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教育

2024-06-01

诚实教育(精选十篇)

诚实教育 篇1

一、德目:诚实教育的困惑

(一) 德目与德目主义

诚实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德目之一, 何谓德目?德目即道德条目, 它是一定社会对道德文化发展过程中道德经验的概括, 也是社会根据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对个体品德所作的应然规定, 是长期以来, 人们根据道德经验的发展以及社会自身的需求而形成的对人们行为产生约束的道德内容。德目划分有利于教育者根据具体内容来开展道德教育, 特别是归纳和划分那些人类共同追求、被广泛认可的普世性价值, 对学校道德教育和学生道德学习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学生道德水平处于较低或不成熟阶段, 以德目作为抓手, 可以为学生提供稳定、权威的道德准则, 有利于学生明晰具体的道德规范。

一直以来, 德目模式都是学校德育的基本模式;但同时, 正是德目的概念化、抽象化, 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 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德目教育很容易“缩水”成德目教学, 德目被作为一成不变的道德概念教授给学生。陈桂生认为:“学校按照法定的或自定的‘德目’, 对学生逐一讲解与训练, 这便是德目主义。”“德目主义”是把各类德目奉为绝对正确的价值观念教给学生, 并且在教育方法上和其他学科知识的教授方法无异。涉及具体的德育内容, 一般采取说教和灌输的方式, 这种教育方式被广为诟病, 一定程度上它也是人们指责学校德育低效的原因之一。实际上, 问题不在于“德目”本身, 而在于学校和教师如何理解和教授“德目”。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把以德目为基本教育内容的道德教育称为“美德袋”教育, 就是将装在“美德袋”里那些社会认为重要的道德条目作为绝对的道德信条教授给学生, 而忽视了道德的相对性和情境性。特别是当学生道德意识成熟时, 学校德育的重点就不是一味地传授道德概念, 而应该转向对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

(二) 诚实的德目意蕴

每个道德条目都有一个基本的、相对稳定的概念, 它是对该德目范畴的具体界定。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诚实是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道德品质。与‘虚伪’相对, 表现为忠诚老实, 不说谎, 不弄虚作假等。”诚实的概念是诚实教育的标准和依据, 但“德目经过抽象以后仅仅是一个中性词, 不同的德目概念有不同的定义, 而这些定义只是使不同的道德条目形成区别, 概念本身不具备固有的价值成分。”因此, 诚实的概念“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是界定了诚实的范畴;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 诚实的遭遇则要复杂得多,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有的时候可能会伤人, 而有些善意的谎言正是美德的表现。然而, 德目主义遵循的逻辑则是通过对德目的教授, 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这样一来, 学生也许能在某种程度上做到诚实, 但也只是单一地、机械式地践行, 无法形成真正的、稳定的诚实品质。这种纯知识性教学未能重视诚实德目本身被抽象的情境性和动机性知识;要求学生做到绝对诚实, 未顾及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和真实的生活情境, 显然与现实生活相悖。

二、现实生活中诚实者的遭遇

(一) 生活情境中的诚实

道德具有很强的情境性,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会遇到很多这样的情况, 比如, 习惯了大声说话的山民, 在城市公共场所大声说话, 会被认为是缺乏公德;助人是一种好的品质, 但为歹徒提供帮助则是纵容甚至协助犯罪。再来看诚实问题, 如, 母亲为了让孩子能吃饱而谎称不饿, 警察为了卧底而说谎, 情报人员为了国家的利益而说谎等;面对陌生人或潜在危险时, 我们会教孩子说谎。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不胜枚举, 很多道德行为正是以说谎、不诚实的形式出现的。由于生活场景的不断变化, 人们会根据具体的情境来选择诚实。而且, 个体会根据人际关系的亲疏来选择诚实或不诚实, 美国心理学家哈茨霍恩 (Hugh Hartshorne) 、梅 (Mark A.May) 等人的调查也证明了没有人可以做到从一而终的诚实。一个人诚实与否和具体的情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所以, 并不是任何场合、任何时间都适合说实话。在有些情境中, 不诚实在一定程度上是美德、是智慧;在有些情境中, 诚实反而是恶德、是伤害。抛开具体的情境去讨论诚实并不具有说服力, 也是苍白无力的。“在人类历史中, 根本就并不存在抽象的道德, 被推崇为纯粹道德主体的‘人’必须还原到其社会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中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因此, 教师必须正视诚实的情境性价值, 将情境纳入诚实教育中。

(二) 诚实的行为动机

道德注重善恶, 看重人的行为动机。道德水平高低由行为动机决定, 诚实从动机上来考量有善恶之分, “善意诚实就是动机无害他人的诚实, 是诚实之常规;恶意诚实则是诚实之例外, 是动机有害他人的诚实。”并非所有的诚实都是道德的, 所有的不诚实都是不道德的。恶意诚实是动机上有害他人的诚实, 虽然外在行为表现为诚实, 但行为动机为恶, 这种诚实实际上就是一种不道德。比如, 通过说真话打小报告、陷害同事为自己牟利, 就是恶意诚实。

单纯地从行为结果来判定一个人是否道德是不科学的, 也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的道德水平。诚实不只是要看结果, 还要考察个人诚实的动机。同样是作出“诚实”选择的学生, 其道德判断的结果是一致的, 但其判断过程和道德动机可能大相径庭。一个作出“诚实”选择的学生和一个作出“说谎”选择的学生, 虽然道德判断的结果不同, 但其判断过程和道德动机可能很接近。诚实教育的内在价值是教人为善、待人真诚, 培养主体真心实意的品质, 一个人不仅要诚实, 更要通过诚实体现善心。如果一个人的诚实是建立在作恶之心的基础上, 言说残忍真相, 那显然与诚实教育的旨归相悖。所以, 动机也是诚实教育必须考虑的要素。

三、诚实教育:超越德目教学

行文至此, 不难发现, 不同情境下的诚实具有多元的价值, 不同动机下的诚实则处于不同的道德发展水平。学校开展诚实教育需要转变思路, 抛弃德目主义的教育方式, 杜绝单一化、绝对化和结果化的思维方式, 将客观的生活情境和主体的行为动机纳入诚实教育中, 同时要对诚实的概念教学加以改进。

(一) 概念教学:诚实教育的基础

肯定诚实的情境性和主观动机的价值并不意味着诚实就是相对性道德, 笔者认为, 诚实教育并不能抛弃对其概念的教授, 明确概念是学生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的前提, 有关诚实的知识教学是学生形成道德理性的基础;没有知识概念教学, 学生的道德学习就会陷入盲目无序的状态。但概念教学在方法上要有所改善。

诚实的概念, 包括对其内涵的界定和外延的枚举, 即对诚实的概念进行阐释、对诚实概念所涉及的外延内容进行举例。这是关于诚实“度”的规定, 中性地界定了诚实的范畴。所以在这个“度”的范围内, 德目不变;如果没有达到或超过这个“度”, 那就变成另外一种德目了。

教师只在课堂教学中“教”诚实概念是远远不够的。概念教学看似简单, 实则对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首先, 教师要界定诚实的内涵, 即言行一致、心口一致。其次, 教师可以列举相关案例, 提供不同的情境, 让学生判定是否属于诚实, 这样, 学生对诚实问题和非诚实问题会有初步的认识。再次, 列举有关诚实的案例, 让学生判定诚实的好与不好, 比如恶意诚实和善意谎言。这样一来, 学生对诚实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形成对诚实的正确认识, 同时避免了机械式的概念学习。在不同的年级, 教师的概念教学也要体现区分度, 对低年级学生要尽量讲授相对简单和感性的知识, 对高年级学生则要逐渐呈现复杂、理性的知识, 在诚实的“度”内, 体现出层次性和发展性。

(二) 情境呈现:多样化的诚实教育

诚实的正确与否、善恶与否是要看情境的, 不同情境中的诚实具有不同的道德价值。教科书和教师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的情境, 教师必须充分合理地加以利用, 通过不同的情境呈现为学生创造体验诚实的机会。比如, 沪教版《品德与社会》二年级上册“小华盛顿砍樱桃树”这个例子, 教师在引述时, 可以将故事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冲突情境, 教师可向学生提问:你在生活中做过不诚实的事吗?做过哪些不诚实的和诚实的事?你是怎么想的?看学生自己遇到此类问题时, 是怎样进行道德判断的。只有这样, 诚实教育才更加有效果, 才能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自我构建诚实。

然而, 教师不能局限于课堂与教科书提供的虚拟情境, 而要带学生进入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解决问题。“人不在生活之外讲道德, 道德不是处于现实的交往关系之外的另一个世界或真空中的。”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诚实教育, 往往都是呈现虚拟情境中的道德冲突, 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解决诚实问题的能力还远远不够。“因此, 学生的已有经验与实际生活体验无疑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依托。学生的学习结果只有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 才能使学习结果得以拓展和迁移, 才能使学生的发展获取持续的动力支持。”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诚实品质, 必须进入真实情境中, 充分唤起他们的真实情感。当然, 这也对教师的教育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真实生活场景中, 诚实有着不同的情境遭遇, 不同的情境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面对学生生活情境中遇到的各种有关诚实的问题, 教师要因时、因地地合理利用, 将其转化为诚实教育的契机, 这样可以教会学生处理不同情境中的诚实问题。

同时, 教师在进行道德评价时也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境, 合理处理“善意谎言”和“必要谎言”的情况, 要避免用二元对立的道德评价方法, 逐步形成多元评价思维。

(三) 动机考察:诚实行为的内部驱动

诚实行为必然是由诚实的动机所驱使。在小学阶段, 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比较低, 对许多道德问题的认识比较模糊, 还不足以区分诚实的动机和结果等问题。但是, “作为教育者既不能因为其不理解就放弃这个阶段的道德教育, 而是要关注其道德萌芽的成长的状况, 也不能因为其目前能做到说实话而忽视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其表现出的微妙变化。”所以, 教师不仅要考察学生的诚实动机, 还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培养, 尽量避免学生过多地

从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动机来践行诚实行为。从动机维度来进行诚实教育, 首先, 教师要从根本上重视诚实的动机,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不可忽视动机对主体诚实行为的重要影响。比如, 品德课程教师为诚实教育课作如下总结:“俗话说‘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生活中免不了犯错, 相信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会经常提醒自己做勇于承担责任、诚实勇敢的人。”案例中教师只是告知学生要诚实勇敢, 并未向学生阐释为什么。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 也许会做到诚实勇敢, 但并不了解其背后的道德意义。所以, 教师必须把握教育细节, 于点滴之处引导学生进行诚实品质动机层面的思考。

其次, 要考察学生的动机过程, 积极引导学生从善良的、利他的动机来践行诚实行为。比如, 某教师在教学生诚实歌时, 告诉学生“说真话的人, 大家相信你;说谎话骗人, 结果害自己。”实际上, 这种诚实教育背后暗含功利主义的逻辑, 即我们之所以要诚实, 是因为诚实可以给我们带来好处, 不诚实则会带来不好的后果, 会害到自己。虽然说这种取向在学生道德发展初级阶段是有利于培养其诚实品质的, 但由于它过于强调道德的外在作用, 忽视道德的本体价值, 久而久之, 不仅不利于学生诚实水平的提升, 还会让学生形成道德 (诚实) 的功利心。因此, 对诚实动机的培养有必要转向更高的层次, 从他律诚实转向自律诚实, 从利己的诚实转向利他的诚实。

再次, 在对学生的诚实行为进行评价时, 也要有所转向, 要充分考虑动机因素, 综合考虑诚实行为的动机与结果, 对学生行为作出准确客观的评价, 避免单一的结果式评价。

诚实守信主题教育 篇2

“诚实守信 以德立身”优良学风建设主题教育实施方案

为了营造浓厚的校园学习氛围,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以诚实守信的优良学风迎接我校2011——2012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我院决定于2011年12月1日——2012年1月10日在全体学生中开展“诚实守信 以德立身”优良学风建设主题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做诚信学生当成才表率”。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宗旨

针对当前我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以制度建设和强化管理为突破口,以正面教育为主,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班集体建设,充分发挥班集体的团队作用和班干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纪律,提高学习质量。同时,加强对我校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同学们的诚信意识,为构建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做出贡献。

二、活动主题

诚实守信 以德立身

三、活动时间

2011年12月1日—2012年1月10日

四、活动内容

1、举办“作当代诚信大学生”的主题讲座

2、开展以“诚信与当代大学生”为主题的德能修养演讲比赛

“诚实是做人之本,诚信是立事之根”,当代大学生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的健康人格,才能在未来的事业上取得发展和成功。通过早自习演讲比赛的形式,强化学生对诚信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3、召开以“诚信在我心”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各班组织学生观看“诚实信用”等系列短片,并结合身边的典型事例和自身情况,畅谈自己对诚信现状、诚信教育、诚信行为的想法,进而加强学生的诚信意识。

五、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辅导员要把此次活动作为我院学生工作系统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具体举措加以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学风建设工作。

2、做好教育引导。各辅导员要通过宣传动员大会、宣传栏、学生干部会议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评比过程作为树学习榜样、学优秀典型的过程,建设优良学风,带动校风,创建和谐校园。

3、认真组织实施。各辅导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责任班级实际情况,制定责任班级学风建设主题教育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学习氛围。

浅谈儿童诚实教育 篇3

【关键词】诚实;说谎;方法

我们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传统文化积淀深厚,传统美德趋臻完美。在新的世纪,民族要创新,国家要发展,我们要想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突出我们民族的特性。而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则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最灿烂的文化成果之一。美国著名作家德莱塞说:“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诚实教育是一种人格教育。

在这里先分析下幼儿不诚实说谎的原因及表现:

一、主观原因

(1)逃避惩罚的恐惧心理作祟。据有关统计表明,儿童的谎言中,有67%左右是由于畏惧惩罚或者为了换取表扬而为之,只有10%左右与儿童的想象有关学校教师从道德角度干预幼儿说谎以及家长对幼儿严格的要求和规范,也使幼儿害怕成人的批评与纠正,但又不得不迎合成人对他们的期盼,也会导致有意说谎。

(2)取悦他人的虚荣心理驱使。虚荣心是一种爱慕表面光彩的虚浮心理,是为获得他人的注意、赞赏、羡慕等而产生的动机和情感。这既是一种情感需要,也是希望得到别人注意的心理归属的需要。

(3)“意义障碍”期的反抗心理。意义障碍是幼儿表现出的品德心理阻抗现象,它阻碍了幼儿对品德要求的完全接受和正确理解,从而对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要求产生消极反抗心理。有意说谎是反抗心理的表现之一,严重者还伴有报复行为发生。

(4)惰性心理。惰性人人有之,但幼儿的自我控制力没有成人强,所以幼儿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满足自己过多的欲望,但又“吝音”付出劳动和努力,因而有意夸大、歪曲甚至编造事实躲避责任或获取利益。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惰性滋生了幼儿的有意说谎。

二、客观原因

(1)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还不完善,他们富于想象,充满好奇,感知事物的能力和成人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很容易把自己头脑中产生的幻想引人现实,甚至把幻想当作是现实,容易把幻想与现实相混淆,他们在陈述事实时往往把现实和自己的幻想结合在一起说,把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当做已经得到的东西。在幼儿身上发生的这种不诚实和说假话的现象,一般都不是有意的,这因为幼儿还不能正确区别想象与真实。

(2)社会环境及社会交往的影响和“模仿”的强化。模仿是从他人身上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以及相似性程度等因素决定了幼儿有很强的模仿行为。首先是“效前”模仿。幼儿的行为受先前者的刺激而发生,称为社会行为的“效前律”,也叫“社会环境无意识影响’。

(3)老师及家长的教育方法。5岁幼儿的言行处于向有意性和稳定性转折的时期,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方法所带来的消极“榜样作用”是造成幼儿有意说谎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第一,孩子的好、坏之分。幼儿的思维方式与成人不同,他们思维直观,很难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如果成人认为好孩子就不能做坏事,做了坏事就不再是好孩子,无疑会导致幼儿有意说谎。第二,“承认”的惩罚。幼儿做了错事,成人在经过温和“引诱”让其诚实交待后出尔反尔,就会造成幼儿认为说谎比诚实好的思想。第三,成人的“错爱”。教师的“偏爱”和家长的“溺爱”常以物质奖励的形式来激发幼儿的良好社会行为,但评价指标却模糊并缺乏客观标准,使幼儿即便有意说谎亦能获得奖励。第四,对有意说谎的“庇护”。成人发现幼儿有意说谎后,没能及时进行制止,而是隐瞒或庇护。

以下就谈谈关于幼儿诚实教育的方法,具体包含这几个方面:

1.教师和家长要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是抓好诚实教育的关键。以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的观点来看,示范教育具有其科学的依据。幼儿好模仿,思维上具有直观具体的特点,感性认识能力强,思想和行为都易受他人感染,特别是对直观的事物印象最深。心理学家曾对一部分犯罪分子作过调查,发现70%以上的犯罪分子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和他的童年早期经历中父母有不诚实行为有很大的关系。成人的不诚实行为,会在幼儿的心灵中播下说谎欺骗的种子,甚至是犯罪的祸根。

2.创设健康良好的环境是进行诚实教育的重要条件

现代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幼儿从家庭走向社会,会面临各种复杂的环境。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到社会环境,都掺杂着各种积极和消极的因素。

首先,要求幼儿园教师与家长要紧密联系,相互配合,随时对幼儿的不诚实行为进行疏导教育。教育中特别要注意做到同步、一致,形成教育合力,避免相互矛盾,相互抵触,使幼儿无所适从,造成困惑和疑虑,这样不利于幼儿健康人格的发展。

其次,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同时更需要社会诚信环境的支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存在着由教育者控制的自觉因素,而在社会环境中,会出现各种不利于幼儿诚实教育的消极因素,因此,应创设一个人人讲诚实的大环境,构建诚实的社会以陶冶幼儿的心灵。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们应当有信心,应该相信只要我们人人都努力终有一日能够实现。

3.情感教育是进行诚实教育的重要方式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的情感教育,在对幼儿进行诚实教育过程中应突出“幼儿”二字。幼儿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发育都不够成熟、完善。所以,出现过错不可避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幼儿。要从关心爱护幼儿的角度出发,耐心引导,使幼儿在温暖和谐的环境中逐步形成诚实的品德和习惯。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所以进行道德教育和其他的知识的教育是不同的,不能像教学生知识一样的灌输,要通过使幼儿多一些自然的体验,多一些情感的体验,教育孩子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这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重视“第一效应”, 防徽杜渐。抓住幼儿说谎是的矛盾心理,幼儿说谎的实质是恐惧心理支持下所采取的一种自卫措施。有了第一次说谎如果不加以制止,则会导致形成习惯,所以应该把问题灭杀在萌芽里。

第二,信任幼儿。德国教育家克雷奇默认为,说谎是由于幼儿对成人尤其是父母不信任。如果父母能采用理解的方式对待幼儿的说谎,便可从最初避免其有意说谎。但要让幼儿相信父母,首先要信任幼儿,要向其说明并以行动让其意识到做错事不要紧,重要的是如何改正,并且我很愿意帮助你。让其感到改正了说谎的缺点依然能得到信任。

近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各国都越来越重视教育问题。尤其是道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诚实这一品质无疑是道德中重要的一方面。而幼儿期又是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各种品质和习惯形成的时期,所以对幼儿的诚实教育就被提到日程上。本文只是简单的分析了一下幼儿不诚实的原因及表现,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些对幼儿诚实教育的原则、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项。本文的论述只是浅尝辄止的,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可以在实践中做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帼眉著.《学前心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中国德育 2008年03期

[5]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05期

[6]现代家教. 2003年11期

[7]魅力中国 .2007年09期

[8]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06期

诚实是金 篇4

啊, 我考了98分!我竟然考了9 8分!我呆若木鸡, 幸亏同桌碰了我一下, 才如梦初醒。我飞奔上讲台, 欣喜若狂地接过考卷, 踏着同学们的掌声归来。我欣赏着考卷上那耀眼的“98”, 别提有多高兴了。整节课的评讲, 我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等了好久, 终于等到了下课铃声。我立即跑到我的好朋友身边, 向他们炫耀着我的成绩。之后, 又跑到“对手”李丹身边, 见她低着头, 我拍了她一下, 她转过头来, 无精打采地说:“恭喜你啦!咱们班的‘数学之星’!”我听了之后不禁飘飘然, 心想:哼, 妈妈天天说李丹这好那好, 什么都比我强!今天我要看看这么优秀的人考了几分?于是, 我大声地问:“李丹, 你考几分?”“9 0分。”李丹难过地回答。哈哈哈, 才考这么点分。我更骄傲了:“才考90分, 可比我差多了!”

我瞟了一眼她的考卷, 夸张地说:“你连这么简单的方程都不会!3χ+χ=4χ呀!今后有不会做的题目就问我好了。”李丹一语不发, 瞟了一眼我的考卷, 突然如发现新大陆似的大叫一声:“哎呀, 这道题我与你都填8 0, 怎么我的错, 而你的对, 是不是老师看错了!”我的心沉了一下, 看了看考卷, 是啊!125÷ (0.8×2) 并不等于80啊!我脸上的得意劲儿顿时荡然无存。我慌张极了:怎么被她发现了!完了, 第一名保不住了, 这道题可是3分啊!她一定会去告诉老师的。于是, 我故意看了一眼手表, 说:“还有两节奥数课, 我先走了。”于是我便把考卷塞进书包, 走了。在奥数课上, 我心乱如麻, 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

傍晚, 终于放学了, 林间小径上, 鸟语花香, 花红柳绿, 一只只蝴蝶在翩翩起舞, 归去的学生们谈笑风生。可我却烦恼极了, 狠狠地踢着路边的石子。在我的眼前时不时浮现出两个大红字“98”, 它们像是在嘲笑我……

我正盯着作业发呆, 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了, 我提起了话筒, “喂?是谁?”我问道。“我是李丹。”电话那头说道, “是夏良吗?”我心一慌, 怎么她打电话来?我故作镇定地回答:“我是, 有什么事?”“夏良, 我们到学校上学, 不仅要学习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 学做‘真人’。考试并不能代表什么, 而诚信却注定了人的一生……”

李丹语重心长地在电话那头侃侃而谈。

什么是“真人”?就是真诚、不虚伪的人。对啊!要做“真人”, 这样, 人生的道路才会平坦。这道理也许人人都懂, 可是, 有几人真正做到呢?我陷入了沉思:成绩固然重要, 可诚信远比学习更重要!

第二天, 我找到老师, 把98分更正为95分。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 虽然, 在人生的道路上, 有许多事值得我们思考, 但我们更应该时刻记住——诚实是金。

佳作点评

诚实教育 篇5

孩子说谎,这恐怕是最令家长和教师厌恶和恼火的问题之一了。但是仔细分析,孩子有说谎行为,不足为怪,是不能全部责怪他们的。孩子说谎原因是多方面的。孩子本身有易说谎的心理特点,有社会的影响,也有教育方面的原因,具体来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无意性说谎。孩子由于记忆、判断上出现错误而说出与事实不相符的话,这属于无意性说谎。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儿童对观察或认识到的事物,遗忘或错记的现象较严重,加上他们富于联想,想象力发达,而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所以,很难准确地复述事物。这种“谎言”不是儿童有意编造的,而是由于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所限而造成的。

2、保护性说谎。这种说谎是为了避开教师或家长的批评甚至打骂,是一种自我保护性的体现。孩子在过于严厉的老师或家长面前,最容易撒谎,尤其是当他们说了实话,遭到了批评或惩罚时,他们就只好用谎言这个武器来“自卫”了。如果教师或家长对他们的这种撒谎再穷追不舍,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就会促使孩子以后以更高明的手段撒谎,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说谎是大人“逼”出来的。

3、模仿性说谎。长辈或孩子周围的同辈群体经常有说谎的表现,影响孩子而引起模仿性说谎,有的教师和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说假话欺哄孩子,或者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讲假话、吹牛,孩子受此影响也会模仿、效法;孩子说谎也很容易受同辈群体中伙伴们的影响。在伙伴中,别的孩子时常撒谎,尤其是孩子们在欺骗长辈得逞后的“经验”交流,更容易使别的孩子受到影响。

4、虚荣心说谎。儿童由于自卑心理,或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有时也会编造谎言。这种说谎是这了使自己在与朋友、老师和家长的交往中,处于一种有利于自己的地位。比如,考试成绩不好,却说考得好,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家庭的优越条件等。孩子有这种说谎行为,多数也是受家长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影响的,如果家长在家里经常不切实际地去谈论追求物质财富、社会地位,孩子也必会受到这种虚荣的影响。

5、报复性说谎。儿童有时出于一种报复心理而说谎,并不是存心欺骗人。比如他们对老师或家长禁止他们干某种事不满而故意说他已经干了那件事情,使老师或家长生气,受批评时,又固执已见,对抗父母和老师,有意背道而驰;本来是他先动手打人,吃了亏,跑到老师或家长面前却谎说别人打了他,指望得到同情支持,去惩治对手等,都属于报复性说谎。

造成孩子说谎还有其它方面一些原因,如孩子进入反抗期为反抗外来的以势压人的反抗性说谎;遭到老师或家长的冷落、拒绝后,为吸引老师或父母的注意力而说谎等。

孩子们一方面受到“不可讲谎话”的教育,而另一方面又时常受到长辈讲谎话欺哄自己、欺骗别人的影响;有的长辈甚至还教唆、鼓励孩子说谎欺骗别人;有的孩子因向老师或家长如实地讲了自己的过错和想法而遭到过于严厉的责备或打骂,有时讲谎话欺骗了老师或家长反而得到赞扬或奖赏;孩子们时常也体验到别人讲谎话使自己吃亏的教训,这些,都使他们陷入极度的矛盾和痛苦之中,为了使孩子健康成长,培养孩子从小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家长和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孩子的诚实教育。

1、家长要言教身传。在家庭中做父母的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诚实、正直的人,本身就首先要做到诚实正直,并用诚实正直的态度去对待子女、对待他人,千万不要以为欺骗了别人,欺哄了孩子是件高兴的事情,要知道长辈的说谎行为,就是在教孩子如何说谎,教孩子不诚实、不正直。经验证明,孩子的说谎多是模仿性的,家长言行不一致,欺骗别人,好说大话、假话、空话,孩子就会跟着学。由此可见,家长的言教身传在培养孩子诚实正直的品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如果一个孩子感到家庭很温暖,父母很爱自己,又彼此信任,孩子就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影响,家长的言教身传就更有效。

2、加强养成教育。《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明确要求孩子要:“诚实,不说谎”。对孩子进行诚实教育要有长辈的言教身传,还要有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也就是说,要把思想教育、老师或家长的示范跟行为习惯的训练结合起来,使孩子从小就接受诚实教育,按诚实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学校或家庭,教师或家长可有针对性地与孩子共同制订几条具体的诚实规则,如,要讲真话,不讲假话;要拾金不昧,不拿人家的东西;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等。象这样的.要求简单明了,把诚实教育内容具体化,使孩子懂得什么是诚实,什么是不诚实,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定能促使孩子养成诚实的习惯。

3、掌握孩子生理、心理特点,正确施教。如前面分析,孩子说谎也有其生理、心理根源。对于孩子某些由生理、心理不成熟的特点而造成的说谎,教师、家长要正确对待。对孩子的无意性说谎,要注意从逐步提高孩子正确认识、准确记忆事物的能力入手,以避免这种“说谎”行为的发生,对孩子某些虚荣心说谎,要耐心对待,除了长辈本身要克服虚荣心以外,还要经常教育孩子靠自已努力学习,发奋向上,去做一个真正自尊、自信的人,不要靠说谎来维护自己的面子;孩子的一些报复性说谎,是心理不成熟、不平衡的表现,要从关心孩子入手,平等地对待孩子,防止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尤其要注意培养孩子能容忍、大度、大量的宽阔胸怀。

孩子的诚实教育要从小抓起,孩子的说谎行为越小越容易矫正。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当教师或家长怀疑孩子说谎行为时,不能急躁,不要急于指责孩子在说谎,更不要“逼”孩子承认自己在说谎,否则,很容易伤害孩子的心灵或给他们造成“负强化”。纵然是发现孩子确在说谎,也不能“凶神恶煞”,相反,还更应心平气和地与孩子娓娓谈心,这样才更有利孩子健康成长。

浅议小学生诚实守信习惯的养成教育 篇6

关键词:小学生;诚实守信;习惯;培养

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习惯是一种能力。小学生可塑性较强,对他们行为习惯的培养,将直接影响其一生。而诚实守信习惯的培养教育对他们良好的品德形成和其他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做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从学科渗透、班级管理、活动开展、教师示范四个方面逐步培养他们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

一、学科渗透,潜移默化教育学生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道出了教育的本质——“真”。这里的“真”,是“诚信”。学习知识来不得半点虚假。在小学各科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中潜移默化地融入诚信教育,让诚信这棵幼苗在学生心目中越长越大,占据每位学生的心灵。现在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阅读课文都是以某个主题编排的,每一册中都涉及诚信主题。如,《月下桨声》《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彩票》《十年后的礼物》《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等。这些课文都是通过主人公事迹反映诚实守信主题的。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提炼文章所蕴含的诚信主题。教师要教育学生向小主人公学习他们诚实守信的好品质,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做到诚实守信。语文教师通过这些经典文章的讲授,必将感染、教育学生从平时小事中养成诚信的好习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的诚信单元更是直接教育学生要有诚信的好品质。数学、科学课也毫无疑问是在传授“真”。数学课中对于公式、定理的应用,答题步骤及逻辑思维的培养中,教师要给学生贯穿求真务实的理念。任何计算、推理来不得半点虚假,不能投机取巧,一定要扎实演算,诚信练习,方能掌握数学知识中蕴含的奥妙。科学课中的“呼风唤雨的世界”“假如没有灰尘”等都是表达自然科学的“真”。教师通过各科教学,把“诚信”这一理念渗透到每一门学科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

二、班级管理,遵章守纪规范学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生诚实守信习惯的养成除了各科老师在课堂上的渗透教育外,还要依靠在班集体中一些规章制度的约束逐步形成。班主任要让学生知晓《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制定的《班级公约》等内容。如,《小学生守则》第6条内容为:诚实守信有担当。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作弊,借东西及时归还,做到知错就改。这一条直接要求学生要有诚信的习惯。班主任还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学生不诚实等不良行为。如,学生有说谎,考试作弊,借别人东西不及时归还等现象发生时,教师不仅可举一些事例教育,也要让他们认识到违反了规章制度,要给学生讲明违反规章制度带来的不良后果。当然,对犯错误后勇于承认错误的学生要及时表扬,赞扬这种敢于承认错误、不说谎的精神。小学生诚信习惯的养成也要循序渐进,分层次,有梯度。小学一、二年级应以“不说谎话”“不随便拿别人东西”“借东西、捡东西要还”为主,三、四年级以“不隐瞒错误”“不要贪小便宜”“不要不懂装懂”为主,五、六年级以“不弄虚作假”“不揽功推过”“做人要讲信用”为主。教师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的诚信行为。小学生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的规范约束,让诚信习惯稳固化,持久化。

三、活动开展,躬身实践激励学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培養小学生诚实守信的习惯,教师不仅要其明白道理,更主要的是要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运用,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养成诚信习惯的好处和重要性,由外显动力内化为个性品质,使其习惯稳固化。在平时教育中,教师要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躬身实践,逐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可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队会。在召开班队会之前,先让学生查找社会上有关“不诚信”的现象,收集自己身边有关“诚信”的事例,编排有关“诚信”的小品、诗朗诵,积累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古诗文等。在班队会上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诺千金、三顾茅庐、愚公移山的故事,也可以举一些近代名人的诚信故事,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诚信与不诚信的例子,对这些例子进行讨论,让学生展示自己编排的小品。朗诵名言警句、古诗文,然后总结不诚信带来的后果以及诚信的意义。老师还要让学生在平时对身边不讲诚信的人和事进行制止、教育,每天分享自己所做的诚信的事,写诚信日记,诚信反思,体会诚信带来的好处,增强诚信意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在讲诚信的前提下做事,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激励自己,影响别人。

四、教师示范,以身作则影响学生

诚实的孩子 篇7

俄国作家屠格涅 (niè) 夫小时候, 特别喜欢读克雷洛夫和德米特里耶夫的寓言故事。

一天, 德米特里耶夫来屠格涅夫家做客。

屠格涅夫的妈妈为了在客人面前显示一下自己儿子的才能, 就对儿子说:“快朗诵一首先生的寓言给先生听。”

屠格涅夫朗读的寓言故事很优美, 很动听, 客人和母亲都很高兴。

这时, 德米特里耶夫亲切地问:“我的寓言故事你喜欢吗?”

屠格涅夫认真地回答道:“喜欢。但我更喜欢克雷洛夫的寓言, 他写的比你写的更好!”

德米特里耶夫听了一点也没有生气, 心里倒是特别佩服这个诚实、大胆的孩子。

可是, 屠格涅夫却把他母亲给气坏了, 她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

客人刚走, 屠格涅夫的妈妈就把儿子打了一顿。她气呼呼地说:“你这个十足的笨蛋, 刚才怎么在那位大作家面前不说他好, 说别人好呢?”

屠格涅夫一点也不害怕, 他大声说:“克雷洛夫的寓言就是好!我怎么想就怎么说, 你难道叫我做一个说谎的孩子吗?我才不呢, 我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妈妈, 这不对吗?”

屠格涅夫的母亲被自己的儿子问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顿时明白了, 高兴地说:“你真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呀!”

赏析

初读课文, 首先找出不理解的问题。接着要细读, 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读, 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然后知道文章讲述了屠格涅夫小时候不畏名利, 敢于讲真话的故事。

文章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写屠格涅夫对德米特里耶夫说他更喜欢克雷洛夫的寓言, 使德米特里耶夫心里特别佩服他。第二部分:写妈妈很生气, 打了屠格涅夫, 可还是被屠格涅夫说服了。

场地的诚实 篇8

自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以来,对于建筑如何与场地融合以及关于场地本身逻辑学的思考逐渐增多。基于此,场地的研究既是建筑与场地具体而有形的物理环境的结合之研究,又是探寻其本身的一种方法。孤立而不疏离,形象而不具象。

当下,在大卫·莱塞巴罗教授的研究下,在《Architecture Research Quaterly》一书中,场地本身从流于建筑感知层面的创造中逐渐解脱,不断被发掘出自身的魅力。对于场地内涵的解析,强调场地自身作用的语义,深入到时间、材料、空间性、实践性的抽象层面。莱塞巴罗教授的论述,保持、再现了场地的自身属性,将特征属性融入到对建筑、景观、城市文化内涵的影响上去,从而,场地成为建筑表达的源泉。国内对于场地与建筑的论述大多限于诠释建筑作品的分析,集中论述场地与建筑的态度,包含量体、姿态等等。对于场地的思考,有些亦上升到了场所精神的高度,与场地自身的属性有一定的关系,但也仅限于疏离的关联。

1. 基于建筑学本体关于场地的批判性论述

1.1 建筑与场地的逻辑学

如果对于诺伯·舒兹(C.Norberg-Schulz)所言“场所”是认同的,我们便会承认建筑在场的“场所”,我们称之为场地。场地是具有自身特性的环境,这种具有特性的环境,亦即具有认同感的环境,恰恰构建了建筑与之联系的桥梁,人也渗透其中。

对于场地的理解,一直存在着广义与狭隘两个方向的危机。一方面,我们容易把场地盲目地扩展至地域性的范畴,忽视了环境的差异性,而囿于标签式的桎梏;另一方面,我们对场地的理解又容易局限于单纯的物质条件,例如坡地、林地,或是水滨等等。反之,建筑时常用一种姿态抑或是量体去回应场地,这往往会陷入消失与隐匿、张扬与凸显的具体性游戏之中。

但是,单纯的对于场地如此直接的关注果真可以成为呈现场地核心属性的途径?

1.2 场地书写意义及其局限

恰恰对于场地的讨论会延伸到扩展领域的地形学,无可避免地回溯Topography的词源意义。对于场地与建筑的关系,陷入“场地书写”的囹圄,逐步走入地形学习俗与原型的张力。

但是,对于地形学的探讨与切入能否真正表达建筑与场地的微妙关系?或者说,对于建筑和场地关系的讨论如何不泥滞于地形学的范畴?因此,对于建筑和场地的关系,更需要跳出地形学的范畴,去探讨场地本身的属性,从而理解场地作为特殊环境产物与建筑的关联。

单纯的对于场地与建筑限于感知相关联的层面的“表达”——不论这种表达是貌似理性的亦或是感性的关联——都无法触碰场地与建筑深层次更为抽象的思考层面。而对于场地与建筑的有机联系,其对于场地与建筑表面恰似融合的结果过分表征与强调,则是容易滑入另一种感知层面的窠臼。

2. 基于博阿·诺瓦餐厅场地与建筑共融互生的思辨

关于场地与建筑的关系之讨论总是充满戏剧性与张力。诚然,场地作为具有特性的环境,亦即具有认同感的环境,常常被作为建筑解读的重点,但这也常常成为理解建筑与场地关系的一大壁垒。对于两者关系的解读,其本身大多限于表面结果与人体感知相关联的层面,很难触碰到更为抽象的思考层面。此外,场地强调的是场所与立于场所之上的人的关系。自然,建筑被理解为场所精神的一种显现,反作用于场地,这就好比是房屋沟通内外的洞口,或者连接河两岸的桥梁,两者的关联性与差异性在往复中不落窠臼。

场地,某种意义上这个概念等价于“topography”,但显然已超出其传统意义。笔者从场地本身特质的视角出发,研究其自身属性,探索场地与建筑之间非物质性的内在关联,表达了建筑是通过场地自我的诚实表达来实现的主体思想。借助对西扎作品博阿·诺瓦餐厅1)的讨论,从场地的空间性、材料性、时间性等方面阐述场地所隐藏其中的以及将会从中不断涌现的东西抑或是使建筑不断被塑造的力量,将案例背后场地自身属性的完整逻辑牵扯出来,以一窥场地对于建筑的“书写”,抑或是作用。

笔者曾经有幸去过博阿·诺瓦餐厅,进入建筑先得沿着台阶经过几个转折的平台,屋顶显得有些低矮,平缓又轻松自如地展开在海边的乱石丛上,并带着精巧、生动的折线;进入室内就会发现建筑是巧妙地利用了坡地来保证空间的高度,木板密拼的天花微微有些弧形,坡顶结合之处的开口恰到好处地引入了天光,连续延展的窗户外就是波光粼粼的海面与乱礁石构成的风景。借着并不强烈的阳光,建筑与场地的和谐共奏构筑了美好的时光,西扎用心构筑的这份安逸不需也不许被打扰。西扎的建筑是温软的,是对材料的细心呵护,是对形式的悄悄疏离。走近和走进博阿·诺瓦餐厅,大海与阳光,碣石与水浪,似乎忘记建筑的存在。这种感受,恰恰建立在场地与建筑的关联之上。建在一堆乱石上的博阿·诺瓦餐厅,形式现代但又摆脱了“抽象”的纯粹,尽管看起来多少有些赖特和阿尔托的影子,但就建筑本身,对于场地的回应与表达则更加明显与诚实。

2.1 自然的力量——场地的空间性

建筑在场的“场所”,笔者称之为场地。与更大范畴的地域相比,场地的空间范畴是具体的,是可以被触碰和感知的,而不是抽象的。

回到西扎的博阿·诺瓦餐厅,场地中海角嶙峋的岩石衬托出着大西洋的广阔和辽远;不规则、多起伏、多岩石的地形特征明确了场地空间指向的不确定性;天空恰如其分地切割了远方的地平线,海水似乎模糊了岸与天空的边缘,而这一切都将自然的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场地的空间性也被这种粗犷的力量所呈现。之于建筑,两者的关系被更为亲密地表达。

在博阿·诺瓦餐厅的存在下,很难读到宏大的历史感,但这并不影响场地本身具有的空间的厚重感——有温度的那种。或许这种空间性的本身不再由大海和碣石去担当,而是由博阿·诺瓦餐厅更为“轻巧”地去担责,场地也以更为轻松的方式去呈现水平方向的空间感。场地的空间性表达恰恰是来自博阿·诺瓦餐厅放松的状态。

2.2 记录与重复——场地的材料性

场地本身记录了材料时间维度上的变化,其自身所拥有的材料与场地在地形学上无法割舍的联系,使建筑部分地获得了场地的属性,两者的融合将是必然的。而这一特征,将场地的材料性付诸建筑的表征之上,用建筑物的材料去记录、呈现场地本身的状态,即材料性。对于大西洋满是崎岖与起伏的岩石地貌,对于阳光强烈照射与自然风化的海岸,在博阿·诺瓦餐厅中,西扎用红木、白色粉墙、暖红板瓦等去反映场地本身的材料性。恰恰是这种多样性材料的存在,凸显了白墙与岩石场地的关系。它不是为了彰显形式,更不是割裂与场地的联系,相反,白墙承受时间带来的痕迹,记录和重复记录着场地时间跨度的自我行为,并因时间而与红木、板瓦一同最好地呈现场地时而丰满、时而残枯的点滴,将建筑无声地纳入场地之中。

特定的材料与特定的建造方式是对应的,大西洋海边对特定材料的建造方式又展示出其建造传统的某一侧面。西扎并不是拿来主义者,他做的是将这些原料与自身的建筑概念结合,对其进行重新的诠释,“扩展”材料的某些属性,而“规避”材料的另外一些属性,并且“改良”既有的建造方式以达到前面“扩展”与“规避”的目的。

对于场地而言,材料会被建筑物所继承所表达,说得直白一点,场地本身的状态恰恰是建筑物自身材料的体现。对于博阿·诺瓦餐厅来说,大西洋旁的场地是一个模模糊糊却又真实存在的东西,这一切都从建筑上斑斑点点的质料去表征。或许,材料性变得更为轻松与坦然。

2.3 当下与另一个当下——场地的时间性

在时间的维度中,材料随着自然的面貌也同时在不同的改变,而场地自身的新陈代谢,对于它与周围环境建立起持续的关联性也是一种重要的存在。场地的时间性是我们体会博阿·诺瓦餐厅最重要的一种媒介,因为在时间的跨度中,在时间序列的延缓或者加快中,在它的重复和开始中,我们对博阿·诺瓦餐厅在时间上获得对场地最深刻的感知。

对于场地自身而言,满是崎岖与起伏的岩石地貌和阳光强烈照射与自然风化的海岸,这些要素恰恰必须在时间的维度中去体验。从而,这些特质影响了设计本身,产生了基于场地的最初的直觉,这些直觉又促使构思的产生,而构思恰恰是回到了场地的时间性本身——设计中对于变与不变要素的思量,对时间跃迁的回应。博阿·诺瓦餐厅对于材料,对于时间特征关注的背后,实际上是在回应一个具体问题,这样的“具体”的设计让建筑避免沦于“形式的游戏”,从而真正回归场地。因为具体,所以复杂,所以真实,所以能回归场地本身。

浪成于微澜之间,风起于青萍之末。博阿·诺瓦餐厅如惊鸿一瞥,镌刻着大西洋一隅场地,时间在餐厅逐渐斑驳的外墙中逐渐风化。从此,场地与时间性不可分离,被建筑深深地记住与记录。莫奈欧对西扎的评价充满诗意,他说,“现在我们眼前的建筑师,是一位着手于处理偶然的发生与无法预期的状况,但却又不忘寻找建筑根源的建筑师。”

于是,博阿·诺瓦餐厅以一种低调的姿态面向大海,展现出一种近乎融化岩石的力量,一种吸纳阳光的力量,一种镌刻时间的力量。

结语

诚然,建筑是通过场地自我的诚实表达来实现的。场地以空间性、材料性、时间性来统一并诠释博阿·诺瓦餐厅背后场地自身属性的完整逻辑。西扎用建筑真实的展现了场地的架构,“并没有创造发明,而只是反映现实。”

场地是独特的,毕竟,场地之于建筑,其意义还是在于场地本身。

参考文献

[1].D·Leatherbarrow,Architecture Research Quaterly,Cambrige Univ Press,2011,15(3).208~216.

[2].吴纯华、李霁原.筑建在地:对建筑与场地关系的再思考.《城市·环境·设计》,2015,(8);94-95

[3].蔡凯臻.建筑的场所精神——西扎建筑的诠释.《时代建筑》,2002,(4);74-81

诚实,浇灌友谊之花 篇9

我躲在小艳房间的床边,听到小玲来寻的脚步声,吓得直往后挪。谁知“啪”的一声,一个木匣子被我撞到地上。幸好小玲没进我这个房间,我连忙伸出发抖的双手,轻轻地把木匣子放回原处……

过了一会儿,玩累了,我们坐在沙发上休息,小艳神秘地对我们说:“给你们看一样宝贝!”说完,她便向房间走去,小心翼翼地捧出我撞掉的那个木匣子,这时,我心里开始“发毛”了:“该不会有什么事吧……”她慢慢地打开盖子,小心翼翼地取出几件玲珑剔透的艺术品,当发现有一个沙漏破掉时,她不由自主地惊呼道:“这怎么回事呀?这可是姑姑在美国给我买的生日礼物呀!”小艳伤心地哭起来,我不知所措,也不敢提撞掉木匣子的事……

时间不早了,我告别小艳,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家了。我的心情糟透了,面对错误不敢承认,这还是平时诚实的我吗?如果告诉小艳真相,她会原谅我吗?我们的友谊还能完好如初吗?这天晚餐,我觉得一点味道也没有,妈妈大概看出我有心事,晚饭后和我聊了起来。我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了错事要勇于承认,这是品质问题。这次妈妈帮你把东西赔了,你以后做事情要稳重一些。”妈妈说着掏出10元钱给了我。

第二天,我鼓起勇气,把撞掉木匣子的事告诉了小艳,并赔给她10元钱。小艳惊讶地说:“怎么?你昨天撞掉过?我都没想到呢!你能对我说实话,我已经很感激了,还赔什么呀!我不要钱,只要你这样的朋友!”说着,她紧紧搂住了我,我也紧紧抱住了她……

诚实是一架桥梁,它会拉近两人之间的距离,也会让人收获许多友谊和快乐!

(指导教师:陈育娟)

教师点评

诚实比什么都重要 篇10

回到家后, 我故作轻松地叫了声:“妈, 我回来了!”“期中考数学卷子发下来没有?”“没有。”“什么时候才发呢?”“不知道!”好险, 妈妈正忙着炒菜, 否则难逃妈妈的“火眼金睛”。

吃过午饭后, 我又焦躁起来了。老师每次都要检查试卷签名, 可这次的家长签名怎么办?……突然, 我眼睛一亮, 要不就自己当回“妈妈”, 先渡过这个难关再说。我找来以前妈妈签过名的试卷, 把两张试卷重叠在一起, 按在玻璃窗上, 透过阳光, 妈妈的签名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我小心翼翼地依葫芦画瓢, 不一会儿, “拓印”成功!

试卷交上去了, 老师瞅了一下签名什么话也没说。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谢天谢地, 总算混过去了, 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吃晚饭时, 妈妈又问起了我最担心的问题:“期中考数学试卷还没发吗?”我随口回了一声:“还没呢。”但心里还是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吃完饭, 妈妈给我讲起了《狼来了》的故事, 还时不时地用眼瞟着我。我一下子又高度紧张起来, 还是招了吧。我小声地说了。没想到, 妈妈竟然没训我, 只是语重心长地说:“我都知道了。86分就86分吧。你的诚实比什么都重要!”

天哪, 这一天我都干了些什么?今后我一定牢记妈妈说的话:“诚实比什么都重要。”

(指导教师:赖诗熟)

老师的话:

上一篇:妊娠检查下一篇:业务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