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配置工程

2024-07-09

水资源配置工程(精选十篇)

水资源配置工程 篇1

关键词: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配置,准市场机制,需水管理,应急管理

南水北调是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超大型调水工程。自2002年开工以来,累计完成投资1 417亿元,约占在建工程总投资的三分之二;中线京石段工程3次累计向北京供水11.7亿m3,目前仍在继续供水,高峰时期,南水北调所调之水约占北京居民用水的60%,保障了首都北京的供水安全;东线治污规划426个项目已全部完成,水质持续好转[1]。随着东线、中线于2013年、2014年相继竣工的时间日益临近,北调水的合理配置问题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

早在2002年,《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就已指出,主体工程按照“政府宏观调控,准市场机制运作,现代化企业管理,用水户参与”的原则设计管理体制。随后,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对此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有关理论成果很多,例如,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多目标模型[2]、南水北调中线水量分配准市场模型[3] 、南水北调水银行式交易模式[4]、基于期权的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配置方式[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与受水区同枯遭遇的对策措施[6]等。

从实践来看,因大型调水工程具有自然垄断性,加上多目标特征、准公共物品属性和利益主体复杂等原因,水资源管理难度很大,我国已建大型调水工程运行中普遍存在着水资源分配效率低下的问题,要么工程沦为“晒太阳”工程,出现输水工程设施闲置与受水区水资源短缺并存的现象;要么引发大调水、大浪费的恶性循环;或是产权主体模糊导致“公共池塘”增大、“公地悲剧”再现等。国家高额投资兴建的调水工程配置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时空配置潜力。目前,国内外现有大型调水工程的规模、复杂性均难与南水北调工程相提并论,可供借鉴的管理经验十分有限,迫切需要创新管理机制。本文拟对南水北调水资源配置机制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国内大型调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1南水北调水资源配置需要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重大基础设施的战略地位要求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南水北调不仅缓解京津冀地区缺水的问题,更是中国优化水资源战略性配置的骨架工程,是关系到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重要工程[7]。这一工程是从国家全局出发安排的重大生产力布局,是政府行为和作用的重大体现。因此,政府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不可替代的,也只有政府才有责任和能力组织建设对整个国家的宏观资源配置有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项目。国内外经验证明,如此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政府决策、协调、支持是关键,必须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8]。

与国内其他大型调水工程不同的是,超大型调水工程——南水北调,范围之广、线路之长、配置之复杂均“首屈一指”,尤其是它涉及中央各部门之间、中央和沿线地方各省之间、沿线地方各省之间、各省内部各部门之间等诸多关系,涉及水政治、水安全、水环境、水经济等多个方面,既是水资源的调剂问题,更是权利和利益的再分配问题,因此,工程运行中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非常重要[4],主要体现在制订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协调调水区和受水区的利益关系,协调各省(直辖市)间的关系,协调调水与防汛、抗旱关系,协调移民搬迁安置,监督公司运行,制定合理的水价政策,建立节水型城市和社会,水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与此同时,在南水北调的水资源配置过程中,应遵循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商品属性特点,适度发挥市场机制(价格机制、水权流转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不但有利于受水区节约用水,也有利于促进北调水与当地水的联合运用,更有利于北调水的合理分配。水市场是一种准市场,南水北调工程的企业法人不能单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是应以实现供水目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工程正常的良性运行为主要目标[8]。在中央与地方、受水区与调水区、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保护、公益性与市场化之间的诸多冲突中,如何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关系到能否全面发挥调水工程的时空再配置作用,关系到调水工程的成败,意义重大。

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丹江口水库年供水曲线的波动幅度较大,其输水总干渠横跨的四大流域,年来水量丰、平、枯各不相同,受水区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衡性与随机性特征明显,且南北同枯的年份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在中线工程的运行管理中,尤其是极端气候条件下,调水资源的分配、动态协调管理以及多省区的利益合作关系协调等方面,均离不开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单纯政府指令、计划性的分配,或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做法,都是不可取且行不通的。

2南水北调水资源配置需要供水管理与需水管理相结合

从世界范围来看,水资源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管理不善。在实现高效用水的节水目标中,管理因素的作用与技术因素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9]。国际上先进的水资源管理经验表明,水资源配置的实质是提高水的分配效率和利用效率,应加强由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实现供水管理和需水管理的有机结合。

长期以来,我国水资源管理大多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的供水管理模式,即重开源,“以需定供”,随着水利工程不断兴建,工程难度愈来愈大,成本不断增加,完全依靠增加工程解决水资源问题不再可能,而且随着径流开发强度加大,产生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由于供水管理的基本思路是将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解决寄托在增加水源供给上,忽视用水者节水的能动性,其结果是水资源浪费、利用效率低下,水资源供需矛盾无法得到有效缓解。需水管理是综合运用行政的、法律的和经济的手段,规范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人类行为,进而实现对有限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它强调把水资源作为一种稀缺的经济资源,对水资源的优化利用着眼于现存的水资源供给,而不是自发的、向新的供水能力投资以满足未来的用水需求[10]。

以调水工程为例,作为水资源时空再配置工程,其实质是提高水的分配效率和利用效率,可通过供水管理和需水管理的有机结合得以实现。传统的供水管理大多是分水口按照既定调水计划实施供水,调节机制僵化,属于“一次性分配”模式;因缺乏产权主体的明晰、缺乏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缺乏灵活的市场调节及动态的“二次分配” 机制,它对于水文现象的周期性波动带来的供求变化不能及时地反映,尤其是对受水区中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并存的矛盾无法进行动态调节,因此,不利于实现有限调水量的更合理配置。与供水管理相比,需水管理追求“以供定需”,重节流,重用水效率,重视运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手段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是以水价、水权、水市场为核心的制度建设。需水管理是通过价格机制、水量管制策略、水权流转或交易等途径,调配不同地区、不同用水部门的用水效率,进而达到节约用水与有效分配水资源的最终目标[9]。

对受水区而言,所调水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缺水问题,各地要立足于当地节水的基础上接受调水,需要加强公众的节水意识教育,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始终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加强受水区的需水管理十分必要。国内已建调水工程中高价调水无人用或大调水、大浪费的现象,不仅由于水价机制不合理导致的当地水与调水联合利用缺失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和调水工程重视供水管理、忽视需水管理分不开。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过度依赖政府决策和管理的供水管理体制向适度发挥市场机制的需水管理体制转变阶段,亟待建立成熟的需水管理制度,这也为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南水北调中线来看,由于汉江水资源丰枯变化较大、受水区水资源时空分布差异明显以及没有在线调节水库等特点,无论中线水源地供水是否充足,受水区都有可能存在局部或大范围的供求矛盾,需要实时地对调水量进行动态调配,从而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应实行供水管理与需水管理的有机结合,即无论中线工程供水充足还是供不应求,都可以依托中线水源地、输水工程设施及沿线水库的可利用调蓄容积,通过运行良好的决策管理系统,在调水工程统一管理平台下,适度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与水量余缺双方的协商作用,促成水资源的合理流向,使南来之水在受水区实时得到优化配置。

3南水北调水资源配置需要应急管理与常规管理相结合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中确定了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各省、直辖市多年平均分水量指标,这是南水北调水量调度的基本依据。但在实际调度中,由于受水文气象因素不确定性影响,若只考虑分水比指标,结果往往是某些省、直辖市的分水量大于其需北调水量,而某些省、直辖市的分水量小于其需北调水量,不能充分发挥调水工程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11]。在遭遇极端气候条件下,还需要适时启动调水工程实施应急管理机制,仍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以下3种情况尤其应加以注意。

a. 水源地枯水时,可实施调水工程应急管理机制。水源区来水丰枯差异大,丹江口水库最多一年来水785亿m3,最少一年来水142亿m3,极大极小值比高达5.5;经过丹江口水库调节后,陶岔渠首最大一年可调水量123亿m3,最小一年56亿m3,相差一倍以上,时段最大可调水量420 m3/s,最小为0。可调水量年际、年内变化剧烈与受水区城市持续稳定的供水要求相矛盾,且中线工程缺乏足够的调蓄工程,水资源调度难度很大[11]。因此,遭遇水源地枯水时,需要实施调水工程的应急管理机制。

b. 南北同枯时,可以考虑实施调水工程应急管理机制。水源区与受水区发生枯枯遭遇的概率约为20%,且当水源区出现连续两年以上枯水年时,受水区也多为平水年或枯水年[12]。遇到这种情况,也要考虑实施应急管理。

c. 供求不平衡时,也可以考虑实施调水工程应急管理机制。即使水源地供水正常,但受水区各流域来水量不同、需水量不同,如若出现局部调水量供不应求、局部调水量供过于求时,或是部分受水区因产业结构调整、节水能力提高、北调水与当地水联合利用后调水需求减少时,完全按照同比例削减供水额度的方法,不利于全面发挥调水工程的时空配置作用。尤其是调水工程与受水区用水户没有建立长期的用水协议,对受水区来说,供水没有保证;对调水工程运行管理单位来说,存在用水户缺失的风险;在水源地或受水区的枯水季(期),用水纷争会很严重[12],这些问题将会给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带来更多困难。

中线工程的调蓄,是靠众多“离线水库”来进行补偿调节,即利用线路东西两侧现有的水库和洼淀(19座)向城市供水,总调蓄库容为67.5亿m3,可充蓄的调节水库、洼淀调蓄库容为10.9亿m3。这就需要在整个受水区进行统一调度,但在水库产权各有归属而且外调水、当地地表水、地下水水价不一致的情况下,实施起来有相当的难度[7]。在极端气候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调水工程的配置功能,实现整个受水区范围内的水量丰欠互补、互通有无,既是水资源应急管理的必然要求,也应是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供水管理与需水管理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资源应急管理需要多部门合作、多方面密切配合,确保国家对水资源的统一配置,通过行政协调、计划协调、经济协调、政策协调等方式,辅以价格机制、补偿机制、水权转让机制等准市场机制及需水管理策略,调动各方利益主体的积极参与,以调水、输水设施为依托,以先进的决策管理系统为技术支撑(包括水源地、受水区的水情预报,水源地可调水量的预测,受水区需水量预测、各分水口需水信息的收集,供水调度管理信息等),借助渠道自动运行控制方式,建立相应的应急管理机制十分必要且有可能。受水区多流域、范围广、自然-社会-经济综合因素复杂,这种应急管理机制的启动,增强了调水工程的保障程度,有助于实现总干渠的良性运行,它不应单纯地针对水源地供水不足这一个原因,还可以作为一种常态的水资源管理模式而长期使用,应急管理与常规管理相结合是发挥南水北调工程时空配置作用的必然选择。

资源配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论文 篇2

一、工程造价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性

在施工阶段中所涉及的地质条件、物价、工程量以及天气情况都会对工程造价的应用产生一定的影响。对物价条件、天气条件都是所不能控制的,只能根据当时情况进行具体实施,工程量的变化只有来源于工程的变更情况,能够进行具体的细化预测。工程造价与工程施工情况有直接的影响,在工程的施工阶段要着重对工程的变更进行严格控制,这样就不会产生实际施工造价超出造价预算的情况。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重要内容,施工管理的有序程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的达成情况,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施工单位在工程合作达成后需要对施工合同进行强化管理,对于所签订的合同好需要谨慎审核。在所签订的双方约定的协议中首先需要规定的是所承包的内容、范围以及所要建设的标准。对工程的中所涉及的主体、装修、电气、给排水等需要予以明确细则。对于工程承包的细节以及承包中所涉及到的内容需要做到施工时资料完善,对合同内容要表述清楚,避免出现因理解误差导致纠纷发生,对工程造价能够进行合理管控。合同文件需要在施工合同签订完之后进行整理,对相关的资料进行相应的分类存档,保证合同文件的完整性对工程造价成本的控制起到有效的支持。合理的施工方案,对工程成本的节约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这需要从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方案,并通过对经验案例的分析对比,进行优选确定。实际工程方案中是通过实际工程的特点、规模、性质、工期、材料、机械设备、地址条件以及运输方案等方面的要素来进行制定的。在对实际工程的应用中,可通过对脚手架的选用上进行分析,不同形式的脚手架都具备各自不同的特点。我们在选用时应针对所施工的技术条件入手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提高资源的高效利用,对相应的资源进行整合配置,加强对施工的安排,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施工的安全。通过对施工的合理安排,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能够经济利益的提高,实现技术施工在实际中应用。通过对施工工期的安排能有效的降低施工的成本,工期的长短与成本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工期越长成本越高,工期越短成本越低,通过对工期的`合理掌握能使工程成本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范围之内。在对工期的规划中要充分把握工期和造价之间的关系,对工程进度进行合理安排,避免因出现工程进度的不合理进行造成的对施工材料、机械设备、劳动力等方面的浪费。工程的施工需要本着降低成本,施工合理的原则进行,使工程在既定的工期内顺利完成。工程建设管理人员需要对签订的工程合同的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对针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维权。正确合理地进行工程维权需要对多方面的内容进行理解,包括施工的图纸、施工的合同、技术型规定、协议内容等方面。充分地对合同进行理解能为合理维权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为己方建立良好的信誉保障,对相关程序的执行能够做好相应的准备。维权是一个对证据的搜集整理的过程,原始资料的搜集在维权过程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对理赔工作的进行能起到支柱作用。实际工作中需要发挥各单位的关联作用,在对维权过程中证据的搜集提供配合,最终在工程造价成本上实现优化。

三、提高工程造价的费用优化

工程建设中占最大比重的是施工中的材料费用,占总造价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提高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需要首先加强材料费的控制,从材料的选购方向出发需要采购质优价廉的工程材料,并与供应商达成长期合作保证材料的质量。在对材料的运输中也要尽可能降低成本,实行合理的组织,减少中间环节的浪费。合理的进行材料的采购,减少资金的闲置,使材料的储备达到合理的状态也是有效控制成本的方式。对工程建设中的材料进行有效管控,避免因使用管理不当造成的材料的损失,这也是对材料成本控制的有效方式。在工程造价中,人工所占费用能占到20%,通过对人工的优化选择能够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不同的人工选择所产生的劳动力水平也会有所不同,施工的技术水平也会产生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对施工队伍的选择上要突出技术性强、经验丰富、有实力等特点,这对施工质量能够起到良好的保证,并且能够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通过对施工队伍的技术管理、劳动力的合理分配能够有效地增强劳动的效率,降低工程造价费用。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还需使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能否发挥机械设备的最大应用效率对施工成本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在施工建设中对机械设备的应用能够增强工程材料的调度水平,通过对机械的高效率运用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还需对设备进行良好的维护管理,减少设备的闲置时间。做好设备的检修工作,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对操作人员的合理安排使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发挥到最大程度。在建筑施工中对塔吊的使用要充分考虑到塔吊的运转,通过对塔吊覆盖范围以及运作时间和人员数量的合理安排能够充分发挥塔吊的最大使用效率,降低机械使用成本,减少工程造价。因此,通过对使用的机械设备的合理运用能够在不影响工程进度的情况下,提高工程的进度,减少机械使用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造价实现优化,降低工程费用。

四、结语

水资源配置工程 篇3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市场需求减少,施工企业如何有效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成为继续生存发展的关键。本文以建筑工程材料使用优化为主线,对工程成本进行研究,以期在满足合同要求的情况下增加企业收益。

关键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材料管理

一、建筑工程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材料预算计划编制不合理。在工程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材料,材料采购通常是通过招标的形式进行供应商的选择,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往往在招标之前缺乏对材料费用进行合理的预算,随着工程进度的不断推进必然会导致工程成本的增加。

(二)材料验收及使用不符合要求。(1)验收把关不严。在材料进场验收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现场验收人员渎职或因收取供货方的好处而懈怠查验,致使材料数量不足或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2)材料使用计划编制不符合施工实际需要。(3)材料使用不合理及浪费。

(三)材料储存保管中出现的问题。材料储存是材料管理的中间环节,储存环节一旦管理混乱、把关不严,将导致整个材料管理的混乱。

二、建筑工程材料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通常建设工程项目具有施工周期短、工序衔接紧密、材料使用种类较多等特点,这就为材料预算编制带来了许多困难,项目预算人员既要肩负施工算量、合同管理、核对工程量等诸多工作,由于以上原因从而导致材料预算的编制缺乏准确性。(2)材料进场验收和材料使用过程监督一般是由项目物资部和工程部进行负责。导致材料验收及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足,对进场材料的规格、尺寸、外观、性能等没有正确的概念。其次管理人员工作态度存在问题,对进场材料及对材料使用过程的浪费情况不闻不问,疲于管理。再次,管理人员数量不足,许多工作无暇顾及。(3)材料储存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许多施工项目普遍存在没有材料进行分类堆放及采取必要的保管等措施,这样既不符合绿色施工要求也不符合文明施工要求。

三、根除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活动中不良行为的对策

(一)合理的编制材料预算、采购计划。针对材料预算编制不合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该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方面的专家或经验丰富的预算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也可以通过总结以前同类型项目的经验,采取科学比较法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材料预算进行大概的估算。

(二)加强材料进场验收工作。(1)在材料进场时,根据进场计划、送料凭证、质量保证书或材质证明(包括厂名、品种、出厂日期、出厂编号、实验数据等)和产品合格证,进行数据验收和质量确认,做好验收记录,办理验收手续。(2)材料质量验收工作,要按质量验收规范和计量检测规定进行,严格执行检验品种、型号、质量、数量、证件制度。(3)要求复验的材料要有取样送检证明报告;新材料未经试验鉴定,不得用于工程中;现场配置的材料应经试配,使用前应经认证。(4)材料的计量设备必须经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定期检验,确保计量所需要的精确度,不合格的检验设备不允许使用。(5)对不符合计划要求或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应更换、退货或降级使用,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

(三)采取必要的存储保管措施。在材料进场之后,进库的材料须验收后入库,按型号、品种分区堆放,并编号、标识,建立台账;材料仓库或现场堆放的材料须有必要的防火、防雨、防潮、防盗、防风、防变质、防损坏等措施;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材料,应专门存放,专人负责保管,并有严格的安全措施;有保质期的材料应做好标识,定期检查,防止过期;现场材料要按平面布置图定位放置,有保管措施,符合堆放保管制度;对材料要做到日清、月结、定期盘点、账物相符。

(四)材料的合理化投入。(1)施工方案已确定、有节点、时间限制的材料,必须零距离组织管理,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制定目标奖罚措施。(2)对于甲乙双方需要共同确认的材料提前进行沟通,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对于由于业主方原因造成的工期损失做好记录,为将来工期索赔做好准备。

总结:本文对工程材料购、用、存等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工程材料的合理化使用提供了相应的建议,减少项目各个阶段的材料浪费现象,实现工程成本的降低。

参考文献:

水资源配置工程 篇4

1研究的意义

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贯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4大流域,涉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市),流域间和地区间水事关系复杂,调水与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等存在矛盾,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部门在利用外调水和本地水之间存在着竞争性和偏向性,水源区和受水区的来水情势、需水情势季节性变化大,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其水资源调度涉及复杂决策问题。对于如此多流域、多地区、多部门和多目标的水资源大系统,如何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水资源,协调各地区、各部门、多目标之间的水资源供求关系,进行科学、合理、高效的调度,充分发挥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是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配置与运行调度管理中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决定南水北调工程成败的关键问题。

与此同时,“四横三纵”(四横:海河、黄河、淮河、长江;三纵: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大水网的形成改变了原来以四大自然水系为水资源条件的社会形态格局,这不仅会改变工程的直接和间接受益区内的产业结构、产品(工业、农业等)结构、企业结构等,而且会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直接影响,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另外,南水北调工程主客水交融,新建工程和现有工程交错,工程建设既有主体工程又有配套工程;既有水源工程又有输水工程,工程建设整体性、连续性要求高,建设协调难度大;工程时空跨度大,水资源配置关系十分复杂,给我国水资源的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因此,在较大范围、较高层次上对当地的水资源和引江水进行合理配置,在工农业、城市生活、生态环境之间进行合理配置,避免出现“大调水,大浪费,大污染”,提高经济效益,改善业已严重恶化的生态环境,保障受水区城市和工业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这些问题研究的科学理论与方法体系,不仅对保证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价值,同时对工程建成后的水资源高效综合利用,以及生态环境安全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跨流域调水国内外研究现状

跨流域调水是实现水资源在一个国家或一个特定区域内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世界各国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了这一手段。截至20世纪末,世界上先后有20多个国家实施了跨流域调水工程[1]。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建设水平与规模上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只有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堪称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

2.1国外研究现状

系统理论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应用,源于20世纪40年代Masse提出的水库优化调度问题[2]。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系统分析与优化技术的引入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水资源系统模型技术迅速发展起来。Maass等人在1962年提出了模拟技术在评价流域开发经济指标中的应用实例[3]。D.H.Mark于1971年提出了水资源系统线性决策规则后,采用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水资源系统问题更为普遍[4]。1974年J.L.Cohon和D.H.Mark对水资源多目标问题加以研究并应用[5],1977年Haimes[6]对地表水库、地下含水层的联合调度的多层次管理技术使模拟模型技术前进了一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于1979年完成的对阿根廷Rio Colorado流域的水资源开发规划是最成功和有影响的例子,其中应用模拟模型技术对流域水量的利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多目标规划理论、水资源的数学模型方法等[7]。此后,大系统理论在水资源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与发展。

1994年6月,在德国的Karlsruhe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主持和国际水资源协会(IAW)与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协办,召开了“变化世界中的水资源规划”国际学术大会,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得到广泛重视。1995年在美国Colorado州召开的第21届国际大地测量及地球物理学联合大会(IUGG)中,在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举办的专题学术讨论会中,许多学者交流了流域尺度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的模拟和管理,其中涉及可持续水质水量管理的应用实例,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专家系统及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等。1996年10月底在日本京都大学召开了“国际水资源及环境研究大会:面向21世纪新的挑战”。大会在11个专题方面进行了学术交流,其中水资源与环境管理中的多种不确定性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1997年4月,在摩洛哥召开的第5届国际水文协会(IAHS)科学大会上举办了“不确定性增加下的水资源可持续性管理”专题学术会议[8]。2000年3月,全世界140多个国家的首脑或部长及3 000名科学家出席了在荷兰海牙召开的“第二届世界水论坛及部长级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水的安全:从洞察到行动”,提出21世纪水安全面临7个主要挑战:满足基本要求(meeting basic needs)、保护生态(protecting ecosystems)、食品安全(securing the food supply)、水资源共享(sharing water resources)、处理灾害(dealing with hazards)、水的价值(valuing water)和科学管水(governing water wisely)。[9]

迄今为止,水资源系统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研究与发展。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逐步从服从于经济发展,过渡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水资源高效利用与节水技术在缺水地区得到广泛重视与研究。

2.2国内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围绕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问题,我国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原国家科委从1982年开始,将“华北水资源研究”项目连续列入“六五”、“七五”、“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对华北地区水资源分布规律、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和发展预测均作了全面分析研究。特别是在“八五”期间,在原有与美国东西方研究中心环境与政策研究所合作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水资源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区域水资源供需分析方法和基于宏观经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运用多目标理论解决了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使水资源的研究水平得到进一步发展[10]。在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中,讨论了水资源合理配置及承载能力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根据我国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时空分布差异大,与人口、生产力和矿产资源的匹配不理想,生态环境脆弱等特性,分析了区域发展的水资源的保障作用,提出了定量研究区域发展的水资源支撑能力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并进而对我国各区域发展的水资源支撑能力进行了分析和判断[11]。

关于水资源方面研究的主要趋势,表现在进行水资源承载能力量化计算与建立面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两方面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与方法。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将水资源系统分析方法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思想相耦合,进行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一体化管理理论体系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标体系研究;将数字流域、GIS技术与传统的系统分析模型相集成,形成具有不同时空尺度与广泛适应性的多功能流域防洪、水资源规划管理与高效利用决策支持系统;在对生产和生态过程中水消耗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模式,进一步研究节水灌溉与农业生态效应之间的关系,提出符合实际的指标体系与实用技术,并在水利与农作措施结合方面形成新特色;大力开展跨流域调水规划与管理、跨流域调水与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的关系研究。

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保障,尤其对于南水北调这样的工程,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目前,国内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开展了许多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如河海大学与江苏省水利厅合作,就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管理体制问题进行了研究[12],课题研究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系统论、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全局出发,从南水北调的东线江苏段工程的新工程建设和现状工程经营管理着手,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的管理体制进行设计,并结合现状提出对策建议及发展战略,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的建设与运营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又如,河海大学与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合作,就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苏鲁省界段工程管理体制问题进行了研究,课题研究在国家基本明确了东线一期工程投资机制和建设管理体制的条件下,针对南水北调省际交接水的控制管理和东调南下防洪调度管理运用两项要求,从法律、管理和经济等方面研究了省界段工程管理运行模式,提出了管理机构设置方案和运行管理方案,并分析了这种管理体制的利弊[13]。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水的“准市场”配置机制要求和贯彻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原则,以及南水北调管理体制与现有管理体制的衔接。

3研究的目标与主要内容

3.1研究目标

南水北调一期工程水资源配置关键技术的研究目标是:遵循水资源的自然规律和价值规律,按照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要求,紧密结合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水资源配置的实际需求,统筹考虑调水区和受水区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在国内外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水资源配置的关键技术,以更好地指导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充分发挥工程综合效益。

3.2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内容侧重于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中政府层面的水资源宏观配置,以及与水资源宏观配置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

专题一: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受水区水资源配置研究。针对东线、中线工程的差异,考虑“当地水”与“外调水”、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关系,以及东线工程的水质问题和中线工程的水量问题,分别构建相应的受水区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运用上述模型,分别对东线、中线工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进行实证分析,结合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专题二:南水北调一期工程水资源配置与调度管理程序和调控机制研究。从政府行政监管层面与工程运行管理层面,提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运行管理的总体框架及机构设置,并从协商机制和水市场的角度出发,对调控机制进行细化研究。同时,针对南水北调东线省际用水工程的特殊情况,提出苏鲁交界南四湖运行管理的模式。

专题三: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受水区多种水源合理配置的价格政策研究。分析南水北调工程水价的影响因素与构成,设计南水北调工程供水的两部制水价模型;探讨南水北调工程各口门成本费用分摊方法,构建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基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边际成本水价模型和改善水资源保护的完全成本水价模型。结合南水北调工程的实际,进行多水源水价实证分析,提出相应的保障机制。

4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4.1技术路线

根据项目研究的特点,依托国家部、委、办等有关单位,进行国内外文献资料和工程前期可行性研究情况的调研,从微细着手,融入宏观建模思想,进行深入的机理、规律、理论、方法和计算分析技术等方面研究,及时开展学术讨论和交流,并进行凝练和总结。简要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4.2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突出定量分析的原则,使成果更具科学性;采用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突出宏观分析的原则,使成果更具有决策性;采用基础研究与基础应用相结合,突出基础研究的原则,使成果更具有普遍性;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突出规范分析的原则,使成果更具系统性。

研究工作在具体的理论与方法上,力争体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机结合。在社会科学方面,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经济发展理论,将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本项目研究,符合我国水资源配置发展的实际和趋势,并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在自然科学方面,把系统科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理论及方法运用于本项目研究,使整个研究工作思路清晰、技术先进、方法科学、体系完整,以提高整个项目研究工作的技术水平。

5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5.1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方法

a. 构建了跨流域多目标规划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在跨流域多目标规划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构建与方法提出的过程中,以受水区的GDP最大化、受水区的财政收入最大化、供水公司的净效益最大化和受水区的总缺水量最小化为目标,充分考虑了水资源的资源禀赋条件、开发利用状况、水资源配置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影响等,着重体现出受水区区域内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近期与远期的协调发展,不同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发展效益和资源效益在社会各阶层间的公平分配等。同时强调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方式应充分体现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相结合,宏观运行与微观操作相结合。考虑了“当地水”与“外调水”、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考虑了东线工程的水质问题和中线工程的水量问题。突出了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方式,即:不同水源的利用优先次序原则和不同水源利用的合理顺序,现有水库参与调蓄与配置的可能性,外调水与当地水进行互补的条件和提高供水保证率的措施。

b. 提出了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受水区多水源水价模型。在全成本水价的基础上,考虑南水北调供水工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以及丰枯季节变化,分别设计适合东、中线工程的两部制水价模型。①容量水价与容量调节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丰枯水价模型,此模型适合于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口门水价的核算,并以供水保证率P=95%作为所有数据计算的基础;②基于定额的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模型。此模型适合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口门水价的测算,并以供水保证率P=95%作为所有数据计算的基础。

根据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将形成当地地下水、地表水、工程水和南水北调工程外调水等多种水源供水的格局,提出了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多水源水价定价机制,建立了合理的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多水源水价模型:①基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边际成本水价模型,②改善水资源保护的完全成本水价模型。

5.2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实证

a.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通过合理配置水资源,受水区内各城市缺水状况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江苏省达到了供需平衡,山东省缺水率下降了60.62%,目标值都明显优于优化配置之前的相应指标。与此同时,受水区供水量与需水量的协调度达到0.997 1,区域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的协调度达到0.782 7,区域经济发展与水环境的协调度达到0.791 8,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指数为0.786 1,总体协调情况良好。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看到水质因子和水环境容量约束对目标取值均有一定的影响,而水环境容量约束对总供水量的配置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b.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通过合理配置水资源,受水区内各城市缺水状况均得到明显改善,目标值都明显优于优化配置之前的相应指标。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到的启示是,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实施、运行中,不仅要优化配置各受水区的水量,而且也应重视对工程的可供水量的调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水资源配置效果。

5.3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保障

a. 提出了跨流域调水及配 置调控管理模式。首先,在政府行政监管层面和工程运行管理层面,分别构建了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调控管理体制框架,以实现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化运作的有机耦合;其次,建立了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运行管理调控机制,包括赋权制度、水权初始分配——协商机制、水权再分配机制——水市场,实行行政和市场两种手段的耦合,形成多机制共生的水资源调控体制。

b. 设计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管理体制方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以国家为投资主体的前提下,在省级之间或流域之间实行国家宏观调控、股份制运作、企业化管理的企业管理体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工程可供选择的管理体制方案,即:企业法人管理体制和“一局两制”混合型管理体制,对两种管理模式从管理体系、组织机构的性质与职能、股本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设计、描述、对比和选择。

c. 构建了南水北调东线省际用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基于利益相关者、区域博弈和产权关系等几个方面,构建了省际用水工程运行管理的创新模式——混合型“开发区管理”模式,即:兼有行政、服务和适当的经营功能,其形式是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组成领导小组,下设一个流域管理办公室和一个水利资产管理集团公司,由流域管理办公室负责行政事务,集团公司负责苏鲁省界段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6结语

生态水利与城市水资源科学配置 篇5

生态水利与城市水资源科学配置

在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生态水利研究的基础上,对生态水利的内涵、理论框架及实践原则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对城市水资源的配置进行了分析,认为要把生态水利的.发展观充分渗透到城市水资源配置的规划、设计、实施、管理各个层面,提出了基于生态水利思想的城市水资源科学配置的理论框架.

作 者:李戬 刘静玲 杨志峰 LI Jian LIU Jing-ling YANG Zhi-feng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5刊 名:水利水电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年,卷(期):200536(7)分类号:X24关键词:生态水利 城市水资源 水资源配置

水资源配置工程 篇6

摘要:水资源优化配置是需要利用大系统的理论思想进行分析研究的重大问题,其中从水资源配置最终目标风险与风险因素上来讲,可以有效识别水资源优化配置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风险因素,进而建立科学化的水资源配置目标风险的研究模型。之后在此前提下给出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此外能够获得利用引江济汉补偿工程在有效提升南水北调后汉江中下游枯水年以及平水年资源配置方面的综合效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中线调水工程中汉江中下游缺水情况带来的严重不利影响。

关键词:水资源;优化配置;目标风险;方法

目前,在科学发展观以及节能减排思想的指导下,目前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已经逐渐成为水资源可持续性利用工作当中的关键部分,可以有效保障目前的生态用水实际需求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促进水资源在配置工作中的科学化,还会有效提升资源分配的实际效率,实现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而保证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管理系统的平衡。现阶段,在水资源方面现代化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应用指导下,实现水资源有效配置的相关理论资料也已经取得了快速发展。

一、水资源配置在风险涵义与影响因素上的分析

从水资源配置涵义上来看,主要是指借助对水资源系统的详细分析以及宏观方面的经济分析、相关技术方法等,有效采取节水手段、治污手段以及水资源开发手段,合理分配在多地区、多用户及上下游之间地表水与地下水等多种水资源,进而最大程度的满足生态环境基本用水需求。也就是说,实际降雨径流、水资源的地下水条件以及社会发展情况具备一定差异,则产业结构的具体用水情况也会存在相应不同,进而影响水资源配置方案的顺利实施与实际执行效果,甚至会存在较大风险。

从水资源配置风险角度出发,主要是指在水资源系统工程因素、管理因素以及用水因素影响之下,水资源的配置工作始终与预期想要达到的存在一定的差距。概括说来,将会对水资源配置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相应的自然资源因素、工程技术因素、生態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以及科技管理因素等,各个方面尽管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又有一定的相互关联性。在这种情况下,就应按照所存在的不同属性实施有效归类。

(一)自然条件因素方面的识别

水资源配置期间,不仅降雨情况以及径流情况等可能使得其产生风险。另外,其中的生态环境变化以及水资源变化也存在直接的联系,进而可以反映到需水量上。与此同时,我国生态环境中的需水量与降雨径流也有着密切联系,故降雨径流量发挥着非常强的水资源配置作用。

(二)在社会经济因素上的科学识别

从水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风险因素角度出发,经济活动所存在的不确定性将会影响到水资源的配置工作,具体来说,我国人口的增长将会给水资源的利用产生重要影响,工业方面的产业升级与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日益变化,在农业方面需水量的增多等都会严重影响到我国水资源管理情况,不利于水资源的配置,进而关系到相应的水资源配置效果。虽然在目前社会发展速度以及相关政策指导下,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以及产业结构升级、日常生活工业用水量是维持稳定关系的,然而仍然存在部分因素,例如农业用水量等会严重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三)在管理因素方面的识别

从水资源管理角度出发来阐述水资源配置,加强水权管理、水价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等方式都属于比较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方式。按照现代社会发展状况以及技术进步情况、观念发展情况来说,初始水权仍然不明确,且相应的水价体制还不成熟。综上所述,上述因素虽然能够引起水资源的配置风险,然而因系统的详细准确描述还比较缺乏,所以暂时可以忽略不计。

二、水资源配置模型和配置分析方法

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之前坚持的经济发展观念与所应用的发展模式,在水资源管理以及开放利用方面只是追求经济效益,必然引发环境质量水平的日益下降与水资源浪费消耗严重,进而给社会效益带来较大破坏,并且不符合现代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合理要求。任何的发展要想始终保持稳定性,就要兼顾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相结合的效益,达到水资源循环利用目标。

(一)配置模型中的目标函数论述

在目标函数的研究期间,我们可以假设流域被划分成了K个子区,而且可以利用k=1,2,…,K进行表示,其中子区k中I(k)个水源以及J(k)个水资源利用部门。

1、在经济效益目标方面的分析研究。

具体公式可以表示成:

其中公式中的GDPw(k)可以表示为水资源配置过程中对第k子区的GDP实际贡献值,之后再在我国的水资源规划以及水资源管理工作中有效借助GDP情况与用水量关系表示(利用数据统计研究线性拟合系数r2>0.8)。

公式当中的J(k)属于子区k对我国GDP发展贡献部门集合;φj主要是指我国相关的用水部门j在实际供水效益方面的准确化分摊系数,而且,一般情况下我国农业系数控制在0.25~0.60,工业系数在0.08~0.12之间,具体情况可以进行具体分析后确定。而ωk属于子区k所属的权重系数,我们可以借助专业化的AHP法进行科学化计算得到;其中Bkj说明属于子区k所在的用水部门j单位产值系数,gdpj我们可以认为是用水部门jGDP贡献占产值比例的相关系数,必须要借助专业化统计年鉴来推求;xkij属于供水水源i在向相应子区k部门j实际供水量情况;αki可以表明子区k的水源i次序数值系数。

2、从社会效益目标上的论述

基尼系数含义,能够通过对用水部门的供需水比值来反应公平性情况,从而有效定义水资源的社会效益最终目标:

式中:W(k,j)可以表示为子区k部门j供水量;D(k,j)属于子区k中j需水量情况,而K则属于子区总数;m属于部门总数;其中k,k′可以分别表示成子区的k,k′;j,j′属于用水部门;M可以有效表示成任意子区以及部门实际供水量数值以及需水量数值之间的比值总和。

3、从生态效益未来发展目标上实施详细分析

子区BOD排放数量和的最小值:

公式当中:dkj属于k子区j单位废水中生化需氧量最终含量;pkj属于k子区j污水排放的最终系数。

(二)从具体约束条件上的论述

1.供水约束情况的具体分析

式中:Wki属于水源i所分配的k子区供水量。

2.需水约束分析

式中:Dkjmin、Dkjmax属于k子区j用户的需水量最小数值以及需水量最大数值。

3.变量非负的实际约束情况分析

(三)水资源配置的风险具体方法研究

将试验次数规定为N,然后统计方案当中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小于确定方案时候所对应的效益最终次数:Ns次数,Neco次数,Nenv次数,合理化计算公式中的Ns N,数值、Neco N数值与Nenv N数值,如果样本容量N已经足够大,我们可以判定为公式中所优化配置的具体社会效益、准确化经济效益以及合理化的环境效益可以表示成Ns N、Neco N以及Nenv N。具体的方法分析如图1。

水资源配置工程 篇7

目前, 我国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国家比较重视水电清洁能源的发展。然而, 目前我国的水电工程项目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尚不能满足先进管理的所提出的标准和要求。本次对此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旨在通过本文的探析能够为提高工程的管理水平,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现实指导, 同时也为建筑行业的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一些较为可行的措施与方法。

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涵义与特点

(一) 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涵义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实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 即是根据工程项目当前的人力与物力情况, 依照一定原则对可调动的一切人力实施恰当调配, 使人力与物力通过恰当的配合来满足项目要求, 发挥最佳效益的过程。进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在最大限度意义上充分发挥人的作用。进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不仅是一种过程, 亦是一种结果, 不仅是一种手段, 也是一种目的。从目的与结果的视角进行关照, 我们可以发现它是人力资源进行搭配与组合后的一种最佳状态, 也是水电工程项目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时所追求的目标。从过程与手段的视角进行关照, 我们可以发现它是借由管理的途径帮助人力资源进行优化组合的过程, 重点强调的是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对于人力资源进行开发与计划, 组织与指挥, 以及控制和评估的过程。

(二) 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实施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时应充分考虑到水电工程项目本身的一些特殊性, 也就是说,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进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时不仅具有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共通特点, 也具有一些比较独特的特点, 具体包括如下方面:

首先是动态性。一般来说,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相对来说具有不确定性和动态性, 故而, 项目的组织也是临时性和相对变化的, 故而具有动态性的特点。

其次是专业型。专业性的意思是指水电工程项目需要管理和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 人才应具备相应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

最后是针对性。也就是说, 水电水电工程往往在不同阶段与不同领域内存在若干个不同项目, 这也就使得不同项目在进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时应遵循各自项目的不同特点使用不同的反感。本文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人力资源范围, 主要包括一线中进行直接操作的人员与从事管理性、技术性工作的人员与指导、合作项目的其他人员等, 所涉及的人员范畴具有广泛性。

三、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尚存的一些问题

(一) 人力资源的结构仍缺乏一定合理性

这主要是指本行业的员工素质还有待于提高。也就是说,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人力资源配置仍然没有摆脱“三多三少”问题。所谓“三多三少”, 基本上指的是人工队伍的总量比较多, 但是拔尖人才与业务骨干却比较少;相对来说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的员工比较多, 但是复合型的人才又比较少;还有就是施工一线上的员工掌握一般技术的比较多, 能够解决一些相对复杂的技术难题的人才比较少。这是水利水电行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另外, 在体制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项目夺标与人才市场的竞争都日益激烈, 一些高级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的流失, 也阻碍了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

(二) 在人员配置方面的方法和机制还有待完善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人员配置在机制和方法上都存在一些问题。也就是说, 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部门并未针对组织申明的任务与相应的员工素质进行分析, 对于能够更好地满足任务需求的员工是什么样子缺乏明晰的概念。并且对于项目人员在结构配置、专业人员分工及人与职位的匹配上并未进行相应研究, 多半是凭借经验安排人员, 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另外, 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也比较滞后, 这些都导致了项目在实施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产生了严重内耗, 各部门容易相互排斥, 工作容易脱节, 凝聚力和向心力差, 项目经理在人员配置问题上职权过大等问题的产生。

(三) 选拔并培养人才的机制还需进一步改进

以往对于人才进行选拔时过分重视学历问题, 多半认为高学历也就代表了高能力, 往往容易忽视学历不高但具备充分实践经验的人员, 这种现象会导致人才的动手操作能力往往不如实际预期的那样。此外, 人员选拔过程中多半只注重专业素养过关, 往往不注重对员工的个性与职业道德素养的测评, 这就导致了很多新入职的毕业大学生难耐艰苦施工环境而离职等现象, 造成了人才的流失。

四、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实施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一) 建立相对科学而高效的管理体系

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 借鉴国内外在人力资源的配置方面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成功经验, 根据工程实际特点, 及项目具有多变性, 涉及地域较广泛等客观因素, 创建相对合理、科学、高效的人力资源配置管理体制。做好这项工作可以从以下角度出发:

首先, 可以增设专门的管理部门。增设一些人力资源配置的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可按下图进行配置。增设这一管理部门主要是为了满足以下三点任务要求:亦是要能够根据项目需要的人力资源的数量、种类、来源于时间进行合理化配置和安排。而是要能够对现行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实施监督, 并及时根据反馈信息对配置进行调整。其三是要对项目人员实施多方面培训, 保证他们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并保证最佳状态, 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效益。

其次, 要积极引入人力资本的核算制度。对人力资本进行核算, 需要采用先进核算方法, 不仅对员工的工资与薪酬, 福利与培训等方面的经费进行具体的核算, 还要突出人力资本对于项目效益所做出的贡献, 比如操作人员对于工艺的进行熟练掌握, 材料员对于材料试试了合理的回收与利用, 机电部门对于机器的耗损进行了充分的改进等。此外, 还要涉及到项目在试试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后, 基础生产率不断提高, 工程进度不断加快, 各部门协作能力增强给项目的经济指标的提升做出的贡献等。将这些贡献转为量化数据, 纳入核算体制中, 根据具体核算效果实施人力资源的调整, 从而优化人力资源的结构, 增加人力资本的利用率, 最终实现项目效益的提升。

(二) 做好项目人力资源的配置与规划

做好配置规划是做好人力资源优化管理的基本条件。水利水电工程在项目施工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水平与不同技能的人员。一般来说, 在项目计划阶段, 一般只需要项目经理与一两个比较有经验的总工程师或建筑师等, 项目分析阶段则会由于专业技术人员与关键用户的加入导致项目团队的壮大。具体到了施工阶段, 项目团队的人数相应达到最大。在开展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人力资源配置的规划时, 要根据项目进展, 明确不同阶段, 再进行人员配置, 逐渐树立科学岗位数与编制。

(三) 选拔合适的员工

合适的员工不仅包括普通员工也包括工程项目经理。工程项目经理一般是项目直接组织者与领导者, 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故而, 在对工程项目经理的选拔问题上, 要尤其注重其沟通与计划、控制与决策、以及把握重点方面的能力与素质, 还应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 能够有效避免腐败问题的发生。对于普通员工的招聘则应通过多渠道来进行。可以借由招标及签订服务合同等方式招聘特点的人员来承担项目的部分工作。

五、结语

随着电力工业逐渐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 并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发展, 我国的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也逐渐迈入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稳健与否,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水利企业兴衰。人力资源管理要始终贯彻企业发展的大战略, 这样才能确保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的远见和效率。只有建立并不断完善具有一定的企业特色, 且能够满足市场与时代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才能保障企业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摘要:本文介绍了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的涵义与特点, 分析并指出了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进行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尚未解决的一些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内涵,对策

参考文献

[1]王福鑫, 任娟.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水利经济, 2011, 29 (2) :52-54.

水资源配置工程 篇8

在建设工程多项目管理中难免会遇到资源冲突的问题,这些资源包括资金、技术及管理人员、设备、劳动力、原材料、外部协作单位等。如何解决这些资源冲突问题,并使得项目能满足业主的进度要求。如何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降低项目的进度风险。针对可能会遇到的资源和进度问题,在进行多项目管理时,我们可引入约束理论和关键链方法安排进度和配置资源。

1 约束理论和关键链方法

约束理论(TOC)是Goldratt在1990年提出的一种项目管理方法,其基本假设是:任何系统都存在限制产出的约束。关键链项目管理(CCPM)是Goldratt在1997年提出的一个项目管理概念,是TOC约束理论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TOC约束理论提出生产链中最薄弱的环节(瓶颈),决定了整体生产的速度,提高非瓶颈处的能力不能提高整体生产速度,要提升整体生产速度,必须提升瓶颈处的能力。按照TOC的观点,企业是一个系统,要对系统的制约因素进行充分掌控和把握,才能促进良好的发展。

关键链方法是对传统关键路径法的改进,它包含以下要点:

1)最长路径(关键链)决定项目的持续时间。这一路径不仅基于任务的逻辑关系,也基于资源使用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标识了资源约束和资源瓶颈,有利于项目过程资源的配置,降低因资源而引起的进度风险;

2)在进度末尾以及进入关键链的各条网络路径末尾增加一部分,作为缓冲来确保进度安全性,缓冲区的设置,为项目按时完成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3)用于进度安排的任务时间估计可具有一定冒险性,但必须是可以达到的。

用TOC和CCPM对多项目进行资源配置和进度安排,一般需要开展4个方面的工作,即设定各个项目的优先级,资源需求识别,分析资源约束以及制定进度计划和资源计划。

2 设定各个项目的优先级

不同的项目对组织目标的贡献是不一样的。我们在投标过程中,可根据组织战略识别和选择不同的项目;在多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可根据项目为组织带来的收益划分项目优先级。优先级划分标准应定期更新,以便与组织战略保持一致。当然,建设工程项目均有合同,对完成时间有限制,排定项目优先级必须考虑那些当前必须实施的项目或已经产生拖延的项目。

3 资源需求识别

项目对资源的需求是和时间密切相关的,这里进行的资源需求识别应该是每个时点或时段上的资源种类和数量的需要,因此我们讨论资源的配置不仅要确定资源配置到哪些项目中去,而且要确定资源配置的时间。

进行项目资源识别,首先应该制定项目WBS。WBS是基础工作,这是确定项目进度计划的前提,也为确定资源需求种类和数量提供依据。

Goldratt认为项目管理者在对每一项工作的工期估计中均包含了大量的安全时间,因为有经验的项目管理者总是能意识到项目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他们往往会选择有80%~90%的可能性作为完成工作的预期时间。但是这样的安全时间并不能保证项目的按时完成。太多的安全时间使得人们总是认为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工作,而推迟开工时间或降低效率,最终使得工作无法按时完成。另外,涉及管理层越多,完工时间预估也会越长,因为每层都会加进各自的安全因素,并预料到高层可能会消减整体完工时间,个人都会预先加大安全时间以自保。因此,Goldratt将工作50%可能完成的时间作为工作工期的估计,并以此建立工作进度图。

在WBS以及各个项目的进度计划形成之后,企业可以根据每个项目的任务包估算所需资源的种类、数量,并可根据各个项目的进度计划确定各种资源需求发生的时间段或时间结点。

对多项目而言,资源在某一时间段内总是有限的,造成资源紧张的原因很多,包括资金匮乏、市场波动、气候变化、运输不畅、人事变化、计划缺陷等等,而影响了某一项工作就可能对后续工作造成一系列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多项目活动中存在的资源约束进行分析。

4 分析资源约束

资源的约束可以说非常常见,而资源缺乏的后果通常就是时间和经济上的损失,严重时甚至造成项目的失败。对多项目而言,各项目间争夺资源的现象并不鲜见,项目群的管理者遇到这样的问题不是追加投资,就是不断在各项目之间协调,最后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如果能预先对约束资源进行分析,通过调整进度计划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就能使项目尽可能避免资源的制约。但即便如此,资源约束总是客观存在的,因为从成本角度考虑,项目管理者不可能无限制的投入资源。约束资源的分析使我们能够认识到多项目实施的制约因素,并可制定出更合理的进度方案。

对项目的初步排序并不能保证就一定能按此顺序实施,因为会存在项目间争夺资源的情况。此时可首先识别出跨项目影响系统目标受到最多约束的资源,即构成项目产出的瓶颈资源,也称为关键资源。其后项目进度的安排即基于关键资源的时间安排。这时关键资源的开发利用变得尤其重要,此时要重新审视关键资源是否在战略优先级项目上持续使用,避免出现闲置或将资源和时间花费在低优先级项目上。

在找到项目间共享资源以及关键资源后,通过资源工作的先后顺序,建立项目之间的依赖关系,通过资源平衡化解资源冲突,找出项目最长任务链,确立为关键链,据此形成多项目的网络及调整后的进度计划。

5 制定进度计划和资源计划

尽管我们对多项目的进度计划按照资源约束进行了调整,但并没有充分考虑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风险因素。我们可根据工作间的资源制约关系,修改网络图,确定关键链。然后通过为关键链和非关键链分别设置项目缓冲(Project Buffer)和输入缓冲(Feeding Buffer)来消除项目中不确定因素对项目执行计划的影响,以保证整个项目按时完成。

项目缓冲设置在关键链的末尾,以关键链上所有工作比PERT中少估计的工期之和的50%为缓冲区的大小。输入缓冲设置在非关键链与关键链的汇合处,以非关键链上的所有工作节省工期之和的50%为缓冲区的大小。项目缓冲是为了保证项目在计划内完成,之所以设置输入缓冲,是为了保护关键链上的工作计划不会因为非关键链上工作的延迟而受到影响。而建设项目由于受天气的影响比较大,每个月可设置一定的雨天缓冲,当然这要根据项目实施地的实际情况而定。缓冲区的设置相对灵活,项目管理者可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设定,但要注意缓冲区设置太长或过短都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6 结语

建设工程多项目基于关键链的资源配置方法可以制订出更加符合实际的进度计划和资源计划,它通过寻找约束资源和设置缓冲区,并确定关键链,能找出项目实施的瓶颈所在,并因此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关键链在建设工程多项目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譬如,存在多个资源约束时关键链的确定比较复杂;建设项目缓冲区确定的方法还有待作进一步研究等。

摘要:讨论了建设工程在多项目环境下,各个项目之间可能会遇到的资源冲突问题,引入约束理论(TOC)和关键链项目管理(CCPM)方法,通过分析多项目之间的约束资源和设置缓冲区,达到合理配置关键资源及降低进度风险的目的。

关键词:多项目管理,资源配置,约束理论,关键链

参考文献

[1]罗东.工程项目管理[J].山西建筑,2007,33(18):202-203.

[2]艾利.高德拉特.关键链[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水资源配置工程 篇9

中国传媒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走向市场化, 但与欧美比较还有很大差异。李良荣教授把中国大众传媒模式称为“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作模式”。 (1) 以三峡工程纪实影像传播系统为例, 其整合特征也非常明显。第一, 系统的协调部门几乎是与政府机关并行的部门, 其下大部分的媒体是没有或少有民间投资 (或外资) 的, 从生存的基础来说是依附于政府的。第二, 媒体大多数不是独立的, 媒体采集和发送的信息, 都必须经过政策审查, 特别是重大新闻报道, 一律采用某一渠道的“通稿”。第三, 媒体表面上是商业化运作, 但“后台老板”是政府宣传部门。

在三峡工程纪实影像传播系统的发展中因不同利益的角逐, 系统内出现了垄断力量与非垄断力量的较量, 在局部也出现了整合的突破, 甚至突破后又形成了新的整合, 循环往复, 整合与突破总是相伴而行。

注意力资源的明争暗夺

注意力实质上是对受众的影响力, 受众由于持续注意于施控者给予的某些问题上, 而常常被无意地重构其头脑和行为。注意力被框定的人更容易改变客观的判断, 而且更容易依照注意力焦点传达的价值讯息而影响其行为。这样相对集中的注意力资源在系统资源中是非常有价值的, 是系统争夺的主要对象。

如何聚焦受众的注意力, 这是系统竞争的制胜法宝。“谁控制了渠道, 谁就控制了天下”, 渠道资源在注意力稀缺的系统环境下尤为重要。施拉姆提出:“人们对于信息的选择率等于信息的报偿率与获得信息的难度之商”, 控制渠道等于缩小这个经典传播公式的分母, 从而聚焦人们对于信息的注意力。

主力获得的优先渠道

对于三峡工程纪实影像传播系统而言, 系统主力在协调部门的强大政治护航下, 几乎不用担心传播渠道的问题。三峡工程作为国家工程, 代表国家形象, 系统的协调部门又与国家政府的机构高度重合, 使得该系统可以利用国家的权力, 按照国家意志干预系统的输出。

作为国家电视台的中央电视台就是该系统的最庞大的主力媒体, 这个媒体掌控着国内最重要的传播平台和最主要的对外传播渠道。面对国家重大题材———三峡工程建设的影像记录时, 毅然肩负起了这个重大的责任, 并确实履行了它的义务。可以说关于三峡工程, 央视是事必躬亲、任劳任怨, 甚至拿出最宝贵的黄金时段播出三峡工程的大型纪录片, 一播就是十几集, 几乎不考虑收视率的问题。

例如, 中央电视台在大江截流前夕更是不惜血本地在一套节目黄金时间连续播出了《三峡纵横》、《大三峡》等长篇纪录片, 在进入12天倒计时时又连续播出了12集《三峡备忘录》。在合龙前10天还拿出广告时段播出了长度为30秒至3分钟不等的“特别报道”的广告片。在日常的传播中, 央视也是不遗余力地为三峡工程纪实影像的传播大开绿灯。2002年央视西部频道曾在8:30~9:00的黄金时间播出了《三峡九问》共26集。2003年央视又播出15集大型纪录片《守望三峡》, 每集30分钟。

在对外传播上, 渠道垄断更为明显。中央电视台4频道在124个国家落地, 央视9套 (2) (英语频道) 更全部以英语播报 (3) 。在三峡工程开工建设的十几年间, 央视可谓全程记录三峡工程的点点滴滴, 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传播。

另外, 作为同一作品也可以利用不同渠道进行传播。例如《三峡梦》一片就是利用多种渠道进行传播的。首先新影厂利用与世界60多个国家建立的影片交流和展播平台, 对外输出。同时利用其隶属于中央电视台的优势, 由央视开辟通道安排播出。另外, 还利用地方台选播促进进一步传播, 并推荐给全国各地方电影院, 利用院线进行展播。

其他各力量的由远及近

国际上, 纪实影像的发行和传播主要有三种渠道, 分别是影剧院播映、非院性发行出租以及电视台播出。而在我国, 纪实影像的传播媒介主要是电视媒体。然而由于系统主力几乎掌控了纪实影像电视、电影传播的所有重要渠道, 而其他非主力系统生产的产品, 要想受到观众的注意, 就只能采用“曲线救国”的方式, “先出去再回来”, 或者是“从下而上”由“边缘向中心靠拢”的传播路线。例如许多有关三峡工程的纪录片也是通过参加各种国际电视节目交易会, 或参加中外交流研讨活动, 或参加各种国际电视节目评奖活动, 甚至利用海外既有网络和平台先“借船出海”再“凯旋”。

除了获奖后回流以外, 一般媒体生产的产品还有另一个渠道广泛传播, 那就是网络。数字时代以前, 由于电影电视等影像传播渠道和技术只掌握在国家手中, 广大受众所能做的只是打开开关, 等待收看, 或消极地用遥控板选看内容, 大众直接参与影像传播的程度较低, 在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那就是垄断的传播渠道。而互联网的出现与普及打破了纪实影像传播的垄断局面, 使传受失衡的传播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变。受众除了通过电视频道和电影院线能看到该系统生产的作品外, 还能通过网络视频下载或在线收看相关影像。

如百度视频可获得的关于三峡工程 (其中包括关键词为三峡大坝、三峡移民、三峡库区) 的视频链接就多达6000多个。又如Google中文网站视频上的相关链接也有4000多个。

另外, 在国外的英文视频网站上, 我们仍然可以大量获取关于三峡工程的视频信息 (4) , 例如笔者同样统计了Google英文网站, 视频也可搜索到上千个。同样国外最大的专业视频网站www.youtube.com上直接上载的视频就多达500多个, 甚至比国内的专业视频网站还要多, 而且点击率也比国内的高。

信息时代受众更为主动地参与传播过程, 其内在需求得到了释放, 在这个相对自由互动的渠道内, 一向受到严控的三峡工程纪实影像的生产和传播同时获得了渠道解放带来的机遇。特别是大量民间业余影像从其产生起就开始了方式各异的传播过程, 但由于传播价值大小的差异, 多数民间影像只进行简单的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 少数进入大众传播媒体。或者上传至网络, 通过公共网站进行发布, 或者获得电视网的征用。那些本不可能被大多数人看到的自拍画面、DV视像作品或不符合播出规格的独立影像作品成为网民热议的对象, 成为小众群体收看小众影像的渠道。例如, 2002年北京林业大学山诺会就以大学生的视角拍摄了一部反映实现三峡地区环境与变迁的纪录片。 (5)

那些散落在系统各处的产品通常用两种形式播出, 一是以成片的形式独立播出, 这并不是一种最普遍的形式, 因为这对影像技术方面的要求很高, 还必须符合媒体规定的规格和时长。另一种是以素材的形式进入节目, 以三峡风光、突发事件等为内容的记录性影像素材或简易短片形式进入。专业的电视从业人员再将这些素材和短片进一步加工、制作, 用于专业制作的节目中。

信息是无限的, 而注意力是有限的,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渠道优先的控制能力仍然是锁定有限的注意力的重要手段, 因此即使是在网络突破渠道垄断的欢呼下, 作为研究者还是要看到在网络渠道的背后仍然有着控制注意力资源的垄断行为。“监控”更加“严格”, 对网络媒体而言, 中国现在“拥有一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网络警察队伍, 其网络屏蔽技术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6) 更何况传统传播渠道正在向新兴的传播渠道挺进, 传统渠道的资源内容优势, 在短时间内新兴渠道 (例如手机视频) 也是无法超越的。三峡工程纪实影像传播系统各个媒体都在不断地聚合分裂, 重新组织力量, 因此对渠道资源的争夺将是长期的, 是不断形成垄断, 垄断又不断地被打破。

内容资源的垄断与整合

三峡工程纪实影像传播系统最大的内容资源便是真实的, 可被镜头摄录的影像, 纪实影像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差别在于必须要靠对现实事物的影像捕捉来完成基本表达元素的获取, 它不能靠虚构的演出或模型的演说来将就使用, 一旦内容资源成为有限的稀缺资源, 各个媒体就必然要想方设法地去占有更多的资源, 或者想办法挖掘新的可用资源作为内容的突破。

对内容的导向控制

有人说, “三峡”无小事。该题材作为重大题材是产生纪实影像精品的沃土, 是各个媒体或栏目争先恐后抢夺的重要内容资源, 是媒体和纪实影像工作者梦寐以求的可以名利双收的内容资源。对于系统的内容资源配置, 协调部门把握着最基本的资源配置权力, 通过独占和审查两种形式把关内容, 对内容的导向甚至具体画面都有严格控制。

三峡工程纪实影像最核心的内容资源就是三峡坝区的影像。三峡总公司作为业主单位理直气壮地独家占有三峡坝区的拍摄主权, 在三峡工程建设的十几年间, 几乎所有的工程影像的记录都是由该公司自有的影视部拍摄并作为档案留存或使用的 (7) 。该公司直接负责管理的新闻中心就规定了“影、视、图片档案资料是总公司有关档案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收集齐全, 规范整理, 由新闻中心档案室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据为己有”。 (8)

如果其他媒体主动要求前来采访拍摄, 其拍摄的内容是有严格限制的。三峡工程最核心的部分都在三峡坝区, 而坝区由于国家安全的需要实行全封闭管理, 由武警部队把守, 拍摄者要想进入坝区拍摄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国内外记者如要采访拍摄必须经过三峡总公司新闻中心的审查资质, 报党委通过。如遇外国记者来访还需要当地外事办通过, 并且拍摄三峡坝区只能在几个规定地点拍摄, 拍摄者的所有器材必须经过专门部门审查, 拍摄过程中还有专人陪同, 如遇不能拍摄或敏感的地点, 陪同人员还要委婉地拒绝。记者在拍摄后还需要将母带交与业主审查, 理由是三峡工程的所有资料都属于国家保密范围。 (9)

除此之外, 对于媒体的内容资源配置也是有区别的。例如在大江截流的直播现场, 不同媒体有不同的内容获取资格, 系统协调部门是通过发放有效的分类证件规定记者能涉足的范围来分配资源的。同样在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的直播采访拍摄过程中, 不同媒体获取的内容也因资源配发的范围不同而相去甚远。在截流前海内外40多家媒体、400多名记者就提前进入了拍摄状态。中央电视台派出了强大的报道团, 对导流明渠截流进行全方位报道。凡是进入大堤采访的记者必须出示特别通行证, 戴安全帽, 穿救生衣, 以确保工地秩序井然。然而有资格进入核心区采访的记者名额却只有50个。最后协调部门还是基本按照惯例分为ABC三种, A证是中央警卫部门发的, B证和C证是新闻中心管理的, 发B证的是三峡总公司邀请的, 其他未邀请但主动来访的就发了一个C证。A证是可以上主席台核心区的, B证除了核心区都可以去。不同的地点决定了不同的拍摄内容, 决定了内容资源获取的多少。

如果说三峡坝区是因为严格的涉密管理使得拍摄内容成为独占的资源, 那么照理说涉及湖北和重庆的广大的三峡库区的内容资源应该没有独占的可能性。虽然反映三峡库区的移民、迁建等内容无法实现坝区的封闭性垄断, 但是库区所在地的湖北省 (特别是宜昌市) 和重庆市的电视台, 照样可以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对该项内容资源实现自然垄断, 获得独家使用或“优惠”使用的权利。因此从最终的成品来看, 在移民和库区建设上以重庆电视台获取的内容资源更为优质, 重庆电视台及其辖区内的电视台常常因拍摄三峡移民和三峡库区建设的作品而获奖。在有关三峡工程的建设内容上, 湖北和宜昌电视台获取的内容资源更为直接 (主要因为三峡工程建设的主要纪实新闻报道是通过“宜昌———湖北———中央”的选播机制发布出去的) 。湖北电视台和湖北电影制片厂还赢得了许多与三峡总公司直接合作拍片的机会, 独家的资源优势使得他们获得了拍出精品的机会。

尝鲜新内容与深度开发旧题材

当然, 事物永远是变化着的, 只有不断地去尝试才能找到突破口, 找到在既有垄断局面下获得开发新资源的机会。例如, 央视西部频道在央视的各个频道中是个“年轻人”, 实力不算强, 但在建立不久就开始涉足三峡工程题材生产并产出了一部有突破性的精品《三峡九问》。该片将社会最关心的问题梳理成九问并逐一回答。其中包括了几个特别敏感的问题, 比如战争安全、大坝裂缝、溃坝、水库诱发地震、危险物品的清理等, 有些内容还一直被视为军事禁区。他们拍摄了以前别人没有拍到的东西, 题材揭秘是这个作品的最大卖点。

在《三峡九问》中, 第一次涉及了大坝的裂缝问题;第一次公开播出了20多年前三峡工程进行核效应试验的纪实影像;第一次拍摄了溃坝试验现场;第一次用影像记录了溃坝洪水的行洪演进路线;第一次详细直观地介绍了清库过程中危险品的处理问题和生物病毒问题。该片努力获得的宝贵的第一手影像材料, 是三峡工程建设历史上珍贵的影像资料, 填补了过去影像记录无人敢轻易触碰的灰色地带。 (10)

另外, 作为其他媒体常常也是在内容题材的选取上, 或者对同一内容的不同解读上有了新意而获得认同的。他们在核心内容资源获取不易的情况下, 多渠道终难选取一般大型纪录片无法关注到的局部现象和专题类问题, 甚至小到个体问题予以反映, 用多角度解读弥补核心内容的缺失。例如, 央视二套《经济半小时》就从经济内容的角度制作了《三峡:200亿涵盖不了的工程》;央视《见证》栏目还推出了《纤夫老李》、《宋公麟的旅馆》以及《李世文进城》等描述三峡移民最细小的个体在大变动来临时, 如何积极地做出选择, 面对未来。又如山东电视台从人物采访的角度制作了《数风流人物———亲历三峡工程》, 记录了多位三峡建设者的故事。央视《致富经》节目播放了移民王雄搬家致富的故事。

除了对角度的选取不一, 系统内还出现了从深度开始挖掘的作品。在系统发展的前期, 很难有挖掘基础深度的片子, 这些东西是被遮蔽掉的, 是画面上缺失的东西, “我们很难发现大量的、关于田野和社会底层所呈现的一些最基本的数据和状况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让我们看到。” (11) 随着纪实影像的发展, 许多人因此萌生了触摸真实社会的强烈冲动, 但多数作品都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借斑窥豹的泛化观察, 重心是“关注”、“展示”和“呈现”, 而不是具有专业深度的研究, 更非“看”之后的行动。但有幸的是, 三峡工程纪实影像传播系统内确实出现了深度挖掘的种种尝试。例如庄韶孔拍摄的人类学纪录片《水漫三峡》就是从学术角度开发了系统内资源的潜能, 提升了内容的品质、价值和文化水准。这些新题材的开发在总体上丰富了三峡工程纪实影像传播系统的内容资源。 (项目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江三峡地区文化历史资源与现实资源的开发》, 项目编号:06XZX014)

摘要:本文运用系统资源理论对三峡工程纪实影像传播系统配置资源的特性、过程、建构方式进行了全新解读。从全文分析可以看出在传播过程中, 系统资源的配置在传播系统内可以说是最头疼也是最简单的事情, 关键取决于在一定的范围内, 系统对其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在其不同用途之间分配的方式是什么。而实际上, 系统的物质资源配置方式又是在整合配置与突破中纠结的。

关键词:垄断,资源配置,争夺

参考文献

[1]李良荣:《西方新闻媒体变革20年》, 《新闻大学》, 2000 (冬) 。

[2]这两个频道是央视主要的日常输出渠道。还有例如五洲传播中心的专职对外传播的机构也为系统输出提供了渠道。

[3]彼得.卢德思[德]主编, 刘志敏译:《视像的霸权》,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9年版, 第17页。

[4]其中包括关键词three gorges project、three gorges dam、three gorges Immigrants、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5][6]《北京林业大学山诺会要拍三峡纪录片》, 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huanbao/55/20020723/782904.html, 2002年7月23日。

[7]这里所称的影视资料指反映与总公司发展和三峡工程建设、金沙江开发等直接相关的电影、电视、摄影资料及利用该类资料再度创作的专题作品、新闻报道作品、艺术作品。

[8]三峡总公司新闻中心《影视图片资料归档集中管理办法》第十二条。

[9]笔者对三峡总公司新闻中心影视部郑斌等人的采访资料。

水资源配置工程 篇10

1.1工程建设内容

苏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监控调度系统工程是水利部确定的全国5个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之一,也是江苏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项目,是一项基于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示范性工程。一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信息采集系统、运行监控系统、通信传输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调度运行系统和取水许可与地下水管理信息系统、江苏水利网站完善项目等8个子系统[1]。工程于2001年9月开工建设,2011年9月竣工验收,时间长达10 a。工程建设地点分布在南京、扬州、淮安、盐城、宿迁、徐州、泰州、连云港等8个市。

1.2工程概算完成情况

一期工程原批概算总投资6 800.65万元,后经批准调整为5 583.53万元(其中含利用水利部“948”项目资金410.53万元)。经竣工决算审计,核定工程实际完成投资5 402.5万元,与概算总投资相比,结余181.03万元,结余占概算投资的3.24%。工程形成交付使用资产5 402.5万元。

1.3工程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情况

一期工程专门成立了以江苏省苏北供水局为主、江苏省水文局等相关单位配合的项目法人——江苏省苏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监控调度系统工程建设处(以下简称建设处),建设处设立了综合财务部,配备了专职会计人员,建立了岗位责任制,执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和国家、省有关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工程资金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专账核算。

考虑到8个子系统中信息采集系统工程量大,建设任务重,技术复杂,由江苏省水文局组建建设处信息采集项目部,作为建设处二级法人,相对独立地负责信息采集系统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信息采集项目部作为建设处二级法人,财务独立核算,每年工程财务决算和竣工财务决算汇总并入建设处。

又因为一期工程建设地点分布在8个市,涉及8个水利管理单位,故工程资金由建设处按建设内容分别下拨上述单位使用,由各单位分级核算。

2财务管理的几点体会

2.1要打破分级管理常规,实行统一管理和核算

传统的水利基建项目实行分级管理、分级核算,层层汇总,最终编制形成工程年度财务决算和竣工财务决算。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分布在南京等8个市,项目资金分别在建设处等10个单位核算,其中:5个单位因资金收支较少未设置专账,在各自单位的事业费账中设置往来科目对该项目资金收支情况进行核算;5个单位独立建账、独立核算。

由于项目资金分级核算、核算单位多,加大了项目法人对各核算单位财务管理的难度。造成工程款支付进度不统一、有关支出和汇总口径不统一、各单位工程年度决算及竣工财务决算编报不及时,也造成整个苏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监控调度系统一期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编制、竣工决算审计和总体验收的延后。

为此,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财务管理要打破常规,由传统的分级管理、分级核算模式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和核算会增加项目法人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概算执行内容的统一,可以保证整个工程项目支出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最终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竣工决算审计和总体验收的及时完成。

2.2财务管理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

工程建设期间,财务管理人员有时会因为工作需要而发生岗位变动。因此,从工程组建项目法人、配备财务管理人员时,就要考虑财务管理人员保持相对稳定。如一期工程历时10 a,中途不可避免地发生财务人员工作变动。人员变动时,由于财务管理分散,10个会计核算单位隶属不同的单位,建设处未能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造成一些会计核算单位交接后,会计科目的使用和工程成本项目支出内容前后有不一致现象,一些往来账目的形成和概算执行情况接管财务人员也说不清楚。建设处后来在编制工程财务竣工决算时花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调整会计明细科目,才使项目支出内容和工程概算相匹配。

因此,为保证工程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财务管理人员务必要保持相对稳定。尤其是指定的竣工财务决算主编人一定要善始善终,即使工作发生变化,也要在竣工财务决算编制、竣工决算审计和总体验收及竣工决算报表批复后离岗[2]。

2.3单项工程竣工结算造价审核要及时

从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实践来看,一个大中型工程往往由多个单项工程组成,而单项工程竣工时都要结算支付工程价款。通常单项工程竣工结算由承包人编制,发包人直接进行审查付款,也可以委托具有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进行审查。实践中发包人往往直接进行审查付款,待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时再聘请有资质的工程造价机构进行造价审核。这样会造成单项工程竣工结算审查的不及时,对建设周期长、建设内容多的项目会影响工程竣工决算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如一期工程2001年开工建设,历时10 a,有8个单项工程,主要工程建设期和价款结算期在2002—2004年,后因为工程建设项目调整,建设周期延长。由于一期工程主要价款结算期2002—2004年没有及时进行单项工程竣工结算造价审核,造成2011年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时,因为工程款和质量保证金已支付多年,不少施工队伍也已经撤销,加之一些单项工程的竣工决算资料缺失,造成工程竣工总决算无法实施有效地工程造价审核,只能承认既成事实。一期工程送审决算价为5 467.09万元,经审核,核定工程实际完成投资为5 402.5万元,核减64.59万元,核减率为1.18%。

故单项工程竣工结算时要及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进行审查,其出具的竣工结算报告经发、承包人双方签字后生效,作为最终工程款支付的依据。建设项目竣工总结算在最后一个单项工程竣工结算审查确认后15 d内汇总,送发包人后30 d内审查完成[3]。

3会计核算的一些新特点

3.1为工程项目单独研发的软件系统作为无形资产处理

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往往软件系统研发投入大,如苏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监控调度系统一期工程数据库系统、调度运行系统和取水许可与地下水管理信息系统、江苏水利网站完善项目等4个子系统的软件开发投资达626万元,占工程实际投资5 402.5万元的12%。

《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中其他投资会计科目对无形资产的定义,“是指建设单位取得的各种无形资产,包括经营性建设项目通过出让方式购置的土地使用权以及建设单位购买的专利权和专有技术等”。故对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中单独研发、价值大的软件系统等符合专利权和专有技术定义的资产作为其他投资的无形资产处理。根据《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交付使用资产会计科目规定,单独移交运行管理单位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可不分摊待摊投资,作为交付使用资产中的无形资产单独移交[4]。

3.2为工程项目发生的生产职工培训费作为递延资产处理

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往往软件系统研发投入大,为相关软件系统运行的职工培训费投入也大,概算一般会单独列示,如一期工程的职工培训费达60万元。

《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中其他投资会计科目对递延资产的定义,“是指建设单位建设期间发生的不计入工程成本而应单独结转生产使用单位的各项递延费用,包括生产职工培训费、样品样机购置费、农业开荒费用等”。故对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中发生的概算单独列示的生产职工培训费等属于递延资产定义列举事项的支出,作为其他投资的递延资产处理。根据《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交付使用资产会计科目规定,单独移交运行管理单位的递延资产的成本可不分摊待摊投资,作为交付使用资产中的递延资产单独移交。

3.3直接为设备配套服务的软件作为设备投资处理

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一般设备投入大,尤以自动化控制类设备为主,为此类设备配套服务的软件及安装调试费用较多。如苏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监控调度系统一期工程信息采集系统、运行监控系统、通信传输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设备投资3 755.07万元中有相关软件网络调试费、安装服务费等162万元。对于设备的配套软件支出,属于能够直接分清为某个单项工程服务的支出,随设备安装完毕,可直接作为设备投资的一部分,避免会计核算复杂化。

3.4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形成的资产要及时移交

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一般设备投入大,如一期工程设备投资达3 755.07万元,其形成的资产占整个交付使用资产5 402.5万元的70%。由于水利信息化基建项目使用的自动化控制及仪器仪表较多,设备的折旧期比较短,且技术淘汰快,如: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折旧期8~12 a,电子计算机折旧期4~5 a,通用测试仪器设备折旧期7~12 a[5]。随着工程建设期结束,设备折旧期已过多年。

故建设单位应及时与管理单位办理资产移交手续。尤其是对工期较长,单项工程较多的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应先行办理实物资产移交,竣工验收时再正式办理移交手续[6]。

3.5成本核算要细化到满足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和成本管理的需要

建设项目要以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和费用明细项目为核算对象。成本核算对象一经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财会部门应该为每一成本核算对象设置工程成本明细账,以便组织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计算[7]。

由于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概算分类较细,会计核算相应也要更加细化,在建工程相关的会计科目明细设到二级、三级不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设,以使会计核算和工程概算形成全面的对应关系。如一期工程概算设备及安装工程部分,分为信息采集系统等4个一级项目,信息采集系统又分为水情、工情信息系统和水质信息系统2个二级项目,水情、工情信息系统再分为系统恢复工程、市界交水断面等12个三级项目,系统恢复工程再分为水文测验设施系统恢复和信息采集系统恢复2个四级项目。故一期工程会计核算在设备投资一级会计科目下设置明细到四级,具体到各个分项目,以便于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和成本管理。

4结 语

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往往涉及的单位较多,建设项目分散,财务管理和核算一定要统一,不能多头设账,避免层层汇总、口径不一,造成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复杂化。会计核算要结合实际,针对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概算内容多、分类细,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投资大,设备折旧期短、淘汰快的特点,准确、细化成本核算对象和费用分摊,及时办理资产移交,确保工程竣工验收的及时性和交付使用资产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参考文献

[1]江苏省苏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监控调度系统工程建设处.江苏省苏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监控调度系统一期工程竣工报告汇编[R].南京:江苏省苏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监控调度系统工程建设处,2011.

[2]财政部关于印发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通知[EB/OL].[2002-9-27].http://tzps.mof.gov.cn/zhengwux-inxi/guizhangzhidu/200806/t20080616-45617.html.

[3]财政部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的通知[EB/OL].[2004-10-20].http://jjs.mof.gov.cn/zheng-wuxinxi/zhengcefagui/200805/t20080522-33932.html.

[4]安徽省淮河会计学会.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教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

[6]江苏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稽察办公室.江苏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稽察工作文件汇编[R].南京:江苏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稽察办公室,2011.

上一篇:保卫干部下一篇:酶促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