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苏区教育

2024-08-15

江西省苏区教育(精选十篇)

江西省苏区教育 篇1

一、以“赤色女子职业学校”为代表的常规教育

赤色女子职业学校是江西苏区妇女教育中规模最大、分布最广的办学形式, 学制稳定、常年招生, 属于比较系统的常规教育。湘赣苏区、湘鄂赣苏区和闽浙赣苏区等较大的县份都开办了赤色女子职业学校。

( 一) 赤色女子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

开办赤色女子职业学校主要是为了提升劳动妇女的基本文化水平和培养她们的职业技能, 帮助她们谋求职业。湘赣省苏维埃政府文化部于1933年3月颁发的《女子职业学校暂行简章》中规定开办女子职业学校是为了“造就女子职业专门人才, 发展苏维埃经济, 使每个女子都有一种职业达到女子的经济与职业独立”, ②该简章为莲花县和永新县赤色女子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指明了方向。由此可见, 江西苏区各县创办的女子职业学校主要是为了培养广大劳苦妇女的职业技能, 帮助她们在职业和经济上获得独立的地位, 办学宗旨明确、统一。

( 二) 赤色女子职业学校的招生对象和学制

江西苏区妇女职业教育是无产阶级的教育, 主要为广大劳苦妇女群众服务,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办教育的宗旨。莲花县赤色女子职业学校主要招收十六岁至三十岁的贫苦劳动群众的女子, 且要求身体健康, 无反动政治嫌疑, 学制两年; 永新县赤色女子职业学校主要招收十六岁至二十六岁的“贫农、雇农、苦力工人及中农家庭的女子”, 学习期限两年;湘鄂赣省万载、修水等县开办的女子职业学校招收十六岁至二十五岁的工农女子。由此可见, 江西苏区各县开办的赤色女子职业学校主要招收家庭贫苦的青年妇女, 且两年学制能保证学习、生产两不误。

( 三) 赤色女子职业学校的办学经费

由于长期激烈的国内战争和阶级斗争的影响, 各级县苏文化部难以满足所有妇女职业学校开办的经费需求, 因此鼓励部分县苏政府向工农群众募集。莲花县赤色女子职业学校开办“暂缺洋边二千元”多数由群众集股而成。每股股金定为“银洋一元”, 并且可以合股。永新县赤色女子职业学校的基金也是采取群众自愿集股的方式完成, 但是每股股金与莲花县赤色女子职业学校的“银洋一元”相比, 只其一半, 这样可以减轻每个股员集资的负担, 能够吸引更多的群众参加集股。江西苏区各县在开办女子职业学校期间群策群力, 扎根工农群众解决了办学经费问题。

( 四) 赤色女子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

赤色女子职业学校的学生主要是青年劳动妇女, 专业和课程都是针对女性的先天优势和劳动特长而设置的, 主要涉及缝纫、纺织、印染和护理等内容。湘赣省永新县赤色女子职业学校的课程分为职业课和文化常识课, 职业课包括“缝衣、缝裤、织毛巾、织布”, 文化常识课包括“国语、常识、音乐、体操”, 以及妇女工作。湘鄂赣省万载、修水等县办的女子职业学校除了学习文化课外, 还分别学习“缝纫、刺绣、编织、印染、造纸等专业技能”。从赤色女子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可以看出, 此类学校侧重培养劳动妇女在缝纫、纺织、印染、护理等方面的专业技能, 充分发挥广大妇女群众的劳动特长, 增强了对劳动妇女在轻工业生产领域的技能培训。

二、以行业培养为特色的专门教育

各行各业为了满足自身的人才需求也分别进行妇女职业技能人才的教育和培养, 主要涉及医疗卫生业和银行业。此类妇女职业学校主要包括女子看护学校和国家银行妇女训练班。以行业培养为特色的专门教育具有学制灵活, 数量多、分布广等显著特点。

( 一) 专门妇女职业学校的办学目的

专门教育的类别主要是以行业为划分标准的, 因此, 这类妇女职业学校大都是以服务本行业的发展需求为主要办学目的。1931年初, 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发布通告称“为要使一般负伤革命同志有人招护和安慰, 而使其平心静气的医治”, ③决定开办一所女看护学校。次年2月, 临时中央政府内务人民委员会也为诊治灾区群众的疾病与指导群众卫生工作开办一看护学校。国家银行先后两次发布招生通知, 第二期专门招收女同志, 旨在为苏区银行业和工商业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女子看护学校和国家银行妇女训练班的开办主要是为苏区医疗卫生和金融业繁荣储备人才。

( 二) 专门妇女职业学校的学龄和学制

以行业培养为特色的专门教育类妇女职业学校由于自身行业的特殊规定, 倾向于招收较为成熟的青年女性。湘赣军区总指挥部开办的看护学校招收十六岁至二十四岁劳动妇女; 赣西南红色总医院开办的女看护学校招收十五岁至二十二岁的女同志; 临时中央政府内务人民委员会开办的看护学校招收十七岁至二十四岁的男女同志, 学习期限为两个月; 国家银行开办的妇女训练班主要招收青年女同志, 训练期限为六个月。此类专门妇女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成熟、活泼, 学习精神较好, 有利于熟练掌握各行业的专业知识。

( 三) 专门妇女职业学校的招生对象和招生名额

医疗卫生和银行业各单位开办的妇女职业学校同样遵守中华苏维埃政府办教育的宗旨和原则, 全力服务于广大劳苦妇女群众。湘赣军区指挥部开办的看护学校主要招收家庭贫苦的劳动妇女, 招生名额为四十名; 赣西南红色总医院开办的女看护学校则招收“忠实活泼可靠”的青年女子, 学生名额为一百名, 数量较多; 内务人民委员会开办的看护学校招生以“愿意积极为社会工作服务, 身体强健且思想活泼”④的同志为主, 招生名额为六十名; 国家银行妇女训练班则招收愿意离开家庭在银行工作, 学习精神好且至少具有识字文化水平的女同志, 共招收八十名。从专门教育妇女职业学校的招生对象和招生名额来看, 此类行业妇女职业学校具有相当大的规模。

( 四) 专门妇女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

专门教育类妇女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以行业常识和职业技能为主, 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每个行业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都各具特色。湘赣军区总指挥部开办的看护学校组织学员学习“中西医科和药科”, 赣西南红色总医院开办的女看护学校则专门学习看护技术, 内务人民委员会开办的看护学校主要学习科目是“普通内外科的诊断和治疗及绑带、救急、看护常识与卫生常识等”⑤; 国家银行举办的妇女训练班主要传授工商业经营和财政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培训能够胜任银行从业的职员。从此类妇女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上看, 学习科目大都能体现青年妇女的劳动优势, 教学内容切合实际且针对性较强。

三、以劳动技能培养为任务的中学教育

职业中学主要包括了农业中学、棉业中学及纺织业中学, 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制定颁发的《短期职业中学试办章程》对此类学校的办学目的、入学年龄和学制、教学内容、实习场地等办学内容进行了规定。

( 一) 职业中学的办学目的

职业中学以培养青年男女的政治常识和生产劳动技能为主要办学目的, 试办章程的第一条就明确规定“职业中学以完成青年的义务教育, 使能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最低限度常识, 及实际的生产劳动之一种为任务。”⑥从时间跨度上看, 职业中学产生于革命根据地阶级斗争和国内战争最紧张的时期。由于工农业生产受到战争影响破坏严重, 急需青年劳动力参加实际生产劳动。职业中学的创办主要是为了对青少年男女进行劳动技能培训, 帮助工农业生产及时补充劳动力。

( 二) 职业中学的学龄、学制和学费

职业中学的入学年龄平均低于常规教育和专门教育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五岁左右, 属于中等职业教育。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在创办职业中学初期规定学龄为十三岁至十六岁, 学制定为四年。但是后期为了适应极度紧张的革命战争的需要, 将职业中学的学龄调整为十三岁至十八岁, 学制也调整为一至两年, 成为短期职业中学; 各级苏维埃文化部严格按照学生的家庭成分制定了不同的收费标准, 对贫苦工农群众出身的“学生一概免纳学费”, 但对富农地主子弟, “得酌收学费”, 除此之外, 所有学生的伙食费及一切日常用品需要自备。短期职业中学是江西苏区妇女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 保证了广大劳动群众免费受教育的权利, 是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性质的办学类型。

( 三) 职业中学的教学内容

短期职业中学的教学内容包括文化常识科目和生产技术科目, 主要侧重于对生产技术科目的学习。试办章程中将职业中学的科目细分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某种技术及文字科目四项”, 并且还对每门科目所占比例进行严格的划分, 即“生产技术必须占科目的百分之四十以上, 社会科学 ( 政治常识) ———百分之十五, 自然科学 (数学在内) ———百分之二十, 文字课———百分之十五, 其他 (学术政治讲演社会工作等……) ———百分之十。”⑦从以上划分比例来看, 生产技术占所有科目的比例最大, 由此可以看出职业中学偏重对生产技术、劳动技能的培养, 突出体现了职业中学的办学目的。

( 四) 职业中学的实习场地

短期职业中学着重培养学生生产技术和实际劳动技能, 因此稳定、方便的实习场地必不可少。职业中学试办章程中特意对实习场地进行了详细规定, 即“职业中学的设备, 必须适应生产技术实习的需要, 例如农业中学, 要靠近农村或红军公田, 棉业中学要靠近棉田, 纺织业中学要靠近机织工厂等。”⑧诸如此类的农田、棉田和机织工厂既能为职业中学学生提供实际的教学器材, 又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场地和设备。这种就近办学的方式有利于在校学生学习和实践, 又有利于学生能够迅速参加工农业生产, 及时将劳动技能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效益, 服务当地群众。

综上所述, 江西苏区政府在短短七年间创办了类型多样的妇女职业教育, 主要涉及农业、纺织及印染等轻工业、医疗业、金融业等行业, 为江西苏区时期的战后经济建设和革命政权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根据地妇女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同时也推动了江西苏区妇女运动事业的发展。妇女职业教育是江西苏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典型, 为后期共产党人辗转延安根据地办妇女职业教育提供了直接的经验参考, 以及对当今江西妇女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赣南师范学院, 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江西苏区教育资料汇编1927-1937[Z], 1985.

[2]胡志平, 刘清兰等.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一九二九年 (一) [Z].中共江西省委办公厅印厂, 1987.

[3]张雪英.中央苏区妇女运动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4]江西省妇女联合会, 江西省档案馆.江西苏区妇女运动史料选编[Z].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2.

[5]徐长发.新乡村职业教育发展预期[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6]张伊, 江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西省志·江西省教育志[M].南昌:方志出版社, 1996.

江西省苏区教育 篇2

-----江西师范大学“三下乡”服务队走进苏区,服务基层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种种原因,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与全国的差距仍在拉大。为此,国家近日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贯彻《若干意见》精神,在推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一线中奉献青春,奉献力量,展示当代青年风采,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201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走进“将军县”——兴国县开展“走进苏区,服务基层”社会实践活动。

挂职基层,开展政策宣讲活动

为努力实现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标。7月7日,实践队24名实践队员分别前往赣州兴国县高兴镇蒙山村、高湖村、长径村、樟坑村等地基层组织担任村长助理,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参与基层单位日常管理、业务实习、学习宣传和文化卫生建设等活动。

队员们根据本村情况,在当地的主要学校、村委会黑板上制作了“文化墙”,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的相关政策,并与当地的基层干部共同学习习近平两年来国家一号文件的惠农政策。文化墙的内容汇集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诠释、新农村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工业、农业、交通多方面的生动案例等知识信息。通过队员的悉心介绍,和文化墙图文并茂地介绍相关政策知识,引起了当地群众的广泛关注。

同时,实践队队员们还携带“原中央苏区县的基础教育实施现状”、“原中央苏区收入分配政策及其效果调查研究”、“基层挂职锻炼在引导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调查”三个课题走进当地百姓家中,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开展调研,以期为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和行动路径。

体验民情,享受劳动最光荣

高湖村是远近文明的花果山庄,产业结构非常丰富,除传统的水稻种植外,还种植西甜瓜、百香果、葡萄,建有多个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和学习基地,来到高湖村挂职的实践队员们一去便扎进了高湖村麒麟瓜产业种植基地开展生产劳动,队员大多都是第一次到田间地头实践劳动,很是新鲜。听取果农们讲解麒麟瓜的种植技巧,队员们跃跃欲试,在果农们的陪同下开始劳动。夏季瓜棚内的温度很高,一会儿功夫,队员们就挥汗如雨,但是热情却丝毫不减,干得热火朝天。队员张波儿说“看见我亲手采摘的西瓜,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处理村务,服务新农村建设

长迳村是有名的将军故里,全村总人口4211人。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该村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7月10日,在没有空调的村委会办公室内,实践队员帮助村干部整理申请新农村示范点、民房普查资料,核算上半年村内粮、棉、经济作物等产量数据。实践队员本着务实肯干的精神,不怕任务繁琐,不嫌数据枯燥,相互分工合作,短短一个下午就完成了村委会所交待的任务,博得了村干部的好评。

下午,实践队队员更是在长迳村村干部的带领下,投入到当地的村容村貌整理工作中,以实际行动支援当地的新农村建设。队员们挨家挨户,将农户门前废旧的杂物、碎石、柴薪等搬至民房后划定的制定区域,使村镇杂乱的街道变得整洁。队员们在整个工作中不埋怨、不叫累、不放弃,一直坚持到晚上工作结束。一名实践队员表示:村里的领导干部身先士卒,亲自投入到这项体力劳动中,对他们的触动和激励作用很大。他还表示自己要学习村里有关领导这种深入基层、身先士卒的带头精神,做人民的公仆。

深入基层,走村进户做问卷

前往蒙山村和樟坑挂职的队员还将针对赣南原苏区发展态势的调研带到了挂职地,在了解了基本的村情后,蒙山村的实践队员在村委领导的带领下,队员们带上事先准备好的问卷,深入田间地头,进到老百信的家中与他们进行一对一的访谈,获得调研所需的一手建议与意见,以期为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和行动路径。在调研途中,队员们看到当地村名在田里割稻谷,他们二话不说,就和村民一起加入到劳动中,实践队员曹枭龙说:“和村名们一同打稻子的一幕,心里满满都是丰收的喜悦。樟坑的实践队员们则来到当地的小学对当地的教育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

江西苏区革命歌谣浅析 篇3

关键词:江西苏区;革命歌谣;总体特征;历史意义;源头

中图分类号:D022

苏区音乐产生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伴随着土地革命的兴起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而产生发展的。歌词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了克敌制胜的积极作用。由于这些革命歌曲大多是采用当地山歌、小调的原有曲调填上革命新词而成,所以更加贴近群众的生活,易于被群众所接受。这些革命歌曲的产生是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也是当时革命斗争生活的生动反映。

一、苏区革命歌谣的题材及内容。

苏区时期的革命歌谣数量之多、题材之广,犹如一幅幅革命历史画卷,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这一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生活。笔者将其在题材和内容上大致分为七类:

1、颂扬中国共产党及革命领袖的歌谣。苏区劳苦大众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领袖为“大救星”,为了表达他们内心的崇敬、感激和爱戴之情,编唱了大量的革命歌曲。如:《马刀歌》(1925年至1934年流传于安福武功山游击区。)、《朱毛会师打反动》(流传于宁冈县龟边、睦村一带。)、《地下穷人心向党》(传唱于信丰县)。

2、反映红军反“围剿”斗争胜利的歌谣。这在四次反“围剿”胜利歌曲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如《活捉张辉瓒》(流传于永丰县)、《第二次反“围剿”胜利歌》、《第三次反“围剿”胜利歌》、《歌唱四次反“围剿”胜利》。其中,第一次反“围剿”龙冈大捷中,红军活捉了敌军师长张辉瓒。为了宣告这一伟大胜利,人民编唱了革命歌曲《活捉张辉瓒》:“第一次反围剿,红军打了大胜仗,活捉军阀张辉瓒,龙冈小圩场呀,缴了他的枪,缴了他的枪。”

3、反映婚姻自由、妇女得解放的歌谣。历史上妇女一直处于“男尊女卑”的地位,她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方面都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状况。革命领袖们认识到妇女对革命的迫切需要,认识到她们是革命胜败的一个决定性力量。从而对她们进行了切实的、广泛的革命思想宣传。如《送亲歌》(妹子调,传唱于莲花县):“一送妇女同志们,团结妇女来革命。只要民权来完成,坚决打倒做媒人。

4、反映扩大红军运动的作品。为了响应临时中央政府“扩大红军运动”的号召和动员、中央苏区到处呈现出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参军的动人景象。这方面的歌曲在整个苏区音乐中占有很重要的部分。1929年1月,毛泽东率领红军下井冈山来到崇义,红军为宣传革命,编唱此歌以教育群众。)、《送郎参加》(十交情调,传唱于于都县)、《送郎当红军》(怀胎调,传唱于瑞金县。此歌又称《十送郎当红军》,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流传在江西革命根据地的一首很有代表性的革命歌曲,在当时扩大红军运动中广泛演唱,采用民间的《怀胎调》配词而成。)

5、反映土地革命胜利,劳动群众分田分房的作品。如:《喜鹊叫》(锣鼓调,流传于莲花县各地):“喜鹊鸟呀叫一声,毛主席带来好光景,一件喜事传过来呀咳政府发来土地证。土地证呀四四方,脸上好像鲜花放,以前农民没田地呀咳如今有田又有房。”、《打破旧世界》、《土地革命歌》等。

6、反映工农群众受压迫、受剥削的歌謠。旧社会,工农群众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生活很艰苦。于是对他们进行革命宣传,号召他们参加革命,推翻压在他们身上的“三座大山”,摆脱受压迫、受剥削的生活状况,是当时红军宣传工作的任务之一,也是革命力量争取的重要部分。如:《十诉妇女困苦歌》(流传于定南县)、《骂洋鬼子》(十只砂罐,流传于萍乡市)、《劳工记》(流传于萍乡市)、《挖炭歌》(十杯酒,传唱于萍乡市):“安源挖煤炭,损坏了多少人?赚了(哇)钱的盘回家中,冇赚钱的埋(呀)在沙湾中。我在安源扯了一只拖,一个月六吊钱差(呀)差不多。未曾变畜牲先生尾巴,回到家中怎好见爹妈(呀)。……”、《年关穷人苦债歌》(《新十杯酒》)

7、颂扬战斗胜利,鼓舞士气的歌谣。红军宣传队在对广大群众进行革命宣传的同时,仍不断地向红军和群众及时汇报每一次斗争胜利的喜讯。一是给勇士们庆贺,二是进一步鼓动红军士气。从而加强人民大众对红军形象的认识、理解和信任。

二、苏区革命歌谣的总体特征。

苏区时期产生的革命歌曲,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在承担着“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建立政权、消灭反动势力、促进革命高潮。”这种特殊的历史使命,其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广大劳苦大众。这时期的革命歌曲无论在编创形式上,还是在传唱、传播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定要求和特征:

1、苏区革命歌谣与人民大众联系密切。

为了使革命歌曲更易于人民大众所接受,并使之在苏区得以广泛传播。歌曲在编创上主要采用旧曲填上革命新词的方式。用这种快捷、简单、朴素、易于大众所接受的方式,在苏区人民所熟悉的、土生土长的山歌、小调作为原有曲调的基础上配以相应的革命新词进行革命思想的传播,不仅使人民大众感到亲切,更有利于革命宣传工作的开展。

苏区革命歌谣是政治武器。

在《古田会议》中指出红军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外,还担负着“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等任务。这时红军的宣传工作方式之一就是通过革命歌曲的编创和传唱来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红军宣传队员每到一处都要向革命根据地的人民宣传革命道理,鼓动革命情绪。他们用最通俗的歌谣形式使当地因受条件限制而不识字的人民群众理解党的政治路线、方针政策。

三、苏区革命歌谣的历史意义。

苏区革命歌谣是在苏区这块肥沃的土壤中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浇灌出来的一支奇葩,它是吹向战场的冲锋号、是推动革命胜利的洪流、市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的动人乐章!

1、从革命歌曲的政治倾向性来说,革命歌谣是当时苏区政治路线、党的方针政策、军队的纪律、革命道路的理论思想及革命必胜的信念得以传播的载体。

江西省苏区教育 篇4

江西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涉及赣州市、吉安市和抚州市等3个设区市的34个县 (市、区) , 该区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气候温和, 热量丰富, 雨量充沛, 日照充足, 无霜期长, 四季分明, 适宜农作物生长。

1.1 地理位置及自然资源情况

江西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农村地处江西南部、中东部及西南部, 区内东有罗霄山脉、武夷山脉, 南部有九连山、大庾岭和诸广山, 南部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 中部、东部以河谷丘陵盆地地貌为主, 区域性分布较明显。申报项目片区地形地貌主要有吉泰盆地、抚河流域、罗霄山脉、赣南盆地等。

该地区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16.9~19.7℃, 极端最低气温-11.1℃, 极端最高气温42.1℃, ≥10℃积温5345~6340℃, 无霜期262~292天, 太阳总辐射量全年为427.9~468.8千焦/cm2,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50~1950小时, 平均日照率为37~44%。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437~1939mm, 为我省降水量最多的区域。夏天盛行南风, 冬季盛行北风, 其他季节盛行东南风, 平均风速在1.0~3.2m/s。项目区的土壤主要有红壤、水稻土、潮土、黄壤、黄棕壤和山地草甸土等。

1.2 社会经济情况

据调查, 项目区内总人口537.91万人, 占全省总人口的11.98%, 其中城镇人口71.97万人, 农业人口462.60万人, 区域生产总值463.81亿元, 人均GDP8622.50元, 仅为全省人均GDP的33%。农民收入很低, 人均年纯收入一般在2500~4000元。目前项目区内总体上仍然以农业为主, 主要种植水稻、花生、大豆等作物。项目区所处原中央苏区区域, 属于典型的“老少边穷”区域, 区内涉及国家级贫困县 (市) 14个, 其中吉泰盆地粮食主产区1个 (吉安县) 、抚河流域粮食主产区1个 (乐安县) 、罗霄山脉扶贫攻坚区4个 (永新县、遂川县、井冈山市、上犹县) 、赣东生态安全区1个 (广昌县) 、赣南盆地农产品主产区2个 (赣县、兴国县) 、原中央苏区核心片区3个 (宁都县、于都县、会昌县) 、东江源头生态建设区2个 (安远县、寻乌县) 。

1.3 土地利用状况

从项目区内各县 (市、区) 2012年度土地利用变更数据统计, 项目边界范围内总面积170889.43hm2, 项目边界范围内耕地121294.85hm2, 占总面积的70.57%;园地2774.61hm2, 占总面积的1.61%;林地13350.86hm2, 占总面积的7.77%;草地9207.93hm2, 占总面积的5.36%;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445.98hm2, 占总面积的4.91%;交通运输用地3570.64hm2, 占总面积的2.08%;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8202.70hm2, 占总面积的4.77%;其他土地5021.17hm2, 占总面积的2.92%。

根据调查, 项目区早稻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29.98%, 中稻占3.86%, 晚稻占31.29%, 油菜占15.46%, 豆类占2.89%, 蔬菜占9.88%。项目区早稻亩产量399.33kg, 中稻447kg, 晚稻416.93kg, 油菜78.27kg, 豆类114.33kg, 蔬菜1138.40kg。目前, 项目区耕地年亩均投入约652元, 亩均收入约1105元, 亩均纯收益约为453元, 属于典型的“老少边穷”区域, 且区内除吉泰盆地粮食主产土地整治区、抚河流域粮食主产土地整治区的地形地势条件相对较好外, 其他片区地形地势均较为复杂, 机械化耕作率较低。

1.4 土地整治状况

自2001年以来, 项目区陆续开展了219个土地整治项目, 总建设规模为140105.76hm2, 新增耕地10412.56hm2, 总投资200508.41万元。其他涉农建设项目35个, 建设规模为51347.53hm2, 新增耕地289.44hm2, 投资57809.65万元。通过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后, 采取各项工程措施, 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农业基础设施条件, 方便农民生产生活, 增强旱涝保收能力, 提高了土地资源、水资源利用率, 增加优质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出率, 使区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农民收入也得到较大幅度提高。但总体看, 投资标准普遍较低。

2 基本情况分析

由于地处山区腹地、财政投入不足等原因, 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一直都较为缓慢, 贫困落后面貌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目前仍有国家级贫困县14个;农业生产条件普遍较差, 农田基础设施薄弱, 耕地碎小、机耕率低, 中低产田比例达三分之二以上, 严重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2.1 社会经济落后, 地方农业投入不足, 基础设施整体薄弱

2011年, 江西省GDP为11583.8亿元, 居全国第十九位;人均GDP仅25884元, 居全国第26位;财政收入1053.43亿元, 居全国第21位;农户家庭人均收入为6891.63元,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977.3元。项目区在江西省又处于中下游发展水平, 属于低谷中的低谷, 社会经济相对较落后。其中罗霄山脉、赣东生态建设区、原中央苏区核心片区等地, 基础设施尤其薄弱, 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差等情况尤为突出。

2.2 区域土壤贫瘠, 中低产田比例大

江西省土壤资源以红壤为主,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4.78%, 有机质含量不高, 酸化趋势明显。项目区内峡江、临川和吉泰盆地集中连片, 土层深厚、土质粘重, 透水、通气性差, 养分含量低;吉安和永新土层中含粉砂和细砂较多, 质地疏松, 保水保肥力则较差, 土层较薄;兴国、于都、宁都、瑞金、赣县等土层中夹有多量石英砂和砾石, 质地粗糙, 漏水漏肥, 是江西省严重的水土流失区。

根据江西省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 项目区所涉及的34个县, 耕地自然质量等从8等到20等, 平均自然等指数为2617;利用等从3等到13等, 平均利用等指数为1646, 质量等从1等到11等, 平均经济等指数为1281。通过分析, 自然质量等中低等别所占比例为67.9%, 利用等中低等别所占比例为70.62%, 经济等中低等别所占比例为63.7%, 中低产田占了较大的面积。在项目区中赣州周边丘陵山区的中低产田问题尤其突出, 耕地质量亟待提高。

2.3 山地丘陵地形地貌, 耕地破碎化趋势明显

项目区主要位于江西省中部和南部, 地形主要是赣抚中游河谷阶地与丘陵区、赣西中低山区、赣中南中低山与丘陵区。耕地分布集中连片程度较低, 耕地破碎化趋势明显, 田块规模化程度较低, 土地平整程度较差, 不利于机械化耕作。

2.4 水源工程年久失修, 设施落后

建国以来, 项目区兴建了大量的蓄、引、提等灌溉工程, 已经拥有一定规模的抗洪防涝抗旱能力, 但大部分工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设计标准低, 建设质量较差。加上长期以来管理粗放, 技术落后, 缺乏良性运行机制, 导致许多工程老化失修, 配套设施跟不上, 效益日趋衰减。突出表现在:一是病险水库多, 蓄水能力减弱, 严重制约水库的防洪灌溉效益发挥;二是各类灌区设施老化, 水资源大量浪费, 尤其是末级渠系老化、渗漏、淤塞严重, 导致输水能力低下;三是田间工程缺乏资金投入建设与改造, 导致配水能力低下, 远远达不到设计灌溉效益。

2.5 水土流失较严重, 生态建设压力较大

根据调查, 项目区所在的赣州市、吉安市和抚州市无论从水土流失面积、水土流失强度, 均在全省11个设区市排在前四位。全省强烈及强烈以上水土流失面积1.08万km2, 占水土流失面积32.25%, 仅赣州市强烈及其以上流失面积达2948.96km2, 占全省强烈及其以上流失面积 (10794.12km2) 的27.32%。全省每年土壤侵蚀量达1.65亿t (不包括人为开矿修路等基础建设项目直接废弃的泥沙) , 其中以赣州市为最大, 达4.873万t。

另外, 项目所涉及的34个县 (市) 区中73个自然保护区 (其中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7个国家级重要生态功能区在项目区内有5个, 8个省级重要生态功能区在项目区涉及4个, 生态保护和建设压力较大。

2.6 集约利用水平不高, 重用轻养现象严重

项目区所涉及的34个县市区耕地面积为107.46万hm2, 总人口为1545万人, 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069hm2。项目区内耕地流转力度不大, 基本上仍然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传统经营方式, 难以形成规模经营, 集约化程度低。加上项目区普遍存在的重用轻养、或者只种不养, 绿肥面积少, 地力消耗过度, 造成局部土壤板结, 耕作层变薄, 耕地无法发挥出更好效益。

3 存在问题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 地方政府重视有待加强

开展土地整治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措施。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土地整治工作特别是对开展中央专项资金支持的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高度重视, 但从实践情况看, 地方政府还没有把开展土地整治真正放到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统筹考虑, 还存在着重申报、轻实施的倾向, 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由于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土地整治工作重视不够, 加上宣传不到位, 使土地整治工作难以推动, 基本上是国土资源部门一家在单打独斗。加上土地整治工作政策性强, 牵涉面广, 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 如“拆迁”、“平坟”等, 容易引起群众上访或是群体性事件。因此, 地方政府普遍存在怕麻烦、不想干、不愿干的心态, 总感觉搞土地整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3.2 土地整治工作机制不够完善

土地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国土、财政、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 涉及工程项目管理、资金统筹运作等多个关键环节, 仅靠国土部门一家显然很难有力推动。应该建立政府负责、国土搭台、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应以资金为基础, 以项目为平台, 强化协调配合, 整合各类涉农资金, 统筹规划, 集中人力、物力, 形成整治合力。从我省别的地方来看, 凡是党委政府重视, 机制建立并有效运作的地方, 土地整治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有的地方还被部、省作为典型经验进行推广。但赣南部分地区目前这种机制并没有真正形成, 部门配合协调不够, 基层积极性不高, 责任心不强, 工作推进困难。各地普遍存在国土部门单打独斗的现象。另外, 根据以往的经验, 项目实施过程中,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规划设计变更多, 而变更程序又比较复杂, 这也给苏区开展土地整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3.3 资金配套能力不足

赣南原中央苏区经济不发达, 基本上属于吃饭财政, 完成资金配套能力有限。据调查,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总人口537.91万人, 占全省总人口的11.98%, 其中城镇人口71.97万人, 农业人口462.60万人, 区域生产总值463.81亿元, 人均GDP8622.50元, 仅为全省人均GDP的33%。农民收入很低, 人均年纯收入一般在2500~4000元。从目前申报情况看, 总建设规模约14.74万hm2, 总投资规模为69亿元, 如果按中央与地方7:3的比例来配套, 地方要完成近21个亿的资金筹措, 难度确实很大。我省基本上属于吃饭财政, 底子薄、经济不发达, 可用资金不多, 因此当地政府对项目需要资金配套有畏难情绪, 主要是资金配套上确实存在着无米之炊。

3.4 权属调整难度大

要实现土地开发整理目的, 满足土地开发整理要求, 必须对项目区内的“沟、渠、桥、涵、闸, 田、水、路、林、村”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整治, 这就必然要打破原有土地所有权界线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界线。据分析, 各地普遍反映权属调整工作难度太大, 给申报工作压力。

《土地承包法》规定, “国家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者的合法权益, 保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这给开展土地整治工作涉及的权属调整工作造成了障碍;基层群众对土地整治的期望值过高。村民普遍认为, 土地整治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的, 应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解决他们目前生产与生活中各种问题。如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部分村民便以各种理由发泄不满情绪,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以权属为由, 阻挠施工;部分农民的小农意识太强, 都希望通过权属调整, 能给自己分到离家近、土壤肥、灌溉方便的田块, 给权属调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3.5 技术力量非常薄弱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农村土地整治是一项综合工程, 规模大、面积广、时间长、内容多, 需要大量的精通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招投标、实施管理的技术人才, 特别是在实施过程中, 还需要与各乡镇村组农民群众打交道。在项目资料收集过程中, 各个项目、标段还需要专职资料员进行资料整理归档等。从赣州、抚州和吉安三市来讲, 各县从事土地整治工作的每县平均不到4人, 而其中大多数是门外汉, 真正懂得土地整治业务的人员更是凤毛麟角。人少事多、技术力量薄弱、管理经验不足, 也给项目申报和实施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4 相关建议

4.1 整合力量, 加强领导

实践证明, 做好土地整治工作必须要建立“政府主导、国土搭台、部门合作、乡镇实施、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建议赣州、抚州和吉安3市申报重大工程的各县 (市、区) 政府要进一步加强领导, 切实负起政府责任主体的责任, 整合政府各部门行政和技术力量, 成立得力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相应的组织机构, 对项目实施要倒排工期, 责任到人, 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跟踪督促, 检查指导, 适时进行工作调度, 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2 明确职责, 落实责任

做好土地整治工作要做到齐抓共管, 分工明确。各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按照各自的职责, 做好分内的工作, 形成团结协作的良好格局。项目所在乡镇政府在组织好项目实施当好业主的同时, 还要负责做好项目区群众工作, 重点做好拆迁安置、坟墓移平、树木砍伐和障碍物清理工作, 为项目推进提供优质施工环境;国土部门, 主要负责各方沟通协调, 做好项目实施日常事务, 加强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管理, 严把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农业部门, 主要负责土壤检测和农作物种植技术指导;交通部门, 主要负责项目区道路技术指导和工程质量;水利部门, 主要负责项目区灌排系统技术指导和工程质量;电力部门, 主要负责配电系统技术指导和工作质量;财政部门, 主要负责资金保障, 按程序支付项目资金, 项目资金要实行专款专用, 单独核算,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截留、挪用或挤占;审计部门, 主要负责项目工程财务审计, 并出具审计报告;监察部门, 主要负责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察。

4.3 破解难题, 创新机制

从江西省实际情况看, 土地整治工作虽然名义上是由政府主导, 但实际上还是由国土部门一家单打独斗。因此, 在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过程中, 要努力创新三项机制。

一是强化领导机制各级政府作为责任主体, 必须负责本辖区土地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进一步加强政府主导作用;二是完善考核机制, 把土地整治工作列入到当地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当中, 与干部的提拔使用挂钩;三是优化办事机制, 特别是要优化设计变更程序, 既保障工作合乎程序顺利推进, 又减少基层工作压力。

4.4 全程监管, 加强培训

第一, 进一步发挥直属单位协调服务和技术支持, 加大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 并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项目业主管理费中落实相应的省级监管经费;第二, 做好项目监管制度设计, 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 调动市县的力量, 做到县里常态监管, 省里重点抽检;第三, 加强工程技术人员培训, 当前要着重抓好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和监理等参建单位的技术培训, 以满足工程建设的人才需要。

4.5 抓住机遇, 整合资金

国家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越来越重视。我们要充分利用原中央苏区这一有利条件, 研究吃透好《国务院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 抢抓难得的历史机遇, 由省政府向国务院争取国家在项目实施上的资金扶持。同时, 积极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 拓宽资金渠道, 推进土地整治社会化进程, 建立适应市场的合理利益分配机制, 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民间资金投入到该重大项目的实施与建设。另外, 要整合涉农投入, 以土地整治项目为平台, 统筹各类涉农资金, 提高投入综合效益, 破解资金不足难题。

4.6 积极引导, 鼓励参与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 认真做好项目区群众思想工作, 争取理解和支持;二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从项目选址规划到项目实施全过程都应充分听取群众意见, 接受群众监督, 坚持公开公平。三是吸引农民参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要引导农民投身到项目建设当中, 如把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沟渠清淤等单元工程让给当地的群众去做, 让他们实现在家门口挣钱的愿望, 既发挥他们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又能大量减少施工当中的一些人为阻力, 为工程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摘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大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 是共和国的摇篮和苏区精神的主要发源地, 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 制定了一系列的财税、投资、国土资源等优惠政策, 支持在吉泰盆地、赣抚平原开展加强粮食生产重大工程建设, 以改善农田生产条件,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从赣南等地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出发, 分析该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有关建议。

关键词:农村土地整治,赣南,对策,原中央苏区

参考文献

[1]梁学庆等.土地资源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2]卢新海等.土地整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3]廖赤眉, 等.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及其在广西的应用[J].广西师范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1) .

中央苏区时期的医学教育探析 篇5

[关键词]中央苏区医学教育教材建设教育原则

[中图分类号]R-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015-02

中央苏区时期为解决“战伤”治疗问题,中央苏区政府创办了几所医疗卫生学校。当时,医学教育的特点是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创的医学教育,适应了革命发展的需要,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医学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开创医学教育的历史背景及办学条件

(一)历史背景

随着革命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央苏区工农红军的伤病员急剧增多,仅有的少数医务人员难以满足战争需要,缺医少药的矛盾也异常尖锐。再加上当时中央苏区痢疾、疟疾、下肢溃疡及疥疮等流行病频发,严重削弱了工农红军的战斗力。为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创办一些医学教育机构,开始培养属于自己的红色医生。

另外,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西医通过多种渠道传入中国。民国后期西医开始大面积为中国民众所接受。至中央苏区时期,西医在民间已得到了认可和应用。随着中央苏区学校教育模式的不断完善,从各期短程的训练班到夜校模式,再到后来的长学制教学,苏区的医学教育也摸索出了一系列办学模式,逐步成立了正规的医学院校。

(二)办学条件

受战争环境的制约,中央苏区时期的医务学校的办学条件比较艰苦,各医务学校的办学只能因陋就简、因地制宜。校舍一般设在废旧的房屋、宗祠或当地的民居内,没有校舍的只能露天授课,门板当黑板,席地而坐。学员睡的是稻草地铺,穿的是从家里带来的便衣,吃的是糙米饭;没有盐吃,就用酸菜、辣椒下饭;夜里没有煤油灯,就四五个人合用一盏茶油灯;缺少纸和笔就用沙盘和木笔代替;没有鞋穿,就自己打草鞋。学校还借用民间桌凳作课桌,在破庙里进行尸体解剖和动物实验。学生使用的教材均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编写、油印。

当时各类医务学校的招生对象主要是苏区的工农青年,一般为工农子弟。他们多数人从小就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比较能适应当时的艰苦条件。虽然当时的教学情况和条件很艰苦,但学员们能克服困难,利用一切机会自学,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成果,使红军的卫生事业有了相对雄厚的后备力量。

二、苏区医学教育的教学目的、教学原则及教学手段

(一)教学目的

中央苏区政府创建医务学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具有“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无产阶级医务人才,使他们具有多方面的医学素质从而能更好地参与到前线的救护及苏区的卫生工作中,使红军建立起一支有相当数量、技术力量且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医务人员队伍,从而初步建筑起一道具有一定规模的卫生战线,以便使红军的卫生工作更好地适应革命战争形势。

(二)教学原则

1.苏区医学教育坚持了“教学一致,学用一致”的原则。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实物教学和形象教学,将复杂难懂的理论简化、通俗化、形象化,难记的内容歌词化,如“阿司匹林零点五,出汗发热除痛苦”等。教师们在课堂上边讲边示范,通过实际操作来说明。同时将教学和临床紧密联系,学校的临床实习课甚至增加到每天一节。

2.苏区医学教育坚持了“少而精,重点教育”的原则。学员们不可能长时间在校学习,战争形势要求必须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各类医务学校根据部队的需要,教授精华的东西,控制了教学的数量,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3.苏区医学教育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医学院校在教学上重视面向临床,贴近实际。如中央红色医务学校的校长傅连璋结合了红军卫生工作的特点和作战地区的特点,提出了当时红军最需要的是解决“战伤”治疗问题。所以学校的教学就主要围绕“战伤”治疗问题展开,学员们学到了当时最迫切需要的医务技术。

(三)教学手段

总体上来看,当时中央苏区各类医务学校的教学都坚持了毛泽东的指示精神,即“挑部队中最常见的病来教,挑部队中最常用的药来教,讲不懂,就做给他们看”,将深奥的医学理论与具体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当时中国社会的大背景是贫困落后的,学员的文化水平普遍很低,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将复杂抽象化为通俗形象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能更好地掌握必需的医疗知识和基本的医学技能。

三、苏区医学院校的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

中央苏区时期的几所医务学校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围绕当时的特定环境和地区现实。如各军团的随军卫生人员训练班的教学重点主要是临床课,学员着重学习了阵地救护和流行性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快速地进入了战争角色。

当时中央苏区的医务学校的学员们所用的教材多为教员亲手编写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记忆性。教材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不系统到逐步趋向于系统全面的过程。各军团的随军卫生人员训练班的学员无固定的教材,他们主要学习了阵地救护和流行性传染病的相关知识。中央红色看护学校开设了普通内外科的诊断和治疗及绷带、救护、看护常识与卫生常识等。在校长傅连璋的精心备案下,中央红色医务学校的教材更趋向于系统化,有外科学、内科学、急诊学、处方学、药物学和绷带学等。

中央工农红军军医学校设在了兴国的茶岭,教学环境比较安定,学校建立了标本陈列室,教材也变得更加全面。此时开设的课程有:生理学、解剖学、药物学、拉丁语、细菌学、组织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卫生学、防毒浅说等。

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的办学情况相对稳定。学校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其设备比军医学校期间更为充实,增加了解剖、病理、细菌、理化等实验室。卫生学校的教学内容还有预防医学,举办了保健班。卫生学校开设的课程在“军医学校”的基础上,又增设了德文和日文医用术语、理化大意及生物学概要等。

四、中央苏区时期的医学教育成就

(一)适应了革命形势的需要,培养了众多优秀的红色医生

医务学校的毕业生大部分被分配到前线部队,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前线部队缺少救护人员的矛盾,使更多的伤员得到了及时救治,增强了我军的战斗力,适应了革命的需要。通过他们的工作,建立起了整个军队的卫生工作系统,使得一些后方医院、兵站医院、野战医院都先后成立,治疗救护、预防卫生和医学教育工作均得到了迅速开展。

(二)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医学教育奠定了基础

中央苏区时期创办的各类医务学校成为我军无产阶级医务学校大规模发展的奠基石和摇篮。后来以他们为基础,中国医科大学等一大批高、中等医学院校如雨后春笋,一个个崛起在中华大地上。

(三)传播了医学知识,特别是预防医学知识

苏区医学教育所培养出的医务人才对普及苏区教育卫生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编写出版了大量通俗易懂的医学书籍,为苏区人民更好地预防和掌控疾病提供了物质和人力的支持,从而进一步使中共赢得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由于中央苏区所在地地形复杂,气候潮湿,群众缺乏基本的文化和卫生知识,不懂得预防疾病的方法,有些流行病、传染病经常发生,这严重削弱了军民战斗力。对此,中央苏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开办的一些医学院校中注意对学员进行预防医学教育,也对中央苏区的军民进行了预防医学教育。

(四)办学精神鼓励后人

在学校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各期教员及学员为了苏区的卫生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在最艰苦的环境下,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他们这种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精神对于当今的医学教育仍然具有巨大的启示。当今的医学生应该从中得到力量,并以此激励自己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懈奋斗。

总体上看来,苏区医学教育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其培养出的大批医务人员战斗在苏区的各个战场上,为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参考文献]

[1]高恩显.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工作史[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2]江西省教育学会编.苏区教育资料选编[G].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

[3]刘善玖,刘薇.中央苏区时期医务学校创建探析[J].党史文苑,2008(10).

[责任编辑:陈明]

江西省苏区教育 篇6

为帮助苏区人民快速脱贫致富,2013年10月11日,省政府副省长李贻煌率领省中小企业局、省核工业地质局、省机场集团公司等相关单位,专程来到龙南县开展扶贫挂点调研工作,从此开启了苏区扶贫开发的新征程。

当时,李贻煌就表示要让苏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如今,时间已过去了四个月,在省领导的高位推动下,在省直挂点单位的倾力支持下,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以及职能部门的对口帮扶,享有“世界重稀土之乡、中国围屋之乡”美誉的龙南,城乡面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深入调研探清“路”

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李贻煌副省长先后三次率领相关部门到龙南调研走访,在南昌、龙南数次召开扶贫开发工作协调会,大到龙南的经济发展方向,小到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现状,李贻煌副省长都了然于胸。针对龙南存在的困难,李贻煌副省长亲自把关印发了《省领导定点联系龙南县帮扶工作方案(2013-2015年)》,除了明确三家省直挂点单位的帮扶任务外,还要求分管的省工口系统部门给予龙南倾斜帮助与支持。

基础建设打好“底”

李贻煌指出,要大力改善农村居住生活环境,加大扶贫帮扶力度,为龙南扶贫开发事业尽心尽力,在政策和职责范围内给予全力支持。主要是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定点帮扶单位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帮助挂点村实施水、电、路、危旧房改造以及环境改善等工程,加强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在实际工作措施中,李贻煌副省长帮助协调省交通厅对龙南县农村通组公路建设补助资金参照罗霄山脉特困片区县标准,从原来的每公里补助8万元提高到每公里补助10万元。另外省直挂点单位投入了真金白银,真心实意为苏区发展打好“底子”。省核工业地质局每年投入资金30万元,主要用于大坝村的村级组织场所、地灾移民点建设、新农村建设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

省机场集团公司整合资金和项目,加大以交通、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支持产业基地的道路、水源、灌渠等项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农业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并加快推进土坯房改造,优化人居环境,沿105国道建设禾树岭、红星、豹虎头、角车尾、坪山、新民等新村,以点带面带动全村面貌改变,实现整村推进,打造和谐秀美新农村。

省中小企业局则准备实施鸡公坑水库、珠聚岗山塘的维修加固,以及修建盐田坝水陂、石陂子至上田心防洪堤和续建石陂河堤等工程,并完善圩镇主街道、水口桥、水口盐前坝道路等路桥设施。此外,省中小企业局迅速启动过路排征地,加快临塘乡公办幼儿园和水口小学建设,高标准规划水口农民文化广场并加快启动实施,推动水口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完善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同时加大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力度,抓好远水、博雅新村两个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精品示范点建设。其中,远水示范点的建设,将在年内实施完道路、水沟、亮化绿化、土方、挡土墙等工程。

扶持产业助民“富”

李贻煌指出,要大力引进特色农林产业,通过农林产业扶持帮助群众自主脱贫。主要是立足挂点村土地、矿产等资源优势,通过培植扶贫支柱产业,实施矿产品深加工、农业产业规模化、乡村生态旅游三大产业提升工程,重点扶持南亨乡铁矿、采石场、石灰厂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扶持紫心红薯、仙草等特色农业产业试点,以及花卉苗木、脐橙、生猪、水蜜桃等产业规模化经营;扶持武当镇现代农业观光园等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建设。

由省中小企业局帮扶争取的“仙草种植产业扶贫”项目,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运作。计划在龙南临塘、里仁、东坑、南亨等乡镇,首期试点种植。目前,龙南已有67户农户表达了种植意愿,并成立了仙草种植专业合作社,计划打造龙南仙草种植基地。12月11日,龙南县临塘乡大学生村官林健等人,与江西瀚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同,一期种植仙草面积80亩,这是龙南“仙草种植产业扶贫”项目启动以来签订的首份合同。当天,该公司还与另一种植大户达成合作意向,计划2014年首期试点种植1000亩仙草。

这是省中小企业局扶持当地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生动事例。省中小企业局还在挂点村水口村实施产业发展扶贫工程,主要是先期租赁200-300亩土地,集中连片规划种植花卉苗木。并聘请有经验的种菜能手到该村种植蔬菜,辐射带动当地村民发展蔬菜产业。还引导农民利用近1.3万亩山地,种植脐橙、桃李以及油桐树、杉树等。

针对挂点村南亨乡三星村的资源优势,省机场集团公司则提出了做强工矿业的发展思路,主要是兴办铁矿精选厂,并鼓励采石场、石灰厂等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向轻质钙等高附加值的产品方向发展。通过发展工矿业,进而带动运输、商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真正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同时省机场集团公司积极调优三星村产业结构,发展规模农业。在巩固原有的脐橙、生猪产业的基础上,在新民排上新开发一块果业基地,以中村桃种植为主,并在李子坑及105国道沿线,安排东江乡等地的花卉苗木经营户搬迁,带动周边农户参与花卉苗木种植,形成龙南新的花卉苗木基地。

稀土作为龙南的支柱产业,备受李贻煌副省长关心和支持,为此李省长安排了省工信委组织专家团队,帮助龙南制定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和招商推介,科学确定稀土产业发展目标、路径,还要求省工信委在稀土分离指标等方面给予龙南倾斜支持,并帮助龙南向上申报工业技术改造、产业振兴、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化、稀土产业专项、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等项目扶持,安排项目和资金支持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建设。

走访慰问暖民“心”

带着省委、省政府的深切关怀,1月13日,省政府副省长李贻煌一行轻车简从,深入龙南县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敬老院老人和困难企业,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李贻煌一行先后来到龙南镇和渡江镇,走访慰问了低保户廖立群和重点优抚对象蔡志亮等8户困难群众。每到一处,李贻煌都嘘寒问暖,关切地询问困难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状况,鼓励他们树立战胜困难、度过难关的信心。同时,要求地方党委政府为困难群众解决最迫切的问题,确保他们过一个幸福安康的新年。在渡江镇中心敬老院,李贻煌认真察看了老人们的宿舍和厨房,并走到老人们中间,与他们促膝交谈,亲切询问老人们在敬老院的生活起居、饮食情况。看到老人们在干净整洁的敬老院生活,李贻煌非常高兴,希望敬老院工作人员照顾好老人们的生活,让他们开开心心地安享晚年。李贻煌一行还来到福大鑫钢铁有限公司,详细询问企业当前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与企业负责人一起商议克服困难的办法和措施。李贻煌说,目前的经济形势越来越明朗,政府将和企业一起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同时,鼓励企业坚定信心,通过转型创新,早日走出困境。

此外,在李贻煌副省长的支持下,龙南县正在筹划设立“扶贫爱心基金”,专项用于爱心助学、扶贫济困等民生事业。

对口帮扶成效“显”

李贻煌指出,省中小企业局、省核工业地质局、省机场集团公司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资金、技术、政策上优先支持龙南县,推动当地县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在具体帮扶中,李贻煌积极推动省工口系统部门加强与龙南的沟通、对接,从政策规划、资金安排、业务指导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重点帮助龙南解决片区交通、园区建设、工业用地、其他优势矿业等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加快龙南苏区振兴发展。同时还实施了金融扶贫试点计划,主要是加强中小企业工业园区中间人信用十大体系建设,扶持龙南列为工业园区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免抵押贷款试点县,切实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并帮助协调有关金融机构到龙南开展金融扶贫试点,培育壮大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微型金融机构发展,扩大小额信贷资金规模和覆盖面,为贫困乡村、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提供便利的融资服务。

其中,省核工业地质局利用自身部门的职能优势,将扶贫开发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治理等工作同频共振,结合“十二五”地矿地质事业发展规划,按照“争基金、争项目、畅渠道、强能力”的要求,充分发挥行业扶贫的优势,主动协调国土、矿产等有关部门,加大争取地质地矿政策、资金和项目力度,在项目建设、技术支持以及环境治理专项投入等方面,计划每年倾斜扶助龙南的折算资金不少于500万元,加快推进龙南地质地矿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开创新路径。

在李贻煌副省长的关心下,江西省中烟公司从2013年开始至2015年,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支持龙南县贫困乡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目前首批500万元资金已到位,计划在5个贫困村实施移民搬迁和危旧土坯房改造安置点基础设施、桥梁、河堤等基础设施工程。

江西省苏区教育 篇7

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结构调整取得实效。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11亿元,增长11%;实现财政总收入15.27亿元,增长12.4%;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0.01亿元,增长21%。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达13.76%,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80.5%,高出吉安平均比重2.4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户,总数达88户;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增长1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亿元,增长14%;电子信息、冶金机械等六大产业产值占全年工业总产值的85%,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全县工业经济效益指数达342%,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

农业经济稳中有进。粮食总产实现“十连增”,达11.2亿斤。乌鸡、生猪肉牛两大传统产业和井冈蜜柚、高产油茶、花卉苗木等富民产业迅速发展,井冈蜜柚落实面积3.2万亩,其中“千村万户老乡工程”1.1万亩;新增油茶种植面积1万亩、楠木7000亩、花卉苗木4200亩、桑果6500亩,水产品总量达2.37万吨

服务行业日益繁荣。全年实现旅游收入8.75亿元,旅游接待145万人次。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3亿元,增长13.7%;新增私营企业405户;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6亿元,增长10%;实现服务业税收4.2亿元,增长49%。

城乡建设扎实推进,人居环境得以优化。积极融入吉泰走廊城市群,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全年实施重点城建项目56个,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9.2平方公里,比上年新增1.5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51.76%,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启动了县城总规第三轮修编和22个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县城总规修编接近尾声,2275个20户以上自然村庄规划编制全面完成,规划编制基本实现“四个全覆盖”。

城区建设扩容提质。龙潭大道、泰和大道南延、工农兵大道东延、澄江大道西延等路网工程加快推进,文沿路改造全面竣工通车。泰和门、西昌广场、南溪物流园一期、日产5万吨自来水厂一期、县污水处理厂二期续建及生活垃圾填埋场等一批项目投入使用;新行政中心大楼、泰和市民公园即将全面竣工;上田圆盘、白凤大道部分路段街景立面改造、白凤大道“白改黑”、万垅教师新村等4个无物业管理小区改造全面完成;老城区小街小巷道路硬化工程加快推进。省级森林城市创建顺利通过复评,全省公共文明指数测评获得好评,荣获全省第四届文明县城称号。

美丽乡村提速提效。22个圩镇综合整治和庐陵风格改造全面完成,圩镇面貌焕然一新,螺溪镇被评为全省新型城镇化十佳示范镇和全省首批百强中心镇。105国道苏溪至马市示范带高品位建成,115个新农村建设点已达标成型,涌现出苏溪塘登村、澄江桂花村中洲组等一批美丽乡村建设精品点。

投资规模有效扩张,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16亿元,同比增长21.6%新界机电二期、泰化工等12个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合力泰科技园、腾胜真空等20多个项目稳步推进。化工产业园、食品工业园、园区商务中心、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推进,电子科技产业园9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全面竣工。广东综合贸易中心、泰和时代广场、泰鑫台湾文化公园、国兴农资农机汽车产业城、南方现代物流园等重大项目签约落户并开工建设,森林体育公园、体育中心二期等项目相继开工。佳和、养宝两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快速推进。

农业基础设施夯实。全年完成高标准农田2.7万亩,冠山、狮子口、大洲等18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展顺利。洞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上圯防洪工程、南车灌区续建配套、农村安全饮水等工程基本完工。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和衡茶吉铁路泰和段全面竣工,总投资近10亿元、总装机容量9.6兆瓦的山地风电项目一一天湖山风能发电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西气东输三线工程进展顺利。

争资争项再创新高。一批重大项目纳入苏区振兴规划,全年争取国家和省支持项目资金12.6亿元,同比增加6700万元。充分利用土地总体规划修编契机,加大土地挖潜力度,全年调整用地4772亩,报批土地1818亩,其中争取省级预留用地指标565亩,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415亩,荣获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在力抓工业招商的同时,积极拓展城市建设、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招商,先后在台湾、香港、厦门等地成功举办经济合作恳谈会,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5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6个,10亿元以上项目4个。投资1亿美元的彩迅液晶电视机项目正式签约,电子信息终端产品有望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年实际利用内资3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407万美元,完成现汇进资2720万美元。外贸出口逆势上扬,全年完成外贸出口3.23亿美元,增长62%。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去年实施了21项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成功列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和全省首批知识产权富民强县示范县。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校安工程、学前教育、新特殊教育学校等73个项目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启动了龙江学校、桂花学校建设。




加大了文化事业投入力度,全年文化事业投入资金达2000万元,增长13%,22个乡镇文化站和293家农家书屋全面建成,“三馆一站”全面免费开放,农村文化“三下乡”和“欢乐泰和”等活动异彩纷呈,“民嘴讲堂”得到群众广泛好评;马家洲集中营、临清书屋、龙头山塔文物维修等工程相继启动;槎滩陂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祥峰木艺被评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9%,完成居民健康档案40.1万份。县人民医院门急诊大楼正式投入使用,县中医院整体搬迁正式开工。民生投入进一步加大,全年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达.18.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8.8%,省市下达的民生工程8个方面76项指标全部完成。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000元,分别增长13%和18%。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1376入、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84万人;五大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新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总量达2.6亿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400元/人/月和200元/人/月,全年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7890万元。完成保障性住房、城市棚户区改造932套,国有林区、工矿棚户区建设1085套,农村危房改造1027户。全面推进新一轮扶贫攻坚,全年实施整村扶贫项目41个,扶贫搬迁移民153户673人。

苏区红军教育中的创新实践 篇8

一、对中央苏区红军进行教育的意义

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生动地指出说“:谁要是跑到我们苏区来看一看,那就立刻看见是一个自由光明的新天地。这里一切文化教育机关,是操在工农劳苦群众的手里,工农及其子女有接受教育的优先权。苏维埃政府用一切办法来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为了这个目的,给予群众政治上与物质条件上的一切可能的帮助。”[2]282毛泽东的讲话奠定了中央苏区教育工作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总方针,指明了中央苏区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在毛泽东的“用一切办法来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的总方针指导下,中央苏区的红军教育开展得轰轰烈烈,当时的那些创新实践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中央苏区建立之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压在穷苦民众头上的三座大山,使其得到了政治、经济上的翻身解放之后,民众渴望得到一种新的文化生活。于是苏区领导者积极开展苏区文化教育建设,创办各类各级的学校,还建立起农村俱乐部、歌舞团、剧社、书报社等组织来活跃苏区民众的文化生活。苏区民众也从过去对文化活动一无所知的状态,而转变成为积极参与社会教育文化活动,徐特立曾形容这种现象时说“:过去我们中央教育部帮助他们解决桌子、凳子、灯油、书本等困难,没有人来念书;现在不声不响有这么多人来念革命书了。可见肃清封建势力,提高群众觉悟是一个根本问题。”这就是产生苏区红军教育的基本社会语境。

据红一方面军1933年9月所做的统计数字表明,红军队伍成员的构成呈现如下比例“:红军的社会成份,工人占30%,农民占67%,职员占1.6%,其他占1.4%;红军战士的来源,从苏区土地革命斗争中参军的占68.6%,从白区工农斗争中参军的占14.8%,敌人的俘虏兵占9.6%,兵变兵暴来的占6.7%,其他占0.3%。”[3]6很显然,这是一支以农民为主体的军队,其成员受教育程度很低。面对这种低文化的群体,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政治教育、军事教育和文化教育,就不能克服旧意识和小生产观念,也阻碍了红军战士从思想上变成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者,进而投身到革命战争的伟大运动之中。正如当时闽西特工委提出的教育口号那样“:要理智地、自觉地、有效地投身于革命,就必须学习。”让广大的红军官兵通过文化学习来开阔视野,摆脱千百年来统治者强加在他们身上的精神枷锁,就是红军官兵提高思想觉悟、进行思想革命、从而自觉地提高政治水平和理论意识的基本途径。

同时,上述红军的社会成份分析中,还不包括红军官兵在地区上的差别、年纪上的差别、性别上的差别、文化素质上的差别等。因为红军战士来自于全国广大的地区,据陈凯声所著的《红军卅万》所言“:红军是很混杂的一群,但比起其他按省份区别的军队,组织上更具有真实的‘民族性’。他们的不同省份的背景和方言,没有把他人区分开,反而变成了很好的伙伴。”这起码说明,在红军队伍里,存在着地域上的差别,这种差别虽然没有影响到红军官兵的团结,但起码也是他们沟通交流里所遇到的一个小困难。特别应当注意的是,红军队伍中有为数不少的“红小鬼”“,红小鬼”一般是指12岁到16岁的少年红军,他们在部队里担任传令兵、号兵、马夫、演员、无线电发报员,看护等工作,是未来革命的重要力量。因为年幼,所以“红小鬼”更需要接受文化教育以提高政治觉悟和文化层次。

二、对中央苏区红军进行教育的途径及内容

对红军进行教育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各种创新的方法对全体官兵、主要是基层的官兵进行政治文化教育,如听课、演说,歌咏、文艺演出、各种讨论会和日常操课以及实地军事演习等。对于有文化基础的红军官员,则通过军事院校和各种集训班的形式进行集中教育,以培养出更高层次的政治工作者和军事指挥员。这其中,对基层红军官兵的教育为重点与难点。

对红军官兵进行教育的内容包括三大方面: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军事技术教育。由于红军所面临的严峻战争局面,部队天天都有伤亡,所以红军队伍相对人员流动频繁,变动也很快。往往一些刚入伍的工农子弟,在既没有文化知识也没有军事技能的前提下就必须去前线应战;还有一些投诚或被俘虏的白军官兵加入红军队伍,也面临着思想改造的重大课题。因此,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军事技术教育是三位一体的,其中,尤其以解决红军士兵的读书识字、摘掉文盲帽子为最急迫的课题。只有解决了识字的问题,才可以提高红军战士接受政治理论、军事技能的水平,拓宽学习渠道,才可以全面地提高红军士兵的素质。

三、对中央苏区红军进行教育的创新实践

为了更好地解决红军官兵的基层教育问题,毛泽东特别提出了对红军士兵进行政治课教育的十种授课方法:启发式(废止注入式);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说话通俗化(新名词要解释);说话要明白;说话要有趣味;以姿式助说话;后次复习前次的概念;要提纲;干部要用讨论式[4]574。从毛泽东的这些教育方法中可以看出,因为受教育者知识水平的低下,毛泽东对教育方法的“通俗性”给予了特别的强调,从教育的总方法(启发式)到名词的解释、身体语言的使用都是围绕着“通俗性”而实行的,通俗明白才是针对红军士兵进行教育的正确有效的方法。所以“说话通俗化、说话要明白、说话要有趣味、以姿式助说话”就成了对红军士兵进行政治文化教育的首倡的课堂授课方式。

“通俗“”明白”“、趣味”就是要对生僻的理论名词的最好的注释,这种解释既要用大众听得懂得话去替代那些理论色彩比较浓郁的词汇,更要助以手势和身体的姿态去诠释之。对于比较深奥的道理,更要想法使之通俗、明白、浅显、易记。所以为了达到这个教育目的,为了使对红军进行政治文化教育的内容更加通俗易懂,苏区的教育工作者大胆创新,采用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四字韵文的方式来编写识字课文。中国传统的四字韵文念起来朗朗上口,易记易懂易流传,用做识字课本和政治教材,可以很快在红军士兵的口头流传开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第二军第三纵队政治部编写的革命歌谣《国民党四字经》(1930年),就是当时流传甚广的政治教材。《国民党四字经》以流传了数千年的四字韵文的句式,将国民党的欺压民众、腐败无能的所作所为概括出来“:民权主义,禁止集会;民生主义,加捐加税;整理财政,滥用纸币;五权宪法,拉七拉八”。这种朗朗上口的四字韵文,可以使受教育者在口传心授的过程中,不但识了字,而且接受了政治教育,认清了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基本区别,所以在当时的中央苏区,《国民党四字经》是最受红军欢迎的教材之一。

红军教育的创新实践的另一种表现,体现在其教学内容与战争形势、政治形势的紧密配合。在毛泽东提出的“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教育方法之下,红军士兵的政治教育都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密切配合。为了将政治形势和红军的政治任务既通俗又明白的表现出来,文化教育课程中有专门对当时流行的标语口号进行解释的内容,同时,教育工作者还把一些急需的政治内容以简洁的口号式的方式,编入课本之中。如当时赣北根据地的红军识字课本里,就有这样的课文“:敌人是谁?帝国主义是我们的死敌!“”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领导工人农民进行阶级斗争”。这种口号式课文与传统的抒情叙事类课文完全不同,它简短有力,紧密配合斗争形势,是通俗易懂的政治思想教材。

红军教育的创新实践的第三种表现,是见缝插针式的教育时段。因为战争随时都可能到来,所以对红军大部队进行大段时间的集中培训是不可能的,只能利用见缝插针式的小段时间,挤时间完成开展课堂教育或政治形势分析,完成对红军士兵的政治文化教育。于是苏区红军部队的早晚点名时间,由政治委员对士兵结合斗争形势进行半小时政治教育。红五军政委滕代远于1930年4月27日曾对红五军的政治教育情况作过详细描述云“:每到某处,只要有半天或一二天的休息时间,即开始操课,每日2小时政治课,1小时(技)术课,3小时操外,早晨有晨操,晚有游戏或娱乐。中队长以上,每日有2小时军官讲课及班长训话,训练材料是根据六全大会决议及中央告同志书,摘编80多问题,工农专政新编的红军官兵须知,红军与白军,红军内务规则,马克思主义浅说,共产主义ABC,步兵操典摘要,射击教范,兵器学,夜间教育及革命的纪念日的宣传大纲。”[5]355这种描述对红军部队抓紧时间进行政治文化教育的情况,表现得非常真实。

红军教育的第四种创新实践就是“寓教于乐”,在包括话剧、歌剧、演说、讲故事、歌詠、体育活动等各种娱乐活动之中,都是红军宣传政治理论、进行阶级教育与战争形势教育的时机。既便是各种小型的纪念活动,如小型的追悼会,也是培养阶级情感的所在,往往成为对红军士兵进行政治教育的时机。特别是随处可见的红军歌咏活动,是一种对官兵进行情感教育和政治教育的极好方法,激越的旋律起到激发战士情绪、和谐情感的作用,随时创作的歌词表达了政治教育的内容,正如《红军卅万》中所描述的那样“:红军在路上整天的唱。……他们大多时间是消耗在歌詠上,他们自己制出千千百百的新歌,……如果走近他们的营地,听吧,一阵阵入耳的歌声,是他们在上音乐课。”在这嘹亮的歌声里,红军士气高扬,壮怀激烈,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江西省苏区教育 篇9

关键词:苏区精神,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2011 年11 月4 日, 习近平同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提出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第一次明确使用了“苏区精神”的概念。2012年6月28日, 国务院批准了《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的出台, 凝结着党中央、国务院对革命老区的亲切关怀。苏区振兴发展离不开苏区精神的弘扬。

学生干部是联系学校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 是学校开展学生工作的得力助手, 更是同学们的利益代表者和代言人, 担负着支持学校开展学生工作、反映广大同学的意见和要求、维护广大同学的合法利益、增进学校与学生的共同理解、消除隔阂和减少摩擦的重任。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 切实转变学生干部的思想和工作作风, 是当前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学生会建设、树立学生会新形象的一项关键性的任务, 更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一、当前学生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状况及存在问题

赣州是中央苏区的主要地区。苏区学生干部历来是学生中的优秀代表, 有着 “从学生中来, 为学生工作” 的优秀工作传统。现阶段,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思想不断发展。而其中也出现了不少不良思想滋生的现象。这些不良思想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高职院校校园, 造成了负面影响。中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为16岁到20岁青少年, 他们的世界观, 人生观不成熟, 正处于人生中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最重要的阶段。这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对青少年学生的未来发展尤为不利。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学习、思想、能力等方面较优秀的分子组成。学生干部思想不正, 其影响更为恶劣。主要表现在:①一些学生干部的理想信念发生动摇, 思想空虚, 精神不振, 工作不安心、不尽责, 拖拖拉拉, 得过且过, 不思进取;②一些学生干部不注意道德修养, 个人名利思想严重, 造成内部不团结、不协调, 缺乏凝聚力、战斗力;③一些学生干部宗旨观念淡薄, 工作作风飘浮不踏实, 贪图安逸, 怕艰苦怕困难, 遇到问题碰到困难绕开走, 工作上无所作为;④一些学生干部深入同学中较少, 对同学的困难和要求关心不多, 对同学们的合法权益维护不够;⑤一些学生干部的工作方法简单生硬, 开展工作不够灵活, 办法不多;⑥一些学生干部说话不够公道, 办事不够公正, 有分亲疏厚薄近远现象;⑦一些学生干部不重视理论学习, 不注重向学校的政工干部和学生会的老干部学习, 对工作实践也认识不足。这些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还不是很明显, 不甚严重, 但其消极影响和危害不可低估, 不容忽视。

二、新时期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须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党中央几代领导人一直关注和重视苏区精神。习近平同志对苏区精神的内涵作了7 句话28个字的概括, 这就是: “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当前, 新时期加强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最重要的就是要结合学生干部工作情况的新变化和新实践, 不断动员和激励学生干部加强自身修养, 改正工作作风, 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

第一, 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就要坚定信念, 矢志不移。学生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工作。学生干部作为学生自我管理的队伍, 是协助学校学管部门反映和处理学生问题的主要力量。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对青年学生干部能力是一项考验和锻炼。坚定信念是保持学生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证。

第二, 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就要求真务实, 实事求是,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苏区精神的精髓是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关键所在。我们学生干部一定要牢牢坚持求真务实, 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弘扬苏区精神要求我们学生干部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转变思想观念上不符合学校学生管理实际情况的想法, 把实事求是贯彻落实到学生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 开拓学生管理工作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三, 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就要艰苦奋斗, 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是苏区精神的本质特征。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优秀代表。作为新时代的苏区学生干部, 在新的历史时期, 优秀的传统不能放弃。我们要传承和弘扬苏区精神, 就要紧紧保持“实干苦干”作风。不能心存“高人一等”的狭隘观念, 踏实工作, 不谋私利, 做事公道, 为建设和谐稳定校园而努力工作。

第四, 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就要关注民生, 一心为民,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学生干部来源于广大学生。对于学生干部而言, 一心为民, 为人民服务就是为广大学生服务。学生干部要本着“从学生中来, 到学生中去”的精神, 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本, 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把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反映学生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切实解决学生实际利益问题, 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做实学生代表的职责, 从而为广大学生所接受欢迎。

第五, 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就要争创一流, 无私奉献。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一定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 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 不断加强学生干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使广大学生干部发扬优秀的工作作风, 改正脱离学生、急功近利、不思进取的工作态度。学生干部的工作形式要多样化, 要贴近学生, 易于为学生接受。尤其大力纠正部分学生干部好逸恶劳的不良风气。从而通过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营造学生干部队伍勇争第一, 一身正气, 为人表率的良好氛围, 开创学生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讲话[N].人民日报, 2011-11-05 (3) .

[2]曾小锋, 田有煌.论苏区精神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党史文苑, 2008, (4) :72-73.

[3]万建强.论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和时代价值[J].老区建设, 2009, (20) :4-7.

[4]程东旺, 黄伟良.“红色文化”的价值形态与德育功能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 2006, (03) :19-21.

[5]郭德宏.苏区精神的内涵和特点[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06, (01) :2730.

江西省苏区教育 篇10

关键词:中央苏区,教育工作,按需施教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教育工作, 是我党在已经局部执政, 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的条件下开展的, 具有明确的教育方针, 建立了完善的教育领导机构, 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苏区教育最显著的特点, 在于办学宗旨明确, 理论联系实际, 坚持群众路线, 充分体现了按需施教、因材施教的原则。苏区教育的开展, 不仅直接配合、促进了当时的革命战争, 而且大大提高了我党、红军和苏区人民的斗争素质, 为以后的革命和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为新民主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在教育方针上体现按需施教原则

1934年1月, 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提出了苏维埃教育的总方针和中心任务:“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什么地方呢?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 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 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 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苏维埃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什么?是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 是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 是努力扫除文盲, 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1]从苏维埃教育的总方针和中心任务我们可以看出, 苏区所开展的教育工作, 是针对根据地建设的需要, 从实际出发, 从革命斗争战略高度来开展的, 充分体现了苏区教育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性质。

从总方针的各项原则来看:首先, 教育要为革命战争的需要服务。中央苏区是在敌人的重重包围和不断“围剿”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没有革命战争的胜利, 苏区就不能生存和发展, 教育工作也就失去了载体和意义。在革命武装和反革命武装的较量中, 革命武装依靠的不是武器装备的精良和优势, 而是革命者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的提高。没有广大革命群众的阶级觉悟和政治水平的提高, 就不会有革命战争的胜利。因此, 革命队伍总是把提高广大革命群众的阶级觉悟和政治水平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教育工作从确定教育方针, 到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都尽可能适应战争的需要, 从而增强了革命斗争的力量。通过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许多干部和官兵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大大地提高了干部队伍和部队的政治、军事素质, 他们在革命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有力推动了苏区的发展和建设。

其次, 教育要为社会解放的需要服务。总方针提出“文化教育为阶级斗争服务”, 就是为广大劳苦群众摆脱压迫与剥削, 由被统治阶级转变为统治阶级服务, 实质上就是为社会解放服务, 其目的是使广大劳苦群众由社会的被奴役者转变为社会的主人, 成为根据地的主人, 进而成为全中国的主人。1931年11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宣言指出:“工农劳苦群众, 不论男子和女子, 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上, 完全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2]几千年来, 反动统治阶级给广大劳苦群众戴上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枷锁, 为了打破这种枷锁, 特别是封建思想、宗教迷信和国民党教育思想造成的精神枷锁, 苏区通过各种有效斗争, 特别是教育工作, 充分调动了广大工农群众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为社会解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最后, 教育要为生产劳动的需要服务。在苏区, 广大工农群众既是受教育的主体, 又是生产劳动的主体, 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中央苏区教育与旧中国教育的一个根本区别, 它结束了旧中国几千年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相对立的旧历史, 开辟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阶段。同时, 广大劳苦群众也有接受教育的需求, 教育使苏区由于贯彻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使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之间在思想感情上逐步接近起来。这种结合有力地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促进了根据地的发展和建设。

二、在教育管理上体现按需施教原则

为加强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与管理, 给教育事业发展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中央苏区建立了符合苏区特色、自上而下、机构完善的教育管理体制, 保证了苏区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1. 根据教育管理的需要, 建立和健全各级教育行政组织。

在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成立以前, 各省、县苏维埃政府都设立了文化教育部门。1931年11月, 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在瑞金成立, 专门设立了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 作为全国根据地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对教育工作进行统一管理。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内分设了初等教育局、高等教育局、社会教育局、艺术局、编审局、巡视委员会等办事机构。同时还下发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地方苏维埃暂行组织法 (草案) 》和《省、县、区、市教育部及各级教育委员会的暂行组织纲要》 (以下简称《教育行政纲要》) , 对省、市、县、区教育部 (科) 及各级教育委员会的工作任务、机构设置、干部编制、干部职责、干部任免等, 都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2. 根据分级负责的需要, 划分管理权限。

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在《教育行政纲要》中规定:“教育部在教育方针及政策上领导全国学校教育 (普通教育) 及社会教育。各级教育部除直接指导所办学校外, 必须负责协助或领导各种社会教育及一般文化革命运动的团体。”[3]“初高级列宁小学以区立为原则”, “短期职业中学和小学教员的假期训练班以县主为原则”, “短期师范、初级师范以省主为原则”。社会教育组织和文化团体也由各级教育部负责领导和开展工作。

3. 根据全社会参与管理的需要, 建立各级教育委员会, 调动社会团体力量参与教育管理。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地方苏维埃暂行组织法 (草案) 》规定:“省县区市各级教育部之下, 均设教育委员会。”“各级教育委员会由部长、副部长、普通教育科长、社会教育科长、编审出版科长、共产青年团、少先队、儿童团、工会等群众团体的代表, 政府机关报主笔、当地学校的校长一人至二人, 各种文化团体的代表, 及所在地的下级教育部长组织之, 以部长为委员会的主任。”[4]各级教育委员会建立后, 各方面都有代表参加教育委员会, 任务明确, 分工协作, 群策群力, 有利于克服工作中的困难, 把教育管理工作开展得更好。

4. 根据政令统一的需要, 实行教育立法。

为了发展苏维埃的教育事业, 各根据地的党和苏维埃政府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方针、政策, 发布了有关的训令、指示和其他的教育文件。1934年4月, 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把过去制订和颁布的一部分文件汇集起来, 定为《苏维埃教育法规》并公开颁布, 要求各地贯彻、实施。其中有“教育行政纲要”、“小学课程教则大纲”、“小学管理法大纲”、“夜学校及半日学校办法”等25个文件。这不仅提高了苏维埃教育事业管理的水平, 而且开创了我国新民主主义教育立法的先河, 为此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开展积累了经验。

5. 根据对教育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的需要, 建立巡视和报告制度。

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专门设立巡视委员会, 各级教育部设一定数量的巡视员, 选派教育工作经验丰富、有一定威望的同志担任, 到所属各地巡视, 全面了解教育情况, 发现问题, 总结经验, 指导工作。除巡视制度外, 还自下而上建立工作报告制度, 《教育行政纲要》要求:“各级教育部向上报告工作, 每月一次报告整个的工作, 对于某些特别重要的问题, 还须随时报告;但调查统计及学期总结, 只在每学期终报告。3个月不报告, 尤其是不做学期总结报告, 以故意消极怠工论。”[5]巡视报告制度对了解教学情况,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教育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体现按需施教原则

中央苏区党的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 与国民党统治区的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 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抄照搬, 只有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 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使之适应根据地革命和建设的需要, 才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1. 根据革命战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不同需要, 创办了多类型、多层次和多规格的学校和文化教育机构。

在干部教育方面, 创办了各类干部院校, 如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列宁师范学校、红色医务学校、红色通讯学校、红军步兵学校和农业学校、高尔基戏剧学校等;在社会教育方面, 开展了识字运动, 创办了夜校、半日校、识字班、识字组、识字牌、读报组、俱乐部等遍及乡村和城镇的各种教学载体, 还开展了识字竞赛等活动;在普通教育方面, 普遍发展了列宁初级小学、列宁高级小学、劳动小学等。总的说来, 苏区革命战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有什么样的需要, 就办什么样的学校;需要哪方面的人才, 就着重培养哪方面的人才;急需的先办, 不急需的后办, 一时不能办的就缓办。在学制上, 根据工作需要, 弹性很大, 有的需要长期培养, 学制较长, 有的短期速成, 还有的采用夜校等形式, 不占用工作时间, 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

2. 根据中央苏区革命和建设的需要, 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坚持以实施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为核心, 在教学内容上, 把政治教育摆在首位, 以适应苏区革命和建设需要为出发点, 做到教育内容少而精;在军事、文化教育上, 以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为原则, 建立了全新的、体系完整的教育教学内容。在党内, 主要是教育党员认清革命形势, 明确斗争目标, 为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 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而奋斗;在红军内, 主要是教育官兵贯彻党中央精神, 加强红军自身教育, 提高部队官兵的政治和军事素质;在革命群众中, 主要是进行阶级和阶级革命教育, 进行土地革命教育, 进行识字教育, 动员他们积极投身革命, 帮助和踊跃参加红军。在教学方法上, 提倡教学民主和以启发式为核心的教学方法。1929年12月, 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提出上政治课的教授法: (1) 启发式 (废止注入式) ; (2) 由近及远; (3) 由浅入深; (4) 说话通俗化 (新名词要释俗) ; (5) 说话要明白; (6) 说话要有趣味; (7) 以姿势助说话; (8) 后次复习前次的概念; (9) 要提纲; (10) 干部班要用讨论式。这10项教授法集中反映了中央苏区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内容,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为中央苏区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是中央苏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伟大贡献。

3. 根据革命斗争特点的需要, 创造出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苏区发展教育没有条条框框, 而是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 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采用对路灵活的形式开展教学, 加速人才的培养。如在教育过程中, 有的采取固定地点教学, 有的采用流动教学;可以全日学, 也可以半日学, 还可以夜校学;可以在课堂里学, 也可以在校外学, 灶头床边、田头地边都可以成为教学场所。特别是识字教育, 采取的方式更多样。1930年, 徐特立在兴国调查时, 总结了识字教育的经验, 指出:“参加生产和参加革命工作的都应当利用空闲的时间读书, 识字最好的办法, 就是同吃饭的, 同睡觉的, 同工作的人, 从二人到五人, 编成一小组, 把所有识字的人, 和不识字的人配合, 用所有识字的, 教所有不识字的。就是利用工作人员教工作人员, 战斗员教战斗员, 群众教群众。老公教老婆。”[6]后来总结成“老公教老婆、儿子教父亲、秘书教主席、识字的教不识字的、识字多的教识字少的”[7]的“以民教民”的群众路线的教学方法。中央苏区教育创造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把办学形式与教育内容有机地统一起来, 促进了中央苏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在为教育自身发展服务上体现按需施教原则

根据教育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 中央苏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教育工作服务, 抓好自身建设, 提升教员队伍, 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 为苏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1. 根据教育者先受教育的需要, 切实抓好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教育。

中央苏区教育发展最大的困难是缺乏教师, 建立一支革命的教师队伍是中央苏区教育发展的关键。在1932年2月至8月半年的时间里, 临时中央政府有四次常委会讨论创办师范教育的问题, 可见当时对培养工农教师的重视与紧迫性。中央苏区从中央到地方都创办了许多师范学校, 有高级列宁师范学校、初级列宁师范学校和短期列宁师范学校, 形成了由中央、省、县办的多层次和多规格的师范教育体系。中央苏区还开办了很多培训班, 在苏区管辖下的江西、福建省, 1933年寒假 (即1934年初) 就开办了小学教员训练班60个。广昌县1932年8月开办列宁师范训练班, 集中全县100多人学习了两个月, 充实和加强了全县小学教员队伍。苏区还积极改造利用旧知识分子为中央苏区教育服务。1929年, 红四军党部在《告商人及知识分子》布告中明确宣布:“知识分子若肯参加革命, 工农阶级均可收容他们, 依照他们才干的大小, 分配他们适当的工作。”[8]临时中央政府还专门发出了《征求专门技术人才启事》, 广泛征集人才。如原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军医处长陈厚仪, 在参加“宁都起义”加入革命队伍后, 就担任了红军卫生学校的校长, 增强了苏区的师资力量。

2. 根据艰苦的现实条件需要, 坚持走群众路线、勤俭办学的道路。

中央苏区从建立伊始就处在战争与动荡环境中, 赣南、闽西等又都是地贫民穷、文化教育落后的地区, 缺少教育经费, 缺乏文化教育用品, 条件十分艰苦。中央苏区在建立与发展教育过程中, 依靠广大革命群众, 克服种种困难, 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勤俭办学的道路。1931年到1933年间, 毛泽东在《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和《才溪乡调查》中, 提出文化教育要走群众路线, 依靠群众办学, 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地进行普及教育和扫盲教育, 学习内容从实际出发, 采用互教互学的群众路线的学习方法, 这为根据地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苏区教育还面临物资匮乏的问题, 必须把有限的物资资源用在开展教育最需要的地方, 这一切都依靠群众和师生自己动手来解决。如中国工农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等校舍, 都是干部和学生自己建造的;小学的校舍不少是破旧的祠堂或庙宇, 有的就在农家院子里上课。教室里没有桌椅, 有的学员从家里自带, 有的就席地而坐;没有粉笔和黑板, 就用木炭在地上画, 用树枝在地上写。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 学员顽强学习, 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效。依靠群众办学、勤俭办学是中央苏区发展教育事业的一项伟大创举, 结束了过去教育被少数反动统治阶级垄断的历史, 推动了根据地的建设和革命斗争的发展, 使中国新民主主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参考文献

[1]苏维埃中国.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翻印本, 1957:285.

[2]老解放区教育资料 (一) .1981:27.

[3]苏区教育资料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1:237.

[4]苏区教育资料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1:224.

[5]苏区教育资料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1:240.

[6]识字运动的办法 (1931年) .徐特立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56.

[7]蒋南翔.伟大的人民师表——徐特立同志105周年诞辰纪念.教育研究, 1981, (10) :4.

上一篇: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下一篇:精密排种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