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技能

2024-08-04

动手技能(精选三篇)

动手技能 篇1

关键词:实验课,技能考核,学生,达标率

在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中等医学教育改革体系中,实验教学的地位与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如何上好实验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中等医学教育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实验技能考核是督促学生做好实验和检查实验效果的必要手段,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操作训练的积极性,而且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从2002年开始对助产专业学生进行操作技能考核,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1 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1.1 提高实验课的质量

以往助产班学生重理论、轻实验,忽视对自己动手能力的培养。上实验课时,学生看过教师示教后就万事大吉了,同组其他学生的操作与己无关,等到自己操作时不按要求进行,最后看着书本填写实验报告,整个过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而制订了实验课操作技能考核标准后,学生课前必须先了解考核标准,清楚自己在实验中应该学会哪些基本操作技能,这样才能在考核时达标,这种做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变“要我操作”为“我要操作”。下课后,学生还经常要求利用课外活动和晚自习时间练习,同学之间互相监督,纠正错误的手法,由于加强了技能操作考核和课后辅助练习,实验课的质量得到了提高。

1.2 增加教学见习

教学见习是学生从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也是学生从实验模型操作过渡到临床实际操作的第一次尝试。为此,我们专门组织学生到医院见习,在医院边看边讲解边提问,不断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纠正其平时在模型上练习的不正确之处,回校后再在模型上做矫正指导,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真正达到了技能考核的要求标准,为技能考核达标及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尽快适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考核分析

2.1 考核内容及方法

我们在产科学及妇婴保健学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实验操作项目中,筛选了几项作为技能考核内容。如产科学选定骨盆外测量、四步触诊、会阴冲洗、正常分娩1(从第一产程至第二产程胎儿娩出后)、正常分娩2(从新生儿娩出后处理至第三产程结束);妇婴保健学选定妇科检查、宫内节育器放置术与取出术、负压吸宫术。由学生抽签决定具体的考核项目(产科学、妇婴保健学分开考),要求学生边操作边讲述操作方法及相关内容(如骨盆外测量中各径线的起止点及正常值,四步触诊中每一步手法及检查内容,正常分娩中保护会阴的要点及3个产程的划分依据,妇科检查的注意事项及内容,宫内节育器放置术与取出术的适应证、手术时间、注意事项,负压吸宫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及何为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等)。

2.2 考核结果

产科学技能考核情况见表1、表2;妇婴保健学技能考核情况见表3、表4。

操作考核成绩的达标率产科学为97.82%,妇婴保健学为98.79%。操作考核不达标的学生必须补考达标后方能进入临床实习。抽考项目中分值较低的是产科学中的正常分娩1;妇婴保健学中的妇科检查。

3 学生在考核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3.1 操作前准备工作不充分

由于个别学生心理素质较差,考核时思想高度紧张、恐慌,以致准备工作丢三落四,诸如没戴口罩、消毒用品与器械准备不充分等。

3.2 操作手法不正确

如骨盆外测量中第五腰椎棘突下及坐骨结节部位寻找不够准确,会阴冲洗顺序颠倒;正常分娩1中保护会阴的时机及帮助胎头俯屈、仰伸、外旋转的手法不正确;正常分娩2中协助胎盘娩出手法不正确。放置宫内节育器拿避孕环往上环器上套的手法不正确;负压吸宫术中吸管进出宫腔未关闭负压等。

3.3 相关内容描述不准确

部分学生只注意操作过程而忽略了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正常数值及起止点的描述,在描述过程中不是漏项就是含混不清。

4 在教学中应重点采取的对策

4.1 要注重引导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技能操作

妇产科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是产科,肩负着母婴两个人的安危,正所谓“性命相托,生死所系”。实验操作是通往临床的桥梁。因此,一方面要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重视技能操作的每个环节、每一步骤,正确训练,反复实施才能掌握,才能在技能考核时达标,在临床工作中才能减少孕产妇的痛苦和手术意外。另一方面,教师对每一次的实验报告都要认真批改及打分,并将其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并进行讲评,使学生在对比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及时进行矫正和补救,这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巩固及学习态度的端正均能起到积极的强化作用。

4.2 注重心理素质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医务人员的天职是救死扶伤。因此,要求医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遇到患者特别是危急症患者时,能处变不惊,遇急不慌,迅速、果断地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正所谓时间就是生命,必须分秒必争。对于将要从事医疗事业的学生来讲,平时就应该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自己,克服胆怯、紧张心理。而教师平时也应多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对于心理素质较差的个别学生,一方面应帮助其克服不良心理;另一方面应多给予其锻炼的机会,适时鼓励,增强其自信心,使其逐步适应实验技能操作,适应技能考核,使学生在校期间即能形成健康的心理,为将来的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4.3 要强化学生的无菌操作观念

无菌操作是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被感染的前提,是保证手术操作成功的关键,是医务人员的一项基本功。在手术操作的任何细节上,如果违反无菌操作原则,就会造成感染的机会,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和危害。因此,必须加强无菌观念的培养,使学生准确、熟练地掌握无菌技术,严守操作规程,一丝不苟,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各科教师均应反复强调,当学生树立起牢固的无菌观念后,就可以将其贯穿于今后的各项技能操作中及临床实际工作中,可谓一劳永逸。

4.4 加强技能操作练习,及时纠正错误

要想熟练、正确地进行技能操作,单靠一堂课的操作练习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反复练习,相互监督,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这样经过反复、正规训练,学生就能掌握操作规程,正确进行技能操作,正所谓“熟能生巧”。

动手技能 篇2

【关键词】技能训练专业技能提高

技能训练教学是职业中学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技能的形成则是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实践来重复教师所演示的动作和反复练习来实现的。在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学环节中,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用模块式教学方法,使教学有章可依

模块式教学将电工技能训练掌握的应知、应会内容分成几大模块:基础知识模块、基本技能模块、行业技能模块、技术应用模块。各大模块中又分为许多子模块,各模块规定一个最低基本学时,教学依各模块的内容展开。教学过程中为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对各模块教学时要用理论去分析解释实际中的问题,将理论与实际中的应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对技能训练中的疑难问题、典型事例进行探讨,以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问题能力。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和实践操作为主,参观学习为辅。

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职业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普遍偏低,理论基础普遍较差,特别是刚从初中升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专业知识了解不深,甚至缺乏感性认识,使得学生对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学习感到困难很大。尤其是电工专业方面的知识,因为学生本来对电存在着一种害怕心理,不敢轻易动手,而对学习电工专业方面知识的职高学生来说,如果对电没有感情,没有兴趣,就会直接影响技能训练的效果。作为一名实习指导教师,设法让学生对电工技能训练的实习产生兴趣,是搞好技能教学的前提条件。

三、分阶段分模块实施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所以在电工实践教学中,要加强目标教育。可以把整个电工技能训练实践教学目标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把对器件的识别和熟悉作为重点,主要要求学生熟悉器件各部分的作用。第二阶段,把目标定位在对线路原理、布线图的熟悉上。第三阶段,把目标定位在工艺上,以提高学生接线质量和工艺水平。第四阶段,重在反复训练和提高。这一阶段不仅能促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技能,也有利于提高电工实践教学效果。

四、在教学中严格要求、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时的工艺水平

电工实习中,由于线路板上装接元器件多、工艺要求多、标准高,教师对实习的每个环节应进行严格要求,设立恰当的评分标准,评分标准的制定应立足于操作技能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独立操作能力及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在学生按标准能正确完成线路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提高要求,强调其重要性,经过反复训练,提高其熟练程度,以适应社会实践需要。

五、注重实践操作时良好习惯的养成,加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实习中,教师必须教育学生养成一丝不苟、有条不紊的习惯。电工实习中存在器件多、易损坏、易出安全事故等情况,可对每位实习学生的器件及线路进行编号,明确职责,违反操作规程或故意损坏器件应赔偿,保证元器件的正常使用,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和适应企业安全文明生产的要求。

动手技能 篇3

当前, 高职高专院校财经专业普遍比较重视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 结合专业特点设置了计算机中英文录入、珠算、会计实务操作、出纳实训等课程;在促进学习氛围上, 定期举办适宜的技能大赛, 如点钞、珠算大赛;在教学改革上, 不断丰富动手操作技能培养内容, 将新课型改革与动手操作技能培养相结合;在教学硬件上, 设置专门实验室, 如会计手工实验室、微机操作实验室等。以上措施的采用, 有力促进了学生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然而, 也应当看到, 高职高专院校在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效果很不平衡, 具体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 培养主体片面

有的高职院校将动手操作技能培养主体归责给用人单位, 认为学生毕业实习期间和参加工作之初才是学习和提高动手操作技能时间, 也有的高职院校将动手操作技能培养主体归责为学生自己, 认为学生应主要通过自学和练习完成动手操作技能培养的所有内容, 以上两种情况, 都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几乎没有学习动手操作技能方面的课程, 学校方面也难以动态掌握学生动手操作技能的总体情况。

(二) 培养内容缺乏系统性

围绕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内容, 开设哪些课程、面向哪些专业开设、分几个学期开设等问题在很多高职院校得到的答案很不一致, 而且即使同一院校前后两学年度培养内容安排也不一致, 表现出在设计培养内容的时候定位不清、考虑不周, 不少老师认为动手操作技能培养内容比较杂, 比较散, 应将其科学和有效地统一和组织起来。

(三) 培养方法落后

目前, 动手操作技能培养方法落后属比较普遍的问题。许多高职院校珠算、微机中英文录入等技能的培养主要由老师上课点拨一二, 课后大家“放任式”练习的局面, 学生对技能要达到的方向、目标不清, 动力不足。

(四) 考评体系不科学

不少高职院校动手操作技能类课程都是以考查课形式出现的, 学生学习和训练这方面技能主要以通过考查为目标, 这种考评办法不利于学生不断学习和提高技能, 客观上需要更为详细、具有挑战性地目标和考评体系。

(五) 师资队伍不强

学生技能所能达到的水平和教师的指导和带动有很大的关系, 然而现实中许多高职院校高水平的技能培养教师队伍十分匮乏, 有的教师还处于“边学边教”状态。作为学生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老师, 其本人首先应当成为技能高手, 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才能在羡慕、欣赏、追随等效应下提高学习兴趣, 加强训练。

二、改进策略和建议

(一) 培养主体

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应当体现学校、用人单位、学生共同参与的主导思想。首先, 学校是第一培养主体, 学校要在课程、环境、师资上提供足够教学保证;其次, 用人单位是第二培养主体, 学校要通过实习、参观访问、聘请企事业单位人员专题讲座等形式来形成对教学内容的补充;最后, 学生是第三培养主体, 学校应当让其明确技能如果不能达标, 取消评优资格甚至影响就业, 以形成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二) 培养内容

培养内容应当是面向就业需要而准备的动手技能, 包括各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础技能, 以及具体到某一个专业面向工作岗位所要求的岗位技能。基础技能培养目标是达到基本标准, 侧重于技能要领的掌握, 而岗位技能培养目标是提高技能水平, 侧重于技能的综合应用水平的提高, 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深度。下面通过列表来描述基础技能与岗位技能 (详见表1所示) 。

(三) 培养步骤

培养步骤总体上应是按照先培养基础技能, 再培养岗位技能的步骤。以三年制大专生培养历程为例, 大一应当是入门阶段, 主要学练基础技能, 基础技能必须设定技能达标标准, 如小键盘数字汉字输入技能可以设定每分钟输入40汉字为达标;大二应当是强化阶段, 主要学好基础技能在本学科专业的应用, 基础技能的应用必须结合学科专业特色, 如会计专业在阿拉伯数字书写技能的应用上可以指导学生填制大量凭证、账簿、报表, 既学到专业知识, 又练会基本技能;大三应当是提高阶段, 主要学练岗位技能, 学生如柜员技能、客服人员技能、系统管理员技能等, 岗位技能必须注重效果, 要有严格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能够量化成百分制下的考核分数。

(四) 培养方法

一是讲练结合法。即课堂讲授与练习相结合, 讲方法和要领重于讲知识要素。要改变留作业方式的“放任式”传统练习方法, 应当设定专门教室定时定点练习, 以增强学习氛围, 逢练必测, 逐日记载测试结果。二是名师讲坛法。每周最好有开办一次名师讲坛, 可以邀请在企事业单位岗位技能能手来学校传授技艺, 坚定学生苦练技能的方向。三是以赛带练法。无论是基础技能还是岗位技能, 其日常学习和练习本身并不足以形成大练技能的氛围, 学校应当定期举办岗位比武练功大赛, 以赛促学, 以赛带练。

(五) 培养标准体系

目前比较容易接受的基础技能方面的达标标准可以设定如表2所示。

而岗位技能方面, 应当在明确该岗位所需必备的各个方面的具体技能的前提下, 制定详细的考核评价标准, 来对学生某岗位技能情况进行量化打分, 下面以会计岗位为例, 笔者设计一个可行的岗位技能量化打分标准, 如表3所示。事实上这种量化打分标准体系各高校可以根据本校学生情况自行设定, 且可根据时间变化而作出适当调整。

(六) 教学辅助和保证

1. 师资保证。

要有一支技能过硬、经验丰富的动手操作技能教师队伍, 这支队伍可以分布在各个不同的系、专业, 但应当加强教学工作的协调性, 确保动手操作技能培养的效率和效果的统一。

2. 硬件保证。

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需要很多专门教室、专门实验室及大量专门实验材料和器具, 需要学校财力及物资的投入, 特别是在岗位技能培养阶段, 学校应在仿真工作环境的设计上下足功夫。

3. 外联保证。

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离不开用人单位在“教、学、练、用”上的支持, 在教与学上, 应当加强在校教师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及时把握行业最新变化和对技能的新的要求, 要经常性地从用人单位请来岗位能手来客串老师, 让学生重点向他们学习培养技能的经验和方法;在练与用上, 应当模仿用人单位现行的岗位来为学生学习所用, 条件允许情况下争取将技能比较成形的学生派出到实际工作岗位上实践一下。

参考文献

[1]刘彩珍.计算与点钞技能[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2]詹二妹.会计模拟实验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动手技能】相关文章:

湘江中学 “我动手,我快乐”劳动技能大赛活动方案06-16

动手04-29

动手能力08-01

动手参与05-16

动手05-22

动手制作08-20

动手意识08-29

优化动手08-31

《动手做做看》05-06

动手做做看05-17

上一篇:数据本质下一篇:无痛支气管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