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秘书教育

2024-07-25

中职秘书教育(精选三篇)

中职秘书教育 篇1

一、秘书礼仪工作的意义

(一) 礼仪是秘书工作与生俱来的职能之一

从秘书工作产生那天起, “礼仪”便是秘书工作的重要职能。随着社会历史发展, 礼仪的内容和方式有了巨大的变化, 秘书人员礼仪素质和操办礼仪活动的能力要求也有了相应变化, 但无论这种变化多么广泛, 多么深刻, 礼仪工作都从未离秘书工作而去。秘书工作起源于奴隶社会, 当时的史官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秘书人员。史官执掌的工作内容极其宽泛, 其中的重要职责便是负责主持祭祀婚冠大礼———这是典型的礼仪内容。到了战国时期, 《周礼》详备地记载了周朝史官的职务和分工, 这使我们了解到“史官”的工作内容与“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今天看去, 将史官定为“秘书人员”或“从事秘书性质工作的辅助人员”是较合适的, 而礼仪则是秘书工作的当然内容。

为了更好地辅助领导决策并处理事务, 秘书承担了与自然、与社会各种关系打交道的任务, 这个任务中的一切安排打点是礼仪工作的主要内容。“礼”的起源, 也与原始社会中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分不开。秘书以执掌祭祀来为领导权威的决策行为和国家重大活动作准备、作铺垫, 作为行动的参考系数。领导权威无论是表示“顺天承运”, 还是具体紧张的日理万机, 在当时, 总缺不了这种形式的辅助, 因为这种形式对领导权威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可见, 礼仪原是秘书辅助决策的重要手段。

现代社会, 礼仪在生活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秘书工作对领导负责, 技术水平高、工作质量好、办事效率高固然是秘书人员的重要素质体现, 但礼仪行为的得当, 职业形象的得体, 也是领导决策获得成功的有效因素。秘书的形象会影响客人或员工是否接受他们的要求或想法, 通过秘书的态度、姿势、仪表、谈吐给对方留下重要的印象, 甚至是关键的印象。饱满的精神、真诚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得体的举止本身也就是秘书人员素质高、业务精的体现。一般说来, 领导之所以选聘秘书, 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礼仪的需要, 在礼仪的层面上开展工作, 从而辅助领导进行决策活动。领导的决策往往是刚性的、强硬的, 在具体执行中不容许有任何伸缩, 而秘书的礼仪却是柔性的、弹性的, 它可以缓冲决策的压力, 调节决策带来的紧张, 沟通因决策而产生的误解隔阂。在任何社会条件下, 礼仪总是人们共同的需求。因此礼仪对秘书工作具特殊意义。

(二) 礼仪是秘书公关的辅助手段

利用宣传和传播的手段, 使一个社会组织和它的公众相互了解和适应, 这便是公共关系的任务。秘书工作起着信息的汇总和传播的作用, 建立良好的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关系, 树立组织及秘书本人在各界公众中的良好形象和信誉, 是秘书公关的主要内容。在公共关系中, 要做好这些工作, 离不开礼仪, 应努力发挥礼仪的优势来为公关服务。礼仪可以调节感情、润滑关系, 这与公共关系“内求团结完善, 外求和谐发展”的宗旨是相一致的。公关的对象具有不同层次, 但无论是什么群体或组织都是由“人”组成的, 因此, 不能撇开礼仪搞公关。拙于策划会使公关实务失败, 而疏于礼仪同样不能使精良的策划得以完满体现。可以说, 公关是礼仪最适用领域, 对礼仪的领悟、把握和运用程度的高下直接关系到公关实务的操办水平。同时, 公关作为一种以传播手段来协调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行为, 不假以礼仪, 也不能实现传播的双向信息传递。而由于公关活动中公众始终是变化着的、不定的, 问题形成时有公众对象, 问题一旦消失, 这层意义上的公众也随之消失。所以, 礼仪总在各种公众对象中以新鲜的、积极的感觉体现, 极大地帮助了公共关系的实施。公关对象的多种多样, 形成了不同的员工关系、顾客关系、媒介关系、股东关系、社区关系、政府关系、名流关系等, 要适应这些不同的关系, 依靠顺意公众, 转化逆意公众, 争取边缘公众, 取得公众的信任和理解, 这绝对少不了礼仪。

公共关系的另一实务活动就是将社会组织的信息传播给公众, 并把公众的信息反馈给社会组织的决策层, 秘书要做好辅助决策工作, 必须充分利用传播媒介将信息有计划地与公众进行传播沟通。传播沟通有多种形式, 然而人际传播还是最基本的, 没有人际传播, 便是大众传播也不会顺利进行下去。人际传播, 无论是通过仪表服饰、语言、举止等媒介进行, 还是通过电话、电报、书信等书面性媒介进行, 都离不开礼仪表现, 可以说, 礼仪是传播的重要媒介。礼仪在公关实践中塑造着组织的形象, 创造着组织的信誉, 它可以帮助体现一个组织的坦诚热情、实事求是的态度, 并可以承载这种态度, 有了这种真诚的礼仪表现, 才能实现“和谐发展”、争取支持的公关目的。所以, 礼仪在秘书的公关行为中具有关键意义, 这就要求我们中职学校的文秘专业学生重视礼仪的学习。

二、礼仪与秘书工作的关系

(一) 秘书礼仪与秘书辅助领导

辅助领导是秘书的天职, 辅助领导的手段多种多样, 礼仪辅助领导是其中之一。

领导是决策者, 并依法享有一定的权威, 这使得领导既没必要也不可能事必躬亲。领导又因作为一种机构的代表、权力的象征, 需要在行事时有相关礼仪的陪衬。秘书的岗位, 紧贴领导, 是直接为领导服务的, 由秘书安排各种礼仪事项, 自然再顺理成章不过了。礼仪是秘书的常务工作, 在辅助领导进行决策的过程中, 对礼仪程序作妥善安排, 使领导在具体的活动中既体面又掌握主动, 是秘书工作者办事能力的反映。如A企业的经理与B企业的经理在A企业晤面, A企业的秘书事先将有关时间、地点通知对方, 并认真打扫好会客室, 安排好茶水和午餐, 准备好相关文件材料, 精神饱满、态度从容地迎接B企业的经理并将之向A企业经理介绍, 使会晤在以秘书为主营造的良好气氛中进行。这个开始也许会给整个晤面的结果带来影响。礼仪的周到, 使人精神放松、心情舒畅, 双方开诚布公, 容易促使事情成功或好转。在某些重要场合, 领导需有些象征性的行为, 如剪彩、奠基等, 秘书必然要在事先做好准备, 将必要的工具装饰好, 地点选定并完满考虑到在象征性行为完成后领导的合理退场。这种礼仪性的安排, 虽属工作中较琐碎一面, 却不可不做, 而且事虽小却影响大, 为领导个人、为企业都塑造了形象。当然, 秘书只隐在这些体面的礼仪背后, 秘书工作的特性之一是潜隐性。即使秘书人员代领导前去慰问、拜望某人时, 起的也只是礼仪象征的作用, 是代领导行事而不是以秘书本人身份行事。即使秘书的良好态度和典雅举止吸引了客人, 客人仍先记着的是“某公司有个好秘书”, 而不是“某秘书在某公司”。所以, 礼仪工作做好了,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领导的工作效率, 实现了领导的威信。至于平时的文书往来, 其中涉及的文书礼仪, 包括礼仪性的内容和礼仪套话更是秘书为领导服务。辅助领导决策是一个常规工作, 秘书必定要掌握这些知识, 并要能娴熟地运用, 以使自己更好地尽到秘书的责任。

(二) 秘书礼仪与秘书人际关系

交往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 凡是人都有与他人交往的客观需求与主观欲求, 人是不能脱离整个社会而独立存在的。同样, 社会的任何组织也有与其他组织交往的客观需求与主观欲求, 也不能脱离整个社会而独立存在。所以人们认为交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伴侣, 也是人们日常生活和日常接触的必然伴侣。秘书, 作为某个社会组织中专为领导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辅助者, 社会交往活动是其主要工作内容之一, 秘书工作的特点是跟“人”打交道。无论是他的服务对象———领导, 还是在为领导服务的过程中, 要形成的各种关系, 归根结蒂, 都是人际关系。处理好各种不同关系是秘书工作艺术的体现, 恰当地运用礼仪来理顺关系, 对秘书工作总体效益的提高大有帮助。

首先, 秘书与领导形成了紧密的固定关系, 由于这种关系十分重要, 双方在最初接触磨合的过程中都会小心翼翼, 而且一觉得不称心会立刻撒手。反之, 一旦发现配合默契, 便越发珍惜和依赖这种关系。从理论上说来, 领导与秘书的关系越紧密, 就越富有工作创造力, 但在实践中却未必如此, 关系紧密了, 有时也就结成了一种同盟, 可能反而有碍甚至破坏企业或国家的利益。因此, 规范领导与秘书的关系, 除各种原则制度的保障之外, 礼仪自古就有的“别异”作用, 仍有现实意义。礼仪可以帮秘书工作者把准自己的地位, 规范自己的行为, 不超越, 不轻浮。尊重领导权威, 尊重领导意见, 按正常渠道上情下达沟通信息, 同时也在礼仪中保全自己的人格尊严。

其次, 作为管理层中的中介部门, 秘书还要与各职能部门和外部世界联系沟通, 良好的礼仪在沟通中有助于消除隔阂、增进理解。由于身处领导近旁, 会使其他人对秘书有特殊看法, 秘书人员这时除了以诚相见之外别无他法。以诚相见不仅是感情的真挚, 也包括礼仪的周到, 如尊重对方的地位、理解对方的处境、同情对方的困难、赞赏对方的成就, 通过这些取得对方的信任。

在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中, 礼仪又是一个窗口, 从中可以窥得一个单位的精神面貌和经营品质, 这是许多社会组织重视礼仪工作的原因之一。即使在不成功的谈判与合作中, 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从大局出发, 从长远出发, 或可以做到买卖不成友情在, 或可以用原则和礼仪击退交往中的不正常行为。

(三) 秘书礼仪与秘书自身提高

礼仪是社会的规范, 秘书礼仪与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有密切关系。通过礼仪的学习和掌握, 不仅可以提高秘书工作者个人修养, 还可由此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由于工作特点, 秘书人员的地位特殊, 他既在单位内部起联系沟通作用, 又在社会上成为本单位的窗口和代表, 所以礼仪在秘书人员身上是“全方位”地体现的。首先, 秘书人员的个人礼仪应讲究。他是在一个“外向”性的岗位上, 与多种对象打交道, 如果不修边幅、不注重言谈举止会直接影响来访者或被访者的情绪并影响办公室同事的情绪。所以许多单位对秘书人员的衣着、饰物、化妆品都有规定。这种规定, 当然不是针对某个秘书人员个人, 而是针对秘书这个岗位的。此外秘书工作者的礼仪知识、操办礼仪活动的能力、对在不同情况下的礼仪要求应有较多较完善的掌握。要在礼仪活动中分清主次、内外, 把握各种分寸、分量, 要对各国、各地、各民族、各宗教的文化风俗礼仪习惯有所了解并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尤其在21世纪, 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对许多客观事物的认识理解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如保护环境与动物友好相处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礼仪行为也必须跟这种认识结合起来。如在给外宾送礼时, 把动物毛皮当作贵重礼品就显得十分不合时宜了。礼仪活动中若缺乏这种现代意识, 是会使整个礼仪水平大打折扣的。可见, 礼仪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 远不是懂外语、会电脑、人漂亮就能够胜任礼仪工作的。它的文化内涵总是与时俱进的, 秘书人员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才能在礼仪场合游刃有余。

秘书礼仪说大也大———它在秘书的全部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说小又小———它总是琐碎地体现在细枝末节上。研究这个问题, 以促进秘书工作水平的提升, 对我国与国际接轨, 迎接新一轮国际挑战是很有帮助的, 作为中职学校文秘专业的学生就更加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金正昆.文秘礼仪简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1.

[2]李少伟.从文化层面探究中西商务礼仪的差异[J].商场现代化, 2007.6.

[3]杨青青.杨青青教你礼仪[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中职秘书教育 篇2

课程教学引发的思考

21世纪的职业教育是面向广大劳动者的教育,是以谋生为职业的教育。社会更多的岗位需要具有良好科学文化素质、扎实专业技术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劳动力,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一股重要的社会教育力量。近年来,社会对文秘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中职学校,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都不容乐观。特别是中职学校文秘专业,始终面临着社会的考验,如何能摆脱困境,走向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轨道是每个职教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一、《秘书基础》课程对中职文秘专业的重要性

《秘书基础》课程是中职学校文秘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设置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突出专业基础知识和培养基本能力,使毕业生能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文秘工作实用人才。如何与社会需要相适应,同社会实践相衔接,将这门理论课程,演变为职业教育所需要的“适当的理论讲授,充分的技能训练”的应用型课程,是广大文秘专业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然面对的现实性课题。

二、中职文秘专业《秘书基础》课程教学引发的思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贸系统不断加快的改革步伐,各行各业的商机为文秘专业人才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360个行业都需要秘书,其服务领域之广、层次之多,是任何职业所无法比拟的。为了顺应文秘专业素质教育的要求,中职《秘书基础》课程的传统教学必须进行改革,适应市场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调整自己的教学。

1.明确定位

职业中专文秘专业的教学定位应紧贴社会需求,面向市场。目前社会需要大量的文秘人员,然而我国的中职学校主要是从初中毕业生中招生,生源素质偏低,基础文化知识较弱,技能较差。刚毕业很难马上适应秘书岗位,大量的学生毕业之后最初都走向了各类型的服务行业。面对就业形势,我们的培养目标就应重新 定位:旨在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从事文秘及其相关工作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样,使之涉及的领域更为广泛,他们可以是秘书、文书、资料员、档案员、服务员、营销员、接线员、收银员等等,这些较高素质的劳动者经过培训、锻炼还可以成为各行各业带文职性质的基层管理人员。针对这一目标,我们的教学也应该按照国家教育方针,进行调整。

2.保持《秘书基础》课程教学的相对稳定

《秘书基础》课程要解决的不仪仪是一般性的秘书学原理,还需要关注本专业其他课程的需要。在适应就业需要的前提下,有效地更新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本课程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秘书基础》课程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了解秘书职业是怎么回事,掌握本课程的基木规律,从而能对文秘专业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因此,《秘书基础》课程的教学需要树立具有强烈专业关联度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以专业针对性为核心,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秘书基础》课程作为学生首先接触的专业课程,起到为以后专业课程学习领路的作用,对接下来的专业课程有很重要的影响,保持《秘书基础》课程教学的相对稳定,使接下来的专业课程有比较好的参照。通过不断改革更新,实现《秘书基础》课程教学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优化与整合。

3.实现课程教学方法优化

有了正确的教学思路,还需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秘书基础》课程往往作为文秘专业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开设,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这个时候学生文秘相对比较陌生,《秘书基础》课程相对来说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而对基木上来自于各种秘书学理论,用单向传授的讲课方法,学生感觉会比较空洞。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必须是因课程而有不同的调整,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1)情景模拟教学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是一种协商活动的过程;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文秘专业应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可通过虚拟实践性强的情境,如开展模拟会议、模拟洽谈、模拟自动化办公、模拟接待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营造专业氛围,熏陶专业意识,提高专业技能,使学生学得愉快轻松,学得趣味盎然。如在学习《会议工作》这一内容时,2 就可以模拟开展一次某商场的开业典礼,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成立一个会务小组,综合设计一份会务方案,并评选出最优设计方案。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开展一次模拟的开业典礼活动。

(2)实景操作教学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到学校的各个部门当秘书,帮助各个部门打印材料,起草通知,接待来宾,接打电话,让学生提前进入秘书角色。学校经常有大型活动,成立校园礼仪队,尝试让学生为学校内的各种会议、活动、庆典服务;组织学生到机关办公室、档案室和档案馆实地参观,了解文件处理的实际情形,帮助学校各部门整理档案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尝试带学生走向社会,推销自己,参与各种销售服务等。把学生带出校门,让学生接触社会,到实际岗位上去印证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在社会的真实情境中体验生活,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在真实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感受职业环境,培养职业能力,激发学习的热情。

(3)案例分析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我们可以利用新的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方法,来协助学生顺利完成对信息的成功记忆。现代教学媒体突破了传统教学条件的制约,不仪能提供各类感性材料,如实际事物的形象、声音等,而且可以通过情景的设置,色彩的绚烂,角色的转换来帮助学生融合所学的知识.以获得新的抽象概念。同时,由于它具有表现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因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避兔文本案例的枯燥和累赘。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从有关图书、网络或工作实践中,选取一些典型事例(正面或反面案例),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介,引导学生运用秘书学的基本原理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见识一系列秘书岗位的实际问题,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这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通过案例对教学知识点进行补充,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将理论与生活联系起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而不再枯燥乏味。

4.营造良好的专业文化氛围

秘书从业人员不仅要有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从业态度,还要具备踏实肯干、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秘书工作内容庞杂、事无巨细,要做好这项工作没有良好 3 的工作习惯显然是不行的。因此,在秘书专业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这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比如,秘书职业对秘书从业人员的形象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形象,平时每个星期固定三到四天统一着职业装,以此更好地约束学生言行举止。为了张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选择,全面落实文秘专业培养目标,在教学组织方面,除了以常规课堂为主以外,文秘专业还可利用每周活动课时间,尝试开辟一些形式丰富的选修课堂:专业讲座、专业见习、技能练兵、技能比武、调查分析等,并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指导。

5.优化文秘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要加强培训,使文秘专业教师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其次,实现校企合作,派文秘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工作,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以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再次,可聘请有经验的企业秘书到学校交流、讲课,实现理论与实践、课堂知识与社会经验的互补。此外,还可以考虑安排学校某些部门行政人员兼职文秘专业某些实践课程教学或讲座,将工作经验传授给学生。

中职秘书实务课案例分析法实践探索 篇3

【关键词】中职生 ; 秘书实务 ; 案例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270-02

培养秘书专业人才紧紧地锁定在了培养该职业的专业能力与基本能力上,中职秘书实务课程也应当立足于此。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对秘书实务课程的改进应当操作简单、容易观察,体现社会与时代的水准,要结合案例与实际,动静结合,便于更好的培养出合格的秘书人才。

1.案例分析法的基本含义

1.1案例分析法的依据

案例分析法必须服务于教学目的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不是猎奇图“新”,也不是随心所欲[1]。因此在运用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的时候,必须要依据教学大纲、围绕教材内容,绝对不能将离开了教材内容与教学大纲要求的案例运用到教学分析中,因为这样做会导致教学脱离原定的轨道,无法达到教学要求。因此,在运用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的时候,必须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并明确选择与分析案例的目的性。

1.2案例分析法的实践性

案例分析法解决的都是理论联系实际方面的问题,因此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案例分析法教学的难点就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而弱点就是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同时案例分析法的着眼点也在于此。所以,案例分析法的运用必须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不能单纯的对案例进行分析。

1.3案例分析法的目标

实现对人才的培养是案例分析法的目标,必须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调动起来,致力于对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所以,案例分析法需要科学的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

2.案例分析法的作用

2.1增加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接受者,教师是传授者,而教师仅仅提供一些理论知识,学生只能囫囵吞枣一样的接受。但是在案例分析法这种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形了互动的关系,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有兴趣积极的参与进来,能够将主动性发挥在一些课堂讨论与阅读分析案例的环节中。而在整个案例分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担当着一个“导演”角色,“剧本”的选择不仅要符合教学需要,还要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起到因势利导、审时度势的作用。尽可能的使每个学生都能将自己的才能与智慧充分的发挥出来,进而获得最大程度的收效。案例分析法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它能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2.2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法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当做工具,进而解决一些实际应用上的问题[2]。案例分析法中研究的问题都是错综复杂而又真实存在的情形,有隐含的也有外露的,需要学生通过不同的情景对问题进行发现与分析,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在案例分析法教学中,会对学生严格的加以要求,因为案例分析法具有特殊性,它要求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接受并运用知识进行探索,在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时,能够运用掌握的分析方法与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进行思考、研究与分析。运用这种分析方法还需要学生能够开拓出新的知识深度与广度,从而能够积极的进行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的体现出来。

3.案例分析法在中职秘书实务课程中的应用

3.1教学案例的选择

在中职秘书实务课上应用案例分析法,需要切合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应当保证科学、合理、正确的运用案例分析进行教学的应用,这样才能保证案例分析法发挥出最大限度的优势。应当从以下几点进行着重考虑,保证案例分析法在中职秘书实务课上的正确应用:

3.1.1真实性

因为案例具有认识的作用,学生能够从案例中了解秘书工作,对需要掌握的业务技术加以认识;假使,教师应用的教学案例严重失真,那么学生将会得到错误的引导[3]。因此,教师最好选择亲身经历过的案例,这样才能具有强烈说服力;案例的选择还应当与论题相符合,不能脱离出秘书工作的范畴,同时还需要与当时论及的问题相切合。

3.1.2接近性

案例选择的接近性从时间、地点、人物三个方面考虑。时间上,需要统一论题的案例,选择在近期发生的案例。比如说,三年前迎接新生时做的接待工作与今年迎接新生时做的接待工作,明显后者相比于前者具有更好的效果。地点上,发生案例的地点离教学地点越近越有更好的效果。人物上,如果发生案例发生在一个学生所熟识的人物上,那么印象将会更加深刻。

3.1.3幽默性

如果选择的案例不但真实,同时又具有幽默性,那么将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应当选择一些具有幽默性的案例。比如,一位外企经理对经常迟到的秘书说:“或者你换一块手表,或者我换一名秘书。”同时也可以使用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网络用语或者是广告词汇,比如,可以引用“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进行对问题答案的剖析;用“一般人,我不告诉他”来暗示学生接下来讲解的是重点部分。教师在引用这些语句的时候,可以尽量模仿原版的声音特点,进而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2教学案例的运用

案例分析法中的重要环节就是教学案例的运用。通过案例事实能够帮助案例教学在教学内容与实际经验上进行有机的结合。案例分析法不仅继承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还能将正在发生或者曾经发生过的一些矛盾、危机与冲突事件作为教学案例并引入到課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求知欲与思维的火花激发出来,并使其置身于案例的角色与背景之中,自主的对有效信息进行探求、对事实真相进行挖掘,最终形成决策选择并得出认知结论。endprint

3.2.1建设教学案例库

案例教学改革得以持续推进的基础就是对教学案例库进行坚持不懈的建设[4]。案例教学模式以案例库为运行的基础,如果没有一定容量与数量并较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就会使案例教学变得空洞。虽然说案例分析法来源于社会实践,但是不是说社会上发生的任何事件都能用于教学案例。在建设案例库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案例的真实性、接近性与幽默性。同时,这些案例也应当尽量接近秘书的工作与生活,使学生通过这些案例应用到以后的秘书工作中。全体教师应当积极地参与到案例的建设过程中,通过交流案例教学的经验能够营造出一种较为良好的气氛,使案例教学向一个新的水平发展。

3.2.2把握好案例分析与理论教学的关系

在诸多教学方法中,案例分析法仅仅是其中的一种,理论教学不能被案例分析所替代,而是应当在一定程度的理论基础上实施案例分析。有很多基础理论与知识不易从案例分析中进行讲解,案例分析法综合运用了各门学科中的知识,想要应用案例分析法,就必须要对基本的知识与理论有较深的掌握与理解。

3.2.3多媒体与口述相结合

对案例的口述是最为常见的方式,因而其方便、灵活,但是欠缺形象性与生动性。如果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将一些来自于影视片中的案例呈现给学生,那么将最大程度的保留原有的形象性与生动性。而且这种案例信息量比较大,学生可以从片中角色的举手投足间获得丰富的联想与启示。同时由于这种案例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因此能便于学生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想要培养出专业性的秘书人才,就必须紧紧地锁定在培养职业的专业能力与基本能力上。中职秘书实务课程应当合理的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教材内容与教学大纲,并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分析能力进行培养,才能培养出更加合格的秘书人才。

參考文献

[1]郑崇田,郝全梅,崔乃瑜.秘书实务概说[M].香港:雅园出版公司,2012(9):56-57.

[2]韩国海,杨硕林.秘书专业如何开展案例教学[J].秘书2013(5):15-16.

[3]金妙翠.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2(6):34-35.

上一篇:音乐基础教育下一篇: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