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词汇《医古文》

2024-06-17

医古文词汇《医古文》(精选十篇)

医古文词汇《医古文》 篇1

衔接是语篇的显著特征之一,衔接关系是语篇性(textual)的体现也是语篇连贯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对衔接的种种分类中,韩礼德和哈桑的分类被广泛地接受和认可。他们认为,衔接分为两大类: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词汇衔接不同于其它的衔接方式(如指称、省略、替代和连接等),它不受语法的束缚,能够在较长的语篇中有衔接力,而不只是衔接相邻或相近的句子。学者们一方面著书论文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方面力求将其理论应用于实践中。笔者通过观察发现,汉语古文语篇中,使用词汇衔接的情况明显多于使用语法衔接的情况。本文选取了四篇汉语古文名篇,拟从词汇衔接的角度谈一谈该手段的纽带作用及其在古文语篇中的连贯功能。

二、理论综述

Quirk(1985)把衔接定义为文本中的小句和句子之间的语义和语用关系的正式语言实现。韩礼德和哈桑(1976)把衔接定义为语言中存在的一组可能性,将文本连为一体。本文认为,衔接的最大作用是表明句子之间与段落之间的联系,它使得若干句子和段落结为一个连贯的整体。词汇是集词成句,集句成段,集段成篇构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史煜(2004)认为,没有词汇,语篇便无从谈起,但是语篇并不是若干词汇的简单聚集,而是通过词汇的选择运用建立起来的一种连贯表达。Hoey(1991)认为,词汇衔接是谋篇机制的主要手段,语篇中句子之间通过语义关系相互联系。张德禄(2003)进一步扩大了衔接的涵盖范围,认为语篇的概念意义关系、人际意义关系、多元意义关系以及跨类衔接机制都对语篇具有衔接作用。

语篇连贯该如何来定义呢?韩礼德和哈桑(1976)使用“texture”这一术语来表示连贯。他们认为,语篇的连贯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境的连贯,因此在语域上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是自身的连贯,因此是衔接的。在语篇分析领域,一般认为衔接是语篇的表面结构,而连贯则是语义的深层关系。由此本文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衔接是为连贯服务的。

三、文本分析

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划分,词汇衔接分为两大类:复现(reiteration)和搭配(collocation)。复现关系指一个词从原词或同义词(近义词)或概括词的形式反复出现在同一语篇中。正是借助了选择运用这些词项的手段,一个语篇才实现了前后呼应相互依赖和统一连贯的语义效果。复现包括四种形式:同义词(近义词)、上下义词、泛指词和重复。搭配关系是指在围绕某一话题展开的语篇中,与此话题相关的多个词项在语义上相互搭配,相继出现在该语篇之中。笔者翻阅了大量的汉语古文名篇,观察发现:古文语篇中经常出现的词汇衔接手段是复现关系中的重复和同义词(近义词),另外搭配关系也频繁出现。故本文重点讨论分析古文语篇中的上述三种词汇衔接手段。

(一)重复

在一个语篇中某一词项反复出现、多次强调,达到突出某种主题思想的语篇效应。汉语古文的作者(尤其是议论文体裁)常常反复强调某些字词,这样的词汇衔接既引起了读者对主题思想的注意又实现了整个语篇的前后连贯。

例1: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节选自《师说》

《师说》是一篇非常出名的议论文,教育后人应该树立正确的师生观。作者指出,老师的职责就是“传道受业解惑”即“传授知识,为学生解答疑惑”。“解惑”作为此文的关键词,在文中重复出现多达9次。作者借用重复这一衔接手段,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另外,文中更是多次重复出现与“师”相关的词语如“师者”“从师”“师道”“耻师”“择师”等。如此一来,全文显得统一紧凑,紧扣主题,表达流畅且连贯。

(二)同义词(近义词)

在语篇中对某个原词进行多次重复,有时会显得累赘而乏味。为了追求语篇的美感,使得语篇多姿多彩,语言使用者常常借助同义词(近义词)这一手段来表达某一个词项意义。作为一种重要的语篇衔接手段,同义词一般被定义为表示人、事物、行为、状态或性质等具有相同或相近意义的不同词项之间的复现接应关系。

例2:

——节选自《阿房宫赋》

《阿房宫赋》中这一段,使用了较多的近义词,如“尽锱铢”“如泥沙”“南亩之农夫”“机上之工女”“在庾之粟粒”“周身之帛缕”等。这样的排比句使得语篇生动形象,前后统一连贯,集中表现了秦王朝的奢靡腐化,铺张浪费民力财力的数量巨大,对百姓极尽压榨剥削,为下文描述劳动人民起义反抗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例3:

——节选自《过秦论》

以上两段中也出现了一组同义词,主要讲述秦国君主将当时分裂的中国统一起来。其中“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御宇内”“制六合”等都是“V+O”(即“动词+宾语”)的结构。动词均互为同义词,表现出秦国君主统一并驾驭中国的形象,名词亦互为同义词,指代整个中国。借助同义词词汇衔接,整个语篇变得逻辑清晰,前后连贯,联系密切。

(三)搭配

如上文所述,搭配关系也是一种意义组合。一般来说,当语篇围绕某一话题展开时,必然会出现与此话题搭配的其它词项,从而实现语义上的统一连贯。例如,以“冬天”为话题的语篇中,常常出现“寒风凛冽”“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北风呼啸”等与气温、风雪相关的词语。

事实上,搭配关系是一个跨度很宽泛的概念,几乎所有的词汇衔接都可以视为搭配关系,如互补性衔接(男孩VS女孩、城市VS乡村),反义性衔接(多VS少、大VS小),上下义衔接(动物VS虎、狮、兔、羊)等。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系统下的各项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语篇中词汇衔接的搭配关系正体现了这一点。

例4:

——节选自《庐山草堂记》

《庐山草堂记》是山水游记的名篇,主要描述了草堂及草堂周边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节选的这一段,各句句首分别为“堂北”“堂东”“堂西”“其四傍”,明显互为地理位置方面的搭配衔接,而“泻阶隅”“落石渠”“累累如贯珠”“霏微如雨露”则可视为两对互补性的搭配衔接。最后一句“其四傍耳目杖屦可及者”展开描述了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出现的“花”“云”“月”“雪”,这样的搭配衔接进一步衬托出草堂的美,与上文呼应,使得整个语篇一气呵成,统一连贯。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构筑连贯统一的古文语篇过程中,词汇衔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古文语篇的分析理解,必须把握住全局,注重分析推敲上下文之间的衔接与联系,从而准确认清语篇的统一性与连贯性。

摘要:衔接论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本文依据衔接理论,结合语言实例,详细地探讨了汉语古文语篇中各种词汇衔接机制在语篇连贯构建中的重要意义。词汇衔接是指通过词汇的选择运用,在语篇中建立一个贯穿篇章的链条来表达连贯,旨在增强语篇的连贯能力。

关键词:语篇连贯,词汇衔接,复现,搭配

古文生僻词汇解释(三) 篇2

怀金拖紫:形容显贵。同“怀金垂紫”。

一心一计:一个心眼,一样的想法。指与对方的想法尽量一致。一壁:1.也说“一壁厢”。

2.一边,一旁。

3.犹言一方面,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拿大:1.摆架子;看不起人。

拿大顶:1.技巧运动的一种。双手撑在地上或物体上,头朝下,两足向上竖起。

老诚:老实诚恳;诚实。老老诚诚

鸿蒙初辟:鸿蒙,也作鸿濛: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浑沌的元气。开天辟地。指刚刚开始出现人类世界。

醪láo [1]浊酒。[2]醇酒。醪纩(酒和丝棉。喻饱暖之惠)饧táng古“糖”字。xíng[1]胶体状的麦芽糖。[2]糖块、面剂子等变软。[3]精神不振,眼睛半睁半闭。饧涩(精神涣散,眼色朦胧)

边任:1.边境地区的官职。

纳福:迎祥致福:蠲邪纳福。后多用为问候之辞。吣qìn[1]猫狗呕吐,亦喻谩骂、胡说:满嘴胡~。左强:1.性情怪僻倔强。

散淡:1.亦作“散澹”。

2.悠闲;逍遥自在。散淡散淡 锞kâ[1]〔~子〕小块的金锭或银锭。目今:1.现在;当前。酽酽yàn yàn1.很浓。

2.程度深。端相duān xiāng1.正视;细看。

怄(慪)òu[1]故意惹人恼怒,或使人发笑,逗弄:你别~人了。~气(闹别扭,生闷气)。

摔丧驾灵:摔丧:指摔丧盆子或摔丧罐子,旧时的丧礼;驾灵:主丧的孝子在灵柩前领路。指亲丧时,当孝子的礼节。渥wò [1]沾湿,沾润。[2]浓,厚:~味(味浓)。~恩。~惠。优~(优越丰厚)。

黉(黌)hóng[1]古代称学校:~门。~宇。~序。~宫。相与:①偕同;一起:卒相与欢|疑义相与析。②相互:相与悖谬|相与恐惧讹言。③相处;交往:相与甚厚。克当:1.能承当;敢当。

当头对面:当面商量或面对面辩论。当头人:1.指丈夫。

荫生:封建社会中对凭借父祖余荫取得监生资格者的称呼。杂冗:1.驳杂繁冗。

有致:1.有韵味;有情趣。

2.有兴致。祯zhēn [1]吉祥:~祥。

款段:1.马行迟缓貌。

2.借指马。

一径:①一条小路。②副词。径直;一直:一径往东走去|他一径做着小学教师。

赏封:1.装在红封套里的赏钱。今称红包。一应【注音】:yī yīng所有一切:~俱全|~工具、材料都准备好了。

品度pǐn dù/duó1.标准,法度。

2.品格。

体天格物:体天:体察天意;格物:推究事物的规律。能体察上天的意志,推究事物的规律而适应它。略节:1.简要的书面报告。

描补:1.方言。用旁敲侧击的方式把一件事再点明一下。桔槔jiã gāo井上汲水的一种工具,在井旁树上或架子上挂一杠杆,一端系水桶,一端坠大石块,一起一落,汲水可以省力。站干岸儿:站在河岸上,不沾水。比喻置身事外,不卷入其中。纳罕:惊异

树稚:1.幼树。树稚新条 达知dá zhì:1.通达之智。

朕躬:1.我﹐我身。多用于天子自称。

端的duān de①果然;的确②究竟:这人~是谁?③事情的经过;底细:我一问起,方知~。‖“端的”多见于早期白话。马棚风:1.谓习以为常,不当一回事。藏掖:1.隐匿。

2.遮掩住的弊端。

仪门:1.明清官署﹑邸宅大门内的第二重正门。踏看:1.实地查看。出月:1.出了本月,即下月。

当今:①现今;如今;当前:此乃当今急务。②指在位执政的皇帝:当今圣明。

逶迤退食:从容谦退,公正廉洁。

牛心:1.牛的心脏。参见“牛心炙”。

2.喻性格执拗。午错:1.刚过午;午后。

燥屎:1.指胃中燥结的宿食。

2.歇后语。干搁着。谓事情搁置未办。

椒房:1.即椒房殿。

2.泛指后妃居住的宫室。

3.后妃的代称。椒房亲:1.指皇帝的姻亲。

椒房兰室:1.指后妃所居住的宫室。

甬路:1.楼房之间有棚顶的通道。

2.院落中用砖石砌成的路。溶溶荡荡:1.水波浮动貌。

萝薜luó bì1.指女萝和薜荔。

2.用以指隐士的服装。琳宫:1.仙宫。亦为道观﹑殿堂之美称。碣1jiã圆顶的石碑:残碑断~。墓~。

纛dào [1]古代军队里的大旗。[2]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的饰物。

杌wù [1]小凳:~子。[2]树没有枝。[3]〔~陧〕局势、局面、心情等不安,亦作“阢陧”、“兀臬”。箦zã [1]竹编床席。

撺掇cuān duō挑唆;怂恿:你别撺掇他去。排揎:责备;埋怨。

鸡声鹅斗:比喻吵吵闹闹,彼此不和。瞽旷:1.指春秋晋盲人乐官师旷。瞽旷之耳:形容听觉十分灵敏。牛心古怪:指脾气固执、倔强。

筅xiǎn[1]炊帚,用竹子等做成的刷锅、碗的用具:~帚。霰xiàn [1]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肷qiǎn [1]身体两旁肋骨和胯骨之间的部分(多指兽类的):~窝。狐~。

唿hū [1]〔~哨〕用手指放在嘴里吹出的高尖音,如“打~~”。亦作“呼哨”。荇xìng [1]〔~菜〕

桡1(橈)ráo [1]桨,楫。[2]〔~骨〕前臂靠大指一侧的骨头。泛指弯曲。

朝乾夕惕: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皤然pó rán1.白貌。多指须发。行参:1.谓行参见问候之礼。百戏:古代杂技、乐舞表演的总称。

夔头kuí tóu1.夔为舜乐官。唐韩会﹑崔造﹑卢东美﹑张正则善音乐,自以为有王佐之才,号为四夔。韩会在四人中居首,故称夔头。

雉羽:1.雉的羽毛。色泽鲜艳﹐古人服饰仪仗常用以为饰。

2.指代仪仗。

版舆:1.亦作“版轝”。一种木制的轻便坐车。

2.版图﹐疆域。火树琪花:比喻灿烂的灯火或焰火。

芳津:1.芳液。对液汁的美称。

2.唾液。

3.谓皮肤润泽。亦以指润泽的皮肤。巚yǎn[1]同“巘”。

巘yǎn[1]大山上的小山:“陟则在~。”

戗1(戧)qiāng [1]逆,反方向:~风。~水。[2](言语)冲突:两个人说~了。

qiàng[1]填:~金(器物上作嵌金的花纹)。[2]支撑,支持:墙歪了,用木头~住这堵墙。够~(形容很严重,难以支持)。鲞xiǎng [1]剖开晾干的鱼:~鱼。白~。鳗~。[2]泛指成片的腌腊食品:茄~。笋~。牛肉~。搛jiān[1](用筷子)夹:~菜。

鸹(鴰)guā [1]〔老~〕“乌鸦”的俗称。伏手:1.称手,顺手。

擢zhuó[1]拔:~发难数(喻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不清)。[2]提拔,提升:~升。~用。~第。

旄1máo[1]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上将拥~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焙bâi [1]用微火烘烤:~干。~烧 榧fěi [1]常绿乔木 袷1jiá[1]同“夹2”jiã [1]古代交叠于胸前的衣领。

袷袢qiāpàn[1]维吾尔、塔吉克等族男子所穿的一种无领对襟长袍 菡hàn[1]〔~萏(dàn)〕荷花的别称,簟diàn[1]竹席:竹~。~笰(车上的竹席篷)。[2]竹名:~竹。笰1fú[1]古代一种杆上带绳的箭。韶刀sháo dāo1.啰唆,唠叨。设辞:1.陈词﹔措辞。

2.犹托词。闲消消:1.清闲的样子。

囚攮的qiú nǎng de1.亦作“囚囊的”。

2.詈词。阶矶:1.阶石。

可怜见kě/kâ lián jiàn/xiàn(~儿)值得怜悯 消消停停:1.不慌不忙;安稳平静。

长天老日:指夏至及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的白天,这段时间是夏季昼长的日子。

老天拔地:形容老年人动作不灵活。栉沐:1.梳洗。栉沐风雨 将养:休息和调养

牙碜yá chěn①食物中有砂子,嚼起来牙齿不舒服。②比喻言语粗俗,不堪入耳

应景:1.为了适应当前情况而做某事。

2.适合当时的节令。填馅:1.亦作“填限”。亦作“填陷”。

2.谓白白充当牺牲品或代人受过。认镫:1.脚踏马镫。指上马。

停床:1.谓死者未入棺前,停尸床上。亲香:1.方言。亲热。乖觉:机警;聪敏

寒浸浸hán jìn jìn1.形容寒冷。灵透:1.聪明﹐机敏。承总:1.总揽。

服阕:1.守丧期满除服。阕﹐终了。分证:1.犹分辩。

上水:1.船逆流向上游航行。

2.加水。上水船:逆水而上的船。比喻文思迟钝。伶透:聪明伶俐,有悟性

房头:1.家庭。

2.家族分支。

3.房间。

生受:①受苦;辛苦:前日如此快乐,今日这般生受②享受③烦劳

色色:1.样样;各式各样。

咭咭呱呱jī jī guā guā1.亦作“咭咭刮刮”。

2.形容大声说笑。撒镘sā/sǎ màn1.亦作“撒漫”。

2.任意用钱﹐挥霍。镘﹐指钱背。叨蹬dāo dēng1.亦作“叨登”。

2.噜嗦;找麻烦。黑甜一觉:黑甜:酣睡。

黑甜乡:1.梦乡。形容酣睡。

2.比喻黑暗的旧社会。

3.比喻使人迷醉的境界。宾天:作天帝的上宾,指帝王之死。后也泛称尊长之死 侑yòu [1]相助。[2]在筵席旁助兴,劝人吃喝:~食。~饮。~觞。[3]报答。

鸹guā[1]〔老~〕“乌鸦”的俗称。

聒guō [1]声音吵闹,使人厌烦:~耳。~噪。~~(话多的样子,如“~~不停”)。

杩1(榪)mà [1]床前横木。mǎ [1]〔~杈〕三脚木架。(用来拦堵水流的三脚木架)矾(礬)fán 檠qíng [1]灯架,烛台:灯~。[2]借指灯:孤~。[3]矫正弓弩的器具。

暕[jiǎn]阴雨后晴。[lán]阴干。

谮愬(谮拼音:zèn,说别人的坏话,诬陷,中伤;愬拼音:sù,同“诉”),谗毁攻讦。

簠簋 【读音】fǔ guǐ 【解释一】簠与簋。两种盛黍稷稻粱之礼器。

蠭[fēng]同“蜂”。

栢(bǎi):通假字,同柏,现在已很少使用。

锒[láng]1.〔~铛〕a.囚锁犯人的铁链,如“~~入狱”;b.形容金属撞击的声音:c.笨重。2.(鋃)寒蛩,(hán qióng): 深秋的蟋蟀。蕙(huì):香草名。俗名佩兰。崇崇:高大。曤[huò]明。

覃[tán]1.深广:~思。2.延长,延及:~恩。3.姓。[qín]姓。栝 [guā]1.古书上指桧树。2.箭末扣弦处:箭~。矢~。3.多年生草本植物,爬蔓,果实椭圆形。根和果实均可入药。通称“栝楼”。[tiǎn]拨火棍。

豙[yì]1.猪发怒,毛竖起。2.删夷,剔除。傊[yùn]优。

釯[máng]古同“鋩”。

嵔[wēi]〔~垒〕山名。[wěi]1.山貌。2.山高不平。

螌[bān]〔~蝥(máo)〕同“斑蝥”,昆虫,身体黑色,鞘翅上有黄黑色斑纹,关节处能分泌黄色毒液。澊[cūn]水名。[cún]水貌。徤[jiàn]古同“健”。逳[yù]行走。逘[yǐ]进。

傡[bìng]古同“併”。

揥[tì]1.古代的一种首饰,可用来搔头。2.语。3.娆。[dì]舍弃:“意徘徊而不能~。”

哂[shěn]1.微笑:~纳(微笑着收下,用于请人收下礼物的客套话)。~存。不值一~。2.讥笑:~笑(a.讥笑;b.微笑)。畺[jiāng]古同“疆”。[jiàng]死不朽。殑[qíng]死:“瘁肌砭髓魂欲~。”[jìng]〔~伽〕梵文印度恒河的音译。

腨[shuàn]小腿肚子:“刺~入二寸。”

樔[cháo]1.泽中守望的高脚窝棚。2.古同“巢”,鸟窝;也指没有房屋时人的住处:“尧不诛许由,唐民不皆~处。”[jiǎo]古通“剿”,灭。[chāo]捕鱼用的小网。乇[tuō]委托。[zhã]草叶。炅[jiǒng]火光。[guì]姓。

汯[hóng]〔泓(hóng)~〕(水流)回旋的样子。汐[xī]夜间的海潮:潮~。

屟 [xiâ]古同“屧”,古代鞋的木底。[tì]古同“屉”,抽屉。旆[pâi]1.古代旗末端状如燕尾的垂旒。2.泛指旌旗。

芟[shān]割草,引申为除去:~草。~除(a.除草;b.删削文字)。~夷。粖[yù]卖。

斝[jiǎ]古代青铜制的酒器,圆口,三足。

沴[lì]1.渚,引申为阻水的高地:“跖魂负~。”2.灾害:~气。3.克,伤害:“唯金~木。”4.(气)不和:“阴阳之气有~。” 沄[yún]1.大波浪。2.〔~~〕形容水流动。3.古同“纭”,杂乱。扶疏 【拼音】fúshū 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花木扶疏 亦作“ 扶疎 ”。详细解释 1.枝叶繁茂分披貌。

昊天罔极[解释] 昊:指天;昊天:苍天,老天;罔:无,没有;极:边,边际。原指天空广大无边,后比喻父母的恩德极大。罍[lãi]1.古代一种盛酒的容器。小口,广肩,深腹,圈足,有盖,多用青铜或陶制成。2.盥洗用的器皿。寘[zhì]同“置”。

钩金舆羽gōu jīn yú yǔ钩金:三钱多的金子;舆:车;羽:羽毛。金子比羽毛重,但不能说三钱多重的金子比一车羽毛还重。比喻二者悬殊太大,不可作比。椝(槼)guī[1]古同“规”。

阘tà[1]小户,引申为卑下:~茸(“茸”,小草。喻地位卑微或品格低下的人)。~懦。玭pín[1]珍珠:~珠。

踶dì[1]用蹄子踢、踏:“怒则分背相~”。

敔yǔ[1]古代打击乐器,奏乐将终时,击之使演奏停止。轇轕jiāo gã1.亦作“轇輵”。亦作“轇葛”。

2.交错;杂乱。

3.引申为纠缠不清。

4.空旷深远貌。

5.纠葛。缫演sāo yǎn1.抽丝般地传布推衍。镠(鏐)liú[1]成色好的金子。

珂kē[1]玉名:鸣~。~雪(形容洁白如雪)。[2]马笼头的装饰:玉~。~月。

莒jǔ[1]古代对“芋”的别称。羑yǒu[1]诱导。錱zhēn[1]古同“珍”。嚭pǐ[1]大。[2]古人名用字。

恶wū【代】[17]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么”恶,安也。──《广韵》

憯cǎn[1]古同“惨”。万分悲怜,凄惨。

倪ní:[1]端,边际:端~(头绪)。[3]分际:天~(自然之分际)稊tí:[2]杨柳新长出的嫩芽:“枯杨生~。” 趻踔chěnchuō跳跃

虷hán[1]蚊子的幼虫,即孑孓(jiãjuã)。

呿qū[1](口)张开:“公孙龙口~而不合。”[2]卧息。奭shì[1]盛大的样子。[2]红色。遘gòu [1]遭遇。

羹墙:为追念前辈或仰慕圣贤的意思。

高骞:1.高举;高飞。

2.比喻隐退。

3.高超不凡。瀛海:1.大海。

医古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3

关键词:医古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R29-4

医古文是一门“医文并重”的语言工具课,是阅读中医经典的必备基础,能否学好这门课关系到对各门中医课程的掌握程度。然而随着各个古籍的白话文陆续出版,很多学生认为医古文并不重要。并且,中医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在中学时期都以理科为主,医古文的教学又是以中医古代文献和古汉语知识为基础,从而导致学生对于医古文的学习兴趣不足,甚至有的学生因为教材当中全部为繁体字而觉得看不懂。作为医古文教师,改变这种状态迫在眉睫。

1.强调医古文的重要性

想要学好医古文,首先就要端正学习态度,重视医古文这门课程。因此,让学生认识医古文的重要性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中医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从石器时代开始,人们就发明了砭石、石针等医疗手段,直到《黄帝内经》一书的问世,标志着中医理论系统的形成。在这两千多年以来,中医药的传承凭借的就是古医籍的记载,然而,没有深厚的医古文功底是不能读懂这些古医籍的。其次,随着古汉语研究的进步,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古代医书的白话文,使得许多没有医古文功底的人亦或是没有中医基础的人,能够直接阅读白话古医书。显然,白话文的古医书对于研究中医学有很大帮助,但作为中医药学专业学生来说,想要深入研究中医药学,不阅读原著是不能够领会其中玄妙的中医药学道理的。古文和现代文虽然同属于汉语系统,但是用现代文完全表述出古医书中的深奥内容是不可能的,更别提一些水平不高的译者出版的一些低质量的白话书了。总之,作为中医药院校的学生,扎实古汉语水平是毋庸置疑的。

2.设置平时成绩考核,注重工具书运用

现在的各大中医药高等院校把医古文课设置为72学时、90学时和108学时不等,想要在这么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快速提高医古文水平是很困难的,这样就要利用好学生的课余时间,比如,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等等。同时设置平时成绩,占期末考试成绩的20%~30%左右,以督促学生更好的完成作业。且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工具书的运用也是学生在自学医古文必需的方法和工具,因此,工具书的教学就变得尤为重要。但是在教材中一般都安排4学时左右,要在4学时时间内把所有的工具书完全介绍一遍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学生也不能完全记住[1]。所以,工具书的教授以常见的,实用性强的辞书为主,详细介绍,并且让学生掌握使用方法,例如《说文解字》、《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等等。对于其他辞书简单介绍一下,使学生了解这些辞书的特点,用途即可。

3.授课形式多样化

教师最常用的也是最传统的方法就是串讲法,也就是对文选的字词句进行诠释,每篇文章都是逐字逐句串讲一遍,为学生扫清阅读上的障碍,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在于老师讲一课,学生就懂一课,老师不讲,学生就不懂[2]。因此要注重上课形式多样化,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时间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提问式教学,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既可以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又可以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同时,学生也可提问,教师集中解答,通过这种形式,这样学生既能发现自己的不足, 又能促进学生学习。又例如课堂讨论式教学,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使学生紧跟授课教师的思路,提高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再有就是学生主讲式的授课方法,这种授课方法其实是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因为学生的专业水平有限,所以比较适合课后练习的短文或者不是特别重要的篇章,这会让参与授课的学生更加了解其讲授的内容,听课的同学也会因为授课对象的是自己的同学,而产生浓厚的听课兴趣。

4 提高教师自身业务水平

现代大学生接受新事物强,思想活跃,书本上的知识已然不能满足他们的知识需求,因此,作为医古文教师,不仅要熟练的掌握医古文知识,还要广泛了解伦理学、文学、中国古代哲学、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现代医学等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取精华并运用到医古文教学中[3]。比如:《秦医缓和》这篇课文选自《左传·成公十年》和《左传·昭公元年》,分别记载了战国时期医缓和医和两位医生给晋国的国王治病的故事。通常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会讲授课文意义,重点讲解字、词、句和特殊语法等等,这是医古文课的重点,也是医古文课的主旨。但如果教师在讲解重点之余,能把当时的历史背景、人物关系以及相关的医学知识详细介绍的话,学生们会更好的理解课文和文意,并且会提高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又比如:《<伤寒论>序》一篇,作为“序言”,张仲景交代了他为什么写这本书,写书的过程以及书中记录的内容、思想。文中不乏有重点的字、词、句以及特殊语法,但在讲授过程中,还应给学生详细讲解《伤寒论》成书时期的社会背景也就是当时瘟疫横行,以至于“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说疫气》),而张仲景在当时已是医术十分之高明,在《医史·张仲景补传》记载:“仲景之术精于伯祖,起病之验,虽鬼神莫能知之,真一世之神医也。”也正因为如此,张仲景才能写出中医四大经典之作《伤寒杂病论》。由此可见,医古文教师的综合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善于将古代汉语的语言知识与医学知识结合起来,使二者融会贯通,通过拓展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学到古汉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又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中医专业知识。

总之,提高学生医古文水平,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医古文知识是每个医古文教师责任和方向。而改进医古文的教学方法,又成为达到这个目的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这样,就要求教师在不断的实践中找寻方法,提升自己业务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授课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晓江.改进《医古文》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2.(4):21-22.

[2]夏慧茹.提问式教学法在《醫古文》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2):174-175.

[3]许新晖,武文.关于医古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2):79-80.

医古文常用修辞手法的英译策略 篇4

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中心有一座有两位澳大利亚人开办的专营有关中国的各类英文图书的书店。据老板介绍, 最为畅销的应属中医中药类的图书。翻开澳大利亚的《时代报》, 里面也刊登过在澳大利亚医生用传统中医的疗法给患者治病的工作情况。从西欧、北美等地传来的消息也反复说明, 中医中药在西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青睐, 其地位已显著地提高。祖国几千年来积累起来的传统医学正在焕发出无与伦比的青春活力, 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矫健的步伐走向世界。

下文将详细介绍五种医古文长出现的修辞方法的英译策略:比喻法的翻译、对比法的翻译、比拟法的翻译、代称法的翻译、避复法的翻译。

1 比喻法的翻译

比喻亦称“譬喻”, 是指借用客体来打比方, 进而突出说明主体的一种修辞方法。根据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比喻又可以分为:明喻、暗喻以及借喻三个类型。

1.1 明喻

一般都直接使用提示比喻手法的词, (如:“如”“好像”“犹如”“好似”“若”“譬犹”“宛若”“类”等等) 来表明是在以客喻主。翻译这类明喻的表述时可以采用变比喻为比喻之法, 亦可以采用化比喻为一般之法。

例如:阳气者, 若天与日, 失其所则折寿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 卫外者也。可以译为:Yangqi (Yang energy) is just like the sun in the sky, the order of which will inevitably affect human life without any apparent explanation.As the celestial body depends on the sun shining for its movement, the human body relies on yangqi (Yang energy) effusing upward and out-ward to defend.

1.2 暗喻

有时也称“隐喻”, 一般不直接使用提示比喻的动词, 而把客体和主体当成统一的事物同时陈述出来。医古文中常用判断、对举 (并列) 、附加、陈述等方式进行暗喻。翻译暗喻时, 一般可以采用变暗喻为明喻或化暗喻为一般或略去不译等方法。例如:心者, 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此句为判断句, “君主之官”指好像君王一样的器官。“神明出焉”指神明源于心脏。因此这句话可以译为:The heart is just like a king organ from which spirit emerges.如此翻译正式采用了话暗喻 (君主之官) 为明喻 (is just like a king organ) 的手法, 使得语义更加的具体化和一目了然。

1.3 借喻

指的是在主体与客体十分相似的情况下, 不提出主体, 直接借用客体喻示代替主体的一种修辞格式。借喻长期沿用, 就会造成词义的引申或转移。在古代的中医药学书籍中, 存在很多的借喻之语, 随着时间的流逝, 这些都渐渐地转化为中医药学中的专业术语了。但是在翻译成英语时, 考虑到科技英语的特点大, 以及中外文化的差异, 仍应该采用变借喻为一般的翻译方法。例如:“不从毫毛而生”译作“other than caused by exopathogens” (“不是由外邪引发的”, 这种译法既是深化译法同时也是变借喻为一般的译法。

2 对比法的翻译

对比又叫做“对称”、“映衬”, 即把相反的事理并列起来通过相互对比, 彼此映衬, 使寓意更加鲜明突出地被表达出来的一种修辞格式。特别是在翻译类似对偶句修饰格时, 更要游离于原有形式, 因为对偶句重在句式, 要求字数、形式相同、相对。若一味地照搬原有结构, 必定会影响原文的修辞效果。

例如:血并于阴, 气并于阳, 故为惊狂;血并于阳, 气并于阴, 乃为炅中。 (《素问-调经论》) 原文可以译为:With blood merging into yin and qi into yang, mania occurs;while with blood blending with yang and qi with yin, pyrosis occurs.从结构上讲, 这段译文也属于对比修辞格。两个分句都以“with”引起的条件状语开始, 以简单主谓结构结尾, 排比工整, 对比鲜明。

3 比拟法的翻译

比拟就是把事物、事理比作人, 即拟人化。这便是中医语言文字化倾向的一个必然结果, 也是中医典籍行文的特点之一。在翻译这种修辞手法之时, 应该从科学性的原则出发, 尽量避免作文字游戏。常规的翻译手法就是化拟人为一般, 但是并不排除在偶尔的情况下采用化拟人为拟人的手法。总的来讲, 应该从“语义”和“行文”两个方面来加以考虑。

例如:正气与邪气势不两立, 若低昂然, 一胜则一负。 (《医宗必读-积聚》) 原文中“势不两立”“若低昂然”“一胜则一负”都是将正气与邪气比拟为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来进行描述的, 文学化的倾向是比较浓郁的。如果将其作直译化的处理, 也可达意, 但太具传奇特色, 其科技性就会略显逊色。因此, 为了将中医语言文学化的倾向移注译文, 同时也为了坚持“薄文重医”的总体原则, 试采用化比拟为一般的方法将上面这段话翻译为:The result of the struggle between the pathogenical factors and healthy energy is that one overpowers the other.这段译文比原文的文学色彩要淡了一些, 但仍然保留了“struggle, overpower”这样的词, 目的是为了“信”的缘故。

4 代称法的翻译

代称又叫做“借代”或“代说”, 是借用与事物密切相关的另一事物去代替该事物的一种修辞格式。根据借代的不同关系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 翻译的时候一般可以采用去“借”还“本”的手法加以译述, 以便更好地再现原文信息。

4.1 用局部代替整体

用局部代替整体, 即用属于甲的一个局部代称甲的一种修辞。例如:余欲务使被毒药, 无用砭石, 欲以微针通其经脉。 (《灵枢-九针十二原》) 原文中的“微针”本是古代用于刺针的九针之一, 此处代指“九针”, 与“砭石”相对应。原文中的“毒药”并不是指“poison”, 而是泛指具有治疗作用的药材。原文可以译为:I am afraid that drugs and stone needles may affect (the patient) , therefore I have decided to use nine needles to invigorate his meridians.译文中的“I am afraid that drugs and stone needles may affect (the patient) ”是将“余欲务使被毒药, 无用砭石”融为一体从实而译, 是浅化译法的运用。

4.2 用特指代泛指

用特指代泛指, 即用专门代表某种事物或人的乙, 代指与乙一类事物或人相类似的甲。这种修辞格在今天仍然非常普遍。例如:我亦笑子病甚不遇俞跗与扁鹊也。 (《解嘲》) 原文中的“俞跗”和“扁鹊”都是古代的名医, 这里用以指代著名的医生。翻译时可以将其译出, 也可不必译出。一般来讲, 作如下译述即已经基本算是忠实达旨了。原文可以译为:I also feel amused by you, who are so seriously ill, but just cannot find a good doctor.这种译法采用的就是去“借”还“本”的手法, 化特指为泛指。

4.3 用抽象指代具体

用抽象指代具体, 即用属于甲的性质、情态、关系、作用等抽象概念的乙去代替称谓甲。例如:帝曰:言论治寒以热, 治热以寒, 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 原文中的“寒”和“热”, 分别指病症和药物属性, 这里用以指代具有这两种性质的病和药。翻译的时候适宜采用变抽象为具体的方法, 以便使得原文的深层寓意得以充分显示。原文可以译为:Huangdi says that cold diseases can be cured with warm medicinal herbs, and vice versa.No doctor can break or change this principle.“绳墨”在此喻准则, “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语义上虽有重复之处, 但是分而译之从文法上看还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的。所以此处译为“No doctor can break or change this principle”。

4.4 用具体指代抽象

用具体指代抽象, 即用与甲抽象概念相关的具体事物乙代替称述甲。翻译的时候适宜采用变具体为抽象的办法来进行处理。例如:人之所病, 病疾多。 (《扁鹊列传》) 这句话中的“病”, 本义是疾病 (disease) , 属于具体事物。但是由于疾病使得患者痛苦不安, 因而这里可以代称抽象概念“忧虑不安”等。所以此处译为“What people are afraid of is to be affected by diseases”。

4.5 用职位、尊号、籍贯代人 (产地物)

古代人运用这种修辞方法主要是为了表示对被称道者的尊敬。例如:咸知溯源《灵》、《素》, 问道长沙。 (《<温病条辨>叙》) 这句话中的“长沙”为“长沙太守”的省略式, 因为张仲景曾经任此职, 这里便是用以指代张仲景。所以此句译为“ (Famous doctors) all know to seek for the origin of medicine through Lingshu (or Spiritual Pivote) and Suwen (or Plain Conversation) , and to study medical theory from the books written by Zhang Zhingjing”。“咸知溯源”指的是都知道探求医学本源, 故可译作“all know to seek for the origin of medicine through”。《灵》《素》指的是《灵枢》、《素问》两本医书, 书名的翻译目前是较为混乱的, 建议可以使用音译的方法翻译书名。“问道长沙”中的“长沙”, 译作“Zhang Zhingjing”, 以为具体。“问道”指的是医道, “问道长沙”即学习医道于张仲景之书, 所以此处译为“to study medical theory from the books written by Zhang Zhingjing”。

5 避复法的翻译

避复又称“互辞”, 指在同一语句中或语段中, 为了增加语言色彩, 避免重复而选择不同词语来表达相同或相近语意的修辞格式。一般有三种类型, 翻译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语境进行灵活的处理。

5.1 实词的避复

实词的避复, 即选用近义实词以避免用词的重复, 翻译时可前后参照释义, 不拘泥于原文文字和句式结构。例如:或阖门而殪, 或覆族而丧。 (《说疫气》) 此句中的“阖”与“覆”、“殪”与“丧”都是为避免重复而对选用的, 翻译时可按照英语“虚” (虚词) 多“实” (实词) 少的行文要求翻译, 也可以按照实词避复修辞格来处理。所以此句可以译为“Some families died out, some clans disappeared completely”。这个译文实际上也采取了动词避复得行文方法:“died out”与“disappeared completely”语义上是吻合的, 只是形态相异。避复的修辞格正是选取了同义词词语的这个典型特征, 而使行文色彩斑斓而意义贯穿。

5.2 虚词的避复

虚词的避复, 即选用近义或功能相近的虚词以避免用词的重复。翻译这类文句的时候, 避复之词宜从实译之。但有些情况为了修辞的需要, 个别避免用词可以在译文中保留。例如:暴壅塞, 忽喘促……骤肿暴满。 (《中藏经—阳厥论》) 原文中的“暴”“忽”“骤”, 都是“突然”的意思, 都为变化副词。翻译时可以采用删繁就简的方法进行处理, 必要的避复之词仍然可以保留。所以此句可以译为“Sudden stagnation and asthma... (result in) abrupt swelling and abdominal mass”。

5.3 词组、句子避复

词组、句子避复实际上就是实词避复何虚词避复得扩大和综合, 释义和翻译可以参照前两类的处理办法来进行。例如:八谷, 生民之天, 不能辨其种类;三菘, 日用之疏, 罔克灼其质名。 (《李时珍传》) 原文中的“不能辨”和“罔克灼”意义相同, 翻译时应该还原其本。如果专门翻译典籍, 还应该考虑译文与原文结构关系得基本对应问题。所以此句可以译为“The eight kinds of crops indispensable to human existence cannot be distinguished from each other;the three sorts of vegetables necessary to daily life cannot be categorized”。原文之中, “八谷”指的是:黍 (broomcorn millet) 、稷 (millet) 、稻 (rice) 、粱 (a fine strain of millet) 、禾 (standing grain) 、麻 (sesame seeds) 、豆 (beans) 和麦 (wheat) , 这里可以撮其广义译作“the eight kinds of crops (八种谷物) ”, 既可达意又与原文字字对应。“三菘”即三种蔬菜, 指牛肚菘、白菘、自菘 (均为古代蔬菜的称谓) , 将其译作t“he three sorts of vegetables”也是撮其广义予以直译。

6 结束语

医古文学习心得 篇5

例如学习“《脉经》序”时,就必须知道本文出自《脉经》,作者王叔和,魏晋之际的医学家。《脉经》共十卷,是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本文指出了脉诊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说明编著《脉经》的原因及其内容体例,勉励后学者深入钻研,赶上前贤。知道了这些后,就能很轻松地边阅读边理解到文章大意。

其次,根据文章“说明”,还可提供两种学习方式:一是根据交代的年代,可将文章按时代先后次序排列一下,然后可按文言的接近程序归为三大类。一类是先秦两汉文章,如医师章、秦医缓和、“素问”三则、异法方异论等;二类是晋代至宋金时期的文章,如《脉经》序、《甲乙经》序、养生论、极言篇等;三类是明、清两代的文章,如赠医师葛某序、医原、诸医论、《本草纲目》原序等,通过这种由古到今、承上启下、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可以了解和鉴赏到不同时代的文言变化和文章风格。

二是根据说明中交代的体裁和内容,可将文章分门别类,常可分为医史文献,如秦医缓和;医家传记,如华佗传、李时珍传;医著序文,如《伤寒论》序、《类经》序;医学论文,如标幽赋、小儿则总论;医案医话,如医案三则、医话二则等等。

学古文 教古文 篇6

一、情景结合,让学生走进古文

古人的生活习惯、日常行为、穿着打扮、言行举止,与现代都有一定的距离。让学生借助工具书阅读或预习时,这一点是必须让学生清楚的。例如《闲情记趣》,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的两件趣事:一是观蚊及帐以烟喷蚊,二是在花圃旁观虫蚁之斗。这两件事趣则趣矣,但与今天学生的生活相差实在太远。现在小孩子他们玩积木、布娃娃、卡片、玩具枪、车等,有的还玩游戏机。谁还会去玩蚊子?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文中作者小时是否有点神经病?再则,若作者的这种玩法让学生学了去,家长可能就会大为光火。因此,讲述时,教师得把学生引回那遥远的年代,让学生明白,作者的这种玩法,是那特定年代的一种玩法,那时不同现在,没有娱乐场所,小孩也没有玩具,作者能想出这玩法,正体现了他天真、童趣,否则,就会再现别扭的感觉。再例如《晏子故事二篇》,楚王想出的办法及手段,是与当时齐、楚的地位及当时政治形势和晏子身材等历史条件相结合的,我们不能用今天国家与国家外交往来去评判。

让学生明白古今距离,它可以让那些成绩中等一些而性格急躁、望文生义的学生避免犯有用现代文去理解古文的错误。上例中,“傧者”“三百闾”“使子为使”“坐盗”等词,现代文中,他们有的改换了意思,有的已不用了。

二、讲究方法,让学生学懂古文

古文教学中常易出现的问题,学生当时易懂,过后易忘;大意虽懂,背出却难。现教材中,两单元的十篇古文里,检测起来,能得满分的屈指可数,一些很认真的学生也常会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 ,究其原因,就是忽视规律,方法不当。课堂上,教师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时,由于当时特定的环境限制,结果是可想而知不甚理想的。但有的教师还会急功近利,进一步要求学生“集体背诵”或“个别背诵”,有时效果好像很明显。我觉得这种做法是揠苗助长,因为在课堂上检查背诵,特别是集体背诵,背不出的跟随旁边的同学也能拖泥带水地跟下去,结果是你凑一句,我凑一句,一篇文章竟也像模像样地拿下来了,但过了两天就又不行了。

对于古文,我觉得在疏通字、词、掌握大意后,重要的是找出它的规律,让学生熟悉,记下这一规律,然后再用一定时间完成背诵,这才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例如“总——夏——春、冬——秋”这个规律,再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各个季节特点进行,这样背诵也就水到渠成。

作为教师,首先自己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那就是,干什么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学生的学习,像古文背诵,更是这样,我们应正确面对 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循序渐进,否则,会欲速则不达。

三、创设情境,让古文走进学生生活

古人描绘那些有学问的人是:能满口“之乎者也”。可今天,即使有学问的人,又有谁说话还会用“之乎者也”呢?古文距今天学生生活的距离是不言而喻的。学了,但在生活中却不用,难怪学生会感到困惑难解。记得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要善于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在教学中,如果 我们有意让古文走进学生生活,换一种方式让学生去学,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现实中,虽有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但没有不喜欢故事的孩子。我们可以先将古文转换为故事 ,让学生在生活中贴近古文,然后再反过来理解古文,就化难为易了。例《周处》,我们就可把它先变为一个现代小故事,口述出来,再去弄清其古文字、词的相关含义,让学生用白话讲给同学、父母、兄弟姐妹听,再回头按图索骥,照应课文,则背诵也迎刃而解。《晏子的故事》《寓言》等教学皆可用此方法。此方法的好处是:它面对的是中下层学生,他们对学习本来就感到有一定的难度,若再让他们去背诵那诘屈聱牙的古文,他们的兴趣、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可想而知。没有人会对故事不感兴趣,在教学中,教师投其所好,因势利导,即使那些 中下层学生仍然不能将那古文完整背下来,至少也能达到教学大纲中的“理解大意”的要求。

由于古文与今天学生现实生活及现代文之间的差异,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有些问题是理所当然的。只要我们教师能把握规律,正确引导,让古文走进学生生活,那么下一代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就一定会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邂逅“小古文” 篇7

朱文君老师做过语文老师、语文教研员, 现任《小学语文教师》刊物的副主编, 在编辑工作之余, 坚持七年小古文的教学, 独创了充满情趣, 贴近儿童的小古文课堂, 用实践证明了文言学习对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作用。

再说说古文, 古文也称文言文。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 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小古文是小篇幅, 一般是小家小作, 或大家小作, 或名家小作; 小古文是小故事, 不是很深刻; 小古文有情趣, 很好玩; 小古文半文半白, 易读易懂。”

小古文其实在小语课堂上若隐若现, 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中有些事古代文学作品的白话文, 如《武松打虎》等文章, 其文字本身就含有少许文言成分。语文课本语文园地中的“读读背背”出现的文言短句可以适当引导孩子们去拓展阅读。如《论语》的“言必信, 行必果”, 老师不妨让孩子们去读读《论语》的原文, 感受语言的简洁和凝练。

一、学习小古文, 可以传承传统文化

“小古文”教学是为了传承传统文化, 传承民族精神。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那是一种积累, 那是一种品位, 那是一种涵养。国学足以立品, 足以践行经典, 足以点燃性灵, 足以润泽生命。

二、学习小古文, 可以使语文课标顺利达成

《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九年一贯, 整体设计, 分段实施。翻看现行初中语文教材, 古代诗文的比例已经占到30% , 其中文言文含量越来越高。而我们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中, 古诗词颇多, 文言片段或文言短句只是零散可见, 小学语文教材在文言文上安排还是空白。小学生不提前接触古文, 进入中学就会感到适应困难。所以小学阶段适当渗透小古文, 加强衔接, 减小坡度, 显得非常必要。

首先, 我们在教小古文时候, 一定不要如中学教文言文那样, 一个字一个字地翻译, 把文言文教学变成古汉语知识教学, 把母语教学变成外国语教学。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们很怕学, 教小古文大力提倡多读、多诵、多思。讲小古文一定要讲的有趣、好玩, 就是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感受到轻松、愉快和享受。当然, “好玩”并非让学生在课堂上玩玩闹闹, 而是通过有趣的学习方式, 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充分感受到小古文有趣而且易学。小古文的学习一切皆从读中得。古文的声韵、古文醉人的芬芳, 只有在一代代人的朗朗诵读中凸显光华, 薪火相传。

其次, 在学习小古文中, 朱老师教我们要放权给孩子们, 把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权真实地还给他们。他们在课堂上, 运用读一读、猜一猜、想一想、演一演等学习方式,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致。自己学习的发现和收获, 都可以以自己的名字命名, 让孩子们充分体会到了成功。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猜一猜、想一想, 这样耳濡目染地接受了文言的断句方式、节奏把握、构句形式、朗读方式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不知不觉间, 学生学会了正确断句, 读出了节奏, 学会了模仿说、模仿写, 甚至学会了创新表达, 收获到种种学习的成就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感受学习的乐趣, 习得基本的文言知识, 这不就是用情趣来召唤小古文的到来吗?

第三, 教学小古文一定要指导孩子们读好。如果我们把句子说得长短不同, 有轻有重, 声调高低起伏, 再加上表情, 动作, 就能活灵活现地表现人物特点, 也就能把小古文讲得绘声绘色了。

第四, 教学小古文还可以引起孩子们更大兴趣是“文白互换”。朱老师在这里用了易懂的《扁鹊见蔡桓公》做例子来引导孩子们, 激发孩子们阅读古文的强烈的意愿和兴趣。在我们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有一篇《扁鹊见蔡桓公》, 针对这篇文章, 朱老师首先做了个新改编, 让学生爱上这篇文章。

第五, 教学小古文还可以采取“文体可互换”。这里朱老师用了一个很特别的案例。但是就是这样一例子, 却激起了孩子们情感的回归。孩子们听完老师的讲述, 孩子们的文章几乎是一气呵成, 并且在文中贴切地引用了孟子的话。看了孩子们的创作, 朱老师毫不吝啬的夸赞孩子们: “孩子们, 对于你们, 没有什么不可以! 没有什么做不到, 只要你们想去做, 就能创造奇迹! ”受到这么给力的鼓励, 孩子们对小古文的兴致就会更大了, 学习小古文的劲头也更足了。

纵观整个朱文君老师的报告, 不难看到出朱老师学习古文是本着从兴趣入手, 由浅及深, 层层扎实, 让学生学得快乐, 学得入心。朱老师经常挂在嘴上的是她的兴趣妙方法, 她的出发点是激发学生们对小古文的兴趣, 落脚点也是让孩子们对小古文产生兴趣, 历经7年的研究和付出, 她已经很好地做到了。

三、结语

名师和专家们的精彩报告, 犹如盏盏明灯, 为我们语文教学之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深知, 深厚的语文功底不是一日之功, 但是我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多读书、读好书, 博采众长, 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文功底。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 提升自己、历练自己。我也将踏着朱文君老师的足迹, 去开辟属于自己的小古文的教学之路, 带孩子们走入传统文化的神圣殿堂。

摘要:浅易文言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和瑰宝。学习浅易文言文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文言文是现代语文的基础, 现代语文是文言文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文言文学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浅易文言文引进课堂的必要性.

初中古文教学策略 篇8

现阶段的古文教学, 学生怕学难学, 教师觉得难教, 重重复复教了, 一到检测学生又不懂了。教师偏重讲析字词句意, 让学生背诵、翻译, 再不懂翻译的就读译文参考书;学生成了被动的学习者, 只是断章断义的零碎知识灌输的承受体。学习缺乏趣味, 学生也就没有热情, 自然效率就不高。从近几年的古文检测来看, 试题不再是单一的知识性题目, 而是要在理解文章原意的基础上整体感悟, 并且考题相当灵活, 如果不整体考虑, 一不小心就会做错。再者, 教师认为古文学习花的时间多而学生学习收效甚微, 因而在教学上不够重视, 备课时没有钻研精神, 没有针对教材、学生、学情来备课。基于这些原因, 古文教学步履维艰。然而, 古文教学的简单有效之路并不是古蜀之道, 只要采用正确的方法, 就能收到好效果。

首先, 要重视古文教学。教师对古文讲授的高度重视, 引起学生对古文学习的重视。中考时一分必争, 况且是课内学习的内容更不可轻易放过一分, 最起码学生对文段不是陌生的, 从心理上能以平常心对待试题。意识上重视了就会激发内在潜能, 特别是学生的学习, 重视了就会专注, 学习效率自然也会提高。

其次, 从教学方法上找策略。有道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好的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了如下方法。

一、奇闻趣事导入法

学生对奇闻趣事特别感兴趣, 而作者或文章的写作背景也总有其不同凡响之处, 教师可以通过查阅有关资料, 选取一点来激起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 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然后水到渠成地引入文章的学习。

二、朗读感悟学习法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古文教学一定要多读, 熟读, 甚至背诵, 让学生从语感上感悟文章的情理。随着现代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 如今很多教师借助互联网、MP3等先进设备来播放古文配乐朗读。就我从教这么多年的体会来看, 以前学生觉着新鲜, 还是挺有兴趣听朗读录音, 但现在学生习以为常了, 兴趣也没那么高了。我倒觉得由教师来范读课文效果更好。每次教学古文, 我就问学生想听多媒体配乐朗诵还是想听教师范读, 学生一致认为由我来读, 而我也乐意示范朗读。有时, 我会说由老师一个人读全文太累, 让学生或集体或个人接着读。抒情性浓、断句不明显的句子就由我来读, 并且提示学生注意后多读一遍。朗读的节奏明朗些, 学生便于掌握。这样教师范读全文后, 再由学生集体读几遍课文, 学生对文章也就熟悉了。学生集体读的时候我也跟着读, 这样可以带着学生感悟断句节奏。学生熟悉了文章, 讲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三、关键字词的掌握

理解掌握关键词有利于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考试时对词语的考查是少不了的。对词语的理解不能单独地死记, 这样学起来费时吃力又记忆不牢。词语的学习应采用归类联结的方法, 如按照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分类学习。在讲授古文的词语时, 要把以前学过的相同用法的词语找出来, 一次次地复习就会加深记忆, 一定要与具体的语句结合起来理解, 记忆才会深刻, 这样对理解、翻译句子也有很大的帮助。

四、理解句意感悟内容

古文的学习一定要理解句意, 对文章的整体感悟有赖于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去学习。句子翻译也是古文学习知识考查的一个考点, 应将重点放在翻译重难点句子上, 一类是对词序和重点词语的理解的相应句子, 另一类是名言主旨句。对语句的翻译不能全凭学生手中的译文参考书, 因为不同参考书的译文是有出入的, 如果全依赖死记译文参考书, 那么考试时有变化了就会误导学生认为是错误的。原则上应以书本为主, 撇开参考书, 借助书中注解去理解句子, 意思对了, 关键词语译准了就是对的。如果理解了但不懂组织文字来表达, 再借助参考书。翻译时不管是直译还是意译, 重点的关键词语一定要翻译准确, 这就需要学生熟读并记忆文中的重点注解, 像背诵课文一样背出来。做题时有哪个词没有按书中注解来翻译就能一目了然。

五、体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感

选入初中课本的古文多为作者有感而发的, 其中渗透着作者的深情, 同时这些情也大多不是直白说出, 而是渗透在字里行间, 隐藏在景物的描写当中的, 也就要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一起来感悟。有些学生动不动就说是作者“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这种强加的说法不行, 在文中得有根据印证。将作者表达的情感和相应的语句结合起来就容易理解记忆了。

六、赏析文章写作的独特技法

每篇文章在写作上各有独到之处, 教师讲授时要有针对性, 有侧重点, 从文章的整体来考虑有可能出的考题, 并且可能出现的容易混淆的考题也与学生一起讲析。如《细柳营》着重分析正面、侧面描写, 人物性格在文中语句的体现, 而《邹忌讽齐王纳谏》则重在分析邹忌这个人物形象以及文中讽谏的语言特色。总而言之, 分析每篇古文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也不是每篇都要面面俱到, 太过于复杂学生学起来也烦恼不悦。

意译古文之管见 篇9

直译和意译只是翻译古文时的两种手段, 应无主次之分。高中文言文教学, 不应从高一开始, 就大力给学生灌输直译的理念。如果这样, 学生对文言文的美感将会渐渐消失。暂且撇开考试要求, 愚以为:古文的意译较之直译, 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意译比直译更难掌握, 一则要求遵从原意, 二则要求传神达韵。因而, 只有透彻理解原作的思想内容, 真正领悟原作的语言特色, 才有可能进行完美的意译。一般来说, 需要意译的地方如下:

1. 避讳之辞

如:“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谏太宗十思疏》) , 句中的“人”是避讳李世民的“民”, 故应翻译为“人民”或“老百姓”。

2. 借代之辞

如:“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谏太宗十思疏》) , 句中的“骨肉”代指“亲人”, “行路”代指“陌路人”。

3. 比喻之状

如:“奔车朽索, 其可忽乎” (《谏太宗十思疏》) , 句中的“奔车朽索”比喻一中危险的情状, 意译为“就像用腐朽的绳索驾着车狂奔”, 较为贴切。

4. 委婉之辞

如:“臣愚不能复治东阿, 愿乞骸骨” (《晏子治东阿》) , 句中的“愿乞骸骨”若采用直译法, 就是“希望向 (主公) 讨还 (我) 这把老骨头”, 这样翻译, 现代人很费解。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起于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称为“致仕”“致事”“致政”等, 到了唐代, 才有“退休”一词之说。但是, 翻译时, 不能把“乞骸骨”翻译为“致仕”或“致政”, 这样译等于不译, 译了人们也不懂。所以, 翻译为“ (我) 希望 (主公) 您答应我退休的请求”, 比较贴切。

5. 幽默之辞

如:“臣愚不能复治东阿……避贤者之路” (《晏子治东阿》) , 句中的“避贤者之路”可直译为“避开有才能的人的道路”。很明显, 晏子这句话话中有话, 一是否定自己, 认为自己不是“贤者”, 而是拿不准齐景公心目中的“贤者”的标准。不管怎么说, 这句话体现了晏子的机智, 若采用直译法, 则缺少针对行。因而应意译为“ (我愿意) 把这个治理东阿的职位让给有才能的人”。

6. 特殊句式

以互文句式为例。互文句式是古文里常见的句式, 用直译法翻译, 未尝不可, 但意思不够全面, 不够完美。如:“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 一句, 很多学生们都翻译为:“将军身经百战, 出生入死, 壮士十年后凯旋。”如此翻译, 经不起推敲。应该意译为:“将军和战士们连年征战, 有的战死沙场, 有的凯旋而归。”

综上可见, 意译打通了古人和今人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的节梗, 让今人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意思。但是, 进行意译要切忌:不可随心所欲、借题发挥、画蛇添足, 须结合具体语境, 一字一句推敲, 力求准确而达意, 简洁而传神。以下几点, 是应该注意的。

7. 避免啰嗦赘沓

如:“人君……将崇极天之峻” (《谏太宗十思疏》) , 这句话里头, “崇”“极天”“峻”, 都有“高”的意思, 若逐字直译, 就会重复啰嗦, 可意译为“国君……将要 (达到) 像天一样高的 (功绩) ”。

8. 具有针对性

如:“虽在下愚, 知其不可, 而况于明哲乎” (《谏太宗十思疏》) , 句中的“明哲”, 若翻译为“聪明睿智 (的人) ”, 就显得宽泛。魏征这篇“疏”, 是针对唐太宗来写得, 所以, 应意译为“ (像您这样) 聪明睿智 (的人) ”。

9. 要力求准确

如:“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劝学》) ,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的教师用书把这句话译为:“ (如果) 积累善行成为美德, 就会变得思维敏捷, 通达事理了。”笔者认为此译法仍需斟酌。因为积善之人, 往往是有爱心之人, 或者是直率、愿吃眼前亏之人, 说这种人“思维敏捷, 通达事理”, 有点牵强。我还是赞成原建平主编的《文言文全解》 (高中卷) 的译法:“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 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 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1 0. 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古人作文, 并无严格的语法依据, 他们只遵从一种为文的习惯。古人也不需断句, 毕竟当时布衣百姓很少认字, 能读书的人尤为少数。时至今日, 现代汉语的语法也基本定型了, 意译古文, 就必须遵循现行的语法规范。最明显的例子, 莫过于“古人不余欺也”一句。翻译这个倒装句, 先要把顺序调整好, 再做翻译, 按照现在的语法习惯, 应该说“古人不欺余也”。特殊句式在现代文中也偶尔使用, 但仅限于诗歌或者歌词, 如《再别康桥》里的著名句子“轻轻地我走了”。这些例子极少, 我们不能因此而动摇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我们的目的是用现代汉语来翻译古文给现代人看。

摘要:中学文言文教学, 离不开古文翻译。长期以来, 由于考试题目所要求翻译的文言句子过于强调直译, 过于强调对关键字的翻译, 以致学生眼里只有关键字, 而忽略了句子的通顺和优美。有时候, 适当的意译, 不仅能将拗口突兀的句子变得通顺自然, 还能增加文采, 何乐而不为呢?

古文翻译的三个误区 篇10

一.切勿望文生义, 以今训古

正确理解古今词义的差异, 须注意正确区别单音词, 切不可把两个单音词误为双音复合词。古代诗文以单音词为主, 但古文当中又有很多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复合词。我们同学常犯的毛病, 就是用现代词的复合词去理解它, 从而导致译文的失败。如陶渊明《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是妻子, “子”是孩子, 而不是今义所说的“配偶”的“妻子”。

像这样的词很多, 如:

(1) 地方数千里 (《赤壁之战》) ———“地方”解释为土地方圆。

(2) 操虽托名汉相, 其实汉贼也 (《赤壁之战》) ———“其实”, 解释为他实际上。

(3) 晋于是始墨 (《殽之战》) ———“于是”, 解释为从此。

(4) 至于成立。 (《陈情表》) ———“成立”, 解释为成人自立。

(5) 形容枯槁。 (《屈原列传》) ———“形容”解释为形体容貌。

(6) 思厥先祖父。 (《六国论》) ———“祖父”解释为祖辈和父辈。

(7) 可谓智力孤危。 (《六国论》) ———“智力”解释为智慧力量。

因此, 在翻译古文时必须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 切勿望文生义, 以今训古。

二.切勿将偏义词等量齐观

偏义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对或相近的语素构成的复合词, 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 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 只作陪衬。如《鸿门宴》:“所以遣将守关者,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 偏义于“入”。其义是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像这样的词也有很多, 如:

(1) 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出师表》) ———“异同”只有“异”的意义。

(2)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国家”只有“国”的意义。

(3)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 ———“存亡”只有“亡”的意义。

(4) 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 ———“远近”只有“远”的意义。

(5) 昼夜勤作息, 伶俜萦苦辛。 (《孔雀东南飞》) ———“作息”只有“作”的意义。

(6) 便可白公姥。 (《孔雀东南飞》) ———“公姥”只有“姥”的意义。

因此, 翻译古文时应特别注意这些偏义复词, 以提高翻译的准确度。

三.应熟悉用字的通假现象

在翻译古文时, 我们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句子里的某个字, 从意义上讲, 不管本义或引申义都讲不通, 但联系上下文, 我们可以看到它跟另一个意义可以讲得通的字相同或相近。这就是通假字。

通假字的由来是:本来有一个字, 古代写文章的人, 或抄收的人为了省事, 或者由于笔误 (也就是写别字) 和方言习惯写法, 用一个与之音同或音近或形近的字来代替。相传下来就是我们今天所认定的通假字。

通假字的情况大致有二种:

第一种是语音通假

1.所通字与原字的声母相同的通假字。如:

(1)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论积贮疏》———“亡”通“无”。

(2)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2.所通字与原字韵母相同的通假字。如:

(1)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可予不 (fǒu) ?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通“否”

(2) 在肠胃, 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 ———“齐”通“剂”。

(3) 汝识之乎? (《石钟山记》) ———“识”通“志”。

(4)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 ———“景”通“影”。

3.所通字与原字的声母、韵母完全相同的通假字。如:

(1) 而心尚未寤也。 (《史记·李斯列传》) ——“寤”通“悟”。

(2) 吏遂断颠颉 (人名) 之脊以殉。 (《商君书·赏弄》) ———“殉”通“徇”。

4.有一些通假字的古音相同或相近。如:

公何不蚤告我! (《史记·秦始皇本纪》) ——“蚤”通“早”。

秦倦而归, 失心罢。 (《战国策·赵策》) ——“罢”通“疲”。

第二种是形近通假。如:

(1) 嘻, 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解牛》) ———“盖”通“盍”。

(2) 堕军实而长寇仇。 (《殽之战》) ———“堕”通“隳”

(3) 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被”通“披”

(4) 死者太半。 (《赤壁之战》) ———“太”通“大”。

上一篇:翻译手段的多样性下一篇:低碳经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