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四大误区

2024-08-06

励志的四大误区(精选十篇)

励志的四大误区 篇1

学生来到学校,就应该是接受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我们还是不幸地发现,我们的“德育”好像哪里出了问题,培养出了能写出“爸,钱,儿”这样家书的学生,培养出了屠杀舍友的马加爵,培养出了挥刀弑师的付成励;培养出了在汶川地震国难当头时网上辱骂灾区人民的高千惠……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邵文虹说,从2000年以来, 中国各级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平均每年上升13%左右,这是一个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啊!或许有人说这已经不属于德育范畴了,可是反过来想,未成年人如果在校期间都能够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还会有这么多人走上犯罪道路吗?当然,这里面的原因是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可是透过这些现象至少能反映出学校的“德育”工作还是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问题。

对教育对象盲目悲观

听到一些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了,越来越不懂礼貌,越来越不知道感恩,越来越……真的是这样吗?

我必须承认:现在的孩子见识越来越广了;越来越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越来越张扬自己的个性。原来在我们作学生的年代不敢思考的问题,现在他们思考的多了,比如他们更加追求一种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他们更加注重保护自我的隐私和独立的人格;他们要求获得选择教师的权利……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

如果教师不能对当今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有准确清晰的把握,还是以陈旧的观念去看待他们,那么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肯定就是“不懂事”了!

以现在的学生不懂礼貌为例,有谁去真正了解这个学生见到老师不问好的原因呢?

相反,我不止一次的看到,当学生见到教师,主动问好的时候,有些教师“嗯”一声,有些只是点点头,有些教师和同事聊得火热,对学生的问好充耳不闻!试想如果你是学生你会怎么想?下次见到你学生还会问好吗?甚至这个学生以后见了任何老师都不会问好了!如果教师能主动向学生问好,效果肯定又不一样了吧!说白了,还是师道尊严的观念作怪。

学生进办公室喊“报告”,办公室里的老师们各忙各的,学生连喊几次都不一定有人答一声,学生如果这时进来就会被抢白,“怎么这么没礼貌,进办公室也不喊报告!”下次他还愿意来办公室找老师吗?

我是被称作80后人群中的一员,还记得我们这群人也曾被人称作“尿不湿一代”,曾经在网络等各种媒体上被骂得体无完肤,好像我们就是“垮掉的一代”,仿佛在不远的明天,祖国的事业就会葬送在我们手里!

可2008年,圣火在欧洲传递时,海外80后留学生迸发出来的爱国热情,使国人感到热血沸腾;汶川地震后的救助工作中,80后志愿者也占了多数,让人们看到了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现在80后开始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而90后又成了人们在网上抱怨甚至咒骂的对象,我相信,再过20年,90后照样可以是托起中国的脊梁!

重“言传”、轻“身教”

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对学生说一千遍,一万遍,不如教师给学生做好榜样。不让学生随地吐痰,可教师在讲台上随地吐痰,开会的时候校长在主席台上随地吐痰,这给学生做的什么榜样呢?他对你的说教不屑一顾的时候,甚至以此为例反驳你的时候,恐怕又会给他们加一条“顶撞师长”的罪名了吧!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如果要求学生做到,那么教师首先要能够按照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不只是一句简单的话,要想做到真的是不容易。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曾经说道:“学生不必在每个具体情况下知道教师是在教育他,教育意图要隐藏在友好和无拘束的相互关系中。……我坚信,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这就好比盐对人体是很重要的,可如果直接给你15克盐吃,恐怕没有谁能下咽,但是如果把盐放入汤里人们就会觉得很鲜美。把盐和汤分开,那无论是盐还是汤都令人难以接受。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可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有些学校硬性规定了每学期的主题班会内容,一般都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为目的的,比如感恩教育、规章制度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环境教育、社会道德教育等等。教育学生“你要……”,而这些话很少会变成学生主动的“我要……”!这种直白的说教,学生怎么会接受呢?

当然,“言传”也不能一点没有,否则一味的“身教”很可能被学生忽视,对教育者的各种行为熟视无睹。通过讲故事、讲案例等各种途径,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领悟到教师的真正意图,而不是被动接受。

追求高、大、全

张万祥老师的一个案例———《鲍婧的烦心事》,说的是鲍婧老师在一次对全班同学的调查问卷中有个题目:你最崇拜的人是谁,限定一位。这个班45名学生,竟然罗列出35位名人姓名。她想不明白的是全班学生没有一个人写华罗庚、陈景润,甚至连居里夫人都落了榜,就连过去得票率一直非常高的周恩来都只有寥寥的五个崇拜者。鲍老师在调查问卷之前可是专门上过此类的主题班会!所以这样的结果令鲍老师很是恼火。

我想鲍婧老师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这种教育存在一个问题:人物形象光辉高大,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相信有不少老师都曾经举过这样的例子,开过这样的班会、队会。往往会开完就算了,没有像鲍老师那样做问卷调查,如果调查的话,我想结果大同小异。

感恩教育要实在,切忌空谈。我想这同样也适用于所有的德育活动。教师要把握学生心理,故事、案例要与学生息息相关,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王莉老师曾经给学生读过一篇文章———《孩子妈的一天》,时值带她班的英语老师有个哺乳期的孩子,对学生抓得有点紧,引起了学生的逆反心理。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学生理解了老师的不易,反省了自己的错误,感动得留下了泪水。这样的素材,来源于学生身边,他们看得到,听得到,容易接受。

同样,在鲍婧老师进行理想教育的过程中,也可以举一些身边的例子。全国那么多人,出了几个周恩来、华罗庚?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英,但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所以我们要求孩子们个个都有宏伟远大的理想是不现实的,这样只会让孩子觉得虚无缥缈、不切实际。

忽视了家长的作用

我有个叫川的学生,曾经一度抑郁,甚至离家出走了几天。后来经过了解我才知道,原来川的父亲对他期望很高,每次考试完,只要他对川的成绩不满意,轻则臭骂一顿,重则拳脚相加。而川也看不惯父母的行为,觉得他们整天打牌,根本不关心自己,连顿饭都不给自己做,只关心自己的成绩。我跟川的父母进行了沟通,约定以后尽量少打牌,最好不打,放学后多抽时间陪陪孩子,不管发生什么事,打骂都是不可取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川的脸上又恢复了以往的笑容,成绩也有所进步。

孩子从小是在家长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就算是进了学校,不同的阶段也会遇到不同的老师。我们只能陪他们走人生的一小段,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用正面的,积极的态度来改变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和错误认识。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现象耳濡目染,孩子能够接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教师不要也不能把全部责任都揽到自己头上。教师其实是在配合家长教育孩子,家长起主要作用,我们的任务是配合好家长。

音乐胎教的四大误区 篇2

有些准妈妈认为把音箱的声音调到最响,甚至长时间将耳机放在腹部,让胎宝宝听音乐,其实对胎宝宝而言,原本美妙的音乐可能就变成了难以忍受的噪声,容易使宝宝出生后变得烦燥不安、神经过敏,甚至严重的话,会给宝宝造成无法挽回的听力损伤。

二、长时间地听音乐,即使累了也要坚持

听说音乐胎教好,一些准妈妈就从早到晚的放音乐听音乐。平时,正常人听再好听的音乐,时间一长也会觉得听力疲劳,更何况身心各方面尚未发育成熟的胎宝宝呢?因此,音乐胎教必须讲究适度,不能超过一定的时间和次数。不然,胎儿的听觉神经和大脑会疲劳。

三、各类音乐都是胎教的好音乐

很多准妈妈都知道世界名曲可以陶冶情操、舒缓压力,因此给胎宝宝选择的音乐都是世界名曲,但并非所有名曲对宝宝都有好处。最好听一些优美、轻柔、舒缓的乐曲,而不要听摇滚、低沉、压抑或高亢激烈的音乐。

四、随意购买胎教传声器

德育的四大误区 篇3

学生来到学校,就应该是接受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我们还是不幸地发现,我们的“德育”好像哪里出了问题,培养出了能写出,“爸。钱,儿”这样家书的学生,培养出了屠杀舍友的马加爵,培养出了挥刀弑师的付成励;培养出了在汶川地震国难当头时网上辱骂灾区人民的高千惠……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邵文虹说。从2000年以来,中国各级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平均每年上升13%左右,这是一个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啊!或许有人说这已经不属于德育范畴了,可是反过来想,未成年人如果在校期间都能够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还会有这么多人走上犯罪道路吗?当然,这里面的原因是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可是透过这些现象至少能反映出学校的“德育”工作还是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问题。

对教育对象盲目悲观

听到一些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了。越来越不懂礼貌。越来越不知道感恩。越来越……真的是这样吗?

我必须承认:现在的孩子见识越来越广了;越来越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越来越张扬自己的个性。原来在我们作学生的年代不敢思考的问题,现在他们思考的多了。比如他们更加追求一种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他们更加注重保护自我的隐私和独立的人格;他们要求获得选择教师的权利……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

如果教师不能对当今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有准确清晰的把握,还是以陈旧的观念去看待他们,那么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肯定就是“不懂事”了!

以现在的学生不懂礼貌为例,有谁去真正了解这个学生见到老师不问好的原因呢?

相反,我不止一次的看到。当学生见到教师,主动问好的时候,有些教师“嗯”一声,有些只是点点头,有些教师和同事聊得火热,对学生的问好充耳不闻!试想如果你是学生你会怎么想?下次见到你学生还会同好吗?甚至这个学生以后见了任何老师都不会问好了!如果教师能主动向学生问好,效果肯定又不一样了吧!说白了,还是师道尊严的观念作怪。

学生进办公室喊“报告”,办公室里的老师们各忙各的,学生连喊几次都不一定有人答一声,学生如果这时进来就会被抢白,“怎么这么没礼貌,进办公室也不喊报告!”下次他还愿意来办公室找老师吗?

我是被称作80后人群中的一员,还记得我们这群人也曾被人称作“尿不湿一代”,曾经在网络等各种媒体上被骂得体无完肤,好像我们就是“垮掉的一代”,仿佛在不远的明天,祖国的事业就会葬送在我们手里!

可2008年,圣火在欧洲传递时,海外80后留学生迸发出来的爱国热情,使国人感到热血沸腾;汶川地震后的救助工作中,80后志愿者也占了多数,让人们看到了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现在80后开始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而90后又成了人们在网上抱怨甚至咒骂的对象,我相信,再过20年,90后照样可以是托起中国的脊梁!

重“言传”、轻“身教”

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对学生说一千遍,一万遍,不如教师给学生做好榜样。不让学生随地吐痰。可教师在讲台上随地吐痰,开会的时候校长在主席台上随地吐痰,这给学生做的什么榜样呢?他对你的说教不屑一顾的时候,甚至以此为例反驳你的时候,恐怕又会给他们加一条“顶撞师长”的罪名了吧!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如果要求学生做到,那么教师首先要能够按照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不只是一句简单的话,要想做到真的是不容易。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曾经说道:“学生不必在每个具体情况下知道教师是在教育他,教育意图要隐藏在友好和无拘束的相互关系中。……我坚信,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这就好比盐对人体是很重要的,可如果直接给你15克盐吃,恐怕没有谁能下咽,但是如果把盐放人汤里人们就会觉得很鲜美。把盐和汤分开,那无论是盐还是汤都令人难以接受。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可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有些学校硬性规定了每学期的主题班会内容,一般都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为目的的,比如感恩教育、规章制度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环境教育、社会道德教育等等。教育学生“你要……”,而这些话很少会变成学生主动的“我要……”!这种直白的说教,学生怎么会接受呢?

当然,“言传”也不能一点没有,否则一味的“身教”很可能被学生忽视,对教育者的各种行为熟视无睹。通过讲故事、讲案例等各种途径,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领悟到教师的真正意图,而不是被动接受。

追求高、大、全

张万祥老师的一个案例——《鲍婧的烦心事》,说的是鲍婧老师在一次对全班同学的调查问卷中有个题目:你最崇拜的人是谁,限定一位。这个班45名学生,竟然罗列出35位名人姓名。她想不明白的是全班学生没有一个人写华罗庚、陈景润,甚至连居里夫人都落了榜,就连过去得票率一直非常高的周恩来都只有寥寥的五个崇拜者。鲍老师在调查问卷之前可是专门上过此类的主题班会!所以这样的结果令鲍老师很是恼火。

我想鲍婧老师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这种教育存在一个问题:人物形象光辉高大,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相信有不少老师都曾经举过这样的例子,开过这样的班会、队会。往往会开完就算了,没有像鲍老师那样做问卷调查。如果调查的话,我想结果大同小异。

感恩教育要实在,切忌空谈。我想这同样也适用于所有的德育活动。教师要把握学生心理,故事、案例要与学生息息相关,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王莉老师曾经给学生读过一篇文章—__《孩子妈的一天》,时值带她班的英语老师有个哺乳期的孩子,对学生抓得有点紧,引起了学生的逆反心理。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学生理解了老师的不易,反省了自己的错误,感动得留下了泪水。这样的素材,来源于学生身边,他们看得到,听得到。容易接受。

同样,在鲍婧老师进行理想教育的过程中,也可以举一些身边的例子。全国那么多人,出了几个周恩来、华罗庚?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英,但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所以我们要求孩子们个个都有宏伟远大的理想是不现实的,这样只会让孩子觉得虚无缥缈、不切实际。

忽视了家长的作用

我有个叫川的学生,曾经一度抑郁,甚至离家出走了几天。后来经过了解我才知道,原来川的父亲对他期望很高,每次考试完,只要他对川的成绩不满意。轻则臭骂一顿,重则拳脚相加。而川也看不惯父母的行为,觉得他们整天打牌,根本不关心自己,连顿饭都不给自己做,只关心自己的成绩。我跟川的父母进行了沟通,约定以后尽量少打牌,最好不打,放学后多抽时间陪陪孩子,不管发生什么事,打骂都是不可取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川的脸上又恢复了以往的笑容,成绩也有所进步。

孩子从小是在家长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就算是进了学校,不同的阶段也会遇到不同的老师。我们只能陪他们走人生的一小段,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用正面的,积极的态度来改变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和错误认识。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现象耳濡目染,孩子能够接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教师不要也不能把全部责任都揽到自己头上。教师其实是在配合家长教育孩子,家长起主要作用,我们的任务是配合好家长。

警惕资本运营的四大误区 篇4

资本运营是企业扩张的利器。然而并不是每个进行资本运营的企业都是成功的。很多企业在进行资本运营时, 没有按照企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约束条件去做, 在资本运营上进入一些误区。因此企业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与约束, 深入理解企业能力与资本运营之间的密切关系。总起来看, 企业管理者在进行资本运营的过程中要警惕以下误区:

一、资本运营:走出“空手道”误区

常见的企业并购, 生产重组等资本运营活动有三个特点:一是高智力性。即每一项企业并购重组都需要不同思路予以研究、规划, 智力劳动占据主导地位;二是非生产性。不论是企业并购、资产置换, 还是项目融资、财务顾问, 所改变的只是资源流动和配置状况, 本身并不创造任何产品和财富;三是高效益性。由于上述业务都是通过动脑策划 (高智力) 来促进资产调整 (非生产) 来获得高收益的, 因此有人将其形象地称为“空手道”。

资本运营不仅仅是企业并购、资产重组这些所谓的产权资本运作, 若将此类“资本运营”理解为比工商企业的实业经营更高级, 则是有害无利的。

工商企业应以实业经营为主业, 对于任何一个工商企业而言, 主营业务只能是生产商品或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 它们的主要经营方式也只能是采购、生产、销售等。在经营过程中, 以企业并购、重组为特征的“资本运营”, 只是在相关条件成熟时发生的个案, 不可能成为日常性业务。由此, 一方面将主要精力盯在这种资本运营上, 犹如“守株待兔”, 机会成本较大;另一方面, 影响了主营业务的开展, 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效和竞争力, 实在是“得不偿失”。

二、规模经济:走出“资产膨胀”误区

企业并购、资产重组, 必然使单个企业的资产数量和经营规模扩大。一些人由此简单地将企业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扩大的过程, 看作是资本运营的过程, 并将“规模”与“经济”连在一起, 认为只要有了“规模”, 就实现了规模经济;一些企业简单地将经济实力、经营业绩与资产规模划等号, 试图通过并购, 实现资产规模在尽可能短时间内达到最大化, 并以“规模经济”为自己的行为正名, 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重要问题:资产膨胀是否等于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的形成以资产增加为前提。增加资产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资金投入的增加, 包括利润转化为投资, 股东的追加投资和借贷资金投入等;二是企业间的并购重组等。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并购重组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机制。但是, 资产规模的扩大并不会自然形成规模经济, 企业并购重组也并非有利于构造规模经济格局。这要具体分析规模经济的饱和区间、边际变动以及财务成本、投资成本等相关因素。

三、结构调整:走出“多元化”误区

多元化经营有利于企业分散风险, 把握盈利机会, 提高资本运作效率。但多元化经营也同样会导致企业资金短缺、经济效益降低、投资膨胀等问题, 从我国大部分企业情况而言, 尚不具备多元化经营的能力。

走出“多元化”误区, 需弄清楚“多元化投资”和“多元化经营”的区别。“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自己投资并经营多个产业部门的业务, 以谋求较高收益的运作方式;“多元化投资”则是指企业在集中经营某项业务的同时, 将资金投入其他产业部门的企业, 以分散资本风险, 寻求新的商业机会的运作方式。实行“多元化投资”的一个内在机制是在现代经济中高新技术不断涌现和发展, 大量的新产品是多种科技成果结合的产物, 企业要保持和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 仅靠独自的技术开发, 常常是不够的, 为此, 需要向相关技术的产业和企业进行投资, 以获取科技发展及其他方面的信息, 弥补自身不足。因此, 以“多元化”战略出发, 开展资本运营对我国的绝大多数企业来说, 应选择的是“多元化投资”, 而不是“多元化经营”。

四、公司并购:走出“低成本扩张”误区

在企业并购、重组中, 一些企业提出“低成本扩张”的思路, 试图以尽可能低的投资来最大限度地增加资产数量, 实现资产的快速扩张;一些学者也认为, 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资本运营战略, 并加以论证和宣传。但是“低成本扩张”的思想违反市场交易规则, 不符合资本运营的内在要求。

以企业来说, “低成本扩张”的成本并不低。“低成本扩张”简单以企业在资产交易环节中付出的代价来计算成本, 但对并购企业而言, 真正的成本并不以此为限, 它还包括并购企业在并购了目标企业后进行的技术开发、项目投资、设备更新、经营管理、产品调整、市场开拓、人员培训及各种复杂事务方面所付出的代价。结果, 并购企业非但未能救活目标企业, 而且自己陷入经营困境, 甚至成为其他企业并购的目标。这种案例, 不论在国际社会还是在我国现实生活中都不少见。

对于并购企业来说, 关键的问题并不在于并购目标企业能否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其资产, 而在于是否拥有技术、管理、产品、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拥有这些优势, 即便按等价交换规则收购目标企业的资产, 并购后的营运也能获得成功;缺乏这些优势, 即使无偿获得了目标企业的资产, 并购后的营运也可能失败。因此“低成本”不是实现企业并购、重组的关键。应提倡和鼓励的是, 并购企业利用技术、管理、产品、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来展开并购、重组, 以促使企业营运方式的市场化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文本解读的四大误区 篇5

人为拔高、架空分析、主观曲解和迷信权威,是长期以来存在于我们语文教学“文本解读”过程中的四大误区,甚至可能还是我们有些研究者、教材编写者和教师的“思维定势”。文本解读要想真正走近作者、走近教材、走近学生,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必须走出这四大误区。

一、拔高

河北容城中学李强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4期上发表(我们是否也在“拔高”)一文指出,长期以来,我们对鲁迅(自嘲)一诗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的理解存在着人为“拔高”的现象,完全脱离了诗歌的标题“自嘲”和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读完很受启发,也深有同感。

近日,偶然翻阅苏教版高一新教材的一种配套讲义,其中编有清代诗人袁枚写于赴陕西任职途中的《马嵬》一诗:“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编写者通过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本诗要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同情百姓的悲惨遭遇,有君为轻、民为贵的民本思想”。看完之后,我有一种自愧不如之感,专家的分析果然不同凡响,高屋建瓴。因为我从诗中只能看到作者因为去陕西赴任,面对妻离子别,内心有这样一种惜别的伤感,丝毫也看不出他的“君为轻、民为贵的民本思想”。我想,如果不是我的学识浅薄,就极有可能是编者在人为“拔高”。

事实上,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类似的“拔高”现象我们还见得少吗?教参在“拔高”,研究者在“拔高”,我们的教师也在“拔高”;“拔高”作品的思想价值,“拔高”作者的思想境界,似乎不“拔高”无以显示水平。本来学生的生活阅历和认识水平就很有限,如果我们的教师还在任意“拔高”,将文本高高置于学生的认识之上(而且还是人为的),远离学生的实际,把文本解读搞得玄而又玄,那除了让学生坠入云雾、如听天书以外,究竟能带来多大的实际效果呢?比如,有教师在分析(孔雀东南飞)中焦母的思想时,运用的是西方精神分析大师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应该说,分析是很透彻的,但太高太玄了点,学生始终也听不明白。因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本身就是很玄乎的,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实在太大,最终导致文本解读的“无效教学”也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文本解读不是拔得越高越好,相反,文本解读应该契合作者的思想实际、文本的写作背景、作者的创作目的,更应该契合学生的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只能是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甚至有些时候我们在对一些内容艰深的文本进行解读时还要适当“降低飞行的高度”。一味地“拔高”,只能适得其反。

二、架空

不久前,某市组织了对市级学科带头人申报者课堂教学能力的考核,本人有幸担任评委,一共听取了7位教师的公开课,课题是高中语文第四册中节选自王实甫《西厢记》的《长亭送别》。教学中,授课者几乎无一例外都将目光投向了文本中的诗词,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分析、鉴赏文中的几支曲子。这本来无可厚非,但问题是,《长亭送别》是戏剧,而非纯粹意义上的诗词,对于其中的曲子鉴赏,不能脱离了“戏剧”的根基来架空分析其表现手法、表达效果以及营造的意境等等,而应该“用戏剧的眼光来看待戏剧的语言”,其曲子鉴赏的指向应该是人物的心理、人物的性格乃至矛盾冲突。如果置这些于不顾,那《长亭送别》岂不是可以编人诗词单元?是为脱离了文本的架空分析。

也是在不久前,我看到一篇文章,是关于丁西林先生的独幕喜剧《三块钱国币》的,文章作者针对文本中的“花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花瓶”在剧中是极富象征意义的,并且

洋洋洒洒罗列了诸如“花瓶的易碎象征了国民党政权的岌岌可危”等六大方面的象征意义。新则新矣,但我始终觉得太空泛,很难令人信服。我之管见,“花瓶”就是“花瓶”,它无非是个道具,是剧中矛盾冲突的一个载体,即使把“花瓶”换成“手表”之类也未尝不可,我们总不能再去分析“手表走时不准象征国民党政权抗战不力”等等象征意义吧?其实,丁西林的《三块钱国币》就是借“花瓶”这一小小的道具,塑造了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来表现作者对在抗战的日子里人们不去投身抗日,却在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无聊争论的讽刺。此外,我便再也看不出还有什么特别深的象征意义了。

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我们都已司空见惯。我们也曾告诫过学生在分析文章时不能脱离了作者的思想、写作的背景、文本的实际,但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总也避免不了会走进这种架空分析的怪圈,原因何在?

三、曲解

一次外出听课;一位教师在分析庐隐的散文《雨前》的表现手法时,试图通过王国维的名言“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来帮助学生导出本文所运用的“象征”手法,但结果足足花了12分钟时间也未能如愿,场面令人很是尴尬,也令人瞠目结舌。因为我们知道,王国维的“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要表达的是“景随情迁”“物随情迁”,而绝非这位教师所主观认为的“象征”,所以哪怕他再花12分钟也不可能有答案,因为这本身就是教师对象征的一种曲解。

这仅仅是教师对文本曲解的一个极细小的例子,但“管中”可以“窥豹”。这样的例子真可谓不胜枚举。其实,不仅有教师在曲解文本,有时就连我们教材和教参的编写者们甚至权威们也在曲解文本。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些诗歌的标题是果真这样表述还是我们教材编写者的曲解?关汉卿《窦娥冤》中写:“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啼到血出才停止”,这里“望帝啼鹃”的典故真能恰如其分地表现窦娥的冤情?类似的疑问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曾遇到过。

其实,我们稍加分析就可以知道,“歌”“吟”只不过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白雪歌”就是描绘“白雪”的,所以才有诗中千古传诵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梦游天姥吟”也就是描绘“天姥山”的,所以才有诗中的那片瑰丽的奇景,而诗歌的真正标题却是“送武判官归京”和“留别”。因此,两首诗的标题应该分上下两行来写,或是写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梦游天姥吟·留别》,这样才合乎诗歌的本原,作者的写作目的也就一目了然了。《窦娥冤》中“望帝啼鹃”的典故确实是用来表现窦娥的冤情的,但是,遗憾的是,教材的编写者曲解了这一典故的来源,客观上造成了典故与所要表达的意思指向的不一致。因为我们从教材编写者所选用的《蜀王本纪》中丝毫看不出杜宇的冤屈,而在民间传说中却能很鲜明地看出他的冤屈之深(可参见袁珂先生编著的《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此外,苏教版新教材中收录了杨绛的《老王》一文,被编置于“底层的光芒”这一板块,教材编写者

对文本的定位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杨绛的《老王》是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王”们善良人性的赞颂。但对于本文真正的写作目的,我很怀疑就如编者所说的那样。其实,翻阅一点资料就可以看出,杨绛是想借“老王”来表现“文革”那样一个特定的**年代,来表现当时的“老王们”和像她自己那样的“知识分子”们的生活遭遇。因而,教材的编写者曲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忽视了隐藏在“老王”背后的“历史潜台词”。

四、迷信

迷信权威,迷信教参,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一步,权威怎么说,我就怎么说,教参怎么讲,我也怎么讲,这可能是很多语文教师文本解读时常见的现象。

以前,每每讲授鲁迅先生等现代大家的作品时就胆战心惊,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作品确实博大精深,生怕自己不能给学生讲透、讲到位,但更主要的还在于另一方面,面对学生质疑的眼光和尖锐的质问,又怕才疏学浅,对于文中一些与现代汉语不够一致甚至明显错误的字词句如“到现在终于没有看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掉了”之类不能给以圆满的解答。现在我终于明白,像鲁迅这样的伟人其实也是人,尤其是在当时白话文刚刚产生之时,出现一些现在看起来是错字、错词或病句是件很正常的事情,我们无须苛求,当然更不应该粉饰。但面对这些学生一眼就能看出的毛病,教参的编写者却每每要弄出许多的“深刻含义”来,这不是人为的“拔高”吗?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唯教参是从,战战兢兢,也这么来讲给学生听,这不正是迷信吗?

曾经看到过一篇题为《让我们失去“自我”的语文》的文章,讲的是一位洋老师在教学安徒生的童话《灰姑娘》时,设置了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而最后一个问题却是:“有谁发现了这篇童话的破绽?”学生也很快能够找到答案。洋老师正是想通过这个问题告诉学生,不要迷信权威。

货币基金的四大误区 篇6

正如货币基金和其基金经理长期不被基金公司及整个公募同业者待见一样,舆论和持有人对货币基金也有诸多的偏见和误区,而这本身就是货币基金革命的一部分。

误区一:

发货币基金是为了冲规模

乍看上去,不管在资本市场历史悠久的美国,还是只有短短二十年的中国,规模对于资产管理行业的诱惑,绝不亚于LV对女人的诱惑。资产规模的大小其实质是用硬邦邦的数字告诉外界,一个公司的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有多大。因此,追求规模是资产管理行业的天性。

其次,2008~2010年的三年间,寻找帮忙资金申购流动性好的货币基金,以达到年初董事会对管理层下达的规模考核,的确是很多基金公司最真实的动机和惯用的伎俩(目前也不排除还有公司或多或少抱有这种短视、肤浅的动机)。

然而,货币基金在整个金融体系的地位以及对公募基金竞争格局的影响绝不是一朵浪花般渺小易逝,它很可能是海啸。

正如上期我们说到的,看待货币基金要把它置于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正是其在收益和流动性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储蓄搬家”的最大去处;其所体现的基础客户储备功能,也对公募基金行业起着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同时,也是当前公募与券商、信托、保险等机构竞争中最有实力的产品。

除此之外,不论是低利率环境还是高通胀环境下,投资者都对保值增值产品具有迫切的需求,而放眼理财市场,兼具流动性、稳定收益性、便捷性于一体的产品,货币基金是无二选择,这是刚性需求。

误区二:

货币基金具有长期配置价值

常常有投资者把货币基金和债券型和股票型基金混为一谈,如果说它们是公募行业三胞胎的话,那么货币基金是变异了的品种。

货币基金最核心的定位是现金管理工具,请注意“现金”二字,它第一位的要求是流动性,其次才是收益性,因此其长期配置功能是三者中最差的。

但其最大的魅力就是,你可以用0费用把账户里用于日常开销的活期存款申购货币基金,等到需要支付时,可以用货币基金直接支付,或即时取现,而且在手机上都能方便实现。而投资者获得的是超过2%以上的年化收益率(去年货币基金最低的年化收益率为2.3%,最高为4.65%),远高于0.35%的活期存款利率。

在很多国家,货币市场基金成为许多机构和个人在股票市场低迷时的蓄水池和避风港,被称为“准储蓄”。比如在美国,私人持有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计入M2,法人持有的被纳入M3进行监控。

误区三:

货币基金收益越高越好

货币基金没有好坏之分,高收益是以牺牲流动性换来的,因此久期长的产品收益率也一般会高于久期短的。

比如,以Wind资讯统计的业绩回报排名看,2012年货币基金第一名长信利息收益B的全年回报率为4.65%,其基金契约约定的投资组合平均久期不超过180天(证监会所允许的货币基金最高久期),而倒数第五名的上投摩根货币A收益率为2.71%,其平均久期为120天。

这两只产品孰好孰坏?表面上看,自然是高收益的好,但一旦发生大规模赎回,基金经理就要抛售资产,此时流动性差(即久期长)的产品就会面临高得多的抛售未到期资产的风险,从而使净值大跌。

因而,对于想获取更高收益的投资者而言,前者是好产品;但对于强调流动性和安全性的投资者而言,后者就是好产品了。笔者了解到,上投摩根货币的主要持有者是机构客户,他们更强调低风险。2012年半年报,前者机构客户占比78.7%,后者机构客户占比99.5%。

误区四:

货币基金风险高于银行理财产品

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这一点。因为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比例以及备受质疑的“资金池”运作模式,均没有明确的公开信息,监管层也没有非常完善的监控机制。值得警示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无法返还本金和利息的案例已经出现。

相比之下,公募基金的监管和信息披露是当前所有财富管理机构中最完备透明的,而货币基金又比公募基金的整体监管要求更为严格,对投资的范畴、久期、净值偏离度均有严格规定,其所取得的业绩回报与风险匹配情况,在月报和季报大都能体现出来。

但这不意味着货币基金就没有风险。美国货币基金监管比中国更严,但2008年照样爆发了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危机。

在下期的讨论中,笔者将详细剖析货币基金的风险,并在最后一期中介绍国内货币基金的投资环境及政策趋向。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四大误区 篇7

误区之一:把课堂当作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引领者,教师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否则就会使教学活动杂乱无章。但是,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顾自己讲解,完全把学生当做听众,或者找几个优秀的学生和教师一起互动,对答如流,配合得很默契,表面上看起来气氛很好,但即使这堂课表演得再精彩,课堂效果又能怎样呢?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自己学习,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顾展示自己而忽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只有顾及全体学生的情感,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误区之二:把课堂当作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战场。学生在课堂上虽然接受的是间接知识,但是教师也不能因此而手把手地进行知识的灌输。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过程和技能训练的过程,而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各种教学因素互相作用产生新的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又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在完成知识传递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手把手地教,而要让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对教学任务的分析,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去探索。在这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不断循环中,学生会逐渐主动地学习。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应恰到好处地给学生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少走弯路,保证学生自主学习有序进行。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将原有知识库中相关知识再现出来,从而完成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达到学习的目的。

误区之三:把课堂当作“评价”学生的场所。

《生物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生物教学评价应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正面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真正转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所作的评价,对学生个性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回答问题与教师的预设答案不同,教师就给予无情的批驳,而这种消极的评价,就会严重扼杀学生的参与热情,抑制学生的探究潜能,阻碍学生的生命成长。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若毫不吝啬地赞美,这种不分场合笼统的评价,会使学生产生心理优越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教师要立足实际,充分尊重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对其每一个细小的方面都要加以关注,赏识其优点,从而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成长和发展,将来成为社会的佼佼者。

误区之四:把课堂当作“部分学生”的学习阵地。

广大的一线教师要树立这样一种理念: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教师要确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如果说前一个教学目标是衡量教学内容及质量的尺度,那么,这个目标则是教学的着眼点和归宿。与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尖子学生相比,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困难要大,而这种困难与应试教育下师生之间所形成的不正常交往不无关系。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部分教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不同的态度,对学优生给予良好的激励和较多的指导,对一般学生给予一般的指导,对学困生则给予鄙视或漠不关心。而学生在与教师的这种交往中相应的态度则是:学优生为了保持教师对自己的良好印象和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加倍努力学习,力争取得好成绩;一般学生感到争取优良无望,但又不甘心落到下等,因而只付出一般的努力;学困生由于受到鄙视,认为自己再努力也是白费劲,结果心思根本不用在学习上。最后的结果就是优者恒优,差者更差,导致教学的进一步不均衡。为了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教师必须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不论在口头上,还是在思想行动上都要树立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生物的信念,并把帮助中等生、学困生提高与培养学优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满腔热情地帮助中等生、学困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促使他们的学习水平不断地提高。

叶圣陶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提高认识,认清课堂教学的四大误区,积极探索,沿着新课标的既定道路继续前进。

摘要: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 广大生物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几大误区, 这对于在课堂教学中能否真正把新课标的精神贯穿到实际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四大误区

参考文献

[1]李玉平.怎样上好一堂课关键要素总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郝莉, 叶秀芬.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光明日报出版社.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四大误区 篇8

一、把“满堂问”当做启发式教学

在新课程实施中, 有些教师将平等对话简单地理解为师生间的一问一答。许多课堂成了简单的“问答课”:层层设问, 处处设问, 时时设问, 教师反反复复地提问, 学生忙忙碌碌地回答, 一堂课下来, 留给学生思考活动的空间能有多少?这类课堂的误点为:一是随意问, 口语式、判断式的设问, 引来异口同声的回答, 造成一种轰轰烈烈的课堂“效应”;二是笼统问, 过深、过宽、过泛地设问, 学生难于回答, 只好教师“主导”了;三是低效问, 不乏技巧和难度的设问, 学生竟能在第一时间圆满答出, 无阅读之耗时, 反应之迅速, 语言之娴熟, 神态之从容, 答案之标准, 令人叹为观止。自然引来一番夸奖, 你好、我好、全都好了。问题是, 让学生做不假思索的表面文章, 教师不给予阅读上的引导、方法上的指点、思维上的点拨, 而乐于舞弊式的暗示, 即使能蒙出来, 这样的设问又有何益?至于精彩的答问, 某些公开课上并不少见。其实, 在这种“问答式”教学中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的地位, 他们始终处于“被追问”的状态之中。教师垄断了课堂上的教学沟通, 阻断了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究其实质, 还是割舍不了老师的主体地位, 用启发式的新瓶, 灌装注入式的旧酒, 这就是“满堂问”———“满堂灌”的翻版。现代教学理念要求我们不仅使学生脱离“被灌输”的状态, 而且还要进一步解放学生的头脑, 让他们从“被追问”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进一步释放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潜能, 进一步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发展他们的思维成果。

二、把放任自流当做“自主学习”

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学生成了复印纸似的机器。因此, 新课标强调“自主学习”, 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于是, 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看书, 没有指导, 没有提示, 没有具体要求。看得如何, 也没有检查, 没有反馈, 由学生一看到底, 满堂看。有的老师甚至一味强调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 喜欢读那一段就读那一段, 学习方式由自己选, 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学习伙伴由自己选, 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学生自主地胡思乱想, 自主地信口开河, 自主地在分组讨论中嘻嘻哈哈, 童言无忌。在这里, 老师的循循善诱的启发指导不见了, 声情并茂的感染调动也无影踪。学生们是众鸟乱飞, 天马行空。课堂活是活了, 但也乱了。一节课上完后学生还没有弄明白这节课要完成什么任务, 达到什么目标。课堂教学成为典型的“放羊式”的放任自流。这种做法, 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 可实际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主。自主学习不是放弃教师的指导, 不是教师跟着学生走, 学生跟着感觉走。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起来。当学生充满兴趣地争辩、探究时, 教师应适时引导, 避免活动的盲目和课堂秩序的混乱, 避免自主性学习失控。

三、把小组讨论当做“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 合作学习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 但合作学习在实践中常常流于形式。讨论变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 无论什么样的课, 教师大都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讨论, 进行所谓的合作学习。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 有的不善于独立思考, 有的不善于互相配合。讨论后, 每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 活动便宣告结束。从表面上看, 采用了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 许多内容选择不够恰当, 讨论时间分配也不够合理, 多数问题讨论不深不透。而讨论的主要内容与特性即讨论要解决什么问题, 教师心里没有底;讨论要突破什么重难点, 学生心里没数;需不需要讨论, 教师、学生不清楚。讨论的实效自然也就难以体现了。这种为讨论而讨论的形式只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不能体现合作学习的实质。因此, 要使课堂讨论真正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收到实效, 教师要心中有数, 能把设计好的讨论环节在看似无意、实则有心的授课过程中随机体现出来, 使学生在无意的心境下展开自由发问和辩论, 思辨的火花才能真正闪烁。

四、认为多媒体教学是新课程课堂教学

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领域中的应用, 给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大的活力。但是, 多媒体教学是一把“双刃剑”, 运用得好, 课堂效果显著, 教学质量提高;用得不好, 便会弄巧成拙, 狗尾续貂, 比不用还要糟糕。从表面上看, 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 充分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但仔细研究, 多媒体主宰课堂是和语文学科学习的规律不相吻合的。语文课是心与心的交流, 是一颗师心带领几十颗童心对那些人类优秀的精神产品进行共鸣的过程, 这个交流过程应该是个“读、感、悟”的过程。这个交流的手段是语言和文字, 教师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分析探究, 诱导学生加以联想, 指导学生诵读品味, 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而滥用多媒体, 则使学生的语言文字组织与表达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学生的想象力也随之萎缩, 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另外, 大部分多媒体课件基本上是围绕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的。而课件一旦被制作完成, 它的内容和程序就被死死地固定下来, 课堂上教师只能按部就班地进行演示, 教师在课堂中大多扮演“放映员”或“解说员”的角色。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成了“观众”, 上课时只能按课件流程和教师的思路学习, 失去了灵活性和机动性。这显然束缚了学生的手脚, 抑制了学生的思维, 缺少了双边的情感交流, 侵占了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

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 它的运用应依据教学内容、师生情况而定。我们语文教师要克服多媒体只辅教不辅学的缺点, 把握好运用多媒体的“度、量、衡”, 立足文本、基于文本, 遵循语文教学的特点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 实实在在去培养学生会读、会说、会写、会听的能力, 让多媒体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纠正长期照护保险的四大认识误区 篇9

世界卫生组织对长期照护服务保障的定义为“保障那些不具备完全自我照料能力的人能继续满足其较高的生活质量,从而获得最大可能的独立程度、自主、参与、个人满足以及人格尊严”。这里所指的长期照护对象通常是针对老年群体。随着老年群体数量的增多, 以及维护老年人权利意识的增强, 许多国家如德国、日本、韩国等都针对老年群体实施了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下文简称“长护”制度), 通过社会化的制度安排来化解老年人失能的风险。老年群体在晚年生活中都有可能面临着贫困、疾病和失能三大高风险,我国已经建立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从制度上解决了老年人的贫困和疾病的风险,但在应对老年群体失能风险上尚缺少制度性、规范性的安排。

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相较于福利国家存在起步晚、发展时期短等特点,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时期,对于是否应该建立长护制度还存在着许多争议。 传统式的依靠家庭提供照护服务的方式已经在现实中出现了缺位,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照护服务制度成为亟待政府、社会来共同解决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本文将对现流行的四种认识误区给予澄清,从理念上认识建立长护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对四大认识误区的解析

2.1误区一:现阶段发展长护制度为时尚早

在东亚地区推行长护制度是近几年的热议话题。一个国家实施长护制度可行与否,宏观上可以考查两个方面,即社会需求指数和经济发展水平。这两个重要指标分别说明了长护制度实施的必要性和一个社会是否有能力实施长护制度。

需要考查的第一个指标即社会需求指数。人口老龄化程度作为衡量长护实施与否的重要指标,其他各国实施长护时的老龄化水平可以作为中国推行长护的一个有效参照(见表1)。表1中的国家推行长护制度时的老龄化水平虽然有所差别,但所有的国家均在步入了老龄化社会之后推行了该制度。我国从2000年开始65岁人口比重已达7.2%,截至2014年,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达10.1%。从社会需求程度来看,现在推行长护制度并非“为时尚早”,甚至需要加紧部署。

还有一个重要指标即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可以基本判断出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从而衡量该地区是否具有发展长护制度的能力。 各国实施长护制度时的人均GDP水平可参考表2。虽然我国人均GDP截至2014年末约为7485美元,落后于上述国家,但据统计局数据显示, 全国已有北京、上海、天津等7个经济发达省市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 可见在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发展长护制度的经济条件是充足的,可以遵循从东部开始,逐步渐进的过程。

2.2误区二:长护制度模式要商业化

这一误区产生的根源主要是对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本质认识不足,二者本身就有着性质、对象、 资金来源、经营主体等方面的不同。

资料来源:Maddison, Angus,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world economy(Paris, France: Development Centre of th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6.

资料来源:Maddison, Angus,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world economy(Paris, France: Development Centre of th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6.

从性质来看,长护制度是国家保障失能老人维持正常生活的一项社会政策,参保人在遇到失能风险,难以进行日常活动时能够从社会获得基本生活保障权利。而商业长护保险模式则具有经营性质,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

从参保对象来看,社会化的长护制度既然以社会大多数人为对象,必须有大多数人的参加才能达到实施社会政策的效果。而商业化的长护制度一般采取自愿原则,参保人是否投保、参加何种类别的保险都由投保人自行决定,因而难以化解大多数老年群体的失能风险。 此外,对于低收入阶层来说,其并没有办法参加商业性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也无力购买长期照护服务。

从资金来源来说,采取社会保险模式的长护制度的筹资方是由劳动者个人、企业和国家三方共同分担,其基本原则是抵御失能风险, 保障基本生活需要,强调社会保险的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的职能。故社会保险的保费常由各方分担,以减轻被参保人的负担。而商业化的制度安排中保险费完全由投保人负担,严格强调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保险费负担多少取决于支付额度以及风险程度。

从经营主体来看,长护制度的社会化安排不以盈利为目的,因此经营主体多半为政府或非盈利的社团,也有的由国家特设机构承办, 以实施社会政策为目标。即便日本与韩国推行长护制度之后,大批营利机构涌入市场,但其依然实施的是准市场制度,政府负责统一定价。商业化的制度安排以盈利为目的,经营主体是保险公司即盈利性的企业法人,必然无法满足大多数失能老人的需要,同样也就违背了制度设置的初衷。

2.3误区三:现阶段长护制度要一步到位

有人认为,既然在我国构建长护制度既必要,也可行,就要高度重视,刻不容缓,一步到位,全面覆盖。我们除了从国际比较中了解其优势之外,在制度安排时还应该充分认清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如果说强调长护制度的必要性是因为不能以我国国情来扭曲社会保障发展的客观规律,那么,现阶段还不能实现普遍覆盖是因为社会保障的客观规律不能超越我国的现实国情。 就长护而言,我国目前存在着机构服务和居家服务的服务水平偏低、 地区间发展差异较大、服务传达体系不完善等特点,因此,建立长护制度一定需要渐进。

在这一点上,同样是社会保障起步较晚,并致力于发展社会保障建设的韩国给予我们一些启示。从韩国的国民年金、健康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其社会保障制度是在立法当先、覆盖人群逐层扩大的渐进改革中逐步完善的,也是在国民社会保障意识逐步加强、相关机构扩充、与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相适应的前提下,完成制度的推广。就长护制度本身来看,需要有相对比较完善的机构服务和居家服务体系,良好的服务传达机构,专业的护理师以及较为完善的老年人维权意识等为依托,才能保障长护制度的服务质量和制度效果。所以就目前而言,长护制度的普遍覆盖论是不切合实际的。

2.4误区四:长护制度导致家庭分离

现阶段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人对长护制度存在着“家庭分离论”的认识误区,认为长护制度的推广会导致家庭成员的疏离,违背我国的 “孝”传统。实际上,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反而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融合。

首先,导致家庭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源不是由于长护制度本身,而是源于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低出生率和妇女就业率的增加等问题,造成以家庭为中心的传统护理方式缺失。长护制度作为一种缓解家庭负担和社会矛盾的政策出台,实则是在重新搭建起已经断裂的家庭关系。通过照护服务的给付,缓解了由于家庭成员照护服务的缺失而产生的家庭矛盾,同时也减轻了家庭成员长期照护带来的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压力,从而达到西方社会所描述的“喘歇式照护服务”方式。

其次,长护制度主要的服务方式依据老人的失能程度不同包括家庭服务(care at home)和机构服务(nursing house)两大方面,其中,只有失能程度较重、需要专业照护的老人可选择机构服务之外, 大部分老人的照护场所仍然选择在家里。不仅如此,长护制度本身并不排斥家庭成员承担照护服务。例如在德国,截至2014年,依然有近一半的人选择家庭成员承担照护服务,而政府提供现金给付以及家庭护理员的相关福利、培训与假期。 通过制度上的合理安排,长护制度对于家庭关系不仅没有负作用,反而会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

第三,通过福利国家长护制度的实施可以看到,专业人员提供的服务具有技术性更强、更加优质等优势。尤其是在老年人半失能与全失能的阶段,不仅需要照护服务, 还需要一定的医疗服务。这往往是普通家庭难以提供的。所以,长护制度首要面对的人群是对医养诉求最高的人群,这从韩国的实践经验也可以发现,政策先从重症老人开始,然后再逐层扩展到轻症老年人。

3结论

从上述论证可以看到,国内对于长护制度的几种认识是存在误区的。这种误区的根源在于对我国现阶段实施长护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以及对我国推行长护制度的能力的怀疑。从根本上是因为对该制度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清。

首先从经济角度看,长护制度既能够解决筹资问题,又能撬动民营资本,提升民营资本投入长护市场的积极性,在使得社会效益得到满足的同时又能带动经济的良性发展。在以往的实践经验中,中国提倡的“居家养老”模式面临着融资上的尴尬。居家养老模式于2002年9月在大连市沙河口区民权街道首创以来,先后在全国十几个省市推广开来。但是随着居家养老规模的扩大,供养对象的不断增多,支付护理师工资标准的提高以及培训费用、管理费用的增加,资金不足、 来源渠道不稳定等问题日益凸显。 由于地方财政拨款有限,社区本身筹资艰难,供血不足的情况频频发生。这也是居家养老模式在各国发展中出现的共同问题。可见,长护制度有别于津贴制度,就在于它通过多方融资的特点实现了资金的可持续性。由于保险制度的资金链有所保障,可以激励民营资本的投入,增加了民营资本投入市场的信心。通过这个正向激励,民营照护机构的发展和壮大也必然指日可待。

其次,从社会效益看,现阶段, 中国社会失能老人的照护服务总体通过三种方式实现,第一种是通过非正式照护员也就是家属照料的方式来实现,随着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的比例增加,这种传统的方式在逐渐衰退,这已经形成社会共识。 第二种是在养老机构里,通过照护员对失能老人的日常照护来实现。 但现今的养老机构结构并不合理, 对不同层次的照护需求没有识别能力。况且,养老机构提供的照护服务无法满足老人居家即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服务的需要。第三种是在医院里,通过治疗为主的方式帮助老人身体机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恢复。但对于有长期照护需求的老人来说不现实。由于在医院的成本太高,一般家庭难以承担长期的住院费等经济成本;医院所提供的医疗服务和专业护理员提供的护理服务是不同的,在医院接受护理服务并不是一种有效的实现社会保障的方式,并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可见,以上三种提供照护服务的模式均难以规避老年群体的失能风险,也并不是一项能够提升效率的制度安排。

总之,实施长护制度,有效控制老年群体失能风险,不仅是福利国家的一项国民待遇,也是我国化解社会矛盾、拉动民营资本发展、 保障老年群体基本权益的制度安排。

摘要:本文通过纠正我国社会对于建立长期照护保险认识上的四个误区,从理念上阐述了现阶段建立照护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只有通过社会化的制度安排,才能保障照护服务覆盖面广、公益性强、社会共担的特点。通过建立合理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也会缓解家庭关系链断裂的局面,为家庭照护成员提供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长期照护保险,人口老龄化,养老模式

参考文献

[1]戴卫东.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

[2]国家统计局官网.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sj/

彩激选购四大误区 篇10

理论的支持加上国际上色彩应用的众多成功案例, 使不少国内用户也逐渐意识到彩色沟通的价值乃至其必要性。但有趣的是, 作为能够让用户轻松获得彩色文档的彩色激光打印机产品, 其普及程度却与用户对色彩价值的认知程度不甚相符。很多用户虽然对彩色打印抱有兴趣, 却又对购置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成本及用途顾虑重重。那么这些用户对于彩激的认知是否存在误区, 实际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彩激认识误区一院购机成本高实际情况院购机成本一降再降

彩激设备在刚刚进入市场时, 确实扮演过打印界“高帅富”的角色。但随着彩激技术的发展以及产品线的丰富, 近年来彩激的拥有成本一直保持下降趋势。此前惠普已推出了HP Laser Jet Pro CP1025彩色激光打印机这款不到2000元的入门级彩激, 而业务级彩激与同级黑白激光打印机的价格差距也在不断缩小。因此, 用户只需花费略高于黑白激光的价格, 即可获得高品质的彩色打印功能, 从而使投资得到最优化的利用。

彩激认识误区二院不能代替黑白激光袁且使用成本高实际情况院彩激打印黑白袁成本只降不增

无论是仅仅将彩激局限为彩色打印的工具, 还是认为彩激打印黑白文档“会按照彩打成本计算”, 都是强加给彩激的“不白之冤”。惠普的彩色激光打印机早已实现比黑白激光更低的黑白打印成本, 而且打印黑白文档也不会启用彩色硒鼓, 可以避免彩色碳粉的流失。因此, 彩激在功能上是完全可以替代黑白激光打印机的。

此外, 彩激还能为用户节省看不见的“隐性成本”。用户使用彩激自主输出, 可以随时对文档进行调整和修改, 而不必像外包彩色印刷那样来回奔波。自主彩色打印还能避免外包打印时用户信息的不当外泄, 帮助用户降低风险。

彩激认识误区三院功能简单袁用途单一实际情况院功能丰富袁用途广泛

不少用户对彩激功能的认知还停留在“彩激=彩色打印”上, 其实这个等式现在应改写为“彩激=彩色打印+N”才更为贴切。丰富的功能和应用已成为近年来彩激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势, 惠普在2012年就推出了M175、M275、M276、M375和M475等系列彩色激光一体机新品, 数量远多于单功能彩激。同时, 彩激的多功能不再局限于打印、复印、扫描、传真等传统文档处理方式, 而是拥有了越来越多与时代潮流相结合的新用途。例如惠普就将远程云打印、无线直接打印等移动功能融入彩激产品中, 使产品适用范围远远超出打印设备的一般概念。

彩激认识误区四院可有可无袁竞争实力与彩色无关实际情况院不进则退袁印出彩才有硬实力

即使彩色文档的商业价值已成广泛共识, 但一些身处“老行当”的传统行业用户依然固守着传统的营销思路, 对彩激的价值缺乏信心。那么彩激真的能帮助“老行当”用户提升竞争力吗?2012年, 惠普彩激以“老行当, 新‘印’象”为主题, 展示了色彩语言为衣食住行等老行当注入的新鲜活力——古城南京的云锦研究所里, HP Laser Jet Pro 400 Color MFP M475将云锦“逐花异色”的特征忠实展现在每一份宣传资料上;“美食之城”成都的麒麟餐饮品牌机构用HP Laser Jet Pro Color MFP M375设计出独特的宣传手册和菜单小样, 让顾客感受传统火锅之道;中国“南大门”广州的粤海喜来登酒店商务中心里, HP Laser Jet Pro 100 Color MFP M175与HP Laser Jet Pro 200 Color M276等几台彩激为商务人士提供个性化彩色打印及文档处理服务;而在北京的4S店里, HP Laser Jet Pro200 Color M276与HP Laser Jet Pro Color MFP M375正在为城市的出行文化勾画出新“印”象。这次活动开阔了从业者关于彩激应用的思路, 展现了彩色打印为传统行业带来的全新商业价值。

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 彩色沟通方式都已成为“硬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彩色应用的普及, 如果企业在关键信息节点依然使用黑白打印, 就将面临“不进则退”的窘境。从这一点来说, 彩色打印已成为用户参与竞争的必备手段。

上一篇:企业经营工作财务管理下一篇:施工验收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