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题的解题策略

2024-05-25

语文阅读题的解题策略(精选十篇)

语文阅读题的解题策略 篇1

仅以初中阅读题型中的赏析文题为例, 共同探讨其内在的规律性。

文题是文章的眼睛, 好的文题是好文章的一半, 所以, 我们在文题的拟定上总是会想尽办法, 让它独一无二又尽得文章精华。在内容上, 我们会依据文章的写作对象或全文线索直接命题, 如《我的母亲》、《枣核》。有时我们也会在文题中直接描述写作对象的特点, 如《蔚蓝的王国》、《美丽的西双版纳》。再复杂一些, 我们便在文题中也加入了自己的情感, 如《往事依依》、《始终眷恋着祖国》等等。在语言组织时, 我们也会绞尽脑汁想让语句优美, 于是我们又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如《甜甜的泥土》、《紫藤萝瀑布》。有时我们也会使用问句, 以此来设置悬念,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如《宇宙里有些什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了拉近和读者的距离, 我们又会请第二人称来帮忙, 如《为你打开一扇门》。

赏析文题, 正好与此过程相反, 我们只要反过来一一参照, 就会逐一攻破。首先, 我们可以先分析文题的语言组织形式, 看看是否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再次, 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取题目告诉我们的信息, 根据我们在命题时的想法反推, 这些信息可能包括这篇文章的写作对象、文章的线索、写作对象的特点、作者的情感等等。除此之外, 我们也要细心观察其使用的句型、运用的人称, 是否设置了悬念, 增加了亲和力。最后, 但凡让我们去赏析的文题, 总是有一定特殊意义的, 基本上都会达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的功效, 所以这一点也不能忽略。

阅读理解中, 命题者对文题的考查经常会用以下的语言组织形式:如以某某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请你谈谈某某文题的妙处, 作者为什么以某某为题等等, 在做题时, 我们要认真审题, 透过现象看其本质, 判断题型, 准确答题。

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语文书第十五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课后习题第二题第一问则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原是一首歌曲的名字, 作者借来作为标题, 而且贯穿全篇, 引起每一层的说明,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根据以上思路, 我们可以这样分析:语言组织形式上,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原是歌曲的名字, 那么便是引用;内容提取上, 题目也告诉了我们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花儿这样红的原因, 但是考虑到文章内容中并不是只介绍了红色的原因, 也设计了其它颜色, 因此, 这里的红借代的是各种各样的颜色。最后, 它以问句的形式出现, 也设置了悬念, 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上, 它串联全篇, 使结构更加严谨。而教参上的参考答案则为:用一首人们比较熟悉的歌曲的名字做标题, 通俗形象, 又吸引人;以“红”借代花的各种各样的颜色, 含蓄有味;结构上串联全篇, 使结构严谨。两者相照, 我们得出的结论与命题者的考查意图还是一致的。

中考阅读《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中的“本文以‘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为标题, 有什么作用?”一题, 它实质上就是让我们来赏析这个文题。按照以上的思路可以这样分析:语言组织形式上, 它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内容信息提取上, 它告诉了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追风战靴” (文章中指跑鞋) , 也生动形象地告诉了这个鞋子的能够帮助运动员跑得更快的特点, 也透露出了作者对这个鞋子的喜爱之情, 最后它也让我们想进一步去具体了解这个鞋子, 从而激发了我们的阅读兴趣。

而中考此篇的参考答案是:点出说明对象;点明高科技跑鞋的作用;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两者相参照, 我们的思考更全面、更具体!

又如:中考阅读理解《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中, 有这样一题:“结合全文, 探究作者以‘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为标题的理由”, 这也是让我们对文题进行赏析。按照我们的思路, 我们可以得出:修辞上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内容上, “一点一点”告诉了春天来的过程很缓慢、很艰难。虽然是一点一点, 但是最终还是化开了, 也告诉我们春天内在的坚强、沉着、果敢, 心无旁骛的特点。情感上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再来看看中考的参考答案:突出过程的漫长、曲折、艰难;突出其沉着果敢, 心无旁骛, 顽强拼争的精神品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语言生动、形象、优美。我们的思考又与命题人的思路一致!

语文阅读题的解题策略 篇2

从1984年开始,高考语文试卷增添了现代文阅读试题,但那时的阅读试题,往往在名词术语上兜圈子,在语法修辞的概念上做文章,把考查重点放在语音、标点、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应用理解方面,题目多半游离于文章之外,真正属于阅读能力的考题反倒成了陪衬。显而易见,这样的阅读测试无法考查学生阅读文章的能力,而且肢解文章,把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引向一个个琐细的知识点,影响学生对整篇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分析理解。更为严重的是,错误地导引中学阅读教学,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从1992年国家教委考试中心颁布《语文科考试说明》将阅读单独立项以来,阅读测试题才有了较大的改进:测试整体阅读能力,考查是否真正读懂了材料。又近过去了,阅读题考查角度也在不断翻新,但阅读题得分率一直不高。笔者认为,解答阅读题要遵循阅读规律,讲究一定的答题策略。

针对高考阅读题的命题特点,解答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整体性阅读原则

阅读题中的阅读材料,无论是片断还是篇章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命题者设计的试题也往往是上下串联、多方勾联。因此,考生在解答阅读试题时应有“整体意识”。这“整体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着眼于整体篇章,不放过任何一个“部件”。对于与材料同时出现的“部件”,如正副标题、注释、写作时间、写作地点、作者、出处等不应放过,有时这些东西对解题很有帮助。

其二,命题者设计试题着眼于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整体把握理解,因此解题时不能急于解决局部问题,应重视整体的理解:在内容方面,弄清内容实质、思想底蕴;在形式方面,弄清结构特点,写作技巧。把握住这两个方面,就能站在总体的高度去审视分析每道试题,如词语解释、句义理解应放在具体的上下文中去分析,并与段意、文意的理解结合起来进行,使答案与“语境”相吻合,从而提高答案的正确率。不注意“总揽全篇文章”,“着眼局部”,匆匆下笔,很难得出满意的答案。

其三,把所有题目当作一个系统综合加以考虑,把握题与题之间的联系,尤其是综合性大题与零碎性小题之间的互补性联系。在同一材料的阅读题中,各个小题虽各有侧重点,但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往往是按由浅入深的顺序排列,按由局部到整体的格局分布;排列在前的题目答案,往往能为答排列在后的题目提供线索或暗示。因此,在解答各道试题时,应瞻前顾后,洞悉各题之间的联系,注意各题之间的互补性、暗示性,从而迅速正确地答题。

2.快速阅读原则

迅速准确地获取读物的有效信息,是时代对学生的要求。反映在高考试卷中是近几年的阅读总题量大增,阅读量大增。试卷考查的不仅是学生答题正确率的质,而且也考查学生答题速度的量。如果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快速阅读的习惯,仅仅试卷中那么大的阅读量,就会令考生“望卷兴叹”,更谈不上思考解题了。所以掌握快速阅读的技巧,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显得很有必要。

强调快速阅读,并不等于粗枝大叶。高考阅读试题无论是主观试题还是客观试题,难度一般不太大,有些试题的答案往往就在提供的阅读材料中,只要认真读懂、读通材料,试题不难作答。因此,考生在作答时,既要注意阅读的速度,又要注意阅读的理解率。答题再快,没有正确率,结果仍是徒劳。

3.灵活性原则

近几年来,阅读题摆脱了僵化单一的模式,注意多角度和多层次相结合,尽可能选取具有多种知识覆盖面的阅读材料,进行多角度命题,多层次地测试考生的阅读能力。高考阅读题也是这样。这就要求考生打破思维定势,注意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思考,不拘于一种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不拘于试题自然顺序,适时调整,灵活变换,从而迅速准确地完成答题。

近年来,阅读题题型也不断翻新,灵活多变。因此遇到一些新题型、新检测方式极有可能。这就需要头脑冷静、灵活,不惊慌,不被题型的表面形式所迷惑,而应由表及里把所至新题实质,迅速地将新题型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和能力范围之内。如句序排列,以选择题型的形式出现,其实质是排序题,因此应试者就不能拘泥于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在几个选项里上下搜索,左右对照,而应把它还原成排序题,按排序题的要领与步骤去解答,分析应排列的各句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很快找到正确选项。

再如答题顺序。一般说来,试题是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由分到整的顺序组织排列起来的,因此答题顺序应是由浅入深,循试题自然顺序作答,但又不可太死板。相反,由于每个应试者具有的知识和能力各有长短,同一道试题在不同的考生面前难易不同,因此,解题的另一要诀是先易后难,不能死抠题号顺序,易者当机立断,不待全部看完,即可马上解决。对一时难以攻克的“堡垒”不可一味“钉”住不放,可以搁置一旁,留待解解答完那些自我感觉容易的题目后再去完成。这样既可赢得时间,又可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致于整场考试的失利。

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我们要寻求解答阅读题的相应策略。解题步骤的正确与否、清晰与否在解答阅读试题时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影响答题速度和答题正确率,而且影响考试的心理状态。

解答阅读题的阅读方式和一般步骤是这样的:

(一)通读材料的要求是读全、读懂材料,形成整体印象。在通读材料之前应先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尽快地读一篇材料后面(有的与材料并排)试题的题干部分,认知命题者的意图,了解题量、题型类别,所占分值等,对所要完成的任务做到胸中有数。阅读题干时,要尽量摄取关键性词语,从而对命题意图有个粗略的认识。

通读材料时,要集中精力,着眼于全面理解、整体把握,要结合阅读题干所获得的信息,边读边思考边理解。一要读全,就是读完材料,对全文(段)的每个段落、每个部件都不可敷衍掠过。二要读懂,就是大致理解全文(段)总体上的内容和形式。这就要求阅读时心须具有“文体意识”、“筛选意识”、“结构意识”,把握材料所属文体,运用该文体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方法进行定向阅读,例如,如果是议论文,便找论点、论据、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除按照文体知识对有用信息进行筛选外,还应注意筛选文段中的具有提纲挈领作用的词句段,并注意根据阅读目的(指读题干时明确的解题任务),筛选有效信息。同时,还要注意把握文段的结构特点,搞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从而为解题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这一步采用的阅读方式是默读扫视。遇到方框、横线等留作填空之处,不要急于去猜想填补,而应采取跳读方式跨越过去。

(二)审察题意,定向阅读

这一步的要领是仔细审察各题,并据各题的规定确定材料中的“阅读域”(对应点),作定向阅读。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审题的标准是仔细、透彻、准确。仔细就是从头到尾,一字不漏,一个标点不落地研读所要回答的问题,对出现于题中或题尾括号内的提示语,也应注意。透彻,指不仅要弄清明示条件,更主要的是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从本质上明确命题的真意。题干的表达语中出现的“根据……”、“按照……”、“以……为根据”、“从……看”等字眼,往往就是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准确,指严格按照要求,对试题内容和形式作出恰恰如其分的判断,准确无误地确定考查的能力(考查点)是什么,明确试题的类型。

定向阅读,就是根据试题规定确定阅读材料中与试题答案相对应的阅读位置(“阅读域”),然后“对号入座”地进行阅读。阅读时有别于第一步的扫视默读,可以不顾文段的顺序,自由地从某处楔入,仔细研读,略去那些不需要读的文字。阅读时,注意筛选关键性的语言信息,联系上下文理解字面表达意思和作者隐含意思。必要时,还可反复重读。

(三)调集“库存”,思辨求解

每一道具体阅读题的解答需要运用有关知识,但不需要应试者已具备的所有知识。因此,当确定了考点、明辨了题型之后,应试者应迅速在大脑的“知识库存”中调集有关知识,发动有关经验和能力,并且进行筛选、梳理、组合、调整,以备解题之用。

调来知识能力,就要着手求解了,这是解题的核心。比较和辨析是求解时常用的两种思维方式。通过辨析比较,找到知识与试题间的连接、共同性,架起两者之间的桥梁。在选择题占绝对多数的考核中,通过辨析比较,找到各选项之间的不同之处,进行反复分析综合,去伪存真,筛选出正确的选择项。

(四)全面检查,认真验证

解题得出答案,并不算最后完成,必须全面检查、认真验证,这样才能确保正确率。

所谓“全面检查”,是指:①检验审题有否偏差,求解有无谬误,符号是否填对诸多方面,缺一不可;②对所有试题从头到尾检查一遍。当然也可根据所余时间作出安排,时间充裕,应全面检查,时间紧迫,要突出重点。这里说的“重点”并不是指试卷中的重点,主要是指自己的把握不大需要检查的题目。

检查的顺序可由后往前,也可先重点后其它。由后往前的优点是大题都在后面,并且后面的题刚做完,印象清晰,易于检验,可节省时间。

检验的方法因题型、内容而定,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三种。

复核不受答题时思路的影响,尽量变换角度,重新审题,来个再思考,而不是重做一遍题。

代入将答案放进试题里,看是否行得通,是否合语法、合语感。

析因针对答案,深入思考,分析那些未被选择为答案的选项为何错,尤其难度大的不能一眼就判断的题,更要这样检验一下。检验时应充分尊重自己的首次选择,没有确凿的根据,不要轻易否定。另外,检验时一定要有耐心,只要有时间,就要尽量在试卷上找毛病,直到考试结束前的最后一分钟。

其实,由于考生的思维方式、阅读习惯各有不同,试题的难易也不一致,因此很难规定划一的阅读方式和解题思路。所以,解题时不能死板,应灵活多变,如对出现于阅读试题中的一些无关大局的关于字、词或修辞、语法知识等纯知识题以及一些浅显的试题,就不必按上述步骤定向阅读,冥思苦想,否则浪费

尚延联

托福阅读句子插入题的解题策略 篇3

一般来说,该题目所给的插入句可以为考生提供解题的线索。解题的线索分为两类:一类是插入句含有明确的指代关系;另一类是插入句含有明确的逻辑关系。下面笔者就分别从这两方面来讲述句子插入题的解题策略。

插入句含有明确的指代关系

插入句中如果出现代词(如they、this、that、these、such等),表明该插入句含有明确的指代关系,考生可以根据这一指代关系来判断插入句该插入文章的哪个位置。根据一般文章的行文习惯,如果插入句含有代词,那么在原文中,插入句前面的句子应该会出现代词所指代的相关名词。因此,考生依次查看题目提供的四个位置时,可根据位置前出现的名词来推测插入句中的代词指代的是什么,然后根据这样的推测来判断插入句放在假设的位置时,插入句与上下文在意思与逻辑上是否相符。下面笔者列举两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例1 Scholars offer three related but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his puzzle. A One opinion is that the paintings were a record of the seasonal migration made by herds. B Because some paintings were made directly over others, obliterating them, it is probable that a painting’s value ended with the migration it pictured. C Unfortunately, this explanation fails to explain the hidden location, unless the migrations were celebrated with secret ceremonies. D

Where would the sentence best fit?

All three of them hav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but none adequately answers all of the questions the paintings present. (摘自《新托福考试官方指南第四版》P49)

解析:此题给出的插入句里含有all three of them这个含有指代关系的词组,考生据此可以判断该插入句的上文(前面的句子)应该出现过某个复数名词。有此预判后,考生可以假设插入句放在A处,那么all three of them指代的便是前面句子出现的复数名词opinions。然后考生再判断插入句放在A处时,其与上下文句子的意思和逻辑衔接是否连贯。A处前面的句子的含义是“关于这个谜团,学者们提供了三个相关但不同的看法”,而插入句的意思是“这三个看法都有优点和缺点,但是没有一个看法可以充分解释这些画存在的所有问题”,插入句正好承接前面那一句,继续评论三种看法。由此考生能够判断插入句放置于A处时,可以与前面的句子意思连贯起来,逻辑关系也很通顺,因此此题的插入句放在A处最合适。

例2 The sheer scale of the investment it took to begin commercial expansion at sea reflects the immensity of the profits that such East-West trade could create. A Spices were the most sought-after commodities. B Spices not only dramatically improved the taste of the European diet but also were used to manufacture perfumes and certain medicines. C But even high-priced commodities like spices had to be transported in large bulk in order to justify the expense and trouble of sailing around the African continent all the way to India and China. D

Where would the sentence best fit?

They were highly valued for a couple of reasons. (摘自TPO 17 “Europe’s Early Sea Trade with Asia”)

解析:本题的插入句中出现了代词they,其指代的肯定是复数名词。考生回原文依次判断A、B、C、D四个位置,如果该插入句放在A处,其指代的应该是前面一句出现的复数名词profits,此时插入句的意思是“利润因为一些原因而受到重视”,那么后文应该对此有进一步介绍,然而A处后面的第一句话却是介绍spices (香料),开启了另一个话题,因此插入句放在A处无法与后面的句子衔接。如果将插入句放在B处,则they指代前一句的复数名词spices,那么插入句的意思就是“香料因为一些原因而受到高度重视”。B处后面一句话的意思是“香料不仅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欧洲人的饮食味道,而且还用于制作香水和某些药材”,这不就是在进一步解释香料受到高度重视的原因吗?因此,此处插入句应该插在B处。

nlc202309020048

插入句含有明确的逻辑关系

如果插入句含有明确的逻辑关系词,可以利用插入句所含的逻辑关系来判断插入句最适合插入的位置。插入句常出现的逻辑关系词包括以下几类:①转折关系词,比如but、however、yet、even though等;②因果关系词,比如because、due to、so、consequently等;③递进关系词,比如also、in fact、even、furthermore等。如果插入句中有如上这些逻辑关系词的话,考生就可以利用它们作为线索,阅读题目提供的位置前后的句子,判断插入句插入后,其是否与位置前后的句子逻辑关系相符。下面笔者列举两例予以说明。

例3 A Because they are always swimming, tunas simply have to open their mouths and water is forced in and over their gills. B Accordingly, they have lost most of the muscles that other fishes use to suck in water and push it past the gills.C In fact, tunas must swim to breathe. D They must also keep swimming to keep from sinking, since most have largely or completely lost the swim bladder, the gas-filled sac (囊) that helps most other fish remain buoyant.

Where would the sentence best fit?

Consequently, tunas do not need to suck in water. (摘自《新托福考试官方指南第四版》P117)

解析:插入句的consequently的意思是“结果”,据此考生可以初步判断插入句与前面的句子之间是因果关系,且前面的句子表示原因。由此考生可以先排除A处。插入句的意思是“结果,金枪鱼不需要吸水”,B处前面的句子意思是“因为金枪鱼一直在游动,它们必须张着嘴使水流经它们的腮”,而B处后面句子的意思是“因此它们大部分的肌肉已经退化了,而其他鱼利用这样的肌肉来吸水和从腮里排水”。也就是说,B处前面的句子解释了“金枪鱼不需要吸水”的原因,因此插入句应放在B处。

例4 A Ecologists are especially interested in knowing what factors contribute to the resilience of communities because climax communites (顶级群落) all over the world are being severely damaged or destroyed by human activities. B The destruction caused by the volcanic explosion of Mount St. Helens, in the northwestern United States, for example, pales in comparison to the destruction caused by humans. C We need to know what aspects of a community are most important to the community’s resistance to destruction, as well as its recovery. D

Where would the sentence best fit?

In fact,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by humans is often much more severe than by natural events and processes. (摘自《新托福考试官方指南第四版》P474)

解析:本题插入句的逻辑提示词是in fact,句意是“事实上,人类对于环境的破坏通常远比自然事件和过程带来的破坏更严重”,带有递进的含义,由此考生可以推断出该插入句前面应该谈到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考生回到原文,发现B处前面的一句谈到了human activities对于环境的破坏,而B处后面的一句举了一个Mount St. Helens火山爆发的例子,例子的大意是“与人类对Mount St. Helens的破坏相比,火山爆发给它带来的破坏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这进一步证明了插入句的观点——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大于自然事件带来的危害,由此考生可以判断出插入句放在B处最合适。

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复习及解题策略 篇4

一篇看似简单的现代文为什么让学生连连失分呢考生在中考语文阅读题解答上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现从解题的思路和技巧方面来谈一谈学生解答现代文阅读题时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一忌:跟着感觉走。考生由于年龄因素, 逻辑思辨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都不强, 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常常犯“跟着感觉走”到错误, 草草看看阅读题的题干, 在还没有完全读懂文章的情况下, 就凭着对文章的初步理解去完成答案, 这就是造成答案不完善和答非所问的原因。

二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考生在答题的时候, 粗枝大叶, 看见语段中有题干要求的部分答案, 就马上写在答题纸上, 孰不知, 有部分考学生归纳能力的题目, 答案往往需要有一定的概括性, 必须要关照本段全段或者相邻的几段甚至全篇才可以做出完整的答案。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答题方式是考生在做阅读题是常常犯的一个错误。

三忌:走马观花。骑在马上看花当然看不仔细, 考生在分析题干时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我们知道, 出卷老师在命题的时候, 为了使答案尽可能单一, 往往要在题干上设置很多的修饰限定语句, 这样也有助于指引考生明确答题的方向, 所以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题干上的这些语句, 来做出尽可能符合出卷者意图的答案。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容量大, 耗时长, 但考试结果却常常不理想。明确了答卷三忌, 那么怎样进行复习才能做出正确而又完整的答案呢

首先把握阅读文章的一般规律。一般是由语言形式到文章内容 (因文解道) , 再由文章内容到语言形式 (因道解文) , 循环往复, 逐步加深理解。

具体的过程及目标包括这样三个层次:

一是整体感知课文, 要求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 能明确文章写的主要内容, 各段之间的联系, 以及文章的体裁、中心。不过多顾及细节。“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是文章阅读的一个重要的原则。任何语言片断都是有特定的语言环境的;任何问题都是有语言背景的。

二是细部研读课文, 要逐句逐段的精读, 理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分层分段, 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对段意进行归纳概括。由段到篇, 理清句、段、篇的关系, 从各段之间的联系中, 体会作者的思路。

三是总体把握课文, 达到理清全文结构, 了解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中心, 以及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即怎么写的, 为什么这样写。一定要彻底读懂文章。从阅读行为看, 经过对各部分的感知、辨认、理解, 才有可能理解各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致更完整、深刻地理解文章全貌。

其次培养自己良好的临场阅读习惯, 拿到一篇文章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 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 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也就是说要“整体阅读”, 大体浏览一二遍, 了解文章的话题是什么, 写作的对象是什么, 这是十分关键的环节, 也是容易忽略的环节。在这一步, 要善于“借助”, 也就是要借助文段的题目和出处, 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 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 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 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 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同时, 要善于借助文段的首括句、小结句、过渡句、关键句, 借助经常出现的词语, 借助重要的关联词。尤其要注意把观点和材料分开, 看看哪里是作者运用的材料, 把这些材料放到一旁, 观点就水落石出了, 抓住这些观点, 就抓住了文段内容的核心。良好的阅读素质不仅体现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上, 还体现在对局部的确认。阅读文章要抓住问题进行, 没有问题的阅读在考场上是不存在的, 阅读时, 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 确定对应的语句, 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 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 了解行文思路。同时要善于抓住命题者的命题意图, 也就抓住了阅读的要害。阅读题一般是从选文里有可能被学生忽略且又不一定真懂的地方抽出来编成各种形式的问题, 用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接触到具体题目时, 要注意题目涉及的范围, 有的是局部题, 有的则涉及文段的整体。涉及局部的题, 要善于准确找到有效搜索区域, 适当在文中做一点标记, 也有的局部题涉及的区域可能需要在文段中远距离搜索, 考生要加强这个意识。

第三要善于掌握答题技巧和方法, 善于在考场上抓网 (系统) 找点 (准确) 连线 (关联) 。中考现代文阅读的考查, 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 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包括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比喻义、引申义、临时意义, 以及特点的关键词语。 (2) 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 领会句子的弦外之意, 理解句子的表达作用, 把握文中的关键句, 句式的修辞作用等。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和内容丰富、含义深刻的语句 (段) 阅读材料, 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 关键语句可以是概括段落中拟的句子, 提示文章主旨的语句, 或结构上承上启下, 或含义深刻表现力丰富的语句。不论是一段文章, 还是整篇文章, 常常有直接表达中心的语句, 善于把握这样的语句, 是一种阅读能力, 要在阅读实践培养这种能力。 (3) 把握段内、句间的层次关系, 理清全文结构, 归纳文段要点, 综合文段的内容等。通过理清段内的层次关系, 特别是内容复杂的段落。关系理清楚了, 文章的脉络也清楚了, 通过合并同类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经过对文章各部分的感知、辨认、理解, 才有可能理解各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同时, 我们从各部分在文中的作用, 则更完整、深刻地理解整体, 从而达到整体把握文章中心。 (4) 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会提取主要信息, 对表达技巧进行评价等。如文章的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结构安排、语言的运用和锤炼、表现手法等。

当然现代文中阅读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文体特点的文章, 要结合文体特征的阅读难点进行训练。说明类的文章应该把握说明的对象和特征, 应用筛选要点的方法;记叙类的文章应当把握叙事、写人、状物的目的、抒发的感情, 即写作的意图来归纳;议论类的文章应把握住中心论体即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方面来概括。抓主旨句段, 提全文之纲, 抓语言脉络, 挈各段之领。归纳要点, 确立中心。对于客观性较强的题目, 往往提示性和干扰性都很强, 我们要善于排除干扰, 利用提示。怎样排除干扰呢平时训练中应注意总结主要的干扰源。例如“偷换概念”“混淆概念间的关系”“以偏概全”“扩大范围”“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答非所问”'对之提高防范意识。要善于比较, 特别要注意内容的对应点和选项之间的比较。现在的趋势是现代文阅读的主观题目增多, 答案更具灵活性、多样性, 可能不惟一, 只要意思对就可以, 我们应该更重视作答的表述。准确根据题意概括出思维的结果, 表述要准确、全面、简洁。特别要注意范围程度等方面的准确表达。

GRE阅读排除题的解题方法 篇5

一、排除题的解题方法

1.精确定位排除法:

将选项精确的在文中定位,找出选项和阅读文章中的对应关系,注意选项中的同义代换与原文是否对应。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选项中有四个是和题目的关键词定位在一个段内的,但其中一个选项却定位在了另一个段落内,那么这个选项就是答案。

注意:正确答案一般是作者在文中明确反对过的,或者是根本未提到,再或者就是定位的段落未提到的(选项的关键词落在别的段落)说法。

2.强对比排除法:

如果题目中是关于A的提问,但是原文中没有直接给出与A相关的描述。不过,文中出现了与B相关的特征描述,而B呢正好是与A形成强烈对比的对象。那么我们只需要把B的特征取非就可以得到答案了。一般文章中会出现unlike,in contrast to, compared with,阅读的过程中遇到该类别的关键词注意要做笔记。

3.无关信息排除法:

如果某一个选项和文章大意没有关系或者根本没有提到过,那么它一定就是正确答案了。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要留意文章每段的中心意思,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以此来作为细节判断的依据。

如果能够将题目定位到某一段,那么就可以用该段的TS(Topic Sentence 主题句)来进行排除,和TS无关的就是正确选项。

二、实例讲解

下面是一道长阅读的第一段:

In large part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feminist movement, historians have focused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on determining more accurately the status of women in various periods. Although much has been accomplished for the modern period, premodern cultures have proved more difficult: sources are restricted in number, fragmentary, difficult to interpret, and often contradictory. Thus it is not particularly surprising that some earlier scholarship concerning such cultures has so far gone unchallenged. An example is Johann Bachofen’s 1861 treatise on Amazons, women-ruled societies of questionable existence contemporary with ancient greece.

1.识别重要信息,做标记

在读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上文出现了典型的并列成分(标志:冒号,“A, B and C结构”),读到后马上做记号。

中文翻译:

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女权主义运动(feminist movement)的缘故,史学家近年来汇聚了大量的注意力,来更为准确地确定妇女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地位。虽然对现当代的研究成就斐然,但古代文化的研究要证明更为困难:资料来源数量有限,支离破碎,难于解释,且经常互相矛盾。因此,人们并不特别惊讶地发现,有关这些古代文化的早期学术研究迄今为止听凭其流传下来,而未遭到质疑。其中一个实例就是约翰·巴霍芬(Johann Bachofen)1861年论述亚马孙人(Amazons)的论文,而所谓亚马孙人,即那些由女性统治的社会,其难置可否的存在与古希腊时值同期。

2.例题解析

不出所料,后文果然出现了except题:

All of the following are stated by the author as problems connected with the sources for knowledge of premodern cultures EXCEPT

(A) partial completeness

(B) restricted accessibility

(C) difficulty of interpretation

(D) limited quantity

(E) tendency toward contradiction

通过”premodern cultures”或者“problems with sources”定位到上文中相关部分。5个选项都比较眼熟,一下子无法通过TS找出与原文没有关系的选项,也没有出现强对比。因此,选用精确定位排除法来进行解答,找出选项和原文的对应关系。

我们可以发现A选项partial completeness与fragmentary对应,说明资料来源的支离破碎(不完整性),C选项difficulty of interpretation与原文的difficult to interpret对应,两者几乎都没有进行改写,只有词性的改变。D选项limited quantity与原文restricted in number相对应。E选项tendency toward contradiction与原文的contradictory相应。只有B没有找到相对应的并列成分。因此答案选B。

三、排除题相关的语言现象:列举、并列成分和冒号

1. 列举

所谓列举,就是在文章中出现对某一对象的几个特征进行的逐条描述,比如first,...,second..., third... 遇到这样的语言现象赶紧做好标记,因为这个语言现象经常会考except题。

2. 并列成分

比如X includes A, B and C,这里的A B C就是句子的并列成分。这种结构也常考排除题。通常是有4个选项分别约ABC等成分相对应,而其中有一个成分找不到对应,或者是与原文意思不符。

3. 冒号

冒号后面也常会出现列举现象,因此,遇到的话一定要标出来。后面的内容可以大致浏览或者不看。

GRE阅读答题习惯

1.解剖文章的第1段

积极主动地解读文章的第1段,阅读时尽量记住作者提出的问题(现象或观点),和一些关于文章内容的概念和词汇,如这篇文章讲的是生物化学,日本企业文化还是黑人运动。文章的论题是什么,作者想说什么?

2.在脑子里面形成一个作者思路图

在脑子里或者在草稿纸上画一个文章的结构思路题。各个段落的目的是什么,主题又是什么?再次提醒,考察的是你的答题能力而非阅读能力。你不必完全掌握整篇文章,了解文章中的每一个细节(其实,你也没有那么多时间)。相反,你应该只读文章段落的第1句,而快速浏览其余部分。当你“读”完这篇文章时,你就能对文章的结构思路有总体的把握。

3.通览文章时,留意语气词和过渡词

在快速阅读文章时,特别留意段落开头或者结尾可能出现的语气词和过渡词。这样做有助于你对作者思路的把握,从而快速掌握文章大意。

4.停下来,总结一下文章大意

在回答问题前,花几秒钟总结一下文章的思路和主题。

5.开始答题

根据你对文章的整体思路来答题。将问题(或选项)定位到文章中具体的某个段落甚至具体的句子。这里,你可以比第3个步骤更仔细。

GRE阅读文章技巧

这是考试,你只有13-15分钟做题,文章不是用来读懂的,对待长难句最好的办法是考虑怎么不读,少读,而不是分析。

学术文章特点就是规范,层次清晰,主题明确。

我们一定要读出套路,尤其是文章观点的数量,这个直接关系到主题题怎么出。

我们要把每段的层次的连词标记出来,我们还要知道每个层次的主题词是什么,周围有没有否定词(改善题),有没有褒贬的词(态度题,应用题)

至于例子,也可以考虑不读或者少读,因为GRE阅读重点考观点,例子是事实,事实记得越多,混淆信息越多,做题越慢,准确率越低。对于例子,只要记住位置就可以,题目考到再看,不考坚决不看。以观点记例子,以观点分层次,以观点分逻辑关系。

小说阅读高考探究题的解题思路 篇6

一、命题特点

题干有标志, 一般出现“探究”字样, 有时出现“你的理解”“你的看法”等字样;思考有依据, 要求依据文本内容作一定程度的探究;观点有创新, 要求有自己的思考, 有不同于作者的看法;答题有层次, 要求考生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思考。

二、主要题型

大体可分正反对立类;深层剖析类;拓展启示类。

三、探究角度

围绕考试说明中所提出的三个方面进行考查, 答题可从小说的要素入手。

(一) 探究人物

1. 探究小说的主人公

设问:你觉得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应该是谁?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

思路:要点明塑造人物角色所用到的描写手法, 诸如正面、侧面描写, 语言、动作描写, 对比、衬托手法等;要分析对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出场与性格的展示所起的作用。

例如:2010年山东卷《骆驼祥子》, 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解答提示:祥子。祥子是作者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着力刻画的一个形象。从正面, 运用了动作、语言描写等手法;从侧面, 用刘氏父女来衬托祥子, 用“别的车夫”与祥子形成对比;用“别的车夫”衬托祥子。

2. 探究人物的塑造意图

设问:小说这样写某某人物, 有人认为……有人认为……你的看法呢?

思路:探究的焦点在于人物形象的“写法”问题, 其实就是要分析作者把笔下的主人公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的问题。

例如:2009年全国卷Ⅲ《孕妇和牛》, 小说这样来写孕妇, 有人认为让人感动, 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

解答提示:这样写让人感动。 (1) 突出了孕妇对文化知识的朦胧追求; (2) 揭示了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女人在将为人母时的责任感; (3) 表现了孕妇认识到文化知识对孩子未来成长的重要性。

3. 探究人物的个性品质

设问:主人公的某某品质, 对你有何启发?

思路:主人公身上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这种品质对现实 (我) 有什么好的引导作用。

例如:2008年全国课标卷《二十年以后》, 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 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 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解答提示: (1) 鲍勃值得同情, 因为他重情守信; (2) 鲍勃罪有应得, 因为他是通缉犯; (3) 吉米忠于职守, 因为他不徇私情; (4) 吉米背叛了友谊, 因为他抓捕了朋友。

(二) 探究情节

1. 结尾的合理性

设问:这篇文章的结尾这样处理是否合理。

思路:这个结尾水到渠成;这个结尾升华了某某主题;这个结尾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某某形象。要特别注意空白式结尾及出人意料式结尾的作用。

例如:2009年辽宁卷《遗璞》, 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 并用它去修水渠。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 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解答提示: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合理的。

2. 情节的合理性

设问:有人认为, 应该把某某删去, 你觉得呢?作者在这里设置某某情节, 有何意图?

思路:这情节能很好的表现人物的某某形象;这个情节表现为下文描写某某作了铺垫;这个情节 (结尾) 突出了某某主题。

例如:2008江苏卷《侯银匠》, 小说题为“侯银匠”, 但写侯菊的文字多, 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解答提示: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 (1) 侯家父女相依为命, 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 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 (2) 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 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 重点突出, 可以避免平铺直叙。 (3) 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 正面描写侯菊, 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 (4) 作者实写侯菊, 暗写侯银匠, 以有形写无形, 更有情趣。 (5) 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 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 意味深长。

(三) 探究主题

1. 探究主题的丰富意蕴

设问:对于文章的主题, 你怎样看?文章意蕴丰富, 结合文本, 谈谈你的理解。

思路:无论是探究深刻意蕴还是分析作者的情感取向, 都要从不同角度出发, 不能只局限于一点。

例如:2010年江苏卷《溜索》, 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 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解答提示:深刻意蕴: (1) 驮队飞渡峡谷代表战胜自然和艰险。 (2) 领队和汉子们。表现团结协作, 相互信任, 关心爱护以及无畏勇敢。 (3) 雄鹰、骏马、牛等动物形象。正反对比, 隐喻人应该有雄鹰、骏马那样的精神, 而不能想牛那样软弱畏缩。 (4) “我”和领队。表现艰苦环境能磨炼人。情感取向: (1) 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 (2) 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 (3) 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4) 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2. 探究主题的启示

设问:文章的这句话给你什么启示?文中的某观点, 你是否认同?学习本文后, 你有什么新认识?

思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文章中是如何叙述的。这句话让我产生……的感触。

例如:2010年浙江卷《静流》, 结合文中弟弟的经历, 写出你的两点成长感悟。

解答提示: (1) 成长就是学会承担责任、懂得关心、体谅父母。 (2) 成长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过程。

(四) 探究题目

设问:你觉得这个题目好吗?这个题目能否用某某来替代?文章以这个为题有多重考虑, 请结合文本谈谈。

思路:赏析风格 (简洁明了, 含蓄隽永, 直指主题) ;特点手法 (双关、象征、比喻、反问、反语、悬念) ;作用 (突出传主、线索、悬念、情感出发点、主旨)

例如:2011年山东卷《审丑》, “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 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解答提示: (1) 标题一语双关 (或反讽) 。 (2) 审丑是一种绘画原则, 老人成为学生的审丑对象。 (3) 老人外貌丑陋, 做人体模特被人们视为“丑”事, 但这“丑”下面却隐藏着为孙子全力付出的淳朴心灵。 (4) 小臭儿不孝, 嫌弃爷爷, 是真正的“丑”。

四、答题技巧

观点要鲜明正确;内容要有理有据;形式要层次井然。

探究有方向, 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放得开又收得拢, 自然可以拿高分。

参考文献

排列、组合题的解题策略 篇7

我们知道, 排列的定义是: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n) 个元素, 按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 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而排列数的定义是: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n) 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 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

组合的定义是: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n) 个元素, 并成一组, 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组合数的定义是: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n) 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 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

排列与组合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是否与顺序有关.下面, 笔者就教学中的排列、组合的一些解题策略作一阐述.

一、解排列应用问题常见方法

1.无限制条件的简单排列应用问题, 可直接用公式求解.

2.有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 可根据具体的限制条件, 用“直接法”或“间接法”求解.

3.“相邻”问题在解题时常用“捆绑法”, 可以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当做一个元素来看, 这是处理相邻问题最常用的方法.

4.“不相邻”问题在解题时最常用的是“插空法”.

二、解组合应用问题常见方法

1.无限制条件的简单组合应用问题, 可直接用公式求解.

2.有限制条件的组合问题, 可根据具体的限制条件, 用“直接法”或“间接法”求解.

三、均匀编号分组的常见解法

n个不同元素分成m组, 其中r组元素个数相同且考虑各组间的顺序, 其分法种数为, (A为非均匀不编号分组中的分法数) .

题型一:排列的应用

例1有5名男生, 4名女生排成一排:

(1) 从中选出3人排成一排, 有多少种排法?

(2) 若男生甲不站排头, 女生乙不站排尾, 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3) 要求女生必须站在一起, 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4) 若4名女生互不相邻, 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解: (1) 只要从9名学生中任选三名排列即可, 共有A93=9×8×7=504 (种) 排法.

(2) 将排法分成两类:一类是甲站在排尾, 其余的可全排列, 有A88种排法:另一类是甲既不站排尾又不站排头有种站A71法, 乙不站排尾而站余下的7个位置中的一个有A71种站法, 其余人全排列, 于是这一类有A71·A71·A77种排法.

由分类计数原理知, 共有A88+A71·A71·A77=287 280 (种) 排法.

(3) 女生先站在一起, 是女生的全排列, 有A44种排法, 全体女生视为一个元素与其他男生全排列有A66种排法, 由分步计数原理知, 共有A44·A66=17 280 (种) 排法.

(4) 分两步走, 第一步:男生的全排列有A55种排法;第二步:男生排好后, 男生之间有4个空, 加上男生排列的两端共6个空, 女生在这6个空排列, 有A64种排法, 由分步计数原理知, 共有A55·A64=43 200 (种) 排法.

题型二:组合应用题

例2“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在我国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中, 某医院从10名医疗专家中抽调6名奔赴前线, 其中这10名医疗专家中有4名是外科专家, 问:

(1) 抽调的6名专家中恰有2名是外科专家的抽调方法有多少种?

(2) 至少有2名外科专家的抽调方法有多少种?

解: (1) 分步:首先从4名外科专家中任选2名, 有C42种选法, 再从除外科专家的6人中选取4人, 有C64种选法, 所以共有C42·C64=90种抽调方法.

(2) “至少”的含义是不低于, 有两种解答方法:

法一 (直接法) :按选取的外科专家的人数分类:

一类:选2名外科专家, 共有C24·C46种选法;

二类:选3名外科专家, 共有C34·C36种选法;

三类:选4名外科专家, 共有C44·C26种选法.

根据分类计数原理知, 共有C42·C64+C43·C63+C44·C62=185 (种) 抽调方法.

法二 (间接法) :不考虑是否有外科专家, 共有C610种选法;考虑选取1名外科专家, 共有C41·C65种选法;没有外科专家参加, 有C66种选法, 所以共有C610-C41·C65-C66=185 (种) 抽调方法.

题型三:分组问题

例3 6本不同的书, 按下列要求处理, 分别有多少种分法?

(1) 分三堆, 一堆1本, 一堆2本, 一堆3本.

(2) 分给甲、乙、丙3人, 甲1本, 乙2本, 丙3本.

(3) 分给甲、乙、丙3人, 一人1本, 一人2本, 一人3本.

(4) 分三堆, 有两堆各1本, 另一堆4本.

解: (1) 先在6本书中任取一本, 作为一堆, 有C61种取法, 再从余下的5本书中任取两本, 作为一堆, 有C52种取法, 最后从余下的三本中取三本作为一堆, 有C33种取法,

故共有分法C61·C52·C33=60 (种) .

(2) 由 (1) 知, 分成三堆的方法有C61·C52·C33种, 而每种分组方法仅对应一种分配方法, 故甲得一本, 乙得二本, 丙得三本的分法亦为C61·C52·C33=60 (种) .

(3) 由 (1) 知, 分成三堆的方法有C61·C52·C33种, 但每一种分组方法又有A33不同的分配方案, 故一人得一本, 一人得二本, 一人得三本的分法有C61·C52·C33·A33=360 (种) .

(4) 平均分堆要除以堆数的全排列, 不平均分堆则不除, 故共有 (种) .

总之, 处理排列、组合问题的总原则是:

(1) 弄清事件的情景:首先, 搞清有无“顺序”要求, 若有则用Anm, 反之用Cnm;其次, 弄清目标的实现, 是分步达到的, 还是分类达到的, 从而正确选用计数原理, 一个复杂问题往往是分类与分步交织在一起的;最后看一下元素可否重复.

(2) 掌握“双向”解题路径, 即“正面凑”与“反面剔”, 一道题目“正面凑”繁, “反面剔”简, 反之亦然.

现代文阅读推断题的解题方法探讨 篇8

一.教给学生认识这个题目

1.这个题目的命题依据是《考试说明》规定的。其原句子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2.这个题目的宗旨是考查考生对原文的理解和认识。

3.这个题目的目的是考查考生的推断和想象能力, 即由此及彼推而广之的思维水平。

二.教给学生认识这个题目的设误方法

1.以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 (湖北卷) 中的这个题目为例加以说明。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 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湿地资源丰富, 占世界湿地资源的十分之一, 因此我国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也很高。

B.人类应当汲取为了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牺牲湿地的教训, 不要再为自身利益去利用湿地资源。

C.只要大量种植芦苇、香蒲、莎草等植物, 就能充分保持湿地在自然状态下的“原型”状貌。

D.只有着眼于全面地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 对各类湿地生态的恢复和重建才会真正有效。

这个题目的A项, 由“湿地资源丰富”是不能推断出“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也很高”这个结论的。因此, 这个选项的设误方法是强加因果, 而造成强加因果的原因是条件不充分, 因为“人均占有量也很高”的条件不仅仅是“湿地资源丰富”。

B项, 原文提到人们“为了眼前或局部利益而透支湿地资源”这种现象, 由此推断“不要再为自身利益去利用湿地资源”, 这就与文中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相悖。该选项对原文中部分信息作了片面的理解, 从而推断出了一种错误的发展趋势或结果。因此, 该项的设误方法是牵强附会, 也可认为是结论错误或主观臆断。

C项, “大量种植芦苇、香蒲、莎草等植物”是用于控制污染的人工湿地的, 而不是保持作为鸟类或鱼类的栖息地的自然湿地资源“原型”的。因此, C项的设误方法是偷换概念。

故, 该题正确答案应为D。

2.据此, 并结合其他试题, 我总结出这个推断题的设误方法有:主观臆断、强加因果、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文外信息) 、张冠李戴、偷换概念、颠倒因果、夸大 (或缩小) 事实等等。

三.教给学生解决这个题目的正确方法

1.以2009年高考语文 (湖北卷) 中的这个题目为例加以说明。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海洋能对未来海洋场景进行预测、预见, 与它强大的信息集成和综合展示功能有关系。

B.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环境并不存在矛盾, 因为数字海洋可提供科学的开发和保护海洋的最佳方案。

C.海洋资源受海洋权益保护, 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就是维护我们自己的切身利益, 我们应当具有这种意识。

D.只有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才能保障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也才有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这个题目答案是B项。该项中“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环境并不存在矛盾”不是后句“因为该数字海洋可提供科学的开发和保护海洋的最佳方案”的必然结果, 因为原文是“可以为具体的海洋开发项目提供大范围、精确的海洋环境数据”, 并不是“海洋开发”与“保护环境”矛盾不矛盾的问题, 因此, 该项犯了强加因果的错误。

A、C、D三项都可在文中找到依据, 分析从略。

2.以《黄冈中学2009届高三五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B卷) 》为例强化认识。

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 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解决粮荒问题进行基因工程作物对人体和环境影响的试验, 这已被广泛确认。

B.基因工程生物与传统杂交生物不能划等号, 是因为基因工程食物与传统杂交食物没有实验等同性。

C.按生物自生许可的规律进行基因交换和强制性移植任何生物基因, 是传统农业生物与基因工程农业生物的本质区别。

D.地球上的环境净土正在遭到污染, 这种情况是令人担忧的。

该题答案是C (分析从略) 。

A项, 文中说“有人认为”, 显然不是“已被广泛确认”, 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B项, 原文是“基因工程生物与传统杂交生物是不能划等号的, 而过去对基因工程所出的实质等同性评价原则是不全面的”, (1) 后一句意思即可理解为“具有一定的等同性”, 可知选项说“没有等同性”是错误的。 (2) 从“而过去……”可知, 前后两句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而是并列关系, 所以选项中“是因为”就给这个选项强加了因果。

D项, 原文是“天然生物基因库”而不是“环境净土”, 偷换了概念。

3.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定的规律。

(1) 首先确认各选项是什么推断逻辑 (或什么关系) 。

一般地说, 大致有三种推断逻辑:因果 (有时会倒装) 、条件、假设。

即:要么因果关系, 因为……, 所以…… (或之所以……, 是因为……) 它包括原因和结果两个要素。

要么条件关系, 一般是“只有……, 才……”, 它包括条件和结论两个要素。

要么假设关系, 一般是“如果……, 那么……”, 它包括假设的条件和结论两个要素。

其他逻辑少见。

(2) 教给学生找错的方法。

比如前文黄冈中学试题的这个题目, 它的A项是条件关系。其条件没错, 错在后句结论上。它的B项是因果关系, 错在后句“因为”上, 把并列关系的句子说成是因果关系的句子, 推理逻辑上犯了强加因果的毛病。D项是条件关系, 错在“环境净土”应为“天然生物基因库”, 条件中偷换了概念。

2009年的那个题的B项也犯了强加因果的错误。它的A项属因果关系。C项也属因果关系。D项属条件关系。

(3) 规律:判断说明文推断题的错误选项的方法是首先判断原因 (条件、假设条件) , 其次判断结果 (结论) , 最后判断各选项的推理逻辑是否有误, 任何一方面出错, 这个选项就是错误选项。换句话说, 这个选项如果是错误的话, 那么, 我们就可以断定, 它要么原因 (条件) 错, 要么结果 (结论) 错, 要么句间关系 (推理逻辑) 错。

(4) 进一步升华这种规律。

如果我们把这个推断题的原因、条件用A表示, 其结果、结论用B表示, 句间关系为推理逻辑, 那么, 判断这个题的错误选项的方法即可概括为, 要么A错, 要么B错, 要么推理逻辑错。

现代文阅读补充论据题的解题技巧 篇9

例一:我国南宋诗人陆游笔耕不辍, 一生写下了近万首诗篇, 其中他晚年所写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等成为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前苏联生物学家柳比歇夫用“时间统计法”来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 在50余年间取得了数百项科研成果。由此可见, 习惯决定着你的活动空间的大小, 也决定着你的成败。养成好习惯对于你的成功非常重要。

请你为上段文字横线处补充一个正面或反面的事实论据。

【典型错题】

答案1.爱迪生发明灯泡, 失败过千万次。

答案2.郦道元经过千万次的走访、游历, 写出《水经注》。

答案3.曹雪芹举家食粥十几年, 养成了在艰苦的条件下, 笔耕不辍的好习惯。

答案4.胡锦涛主席曾经教导年轻人说:习惯是造就人才最基本的条件。

例二:阅读《晏子使楚》, 完成下面的题目:你知道吗, 从现代植物学看, 橘和枳是不同种的, 因此“橘化为枳”的说法是不科学的。那么, 你能用类似晏子的论据反驳楚王吗?

【典型错题】

答案1.鱼在清水中欢乐无比, 在污水中就会奄奄一息。

答案2.橘子长在淮南是甜的, 长在淮北就变得又酸又涩, 难道不是楚国的水土不好吗?

答案3.椰子在海南岛, 十分美味, 却无法生长在哈尔滨。

答案4.南方人喜爱吃米饭, 北方人喜爱吃面粉。

答案5.这个齐国人在齐国不偷盗, 到了楚国就偷盗了, 难道不是楚国的水土让老百姓善于偷盗吗?

【错因解析】

学生在回答这样的题目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1) 论据偏离论点:像例一文题要证明的论点是习惯的力量, 而例一答案1, 既没有阐明是什么“习惯”, 又没有阐明有什么“力量”。这似乎可以证明“干什么事不能怕失败”。例二答案1, 虽然阐明环境的不同对一个人的影响, 但是“欢乐无比”、“奄奄一息”不是人的品德, 而是情绪。例二答案3, “无法生长”与这个齐国人生活在楚国相矛盾。例二答案4, 正与论点相悖, 不仅不能证明论点, 还为敌方提供了有力的论据。

(2) 论据不全面。像例一答案3, 就是犯了这样的错, 只答对了一半:曹雪芹有“在艰苦的条件下, 笔耕不辍”的好习惯。而这种好的习惯有什么“力量”, 即曹雪芹有了这样的习惯对他的事业有什么积极的影响, 没有交代。同样, 像例一答案2, 也只答对了一半, 只不过它交代了郦道元对人类的贡献, 却没有交代郦道元的“习惯”是什么,

(3) 审题不清。像例一答案4, 虽然可以证明“习惯的力量”, 但是它不是事实论据, 而是道理论据。像例二答案2和例二答案5, 就没有根据题目要求答题, 而例二答案2没有注意题目中“‘橘化为枳’的说法是不科学的”这一信息, 虽然没有“橘化为枳”, 但大同小异。例二答案5没有审读“你能用类似晏子的论据”这一信息, 其言下之意, 要用晏子使用的类比论证的方法, 进行反驳。而例二答案5没有运用类比论证。

【得分策略】

(1) 观点明确:补充论点前, 心中要明确, 我补充的论据要证明什么观点。《习惯的力量》, 补充的论据应该是证明“习惯的力量如何”这一中心。补写论据时, 要时刻不忘这一论点。

(2) 认真审题: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像题目中“联系实际”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 也可以联系社会生活。“结合自己的生活”只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如例一题目的要求, 取材的范围就广了。但一些限制性的信息, 学生要特别留神, 如例一题中的“事实论据”、例二题中的“类似晏子的论据”, 这些都是题目的陷阱。

(3) 围绕观点:首先要理解观点, 并且要认同观点, 否则就会闹出像例二答案4的笑话。其次要全面解读观点, 了解观点的层次全面回答。不至于犯像例一答案1、2、3的毛病。

【例一正确答案示例】爱迪生以惊人毅力, 为了找到能够发亮的灯丝, 做了7000多次实验, 形成了勤奋执著的好习惯, 终于在多次失败后找到了这一根亮了十五分钟的“灯丝”。

管窥无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 篇10

一、抓住命题特征, 理解问题设计逻辑, 明晰解题思路

无机流程题以化工生产实践为背景, 而化工生产往往要考虑原料的来源、利润的最大化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这就决定了化工生产的流程要尽量做到使产品“价廉物美”。“价廉物美”是无机流程题问题设计的基本逻辑, 也是我们解决这类问题思维的基本出发点, 需要我们在此逻辑下, 将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绿色化学等知识和获取信息能力、分析评价能力、运用解决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描述表达能力进行整合应用, 从而有效解决这类问题。

二、运用建模思想, 解读化工生产流程, 谋求整体突破

1.构建运用模型, 泛读流程, 抓住核心反应

依据“价廉物美”这一无机流程设计的基本逻辑, 分析无机流程题的流程可构建运用如下的模型:原料———预先处理———净化处理———产品分离与精制———产物。解题时, 就可以根据上述模型, 泛读流程, 抓住核心反应。

例如: (2013·江苏) 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硫酸镁还原热解制备高纯氧化镁是一种新的探索。以菱镁矿 (主要成分为MgCO3, 含少量FeCO3) 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而每个部分的核心反应分别为:碳酸镁、碳酸亚铁与硫酸的反应, 双氧水氧化硫酸亚铁、铁离子水解反应, 木炭与硫酸镁的反应。抓住了这三个部分的核心反应, 也就整体把握住了这道题目。

2.围绕核心反应, 精读问题, 理清问题逻辑

例如: (2012·江苏) 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 (含NO、NO2) 反应, 既能净化尾气, 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 (NO2) 2, 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本道题的流程并不复杂, 其核心反应为:NO、NO2 与Ca (OH) 2反应生成Ca (NO2) 2。这个反应对于不少考生来说比较陌生。学生该如何理解, 问题又是如何围绕这个核心反应进行设计的呢?第 (1) 问从表面上看是考查平衡 常数表达 式, 实际上暗 示了NO、NO2与Ca (OH) 2反应生成Ca (NO2) 2的反应原理———不同价态氮元素的归中反应, 为后面问题的展开做了铺垫。第 (2) 问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的方法, 目的是提高原料利用率, 加快反应速率, 结合具体问题, 得出使尾气中NO、NO2被充分吸收的结论;再结合试剂的用量, 滤渣明确指 向Ca (OH) 2。第 (3) 问要求学 生定量分 析NO、NO2与Ca (OH) 2的反应, 我们就不难抓住环保、成本、产品纯度等分析角度, 自然得出答案。第 (4) 问从反应条件的选择入手, 考查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和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因为考生往往将另一产物写成NO2而不是NO- 3。可见这4个问题的设计从定性到定量, 层层深入, 但都紧紧围绕核心反应展开, 只要我们紧紧抓住核心反应, 依据“价廉物美”的基本逻辑去分析, 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三、了解专业术语, 掌握常见操作方法, 关注表达细节

无机流程题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专业术语, 需要用到分离提纯的常见操作, 会重点考查化学用语、实验操作方法的描述。考生若要得到理想分数, 就必须了解常见化工生产中的专业术语, 掌握常见的实验操作, 关注化学用语、文字表达的细节。

上一篇:中国文化教育下一篇:化工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