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求异

2024-09-08

求同求异(精选六篇)

求同求异 篇1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两种常用的比较方法:

一、同中求异法

就是把被比较事物从类似中找出差异之处。在教学实践中我用这种方法讲述相似文体的区别, 学生可以很清楚地分辨它们。

在学习行政公文时, 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文, 都是在下级机关需要上级机关指导工作、反映情况时使用。正因为有相同之处, 才容易混淆, 我们只有找到它们的不同之处, 才能把它们区分清楚。比如, 一对双胞胎长得实在太相似了, 一般人难以区分谁是哥哥、谁是弟弟, 但熟悉他们的父母能容易地分辨他们, 为什么?因为哥哥左手臂上有一个小胎记, 弟弟却没有。那么请示和报告有什么不同呢?在老师的启发和同学们认真比对之下, 得出了以下结论。

请示和报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1) 行文时间不同。请示须在事前行文;而报告在事前、事后及事中皆可行文。 (2) 行文的目的、作用不同。请示旨在请求上级批准、指示、支持和帮助, 需要上级批复, 重在呈请;报告旨在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询问, 不需要上级答复, 重在呈报。 (3) 主送机关数量可以不同。请示只写一个主送机关;报告可以写多个主送机关。 (4) 写法不同。请示内容单一, 一文一事, 侧重与讲明原因, 陈述理由, 表达事项, 要求体现请求性, 篇幅较小;报告的内容较杂, 容量可大可小, 侧重于概括陈述情况, 总结经验教训, 形式多样, 表达灵活, 体现报告行。 (5) 结尾用语不同。请示不能省略结束惯用语, 一定要写“以上请示, 请批复”一类惯用语;报告的结束语一般写“特此报告”“以上报告, 请审阅”, 或者省略结束语。 (6) 受文机关处理方式不同。请示属办件, 收文机关必须及时批复;报告多数是阅件, 除需要批转建议报告外, 上级机关对其余各类报告不必行文。

知道了这些不同之处, 学生把这两种上行文区分开来, 在写作时就不会出现“关于××制衣厂翻建房屋的请示报告”, “××分公司关于请求批准开发新产品的报告”这之类的错误。

同中求异法能提高学生分析辨别的能力, 训练学生求异性思维、联系性思维能力, 让学生更清楚相似事物之间的内在区别和相互的联系。

二、异中求同法

就是把被比较事物从差异中找出类似之处。在教学实践中我用这种方法讲述新的文体知识, 学生可以“温故而知新”。

在新的文体求职信写作格式的学习中, 教师如果按部就班地讲述称呼、引语、主体、结尾、附件、署名和日期的写法, 好学生只是消极、被动地听着, 差学生干脆就不予理睬, 教学效果是不好的。我们用了比较法, 情况就大不一样。我先请学生阅读书上的例文, 熟悉一下求职信的格式, 然后请学生比较求职信与一般书信的写作格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被老师带动起来了, 先要自学看例文, 然后开始和同桌小声讨论, 你一言我一语, 课堂气氛活跃了许多。接着学生们踊跃发言, 最后我总结归纳。求职信和一般书信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书信, 称呼、引语、主体、结尾、署名和日期在格式上是相同的。在格式上的不同之处在于求职信有附件, 而一般书信只有附注或附言。知道了它们的相同之处, 同学们很容易就掌握了求职信的写作格式。

不仅可以把求职信和一般书信进行比较, 还可以举一反三把应聘信、慰问信、表扬信、申请书、证明信、介绍信等专用书信和一般书信比较, 找出它们在格式上的相同之处, 这样我们就总结了一条规律:专用书信的格式和一般书信基本相同, 都不能缺少称呼、引语、主体、结尾、署名和日期这些内容, 专用书信和一般书信都是书信中的一个类别。

异中求同法不仅可以使我们迅速地掌握新知识, 而且可以提高我们的分析、归纳的能力, 训练学生概括性思维、全面性思维能力, 总结某一类事物的规律, 系统掌握知识。后一点在复习总结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许明庆.谈比较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09, (3) .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篇2

――比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比较思维法,是从具有同一性的事物中寻找其差异,求异存同的思维方法。”[1]因此,比较在学术研究 中是不可或缺的好方法。同样,在中学教学实践中,比较也不失为一种扩展思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

一、语文教学中的比较

比较是一种很好的认识问题的方法,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可以作为阅读理解的一种重要手段。“把内 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有分析的进行阅读”,[2]这就是比较阅读。其作用在于“通过比较, 看清读物内容或形式上的相同或相异点”,[3]即在相互联系中抓住读物的特征,从而加深学生对读物的理解。 因此,语文教学中就不妨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读物。

教师可以在讲读完几篇课文后,通过比较分析进行归纳总结;也可以以一篇课文作范文讲读,再让学生通 过比较分析自读其它课文。在课时比较紧的时候,比较阅读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在比较少的课时内,完成大量 阅读量的教学任务。比较阅读加强了课文之间、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无疑训练了学生的迁移能力,使学生的阅 读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在进行比较阅读时,要注意抓要领,抓住事物的本质,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能确定事物间的异同,而且能 深入的解释这种异与同。只有抓住这一点才能使比较不流于肤浅、达到对作品深入理解的目的。

例如高中语文第三册中有许多篇目有可比性。像小说《母亲》、《夜》、《一碗阳春面》中的人物形象分 析就可以作为比较阅读的练习。《母亲》节选自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同名小说,《夜》出自中国作家叶圣陶之手 ,而《一碗阳春面》则是日本作家栗良平创作的。三篇小说,三位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作家,这似乎看不出 其中有什么联系,然而比较恰恰就是要在“异”中求“同”,在“同”中求“异”。所以,表面上的差别越大 ,越要认真寻求其本质上的共同之处。经过细心阅读,不难发现这三篇风格迥异的作品是有共同之处的。三篇 小说的主要人物都是女性,且均是以母亲的身份出现的。这三位不同国籍的母亲同是生活在贫困之中,都具有 善良、淳朴的品格;当身处困境时,她们都表现出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无畏的`气概。

如果分析到此为止,那只不过是把三部作品人物形象的共性罗列出来,并未涉及作品的深层内涵,只知其 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远没有达到阅读要求。因此,教师需要加以引导,可以从分析人物形象共性产生的原因 入手。这原因归结起来有两点:

(一)这种共性是人物所处的时代所在民族所赋予的。从这一点看,恰恰又应了同中有异这四个字,即这 三部作品因不同的特点形成了共同的人物形象特征。《母亲》中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她在经历与怯 懦的斗争后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她的坚定、勇敢是那个时代造就的,其中可以反映出当时俄国劳动人民的普 遍觉醒和无产阶级革命高潮必将来临的社会趋势。《夜》中的老妇人也是普通的劳动妇女,她不是一位革命战 士,也不完全理解女儿女婿的革命事业,但是她坚信女儿女婿是好人,好人无端被害令她对黑暗的现实憎恨不 已,悲愤使她战胜了恐惧,承担起了再一次做母亲、抚养革命后代的责任。她的坚定、勇敢也是缘自被压迫人 民的反抗,同样鲜明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但因当时中国正处在革命低潮,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大多尚 未觉醒,尚不能自觉参加革命,所以老妇人没有像俄**亲那样去散发传单。《一碗阳春面》中的女人与这两 个人物形象均

求同与求异 篇3

关 键 词:时报广场 户外广告设计 信息设计 互动体验 互补设计方法

引言

纽约时代广场(Times Square),原名“朗埃克广场”(Longacre Square),这个曾为纽约市危险与败坏的象征地,如今已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在此,剧院、餐厅、百货公司、酒店,旅游商店等鳞次栉比,平面广告、立体广告、霓虹光管广告、大型LED广告以及互动广告交相竞争,形成了象征纽约的标志,反映了曼哈顿强烈的都市特性,同时也展示着信息传达方式的多样性。

1 时报广场户外广告信息层次与展示形态分析

户外广告指在建筑物之外的场所,在一定时期内持续提供视觉传达沟通的广告物。在时代广场,户外广告的针对性一般较弱,以不特定的多数世界各地的游客为传播对象,表现方式由传统静态的、固定的、消极的表现方式向动态的、积极的、甚至互动体验的方向发展。

据统计,时代广场每年吸引着400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从1904年4月底广场上出现第一张广告以来,在时代广场放置广告牌已经成为企业实力和全球影响力的象征。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韩国的三星公司、香港的汇丰银行等国际知名的品牌企业在这里长年亮相。近年来一些国家例如中国、韩国等也在利用这个“世界的十字路口”树立形象和主张。这里不仅存在传统的平面广告、立体广告,还有霓虹光管广告、大型LED看板、互动体验广告等。

1.1 静态的二维展现

时代广场的户外广告形式多样,传统的平面广告以二维平面的方式展示商品和广告,以印刷为媒介呈现出信息的完整内容。在时报广场,戏剧院的广告(如图1.2)以这种形式居多,这些平面广告或安置于射灯下,或以闪烁的霓虹灯装点边框。图形、文字、色彩为设计首要考虑的因素。硕大的标题文字、丰富的图形是时代广场平面广告的特点。这种形式下,设计师一般使用网格来组织广告信息的内容,以保证信息传达的清晰度。从信息设计的角度,设计师通过网格系统,运用组织、移动和群组的方法来创造清晰的视觉设计,受众的视线如何移动某种程度上说是由设计师“预谋”好的,在设计师的指引下一步步地线性阅读广告的具体内容。可以说受众是被动的接受信息内容。

1.2 二维向三维的延伸

在时代广场方远望去立体广告看板并不多见,但在一片平面的世界中,三维实物却也显得格外突出。这些立体广告展示形态分为两类,一类——“二维与三维的结合”,在二维看板上加入立体的实物。如《PHANTOM》戏剧海报那副白色面具空洞的眼部,扭曲的表情让人有一看戏剧的冲动,在色彩绚烂的众多戏剧海报中第一个呈现在人们的视线中,那一滴红血,灰黑色的背景,营造了诡异的氛围,与周围喧嚣的商业气氛有点格格不入,却也因此脱颖而出。维他命饮品的广告看板制成攀岩的墙壁,一个真人模型正攀登在突出的饮料瓶上,传递着“You’re up”这个简短的广告语义,喝了这个饮品令人能量充沛。(如图1.3)

另一类——多层次展示,利用竖向或横向多层次的展示商品和广告内容,(如图1.4)《Hershey’s——好时巧克力》的户外广告设计。综合运用霓虹光管招牌,巧克力以及咖啡杯实物造型,小型亚克力灯箱招牌,小型LED看板广告,并且利用建筑物墙体和拐角,巧妙的有层次的组合成立体广告。视觉焦点和层次由实物的大小及所处的位置决定。比起传统的平面广告,这类广告形式加入了各种新型材料,有趣的实物增添了信息传达的趣味性以及形式语言的多样性。

1.3 光色下的动感

霓虹光管广告给时代广场带来了一个璀璨的世界。以餐饮和戏剧院运用霓虹光管广告形式为多。在设计上采用醒目的文字与简洁的图形加上绚烂的灯光色彩,营造了热闹的商业气氛,通过灯光的闪烁以一种较为缓慢的速度动态的呈现信息,尤其在晚间视觉效果更佳。(如图1.5)

1.4 多维与多层次的眩目

当今时代广场LED看板广告居多,大约占六成以上,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图形、文字、色彩、动画、影视、声音等是LED看板广告的信息组织元素。大量的信息元素围绕时间轴进行结构组织,信息展示形态向多维延伸。一则完整广告时间平均大于100秒,在整个广告过程中商品或企业的标志形象出镜率最高。较上述传统的广告形式,动态、多维、信息量大是此类广告的特征。受众获取信息的视线也相对固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LED看板形态各异,巧妙地与建筑立面完美的结合。这与国内单一的户外广告形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视觉信息呈现与建筑立面的巧妙结合将拓展户外广告设计的思路,让信息传播向空间延伸。如图1.6所示,“六面玲珑”向世界展示了立体的中国。当信息元素在一个多层次的空间中传递的时候,信息层次就显得尤其重要。

1.5 游戏般的互动体验

在时报广场FOREVER 21的大型LED看板前面总是积聚众多游客,令人驻足“观看”,不想很快离开。这里的信息传达的方式又与上面不同,这是一个可以进行互动体验的LED互动广告。(如图1.7)

在互动广告中,信息元素不仅由文字、图形、色彩、影像、声音组成,而且受众也成为了广告内容的一部分,这改变了传统广告信息的诉求方式,从单向的诉说向多方参与、体验转变。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参与。通过互动、体验,增强玩的乐趣,进而加深了受众对信息的感受和记忆。

在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美国,站在时报广场,笔者体会到——高新科技的发展给时报广场户外广告的表现手法提供了的空间,声光电艺术的巧妙结合,静态与动态的交相呼应,互动与体验的参与,改变了现代社会信息传播与接受的方式。同时在时报广场户外信息层次与展示形态分析过程中,笔者发现隐藏着很多对立“互补”的词汇:静态与动态、平面与空间、消极与积极、有形于无形、单向与交互……

2 时报广场户外广告视觉传达方式的互补特征研究

“互补”的观点可以说是根植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周易·系辞》中有“一阴一阳谓之道”之说,老子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1】这一切都说明了万物之间的互补关系。所谓互补,顾名思义就是相互补充。既然是相互的,那就是双向的。一方单向依赖于另一方,就不能说是互补;补是补充我的所短所无。互补有三个规定性:双向;保持自身质的规定性;取彼之长,补我所短。互补以两者共存为前提。

互补设计方法——试图建立一个互为关系的设计思维模式,这种关系看起来是对立的,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互补性。互补设计方法,换言之就是在互补视角下,互斥思想之间会呈现出某种互补性,辩证地思考这些问题,引导我们的创新思考能够更加全面彻底,更加深入。【2】

在纽约时代广场,各种户外广告以“视觉方式准确、有效的传达信息”为共同的目的共存着,并以各异的形式相互竞争着。至此,笔者运用求同与求异的“互补”视角,来解析时报广场户外广告视觉传达方式的特征,试图更全面和深入地探究户外广告设计以及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

2.1 静态与动态

据心理学家分析,人们的眼球更容易被动态的东西所吸引。传统的平面广告和立体广告,文字和图形等信息组成元素静态的有机的呈现,观者是动态的,视觉路线在设计师的引导下步步推进深入了解信息内容;霓虹光管广告通过灯光的闪烁以一种较为缓慢的速度动态的呈现文字和图形信息,在晚间它的优势比较明显;LED看板广告和互动广告,文字和图形等信息组成元素以动态的形式呈现,一般受众完整的了解一则广告需要驻足不少于100秒。面对一个LED看板广告,观者的视线相对是固定不变的,在动态的信息过程中极力捕捉到有效的、熟悉的信息。

在人们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传统的静态的二维展现的户外广告带给我们的是一种静态的冥想,是一种分析、延迟的反应。而如今,人们越来越多的需求那种即时性和互动性、冲撞效果、即刻反应、情感体验、同步感和煽动性。正如美国文化学者丹尼尔·贝尔所说,“当代倾向的性质”是“渴望行为,追求新奇,贪图轰动”。因此,动态展现成为时报广场信息传达的主要方式。

2.2 平面与“非平”

数年前,时代广场的户外广告还是以平面形态为主,而如今,大型喷绘的平面广告与立体广告以及形态各异的LED看板广告共同存在这“世界的十字路口”,当平面不足以吸引眼球之时,更多的非平面化设计出现。如何利用建筑立面的转角、凹凸面,将户外广告的展示形态与建筑立面巧妙组合就成了一个创新点。新型材料和立体装置将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户外广告的创作中。视觉信息呈现与建筑立面的巧妙结合,与身处环境的自然融入,将拓展户外广告设计的思路,让信息传播向空间延伸。这些求异的变化,巧妙的造型深深吸引着受众的眼球,对信息的阅读从消极走向积极。

2.3 单向与交互

从受众的接受信息方式的转变不难看出:当信息组成元素由静态固定在平面上, 到动态的、多效的、多感官的出现在LED屏幕上;受众的接受视觉信息的行为也逐步转变为对扫描式、跳跃式、互动式阅读的需要,对自主选择权的要求。传统的信息接收方式,受众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发生单向的阅读行为,而笔者在时代广场上感受到交互与互动性的未来,看到动态的多媒体的信息传播,可以更好更快更准确地传达信息,运用多样的手段在设计中最大限度的调动人们的注意力,给受众以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最有效的的记忆。视觉信息设计向多媒体设计、交互设计汲取新方法,实现综合手段的灵活运用。

2.4 传统与未来

前面笔者分析了时代广场上传统的户外广告,印刷、静态、固定、线性、单向诉求是它的关键词。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交互性要求越来越高,受众的参与与主动选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设计的方法从传统的方法走向电脑与网络,应用的范围从实体走向虚拟视觉。“感同身受”仿佛“身临其境”是当前视觉感受追求的目标。可以说虚拟视觉将使视觉传达感同身受。未来的设计方法将更加自由与个性化,正如大卫·卡森所说:“我相信下一个平面设计方法来自其它非设计领域。”立足传统着眼于未来,使设计找到更加适应现代社会信息接受的方式。

总结

一个亲身的体验,一段异国的设计游历,一场内心的设计感悟,让笔者更深刻的看到了新媒体视野下户外广告设计发展趋势和视觉信息传达与接受方式的变化:视觉传达设计的形式已经向三维、四维甚至多维层面延展,立体装置、各种材料、光色、动态影像、音效、互动技术等表现手段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设计创作中,综合体验式的信息传播框架激活了受众的各种感觉神经,通过不断的刺激、记忆,达到在有限的空间里有效传达信息和实现情感对接最终产生商业乃至文化价值;信息的视觉传达和接受方式将向着——多维的、动态的、综合的、积极的、主动的、互动的、体验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更深刻的认识到: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在体验经济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方法越来越多的在与其他领域的方法交叉互补中不断发展与完善。

本论文属于南京理工大学自主科研专项计划资助项目《平面设计中的互补设计方法研究》,由“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No. NUST2012YBXMO63

注释

[1] 杨成寅.太极哲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2] 何晓佑.互补设计方法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J].2011.3

参考文献

[1] 刘大椿.科学活动论·互补方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求同求异 篇4

一、在材料中“求异”, 找准求异思维的入口

求异思维也就是在思维中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式、思维习惯或以往的思维成果, 通过思维创造性活动, 不仅揭露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 而且在这个基础上产生新颖的、超出一般规律的思维成果。在科学探究活动中, 材料的供给会给学生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 同种材料的不同组合, 有时会使学生的认识和眼前的材料产生冲突, 造成思维矛盾, 从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积极地开展研究。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 挖掘实验材料的价值, 在材料中求异, 寻找求异思维的切入点, 让材料更好地引领着课堂探究, 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如《滑轮组》教学片段

教师请学生汇报滑轮组的作用。

生:我们发现滑轮组的作用既可以省力, 又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师:大家都同意吗?那么这个滑轮组呢? (教师出示另一个不同组装的滑轮组, 见图B)

我们仔细观察这个滑轮组和你们之前研究的有什么不一样?你有发现吗?

生:第一次组装的是绳子挂在定滑轮的钩上, 而现在却是挂在动滑轮的钩上。

师:其他组是这样吗?你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么是不是滑轮组不同的组装方法, 所起作用会不一样呢?接下去请大家展开研究, 比较一下两种不同绕法的滑轮组的作用吧!

师:你们的研究有结果了吗?

生:我们发现第一种组装方法能改变用力方向, 第二种组装方法, 用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的方向一样的, 没有改变用力方向。

生:我们也同意第二种方法提升的方向没有变, 不过从数据来看, 第二种方法提升物体更加省力些。

师:其他小组同意吗?我们的研究发现第二种滑轮组的绕法确实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但是却能更加省力些。在生活中, 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不同的滑轮组为我们的工作提供方便。

以上片段, 滑轮组的作用得出后, 笔者并没有马上停止, 因为材料结构之间具有多种组合关系。为了留给学生发现新问题的恰当空间, 让学生能围绕一个中心去寻找多种支配的途径, 我采取的是引导学生对实验材料进行了求异处理, 寻找求异的突破口:“滑轮组不同的组装方式, 作用一样吗?”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操作、摆弄和思考, 在结构中求异, 殊途同归, 形成对滑轮组作用的正确认识, 学生的思维又推向另一个高潮, 从而提高探究实效。显然, 这样的求异处理, 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所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将有创造性的问题深入到了学生的头脑。学生通过独立支配具有求异结构的材料, 不但获得了通向科学概念需要的感性材料, 而且不断产生新构思, 寻求新方法, 大大拓宽了学生求异思维的空间, 有效提高了思维的深度。

二、在材料中“求逆”, 开启逆向思维的闸门

培养逆向思维是指引导学生顺着正常思维方式相反的方向开展思考的思维方式, 是从一个相反的角度去思考, 去探究。在科学探究过程中, 教师更要依据材料发展学生逆向思维, 让学生尝试依据材料反其道而思之, 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并验证假设, 这就需要学生大胆使用逆向思维方式。当然, 逆向思维并不是鼓励学生猎奇, 不是任何情况都可以使用, 它同样要求论之有理, 述之有据, 要有说服力。

如《电能从哪里来》教学片段

师:小电动机通电后, 风叶会转动, (教师演示实验) 此时, 电能转化成什么能量?

生: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师:其他同学同意吗?既然小电动机能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那么反过来小电动机能否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呢?

生:能。

师:给你一个电动机, 你打算怎么做才能使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发出电来?

生:用手快速转动风叶, 就能发出电来。

师:快速转动风叶, 是机械能, 我怎么知道它发出电来?

生:用导线连接一个小电珠, 亮了就发出电了, 没亮就没有发出电。

师:没亮就没有发出电?是这样吗?

生:不是的, 如果小电珠没有亮, 可能是发出的电量不够。

师:除了用小电珠来检测, 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检测?

生:可以用小磁针, 因为通电导线接近小磁针, 磁针会发生偏转。

师:想得真周到, 能够学以致用, 那让我们一起试试吧!

该教学片段, 笔者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小电动机通电使风叶转动起来后能量的转化, 得出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然后紧扣核心材料———小电动机, 让小电动机成为开启学生逆向思维的闸门。引导学生以小电动机为中心, 逆向思考, 大胆假设:小电动机能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吗?在学生假设的基础上, 又引导学生充分讨论、交流, 说出根据:怎么做才能让小电动机发出电?怎么证明小电动机发出电来了?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思维活跃, 跃跃欲试, 最后通过实验来验证, 解决了心中的疑惑。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下, 经历了科学探究, 发展了逆向思维, 从而更有效地建构了科学概念。

三、在材料中“求辩”, 碰撞批判思维的火花

培养批判性思维就是鼓励学生以事实为根据, 用事实说话, 抓住事物的本质, 用科学的态度和审视的眼光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 并主动探究, 解决问题。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捕捉同种材料蕴含的多种特点, 激发学生的疑惑, 激活学生的思维, 引发学生多种见解, 多种思考,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目的。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探索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处理信息能力、理性思考能力, 以及养成自主学习习惯都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工具和机械》教学片段

师:剪刀是省力杠杆吗?说说你的理由。

生:是。因为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师:大家同意吗? (大部分学生同意)

生:不一定是。 (众生笑)

师:哦?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生:普通的剪刀是省力的, 但有的剪刀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几乎差不多, 或者还有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的。所以我觉得有的剪刀是不省力的。

生:我觉得就算同一把剪刀有时省力有时是费力的, 要看剪东西时阻力点的位置来判断。

生:我也同意, 阻力点离支点近就省力, 阻力点在刀尖处, 应该是费力的。

师:这样吧, 老师这里有一把剪刀, 有谁可以上台给大家演示并解释一下。

学生上台演示并说出根据。

“剪刀是省力杠杆”, 很多学生的前概念中都是这样认为的。以上片段中学生大胆质疑, 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 我对他们的想法表示欣赏, 鼓励他们上台实验验证, 说出自己的根据, 结果证实他们的想法恰恰是合理的、正确的。学生对同种材料下所产生的不同见解, 作为科学教师当报之以真诚的欣赏和赞扬, 并引导学生开展探究。这样, 学生大胆怀疑的精神, 良好的批判思维品质的培养才不会成为一纸空谈。

四、在材料中“求同”, 延伸创新思维的触角

教师为学生准备的有结构的材料, 往往和学生生活中的材料紧密联系在一起, 有许多共同点, 相通性, 材料中蕴含着许多创新思维的因素。在科学探究活动中, 教师要善于从现有材料出发, 设疑激思, 启发诱导, 引导学生寻找现有材料与生活材料之间的相互联系, 鼓励学生利用材料的相通性大胆创新, 尝试用生活材料代替实验室里的材料来探究科学问题, 让学生通过参与、思考、探究, 让思维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如《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片段

师出示液体热胀冷缩检验装置。

师:是不是所有的液体都具有这样的性质呢?我们在课后也可以对其他的液体做一些研究。我们可以用生活中的哪些材料来制作一个液体热胀冷缩的检验装置, 从而代替今天实验室中的材料?

生:用塑料吸管来代替玻璃管。

生:用花露水瓶来替代烧瓶。

生:用饮料瓶来代替烧瓶。

师:废物二次利用, 很环保, 低碳。不过饮料瓶有很多种, 你要有所选择, 找到最合适的。

生:用橡皮泥来代替橡皮塞, 密封效果也很好的。

生:很多酒的瓶口也用了橡皮塞, 我想密封效果也不错的。

师:想法不错。

生:用我妈妈喝的太太口服液中的吸管, 效果会更好。 (众生笑)

师:这你也知道啊!你很留意生活中的点滴发现, 为什么你觉得这里面的吸管效果更佳呢?

生:它很细, 热胀冷缩现象可能会更明显。

师:不错的选择, 这根细吸管, 还会出现美丽的“喷泉”呢!

教师利用水的热胀冷缩装置随机演示奇妙的“喷泉”。学生惊呼并鼓掌。

该教学片段, 笔者根据液体热胀冷缩装置, 组织学生开展讨论, 引导学生比较两类材料的相同点, 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创新, 并在关键点加以点拨、引导, 启发学生用生活中的材料代替实验材料, 如用吸管代替玻璃管, 用花露水瓶代替烧瓶, 用橡皮泥代替橡皮塞等。引导学生在材料中创新,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拓展了思维的广度, 在互动交流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篇5

“一样长。”邓老师刚一写完,我便脱口而出。

“不会这么简单吧,再仔细想一想。”邓老师微笑着说,“这根钢管的长度可没有告诉我们哟。”

“如果钢管的长度等于1米,就一样长。”班长苏宇涵站起来说。

“那如果小于1米呢?”邓老师追问道。

听老师这样一问,苏宇涵皱起了眉头。

“非常正确。”邓老师边鼓掌边说,“如果钢管的长度大于1米呢?”张逸聪又在本子上算了起来。

“非常对!”邓老师向他伸出了大拇指。

“所以这道题就分三种情况:钢管长度等于1米,两次就一样长;钢管长度小于1米,第二次长;钢管长度大于1米,第一次长。同学们在解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多动脑筋,全面思考。”邓老师总结道。

接着,邓老师又在黑板上写下一道题:一根细钢管,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米,哪一次用去的长一些?

我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又想到邓老师刚才讲的那道题,急忙站起来说:“有三种可能性。”

“真是这样吗?”邓老师又冲我笑了笑,“从形式上看,这道题与上一道题差不多,只是数字有些改变,但仔细分析一下,它们之间是有差别的。”

“差别在哪儿呢?”同学们都皱起了眉头。

“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去思考,把钢管的长度看作‘1’,第一次用去它的,那还剩下。即使第二次把剩下的全部用完,也没有第一次用的多。所以这道题的答案只有一种可能:第一次用去的长一些。”邓老师仔细讲解。

“哦——”同学们听后恍然大悟。

今天的课堂内容虽然有点难,但让我受益匪浅。我以后一定要仔细审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求同求异 篇6

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知道, 一篇文章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 如果孤立地阅读, 有时不一定能够很好地把握, 但如果把它和同类的文章进行一番比较, 同中求异, 或异中求同, 它们各自的本质特点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把握。

当然, 文体不同, 比较的侧重点就有所不同, 下面我就比较阅读法在记叙文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看法。

一不同作者笔下的不同国度、不同身份的人物的回忆性文章的比较

中考语文试题中的比较阅读题, 大部分是针对体裁或题材相同的两则或三则文段而设计的有针对性的小题, 就内容、中心、结构、写作特点、语句理解及表达方式等方面检测应试者的阅读能力。解答这类阅读题的最佳方法是: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 在比较中撷取。下面以《回忆我的母亲》和《藤野先生》为例, 具体地来谈谈比较阅读法的操作问题。

《回忆我的母亲》和《藤野先生》都是回忆录, 有不少相同点, 但在写法上又各有特色。引导学生进行对照比较, 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 从语言上对比

《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语言平实, 感情真挚, 记叙中有机地结合抒情和议论, 并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和慷慨激昂的语句, 但在平实的叙述中, 在简洁朴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如“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她永远想念着我, 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这些语言都是作者发自肺腑、感人至深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一位老革命者对母亲的思念与敬重。

《藤野先生》这篇文章的语言与《回忆我的母亲》相比, 会发现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的特点。《藤野先生》语言精练准确, 耐人寻味。常常在看似平淡无奇的语句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含义, 揭示出复杂深沉的心境。如文章开头部分写清国留学生种种丑态的语句“中国是弱国, 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分数在60分以上, 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也无怪他们疑惑”。再如“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 似乎想说话, 但竟没有说”。另外, 文中许多地方的词语和句子巧妙地运用了讽刺手法, 如“形成一座富士山”“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精通时事的人”“爱国青年”“标致”“正人君子”。这样的词是反语, 具有很强烈的讽刺意味。

2. 从选材和布局上对照

这两篇文章都是抓住所写人物的突出特点来选取材料、布局谋篇的。《回忆我的母亲》的作者深爱他的母亲, 对她一生值得回忆记叙的事很多, 本文主要精选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勤劳作为重点叙写母亲的一生, 重点突出, 层次清晰。写母亲勤劳所选取的多是生活琐事, 如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等。写母亲的性格, 从坚强不屈、宽厚仁慈、任劳任怨等方面来表现。写母亲的品质, 选取了同情贫苦农民、憎恨为富不仁者、支持作者参加革命、体谅党的困难等事例。由此可看出本文选材精当、布局巧妙的特点。《藤野先生》这篇回忆性散文是既写人又写事, 选材典型, 布局严谨, 脉络分明。写人注意抓住特点, 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如对藤野先生的外貌描绘就抓住了人物特点, 生动地描绘出了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再通过一系列典型事例表现他的精神品格。作者叙事时间上跨越二十年, 空间上由东京到仙台, 又从仙台到东京和北京, 依据地点的转换, 按时间的推移、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记叙。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本文的中心事件, 也是叙事线索, 十分清晰, 贯穿全文始终。同时文中还有一条内在的线索, 即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作者先前对清国留学生不满, 决定去仙台, 后来因时事影片事件决定弃医从文, 最后把怀念藤野先生化为实际行动, 拿起笔继续战斗。这一切行为都是作者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体现。

3. 从主题思想上进行比较

将两篇课文的线索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考虑。《回忆我的母亲》通过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 热情歌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不怕困难、同情贫苦人、支持革命的高尚品质, 表达了作者要尽忠于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留学日本的生活片断, 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对工作认真负责、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深沉的怀念之情, 记述了作者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过程, 全文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二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的比较

同一作者的不同时期作品, 应如何比较阅读呢?我们认为, 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了解作者生平

作品是作者某一人生阶段思想情感的外泄, 反映作者在该阶段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了解了作者的生平经历, 才能得知他在不同人生阶段所经历的社会生活, 并结合在该阶段的生活表现窥知其思想动态, 为更好地理解作品寻得生活与思想依据。

2. 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

风格是作者的系列作品里表现出来的诚于中而形于外的与众不同的创作个性、文体个性及审美等诸种特性, 它是作者生活经历、文化素养、思想认知、价值取向等诸多因素的集中表现。了解了创作风格, 便能在记叙文阅读中做到以简驭繁, 为理解作品寻到入门捷径。

3. 了解不同作品的写作背景

简单地说, 写作背景是作者创作作品时所处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从写作背景中能窥知作者的思想动态、情感倾向, 甚至写作缘由, 这其实已为寻得作品主题找到了依据。

不管是了解作者的生平、创作风格的“异中求同”, 还是写作背景中的“同中求异”, 都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阅读作品, 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

应指出, 比较是手段, 不是目的, 比较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 同样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师生实际情况而有选择地运用, 在比较教学中, 明确比较的目的、内容与范围, 选准比较的角度, 突出重点, 力求深入。

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要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理解, 教师就要善于选取相关的教学资料, 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比较, 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由此及彼, 求同求异, 拓展延伸, 组合积累, 从而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读物的内容, 提高阅读效果, 获得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毛美、郑荣芳主编.中学语文教材教法[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2]梁中杰主编.现代基础写作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用户界面(UI)下一篇:在线新闻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