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

2024-07-24

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精选十篇)

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 篇1

1.利用成功感受, 唤起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细微变化, 对他们在体育活动中获得的成功第一时间给予认可和鼓励, 这里也包括对体育学科综合知识的获得。学生在活动中有了成功的感受, 就会极大地树立起学习体育的自信心, 激发他们的兴趣, 使他们对学习有更高的目标, 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学生一旦拥有对体育学习的信心, 就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体育学习中的一切困难, 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去。

2.营造良好的氛围, 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创设情境,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目的是唤起学生的想象, 使他们在心理和生理上做好充分准备, 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教学实践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要不断更新, 使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 体育技能得以掌握。可以把音乐课的歌曲和舞蹈引入体育课堂, 让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浓厚兴趣, 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3.利用各种游戏, 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体育游戏是从游戏中发展和演生出来的, 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同时, 游戏又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教学方式, 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激发学生的兴趣, 并把各种体育项目融入游戏当中, 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既得到了锻炼, 又获得了体育知识与技能, 并且还培养和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能在不断更新的教学内容中获得乐趣。

论文_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 篇2

东城一中苏福波

在体育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体育成绩的好坏,除了与其固有的身体素质有关外,他对体育的兴趣成为影响其体育成绩的主要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认识与掌握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具有积极情绪不变的心理倾向。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而,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很重要。

一、广泛开展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到学好体育的重要性 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学好体育的重要性,才能逐渐培养出学习体育的兴趣来,使学生认识到,学好体育不仅仅是为了身体好,更重要的与热爱祖国,建设和保卫祖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意志品质联系起来。应建立起序学好体育光荣学不好可耻的思想观点。在培养学生的正确观念的同时,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也能充分体会到这一点,成为学生学习体育的有力后盾和积极拥护者,真正从思想的深处接受和认同体育的重要性。

二、尊重学生与其成“伙伴”让学生喜欢你

想让学生对上体育课感兴趣,先让学生喜欢你接受你。首先,体育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成为学生活学习中的知心朋友和伙伴,让学生信赖你,愿意把心里的小秘密告诉你,这样,你才能走

进学生的心坎里,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声与特点。你的言谈举止,一举一动才能与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你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满足不同的学生的需求。其次,通过体育教师特有的能力与魄力去吸引学生让学生欣赏你,崇拜你,激发学习欲望。想拥有体育教师健美的体魄,想学会那舒展、优美漂亮的动作,我不相信学生对上体育课会不感兴趣。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的几个部分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被限制了手脚,一味追求时间在各个部分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的身体好,更重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教授给他们,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掌握方法,通过正确的身心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发展人际关系,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掌握对美的认识和理解。传统的教学是在应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生长并形成的一种固定模式,片面强调了身体锻炼,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和教育,不能以大多数学生为主要教学目标,这与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任务是不相符的。旧的教学模式在应试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九十年代的青少年,形成了一定的效应。但是,我们的教

学对象是随着时代而不断地变化进步的。现实中,我们面对的是在优越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小太阳、小皇帝”,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易产生兴趣,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爱上体育课,却不愿意参加剧烈或难度较大的活动,更不愿意在活动中受到太多的约束。再加上班级人数多,肥胖儿多,克服因难的意志品质弱,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我们本来可以利用这些因素有针对性地加以突破,但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无形中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使课的形式单调,同时也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情地限制住,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正视自己,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突破,既尊重传统,也不要被传统所拘束。既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要创造适合本校实际的方法,使每节课都做到教法新颖,措施有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我们面向跨世纪的青少年,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每节课都体现自身的价值和特点,在教育改革中走出适合自己的路。

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习最终是学生内心吸收的过程结果。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把时、育锻炼对其终身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上好体育课是自己的事情,在老师的引导与帮助下,树立信心,积极主动的去学习、锻炼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投篮每每成功;射门屡屡得手;自己分

组组织活动;享受体育课带来得种种乐趣;日久天长体验“我运动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 的效果等!

五、给予学生展示个性与才华的机会

学是为了用,学了就要显示出来,征得别人的赞赏与认可,在体育课中或其他方面,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时间、空间来展示自己的才华,表现自我个性。为了多组织些活动、游戏、比赛、竞技、多组建些业余队等,从中充当设计者、管理者、组织者、表演者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情感,把自己的个性、特长、潜能创造性的挖掘出来,满足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学生怎么不会对上这样的体育课上瘾呢!增加学生竞争比拼、展示才华、个性的机会。如,教师征求学生对教学的看法;在同学们面前表现自己的漂亮的技术动作;让学生制定活动的规则和形式;

六、充分挖掘校本资源,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以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出发点。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论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考虑到学生群体、个性各异,兴趣多样,认知能力和水平有高低,发展需求和爱好各不相同。针对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结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修正、补充、吸收、借鉴、反思,增强校本课程的适应性、选择性、开发性,开发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开展丰富多采的体育活动、教学活动;老师用多功能体育组合套件各垫子搭好的跑“蔬菜大棚”,穿“田间小道 ”越“田边小沟”的模

型和利用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与淬在学生中的游戏组织教材象北张村的“五虎拳”“投荷包”“扭秧歌的动作”等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与“跑十步”“花样踢毽子”“石头、剪子、布”流传在学生中的游戏及田间美丽的场景组织教材。活动时在优美的乐曲中进行。

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篇3

关键词:兴趣;师生关系;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064-01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有用的知识,这就需要研究教学效率及具体对策问题。实施课程改革,必须改进教育策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师生的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到有用的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学生能否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我的一些成功经验。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体育教师的一门教学艺术。在体育教学中应以全面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教育,以情感教学入手,强调乐学、好学、体育与育心相结合,使学生能在一个师生间、学生间亲密无间和睦融洽的环境中,锻炼身体、磨练意志、陶冶情操,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只有师生情感融洽,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要获得这种情感氛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情感、不但影响自身的教学活动,而且随之直接感染着每个学生,课堂上教师运用赞美的语言、激励的话语,能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打消完成动作的恐惧心理。

二、内容、形式多样化

做准备活动的时候,如果老是做那几节徒手操,学生会厌烦的。我们应根据学生喜欢模仿的特点,把关键的动作编成模仿操,把几节模仿操串成技术动作情节,学生做起来情绪就很高,这样做,学生专心致志,做得才带劲呢!基本部分的教学,老师讲解动作要领时,要注意语言形象,就容易记,最好采用顺口溜。如“跑”,我就说:“两臂弯屈,前后摆动,抬起腿来向前跑”,边讲边示范,让学生跟着做,这样,学生注意力集中,容易学会。

课上总是让学生做各种动作练习,这时组织不好,学生注意力也会分散,学生是好动的,所以在练习动作时,要尽量让他们集体做,即使需要轮流练习,等待时间也要缩短,避免学生思想松懈注意力分散。我就采用游戏、竞赛等方法,使学生对活动产生兴趣,关心活动的进展,这样注意力就集中了。如:教快速跑,采用分级比赛的方法,在操场上放障碍物,让学生做障碍赛跑,或放上小物件,让学生换物赛跑等。

三、创新教学,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活学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只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不断改革创新教法,寻求更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法进行教学,如在准备运动中,运用简单轻松的游戏或器械操等作为开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从而使学生尽快进入到运动状态之中。又如:在基本部分的练习中,可采用游戏、竞赛、学生自主选择等方式进行,使练习的形式多样化,学生活学巧练,达到自我锻炼、自我体验乐趣的目的。充分发挥学生各自优势和特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通过教师的创新激发兴趣

1、教师是教学中获取创新成功的第一要素。体育教学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体育教师的创新意识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去“发现”、去“超越”,注重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培养兴趣。同时要为学生创造练习环境,创造各种实践机会,创造多方面解决问题的机会。

2、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首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力争吸引全体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各种健身活动。其次,要树立终身体育观,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态度、兴趣、习惯,使学生终身享受体育的乐趣。第三注重健康教育,通过体育和健康教育相结合,使学生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

3、重视学生的心理品质的培养。研究怎样利用体育教学的特性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活动能力。这就要求体育老师要大胆创新,利用本课程特点去影响学生的心理品质,从而使学生心理品质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五、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快乐体育要求我们对一些体育教育观念进行更新;改变体育教学中教师使用强制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和学生被动学的局面。传统体育课教学环节偏重教师一方,教法上重教师的讲解,示范;轻视学生心理需要。学生没有主动性可言,而是处于被动,服从的低位,使学生身体素质趋于停滞或呈下降趋势。虽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但在这样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从备课到教案的实施,一切都是教师在活动,学生只能根据教师所设计的方案被动的执行。快乐体育强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在确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既爱护关心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又善于引导、启发学生,做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成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六、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为主

结束部分,要放松些,注意力不必高度集中,但也要有一定的常规。表情唱歌,既轻松、动作又统一,能起到调节整理作用,对中学生是比较适宜的,是中学生喜爱的。下课前,小结很重要,我总是千方百计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最好的办法是坚持以表扬为主的原则,指出哪些人任务完成得好,哪些人纪律、团结方面表现最好,哪队站得最好,进行具体的表扬。

论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 篇4

一、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有关体育兴趣培养的资料、图书、作品等, 全面、准确地获得较新的认识。

二、影响体育兴趣的因素

(一)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 封建社会对中国的影响根深蒂固,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 广泛流传的是重文轻武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存在直接或间接束缚着现代教育, 很多家长认为体育学好学坏无所谓只要文化科学好就行。导致许多学生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家长剥夺同时也赞同了家长的意见, 导致体育教师的上课任务无法及时完成。

(二) 学生来源的差异性。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 各地对体育重视的程度不尽相同, 学生接受的体育教育程度也各不相同, 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有一定的差别, 自身对体育动作的模仿能力以及接受体育技巧的能力差异较大, 尤其刚入校的新生差异更大, 其中不知道蹲踞势起跑, 不知“三大球”的大有人在。

(三) 教学方法单调呆板。

在相当多的学校体育课上, 体育教师表现在教学方法的单一性、简单性、形式化、成人化, 大多是因教学内容多、学生人数多、教学时间少、场地器材不足, 指导思想陈旧所造成的, 但是有些因素我们很难改变, 有些因素是值得研究。如有些教师在教法选用上有忽视甚至是无视学生的问题。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 个别教师把教法变成惩罚学生的手段, 由于教学方法的偏颇和生硬, 使学生体会不到他们应该体会到的乐趣, 相反尝尽失败的苦涩, 必然导致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结果。

三、中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基本途径

(一) 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 提高对体育的认识。

加强教育, 诱导,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教育, 如采用报告、广播、电影、电视录象等形式, 教育学生真正了解体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了解体育的功能和目的等, 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动机, 端正学习态度, 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二) 按照学生个性特点, 区别对待。

由于学生的体育基础, 素质水平, 心理品质, 接受能力等各不相同。为照顾学生这些个性特点和差异, 培养兴趣的过程中, 就要求我们要因材施教, 因人而宜, 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三) 增强学生信心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动力。

第一, 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气可鼓不可泄, 鼓气, 就是激励, 对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 我一旦发现他们一点进步, 就及时表扬和鼓励, 以增强其荣誉感, 自信心。“输氧助燃”, 使之成为奋发进取的成功者。

第二, 让他们多一些表现和发挥的机会。如果课堂提问或需要示范, 表演时, 易答题可让他们先回答, 简单动作可让他们先来示范 (每节课后要先提出下节课学习内容以便让学生预习) 。讨论辨论问题时让他们积极参与, 注意倾听他们的发言。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体验运动乐趣, 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

第三, 接近他们, 沟通思想, 师生心理相容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喜欢这位教师, 也会喜欢这位教师所授的课程,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 因此, 我在教学中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谈心, 别是学习后进生要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并指出他们身上存在的潜力。使他们树立了学习的信心, 有意多接近他们, 时常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其他一些情况。

(四)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 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程的几个部分限制过死, 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 而忽视了其他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 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被限制了手脚, 一味追求时间在各个部分的合理分配, 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 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而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的身体好, 更重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教授给他们, 面向全体学生, 让他们掌握方法, 通过正确的身心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发展人际关系, 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掌握对美的认识和理解。传统的教学是在应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生长并形成的一种固定模式, 片面强调了身体锻炼, 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和教育, 不能以大多数学生为主要教学目标, 这与时代所赋予的教育任务是不相符的。现实中, 我们面对的是在优越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小太阳、小皇帝”, 他们好奇心强, 对新鲜事物易产生兴趣, 思维敏捷, 活泼好动, 爱上体育课, 却不愿意参加剧烈或难度较大的活动, 更不愿意在活动中受到太多的约束。再加上班级人数多, 肥胖儿多, 克服困难的意志薄弱, 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我们本来可以利用这些因素有针对性地加以突破, 但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 无形中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 使课的形式单调, 同时也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情地限制住, 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 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 正视自己, 解放思想, 拓宽思路, 大胆突破, 既尊重传统, 也不要被传统所拘束。

(五) 加大教育体制的改革力度。

学生的体育兴趣如何培养刍议 篇5

在以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人们的社会竞争意识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显得越来越激烈,个人实力决定了人的生存质量的好坏,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如何提高人的社会竞争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势必成为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注重教学效果评价的灵活性,要求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诸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兴趣是人类认知事物和从事各项活动的心理倾向,本文试图根据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剖析影响学生体育兴趣发展的因素,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出个人观点,以供同行在开展学校体育工作过程中加以参考和指正。1、了解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1.1广泛性:学生进入高中后,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范围扩大,求知欲不断增强,他们不但关心课内学习与锻炼,而且对课外体育活动及班级、校际、校外之间的各种比赛很感兴趣。1.2选择性:学生对各种运动项目有不同的兴趣和选择:如男生多喜欢活动量大,竞赛性强的运动项目,像球类、武术等;女生则喜欢动作强度不大,姿势优美、节奏韵律感强的运动项目,像艺术体操、舞蹈、跳绳等。1.3深刻性:由于年龄的增长,知识水平及认识能力的.提高,学生逐渐对一些较为复杂、具有一定技巧性动作产生兴趣,学习时,他们不再满足于掌握动作要领,更希望了解动作的原理。1.4连续性:许多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在小学、初中阶段便有了,到了高中阶段,随着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改善,他们的兴趣变得更加深刻而稳定,这种稳定正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不可忽缺重要环节。2、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的原因分析2.1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广泛流传的是重文轻武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存在一直直接或间接地束缚着现代教育思想的传播,再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家长、老师认为体育学好学坏无所谓,导致学生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剥夺,学生上体育课往往不思进取、好恶厌劳、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对完不成学习任务缺乏应有的耻辱感,更不要说培养起体育兴趣了。2.2学生主动参与性

[1] [2] [3] [4]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篇6

【关键词】体育课;学生;体育课堂;体育兴趣

体育需要强调学生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内容。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大胆改革课堂教学,使体育改革深入发展,良性循环,学生对参加学校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的形成,是学校体育工作成绩的综合表现,是奠定终生体育基础的重要标志之一。学校体育的诸多方面,蕴含着竞争因素,体育课中的教学比赛和对抗练习,课余时间班级和校际之间各种形式的对抗赛、友谊赛,全校性的球类运动会,都为学生投入竞争提供了参与机会。一方面,体育比赛反映了青少年学生乐于参与竞争的心理需求,是他们参加体育活动最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一种形式;另一方面,体育比赛的效应,在于以运动竞争为媒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而且必将在学生(包括参赛学生和观赛学生)中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他们对所代表群体(班级和学校)的集体感,从而起到体育比赛部分学生直接参加,多数或全体学生间接参与,共同受教育,激发集体情感的作用。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因此,兴趣不能离开具体的对象,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从事体育活动者的兴趣、爱好、选择与确定体育活动内容就十分重要。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其不同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在提高人们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对此发生兴趣、爱好,以致形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成为生活节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的重要部分。

那如何做到充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呢?我觉得从以下以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

(1)选取教材的时候要有科学性,而且内容安排要有一定的趣味性,主要从大纲内容上就提前让学生充满兴趣。

(2)在教法方面也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比如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采用一些新颖的准备活动,运用一些幽默的、激励性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

(3)安排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意境,让学生带着享受的心情去上一节课。

(4)体育教师自身形象的塑造是体育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取得威信与信誉的关键。教师在课上所做的准确的、优美的、协调而有节奏的动作,能给学生留下深刻而优美的印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5)体育明星的作用及正面引导。

二、引导体育课堂的兴趣

(1)正确引导,激发动机。体育动机是激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力,是个体的内部过程,是有目的的行为。

(2)要善于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和季节特点等具体情况,灵活的选取一些富有趣味性、又适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教材。

(3)运用现代化手段,将现代教育信息运用于体育教学。

三、让学生对体育产生感情

(1)体育比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产生更高的兴趣。

(2)在体育比赛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集体意识感,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3)体育活动,有利于增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快乐感。

四、给学生介绍体育可以发展人的品质

(1)体育锻炼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

(2)体育锻炼能增进身体健康,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的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工作;

(3)体育锻炼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4)体育锻炼中的集体项目与竞赛活动可以培养人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

(5)体育运动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品质,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精神。

总之,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学好体育课的前提。全国青少年体质主要是靠我们这些基层体育教师来提高,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努力探索“培养兴趣”的途径,使“寓体育于兴趣之中”,孩子们就会感受到体育活动的无限快乐,从而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这样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陶冶美的情操。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国民素质。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

[2]《心理学》1994年新世纪出版社

[3]孙华敏.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探讨[J]

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篇7

小学生们都喜欢游戏,玩球,进行各种跑,跳等比赛活动,体育课就是为了满足大家这种活动心愿的。谁在体育课上能够认真,积极地参加各种各样的练习活动,有刻苦锻炼,不怕困难的精神表现,他的身体一定会更灵活,动作更协调;他的跑,跳等各种活动能力一定会提高得很快;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也强,而且不容易得病。一句话,上体育课是为了锻炼成健康的身体。

一、影响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的原因

1. 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目前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只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忽视体育锻炼重要性现象,以致不少学生认为只要文化成绩好,体育成绩及格就行了。从而使许多学生对体育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存在着厌学心理。

2. 教学内容和组织教法的简单。

“教学末见乐处,我不学”,可见任何一门课要获得成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教学方法呆板,机械,学生就会产生厌学行为。

3. 自身的身体素质。

由于身体素质不好,接受能力差,导致在上体育课时不能按照要求完成锻炼任务和最基本要求,就难以领略体育课学习中各种练习的乐趣,也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一种自卑感,自信心丧失,导致体育兴趣的降低。

4. 教师的自身因素。

体育教师教学方法不科学,或缺乏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讲解和准确优美轻巧熟练的示范动,或教师责任心不强等因素;其他任课教师不支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是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的原因,使学生认为学习体育是没有用的,而且会影响其他文化课的学习。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信心、乐观豁达的态度、创造力等就被这样给泯灭了。

二、如何激发、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现代学生个个生龙活虎,生气勃勃,精力旺盛,他们大都喜欢运动,喜欢上体育课。对于体育明星、体育健将有着强烈的崇拜感,喜欢模仿体育明星的形象,渴望得到体育教师的正确指导。因此,体育教师应特别注意自身的修养,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自身的素质。体育教师教授学生知识时,不能仅拘泥于教材,应适当引进一些鲜活的资料,传递一些新科技信息,增加体育教学的“磁性”以吸引学生。一位品德高尚,事业心强,正直公道,平易近人,言行举止文明的教师,会使学生感到亲切和敬佩,是效仿的榜样。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统一思想,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循循善诱,晓之以理,使学生真心佩服。这样就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交朋友,并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达到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

体育课多数在室外进行,学生与教师接触多。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讲,且还要练,若教师能身体力行,主动参与学生的练习、活动、游戏,无形中就缩短了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尤其是在学生上了几堂的室内理论课后,一旦走进体育课堂,就会像出笼的鸟一样感到无比的兴奋,跃跃欲试。教师若能安排好体育课的活动量和活动密度,掌握好分寸,就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调整,师生的感情得以交流,学生各得其乐,师生关系就更为和谐、融洽。

2. 创设课堂情境教学模式。

小学体育课重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动起来,形成运动习惯;而不要把动作技能、技巧放在教学首位。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示范和讲解只能作为练习者学习的参考。在教学中需要设置问题情境,给予学习者足够的想象思维空间,以便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所以在教学中遵循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生动活泼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以迎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的需要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因此,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科学地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氛围,把体育课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乐园。

我根据学生好胜心强和兴奋容易转移的特点,采用竞赛性,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在加速跑练习中,如果每节课都采用直线跑,纠正动作跑等几种常见办法,学生就会很快失去兴趣。如果组织他们进行小组竞赛的方式,课堂就会出现你追我赶,争上游的活泼气氛,同时,也能使学生兴趣增强,情绪增高。总之,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使教学过程充满更强的吸引力。如在跳跃练习中,将其设计成到“森林公园”游玩这一情境,在“森林公园”里贴上一些小动物图片,并为同学们准备好动物头饰,将垫子形容成“小河”,在“河”面上画上小鱼。这样的场地布置,在课的开始时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练习时,根据“游玩”这一情境,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到练习的快乐,并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使他们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也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游玩中掌握运动技能。

3. 充分利用教学灵活性激发学习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的走、前脚掌着地的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例如:一堂蓝球课,即有组织集体新授,又有分组复习,结合个别指导,穿插教学比赛等,使整个课堂教学展现生动活泼的运动场面。我们不必担心不好组织,不要怕“乱”要相信学生自己能管理自己。

4. 正确地运用激励语言。

体育教师的教学语言生动有趣,幽默动听,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欢快、喜悦的情绪,使学生精神振奋,课堂随之呈现活跃和谐的乐学氛围。如在进行鱼跃前滚翻技术教学时,可把动作要领编成“两脚蹬地身腾空,好似小兔向前蹦,两臂撑垫伸变屈,低头团身快滚动”的顺口溜,启发学生联想小兔蹦跳时的动作形象。

5.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传统的低年级教学,多是教师“手把手”的教学生,这种传习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看作是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容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也就根本不可能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树立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人的观念。培养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的关键,是教师教学观的转变。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有效作为,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形式的确定,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检验等,都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换言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是把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的地位落到了实处。

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篇8

一、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

学生的年龄、性别、性格等存在不同,其表现欲也就不同:男孩子经常表现为明显外露、毫无顾忌;女孩子则显得相对平稳、有分寸。学生的表现欲往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意识。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表现欲予以正确对待和引导,反而有意无意地加以扼杀,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丧失自信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通过自身参加体育运动的实践,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起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再加上教师适时地示范、讲解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会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提高自我锻炼能力的方法,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三、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

适当安排场地、器材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奏,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易受干扰是学生心理特征中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需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

四、激发学生的美感,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体育老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如在体操练习时,使学生建立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以及动作完美所引起审美的情绪。此外,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观看体育比赛和表演,如各种球赛、艺术体操、健美操比赛、开幕式、闭幕式等,这些也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审美意识,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利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

五、注意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教师要善于利用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和各种教法手段(对比法、比赛、游戏法等)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情绪。竞赛的方法特别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应注意竞赛的方式要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不然会使不善于此项目的学生常因失败而丧失信心。比如说进行男生、女生的对抗赛,“强强”对抗赛,“弱中”追逐和“中强”追逐等竞赛性质的练习方法,都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兴趣。如在快速跑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十字接力跑比赛、追逐跑比赛、迎面接力跑比赛,使教学气氛变得轻松愉快,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如教学韵律操时可以手持圈、球、绳等轻器械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源泉。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体育兴趣 篇9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体育的重要性, 体育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把体育的作用与身体、学习、生命结合施教, 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因为兴趣是促使人们探索和认识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剂良药, 如果学生喜欢上了一门功课, 他们就会认真学习, 勤于钻研, 关键是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不时地创编新游戏、新花样, 不断创新体育课堂活动内容, 要逐步增加教学难度以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和参与集体活动的方式, 有效地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如:经常进行一些小小的体育竞赛项目, 开展体育知识抢答赛, 举办一些开心的体育游戏等活动, 利用竞赛和活动, 可以培养学生勇敢向前、团结合作的精神, 能够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 增强他们争取胜利的决心。

二、改进教学方法, 更新教学手段

中学生由于年龄以及成长经历的不同等原因, 他们对新知识的了解、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 那些老一套的“放羊式”等固定教学模式, 不仅使学生对体育不感兴趣, 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由于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上进心和好胜心强的特点, 如果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测验、比赛等多种多样的竞技形式, 还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 在教学生《跳绳》内容时, 教师做一些传统的跳法, 并把怎样打绳、进绳、岀绳的要领详细地给学生讲解且示范给学生欣赏, 让学生说说这些跳法名称, 学生全都知道这些传统的跳法。然后, 我再提问, 叫学生在原来的单人跳、双人跳、混合跳中创造一些新的动作和跳法。有的学生在单人跳中增加了出绳难度, 有的学生在双人跳中变换了跳法, 有的学生在混合跳中创设了进绳花样和难度。把传统的跳法和创造性的跳法结合起来, 最后, 再进行男女分组竞赛, 对获得优秀成绩的小组进行表扬, 在比赛中成绩不理想的小组以鼓励为主, 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这样, 既让学生活跃了课堂, 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堂课下来不仅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且培养了学生创造力。

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中国教育古训:“亲其师, 信其道。”现在的学生由于长辈的宠爱、家长的溺爱, 他们是典型的“小皇帝”, 经常不把教师放在眼里。针对这些学生, 教师怎样才能亲近他们呢?

(1) 要处处关心学生, 热爱学生。真心实意和学生相处、交流, 尊重理解学生, 才能用真心换得真情。要经常找学生交谈, 让教师值得他们依靠, 值得他们信任。

(2)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 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适时运用激励与肯定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由于学生性格、能力与体育需求各不相同, 因而对基础好的学生, 采用目标管理法。根据学生敢于竞争, 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理, 在练习前用整齐划一, 饱含热情的集体鼓掌加以鼓励, 营造轻松愉快的练习的氛围, 激发了练习兴趣。

(3) 教师应该具备扎实基本功和高尚的人格。正如叶鹏教授说过:“教师, 没有权力, 但有魅力———知识的魅力, 道德的魅力, 人格的魅力。”教师对于学生持久的吸引力, 就在于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及专业技术的精准与精通。所以, 作为教师, 学识必须是渊博的, 情感必须是真挚的, 方法必须是科学的, 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称号。

(4) 教师要运用好心理学知识, 不断鼓励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观察学生外部表现和内部变化, 从中获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便于调节教学活动内容, 同时采用新颖、生动的教学形式刺激学生,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

四、利用多种形式搞活体育课堂

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篇10

一、改进教学理念, 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培养学生兴趣

在体育课上, 体育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体育的目的教学, 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 精心地设计组织教法, 帮助学生运用体育运动来缓解学习的压力, 激发学生的美感,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爱”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石。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 学生只有喜欢教师的课, 才能乐于学习这门课, 因此, 教学中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一堂好的体育课, 课堂气氛是关键, 教师要尊重、理解学生, 创设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 唤醒和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使之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 并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二、体育游戏教学, 培养学生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 将兴趣和氛围作为教学的重点环节, 是改善传统乏味体育训练的显著特点。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情操。体育游戏可以在快乐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体格、体能,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在现代体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体育游戏, 可以提升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体育游戏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教学, 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 还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 让他们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和游戏能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并使他们的体质、个性、能力得以充分发展, 提高其身体素质。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 激发学生兴趣

运用多媒体教学, 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学生初步信息化的素养教育, 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更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1.充分利用, 有效激发。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加强体育技能的训练。例如, 在教授“肩肘倒立”时, 教师可以播放各种肩肘倒立的图片或者视频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提高学生学习“肩肘倒立”动作的兴趣。多媒体教学使全体学生都能在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气氛中进行切合自己实际的练习, 学生的情感得到满足, 身心健康得到发展, 也调动了积极性, 培养了锻炼能力。这样的练习安排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 又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视频、音频、图片等素材演示。利用多媒体技术, 教师可以很方便地根据教学需要把不同的视频、音频、图片等素材采集起来, 再把它们合理加入到课件中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多媒体准确优美的示范能给学生美的享受, 学生去模仿、去学习的积极性必然大大提高。这不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很好地增强教学效果。

四、培养合作意识, 激发学生兴趣

“教人未见意趣, 必不乐学。”在学习小组的建立过程中, 要建立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教师需要先对学生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多与学生接触并亲密交谈, 依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爱好特长等基本情况进行层次划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现学生的全员参与。

1.体育教学的许多内容都有一定的相通性, 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也有相互联系。因此, 在利用这一特点激活学生以往学习经验进行探索活动时, 采用合作学习将更有效。教师要引导学生人人参与讨论, 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多表扬、多鼓励, 不能让一些体育“学困生”失去信心, 要不断地鼓励他们,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针对典型教材, 培养合作灵活性。教师应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 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有合作价值的典型教材进行合作教学。教师要做到有效发挥每个学生的优点和特长, 整合集体智慧,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这样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又有利于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 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结束语

初中体育课堂应该是轻松愉快、平等和谐的状态,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响应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和新课程改革的指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 满足学生的需要, 还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倾向性情感, 使学生明确学习体育的目的。教师要不断摸索和尝试, 让学生喜爱上体育课, 健康成长。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国家不断加大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改革力度, 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各个专业都在进行相关教学方式的改革。学校体育教育是青少年身心发展与终身体育的主要连接部分, 我们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育锻炼兴趣, 使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关键词:体育教学,兴趣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小田.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参与的途径与方法[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2) .

上一篇:中原舞蹈文化下一篇:滤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