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创造力发展

2024-07-25

儿童创造力发展(精选十篇)

儿童创造力发展 篇1

在钢琴刚刚进入中国的那时期, 孩子们学习钢琴启蒙的年龄普遍为5—8岁间, 而随着钢琴不断的被接受、喜欢和发展, 孩子的启蒙年龄也越来越早。近几年5岁宝宝就能很好的考完三级已经不是很新鲜的事了, 所以可见孩子的学琴年龄大大的提前了, 因此, 我们的传统教材已经不是很能满足当今的需求。但这并是说传统的教材就不能用于4岁, 甚至是更小的孩子了。面对这样的问题, 我们的教材也就有所增加, 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再配以符合3—4岁宝宝能够理解和有兴趣的教材来共同使用, 使得宝宝能够在更加有兴趣的氛围中学下钢琴。

一、兴趣是第一位的, 如何引导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儿童在学琴的初期都是带着对钢琴这一乐器的巨大好奇来学习的。在他们的世界里认为钢琴是一个能发出不同高高低低的声音的“大家伙”, 是一个用手指就能按响的大玩具。因此《海伦德新世纪儿童钢琴启蒙教程》在孩子学习的初期起到了很好的兴趣引导的作用。

在第一册的入门前先通过形象的心脏跳动来比喻我们的节拍, 通过不同情绪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速度之间的区别。老师可用最简单的拍掌来带领孩子掌握节奏的速度, 并且通过好听的配乐让孩子更生动形象的感受到节奏的律动。

通过教学发现, 4岁左右的宝宝主要是靠听力、模仿来进行学习, 而这套教程正好配备的C D中, 不但能够让孩子在学习前有听觉感受, 预先熟悉座屏, 在脑海中留下印象;而且乐曲的旋律中还配有非常好听的伴奏, 共分为带旋律稍慢速和不带旋律稍快速两种伴奏形式。这能够满足不同乐感孩子的需求。如果宝宝的乐感不是很强, 那就可以选择稍慢带旋律的第一种伴奏形式, 如果宝宝能够很好的完成作品那就能大胆用第二种稍快的不带旋律的伴奏。这样一来不但孩子在学前不会对新的乐曲产生畏惧, 而且能够带上好听的伴奏为单调的乐器增加丰富的音乐背景, 从而快乐的学习。

二、儿童天生是梦想家, 如何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 孩子在学琴的过程中常常喜欢用一只手弹奏书本上没有的音乐, 例如在幼儿园中学习到的, 喜欢的动画片的主题曲, 又或是家人曾经教过的乐曲等等。为什么孩子喜欢弹奏这些呢?那又为什么孩子在没有乐谱的情况下也能很好的将那些曲子表达出来呢?——因为孩子内心本就是非常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 如果能够将自己喜欢的曲子表达出来, 那他们的内心将会得到非常大的满足。如果能让宝宝双手将自己的曲子配成完整的作品, 那他们的自信和满足感就能更加的充足了。

正是抓住这一点, 在这本教材中也配有“我自己的歌”这一项。通过简单的搭配让孩子进入自由创造的天地。例如:第一单元的我自己的歌——是从两个黑键开始练习, 通过之前的《爬上去》和《爬下来》两课练习孩子基本掌握弹奏和熟悉键盘上所有的两个一组的黑键, 那在接下来的《我自己的歌》中便能很好掌握并创作出“自己的歌”。如果有些孩子不能很快掌握前两课的练习那也没关系, 老师可通过简单的提醒, 例如:让孩子用一只手弹奏离自己最近的两个一组的黑键, 一拍弹一音, 并在开始给其伴奏前数两个四拍, 这样孩子便能较为顺畅的完成《我自己的歌》。由于能够轻松地完成一首孩子自己创作的歌, 在孩子的心里上对钢琴这一个巨大的玩具面前就不会感到很难把握和挫败感, 相反, 他们通过完成简单的创作会大大增强孩子的自信并能从中获得很大的满足感。

老师也应抓住这一点, 适当的补充进基本的乐理伴奏知识, 让孩子能够对配乐有一定的概念, 从而大大激发孩子的创造能力, 主动学习钢琴, 保持持续的兴趣。在这套教材的学习中我们也发现编者会根据学习的深度不断地添加上和声知识, 这也正好为我们的创作做好了铺垫。一般我会将创作课分为两种:固定乐曲的音型改编和为熟悉的旋律配伴奏。固定乐曲的改编我会选择书本上孩子已经练习过的作品来进行改编:一种是将原有的旋律进行节奏上的变化, 或是紧缩或是扩充, 但伴奏音型不变;另一种是挑选孩子熟悉的歌曲或自己编写旋律进行简单的配伴奏, 例如《生日快乐》、《小星星》、《两只老虎》和一些好听的外国歌曲等等。通过教学发现, 孩子对简单的创作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并且能通过乐理知识的不断深入创作出越来越丰富的作品, 从而对钢琴更加的热爱了

儿童创造力发展 篇2

最近,读了《小学美育化教学与儿童创造性发展研究》,受益很多。书中提到,在素质教育观念的引领下,美育逐渐找到了自己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明确了服务于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方向。但是美育的边缘化地位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本文就四个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为切口进行了剖析,令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美育在小学艺术学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引导美术这个单项学科的教育教学的深入开展,从中获得启发。针对自己教了多年美术,结合读书心得,简要谈谈以下感受:的确,艺术学科应该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学科等不同领域来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审美态度和对人生的审美态度。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小学进行的艺术教育知识一种国民艺术教育,我们的教育对象中大部分人目前不可能将主要尽力放在学习艺术上,将来也不一定一艺术专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我们对于学生实施的不应该是专业艺术教育,而应该是生活艺术教育。我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对学生未来生活有帮助的,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

学习了本书,体会到美育化教学在小学学科中实施的具体策略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

1、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

2、建立适合于学科教育的、和谐的课堂组织形式;

3、保障探究式活动的自主性;

4、引发体验学习过程;

5、搭建审美创造与科学创造的桥梁。对于小学生来说,不是要他们能发明创造出什么东西来,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出新的思路、独特的想法、让他们经历一个发现新事物的过程。

创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 篇3

在我看来,一所名校除了要有明确的办学方向和办学定位外,更重要的是要有独到的办学思想。在新的形势下,我校干部教师对“创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度解读。我们认为,坚持“创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不仅是我们多年来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经验,更是深化素质教育,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坚持“创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就是坚持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就是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就是为社会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就是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多年来,在“创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育人观和质量观得以改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一、开展适合于儿童发展的德育活动

1“垒员参与,团队竞争”的德育特色

我校在德育工作中倡导“全员参与、团队竞争”。学校组织的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趣味运动会、跳绳比赛、踢毽子比赛、广播操比赛等都是以班集体为单位,每个孩子都参与。这既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又为每位学生创造了成功的机会。

在50周年校庆活动中,学校借用中国人民大学的世纪馆作为大会会场,孩子们全员参与到庆祝活动中。一位家长激动地说:“人大附小50周年校庆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一边是纯粹的舞台,一边是纯粹的观众的传统的庆祝会格局,全校师生都是观众,又都是演员!当我看到全校学生一次又一次手举花束、气球、旗帜,沉浸在庆祝仪式中时,当我听到全场学生在校长的指挥下高歌‘附小,我的骄傲时,我不能不为附小这种充分尊重学生的热情、充分爱护学生的热情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而感动

2“自我感悟,自我管理”的德育特色

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上有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在德育文化建设中,我们本着少说教多体验、务求实效的原则,让学生在做中感悟,在做中体验。

为了开阔孩子们的视野,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学校设计、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现已成为一种常规:学生一年级人队与家长共植亲子树,二年级挖白薯,三年级到果园采摘,四年级实地考古,五年级到生存岛参加拓展训练、接受国防教育,六年级野炊、赴上海毕业旅行。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亲情,使他们懂得了照顾自己、关爱他人、惦念父母;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提高了孩子们的技能,增强了孩子们的毅力,沟通了孩子之间的感情。

学校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采用了学生的设计思路——装修了“心语小星”,留给孩子们自我交流的天地。此外,学校在楼梯脚下设立的“无人售货亭”也是根据孩子们的建议设计的,它不仅为临时忘带学习用具的学生提供了方便,更重要的是考验了孩子们的自制力,“拿走的是需要,留下的是责任”。“无人售货亭”培养了学生对社会、对他人的一份责任。《北京日报》曾以“人大附小用信任培养诚信”为主题对此进行了报道。

重视德育的实践性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对于孩子们来说,过程和体验是一种生活积累,是一种人生积淀。教育不是凭空说教,而是一种过程,只有亲身经历这个过程,孩子才能有所体验;有了体验,才会有所感悟,才会内化,才会有所收获。

3“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德育特色

环保教育是我校的一个特色,近几年,我们力求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有所创新。学生们变废为宝,用画报纸做拉花、用易拉罐做装饰物装点教室过新年。在校园文化建发中,学生们设计了“变废为宝角”,它既为孩子们提供了动手、动脑的天地,也提醒大家时时刻刻树立节约的意识。

2005年,我校迁入位于世纪城的新校址。学校一下子接收了8个转学班近500名学生,为了使来自四面八方的孩子尽快融入到附小这个大集体中,我们组织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班旗,以此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每周一,学校开展特色升旗活动,升国旗,校旗、班旗,激励学生爱国、爱校、爱集体。

二、打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教师队伍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人大附小“十一五发展规划”,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打造出人大附小的教学特色,形成人大附小独特的教师成长模式,我们提出深化教学改革、走学校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目标,为教师搭建可持续发展的舞台,提升和体现教师的自我价值,使教师体验到教育事业的甘甜,树立更高的奋斗目标。

1在师德师风建设上下工夫

我们要求每位教师牢记“一个中心”:“创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三种意识”:目标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五种精神”:爱校如家的敬业精神,开拓进取的探索精神,爱生如子的博爱精神,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七项要求”:道德上要有高度,待生上要有热度,管理上要有尺度,处事上要有大度,课堂上要有风度,教研上要有深度,事业上要有亮度。

学校特别关注教师生命价值与职业价值的内在统一,多次请专家做理想信念报告,弘扬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先后组织党团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大寨、航天城、李大钊纪念馆、红旗渠、红岩纪念馆等,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附小支部多次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党支部”。

2在打造学习型组织上花气力

学校组织了“名人讲堂”:每学期都邀请教育教学专家来校做报告,以开阔教师的视野,让教师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拓展教师的知识外延,深化教师的知识内涵。近年来,学校先后邀请了20余位知名专家为教师讲学。

在教师中广泛开展读书活动:每学期都为教师购置并推荐教育教学专著,指定必读书目;还在校园网上定期向教师推荐好文章,拓宽教师学习交流的渠道。学校把教师阅览室建在每个办公室,将各种教育刊物和各种报纸放到各办公室的书刊架上,教师可以随时阅览,报纸每日更新,教育刊物每周更换,教师看到自己喜欢的文章可以到文印室免费复印下来,作为资料保存。

3在创新师训方式上做文章

(1)专业引领——在专家引领下提升

为了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学校成立了由两位特级教师领衔,市、区骨干教师参加的“教育教学研究会”,定期围绕教育教学中

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研讨,推广成功的教学经验,成立了“名师工作室”,聘请全国知名的教学专家为学校的教学工作提供专业支持。每学期都开展“走近名师”活动,请校内外的特级教师、优秀教师上示范课或做学术报告。这些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2)同伴互助——在经验共享中前行

同伴的支持与合作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得到的最便利、最快捷、最直接的帮助,对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教师之间在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充分的交流。为此,学校创新教师备课模式,实行“五步走”的备课流程,即“假期里的分单元主备——开学初的各年级组对口互备——开学后的教师个人复备一固定的教研活动组内说课、研究确立专题——具有年级特色的教研成果展示”,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又提高了教师备课的质量。

我们还加大了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力度,以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学校组织了组内研究课、青年教师评优课、党员风采展示课、新调入教师亮相课、骨干教师引领课;还组织了特色校本教研活动——“系列教学活动”四步曲:教研组同备同上一节课一校内评优课——市级骨干教师研究课一名师引领示范课等。这些活动为各层次的教师搭设了课堂展示及业务交流的舞台,教师们感到收获很大。

学校努力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学术交流和研究活动。现在,我校教师参与的国家级和市级科研课题研究共有17项。学校的校报有一个固定的版面——“走进新课改”、“走近名师”,专门刊登教师对课改的思考、对课堂教学的反思以及外出学习的体会等,为教师提供学术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

(3)自我反思——在梳理得失中成长

经验+反思=教师成长。自我反思意识和自我反思能力越强的教师,其发展欲望越强,成长越快。学校积极提倡教师撰写“教育反思”,鼓励教师经常梳理自己的思想,总结经验,研究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期末,学校组织随笔交流,并整理印制《教师随笔集》。目前,绝大多数教师都已经撰写了上万字的“教师随笔”,学校准备帮助部分教师出版个人随笔集。

4在构建激励机制上动脑筋

学校自筹资金,对在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还特别设立了每月固定的骨干教师奖励基金。每学年,学校评选出师德高尚、业绩突出、家长满意、学生喜欢的教师,分别授予学科教学、班级管理、教学辅助岗位“荣誉教师”称号,作为人大附小教师的最高荣誉。学校通过网站、校报、橱窗、画册等形式,宣传这些教师的优秀事迹,学年末进行表彰并给予一次性奖励。

所有这些举措都体现了我们一贯倡导的管理思想:发现和尊重教师的自身价值,在活动中肯定教师,在活动中让教师体验成功,在活动中焕发教师的生命激情,在活动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创设适合于儿童发展的评价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育人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更重要。近两年,我校在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对一年级学生第一学期的期末考核形式进行大胆的改革。

对于刚刚步入学校几个月的一年级学生来讲,什么最重要?我们认为,不是写在试卷上的等级,而是孩子的学习兴趣。“真正的学习是愉快的,当快乐的心情不存在时,学习也就跟着停止。”当一个人自信时,他最有可能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出最佳的生命状态。在探索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核新形式的过程中,我们打破了已往一张试卷定等级的做法,采用生动活泼的“智力闯关”形式。语文学科通过“智闯五关”(我会听、我会说、我会背、我会读、我会写)的形式,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分项考查。数学学科通过“智闯三关”(我算得又对又快、我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敢于向难题挑战)的形式,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较复杂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测试的全过程家长可以陪同。

这种考核形式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学生们认为,这种“闯关考试”很好玩儿,很有意思,一点儿也不觉得紧张。新学期一开学,孩子们就问教师:“老师,咱们什么时候还考试啊?”家长们认为,这种考核形式很有创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考核,家长可以全方位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有利于今后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辅导。这种从多角度评价学生的形式,有利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有利于让每个学生在自尊、自信中快乐地成长。

我校的这项改革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北京新闻、《中国教育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新京报》、《法制晚报》等多家新闻媒体都进行了报道,很多教育专家也对此项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

四、营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文化如同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它是一所学校思想文化内涵的最直接的表征,是一个组织的“精、气、神”。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它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着学校的每一位师生,能够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进而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

我校以校址搬迁为契机,把建设“蓝天下最美丽的学校”(苏霍姆林斯基)作为我们的目标。可以说,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点一滴都凝聚着我们对教育的思考、对儿童的关爱。

走近人大附小,“彩虹校门”为孩子们编织了七彩的梦想;操场上的“七色看台”、多功能厅的“七彩座椅”、荣誉墙上盛开的“七色花朵”,无不寄托着我们对孩子七彩人生的祝福和期盼;楼梯墙裙上2900名学生的“七彩小手印”既起到了“下楼梯靠右行”的方向指示作用,又记录下孩子们成长的印记,还保护了墙壁卫生,同时也发展了孩子们的触觉,可谓一举多得。这一切带我们走进一个七彩的世界,让人感觉到人大附小人浪漫与时尚的心态,感觉到师生跳动的生命音符,也感觉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所特有的一种幸福与满足。

我们认为,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过程应成为一种教育过程,学校应该努力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中。因此,在新校舍的环境建设中,学校本着“以人为本、环境育人、文化渗透、陶冶情操”的设计宗旨,发动全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家”的设计,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学校的“心语小屋”、“文化石”等都采用了学生的设计方案,那些小小设计师的名字被记录在他们设计的作品上,成为孩子们永远的纪念。学校被评为“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百佳示范学校”。

在我们看来,校园文化设施不应该是一种远离学生的、纯粹形式化的摆设,而应该成为发展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载体。在我们学校,许多文化设施都是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体验的。比如:我们将学校教学楼中楼的1层~4层利用声光电技术,设计成几个生态园——地貌景观、动物之谷、鸟的天堂、农家小院,学生在那里可以看到各种景观、动植物,可以听到风雨雷声、各种动物的叫声,还可以亲手摸摸动物的皮毛等。我们还将学校6个宽大的阳台设计为音乐园、读书园、奥运园、数学园、国际园、民族园,学生在那里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弹弹、敲敲、打打、摆摆、拼拼、穿穿等。

学校的图书馆营造了人性化的阅读环境。我们将500多平方米的区域分为低年级“荷园”、中年级“林苑”、高年级“竹园”的园林阅览区和电子阅览区。学生们置身干似南方庭院的环境中读书,时时感受着书香之美、知识之美与智慧之美。

培养与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探究 篇4

一、每一个大脑功能正常的儿童, 都潜在着一定的创造力

从目前的教学来说, 从课堂上的分析, 到课后“题海式”的作业, 都是通过复现式的记忆去学习的, 因而造成大脑左半球接受教育过度。脑科学告诉我们“大脑在完成一个特定任务时, 只允许一个半球占优势”, 长此以往, 将导致右脑的弱化, 而最终便阻碍儿童潜在的创造才能的发展。作为教师往往注重于学生知识的掌握, 分数的高低, 而很少考虑抽象、形象与情感等影响右脑的活动, 这是教学领域注重认知, 忽视情感而造成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二、训练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通道

儿童的感官, 通过训练可以日益敏锐起来, 不着意训练, 则会变得迟钝, 而感官的迟钝必然会成为儿童提高直觉, 提高悟性的障碍。因此, 我们应该抓住儿童感官可塑性极大的时候, 加以培养。情境教学的生动手段, 都是可以作用于儿童感官的, 或听、或看、或操作, 儿童的感官就在这不断的感觉中训练起来。在情境中, 教师的语言描述, 是引导儿童感知、体验情境的主体;而从训练感觉的角度来说, 正是在指导儿童“看”, 指导儿童“听”, 指导儿童“操作”。儿童的视觉、听觉、运动觉就在这不断的有指导的兴奋中变得敏锐、完善起来。无数事实证明, 感觉的训练, 使儿童对周围世界日渐留心、敏感, 这就拓宽了儿童进一步认识世界的道路, 并且成为他们思维、想象、创造的重要基础。

三、培养直觉, 提高悟性

情境教学注重训练感觉, 激活右脑, 十分有利于直觉的培养。人类社会的大多数创造, 可以说都是“直觉思维跳跃”的结果。我们要提高人的悟性, 就必须从小培养儿童的直觉。直觉虽不同于感觉, 但直觉的培养离不开感觉。只有感觉的敏锐, 才有可能产生直觉。在儿童进入特定的富有美感的情境后, 由于感官接受鲜明的形象, 右脑非言语积极活动, 往往会促使儿童在瞬间产生一种很自然的感觉或者是直觉的反馈。“这篇课文真美呀!”“蒲公英是吸土壤妈妈的奶汁长大的。”“小科蚪的尾巴断了, 一定游不起来, 那就找不到妈妈。”类似这些直觉水平的显露, 教师应及时予以热情的鼓励、肯定:“感觉不错!”“一下子看出来真不容易!”不仅如此, 进一步利用直觉反馈, 激发、强化学习动机, 并引导儿童通过简单的演绎进行初步的逻辑的推导, 以验证自己直觉的正确与否, 以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身, 加深理解课文蕴含的理念。通过天长日久地情境观察, 训练感官, 强化知觉感, 积聚大量表象与经验, 并突现、强调情境的某一部分, 使儿童潜在的直觉在外界有利因素的碰撞下, 迸发出直觉思维的火花。这种培养虽然是初级阶段的启蒙, 然而是不失时机的, 对激活、发展右脑潜力, 提高儿童的悟性是十分有意义的。

四、训练语言, 发展创造

情境教学注重感觉的训练, 直觉的培养, 实际上是为了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情境中鲜明的形象, 热烈的情绪, 使眼前形象与儿童视觉记忆系列中的形象, 连动地跳跃式地进行着。联想、想象活动近乎无意识地展开, 右脑的非语言思维显得十分活跃。老师因势利导, 以师生的情感交流, 教学的民主, 渲染鼓励创造的氛围。从课文出发, 或改变体裁, 或转变人称, 或增添角色, 或叙述故事, 或抒发情感, 或阐述道理。从语言形式讲, 有独白, 有对白, 也有多角色的表演, 灵活运用已学的词、句、篇、修辞方法, 使儿童的创造力才能得以表现。老师在儿童的创造性语言训练后, 及时赞扬, 引导儿童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从而逐渐产生创造意识, 享受创造成功的乐趣, 以激发进一步创造的热情。

“五部曲”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篇5

本文摘自:广州早教全优加

当今世界的时代精神就是创新精神。专家认为,“我们最严重的问题是缺乏尖子人才,更缺乏一流大师和学术领军人物。在竞争激烈的资讯社会里,不创新,就落后,就死亡。培养创新意识才能保证儿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创意缺乏、少变通、思维不开阔、观察不细致、动手能力不强„„都是缺乏创新能力的体现。专家表示: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多方面一起努力,增强儿童的创造力可以从以下“五部曲”下工夫:

唤起创造的力量——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树立儿童创造的信心,唤起创造的力量。创设开放宽松的环境——创造力并不是一个思考和动手的过程,是一种接近生活的特殊方法。“要培养起儿童的创造力,主要取决于你的态度和你跟儿童一起做的事。”多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儿童的创意思维可以从鼓励儿童申请“专利”开始,儿童可以从中感受到创造的乐趣,并树立更多的自信心。专家还提醒家长可以多鼓励儿童参与学校和社会上的各种活动,尽量挖掘自己的潜力。

培养“多解”思维方式——所谓“多解”的思维方式是指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不是用一个答案、一种方法实现,而是善于变换思维的角度,全方位地、多层次地思考,更灵活、变通地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一种发散性思维方式。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篇6

解放小孩子的双手。人类自从腰骨竖起,前脚变成自由活动的双手,进步便一天千里,超越一切动物。自从这个划时代的解放以后,人类乃能创造工具、武器、文字,并用以从事于更高之创造。假使人类把双手束缚起来,就不能执行头脑的命令。我们要在头脑指挥之下用手使用机器制造,使用武器打仗,使用仪器从事发明。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

解放小孩子的嘴。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孔子入太庙,每事问。我从前写过一首诗,是发挥这个道理:“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但中国一般习惯是不许多说话,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

解放小孩子的空间。从前的学校完全是一只鸟笼,改良的学校是放大的鸟笼。要把小孩子从鸟笼中解放出来,放大的鸟笼有一棵树,有假山,有猴子陪着玩,但仍然是个放大的模范鸟笼,不是鸟的家乡,不是鸟的世界。鸟的世界是森林,是海阔天空。现在鸟笼式的学校,培养小孩用的是干咸菜的教科书。我们小孩子的精神营养非常贫乏,这还不如填鸭,填鸭用的还是滋养料让鸭儿长得肥胖的。我们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

解放儿童的时间。现在一般学校把儿童的时间排得太紧。现在为的都是准备赶考,拼命赶考,还有多少时间去接受大自然和大社会的宝贵知识呢?我个人反对过分的考试制度的存在。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

陶行知(1891~1946),安徽省歙县人,教育家、思想家。

儿童创造力发展 篇7

一、错误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束缚了儿童创造力的发挥

儿童天生就是创造的天使, 他们拥有无穷的创造力。他们的创造力超出了成人的想象, 这是几千年的历史所赋予他们的天赋。这种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 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1]这种创造力是会在生活中体现出来的。陶行知先生举了许多例子证明儿童的身上是存在着创造力的, 如他写的一首诗“大孩自动教小孩”就被儿童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我们要真正承认小孩子有创造力, 才可以不被成见所蒙蔽。小孩子多少都有其创造的能力。”[2]但是创造力能否发挥还要看环境的作用。“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 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 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 使他长得更有力量。”[3]

陶行知先生认为, 那个时代的学前教育中存在诸多压抑和束缚儿童创造力发挥的教育理念和行为。

其一, 轻视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陶行知先生认为中国对于小孩子是一直不许动手的, 动手要打手心, 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他以他朋友的孩子因为动手拆卸金表而遭到父母打的例子来说明, 中国的儿童双手是被束缚的。他又举了爱迪生因为玩弄化学药品而遭到学校开除, 但是他的母亲却很支持他做实验, 最终成长为发明之王的例子。通过这个例子他希望教师能够像爱迪生的母亲那样, 让儿童有动手的机会。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劳心上劳力”, 正是要求我们要给予孩子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他曾有过“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的陈述, 也强调了动手操作对于创造的重要性。

其二, 把儿童当做小大人。陶行知先生痛斥了各种错误的儿童观念, 如叫儿童穿起长衫端坐在家, 称儿童叫“小人”, 不准他外出游戏, 强迫他一举一动要像成人一样。他认为这些儿童观念都是违背儿童的天性的。儿童具有好动心、模仿心、好奇心、游戏心的天性。教育要适应儿童这些天性。即使在这些天性上, 儿童与成人也是不同的。如游戏, 成人只是把它当做一种消遣、一种娱乐, 但是儿童确是把它当做自己的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儿童是与成人不同的, 不要按照成人的标准去教育儿童。儿童期不仅是成人的预备, 亦具有它本身的价值。对于个人来说, 儿童期既是发展期, 也是可塑期。我们应当尊敬儿童的人格, 爱护他的天真浪漫。

其三, 儿童教育脱离实际生活。陶行知先生认为, 传统的封建主义教育使人脱离实际生活, 不关注社会事实, 把儿童限制在房间之中, 与大自然、大社会相脱离。这样的教育不利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而只有让儿童进入自然, 进入社会, 帮助儿童养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才能促使儿童得到发展。

其四, 崇尚静的教育。中国的学校大多是推崇一种静的教育, 儿童一般不许随便乱问问题。在这样的教育下, 儿童的创造力同样是无从发展的。陶行知指出, 问可以增进知识, 问是发明和创造的起点。他专门写了一首诗, 来阐述这个道理:“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 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 只在每事问。”[4]不让孩子发问, 孩子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孩子的创造力也就缺乏了知识基础。

二、民主与自由是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条件

解放儿童创造力是有条件的, 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5]我们要创造民主的社会、民主的教育来促进儿童创造力的最大发展。这里的民主不仅是一个政治概念, 还是一个教育概念, 既要求有一个平等、自由社会, 又要求有一个机会均等、容纳多元的民主教育。在这样民主的氛围中, 教育才能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社会才允许发挥儿童的创造力。总之, “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 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6]

民主条件下, 大家都是平等自由的。而只有在平等与自由背景下人的发展才没有压制与束缚。所以解放儿童创造力, 只有在民主条件下才能够得到实现, 也只有在民主条件下, 解放的创造力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当前国家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而创新型国家的建立首先就需要培养一批创新性的人才, 而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儿童与国家的号召, 显然不谋而合。因为, 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需要从儿童抓起, 从早期教育抓起。只有从小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才有可能让他们成长为创新性人才。所以, 对于早期教育无论怎么重视都不过分, 只有持续地加大对早期教育的投入, 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儿童创造能力的养成, 培养创新性人才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够成为可能。

给予自由的同时也是需要有规则的。陶行知先生指出, 教育儿童, 应当严格的地方便须严格, 应当放任的地方便须放任。太放任了虽是富于自由, 不免溢出范围;太严格了, 虽是谨守规则却有些苦干气味, 都不是应当有的现象。他还举了美国的伯格罗女士的例子, 指出她在教学的时候是“自由中有规则, 规则中有自由。学生既有发言机会, 又需要有准绳”。[7]教育中要注意照顾到儿童个体自由。但是自由不是理想的, 或者是激进的纯个人自由, 自由还有团体自由, 所以每个人要拥有自由就应该尊重他人的自由。在教育教学中要尊重每个孩子的自由, 所以必须把握好个体的自由与集体的自由的关系。在教学中尊重每个孩子的“自由”的同时, 也要照顾到“团体自由”, 所以教学中应该是自由与规则不可偏废。

三、转变教师观念, 培养儿童创造力

基于民主与自由在培养儿童创造力上的重要性, 作为幼儿园的教师就要转变教育观念, 积极贯彻“六大解放”, 创建民主自由的氛围, 注重启发教学方法, 为幼儿的创造力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教育要贯彻“六大解放”

我们要怎样解放儿童创造力的翅膀呢?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至今对于幼儿园教师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和时间, 让他们在创造的教育中进行自我的创造。解放儿童的头脑, 就是让儿童自己去思考创造, 而不是通过教师把一些外在的思想灌输给儿童, 这样培养出来的儿童只懂得被动地接受, 而不会主动求取, 这种教育模式下根本培养不了儿童的创造能力。解放儿童的双手就是让儿童“从做中学”, 而不是仅仅让儿童把手放在身后背好, 忽视儿童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去动手操作对于他们能力养成的意义。解放儿童的双眼, 就是让儿童自己去观察创造。只有让儿童走进自然, 走进社会去观察、去认识, 他们的视野才能够开阔, 也才能引起儿童去动手、去创造的兴趣。解放儿童的嘴巴, 就是让儿童自己去询问。面对未知的世界, 儿童一般都有很强的好奇心, 教师要给予的就是他们发问的自由, 而不要去担心回答不了儿童的问题怎么办, 更不要因为儿童一些不切实际的奇思妙想, 而去阻止他们发问的自由。只有鼓励他们问, 儿童才有可能创造, 会问、会发现问题往往是进行创造的前提与基础。解放儿童的空间, 让儿童有地方去创造, 而不是把他们束缚在狭小的天地里。儿童空间的不解放, 不让儿童走进真实的自然与社会环境里, 儿童的手、眼、嘴巴、头脑的解放也就受到了极大束缚,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也就无从谈起。解放儿童的时间, 让儿童有空余时间去创造。现在的多数儿童被家长、教师安排穿梭于各种兴趣班, 几乎没有什么闲暇时间。这种情况下, 怎么还能指望儿童能有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呢?所以给予儿童时间, 让他们真正去接触自然、社会, 自己去动手、去思考、去观察, 只有这样创造力的翅膀才能够张开, 才能够真正地飞起来。

2. 要向小孩学习

在《实施民主教育提纲》中陶行知先生指出, 民主的教师必须要有以下的品质:“ (一) 虚心; (二) 宽容; (三) 与学生共甘苦; (四) 跟民众学习; (五) 跟小孩子学习; (六) 消极方面:肃清形式、先生架子、师生的严格界限。”[8]虽然陶行知先生在这里列出了六条要求, 但这六条要求都可以归为一个要求, 即要“向小孩学习”。“向小孩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 他在《儿童节对全国教师谈话》中说:“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 你便不知道他的环境, 不知道他的能力, 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9]

所以教师要注意“向小孩学习”。“向小孩学习”就是深入了解孩子, 了解他们的需要和能力, 根据他们的需要和能力来促进他们的发展。如果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那么首先要了解儿童。因为当你真正“向小孩学习”的时候, 必然会要求你放下自己的架子, 用虚心、宽容的心态, 和孩子一起共同分享学习的悲喜。“向小孩学习”不是说教师要向儿童学习什么知识, 而是教师要真正地去了解儿童。这个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师虚心请教、宽容不同意见、与学生共同甘苦、肃清师生架子的过程。只有拥有这样的品质, “向小孩学习”才能真正实现。“向小孩学习”实现了师生关系的民主,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 而是要与孩子处在平等的位置。教师通过深入了解孩子, 懂得了孩子想法的意义, 不再只是根据自己的意见来处理教学, 而会注意接纳不同的意见。师生在相互学习与交往之中, 才能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3. 注重启发的教学方法

陶行知先生深受杜威思想的影响, 非常提倡在教育教学中要多采用启发的教学方法。他说“教学方法首重启发,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独立的思想”。[10]所以作为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使他发生疑问。同时, 启发不仅是答疑解惑, 还包括主动给学生创造挑战, 让学生去想出各种法子来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启发的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去学习, 而不是等待着去学习。注重启发也正是陶行知先生一贯所提倡培养“自动”、“自觉”的学习者的主要途径。

尽管陶行知先生已经离开我们数十年了, 但是他指出的一些束缚儿童创造发挥的现象仍然存在, 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吸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精神, 创建民主、自由的教育环境, 让幼儿释放自己创造力的翅膀, 从小打下幼儿创造力成长的基础。

参考文献

[1][2][3][4][5][6][9]戴自俺, 龚思雪.陶行知幼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87:88, 90, 88, 92, 94, 94, 68.

[7][10]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 (第1卷) [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98, 98.

培养儿童美术创造力之浅见 篇8

好奇和幻想是儿童思维的特征,也是儿童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弯弯的月亮挂在天上,孩子可以幻想在月亮上挂秋千摇荡;蝴蝶纷飞扑向孩子身上,说明孩子比花儿更美;在成人看来似乎“荒诞不经”,但对儿童说来却乐此不疲。因此,要指导儿童画,就要发掘他们这种儿童特有的审美潜力,培养儿童特有的美术创造力。

一、鼓励审美个性,为培养创造力打下基础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鼓励审美个性,即鼓励学生不仅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鉴赏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同学们体会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创造力。

二、充分表现艺术,为培养创造力提供条件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和评判,否则会妨碍学生自由创作,使学生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

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都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作业评讲时我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有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使学生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就为学生的艺术创造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条件。

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交朋友、交心,让学生有创作热情,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充分体现艺术个性。

三、突出主体地位,为培养创造力营造氛围

学生才是教学的真正主体,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在学习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现“我会学”的飞跃,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品质和个性。

同样,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体始终是学生。学生只有通过主动学习,才有可能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充分利用教科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自己看书、自己动手做实验、自由发表意见、开展讨论,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有利条件。凡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尽量不包办代替。教师的讲解主要是为扫除学生的学习障碍,帮助学生准确系统地理解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为了使学生学得主动,教师要充分信任他们,相信每个学生都愿意学好,而且能够学好。学生水平的差异,主要是由知识基础和生活经历不同造成的。同时,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从期初到期末,都要经常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知识的状况和心理状况,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成绩,及时调整起点、难点和教法,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帮助,使学生不因前面的困难而影响后面的学习,产生积累效应,最终让全班同学都有所得,增强信心,更加主动地学习。

四、重视游戏活动,为培养创造力铺展道路

寓教于乐、寓教于玩是现代儿童教育的基本特点。美术教育教学注重的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教授说:“孩子们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各具特点,只要我们正确地加以引导,孩子们的潜能意识都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儿童创造力发展 篇9

一、摆渡,带来彼岸创造力的种子

文学绘本,一般都是通过文字和图画共同叙述故事,且二者起互补的作用。选择适合孩子们阅读的绘本, 任何年龄段的孩子,都可享受到绘本阅读带来的乐趣。

1. 绘本阅读使儿童在对整本书的阅读中,有了创造力发展的另一种可能。

在绘本阅读实践中,教师可以唤醒学生潜在的创造意识和探索精神。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已悄然为儿童成长播下了一颗颗创造力的种子。绘本作文教学的彼岸,满是绘本故事奇妙的想象和令人惊讶的创造,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激发着儿童无穷又奇特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我的绘本作文教学研究中, 美国插画家大卫·威斯纳的不少作品进入了孩子们的习作课堂, 他的作品中的许多联想、 表达,对成人来说实在是不可思议,但几乎是零距离地贴近儿童的心灵。 再如 《 阿罗有只彩色笔》 ,带来了“ 世界上最富有想象力的小孩”阿罗,《 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 则展现了儿童平淡无奇生活中的动人想象……学习中,儿童创造性的想象有了发展, 这正如美国诗人惠特曼所说“: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

2. 绘本阅读使儿童拥有了丰富的形象积累和创造。

文学绘本依赖图画暗示故事, 丰富的图画带给儿童审美快乐的同时, 也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发展了创造力。 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儿童观察、 体验绘本图画内在的意蕴。 因为是内在的, 所以并不能凭借感官去直接感受。 因此,就必须引导儿童通过想象中的体验活动去捕捉和揣摩,与此同时,创造性的因素便悄悄渗透其中了。 譬如,《 7号梦工厂》 的画面,具有强大的张力、磁力,牢牢锁住了我们的眼睛。 如其中的一幅图( 见下图) , 当那些打破常规的鱼形云出现在空中后, 小猫们睁大了好奇的眼睛, 奋力仰望天空。 海面上, 则是跃出的鱼儿,全都张大嘴望着空中的“ 同类”。 但是,惊讶不已的小猫和鱼儿在说些什么呢? 则要求儿童通过想象、体验来了解。

或许,小猫在说:“ 呀,我们的美食怎么飞起来了? ”或许在说:“ 空中飞的是鱼儿吗? 难道是我的眼花了吗? ”……

当儿童把注意力转移到画面背景后,体验就更有意思了: 鱼形云朵飘浮在美国繁华的城市上空, 这又给奇幻的想象增添了些许真实感,乐趣无穷。

如果说,儿童大脑中原先储存的经验和当前感受的绘本画面是“ 此岸世界”,那么,对绘本图画意蕴的体验和领悟,就是儿童通过积极想象所创造的“ 彼岸世界”了。 也正是荡桨在这样的此岸和彼岸的过程中,儿童的主观创造性逐渐表现了出来。

3. 绘本阅读发展了儿童感性形象的选择性和独特性。

儿童在阅读绘本时, 接触的是视觉形象, 可以通过视觉引起真切的形象感, 且会引起主动的理解和联想。 尤为珍贵的是,面对同一幅图画,每个孩子会因经验积累、情感体验、兴趣爱好、 关注画面的焦点的诸多不同, 形成的新意象也不尽相同。 绘本图画的造型、色彩、 气氛、线条、背景、细节,甚至是线框都可暗示故事, 具有叙事功能, 其丰富性决定了它可以为儿童提供多元的选择。

譬如,绘本大师大卫·威斯纳的另一部作品 《 疯狂星期二》 :奇幻的晚上,青蛙乘坐荷叶飞毯来到了小镇, 发生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情……青蛙潜入老奶奶家里, 老奶奶睡着了,青蛙却在看电视。

当这几幅画出现在儿童面前时, 教师着力鼓励儿童大胆想象,珍视儿童独特感受。 在这样的氛围中, 每个孩子都会做出个性化的选择: 有的孩子对画面的明暗比较敏感, 于是会被画面制造的诡异气氛所吸引;有的孩子情感非常细腻,于是会一下子关注到图画里老奶奶的孤独;还有的孩子很细心, 于是会捕捉到别人不容易注意到的角落里那只受惊的小猫…… 当儿童在画面中捕捉到感兴趣的、个性化的表象之后,便会有了独特的体验, 就会产生富有新意蕴的意象。 这时,由于想象的参与, 儿童脑海中关于绘本图画的独特的新画面便产生了,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二、摆渡,带来彼岸创生故事的能力

儿童作文创造力的形成依赖于丰富的表象, 同时语言发展也是极重要的因素。 如果说, 在绘本阅读中, 儿童积累并创造了富有个性的、 多姿多彩的表象。 那么,绘本作文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个故事”的创生与交流,则为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语言基础。

加拿大学者佩里·诺德曼认为:“ 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着三个故事: 一个是文字讲述的故事,一个是图画暗示的故事, 还有一个是文字与图画相结合而产生的故事。 ”显然,这“ 第三个故事” 一定要通过与读者对话、互动才能完成。 绘本作文教学的使命在于将“ 绘本”引入作文教学, 开发利用这一课程资源,与绘本阅读紧密结合,促进儿童积极主动创生“ 第三个故事”,并为其述说、交流、发表“ 第三个故事”搭建平台。实践表明, 教师可从以下三方面努力,引导儿童创生“ 第三个故事”。

1. 从儿童的观察与再造想象出发,向彼岸推进。

当文学绘本中那些奇幻美妙、 别具一格的画面投射在儿童清澈的眼里时, 常常会造成强烈的视觉刺激。 教师适当引导,儿童就会主动地再造想象, 变“ 静”为“ 动”,让画面活起来, 形成具有个性的 “ 第三个故事”。 譬如,《 獾的礼物》 这个温暖的文学绘本故事, 叙述了老獾活着时带给周围朋友们真诚的帮助,留下了爱的礼物。 当孩子们读到下面的图画和文字时,经过观察与想象,奔涌出来的故事就很动人。

獾举起手里的冰刀, 向青蛙发出邀请:“ 一起来吧。 ”“ 我…… 不会…… 溜冰…… ” 青蛙低声说。 獾直起身子,推了推眼镜,笑了:“ 没关系,你拉着我的手就行了。 ”青蛙紧紧地抓住獾暖暖的大手, 小心翼翼地站了起来。

初次穿上冰刀, 青蛙根本找不到重心, 开始左摇右晃。 “ 别紧张,膝盖弯曲。 ”獾拉住青蛙一边说,一边示范。 青蛙却紧张得浑身僵硬,不知所措。 獾并不着急,牵着青蛙的双手,慢慢倒溜,不时轻声提醒他注意脚的方向。 很快,青蛙越来越放松, 越溜越好。“ 让我们做个游戏吧! ”獾提议,“ 你拽着我衣服的后摆,我们一起溜。 ”“ 我还不行哎。 ”青蛙有点不自信。“ 试试吧! ”青蛙终于松开獾的手,抓住他衣服的后摆。 獾沿着池塘边慢慢地滑行,一点点加速。 青蛙虽然紧张, 但跟上节奏后就不再害怕了。 迎面吹来的风不再寒冷, 山谷间回荡着他们欢快的笑声。

( 吴欣远)

其间,关于绘本阅读的“ 第三个故事”,儿童主动尝试着选择准确的词语和恰当的组合方式表达出来,而且,言语实践丰富了图画的表象, 同时促进了表象运动的深化。 在创生“ 第三个故事”的过程中,儿童脑海中的表象运动和语言运用始终交织在一起, 互相促进, 密不可分, 作文的创造力也就悄悄地培养并发展了。

2. 从儿童的联想与创造想象出发,向彼岸靠近。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绘本精心选择, 巧妙引导儿童从绘本图画或文字的空白点出发, 通过丰富联想,体验创生“ 第三个故事”的愉快,发展作文的创造力。 譬如,大卫·威斯纳的作品《 1999年6月29日》 中小霍莉的科学实验带来了一个奇异事件———各种巨型蔬菜飞临美国各地! 教学中适当选取图画中的空白点,通过假设和推测, 儿童爱幻想的天性立即被释放, 创生了一个个富有奇幻色彩的故事。

绘本画面中, 太阳刚刚升起, 一个个巨型萝卜在云雾中飞翔。 有的孩子就循着大头萝卜飞行的方向,自由展开想象, 创生出一个个以巨型萝卜头为主角的奇幻故事。 画面中更有皇帝豆群笼罩利末特镇、 一棵巨大的西兰花落在了霍莉家的后院、 大型红辣椒飘浮上空无法降落, 以及蔬菜事件带来的“ 南瓜地产”“ 土豆主题乐园” …… 选取这些画面空白点适当引导, 都可以激发儿童积极地创生出富有个性的“ 第三个故事”。

由于每个儿童大脑中积累的经验各不相同,所以,由联想唤起的表象各不相同, 由表象唤起的词语也各不相同, 这些由儿童创生的故事, 也就被赋予了独特的创造性, 从而向着理想的彼岸靠近。

3. 从儿童的模仿天性与当下生活出发,向彼岸逼近。

我们知道, 客观现象和对象储存在大脑相应的部位,一旦遇到相应的刺激就会被唤起。 这种心理活动在儿童阅读绘本故事时一样适用。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还可从儿童爱模仿的天性以及他们当下的生活出发,在现实生活的“ 此岸”与故事创生的“ 彼岸”之间,留下无限优美的“ 航线”。

《 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 阅读、引导后,儿童类似的生活经历会很容易被勾连起来———

记得刚开始学习钢琴的时候,我总是摆不好手型。最着急的人不是我,而是妈妈。压根儿不懂音乐的她, 一遍遍地回忆着、模仿着钢琴老师的样子,耐心地教我。 可我还是不能做出标准动作来,手型极其难看。妈妈并没有冲着我发火, 而是又辛苦地站在琴凳后面, 努力伸长了自己的手臂, 从我的背后伸过手来,托着我的手,帮助我体会手握小鸡蛋弹奏的感觉。 妈妈的付出并不见效果, 我的心里好难受! 妈妈却无声地笑笑, 真的拿来了两个鸡蛋放在我的手心里。我惊讶极了!弹琴时手心向下,怎么能握住?妈妈又笑了,在我小小的双手之下, 用她那大大的手托住鸡蛋。 随着我双手的移动, 妈妈的手也跟着小心地移动……一曲练习完毕,忽地,一颗晶莹的汗珠悄然滴落在我小小的臂膀上……

( 刘晔)

在这个例子中, 儿童写的是现实生活, 有对绘本故事构思的模仿, 运用的是儿童自己的语言, 表达的是自己真实的情感。 其中的模仿有着重要的智力价值, 它不仅是儿童再造思维的发展, 也为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摆渡,带来彼岸自由表达的畅快

在研究中, 我执着地在此岸与彼岸间摆渡, 和儿童信步在各种形式的文学绘本间,感受着童心的温暖, 收获着儿童情感深处无限美妙的想象和创造, 收获着来自彼岸自由表达的畅快。

由于在绘本作文实践中, 儿童积累了众多富有原型启发意义的图画表象, 储存了不少伴有文字的表象,所以,在适宜的情境下, 这些表象就会积极运动, 表现出带有儿童鲜明个性的作文创造力。

1.走出绘本,拥有了自由表达的习作课堂。

一节习作课上, 我引导孩子们以“ 熟悉的课堂”为话题开展讨论。 有孩子竟由“ 课堂”联想到了毫不相干的“ 饮料”,由此引爆了整个习作课堂———

上课铃响了, 同学们满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 可乐”数学课堂。 张老师微笑着出示了一道难题。 瞬间,探索数学奥秘的激情被燃烧起来。 教室里一片寂静, 只听到飞速运算的“ 唰唰”声,好似可乐瓶内泡泡上蹿的“ 嗞嗞”声。 汗水从脸上滑落, 带着一丝焦急和紧张, 还听到一时迫不及待的跺脚声, 酷似可乐刚含在嘴里的些许麻舌, 却又带来更多的刺激感受啊! “ 45! ”“ 45? ”“ 45! ”……不知是谁带头报出了答案,接着,报答案的声音此起彼伏。“ 对! ”顷刻间,全班沸腾了,又像极了可乐带给我们清爽心灵的感觉! 我爱“ 可乐“ 数学课堂!

( 张曦若)

课上, 孩子们进一步想开去:“ 粒粒橙”语文课,“ 乌龙茶” 数学课,“ 红牛” 体育课……并且,他们还由“ 饮料”课堂的新颖联想拓展开去,联想到了“ 风筝”课堂———体育课,“ 鲜花”课堂———美术课,“大海” 课堂———数学课,“枫叶” 课堂———语文课……

显然, 常常处于绘本学习的孩子们, 在日常的习作课堂中, 呈现出了令人欣喜的创造力。 走出绘本,儿童慢慢拥有了表象联想的自觉。 他们可以根据一定的目标, 由一个表象联想到另一个或者更多的表象, 创造性地用语言表达出来,生动而又有新意。

2.走出绘本,拥有了一个个心灵丰富的儿童。

在研究中, 我对一个个儿童独特的精神生长状态, 也做了较持久的观察与探究。 不少孩子在学习中, 逐渐形成了对某一种风格绘本的特殊喜好, 坚持积极主动练笔。 例如,有些孩子特别喜欢大卫·威斯纳的作品, 不断尝试着写幻想系列文章,还自发组织交流、展示。 有的孩子喜欢绘本图文交融的表达方式, 在用文字记录的同时, 配上颇有灵气的图画……一个名叫高歌的孩子, 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 就阅读过近四百本绘本故事, 并乐于经常撰“ 文”配“ 画”。 五年级下学期,她的一篇《 彩色的爱》( 如上图) 就被《 东方娃娃》 杂志社以微型绘本的方式刊发。 杂志主编余丽琼老师专门撰稿, 评述了高歌的阅读与成长。

很多人都明白绘本在一个孩子身上的表现绝不是当下的,一个读着绘本长大的孩子, 他的文字表达能力、审美感受、 情感世界, 尤其对爱的理解都跟其他孩子不一样, 因为精美的文、图就那样一天天、一点点渗进孩子的心里, 在童年的河里累积着甘泉。 那么,不禁要问的是, 什么时候才能看出这些孩子的特异之处? 每一次演讲遇到这样的提问, 我的回答都是:总有一天。 因为没有熟悉的案例, 也因为每个孩子的特质不同, 我无法给出具体的那一天,但认识朵儿后,我要说,这一天,并不远,甚至近在眼前。

这篇《 彩色的爱》 再次让我惊讶,不仅文从字顺,而且画面感强, 朵儿对母爱的理解甚至超过了我们成人, 因为她洞察了爱的真谛, 用颜色生动贴近地表达了妈妈对她以及她对妈妈的无条件的爱。 我知道,她的心里, 童年积累的甘泉正在叮咚流淌。 一个有表达能力的孩子, 一个内心富裕的孩子,终生,都会美丽。

( 节选自余丽琼老师的“ 编辑手记”)

艺术教育中儿童创造力的探究 篇10

在得到“为什么要让孩子接受艺术教育”这个问题的答案之前, 相信很多的家长甚至是学校或培训机构都没有认真的去思考过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是出于从众的心理, 又或许是为了自己的“面子”, 希望孩子可以在人前有炫耀的一技之长, 可以考级等等;有的家长甚至是为了减少自己的麻烦, 把孩子往培训班一放, 自己便又可乐得轻松一下……;学校或艺术机构可能是想着能赚钱, 用尽所有可用的方式去招生, 并没有静下来仔细的去考虑“这些孩子在我们这里可以得到什么或是我们可以给到孩子什么”……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 都应该去思考“为什么要给孩子进行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其实并非我们用眼睛看到这些一幅幅的画, 一段段舞蹈, 并非我们用耳朵听到的每一首首歌曲, 一段段音乐, 其本身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也许我们家长只看到孩子画下“不知是啥”的涂鸦;也许只听到孩子稚嫩而简单的歌谣, 但这个教育的过程会慢慢作用在孩子的思考中、生活中、人际交往中……这种变化在孩子身上是一个漫长却扎根的时间来体现的。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保护和尊重儿童的“原发过程”思维, 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 通过舞蹈、手工等艺术教育活动提高儿童的动作能力。[1]

一、艺术教育让孩子学会探索和表达

人类除了语言和肢体表情, 还有何种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的一切喜怒哀乐情绪?当然语言和肢体表情本身就是歌唱艺术和舞蹈艺术以及表演艺术的起源。在我们是孩子的阶段, 尤其是幼儿阶段, 通常语言词汇缺乏, 语言表达还部发达时, 往往是他们想象力最发散思维的时期。因为他们往往内心世界十分丰富, 小脑袋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想法, 他们对大千世界都感到好奇, 都想亲自去探索探索。因此, 绘画则是他们最原始的一种探索和表达的方式, 俗称“涂鸦期”。在成人眼里, 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是令他们无法理解甚至有点讨厌的, 毕竟除了哪些我们成人看不懂的线条、点点圈圈外, 他们还无处不当作他们的创作区, 也许家里那套很昂贵的真皮沙发也会变成孩子的创作灵感。但家长不能忽略这是孩子的另一种表达, 他们也许通过这些看起来毫无意义的图案, 告诉爸爸妈妈他们很高兴, 或者他们想到了那天飘在花园空中的肥皂泡泡, 甚至孩子自己也许也不清楚画的意思, 但画面却能传达给大人们一些有趣的信息。

二、艺术教育可以加强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匈牙利是一个儿童艺术教育走在前沿的国度, 特别是音乐类的艺术教育。我曾经参与过布达佩斯一个很普通的社区艺术中心在周末举办的“为小朋友而设的音乐剧”。于是我以为是跟平常看音乐剧演出一样, 演员在舞台, 观众在座位的模式。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完全开放式的、与小朋友紧密非舞台式的互动模式。故事情景大概是一个美丽的村落里所有的村民都被魔咒沉睡, 然后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唤醒每一个演员扮演的角色, 并最后一起解除魔咒的“老掉牙套路”故事, 但在这个过程中, 一起参与的小朋友们用舞蹈、歌声、律动、语言等艺术形式, 而且是即兴的充满想象力的艺术创意来融入整个表演当中。这个活动让我感触非常深刻?不禁思考:儿童的艺术教育该如何进行?艺术教育中什么最重要?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的艺术潜力, 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都应从儿童世界的特点入手, 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2]艺术教育可以加强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艺术教育的课程, 孩子们会接触到不同的艺术材料和媒介, 演化成不同的表达方式:涂鸦、手工、戏剧表演、舞蹈等, 并通过这个过程形成对新的事物表达和相处印象, 然后赋予崭新的意义, 这是一件很神奇的过程。也是我们称作“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艺术教育让孩子感受到精神生活的美好

有人说:人是一种会思考的动物, 对个人精神的需求远远大于对物质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达和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物质极大的丰富, 使人们从繁重奔波的劳动生活中走出来, 上升到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毕竟在人生漫漫的日子中, 能享受精神生活的人是幸福的, 充实的, 美好的。艺术的诞生就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极致之美, 人类的历史中留下的著名艺术品中, 无论是一幅画, 一件雕塑, 还是一份乐谱, 一段影像都是艺术教育带给人类的意义存在。学习艺术, 不仅能让孩子懂得欣赏艺术作品, 学会艺术创作, 更能使孩子得到高层次的精神陶冶和对美的长远追求。

如果每一个家长和艺术教师都能认识到艺术教育是个需要时间去孕育的过程, 可能就不会急功近利了。我们不仅听过一个家长打击孩子的声音“你画的一点都不像。”“为什么学了三年钢琴还不能考五级?”“动作有点难看”……其实孩子他们被扼杀的已经不仅仅是艺术天赋了, 更重要的是表达的欲望和自信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在某种程度上, 这是在放弃教育, 自然你也会错过很多孩子的秘密和分享, 更谈不上对他的帮助和塑造。

四、家庭在孩子艺术教育中扮演的角色

以上说了许多关于艺术教育带给孩子的各种意义后, 应该能表明一名艺术教师的我们, 或者一名孩子的家长的我们应意识到这是一件重要的事。在指导我们的孩子时, 要将正确的学习观念和目的灌输给孩子, 除了自然到达的教学目标, 不应过分强调某种目的。家长也要掌握一些恰当的艺术教育方法, 在家庭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建立轻松互动的亲子关系, 让孩子充满兴趣地探索艺术, 感受艺术, 学习艺术。然后, 在引导的艺术教育过程中, 用沟通、鼓励描述、刺激想象的方法, 密切关注孩子内心的变化, 注重培养他们自信的人格和流畅的表达能力;不断的扩张新的情景让他展开更多的想象。在某些环节, 家庭和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往往能形成互补和互动的作用。学校里的集体课程, 教师会通过统一的课题和要求引导孩子进行艺术创作, 在群体学习艺术, 孩子除了学习本身, 也能领悟到集体合作和分享的快乐。如儿童合唱团中, 孩子能从和声中享受到独自歌唱无法到达的美好音效, 从中得到对团队合作的正确概念建立;相对校园, 家庭的艺术教育是能弥补某些集体课程中的刻板和单一化。家长对孩子的引导是一对一地观察, 能根据孩子的感应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如孩子在学校学会画一朵花, 那么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画出更多不同的花, 各种颜色、各种形状不同的花, 甚至还有各种情绪和各种故事情节的花。而且家长也会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倾听孩子对他的艺术创作进行分享。家长与孩子在这个时间里, 增强沟通、启发思考、建立平等观念, 这是一个与学校不同的教育过程。

总之, 在孩子的艺术指导中, 家长们和教师们更应该注意在轻松的指导中提高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塑造孩子更乐观和积极的性格。对于孩子的艺术教育, 落脚的重点应该在教育上。

摘要:“艺术教育是什么?”“我的孩子适合哪种方式的艺术教育?”这些问题也许很多家长并没有想过。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是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艺术教育,儿童,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王懿颖.艺术教育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J].教育研究, 2005.

上一篇:医学科研设计下一篇:安全电压的配电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