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师范毕业生

2024-07-11

英语专业师范毕业生(精选十篇)

英语专业师范毕业生 篇1

一、就业困难的原因

1. 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 缺乏科学的择业观念

学音乐的学生大都深知这样的一个道理——选择音乐, 就注定选择了一条与常人不同的成才之路。艺术类毕业生是高校毕业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 自我定位高、个性强, 家长投入高从而对他们的期望值也太高。而这些学生的文化课普遍不好, 不能认清自我、全面了解社会, 理想和现实往往脱节, 不能衡量自己的水平, 找准自己的定位, 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 对未来的职业要求过高, 一味地攀比, 盲目地追求高收入的就业岗位。另外, 学生的就业观念陈旧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认为艺术类师范专业就只能或者说只适合从事教师行业, 而音乐教师的需求量远远小于其他专业教师, 这又形成千军万马的毕业生去挤公招教师这一独木桥。

(2) 能力不足

不光音乐专业学生, 包括其他艺术类学生一样, 认为艺术类学生就应该专业能力非常强, 而不注重其他各方面的培养, 导致在面试时屡屡失败。由于用人单位普遍是中小学校, 这些学校不只是让毕业生单单上钢琴课或者声乐课, 而且是要求钢琴、声乐、舞蹈、管乐都样样精通。每逢开展活动时, 都需要音乐老师排练舞蹈节目、小合唱或管乐队, 而这样的全能学生实在少之又少, 往往都只会弹几首钢琴曲、唱几首歌, 不善于排舞蹈、合唱等等。而如今的社会上音乐培训学校也越来越多, 目的是为了给一些文化成绩不好的学生突击训练, 用短短半年的时间突击钢琴、声乐以及音乐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在就业面试时, 用人单位仅仅用一个即兴演奏就筛选出很多学生。

(3) 依赖性强

大部分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五靠”:考大学靠压 (家长监督学习) ;填报志愿靠拍 (家长定) ;上大学靠供 (家长投资) ;找工作靠关系 (家长运作) ;选择职业靠感觉 (没有科学地分析, 家长凭经验) 。据了解个别学生在参加招聘面试时, 是由家长陪伴与用人单位谈话, 个别家长还急于先介绍自己的孩子。由此可见, 家庭因素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 音乐专业孩子的父母从小就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大量的财力、精力, 学生从小就习

例 (1) 和 (2) 译文A在意义上与原文大致相同, 但风格上则差距较大。例 (1) 是谚语形式, 例 (2) 是唐诗中的一句。译文B则保持了原作的风格。在实际的翻译中, 要达到风格对等是很难的, 特别是文学作品的翻译。

结语

由于文化的差异, 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 如果无法做到绝对意义上的对等, 我们也要尽量“求同存异”, 努力寻求与原文最接近、最自然的对等语, 进而做到相对意义上的对等, 实现翻译中对等原则和实际文化中的不对等性的契合。根据对等翻译原则的理论, 只有当译文从语言形式到文化内涵都再现了源语的风格惯了父母的宠爱, 导致学生依赖性非常强, 进而产生了高投入高回报的错误思想。

2.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对声乐演唱和钢琴演奏非常重视。但对中小学音乐的研究却比较少。学校应该围绕中小学的课程设置, 以新课改为基础, 以适应中小学业余教育发展需要为出发点, 应多开设针对小学教育为主的音乐教育课程。高校业余教育中开设的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太少, 并且均以“大课”的形式展开教学, 如此就导致了大学教育与工作适应性的脱节。另外, 高校单单重视音乐专业学生的钢琴、声乐还不够, 还应加强学生的舞蹈编排能力, 不仅如此, 加强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合唱排练、乐器排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对策

1. 加强就业指导, 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进校就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 组织各类就业讲座以及各种形式的报告会。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 正确分析就业形势, 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可立业的就业成才观念, 鼓励毕业生下到基层工作, 到边远艰苦的地方就业。

2. 加强学生专业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不少音乐专业毕业生认为, 只要专业突出, 就不怕找不到工作。正因为这样的就业观念, 导致很多学生在参加第一轮的笔试就被淘汰。不光音乐类毕业生, 所有的艺术类学生都应该加强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高等学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 单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已经完全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 必须提高艺术实践能力。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的同时, 更应具备一定的钢琴演奏能力、声乐演唱能力、舞蹈编排能力以及合唱排练、乐器排练与组织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 才能在就业面试时一跃而出, 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

在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大形势下, 如何让自己更好地就业, 成了音乐专业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在此, 希望音乐专业毕业生们, 一定要打破以前的就业观, 确立新的就业观念, 注重专业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 全面发展, 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 找到满意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俊生.艺术类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006

[2]潘莎莎.关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及对策的探讨2006.

[3]王德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2009

英语专业师范毕业生 篇2

姓 名 应届毕业生求职网 性 别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照片
出生年月 1990年5月 民 族 籍 贯 广东
身 高 175CM 体 重 54KG 健康状况 良好
学 历 大学本科 学 制 4年 所学专业 综合英语
英语

 

水平

国家英语专业四级(TEM-4)、全国大学英语六级CET-6良好的英语读写听说能力
计算机

 

水平

国家计算机二级(VF),能熟练使用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如OFFICE)
曾任职务 班级宣传委员、班长、外语系学生会学习部部长
获奖

 

情况

大学期间,-,荣获XX师范大学XX学院“学习优秀一等奖”、“优秀品德奖”、“三好学生奖”;

 

5月在XX师范大学田径运动会上夺得男子5000米第六名的.好成绩;

207月被XX师范大学校团委、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和校学生社团联合会联合评为“XX师范大学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

2010年12月在“XX协”XX学院分会承办的 “XXXXX·校园马拉松”取得第五名,被评为三等奖;

2010年12月荣获XX省国家励志奖学金;

在2010-,荣获Xx师范大学XX学院“学习优秀一等奖”、“优秀品德奖”、“三好学生奖”、“实践技能奖”;

6月被XX省教育厅评为“XX省高校三好学生”

2010月被“XX协”和XX学院分团委评为XX师范大学XX学院“十佳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

11月荣获国家奖学金,和学院学习优秀一等奖、实践技能奖等。

实践

 

经历

2010年7月-2010年8月在位于XX省XXXX公园的“XXXX”勤工助学,担任后勤服务组副组长,工作60天;

 

年5月1日-3日 、10月1日-3日;201月1日-3日 、5月1日-3日、10月1日-5日分别在XXXX手机城、国美电器做摩托罗拉手机促销工作,并被XXXXXX劳务服务有限公司XX办事处评为“十佳优秀临时促销员”称号

个人爱好及特长 长跑,引体向上,读书,写作,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
主修课程 精读、泛读、听力、口语、语法、翻译、写作、英美文学、英美概况、西方文化、语言学、英语教学法、导游英语、外事英语(二外为法语,详细成绩单附后)
专业

 

学习

情况

专业成绩总分连续3年名列前茅;10月通过CET-4,2010年6月通过CET-6,年4月通过国家英语专业四级(TEM-4)。
自我

 

英语专业师范毕业生 篇3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模式 建议

每年3月左右,都有大量的应届师范毕业生进入实习训练期。经过两年半或三年半的在校学习,他们将自己的才能在讲台上进行练习,为9月份正式进入教师队伍进行最后的实战演练。因此,了解小学的现状才能更好地指导师范生在校的学习,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能更快进入角色,做得更好。

在实习带队训练中,随堂听实习生课堂教学情况,查看他们的备课情况并向各任课老师咨询,笔者发现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不断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是不同往年,许多应届师范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深深感觉到现在小学英语教学在新课程的要求下,课堂教学的形式有比较大的变化,教学目标、要求都有所改变。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给英语师范毕业生一些指导,使他们更好地了解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现状,寻求小学英语教学对策,促进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要上好小学英语课程,必须先对新课程的标准要有所了解。如今,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在于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发展要求,激发和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建立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初步形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新课标又指出,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侧重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这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也给我们师范生带来了新的要求。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带队实习的过程中,听了学校教师及实习生的课,发现新教材比老教材活泼生动,有许多漂亮图片;教材的选择、教学方式都有很大变化,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从这里来看,非固定的教学形式给教师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色来安排教学,但同时也增加了教师“吃透”教材的难度,尤其是实习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无法自己独立处理教材。真正在课堂上课与在学校里试讲完全不一样,内容少而时间长,都不知道该怎么上。具体来说,有以下一些问题:

(1)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上,根据新课程,需要运用很多新的教学方法,比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被广泛采用,但是实效性较差。比如说自主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不够,很简单的东西还设计讨论,结果不会的还是不会,会的不愿讨论。

(2)在创设教学环境上,许多师范实习生存在着不足。这部分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掌握英语基本知识和简短的口语交流技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部分实习生为了创设而创设,完全脱离了课文。其实对于一些教学内容,完全可以直接导入课文,或者进行前文的复习。

(3)课堂教学目标把握不到位,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整堂课,就单词记单词,就课文讲课文,没有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甚至没有与前文的回顾或比较。

(4)在课堂上,过分依赖教案,缺乏教学经验,课堂上总是很紧张,忘词,有些英语指令表达不清,个别实习生还存在发音不准的现象。

(5)利用物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习生上课时精心准备了不少礼物——糖果、水果、文具,以奖励上课配合好的学生。一个月下来就抱怨花销太大,承受不住,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调动课堂的气氛,但是为了得到奖品,一些学生会动些小心思,这样的竞争对学生并不能起到积极的效果,而变成了为获得礼物而学习。在没有贵重实物奖励的情况下,学生便不愿回答问题,这课就变味了。

(6)纪律问题是困扰英语教学的主要问题。在听课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实习老师需要时不时地维持纪律,管好一个,又出现一个,根本无法掌控课堂纪律,大大影响了教学效率。

三、对策

1.巧用指令

课堂中用最简单的指令,或者是肢体语言或母语帮助学生理解,这是解决学生听不明白、老师讲不明白的最好方式。比如说在教单词“short,tall”等单词时,演示“tall”时踮起脚尖,“short”时让自己蹲下,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这些单词的汉语意思,也会跟着做,觉得很快乐,并对这些单词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让学生充分拥有合作学习的时间

在学生对新内容了解的情况下,设计相应难度的任务,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拓展思维,并且为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培养他们大胆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要给予鼓励,不能歧视表现不好的学生。

3.备课时要吃透教材

备课中一定了解重难点,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并要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才有信心。

4.分层次设计教学任务

对任务内容设计成简单和复杂的不同层次,注意学生全体参与性、趣味性,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也集中了。而且在任务完成后,要给予及时的评价,且尽量以表扬为主,不可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5.创设有效的课堂情境

课堂情境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可以借助实物和图像或是动作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At the zoo”话题时,实习生教师设计了带学生参观动物园的情景,让学生口头描述他们所熟悉的动物如elephant、cat、monkey、rabbit的特征,并能用“It has long tail”等句型来表达。这些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而且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容易掌握。

6.要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对课堂秩序教师要去管理,不能听之任之,可以通过活动、竞赛等各种方式,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中来。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最重要的不是斥责、惩罚,而是要弄清楚学生违纪的原因,再课后进行教育。这应当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取经,借鉴行之有效的做法。

7.基本功训练的要求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需要我们重新看待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粉笔字、朗读、普通话、简笔画、使用工具书、备课、课堂教学、教学研究、作业设计、考核、批改作业等都成为实习生必须过关的内容。

8.师德要求

教师的基本素质就是师德素质,要求教师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并以身作则,因为教师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造成影响,教师如果严格要求自己,凡事都认真做,学生自然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9.增强校校合作,促进交流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与各小学联系,以便在学校时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促进发展。建立与小学的长期协作,经常请小学教师到校指导学生的技能训练,共同为祖国下一代教师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四、结论

实习生对小学英语教学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在教学中出现一些问题是难免的。新课程有新要求,教师们应该对新课程理解透彻,把自己的基本功练扎实,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多思考、多练习,把容易犯的错误降低到最小,不足之处要想办法弥补,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桂平,史晓燕,郭瑞芳,吕艳.国外关于课堂纪律问题的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6).

[2]张光宇.教师因素对课堂纪律的影响[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04).

[3]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陈琳.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及解读(试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英语专业师范毕业生 篇4

1 对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进行教师资格认定的意义

1.1 对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调动更多专业

的毕业生投身教育事业, 提高老师队伍整体素质, 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队伍整体上的专业结构如何是衡量教师队伍素质的一项重要标准。合理的教师队伍专业结构是保障学生合理的素质结构的前提。对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进行教师资格认定, 给他们进入教师队伍的空间, 对于改变教师队伍专业结构的单一性局面, 丰富教师队伍专业结构的类型, 优化教师队伍专业结构的组成必将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教师资格制度构筑的教师入职的关隘, 既是严格的, 同时也是开放的, 因为《教师资格条例》规定“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经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 可以……申请认定其教师资格”。这就为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认定教师资格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有利于调动更多专业的毕业生投身于教师教育事业。

1.2 对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进行教师资格认

定, 体现了学校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体现了全心全意为毕业生服务的教育精神

我校自从办学以来一直是以师范专业为主体的师范院校。在师范专业学生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因此师范专业毕业生的总体质量相对较高, 容易被用人单位接受。非师范专业大都是近几年新增加的专业, 就业面较窄, 毕业生就业困难。学校为了解决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 也想了很多路子, 为毕业生开拓了多种渠道, 创造了很多条件。其中对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进行教师资格认定, 让他们进入教育领域从教也是学校为毕业生提供的一条较为合适的就业渠道。从2004届毕业生开始, 我校与延安市教育局多方协调, 连续为四届非师范毕业生进行了教师资格认定, 总计共有400多名毕业生经教育学、心理学考核, 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合格, 延安市教育局对他们进行了教师资格认定。虽然, 目前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由于对教师资格认定认识不到位等原因, 申请认定者还比较少。但是, 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使更多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了解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为有志于从教的非师范毕业生创造更多便利的条件。

1.3 对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进行教师资格认

定, 能拓宽毕业生的知识面,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同时也获得了就业的新渠道

按照陕西省《教师资格条例》实施细则规定, 申请认定初中、高中教师资格者, 对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生的人员, 必须补修教育学、心理学, 同时还必须进行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对于非师范专业毕业生, 在教学培养方案中不安排修读教育学、心理学两门课程, 经过毕业时补修这两门课程, 能增加知识积累, 扩大知识面。通过面试、试讲等教育教学能力测试, 能够提高思维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能够提高组织教学、掌握课程内容、运用教学语言和教学资源等能力。使他们进入社会后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随着近几年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就业市场逐渐饱和, 允许鼓励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进行教师资格认定, 也是学生获得就业的一条新途径。

2 对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进行教师资格认定存在的问题

由于对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实施时间短, 情况复杂, 有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进行研究。在实施此项工作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如下。

2.1 制度不健全

我校关于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从2004届毕业生开始, 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 不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 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实施细则, 没有规定具体的操作规程, 因此, 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统一的步调, 使认定工作不能有序地展开。

2.2 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认定教师资格条件的标准偏低

世界上意在通过建立教师资格制度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并取得了较大成效的国家, 大多在教师资格制度中规定了非师范专业学生取得教师资格证所应研习的课程及其学分。例如, 日本目前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日本自1954年以来实施的教师资格制度, 即《教育职员资格证书法》, 《教育职员资格证书法》中明确规定了非师范大学师资培养的课程结构应由三部分组成, 即一般教养、教职专门科目、教科专门科目 (即教育类科目) 三类, 并规定了三类课程应取得的相应的学分。与日本的教师资格制度相比, 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中规定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的教师资格条件的认定标准显得偏低。《教师资格条例》和《实施办法》都没有规定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证所应研修的课程门类, 更未规定考前应接受什么样的教育类课程的训练。虽然对其思想、文化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素质的综合考核, 但考核注重是结果而非过程, 结果是不能代替过程的, 不能代替教育的经历。这种资格认定降低了教师资格的门槛, 难以保证教师资格证书的含金量, 轻易获得资格又使教师资格证书贬值, 势必影响法律和政策制度的本意和精神。

2.3 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认定教师资格的目标不明确

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认定教师资格的目的大多是为了找工作, 而并不是真正想从事教书工作, 并不是真正喜欢教师这一职业。另外, 在专业的选择上也很盲目, 大多数学生不选择自己所学的专业, 而是选择社会上就业领域相对比较热门的专业学科。再加之, 大多数教育系统用人单位的都喜欢用师范专业的毕业生, 这样就使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

2.4 认定机构与学校的关系协调不畅通

陕西省《教师资格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申请认定初中、高中教师资格者, 对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人员, 在教师资格认定之前, 由地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所辖区域申请认定相应教师资格……。”按照此规定, 我校非师范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 要由延安市教育局受理, 经过学校与延安市教育局协调, 由学校统一受理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信息, 并安排补修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 由延安市教育局和学校共同组织教育学、心理学测试, 以及教育教学能力测试, 最后由延安市教育局发放教师资格证书。我校从2004届毕业生开始, 已经连续认定了4届毕业生。在整个认定过程中, 作为认定机构的延安市教育局, 和作为被认定机构的学校, 在时间安排、认定进程等方面存在着很多协调不一致的地方, 致使认定工作不能正常展开。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学校和延安市教育局不存在隶属关系, 没有能够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3 解决措施

3.1 加强教育, 广泛宣传

对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进行教师资格认定实施的时间较晚, 制度也不完善, 对认定工作还没有形成一系列完整体系。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对教师资格认定的条件、申请认定程序、认定办法等内容了解的比较少, 大多数毕业生都在需要认定的时候才主动向教师资格认定部门咨询, 因此, 学生准备工作不充分, 导致认定工作不能正常进行, 认定的学生综合素质比较低, 直接降低了教师资格证书的含金量。鉴于以上因素, 在今后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中, 要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学校的校园网、宣传栏等渠道让学生更多了解教师资格认定的相关内容。在每年的新生入学教育中, 各学院都可以对新生介绍教师资格认定方面的知识, 让新生从开始就了解教师资格认定的具体情况, 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 有意识地增加有关方面的知识积累, 毕业时进行教师资格认定就能够胸有成竹。

3.2 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辅修师范类专业的

课程, 并纳入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是解决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中申请教师资格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陕西省《教师资格条例》实施的细则明确规定:“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人员申请认定初中、高中教师资格者, 必须补修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 每门课程学习时间不得少于30计划学时。”根据此规定, 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大学四年学习中, 通过选择辅修的方式, 完成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习计划, 并且获得相应学分, 这样既可以增加自己的学分储量, 又可以作为毕业时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条件之一。学校同时也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并纳入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使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培训计划完全和日常教学计划有机结合。

3.3 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应纳入常规实践教学环节

陕西省《教师资格条例》实施的细则明确规定:“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人员申请认定初中、高中教师资格者, 必须进行教育教学能力测试, 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这种素质和能力主要通过实践教学环节考察申请人实现教学目的、组织课堂教学、掌握课程内容、运用教学语言和教学资源等能力, 使用普通话以及板书、讲解的技巧。目前, 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测试主要是通过组织专家对申请人进行试讲的形式完成。测试只注重结果没有考察的整个过程。学校应将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作为教学过程纳入常规性实践教学环节, 使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真正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

3.4 精简认定程序, 改变过去由教育行政部

门认定的单一化格局, 交由高校全权认定, 使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协调顺畅

《实施办法》规定:“依法受理教师资格认定申请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教育行政部门, 为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我国这种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惟一认定的体制, 导致认定教师资格的程序复杂, 效率不高。同时作为自居的教育内行, 他们的视角单一, 容易排斥某些申请者, 无法真正实现资格制度优化教师素质、调整教师队伍的功能。学校作为学生的培养单位, 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管理把握较为准确, 因此, 由学校来认定教师资格既能够减少认定的程序, 又能够提高教师资格认定的可信度。使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协调顺畅。

3.5 实行多层次非师范类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

师范专业大学毕业生实习总结 篇5

在下来实习之前我对这次实习的重要性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这次实习是将我们所学的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教育学科的知识,技能运用于实践逐步掌握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培养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的思想,因此我对此次的顶岗支教实习活动是非常重视的。

先来说说我的教学实习,在教学实习这块我收获很大,我带八二,八四,八五,八七四个班的政治课每周上11节课,在两个月时间里一共上了99节课,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16次,并积极参加其他老师的听课评课活动,并且自己也讲了几节公开课。

刚开始上课时我都要花很多时间搜集教学素材,写教案,设计教学活动,上课时我就一直讲课,一堂课下来很累而学生的反应并不是很积极。后来学校领导听了我的课后认为我的上课方式任然是传统的授课模式没有很好的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新课标理念,他们建议我尝试着改变教学方法,鼓励我自己慢慢摸索,随后我就在部分班进行试点,最主要的就是增加学生活动,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教学问题让学生来参与讨论,刚开始同学们都不怎么敢起来参与,我就鼓励他们多参与,慢慢的就有些同学会参与进来,我就继续鼓励大家,就这样大家的学习热情就慢慢的提起来了,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教学效果也好了。

看到效果好我就在其他班也推广这种教学方法。我教的四个班有两个是基础好些的,另外两个基础要差点,在基础好的班上课纪律好学生参与的也多课堂效果就很好了,而两外两个基础差点的班学生上课纪律不怎么好,所以在这两个班上课需要多花费心血,我平时多和这两个班的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实际和思想动态,慢慢的学生就接受了我上课时睡觉的少了听课的多了,发闷的少了积极上课积极思考的多了,大家参与我的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一段时间后这两个班的学生上课效果就和其他两个好班一样了,学生的进步就是老师最大的欣慰。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有意识的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及学科教学论的理论知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科学的传授给学生,重点,难点,疑点处理的也很好,在授课是更加注重启发置疑,积极进行师生互动活动,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

到实习结束时我已能做到教态自然,上课准备充分,教态好,教学设计科学,学生主题教师主导把握的比较好最重要的是新课标理念比较明显,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性学习探究比较好,基本实现了我这次实习随要达到的目的。

现在来说说我的班主任实习工作情况。我带班主任的班是八七班,原班主任虽然没有离开学校但他任然放心的把班级交给我来管。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召开主题班会5次,组织班级活动12次,编写黑板报9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坚持每天指导学生读报,坚持每周指导学生编写黑板报,每周五组织学生去操场看电影,组织我们班的同学去和其他班级的同学进行篮球友谊比赛。

在实习第一周,我深入班里进行调查,了解班里的日常生活和原班主任的工作计划,听取原班主任和介绍班里情况,以求尽快掌握班里的学生情况,同时向班上的班干部和学生代表了解学生情况。在其中考试后重现进行了分班,对于分出去的同学我耐心的做好思想工作,勉励他们在新的班集体里学习更好,心情更愉快,对新到我们班的同学召开欢迎大会,并组织大家互相认识,并知道班上民主选择新的班干部。随着一年一度的校运动会的到来,我鼓励班上的同学积极踊跃的参加,并协助原班主任选好运动员,每天下午放学后我都要带他们去操场训练并积极搞好训练的后勤工作。由于运动会在我实习结束后才开始,所以我没能亲自和他们一起参加这次运动会,这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遗憾。

每周一我都要开一次班会,针对同学们的各种问题和想法展开讨论并予以解决,每次周三的劳动课我和学生一起亲自参加劳动,给大家分配劳动任务并和大家一起干活。当班主任除了关心学生以为我对纪律也是严格要求,对于迟到旷课,逃课的学生进行严格教育,每节课我都要去班上点名,查看课堂纪律。

在平时工作中我严于律己,从严要求自己,每天我都按时到学校和班上的同学一起早读一起做早操,从不迟到。在进班里是一定要保证衣着整洁,言语文明得体,坚持对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在和学生交往中不摆架子坚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和学生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工作中主动搞好班级管理活动,有针对性的召开主题班会,积极组织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制定和完善各项班纪班规力求树立良好的班风班气。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到实习结束时我们班班风淳朴,学习氛围浓重,学生思想积极向上,各项活动在学校都是名列前茅,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个一个团结,文明,好学的班集体,看到自己的心血终于有了收获,我感动由衷的欣慰。

在搞好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实习的同时,我还积极搞好我的教育调查报告,认真选择调查方向和调查课题,认真深入的思考调查内容,最终成功的完成了我的教育调查并撰写好了调查报告。

英语专业师范毕业生 篇6

一、英语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1.《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特点。《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六个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这些理念体现了四个特点:改变以教为主的原则,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强调培养创新精神;提倡学生体验参与,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英语课程的开放性体系。

2.英语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是通过人来实现的,也就是通过教育培养的人来实现的。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课程目标所确定的都是新世纪我国国民的最基本素质。新课程强调面向每位学生既是顺应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必然。素质教育所关心的是整个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产品的人,学生的发展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是全面、和谐的发展。可见,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

3.英语新课程与旧课程理念的本质区别。旧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知识,因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中心,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旧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教材,教材又是知识的载体,因而教材是中心,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因素的整合。

二、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专业师范生——未来的英语教师产生的影响

1.常规课堂教学的变化。以前课堂所传授的语言知识主要来源于教师和课本。教师把备好的语言知识单方面传授给学生,一切主动权操纵在教师手中。而新课程标准要求采用互动的课堂模式,提倡开放的学习方式。

2.课堂教学情境的变化。传统课堂是学生各个孤立的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

3.课堂主体的变化。传统课堂以学生接受式学习为主,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传统课堂过分注重学生的学科考试成绩,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素质培养等等。这些变化使得教学由统一性、确定性变成多样性、不确定性,这对教师来说是个挑战。

4.教师工作方式的变化。由于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宗旨,给予了教师创造的空间,因此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英语专业师范生应具备的素质

1.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想成功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使之成为学生的表率。因为师德在整个教师素质中处于统帅地位,是灵魂。英语教师的品德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英语教师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样,学生就会由尊敬、爱戴老师而发自内心地主动接受教育。

2.要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英语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一些教师尽管对新课程理念有了很高的认同感,但面对新教材,表现为讲解教材内容时平淡无奇,甚至于有的教师仍沿用旧的讲法等等,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知识的匮乏。因此英语教师需要学习更多的综合性、前沿性知识。

3.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英语教师的身体素质是其他各项素质的基础。教师的劳动是一种艰巨而繁重的脑力劳动,特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特点,需要教师消耗大量的体力和脑力。教师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就难有健康的体格,就难以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4.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的人格修养不可缺少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不仅使自身烦恼无穷,且会给他人带来遗憾。要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英语教师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要有宽阔的胸怀。要有稳定的情绪,经得起挫折、磨难,要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理。

四、英语专业师范生应提升的能力

1.语言表达能力。作为未来的英语教师使用的语言力求生动、准确、逻辑性强,并富有哲理性和幽默感。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生动有趣,才能紧紧的抓住听众,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2.课堂组织教学能力。未来的英语教师应善于驾驭课堂教学。虽然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人为本,尊重个性,提倡让学生自主发展,淡化教师的主导地位,但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仍然需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和领路人。

3.处理教材和恰当地使用教学方法的能力。未来的英语教师应树立新的教材观,全面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能力培养目标。能设计切实、有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能力。未来的英语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先进的教学辅助仪器、设备,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直观作用,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外部环境。

5.学法指导能力。未来的英语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学,即帮助他们获取知识、技能。因此,未来的英语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新教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传授学生以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6.组织第二课堂的能力。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应能够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组织各种英语竞赛,安排课外阅读等等。

7.教学科研能力。教师应能根据教学实际,确立具有可行性的科研专题和教改实验专题,善于总结教学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形成理论经验。教师应及时了解教学的最新动态,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开阔视野,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改进、提高自身的实际教育教学水平。

英语专业师范毕业生 篇7

语言的形式有二,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目前, 社会上存在着这样一种声音, 认为英语只要说得出口, 只要对方差不多能听懂就行了。甚至有学者也认为英语语发音不用太标准。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 他们认为, 英语的发音、长短、快慢及轻重都无所谓。

然而, 交际首先是通过口头表达来实现的。要达到口头交际的目的, 语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寒暄交际, 我们只要做到基本的信息传达就行。但是, 当英语交流进于深层次阶段, 需要讨论、协商, 表达意见之时, 语音的标准之重要性还是不能忽视的, 一些不标准的发音是很可能使交际产生误解、造成信息误传, 甚至闹笑话的。汉语中的“啊”, 不管用哪个音调, 读音轻重, 张口大小, 听起来写起来都是“啊”, 但英语中beach/bitch, spot/sport, think/sink, nine line等绝大多数单词, 都会由于张口, 舌位的不同而导致发出不同的单词读音, 稍不注意就会产生误解, 接受者就会感到困惑不解。

语音的标准对于英语师范专业的同学来说, 具有更特别的意义。他们毕业后所面临的对象是中小学生。正如语文老师需要说好汉语普通话一样, 英语老师用标准语音的英语进行教学也是必要的和必须的。同时, 对于学生的考试 (特别是听力考试) 、学生进入社会后正确流利交流, 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 大学英语师范教学应该重视师范专业学生的语音教学, 让他们以更高的素质为人师表。

本文将从英语师范专业语音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方面, 讨论这一话题。

2. 存在的问题

英语和汉语分属两种不同的语音系统。在对本校大一英语师范专业学生进行语音测试中, 我们发现, 各地学生的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

2.1 汉语拼音的干扰

对于有些汉语中没有的音素如/夼/、/奁/、/廾/、/覸/音, 长短音及清辅音, 绝大部分来自全国各地学生均无法正确模仿。另外, 即便努力进行了模仿, 几乎所有学生都主观地认为自己过去的错误模仿是正确的, 无法意识到自身和其他同学的发音问题。

2.2 方言的干扰

另外, 学生受方言的影响较为严重, 具体表现为, 西南地区的学生绝大部分分不清边音/l/鼻音/n/;河北及其周围地区有些学生不会发/z/音, 容易发成中文拼音的zi (滋) , 不会正确地发zero;福建等沿海地区r音有很大的问题, 把rose发成l藜尬s/ (娄斯) 。有些学生在读单个音标的时候, 能够基本正确发音, 但在交际时却常常出错, 因为他们的大脑里主要还是母语语音系统在起作用, 从而产生干扰。和来自汉语拼音的干扰不同, 学生们基本上都能意识到方言的干扰, 但是由于学生们的日常交际都以方言为主, 来自方言的干扰改正起来更加困难。

3. 策略分析

交际就是通过声音进行传递和接受信息的过程。那么信息只有正确传达并接受, 交际才是成功的。在语言学习过程中, 迁移这一概念是不可忽视的。采用已知方法的过程称之为transfer (迁移) 。积极的影响称为positive transfer (正迁移) , 反之, 为negative transfer (负迁移) (2009) 。人们在掌握第一语言后, 再学习另一种新的语言, 原先语言掌握得越巩固, 对新语言的干扰就越大 (2002) 。我认为, 英语师范专业的学生, 在大学学习期间, 就应该更新教学观念, 让自己将来的学生从源头开始能得到正确标准的语音教学, 希望英语师范生能重视语音学习, 并能在以后的众多教学活动中起到积极的示范引导作用。以下将试图探讨母语方言语音对学生英语语音干扰, 指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误区进行分析, 并试图提出解决方法。

为了更好地引导英语师范生, 首先, 大学教师该让学生意识到英语发音的技巧因素, 而不仅仅是单纯地模仿。和汉语的掷地有声比起来, 英语是讲轻重, 开口大小与形状, 有无摩擦的等细节的。我们可以借助小镜子来帮助学生认识发音的几要素。比如说, th的/夼/音, 如果用拼音来发thank, 就会发生sand (三克) , 因为汉语拼音里的san是舌尖与下牙龈摩擦, 而英语里的th/夼/, 是舌尖放在上下牙齿中间, 与上下牙齿均有摩擦。我们在训练学生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带一小镜子, 比较用拼音发san时, 和上下牙齿轻咬舌尖时舌头是否能被自己看到。再比如说, 长短音是学生们最不容易意识到自己的模仿出错的几个音。我们可以让学生们对着镜子比较, 发/i:/的时候, 嘴是往两旁裂开的, 而/i/的时候, 裂开的嘴往回收, 呈自然状态, 同时要求学生把舌头往里收, 不接触牙齿。同时,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个音的不同, 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发/i:/时, 把小指头尖或者是笔头放在牙齿中间, 放松口型, 心里想发/i:/, 其实这时候发出来的已经是/i/了。同样的办法适用于/u:/和/u/, /蘅:/和/蘅/。让学生意识到这些音并不是长短不同的区别, 而是口型、舌位等因素均不相同的情况下发出的不同的音。当学生找到感觉之后, 可以让学生对着镜子读beat/bit, food/good, sport/spot, 并互相听, 相互体会, 互相纠错, 达到一定阶段与程度之后, 能够根据对方同学的发音, 找出帮助其纠正错误发音的办法。

虽说方言通常对英语语音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困扰, 其实, 教师也可以通过对各个方言的研究与学习, 找出适用于英语发音学习的方言发音。比如说英语里比较难发的/耷/这个音, 当sing变成singer和singing之后, 这个/耷/和后面的音拼起来的[謖si耷藜]和[謖si耷i耷]底该怎么发呢?绝大部分学生不是发成/sing就把/sin/和/藜/这两个音简单地连在一起读。当然, /耷/和后面的藜或i耷拼在一起发, 在汉语里是找不到特别对应发音的。但是, 可以让西南地区的学生学成都人说“我”, 北方的学生说现在网络上很流行的陕西人说“我”, “偶的神咧”的正宗陕西话, 大家就能清楚地体会到singer和singing的正确读音了。同样的, 香港艺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 都喜欢有个停顿, 喜欢说“e~”, 意思相当于英语里的well, you know等用在句子中表停顿, 思考的。他们的“e~”, 就是比较正确的英语的元音/e/的读音了。

另外, 我在对本地偏远山区一线英语教师进行培训的时候发现, 教师为了帮助初中的刚接触英语音标的学生更好地记住音标的读法, 很认真地编了很多口诀, 对于/藜/这个音标的发音方法, 教师们编的口诀是“儿子的儿”。但其实, 英里里只是可以有“儿”化音的单词才能发“儿” (而且英语里卷舌的方式和中文的“儿”其实也不一样, 在此不作详论) , 导致目前在校生比较容易爱把idea, famous等单词都带儿化音, 这是完全错误的。英语里的/藜/音, 更多的是像拼音里的a (阿) 、o (喔) 、e (呃) 里的e, 可以让学生张嘴轻发拼音的e (呃) , 这才是更为正确的/藜/的读音。

4. 结语

在对大学英语师范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 保证语音正确的重要性是不能忽略的。教师不仅自己要坚持用正确的英语语音进行授课, 而且要鼓励学生用英语相互进行交际, 不能忽略那些影响交际的语音错误。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辅助手段, 让学生边听, 边观察, 边想, 边练习, 使学生能逐渐自己意识和改正错误, 在毕业之后可以在中学的教学工作中更正确的教授英语语音。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证明, 当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处, 掌握发音要领之后, 对英语的使用更自信, 语感更强, 更能摆脱拼音或方言语音的干扰, 并找到更适合的纠正发音的方式。

参考文献

[1]Kenworthy, Joanne.Teaching English Pronunciation[M].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1987.

[2]曹宝龙.学习与迁移[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15-30.

[3]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243-325.

[4]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 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69:25.

英语专业师范毕业生 篇8

1 寓写于听、说、读等诸方面的训练中

《新概念英语》的作者在介绍该书时强调:“不写没有读过的语言, 不读没有说过的语言, 不说没有听过的语言”这说明, 通过听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 在外语学习中是基础的基础。为了在听中获得更过的信息, 为表达打下基础, 可事先找出每份听力材料中的生词和重要短语, 让学生在做完训练题同时把含有这些单词和短语的语句进行听写, 通过这种训练, 学生听力有了较大提高, 词汇量也得到了积累。词汇是写作的必需材料。如果一篇文章有一半以上的词不认识, 那么学生怎能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信息呢?如果要写一个句子, 10个词有8个不会写或写错了, 又怎么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呢?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在教学中, 坚持每周让学生默写单词, 使学生在长期坚持不懈的训练中积累大量的词汇。而读和写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 读是理解的技能, 写是表达的技能。学生常常通过读去掌握各种表达形式, 目的在于学会写。学生在写的过程中, 不但熟悉了语言, 又内化了语言的内在结构。学生可以在大量阅读某些文章后, 借鉴运用文章中的信息、模式等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 这是阅读对写作的影响和渗透。师范英语专业写作多数为指导性写作, 体裁大多是以书信、日记、或口头通知等应用文以及根据所给图画、图表、文字等所写的议论文。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欣赏文章严谨的写作风格, 从而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思路, 逐渐学会谋篇布局的技巧,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 注重写作过程的指导

2.1 指导学生审题, 分清文体

审题是英语写作的第一步。很多学生养成了见题即动笔的坏习惯, 往往忽视题目要求及文体格式而离题万里。目前的英语写作, 已有其相应的模式。如书面表达、口头通知、议论文等。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审题, 在掌握各种文体的基础上, 把握命题思路对号入座。以议论文的书面表达为例,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审题能力进行训练, 指导学生明确议论文的特点及三要素, 即论点、论据、论证。本文以2008年9月公共英语三级写作真题为例。

请你围绕“很多小鱼缸里的鱼都拼命想游到大鱼缸里, 请根据这个分析小城市到大城市的移民问题。”这个问题, 参考所给要点, 写一篇英语短文。注意:字数不少于120。

此试题就是一篇典型的半开放式的热点问题的议论文, 教师在平时写作课上就可以指导学生对小城市到大城市的移民问题进行分析、评论, 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和主张。

2.2 指导学生写好开头和结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指导, 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开头结尾才是最好的, 可以让学生套用一些模板。

以议论文为例, 开头模板有:

例1.Just as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computers have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例2.Opinions a divided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living in the city and in the countryside.

例3.As is known to all/As we all know, computer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part in our daily life.

例4.According to a recent survey, about 78.9%of students wanted their English classes to be taught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例5.A recent survey shows that...

结尾模板有:

例1.Obviously, 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例2.Generally speaking, sending an e-mail is more convenient than sending letters

例3.Accordingly, I recommended that we should...

还有一些常用的总结用语:in short;in a word;briefly/in brief;in generally;as you know;as far as I am concerned;to be honest;to be frank;to sum up;in conclusion...

2.3 指导学生文章正文部分的写作

文章的正文是由若干段落组成的, 段落通常由几个或者更多的句子组成, 有时候一个句子也能成段。文章的正文应以文章的开头为线索, 具体地叙述、说明或论证文章的主题。文章不论长短, 每个段落都必须为主题服务。像说明文和议论文这一类的文章, 一个主题还分成几个小主题, 每个小主题要用一个段落处理, 另起一段时, 应是一层新的意思。每一段的开头, 要放一个表示段落小主题的主题句, 这样可使文章条理化, 易于阅读, 便于读者抓住主题;段内的所有句子应围绕主题句的意义加以阐述或论证, 为中心思想服务;句子之间应衔接自然, 有条不紊, 而且还要合乎逻辑, 段落中不能出现任何与主题无关的句子。英语写作比较重视主题句的作用, 缺少它, 段落意义就会含糊不清。主题句也可放在段落的中间和末尾等, 但对初学者来说, 以放在段首为好。。

总之, 写作是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中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师范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 教师要及早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训练计划, 坚持不懈地进行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相结合的训练, 注重写作过程的指导, 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

参考文献

[1]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7.

[2]教育部.英语胶靴研究与案例[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戴诗英.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J].外语教学研究, 2007, (3) .

[4]李力.英语书面表达高分突破[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7, (9) .

英语专业师范毕业生 篇9

自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 各省、地市教育主管部门在选拔教师时, 分别从教学理念、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对应试人员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种形势, 现有高等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应试图改革现有的师范技能培养模式, 通过融师范技能培养于专业课程教学的方式, 以基础课程为载体, 把对职前学生的师范技能培养渗透到课内外各种教学活动中去, 帮助他们实现自我成长, 成为具有综合师范技能的反思型英语教师。

一现状分析

多年来, 各省、地市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普遍效仿普通高校英语专业的培养方案。从课程结构来看, 课程比例不够协调, 对教育实践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 师范性特色并不明显;从课堂教学层面来看, 重语言教学、轻实践教学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当前形势下, 高师英语专业教学只有突出师范性特色, 在学术的基础上凸显实践教学的导向地位, 才能为社会培养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且兼具教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师资。从近几年各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育实习情况来看, 英语专业师范生在语言表达、课程设计、授课技巧等方面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部分毕业生教学技能不扎实、不能完全适应岗位需求的问题依然存在。究其根源, 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 师范技能作为一种通过反复练习而逐渐巩固的智力活动方式, 其主要功能是帮助师范生形成职业素养, 适应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从这个意义来讲, 师范技能培养应在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但综观当前我国各省、地市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与师范技能培养相关的仅有英语教学法、教育技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及教育方法研究等课程, 而该类课程所占课时比例明显不足。由于受限于学校的师资情况, 个别师范院校的该类课程尚处于未开设状态[1]。不难看出, 当前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师范技能的培养模式还不够合理, 不少学校过分依赖为期一学期的教学法课程和校内外试讲、实习活动。而这种设置简单、课程门类缺乏、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比例失调的技能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导致师范技能培养的广度、深度均显不足。

其次, 教育教学工作的高度专业化必然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的教育品质、能力和素养, 而这种专业化的水准势必以教育类课程的学习为基础[2]。然而, 由于受到办学规模及就业市场导向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当前不少师范院校的课程开设渐渐脱离师范的主航道, 转而向综合性大学和应用型大学的课程设置靠拢。一些省、地市师范类院校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教育类课程只占很少的比例。甚至少数师范院校的教育类课程还被划归公共课, 以教育学、心理学和英语教学法这三门课程为主, 大班制形式授课。当前, 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课程门类相当丰富, 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教育哲学、教育制度和职业指导等。通过比较, 应当明确的是, 教师所特有的教育品质和教育能力必然要通过一定数量的教育类课程学习来实现[3]。

基于此, 不难得出这样的假设, 由于英语师范技能的范畴应当体现为课程设计、导入、呈现、操练、巩固以及评价等多个层面, 因此学生师范技能的培养应当贯穿至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教育学科课程等相关知识的全部过程中。这其中, 英语专业基础课程的内部结构更能承载对教学理论的认识、应用与操作行为。因此, 开展基于英语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师范技能培养策略研究尤为必要。

二改革目标及实施策略

英语教学技能培养是一个内容丰富、层次繁杂的过程。如何对其进行必要的解构和量化, 实现在不同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培养和训练, 需要进行细致的调研和实践。此外, 如何建构多方位、多层次的培养模式, 以及如何确定各培养层次的具体目标, 如何确保各层次学习目标和效果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进而形成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培养层级是一系列关键的问题。为实现培养反思型英语师资的目标,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细化英语教学基本技能

由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方法可知, 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三个方面。按照他的分类方式, 当前英语专业学生的师范技能仅以单一课程的教学法教学和单学期的试讲、实习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因此有必要根据英语专业和师范性的双重要求细化英语教学技能, 即,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将其细化为英语教学专项技能、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及自我发展技能四个模块。所谓教学专项技能是指英语语言知识教学技能, 即语音、词汇、语法及听说读写译能力, 它包含了专业素养、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英语教学基本技能包括口语、书写和读写技能, 是英语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综合技能指英语课堂教学各项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 包括教材处理、课程设计、教学实践、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自我发展技能是指教学管理及教科研基本技能等。

任何一种新知识或技能都是以已有知识技能为基础的。在前期实践阶段, 我们将上述细化的英语教学技能渗透到了具体的基础课程教学中。通过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单项技能的训练。教师以学生未来职业的要求为标准, 以典型的教师教学任务为寄托构建学习内容, 设计教学项目, 进行相应的示范和演练。研究中发现, 通过凸显教学基本技能训练的地位, 学生进行职前教学技能训练的意识增强了, 不少学生迫切地意识到课堂内设教学实践活动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同时, 还将教育行动研究引入职前师范技能训练, 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师范技能训练进行有效的反思和评价。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 学生对自己的师范技能进行反思和评价的过程也必将兼顾对自身英语口语交际、文化感知与理解能力的考量, 从元认知的角度看, 这无疑是一个会使学生受益终身的收获。

2建构多方位、多层次的培养模式

在专业基础课程开展师范技能训练活动, 应当推行多方位、多层次的灵活组织模式, 建构一种由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共同实现的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形式, 由多位教师共同完成培养任务。更为重要的的是改革后的师范技能培养模式应当突出“一个中心, 三个体现”, 即, 以师范教育和师范技能培养为中心, 体现培养人才的厚基础、高素质和强能力。具体来讲, 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 以教学法课程为基点, 建构专业教学技能平台。专业教学技能平台是师范技能培养的基础, 一方面能丰富学生的教育理念, 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另一方面还是各种单项技能训练的标杆和方向。高等师范院校可与优秀中小学合作, 聘请优秀中小学教师呈现学科教学论的专题解析, 结合自身教学实际, 展现自身的授课风格与技巧, 课堂组织策略及在教法运用等方面的能力。

第二, 以专业基础教学为承载面, 夯实专业教学技能训练根基。根据英语专业基础课程的特点, 引导教师将各个单项教学技能与各自担任的课程教学实践相结合。一方面为学生做相关教学技能的展示, 一方面通过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 融师范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为一体。此过程对各专业基础课程教师的要求极高, 教师需对学生未来职业的标准和要求有精准的把握, 以课程内容为托手, 承载相应的师范技能训练任务, 引导学生观、思、学、悟、练相结合。

第三, 以校内外资源整合为突破口, 拓展专业教学技能训练场地。事实上, 如果做到校内外与课内外相结合, 单项训练与实战实习相结合, 师范技能训练一定能够事半功倍。所以, 高等师范院校可与当地优秀中小学一起开展各种互利互惠的教学联谊活动。比如, 高等师范院校可以请优秀的中小学教师给职前学生做有关教师教育课程方面的专题报告, 聘请他们承担一定比例的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 组织职前学生到中小学开展观摩听课、专题调研和教育实习活动, 使职前学生能够通过体验、思考并解决课堂教学的新情况、新问题获取真正有利于其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和技能。我们认为, 通过课内外衔接的方式能够全面促进职前学生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能力的培养和形成, 促进高师教育与地方基础教育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总之, 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不可能仅依赖单一的、单门次的教学论课程教学来完成。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实践, 我们认为, 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当贯穿整个大学四年的始终, 特别要以专业基础课堂教学为承载面。而这其中, 也特别需要一个具有统一培养理念的教学团队来实施和操作, 唯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反思型师资。

参考文献

[1]谢冬平.地方综合型院校师范生技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J].红河学院学报, 2012 (4) :85.

[2]孙利民.语言与文化[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英语专业师范毕业生 篇10

人文性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各级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如果高等教育意识不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没有把人文性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没有看到人文性是学生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的不竭动力,那么,高等教育就会沦为一种职业教育,学生甚至在就业市场上比不过纯粹的职业教育学生。而这样一种怪现象已经在市场上发生(有的单位专招职高生、中专生,不要大学生)。高等教育就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公民、合格的劳动者、心智健全的人为目标,因此,人文教育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于给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只有良好的人文教育才能够刺激学生即使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仍不断地更新知识、终生学习,不断地提高理解世界和人生的水平,并将这些具有哲学意味的思考融入生活和工作,从而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成为前进的动力。“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其价值观念、道德情操是建筑在较高的文化素养之上的,特别是文史哲素养上。因为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才能深刻理解人类的悲欢与痛苦;只有掌握了丰富的历史事实,才能反思和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只有打下一定的哲学功底,才能拥有生活智慧。因此,在大学中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还要讲授人文知识”。[1]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在于,它的目的是不仅要教给学生某些确定无疑的知识,而且要将开放的胸襟、钻研的热情、思辨的逻辑教给学生,促使学生具有不断调整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新观念具有较高的分析能力、辨别能力、领悟能力、接受能力,从而成为各行各业的先锋人物。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将成为中学英语教师,作为将被授予文学学士学位的学生和日后的中学教师,人文素养对他们将来参加工作和继续深造具有重大的意义。在21世纪,包括语言教学法在内的各种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缺乏这种应对能力的教师将会感到力不从心。因为人文素养与教师职业素质紧密相联,也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后续发展。如果教师本人没有对中西文化差异的领悟,没有对中西语言语法关系对比的相关思考,就很难在将来的中学英语教育事业中应对自如,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讲解和分析,这就必将影响到我国中小学基础英语教育的质量,中小学英语教师就很难成为素质教育的窗口和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桥梁。

高等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将被授予文学学士学位。但是,和同样被授予文学学士学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相比,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文史哲知识方面的基础显得薄弱,这和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市场经济的发展、英语专业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理念有关。张汝伦教授认为,人文教育的危机来自两个方面,“外部危机是指现代社会注重实利使它们不可能得到真正的重视,内部危机是指学术的‘专业化’,其实是零碎化和去生命化”。[3]在人文教育受到关注的今天,在强调人才培养质量的高等教育体制下,关注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现状非常有必要。

根据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英语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根据英语专业教学规律,一般将4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由于时间的相对缺少,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西方的哲学、历史、中国的文学知之甚少,从课本上得来的也是支离破碎的文学史知识,完整地读完数本中外文学名著的学生不多。地处相对偏僻的某些内陆城市的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由于条件的制约,甚至还没有见过英文版的《圣经》。虽然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还没有引起教育界的重视,但教育部已经将《大学语文》列入高校理工科的必修课。但是,对于英语专业这样一个同样强调技能和在技能上需要消耗大量时间的文科专业,却没有被足够关注。客观地说,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基础肯定要优于理工科学生,但是离最终的培养目标却仍有一定的距离,这当然有一些客观原因,但也是因为没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给予相应的重视,经过一定的调整,这一现象完全可以得到很大的改观。“作为一所大学,它必须考虑每一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换句话说,它的教学、科研和服务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4]高等师范院校如果能够高度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长远竞争力。

参考文献

[1][2]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张汝伦.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与出路[M].孙有中主编.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上一篇:电气安装要点下一篇:深度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