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前教育教学

2024-09-06

幼儿学前教育教学(精选十篇)

幼儿学前教育教学 篇1

1 开展学前教育专业武术教学的意义

1.1 发现并培养合格的学前武术专业教师, 使教学的基本技能技巧能被学生所掌握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健康概念的重新认识, 除了孩子的智力发展是家长关心的重点, 孩子的体质健康提高问题, 也不断得到家长的重视。而让学前儿童学习武术, 能让幼儿系统地、科学地掌握基本的武术知识, 初步了解武术文化, 能尽快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幼教的教学需要,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教学质量。

1.2 适应幼儿园教学内容改革的需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 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首先, 武术既能增强体质, 通过练习学习武术, 可以对学前儿童身体对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进行提高, 通过学前儿童对武术基本动作的学习, 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从而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其次, 可以培养阳刚之气, 锻炼心理素质。在物质生活逐渐进入小康水平的今天, 独生子女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主体, 而421的家庭结构, 也导致了父母对孩子过分的溺爱, 从小对孩子没有进行过体质训练, 导致现在学前儿童体弱多病者多, 身体健壮者少, 而通过系统的学习武术, 恰恰可以可以让孩子的身体素质得以提升。

1.3 为传承中国优秀文化打下基础

2009年国务院为了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颁布了全民健身条例, 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弘扬国粹和全民健身在当今中国的重要性。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因对武术的认识不够等各种原因, 在各类学校、各种培训机构开展和弘扬最好的却是国外的跆拳道和空手道等, 而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具有独特作用的中华武术却在很多地方被束之高阁。幼儿阶段是培养兴趣的最佳阶段, 如果幼儿教师具备武术教学的能力, 在活动课中进行武术教学, 渗透武术文化, 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将对传承中华文化能起到很好的启蒙作用。

2 学前教育专业开展幼儿武术教学的现状

学前教育专业真正地把武术教学列入教学计划的并不多, 有少数的虽说制定了武术教学计划, 但没有科学、合理的适合学前教育的武术教学内容。

2.1 教学设备简陋, 物质条件差

尽管武术教学所需的场地、器材要求不高, 但大部分院校并没有满足教学所需要的基本要求, 就拿教学场地来说, 有的可以在室内上课, 而有的在不符合规范的操场上进行教学, 这些对专业的、技巧性高的项目的教学都会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此外, 武术教学中还会用到一些如哑铃、小球、扇子等辅助教学用具, 但很多学校却没有曀行购置。

2.2 学生基础知识差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以前几乎从未接触过武术知识, 甚至因应试教育的结果导致身体的适应能力差, 协调能力弱, 对教授的体育知识的学习产生排斥, 对学习的内容兴趣不够, 消极心态明显。此外, 学生和老师之间缺少交流, 对武术的认识不够, 特别女生会感觉武术是相对比较刚强的项目, 只适合男生学习而不认真对待, 而在组合练习时又觉得太难不愿意学习。

2.3 幼儿武术类教材较少, 形式单一

幼儿武术促进会编写的《中国幼儿武术》不仅能在幼儿的身体素质提高方面作出正确的指导, 在幼儿的生活习惯方面也给出相应的指导, 美中不足的是幼儿武术教育的相关视频、影像、书籍资料都非常匮乏, 教师教学的形式比较单一。

3 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武术教学的思考

3.1 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学前教育专业在体育课程安排上应该科学、合理, 武术在学前教育中作为体育课程中的一个主项, 开设不应少于一学期, 并且每周的课时安排不应少于2学时。只有合理的教学计划, 才有利于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基本技能和技巧。

3.2 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加强培养, 使其得以提高

各类院校一般都有武术专业教师, 可以担任武术教学, 但这些老师对幼儿武术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和研究。因此让武术专业的教师采用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式, 与其它学校的教师进行交流学习、教学经验分享, 比如通过举办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班、有针对性的组织老师外出学习交流等方式, 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也可以将相关的最新的音像资料和文字资料请关部门应及时制作并传播, 让教师及时、方便地补充最新知识;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目前网络平台这一优势, 吸收其他人的经验, 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编排一些适合幼儿发展的武术内容, 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只有在实际的教学中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才能最大程度地锻炼和配药学前武术老师的教学素养。

3.3 注重武德渗透, 练就优秀品质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习武者必先习德”, 尚武崇德的精神可以培养幼儿从小懂礼貌、善合作、会谦让、勇挑战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因此武术教育是在倡导“健康第一”的同时对幼儿进行弘扬民族精神教育得力的内容与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 应注重礼始礼毕习惯的培养, 引导学生知悉学武之人都是知礼仁爱, 从而把这种思想贯穿在今后的幼儿武术教学中, 教育幼儿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爱心、懂礼貌。

4 改进教学方法, 科学组织教学

4.1 要从转变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着手

武术教学相对其他体育项目的教学来说, 内容更丰富, 方向变换频繁, 更需要教师的不断示范和耐心指导。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是功利性的, 其中攻防排在首位。尽管武术最初的功能就是以攻防为主, 但随着时代的变化, 武术的功能也多样化。因此, 在武术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了解动作的来源教师有必要简单讲解动作的攻防含义, 同时运用武德知识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 让他们充分认识武术特点和武术各种作用, 从而对武术有正确的理解, 这样未来的幼儿教师才能在武术教学中消除家长对武术的偏见, 才能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继续传承。

4.2 教学内容循序渐进, 教学方式多种多样

基本动作阶段, 包括武术的基本礼仪、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基本腿法;在基本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幼儿武术操、身体素质操、轻器械操和礼仪操等形式。在学生学习武术的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如何教武术, 也就是说既要“学会”还要“会学、会教”。第二阶段合理运用发声和音乐, 学生在掌握了基本动作后, 在学习武术操、组合动作或小套路时可以选择性的发声并配以相应的音乐进行, 不但可以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还可提高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4.3 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和创新思维

尽管武术教学的课时不多, 学生也只是初步掌握武术动作, 达不到专业化水平, 因此在儿武术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创编能力。比如可以把学生分面几个小组, 让学生自己选音乐和编排动作, 采用多样的形式将创编的内容完全呈现, 如小班的武术基本动作、中班的动作组合、大班的武术小套路、扇武等, 最终可以组织表演, 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可以再提高对武术的认识, 提升武术素养, 并且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谦让的品质, 有效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教师在指导、观摩学生的创编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参与学生的学以致用, 也能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地总结, 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更新教学的内容, 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所得和不足的地方, 由此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综合素养, 以此达到共同促进的目的。

4.4 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见习

在大学二年级是教师就要联系有关的单位, 让学生有机会去观摩、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在学习成中成长。在见习的过程当中, 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5 结语

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武术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希望学前教育专业能够培养出更多适应幼儿教育发展的人才, 为我国幼儿教育专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全面提升文化实力的时代背景下, 将幼儿武术教学引入学前教育专业中具有积极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分析了学前教育专业开展武术教学的意义及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武术教学的现状和特点, 并提出改进方法, 从而为学生将来更好地从事幼教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武术,武德

参考文献

[1]马艳, 虞定海.幼儿武术教育与文化传承[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 :9.

幼儿学前教育教学 篇2

文 章来

源 课件 w w

Y k m 2016年秋季学期幼儿园教育教学总结

紧张而又忙碌的学期工作结束了,现将一学期以来的工作做以回顾总结。幼儿园教育教学总结 在过去的 一年里我 们全体 教师经过齐心努力,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将各项工作

一一总结如下:

一、区域活动: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区域活动的开展、个别化教学

已占据整个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部分,在园领导的正确指引下,九月份新学期开始,我们就已经投入到了紧张的区域活动研讨和尝试中,在尝试中总结经验,经验中再尝试,经过我们不断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区域活动日常化每个班有序步稳的开展起来了,各班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特点,为孩子们创设了适合她们的活动空间。丰富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由每周一次区域活动,增加为两次。为了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去先进的幼儿园参观学习组织开展区域活动的经验,通过学习,我们的教师拓宽了教育思路, 对区域活动的设计有了更完美的创设和构思。在活动材料上力求多元化。在活动内容和环境布置上力求新颖趣味浓。各班不断的更新主题活动,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来创设活动内容。使他们在活动中找到快乐,获得成功的喜悦。为了提升我园个别化教学质量,我园经常组织教师在一起探讨在活动中成

功与失败的经验,相互学习研究,不适合本班孩子年龄特点的材料相互交换,互通有无。组织开展区域活动模范班的观摩活动,通过这次活动,对教师们的触动很大,教师们在网络上搜集相应的资料,利用一月份闲暇时间制作活动材料,争取下一个学期将我们的区域活动个别化教学达到先进的标准。

二、教育教学:根据上级领导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指示精神,我园也随之转变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全体教师在园领导的带领下,针对我园的现状,展开了一系列的教学研讨活动。在各个领域的教学活动中,转变了以往的教与学的模式,教师设计j教学活动基本是以孩子为主体,孩子们在愉悦的心情中了解我们的社会,增长她们对周围事物的认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中,给孩子们创造发辉想象的空间。引导激发她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锻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美术教学:绘画是孩子们最喜

欢的一门学科,她们在涂涂画画中能找到自己的乐趣,能表达出她们稚趣所在,我园将这一学科设为特色教学,教师们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来为他们设计适合她们的绘画内容。孩子们从小班的简单认识颜色,到学前班的自创画。这些都是与教师们的辛勤付出分不开的。2016年11月份,我园组织幼儿参加”第七届全国少儿书画摄影创作大赛’’中赢得了骄人的成绩,参赛作品100多幅全部获奖。其中有六名幼儿获得了特等奖项。我园幼儿绘画作品每周一次的展出,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四、日常教育:一日常规的教育,是幼儿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的教育无时不在,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养成是离不开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的引导督促和持之以恒的坚持。通过教师们辛勤努力,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喝水、上厕所排队,吃饭不挑食、安静进餐。早晨见到老师、小朋友问好,小朋友之间友好相处,不吵架,知道礼

让,游戏时有合作精神。幼儿园教育教学总结

浅谈幼儿园幼儿教育教学 篇3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学;浅谈

本文主要从幼儿园刚入学的幼儿自身特点出发,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鼓励孩子爱上幼儿园,让孩子融入到班集体,如何与小朋友们交往,下面谈下我的想法。

一、让幼儿爱上幼儿园

在幼儿入学第一天,学校要想方设法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快乐而又有意义的开学氛围,引导他们爱上学校,并且可以留下美好而深刻的记忆,有一个好的开端,让幼儿爱上幼儿园,觉得在幼儿园是快乐的。

幼儿园应该举行一个隆重的开学典礼,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孩子们穿着漂亮的衣服, 孩子进校后,幼儿园要领孩子参观学校的各种设施,包括教室、厕所、儿童娱乐设施、活动室等。接着向孩子介绍老师,包括班主任和各科的教师,然后再分发课程表,讲一讲对学生的要求。有的学校还组织一些娱乐活动,以提高入学新生对学校的兴趣。

另外家长需要做些工作:第一,为孩子找友伴,同龄的或大一、两岁的小孩。每天抽空让孩子和左邻右合年龄相近的孩子多相处,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将来上幼儿园时,可以和自己的同伴一起上学,如此才不会感到孤独与无伴;第二,养成孩子的正常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三餐定时定量,中午要睡午觉;第三,常带孩子到户外运动、游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第四,完成孩子大小便的训练。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增加其自我自信心;第五,培养孩子看书的兴趣。提供幼儿一些简单的图卡、画片以培养其阅读的习惯。

二、“游戏”教学

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孩子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而传统的民间游戏,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童年的欢乐。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如何使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如何在游戏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玩什么,怎样玩,玩多久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放开手,给予他们自由发挥潜能的机会。幼儿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游戏观。从幼儿的角度理解游戏,做到在教学中游戏,游戏中教学。游戏是幼儿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也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游戏是幼儿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巩固和丰富的自己的知识,并且能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良好情感及发展其社会性。比如,教师经常在组织各种活动时使用这样一类语言:"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请来了一个客人——图形宝宝,图形宝宝很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

另外学校可以多多组织多种游戏项目,比如:“穿大鞋”比赛,提升幼儿的运动能力;又如游戏“七星瓢虫”,主要渗透了认识数字“7”以及理解7的实际意义的要求;再如在游戏“飞舞的彩球”中,幼儿既可以自由玩彩球,还可以结伴玩彩球,同时可以进行小组传球比赛,这些游戏既可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能适合不同个性、不同水平去发展幼儿的需要。

三、幼儿良好的习惯的养成

通过教师的努力,学生对幼儿园的各项活动都充满了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类教学活动,喜欢参与操作性较强的活动,如美工活动,音乐活动等,并能学习用普通话进行简单的表达和交流,大部分幼儿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对自己动手操作进行的探索活动和表演活动充满了兴趣和热情,乐于勇敢地在集体面前发言和表演。幼儿在兴趣爱好的驱动下,积极参与各项娱乐表演活动。

让幼儿学会简单的的礼貌用语,如:老师早、你早、你好、再见、谢谢等,遇到熟悉的人会问好。能与其它小朋友和睦相处,不争抢玩具,懂得爱护玩具和日用品,不摘花,不把玩具带回家。爱护园内的公共设施。学习洗手、漱口的方法,懂得水的宝贵,会节约用水,在洗手的时候,不玩水,不把别人和自己的衣服弄湿。会识别自己的物品,会用自己的毛巾、杯子,学会独立入厕,不随地大小便。

四、幼儿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

幼儿积极参与交往,对幼儿的个性、情绪、情感、认知等多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交往包括幼儿与成人的交往和幼儿同伴之间交往两种基本形式。幼儿交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也是一种实际操作能力。

灵活运用各种资源,帮助幼儿建立宽松和谐的同伴关系,首先,要教给幼儿友好地与同伴交谈,交谈的语调要柔和,能耐心倾听别人的谈话。其次,要让幼儿更多的注意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长处,而不是总看到别人的缺点,拿别人的缺点来取笑别人。再次,要理解同伴的兴趣和爱好,既能尊重别人的兴趣但又不盲目地听从别人。例如:几个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戏,教师可以教幼儿一起商量做什么游戏,怎样做,在游戏中既能积极地提出建议,又能尊重别人的意见,不强迫别人接受或服从自己的意见,最后要教给幼儿和同伴共同分享玩具,有好的玩具大家一起玩,能平等地与他人交往,愉快地与同伴合作。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自然发生的情景,帮助幼儿寻找游戏伙伴,鼓励幼儿多结交新朋友。比如开辟了“玩具的新家”,发动孩子从家里带来心爱的玩具,利用玩具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在活动中,及时表扬那些主动与同伴一起玩玩具的幼儿,促使幼儿之间建立起平等友好的关系,培养了他们社会交往能力。

幼教工作者既是孩子的教育者、启蒙者,又是孩子的严父慈母,更是他们熟悉世界的领路人,是生活中可以敞开心扉与之交流的伙伴。如何扮演好这一系列角色,是幼教工作者职业道路上的重中之重,幼儿教育还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 邹琼瑶. 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研究和思考[J]. 教育科研论坛2007年08期.

[2] 田冰. 关于“促进儿童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探索[J]. 教育研究 1994年03期.

[3] 张书琴.新刚要对幼儿园教学管理的启示[J].新课程:小学,2010(11).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戏剧教学改革刍议 篇4

追本溯源, 探究的目光应聚焦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与幼儿园戏剧教育课程相关的内容。目前, 除了极少数的幼儿师范学校开设了专门的幼儿戏剧表演与指导课程, 更多的师范院校课程设置中专门涉及幼儿戏剧教学的是幼儿文学课程。幼儿戏剧作为幼儿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 一直是教学的重点, 但在幼儿园大力推行戏剧教育课程的背景下, 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戏剧教学模式已然无法满足幼儿园工作实践的需求, “教什么”和“怎样教”已成为值得关注的改革问题。

一、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戏剧教学的现有问题及成因

(一)

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完善, 表现为幼儿文学理论研究与幼儿教育实践存在脱节。成因有二, 一是目前我国高校儿童文学 (含幼儿文学) 的课程建设仍显滞后, 培养儿童文学专业人才的高校屈指可数, 故而教授幼儿文学的教师大都毕业于师范院校中文系, 教授幼儿文学课程时不可避免地因袭传统的文学教学模式, 未能充分理解和重视幼儿文学的特性, 同时缺乏对授课对象———幼师学生职业需要的关注, 导致该课程的教学重理论讲述, 轻实践研究, 无法有效指导幼师学生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发挥其作用。二是幼儿教育领域对幼儿文学课程的认识有局限性。部分幼儿教育工作者认为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学意义只是实现幼儿语言智能发展目标的载体, 这种认识使得幼儿文学无法在幼儿教育中真正发挥作用。在此背景下,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戏剧教学与幼儿园戏剧教育实践活动的脱节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二)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存在随意性, 往往“因师而异”。一直以来, 幼儿文学教学理论的研究都相对薄弱, 幼儿文学的教学常常按照学校及教师习惯的程式进行。现行《幼儿文学》教材大都涵括幼儿戏剧等八种文体, 对于每一种文体在学年课时总量中占多大比重, 没有统一的指导性意见。有的教师就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拿捏课时安排, 增加或删减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 则因教师的教学重点设计而不同。例如, 有的教师将幼儿戏剧剧本的改编和创作作为教学重点, 就会加大写作练习;有的教师将幼儿戏剧表演作为教学重点, 就会运用观摩、实训等方式侧重教授表演技巧;还有的教师认为只要让学生掌握幼儿戏剧的基本理论知识就足矣, 教学便以传统讲授法为主。

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戏剧教学改革策略及建议

(一)

完善教学目标, 拓展教学内容。长期以来, 幼儿戏剧的教学目标包含三个方面内容:掌握幼儿戏剧的特点与分类;了解幼儿戏剧的价值及其在幼儿园的运用;学会鉴赏幼儿戏剧文学和创编幼儿戏剧剧本。近年来, 新的教材版本中开始出现新的目标表述———“学会组织幼儿进行戏剧活动”。教材内容随之也有相应变化, 增加了对幼儿园戏剧活动组织过程及步骤的介绍。但总体而言, 对于如何在幼儿园实践活动中组织幼儿开展戏剧活动,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掌握哪些幼儿戏剧教学组织技能与技巧?不论是在教材内容编排的详略方面, 还是在教师实施教学中的重点倾斜方面, 都未成为关注的热点。这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日后走上一线, 实践教学活动而言是一种缺失。

在提高学生对于幼儿戏剧的鉴赏与创编能力的同时, 也应使学生了解幼儿园戏剧教育课程的开展情况, 熟悉幼儿园戏剧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掌握部分幼儿园戏剧教育课程的戏剧教学策略。目前, 在幼儿园实践活动中有三种开展最为广泛的幼儿戏剧教育组织形式:戏剧工作坊、戏剧主题活动、戏剧游戏。这三种形式围绕戏剧表达、戏剧创作和戏剧表演的三个层面而进行, 逐步丰富幼儿的戏剧经验, 希求培养幼儿开放、合作的品质, 并提升他们的创造力。教学策略是开展戏剧活动的关键, 策略种类繁多且可根据教学实践由组织者自行设计。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形式, 起到抛砖引玉作用。例如“角色扮演”———全班或单独个体扮演不同于自己的角色身份;“空物想象”———借用动作、语言或音乐提示, 表现一定的角色行为、情境;“坐针毡”———幼儿以自己或角色的身份, 质询或采访戏剧角色;“神秘之物”———教师出示一封信、一件包裹、一张地图、一把钥匙等, 引发幼儿猜想, 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良心巷”———组织幼儿列队成“巷子”队形, 一位角色扮演者穿过“巷子”, 其他幼儿以某角色或自己的身份对这一角色提出自己的意见或看法。

(二)

改良教学路径, 优化教学模式。“自觉”应成为幼儿戏剧教学路径设计中的关键词。即让学生自觉认知、体验与表达, 而不是由老师灌输理论。“教材只是一个例子。” (叶圣陶先生语) 教师在处理教材, 设计教学思路时, 可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例如在教授幼儿戏剧的艺术特征这一内容时, 笔者设计将其放在了幼儿戏剧教学的最后环节。在此之前, 笔者已组织学生完成了一定量的剧本阅读、鉴赏, 并已进行剧本编排与表演。

在阅读与鉴赏环节中, 利用经典话剧 (如《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 与幼儿戏剧的对比分析, 同时运用学前教育专业相关课程的知识迁移, 让学生自行思考、讨论、表达其所思所想, 逐步引领其掌握幼儿戏剧的艺术特征。在表演环节中, 笔者将学生分组练习编排并表演剧本《“妙乎”回春》。围绕角色性格及表演技巧, 学生们经历了自行讨论与设计———片段展示———师生点评———加工润色———正式表演几个步骤。在编排过程的推进中, 笔者引导学生运用角色扮演、空物想象、坐针毡的等戏剧教学策略来帮助完成对角色造型的设计与表达。从角色的分配与认领、环境的创设、道具的准备到表演时造型设计、语言技巧、态势语表达, 学生们由最开始的拘束、无序逐渐趋向环节清晰、表演形象而贴切。在由“不像”到“像样”的过程中, 教师只需点到为止, 学生乐于亲力亲为进行探索。当学生们完成对戏剧活动的“自觉”体验之后, 再来总结幼儿戏剧的艺术特征时, 他们便可以无师自通一般分析得头头是道了。

(三) 加强“对接”, 用幼儿园实践情况检验课程学习效果。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与学生都有机会到幼儿园参与实践活动, 这对师生的专业成长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应指出, 目前学前教育的专业建设与幼儿园实践活动缺乏体制层次的深度互动教学合作。未来的幼师们在学校幼儿文学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幼儿园活动中运用如何?幼儿文学课程教学与幼儿园实际操作情况是否匹配?这些问题都未得到应有的关注, 缺乏有效的跟踪与检测。

笔者曾就这两个问题与已担任幼师的往届毕业生访谈, 也曾让正在学习幼儿文学课程的在校生利用参加保育实习 (为期两周) 的机会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与思考。就反馈的信息来看, 有两个较为凸显的问题:一是部分幼师的文学鉴赏及相关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仍有所欠缺, 她们自身已意识到问题所在但不知怎样改变、提升。二是幼师在幼儿园所开展的戏剧教育活动中的角色意识有些模糊, 实践运用所需与课堂所学有明显的脱节之感。笔者与学生围绕这些问题, 就今后“教什么”、“怎样学”在课堂上开展讨论, 强化了学生作为未来幼师的角色意识, 提升了学习兴趣, 也进一步明晰了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的思路。

幼儿戏剧能为幼儿提供形体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时空和领域, 让幼儿自由、畅快地体验、感悟、学习。让未来的幼儿教师喜爱幼儿戏剧, 掌握组织开展幼儿戏剧活动的相关技能, 是幼儿文学课堂的重要任务。教师应顺应幼儿园实践所需, 依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脉络,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幼儿戏剧的“文学性”与“教育性”, 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自觉体验, 为其日后的工作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创意戏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幼儿教育 (教师版) .2011, (07) .

[2]张凌艳.关于戏剧教育在培养幼儿教师中的作用和现状思考[J].求知导刊, 2014, (08) .

[3]瞿亚红.对高等师范学院《儿童文学》课程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03) .

幼儿教育教学理论 篇5

一、自主

★ 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有个性的生命体,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学习方式。

―― 保罗·朗格朗(法国教育家)

★ 自主性之所以重要,首先不是因为它在生活中有用,而是因为它符合创造的自我发展。一个人离开自主性,就不能获得发展。―― 卡普捷列夫(前苏联教育家)★ 创造型儿童最显著的特点是拥有自己的个性。―― 赫德 ★ 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思维特点、兴趣爱好、才能、禀赋的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教育实践家)★ 不经过本身的努力,就永远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任何外来的帮助也不能代替本身的努力。

—— 鲁巴金(英国教育家)

★ 现代教育都重视个人,注意一个人的能力,他的心理结构以及他的兴趣、动机和需要„„这个受教育的个人在他自己的教育中日益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

——

《学会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二、活动

★ 人类的特性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马克思 ★ 正确地组织儿童的生活和活动,就意味着正确地教育他们,在各种形式的游戏和游戏时的各种相互关系中,能够实现有效的教育过程,正因为儿童在这里不是学习生活,而是过自己的生活。―― 乌索娃 ★ 人对外界的认识之最初的中介就是活动。――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 ★ 认识起源于活动,认识是从活动开始的。―― 皮亚杰 ★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

—— 皮亚杰

三、游戏

★ 玩耍就是孩子的工作。――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家)★ 小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 弗里德克·福禄倍尔 ★ 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它能帮助幼儿发展自我力量,尤其能促进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弗洛伊德 ★ 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 高尔基 ★ 游戏给予幼儿快乐的同时,还为其提供了创造、发明、学习世界的机会。

―― 杰克曼(美国教育家)

★ 在幼儿时期,要发展智慧,关键是让幼儿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从娱乐中学,从玩耍中学。其教育过程是:兴趣――游戏――引导――激励。―― 皮亚杰 ★ 幼儿通过游戏和尝试活动,在不断的选择、探索中,在与他人及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将所获得的信息整合成一个有组织的建构,这就是知识。―― 皮亚杰 ★ 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莫过于游戏。

―― 布鲁纳

★ 世界在游戏中向儿童展现,儿童创造才能也是在游戏中显示的,没有游戏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完满的智力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 在人的一切状态中,正是游戏而且只有游戏才能使人成为完全的人,使人的双重性一下子发挥出来,对儿童来讲,一切现实活动都带有游戏的性质。―― 席勒(德国教育家)★ 游戏对于幼儿是学习,游戏对于幼儿是劳动,游戏对于幼儿是重要的教育形式。

―― 克鲁普斯卡娅(前苏联教育家)

★ 儿童早期就是游戏的时期,童年的游戏不仅带给儿童快乐,而且是帮助儿童按自己特有的方式去学习和发展的有价值的活动。游戏在儿童各方面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身体的、知识的、社会性的和情绪情感的发展。

―― 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

★ 小孩子喜欢游戏,但更喜欢游戏的成功。这是因为游戏的成功一方面给幼儿带来愉悦,另一方面还可以得到父母、教师、同伴的赞许。—— 陈鹤琴 ★ 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 陈鹤琴★ 小孩子玩,很少空着手玩。必须有许多玩具的东西来帮助才能玩得起来,才能满足玩的欲望„„,玩固然重要,玩具更为重要。—— 陈鹤琴 ★ 儿童是以游戏为生活的,我们应当给儿童充分的机会,使他们得到完美的游戏生活。

—— 陈鹤琴

四、环境

★ 儿童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因此应该重视环境的创设,即为儿童提供一种有准备的环境。—— 蒙台梭利(意大利教育家)★ 最适合生活的地方其环境应该是美丽的,因此,如果我们寄希望于学校成为“观察人类生活的实验室”,我们就必须把美的东西都荟萃于此,就像在细菌学家的实验室里,为培养杆菌就必须备好炉子和土壤一样。—— 蒙台梭利 ★ 必须注意为儿童期设置一个适当的世界和一个适当的环境,这是一个绝对迫切的需要。

—— 蒙台梭利

★ 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爱憎分明。——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教育实践家)★ 在培养学生学习和取得更大成绩的持久而牢固的愿望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一种精神振奋的、生气勃勃的情调,具有重大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 ★ 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领域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 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儿童年龄虽小,经验有限,生活中的形象再现得越明显、越具体,对他们的思想影响就强越烈。―― 苏霍姆林斯基 ★ 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学生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当是随便安排的。学生周围的环境应当对他有所诱导,有所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 ★ 环境的创设应该着眼于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发展和提高幼儿的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让·皮亚杰(瑞士教育家)★ 人的智慧发展是个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交换信息逐步构建起来的。―― 让·皮亚杰 ★ 在促进幼儿早期教育方面,最有效的做法是创设良好的环境。

―― 怀特(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

★ 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自由。—— 罗杰斯 ★ 环境可以产生激发效应和塑造效应。―― 乔姆斯基 ★ 人离开环境,就无行为可言。―― 罗伯特·索马曾(心理学家)★ 缺乏刺激性、新异性的环境会剥夺幼儿感官的辨别力,削弱思想的积极性,降低幼儿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苏塔玛(芬兰教育家)★ 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环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

―― 杜威

★ 对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最有效的影响是环境间接的、含蓄的暗示„„,教师创设的多元化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进步和提高起着任何集体教育活动都无法替代的巨大作用。

―― 洛扎洛夫 ★ 生态心理学家有大量证据证明,环境是由质性不同的功能性区域构成的,个体和这些区域交互作用着。―― 戴维·H·乔纳森 ★ 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 《活教育的教学原则》陈鹤琴 ★ 幼儿与环境和社会相接触的机会愈多,他的知识愈丰富,他的能力也愈充分。

—— 陈鹤琴

五、兴趣

★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161页皮亚杰(瑞士著名教育家)

★ 兴趣实际上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需要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 皮亚杰 ★ 好奇心是学习者的第一美德。

――

居里夫人(波兰籍法国科学家)★ 科学始于好奇。

――

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 人生来具有一种好奇的倾向,这种自发的倾向会促使人们在面对陌生的现象时尽力找出其发生的原因。―― 萨其曼(美国教育家)★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习的最好激发乃是对于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而不是那些外部因素,诸如等级、奖赏、竞争等。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使学习者主动地“卷入”学习并从中体验到自己有能力来应付外部世界。

—— 布鲁纳(美国教育家)★ 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的兴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良好的兴趣是学生活动的自觉动力。—— 布鲁纳 ★ 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学习材料本身的兴趣,不宜过分重视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发现学习的方法也是激发学生内部动机的—个有效途径。

—— 布鲁纳 ★ 满怀兴趣地学习,可以使在校的学生不视学习为负担,而感到非常愉快,直到他们离开学校后还能保持这种学习热情。—— 布鲁纳(美国教育家)★ 兴趣就是人类的一种“自主性”功能。—— 奥尔波特(美国心理学家)★

在任何行业中,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是对它产生兴趣。―― 威廉·奥斯勒爵士 ★ 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卢梭 ★ 让学生们把你们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你们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是您引以为荣的事。

——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教育实践家)

★ 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托尔斯泰 ★ 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究真理的欲望。

―― 乌申斯基(前苏联教育家)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发愤忌食,乐而忘忧。―― 孔子 ★ 唤起兴味,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部精力去做事,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

—— 陶行知

★ 一个人在学校里表面上的成绩,以及较高的名次,都是靠不住的,唯一的要点是你对于你所学的是否心里真正觉得很喜欢,是否真有浓厚的兴趣„„

——

《工程师的幻想》1956年版邹韬奋

六、语言 ★ 语言导致行为的社会化。―― 皮亚杰 ★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列宁《论民主自决权》 ★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 儿童在5至16岁之间是说话的专家,在这段时期内,儿童学会两三种语言跟学会一种语言一样容易。

――

潘菲尔德 ★ 儿童可用一百种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独特感受。

―― 马提古兹利(意大利瑞吉欧儿童教育家)

★ 不论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什么时候产生,他们只有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的词和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 斯大林 ★ 生活就其本质说是对话。—— 米哈伊尔·巴赫金(前苏联文学理论家)★ 儿童时期如果不进行说话的训练,真是遗弃了一个最宝贵的钥匙,若讲弊病,充其量将使学校里种种的教科书与教师的教育全然无效,终身不会有完整的思想和浓厚的感情。

——

叶圣陶

七、认知

★ 人在生后三年所学的事,比成年后在大学所学的量更多。—— 保罗(德国教育家)★ 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在手与脑中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工具。―― 苏霍姆林斯基 ★ 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 苏霍姆林斯基

(一)思维

★ 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 斐斯泰洛齐(瑞士教育家)★ 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

―― 皮亚杰

★ 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 劳厄(法国物理学家)★ 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们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

―― 卢梭

(二)观察

★ 创造开始于观看,而看的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需要一种努力。―― 马蒂斯(法国教育家)

★ 幼儿透过记录,看着自己所完成的工作时,会更加好奇、感兴趣以及有自信心。

―― 马拉古奇

★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

——

伽利略(意大利)★

惟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

――

蒙台梭利(意大利教育家)★ 注意是心灵的门户,意识中的一切,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 乌申斯基(俄罗斯教育家)

★ 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 苏霍姆林斯基 ★ 作为观察的组成部分的知觉,在这里是与思维有机地联系着的,在观察成分中有特殊的思维形式,这些思维过程直接依赖于对现实的感性认识。―― 赞可夫

(三)质疑

★ 思维从惊讶和问题开始。―― 亚里斯多德 ★ 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造的前提。― 巴甫洛夫(前苏联教育家)

(四)比较 ★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想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

―― 乌申斯基

★ 比较是人类最珍贵的智力宝藏。―― 谢切诺夫(俄罗斯心理学家)

(五)想像

★ 科学的伟大进步,来源于崭新与大胆的想象力。―― 杜威 ★ 没有想像,心灵就不会思想。―― 亚里斯多德 ★ 没有想像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 爱因斯坦(德国物理学家)★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爱因斯坦 ★ 想像力总是随着知识的增长而增加的。—— 巴乌斯托夫斯基(俄罗斯教育家)★ 想像,这是一种特质,没有了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也就不能成其为人。―― 狄镇罗普(法国哲学家)

八、探索

★ 学前期是幼儿主动探索、好奇、预备学习的最佳时期。此期间,儿童要经过环境做出种种反应来表现他们天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 爱里克森(美国教育家)★ 人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教育实践家)★ 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 陈鹤琴 ★ 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 皮亚杰 ★ 只有儿童自己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知,才能形成自己的假设并给予证实与否定。―― 皮亚杰 ★ 幼儿独立摸索,看来是浪费了时间,其实恰恰是赢得了时间。―― 皮亚杰 ★ 儿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有关科学的经验,以及他们在各种好奇有趣的经历中所形成的概念,是他们形成科学概念的基础。―― 威林格 ★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幼儿自主活动,主动探索,所获得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

―― 洛扎洛夫

★ 发现不限于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布鲁纳(美国认知心理学家)★ 幼儿本能自发活动,必有助于天赋潜能的发展。

――

福禄贝尔

九、创造、创新

★ 自我实现的创造能力,普遍存在于人类,人人都有发展自我潜力的需要。

―― 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

★ 培养人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能力。―― 李政道 ★ 教育的成功在于使每个人的能力和创造性得到最充分的开发,求学的目的,不应只是求学问,而应该培养有知识、能独立思考的人。―― 杨振宁 ★ 创造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亚里斯多德 ★ 在创造的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在最高水平上进行,这些心理活动包括个体的理智、情感和意志等范围。―― 波果斯洛夫斯基(前苏联教育家)★ 科学的教育任务,是教学学生探索创新。―― 马克思 ★ 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

―― 陆登庭(哈佛大学校长)★ 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在他的班上倡导一种合作、社会一体的作风,这也有利于集体创造力的发挥。―― 弗里德·海纳德(德国教育家)

十、社会化发展

★ 儿童早期的社会行为属于自我中心和真正的社会化之间的中间地位,只有当他们从自我中心状态中解脱出来,具备了与同伴进行有效的合作能力,社会化便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 让·皮亚杰(瑞士教育家)★ 儿童对社会规范的学习与内化过程,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权威、偶像作为中介媒体,进而逐步摆脱这种权威,形成道德自我,即完成由外在的行为要求转变为内在的行为需要,超额建立主体自身的社会行为调节机制。―― 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发展》 ★ 儿童除了基本的生理需要外,还有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被人喜爱、接纳、有所依归)等需要。安全需要表明儿童间接地需要情感支持及社会交往,而且随着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社会性情感及社会交往的需要也越来越强烈。―― 马斯洛 ★ 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5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在这以后教育还要继续进行,人进一步成长,开花、结果。而您精心培育的花朵在5岁以前就已经绽蕾。

―― 马卡连柯

★ 幼稚园各种社会都应当是倾向于社会性的,因为教育的灵魂乃在于养成适合于某种社会生活的人。―― 张宗麟《幼稚园的社会》 ★ 儿童从自我中心过渡到做一个社会的人,重要的变化在游戏之中。―― 卢乐山

十一、最近发展区

★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所说的“最近发展区”即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年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 叫小孩子做事不可太易,也不可太难,须在他们的能力以内,又必须是用力不可的。要求过低,会使幼儿滞留在原水平,阻碍发展。要求过高,把力不能及的任务交给幼儿,不仅不利于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还会使幼儿产生畏难情绪和自卑感。—— 陈鹤琴 ★ 只有当幼儿察觉到学习内容与他有关时,才会全身心地投入,意义学习才会开始。这时儿童不仅学习速度加快,而且会产生自觉自动的学习行为。―― 罗杰斯(美国心理学家)

十二、早期阅读

★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高尔基(前苏联文学家)

★ 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快而舒适的诗,好像新生活的钟声在我的生活鸣响了。―― 高尔基 ★ 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

―― 高尔基

★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 高尔基 ★ 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 高尔基 ★ 书籍一面启示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 高尔基 ★ 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 高尔基 ★ 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兽性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这本书。

―― 高尔基 ★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 高尔基 ★ 我读的书愈多,就愈亲近世界,愈明了生活的意义,愈觉得生活的重要。―― 高尔基 ★ 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 高尔基 ★ 对于有文化的人,读书是高尚的享受。我重视读书,它是我一种宝贵的习惯。

―― 高尔基

★ 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

―― 高尔基 ★ 读了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

―― 高尔基 ★ 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高尔基 ★ 阅读越早,对智力发展越有益。

——

苏霍姆林斯基 ★ 三十年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 ★ 孩子的阅读开始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学会阅读,就会练就一种很重要的技能,边读边思考边领会。

——

苏霍姆林斯基 ★ 阅读应当成为孩子掌握知识的极为巧妙的工具,同时又是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源泉。

——

苏霍姆林斯基

★ 一个不掌握数学、不会解应用题的人,仍可以生活了、下去并获得幸福;然而,如果不会阅读,则不能生活,也不会获得幸福。

——

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 一个没有书的家,就像一间没有窗的房子。——

霍力斯·曼(美国教育家Horace Mann)★ 书籍是全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 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 考门斯基(捷克思想家)★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学校中几乎每一科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来学习的。

——

吉姆·崔利斯(美国儿童阅读专家)

★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 波罗果夫 ★ 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诚。—— 雨果(法国作家)★ 儿童文学可以是儿童生命中一项有力且正向的动力,它可以使孩子聪明,它可以让他们意识到常态不只有一种,它可以给他们提供体验和学习欣赏各种不同类型的故事的机会,并且让他们清楚地知道,从玩具和电视上了解到的故事不是唯一可能和讨人喜爱的版本。

——

培利诺·德曼(加拿大儿童文学教授)

★ 儿童文学对于儿童来说,尽管是与实际人生不同的世界,但却是帮助儿童学习人生的文学。

——

上笙一郎(日本儿童文学教授)

十三、大自然

★ 让孩子在没有打开书本去按音节读第一个词之前,先读几页世界上最美妙的书――大自然。―― 苏霍姆林斯基 ★ 通过生活并来自生活的课,是使人印象最深刻,理解最容易的课。——福禄贝尔 ★ 大自然既是我们的知识宝库,又是我们的生活教材、活教师,我们应当向它领教,向它探讨。—— 陈鹤琴 ★ 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要张开眼睛去仔细看看,要伸出双手去慎密地研究。—— 陈鹤琴 ★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 恩格斯

十四、激励

★ 激励因素才是激发人工作动力和积极性的根本因素。―― 赫茨伯格 ★ 如果孩子们成长于鼓励他们自然、顺利地发展的环境中,他们会“突破性”地进入到学习之中,他们将变成自我激励者,自我学习者。―― 蒙台梭利 ★ 称赞对鼓励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

—— 杰丝·雷尔(美国心理学家)★ 我们要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和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 托兰斯(心理学家)

十五、审美

★ 美是人类最早的老师。―― 黑格尔(德国哲学家)★ 艺术的特征就在于把客观存在(事物)所显现的作为真实的东西来了解和表现。

—— 黑格尔 ★ 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修养的要点,没有这种修养,人的感情对于生活中的一切美好和高尚的东西会无动于衷。―― 苏霍姆林斯基 ★ 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 马克思 ★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 罗丹(法国雕塑家)

★ 没有早期音乐教育,干什么事我都会一事无成。—— 爱因斯坦 ★ 假如没有内在的美,任何外貌的美都是不完备的。—— 雨果 ★ 美的教育具有解放思想品质的功能。―― 黑格尔(德国哲学家)★ 美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东西,犹如生活之需要阳光。美育是培养健全的人不可缺少的教育,犹如维生素之于生命。

——

波罗果夫 ★ 美育是通过艺术来进行的。

——

席勒(德国美学家)★ 艺术鉴赏的实践经验非常重要。多听音乐就能培养和提高耳朵的音乐感;多看绘画就能训练和发展眼睛的形式感;文学作品读得多了,读得熟了,也就有了比较,有了鉴别和欣赏。„„显然,人的艺术修养只有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才能不断丰富和提高。

――

彭吉像

★ 小孩子喜欢画画,可以说是他们的天性。

――

陈鹤琴

十六、规则

★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

《孟子》

★ 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

——

莱蒙特 ★ 你挣得了安适的睡眠,你就会睡得好;你挣得了很好的胃口,你吃饭就会吃得很香。这儿的情形和人间是一样的——你得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挣一样东西,然后才能享受它。你决不能先享受,然后才来挣得。

——

马克·吐温

★ 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 《管子·版法》

★ 言无二贵,法无两适。

——

《韩非子·问辩》

十七、混龄教育

★ 幼儿有一种天生的与非同龄人交往的倾向。

完善的个体发展离不开同龄伙伴和异龄伙伴的交往,它们各自获得的益处是不同的。没有与年长者的交往,将减少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学习机会;没有与年幼者的交往,使社会责任心、自主感和组织能力的补偿难以实现;没有与同龄者的交往,对事物共同的体验就失去了可资比较的机会和协商合作的可能。

在年龄混和的情况下,与自己年长或年幼者的友谊并不会取代同龄人间的友谊,反而是以一种有益的方式补充同龄人间的交往。―― 梅尔文·科恩特(人类学家)★ 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因而没有相互体贴、照顾的经历,没有互爱互助,相互模仿,共同努力的经历,这不利于发展儿童的集体意识,而会导致儿童个人主义的蔓延。

―― 马卡连柯 ★ 混龄活动有利于儿童交往,合作。儿童向儿童学习比向成人学习更自然贴切、有效,模仿起来也更容易,而且不会感到压抑。―― 蒙台梭利

十八、家园合作

★ 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

陈鹤琴

十九、早期教育

★ 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5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在这以后教育还要继续进行,人进一步成长,开花、结果。而您精心培育的花朵在5岁以前就已经绽蕾。

——

马卡连柯

★ 儿童有权拥有最佳的人生开端,保障儿童的权利应该尽早着手,甚至在孩子出生前就应该行动起来,因为通过健康投资以及提供社会服务等措施,在儿童的健康、教育和营养方面进行早期投入是一种比较有效而且高效的方式,将来它必然会产生丰厚的回报。

幼儿学前教育教学 篇6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歌曲弹唱 教学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是为学前教育培养高素质幼儿教师专业,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歌曲弹唱教学又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课程,如果该专业学生不能学习好这门专业课,就会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歌曲弹唱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既包括弹又包含唱,主要以幼儿歌曲弹唱为主,将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弹奏、声乐及即兴伴奏等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整合,保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手、眼、耳、口、脚并用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强的学科,是从事幼儿教育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和学生相处过程中都离不开歌曲弹唱,但是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由于存在种种问题,导致学生这方面能力培养严重不足,进入社会后不能很好地开展歌曲弹唱教学,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今后职业发展。

1.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声乐课程教学,深厚学生钢琴弹奏基础

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声乐课程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开设该项课程主要是针对幼儿歌唱姿态进行科学培养,使其形成良好的歌唱心理,养成正确的歌唱习惯。同时,该门课程还能够保证幼儿学习正确呼吸换气方法,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帮助专业学生加强该项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吐字清晰,正确把握歌曲意境。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对声乐艺术、知识理论进行了解和学习,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理解能力,运用各种声乐技能和弹唱技巧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发生和歌唱进行规范。歌曲弹唱是一门综合性要求很高的课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入工作领域之后,需要在良好的钢琴基础和声乐基础上开展教学,因此,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训练,专业教师要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特点,按照学生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要全面挖掘学生的潜能,控制作业难度,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纠正。

2.强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意识,积极实施分层教学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幼儿教师的幼儿弹唱能力是学生对音乐教学多学科学习的综合体现,将弹奏和歌唱有机结合是检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关键,也是影响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加强认知,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弹唱技能;其次,学校应该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基础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学生的乐理知识、钢琴演奏技巧、声乐演唱技巧进行分层次教学培养,并将三种音乐知识体系有机统合,进而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弹奏和演唱技能。此外,学校还应该对课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确定合适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体系,从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基础音乐理论知识、视唱练耳、音乐史、音乐鉴赏等内容进行系统的教学,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音乐体系的认识,从而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构建完善的中音乐价值观。分层教学要求专业教师结合不同学生的音乐素养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教学。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专业教师不应该着急,应该放缓学习进度,降低专业学习难度,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培养,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具备一定音乐素养的学生,专业教师可以适当加快教学进度并提高一定的教学难度。在进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歌曲弹唱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应该做到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弹唱能力培养,在学生头脑中树立正确弹唱观念,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几年的专业学习中掌握扎实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鉴赏能力,通过学生自己分析,对音乐作品的内涵和特点进行处理和加工,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进入到幼儿教育系统中更好地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3.强化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监督,完善管理和评估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歌曲弹唱能力适应现代幼儿教育要求,符合相应标准和学校的教学监督工作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建设,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加强对中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内容的监督管理,这对提高学生弹唱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监督管理体制对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各个教学环节管理,科学教学评估有着很大作用。此外,在教学评估过程中,还应该发挥学生的评估作用,多听取教师和学生意见,通过对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实践能力、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氛围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从而保证对学生各个方面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幼儿歌曲弹唱能力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善虎,吕小允.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2]余燕.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节奏谈[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6(08).

[3]胡虹娟,李雁,刘娜.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之探讨[J].名师在线,2016(04).

[4]刘妙芝.湖南地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引入本土舞蹈的教学初探[J].北方音乐,2016(15).

幼儿学前教育教学 篇7

一、什么时候开设幼儿歌曲弹奏较为合适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 笔者认为应从三年级第一学期开始为好, 因为:

(一) 学生学习钢琴的心理障碍在逐渐消除。心理素质的好坏对钢琴的弹奏影响很大。这些学生由开始的好奇、新鲜, 到过程中的畏难、害怕, 并经过一些挫折、失败后, 这样经过两年的努力, 逐渐能弹奏较多的练习曲或乐曲。这时胜利感、成就感、满足感便油然而生。这种时候学生的心理素质绝不是两年前的那样了, 所以, 两年后增加幼儿歌曲的弹奏是比较合适的。

(二) 学生经过两年的系统训练, 识谱唱谱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大都能掌握正确的弹奏姿势、方法, 已经克服了过去在弹奏过程中存在的毛病。对触键的感觉、力度和速度的把握, 对乐曲的情感处理等都比前两年有较大的进步, 这时再增加幼儿歌曲的弹奏内容, 对他们来说就不足为奇了。

二、幼儿歌曲的弹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活泼、轻快, 是幼儿歌曲弹奏的基本情绪。

大家都知道, 幼儿歌曲一般都短小, 花儿、草儿、猫儿、狗儿常常是歌曲描写的对象, 歌词大都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这非常适合幼儿的心理。例如:《上学歌》

1=C 2/4

从上例中的歌词和旋律进行看, 不难发现我们必须用活泼与轻快的基本情绪来弹奏这首歌曲。再例如:儿歌《两只老虎》

1=C 4/4

歌词幽默而风趣, 富于童趣, 旋律运用了重复的手法, 没有大起大落, 很合儿童的口味。所以运用活泼轻快的情绪来弹奏是再好不过了。

(二) 选配合适的和弦是重要的。

只要弹奏钢琴就必须要用和弦伴奏。同样道理, 弹奏幼儿歌曲, 必须选用合适的和弦。老师在指导学生弹奏时可以结合基本乐理的内容给学生讲解和弦的有关知识, 即和弦及和弦连接、和弦在歌曲伴奏中的进行, 再讲讲和弦的选配等。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 给幼儿歌曲弹伴奏, 既不可“花里胡哨”, 也不能“繁而复杂”, 根据旋律走向, 运用I、IV、V级的和弦, 完全可以解决幼儿歌曲的伴奏和弦选配问题。再以上文的两首幼儿歌曲为例, 和弦应是这样选配:

上学歌

三、幼儿歌曲弹奏的几种和弦伴奏法

幼儿歌曲 (包括少儿歌曲) , 因其旋律进行简单、节奏不复杂, 一般比较短小这些特点, 很适合儿童的口味和演唱。加上歌词押韵上口, 儿童容易唱容易记忆。所以, 幼儿歌曲的和弦伴奏法一般有三种, 即柱式和弦伴奏法、半分解和弦伴奏法和全分解和弦伴奏法。

两 只 老 虎

(一) 柱式和弦伴奏法。

选用的和弦无论是原位和弦或转位和弦一律按和弦的存在方式叠置起来。例如儿歌《学做解放军》 (杨墨词曲) 。

本首儿歌的伴奏和弦选配I、IV、V级, 既要注意和弦的连接, 又要注意和弦的进行。开头用主和弦, 结束也用主和弦, 应与旋律的调式相符合。柱式和弦的伴奏一般用于坚定有力的进行曲风格的幼儿、少儿歌曲。

(二) 半分解和弦伴奏法。

把和弦分解成两部分, 一部分为和弦音中任一单音, 另一部分为和弦音中的另两音, 根据伴奏的需要可先弹单音再弹双音, 或先弹双音再弹单音。如此循环往复。例如儿歌《嘀哩嘀哩》。

弹奏时, 左手要轻巧, 有弹性, 不能弹得太重太响, 为了强调活泼轻快的气氛, 为了强调活泼轻快的气氛, 右手的伴奏音型也可做适当的变化。也就是说, 在同一首歌曲中可以运用几种伴奏音型, 这样既显得生动活泼, 也富于变化而不单调。

(三) 全分解和弦伴奏法。

把和弦中的和弦音完全分解, 并分别弹奏出来, 这种伴奏法在许多的幼儿歌曲的伴奏中被广泛运用。运用这种伴奏法, 不但使歌曲更加活泼、轻快, 而且充满动感和童趣, 当然也要注意和弦连接。例如, 儿歌《我爱北京天安门》 (佚名 词 曲)

本首歌曲的和弦选配也是I、IV、V级, 用的是全分解和弦的伴奏音型, 充满动感, 显得活泼轻快, 与儿童的天性相符合。教师在教唱时, 若能注意情感的表达, 给歌曲以合适的速度, 加上必要的肢体语言, 相信会有很好的课堂气氛, 并能取得十分满意的艺术效果。

四、关于幼儿歌曲弹奏的教材编写

幼儿歌曲的弹奏固然十分重要, 但编写相适应的教材已成为当务之急。没有合适的教材供学生使用, 就不可能实现教学目标。教材的编写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一是编写的原则, 应以简单为主。如上文所说, 幼儿歌曲本来就是简单, 旋律进行顺畅不拗口, 节奏简单不复杂。二是选材应从易于弹奏、易于记忆的幼儿歌曲开始。在教材编排上尤其要注意这一点。根据学生已系统学习音乐的情况看, 学生对幼儿歌曲的旋律节奏都能较好地把握。在弹奏时, 就比较容易了。三是幼儿歌曲的选择, 其范围极其广泛, 有许多优秀的儿歌可供我们选择。我们要精心挑选, 既选择旋律美、儿童易唱易记的, 也选择那些极具特色而充满童趣的, 最好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儿歌。以五十首为宜, 汇编成册, 让学生人手一册, 供教师和学生使用。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 在钢琴教学中除了进行钢琴弹奏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掌握一定量的练习曲、扎实地打好基础外, 还要较多的进行幼儿歌曲的弹奏练习, 使他们将来工作起来便得心应手。本文即从幼儿歌曲弹奏的训练方法, 教材的编写方面阐述幼儿歌曲弹奏的重要性。

关键词:钢琴教学,幼儿歌曲,钢琴弹奏,和弦伴奏法,教材编写

参考文献

[1].韩林中, 李小平, 徐斐, 周荷君.钢琴基础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6

在教学中渗透幼儿性别教育 篇8

一、幼儿园的幼儿性别教育

学校是儿童扩展性别角色知识的场所,教师的性别对待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孩子上幼儿园后性别角色和相互的性别观念的行为都是在学校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学校的教材、教师行为、伙伴组织、环境布置等都会对幼儿获得的性别角色的行为发生影响。那么幼儿园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怎样的教育环境?幼儿园的老师们又应该如何对幼儿进行更好的性别教育呢?

1. 幼儿园卫生间要实行男女分厕。

案例:我带的孩子已经是大班了,现在渐渐发现,在幼儿园里,经常是几个孩子“躲在”厕所里叽叽喳喳地说着什么,并且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小朋友在上厕所,几个小孩子站在一边看,而且一个个一脸的诡秘。在上小班的时候有位家长就反映,她的小孩自进园以来,一直都不敢在幼儿园上厕所,因为在幼儿园里,男孩子和女孩子都是一起上厕所的,很多女孩子看他,他不敢上。

案例分析:幼儿园时期是孩子个性、气质、性别意识形成的一个最关键的阶段,由于现在媒体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儿童的性别意识形成时期正在提前。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生理成熟较早,性别意识也相应提早,很小就有性别差异,幼儿园小班3、4岁的孩子就已经有性别意识了。如果这种朦胧意识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就会对他们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幼儿园卫生间进行男女分割是有必要的,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育,同时老师和家长应该及早对幼儿进行性别角色教育,正确引导教育他们互相尊重隐私。

2、从活动游戏中,引导幼儿参与符合角色的行为。

案例:每天下午的区角活动又开始了,这时娃娃家角色游戏活动中,睿睿扮演“妈妈”,而“妈妈”并没有按我提前对她们设计好的妈妈形象进行活动,而是坐到椅子上,把它当车在教室里开来开去。这时扮演孩子的越越不干了,对着我大喊道:“老师老师,她不像妈妈。”我看了以后说:“对啊!妈妈是不会到处开车的。妈妈都是买菜,在家洗衣服、拖地板、煮饭的。”

案例分析:儿童生来虽有性别之分,但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的观念却并非天生,需要通过教育手段来培养。幼儿很早就开始从大人的习惯行为中“习得”性别角色和相互的性别观念,上学后,这种习得在学校的环境中继续,学校的教材,测验工具、教师行为、伙伴组织、环境布置等都对幼儿获得的性别角色的行为发生影响。

二、幼儿在家庭中的性别教育

在中国家庭中孩子的性别教育,对于家长们来说似乎很简单:男孩就是男孩,女孩就是女孩,没有什么教导可言。但是,育儿专家指出,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角色不仅关系到孩子日后正常的社会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生活,而且会影响其心理发展。大部分的幼儿从3岁开始就会对“我”从“哪里来的”这样的问题感兴趣,随着年龄的增大就会提出一系列与性有关的问题,比如:“我是从哪里来的?”“我是怎样进到妈妈的肚子里去的?”等当然这些问题的提出是出于质朴的好奇心,同时,也反映出人的性认知和性意识的形成从小就开始了。然而一直以来受中国传统观念的束缚,当三四岁幼儿对性疑问最多的时候,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及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往往采取回避或训斥的方式匆匆结束与孩子的交流。而有些幼儿对摆弄自己的性器官发生了好奇时,因未得到成人的正确引导与及时的干预而形成习惯性的动作……诸如此类的问题行为,如未及时地给予矫正就会使孩子从小对性埋下“性羞耻”“性焦急”和“性神秘”等的阴影,到孩子长大后极有可能形成扭曲的性心理,也可能发展成为性心理障碍。

案例:两岁的嘉嘉有次与小表妹一起洗澡,两人在水中快乐地扑腾,很快,两人的注意力转移到彼此身体的不同上。嘉嘉认为小表妹比自己缺少了一样东西。洗完澡出来,嘉嘉便把自己以前遇到的疑惑也一古脑地向妈妈倒出来:“为什么妹妹没有小鸡鸡?为什么我站着小便而妹妹蹲着?为什么小宝宝在阿姨肚子里?小宝宝是怎么跑出来的?爸爸也会生小宝宝吗?我为什么没看见爸爸妈妈结婚?”

案例分析:遇到此类问题,大多数妈妈都会遇到和嘉嘉妈妈一样的苦恼:不想遮遮掩掩地欺骗孩子,使孩子对“性”太过无知,在该领域存有太多神秘,因为对他将来担任的性别角色绝对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然而想要坦白地告诉小孩,又不知该如何表述,直接说,孩子可能不懂;解释得不好,效果还可能适得其反。

三、对学龄前父母的建议

1. 以积极的情绪带动幼儿的情绪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由于年龄小,幼儿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别人情绪的影响。当幼儿提问有关性的问题时,家长应该积极、乐观地引导幼儿对性的认识,因为知性的孩子更健康。家长可选择一些贴近儿童心理的图画或者动画片,让孩子先从图像上理解了,随着他慢慢长大,再进一步解答不同时期他对“性别”和“性”的疑惑。

2. 认识和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在幼儿能理解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教育。对年龄尚幼的孩子,父母可以用形象的比喻帮助孩子理解,比如,可以借助图片,告诉孩子,阿姨的肚子里长着一朵神秘的花,小宝宝就是在花苞里一点一点地孵化出来的。

3. 正确对待幼儿的过分行为。

无论幼儿的问题多么过分,家长都不要表现出不自在,更不要指责,而是用幼儿能理解的方式耐心解释。如因为他有“小鸡鸡”,他是个男孩子,男孩子就应该独立、勇敢、豁达等。

4. 给予幼小的孩子充分的爱抚、感情和安全感。

幼儿期是儿童性欲和性心理发育的依恋期,此期的幼儿具有皮肤饥渴,需要父母充满爱的拥抱,及时的关怀、体贴,这都有助于孩子成年后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一个在幼年期缺乏体肤之亲、易受惊吓的孩子,成年后很可能处理不好夫妻关系。

5. 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愉快和谐的心理环境。

通过系列活动,陶冶幼儿情操,增进幼儿应付心理压力的能力。尤其是游戏,对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形成,加速幼儿的社会的进程,促进幼儿的心理发育有积极的意义。游戏对幼儿的影响是此时期幼儿的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幼儿性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6. 尊重幼儿先天的气质类型的差异,注重幼儿优良个性的培养,淡化性别角度意识。

严格的界定性别角色标准是有害的,因为它限制了男性与女性的行为,男性化和女性化是同一程度上相对的两极。人可以是双性化的,也就是说既有男性的特征又有女性的特征,既有操作性又有富于表达性,既武断又犹豫,既有竞争性又没有竞争性。假如家长按自己的意愿来培养幼儿的个性,违背幼儿先天的气质,将会影响幼儿的一生。

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教学探究 篇9

一、幼儿早期阅读能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1. 幼儿早期阅读能够促进注意力的培养。

幼儿的特点是:“无意注意高度发展, 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形成。”所谓“有意注意”, 指幼儿逐步能支配自己的注意, 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认识的事物上。幼儿阅读富有趣味的图书, 就把注意集中在图书上, 坐下来较长时间津津有味阅读, 这很有利于逐步改变幼儿注意的不稳定性和不持久性, 培养集中注意力。

2. 幼儿早期阅读能够增强记忆力。

记忆力是把感知材料在脑子里保存下来并把它重现出来的能力。幼儿和成人一样, 要把感知材料记住, 要多次反复。例如舞蹈和唱歌, 舞蹈动作经过多次反复以后, 幼儿就记住了, 唱歌的歌词经过多次反复以后记住了, 中国说文解字中学习的“习”字解释为“鸟肆飞也”, 一件事情, 理解了就容易记住。幼儿园阅读图书, 既可以对幼儿学过的知识进行反复学习又可以帮助他们理解知识。例如幼儿园老师讲过白雪公主的故事, 幼儿通过用形象的图像构成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故事的图书, 既是一次重复学习, 又进而理解故事内容, 这样, 白雪公主的故事就更长久地保存在幼儿脑子里了。这既是教育教学的作用, 也是幼儿早期阅读对促进幼儿记忆力的作用。

3. 幼儿早期阅读能够促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思维分为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逻辑思维) 和灵感思维 (包括联想和想象力) 。这三种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 又是互相联系的。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要特征, 但并不是说, 不存在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 只是后者是很初级的, 其广阔性、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与成人有显著的区别。幼儿阅读图书, 至少从两方面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是通过阅读图书感知具体形象的知识, 能够发展形象思维, 丰富拓展知识;二是通过阅读图书, 激发儿童思考, 与已有知识经验包括老师讲课所获得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 发现矛盾, 提出疑问, 探究答案, 具有思辨能力。这就能推动幼儿发展抽象思维的能力。而在促进上述两种思维的基础上, 可以推动想象力的发展, 想象力既包含有形象思维, 又有抽象思维。

二、幼儿早期阅读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1. 幼儿园老师应加强对幼儿阅读的辅导。

幼儿园老师要做好幼儿阅读的引导和辅导工作。他们必须充分认识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认识幼儿阅读对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以及今后成长的重大意义, 并掌握小中大班不同层次循序渐进的原则, 贯彻尽可能扩大幼儿知识面的原则, 防止单一化阅读, 从而影响幼儿的兴趣。据了解, 日本专门编辑了供1~3岁和4~6岁幼儿阅读的以画面为主的百科全书, 以扩大幼儿知识面和培养爱科学的思想。这种做法是可以借鉴的。在幼儿园的幼儿阅读辅导, 主要途径是:

(1)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在活动中集体阅读。目前我国已出版多种以幼儿为对象的期刊。如《咪咪画报》、《幼儿画报》等。这些期刊中的图文并茂, 具有更切近幼儿现实生活的特点。老师可以选择期刊上最富于吸引力的某些画画篇章进行讲解。辅导幼儿学习期刊, 引起幼儿阅读期刊的兴趣, 推动期刊的订阅。当然其他图书也可以精选优秀的作品组织幼儿集体阅读。

(2) 教师要结合讲故事和复述故事进行阅读辅导。老师就某一本童话、寓言或历史故事书, 在活动中讲述, 故事讲完后, 告诉孩子这个故事是在哪本书上。特别是对于某些较有情节的故事, 讲到转折关键的“骨节眼”上时, 可以暂且停住, 告诉孩子这个故事是在某本书上, 让孩子怀着急切的心情到书上去找下文。组织阅读后, 让孩子复述故事和未完的情节, 并让大家来补充。这样做既引导了幼儿阅读图书, 又辅导了幼儿理解内容。另外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找书来阅读。对孩子已经看过的图书上的故事, 老师可以提问, 鼓励孩子附加自己的想象复述故事情节, 引导孩子理解和思考故事内容。这样, 幼儿就会有阅读的成就感, 从而增加阅读兴趣, 由老师家长要他读变成自己找书读。

(3) 教师可以结合游戏进行阅读辅导。为了让幼儿熟悉图书区中图书的借阅, 可以组织孩子玩“图书室借书”游戏, 由幼儿担任图书室小管理员, 其他幼儿轮流向图书室借书, 每个幼儿要说出一个要借的书的书名, 讲出一条爱护图书的规定, 如不能弄脏、不能撕破等。把借书活动和爱护图书的教育融进游戏中去。还可以组织适合幼儿表演的童话故事, 进行表演游戏, 通过游戏让幼儿更好理解图书的内容。

2. 教师要动员家长对幼儿进行阅读辅导。

现在年轻的父母都非常重视幼儿智力开发, 这是动员家长做好阅读辅导工作十分有利的条件。要动员家长参加幼儿阅读的引导和辅导。孩子有很强的模仿性, 家长业余有读书习惯无疑对幼儿的阅读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可以给幼儿订阅期刊、带孩子到书店买他喜爱的书, 参观图书馆, 在幼儿生日送他精美图书, 这些都能起引导作用。家长要抽一点时间给幼儿讲解图书的内容, 把文字说明读给幼儿听, 讲解后, 向孩子提问, 或让孩子提问, 或进行复述。在孩子向父母复述图书内容时, 要有兴趣地耐心听他复述, 多鼓励, 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切不可不耐烦地呵斥, 以免伤害他的积极性。

当然, 培养幼儿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需要平时一点一滴地积累。只有持之以恒, 幼儿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摘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幼儿早期阅读能力是我们幼儿教师在新时代的研究课题、在幼儿教育改革中应重视的问题。本人在教育教学中探究总结了两点。

幼儿学前教育教学 篇10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学,项目化教学

在高职学前教育课程中, 幼儿教育起着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 是学生所有的工作过程的备课、上课、师生沟通的科学理论指导, 但是传统理论课教学往往比较单调, 教师讲解较多, 学生毕业后实践应用能力较弱, 所以如何让幼儿教育学的重要支撑作用真正得以有效发挥, 我做了大量的企业调研和课程改革实践, 大量的实践证明项目化教学在提高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怎样才能实现项目化教学能力本位的要求呢?我对课程的设计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探究。

一、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一) 课程设计理念

如何能有效的提高我系学生的就业质量和职业技能, 全系的教师都做了大量的调查和调研工作, 每年的毕业生的到幼儿园实习期间, 我们课程组的教师都会去学生实习单位调研, 在与幼儿园园长的交谈中了解到, 我们的毕业生艺术素养普遍得到幼儿园领导的认可, 但是在毕业生实际工作缺乏备课、上课、师生沟通的实践能力, 所以我们课程组的教师针对毕业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幼儿园教育学课程改革, 把学生的典型工作流程:备课-班级备品和教学教育器材准备-教学活动--幼儿离园-教室整理-环境布置、活动筹备等作为学习任务, 这样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每次课都是工作任务, 学习过程即是工作过程学生的职业技能得以有效提高。

(二) 设计思路

本课程采用了“学习的情境化、学习的任务化、知识技能一体化”的项目化教学模式, 将知识和能力训练以工作任务为依据进行了有效整合, 在完成任务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真正的实现了“教、学、做合一”。

二、课程目标

(一) 能力目标

1. 能够根据国家幼儿教育的目标、任务、原则, 能够准确的把握幼儿教育的方向性。

2. 能够运用幼儿教育学的规律和方法进行各领域的教学, 做到教学效果科学、准确、有趣、有效。

3. 能够运用幼儿的教育特点和规律有效的设计教学目标、环节、并调控课堂。

(二) 知识目标

1. 理解幼儿教育的特点、国家幼儿教育的目标、任务。

2. 掌握幼儿园课程五大领域的目标和要求。

3. 掌握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4. 知道幼儿园上课的基本方法。

5. 明确幼儿园教育的八大原则。

6. 明确幼儿教师的工作特点和基本的工作流程。

7. 知道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的目标要求。

8. 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五大原则。

(三) 素质目标

1. 喜欢幼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

2. 体会幼儿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原则, 养成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念。

3. 通过教师和幼儿的有效互动, 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4. 通过幼儿教师基本功和基本素养的训练, 使学生能够确立职业的自信心和工作热情。

5. 具有耐心、爱心、细心的职业素养。

三、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学生能力本位的原则, 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也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 把原教材大量的理论模块进行了删改, 加进了很多和学生就业工作任务相关的训练内容, 极大的拓展了教材, 是教材成了实用的理论实践一体的“活”课本。

四、教学方法

项目化课程改革后, 教师每次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学生在任务中学习, 例如:在项目一:幼儿园目标任务原则板块中, 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为:现在有三个幼儿园 (贵族幼儿园、艺术幼儿园、全能幼儿园) 正在火爆招生, 学生分组活动, 分别扮演幼儿园园长、幼儿园工作人员、幼儿的家长和幼儿, 几组的幼儿园家长和幼儿代表分别到各个幼儿园接待处咨询, 了解各个幼儿园的人才培养目标、开设的课程、师资情况、安全卫生情况, 在活动中学生们学会自主的设计自己幼儿园的人才培养目标、幼儿园的特色、幼儿园的安全卫生介绍, 扮演幼儿家长和幼儿的同学也在活动中知道了作为家长该如何询问和评价幼儿园的办学质量。

五、教学效果

原来的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案例法、活动法, 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并不多,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 常常“教师激情满满、学生困意绵绵”。项目化课程改革后, 教师采用任务教学法, 学生每次课都处于工作任务中、每人都有事情要做、变成学习的主动者、学习的参与者, 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 常常下课都不愿意停下手中的任务, 学生之间还意犹未尽的探讨和研究, 教师变成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师生关系和学习效果得以前所未有的改进和提高, 更重要的事, 学生的职业能力每次课都得以锻炼和提升, 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团结合作能力、职业应用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为他们的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戴士宏.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2007年6月38-56页.

上一篇:教学系统信息化下一篇:光纤通信特点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