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大棚小气候

2024-08-05

日光温室大棚小气候(精选九篇)

日光温室大棚小气候 篇1

关键词:温室蔬菜,恶劣天气,灾害,防御措施

1 低温灾害

因寒流、连阴天、棚室保温设施不够完善、放风量过大等因素, 使棚室内温度不能满足蔬菜正常生长的基本要求时, 会出现一系列的生长发育障碍。防御措施有: (1) 覆盖法。用草苫等物覆盖在棚膜上, 一层合格的草苫, 可使棚温上升约10℃[1]。在冬春雨雪少的地区, 还可覆盖棉被。在降雨雪天气, 可在覆盖物上再盖1层塑料薄膜, 以防雨雪打湿覆盖物。傍晚时, 在蔬菜上盖1层报纸, 可增温4℃左右;若盖1层塑料薄膜, 可增温2℃左右。 (2) 挂天幕法。在棚室内, 距棚膜15cm处拉几道铁丝, 铁丝上再挂1层塑料薄膜, 白天卷起, 傍晚放下, 可使棚温增加3~5℃, 天幕越完整, 保温效果越好。 (3) 挂反光幕法。每年11月至翌年4月, 在温室内北墙上悬挂反光幕, 可使温室内温度提高2℃左右。 (4) 挖防寒沟法。在日光温室的东、南、西三面靠近墙处挖宽40cm, 深40~60cm的沟, 内填麦秸、稻草、稻谷壳、干草等物[2], 边填边踩, 填至与地面平后, 盖1层塑料薄膜, 上面再盖1层15cm的黏土。土层应略向外倾斜。 (5) 加厚法。在最寒冷时, 在日光温室的后坡上, 排放1层成捆的稻草或玉米秸秆。在后墙外, 排放1层成捆的秸秆或1层厚土。 (6) 挡风法。在日光温室门口挂1个厚棉帘或稻草帘, 并在门里侧竖1个高约40cm的围裙, 防止冷风直接进入温室。 (7) 地膜覆盖栽培法。采用小高畦地膜覆盖栽培, 地温可提高1~2℃。 (8) 小拱棚法。在棚室内再搭架0.8~1.0m高的小拱棚, 太阳落山后, 在小拱棚架上覆盖1层塑料薄膜, 第2天早上揭膜, 可提高棚温2~3℃。以银灰色薄膜效果好。 (9) 挂围膜法。在棚室内侧, 距棚膜50cm处, 挂一圈高约1m的塑料薄膜, 其下部埋入土中, 能防扫地风危害。 (10) 酿热物增温法。在棚室内的栽培床上, 先铺15~30cm厚的马粪、羊粪、稻草、麦秸等酿热物[3]。若用猪粪或牛粪, 需加入1/3的锯末、稻壳等物, 先发酵再整平, 其上再铺1层营养土, 栽种蔬菜。 (11) 喷药法。在霜期, 用500mg/kg的链霉素溶液喷洒, 能提高植株的抗寒能力。 (12) 灌水法。在霜冻前1~2d, 适量浇水1次, 能使夜温提高1~2℃。 (13) 清洁法。每天清扫棚膜上的灰尘草屑和棚膜上的雾滴, 能增加棚内的光照强度。 (14) 加热法。凌晨时, 在棚内离开蔬菜处, 点燃干秸秆或锯末等物熏烟, 或烧蜂窝煤炉, 可使棚温增加3~5℃, 早上放风排出有害气体。此法只可救急, 不可长期使用。也可用白炽灯加温。

2 连阴天灾害

连阴天时, 棚室内光照不足, 地温和气温下降, 湿度增加;而植株的光合作用减弱, 根系活动受阻, 使植株处于缺肥、缺水状态。在管理上要做到: (1) 及时揭草苫见光。只要天气条件许可, 每天应尽量揭开草苫见光, 或把草苫底部揭起见光, 并清除棚膜上的草屑灰尘、露水等, 以增强棚膜的透光率。利用散射光增加棚温。 (2) 适当降低棚温。在连阴天时, 棚温应比晴天低2~3℃。不能采用生火加温措施, 否则会使植株消耗增加, 导致生理障碍。 (3) 不宜浇水。在连阴天时, 不宜浇水, 以防地温下降和棚内湿度上升[4]。 (4) 适当补光。在连阴天时, 在育苗床内可用生物灯、日光灯、白炽灯等在上午9~10时进行人工补光。 (5) 加强保温措施。可在棚室内搭架小拱棚保温, 加强夜间覆盖保温。

3 雨天灾害

雨水浸湿土筑的后墙, 使其塌落, 造成温室柱梁落架;或淋湿草帘及后屋顶上的秸秆等, 使温室棚架负荷加重, 造成棚架折断。在管理上要做到: (1) 用塑料薄膜覆盖。在下雨前, 用塑料薄膜覆盖草苫、后坡及后墙, 以防雨水打湿。 (2) 卷起草苫。在雨前, 及时卷起草苫, 避免被雨水淋透。 (3) 及时晾晒。对被雨水湿透的草苫, 应及时晒干, 避免损坏。其他措施参照连阴天。

4 雪天灾害

积雪过厚时, 可压塌前屋面;积雪还可阻挡光线进入棚室内, 雪水能浸湿草苫, 使其损坏。在管理上要做到: (1) 临时支柱。在下雪前, 可在拱架下增设临时支柱, 以增强拱架的负载能力。 (2) 覆盖薄膜。在草苫上覆盖1层塑料薄膜。 (3) 清除积雪。在大雪天, 对草苫和后屋面等处, 要做到边降雪边清除, 即使是夜间也要清除积雪。其他措施参照连阴天。

5 连阴雨雪天后骤晴灾害

光照突然加强, 棚温很快上升, 叶片蒸腾作用加强, 易造成植株脱水死亡。在管理上要做到: (1) 缓慢见光。应在早上和下午阳光较弱时, 揭开草苫见光;而上午和中午光照强时, 应放下部分草苫遮光。最好每隔一段时间, 交替放下或卷起草苫, 避免局部植株见光时间过长而萎蔫。待植株恢复常态时, 再按正常规律揭放草苫。 (2) 适量喷水。必要时, 可向植株上喷清水, 以防植株脱水。可反复多次喷水。 (3) 叶面施肥。适时施用尿素、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及一些微量元素肥料, 进行叶面喷施。 (4) 加强管理。适时追施氮肥并浇水。

参考文献

[1]郭晓冬.灾害性天气对日光温室蔬菜的危害及预防措施[J].甘肃农业科技, 2008 (9) :50-52.

[2]张桂兰, 陈华.日光温室蔬菜灾害性天气的管理[J].西北园艺 (蔬菜专刊) , 2009 (2) :47-49.

[3]高波, 张琼.日光温室蔬菜防低温冷害措施[J].吉林农业, 2009 (10) :37.

日光温室大棚施工合同 篇2

建设方(以下简称甲方):

承建方(以下简称乙方): 签订地点: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友好协商,甲方委托乙方建设智能温室工程,由甲方出资,乙方负责建造用工和建造材料,签订以下合同条款 温室大棚的建设地点:

温室的数量、造价:建设智能温室,建设长度60米×60米智能温室壹座,单位造价380元/平方米,总造价1368000.00元(大写人民币壹佰叁拾陆万捌仟元整。具体按照温室实际建造量执行,总工程量最终以实际完工测量为准,每增加1平方米加380元,每减少l平方米减380元。

一、质量标准

按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备材、制作,照施工方案施工,安装调试,达到国家质量标准。温室顶部及四周立面采用5mm钢化玻璃覆盖,主体采用尖顶结构,采光好,外型美观;温室配有天窗自然通风系统、外遮阳系统、内遮荫系统、风机湿帘降温系统、配电温控系统等,这些系统能很好地调节温室内部小的气候环境,使之满足植物的生长要求。性能指标:雪载:0.45KN/m 风载:0.55KN/m植物吊载:15KG/ m140mm/h 电源参数:220V/380V,50Hz 具体要求(设计方案)

四、付款方式 2 2

最大排雨量:

1、合同签订之日后,5日内甲方将工程款预付款50万元打入乙方指定账户,乙方施工队及工程材料进驻场地,并开始施工。

2、后续款项根据温室四周基础、钢架、安装等施工进度,甲方分三次,付给乙方工程总款的95%。

3、工程完工,甲方3日内完成验收,工程质量双方无异议,甲方将剩余工程款3日内一次付清,乙方施工队退出施工现场。

4、甲方未按照双方商定的工程款支付方式进行支付,乙方在催促过后,甲方仍未履行支付工程款,乙方有权在二日内停工,如果开工,甲方必须承担所有施工人员每人每天误工费200元(按实际人数计算),超过七天(不可抗力除外),合同解除。

五、工期要求:

1、乙方将根据甲方要求,在天气良好可施工的情况下,于2015年8月20日前施工,2015年12月20日前完工,超过一天按合同千分之一缴纳罚金,以此类推。如因天气等不可抗拒因素造成不能正常施工,乙方将工期顺延。

六、项目施工双方约定事项

1、甲方必须保证施工现场地面、线杆、坟墓等阻碍物,标注清楚,由此产生的纠纷,由甲方承担。

2、甲方负责工程场地的地下电缆、管网等,应明确向乙方说明,工程中途变更、停工,因外界原因给乙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甲方赔偿乙方损失;甲方须提供水源,能满足乙方正常的生活及施工用水;提供能满足乙方正常施工的电源;甲方为乙方工程技术及施工人员安排场地,安排有一定仓储能力的场地(住宿及仓储场地尽量离工地距离短),作原料的存放和焊接梁架使用,同时承担安全工作。

3、乙方必须按质按量施工,不得偷工减料。

4、乙方的施工人员要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因施工造成的人身事故,由乙方承担。

5、施工人员不得在工地酗酒、打架斗殴、聚众赌博,因以上问题造成停工每天罚款2000元。

6、甲方可派专人为工程监督员,与乙方工地负责人相互配合,共同履行合同。对工程质量、进度进行全程的监督、检查和其他处理相关事宜,当对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存有异议可参照甲乙双方商定的合同协议为标准,与乙方工地负责人共同协商解决。

7、乙方竣工后,甲方应在3日内进行验收,如果甲方未能及时验收,在接到乙方书面通知后五日内仍未进行验收,视为乙方工程合格,并按合同约定向乙方付清工程款,逾期一天按合同百分之一缴纳罚金,以此类推。

七、温室的材料、规格型号及施工技术要求,请见施工方案。

八、违约责任:合同签订后,任何一方不得违约,如任何一方违约,守约方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九、合同生效及其他:

本合同自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其他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或纠纷,可向人民法院申请裁决。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份,具有同等法律效益。

甲方:(盖章 签字)乙方:(盖章 签字)法人 法人 开户行 开户行 账户 账户 电话 电话 传真 传真

孟连日光温室大棚西瓜栽培技术 篇3

关键词:孟连;西瓜;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51;S62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4.066

西瓜是孟连县种植的主要水果品种之一。由于西瓜营养丰富,有治疗和保健等药用价值,而且汁多、味甜、爽口,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水果市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日光温室种植西瓜不受季节限制,生产周期短,种植效益高,已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增效的一种方式。孟连县利用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西瓜,最初是从农业局试验场开始起步的,一开始面积不足10亩,由于缺乏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产量每亩在1000~1500公斤之间。自2004年起引进浙江籍种植大户后,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500亩左右,产量也提升较快。到2014年底,累计种植面积达2500余亩,平均亩产商品瓜2500~3000公斤。在销售方面,从最初的以满足本地市场逐步发展成为供应昆明、重庆、广州、上海等大城市,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由于日光温室种植西瓜不同于露地栽培,日光温室大棚是较为完善的保护设施,其容积大、温度比较稳定,光照条件好,西瓜的整个生育期都处于覆盖条件下。因此研究、探索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栽培管理技术,对发展孟连日光温室大棚西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孟连发展日光温室大棚西瓜的有利条件

西瓜是强光照作物,最适宜在砂壤土上生长,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8℃~32℃,耐高温,但不耐低温。孟连县位于普洱市西南部,地处东经99°09′至99°46′,北纬22°05′至22°32′之间,处于低纬度南亚热带地区。光照条件较好,年平均日照达2086.9小时,全年基本无霜,年平均气温19.6℃。孟连县境内河流纵横,通过水流的搬移作用,把上游携带的泥沙在平缓或凹地上沉积下来而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平坝(如孟连坝、勐马坝等),其土壤质地较砂,是种植西瓜较为理想的土壤。其次,近几年来随着昆明至普洱高速公路的贯通和思茅至澜沧至孟连公路路面等级的提高,从孟连到昆明的物流行车时间大大缩短,从而为孟连西瓜销往内地中大城市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由于运程时间缩短,西瓜从采摘到消费者口中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新鲜度,同时在定一程度上也提高了孟连西瓜的市场竞争能力。

2 孟连日光温室大棚西瓜栽培管理技术

2.1 选种

西瓜的商品性很强,为了能把生产出来的商品瓜及时销售出去,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及品种的栽培适应性来选择西瓜品种。孟连生产出来的日光温室大棚西瓜,主要是以外销为主,因此要选择果形中等(单瓜重4公斤左右),瓤质致密较硬,耐高温的中熟品种,如金钟冠龙(台湾省育)、西农8号、聚宝3号、“早佳8424”等。

2.2 整地、施肥

西瓜是深根作物,为了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瓜地要进行深翻,深约30厘米。土地深耕后,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公斤,三元素复合肥4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硫酸钾10公斤,硫酸锌2公斤,生石灰40公斤,将地耙细平整后开厢、做畦,开厢、做畦时视大棚宽度而定,一般大棚宽度为6米,棚内可分为3畦,畦宽1.6米,沟宽0.4米,沟深0.2米。畦做好后,用50%多菌灵可温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并施入呋喃丹杀线虫,再用60%丁草胺乳油500倍液喷雾除草,之后用2米幅宽的地膜覆盖。覆盖地膜之前要看土壤墒情,如土壤墒性不好,应补充水分。覆膜时要做到畦面平整、压膜紧平,并于定植前2天完成。

2.3 育苗

西瓜栽培可采用大田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法。直播根系发达、入土深,抗旱力强,但生育期晚,出苗不够整齐,管理困难;育苗移植可提前在保温条件下培育壮苗,当气温适宜时定植于田间,达到一次齐苗,方便管理,是孟连县目前日光温室大棚西瓜栽培采用的主要方式。具体的操作规程是:

2.3.1 苗床的设置 苗床应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近3~5年内未种过瓜类作物,接近大棚的地块进行育苗,平整好后备用。

2.3.2 营养土的配制及装营养钵 营养土要求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及无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营养土要用未种过瓜类5年以上的无病干燥园土,或用3~5年未种过瓜类的水稻土,粉碎。在播种前一个月,取粉碎好的园土或水稻土7份+腐熟猪粪3份充分拌匀,每立方米加入过磷酸钙1公斤,复合肥2公斤,多菌灵40克,敌克松40克,敌百虫60克,充分混均后堆制,并盖上地膜闷好灭菌、杀虫,堆制好后过筛备用。将营养土装入直径10厘米的塑料营养钵中,并摆放到苗床上。装土时要调好营养土的湿度,以手捏成团,齐腰高落地即散为宜。钵底的营养土应压实,以免松动破碎、上部的则须轻轻镇压,做到上松下紧,以利幼苗出土。摆放时呈“品”字形紧密排列,摆放好后四周空隙用细土填好。营养钵的摆放宽度以1~1.2米为宜。

2.3.3 种子处理与播种 种子处理包括种子消毒和浸种催芽,目的是防治病害和促进种子发芽。播种前2天把种子放在太阳光下晒种;晒种后将种子放入55℃的温水中浸种30分钟,边浸种边搅动,自然冷却后再浸种5小时。然后将浸种处理的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2%~4%的漂白粉溶液浸种半个小时,捞出后用清水洗净晾干,最后用湿毛巾包好后放在28℃~30℃恒温下进行催芽。没有恒温箱的,催芽时可自制简易恒温箱,具体做法是:拿一只20升左右的塑料桶,在底部放入2升水,然后用竹片在桶中上部搭一个平台,在平台下挂接一只40W的白炽灯,然后把用湿毛巾包好的种子放在平台上面,塑料桶口用薄膜进行覆盖,催芽24小时露白即可播种;播种时每个营养钵播一粒白露的种子,芽尖向下放入穴内,然后用营养土覆盖1厘米左右,播好后用喷雾器把苗床面浸湿,然后用竹片搭上小拱棚,并用2米宽的薄膜覆盖。搭拱架时要牢固,高度要一致,拱架间距为1米,高度为80厘米。

2.3.4 苗床管理 播种至出苗 需较高温度,苗床要密闭,棚内白天温度保持28℃~30℃,夜晚18℃~20℃,种子破土出苗至第一真叶出现期,要适当降温,以防止出现高脚苗,白天保持20℃~25℃,夜间保持15℃~18℃,降温时,白天将苗床两端的薄膜掀起,到傍晚时又放下并压紧即可。苗床应严格控制水分、出苗前一般不浇水,出苗后若发现苗床土表干裂应补水。浇水要在晴天上午进行并控制浇水量,水温20℃,切不可浇凉水,浇水时可加75%百菌清1000倍液、防治苗期瘁倒病、立枯病。定植前3天停止浇水、控制幼苗生长、提高幼苗适应性,同时有利于移栽时营养钵与营养土的分离,且营养土不易碎,便于搬运。

2.4 移栽定植

当瓜苗长到二叶一心时定植,定植每畦定植一行,定植于畦中央。株距0.4米,每亩定植950~1000株。定植时按以上株距用制钵器打好植穴,其深度与营养钵高度一致;选择上午10时以前或下行5时以后定植,定植时用细土将营养土与植穴间的缝隙填满,并将地膜压紧压实,定植好用500倍敌克松液浇适宜的定根水。

2.5 定植后管理

日光温室大棚西瓜定植后的管理主要包括棚温、整枝、肥水、人工授粉及翻瓜等几个主要方面,其操作技术如下:

2.5.1 棚温管理 西瓜适宜的生长温度白天是25℃~28℃,夜间18℃~20℃,最高温度40℃,最低温度10℃,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其生长越快。孟连县日照时间长、气温较高,中午大棚内温度一般高于40℃,因此需要开棚通风降温。具体做法是上午太阳出后半小时开棚,下午太阳落山时关棚;当果实坐稳有鸡蛋大小时,要延迟开棚时间和提前关棚的时间,可适当提高棚温,增加肥水,以利果实迅速膨大;当果实接近成熟时,又要提前开棚时间和延迟关棚时间,适当降低棚内温湿度。如遇阴雨低温天气,日间最高棚温不超过30℃时,可以不开棚。

2.5.2 整枝管理 西瓜的腋牙萌发力很强,很容易发杈。如果放任不管,因枝杈过多,耗费大量养分。若肥力不足,必然会引起瓜小、产量低,品质差的不良结果,因此必须进行整枝管理。孟连县日光温室大棚西瓜一般采取双蔓整枝的方式,即除主蔓外在基部选留一健壮侧蔓或是定植后长出5片真叶时摘心并在基部选留长势一致的两根子蔓作主蔓,其余摘除。在第十个节位以后留果,待第一个果坐住后打尖,打尖时须距离果实4个节位以上;留果时最好选留第2、3朵雌花座果。每根瓜蔓留1个。为了防止植株腐烂,每次整枝结束都要喷1000倍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液。

2.5.3 肥水管理 西瓜在定植缓苗后至成熟期的水肥管理采取“二水二控”的方法。即在缓苗后至伸蔓前和开花期控制浇水,以利于蹲苗和坐瓜;在伸蔓至开花前和果实膨大期要适时补充水分和养分,以满足植株生长发育和果实膨大的需求;在果实成熟前10天停止浇灌,以提高品质。具体操作方法是:定植后根据土壤墒情浇足定根水,次日上午观察幼苗成活情况,如水分不足应在上午时补水,到太阳出前半小时停止补水。连续观察2~3天,到第7天后,用喷施宝或植物动力2003或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隔5天再追一次。到12~15天后,培养的子蔓基本确定后,可追茎蔓生长肥,用0.3%尿素+0.5%三元进口复合肥液结合二水中的第一水灌下(注:浇水时切不能将肥水直接浇于根茎部位,应在距离根茎7厘米以外,10厘米以内处打穴灌入)。此后15~20天就可授粉了,授粉期间停止浇水,此时为第一控水。授粉结束后,当果实长到鸡蛋大小时,需进行第二次灌水追肥,每亩随水打穴施入复合肥15公斤,生物磷钾肥1公斤,此后视土壤墒情和植株长势,隔10天再浇一次水或喷施宝一至二次。到成熟前10天停止施用。

2.5.4 人工授粉及翻瓜 西瓜是异花授粉作物,在自然条件下靠昆虫传播花粉。由于日光温室大棚内温度较高,昆虫活动较少,影响授粉结实。为提高日光温室大棚西瓜的结果率,必须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授粉的方法是在晴天上午8点~10点期间,当理想坐果部位雌花开放时,采摘当天自然开放的雄花,剥去花冠,将花药均匀涂抹于雌花的柱头上,授粉时应注意不要碰伤子房,以免影响结果。每朵雄花可授粉2~3朵雌花。为促进果实的正常发育,提高果实的商品性,当幼瓜坐稳后,果实长到核桃大小时要进行顺瓜管理,即把幼果的方向位置理顺摆好,使之能顺利发育膨大;为保持商品瓜果皮的色泽均匀、消除黄白阴面的产生,在采收前10~15天要垫瓜翻瓜,即在西瓜接触地面的一侧垫上一个草圈或塑料圈,以防地面过湿而产生烂瓜。翻瓜通常每隔2~3天翻一次,每次翻转90°左右,并顺一个方向翻,一般翻瓜3~4次后,瓜面色泽即可均匀。

2.5.5 病虫害管理 为害日光温室大棚西瓜的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蔓枯病、疫病、霜霉病、白粉病和炭疽病;虫害主要有潜叶蝇、蚜虫、黄守瓜、白粉虱和瓜绢螟。在防治方法上首先是选用抗病品种,其次是选用高效、低毒的药剂进行适时防治。具体措施是:育苗期间重点防治猝倒、立枯和疫病,药剂可选用25%嘧菌酯(阿米西达)1500倍液或70%恶霉灵(山推)3000倍液+翠健果力800倍液,出苗一周后喷雾防治2~3次;移栽时用600倍多菌灵浇施防枯萎病;伸蔓期重点防治蔓枯病,通常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40%多菌灵1000倍液喷施,每隔7天用一次,喷施3~4次;开花坐果后主要防治白粉病、霜霉病和炭疽病,药剂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白粉病,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霜霉病,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炭疽病;在虫害防治上,药剂可选用80%敌敌畏乳剂2000倍液防治潜叶蝇、黄守瓜。25%速灭杀丁3000倍液防治蚜虫,2.5%敌杀死乳油1000倍液防治白粉虱、5%氟虫腈(锐劲特)1500倍液喷雾防治瓜绢螟。

2.6 采收及包装

西瓜因坐果节位、坐果期的不同,果实间成熟度不一,采收时应分批采收。西瓜的成熟度可根据多种方法来判断,如通过计算开花后的天数、观察果实性状及果柄卷须的形态等。孟连县日光温室大棚西瓜成熟度的判断通常采用计算雌花开花后天数的方法。因为每个品种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从雌花开放至成熟的天数基本上是固定的,一般小果型早熟品种25~28天,中熟品种30~35天,晚熟品种在40天以上。孟连县温室大棚西瓜以外销为主,因此在采收时,达到八成熟就可采摘,采摘时要保证果柄完好,同时为延长果实的保鲜期,果柄上左右两侧各带一个节位的茎蔓。采摘好后选出果型圆正、大小均匀一致的西瓜,套上泡沫网袋后装入专用纸箱,并用纸板或报纸相互隔开,以免在运输途中晃动擦伤外皮,影响外观及品质,然后打上封条即可装车运输。果形较大或较小、或畸形果等,待完全成熟后及时在当地销售。

3 结语

孟连县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西瓜全生育期85~90天。建一亩简易日光温室大棚需投入成本2200元人民币(含农药、种子、建棚费用和地租等)。若进行反季节生产按每公斤商品瓜2元人民币,目标产量2500公斤计算,每亩可净收入2800元。日光温室大棚西瓜生产周期短、不受季节限制,可进行反季节生产,效益明显。因此,只要加大技术指导和扶持力度,帮助提供适销对路的市场信息,对我县进一步调整农业产生结构,充分利用热区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坚,蒋有条.西瓜栽培技术(修订版)[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8.

[2]虞轶俊.西瓜、甜瓜无公害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苏小俊.西瓜、甜无公害高产栽培重点难点与实例[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4]夏声广.西瓜病虫害防治原色生态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5]孟连县志编委会.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日光温室大棚小气候 篇4

关于温室蔬果果实生长的模拟模型, 目前的研究主要包括机理模型和统计模型。机理模型通过源库理论来模拟, 该理论以果实发育周期为基础, 模型机理性很强, 但实际运用时需测定大量参数, 可操作性不强[2—6]。统计模型则通过找寻影响温室蔬果作物果实生长的因子, 运用统计学方法建立两者间的数学关系来模拟, 目前得到广泛的应用。杨秋珍和李军[7]、杨秋珍等[8]、谢祝捷等[9]和张显真等[10]建立了自动控制型玻璃连栋温室中基于有效积温因子的温室黄瓜叶龄、叶长、蔓长、果长、周径和干物质积累模型, 李永秀等[11,12]、倪纪恒等[1]、马万征等[13]和明村豪等[14]建立了在玻璃连栋温室中温室黄瓜果长、周径、重量、壮苗指标及干物质积累和分配模型, 孙忠富等[15]在塑料连栋大棚中进行比对试验, 结果表明温室黄瓜果实生长与光照条件关系密切。 这些研究为温室黄瓜的生产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但上述研究尚未涉及到建立黄瓜果实生长天数和体积增量的模型。

本研究拟在分析影响日光温室黄瓜果实生长的原因, 确定影响日光温室黄瓜果实体积增量的主要温室小气候因子的基础上, 综合多项温室小气候因子, 量化温室黄瓜单果体积增量与温室小气候因子的关系, 构建日光温室黄瓜单果体积增量的模拟模型, 显示温室气象条件对黄瓜生产的影响, 为温室黄瓜栽培、产量预测和小气候资源的评估、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提高日光温室管理水平, 指导日光温室生产活动。

1材料与方法

1. 1试验设计

试验于2009年在河北省高邑县的下沉式日光温室内进行。下沉式日光温室, 又称半地下式日光温室, 目前在华北乃至北方蔬菜生产中得到普遍推广应用。它主要依靠太阳光的温室效应积聚热量来维持温室内的温度, 实现蔬菜反季节生产。这种温室保温好、采光充分、投资低、节约能源, 因此被称为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16,17]。该温室坐北朝南, 东西长32. 0 m, 南北宽9. 0 m, 脊高3. 5 m, 后墙高2. 8 m, 后墙和东西墙为土墙, 墙体厚1. 5m, 前面为单面弧状, 覆盖聚乙烯塑料薄膜。薄膜外设有草苫子, 温室顶部设有通风口, 草苫子的揭盖和通风口的开启视温室内的小气候而定。温室内不配备加温设备。

试验所用黄瓜品种为津冬5号。瓜长, 生长速度快, 单性结果能力强, 不易化瓜。黄瓜于2009年9月1日播种于穴盘中, 9月21日定植, 10月9日开始开花, 2010年1月5日采摘结束。

1. 2测定项目与方法

1. 2. 1小气候数据的测定

温室内的小气候数据为距地面1. 5 m高度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以及距地面2. 0 m高度的太阳总辐射。观测仪器为AR5型数据采集器、AV-10TH型空温度湿度传感器 ( 放置在小百叶箱内) 和AV-20P型太阳总辐射传感器。温度、相对湿度和太阳总辐射的观测精度分别为 ±0. 2 ℃、±2% 和 ±3 W·m- 2。 观测仪器设在温室内的中间位置, 进行24 h连续自动观测, 每10 min采集一次数据, 自动存储在采集器中。

1. 2. 2作物生长数据的测定

由于不同果实负载下温室黄瓜干物质向果实中的分配情况不同[13], 为了去除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建立黄瓜果实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定量关系, 本研究中对观测用的黄瓜植株在栽培管理中仅保留单一果实负载, 即在第一根黄瓜生长期间只留一个瓜条, 其余花芽全部摘除, 等此瓜条长成商品瓜采摘后再留第二个瓜条, 以此类推, 直至黄瓜拉秧, 以保证在同一时间对于一棵植株上只有一根黄瓜在生长, 这样就排除了自身营养分配所带来的生长问题。为保证试验的可信性, 共选取3棵植株, 挂牌平行观测, 从黄瓜坐瓜开始到长成商品瓜, 每天同一时间测定每株上黄瓜的果长、果径。将黄瓜果实视为近似圆柱体, 使用经验公式计算其体积[18]。

1. 3小气候数据预处理

1. 3. 1日平均温度、日平均相对湿度和温度日较差

日平均温度和日平均相对湿度以北京时间0时为日界, 用算术平均法求得。温度日较差为日最高温度和日最低温度的差, 文献[19]证实以逐10 min资料为基础挑选出每日的日最高温度和日最低温度可以满足此类研究需要。

1. 4检验方法

采用均方根误差RMSE ( root mean squared er- ror) 、相对误差RE ( relative error) 、绝对误差AE ( ab- solute error) 以及决定系数R2 ( coefficient of determi- nation) 对模拟值和实测值之间的拟合度进行统计分析, 以验证模型的精确度[20,21]。

式中, SIMi为模型模拟值, OBSi为实际观测值, n为样本数。

2结果与分析

2. 1影响黄瓜果实生长的原因分析

造成黄瓜果实生长指标波动的原因主要有两项, 一是小气候条件变化, 二是生产条件的变化 ( 如水、肥、土、种等) 和社会因素 ( 如人员素质、栽培管理水平等) 。由表1中可以看出, 黄瓜果实从坐果到长成商品瓜平均为15 d左右。在相近时间段3棵植株黄瓜发育所需天数的变异系数 ( A值) 普遍很小, 最小值为3. 3%, 最大值为22. 0%, 说明在同一时间段, 黄瓜发育所需时间是差不多的。这是由于对于同一温室, 生产条件、技术人员和栽培管理水平基本没有差异。同时, 同一棵植株不同时间段黄瓜发育所需天数的变异系数 ( B值) 相对较大, 最小值为37. 3%, 最大值为48. 1%, 说明不同时间段的黄瓜发育所需时间有较大差别。这是由于对于不同时间段, 温室小气候条件差异较大[22]。由此表明, 在其他管理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影响黄瓜果实生长天数的主要因子是温室小气候条件的变化。

注: 表格中A、B分别表示3棵植株在相近时间黄瓜发育所需天数的变异系数和同一棵植株的不同时期的黄瓜发育所需天数的变异系数。

2.2黄瓜果实体积增量与温室小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温度是影响黄瓜生长的关键因素。为了研究温度对黄瓜果实体积增量的影响, 计算试验期间不同界限温度的逐日有效积温, 最高温度从20 ~35 ℃变化, 最低温度从7 ~20 ℃变化, 温度间隔为1 ℃, 计算不同组合的有效积温。对比分析黄瓜果实逐日体积增量与同期逐日有效积温的相关系数, 结果表明: 给定上限温度, 下限温度从7 ℃ 间隔1 ℃ 增加到20 ℃ , 不论给定的上限温度怎样变化, 体积增量与下限温度为11 ℃时的有效积温相关系数最大, 并通过显著性检验 ( 样本55个) ; 同样给定下限温度, 上限温度从20 ℃间隔1 ℃增加到35 ℃, 不论给定的下限温度怎样变化, 体积增量与上限温度为34 ℃时的有效积温相关系数最大, 为0. 595, 并通过0. 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 样本55个) 。因此, 黄瓜果实体积增量与11 ~ 34 ℃ 日有效积温的关系最佳 ( 见表2) 。

相关分析 ( 表3) 表明, 黄瓜果实体积增量与同期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和温度日较差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 556、0. 490、 0. 478和0. 402, 且均通过0. 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 样本55个) ; 与1 d前的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 日最低温度和温度日较差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 526、0. 569、0. 295和0. 519, 且均通过0. 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 样本55个) ; 与2 d前的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和温度日较差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 423、0. 515和0. 513, 且均通过0. 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 样本55个) 。湿度和太阳辐射也均是影响黄瓜生长的重要因素。日平均相对湿度可以反映温室中湿度条件的平均状况, 相关分析表明, 黄瓜果实体积增量与同期、1 d前和2 d前的日平均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为- 0. 404、 - 0. 452、- 0. 429, 且通过0. 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 样本55个) , 说明黄瓜果实体积增量与同期、1 d前和2 d前日平均相对湿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黄瓜果实体积增量还与同期、1 d前和2 d前的日平均太阳辐射和日最大太阳辐射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 469和0. 458、0. 548和0. 546、 0. 551和0. 529, 且通过0. 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 样本55个) 。上述分析表明, 黄瓜果实体积增量与同期的日平均温度、日最低温度和11 ~34 ℃日有效积温, 1 d前的日最高温度、温度日较差、日平均相对湿度和日最大太阳辐射, 2 d前的日平均太阳辐射相关性最好。

注:*表示在0. 05水平上相关性显著, **表示在0. 01水平上相关性显著 ( 双侧检验) 。

2. 3基于多项小气候因子的黄瓜体积增量模型

上述研究表明, 黄瓜果实体积增量主要受到黄瓜果实生长期间小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根据与黄瓜果实体积增量相关系数的大小和因子的独立性, 选取同期的11 ~34 ℃有效积温 ( X1) 、1 d前的日平均相对湿度 ( X2) 和1 d前的温度日较差 ( X3) 为影响因子, 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黄瓜果实体积增量 ( Y) 与上述3项小气候因子的多因子模型

采用第一颗植株的黄瓜果实观测资料 ( 样本数35) 对模型 ( 9) 的参数进行验证 ( 图1) , 并分析模型模拟的精确度 ( 表4) 。结果表明, 所建多因子模型具有一定的精确性, 可以用来模拟温室黄瓜果实的体积增量。

采用与建模数据相对独立的第二颗、第三颗植株的黄瓜果实观测资料 ( 样本数35) 对模型 ( 9) 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 ( 图2) , 并分析模型预测的精确度 ( 表5) 。结果表明, 利用多因子模型来预测温室黄瓜果实的体积增量具有一定的精确度。模型对独立数据的预测效果与对建模数据的检验效果差别不大, 与对建模数据的模拟相比, 对独立数据预测结果的RMSE误差、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下降了25. 1% 、9. 0% 和23. 7% , 决定系数增长了4. 0% , 说明所建模型具有一定的可移植性。

3结论与讨论

( 1) 同一植株不同时间段黄瓜果实发育所需天数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大, 最小值为37. 3%, 最大值为48. 1%; 同一时间段, 不同植株之间黄瓜果实生长天数差异很小。说明在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一致的情况下, 影响日光温室内黄瓜果实生长天数的主要因子是温室小气候条件的变化。这说明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是确保黄瓜按时采收的重要条件, 欲使黄瓜按时采收, 可以采取增强结瓜前后的光照强度, 适当降低夜间温度、提高白天温度的必要措施。

( 2) 温室小气候条件的变化还是影响日光温室内黄瓜果实体积增量的主要因子, 这些小气候因子包括温室内的温度、光照、水汽等, 可用日平均温度、 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温度日较差、界限温度有效积温、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太阳辐射和日最大太阳辐射等表征。黄瓜果实体积增量与同期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和温度日较差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 556、0. 490、0. 478和0. 402; 与同期日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关系数为-0. 404; 与同期日平均太阳辐射和日最大太阳辐射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 469和0. 458; 黄瓜果实体积增量与11 ~ 34 ℃ 日有效积温关系最佳, 相关系数为0. 595, 上述相关系数均通过0. 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黄瓜果实体积增量与同期的日平均温度、日最低温度和11 ~34 ℃日有效积温, 1 d前的日最高温度、温度日较差、日平均相对湿度和日最大太阳辐射, 2 d前的日平均太阳辐射相关性最好。这说明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是确保黄瓜果实体积较快增长的重要条件, 欲使黄瓜单果增产, 可以采取增加结瓜前后温度和光照, 适当降低相对湿度的必要措施。

( 3) 通过综合分析各小气候因子与温室黄瓜生长的相关性和因子的独立性, 本研究采用同期的11 ~ 34 ℃日有效积温、1 d前的温度日较差和日平均相对湿度等3项小气候因子来模拟温室黄瓜果实的体积增长, 能够充分反映温室小气候因子对黄瓜果实生长的综合影响, 对体积增量的模拟具有一定的精度。将所建模型移植到独立数据, 结果的RMSE误差、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下降了25. 1%、9. 0% 和23. 7% , 决定系数增长了4. 0% , 说明所建模型具有一定的可移植性, 可用于下沉式日光温室黄瓜单果产量的预测。

日光温室大棚小气候 篇5

1 观测地点及观测项目

1.1 试验地点

观测地点选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西郊一农户,大棚坐北朝南,东西长82m,南北跨度10m,脊高2.5m大棚的北侧及东西山墙为砖结构,采光屋面为抛物面形,以PVC防老化塑料膜覆盖,大棚的门开在东侧山墙。为了对比性好,试验时间选在2009年4月10~30日,获取晴天、雨夹雪天、多云天三种不同天气背景下的气象数据。

1.2 观测项目

观测内容为三种不同天气下棚内气温、湿度、光强。室外气温和湿度观测采用佳木斯自动站资料,室外光强观测选取棚外同高度的空旷处进行对比观测。棚内距地面1.5m处设立站点,分别摆放温度自记、湿度自记及台湾泰仕照度计。温度及湿度为昼夜24h观测,光强为7h—17h每两小时观测一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典型天气变化

从不同天气类型下大棚内外温度差变化图(图1)及大棚内外温度对比(表1)可知,三种天气类型下的大棚内外温度差均呈单峰型曲线[2]。白天在晴天下由于太阳辐射强,棚内外没有空气交换,棚内增温迅速,棚内外温差最大,最高温度差异达20.8℃。雨夹雪天内外温差最小,最高温度差异6.4℃。夜间在三种类型天气下,大棚内外温差均不大,最低气温差异在0.65℃~1.75℃之间。其中,晴天和多云天傍晚(18:00~20:00)棚内温度低于棚外,这是因为中午后随着太阳高度角降低,光线减弱,加之大棚前屋面的薄膜及山墙影响太阳辐射的透射,棚内气温从12h开始下降,棚外气温则升至15:00~16:00后才开始缓慢下降。棚内降温速度比棚外快,导致在18:00~20:00出现棚内气温低于棚外的“温度逆转”现象[3]。而21:00后棚内气温由于有薄膜覆盖空气对流散热小,而棚外没有太阳照射,空气对流通畅,净辐射增大,降温速度加快,最后棚外气温低于棚内气温,在4:00~5:00大棚内外气温达到最低。雨夹雪天由于全天有云覆盖,棚外太阳辐射升温不强,棚内有薄膜的保温作用,大棚内外温差小,棚内昼夜温度均高于棚外,大棚内外出现最低气温的时间要晚于晴天和多云天。

作物生长发育都有最适宜的温度条件,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表1中晴天棚内最高气温36.5℃,超过作物的最适宜温度,所以晴天要采取通风换气等降温措施。在4月下旬棚外最低气温在0℃左右,棚内与棚外的最低气温差异较小,棚内略高于棚外,所以夜间需加强保温措施。

根据温度观测资料建立了棚内气温与棚外气温的相关方程,见表2。除雨夹雪天气的棚内外的相关系数比较小外,其他两类天气下,棚内外相关性都比较好。在信度为0.01下,除雨夹雪天气下为显著外,其他两种天气为极显著。

2.2 湿度典型天气变化

在不同天气下大棚内外湿度差变化图(图2)上可知,雨夹雪天大棚内外湿度差变化平稳,内外湿度差最大值出现在下午14:00左右,这是因为大棚不通风,棚内湿度上午随着温度升高减小的比外界慢,中午(12:00)随着棚内温度下降湿度增加,而棚外温度下降晚于棚内,湿度升高的时间也晚于棚内,在14:00左右形成湿度差最大。夜间棚内外湿度差减小,至凌晨1:00左右湿度差开始加大。晴天和多云天湿度差波动出现双峰型,早晨由于棚外接受太阳辐射早,湿度迅速减小,棚内由于山墙及薄膜的阻挡,接受太阳辐射晚,湿度减小缓慢,在8:00~9:00出现第一次内外湿度差大值,而后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升高,棚内升温迅速,湿度减小,棚内外湿度差减小;至午后,棚内温度开始下降,湿度开始增加,棚内外湿度差加大,至18:00左右,出现第二次湿度差大值,而后棚外湿度也开始加大,内外湿度差开始减小,至凌晨3:00左右湿度差达到最小。

(单位:%)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三种典型天气下,棚外日平均湿度维持在51%~83%之间,棚内日平均湿度维持在79%~99%之间,比较适合茄果类蔬菜生长[4]。但高温、高湿环境容易导致蔬菜出现沤根、徒长等不良现象,也为病虫害的侵染和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阴雨天气棚内湿度全天都在95%~100%之间,所以白天需要加强通风,调控棚内湿度。

2.3 光强典型天气变化

对三种典型天气的大棚内外光照强度进行了比较(图3),同时计算了三种典型天气的光强透过率(表4)。结果显示雨夹雪天气下大棚内外照度差波动幅度最小,内外照度差也最小。晴天和多云天照度差变化趋势一致,为单峰型。上午随着光强的增加,棚内外照度差增大;下午随着光强的减弱,棚内外照度差减小。晴天中午大棚内外照度差异最大。可见大棚内的光强是随着外界光强增加而增加,但内外差异增大,所以选择透光率好或新的薄膜能增加棚内的光照强度。在表4中,三种天气下,日平均照度透过率均超过69%以上,其中雨夹雪天气的照度透过率最大,晴天的照度虽然强,但是照度的透过率最小。

在生产中,蔬菜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光照因种类和品种而不同。其中,喜温蔬菜品种的光饱和点为50000Lx左右、补偿点为2000~3000Lx,喜凉蔬菜品种的饱和点为30000~40000Lx、补偿点为1500~2000Lx[5]。从表4中可以看到,三种典型天气下,棚内光照强度均高于喜温和喜凉蔬菜品种的补偿点;雨夹雪天能满足喜凉蔬菜品种的光饱和点,但不能满足喜温蔬菜品种的光饱和点。多云天棚内有6h能满足喜凉蔬菜品种的光饱和点,能满足2~3h喜温蔬菜品种的光饱和点;晴天有8h能满足喜凉蔬菜品种的光饱和点,4~6h能满足喜温蔬菜品种的光饱和点。可见在佳木斯地区春季采用大棚来提前栽培蔬菜在光照强度上完全能满足蔬菜的光合作用需要。

根据观测资料,分别做了三种天气下的大棚内外的相关方程,见表5。三种类型天气下,相关系数都达到了0.98,F检验也都达到了极显著。说明用此方程来做相关推算效果比较好。

3 小结

3.1 本研究发现,雨夹雪天大棚内温度昼夜均高于大棚外温度,平均高出2.45℃;晴天和多云天,白天大棚内温度远高于棚外,但在傍晚(18:00~20:00)会出现短时棚内温度低于棚外的情况,同时三种天气下,夜间最低气温内外温差在1℃~2℃,对于外界气温很低的时候,夜间需加盖暖被等防寒保温措施来提高棚内温度。晴天棚内最高气温可达到36.5℃,超过作物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范围,白天要通风降温。

3.2在三种典型天气下大棚内均维持较高的湿度(80%~99%),远高于棚外的湿度(50%~80%)。棚内湿度过大是导致很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之一,所以除湿是大棚的一项重要任务。

3.3 大棚内光强随着外界光强的增加而增加,透过率为69%~74%。雨夹雪天透过率最高,晴天最低。三种典型天气下,除雨夹雪天不能满足喜温蔬菜的光饱和点外,晴天和多云天均能满足蔬菜光合作用需要,但在春季出现雨夹雪天并不多,所以塑料大棚完全适合于北方春季抢前抢早栽培蔬菜,以增加收益。

摘要:本文对佳木斯地区塑料大棚的内外小气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种典型天气下,晴天中午大棚内外最高气温差异达20.8℃,棚内最高气温为36.5℃,超过作物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范围;雨夹雪天内外温差最小,最高温度差异6.4℃。夜间大棚内外最低气温差异在0.65℃~1.75℃之间,其中,晴天和多云天傍晚(18:00~20:00)棚内温度低于棚外。三种典型天气下大棚内均维持较高的湿度(80%~99%),远高于棚外的湿度(50%~80%)。大棚内的光强随着外界光强的增加而增加,雨夹雪天气的透光率最高可达74%,晴天最小为69%。

关键词:大棚,春季,小气候,晴天,多云天,雨夹雪天

参考文献

[1]邹立尧,赵秀兰.黑龙江省农业气候背景分析[J].黑龙江气象,2000(1):35-37.

[2]宋艳华,齐尚红.秋季日光温室内小气候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35-7236,7239.

[3]陈丹,梁萍,范万新,等.桂南地区春季六连栋塑料大棚的小气候特征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7(7):102-105.

[4]章乃焕.新编使用蔬菜栽培[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261.

永丰县冬春大棚辣椒农田小气候研究 篇6

冬春季蔬菜大棚改善了小气候环境, 温室内气温和地温保证了植物正常生长,为蔬菜生产创造了条件。为此很多研究人员对大棚的增温和保温效果进行了观测试验[1,2,3]。而温室内、外气温相关关系不相同[4],温室内气温和地温的影响因子也很多[5]。因此,很多学者利用上述相关关系实现了温室内气温和地温的预测[6,7],最终可以通 过温度控制技术对温室内环境温度进行调控, 以保证温室内气温和地温维持在适宜作物生长发育的范围内[8]。但大部分都是以旬或月为尺度对比研究大棚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关系,而且江西地区在相关方面研究甚少。

冬季设施农业生产中最关注棚内最低气温, 当棚内最低气温无法满足棚内作物安全越冬时, 生产上将采取措施提高最低气温。若能对冬季单双层棚内日最低气温进行预报, 对广大农户及时了 解大棚内最 低气温变 化 ,以采取相应保温措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将为永丰地区开展冬季低温防御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为此,利用永丰县大棚辣椒农田小气候自动观测站的观测资料, 以大棚辣椒1个生育期为1个周期 ,重点分析大棚内冬季气温、地温等气象因子的变化特征, 并与棚外气象因子 的变化进行对 比分析 ,并将棚内不同天气状况下温度变化与外界气象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小气候资料来源于设在吉安市永丰县佐龙乡均田村的蔬菜科研所日光温室中的小气候观测系统采集到的数据。试验大棚主要用于秋延后和春提早辣椒栽培, 其中秋延后栽培辣椒于1 2月中旬结束 ,春提早栽培于翌年2月上旬左右开始移栽定植。塑料大棚内外气 象数据采集时 间为201 4年1月1日—5月31日。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9] 的划分标准确定日界,对采集的气温、日照数据进行日值统计,剔除异常值 , 共计获取1 51 d逐日气温、日照时数观测数据。

为了分析不同天气状况下日光温室内的温、湿度与外界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 按照气象上按日照量别分类的分类标准[10],即日照百分率S≥60%为晴天、20%<S<60%为少云至多云、0≤S≤20%为寡照天气 , 相应划分观测资料,并进行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天气类型下棚内外温度变化特征

2.1.1晴天条件下图1、2分别为201 4年1月21—24日晴天条件下大棚气温和棚外大气温度的逐时变化图以及棚内外0和20 cm地温的逐时变化图。从图1可以看出,晴天条件下,大棚内外的气温日变化都很大, 而棚内气温的日变化幅度大于棚外。大棚内的气温 基本上都 是比棚外 气温高 ,日最高气温棚内外都是在1 4:00前后出现, 此时也是棚内外温差最大的时候,平均为4~6℃,日最低气温出现在7:00左右 , 棚内日最低气温比棚外高1 .5~3.0℃左右。

从图2可以看出,棚外0 cm地温日变化幅度较大, 与棚外气温变化大体一致,而棚内0 cm地温变化幅度较小。棚内外20 cm地温日变化基本一致 ,和棚内0 cm地温一样 ,日变化幅度较小, 棚内20 cm逐时地温都是高于棚外20 cm的。日最低地温,棚外0cm出现在7:00左右 , 棚内0 cm出现在9:00左右; 棚内外20 cm地温出现在1 0:00左右。日最高地温,棚外0 cm出现在1 4:00左右, 棚内0 cm出现在1 6:00左右 ;棚内外20 cm地温出现在20:00左右。

2.1.2多云条件下图3、4分别为201 4年1月1 4—1 7日多云条件 下大棚气温和 棚外大气 温度的逐 时变化以及 棚内外0和20 cm地温的逐时变化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棚内外气温和地温 的时间变 化特征与 晴天状况下 较相似 , 但变化幅 度明显减小,大棚内的气温基本上都是比棚外高,然而棚内气温的日较差和棚外几乎相同。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棚内外出 现的时间 和晴天条 件下差不多,但棚内外日最高气温比晴天条件下偏低5℃左右, 而棚内外日最低气温比晴天条件下偏高4℃左右。棚内外地温, 除了棚外0 cm地温变化幅度略小于晴天条件下,其余地温和晴天条件下地温相差无几。

2.1.3阴天条件下图5、6分别为201 4年1月1 4—1 7日阴天条件 下大棚气温和 棚外大气 温度的逐 时变化以及 棚内外0和20 cm地温的逐时变化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棚内外的气温、地温日变化幅度明显不如晴天和多云状况下大,而且棚内外气温日较差远远小于晴天和多云条件下。棚内气温比棚外平均高2℃左右 ,其随时间的变 化曲线在 下午1 4:00到次日的8:00接近于平直, 这段时间温度变化不大,只有在中午前后一段时间会出现温度的上升和下降。地温日变化幅度更是平缓, 除棚外0 cm地温外,其余地温随时间的曲线基本平直,日变化很小。

2.1.4 3种情况综合分析对3种不同天气状况下的棚内外气温、地温日变化情况综合对比分析发现,无论在哪种天气状况下,棚内气温基本上都是比棚外气温高。晴天时,气温有明显的日变化,白天升高,夜间下降,变化幅度较大 ;多云时 ,气温也有 明显的日变化, 但变化幅度比晴天小;而阴天时 , 气温日变 化幅度明 显小很多。并且3种天气状况下,白天温差大于夜间 , 日最高值 出现时差 值最大。棚内外平均日最高气温表现为晴天 > 多云 > 阴天,阴天明显比晴天和多云天气偏低;而棚内外平均日最低气温表现为阴天 > 多云 > 晴天。晴天日平均最低气温棚内棚外都有零下温度出现; 多云天气日平均最低气温棚内未出现零下,约为2℃左右,而阴天天气下棚内外日平均最低气温大约为6℃左右 ,可见晴天和多云天气下易出现低温危害, 这是由于晴天夜间缺少云层的遮挡,地面辐射强烈,引起强烈的降温。

2.2棚内日最低气温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

蔬菜大棚 是一个相 对封闭的 系统,但又与外界有着热量的交换。大棚蔬菜内的热量来自于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以短波辐射的 形式透入大棚 内 ,被大棚内的地面、植物、空气等 吸收,从而转化为热能, 而同时大棚内的物质也在通过长波辐射传导和对流的方式进行交换散发热量。因此,蔬菜大棚内的农田小气候与外界的气温、日照、云量等都有关。分析塑料大棚内外气象要素相互影响机理, 棚内日最低气温相关性分析的拟选因子有日照时数( S) , 棚外日最 低气温( Td) , 棚外日最低0 cm地温( Td0) ,棚外日最低20 cm地温 ( Td20) , 棚外前一日日最高气温( Tg 外) 以及棚内 前一日日 最高气温( Tg 内) , 计算5个因子与棚内日最低气温的相关性,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 ,3种天气类 型下棚内日最低气温与日照时数的相关性很差,甚至出现负相关,而3种天气类型棚内日最低气温与棚外日最低气温,棚外日最低0 cm地温 ,棚外日最低20 cm地温这3种因子极显著相关( P<0.01) 。对于棚外前一日日最高气温以及前一日棚内日最高气温2个因子而言,晴天条件下棚内日最低气温与这2个因子相关性极显著( P<0.01) ,多云条件下与棚外前一日日最高气温相关性极显 著( P<0.01) ,而阴天条 件下与这2个因子相关性都不显著。选择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因子作为预报模型构建初选因子, 易于获取且预报准确率较高的预报因子, 建立棚内日最低气温预报统计模型, 对农户的农事作业提供预报服务,具有实际意义。

注:S.日照时数;Td.棚外日最低气温;Td0、Td20分别表示棚外日最低 0、20 cm 地温;Tg外、Tg 内 分 别表示棚外 、棚内前一日日最高气温 。 *、** 分别表示相关系数通过 0.05、0.01 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3 结论与讨论

( 1) 晴天条件下 ,大棚内外的气温日变化都很大, 而棚内气温的日变化幅度大于棚外。大棚内的气温基本上都是比棚外高;地温除了棚外0 cm日变化幅度较大,其余变化幅度都很小。

( 2) 多云条件下棚内外气温和地温的时间变化特征与晴天状况下较相似,但变化幅度明显减小,大棚内的气温基本上都是比棚外高, 然而棚内外气温的日较差差不多。

( 3) 阴天条件下棚内外的气温、地温日变化幅度明显不如晴天和多云状况下大, 而且棚内外气温日较差远远小于晴天和多云条件下的。

( 4) 对3种天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棚内外平均日最高气温表现为晴天 > 多云 > 阴天, 而棚内外平均日最低气温表现为阴天 > 多云 > 晴天。

( 5) 棚内日最低气温在3种天气类型下与日最低气温与棚外日最低气温温、、棚外日最低0 cm地温、棚外 日最低低220 cm地温这3种因子极 显著相关关,,而与日照时数不相关;虽然棚外前一一日日日最高气温以及前一日棚内日最高高气气温在晴 天条件下极 显著相关 ,但整整体体而言, 这2个因子的相关性显著程程度度明显小于棚外日最低气温、棚外日日最最低0 cm地温、棚外日最低20 cm地地温温的相关性显著程度。在做棚内日最最低低气温预报时, 应着重考虑棚外日最最低低气温、棚外日最低0 cm地温、棚外外日日最低20 cm地温这3种因素。

摘要:为了提高大棚辣椒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利用吉安市永丰县冬春棚内外气温、地温等气象要素的观测数据,分晴天、多云、寡照3种天气类型,对大棚内外温度变化特征、棚内日最低气温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棚内气温日较差大于棚外,棚内外气温日变化幅度表现为晴天和多云条件下明显大于阴天,棚内外平均日最高气温表现为晴天>多云>阴天,而棚内外平均日最低气温表现为阴天>多云>晴天。棚内日最低气温与棚外日最低气温、棚外日最低0 cm地温、棚外日最低20 cm地温的相关性极显著,与日照时数不相关。

青海当地温室小气候调查探析 篇7

温室内放置了8个探头, 距离地面最远处放置第1个探头, 依次以间隔40cm放置探头, 直至放置第8个探头为止。该时间段内环境温度集体呈缓慢上升趋势, 第1个探头位置温度最高, 第8个探头位置温度最低。这是由于第1个探头距离阳光最近, 温度最高, 随着时间的变化, 每一个探头位置的温度都在上升, 温室内接近正午时分, 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 温室内射入的光量较多, 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速率增加, 雾滴增多, 使得温室内温湿度也逐渐升高。

西红柿生长情况:浇灌方式为滴灌, 栽培方式为珍珠岩、土混合基质栽培, 栽培过程中西红柿叶片颜色较浅或枯黄, 是由于根系水分过多, 盐碱不适, 营养液配制与管理不当造成, 西红柿为雌雄异株植物, 需传粉, 作物由于营养不均, 生长不平衡。

2 乐都示范基地 (新型屋面角可调节温室)

温室内外光照度在作物层面由下而上逐渐升高, 在水平方向上中间光照度最高, 温室外光照度高于室内, 中间透光比较好, 靠近后墙一侧由于保温, 加之建筑物的阻挡使得透光较少, 光照度较低, 温室内温度高于温室外, 透明塑料保温效果较好。随着时间的变化, 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 温室内射入的光量较多, 使得温度升高。温室内的温度为16.9℃, 适合根系生长, 正常生长期要求含水量达到70%, 达到了栽培技术要求。

作物的生长状况:温室内草莓生长良好, 基本无病株, 温室屋面结构优化, 棚内有过度间, 防止冷风侵袭。草莓为异花授粉, 栽培方式为起垄栽培, 浇灌方式为滴灌。

3 温室内的作物管理意见

(1) 品种选择:选用高产, 不倒伏产品。 (2) 培育壮苗:合理施肥, 从播种至子叶出土, 维持较高的温度。 (3) 适时定植。 (4) 加强田间管理: (1) 肥水管理。适当施肥, 适时追肥。 (2) 温度的控制。定植后保持较高棚温, 以利缓苗, 缓苗后加强保温、防冻和通风等措施, 保持合适的温湿度。 (3) 应用激素保花保果, 及时修剪。 (5) 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疫病、枯萎病、白粉病。实行水旱轮作, 撒施生石灰等农业措施, 防止病害发生。

参考文献

[1]韩世栋.蔬菜冬暖型日光温室建造和高效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

日光温室大棚小气候 篇8

以叶菜茬口为佳, 忌瓜类作物茬口和重茬种植。黄瓜喜疏松肥沃, p H5.5~7.2范围内的沙壤土;透水性好的壤土、轻壤土也可种植。

2 黄瓜品种的选择

黄瓜品种选择尤为重要, 接穗品种应选择口感、瓜型、抗病性、丰产性俱佳的优良品种,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种植首选品种主要以津研、津优系列。砧木为白南瓜。

3 栽培模式

日光温室黄瓜为嫁接种植, 嫁接方式靠接。种植密度2800~2900株/667m2。种植方式:起高垄加压滴管一膜双管双行种植, 行距125cm, 株距35×35cm, 早春大棚加温种植。

4 育苗

4.1 育苗时间

春茬黄瓜于11月中旬育苗, 接穗和砧木选用苗床育苗, 嫁接后选用12×13cm的营养钵育苗。

4.2 营养钵、营养袋消毒

使用前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min。

4.3 苗床和营养土准备

根据所需育苗数量在棚内选择适当大小的地块3个, 用于黄瓜育苗;用于南瓜育苗;栽植嫁接苗到营养钵苗床。黄瓜苗床和南瓜苗床都按东西向建成宽120cm、高出地面7cm的2个畦整平后备。3个苗床的营养土按田园土:腐熟优质有机质为细沙=6:3:1配成营养土, 混匀过筛后用70%甲醛100倍液消毒, 然后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消毒, 消毒后薄膜封严, 密闭5~7d后然后过筛运入棚室内做畦建床, 剩一份灌装营养钵备用。

4.4 育苗方式

育苗采先用温室加温苗床育苗的方式, 在温室大棚中, 用塑料薄膜搭建小温室, 增设火炉。

4.5 种子处理

用温汤浸种对黄瓜种子消毒。将干种投入55~60℃的温水中, 不断搅拌, 并不断添加热水, 保持55~60℃的水温10min。温度降低到28~30℃再浸种4~6h, 使种子吸足其干重的50%~60%的水, 然后用手搓洗种皮上的粘液, 清除发芽抑制物质, 漂去杂质和瘪籽, 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将种子置于干净的、用开水烫过的纱布中且外包一层地膜, 放到25℃左右的环境中催芽1~2d, 待70%的种子露白芽后即可播种。

南瓜的浸种方法与黄瓜基本相同, 南瓜浸种的时间要比黄瓜推迟5~6d。其浸种的水温可以提高到75℃左右, 种子倒入热水中后一直搅拌到水温降至30℃时为止;搓掉种皮上的粘液, 再换上25℃的温水浸泡10~12h;催芽的温度为25~30℃, 一般36h即可露芽;也可不经催芽阶段, 浸泡结束后直接播种。

5 播种

5.1 播种量

黄瓜150kg/667m2, 白南瓜1.5kg/667m2。

5.2 播种期

采用错期播种, 播种时间11月中下旬, 黄瓜播种后5~7d, 再播种南瓜, 这样可使2种苗子茎粗相似, 易于嫁接, 成活率高。

6 嫁接

当黄瓜的真叶长到一枚硬币大小时, 即可嫁接。准备好消毒好的刀片及嫁接夹。以南瓜苗作砧木, 先将南瓜苗的顶心剔除 (用竹签的尖端剔) , 用刀片从子叶节下方1cm处, 自上向下呈45°角下刀, 斜割的深度为茎粗的一半, 最多不超过2/3, 再将黄瓜苗从子叶节下部1.5cm处, 自下而上呈45°角下刀, 向上斜割幼茎的一半深, 然后将2种苗子对挂住切口, 立即用嫁接夹夹上, 随后栽入已准备好的营养钵中, 及时浇灌配有生根剂的水, 喷800倍液百菌清防病消毒, 放入用塑料膜搭建的密闭小拱棚塑内, 以及时保温保湿, 冬季光照不强, 一般不用遮阴。嫁接后3~5d内的温度为白天24~26℃, 不超过27℃;夜间18~20℃, 不低于15℃。3~5d以后开始通风降温, 白天可降至22~24℃, 夜间可降至12~15℃。7d后去除拱棚膜, 10d后, 嫁接的伤口愈合并以成活, 用刀片断去黄瓜根, 用竹签剔除南瓜的侧芽。

7 定植

7.1 土壤消毒

用50%的多菌灵可实行粉剂每平方米使用1.5g消毒, 定植前2~3d, 每亩用高锰酸钾1.5~2kg, 加等量的锯末点燃熏烟, 闷棚24h后, 开放大棚排除烟雾, 准备定植。

7.2 定植时间

春提早黄瓜定值的时间在1月中下旬, 定值前大棚要提前3~4d加温, 保持棚温达到定值缓苗的温度。

7.3 整地、施肥、作畦

施足底肥后精细整地施足底肥。结合冬季进行深翻, 每667m2施入优质腐熟有机肥6000~8000kg, 磷酸二铵50kg, 硫酸钾50kg, 过磷酸钙50kg。南北作畦, 畦宽60cm, 高35cm左右, 畦面中间低2边高, 形成一个凹槽状, 凹槽中在铺设2根滴灌管带, 沟宽65cm。覆120cm宽的塑料薄膜, 定值宜深栽浅埋。

8 定植后管理

8.1 温度管理

缓苗期以促早发根为原则, 白天25~30℃, 夜温15~20℃, 地温保持在17℃以上;初花期加大昼夜温差, 实行变温管理:昼温23~28℃, 夜温11~18℃, 结果期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温度以满足植株的正常生长, 根据“高温养苗, 低温养果”的原则, 结果可适当降低温度。

8.2 肥水管理

春提早定植时浇足水, 不追肥;缓苗期不浇水、追肥;缓苗期过后到开花前需蹲苗, 控水;根瓜坐住后及时浇催瓜水, 后每隔一水施一次肥。一般一水追一次肥, 7~10d浇一次水, 施肥掌握少量勤施, 施肥以磷酸二铵、钾宝、高钾高钙、3元有机复合肥为主, 实行配方施肥, 氮:磷:钾=5:3:7, 每次施肥15~20kg/667m2。

9 植株调整

当植株长到4~5片真叶时开始吊蔓;采收期及时摘除老叶、出去侧枝、摘除卷须、适当疏果;注意打老叶、打叉应该在上午进行, 有利于伤口的快速愈合, 减少病菌侵染, 吊蔓宜在下午进行, 避免绑蔓时将植株折断;落蔓前将下部老叶摘除干净, 同时最好将摘除的叶片带离温室, 以免病害的传染。

1 0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应本着“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原则, 以农业防治为主, 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基础, 以化学防治为辅, 及早、及时地进行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以确保蔬菜产品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质量标准。

1 1 采收

温室大棚机械卷帘技术 篇9

1 温室机械化卷帘技术的主要作用

温室机械化卷帘技术缩短了卷放帘时间, 每天增加日照时间近2 h, 提高温室内温度3~5℃。温室内温度增高, 作物生长快, 可缩短生长期, 使作物提前上市5~10 d。卷放过程运行平稳, 无绳索与保温帘的摩擦, 使保温帘延长使用寿命1~2年。减少用工量, 减少保温帘的损坏, 提高作物的产量, 增加反季量等, 可明显地提高经济效益。

2 卷帘机的种类及工作原理

卷帘机按不同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形式, 按动力形式分为手动式和电动式, 按结构形式分为牵引式、滑轨式、支臂式、侧悬浮动式等, 按工作形式分为固定式和走动式。固定式是卷帘机固定在大棚后墙的砖垛上, 利用机械动力把草帘子卷上去, 利用大棚的坡度和草帘子的重量往下滚放草帘子, 该种型号的卷帘机都是早期安装的, 造价较高, 大棚要有一定的坡度, 如果棚面坡度太小, 草帘子滚不下来。走动式是后墙砖垛, 电机和减速机一起在棚面上走动, 利用卷帘机的动力上下自由卷放草帘子, 不受大棚坡度大小的限制, 安装简单, 造价低, 效率高, 卷放整齐, 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形式[2]。

2.1 拉绳式

这种形式应用的比较早, 主要的部件有电动机、减速器、卷绳轴、联轴器、卷绳等。卷帘时依靠电动机、减速器驱动卷绳轴转动把绳子缠绕在轴上, 通过绳子拉紧使保温帘卷起, 放帘时靠帘的自重自动滚落。此种形式的卷帘机安装施工比较复杂, 而且造价高、卷放速度慢、保温帘易损坏, 现在已很少使用。

2.2 爬行移动式

电动机和减速器连在一起, 卷帘过程是电动机减速器在温室中间沿轨道爬行, 卷放帘靠电动机正反转开关控制, 在棚外设一支杆, 定位滑杆可在支杆上移动, 保证电机减速器能紧贴在大棚上上下移动, 减速器带动卷帘轴随电机转动实现卷放帘。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卷帘速度较快。缺点是卷帘时电动机、减速器需在棚膜上爬行, 而且有一片保温帘需经常放在棚上作为保护棚膜垫料, 影响进光量。

2.3 摆臂式

电机与减速器纵向相连, 动力输出端与卷帘轴相连, 保温帘末端系在卷帘轴上, 摆臂式又分为悬臂型和支臂型2种。特点是结构简单、重量轻、工作性能可靠、卷放速度快、价格适中, 但安装技术要求高。

2.4 悬臂自走式

目前主要使用较多的悬臂自走式卷帘机, 主要由底座、支臂、摆臂、三相或单相电动机、减速机、卷帘轴及电机座组成。一般都用单相电动机, 功率1.1~2.2 k W, 适合棚长30~80m, 摆臂、支臂及卷帘轴均为Φ67 mm钢管, 在棚前中间地面位置安装即可, 卷帘机安好后将草帘的下端固定在卷帘轴上, 上端搭在或固定在后墙上, 卷帘机即可工作。工作时接通电源, 电机动力通过减速机传给卷帘轴, 卷帘轴卷起草帘, 电机反转即为放帘, 工作中电机和减速机一起在棚面上走动, 并且可以在任何位置停止或启动。此种型号的卷帘机结构非常简单, 具有以下优点: (1) 效率高, 卷放1次仅需5~8 min; (2) 减轻劳动强度, 接通电源卷帘机自行卷放, 不用人工操作; (3) 延长光照时间, 提高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促进作物早熟; (4) 安全性好, 可靠性高; (5) 卷放整齐, 棚上材料不受破坏; (6) 操作方便, 可在棚上任意位置停止或启动; (7) 结构简单, 价格较低[3]。

3 使用注意事项

(1) 接通电源时防止缺一相电源, 如果缺一相电源会烧坏电机。

(2) 主机的传动部分 (如减速机、传动轴承等) , 要每年添加1次润滑油, 变速箱要加防冻机油。

(3) 在安装过程中要把卷帘绳子的长度 (松紧) 调整一样, 使卷起的草帘子位于一条直线上。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对卷帘绳子进行调整, 如果绳子长短不齐, 草帘子松紧不一样, 卷起的草帘子会出现曲线状, 在使用中会加大卷帘机和卷轴的扭矩力, 影响使用效果或损坏卷帘机和卷轴[4]。

(4) 草帘的底部 (即和卷帘轴联接的地方) 不能过湿, 过湿使草帘子过重, 卷起困难。在使用中最好用塑料布将草帘盖上, 避免雨雪淋湿草帘, 也便于清雪。

(5) 每年对部件涂1遍防锈漆。

4 技术应用效果

大棚卷帘机是今后温室大棚种植必需的机械装备和发展方向, 它改变了传统的人工卷帘操作的方法, 比人工操作提高效率15倍以上, 提高了劳动效率, 降低了卷放帘的劳动强度, 改善了操作的环境。据测试, 1个70 m长的大棚, 卷帘机卷放1次仅需8 min, 而人工卷放1次需要2人工作2h, 相比之下, 机械卷帘每天能延长光照时间近2 h, 充分利用增加时间差来提高和保持棚内温度, 使棚内温度提高3~5℃, 棚内种植物生长周期缩短、早熟, 比人工卷帘提前5~10 d上市, 价格平均提高1.0~1.5元/kg。同时, 能减少草帘子的破损, 延长草帘子的使用寿命, 节省的劳动力可从事其他工作, 多增加收入等, 1年内就可以收回投资。

参考文献

[1]马全福.温室大棚机械化卷帘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 2008 (9) :51.

[2]侯少丽.大棚机械卷帘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09 (8) :44.

[3]郭光喜, 杨富民, 杨永林.城郊蔬菜大棚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应用[J].湖北农机化, 2009 (2) :56.

上一篇:小组制度下一篇:语文教学中的越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