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真实中的文学性

2024-07-06

新闻真实中的文学性(精选四篇)

新闻真实中的文学性 篇1

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中的事实与客观实际之间的准确度。新闻是通过传播媒介传播的关于客观实际的一种信息, 所以它必须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 它必须具有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根本属性,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陆定一同志曾说过:“新闻, 我是天天看的, 看了几十年了。看来看去, 想来想去, 我还是认为, 新闻一定要真实。技巧是要的, 但主要的是真实。”[1]

新闻的真实性, 其内涵具有两个层次:

第一, 新闻事实完全真实。这是对新闻中全部事实的要求。新闻中既有具体的事实, 也有概括性事实。新闻中具体事实必须真实, 在客观现实中确有其人, 实有其事。概括性事实也必须真实, 对事实的表现、类型、特点等做出的归纳、总结、说明等, 完全符合客观实际, 是实事求是, 而不是以偏概全的。

第二, 个体真实与总体真实的统一。新闻报道的事实本身完全真实, 而且这个事实和这类事实的总体基本一致, 做到从事实的类的总体上和相互联系上去把握事实, 通过一件一件个别事实去反映事实总体的全貌。

第三, 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就是把新闻事实的社会内容挖掘出来, 表现出来, 从而展示客观世界的时代真相。这是新闻真实性的最高层次的要求, 不是每篇报道都能做到的。新闻报道有三大形式:动态报道、深度报道和评述性报道。在这三大报道形式中, 动态性报道由于受时间的限制、事件的深度与广度的影响, 一般只能回答“是什么”, 而难以回答“为什么”, 也就是只能回答“现象真实”, 而难以回答“本质真实”。而深度报道、评述性报道则可以全面、及时地反映事件的全过程, 将事物完整地揭示出来。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要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从大量事实中选择最能说明问题的事实进行报道, 并充分挖掘事实固有的意义, 遵循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二、文学真实性的定义及其内涵解析

文学的真实性是指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符合社会生活 (包括现象和本质) 所达到的程度。

文学真实性, 其内涵具有两个层次:

第一, 生活真实, 是指一切客观存在着的自然形态的生活。客观存在的生活不以人的主观为转移。

第二, 艺术真实, 是指作家在生活基础上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艺术形象能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和规律。杜勃罗留波夫说过:“艺术家所创造出来的形象, 是实际人生中各种事实的集中表现。”[2]文学艺术家创造艺术真实的过程, 是一种概括、提高的过程。艺术的真实, 应该比生活中实有的事实更有组织、更集中、更理想和更典型。艺术真实是比现实生活中所实际存在的现象更提高了一级的东西。

三、新闻与文学的真实性的区别

我们分析新闻的真实性与文学的真实性的定义及其内涵, 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是:

第一, 两个概念中强调的主体不同。新闻的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中的事实与客观实际之间的准确度。这个定义中的主体词是“事实”。事实和客观实际相符合就真实。事实和客观实际不符合, 就不真实, 即新闻失实。文学的真实性是指作品的艺术形象符合社会生活 (包括现象和本质) 达到的程度。这个定义中的主体词是“艺术形象”。艺术形象符合社会生活达到的程度, 文学作品就真实。艺术形象不符合社会生活达到的程度, 文学作品就不真实。

第二, 两个概念的层次结构及侧重点不同。新闻的真实性具有三个层次:一是新闻事实完全真实。二是个体真实与总体真实的统一。三是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其中, 第一、二层次是新闻真实性所必须具备的, 第三层次则是新闻真实性的最高要求。不是每篇报道都能做到的。文学真实性具有两个层次:一是生活真实。二是艺术真实。生活真实是艺术真实的来源, 艺术真实比生活真实更集中、更典型。在文学真实性的两个层次中, 更强调艺术真实。

第三, 衡量新闻真实性与文学真实性的标准不同。衡量新闻是不是真实的标准是客观实际, 即客观存在的事实。新闻报道中的事实, 是根据现实中的事实陈述出来的, 判断新闻报道是不是真实, 只能用客观中的事实去衡量。事实是检验新闻真实的唯一尺度。衡量文学作品是不是真实, 关键在于分析艺术形象是否符合社会生活 (包括现象和本质) 。作家取材于生活, 但塑造出来的形象比现实生活中的更高。没有人会因为在生活中找不到作家写的形象, 而去指责作家造假, 指责作品不真实。相反, 作家塑造的形象越集中、越典型, 人们感到作品揭示的生活越真实。

可见, 新闻的真实性与文学的真实性有着根本区别。穆青同志在《谈谈人物通讯采写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 就具体、生动、深刻地说明了新闻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区别。穆青同志认为, 新闻不能有任何虚构, 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是真实的, 新闻作品中所写的人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 是有通讯地址的, 读者可以和他们通信, 甚至可以亲自去访问他们;文学可以而且必须虚构, 它所写的人物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真人加以概括、集中而塑造出来的, 它所写的人物是没有通讯地址的。

四、坚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意义

明确了新闻真实性与文学真实性的区别, 有利于新闻工作者及广大网民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尤其是在自媒体时代的今天, 在人人都可以充当传播者的时代, 普通民众享受着传播技术带来的便利, 从传统的受众及舆论引导对象变成了积极表达意见、传播信息的主体。

第一, 只有坚持新闻真实性, 才能保证新闻取信于受众。受众的信任是新闻赖以生存的条件, 而受众只会相信真实的新闻, 拒绝假报道。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其名著《理想国》中指出, “上当受骗, 对真相一无所知, 在自己的心灵上一直保留着假象——这是任何人都最不愿意最深恶痛绝的。”[3]

第二,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才能正确发挥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在现代社会, 新闻是最大的信息策源地。重要的舆论问题, 大都是由新闻媒介提供推出的。所谓新闻一出, 舆论哗然。能产生推动或阻碍历史发展的重要变革的舆论, 几乎全由新闻媒介直接推出, 或者新闻媒介参与推出。在某种意义上完全可以说, 现代社会里, 是新闻决定舆论, 新闻直接从根本上决定舆论的形成和发展, 决定舆论的品质、形态和强度。因此, 必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才能保证正确地发挥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 否则, 就会导致误导, 引起严重的社会后果。

第三,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就是对历史负责。真实也是历史对新闻的要求。把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报道出来记载下来, 就是记录历史, 就是不可更改的历史记录。现在的新闻就是将来的历史。作为时代的记录, 新闻必须绝对忠实于事实, 以对历史负责, 对后代人负责。

第四, 坚持新闻真实性, 遵守法律法规。为规范大众传播的信息真实性, 制裁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 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 《报纸出版管理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 报纸开展新闻报道必须坚持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 不得刊载虚假、失实报道;报纸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因损害的客体不同而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则对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的处理作了规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 对互联网的传播内容进行了限制性规定。新闻工作者和广大网民应知法守法,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是法律法规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陆定一.新闻必须完全真实, 陆定一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2.

[2]杜勃罗留波夫.杜勃罗留波夫选集 (1) [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62.

[3]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

[4]穆青.谈谈人物通讯采写中的几个问题[A].穆青论新闻[C].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M].

[6]蔡铭泽.新闻学概论新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8.

[7]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2.

新闻真实中的文学性 篇2

专业论文

从报道中的大学生形象看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从报道中的大学生形象看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关键词]大学生形象;新闻写作;真实性原则

近年来,大学生的形象已经从纯洁的象牙塔上逐渐的下滑。大众翻开报纸,打开电视和网页时,大学生心理疾病、大学生自杀、杀人,女大学生从事不良职业等报道令人触目惊心。人们不禁要问:大学生怎么堕落成这样了?是大学生真的一夜堕落还是其中另有原因。本文将从新闻写作中的真实性角度分析关于大学生形象的报道。

一、对大学生形象报道概况

据观察,大众传媒中的大学生新闻报道以负面居多。用百度搜索大学生负面新闻32527条,远远大于正面报道的8058条。而都市报和网站中有关大学生的新闻报道最多,而广播和电视媒介则少涉及。同样,在国内三大门户网新浪、搜狐和网易上,像这样的新闻俯拾皆是:“女大学生替母还债开价2万以身相许”、“大学女生为何频频施暴”、“博士街头做乞丐”„„就是在新华网和人民网上也大量存在上述新闻。

二、对大学生形象报道的分析

生命是最宝贵的,有关轻生的报道当然会引起受众的关注。而关于大学生的新闻则是我国目前的舆论焦点。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伦森在谈到以前西方媒体时认为:媒体在维护偏见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制度化作用。媒体应该代表着社会的理性、正义和良知,但现在一些媒体的报道非但没有起到这些作用,反而在社会上传播着带有偏见和不理性的信息。

像关于大学生的话题之所以成为媒体追逐的热点,某种意义上讲,反映了当今媒体迎合大众的媚俗心态,很多新闻报道都是以猎奇的甚至幸灾乐祸的眼光来对大学生的行为评头论足的。媒体对大学生个体自杀事件的报道中,刻意突出大学生这一群体概念,是因为大学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与警觉,对于媒体更容易形成“卖点”。所以媒体愿意推波助澜,但大学生恶性行为的发生只是一种个别现象,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占全国大学生人数的比例很小,和其他群体概率相比并不高。但媒体这种过分关注、过分渲染往往让人产生以偏概全的印象。

三、根据典型文本分析,关于大学生形象的新闻报道的特点

1.在新闻题材上,选择报道内容,突出负面色彩

媒体多关注大学生犯罪、两性、自杀、失业„„而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等很少关注。可以发现,在校园新闻中,充斥媒体的是大学生自杀、大学生考试作弊、女大学生为筹学费跳艳舞„„

而在网络媒体中,这一比例更高。“Tom.com新闻中心”干脆将“迷失的大学生”设为专题。在该专题的首页上,“卖淫”、“浅薄”、“盗窃”、“吸毒”、“网恋”、“犯罪”、“失落”、“急功近利”、“迷茫”、“自杀”、“暴力”等十五个充满负面信息的词语竟成了宣传语。有些网络媒体更是拿“女大学生”大做文章。笔者在国内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中键人“女大学生”四个字,得到了8590000项结果。而在这些相关文章中,“女大学生”无一例外地被“着了色”:“com时代女大学生的‘新潮生活’”、“女大学生卖淫惹谁了?”、“当代女大学生性和行为心态录”„„在这些报道中,“女大学生”这个本属中性的词语已经多了一丝暧昧的味道。

2.在新闻采访报道上,缺乏人文关怀

对于负面的社会新闻,媒体往往缺乏人文关怀,虽然保证了其客观性,但却忽视了对死者的关心和对其家人的尊重。同时有业内人士认为,大学生负面新闻多,是由于大学是一个信息集散地,大学生相对无组织性,坏消息不胫而走,纸包不住火,媒体在发掘大学校园的负面信息时较为方便。

3.在新闻编辑上,过度渲染,肆意炒作

由于非正面新闻天然具有猎奇性,轰动性,新鲜性等新闻价值,可以迎合受众的本能兴趣,因而往往成为他们的首选。于是,在新闻题材和新闻内容的选择上,他们往往突出负面色彩,在对新闻的编辑上,更是极尽渲染炒作之能事,采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巨幅凶杀图片、相对集中的版面安排,以便制造轰动效应,达到文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这在对大学生新闻报道的内容的选择上可以说是体现得淋漓尽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致。

四、解决方法:运用客观和公正的报道原则

所谓客观报道就是指新闻报道要忠实手客观事实,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去反映和报道事实。不要将观点与意见与其混同。要交代清楚事实出处和消息源;报道中不要夹带个人的感情色彩和偏见;全面的报道事实,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

根据美国自由论坛主席Charies L.Overby提出的“新闻公正性公式”――“准确+平衡+全面+客观+伦理=公正”,平衡是确保新闻客观公正的一个重要因素。平衡手法所追求的目标,是更准确地反映事物及其内外联系,是表现令人更加信服的倾向性,是将倾向性于全面、客观、公正之中。专挑大学生的阴暗面,报道大学生负面新闻,这样显然不能反映大学生的真实面貌。

媒体不应该总拿大学生来吸引眼球,消费大学生的公众形象,以至淡化专业精神和社会责任。媒体从业者需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作文章。维护真实、客观,保障社会公德。正确的做法是采用平衡手法,即在报道大学生的缺点和弊端的同时,突出反映大学生的主流面貌,如大学生科研的最新进展。大学生创业基层、大学生的思想新面貌,这样媒体中的大学生形象才会全面、真实。

(编辑/李舶)

新闻视野中的报告文学 篇3

不过,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曾经风光一时的报告文学却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其影响力亦在逐渐减弱,以真实性为根本原则的报告文学创作领地正在缩小。“报告文学在贬值”——这似乎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的共识。2003年在《当代》杂志引起了一场“报告文学是否死亡”的争论,在推出《中国知青终结》的“编者按”时,隐约地预示了报告文学的黯淡前景。

造成报告文学风光不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方面来说,文学的“边缘化”是首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下降,受关注的程度和影响力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媒体将大量的篇幅给了财富人物和娱乐明星,关于文学的报道越来越少。另外,媒介的多样化和现代化使人们得到了更多的宣泄途径和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少传媒为了迎合受众探寻事实背后真相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知情权,都挖空心思地在真实性上做文章,这无疑对报告文学过去那种“独霸真实”的状态构成了严重威胁。再有,就是新锐媒体的冲击。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视和电脑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这种集声音、画面于一体的大众媒体以其直观性、形象性迅速占领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接受信息时不再受文化程度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上网、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多,读书、看杂志的人越来越少。

当然,报告文学衰退的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自身。在金钱(包括利害关系)的驱动下,一些作者打着“报告”的幌子大行“文学”之实。既可利用“报告”的真实性、权威性欺上瞒下,从中捞取诸多好处,又可利用“文学”的艺术性推卸虚构的责任。“报告”的少,“文学”的多,是假“报告”之名,行“文学”之实。像这样放弃了自己的写作立场和社会责任感的报告文学作品和作家,必然会被读者遗忘,甚至抛弃。

以社会生活为参照,报告文学发轫于社会批判意识;以意识形态为参照,报告文学是介于“两种真实”之间的审美情态;以文学背景为参照,报告文学是兼具新闻特质的复合型文学样式。真实是报告文学的本质特征,新闻性的绝对地位使得报告文学离新闻更近,它不曾也不能割断与新闻母体之间的联系。因此,将报告文学定位为新闻体裁,使其回归本位,会更有利于报告文学的健康发展。

报告文学的新闻性使它一定要坚持和坚守真实性。报告文学作家黄钢认为,报告文学的“新闻性至少可以涉及到两点,第一是具有报道的价值;第二,接着就涉及到真实性的问题”(《试谈报告文学》)。对事实的尊重是报告文学的基础和生命。

同时,真实性也是报告文学的优势之所在。报告文学首先是“报告”,它时刻关注社会民生、关注现实的重大问题,直面社会生活的矛盾冲突,关怀百姓大众,给人无可替代的新闻真实感与纵深感。夏衍说过:“报告文学不但不能虚构,我认为,甚至连夸张也是不允许的……作者如果认为写报告文学有困难,可以写小说,绝不应该在报告文学作品里弄虚作假。”①可见,报告文学要求作家必须忠实地描述当前正在变化着的事件和人物,它应该甚至必须具有独立的审美品格和社会功能,必须像新闻一样真实,才会获得感人的力量。经典报告文学家基希说:“真理是艺术最上乘的原料。”瞿秋白的《赤都心史》、《饿乡纪程》,夏衍的《包身工》等中国报告文学的奠基作之所以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就是因为其材料和描写的绝对真实性。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穆青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黄宗英的《大雁情》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经典报告文学,也都做到了绝对真实。

就像真实是新闻的底线一样,真实也是报告文学的底线。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指的是事实的真实,是可以经由实际验证的事实真实,而不像小说创作中要求的那种“艺术的真实”,即那种虽在情理中,事实上却不一定存在过的“艺术真实”。报告文学离开了新闻的这种事实的真实性,它的文学性就没有了立足的基础。事实的真实性要求,对于报告文学创作来说是一个基本的原则,不能有任何的突破。

报告文学对新闻真实性的接纳与对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有效吸收,是它在新闻和虚构文学之间的空白地带建起了独立营盘。较之于其他文学样式,报告文学在反映和揭示现实生活,尤其是反映时代和社会变革等方面所能达到的广度、深度方面,均具有不同于小说的独特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体验,能更充分地满足读者阅读与审美的需求。人们渴望认识一个真实的世界的心灵需求,使读者对报告文学这类非虚构性作品的阅读兴趣远远超过阅读小说。只要回想一下近些年出现的陈桂棣、春桃的《中国农民调查》,邓贤的《中国知青终结》,赵瑜的《马家军调查》,胡平的《禅机》、《美丽与悲怆》,邢军纪的《第一种危险》,徐刚的《守望家园》、《国难》,卢跃刚的《大国寡民》,何建明的《落泪是金》,王宏甲的《中国新教育风暴》等作品,自然会有深刻的感受。

报告文学是知识分子独立表达自己社会见识的手段和方式。鲁迅《论睁了眼看》写道:“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倘使并正视而不敢,此外还能成什么气候。然而,不幸这一种勇气,是我们中国人最所缺乏的。”这也正是报告文学之所以有生命力,之所以受到读者喜爱的原因。

我们的时代需要严肃的、有深度的报告文学,我们的时代更需要勇敢、执著的报告文学作家。就像巴克指出的那样,“这正是把赤裸而且严肃的报告装入紧密的形式的成熟时期,这正是要求作家去即时报告那在今日和明日之间用影戏般的速度变化着世界面貌的世界的时代。正是报告文学的时代”。②

注释:

①河北师大中文系写作教研室:《报告文学三十年》,《河北师大学报》,1979(4)。

②王荣纲:《报告文学研究资料选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新闻真实性 篇4

※新闻真实性是新闻理论的基础,随考的不多,但基本概念要熟练掌握哦!真题链接: 05年辨析题:

新闻报道不能只反映事物的现象,而必须体现事物的本质与主流,片面的偶然的现象不是真实的,只有事物的本质才是真实的。

06年论述题:

结合实际论述我国新闻报道中失实现象的种类并分析其原因。09年简答:

如果新闻记者总是担心新闻失实而犯了诽谤罪,那他就不会发挥应有的新闻自由和监督政府权,甚至在恐惧中丢失自己的权利。

一、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含义

(一)含义(06简述、李P172)

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的事实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准确度。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具有两重含义的。

第一重含义:每个单篇的新闻报道必须完全符合新闻事实。就是要求单篇新闻报道做到准确。

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具体要求:首先,所报道的具体事实要准确无误,五个“W”要完全真实可靠,不可虚构、捏造。其次,所涉及的概括事实也必须真实,能准确地、客观地反映被概括的事实的全貌,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第二重含义:要求每个新闻机构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连续不断地新闻报道,向人们呈现一幅现实社会的真实图画,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即要求整个新闻报道做到全面的反映,能真正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录。

这两种真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不能割裂,也不能混同。前者为狭义真实,即单篇报道的真实;后者为广义真实,即整个新闻报道达到的真实。每一个单篇报道都达到狭义真实是新闻报道在总体上达到广义真实的前提,没有狭义真实,就没有广义真实但是,所有的单篇报道都达到了狭义真实,并不等于就做到了广义真实。仅有事实准确还不够,因为它可能是片面的,而不能给人们展示整个社会的真实画面。广义真实要求在事实准确的基础上做到全面,否则人们仍然有理由批评报道不真实。

(二)关于新闻真实性的错误认识

1、“本质真实”论 ①有人认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要求的新闻真实,不能只停留在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还有反映事物的本质,因此,在新闻报道中,要抓住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反映事物的发展规律;

②有人认为,“本质真实”是无产阶级新闻报道的特色,只有用正确的政治立场报道和分析事物才能做到真正的真实;

③有人认为,为了表现“本质真实”,应该在新闻报道中舍去假象、偶然性的事实,而用真像、必然性的事实。

分析:我们不赞成“本质真实”的观点,因为“本质真实”的主张不符合新闻工作的特点,在理论上是不科学的,在实践上也被证明是无益的。

第一,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是对新近发生的、有传播价值的事实迅速作出符合事实真象的报道,而不能等到对事实的本质和规律认识清楚以后再去报道。对一个事物本质的揭示,是通过对一个事物多方面的现象加以研究、分析以后才能认识到的,绝大多数的新闻报道都不可能在一个事实发生以后立即通过对多方面现象的分析而揭示其本质;同样,对事物规律的揭示,也是在一个事物经历了较为完整的发展过程以后才能完成的,如果等到事物运动完成以后再去报道,那么,新闻就将成为历史了。因此,要求一篇新闻必须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否则就是不真实的看法是不符合新闻工作的实际的。

第二,判断新闻报道是否真实的标准只能是现实中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而不是报道者所持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

第三,判断新闻报道是否真实,并不取决于所报道的事实本身是真相还是假象。因为假象也是作为一种事实而存在的,新闻报道如实地报道了这种事实,就新闻报道来讲,它仍旧是真实的。如果我们硬是要要求每个报道者在每次新闻报道时都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随时去揭露假象,否则报道便是不真实的,那实际上是在取消新闻报道。至于以偶然性还是必然性的事实去作为衡量报道是否真实的标准,则更不可取,不仅偶然性的事实本身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且往往是具有极高新闻价值因而被大量报道的事实,如果说对这样的事实进行的报道是不真实的,更是违背了新闻工作的常识的。

第四,要求新闻报道做到“本质真实”,在实践中常为主观主义的新闻报道大开方便之门。尽管任何事物的本质都是客观的,但因为“本质”是不可能用感官直接感觉到的,它是人们认识的结果,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本质”带有主观色彩,常常会被人作任意的解释,致使有人会把主观需要当作本质,把符合这种主观需要的看作是“本质真实”的。

第五,“本质真实”的提法本身也是不科学的。因为任何事物只有现象才是具体可感的,而本质则是抽象的,对于本质的把握是通过对具体可感的现象加以归纳、演绎所得出的认识的结果,这种认识只存在着正确与不正确、深刻与不深刻的区别,而不存在真实与不真实的问题。鉴于把“本质真实”作为衡量一篇新闻报道是否真实的标准的主张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因此,有人又主张“本质真实”是对整个新闻报道的要求,而且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应该说,一个传播媒介在一段时期的整个新闻报道不仅可能,而且应该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只要它准确地报道每一个事件,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本质”就会自然地被揭示出来,正如马克思所说:“只要报刊有机地运动着,全部事实就会被完整地揭示出来。”被完整揭示出来的全部事实当然就包含着有关这种事实的本质认识。但是,不能把揭示事物的本质当作整个新闻报道的出发点,而应该看作是真实的新闻报道的自然结果,因为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而不是相反。应以十分明确的“准确”和“全面”的概念来作为衡量新闻报道真实与否的标准,以“准确”来衡量单篇新闻报道,以“全面”来衡量整个新闻报道。“宏观真实论”

2、“合理想象”论

合理想象是指记者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没有采访到的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将其作为事实来报道。

主张合理想象论的观点认为,记者不可能对事件和人物的细节都一一采访到,写稿时他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细节进行“合理”想象,并认为这种做法对新闻报道来说是合理的。

实际上,合理想象的观点是主张在新闻报道中可以用文学的虚构手法,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新闻报道特定的真实性要求。新闻报道是必须以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事实为依据的,而不允许以推测和想象为依据,尽管这种推测和想象从逻辑上是“合理”的。因此,“合理想象”论是违背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的错误观点。

3、“有闻必录”

“有闻必录”是早期西方新闻学中一种关于真实性的观点。

第一种:认为只要听见某人讲过或见之于某种材料的事实或者情况,新闻传播媒介就可以加以报道,至于所报道事实的真实性,报道者可以不承担责任。

第二种:认为新闻传播媒介不应该以本身的利害关系和主观因素来取舍新闻,而应该尽可能将所得到的重要的新闻如实刊登出来。

分析:如果按照第一种表述的意思,所谓“有闻必录”表面上似乎是主张新闻的真实性,但是由于对真实性无严格要求,所以容易适得其反。如果按照第二种表述的意思,所谓“有闻必录”似乎主张抛开新闻传播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立场甚至主观感受,完全按照新闻价值来报道新闻,事实上完全做到这一点也是不可能的。

无论按照哪一种解释,对于“有闻必录”应该做出“一分为二”的分析。一方面,这种观点主张“录”必须有所“闻”,符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新闻传播者利用这个口号作为揭露反动统治的掩护,发挥过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这种观点主张“有”闻“必”录,否认了新闻传播者对于新闻事实的倾向性和选择性,采取对新闻的真实性不负责任的态度,成为虚假新闻的庇护所。因此,在新闻真实性的问题上不宜提倡。

补充事例:

2003年《青年参考》的一篇关于大学生卖淫问题的报道招致激烈批评。辩护者的主要理由是,该报道是真实的,因为报道以实地采访为依据,“8%-10%”的大学女生卖淫,“25%”的大学女生做三陪等情节更是一个口述实录。其报道是有来由的并非存在捏造,该报道就无可厚非。

辨析:记者是生活的记录者,记录是记者不可剥夺的天赋权利。但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只有权利没有义务或者权利重于义务,就会完全背离维持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最基本的自然法则。对记者来说,与记录的权利是相对应的义务就是判断。毕竟生活是复杂的,记者看到的、听到的往往也是复杂的,往往可能只是表象,甚至可能是假象。这就要求记者对他所要记录的各类现象进行判断,而不是有闻必录。如果把新闻真实、新闻自由等同于“有闻必录”,必然的归宿就是把严肃的新闻降低为流言蜚语,甚至降低为造谣诽谤。该报道的记者则是客观上用笔“谋杀”大学女生的集体名誉,使她们几乎每个人都背上了难以洗刷的嫌疑和耻辱---用一个未予证实、道听途说的“8%-10%”、“25%”。

另外,这名记者根本就没有隐匿权意识,为了证明自己的报道有依据,而将新闻线索提供者的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上和盘托出,使完全无辜的新闻线索提供者不得不承担完全没有必要承担的巨大风险。其轻诺寡信、惟我中心的实用心态,其对人的权利的模式、对人的命运的漠视,已经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

诚然,新闻工作者必须固守新闻真实、新闻自由的原则,但其尤其需要固守人道的原则。以人道关怀为最基本的判断尺度,对生活的记录才会是公正的,才能建筑新闻真实、新闻自由的大厦。没有人道关怀,新闻真实、新闻自由必然要蜕变为一种绝对权力。先做人,再做记者。

(三)新闻报道真实与文学真实的区别

新闻报道和文学都以社会生活为反映对象,都要求作出真实的反映,但二者真实的含义是不一样的。首先,从反映方式上看,新闻报道是再现社会生活,因此,要求它准确、全面地把社会生活中的实情报道出来,它的报道必须是实有其人,实有其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决不允许虚构和“合理想象”。而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表现。文学在反映社会生活时,是建立在作家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的基础上的。作家可以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通过对大量生活现象进行概括和归纳,创造出可以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具体的艺术形象。

其次,从人们对二者真实的要求看,人们要求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可靠。这种要求是和人们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目的直接相关联的。人们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目的,就在于要了解环境变化,消除或者减少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并根据对环境变化的认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如果新闻报道不可靠,则会增加人们的不确定性,而导致人们行为的失误。因此,人们是从实用的、直接的功利目的的角度来要求新闻报道的。而人们对文学的要求则是真实可信。

第三,从二者力求达到的真实的高度看,新闻报道要求达到的是生活的真实,只要它对生活的反映是准确、全面的,它所报道的是与生活的情景完全相符合的,它就达到了真实的要求。而文学则要求达到艺术的真实,它不必和生活中的情景完全相符。

二、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一)真实是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品质(李卓均P181)

人类社会新闻现象的产生,是基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不论是人类初期的新闻活动,还是我们今天的新闻活动,都是为了了解环境的变化,以使人们能够在环境中有效的生活。不管人们对新闻如何定义,都无一例外地强调新闻或者新闻报道的基本内容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新闻报道报道客观存在的事实,以满足人们了解环境变化的需要,这是新闻活动的最主要任务和最根本的特点,也是新闻活动,乃至新闻事业所以产生、发展的基础。新闻报道如果不能真实地报道客观存在的事实,便无法使人真实地了解环境,而不了解环境,人们就无法在环境中有效地生存,这样,新闻报道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了。真实地进行报道是新闻报道赖以存在的基础,新闻报道的其它诸种功能和作用,如引导舆论的作用,宣传教育的作用,知识和娱乐的作用,等等,全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二)新闻传播事业必须真实的原因(蔡156)

首先,从新闻与事实的关系来看,新闻是新闻传播媒介传播的有关新近发生的事实信息。在事实和新闻之间,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本源的东西,是起决定作用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是对事实的反映。因此,新闻必须真实地报道客观事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其次,从人的认识过程来看,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但是,这种反映是主动的、不断深入的。因此,新闻传播事业不仅要真实地反映实际,而且要能动地指导实际;不仅要反映事物的个别方面,而且要反映事物的总体;不仅要反映此事物,还有反映其与他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样,就使得事实与新闻之间出现了复杂的联系,也使得新闻真实性问题呈现出多种层面。

再次,从新闻传播媒介与受众的关系来看,受众了解和接受新闻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外界的新情况,以求得生存和发展。新闻传播事业的优势在于能够大量地、迅速地、及时地满足受众对于信息的各个方面的需求。如果新闻传播的是虚假信息,必然会失去对媒介的信任,媒介的公信力下降。

(三)坚持新闻真实性的极端重要性(李良荣P230)

我国新闻事业之所以要特别强调新闻的真实性,是出于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崇高责任感。

1、坚持真实,才有助于党和人民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2、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坚持真理,我们的宣传报道才会有力量,人民才会跟着党走。

3、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切实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才能使党和人民心连心。

4、只有坚持真实,才能是我们的新闻事业取信于民,赢得人们的尊敬和信任。

5、只有坚持真实,才能“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营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良好国际氛围。

三、新闻真实是相对的

(一)新闻真实受到各种自然制约(陈力丹P64)

1、新闻只能选取很少的事实加以报道,因而媒体呈现世界的真实程度是有限的

传媒并非人们所说的,是一面反映世界的镜子,按照世界本来的多样性反映社会现实。(新闻报道不是太阳,不可能普照大地,把一切都照亮,让人们把一切都看清;它只可能成为探照灯,照亮世界的最新变化和人们最关心的事情。)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传媒报道的新闻只能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一些事实因为被媒体关注而得到放大,另一些事实则因为没有被媒体关注而销声匿迹。“媒介世界”和“现实世界”并不等同。我们在很大程度上生活在媒介世界里。例如,各类盛大的体育赛事的报道。

2、新闻工作面临的基本矛盾:具体事件的纷繁复杂与新闻报道不可避免的简约,因而,具体新闻的真实,只能表现为一个认识过程

显然,在所有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新闻真实具有共同的特点:事实本身在发展,人们对这个事实的认识也在发展,人们对事实认识到什么程度,新闻才可能真实到什么程度。例如,某空难的报道,细节上一开始的死亡人数和事故原因都只是估计,与后来的真正的结果有所处入,然而,几乎没有人会指责这样的报道“失实”。

3、新闻是否真实还取决于接受者的认同

前面是从传媒和具体报道者的角度来说的,此条从接受者角度来看新闻真实。

我们生活中有一句话“信不信由你”,真实的效果是通过传受之间的关系来完成的,传受双方彼此信任,受方就会认为是真实的,否则相反。在新闻报道中也有这样的情况,你的观点跟我的对立,你报道的事实我总会认为不够真实。或媒介本身的公信力不高,受众对其报道的新闻也持怀疑态度,认为其不太可信。例如,2003年4月1日,网络媒体首先报道了张国荣自杀一事,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怀疑它的真实性。

4、选择事实时的文化背景、现实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使得真实性难以被完全确认

作为对新闻的价值判断,新闻真实受一定文化、价值观、制度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作为主导信息系统运行的传媒,其本身处于特定的社会大系统内,必然会受其他系统的影响。1958年的“浮夸风”。在新闻实践中,这是一种由特定的制度性指导思想带来的体制性失实,反映了新闻真实在价值判断上的相对性。同时,新闻传播是一种选择的艺术,在无限事实和有限梁道的矛盾中,选择是一种必然。要选择,就要有一定的标准,而标准的形成是历史的、文化的、利益等的诸因素交杂的产物。

5、传播符合表达意思的有限,使得新闻接受者对真实的理解也会发生差异

(二)新闻真实性原则与拟态环境

拟态环境是由传播者来构建的,同时传播活动是双向的,它是以受众为存在的基本前提,所以拟态环境也需要受众的解读。传者一方面要考虑选择什么事件作为新闻报道,另一方面要考虑用什么方法、什么时间报道,这直接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接受程度,更关系到受众对信息的解读:若受众对拟态环境的解读和自然环境最大程度的相似,则认为此新闻具有“真实性”;若与自然环境有较大偏差,则对真实性产生怀疑。影响新闻真实性的因素:

新闻真实是相对的,非纯客观的。真实性常常受记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会因记者的阅历、文化素质、思维方式等而使信息得到不同取舍和解读,使其与客观真实有所出入,这赋予了新闻一定的内涵和精神,因此实际中,新闻真实不仅取决于事件真实存在与否,也取决于传播方法,即对拟态环境的构建。

四、新闻失实的表现、原因和对策(蔡162)(06论述;联系看“新闻道德”)

(一)新闻失实的表现

新闻失实,又叫假新闻,从广义上说是指新闻传播者和新闻传播媒介由于不能正确的反映客观现实世界的真实面目,而造成的对客观现实世界的虚假反映。从狭义上说,是指某一篇新闻报道中的事实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的情况。

新闻失实可分为故意失实和非故意失实两种类型。所谓故意失实,是指由于新闻工作者的思想品质低劣,或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凭空捏造事实或歪曲事实,制造假新闻。这是新闻失实中影响最为恶劣、后果最为严重的一种。所谓非故意事实,是指由于新闻工作者作风马虎、知识水平不高或工作经验不足(新闻和文学的区别)而造成的虚假新闻。

新闻失实的表现大致有以下六种情况:

1、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2、添枝加叶,层层拔高。其在现实生活中确有其事其人,但出于需要而往往拔高或贬低。例如,对先进人物的报道,批评报道中写的坏人坏事。

3、移花接木,偷梁换柱。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往往把过去的事实和现在的事实相混淆,或者把众人的事实和某个人的事实相混淆,把彼人和此人的事实相混淆。

4、道听途说,捕风捉影。

5、不懂装懂,因果不符。

6、装神弄鬼,自欺欺人。

(二)新闻失实的原因

造成报道失实的原因是复杂的,并不仅仅在于新闻工作者的观念、素质、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更有着深刻的社会的、政治的原因。

1、由于党的指导思想和路线上的错误,会导致大面积、长时间的失实。体制失实。

由于我们的新闻事业是作为党的喉舌的,它必须无条件地不仅在思想路线上服从党的领导,而且在组织上也要绝对保证服从党的领导。党的是关键。若党的正确可引导、监督新闻事业进行真实的报道,但错误就相应的有失实报道。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是1958年的浮夸和“文革”中的造谣。

2、党风不正,个别领导人利益新闻报道为自己谋利。

3、有些新闻单位违背职业道德,不讲社会责任经济效益高于社会效益。

4、新闻工作者思想上存在着某些错误的认识。其一,认为凡是新闻都是宣传。

其二,思想方法上有片面性。一方面使我们看问题往往只看到事物的某一个方面—能证明自己观点的那个方面,而有意无意的忽视了事物的全部,造成报道失实;另一方面,片面性也导致看问题的绝对化而造成失实。

其三,搞合理想象。

5、新闻工作制度和新闻工作者的素质中存在的问题影响着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在许多新闻单位里,都以稿件的采用数作为评定奖金、提升工资和职称的主要衡量标准,这就很容易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滋生“上稿第一”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使得一些人只求上稿,而不惜弄虚作假。加之新闻单位审查制度又不严格。

(三)新闻失实的对策

对这种顽症,我们要从法律规范、工作制度、思想教育、舆论监督诸方面实施坚持不懈的综合治理,方有可能得以彻底根治。

首先,建立和健全保证新闻报道真实的法律规范,以保护坚持真理、坚持真实报道的新闻工作者,对造成新闻报道严重失实的有关人员要处以重罚,必要时要予以法律制裁。对提供假材料、假报道的人,要追究法律责任。

其次,新闻单位应加强工作责任制,对可能造成失实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凡有失实报道,均应毫不掩饰地在原版、原位臵及时更正,并真实说明失实的原因,诚恳地作出自我批评。

再次,新闻工作者应严格遵守新闻工作职业道德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第四,加强社会舆论对新闻机构的监督,毫不留情地揭露从事不真实报道的新闻机构,使之处于广泛的社会舆论的压力之下。

第五,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保证新闻事业能够按照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新闻工作的客观规律,大胆负责地、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改变对新闻报道“一次完成”的老观念,提倡多采用连续报道、多方位的报道、不加评论的客观报道,通过新闻机构的有机运动,把全部事实完整地揭示出来。

各个新闻机构应自觉接受上级党组织的领导,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还要加强新闻机构自身的横向监督,开展报道真实新闻、善尽社会责任的良性竞争。

上一篇:英语句式的多样性下一篇:产业联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