减少纸质图书和期刊比例,增加电子资源的经费比重,制定好每年经费政策,协调好重点学科与新兴学科、普通学科的经费额度。就目前我校 750 万元经费而言,纸质图书年经费安排为 250 万元,期刊为 100 万元,电子资源为 300 万元,学生自助设备、网络存储为 80 万元,其它经费为 20 万元,经费使用比例控制为:5:2:6:1.6:0.4 比较合理,对我校资源建设结构合理布局、设备改造和书籍存放都具有很大的保障作用。

3.2 加强文献资源人才队伍建设。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选拔具有高素质、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的采访人员,根据学校的学科设置、学科建设、读者需求等安排专人进行文献采购,采访人员数量和岗位要相对稳定,积极发挥教师、学生、科研人员及学校文献信息建设委员会的作用,采用多样化,灵活性,多方式的采购政策来保障文献资源结构连续性。各馆要通过自身培养、外出培训、馆员互换等方式提高文献资源人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采取积极引进人才、优化结构、政策激励等方式提升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把懂业务、高素质、愿奉献、有潜力和不同专业背景的馆员分配到文献资源建设队伍中去,发挥他们在文献资源结构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3.3 提高网络自动化建设水平。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要保证学科专业和数据库等资源不断收藏和积累,拓展图书馆的新业务,自建特色数据库,就要不断加强网络自动化建设,增加计算机、自助借还机、自助查询机、阅报机、电子书下载机、自助打印扫描机等设备,提升网速和存储,利用手机、视频、语义系统来提升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准确把握馆藏资源结构的短板,弥补馆藏资源的不足,提高各类型各语种资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

3.4加快文献资源建设合作与共享。加快资源建设合作共享, 创建高校集团采购联盟;结合高校学科优势馆藏, 公共馆的人文社科馆藏优势, 出台方法和措施, 积极争取政府机构支持, 探索高校馆与公共馆的合作共享;继续做好高校之间馆际资源互享互借, 开展特色数据库合作开发、编目和研究, 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整合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文献资源开展合作共享, 发挥院系资料室的特色馆藏优势, 将院系资料室纳入学校整体馆藏, 统一规划、统一监管、统一资金调配, 联合院系开展馆藏资源结构评价和合作共享机制评价。这样, 高校馆之间、图书馆与院系之间、各馆与公共馆之间架起了文献资源共享合作的桥梁, 从而也优化了馆藏, 实现文献资源结构互补, 符合广大读者的需要。

总之, 馆藏文献资源结构的影响因素很多, 高校馆一定要加强探索研究, 整合馆藏资源, 合理调配使用资金, 注重文献系统完整收藏, 培养好文献专业采访人员, 提升自动化服务水平, 顺应网络时代发展要求, 使馆藏资源结构趋向更加合理, 使之发挥馆藏资源更大的效益。

摘要:针对网络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结构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结合西安科技大学文献资源结构体系建设的特点, 提出了文献资源结构建设的方法和对策, 为提升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结构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图书馆,文献资源,结构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凡儒, 杨海芳, 张承伟.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结构指标体系实证研究[J].图书馆论坛, 2012 (5) :113-115.

[2]高玉梅, 樊俊荣.馆藏资源结构分析与质量评价标准研究—以河北经贸大学图书馆为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综合版) , 2015, (3) :70-71.

[3]张治红.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研究—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4 (24) :122-124.

[4]吴德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才智, 2014 (32) :193.

馆藏文献建设 篇10

图书馆界学者程焕文认为:“图书馆之所以称其为图书馆,之所以在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时代,仍然能够生机勃勃,不被谷歌等取代,并且日益发展壮大,其关键是在于图书馆拥有互联网无法替代的独特学术资源、文化资源、空间资源和社会资源”。高校图书馆应该凭借自身的学术资源优势,通过参与地方文献建设,积极拓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笔者以“高校图书馆”和“地方特色文献”为主题词,对2006-2015年这10年间的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所收录的文章进行“篇名”搜索,共检出39篇相关论文。本文拟借用Excel表格对39篇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文献计量学中的几个经验核心定律,分别从来源期刊、发表年度、研究层次、作者与机构等五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特色文献建设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和研究趋势。

1 从来源期刊角度分析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特色文献建设的研究构成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布拉德福定律,从来源期刊角度来分析,更加有助于对文献资料的有效收集、整理与分析。

文献计量学中的布拉德福定律是由英国著名文献学家S.C.Bradford于20世纪30年代率先提出的描述文献分散规律的经验定律。S.C.Bradford认为:如果将期刊按其数量的多少,以递减顺序排列,那么可以把期刊分为专门面对这个学科的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各个区的文章数量相等,此时核心区、相关区以及非相关区期刊数量之比为1∶n∶n2,其中,n为大于1的常数。

根据布拉德福定律统计,我国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特色文献建设研究的39篇论文分布在33种期刊中,见表1。

根据表1的数据来计算,3个区域期刊种数的比例为5∶8∶20,显然不符合S.C.Bradford的布拉德福定律。这说明在2006-2015年的10年间,我国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特色文献建设研究的期刊尚未形成核心区域,只能说明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特色文献建设还处于待发展阶段。

2 从发表年度角度分析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特色文献建设的研究趋势

某一时期的论文发表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一学科在该时期的理论研究水平,同时,也反映了该学科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年份与年论文量作为两个分析维度,将2006-2015年间的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上有关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特色文献建设的39篇论文制作成结构图(图1)。

从表2的数据折线来看,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参与地方特色文献建设的研究中,还处于初步的研究过程中。但是,2011年关于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特色文献建设的论文达到了10篇,其中有2篇论文是核心期刊发布的,即《图书馆学研究》杂志出版的王倩、张赞梅和刘翔这三人的《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情况综述》,以及《图书馆工作与研究》杂志出版的王晓丽、石晶和张文彦这三人的《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以内蒙古阴山文化数据库为例》。这说明,在2006-2015年的10年间,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特色文献建设的研究与图书馆社会服务性的功能扩展有着一定的关系。

3 从研究层次分析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特色文献建设的影响力

由于时间限制,在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显示研究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特色文献建设的研究共有5个研究层次,即基础研究(社科)包含了18篇论文,行业指导(社科)有10篇论文,工程技术(自科)有2篇,高等教育有1篇,职业指导(社科)有1篇,这些社科和自科的研究数据说明图书馆领域参与地方特色文献建设的发展阶段还是处于基础起步阶段。

4 从作者分析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特色文献建设的影响力

根据科学家Price的普赖斯定律“在同一主题中,半数的论文为一群高生产能力作者所撰,这一作者集合的数量上约等于全部作者总数的平方根”,可以从统计数据中计算出,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特色文献建设的研究中,有发文量为两篇以上的作者可以作为核心研究作者群,因此,笔者根据检索结果统计了核心作者群的数据,见表3。

表3数据信息可以说明高校馆参与地方特色文献建设研究领域还尚未形成核心研究作者群,该领域的研究亟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此外,仅靠图书馆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其他专业领域的学者共同参与,以便更好地促进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特色文献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5 从研究机构角度分析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特色文献建设的研究趋势

对研究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特色文献的机构进行分析,可以使人们从整体上把握和分析科学研究统计数据。统计数据显示,研究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特色文献建设的机构共有38家,其中吉首大学和陕西理工大学的发文量均为2篇,也是单一机构的最高发文量,其他研究机构的发文量均为1篇。因此,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急需扩展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参与地方特色文献建设研究。

6 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特色文献研究的建议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提高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特色文献研究的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价值。

6.1 高校图书馆应开展地方特色文献收集的工作,传承地域特色文化

高校图书馆应该积极联系地方文化单位和地方文化工作者,拓展收集地方特色文献的渠道,丰富高校图书馆的地方特色文献馆藏资源,以便更好地为地方文化建设服务。

6.2 高校图书馆应该整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立地方特色文献数据库

借鉴目前已有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高校图书馆应研究建立一种资源整合、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保障体系;建立地区传统文化资源综合评价体系,从资源文化要素、价值要素、效用要素、发展预期和传承能力角度对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的有效的评估;研究如何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构建传统文化数据库平台,组成当地的信息资源网,促进其共建共享。

6.3 提高和强化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社会服务意识

转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将其服务拓展到社会中来,参与到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中去,体现图书馆的社会服务价值,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形成一个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团队。

7 结语

高校图书馆应该转变传统的服务理念,走出校园,通过与政府、企业、科研等部门的联合,充分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评价,建立特色数据库,并形成本地信息资源网,发挥自身的社会功能,为促进传统文化资源的转换与产业化,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通过对区域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不仅对其进行了保护与传承,最重要的是强化了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对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促进传统文化资源的转换与产业化,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通过对区域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不仅使其得到保护与传承,最重要的是强化了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对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英.高校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数据库的建设[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6(3).

[2]韦瑛.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新理念[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5).

[3]王倩,张赞梅,刘翔.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情况综述[J].图书馆学研究,2011(6).

[4]黄颖梨,黄莹桦.论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J].科技信息,2011(19).

[5]王晓丽,石晶,张文彦.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以内蒙古阴山文化数据库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11).

[6]郑文晖.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探讨——基于广东省高校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数据库的调查[J].河北科技图苑,2011(5).

上一篇:SOHO下一篇:PLC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