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人文教育融合

2024-08-16

科技与人文教育融合(精选十篇)

科技与人文教育融合 篇1

1. 政治主张——“自强”和“求富”

“自强”即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应付西方;“求富”即利用西方先进科技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该政治主张的本质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李鸿章认识到惟有借西方国家之法,也就是办洋务,中国才能图强。因此他大力提倡和推行洋务运动,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张之洞则在文章中说到:“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1]

2. 思想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清政府统治的基础是传统的封建专制体制,因此必须重“道”,必须以中学为体。李鸿章变“器”而不变“道”的根本思想是很明确的,他只承认西方的“技艺”,而否定西方的制度和思想[2],他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纲常名教不必变,因为中国的礼仪教化远胜于西洋诸国。张之洞则认为中学为“体”对西学为“用”具有主导和导向作用。他认为通“中学”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基本条件,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对国家、民族和祖国文明的情感。因此,学者必须在通“中学”的基础上,“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阕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

二、洋务派融合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实践尝试

洋务派在现实中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教育的缺陷在于“务虚”,“中国之睿知运于虚,外国之聪明寄于实。中国以义礼为本,艺事为末;外国以艺事为重,义礼为轻。”[3]洋务派看到西学之长在于科学技术,中国要摆脱危机走上自强之路,就必须尽快学习西方科技。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有两个途径:一是学堂传授,二是留学教育。

1. 开办洋务学堂

兴办洋务需要大批洋务人才,而这种人才又是科举制度培养不出来的,因此,洋务派兴办了一批新式学校。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洋务活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教学内容以“西学”和“西艺”为主。[4]大体有三类:外国语学堂、技术学堂和军事学堂,现以这三类学校的典型进行阐述。

首先,外国语学堂的典型是京师同文馆。它最初是作为外国语学校设立的,是近代中国被动开放的产物,它典型地体现了洋务派的办学思想和改革中国传统教育的努力尝试。京师同文馆创建之初旨在培养“认识外国文字,通解外国语言之人”的“译才”。[5]随着各地洋务事业的开展,洋务官员们越来越感到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便有人倡议在学习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兼学西洋格致之学。[4]奕忻等人上奏朝廷,请求添设天文、算学馆,认为“洋人制造机器、火器等件,以及行船、行军,无一不从天文、算学中来”。[4]这一请求遭到守旧派士大夫的公开抵制和攻击,引发了近代以来关于教育改革问题的第一场争论,即“义礼”之学与“技艺”之学的争论。守旧派反对学习西方科技,他们认为科技不足为立国之本,“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8]而洋务派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祖宗之法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学习西方科技,自强之道不仅在“义理”,更在学习“技艺”。[9]在一番历时半年之久的争论后,1867年,天文、算学馆终于成立,1869年京师同文馆又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逐渐扩大了课程范围。从1876年拟订的京师同文馆分年课程计划中可以看出,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已成为除外语以外最主要的教学内容。

第二,技术学堂的代表是福建船政学堂。洋务派主张“师其所能,夺其所恃”,[10]并大量购买和制造轮船、枪炮,从而建立制造军火的兵工厂。洋务派兴办了大量技术学堂,如福建船政学堂、天津武备学堂等,在这些学校里,主要学习西方的实用科技知识。如福建船政学堂的课程主要有:英文、算术、几何、代数、三角、动静重学、水重学、电磁学、光学、化学、地质学、天文学、航海术等,由此可见这些学校基本上都是将实用科技知识列为最主要的学习课程。尽管如此,这些实业学校里仍始终保留着中国传统的人文教育,要求他们学习中国经史之学,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培养中国传统的人伦道德。

第三, 军事学堂的典型是天津水师学堂。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运动, 给清朝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 一些封建官僚更进一步地认识到发展军事力量对稳固封建政权的重要意义。因此, 洋务派设立了军事学堂以培养军事人才, 如天津水师学堂, 学堂内开设英语、地舆图书、算学、几何、代数、驾驶诸法、重学等课;但同时, 学堂很注重“教之经俾明大义, 课以文俾知论文;瀹其灵明, 即以培其根本。”[11]又如广东水师学堂“限定每日清晨先读四书五经数刻, 以端其本。”

综上所述,这三类学堂具有以下四个共同点:一是它们都是职业、技术学校;二是它们都以“中体西用”作为基本方针和指导思想;三是它们都以西方近代科技文化为主要课程;四是它们都重视“固本”教育。洋务派办西学,接受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是要用西方的“长技”武装自己,以更好地巩固封建统治,因此无论哪种学习西方的学堂,都规定学生必须要读“四书五经”,必须要接受正统的封建伦理、道德、思想的教育,传统人文教育占很大比重,只不过洋务派出于现实的考虑,已经将实用的科技知识的教学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教学的重点明显倾向于实用科技知识。无论如何,西方近代的科技知识已经正式成为学堂的教学内容,并逐渐为社会广泛接受,这使得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化大大迈出了一步。西方科技教育和中国传统的人文教育在学堂中杂和、并存的局面突破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单一模式,给中国的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12]

2. 洋务留学教育

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人士认识到,要全面深入地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仅仅靠国内创办的洋务学堂,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远远不够的,国内的学堂存在师资、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局限。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入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就必须向西方派遣留学生。于是,洋务留学教育得到很大发展,这一时期的留学教育主要是派遣留美幼童和留欧学生。

以派遣留美幼童为例。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洋务派对留学生的教学内容和管理人员上作了精心地安排,有中文和经学老师随行,不中断“中学”的学习,管理人员也以陈兰彬等守旧派人物为主。[4]学生到美国后除学习西学外,仍要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以及《国朝律例》等。而且“每遇房、虚、昂、星等日”,还要“传集各童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5]更有甚者,当时在旧学派与新学派之间产生了留学教育之争,旧学派官员陈兰彬以容闳“偏重西学,导致中学荒疏”为由,增加留学生诵读儒经的时间和内容。

虽然洋务留学教育规模小、人数少,但它是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进程中最名副其实的一步。就引进“西学”而言,洋务学堂固然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留学于西方国家、直接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却是一条更为彻底的途径。虽然清政府及守旧派在教学内容、管理上作了精心安排,后又将留美幼童撤回,但从客观上来说,派遣留学生到西方国家学习也是将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融合起来的探索与尝试。

三、现代启示

1. 适应多元文化必须防止文化封闭和全盘照搬

当今世界的开放性是以文化的多元性为前提的,而多元文化的存在又使得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交流与合作成为时代发展的特征。时代的发展要求开放和交流,因此既不能自我封闭,也不能全盘接受。正如冯骥才先生说过的:“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文化封闭起来,但也不能因此丢掉自己的文化。”

首先,从历史角度来看,在资本主义国家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闭关锁国的清政府还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因此导致了在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进一步拉大了近代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并阻碍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因此,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意识到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融入世界,并在交流中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借鉴、吸收别国经验的同时还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有区别、有选择地引用才能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实际情况、发展水平和目的,因此只有将别人的先进经验与自身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借鉴,而不是照搬。

2. 建构现代教育要求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并重

洋务运动以来,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就作为教育的两个对立面而存在,二者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科技教育的发展依赖人文教育,同时也促进着人文教育的发展;而人文教育的发展也依赖于科技教育,同时也促进着科技教育的发展。制约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就是重科技轻人文,因此在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的同时,需要加强人文教育的发展。现代教育培养的应该是同时具有人文精神与科技精神的人,因此在建构现代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通过教育活动将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内化为受教育者的精神,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张之洞.劝学篇下 (设学第三) [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8.

[2]秦君英.科学乎?人文乎?-中国近代以来文化取向之两难[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5.

[3]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奏稿 (卷十八) [M].刻本.杨书霖编.1890 (清光绪十六年) .

[4][6][7][1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5][14]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8]高时良.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

[9]何志魁.从科学与人文之争看近代中国高等教育思想中的文化心态[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3) .

[10]中国史学会.洋务运动 (五)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9.

[11]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上)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1.

科技与人文教育融合 篇2

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它是为社会生产、建设、管理和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具备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不是在单纯地培养专业人和职业人,而是培养社会型的人才。基于高职院校中人文教育的现状,在高职学院中树立全面成长、综合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适合高职办学目的,实现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和人文素养教育有效地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义不容辞的责任。人文素养教育是我国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的重要突破口,它对提高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功能。

从以上文献,我们可以发现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人文素养教育在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层面,而在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融合上关注不够。因而,以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为最终落脚点,进一步探究高职院校如何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又培养和提升他们的人文精神和综合能力,以关注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融合的对策显得更为重要。应主要关注以下三点,一是人文素养教育之于高职学生的基本内涵,二是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失衡的原因分析,三是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融合的思路和对策。

论物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篇3

在物理教育实践活动中融入人文教育也是可行的,作为物理教育工作者,只要在物理教育实践中努力探索,认真实践,物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必将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将来结出硕果。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对立的主宰和被主宰的关系,而是和谐的、统一的,协调共存的。其次,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物理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者之间在认识上,感情上和行动上的交流与探讨的动态过程,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应该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存在并贯穿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关系,那么只要教育者深刻地把握这些关系,在传授物理知识、培育能力的同时,有机地而不是生硬地,系统地而不是点缀地开展教育活动,物理教育就能较好地发挥出它固有的人文素养教育力能。

物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途径、方法方式、手段是可行的,实现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物理教育的内容,方式、手段、途径尽可能“回归自然”

物理学本身具有“自然性”。在物理教育中,应该让学生广泛、充分地接触自然,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小培养并树立善待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正确态度,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对物理学乃至其他科学技术的学习与应用。

传统的物理教育使不少学生认为,物理就应该是形形色色的定理、定律、公式、就是大量的习题、严密的推导、繁琐的计算,给学生的一个明显感觉是,物理学似乎就是相互割裂开的力学、电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几个大块,从大量理想模型和抽象定理中,学生得到更多理性,失去的是形象,理论与实际的脱离,使学生感到物理太抽象,太难学、学习物理的动力靠“升学压力”来维持,这不是物理教育的目的。

物理教育的内容和目的应该包括谋求人对自然界的伦理精神,审美体验和求真的统一,通过直观和感官体验自然内部秩序性和神秘性,通过实验和观察触及自然的奥秘性和开放性,通过理性思维认识到自然存在的客观性和规律性,从而产生对自然界内部和谐、统一,庄重、崇高的感受中,提升人的品格,完善人的素质,物理教学法应尽可能地使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能通过具体的实验、演示和探究来实现,在实验探究中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自然的和谐美,统一美、对称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升学习物理的驱动力。

二、物理教育的过程,方式、方法、手段应回归社会

物理学是实验科学,在尽可能多的实验教学中,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理解、关心、同情、责任感:可融入人文教育的内容,融洽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强化集体观念,课堂设计尽可能多一点实验探究,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不仅学会了提出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探究中可能出现的挫折和教训以及成功的经验,学生将从正面和反面逐渐找到与他人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正确途径,逐步树立敢于单独负责和与他人共同分担责任的责任感,逐步学会如何清晰的陈述自己的观点,如何耐心的、真诚的听取他人的意见,逐步学会如何珍惜、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长此以往,学生的“勤奋”无形中得到培养,学习的毅力、学习的效率无形中得到提高,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无形中得以实现。

三、在物理教育的过程中发展学生个性

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展、发挥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物理教师应尽量营造一个愉悦的物理学习环境,让学生从体验知识,发挥自己所有理性力量和感性力量,以使他们不仅以“求真”的角度掌握科学知识,而且从“求善”、“求美”的角度来体验科学知识的精神价值。

在條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尽量为学生创造自主实验探究的条件,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去发现、去思维、去想象、去创造,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取得成功的喜悦、自然的奥妙物理知识的美妙等,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内在动力逐步形成并巩固。

教学过程不应是单向、机械地传授知识,而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的形式要尽可能是师生互动的。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存在问题,平等地与学生一起研究。教师要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中,放手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由掌握,并不失时机的给学生心里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励,以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及合作精神。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要注意培养、学习方法要多给予指导使他们逐步树立成功的自信心。

在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了解实验规律,理解并实行“实验的精髓是控制”的思想,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物理知识的理论学习,要求学生不能只记结论,要领会科学真理的神韵,注重科学思想的理解。如通过学习“密度的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测量”、理解“测量变换”思想在现代科学中的广泛应用。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科学哲学、科学史的教学,要让科学家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让学生了解每一项重大科学发现都对解放人类思想、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有重大意义;要让学生理解法拉第、爱迪生等著名科学家、发明家在因家庭生活非常困难,被迫辍学,边当学徒边自学,以借书或从旧货市场买书的方式,通过刻苦的认真研读、学习,最终为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四、教师的指导作用要体现“美”

作为物理教师要深刻理解“亲其身,信其道”的含义要以美的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在物理教学课堂中,循序善诱的启发方式、机智幽默的连珠妙语、旁引博证的知识功底、生动形象的例子、巧妙的实验设计来拨动学生心弦,赢得学生的赞美,以逐步培养这方面“美”的素质。

教师在教学风格方面要不断创新,青少年对于重复出现或一成不变的刺激易出现熟视无睹甚至厌烦现象,而对于新奇的刺激着会出现极大的兴趣。教师要重视学生这一心理特征,视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始终以新奇的目光和美的感受激发起饱满的学习热情。

在讲解物理知识时,教师要精心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型组合,给学生以物理学科的整体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物理世界图像,尽可能是物理知识的整体结构和学生的心里互相吻合,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到物理知识内容及条理清楚、又不单调乏味、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有美的享受。

学生喜爱教师、与教师的融洽关系、学习的兴趣、有成就感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并保持的重要因素,作为教师都有深刻体会,我们为何不在此方面不断努力探究并实践呢?

参考文献:

[1]《物理教育新理念》

[2]《物理教育学》

[3]《物理教学参考》

[4]《科学、哲学论坛》

科技与人文教育融合 篇4

一、生命科技人文价值的历史反思

纵观生命科技发展的发展, 我们看到其有着厚重的社会背景。马克思认为:“科学是现代生命科技的伦理问题研究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1]20世纪中叶以来, 现代科技得到全方位迅猛发展。在这种背景下,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发展的第一要素, 科技实力实际上成了决定各国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美国一位科学家所说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科学领域在为人类谋福利和在基本知识的积累上有像目前生命科学那样的广阔前景”。[2]“基因工程、人体基因组计划、克隆技术”成功实现了生命科学的三大突破, 预示出二十一世纪生物学革命和生命科学世纪的到来。但在相当长的时期里, 科技的价值取向被定位于探索未知与求利, 从而人们不得不把思维的视角从科技认知与实用价值集中到科学技术的人文社会价值本身上来。

长期以来,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与科学技术一样,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 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 全取决于自己, 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 但它也能用于杀人。”[3]从本质上讲, 生命科技不断被人类所拓展、运用, 其根本目的是为人服务, 其价值贯穿并体现着“关心人、爱护人, 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创造尽可能的良好条件”的人本主义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当然, 我们也应当看到, 生命科技的进步必然引发人们传统生命伦理的重构。人的存在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其它物体的“自为的存在”, 而自为的存在总是表现为主动的和积极的存在, 它要不断地否定和超越自己, 总是在变化, 没有停息。”[4]因此笔者认为, 生命科技的研究和运用的人文价值应是追求真与善的统一, 生命科技活动的好奇心必须服从责任心, 求真是手段, 求善才是生命科技追求的终极目标。

二、生命科技与生命伦理在碰撞中丰富内涵

生命科学的发展催生生命伦理内涵的不断丰富。爱因斯坦说:“单靠知识和技巧并不能使人类走向幸福和高尚的生活”, 因为, “关于真理的知识本身虽然是了不起的”, 但是, “它却很少能起指导作用, 它甚至不能证明向往这种真理知识的志向是正当的和有价值的”[5]。在人类新开辟的各种活动领域, 其各种关系的调整需要成了相应伦理产生的逻辑必然, 现代应用伦理学中的生命伦理学正是在这种历史逻辑下产生、发展, 并不断得到完善。我们可以说生命伦理的研究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对于人类基因组计划、辅助生殖和克隆技术等的研究和实施, 需要做出理性的思考和道德判断而产生的。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实践使得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政府决策机构和公众汇聚于生命伦理学的研究领域, 共同探寻生命科学研究的规范措施和对策。

生命伦理强调的是生命的价值, 它认为, 人的生命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因此生命伦理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应包括:有利、尊重、公正和互助。生命伦理的价值精神首先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人的生命本身是珍贵的。二是任何一个享有生命的人, 他们的生命都是同等宝贵的, 都是应当受到尊重和珍视的。第三, 保存生命、尊重生命的原则, 在次序上是最优先的, 优先于所有其他的道德原则。生命价值的普遍性和优先权, 基本是人们的共识。目前, 对生命科技与生命伦理的价值冲突存在不同的认识, 原因是当代生命科学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实践, 在辅助生殖中的人工授精、胚胎移植、代孕及克隆技术等方面产生了形形色色的伦理道德难题。所以, 生命伦理在探讨生命的价值问题时, 着眼点不应仅仅放在对生命价值的方方面面进行最终论证上, 而应在维护人类共同幸福这一主导思想下, 生命科技与生命伦理的结合是历史的必然。

三、生命科技与生命伦理在和谐社会追求中融合

首先, 追求人文价值是生命科技发展的原动力。J.M.斯托登梅尔认为, “脱离了人文背景, 技术就不可能得到完整意义上的理解。人类社会并不是一个装有文化上中性的人造物的容器。那些设计、接受和维持技术的人的价值与世界观、聪明与愚蠢、倾向与既得利益都必将体现在技术的身上。”[6]马克思指出, 人性是人与其它动物区别的重要表征, 其包括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 人不是固有的抽象物, 其根本属性是现实性上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在研究分析人性的需要时就应该用历史的、发展的思维, 在特定的时空中加以界定。因此, 对生命质量的关注达到了新的层次, 人们开始习惯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思考生命的伦理意义。在生命面前, 科技必须寻求更加人性化的发展方式, 必须符合人类的长远利益, 必须警惕生命科技可能引发的对人性需要的扼杀。

其次, 生命科技的人文价值是社会文化完善的现实需要。人们对科学技术在认识上有一个误区, 有一部分人试图将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相分离。其实, 科学首先是作为文化而存在的, 生命科技亦是如此。人在自然中生存, 人解释自然, 为自然寻找秩序, 为自己制定行为规范, 这就形成了文化。社会文化是对人性的反映, 人性方方面面的需要自然也会反映到文化中。“人之所以在其它生物面前有优先权是因为人是有道德行为、道德意识的主体, 是有自我意识的理性之人, 因而认为只有具有理性之人才谈得上拥有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一种结果的完全道义上的生命权利。”[7]康德指出, 一个理性的存在者产生能自行选择目的的能力 (从而其在自由中) , 就是文化。因此, 至于人类种族, 我们有理由归于自然的最终目的的, 只能是文化……。可见, 人类文化的核心和生命力就是对人类价值的追求, 体现了典型的人文终极关怀。社会越发展, 社会文化越进步, 生命科技的人文价值也必将更加彰显。

再次, 在人文价值引领社会前行中实现生命科技与生命伦理的和合。坚持生命科技研究为人类的生存、幸福和发展服务的宗旨, 坚持行善避恶、趋利避害、公正的恒久道义, 不但有利于促进生命科技的健康发展, 而且对和谐社会的重构, 促进生命科技与道德文化协调发展, 提高人类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中国著名的哲学史家、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指出, 在当今科技高度发展的信息时代,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下去, 就要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建立起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因此, 生命科技的研究本身对其成果的运用有直接导向作用, 在项目研究以前和过程中就应当有文化价值的正确导向。总之, 在生命科技发展中必然与自由的把握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其中和谐与高质量的生命、生活是其基本表征。生命科技的运用应该为人服务, 生命伦理也是更好体现人文关怀, 而不是相反。正如学者沈铭贤在《科学哲学与生命伦理》一书中指出:在当前经济长足发展, 人们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征程中, 我们应该同时举起两面旗帜———科学的旗帜和科学与人文交汇的旗帜, 不能只呼吸一种文化空气, 促进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良性互动。在科学技术成为强势文化的今天, 生命伦理学更必须对生命科学给予深刻仁爱社会文化的关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第575页。

[2]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 (第3卷) 》,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年版, 第174页。

[3]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 (第3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年版, 第56页。

[4]《西方哲学智慧》张志伟等主编, 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0年10月1版, 2001.4二次印刷, 第107页。

[5]《生物医学的法律和伦理问题》, 郭自力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第170页。

[6]John M.Staudenmaier, S.J:《Technology’s Storytellers:Reweaving the Human Fabric》, Cambridge, Mass:MIT Press, P.165。

科技与人文教育融合 篇5

康海军

(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河南新乡 453007)

摘要:艺术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应有内容,艺术教育使受教育者在艺术创作与欣赏中超越现实的羁绊,达到人性与天道的合一。然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和分离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特有现象,究其原因在于科学教育中属于人文教育范畴的艺术教育的遮蔽和遗忘。因而,艺术教育的复兴和回归促使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平衡和融合,艺术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滥觞。

语文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完美融合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  人文主义  融合

人文主义教育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追求自我实现的发展目标。高中生在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自我意识已经得到比较高程度的发展,高中教师要做的是,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发展。语文教师因所教科目具有的两大属性——工具性与人文性,并且人文性又是核心属性,所以肩负着较之其他科目更重的人文教育责任,故在教学中需有计划、有侧重地予以一一落实。经过实践我觉得,无论哪个环节都是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是,要想高效、恰当,教师就必须细细琢磨。

一、在教学中注重情感三观的体验

这里所说的情感态度,可以是学生的,也可以是指作者的和作品中人物的。有人认为,师生都是文学作品的接受者,应当从贴合作者或作品人物的心灵进行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共鸣。这固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我以为,以学生情感体验为出发点,尽量贴合作品,也能够走近文学作品,而且后者更有实效性。因为,在学生与作品之间总会存在一定距离,凭高中生在校为主的人生阅历,他们是难以完全融入那些深入心灵、透视人生的名作之中的(有的以传授方法为主的课文除外),而人与作品之间的距离,与其让之存在于近学生这一边,还不如放置在作品那一端,这样学生的收获会更多。

如在上《像山那样思考》时,我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学情,我班学生这时已经掌握了不少的散文学习方法,而他们的情感尚未成熟,“三观”也正在形成期,不过总体是趋于正义与人性的,是热爱自然的;其次思考的才是作品,本文是一篇内涵相当丰富的散文,从谛听自然的声音,沉思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表现的是深刻的忧患意识。进行教学设计时,导入阶段我选择了视频播放,于是选择余地相当大,有很多电影、电视都可以节选植入,我用心挑拣了《地球脉动》中第五集“奇幻沙漠”的片段,引导学生审视自然界动物生存的艰难,这样既满足了我班学生喜欢纪实类内容的爱好,又让学生带着同情心进入课文的学习,拥有了强化生态保护意识的情感基础;在拓展延伸阶段,我节选了《瓦尔登湖》的一个片段,在大屏幕上播放,让学生当堂谈自己在自然中曾经获得的类似享受,然后又推荐了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的诗歌《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使喜欢阅读的学生读到了更多的文学作品,将珍惜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扎根于心。

二、在评价中促进学生个性意识的发展

教学评价是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的判断,可见,评价的虽然是事,促进的却是人。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意识会出现一个高度的发展,当然,它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个性基础和特点,针对他们在学习中的表现及形成原因,作出或赞赏、或批评,或直指根源、或点明影响等的评价,以引导学生提升自我认知的水平,提高他们的自我观察、体验、评价和监督、控制等能力,最后将重心落在学生的思维、情感、道德等方面。

三、在作业中推动美育价值的追求

新课改后,作业出现了不少创新样式,如竞赛性作业、合作性作业、交流性作业、实践性作业,以及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等,这些新型方式的着力点不只是以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为他们提供巩固知识的样板模式,更是希望学生能通过内容的落实过程,达到摄取形式与内容的内涵精华,同时,也能让他们从中提取美的因子,感受、接纳二者的美,扩展到学习并表现各种美。

教学《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时,我安排了两项作业,第一项是课堂上的,在出示了麦当劳与中国元素的多种组合之后,要求学生有选择地提炼中国某项传统文化的美学要素,如茶文化、汉字文化、服饰文化等,作一个与欧美文化或商业实体结合的设计,以此向世界宣传和推广,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深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美的同时,思考如何借机将其与国际接轨,让世界了解更具体的中国。第二项是一个课后的社会实践,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对肯德基的调查,包括它的主要食品、食品的造型、餐厅设计、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等,并以多种形式(图、文、短视频、解说等)进行结果的展示,在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然后交流改进,是一个竞赛与交流相结合的作业,旨在使学生发现麦当劳与肯德基的比较,前者的内在美与后者的外在美,各具竞争优势。

人文教育涵盖的内容还有很多,远不只本文所提到的三个方面,它们可以落实的语文教育环节也不只是对应以上的三种,交错、重叠可以发现不同的过程与结果,挖掘则能呈现新的现象。总之,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坚持巧妙地融入人文教育,让学生能运用他们所接受到的德育、美育与人性教育,以健全的人格、积极的态度、阳光的心理,游刃有余地应对发展迅速的复杂社会,这就是我们每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书之后,还能享受到的育人之乐。

【参考文献】

[1] 赵文静、彭小明.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语文教育的影响与启示[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年04期.

[2] 杜顺研. 论中学语文课程在人文主义教育方面的作用[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年04期.

[3] 穆薇. 语文教育应由“人文之名”走向“人文之实”[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10期.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现实意蕴 篇7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是时代发展的价值诉求

1. 当代教育发展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

历史地看,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经历了一个由分野到融合的漫长过程, 两者在相互抗争中交错发展。在古代教育中, 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十分低下, 不需要学校教育来反映它,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节, 因而导致在学校教育内容中人文科学占主导地位, 自然科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微乎其微, 学校成为上演人文学科的主阵地, 如我国古代教育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诗》、《书》、《礼》、《易》、《春秋》等, 欧洲中世纪大学中的“前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 都关注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19世纪以后, 伴随欧洲机器大工业的兴起和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工业化社会对生产者的科学知识与操作技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关注科学知识传授和劳动技能的训练,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逐步结合。一种以开发人力、传授科学知识为主的科学教育思想开始诞生, 并在后继的学校教育中地位渐升。而在20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内, 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日新月异地变化, 使得科学教育的地位空前提升, 并演化为人类社会的主流教育思潮, 主导着学校教育, 人文教育在与之抗争中屈居下风, 退至次要位置。

20世纪70年代之后, 尽管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的价值得到人们的认可, 但其负面效应同样值得人们反思探究, 人们所面临的种种社会挑战和精神危机不得不使人们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一度被科学发展所遗弃的“人文”, 因而充满着对人类社会自身终极关怀的人文教育开始复苏涌动, 找回了其在学校教育中应有的位置。

不可否认,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各有其自身的合理内核和社会价值。科学教育在于传播科学知识、培植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求真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 其操作要义指向于“是什么”的问题;而人文教育作为一种传授人文知识、培植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 求善是其主要的价值取向, 其操作要义指向于“为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毫无疑问, 只有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 真正解决“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做”等一系列交织的问题, 方能显现教育的内在魅力, 方能体现教育的本质和现实价值。科学与人文的割裂, 或重一方而轻另一面的教育, 都是不完善的教育。

社会的发展呼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教育的自身完善和固有功能的挥发需要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从早初的对垒抗争到融合统一, 两者在当代社会“握手言和”昭示了如是道理,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当代教育不可缺失的有机组成部分, 两者的融合是当代教育的必然。

2. 知识经济社会发展呼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

当代社会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并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 当代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必然改版重构, 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之上的经济形态, 它是以知识、智力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知识创新和能力创新为内在动力, 其基础是知识, 关键是人才。当今社会, 伴随知识创新和知识转型的速度加快, 学科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已越来越明显, 学科间的界限和隔阂正在消解。由于知识性质的变化, 过去关于知识是中立的、客观的这一普通定位, 在后现代视域中正在转化为境域的、文化的和有价值的, 人文知识的价值正在提升, 这也极大地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

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由于知识创新的水平和速度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这也决定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当代教育应肩负的历史使命。由于知识经济社会大量需要创新型人才和国际通用人才, 这就要求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必然是复合型人才, 必然是一种既通晓科学知识, 有宽厚的人文素养的人才, 必然是一种既有不断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科学精神, 又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 具有优良品质和健全个性的人才。

当今世界一流大学无不把高素质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生存与发展之道, 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契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虽然发展的重心在于科学与技术, 关注点在科学和工程学, 但并不否认人文科学的价值, 强调文理相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把人文课作为理工各科学生的第二主修课。格雷院长认为, 麻省理工学院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人文教育对工程技术人员丰富自身很有必要, 这种做法很可能对美国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教育不仅仅是智力的发展, 也是为生活做准备, 学生接受教育整体的环境很重要。[1]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要求

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复兴, 仅仅依靠科学技术这一单一的力量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先进科学理论的引领, 没有发达的哲学社会科学支撑, 没有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柱, 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是不可能的事情。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是理论创新的先导, 也是培植民族精神的基础, 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重要理论武器, 同时, 自然科学要真正地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必须通过人文科学加以导引和规范, 而其承传与发展必然离不开人文科学的整合和中介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认为, 人文, 不仅直接关系着个人的人性与灵性, 而且严重关系到民族存亡、国家强弱与社会进退。没有自己的人文文化, 这个民族实质上就消亡了, 就是“不打自垮”。国家强弱取决于综合国力, 主要是经济、军事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关键是民族凝聚力, 此即对人文文化的认同。社会进步退让, 取决于科学技术、物质文明与人文文化、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没有先进的人文文化、高度的精神文明, 而只有发达的科学技术、高度的物质文明, 这是人类最严重的危险, 乃至是毁灭之灾。[2]

实现社会和谐, 构建美好社会, 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根据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新特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的提出, 要求我们的教育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和谐的方式构建和谐教育。因为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要素中, 蕴含着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规设, 彰显着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体现着人的知识、道德、情感和心灵的内在结合, 也必然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 培育和谐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

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 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缺一不可, 它们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综合国力提升, 和谐社会构建, 既需要科学技术的推力, 更需要人文科学的助力。其实, 随着人类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 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并相互发生作用的趋势已日渐明朗。自然科学的发展必须借助于人文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其明晰方向, 而人文科学的研究更需要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以及自然科学的技术力量支持。在人才的培养规格上, 人为地割裂两者的教育, 既不利于培养和谐社会构建所需的全面发展人才, 同时也不利于“科学”的真正发展。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也是人类社会在现代化目标追逐中得出的一个科学结论。在现代化的乐园中, 亮点与阴影、欢乐与痛苦并存。伴随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人们在享受现代化所带来的恩泽的同时, 其身心也正在承受着高科技负面效应的煎熬。高科技也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枯竭、毁灭性战争、贫富悬殊加剧、道德的颓丧、亲情缺失、人际紧张、信仰危机等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社会问题不断浮现, 也严重地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如是说:“所有的国家都承认, 发展是必需的, 而发展意味着要具有一种科学精神。发展中国家只有把科学吸收到它们的传统文化中去, 把世界思潮吸收到它们自己的民族生活中去, 才能更新自己而又保持它们的民族特点。一个文化, 只有它自己能够变革, 才能生存下去。”[3]因此, 如何加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如何有效构建和谐社会, 教育的作用无比巨大。重理轻文, 强调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的做法难以培养当代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因为, 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 教育才能真正地回应时代呼唤。现代化的困境呼唤民众人文素养提高, 和谐社会的构建呼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并重。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是高素质人才培养必由之路

基于教育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 党的十六大对我国新世纪的教育方针进行全新规设: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 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方针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之上的, 兼顾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体现了以人为本, 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才能发展的教育理念, 并对“劳动者”素质作出全新设定, 目标取向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 这是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决定着人才的培养方向。

当今时代, 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 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 是经济一体化和东西方文化思潮激荡交融的时代, 它要求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必须有全新的知识构成和心智模式, 必须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必须能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人文精神、人文艺术方法结合起来, 并具有终身学习、创新、创业、服务的精神和能力。尽管人的全面发展内涵十分丰富, 但对于当代学生发展而言, 主要是指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个性的充分发展, 应是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身体与心理及其自然性、社会性与精神性的全面发展。基于此, 在教育过程中, 仅靠单一的技能训练或某一学科知识的传递是难以达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的。也如爱因斯坦所言, 学校教育不能培养“为谋生而学习的人”,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 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 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否则, 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训练的狗, 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则需要培养全面的自我辨别力, 而这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教育。”[4]没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联手不可能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但理性反思当前人才培养现状, 其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 知识面过窄。由于学科本位主义浓重, 整个教育是严格按照狭窄的“专业”铺展运行, 教学程序是严格按学科内容构设, 学生也是围绕所预设的方向“自我完善”, 文理分家, 画地为牢, 互不干涉, 缺乏整合, 导致了学生知识结构单一, 视野过窄。二是创新能力不高。“三中心” (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 人才培养模式, 把教学看作是知识经验的传递系统, 片面地强调书本知识的灌输, 把学生目光定格在书本之上, 行为禁锢在校园之内, 理论与实践脱节,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相对薄弱。三是功利主义浓重。重视显性价值效应的学科学习, 学习完全围绕着考试进行。学习的“工具———功利”意识无形放大, 造成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相对下降。四是人文素质偏低。由于“科技至上”思潮的流行, 重理轻文, 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倾向比较严重, 加上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的影响和实用主义价值观念左右, 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低, 个人的荣辱观和人生观倾斜, 集体主义思想淡化, 团队精神欠缺, 法制意识不强, 社会公德较差, 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下降, 这与构建和谐社会所需的人才不吻合。这就要求我们从基础教育做起, 改变当前教育过程中的纯功利化的倾向, 加强人文关照, 营建良好的人文发展环境, 为学生的基本素养的全面提高打下基础。

长期以来, 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发展失衡, 人文教育十分薄弱, 重理轻文现象十分严重,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严重分离, 缺乏沟通, 导致了学生人文科学知识贫乏, 自我中心主义膨胀, 缺乏良好的个性品质, 文化熏陶不是, 没有深厚的民族文化素养, 民族精神淡化, 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 文化的甄别和过滤能力较差, 影响了青少年一代的综合素质的养成。可以说, 在素质教育主旋律唱响的今天, 文化素质教育的提出及其稳定推行, 它不仅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和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 也是我们的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回应。

知识经济社会要求当代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构成和能力组合;具有竞争意识、自主意识、法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开放精神;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创新型人才应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而非片面发展的人;是一个综合素质高的人, 而非单一能力发展的人, 他不仅要有良好的科学素质, 还应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审慎、勇气、克制、仁慈以及明智、思想独立、智慧、幽默和活力等品质是受过教育的人的特征”, “知识是美德的必要前提, 而知识本身不是教育目的。”[5]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应是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支柱。在人才素质的构成要素上, 文化素质是基础, 思想道德素质是关键, 以文化素质为切入口, 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 这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打造具有重要意义。

其实,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作为现代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共同构成了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 而两者的粘结度, 也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在教育过程中, 仅强调自然科学人才和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同等重要是不够的, 更应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重视学生的能力优化组合, 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 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 而非仅仅强调某一“科”或某一“育”, 才能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郝平, 程建芬.创新与挑战——世界名校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135-136.

[2]杨叔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必由之路[J].中国大学教学, 2002 (10) :12.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121-122.

[4]赵中立, 许良英.纪念爱因斯坦文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9:70.

论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篇8

1 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联系

高校作为社会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封闭式体育教育,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过分强调训练、技能的传授,造成体育教育培育了大学生身体的健康与技能的学习,精神上、素质上没有得到提高。因此,应在高校发展人文教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传播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引导学生朝着新风尚发展。

1.1 人文教育概述

人文教育,意在表达教育就是对人的教育,然而随着教育的普及,分数、技能技巧逐渐被重视,而忽略了“育”人。教育的特征就是人文性,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高校教育不断加强对人文教育的重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格培养。人文教育提倡以人文本,以培养身心健康,知识渊博的人才为教育思想,注重对人性的提升以及人格的塑造。人文教育不仅要通过浓郁的文化熏陶,还要通过自我感悟,消化吸收,才能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修养。在大学开展人文教育,在发展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注入人文关怀,提升学生的社会关怀,培养良好品德,寓教于乐,多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自由、自主学习以及精神、价值观的发展等全面发展。

1 . 2 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联系

体育教育通过体育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的教授培养学生健康的体格和体育素养,而人文教育也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两者互相关联,互相促进。无论是体育技能还是人文素养都具有主观能动性,都是以人文载体实现的。体育教育是外在表现,人文素养是内在追求。高校体育教育是以培养体育素养为目标的,现代体育发展,不再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要目的,而是既注重培养外在的身体健康,也注重内在品质与人文关怀的提升。

2 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促进,高校在进行体育教育时,常常把培养满足社会需要人才的观点放在首位,忽略了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提倡人文教育,又落实不到实际教学中,造成学生的体育知识技巧能力得以提升,但内在修养不高。

2.1 是时代发展需要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虽然为学生开设了各种形式的体育选修课程,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教育偏向技能,缺乏人文素养,导致不少大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看法是“无所谓、没感觉”“就是和同学一起去室外玩玩”等,造成学生知识积累与内涵脱节。重知识、技能教授,忽略思想引导、人文关怀、情感体验,虽能满足学生的学分修习,完成教学任务,但偏离了教学本质。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培养的是身心同步发展的综合人才,而这种教育模式已满足不了社会越来越高的人才需求,造成就业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现象。这就要求在体育教育中加入人文教育,提高学生成绩同时提高内涵,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基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满足社会需求。

2 . 2 体育教师的素质提高的需要

教师只有具备更高、更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体育技能,才能在体育教学中更好地教授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育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进修、终身学习。目前,体育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养虽达到较高水平,但随着学生网络知识与技能接触的越来越多,兴趣越来越广泛,大学体育课程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强身健体、学习体育技能的课程,他们想要学到更多体育相关知识,若教师知识水平不高,技能不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降低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就要求了教师要提高自身人文素养与修养,才能更好地处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问题。

3 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办法

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体育教育者要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构建促进体育教学发展的教学模式,从而加强对学生体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3 . 1 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拥有良好的专业水平和心理素质,才能为教学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打破传统思想,树立新型教育观念,重视体育教育的影响,将体育教育看作学生体育能力发展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练习、学习,巩固自身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人文素养与学生实际生活、社会经验结合,加入自身教学经验,整合分析,对学生正确引导。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友好相处,既做到“学高”,又做到“德厚”,才能在体育教育中做学生的知识技能教授者,人文素养引导者。

3 . 2 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加强对学生体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由于高校学生生源地分布广,学生素养良莠不齐,因此在体育教育中要想与人文教育相融合,需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善于利用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在体育教育中的积极态度和自主参与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批评,以学生为主体,多关注学生学习需求。例如在武术课技巧教授课程中,教师可以先演示,然后学生互相演示、纠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也能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主动学习。针对动作不规范的同学,要耐心教授,请同学示范,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让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提高审美,陶冶情操。在教学评价中采取多样化教学评价方法,让同学根据自身标准评价同学、评价自己,让学生在评价中欣赏别人,提升自我,加强人文素养。

3 . 3 构建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

高校开展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就要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不断创新教育观念,发展体育教学的空间,构建完善、合理的教学模式。首先,要突出体育专业的专业特色,高校体育专业是门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的课程,在体育课程中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将娱乐、文化、历史等融入其中,增加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构建特色体育课程模式。其次,要拓展学生视野,在体育教学中,结合社会发展动态,让学生加以了解和评价,增加学生对体育知识、体育教育、体育产业发展的了解,培养自主判断能力。最后,体育教育要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体育教育中,应传承传统体育教育中优秀的项目和体育精神,批判的继承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将其融入到现代体育教学进程中,增加体育教育的人文性。

4 结语

体育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创新的手段,是思想性的转变,大学体育教育以培养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教授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为人处世,更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摘要:高校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身心健康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文素养备受重视。在体育教育需要中注入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关怀,提高高校大学生综合素养。文章概述了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间的相互联系,说明了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从而针对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提出几条可行性办法。

科技与人文教育融合 篇9

一、促进教学管理者转变观念, 适当施以行政手段, 规定必要的人文学分课程是实现两融合的前提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背景下, 由于就业压力和市场短期需求的变化, 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于注重专业能力的提高, 忽视了创新、发展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是职业教育主要的功能, 但职业教育培养的人首先应是“社会人”, 其次才是“职业人”。职业教育如果遵循此要求, 也就意味着既要重视受教育者职业素质的提高, 也不放松学生人文素质的增强。高职院校要实现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必须以转变教育思想为先导, 树立现代人文主义教育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全面发展的质量观、系统立体的教学观, 形成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是高职教育实践中职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共同要求。近年来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名牌大学以通识课的方式, 加大对理工科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创新教育的本质是人文过程。人文素质教育对各个科类的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都有重要作用。”一般的理工院校少有学养深厚、高瞻远瞩的大师级学者和教育家, 据调查, 有不少一般理工院校对理工学生没有开设真正意义上的人文课程, 甚至没有人文学科的师资。有的院校迫于某种压力开设了一些“应用写作”之类的课程, 还是着眼于实用, 压根没考虑过人文精神的教育。因此, 要想迅速有效地推进“两融合”教育, 必须自上而下做两件切实的工作。一是促进理工院校主要领导转变观念;二是采取适当的行政手段, 像推进“两课”那样, 规定各大学 (尤其对理工科学生) 必须开设若干学分的人文基础课程。才能保证理工科大学生得到起码的人文教育, 对促进人文/科学教育两融合起到有力作用。

二、积极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内环境是实现两融合的根本

高职院校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课程与人文学科课程, 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 从而积极营造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内环境。大学入学第一课堂是大学教育的主渠道, 主战场。如果在第一课堂没有人文课程的一席之地, 就谈不上人文教育。没有人文教育也就无从推进人文/科技相融合。这方面世界名牌大学已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无论是走通识教育之路, 还是走综合发展之路, 均在第一课堂设计至少6个学分的人文课程。清华大学近年出台新培养方案, “按照‘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原则, 调整了各类课程的学分比例。以工科为例:自然科学基础占总学分的1/4,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占1/4, 专业相关课程占1/2。”另外, 对理工科院校在人文素质方面有较大加强, 选课学分由2门3~5学分增加到10个课组中13学分。包括文学、历史与文化、哲学与社会思潮、写作、艺术欣赏与实践等。并要求建设一批精品通识课程, 列入课程改革资助项目予以支持。

(一) 构建完善的人文课程体系。

不少人认为, 高职院校教育份额极其有限, 加强了职业教育, 就必然会忽视人文教育, 而加强人文教育又会挖了职业教育的墙脚,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不是简单的0.5+0.5=1的关系, 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容纳、相互支持的关系。必要的人文知识的积累是升华为人文精神的前提, 所以人文课程的设置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还有一些教学管理者认为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素养的理念就可以, 没必要开设专门的人文素质类课程。这种观念就要求专业课教师本身具备相当的人文素养, 可是由于多年来工科院校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淡漠, 让在自身学科发展中没受到任何人文素养培养的教师对现有的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渗透性培养, 是不可能的。因此, 目前状况只能通过开设一定比例人文类课程的方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两融合教育。高职院校在构建人文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是对人文课程实行选修与必修相结合:“大学语文”作为必修核心课程。以养成学生全面、综合的人文素质为目的。同时, 为保证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职业院校可根据师资状况, 尽可能多地开设多个人文学科的课程及交叉学科课程, 以培养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一到几门自己感兴趣的人文课程知识, 促进良好人文精神的养成。

(二) 创设良好的静态环境, 营造人文教育的氛围。

校园的合理布局、富有特色的建筑、优美高雅的静态环境, 都可以为人文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建筑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充满了美。高职院校的建筑设计应强化现代意识, 并融入典雅的格调, 给学生以活泼、清新、积极的感受, 陶冶学生性情, 愉悦学生心理。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 突出大学精神, 使大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校园景观的合理设计可以同时承载起对学生进行职业追求与人文熏陶的双重意义。校园文化氛围就像一种文化的“颜料”和文化的“味道”溶于水中, 使水有色有味, 人“浸染”在这样的“水”中, 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文化陶冶。不过, 这一文化陶冶的过程不是自动产生的。就像校园路旁的绿荫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半身塑像, 并非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人文景观对自己的教育。

(三) 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沟通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隔膜。

建设有浓厚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有独特的功能。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的内容, 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性情、塑造人格。通过组织学生社团,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为学生施展才华、增强文化素质提供了广阔舞台, 同时在活动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格修养, 让学生体验到人文精神的意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一是开办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讲座, 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二是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 如各种学生党团活动周、科技节、技艺技能竞赛、演讲比赛、捐资助学、扶贫帮困等活动;三是建立人文社团, 如摄影、舞蹈、书法、文学协会等, 来陶冶情操, 塑造自我。技能比赛, 不仅可以使学生强化技能、深化专业学习, 更重要的是在比赛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学会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三、建立新的学术和教学评价体系, 予以人文学科和人文师资应有的地位, 是落实两融合的又一重要内容

一切事物之中, 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 在教育领域尤其突出。教师是落实人文与科技教育的主要实施者, 但教师如何教, 是否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当程度取决于管理评价所激发的教学心态和师资自身的文化水平。学习人文知识不等于得到人文教育, 知识必须通过情感体验和审美领悟转化成内在修养, 才能形成素质。如果讲授人文知识的教师本人不是发自内心地热爱这项工作, 带着某种不正常心态去教学, 这种人文教育一定不会有好效果, 甚至有反作用。

在科技强势的时代, 人文作为弱势学科在许多工科院校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职人文师资, 有的学校即使有专职人文社科师资, 在重工轻文的环境里也常常倍受冷遇。人文学科立项难, 师资晋升难, 人文课程推进难, 这是普遍现象。在一般理工院校的人文教师往往因不堪忍受挤压而改行, 或者被迫流向有中文专业的综合院校。在这种背景下, 也有少数理工科教师激流勇进, 积极改革专业教学, 注重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而且收到较好效果, 受到学生的欢迎, 但却常常在一些同行或正式的教学评价中得不到积极的评价, 甚至有人责其为“不务正业”。在这种状况下要想真正落实人文教育, 显然是极困难的。因此, 建设公平的人文和科技的评价机制是落实两融合的又一重要内容。

四、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实现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保障

教师直接面对学生, 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教师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 也应该是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优良作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的传播者。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其专业知识的传授, 还应对学生产生三种影响:一是教师自身的形象给学生所带来的影响, 即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渊博的知识、精彩的语言、洒脱的举止及对教学工作的认真态度, 潜移默化中会影响着学生对人格导向的选择。二是通过课程的学习给学生思维方法上的训练, 教师所拥有的推陈出新的知识底蕴和理念, 将知识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取长补短的能力, 是教师激化学生对学问追求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充分达到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三是每一门学科都与社会、人类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学生通过对这种关系的理解, 可以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大学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建设人才的重任, 其人格的培养不仅是自己的修养问题, 且关乎受教育者的品德养成。有深厚人文素养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将是终身的, 能真正将“教书”与“育人”融为一体。因此, 加强教师人格修养的提高是实施人文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 也是将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进行有机整合的一个重要保障。

摘要:理工类高等教育中如何实现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 这是目前摆在各理工类高等院校管理者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研究了从教学管理者观念的转变, 到规定必要的人文学分课程、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内环境、予以人文学科和人文师资应有的地位、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专业教育,人文教育,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高云伟.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 2001

[2].潘懋元, 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

[3].周远清.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推进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 2002

[4].刘刚.论高职校实施人文教育的原则和途径[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 2006

科技与人文教育融合 篇10

一、高等院校人文教育“全人发展”的价值

1、实现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堂方式的多样性

高校公共体育课是一种积极、健康、多元化的人文教育方式,能够促进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与体育技能水平的提升,因此在高等院校开展人文教育成为顺应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堂的目标包括促进高校大学生体育兴趣的提升,实现高校大学生体育参与的自主性,促进高校大学生体育交往的广泛性等。这些目标的达成有力的促进了高校大学生的智力、美育、德育的教育,对满足高校大学生的发展,实现校园文化与体育氛围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2、促进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贯彻和落实高等院校人文教育理念与公共体育课教学实践,成为每一个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对公共体育课堂体系优化与创新的基础工作。高等院校体育氛围是在校师生的体育价值观的体现,是高等院校校园体育环境文化的一种外显与气质,浓厚的校园体育氛围对高校大学生的人文教育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人文教育理念让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堂内容更为丰富、趣味性更加强,可以更为容易的让高校大学生接受,对培养高校大学生的运动参与兴趣,实现体育锻炼的自主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堂也是顺应时代的要求,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培养高校大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的基础。

3、培养高校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人文教育与竞技体育的区别是可以获得更多的娱乐价值,促进高校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质量的不断提升。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体育锻炼的持续开展对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人文教育作为体育教学的理念之一,有利于高校大学生缓解生活与学习中的压力。因此,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堂作为人文教育与健身技能培养的一个抓手,能够让高校大学生以更为高效的方式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高等院校体育人文教育的开展是以娱乐、健身作为手段,在促进高校大学生身体锻炼效果提升的基础上,缓解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就业等带来的压力。

二、人文教育在公共体育课堂的融合与应用策略

1、注重体育人文教育内容与组织方式的应用

人文教育理念下的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堂以活动内容为载体开展的。公共体育课堂的组织与活动开展方式有效的发展了高校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人文教育的开展是以娱乐、健身作为手段,在促进高校大学生身体锻炼效果提升的基础上,缓解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就业等带来的压力。因此,在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堂的过程中,学校与体育教师要加大对人文教育理念、人文教育内容等的研究,以此来提升高等院校体育人文教育的积极性,促进高校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进一步的加大高等院校体育人文教育的开展频率,充分利用大学生接受能力强、体育需求多样化等优势,开展多样化的体育知识、体育摄影、体育活动等人文教育内容,促进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工作之一。

2、创新开发高校公共体育课人文教育资源

从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育属性来看,体育教学与人文教育二者本质上是相容相同的,人文教育是体育教学的内容和目标之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在校高校大学生的数量有着快速的增长,高等院校的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作为体育教学的物质基础有了非常大的数量和质量提升。但是,作为人文教育的体育课环境、理念与制度却并不是非常的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人文教育与公共体育课的有机融合。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人文教育与公共体育课的融合,需要加大对高校体育人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例如可以通过挖掘高校所在区域的知名体育项目、体育明星、传统体育文化等,来提升高校公共体育课人文教育资源的品味,促进大学生人文体验与素养的提升。

3、优化高校公共体育课人文教育组织方式

目前高等院校的体育课程内容相对单一,不利于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所以,在公共体育课堂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对丰富公共体育课堂的内容,促进高校大学生公共体育课堂学习积极性,满足不同高校大学生的体育健身需求与选择,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行为与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公共体育课人文教育的组织方式可以是参观比赛场馆、观看世界冠军成长之路、体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等等。有效的人文教育组织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的提升公共体育课堂人文教育的真实性和交互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共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对体育人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认知理解,在落实“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健康观念、体育习惯、优秀意志品质等人文素养。并以完善的公共体育课教学管理制度来保障开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以此来促进人文教育与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有机融合。

摘要:人文教育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契合是落实体育课以人为本、健康第一课程理念的抓手。因此,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发展大学生身心健康素质、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同时,需要结合人文教育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基于此,本文结合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实践,在分析人文教育对促进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效益基础上,就人文教育在公共体育课堂的融合与应用策略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人文教育,应用

参考文献

[1]骆文宇.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联系的初探[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02)

[2]郭建洲.学校体育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J].教学与管理.2008(12)

[3]章玮.浅谈高校体育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渗透[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上一篇:诱导策略分析下一篇:制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