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工业园区

2024-07-15

曹妃甸工业园区(精选九篇)

曹妃甸工业园区 篇1

一、生态工业园区是工业园区的发展趋势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 它是通过模拟自然系统建立产业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 构建园区内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工业链网关系, 形成互惠共生的工业生态系统, 从而实现资源和能源利用最大化、废物产生最小化,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关系。生态工业园区是工业园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按照唐山市委、市政府的要求, 经认真研究, 曹妃甸新区确认了“工业区、城市、农业区大循环”试验示范模式, 其规划目标为曹妃甸新区将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 按照技术一流、规模一流、效益一流、生态一流的要求, 建设形成以钢铁、装备制造、石化、电力能源和物流等主导产业为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和以生态城为代表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体系, 实现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将曹妃甸逐步建成依托京津冀, 服务环渤海, 面向世界的国家级临港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二、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建设曹妃甸生态工业园区

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 是人类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构建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经济形式, 并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去。循环经济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持续消费融为一体。具体经济活动通过企业、区域和社会3个层面实现。

曹妃甸循环型产业体系以产业协调发展和建设新型工业化为目标, 分别以生态农业、循环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核心, 最终形成以钢铁、装备制造、石化、能源和物流等五大产业为主导, 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为两翼, 建材、环保和生态农业为支撑的十大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实现曹妃甸新区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如钢铁工业为下游装备制造提供优质钢材原料, 配套的焦炭装置实现钢铁和煤化工产业的耦合, 副产的焦炉气、苯、焦油、硫磺等作为石化工业的原料;钢铁废渣作为建材原料。化工产业在内部打造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三化合一”循环产业链的同时, 煤化工与钢铁工业配套的焦化产业融合总体设计, 吸纳钢铁工业的副产品为原料, 积极延伸发展化工新材料产品, 为装备制造制造工业提供原料, 为生态农业提供有机肥料和农膜等农资产品;采用先进的IGCC煤气化和发电结合技术, 在提供化工原料合成气的同时, 联合循环发电。

三、曹妃甸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路径

(一) 建设曹妃甸生态工业园应遵循的原则

1、生态效率原则。在园区布局、基础设施、建筑物构造和工业过程中, 应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在建筑材料、能源使用过程中, 鼓励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可重复利用资源。贯彻“减量第一”的最基本的要求, 使园区各单元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2、整体统筹原则。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必须考虑到各个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按照它们之间的联系, 统一筹划。

3、区域发展原则。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 科学合理地选择和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尽可能将园区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

4、高科技和高效益原则。大力采用现代化生物技术、节能技术、再循环技术和信息技术, 采纳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过程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 要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平衡。

(二) 曹妃甸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路径分为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次

第一, 企业层面。在企业层面, 重点是实施清洁生产, 最大限度的减少三废的产生, 在“钢铁、电力、石化”三大产业链内部企业, 实现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另外, 通过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废弃物的再资源化, 可以实现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友好, 实现企业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第二, 产业层面, 通过建设企业之间循环经济产业链, 实现企业间废物相互交换。曹妃甸工业区通过构建钢铁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装备制造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港口物流产业链, 从而使产业链之间相互制约, 相互依赖, 相互促进, 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 社会层面, 用生态链条将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行为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 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 力求资源和能源利用的高效化, 遏制资源浪费;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如果能再利用的力争再次使用, 能再资源化力争作为生产投入, 不能再利用和资源化的要做到使其无害化, 实现循环经济的“资源化”。实行可持续生产和消费,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 逐步建成循环型社会。

作为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大型工业基地, 曹妃甸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还需要政府积极引导、法律法规, 有效的驱动机制, 以及完善的信息支持系统和人才资金政策作为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苗泽华, 苗泽伟, 薛永基.生态工业园区理论与实践探析——以曹妃甸为例[J].生态经济, 2011 (4)

[2]张治学.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J].中国科技论坛, 2005 (10)

唐山曹妃甸工业区区域地质环境分析 篇2

唐山曹妃甸工业区区域地质环境分析

摘要:曹妃甸港是我国东部沿海长江口以北唯一在建的深水港.随着曹妃甸港口工业区的大规模建设的进行.一些前期未能预料的环境地质问题极可能给在建项目及今后港区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本文对曹妃甸工业区地质环境及不良地质作用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认为在唐山沿海经济开发中,必须正确认识和评价该地区的.环境地质问题,将防治和减缓灾害的发生作为今后的一项长期工作,纳入曹妃甸港口开发规划和管理体制之中.作 者:李琳    李昌存    LI Lin    LI Chang-cun  作者单位:河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期 刊:资源与产业  PKU  Journal:RESOURCES & INDUSTRIES 年,卷(期):, 10(1) 分类号:X141 关键词:曹妃甸    地质环境    不良地质作用   

曹妃甸工业园区 篇3

摘要:本文通过对曹妃甸工业区原土绿化植物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实地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黄蕦、盐蕦、柽柳、野花组合等植物等够在原土进行正常生长,可作为生物改良植物的首选,应用于曹妃甸工业区的原土绿化中。

关键词:曹妃甸;盐碱地;原土绿化;玫瑰;黄蕦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厅自筹经费项目“唐山地区盐碱地植物引种、驯化及应用”,项目编号“10227137”

中图分类号: S15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6.022

唐山地处环渤海湾中心地带,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在沿海各县,90%以上的土壤含盐量在0.4‰以上,加之地下水位高、水的矿化度高,栽植绿化植物成活率低。本文通过几种植物在曹妃甸工业区原土绿化的生长状况研究,筛选出具有一定景观效果的园林植物品种,以期为盐碱地区城市的生态绿化和景观建设提供更多的植物材料,丰富植物种类,也为唐山盐碱地区耐盐碱树种的全面选择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唐山曹妃甸地处唐山东南沿海,属东部季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大陆性季风特征明显,极端最高气温36.3℃,极端最低气温-20.9℃,多年平均气温11.4℃,多年平均降水量554.9毫米,蒸发量1800~2000米。地下水位11.5米,地下1.8米以上均为咸水层,年平均相对湿度66%,7月份相对湿度较高,为79%,11月份相对湿度最低为60%。

曹妃甸工业园区是在海域人工吹沙造地形成的陆域,从地表到地下70~120米深受海水浸泡,由于地表裸露,水分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全盐含量均接近或超过海水,土壤容重小,通透性强,漏水漏肥。

土壤为海底吹沙造地,盐碱程度20%以上,pH8.5~9.3。1/3的土壤为粒状沙土,1/3的土壤为泥状粘土,1/3的土壤为沙泥混合土,土壤瘠薄。土壤容重2.45克/立方厘米,土壤孔隙度11.90%,土壤渗透系数1.3×106~1.5×105厘米/秒。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黄蕦(毒蕦)、柽柳、芦苇、矢羽芒、金光菊、金鸡菊、大花秋葵、玫瑰。

2.2 研究方法

苗高:用钢卷尺测量,株高生长量为2012年6月1日和9月15日2次测量的差值。

生物量:取生长正常中等的苗木,用天平称根、茎和叶的鲜重,在80℃恒温干燥箱中烘干24小时后称其干重。

存活率:截止到2012年9月15日,各种植物苗子的存活数与开始调查时苗子总数的比值。

3 结果与分析

经室外调查,对比苗木栽植时的苗木规格,得出调查植物品种的生长量情况,结果(见表1)。生长指标测定时间为6月1日和9月15日2次,数值分别为2次测定结果的差值。

3.1 原土绿化中苗木高生长调查

苗高能够很好的反映苗子的生长量。根据调查(见表1),在曹妃甸工业区绿化应用的几种植物,苗高生长量较明显,柽柳和玫瑰的株高生长量分别为40.41厘米和36.68厘米,两者差别较大;黄蕦、金光菊、金鸡菊和大花秋葵的株高增长量均在14厘米以上,从高生长来看,各植物的生长量均较好,引进的植物玫瑰、金鸡菊、矢羽芒和大花秋葵与盐生植物黄蕦、柽柳和芦苇之间差别不大,说明其能够适应曹妃甸原土绿化,而金光菊较差,但也能正常生长并且开花。

3.2 原土绿化中各植物生长量调查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盐胁迫非常敏感,因此生物量变化可以作为评估盐胁迫程度和植物抗盐能力的可靠指标(Levitt,1980;Larcher,1997)。植物在盐胁迫下降低生长,一般认为是生理干旱,这是土壤中高浓度的盐降低了土壤水势的结果(武维华,2010)。还有两种解释(MunnS,1993):一是盐胁迫降低了植物的光合速率,减少同化率与能量的供给;二是盐胁迫影响某些特定的酶或代谢过程。原土绿化中各植物生长量状况(见表1)。由表可知,柽柳和玫瑰两个树种之间,在0.0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分别是24.56克和24.65克,结合高生长量,说明玫瑰在粗度生长比柽柳高,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黄蕦与金光菊、金鸡菊和大花秋葵相比较高,表现出极强的抗盐碱能力,在0.05水平上方差分析差异显著,多重比较差异显著。芦苇和矢羽芒相比差别不大,在0.0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

3.3 原土绿化中各植物苗木存活率调查

本实验的苗木全部在曹妃甸的原土上进行绿化,乡土盐生植物黄蕦、柽柳和芦苇的存活率均为100%,其他植物的存活率也都在90%以上,玫瑰的保存率达到98%,均表现出较强的耐盐碱能力。与乡土盐生植物相比差别不大,说明乡土盐生植物和引进的玫瑰、矢羽芒、金光菊、大花秋葵和金鸡菊都能作为曹妃甸原土绿化的首选植物,为其园林绿化提供可靠的数据。

4 结论与讨论

实践证明,利用生物改良,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曹妃甸工业园区属典型的盐碱土,它的建设把绿化放到首位,因此选择适应能力强的植物,以黄蕦、毒蕦、柽柳和野花组合的生物改良为首选,通过以上植物在各条主要道路的绿化,改良土壤状况。目前,通往曹妃甸新城道路两旁应用黄蕦和毒蕦绿化,一号路柽柳绿化,二号路、首钢北路、唐曹连接线、迎宾大道、经八路等道路应用野花组合绿化。因此,本研究对引进耐盐性植物为本地区的绿化提供技术支持,丰富绿化资源,为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马书燕,郭淑英,等.浅析黄蕦等在曹妃甸工业区的原土绿化技术[J].北方园艺,2012,(03):99-100.

[2] 毛建华,刘太祥.曹妃甸填海造地新陆地的土壤及其改良与绿化[J].天津农业科学,2010,(2).

曹妃甸工业生态园区发展规划研究 篇4

建设曹妃甸工业生态园区,就是将曹妃甸工业生态园区建设成为一个以可循环再利用的资源和环境为物质基础发展经济;以生态系统的生态链为模仿模式,构筑生产一消费一分解体系和以物流、能流、信息流的畅通为主线,优化物质代谢途径的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系统。

1 总体构想

维持工业生态园区生态系统所需要的大量营养物质和能量需要从系统外部输入,产生的大量废弃物也要输出或通过各种环保措施来分解,是一个不完全、不独立的开放系统。建设曹妃甸工业生态园循环经济系统,遵循三类三级模式,以物质、能量的再生循环为基础,通过信息、产品、服务的交流,有效地分享资源,寻求资源能源利用率的最大化,从而缓解经济、环境、社会间的矛盾,达到工业生态园区的协调发展。

1.1 发展目标

根据曹妃甸工业生态园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曹妃甸工业生态园区发展战略等资料,确定曹妃甸工业生态园区循环经济建设的初期发展战略。到2010年,建立以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信息保障体系为支撑的循环经济发展框架、循环经济物流与能流数据信息库和评价管理系统,基本建成曹妃甸工业生态园区循环经济实施框架。

1.2 实施途径

循环经济建设的途径分为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次。在企业层次,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实现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在区域层面,通过建设企业之间工业生态链或生态工业园区,实现企业间废物相互交换;在社会层面,通过建设静脉产业,实现废物再利用和再循环及产品消费过程中和消费后进行物质循环,倡导绿色消费、建立绿色社区,构建循环社会的基础框架。

逐步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有效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工艺,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审计和ISO14000认证,重点引进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企业,建成曹妃甸工业生态园区物流与能流数据信息库。

1.3 优先领域

1)尽快建设循环经济信息库与交换中心,实现能流和物流信息化管理,为企业、园区进行循环物质、能量的交换提供信息平台。

2)围绕先导产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鼓励低消耗、低污染和高产出产业发展,合理制定与完善产业规划方案。

3)以短缺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突破口,采取激励政策和强制技术标准为手段,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使用。

4)围绕先导产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鼓励低消耗、低污染和高产出产业发展,合理制定与完善产业规划方案。

5)以高能源消耗和重点污染产业为主要控制对象,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度,控制污染物排放。

2 曹妃甸生态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探讨

时代的发展,要求曹妃甸工业生态园区的发展模式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 “自然一产品和使用一再生资源”闭环式循环经济工业发展模式,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延长和补充产业链,实现工业生态化网络体系建设。

2.1 清洁生产推进规划

2.1.1 清洁生产推进目标

以生产规模大、清洁生产潜力大;环保管理体系较完善,技术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强、原材料和能源用量大、环境污染较重为原则,选择重点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计和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建立与认证工作。到2010年,曹妃甸工业生态园区开展清洁生产企业的比例达到65%,工业园区企业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认证率达到35%。

2.1.2 推行清洁生产要强化清洁生产意识

清洁生产摒弃了末端处理高投入、低产出、生产与环境管理分离的弊端,而是把环境保护与工业生产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优化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手段,减少废弃物的生成量和排放量,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1]。所以,为了在生态工业系统推行清洁生产,首先要加强企业领导的清洁生产意识,正确认识清洁生产对于我国生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正确认识清洁生产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使企业自觉实施清洁生产政策。

2.1.3 完善清洁生产立法

建立相应的生态工业发展法规或条例,为我国生态工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我国的环境管理政策法规尚不健全,有关清洁生产的规定多分布在其他相关法律规章中。另外,加入WTO以后,随着市场的全方位开放,许多原有的政策可能已经不适应 [2]。

2.1.4 清洁生产鼓励政策与保障措施

1)编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主要行业特别是原材料和能源工业规定推进清洁生产具体目标与要求,并将其列入环境保护计划和工业部门发展目标。

2)在制定产业政策时,把清洁生产作为工业生产的指导方针,鼓励资源节约、质量效益型工业发展,限制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工业发展。拟定产业管理规定和技术政策,要包含清洁生产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引导企业通过实施清洁生产,把环境管理与生产管理结合起来。

3)提高园区准入条件,拒绝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园区规划的项目进入生态工业园。积极引进综合利用工业废物的企业,制定并实行利用清洁能源、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清洁工艺与设备、清洁产品优惠政策。

4)排污费和环保专项资金优先用于开展清洁生产。金融机构政策性贷款,应对清洁生产项目给予倾斜。允许企业对实施清洁生产的固定资产投资实行加速折旧,提高企业清洁生产的积极性。

2.2 工业生态园区发展规划

曹妃甸工业生态园区的生态化作为发展循环型工业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在工业生产组织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

2.2.1 加强园区整体管理

园区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和发展战略。通过统一的物流、交通、能源、信息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整体运行效率。开展园区的ISO14001认证,建立事故应急系统,开展园区企业清洁生产审计,制定实施配套政策,提高园区整体管理水平。

2.2.2 提高工业园区发展协调性

完善产业链,着重解决核心产业群的资源再利用问题。建立园区与周边地区的资源和能源供应协作关系,保证园区物流和能流的畅通。

1)建立管理机构,完善决策机制。

成立曹妃甸工业生态园区领导小组,设立执行办公室,统一管理园区企业,制定园区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落实贯彻国家有关税收、财政政策,制定有利于园区发展的投资、税费优惠政策,为园区发展创造条件;建立起合理分权、权责明确、各负其责、相互制约、协调运转、科学管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和机制,鼓励公众参与,重大决策采取听证制度。建立信息公告制度,使广大公众能及时得到关于生态工业园区的信息,使公众参与得到保障。

2)构建信息平台,完善生态管理。

建立工业园区公众信息平台,整合园区有关生产、销售、资源、管理以及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信息。集成办公自动化系统、生态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公告系统,定期发布生态工业园区环境状况信息。

3)加强能力建设,完善支撑体系。

健全人才引进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利用国家开发曹妃甸的优惠政策,广泛吸引国内外高素质人才;通过竞争上岗,实行优胜劣汰。增加资金投入、创新研发模式、提高研发能力,加强与各相关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3 保障措施

3.1 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发展资金和人才

切实增加循环经济发展的投入,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积极支持循环经济项目申请银行信贷和国家专项资金,进行设备租赁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和上市融资。重视发挥人才作用,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用人机制,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培养循环经济建设所需各级各类人才。

人才是知识创造、传播和创新的主体,也是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形式得以持续下去的最大基础,循环经济的发展也是如此。因此,曹妃甸工业生态园区的循环经济若想快速发展,就必须要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对引进的人才,要在工资待遇、住房条件、科研设备及经费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使人才能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积极创造条件吸引省内外、国内外专门人才,加快培养与引进发展生态产业急需的科技创新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依靠企业自愿行为,按照市场规律,组织建设循环经济型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利于循环经济引进技术、人才和资金。

3.2 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搞好生态工业园的统筹规划

曹妃甸工业生态园区的整体定位是发展工业新城,即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统筹发展,二、三产业的统筹发展,工业和环境保护的统筹发展。为此,必须做好统筹规划。

进行合理的区域产业布局。在区域产业布局时,应推行“组链”和“补链”战略。 第二,构建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各项政策体系。借鉴高新技术园区的做法,完善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制定税收、信贷、进出口等优惠政策;提供产权、分配、劳动人事和社会保障等制度条件。同时,强化园区生态管理。园区管理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园区的生态工业特性,对现有或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区,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建设和管理,这也是衡量生态工业园区的一个重要条件[3]。

3.3 完善园区生态管理体系

建立曹妃甸工业生态园区的管理体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产品层次,要求园区尽可能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生态设计和环境标志产品要求,开发和生产低能耗、低污染、低(或无)污染、经久耐用、可维修、可循环和能够进行安全处置的产品;二是园区的企业层次,尽可能在企业内部实现清洁生产,同时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三是建立园区水平上的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废物交换系统。这样,通过企业和产品不同层次的生态管理,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提供保障。

3.4 拓展对外开放领域,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

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围绕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清洁生产技术与工艺、资源综合利用等,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利用产业导向和优惠政策,鼓励外商投资高技术、污染防治、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鼓励外商设立生态经济研发机构,积极开展有关项目的合资合作。

参考文献

[1]董莉,彭永芳.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模式发展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6(10):285-287.

[2]王蓉.起草《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城市条例》的基本考虑[J].法制与管理,2004(4):12-16.

曹妃甸工业园区 篇5

一、曹妃甸钢铁电力园区概况

曹妃甸钢铁电力园区位于唐山南部沿海、曹妃甸工业区西部, 规划范围总面积39. 2 平方公里。该园区是曹妃甸实施循环经济和推行清洁生产的核心区和先行区。重点构建以精品钢铁项目为龙头的“钢铁———深加工———建材”循环经济产业链和以海水冷却火电项目为龙头的“火电———海水淡化———浓海水制盐———盐化工制碱———废物资源化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主要发展钢铁、电力、海水淡化、钢铁加工配套、废弃物综合利用、新型建材等产业, 打造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新型工业园区。

二、曹妃甸钢铁电力园区发展清洁生产的有益经验

( 一) 园区探索出一条内部强化与外部拓展结合的发展清洁生产的新路径。曹妃甸钢铁电力园区在清洁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一条单体企业内部控制与外部企业间循环产业体系构建相结合的清洁生产发展的新路径。具体做法: 一是企业内部强化环保监督管理, 加强污染全过程控制和治理, 把清洁生产理念渗透到作业施工的每个环节。二是通过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合理搭建, 实现企业间资源和能源的再利用、再循环, 为园区推行清洁生产打下良好的产业基础。园区通过壮大两大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积极引进与主导产业相配套的静脉产业, 重点建成了固体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体系和浓盐水综合利用体系。两大产业链条的建立使园区内企业间形成关系紧密的网状链接, 上下游企业间的依存关系为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再利用以及污染物减排提供了有利条件。使清洁生产理念从企业生产作业环节延伸至循环经济总体产业体系的构建中这一更高维度上。

( 二) 园区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清洁生产管理和保障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以及工信部《清洁生产“十二五规划”》, 园区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清洁生产管理和保障制度, 积累了丰富经验。

1. 建立并实施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强制审核机制。园区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的要求, 对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在生产中需要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 定期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目前园区已有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华润曹妃甸电厂、曹妃甸盾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西山焦化有限公司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

2. 指导和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清洁生产管理机制。首钢京唐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华润曹妃甸电厂、曹妃甸盾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等4 家企业分别制定了内部清洁生产管理制度, 对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和各生产作业部在清洁生产工作的职责和分工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为园区企业全面实现清洁生产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建立了清洁生产培训机制。园区定期邀请相关专家来园区提供技术支持和经验交流, 自2012 年以来, 共组织召开政府、企业、专家交流会3 次, 园区清洁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 三) 园区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园区内重点企业注重对清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 以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共计实施了29 项国家颁布的涉及钢铁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 实施率达100% 。该公司在2012 年组织开展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中, 共提出清洁生产方案116 个, 其中, 无低费方案106 个, 中高费方案10 个, 已全部组织实施, 已实施方案共计投资13576. 76 万元, 取得经济效益合计为21675. 67万元。华润曹妃甸电厂采用先进环保技术, 实现废水的“零排放”, 配备高效静电除尘器、低氮燃烧器, 烟气脱硝装置等先进的环保设备。该公司已完成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项目25个, 已全部组织实施。

( 四) 园区节能减排和废物利用的成果。2014 年, 园区能源消耗中燃料煤消耗量为904 万吨, 电力消耗59. 9 亿度, 水资源消耗量为1. 02 亿吨, 柴油消耗为0. 25 万吨,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为12. 2 吨标煤/万元。2014 年园区主要企业氮氧化物削减率12. 96% , 二氧化硫净削减率5. 44% 。园区本着开源节流并重, 循环利用的节水总体思路, 合理利用水资源,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降低水资源消耗, 吨钢耗新水达3.84m3/ t, 水重复利用率达98% 以上, 达到行业领先水平。2014 年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约612 万吨、综合利用量612 万吨, 综合利用率100% , 园区工业余热利用率将达到100% 。

三、共生型产业园区发展清洁生产的路径及实施策略

( 一) 共生型产业园区发展清洁生产的路径。把工业企业集中到工业园区的最初想法是在20 世纪初期作为一种规划思路提出来的, 二战以后发展工业园区逐步成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继而成为很多国家的发展战略。我国已建成的产业园区主要为共生型产业园区。曹妃甸钢铁电力园区是在产业共生理念的指导下合理谋划、建设布局的典型共生型产业园区。该园区发展清洁生产的有益经验对探索共生型产业园区发展清洁生产的路径选择及实施策略有较大帮助作用。

传统清洁生产理念认为企业是消耗资源、排放废物的直接主体, 故清洁生产适用对象是企业。我国现行清洁生产法律即体现这一认识。清洁生产只能在企业内部封闭系统内进行, 然而大多数企业自体循环功能欠缺, 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很难自行利用, 吸收, 造成能源、物料的不当消耗, 污染物减排效果降低。区域清洁生产是将清洁生产和工业生态学理论相结合, 融入系统分析与集成方法, 将清洁生产的对象从以往单一的企业或技术拓展到产业系统、自然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共生园区清洁生产作为典型的区域清洁生产能有效利用企业间的共生关系, 实现能源、物料的循环再利用, 提升经济效益, 实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对实现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二) 共生型产业园区发展清洁生产的实施策略。

1. 完善统管与分管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体制, 提升园区清洁生产管理能力。各地清洁生产统管部门不一, 较多地方由工信部门牵头和综合协调。究其原因是多年来的清洁生产实践主要围绕工业企业进行, 而清洁生产的适用领域已拓展至农业、建筑等领域, 依然由工信部门统管, 不甚适当。应顺应大部制改革思路, 将统管职权交由环境保护部门统一行使。除此以外, 还应建立以环境保护部门为主导, 发改、工信、财政、国土、科技、农业等多部门配合的联动机制, 共同研究、协商、制定并出台专项资金、土地使用、税收优惠等方面支持清洁生产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清洁生产的推进对园区的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管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园区的管理能力可以用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率、是否编制园区循环经济规划、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知率, 循环经济信息平台完善程度和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完善程度衡量。

2. 严格执行强制审核制度, 探索园区审核方式新思路。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 对重点企业实施强制审核。自愿审核方式亦应受到重视, 园区应鼓励有条件进行清洁生产的企业主动参与审核, 并对审核通过企业给予奖励。结合共生型园区自身特点, 可考虑采用单体审核与系统审核相结合、以点到面的方式, 以对单体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为核心的同时, 将循环产业链条上的数家关联重点企业同步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对单体企业的审核应是全面, 综合性指标的审核, 包括原料的选择、使用、能源的消耗、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的投入和使用、污染物的排放等。对企业间清洁生产的系统审核, 重点涉及到能源、物料和废物的回收循环再利用。对园区内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绩效的评定不同于非园区的单体企业, 在考虑本企业取得效益的同时, 还要考虑到相关企业所产生的附带效益, 这部分应算作是清洁生产审核的绩效, 此种方式亦能较大提升园区清洁生产审核的效率。

3. 制定倾斜政策以突破清洁生产资金瓶颈。一是应健全中央财政清洁生产专项资金补助制度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制度, 加大对清洁生产的资金投入。《中央财政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申请该项资金的清洁生产项目有严格范围和条件要求且补助金额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20%或者15% , 该政策覆盖的企业面较窄且难以彻底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2015 年7 月17 日, 财政部以财建〔2015〕458 号印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该文件未将中小企业的清洁生产项目列入支持范围。2015 年9 月1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总规模为600 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该基金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尚不明确。建议调整和完善《中央财政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适当放宽适用条件、提高财政支持比例; 进一步明确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申请条件, 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的清洁生产工作。二是各省可设立清洁生产示范项目专项扶持基金, 每年由相关部门组织省内企业进行申报, 对省内清洁生产企业给予资金支持, 用于企业在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改造及设备引进等方面的资金再投入。三是各省可设立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园区建设专项资金, 支持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园区开展清洁生产调研和研究, 编制清洁生产发展规划, 推行清洁生产运行机制, 落实清洁生产规范要求, 推广清洁生产先进技术, 支持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园区清洁生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四是根据《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规定, 各地可提取排污费一定比例用于支持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对符合《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规定的清洁生产项目, 各级财政部门、环保部门在排污费使用上优先给予安排。

4. 在财税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相关部门可以考虑给予清洁生产企业以下财政支持: 一是建议对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认证的污染防治项目以及企业采用节能、综合利用等清洁生产技术进行技术改造的清洁生产项目, 应给予优先贷款支持; 二是建议对技术先进、发展前景好的清洁生产企业, 经过严格评估后, 按照项目发展情况和经济效益情况, 由省、市及工业区三级财政给予1 ~ 3 年的贷款贴息支持; 三是参照高新技术企业及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工作对清洁生产企业给予地方税优惠; 四是对技术先进的清洁生产企业, 争取参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 允许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给予减税、免税、抵税及税收返还的地方税优惠。

5. 政府应推行绿色采购。政府应身先士卒, 购买节能降耗的清洁绿色产品。可优先采购通ISO14000 系列认证的产品、清洁生产示范性企业产品、清洁生产审核达标企业的产品, 同时鼓励相关产业的下游关联产业消费绿色产品, 引导企业开展绿色生产, 促进绿色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

摘要:曹妃甸钢铁电力园区是典型产业共生园区, 其发展清洁生产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将清洁生产理念与产业共生理念的有机融合, 将清洁生产适用对象扩大至整个产业共生系统的有益尝试, 可有效突破单体企业自体循环的困境, 使清洁生产在更广阔空间发挥倍加效用, 实现区域环境的整体改善。宜从政府监督管理能力的提升、强制审核方式的创新、资金瓶颈的突破等入手。

关键词:清洁生产,产业共生,内部控制,强制审核

参考文献

[1]张璐鑫, 于红兵.产业园区的区域清洁生产浅议[J].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2, 7:90~92

[2]罗宏, 孟伟, 冉圣宏等.生态工业园区---理论与实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12~15

[3]周悦先, 高艳萍.区域清洁生产评价模式探讨[J].广州社会科学, 2009, 2:45~48

[4]曹永辉.工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机理与对策研究---以生态工业园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3, 9:945~948

[5]孙大光.浅论生态工业园企业清洁生产审核[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8, 1:13~15

曹妃甸工业园区 篇6

地源热泵的概念: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本项目热源为地下土壤,简称土壤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能,将低位能向高位能转移,以实现供热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其利用地层在一定深度下一年四季温度比较恒定,且具有热容量巨大、可以再生等特点,通过埋设在地下的换热管与土壤进行热交换,冬季把土壤中的热量“取”出来,供给室内采暖,此时地能为“热源”;夏季把室内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下土壤中,此时地能为“冷源”。

此外,冬季通过热泵把大地中的热量升高温度后对建筑供热,同时使大地中的温度降低,即蓄存了冷量,可供夏季使用;夏季通过热泵把建筑物中的热量传输给大地,对建筑物降温,同时在大地中蓄存热量以供冬季使用。在地源热泵系统中,大地起到了蓄能器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空调系统全年的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大大减少对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冷暖中央空调系统。

2 室内外计算参数

曹妃甸工业区属于东部季风区温带半湿润地区,大陆性季风特征显著,四季比较分明。在我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中,曹妃甸工业区处于寒冷地区。

图1给出了唐海县全年环境温度和环境风速的变化情况。统计结果表明,唐海县年平均气温为12.4 ℃,时最高气温为33.2 ℃,时最低气温为-14.9 ℃;日均最高气温为29.8 ℃,日均最低气温为-11.1 ℃。年平均风速为2.7 m/s,时最大风速为12.1 m/s,日均最大风速为6.2 m/s。

表1给出了曹妃甸工业区行政服务中心建筑的空调/供热设计参数。设计过程中所用到的相关建筑行业规范与标准如下。

曹妃甸工业区行政服务中心东邻纳潮河,西北和西南分别与新城南路、通勤路以及南一路中段相邻,总建筑面积为50 161.5 m2,共计分为10层,其中一层高度为4.5 m,其余各层高度为3.6 m。

冬季(120 d):设计采暖负荷热负荷指标为75 W/m2,热负荷为3 762 kW。夏季(110 d):设计制冷负荷指标为100 W/m2,制冷负荷为5 016 kW。

3 地下热响应实验结果

根据《曹妃甸工业区可再生能源资源评价及利用技术方案研究》报告中提供的数据,曹妃甸工业区内浅层土壤分为三个区:变温层、恒温层和增温层。变温层是指深度在15 m~20 m以上的土壤,其温度随地表气象条件(大气环境、太阳能辐射等)的短期变化非常明显;恒温层是指深度在20 m~40 m之间的土壤,其温度几乎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平均为13.9 ℃;恒温层以下为增温层(深度大于40 m~50 m)。经过实际测试,120 m双U形HDPE埋地换热器的单位井深换热量可取72 W/m,浅层土壤导热系数为1.75 W/(m·℃)。

4 系统设计总述

根据以上气候特征、建筑负荷特点等情况,提出以下两套设计比较方案:

方案1:完全地源热泵系统。

建筑完全采用“地源热泵机组+垂直地埋换热孔”的方式,进行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系统特点是完全依靠浅层地热能,与常规冷热源(冷水机组+市政热网)相比,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但存在地下温度场不平衡现象。

方案2:地源+海水源热泵系统。

采用“地源热泵机组+垂直地埋换热孔+海水源辅助”的方式,进行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在夏季,垂直地埋换热孔承担基础负荷,海水源换热器用来调峰(但海水系统优先运行);在冬季,主要依靠垂直地埋换热孔满足热负荷,但在供暖初期,可采用海水作为热源满足部分建筑热负荷。系统特点是充分发挥当地的冷热源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系统节能,且长期运行稳定性良好。

5 方案综合比较

1)初投资及运行费用比较。

该两个方案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如表2所示,其中初投资主要为热泵机房内设备的购置和安装、地埋换热孔的施工以及空调水井等费用,不含从热泵机房到建筑以及建筑内的二次管线及末端系统,具体见方案。运行费用为机组和水泵运行电费,不包含维护管理费用,电费按0.6元/(kW·h)计算。方案1、方案2以及采用冷水机组+市政热网的总费用比较见图2。比较可见,方案2具有明显的经济性,增加初投资的回收期为5年~6年。

2)结论及建议。

综合比较以上两个方案,建议采用“方案2,即地源+海水源热泵系统”。此系统同时应用了浅层地热以及海水资源,能够充分发挥曹妃甸工业区的地域资源优势,而且具有明显的长期运行技术经济优势,有望成为曹妃甸区域乃至整个环渤海地区在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方面的一个典范和亮点,对于区域可持续能源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和辐射作用。

摘要:对地源热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曹妃甸工业区浅层地源热泵系统方案,指出地源+海水源热泵系统能够充分发挥曹妃甸工业区的地域资源优势,而且具有明显的长期运行技术经济优势。

关键词:地源热泵,地域资源优势,初投资,运行费用

参考文献

[1]GB 50366-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S].

[2]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曹妃甸工业园区 篇7

据《曹妃甸港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思路》和《曹妃甸工业区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曹妃甸工业区初期 (2005~2010年) 年用水需求量为1.3亿m 3, 中期 (2 0 1 1~2 0 2 0年) 年用水需求量为2.21亿m3, 远期 (2021~2030年) 年用水需求量为4.8 3亿m 3。

曹妃甸供水规划为:以引滦入唐地表水为主水源, 桃林口水库为辅助水源, 同时采取海水利用、海水淡化、污水再生利用和雨水收集利用多途径开源措施, 来保证生产、生活用水。通过陡河水库调节计算, 得出引滦入唐供水系统向曹妃甸工业区的可供水量:远期曹妃甸工业区需水量增大, 引滦入唐供水系统不能满足需水要求, 调用桃林口水库水作为辅助水源。水资源配置示意图见图1。

在《唐山市水资源供需分析报告》基础上, 通过引滦入唐供水系统不同水平年向陡河水库的供水量、自产水量及需水量情况, 进行调节计算, 同时考虑潘大区间及桃林口水库的可供水量, 曹妃甸工业区的海水淡化利用量、海水直接利用量、污水再生可利用量和雨水收集利用量, 对曹妃甸工业区水资源进行配置, 见表1。

如遇连续枯水年份该规划不能完全满足用水需求。在95%保证率时, 规划期、远景基本可满足曹妃甸工业区的用水量需求;在连续枯水年时, 规划期、远景可供水量与需水量均存在一定差距, 规划期缺水1.571亿立方米, 远景缺水3.603亿立方米。

由于地表水供水系统不能完全满足曹妃甸社会经济供水需求, 供水保证程度不高。在特殊气候年、遇突发事件时地表水供水系统更是难以保证供水安全, 所以提出曹妃甸工业区的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一、用足地表水

立足本地区水资源, 挖掘本地区水资源潜力, 是解决工业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途径之一。工业区地表水资源利用程度还较低, 应努力提高地表水资源的利用率, 通过建设合理地表水配套工程, 定期查看输水管网设施, 防止泄露的发生, 加大地表水的利用程度。

二、逐步提高海水淡化和中水回用量

作为循环经济示范区, 曹妃甸工业区海水利用潜力巨大, 部分企业可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冷却、洗涤除尘、溶剂等工艺用水, 还可以建设海水淡化设施, 利用海水淡化水作为工业用水。据《曹妃甸港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思路》和《曹妃甸工业区区域空间发展研究》, 曹妃甸2 0 1 0、2 0 2 0、2 0 3 0水平年海水淡化可供水量分别为0.365亿m3、0.73亿m3、2.01亿m3, 政府部门需大力提倡和鼓励企业利用海水作为工业用水。还可建设雨洪收集和污水再生利用工程。

另外, 企业需大力推广工业节水技术,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目前工业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低、万元产值耗水量较高, 距离先进水平有很大的差距, 节水的潜力很大。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包括一水多用和循环利用。目前工业用水中约有60~70%是冷却用水, 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水温增高, 水质一般变化不大, 完全可以重复利用。一般的洗涤用水, 造纸行业排放的水, 只需简单的沉淀、过滤等机械处理, 就可以回收利用。对污染较为严重的污水, 则更要进行处理回收, 不仅可以提高水的重复利用, 更重要的是对防止地下水的污染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建设应急后备水源地

建设应急后备水源地为工业区发展提供保障。由于曹妃甸工业区主要以地表水供水系统为主, 出于供水安全考虑, 建设应急水源地是必要的。当遇到特殊气候年或遇突发事件时, 能及时提供工业区居民生活用水, 且水源地采用地下水, 在安全方面是有保障的;而建设后备水源地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工业区水资源供需矛盾, 对工业区的稳步快速发展提供了供水保障。

根据本单位2008~2010年所做《曹妃甸地区应急后备水源地勘察报告》, 在唐山滦南县司各庄和乐亭县新寨两处建立应急后备水源地在水质与水量方面是有保障的, 并对当地和已有水源地的影响也较小, 满足建立水源地的条件。

后备水源地的建立也可对现有水资源配置进行优化, 减少外调地表水量, 为工业区居民生活用水提供安全保障。见表2、3。

四、适度利用海区淡水资源

曹妃甸地区近陆海区内有一定的淡水资源储量, 1991年施工的石臼坨岛钻孔实测咸淡水分界面埋深65m, 单位涌水量3.2 m 3/h·m, 富水性差, 深层水水化学类型为H C O3-N a, 水质良好。另在曹妃甸岛的钻孔中同样有一定的淡水含水层, 由此可见曹妃甸近海域地下水具备一定的淡水储量。海区淡水不宜大规模开采, 可用于小规模临时应急供水。

五、拓展思路, 多方向找水

由于地表水资源有限, 唐山市“四点一带”未来规划与南湖扩建工程的实施, 势必会造成曹妃甸工业区未来水资源的紧缺, 必须多方向找水才能保障工业区的稳定发展。

(1) 深层水:此处深层水不是第四系深层水, 是第四系下明化镇组、馆陶组水。长期采取第四系深层水使唐海县附近形成了水位降落漏斗, 并加剧了当地的地面沉降速度, 对该区域环境造成较坏影响。而该区域的明化镇组、馆陶组水尚未得到利用, 应进行钻探勘察工作, 对其水质水量进行调查研究, 如能满足开采要求, 可进行长期开采, 对当地环境影响较小。

(2) 海底淡水:我国在浙江舟山群岛附近海域打出第一口海底淡水井, 为解决沿海地区淡水紧缺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 法国也有利用海底淡水的先例。所以下一步应对曹妃甸地区海底布置物探钻探工作, 查明该区域是否存在海底淡水。若存在海底淡水, 应对其开采方法进行研究, 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开采, 这将对未来曹妃甸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几点, 提出解决曹妃甸工业区缺水问题的几点建议, 以保障工业区快速稳定的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曹妃甸工业区现有供水规划, 发现其存在的供水保障与安全方面的隐忧。通过开源、节流两种思路, 对曹妃甸工业区未来缺水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案。

关键词:供水安全,合理开发利用,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张宗祜, 沈照理等.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演化.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2

[2]王伟中.国外城市水资源管理与机制开发.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10.1

[3]钱易, 刘昌明, 邵益生.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12

[4]陈家琦.水安全保障问题浅议, 自然资源学报.2002, 17 (3)

[5]冯尚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曹妃甸工业园区 篇8

2009年2月27日收到 近20年来,我国石油化工行业有了很大发展,已建成多个大型和特大型石化企业。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2020年前将利用进口原油建设1 000万吨炼油、100万吨级乙烯炼化一体化联合生产装置。本文应用环境风险评价理论,对曹妃甸工业区石油化工项目发生毒物泄漏风险事故的原因及危险性进行分析,进行相应事故后果计算,对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

1 环境风险识别

1.1 风险识别的范围

石油化工项目的环境风险识别包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1,2]。

对炼化一体化工程生产设施风险识别是根据生产运行子系统中各装置重要生产设备,物料及数量、工艺参数等因素和物质危险性的分析,识别出生产运行子系统中加氢精制裂化、重整抽提、硫磺回收和乙烯联合装置裂解炉是重点功能单元,为主要危险性装置[3];物质风险识别是从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入手,了解这些化学物质的潜在危险性,包括闪点、沸点、爆炸极限、危险特性和毒性等,通过火灾爆炸特性进行选定苯和硫化氢分别作为毒物和恶臭物质泄漏的分析对象。危险性物质特性见表1。

1.2 风险类型

根据曹妃甸工业区石化项目特点,在类比同类项目事故风险的基础上,将生产装置设定为毒物泄漏的典型位置。

毒物泄漏风险及特征见表2。

2 环境风险分析

炼化工程采用国内外炼油工程事故统计资料,依据国内外事故造成重大环境影响概率,设定曹妃甸石化项目毒物泄漏为:重整苯抽提装置苯罐设备故障,管道或阀门破损,苯泄漏进入环境;罐酸性水汽提及硫回收贮罐设备故障,阀门破损,H2S泄漏进入环境。

2.1 毒物泄漏原因

苯罐发生泄漏的主要原因有:苯在装卸过程因操作失误,管线破损;贮罐计量或液位计阀门失灵,罐体缺陷;雷击引起爆炸[5]。H2S发生泄漏的主要原因有:装置设备故障、阀门破裂;误操作。

2.2 毒物泄漏源强

罐区内有2个苯罐,每个苯罐的容积为400 m3/个。苯泄漏后被围存在防火堤内,考虑最不利的条件,因此,按风速1 m/s、环境气温35℃计算挥发量。如果在事故后10 min内立刻采取措施,在溢出的苯面上覆盖一层泡沫,苯的挥发量将减少至■。

H2S泄漏源强参考苯。有害物质事故泄漏源强见表3。

3 毒物泄漏对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苯和H2S均属于易燃易爆有毒化学品,一旦发生泄漏则会对大气环境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其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预测。

3.1 预测模式

在事故状况下,苯蒸发后和H2S均在大气中扩散,从污染气象学角度看,小风和静风对毒物扩散最不利,苯和H2S的泄漏在不同风向风速和稳定度下的浓度分布预测模型选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推荐的变天条件下多烟团模式分别进行小风和静风扩散计算。多烟团模式如下:

Cwi(x,y,o,tw)=2Q(2π)3/2σx,effσy,effσz,eff×exp(-Ηe22σx,eff2)exp{-(x-xwi)22σx,eff2-(y-ywi)22σy,eff2}

式中:

Cwi(x,y,o,tw)—第i个烟团在tw时刻(即第w时段)在点(x,y,0)产生的地面浓度;

Q′—烟团排放量(mg),Q′=QΔt;Q为释放率(mg.s-1),Δt为时段长度(s);

σx,effσy,effσz,eff—烟团在w时段沿xyz方向的等效扩散参数(m)

在本项目中,设定每30 s发射一个烟团,30 min内共发射60个烟团。

3.2 预测结果

事故发生后,静风条件下,不同稳定度和下风距离的落地浓度见表4。事故发生后,微风条件下,不同稳定度和下风距离的落地浓度见表5。

3.3 预测结果综合分析

(1)事故发生后苯、H2S的毒性影响

苯、H2S不同危害所对应的阈值见表6、表8。

(2)苯、H2S泄漏后的后果分析

泄漏事故发生后,各种条件下的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分别见表7、表9。

从预测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当苯罐发生泄漏时,进入防火堤内的苯不断地挥发,将大大污染装置区周围的空气质量。在所预测的几种气象条件下,F类稳定度微风条件下的最大落地浓度最大,达到了552.2 mg/m3,静风条件下,B、D、F三个稳定度最远出现超过车间最高允许浓度(大于40 mg/m3)最大距离分别为下风向<100 m,180 m 和276 m,最远出现超过居民区浓度(大于2.4 mg/m3)最大距离分别为下风向294 m,675 m 和890 m;微风条件下,B、D、F三个稳定度最远出现超过车间最高允许浓度(大于40 mg/m3)最大距离分别为下风向<100 m,251 m 和387 m,最远出现超过居民区浓度(大于2.4 mg/m3)最大距离分别为下风向382 m,983 m 和1 307 m。

当硫化氢(H2S)发生泄漏时,在所预测的几种气象条件下,F类稳定度微风条件下的最大落地浓度最大,达到了552.2 mg/m3,静风条件下,B、D、F三个稳定度最远出现超过车间最高允许浓度(大于10 mg/m3)最大距离分别为下风向144 m,355 m 和525 m,最远出现超过居民区浓度(大于0.01 mg/m3)最大距离分别为下风向2 450 m,2 114 m 和2 068 m;微风条件下,B、D、F三个稳定度最远出现超过车间最高允许浓度(大于10 mg/m3)最大距离分别为下风向188 m,501 m 和757 m,最远出现超过居民区浓度(大于0.01 mg/m3)最大距离分别为下风向3 090 m,2 795 m 和2 683 m。

根据曹妃甸新港工业区城市总体规划,炼化工程距离最近的环境保护目标—西北侧的滨海休闲区的距离在3 km以上,10 km范围内无居民区,无论在何种天气条件下,都不会导致人员伤亡,因此发生毒物泄漏事故后,其产生的苯、H2S均不会对最近的滨海休闲区产生危害影响。

参考文献

[1]胡二邦.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和方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219—253

[2]祝兴祥,吴波,薛祥中,等.化工、石化及医药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监督管理司,2003;330—376

[3]陈中涛,王波,叶仲,等.炼油厂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6;15—20

[4]竺柏康,等.石化销售企业安全管理.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2;45—68

[5]尹相淳,战闰,宋树林,等.青岛液体化工码头苯罐泄漏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海岸工程,2003;52—58

曹妃甸工业园区 篇9

关键词:吹填土地基,高真空动力固结,强夯,降水

0前言

吹填土是由水力冲填泥砂形成的填土,人们习惯叫吹填土。由于清淤挖出的填料一般为细颗粒的粉土或粉细砂,依靠自重堆填,均匀性很差,它是一种工程性能很差的软弱土,即使冲填完成一段时间,由于其结构性和保水性,施工机械仍无法在其上通行,故必须经过加固处理提高地基强度和改善变形性状后方能提供工程应用[1]。

高真空动力固结法是处理吹填土软弱地基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目前一些学者[2,3]已经致力于此法的研究与总结。它是将高真空排水与强夯击实两道工序相结合,对软土地基进行交替、多遍处理的一种方法。在两道工序交替、多遍处理过程中,高真空排水强制主动地排出孔隙水,为强夯击实创造条件;强夯击实激发出的超孔隙水压力与高真空排水的高真空形成较高的压力差,从而促进了高真空排水效果[4]。另外在地震作用下,吹填的砂质粉土极易发生液化并导致上部结构产生不均匀沉降,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因此,必须进行密实加固,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和密实度,消除液化,满足陆域正常使用要求[5]。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曹妃甸数字化煤炭储配基地项目位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内,设计年流通量25.0Mt/a,占地80.5×104m2,分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占地31.0×104m2,设计年流通量16.7 Mt/a,采用φ120 m圆形储煤场方案。工程场地是由水力冲填泥砂围海造地形成的吹填土场地。

1.2 地质条件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吹填地层由层(1)-1粉砂、(1)-2淤泥和(1)-3粉质粘土组成,场地内吹填厚度4.3~15.0m。上部的吹填土由于吹填时间短,强度低,属软弱土;下部海陆交互相地层强度较高。松散的层(1)-1粉砂和稍密的层(2)-1粉砂具有液化,软弱的层(1)-2淤泥具有震陷。由于吹填时间和吹填原料不同,场地形成明显不同区域的吹填地层。

如图1所示,A区(砂土区)位于场地东西两侧和南北两端较窄区域,吹填层主要为层(1)-1粉砂,局部夹层(1)-2淤泥;B区(砂泥互层区)位于场地中东部,上部为层(1)-1粉砂,下部为层(1)-2淤泥,局部夹层(1)-1粉砂,吹填厚度大;C区(淤泥区)位于场地中部,该区域上部为层(1)-2淤泥,呈流态,下部为层(1)-1粉砂。图2为A、B、C三区吹填砂土颗粒级配曲线。

2 处理方案

根据地质条件特点,A区和B区采用高真空动力固结处理方案,C区先采用砂石强夯置换挤淤处理方案,然后再采用高真空动力固结处理方案。要求地基承载力不低于120k Pa,消除砂土液化及淤泥震陷。

高真空动力固结法的工艺流程:第一遍降水→第一遍强夯→第二遍降水→第二遍强夯→第三遍降水→第三遍强夯→低能级满夯→检测,遵循先降水再强夯再降水的顺序[6]。

3 施工工艺参数

3.1 真空降水施工

处理区域内降水井点正方形布置,井点间距为4.0 m,卧管间距为4.0 m,井点管直径32.0 mm,采用一长一短间隔布置,短井点管管长4.0m,长井点管管长6.0m,滤管长2.0m,井点孔口地面以下0.5 m深度内用细砂封严。外围设封管,井点间距2.0 m,管长6.0 m,井点管滤头处1.0 m深度内灌细砂。真空泵的真空度不小于750mm Hg。水位要求降至地面2.5m以下,连续降水3~7d。完毕后拆除井点管但仍保留外围封管,进行动力固结强夯施工。井点管布置如图3、图4所示。

3.2 强夯施工

夯锤重15.0t,锤底直径2.2m,为确保动力固结质量,锤要有出气孔。夯点正方形布置,夯点间距5.0m×5.0m。第一遍单击夯击能1200k N·m(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每点击数3~4击;第二遍夯击能2000k N·m,与第一遍夯点成梅花型布置,每点击数4~6击;第三遍夯击能提高到3500 k N·m,每点击数3~4击;最后满夯夯击能1000 k N·m,每点击数2击,锤印搭接1/4。每遍夯完后即用推土机将夯坑整平,测量夯后标高,并计算沉降量。夯点布置情况详见图5,强夯施工现场见图6。

注:圆为第一遍夯点,网格为第二遍夯点,条形为第三遍夯点

3.3 检测方案

为方便施工,施工期间将场地分为不同区域,现以A3区域为例做一说明。处理前后采用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及静载荷试验对A3区域进行了检测,并结合夯实遍数和夯实次数对夯沉量做了对比,由此来验证高真空动力固结法对吹填土地基的处理效果。检测点布置如图7所示。

4 检测结果分析

表1为不同地质区域高真空动力固结法施工的技术参数及检测结果。检测于施工完成一周后开始,经检测8.0m深度范围内砂土液化基本消除,淤泥厚度减小,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120k Pa,满足设计要求,检测结果为合格。

4.1 标准贯入试验

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进行标准贯入,钻进间距为1.0~1.5m,测试深度15.0m。图8为B5检测点处采用高真空动力固结法处理吹填土地基前后土体不同深度处标贯击数变化曲线。

由图8分析可得,经高真空动力固结法处理后,8.0m深度范围内土体标贯击数均有较大幅度增加,2.0~5.0m增加幅度最大。土体在表层形成硬壳,标贯击数提高了2~3倍,这和文献[7]实测分析结果是一致的;8.0m深度以下标贯击数增加不明显,甚至还有减小趋势,可见高真空动力固结法影响深度大约在8.0m左右。

注:C区上部3m吹填土先采用砂石强置挤淤,再采用高真空动力固结法处理

由规范[8]知,此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分组为第2组,地震加速度为0.15g。取地下水位为2.0m,标贯击数基准值为N0=10击,采用标贯法判断15.0m深度内的砂土液化,结果见表2、表3。

由表2、表3对比可得,采用高真空动力固结法处理后,砂土液化在其影响深度范围内(8.0m)消除效果较理想,而在影响深度范围外,如11.5~13.0 m深度区域仍存在砂土液化现象。故采用此法只能消除浅部土体液化,处理深部液化效果不理想。

4.2 静力触探试验

静力触探试验采用分体式WYS-15型静力触探机,双桥探头,测试深度10.0m。图9为J2检测点处采用高真空动力固结法处理吹填土地基前后静力触探试验成果曲线。

图9静力触探成果曲线显示,处理后吹填土体上部和中部锥尖阻力qc提高幅度较大,而8.0m深度以下几乎没有变化,可见高真空动力固结法影响深度一般亦为8.0m范围内,这和前述标准贯入试验的检测结果是吻合的。

4.3 浅层静载试验

静载试验采用地锚反力梁装置,慢速维持荷载法,承压板面积为0.25 m2,试验点最大加荷为设计承载力的2倍,分8级加载。图10为Z1检测点处采用高真空动力固结法处理吹填土地基前后静载试验成果曲线。

由静载试验p-s曲线知,处理前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约为40k Pa,采用高真空动力固结法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约为120k Pa,可见采用此法处理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地基强度提高幅度大约为3倍左右。

4.4 夯沉量

根据现场实测资料,总结了土体单点每击夯沉量与夯击次数变化曲线及不同夯击能下夯沉量与夯击次数变化曲线的关系,如图11、图12所示。

图11为夯击能2000k N·m条件下,每击夯沉量随夯击次数变化曲线。由图可知,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总夯沉量增加,且夯沉量较大,接近1.0m。前4击夯沉量最大,约占总沉降量的85%,随后两击趋于平缓,夯沉量亦逐渐减小,最后趋于一定值。

图12为在夯击能1200k N·m、2000k N·m、3500 k N·m条件下总夯沉量随夯击次数变化的对比曲线。由图分析可得,随着夯击能的增加,总体上夯沉量呈增长趋势,但增幅不大,并且所增加的能级对应的夯沉量有可能变小。这是由于经过前一能级的强夯和降水后,土体含水量减小,密实度增加,强度提高,导致后一能级夯沉量相对减小。另外现场施工发现,夯实过程中夯坑周围土体会有隆起,但隆起量不大,约150mm,主要是由于强夯产生的巨大冲击能将夯坑周围的土体振松所致。

5 结论

(1)高真空动力固结法处理吹填土地基后,土体8.0m深度范围内标贯击数提高明显,越往深处,标贯击数提高幅度越小。土体在表层形成硬壳层,标贯击数可提高2~3倍。8.0m深度范围内砂土液化现象基本消除,8.0m以下液化消除不是很明显。高真空动力固结影响深度为8.0m左右,静力触探试验也很好地验证了该结论。

(2)高真空动力固结法处理吹填土地基后承载力特征值由40k Pa提高至120k Pa,提高幅度较大,可以很好地满足设计要求。

(3)同一夯击能条件下,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夯沉量增加,且总的夯沉量较大,接近1.0m。前4击夯沉量最大,随后夯沉量减小,趋于平缓。随着夯击能的增加,总体上夯沉量呈增长趋势,但增幅不大,并且后一能级与前一能级所对应的夯沉量有可能变小。夯击时,夯坑周围土体会有隆起,但隆起量不大。

参考文献

[1]韩选江.大型围海造地吹填土地基处理技术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高学峰,杨绪军.高真空击密在粉砂吹填土浅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2008,(增刊1):1~8.

[3]陈雷,于志新.高真空击密联合深层降水法在液化性软基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2012,(2):51~55.

[4]武亚军,张孟喜,徐士龙.高真空击密法吹填土地基处理试验研究[J].港工技术,2007,(1):43~46.

[5]李中山.高真空击密技术在曹妃甸通岛公路路基工程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技术,2009,(4):4~6.

[6]周健,张健,姚浩.真空降水联合强夯法在软弱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岩土力学,2005,26(增刊):198~200.

[7]张宇亭.软土地基高真空击密法加固机理与孔隙水压力消散特性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8.

上一篇:建筑物损坏下一篇:血液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