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性状

2024-07-11

动态性状(精选三篇)

动态性状 篇1

矮败小麦是继杂交水稻之后,我国农业领域又一重大发明。近日,由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副研究员曹亚萍完成的“小麦特异矮败群体构建及新品种选育”农业攻关项目,利用矮败小麦高效育种工具,克服常规育种技术涉猎亲本少、手段局限性大、种质资源利用率低等关键问题,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矮败小麦育种群体,并建立起小麦优良性状动态基因库,为进一步高效培育高水平小麦新品种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根据群体改良的中、长期目标审慎选择亲本,以具目标性状的优良品种为父本,进行控制授粉并回交,回交种子按一定比例混合成轮回选择的基础群体。项目完成了抗白粉病基础群体、抗黄矮病基础群体、优质基础群体和高产基础群体等4个基础群体,为小麦轮回选择奠定了物质基础。

动态性状 篇2

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列齿目(Tax-odonta)、蚶科(Arcidae),俗称毛蛤、毛蚬子,是我国重要的海产贝类之一。其多栖于低潮线至水深十多米的泥沙底质中,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鲜和我国近海海域,其中以黄渤海资源尤为丰富。毛蚶因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适应范围广,深受广大消费者和养殖户的亲睐。目前,国内对毛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苗繁育和增养殖技术,遗传育种工作尚未见正式报道。

贝类的壳形态性状,如壳长、壳高和壳宽,不仅是种苗繁育中亲本选择的基本依据,也是良种选育的目标性状之一。而了解壳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体重和软体重)的相互关系,将有助于对重量性状这一尤为重要的育种目标进行间接选择进而大大提高育种效率。近年来,以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为代表的多元分析方法在水产动物良种选育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分析壳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的相互关系进而找到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从而达到优化育种计划的目的。本文以分布于我国北黄海海域的毛蚶野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毛蚶壳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影响效果,旨在为进一步开展毛蚶的遗传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实验用毛蚶(Scspharca subcrenata)均采自辽宁大连金州新区的野生群体,活体取样后置于清洁海水中暂养1d,暂养期间没有发现死亡个体。

1.2测定方法

随机取样100只,逐一编号后,分别用游标卡尺(精度:0.02mm)测量毛蚶的壳长(X1)、壳宽(X2)和壳高(X3),解剖后用电子天平(精度:O.000 1g)称量阴干后的体重(Y1)和软体重(Y2)。

1.3分析方法

采集后的各性状数据经过初步整理,首先通过Excel软件处理并获得各性状的描述统计量;然后用SPSS 13.O软件对各性状的统计参数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从而建立以重量性状为因变量,壳形态性状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并依据相关系数、通径系数、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的计算公式,进行通径分析和决定程度分析。

2.结果

2.1各性状的描述统计量

表1为毛蚶壳形态性状和重量性状的描述统计量。从表中可知,体重和软体重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8.51%和18.96%,表明相较于壳形态性状,重量性状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

2.2壳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

毛蚶壳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均为极显著(P<0.01),且相关系数均大于0.7,呈高度正相关,说明对所选指标进行相关分析是有意义的。其中,壳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壳长一壳宽>壳高,与软体重的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壳长>壳高>壳宽,壳长与体重和软体重的相关性最大。

2.3壳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之间的回归分析

表3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最终得到壳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的多元回归方程如下:

Y1=-30.904+0.451X1+0.713X2+0.352X3;Y2=-11.262+0.170X11+0.208X2+0.185X3。

各回归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故所得回归方程成立。另由表4可知,其回归关系也均为极显著水平(P<0.01),进一步表明所求回归方程成立。而通过回归预测,实际观测值与估计值差异不显著(P>0.01),该结果表明所得回归方程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毛蚶壳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之间的关系。

壳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之间的通径分析

依据通径分析原理,剖析毛蚶壳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的相关系数,可以确定单一壳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的直接作用和通过壳其他性状对重量性状的间接作用。从表5可知,壳形态性状对体重的直接作用依次为壳宽>壳长>壳高;壳宽通过壳长和壳高对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间接作用,且直接作用均大于间接作用。因此,壳宽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因子。壳长和壳高对体重的直接作用较小,但二者通过壳宽对体重的间接影响作用都较大。由表6可知,壳形态性状对体重的直接作用依次为壳长>壳高>壳宽;壳长通过壳宽和壳高对软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间接作应,且间接作用也均小于直接作用。因此,壳长是影响软体重的主要因子。壳宽和壳高对软体重的直接作用较小,但二者通过壳长对体重的间接影响作用都较大,尤其是壳宽主要通过间接作用对软体重产生影响。

2.5壳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决定程度

通过决定系数公式可计算出单一形态性状及性状间的协同作用对重量性状的决定程度。从表7中可以看出,壳长、壳宽和壳高对体重的相对决定程度分别为12.9%,14.1%和6.2%;其中壳宽对体重的决定程度最大。在共同决定系数中,壳长和壳宽对体重的共同决定程度最大,为2.90%。从表8中可以看出,壳长,壳宽和壳高对软体重的相对决定程度分别为10.6%,6.9%和9.9%;其中壳长对软体重的决定程度最大。在共同决定系数中,壳长和壳高二者对软体重的共同决定程度最大,为1.70%。

nlc202309050005

3.讨论

虽然反映贝类壳形态性状的测度指标有很多,但壳长、壳宽和壳高作为最重要的形态性状,反映出贝壳的膨胀程度,进而直接决定了体重和软体重这两个在养殖生产中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从本文得出的壳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多元回归方程进一步可以看出,壳长、壳宽和壳高较真实地反映出其与重量性状的关系,因此可以作为毛蚶贝壳的测度指标。本文通过分析毛蚶壳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间的关系,丰富了有关毛蚶基础生物学的研究,也为开展毛蚶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研究中,毛蚶体重和软体重的变异系数较高,说明对其重量性状的选择具有较大的潜力。但是由于贝类的重量性状,特别是软体重不易准确测定,因此分析壳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的相关关系,找到对重量性状影响的主要因子,将有利于制定合理的育种方案。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鱼类、贝类、虾蟹类和棘皮类等水产动物的遗传育种中。在鱼类方面,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体长对体重的直接影响最大,而红鳍东方纯(Takifugu rubripes)体周长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因子;Harue等[。]研究了真鲷(Pagrosomusmajor)标准体长和体重与体脂肪含量的关系,并建立了不同生长阶段体长和体重与体脂肪含量的最优方程;Su等分析了虹鳟(Oncorhynchusmykiss)不同生长阶段体重与繁殖的相互关系。但由于贝类种与种之间壳形态特征差别较大,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每一经济贝类壳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展开研究。贝类壳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影响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华贵栉孑L扇贝(Mimachlamysnobilis)、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s)、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长肋日月贝(Amussium Pleuronectes)、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企鹅珍珠贝(Pteriapenguin)["]、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紫石房蛤(Saxidomus purpuratus)、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日本镜蛤(Dosinia.japonica)、青蛤(Cyclina sinen-sis)[、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琴文蛤(Meretrix lyrata)L24]、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大竹蛏(Solen grandis)、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加州扁鸟蛤(Clinocardi-um californiense)、黄边糙鸟蛤(Trachycardi-um flavum)、沙海螂(Mya arenaria)、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 ongensis)、栉江珧(Atrinapectinta)、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aquatilis)、扁玉螺(Neverita didyma)L36]及长蛸(Octopus variabi-lis)等海产贝类,以及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日本蝠(Charybdis japoni-ca)、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等虾蟹类。

通径分析,主要是通过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互关系,从而确定直接作用(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和间接作用(该自变量通过其他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从结果中可得,壳宽对体重的影响是最大的,而壳长对软体重的影响是最大的;对体重、软体部重的间接作用都大于直接作用,因而可以以此来判断体重和软体部重。作为影响体重的其它因子,壳长对体重的直接作用要大于壳高,但二者的间接作用都大于其直接作用,说明体重主要是受到它们对壳宽间接效应的影响。作为影响软体重的其它因子,壳高对软体重的直接作用大小要大于壳宽,二者对软体部重的直接作用都小于其间接作用,表明它们主要是通过壳长的间接效应来影响对软体部重。本文中通径分析结果与决定系数分析的结果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所以,壳宽是决定毛蚶体重的主要壳形态性状,而壳长是决定毛蚶软体部重的主要经济性状。

综上所述,本研究主要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分析了毛蚶壳形态性状和重量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方程,并确定了壳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决定程度,研究结果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毛蚶养殖生产和遗传育种研究中。

动态性状 篇3

1. 土壤采集

按照“随机、多点混合、等量”的原则, 在全区43个乡镇采集土样3500个。

2. 测试分析

本次研究共化验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6个指标:p 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

3. 对比分析

将本次分析所得数据, 与南充市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相比较, 得出近30年来嘉陵区土壤性状变化趋势, 提出改良措施和不同的应用途径。

二、结果与分析

1. 土壤测试结果分析

(1) 土壤p H是影响土壤养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本次化验的3500个土样中, p H>7.5的有3138个, 占89.66%, 表明嘉陵区土壤酸碱度以石灰性为主。

(2)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 被认为是土壤肥力的基础物质。分析可知, 嘉陵区土壤有机质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低于20克/千克的土样共计2605个, 占了总数的74.43%。旱地土壤基本上处于这个水平, 其中质地较轻的石骨子土、石骨子夹砂土有机质含量大都低于10克/千克。

(3) 氮素是蛋白质的基本成分, 素有“生命元素”之称。嘉陵区土壤全氮含量低于1毫克/千克的土样共计2182个, 占62.34%。此外, 土壤碱解氮主要集中在100~150毫克/千克。

(4) 磷是构成细胞的重要元素, 素有“骨架元素”之称。嘉陵区土壤有效磷含量低于10毫克/千克的土样有2801个, 占80.03%, 表明嘉陵区土壤磷素缺乏。

(5) 钾素是构成植株秸秆的重要元素, 素有“品质元素”之称。嘉陵区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83毫克/千克。

2. 土壤养分变化趋势分析

对比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发现:

(1) 嘉陵区土壤酸碱度与1979年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个别地块因长期施用过磷酸钙等生理酸性肥料, 已开始出现酸化的趋势。但由于紫色母岩的不断风化, 对土壤酸化有抑制作用。

(2) 土壤有机质由12.18克/千克上升到了15.7克/千克, 涨幅为28.9%;土壤全氮由0.71毫克/千克上升到了0.97毫克/千克, 涨幅36.6%;土壤碱解氮由82.26毫克/千克上升到了124毫克/千克, 涨幅达50.7%。这主要是受退耕还林和人为施肥两大因素的影响。自2000年以来, 嘉陵区在丘陵顶部及坡度较大的地段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这直接导致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的平均含量升高;另一方面, 近年来嘉陵区农民施用氮肥的量大大增加。这与嘉陵农业年鉴的数据是吻合的。

(3) 土壤有效磷从8.4毫克/千克下降至7.9毫克/千克, 降幅为6.71%。这表明嘉陵区磷肥投入仍显不足, 土壤损失的磷素大于补充量。

(4) 速效钾从100.78毫克/千克降到了83毫克/千克, 降幅为21.4%, 在全国耕地地力等级中由“丰富”降为“缺乏”。这主要是因为嘉陵区农民在生产中不重视使用钾肥, 作物收获之后也很少实施秸秆还田, 致使土壤中的钾元素无法得到补充。在嘉陵区实施“补钾工程”已经刻不容缓。

三、土壤养分的优化与改良

1. 提高土壤有机质

一是增施有机肥。堆肥、沤肥、饼肥、人畜粪肥等都是良好的有机肥。二是提倡秸秆还田。但应注意在还田时, 应加施化学氮肥, 平衡碳氮比, 避免微生物与作物争氮。三是粮肥轮作、间作, 用地养地相结合。四是发展绿肥,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及土壤的理化性状。

2. 土壤氮素的调控

通过科学合理施肥、耕作、灌溉等人为措施进行调控, 以减少氮肥的挥发损失及反硝化作用, 发挥土壤氮素的潜在作物营养功能。具体措施如下: (1) 扩种豆科作物, 增加土壤氮素积累。 (2) 增施有机肥和实行秸秆还田, 调节土壤碳/氮比, 加速土壤有机氮转化。 (3) 氮肥与磷、钾肥配合施用。 (4) 氮肥应深施覆土, 50%~70%用做基肥, 30%~50%用做追肥。 (5) 合理灌溉, 切忌大水漫灌。

3. 土壤磷素的调节途径

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和施用, 优先施用在最缺磷的地块, 并合理调整氮、磷施用比例。为了减少磷在土壤中的固定, 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 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调控: (1) 调节土壤酸碱度, p H保持在6.5~6.8为最佳; (2) 增施有机肥料,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3) 磷肥宜作基肥施用, 通过开沟或开穴将磷肥集中施入根系密集层, 或将磷肥与有机物一起堆沤, 与有机肥混合施用。

4. 土壤钾素的调节途径

尽量注意防止钾素淋失, 并有效促进缓效钾的释放。生产上应注意: (1) 广泛宣传钾肥的应用效果, 唤起农民对钾肥的重视。 (2) 钾肥宜分次、适量施用, 避免一次施用过量, 以减少流失。 (3) 施用方法宜条施或穴施, 使钾肥适当集中, 以提高土壤胶体上交换性钾的饱和度, 增加钾的有效性。 (4) 实行秸秆还田, 增施有机肥料,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摘要:在南充市嘉陵区采集、分析土壤样品3500个, 得到当前土壤的主要理化性状, 与南充市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相比较, 得到近30年来土壤养分动态变化情况, 据此提出土壤优化改良意见。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动态性状】相关文章:

性状04-09

性状评价05-06

品种性状06-08

生物性状06-28

性状比较07-19

性状变异07-25

性状功能08-05

发育性状08-19

化学性状08-28

土壤物理性状05-03

上一篇:应变强化技术下一篇:文化海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