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缺失

2024-05-25

情感教育缺失(精选十篇)

情感教育缺失 篇1

一、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情感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

应试教育在中国的教育制度中一直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 单纯地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智力能力方面的培养, 忽视了情感教育在学生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导致了学生情感世界比较单调, 甚至是一片空白。在当前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 我国的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到处存在重知识轻情感的现象, 缺乏情感教化的具体方法, 导致情感教育的缺少。

2.学生自身存在不良情感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物质膨胀使得学生的道德水平、审美情趣和情感水准不断发生剧烈的变化。科技、网络、录像等大众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学生的思想情感方面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沉迷网络游戏变得冷漠、自私等等不良情感特征。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个教育界人士深思。

二、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语文学科的内在本质决定了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对一个人智力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语文学科的内容和其他学科内容之间最本质的差别就在于语文学科具有更加丰富的情感。语文课本里每一篇文章都是作家利用宝贵的时间精心构思的, 或崇高悲壮、或清纯委婉、或淡雅优美, 都是作家内心情感的流露。每一位作家在构思和创作作品的时候是充满感情色彩的, 同样的教师在传授学生这些文学作品的时候, 也必须是带有感情的, 通过声情并茂的情感教育, 使得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的时候能够调动自己的情感, 与作家产生共鸣, 进而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语文教育目标决定了我国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学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极少注重情感教育, 常常提到的有, 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培养、能力的发展和思想品德教育这四个方面。这是中国教育过分追求功利化的结果。近年来, 对素质教育的高度重视要求我们在制定语文教学目标时能够考虑到学生的情感方面的发展要求, 只有这样, 学习到的知识才能转化为信念, 成为学生内在主观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语文教学整体功能的发挥要求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的整体功能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语文教学不仅具有认知教育的功能, 注重提升学生的智力;也具有情感教育的功能, 重视学生的非智力素质发展。二是指语文教学的过程具有整体性。一个单元、一篇课文甚至是一个章节都是一个整体。一篇文章只有从整体上理解, 才能明白作者所要传达的中心思想, 而情感的投入则是维系文章整体性的枢纽。

三、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途径

1.改进教学方式, 开展具体、生动的教学情景

由于情感受到所处情景的制约这一规律, 我们知道情感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 而情景中的因素又对情感的产生有着反作用。因此, 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开展与教学内容一致的情景, 在一定氛围的熏陶下, 通过情景的感受和体验, 进而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心灵的沟通, 在很大程度上陶冶了学生的情感。具体的实施方法主要有:用语言描述情景, 吸引学生的注意;运用多媒体再现情景的发生;利用人的体态模仿当时的情景等。

2.教师树立情感教育意识, 用情感启发学生心灵, 感悟学生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 不仅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进行情感方面的渗透, 同时也需要教师以合理、恰当的方式来启发学生的情感, 将文章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教学方法。回想语文教材的作品, 每一部都是作家真实情感的结晶, 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汇都是作家情感的真实反映。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首先应该感受、体会把握作家的情感因素, 进而去感染熏陶学生, 启发学生的心灵, 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准和情感把握水平。

3.注重挖掘语文教材的情感因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将抽象化为具体, 将复杂化为简单, 以引起学生与作者的共鸣追求真善美,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教师不仅要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的内涵, 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还要寓情于理。寓情于理是指把作品中蕴含的哲理以某种方式带入到作品特定的情景中, 给予学生对客观存在的事物以否定或者是肯定的审美评价和态度, 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从而获得对真善美的追求, 提高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情感因素的把握, 使得学生的身心、智力、情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叔萍.重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齐齐哈尔示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3)

[2]程燕.情感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3)

有声语言中情感的形成和缺失 篇2

有声语言中情感的形成和缺失

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人有说话的欲望才会开口说话,这个说话的欲望就是情绪.人的`语言之所以感动别人、吸引别人,其核心就是语言中承载着喜怒哀乐.人的感情能带来千姿百态的身体变化和各种各样的呼吸律动,形成不同的气势,进而激发出五彩缤纷的声音来.

作 者:柳晓  作者单位:南阳电视台 刊 名:新闻爱好者(下半月) 英文刊名:JOURNALISM LOVER 年,卷(期): “”(12) 分类号:G22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缺失与对策 篇3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

一、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缺失的原因

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部长邓丽说:“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高达28.9%,即每4个农村儿童中就有1个以上的留守儿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充当新型劳动大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会不断增加。由于不能和父母双方一起生活,这些正处在情感、性格发展和变化转折期的儿童,在情感方面显现出了很多消极的情绪,

形成了特有的孤独的精神世界。

1.父母重物质补偿、轻亲情关爱

如今,打电话是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维系情感的主要方式,而且大部分的父母在与孩子通电话的时候会询问成绩、生活起居怎样,极少数家长会与孩子有情感上的交流。这些父母,无力对孩子的成长提供帮助,只能通过金钱和物质补偿留守在家的孩子。父母外出务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孩子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与孩子的长期分离,导致孩子生活、学习、内心情感等方面受到冷落。父母监护的缺乏,亲情交流的缺失严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教育的缺位与隔代教育的弊端

“读书无用论”的陈旧思想在一些农村家长的脑海里已经根深蒂固。一些家長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做示范,向孩子灌输“不上大学照样可以赚大钱”的思想,使留守儿童在精神上没有正确的思想引导,缺乏上进的动力。而且,留守儿童一般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他们只关心孩子的温饱问题,有的对留守儿童盲目溺爱,而有的在其思想和行为上就完全放任自流。因此,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走向了娇宠溺爱和放任自流两个极端,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教育出现了种种问题。

3.情感沟通技巧的缺乏

一方面,外出务工父母及代理家长自身的文化水平有限,多数没有掌握有效的情感培养技巧,如他们不懂得如何在有限的通话时间内和平时的生活中寻找话题与孩子进行情感沟通。另一方面,虽然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列,但他们往往只能通过一次或几次活动来与留守儿童进行情感沟通,而且活动的方式多是做游戏、唱歌等,情感沟通不够深入和持久,事实上情感教育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

二、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缺失的危害

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上的一种严重失衡。这些留守儿童内心渴望父母的关爱,有限时间的电话嘘寒问暖,使孤独感、自卑感在他们心中渐渐生根。长此以往,压抑的感情无法释放,合理的诉求得不到理解和满足,留守儿童自然而然就会寻求心理的释放和感情的寄托。由于分辨是非能力弱,缺乏自制力,很多留守儿童就此沉溺于网络这样的虚拟世界里而无法自拔。

三、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若干策略

留守儿童在现实生活中面临诸多困境,他们的健康成长亟待家庭、社区、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与行动支持。

1.家长要做学生情感的奠基人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家庭教育重于学校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1)作为孩子的家长,应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情感的不可替代性,父母不仅是孩子的衣食父母、经济支柱,还是孩子的情感父母、情感支柱。(2)孩子是有情感的动物,作为代理家长,应承担留守儿童物质、精神双方面的责任,不仅代理孩子的衣食住行,还要关心孩子情绪的阴晴圆缺。

2.教师要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留守儿童因其家庭教育的缺失,其教育唯一的寄托就是学校教育。学校要把对留守儿童的情感、健康教育当做常态机制来抓,真正做到使情感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入头脑,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情感和健康的价值观。另外,在家庭对孩子情感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就需要适当补位,更多地对孩子的心理需求、思想感情等方面给予更细致的关爱。情感教育是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它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

3.社会要承担情感教育的责任

对儿童进行情感教育不仅仅局限在家庭、学校,我们还应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和拓展儿童情感教育的多种途径。如,政府可以利用当今高度发达的电视、电话、网络媒体等便捷的渠道,使用谈话、专家讲座等形式,传播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知识,解决留守儿童情感教育方面的问题;当地的妇联、共青团委员会等组织可以鼓励工作人员、社会志愿者等与留守儿童一对一“结对子”,建立留守儿童帮扶的长效机制,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寒暑假期间会有大批的留守儿童进城,社区可以建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为其创造一个集体的家,丰富他们的生活,改善他们孤独的情感;农民工务工的城市社区可以为务工人员安排适当的场所,在工作之余为他们“充电”,帮他们掌握与儿童情感沟通的知识和技巧等等。

总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共同提高,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周林,青永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2]高艾青.农村“留守儿童”关爱问题调查分析[D].国防科技技术大学,2008.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小学教育

专业〉)

情感教育缺失 篇4

如德国近代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黑格尔所说, “存在即合理”。《非诚勿扰》持续热播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 精致新颖的栏目包装, 环环相扣的节奏, 悬而未决、充满戏剧性的节目程序, 真人秀与现实生活的结合, 具有时代特点的娱乐功能等元素都功不可没。笔者认为, 从某种角度来说, 该栏目受到收视群体的欢迎, 还因为栏目的很多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缺失。

早在1924年, 英国著名教育家尼尔创办夏山学校, 倡导夏山快乐教育, 学校办学思想是:“尊重生命, 尊重个体。”尼尔认为, 当今很多学校只重视知识的学习, 而忽视了情感的教育。他强调, 学校的目标在于使儿童学会如何生活。

20世纪60年代, 在英国学校兴起了一种以培养道德情感为主的道德教育方式。其基本思想是多关心、少评价, 认为道德教育不应仅仅分析规则和禁令。体谅教育实践的代表人物是彼得 · 麦克费尔, 他认为, 道德靠理解和领会, 主张富有成效的教育就是学会关心。

中国的教育界也认为对人类而言, 理智与情感的共同进化本是不应偏废的。但启蒙运动以来, 出于对理性的推崇, 人们过于强调理性的传承, 而忽略了情感的教育。多年来, 中国的情感认知教育几乎等于空白。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 考试分数成为的学生最重要的也几乎是唯一的衡量标准, 较少人关注情感培育、价值取向与心灵成长。

以个人情感经历为例, 在中国, 学生时代恋爱称为早恋, 这是学校、家庭都严令禁止的。一些人直至大学毕业, 情感经历依然空白。以本科生为例, 7岁入学, 如果每次都能顺利升学的话, 毕业时也已经23岁了。但从步入社会、开始工作那天起, 这个一度森严壁垒的情感问题就会突然变成家人和社会都认为你应该尽快解决的“个人问题”。一度被严禁早恋的那群人, 突然被冠以“剩男剩女”的标签。这群人虽然已经进入社会, 但对自我、对与他人的情感交往方面大多存在认知不全面、不到位、甚至偏差的问题, 自己既没有成为一个合适的婚恋对象, 也不具备正确选择婚恋对象的能力。他们在面临人生中重要的婚恋问题时, 其实很茫然。

2010年4月18日播出的第二十期《非诚勿扰》中, 2号女嘉宾朱真芳不屑于跟王煜握手, 声称她的手只会给男友握。在网络无孔不入的今天, 朱真芳本人迅速被网民人肉搜索, 查到她的工作单位, 直接打电话到她的单位肆意辱骂, 甚至发短信给她的公司老板, 进行短信“轰炸”。面对网络和现实的责难和非议, 朱真芳害怕了。某媒体记者走近朱真芳, 发现这位不足23岁的女孩家庭贫困, 社交面局限。朱真芳试图通过《非诚勿扰》的相亲平台, 迅速实现对母亲年内成婚的承诺。但没想到, 她的雷语让她面临失业的危机。她的情绪一度反复, 一会要求退出《非诚勿扰》, 一会又要求重返舞台。对于择偶标准, 朱真芳说:“要选择的人是男人中的精英, 精英中的人才, 人才中的王子。”而这样说, 仅仅是因为顺口。她认为自己很傻很天真, 如果想到是这样的结果, 就应该想想再说, 应该低调一点。朱真芳的种种暴露了她思想的浅陋、矛盾和混乱。可以肯定, 中专毕业的朱真芳既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 也缺乏有益的阅读和思考。

和朱真芳试图通过婚姻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经济状况不同, 很多走上《非诚勿扰》舞台的嘉宾物质条件优越。但即使遇到了合适的另一半, 很多人对如何经营好这段感情, 如何经营好婚姻, 也是懵懂的。一些人有车有房高学历, 但情商不足, 他们虽然拥有感情婚姻的“硬件”, 但缺乏经营感情婚姻的“软件”。在科技发达、交友平台众多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人频繁地恋爱、分手, 却越来越孤独、寂寞, 始终没能拥有稳定、温暖、长期的关系。现代人面临着信仰危机, 我们身边又缺乏两性情感咨询、婚姻辅导等公益团体, 即使有这样的机构, 能够主动接受咨询辅导的人也寥寥无几。

从这个意义上讲, 《非诚勿扰》不仅仅为走上这个舞台的少数男女嘉宾提供了一个相亲交友的平台, 更为重要的是为这些少数的嘉宾和电视机前数以万计的年轻观众上了活生生的“恋爱速成课”。主持人孟非有着坎坷丰富的人生经历, 能够敏锐捕捉嘉宾的各自特点, 虽然看人论事敏锐犀利, 但主持风格却是平民化和幽默的。同时, 孟非的人生观、价值观务实达观, 但又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和个人特色, 不迂腐老套, 能够得到多数中国观众的认可。他对情感问题的分析虽然一针见血, 却又不偏不倚, 充满人文关怀。据统计, 开播5年, 通过《非诚勿扰》结缘、恋爱直至结婚的男女大概有148对, 栏目牵手成功率不足5%。但我们不必过多地关注成功率的高低, 因为这也是真实生活的写照, 一个个嘉宾成功牵手或者独自离开的“案例”, 其实也是一次次情感倾诉、沟通、交流、梳理的过程, 是两性间情感分析与咨询的过程。通过对这些活生生的“案例”的窥探, 大家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 或多或少地体悟到嘉宾乃至观众自身存在的个人感情世界中的“弱点”、“问题”和“盲区”。

另外, 《非诚勿扰》的收视群年龄跨度是比较大的, 不但有年轻观众, 还有中老年朋友。已经91岁的画家黄永玉是《非诚勿扰》的忠实粉丝, 他说:“因为我的年轻时代太远了, 所以要通过看《非诚勿扰》知道现在的少男少女干一些什么事。”在这个真人秀节目里, 各个年龄段的受众都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当今社会的众生相, 感受到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五花八门、充满个性的择友观。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 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应具备主动学习、及时更新专业知识的意识。忙于挣钱、升职的现代人, 舍得在再教育中投入时间和金钱, 但在经营家庭婚姻时, 却没有“与时俱进”的学习观念, 也缺乏相应时间和耐心。据了解,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的变化, 以及文化交流的逐渐增多, 国民的婚姻和家庭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对婚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婚姻问题随之增多, 离婚率呈直线上升趋势。据国家民政部最新统计, 2014年, 全国共依法办理离婚登记363.7万对, 比上年增长3.9%。这意味着自2003年以来, 我国离婚率已经连续12年呈递增状态, “80后”正在成为离婚大潮中的“主力军”, 闪婚闪离现象并不少见。

2015年夏天, 《非诚勿扰》开始邀请影视娱乐圈的“男神”们轮班当节目的点评嘉宾, 佟大为、刘恺威、张亮、黄磊等接连走上《非诚勿扰》的舞台。这些男神外形帅气, 在受众群中拥有号召力, 而且口才好, 对婚恋问题有独特的看法。他们作为节目组刻意挑选出的点评嘉宾, 大多是婚姻美满、顾家有道、负面新闻少的娱乐圈好男人。这也使节目更具话题方面的丰富性, 使受众可以从中听到明星对婚姻、对男女感情的处理, 对受众的夫妻感情的处理也具有一定的启示、借鉴作用。

女嘉宾马诺“宁愿在宝马车里哭, 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的价值观是当今部分年轻人拜金心理的真实写照。提到这样的择偶观, 一些人认为, 当今时代丧失了道德标准。他们把问题直指道德范畴。但中国的道德教育往往流于形式, 高大上却空洞乏味, 难以对真实个体有具体意义。中国的道德教育对儿童和少年做的许多事情, 没有触及他们的内心, 而是仅在意识表面上爬行。部分学生因为对学业的厌恶、拒绝, 而闭锁了情感, 造成了心灵的僵硬。然而, 只有开放、自由活泼的心灵才是播种并生长真、善、美人格品质的丰茂绿地。一些学生缺少对人的依恋和安全感, 缺少人与人交往的美好感觉, 缺少爱和被爱的感受, 道德的种子也就不会苏醒和萌芽。人如果没有自尊, 没有起码的尊严, 就不能获得社会认同, 也就不能悦纳自我, 不能获得自我的同一感和整体感。而且内心巨大的撕裂感和冲突感会使人丧失打开心扉、与人沟通的勇气。

摘要:江苏卫视王牌综艺节目《非诚勿扰》开播已经5年多了, 回望真人秀风起云涌的2014年, 婚恋交友真人秀节目《非诚勿扰》依然傲立潮头, 周末收视冠军的位置不容撼动。笔者试从生活服务类真人秀节目《非诚勿扰》在国内甚至国外的热播以及收视率逐渐飙升的现象, 分析其热播背后的中国情感教育的缺失。

关键词:《非诚勿扰》,热播,情感教育缺失

参考文献

[1]朱小蔓, 朱永新.中国教育:情感缺失[J].读书, 2012 (01) :10-15.

萧红情感孤独与缺失的探究 篇5

萧红在情感上遇到了三个男人,一个是未婚夫王恩甲,一个是救她于水火的萧军,在一个是万念俱灰下结婚的端木蕻良。当初,萧红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因此在表哥的帮助下逃离了家庭,逃离了婚姻,来到北平上学。但是在穷途末路的情况下还是和未婚夫同居了。一天,王恩甲说回家取钱,却一去不回,杳无音信,独留怀孕的萧红在东兴顺宾馆苦苦等待。在被抛弃的情况下,一面要应对宾馆老板的要挟,一面 还要想法设法的逃离这无边的苦海。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被抛弃是一件多么令人痛苦的事情。身怀身孕,行动不便,又孤苦无依,身无分文。此刻的萧红是有多么的绝望和心碎呢?会不会后悔当初自己的痴傻,竟然和王恩甲在一起呢。无名无分,还有个孩子,却不见王恩甲归来。所有的承诺和甜言蜜语在惊天都是伤口,是无尽的苦楚。但是这一切又无处可诉。自己的选择,能怎样呢?女子的不幸在坚强的萧红眼里只不过是让她更加孤独。

(二)二萧之恋。

萧红遇到萧军是在她在向《国际协报》求助后,两人相见恨晚,甜甜蜜蜜。萧红遇到萧军后,在萧军的帮助下从事文学创作,相继发表了《弃儿》《王阿嫂的死》《中秋节》等等。但是好景不长,萧军的个性粗犷,强势,与萧红细腻固执的性格截然不同。一个的主导思想是过度“自尊”,一个的主导思想是喜爱“恃强”;一个是性格孤傲、固执而又懦弱,一个是心胸开阔,乐观无畏,斗志坚强;一个写作出手颇慢,一个是“有窝就下蛋”,坐下来就能写出文章。再对比萧军和萧红:一个是血性汉子,一个是“长不大”的女郎;一个是务实,一个是太浪漫又太空想;一个是不善于调理人我关系,一个是不善于调节自我心态和周边环境,不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和主张。而当日寇入侵大敌当前的时候,一个是性格文静,需要一个写作环境,一个舒适的小家庭;一个是作风粗鲁,一心投笔从戎走上抗日战场。性格的不同,让小红非常的郁闷和压抑。萧红曾一度跑到日本,希望距离可以让彼此的感情有所舒缓。但是,萧红再一次经历了背叛。萧军在萧红去日本的这段时间移情别恋。最终,二人在延安分手。萧红和萧军曾经珠联璧合,出双入对,一起为所爱的文字共同努力。但是,在短短六年的时间里,二人就情断了。萧红曾说:一个男人爱女人,无非让她变成一个奴隶,这样他就更爱她了。但是,萧红没有为了爱情而迁就爱情,她追求者有尊严的爱情,。她的内心是悲痛的,在二萧分手后,萧红曾经痛苦地望着萧军的照片,失望和伤感弥漫着周围。在《决意》中,伤感什么,走去吧!有我在身边走到哪里你也不要怕,伤感什么,老悄,不要伤感。曾经,她也相信过爱情,愿意一生一世的爱恋。

(三)萧红最后一场的爱恋。

萧红第三位丈夫是端木蕻良,不知道为何萧红会选择和端木蕻良走在一起,但是她和端木蕻良并不开心。多种情况下,她都表示出对端木蕻良的不满,“是绝对不会真诚的为她着想,他会推脱,会宽慰”。在医院产下萧军的孩子那段时间,始终不见端木蕻良陪伴左右。萧红曾经说过她决定和端木蕻良在一起是因为她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但是,她始终没有得到她想要的平常的感情生活。在出院时,她说未来的远景已经摆在我的面前了,我将孤寂忧郁以终生!在与端木蕻良的生活中,几乎承担一切家务和应酬的工作,端木闯了祸也是萧红来善后。在和端木蕻良短暂的婚姻里,端木蕻良曾2次丢下萧红,一次是他自己抢先车里重庆,一次是独留萧红住院,反而是骆宾基照顾重病中萧红。萧红自小缺乏爱,当她感受别人的一丝丝的关爱的时候 也会全身心的去关心。她渴望有人爱她,真心实意的爱她。但是她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一次又一次地痛苦,一次又一次地孤独。她,是一个作家,也是一个女人,她也渴望浪漫的真诚的爱情和关心。所以,最后她才会说“说什么爱情!说什么受难者共同走尽患难的路程!都成了昨夜的梦,昨夜的明灯”吧。

萧红与未婚夫王恩甲在一起时是因为困窘的生活,想摆脱她那时候的艰难生活。但是不能不说她也是在寻求爱,希望被爱。在与萧军的流年生活里,感情是最刻骨铭心的。一起吃过苦,一起创作,酸甜苦辣一起经历。萧红也以为这就是她的爱情,陪伴爱的人,共患难,共命运的浮浮沉沉。但是,结局还是不尽人意,落得个心碎绝望。以为端木是救命的稻草,却发现自己不过是信错了人,也爱错了人。萧红,是个永恒的话题,作品的深沉,才华的可赞,但是作为一个女性,她所追求的爱却始终是不完整的,是残缺的。她渴望有人给她温暖的安静的环境,长长久久的生活下去。但是,命运偏偏让她遇到了三个如此不可依赖的男人,伤透了心。

三、结束语

生死离别已吞声,缘结缘分两字明。萧红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没有得到过父亲的疼爱,也经历过刻骨铭心的抛弃,背叛和无视。童年的父爱缺失,让她在这一生寻寻觅觅着可贵的珍惜和爱。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她是成功的,作品给予后世很大的启发,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的素材。但是,作为女性,她是孤独的。不曾被永恒的爱恋所包围,不曾拥有天长地久,反而遭遇的不是抛弃就是背叛。她的孤独,被作品的光环所遮盖,被时代的强音所淹没。然而,不论如何,她的孤独是不应该就此被忽视的。萧红的一生,曲曲折折,注定了她是孤独的。

参考文献:

[1]骆宾基.萧红小传[M].建文书店,1947.

[2]萧军.萧军全集[M].华夏出版社,2008.

[3]肖风.萧红自传[M].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4]章海宁.萧红印象:记忆[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

[4]张海生.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谈萧红散文中爱的确实与诉求[J],南昌高专学报,2008.

[5]奚晓红.萧红研究综述,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7.

[6]董玉芝.用心灵折射蛮荒世界的苦女人悲歌-试论萧红小说中女性的苦难困境[J],成都大学学报,2007.

[7]刘洁.萧红的情感经历与文学创作的内在关系-重读萧红之一[J],甘肃社会科学,2005.

[8]王春荣.新世纪十年萧红研究状况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2011.

作者简介:刘学萍(1991-),女,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翻硕研究生。

直面情感缺失,构建情感化历史课堂 篇6

一、失落的情感家园

1. 价值观的缺失

镜头一:我在讲“维新变法运动”一课时, 就谭嗣同的慷慨就义提出了这样一个讨论题:谭嗣同引颈就戮到底值不值得?如果是你, 你会怎么办?学生作了如下回答:

生1:我认为不值得。他应该像康有为、梁启超那样跑到外面去躲一躲,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要是我, 才不去送死呢!

生2: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谭嗣同之死, 我看意义不大。要是我早就跑了。

生3:我认为值得。因为谭嗣同之死, 能唤醒沉睡的国人, 能号召更多的仁人志士为此而奋斗, 而献身。但如果是我, 是不会去送死的, 太可怕了!

…………

这是一个关于价值取向的问题, 学生的回答是各抒己见, 道理讲的头头是道, 也很符合谭嗣同“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本意, 但我不能不提到一点更深层的东西:学生的回答没有一个表示愿意为道义而献身的, 包括认为谭嗣同的死值得的同学。这些同学缺失了什么?缺失了“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 他们所认为的“值得一死”也只是限于别人那样做是值得的, 轮到自己就另当别论了, 所讲的价值取向也就变成了空中楼阁, 倘若将来真的要“捐躯赴国难”, 却都高唱“留的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或“烈士你来当, 光荣属于你”, 那真的就是“国将不国”了。

2. 情感、态度的缺失

镜头二:我在讲“甲午中日战争”时, 让学生总结从邓世昌身上可以学到什么精神, 学生总结得很好, 诸如爱国主义、不怕牺牲等精神, 可是当我谈到邓世昌也具有“不畏强暴”的精神时, 不少学生便在下面窃笑, 我愣了一下, 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学生肯定是由“强暴”联想到了“强奸”, 我马上解释了一下强暴的含义是“强横凶暴的势力”。其实, 这个词在这里的含义学生是明白的。我在第二个班用了一次这个词, 仍然出现这种现象, 到第三个班我便换了一个词“强敌”, 窃笑的现象便没在发生。在这里, 我认为学生并不是词义匮乏, 而是缺失良好的情感与态度。许多同学知道如何去粉饰自己、标榜英雄, 但内心却是不以为然的, 他们语言上的表述与精神上的获取貌合神离, 就像戴了一个面具让你难以分清真实与做戏。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

于是, 我反思我们的教学, 在学生身上暴露的问题, 便是我们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一味归咎于世风日下是不足以服人的。如果不能真正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又怎能指望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澄清模糊认识、摘掉面具, 从而进入一个较为崇高和澄明的朗朗世界呢?而要达到这一目的, 寻找学生缺失的情感, 就必须营造起情感化的课堂。

二、营造情感化的课堂, 寻找失落的情感家园

1.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避免陷入情感教育的误区——情感教育形式化

例如, 在编演历史剧时, 不要把历史剧变成娱乐同学的闹剧;在使用历史剧进行情感教育时, 要引导学生去体验历史人物的心理, 理解他们作出这样的选择的原因。很多老师都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以为教学方式越多, 学习方式越多, 课堂越“热闹”就是情感教育成功的表现。其实进行情感教育时应该以教材内容而定, 应选择典型人物或事件苦心经营、独具匠心, 形成一两个高潮即可。

2.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设置情境, 重现历史, 让学生体验历史

例如“甲午中日战争”一课, 在讲邓世昌故事时用第一人称, 配上一些悲壮凄美的音乐, 并让学生边听边闭上眼睛进行想象:自己就是在硝烟滚滚、波涛汹涌的黄海海面上指挥致远舰的邓世昌。然后用生动的语言去渲染: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一直冲杀在前, 在“阵云缭乱中, 气象猛鸷, 独冠全军”。后在日舰围攻下, 致远舰多处受伤, 船身倾斜。邓世昌对全舰官兵喊道:“吾辈从军卫国, 早置生死于度外, 今日之事, 有死而已!”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军旗舰吉野号, 决意与敌同归于尽……最后出示光绪帝垂泪为邓世昌撰写的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有这样的情境设置与体验, 相信邓世昌其人会深深地融入学生的情感, 而不会出现“窃笑”的尴尬。

3. 讲课要注意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心理

情感教育忌空、忌高, 空不能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印记, 高则使人感到不真实不亲切, 使学生游离于历史事件之外。因此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出发, 联系生活讲历史, 把历史问题生活化, 运用热点问题造成兴奋点, 从而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感情共鸣。如讲“血肉筑长城”, 可以用“赵薇穿日本军旗服装”的事件导入, 并提出疑问:“中国人民为什么对此事件表示强烈的不满?”引导学生回忆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如南京大屠杀, 数十万中国人惨死在日军的手上, 让学生再次感受日军的残酷血腥以及他们发动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意识到中国人民只有团结一致, 奋起抵抗才能摆脱“亡国灭种”的危机;更加容易理解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不怕牺牲, 用血肉筑起的长城来反抗日军的侵略史实, 体会当时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这样既可以避免空喊“爱国主义”的口号, 又不会远离学生生活。

浅析歌唱情感的缺失 篇7

人声与乐器的声音明显的区别是人的声音有感情, 而乐器的声音则没有感情, 在展示音乐作品中这种不同就更为明显。在歌唱中“以情带声”的“情”是歌唱者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 如果说乐器在演奏中也有情感的表达, 那么这里的情感是演奏者附加给乐器的, 并不是乐器本身所与生俱来的。在歌唱中, 歌者无论技巧有多熟练, 音色有多优美, 如果歌唱时没有情感的投入, 那他的歌声也是空洞的, 无法触动听众心灵的。听众与歌者通过歌声中情感的运用来进行交流, 如果歌者运用不同的语言演唱, 我们虽然从歌词中不能直接听懂歌者要表达的具体内容, 但是从他歌声里或温柔或愤怒的情绪中, 听众也能大致理解歌曲的内涵。古人曾说过:“声者发乎情”“情动而辞发”, 只有用“情”歌唱才能真正的打动听众, 这是歌者与听者建立情感的桥梁。歌唱家仲伟在《用心去唱歌》经验谈中也告诉我们唱歌不唱情观众不欢迎。她说“演唱《王贵是个好后生》这首歌时仅仅关心自己的声音, 对歌曲的思考、风格和语言等全然不顾, 当然就唱不好这首歌了”。可见, 歌唱中的情感要求歌唱家与观众都有情感的共鸣。歌唱家自己不动情, 不可能创作出好的歌曲艺术形象, 也不能表达作品的思想情感。那么, 以下用几点去分析歌唱者缺乏情感体现的原因:

一、过多的注重声音技巧而忽略了情感的表现

在歌唱中, 技巧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二者存在歌唱这个统一体中, 有时互相对立, 有时又互相统一, 它们相互依存, 形影相随, 相辅相成。歌者是歌曲与听者之间的桥梁, 情感是歌中的内涵和意境的认识, 技巧是传达情感的支撑和表达方式。有很多人认为, 歌唱是声音与技巧的完美结合, 如果自身有很好的嗓音条件, 再加上后天声乐技巧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只有这样才能把声乐作品在演出中发挥出极致。因此, 过多的表现技巧和声音反而会在演唱中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由于太注重声音和过分的炫技, 往往使自己的声音紧张, 高音也不稳定, 而最终很难得到想要的结果, 从而拉远了和听众的距离。记得在CCTV音乐节目中尹文华唱的《疼爱妈妈》那首歌, 她整整哭了全场, 以至于节目都无法录了。她是想着她那满头白发的母亲的背影一辈子为了一个家, 是带着感激的心情演唱的, 录完节目眼泪还没有停止, 她索性就哭个痛快来发泄心中的情感, 最后节目非常成功。对于歌唱者来说, 想完整的演唱好一首作品, 就应该声情并用, 即声中带情, 情中带声, 纯粹卖弄技巧会让人觉得单调乏味, 没有生命力。情感表达依靠演唱技巧支撑, 演唱技巧是更好的表达情感的工具, 但技巧只是手段, 不是目的, 我们也不应被它所驾驭。总之, 我们在掌握及运用二者的时候, 就要从利弊两方面考虑, 将其结合的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所以“声情并茂、技艺结合”是每位歌者应达到的高度。

二、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及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够深入

对于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而言, 歌唱者要想把感情融入其中又能准确表达歌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就应该了解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和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每一个好的音乐作品, 作者都是通过具体的音乐形象来表达的。歌唱者要想把这一音乐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 生动鲜活, 就应在演唱之前去充分的了解各时期作品的风格以及所体现出的思想内涵, 把各时期的风格和思想内涵通过演唱来深刻的刻画出来。因此我们作为歌唱者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去收集各时期作者当时的心态以及历史背景, 只有弄清这些细节才能用情准确, 更完美的演绎作品, 赢得听众的喜爱。

三、歌者不够深入生活

歌唱是人们抒发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 用歌唱来表现生活、抒发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才是重点。歌唱家演唱的作品, 都是通过有各种变化的声音来表达丰富多彩的情感, 有变化才会有个性, 有个性才是独立的。在歌唱时, 要想了解歌曲的内涵并用自己的方式更好的去表现它, 就需要用心去体验生活。歌唱者经过对生活的深入了解, 演唱时根据作品的需要把积累的对作品有帮助的内容从大脑中提取出来, 此时那些已经融入歌唱者血液的各种技巧, 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从歌者唇边流淌出来的旋律和音符, 才会是生动的、细腻的、自然的、直入人心的。我们都知道歌词的内容既精炼又概括, 但是歌者不应该用歌词浅表的意思去表达它。这时候就需要我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形成比歌词表面所体现的更真实、更丰富、更细致生动的生活画面。不然, 就是对歌曲的理解不完整, 歌唱中的表达就会空洞。所以说, 如果不深入生活就产生不了好的灵感和激情, 表达的作品就不够准确和生动。因此, 歌者必须在歌唱中和生活的实践中, 努力锻炼自己对生活、对艺术的深刻的观察力、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 还有演唱中自如的表现, 这样才能在演唱时达到最完美的表演。

四、过多的模仿, 丧失了好声音的本质

在歌唱领域, 有很多歌唱者习惯于模仿, 这样就会丧失了原本已经拥有的个性化的声音。在初学阶段, 模仿一些歌唱家的演唱和发声技巧, 这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 如果已经熟练的掌握发声技巧, 这时就需要从已经掌握的技巧中把自己的声音特色延伸出去, 并将自己对歌曲的感悟和理解全部倾注在演唱中, 形成自己的个性, 而不是一味的模仿别人, 不然就会失去自己声音的闪光点。同样, 在歌唱中如果过度的模仿某些歌唱家的演唱技巧和声音, 听众就会认为歌唱毫无新意, 千篇一律, 也无法真正的打动听众。现在, 随着网络和媒体的发展, 一些好的音乐作品也迅速的流行起来, 这时, 模仿也大范围的兴起。我们一方面强调要有自己的演唱风格和个性, 但往往为了演出的现场效果, 满足观众的审美要求, 又会或多或少的在表演中流露出原唱歌手的一些特点, 让听众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所以说没有个性独立的歌唱家永远不会有惊人的成就。那么我们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去学习和欣赏一些知名歌唱家的歌唱精华, 吸取歌唱家的演唱经验, 从而创造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好声音。好的歌曲是上佳的作品, 技巧是方法, 声音是工具, 而个性却是歌唱的原动力。我们应该允许演唱者标新立异, 有创新, 有突破, 而不应视异为祸。

作为一个优秀的歌唱者, 应善于在歌唱中有夸张的情绪情感, 但又能在歌唱中适度的控制自己的情感。在歌唱中有真挚的情感才能打动人心, 有适度的控制力才是艺术。因为歌唱是声乐的艺术, 好的歌唱应该是声音美好动听, 技巧细腻多元化, 感情真挚动人, 语言形象准确。演唱者若想把声乐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充分而又完美的体现出来, 使歌唱者心灵深处的音乐感染到每一位听众, 就必须懂得“以声传情, 寓情于声”的道理。俄国著名歌唱家夏里亚宾说过:“歌唱最重要的是心弦的振动”。因此, “声情并茂、技艺结合”是所有歌唱者的至高追求, 我们应

论舒曼钢琴曲《为什么》是如何表现其标题性特点的

狄佳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510000)

舒曼是德国最具浪漫主义精神的作曲家, 音乐家及音乐评论家。他为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 被后人认为是19世纪浪漫主义艺术最卓越, 最有个性的作曲家之一。舒曼出生于一个出版商的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个很爱好文学的人, 从小舒曼就在他父亲的影响下学习和研究文学。这使他扎下了很深的文学功底。舒曼六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音乐, 少年时由于父亲去世, 在经济极其困难的情况下, 舒曼迫于无奈学习了法律。后来出于对音乐的热爱又从事了音乐的事业。就在这个崭新的阶段他刻苦练习钢琴, 右手的无名指受伤了, 不能再弹琴了。这是他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舒曼的一生中涉足了钢琴音乐, 艺术歌曲, 交响乐, 室内乐等领域。其中钢琴音乐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创作。其中标题性的钢琴套曲是舒曼最独特的标志。《为什么》是舒曼钢琴套曲《幻想曲集》中的一首, 这首乐曲无论是从形式和内容上看, 无不体现着标题性的特点。

舒曼一生的钢琴音乐创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儿童和少年时代, 他模仿古典时期的作品, 创作了一百多首钢琴作品。第二阶段是青年时代, 是他创作的盛期。第三阶段, 是他步入了管弦乐, 室内乐的创作天地。这期间唯一的一首钢琴作品是《a小调钢琴协奏曲》。钢琴曲《为什么》是舒曼第二阶段。创作盛期中钢琴套曲《幻想曲集》中的一首。同时在这个时期创作的还有《狂欢节》《阿贝格变奏曲》《蝴蝶》《间奏曲》《交响练习曲》《三首奏鸣曲》《儿童情景》《音乐册》等作品。《幻想曲集》是由八个生动的画面组成的, 即有八首小品组成的分别是《夜晚》《冲动》《为什么》《奇想》《夜》《寓言》《奇幻的梦境》《最后的歌曲》。音乐既富有大自然的幻想, 又有细腻的心理描写。单看这些标题就能让人联想翩翩。《为什么》这首作品写于1837年的夏天。这是他在维也纳的时候所写的。是他由于与克拉拉的关系和新杂志的有关问题而大伤脑筋的作品。该作品献给了他的好友英国女钢琴家雷杜拉夫。这首小品的篇幅虽然不大, 但是它标题具体, 表现形象鲜明, 结构精炼, 常被认为是舒曼展开个人独特风格的第一部曲集。具有重要的代表性。标题性在这首作品中得到了很大的揭示作用。“标题性”的提示, 往往是通过内容的进行, 用来深刻的表达细致入微的感情体验的重要手段。标题具体的揭示音乐形象, 和思想内容。来折射出音乐中的诗意和文学意味。

钢琴曲《为什么》是通过怎样的乐曲形式来表达其标题性特点的呢?乐曲的和声分析:《为什么》是一个三段体的曲式结构。是A-B-A是16+14+12一共是42小节。呈示段, 调性是降D大调。第一乐句是1-4小节, 和声进行是DD-V-I, 在其中I极和弦持续两小节。第二乐句是5-12小节, 和声进行是II-V-I-VI.这一句音符比较密集, 运用了复调的写法, 情绪看有些波动。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重复, 旋律及和声进行都是一样的, 由DD-V-I结束了呈示段。中段, 17-20小节, 转到f小调, 和声进行是DD-V-I。从21-24小节又转入到降E大调。和声进行是V-II, 这4小节旋律演奏是一个V7和弦。接下来是前4小节的扩展是25-30小节。和声是DD+6-V-DD+6-V.这6小节是全曲的高潮, 也是最紧张的该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 进一步的研究它、实践它, 使我们的歌唱事业流光溢彩, 新颖迎人。

部分。中段就是在这种不稳定的和声中结束了。再现段, 几乎是呈示段的完全再现, 开始也是由DD-V-I这种和声进行, 不同的是这段不管是在和声上还是旋律上都更加的稳定。最后的6小节一直持续在主音上。最后以完全终止结束全曲。从主题句的和声上看, 旋律是往上走的, 是疑问形的, 是上扬的疑问式旋法。主音是DD7的七音, 担任的是呈示段的表现任务, 提出问题, 和声则预示了最后结论, 问题将得到解决。从节奏上看, 切分的节奏在乐曲中本应该是具有动力性的, 但是在速度缓慢的乐曲运用中, 却能够表现出一种思考的状态, 能够表现出犹豫不觉, 踌躇不前的形象。从和弦的延时上说, 是有紧张到宽松, 由动到静的。和声的节奏也是由短到长, 从紧张到松弛的。这也暗示了乐曲的主题。

从全曲来看, 主题句的DD-V-I, 这个主导动机经常成贯穿的出现在很多结构部位并有规律的出现在每一段的开始, 不仅使的同类和声连接所表达的音乐形象被保持下来, 而且还可以使音乐的三个段落会更加清晰的划分出来。以下是全曲中出现的疑问式的和弦原形和变形的进行。1-4小节, DD-V-I, 4-8小节I-V/II-II, 13-16小节, DD-V-I.17-20小节, DD-V-I, 21-30小节, V-II-V-DD+6-V-DD+6-V.30-42小节, DD-V-I-DD-I-DD+6-I-V-I.分析全曲的和声进行, 几乎都是疑问式的和声进行。从全曲的调性来看, 呈示段是降D大调, 到了中段, 调性开始转入f小调接着又转入了降E大调。到了再现段, 又转回到降D大调上。这也是个疑问式的调性开始时提出疑问, 中段是思考, 再现段找到了答案。从曲式结构上看, 呈示部就是在提出问题, 中段运用复调写法和不稳定的和声进行以及不稳定的调性都是对问题的思考, 再现段非常的稳定预示着对问题的解决。体现了标题行和逻辑性, 在线段的和声接在表现思考的中段的后面, 标明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得出了结论。再现段的前4小节的完全再现和声是为了曲式完整性方面的考虑。此后的和声也截然不同, 进入主持续音, 和声处于静止状态。这不仅仅是为了走向乐曲的结束, 而是为了揭示标题, 与呈示段形成了有力的呼应。

在整个乐曲中还有一点令人惊叹的部分, 就是26小节处的增六和弦是全曲中最紧张的地方,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这个最紧张的点正好是全曲的黄金分割点。在倒数26小节的地方是全曲最安静的地方, 是逆黄金分割点。还有就是在整个乐曲的正中间也就是第21-23小节, 也就是全曲最亮的地方。从这样的安排我们可以看出, 舒曼对乐曲的创作是这么的严谨。鲜明的体现出了德国人严谨的逻辑思维。

就是这样一个结构短小的曲子中却有着这么严谨的安排, 钢琴曲《为什么》这一标题性贯穿着整个乐曲, 无论是从他的背景, 内容还是从形式上看, 都和这个乐曲的标题仅仅相扣。这首曲子深刻的表现出了舒曼个性和情感, 他的一生始终在思考着, 在疑问着。但是他一直都不气馁, 不服输, 给世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作品。它的标题性创作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点, 在浪漫主义时期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让后人永远的记住了这位伟大的作曲家。

参考文献

[1]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8.

[2][美]伦纳德.迈尔著、何乾三译.音乐的情感与意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3]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

影视配音中艺术情感缺失的探究 篇8

1 影视配音情感缺失概述

一部高质量的配音作品, 仅局限于让观众听懂人物对话是不行的, 这不仅不能满足观众对影视的需要, 也不能够做到影视艺术的完整性。而现在影视剧作品的配音质量差,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情感的缺失。

1.1 艺术情感的内涵

“情感是人们对与之发展关系的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反应。”配音艺术的源泉来自真实情感, 艺术的情感可以由想象引发出来, 丰富合理的想象最能调动配音演员在创作中的情感变化。因此, 在创作时, 配音演员应将自己的感情带到规定的情境中, 把自己当作为影片中人物, 然后通过真情流露表达出想要的艺术感情效果, 做到与观众产生共鸣。

1.2 影视配音的特点

影视配音是三度创作, 具有很强的制约性、整体适应性及技术依赖性, 当然在这么强的制约下, 一旦做出完美作品, 其魅力与成就将是不可估量的。

1.2.1 规定制约性

影视配音艺术创作具有强烈的规定制约性, 是一种多度创作的艺术。在影视创作中, 配音演员从创作这一个环节就开始严格地受原片的制约, 他们只能在原片提供的语境中, 诉说屏幕中角色“正在”讲的话, 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情绪, 迅速与角色融为一体。

1.2.2 整体适应性

影视配音艺术创作具有很强的整体适应性, 这是规定制约性的前提。第一, 影视配音创作与时代的整体适应性。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同时代的表达在语法、词汇和发音上有着不同的要求, 甚至连呼吸的状态频率都有着细微的差异。第二, 影视配音创作与影视作品各要素的整体适应性。配音与片中内容风格相贴合, 与人物整体视觉形象统一, 与画面气氛语境融合, 与音乐的情绪节奏融合。第三, 影视配音创作者的整体适应性。为了把握角色和演员的表演风格, 在同一时间的配音创作中, 他们还要注意与对手的配合。

1.2.3 技术依赖性

不同的情况下, 声音的实际变化是不一样的, 配音演员不仅要有良好的和丰富的表现力, 还要注意使用的麦克风。

1.3 配音情感的缺失

影视配音事业的潮起潮落都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 虽然外界因素有很多, 但影响配音作品质量的最根本的因素还是情感的缺失, 而情感的缺失的现状有以下几点。

1.3.1 创作前准备不足

影视配音的剧本通常较长, 反复研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而许多配音演员轻视创作前期的准备工作, 不对剧本作深入的分析, 导致虽拍摄完美, 做工精致, 但声音黯然失色。

1.3.2 艺术情感缺失

在电影配音中, 有声语言的表达有许多, 人物的形象千姿百态, 知识不深的配音演员是难以迅速地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来赋予与人物性格相符合的音色。一切艺术表现都是以情感为支撑的。无论是表演还是创作, 都要有真切的以物为我的真情体验感受。缺失情感的创作是无法成为完美的配音作品的。

1.3.3 无保障低待遇

相对于演员片酬高备受关注, 配音演员知名度低收入也低, 且水平参差不齐。因此, 配音演员的门槛降低, 从业人员越来越多, 竞争大、业务少, 收入也相对低。

2 影视配音情感缺失的原因

2.1 配音员演员素养问题

配音演员需要具备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专业水准。配音演员的工作不只是为了与原片对上口型就结束了, 他是需要专业理论学习和长期的实践磨练。达到合格的配音水平, 具有难度的技术, 是要学习对应的配音理论和技巧。

2.1.1 语言技巧基本功不扎实

一是随着配音演员的门槛降低, 从业人员越来越多, 导致配音演员水平参差不齐, 很多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士也来担任配音工作。二是不少有过专业基础训练的配音演员, 工作时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无法不断学习, 没有不断进行自我提高, 基础不扎实。

2.1.2 配音演员声音缺乏弹性

声音的弹性就是对声音随着情感改变而改变的那种力度。声音缺乏弹性会导致情感的变化不明显, 无法更好的表现出丰满的人物形象, 但现今有部分配音演员的声音缺乏弹性。

2.1.3 规定情节不会幻化人物

配音是一个工作量巨大的工作, 让配音演员去花费大量时间研究角色也成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奢望, 所以角色的感知要根据配音员自己的揣摩和配音导演的引导。使我国许多配音作品只能采用流水线作业式的配音。配音演员缺乏对剧本的渗透, 就无法对剧中人物进行准确的定位幻化人物。

2.2 团队合作和人才问题

配音不是独角戏, 他是有对手戏, 要有合作精神, 要有合作伙伴之间的默契。但随着老一辈配音演员退出舞台, 新人才得不到挖掘, 也会导致配音事业黯淡无光。

2.2.1 缺乏空间意识

唯有依靠各种声音与环境声搭配, 树立空间意识, 才可以在平面的荧幕上虚拟出影片的空间感。后期配音时各种各样的声音元素多采集, 才能搭建起一个可信的空间环境, 让观众信服。经费不足和制作水平低下会影响到配音的质量, 很多制作团队和配音演员缺乏空间意识。

2.2.2 人才缺乏

据统计, 我国从事配音工作的约有150人, 专门开设影视配音专业的院校、配音专业培训机构更是凤毛麟角。而已开办配音专业的院校机构, 教学条件多半又达不到市场所需求的标准, 无法培养出满足实际配音需要的人才。

3 影视配音情感必备的要素

配音演员要想完整地表情达意, 塑造贴切的人物性格, 就必须掌握配音的专业功底, 贴合剧情中人物的特点, 与对手匹对;同时, 与现代技术进行完美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塑造完美的声音形象。

3.1 专业功底的掌握

配音演员要有气息控制能力, 要具有特色的声音, 在工作时, 要始终保持着充沛的情感状态。因为配音演员的工作地点在室内, 且持续工作时间较强, 无论有多少剧本都要始终保持专业的水平和良好的精神状态, 因此配音演员的专业功底一定要硬。

3.1.1 掌握材料感知角色语言

了解原片的时代背景, 掌握原片的思想内容, 认识原片的风格体裁, 分析原片的语言特征, 找准剧情发展的脉络, 理解剧中人物的感情, 摸清人物的气质音色, 知道人物的地位作用。

配音演员, 如同电影演员备稿一样, 在进行艺术创作前, 要进行充分准备。了解原片的时代背景, 理解原片的思想内容, 分析原片的语言特点, 认识原片的题材风格, 理清原片的发展脉络与线索, 找准剧情发展的脉络, 理解剧中人物的感情, 摸清人物的气质音色, 知道人物的地位作用。这样才能准确生动地再现原片人物形象。

3.1.2 掌握气息注重声音作用

配音时情感与气息控制是相通的, 且会对声音产生影响。因此, 再给影视人物配音时要掌握气息控制, 还要与情感运用、声音变化紧密相连。影视剧配音是需要连贯性的, 想要做到一气呵成就要必须将感情贯穿其中。所以, 情感运用与气息控制和声音变化是有巧妙的联系, 不仅互相影响, 还能互相促进。

3.2 贴合人物的背景特点

人物的背景包括原片故事发生的时代、地点、人物的生活习俗、社会文化政治背景和风土人情等。声音的造型因人物关系不同、规定情境不同、情感不同而受到影响。剧中人物年龄、性格、感情、信仰和社会认知, 以及社会地位发生改变时, 配音演员在其配音中都要有相应的变化。例如, 《甄嬛传》故事所处的时代是清朝的宫中, 语言有半白半文言的感觉, 给甄嬛配音的季冠霖在甄嬛痛失孩子的戏中, 将一个虽知仇人是谁却不得不忍隐的妃子形象与孙俪的表演完美统一起来。

3.3 贴合人物性格的特点

一部影视剧作品中, 每个人物性格各异, 配音演员不仅要贴合人物性格特点, 要对人物的语言进行分析, 要通过语速的快慢来调节情感的表述。通常, 语速较快声音尖利、性格开朗的人声音饱满富有感染力、性格胆怯的人气短声弱语气迟缓。这样既符合观众的审美, 也达到塑造角色时声音与形象的统一。例如, 电影《黑郁金香》中, 著名配音演员童自荣对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表演的配音极为成功。一个英俊富有正义感, 另一个毫无心机软弱善良。

3.4 幻化人物的特征

在理解深入原片的过程中, 先从角色的行为模仿入手, 走进片中角色, 从角色的思想行动换位思考, 由表及里、由内及外地进行推敲, 把握行为逻辑和语言特征, 使其加工成形神兼备的, 有语言生命的角色。

3.4.1 以原片表演为基础抓特点贴合人物

配音演员工作就像演员演戏一样, 在片中的表演为基准进行创作。要把握原片演员的表演特点, 才能更好地还魂。只要把自己当作戏中的演员, 才能实现形似, 但这仅仅是完成了第一步;有时配音演员要利用自己的声音、语言去弥补原片角色的演员在表演上被会有公认不妥当的地方, 尽可能地用声音弥补他的表演缺陷,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形神兼备, 才能塑造出有生命、有性格的形象。

3.4.2 以规定情境为依据幻化人物

配音演员在进入配音创作时, 应该以规定情境为依据幻化人物。配音演员始终要用内心感受并完全投入到剧中去, 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电影《追捕》中, 著名配音演员丁建华把女主角在受到狗熊威胁爬到树上尖叫声配得让观众惊讶不已。谈到自己这段配音时说就感觉到一只凶恶的熊扑向自己, 她在配音中, 真切地调动自己的内心情感, 不仅还原了原片人物, 还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4 结语

影视配音不应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配音员本身的语言技巧方面, 忽略了艺术情感方面。配音演员也是演员, 影视配音创作接近表演的范畴, 同时接近播音的范畴。相对来说, 影视配音艺术更接近表演。配音演员要充分的调动自己的心理各种功能, 才能创作出让观众铭记于心的声音形象。

影视配音是熔技术、艺术于一炉;导演、表演合一体, 声音, 表情成一统的综合技巧。只有真切地调动自己的内心情感, 还原剧中的人物形象, 才可以得到广大观众的赞誉。

摘要:配音艺术中情感缺失的原因是无严格的专业培训、配音演员语言技巧参差不齐、情感运用不到位、缺乏合作精神等。并据此提出人物配音必备情感要素:基本功与技巧的掌握、幻化人物的特征、贴合剧情的特点、丰富生活积累经验等。配音演员只有将自己幻化成剧中人物, 全身心地投入到配音角色当中, 与团队默契合作, 才能情感充沛地创作出完美地角色与配音作品。

关键词:配音,情感,技巧,幻化人物

参考文献

[1]陈雅丽.实用播音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2.

[2]段鸿欣.外国影视剧翻译的心理学解释[J].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0.

[3]富润生.声音造型和语言艺术——译制片演员艺术的探讨[J].电影通, 1980 (15) .

浅析老舍《月牙儿》中的情感缺失 篇9

一、月牙儿蕴含的情感

“是的,我又看见月牙儿了,带着点寒气的一钩浅金。”作者开篇写到主人公在狱中看到的月牙儿,月牙儿已不在是自然界中的那个自然物象,而是被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情感所浸染了的,具有人的情感的形象。

(一)父爱的缺失

“那第一次,带着寒气的月牙儿确是带着寒气”。月牙儿的出现跟父亲的病危连接到一起,满屋的药味,烟味,妈妈的眼泪和爸爸的病交织在一起,没人陪着这个七岁的小女孩,她独自在台阶上看着孤独、残缺、阴冷的月牙儿出神,没人跟她说话,没人照顾她,更没有人给她做饭吃。这次的月牙儿的是在父亲去世前看到的,所以主人公觉得自己凄惨、冷、饿、无比的孤独。她把自己的这种情感融化到了遥不可及的月牙身上,透过月牙只在黑夜出现和微弱的亮光的视觉性特征,用月牙儿形体的残缺来演绎着自己残缺不全的亲情。

(二)友情的迷离

有的同学告诉她,谁做了姨太太;谁谁当了暗门子。她和同学们在学校里谈论的最多的就是女性的最终归宿,这就是最纯情的少女交流的话题。她开始不依靠任何人自己找事情做,终于当了小饭馆的第二号女招待。但饭馆的女招待仍然是依靠男人吃饭,第一号女招待说出了女人要通过“卖肉”这样的方式挣钱时。她不依靠男人,想靠自己的劳动获得生存时,她显得与这个环境格格不入,最后她回家了。

(三)爱情的背叛

她去找胖校长帮忙,结果遇见了一个很体面、和气的男人。平日很怕男人的她却不怕这个男人。少女的懵懂的心开始发芽,情感的潮水汹涌而至,她恋爱了,不久他们就住到了一起。可好景不长,他是个有妇之夫,当像个磁人儿一样的女人跑到她面前求她离开那个男人的时候,她带着受伤的心离开了。当人一生中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消失殆尽的时候,她便放下了一切,不在为自己的理想苦苦追寻,而是为了如何能生存下去走上了她母亲的道路。

二、性格的孤僻

父亲去世以后,她从来不跟母亲进行情感交流。她内心的孤独、无助和情感变化都是通过月牙儿的形态来体现,如带着寒气、斜挂着、被云遮住的月牙儿都是她内心情感的体现,她也只和月亮进行内心的交流。她和同学们在一起,更多的是她们告诉了“我”什么,而不是讨论了什么或者“我”说了什么,基本没有对话交流。当“我”跟第一个男人交往的时候,也很少有交流的描写。性格的高傲和残酷的现实使她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不愿意走母亲的老路但又找不到出路。主人公在跟亲人、朋友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把自己封存了起来,而不是积极主动的去了解对方,所以她的情感世界很匮乏。

三、社会的残酷

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这些反抗在社会的压制下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永远无法取得和男人同样的生存权利,要想通过劳动养活自己是根本不可能的。父亲死后,先是当东西,后来给人洗衣服,母亲也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和“我”,但微薄的收入无法填饱肚子时,母亲选择了依靠男人———嫁人。当继父突然离开之后,她们的生活再次陷入困境,在万般无奈之下母亲做起了暗娼,这也许是男权社会下女性生活的唯一出路。她在小磁人要求她离开她的丈夫之后,她决心不找妈妈,不依靠任何人,要自己找事情做养活自己,整整两天抱着希望出去,带着尘土和眼泪回来。没有事情给我做她没有找到任何可以养活自己的活,这就是当时的社会现实,社会没有给女性任何生存的机会。从此她逐渐意识到妈妈是对的,要生存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出卖自己的身体,除此之外女性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所以,在文章最后“我”感觉到狱里是个好地方。对从小经历了无数磨难的人来说,与其在黑暗的社会中苦苦挣扎不如在狱中度过余生。残酷的现实使月牙儿具有了丰富的情感因素,也使具有美好思想情感的她只能是残缺的。

情感教育缺失 篇10

文质彬彬的男生却有着蛮横的个性

小辉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喜欢唱歌,尤其喜欢港台歌曲。一次,他听说香港某歌星在首都体育馆开个人演唱会,就拉着小伙伴一起去看演出。小伙伴说没钱买票,小辉觉得自己一人看没意思,就拿零花钱买了3张票。票是买了,可他又有些不情愿 那是自己攒了好长时间的零花钱啊!但大话已经说出去了,又不能跟同学要啊。跟父母要吧,父母本来就认为自己初三了,应该集中精力好好学习,伸手要钱不是找骂吗?怎么办呢?他想了一个自认为不错的主意。

放学的路上,他在一个僻静处堵住两个低年级的同学伸手要钱。一个小学生害怕挨他的拳头,乖乖掏出60元钱给了他。另外一个小学生磨磨蹭蹭不愿意掏,他不容分说,上去就给了人家一个耳光。小学生哇地哭了起来……虽然只是一个耳光,但后果却非常严重,小学生被打成了左耳膜穿孔。

事情发生后,小辉的父母想用钱来“摆平”这件事,但对方家长坚决不答应,还把小辉告上了法庭。

不给钱,就打人,出手那么狠,小辉年纪不大,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为什么会有如此蛮横的个性呢?经过深入调查,我渐渐找到了答案。

被祖辈们宠坏了的长孙

小辉的父母在各自的家庭里排行都是老大,小辉不仅是长孙,而且是孙辈中唯一的男孩。两家老人对他疼爱有加,常常是在爷爷家没住上几天,姥姥就来电话催着过去——为争这个孙子双方还闹过不愉快。

小辉的父母都是国家干部,且有一定职位,特别忙。他们想,既然这样,还不如固定下来,爷爷家住一个星期,姥爷家住一个星期。就这样,小辉在四位老人的宠爱中一天天长大。

在姥姥家,小辉说一不二,是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姥姥、姥爷外加三个姨妈都宠着他,想方设法哄他高兴。一次,大姨的手表放在柜子上,小辉拿过来用小锤子一砸就碎了。大姨刚想批评他几句,姥姥马上把话头接了过来:“你那个破电子表也不值几个钱,砸就砸了。”看见外孙子害怕的样子,姥姥一把把他搂到怀里,“看我外孙子砸得有多准,一锤子一个!”

有姥姥撑腰,小辉变得有恃无恐,三个姨妈的手表都被他砸过。

到了奶奶家,小辉更是为所欲为。一天,奶奶的针线筐里放着一把小锥子,小辉拿起锥子就扎奶奶的手。奶奶不生气,反而说:“看我孙子,扎得还挺准的呢。”小辉得到鼓励,觉得挺好玩的,又举起了锥子……奶奶只是嗔怪地说了句“好孙子,行了。奶奶知道你扎得准,我给你拿巧克力去。”

错过教育关键期

小辉上小学时回到父母身边。父母发现了儿子任性的毛病,准备严加管教,但他们很快就发现,错过了教育关键期,要想把孩子从小养成的坏毛病改过来已经很难。比如,他要洗脚,张口就喊:“妈妈,洗脚水!”妈妈想,他的毛病不是一两天养成的,还是一点一点改吧,就把洗脚水给他端来了。他把脚往水里一伸,觉得有点烫,一脚就把盆子踢翻了。同样,他觉得水凉,也会把盆子踢翻。遇到这种情况,父母说几句,顶多给他两巴掌,小辉一哭一闹也就完事了。

让父母感到欣慰的是,小辉天生聪明,学习不错,考上了重点中学。他还善于长跑,在区里的运动会上获得过名次。儿子身上的那些亮点让父母产生了错觉,以为自己的孩子不错,长大了就会懂起事来,于是就放松了对他的要求。

就在父母满足于儿子的学习成绩时,小辉唯我独尊、顽劣不羁的个性愈演愈烈。与同学相处中一句不中意的话就能使他大发雷霆。渐渐地,同学们与他疏远了——谁愿意和这样的人交朋友呢?他耐不住寂寞,就找低年级的学生玩,在那些比他矮一头的小学生里,他可以随便发号施令……

小辉虽然性情暴躁,但他的父母万万没有想到儿子会成为少年犯。小辉闯祸后,他母亲起初还不以为然——“不就是小孩子打架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当他们知道事态的严重性后,才有所悔悟。最后,小辉被判了两年有期徒刑。

给孩子的心灵播下善良的种子

在审理这个案子期间,我曾与小辉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先后谈过话。他们异口同声地跟我说,这个孩子之所以有今天,就怪小时候我们太宠着他了。他的父母工作忙,我们都有文化,觉得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不成问题。我们教他背诗、认字、画画。小辉很聪明,一学就会,很是讨人喜欢。但我们疏忽了一点——没有教给他做人最起码的善良与理智。等发现孩子的毛病,再讲道理时,他已经听不进去,要他守规矩,已经很难。原想着“船到桥头自然直”,长大就好了,没想到他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情感教育缺失】相关文章:

情感缺失高校艺术教育08-17

情感缺失高校艺术教育论文04-21

情感缺失儿童07-04

情感教育探究09-12

情感教育手段05-25

情感价值教育06-01

开展情感教育06-05

情感教育策略06-16

物理情感教育06-17

情感教育因素07-05

上一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下一篇:体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