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有效课堂

2024-06-29

高职有效课堂(精选十篇)

高职有效课堂 篇1

课堂导入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较广泛的是lead-in和warm up。课堂导入是指教师在开始上课时开展的一种教学活动, 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而建立积极、活跃、愉快的学习氛围。课堂导入的时间比较短, 一般是指开课时前3-5分钟, 甚至10分钟, 教师根据情况自己把握。

二、导入方式的分类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对导入方式进行的具体分类研究, 笔者将教师常用的导入方式分为以下五大类: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 结合高职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 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来吸引住学生, 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话题中来, 并能够自由交谈。根据笔者对所带班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 “生活化”导入、直观形象式导入、活动导入等导入法, 对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作用是很可观的。

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 学生可能会因为听不懂而对英语失去兴趣, 所以教师在课堂导入时通过图片、声音、多媒体手段等直观、形象的方式将问题简单化, 使学生容易理解, 从而有效的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直接式导入即教师以简单易懂的语言引入将要学习的内容, 开门见山、明确的告诉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要求及目标。复习导入法应用的较为广泛, 老师经常会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将……”

“生活化”导入主要包括情境式导入、背景知识导入、故事、典故导入法等。“生活化”方式是指将学生的课堂教学“生活化”, 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相结合, 让学生感到轻松、愉悦。

设疑导入方式主要有提问导入法和悬念导入法。提问导入法包括“教师提问和学生提问”。悬念导入法主要是利用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提出必须通过学习新内容才能解决的问题。

活动方式导入主要包括表演, 演讲, 辩论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英语的实用性, 从而有效的实现导入教学的目标, 愉快的进入课堂学习。

三、怎样提高有效导入

1.课堂导入的方式要灵活多变。如果教师反复使用同一种导入方式, 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对英语学习更加没有兴趣。教师在设计一堂课的导入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用心思考, 在网站上查找与教材内容相近并且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 然后确定最合适的导入方式来吸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

2.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的时候应该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 始终记住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背景知识, 多与学生交流,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设计更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导入方式, 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枯燥的语法时,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特点, 通过欣赏歌曲的形式进行导入。首先让学生听音乐, 然后把歌词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找出将要讲授的特殊句型, 然后教师结合教材对这些语法知识进行讲解。另外, 教师在导入过程中要尽量的去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多与学生沟通, 调动他们的积极情感因素, 减轻学生的心里压力, 让学生敢开口, 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3.课堂导入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 把握适当的难度。比如:在使用提问导入法的时候, 问题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接受、理解和应用所学新知识。

4.教师要明确导入的主要目的, 要为教学内容的开展做铺垫, 是教学内容的需要。不能仅仅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活跃课堂气氛。

5.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 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经常了解一些时事新闻、热门话题或者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一些话题, 在导入过程中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 还能给出相应的解释。同时, 教师要能够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 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互动, 这样将会激起学生更大的讨论热情。

四、结束语

组织好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 需要教师花费很多的精力去用心设计。只有结合教学内容, 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才能设计出一个有效的课堂导入, 从而激发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

摘要:课堂导入环节是一节课开始的前几分钟时间, 对整堂课的有非常大的影响。好的导入, 能够让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充满期待与激情, 打破课堂沉闷, 提高高职英语课堂效率,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基础较弱, 学习兴趣低, 缺乏学习动机的现状。因此, 有必要对高职英语课堂导入的方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课堂导入,课堂效率,兴趣

参考文献

[1]吴光华.汉英大辞典[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 2002.

[2]Enkhsaruul.B.Warming-up in Classroom Teaching[J].Journal of Hetao University, 2009.

[3]郭芬云.课的导入与结束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010.

高职有效课堂 篇2

新的体育教学大纲的实施颁布已经好几年,为我们高职学校体育教学指明了方向。依据体育教学大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统一性和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我校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室外体育课采取“半开放式”的形式;室内体育课使用电教多媒体手段进行体育理论课的教学。

我们首先对我校高职学校学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经过了九年的学校体育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通过对田径、体操、球类各项目、武术等项目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较好的身体素质,并在个别项目上表现出良好的运动技能和浓厚的兴趣。传统的体育课,教材过于统一,上课形式过于单调,严重阻碍、限制了高职学校生能力的发展和对体育课的兴趣,不符合现阶段学生的特点。

学生已经厌倦了从小学至中学的立正、反复练习技术动作,而且在其中也体验不出什么乐趣。我认为,到了高职学校,学生的性格、能力、兴趣爱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在球类项目上表现出来的技能有着明显的差异,如果再去用统一教学内容、统一的形式进行上课,将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的。所以,原有的安排统一、单调乏味的内容以及组织学生统一学习和练习的形式,有意或者无意地挫伤了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上课形式的转变——注重关注学习的全过程

既然要摆脱传统的,就要有一套适应当前我校学生的崭新上课形式才行,我们体育科组保守一点选择了“半开放式”的上课形式。为什么只选择“半开放式”呢?因为教学大纲要求每一个学生每一学年都要通过五项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考核,所以目前我们只可以小面积地试验一下,一节体育课把学生按人数分成两组,一组由教师带领练习达标项目,一组给他们去自由选择内容进行练习或根据兴趣爱好组成一个个小组进行游戏性质的比赛,教师根据时间鸣哨进行两组轮换。“半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和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己选择项目上体育课,我们担心可能不会被学校领导以及其他教师所接受,人们的传统观念总是认为:体育教师就应该是言传身教、全班学生排好整齐的队伍认真地听教师讲解示范、并按照老师的要求一丝不苟认真地练习才对,让学生开怀地去玩那就是大逆不道、那就是放羊式的教学。经过激烈的辩论和思想斗争,最后我们还是决定大胆地尝试一下。

以前我们体育教师唯恐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不到东西,在体育课上拼命地向学生传授技术,自己累得满头大汗,而学生对这些丝毫不感兴趣。我认为体育课,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应该总是向学生传授技术为主,应该教会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并经常组织一些竞赛来检验自己的体育课好与差。学生对技术学习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学生喜欢研究,学生不喜欢“你应该这样做”的体育课,让他们在游戏比赛中去体会技术不行吗?学生上体育课是为了锻炼,不是去参加体育比赛,不要老是教那么深奥的技术,把体育学习的选择权交给他们。我认为老师应是导演,运动场上的发挥还得靠他们自己。平时无论是课上或课下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体育比赛,因为体育比赛给学校体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会使陷入困境的体育课焕发生机,学生为了准备比赛绝不会在体育活动中消极怠工的,而且会更细心的研究动作技术,为了比赛的需要,他们强制自己锻炼,去更多的了解体育,在比赛成功中他们真正体验到体育的愉悦感,不成功他们也会在老师的鼓励、指导下继续坚持锻炼下去,争取以后的胜利,而且通过比赛也检验了学生的实力,充实了他们的体育文化,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经过一年的“半开放式”的体育教学实践,我们收到了意想的不到的良好效果,但是存在和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我们不可回避。

第一,这种形式的上课对体育器材和场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学年整个一年下来我们在体育器材方面的花费超过前三年所用体育器材费用的总和,如果有三个班同时上课,运动场地严重不足。

第二,开放时间内学生进行篮球或足球比赛时,教师不在场,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差一点的同学受伤的情况明显增多。

第三,个别自觉性差一点、对各个体育项目都不感兴趣的同学,特别是女生,在开放时间内游手浩闲、无所事事、东奔西走,影响不好。以上这三点不足,我们要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逐步去解决。

二、课堂形式的转变——注重学生发展的全过程

根据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利用每学期的第一节诱导课和下雨天体育课,在教室内利用电教多媒体手段进行理论课的教学。我校在电教方面可以说走在了其他学校的前面,20xx年我校的所有课室都安装了电教平台和先进的投影仪,并且为每位教师还配备了手提电脑,大大方便了我们体育教师进行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一年当中本人先后利用电脑上了二十节理论课,经过本人的精心制作和选材,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包括体育保健知识、体育比赛精彩集锦、世界杯简介、学打乒乓球、学打羽毛球、学打篮球、全国运动会简介,声情并貌的理论课,大大提高了学生上理论课的兴趣,不但丰富了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学会了科学健身的方法,同时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好机会,原本对体育一窍不通的同学也逐渐喜爱上体育课了。

经过一年来的“半开放式”的体育教学实践情况来看,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良好,体育锻炼标准达标合格率达到100%,优秀率平均在40%以上。无论男女生一听说上体育课,也无论是在室外或室内,都高兴的不得了,同时我们这种上课形式也得到学校及教师们的肯定,如果有一天国家体育锻炼标真的取消了,我们还会去大胆地尝试“完全开放式”的体育教学。但是上面提到的“半开放式”体育教学所暴露出来的比较明显的三个问题我们不能忽视,如何合理地使用和保管好体育器材、减少损坏和丢失?如何去解决运动场地严重不足的问题?如何能减少开放时间内学生伤害事故的出现?如何来管理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我们要尽快地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的“半开放式”教学形式才真正具有生命力,才会更健全。可以说在新形势下,对我们体育教师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也将会勇敢地面对挑战,让这种形式的教学更健康地发展下去。

三、评价形式的转变——重视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1、学生自评——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能、运动技能与知识的掌握和发展情况,结合平时体育课上的学习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等表现,以及自身特色项目的发展情况,按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第确定自己的等级。

2、小组互评——由小组长组织组内学生依据每个成员的体能及运动技能的发展、相关知识的掌握,结合平时课上观察到的实际情况进行逐个互评,最后确定等级。

3、教师评定——依据学生的学习情行为表现和进步幅度等,结合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的情况,最后确定学生体育成绩的等级。

评价形式的转变,促使学生注重每节课的表现,既要积极投入表现自己的运动才能,又要协调好同学之间的关系,改变独生子女的傲慢态度,为适应社会环境或者说为今后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参加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我们发现,运用新的评价机制后,学生的主动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明显增加,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有明显的提高,特别在耐力素质上表现尤为突出。譬如,20xx级六班共有46位女生,高二测得的800米成绩与高一800米成绩比较,有41位学生不同程度进步了,3位同学维持在同一水平,2位稍有退步。而在以往,高中女生在身体素质方面是一年不如一年,越大越懒,越跑越慢,这种现象是体育教师有目共睹的。

鉴于以上的实践和体会,我们觉得在制订体育教学评价标准时,必须突出其导向功能,准确把握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价值上下功夫,必须讲究科学性,而不能以体育教师的主观意志来代替评价标准,必须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符合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如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发展规律。只有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他们现阶段的学习发展过程,才是公平、公正的评价方式。我们认为:无论采用何种评价方式,都必须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目标。

参考文献

[1]新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研究体育教学2005、5[2]评价改革及其反思教育科学研究2007、10

高职英语课堂写作有效策略 篇3

关键词:高职英语 课堂写作教学 有效性

作为一项重要的英语应用能力,写作同时也是英语等级考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高职院校的主要办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各行各业的应用型人才,学校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动力,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再加上英语写作属于存在一定难度的偏冷门学科,种种因素使得人们对英语课堂写作教学不够重视,进而对写作教学的有效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然而,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均离不开写作的支持,为实现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教师转变观念,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我国高职教育英语课程教学相关要求明确指出,高职院校应将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写作教学应当作为高职英语整体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作为边缘学科存在。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当对英语写作教学的意义与作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英语写作教学作为高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环节,就应当发挥出应用的价值。

作为一名高职英语写作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在对写作教学抱以高度重视的基础上,充分掌握英语语言知识以及教学技能,积极参加一些有关语言教学理论的培训,从而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教学观点与教学习惯。与此同时,英语写作教师还应了解当前的教学环境,例如学校的特色、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性格特点、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就业情况等。只有结合语言教学理论与实际情况,才能确保教学的有效进行。此外,学校及教育部门还应当为教师提升自身素质创造有利条件,如定期举办相应的学术研讨会,成立高职英语教学研究学会,在外语类期刊中开辟出更多的写作研究专栏等,通过这些措施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实现英语课堂写作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二、创新教学方法,挖掘学生写作潜能

高职英语教师在开展课堂写作教学时,可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得出的优秀教学理论,例如,过程体裁教学法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就较为适合。此种教学方法将体裁的语境与语篇作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对各种体裁的结构框架、语言特征及表达方式展开分析,尤为重视对学生分析评价体裁的能力以及文体意识的培养。

以《大学英语精读》教材中的Some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English这一课为例,教师首先帮助学生疏通课文,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体裁展开分析。这篇课文的体裁为说明文,文章在开头便提出中心思想,也就是学习英语的策略,随后逐一列举出这些策略,在文章的最后再次点明主题;而在语言句式方面,大多使用祈使句。在分析完课文的体裁后,教师便可让学生以这篇文章为范例来进行模仿写作练习。这样一来,便为学生的写作指明了方向,使其借鉴教材中优秀文章的写作体裁与构思。此外,高职英语写作课堂也已逐步渗透了快乐写作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此种方法充分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并与高职英语的特点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获得知识,进而充分挖掘自身写作潜能。

三、采用四步教学法,展开针对性训练

充分提高高职英语课堂写作的有效性,对学生展开针对性训练意义重大。通过分析高职学生的特点及其学习现状,教师可以采取四步教学法:

第一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帮助其打下扎实的写作基础。在这一阶段,将解决学生写作功底不扎实的问题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英语教师应指导学生对词汇及重点句型进行反复运用,尤其是compare与contrast、receive与accept等意义相近的单词。同时,还应对时态、词序以及主谓一致等句型转换进行多次练习。大多数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单词训练后,均能对英语词汇的适用性及准确性有一个整体的掌握,并为具体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训练写作格式及要点。以通知、感谢信、求职信等应用文的写作为例,这一类作文对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经常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教师要就各种实用英语文章体裁向学生展开介绍,特别是不同的书信格式,指导学生在写作时首先弄清作文要求,明确行文格式,并将其与汉语之间的差异及相似之处进行比较。例如,感谢信与求职信均可以“I'm writing to thank you for...”或“I'm writing to apply for...”来作为文章的开头,直接表明写作的目的,随后再考虑作文的主题思想。学生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便可以顺利展开实际写作,在经过大量的训练后,便能较为熟练地运用写作格式。

第三步,训练写作的内容及质量。在对各种固定的文体模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后,学生便可正式开始写作。一些学生的写作水平不高,除了因为不具备基本的词语运用能力外,还在于汉语语言思维模式影响。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确保在一个段落中将相近的内容全部论述完,切不可在同一段落中掺杂不存在关联性的内容,以免出现文章段落主题不明的情况。在实际写作中,学生可以合理、恰当地借鉴与模仿英文小说、散文、诗歌中的句子,这样可有效提高学生对中西思想及文化表达方式差异的敏感度。

第四步,修改学生的作文使之成型。学生将写好的初稿上交后,教师应认真批改,从作文的结构、内容、主题等方面展开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通过批改学生的作文,教师也可对实现教学目标的程度展开审核,将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从这些反馈信息中可对自己的优点及不足之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今后的写作改进提供参照依据。

四、改变传统评分标准,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的成绩通常以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为准,或教师以学生平时表现为依据给出相应的评价成绩。此种评分标准不仅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而且也难以起到有效的激励、监督作用。为确保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开展,需改变传统的评分标准,加快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例如,学生在学习完一种文体后,需接受一次相应的测试,只有考试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否则就要继续练习直至考试合格。累计学生每一次的测试成绩,并将其纳入最终成绩中。除此之外,在开展课外写作任务时,教师还应严格监督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结合学生的写作报告与平常表现给出综合分数,学生的最终成绩包括多次测试分数以及平时的表现。通过此种方法,一方面督促学生高度重视英语写作课程,另一方面也做到了对学生英语学习的科学评价,真正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 雯.当前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困境与消解路径[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05):138-139.

[2]张 茜.高职英语写作教学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4,16(08):31-32.◆(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高等师范学校)

高职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篇4

关键词: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有效教学

高职教育定位于培养高技能人才, “高技能”不仅指实践能力, 也指继续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数学作为高职院校工科各专业的一门必需的公共基础课, 能给予学生所需够用的高等数学知识辅助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能启发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提升逻辑能力, 能调动学生采用必要的数学方法提升创新能力, 能为终身学习和数学素养的培养夯实基础. 但因为对高职教育和数学课程存在认识偏差, 使得高职数学的课堂教学革新进展缓慢, 作为重中之重的课堂教学则陷入“无效”的困境.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的大讨论, 从认知理性的反思到教学理论的构建, 进而探索恰当的教育策略, 其核心问题在于课堂教学的有效, 使课堂教学具备教学效果, 产生教学效益, 富有教学效率. 在高职数学课时数普遍偏少的现状下, 亟需探究有效教学理论, 以期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 使学生高效地掌握教学内容, 达到教学目标.

一、有效教学契合高职数学现状

( 一) 生源的特殊性

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 普遍学生学习能力和自主意识不高. 对我院学生的调查显示: “对数学感兴趣并能学好”的学生比例只占21%, “喜欢数学但学不好”和“畏惧数学且学不好”的比例之和占70% 以上. 一些学生在课堂未能完全汲取知识, 课后未能及时反刍巩固. 以致于周而复始, 产生厌学情绪, 形成恶性循环, 导致难以达到教学要求.如何应对由于生源质量下降和生源差异带来的提高教学质量难的问题, 亟需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 二) 师资及其教学

高职数学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特殊性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 教师普遍重视数学自身体系的严丝合密, 缺乏对专业的认识, 较少深入研究专业视角的应用. 教学中大部分采用经典的物理现象作为概念的引例. 如极限的概念由自由落体运动现象引入, 定积分的概念由计算曲边梯形面积的方法引入等. 而较少采用各专业上的案例, 或使用各专业的语言阐述数学概念, 难以引起学生产生数学课程价值的共鸣.这也亟需在教学过程抓住高职学生的特征, 通过精心组织, 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达到有效教学.

二、课堂教学策略实施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直接实施者. 从一线的工作角度出发, 高职数学课程的设计得愈加科学、合理, 愈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教师应根据专业需求, 突出应用, 强调必需够用, 从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

( 一)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提升教学效率

根据学生数学基础的差异性, 采用分层次教学, 从需求角度出发采用因材施教. 注重分析学生学习的起始能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协同挖掘数学的美和实用性.

教师通过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点. 课堂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入手, 收集相关背景材料. 例如: 如何理解庄子的“一尺之棰, 日截其半, 万世不竭”、“尼克松总统的就职演说如何体现高阶导数含义”、“三峡大坝的溢流坝”等问题, 都可成为引入极限、导数、积分的实际背景. 这类新案例有助于学生直观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摒弃枯燥的理论讲授, 帮助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视角去分析并解决现实问题. 可通过提供示范, 让学生参与案例推演, 启发并引导学生探索或拓展身边的实例, 以提升教学效率.

( 二) 依据人才培养需求, 调整教学内容

鉴于不同的专业学生对高等数学的需求有所差异, 课堂教学设计时, 教师需考虑联系各专业的实际. 必要时可拆分原有的教学模式, 按专业需求进行重新组合. 以我院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为例, 了解到该专业对三角函数、面积、几何体体积计算、微积分、概率统计方面的有较高的知识需求, 则通过编写教材, 重组教学内容, 满足人才培养所需.

具体教学内容选定和实施, 既考虑为后继课程准备足够的数学知识, 又要重视数学作为训练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性. 尤其是内容的重难点筛选时需扭转重技巧、轻思想的倾向, 渗透数学的基本思想, 强化数学方法的练习, 在实际应用背景的讲授时融入数学史趣事.

( 三) 采用案例式教学, 革新教学模式

数学课堂普遍被认为是枯燥抽象的, 大量的演算占据课堂教学时间. 作为学科的特点很难完全摒弃, 但在高职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采用案例引导式的教学法, 可较大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收集和掌握各专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要点, 设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方案.在历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赛题中, 可以有很多典型的案例, 如“公交车的合理调度”、“NBA赛程安排”、“地震后的地面搜索”、“古塔监测”等, 加以修改, 就可以作为数学教学中案例引出. 教学模式革新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 四) 紧盯课堂教学效率, 形成教学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活用精用教案. 通过精心制作网络教学资源, 把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软件与数学知识学习加以结合, 将MATLAB或MATHEMATICA软件编程作图, 辅助高等数学教学, 一些传统的内容 ( 画函数图形、近似计算等) 通过应用数学软件来展现, 原有的复杂数学公式变得容易记忆和理解, 进而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恐惧”, 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添加实验环节. 针对演算方面较弱的学生, 通过介绍常用软件, 在课后也能利用计算机命令来求解微积分等, 借助教学媒体情境化.

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建模的思想. 比如讲函数的最值时, 就结合知识点讲授“易拉罐的最优化设计”案例中包含的数学建模思想. 借助教学媒体生活化. 引导学生不同的角度考虑同一个问题, 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的束缚, 达到终身学习必备的素质与能力.

( 五) 注重形成性评价, 教学效果显著

学生成绩评定遵循形成性评价为主, 终结性评价为辅.通过对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两个平行班对照试验, 采取形成性评价为主并实施有效教学的班级与另一班级比较, 前者的平均成绩高出后者13. 6% .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 通过组织参加各类竞赛, 如参加省高等数学 ( 微积分) 竞赛,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部分数学兴趣浓厚的学生脱颖而出, 以点带面, 在班级中起到了显著的引领作用. . 通过组织数学社团, 让学生中形成互帮互助、充分交流的氛围, 经常性开展与学科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 也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三、瓶颈与困难

( 一) 彻底摒弃数学体系与知识连贯性的矛盾

数学的知识体系由来已久, 如果彻底摒弃, 是否合适, 是否符合学科教学的规律, 是否符合知识的连贯性, 也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直观地理解, 微积分知识属于一个面, 专业需求的知识可能属于一个点, 那么如何在点和面教学过程中找到平衡点, 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瓶颈.

( 二) 人文素质教育与以案例驱动教学的矛盾

众所周知, 数学属于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中的一环, 数学强调的是思维体操的训练, 强调的是为终身教育打下基础.若过度崇尚案例驱动教学, 是否给学生产生某种误导, 学习这部分数学知识, 就是为了解决这一个、或这一类的问题.人文素质教育是个教育理念中的大范畴, 数学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是引发学生兴趣的实际措施, 如何在大范畴和实际解决办法中进行权衡折中, 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困难所在.

四、小结

高职数学课堂实施“有效教学”能较显著地提高教学质量, 其核心是最大限度地把数学与专业、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尤其是需要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宏观层面, 授课主线为微观层面进行把握. 如何在高职数学课堂上兼顾学生的专业发展和素养培育是值得进一步研讨和实践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莹.高职院校分层次多模块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 2015 (26) .

[2]崔宏志.关于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 (19) .

对高职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篇5

摘 要:在我国特有的多种教学模式下,高职教育由于长期不受人们重视,致使一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式不先进,从而导致高职学院教学效率低。在探明高职物理课程的特点后,分析了高职物理教学现状,明确了影响课程有效性的主要因素,阐释了教学观点。

关键词:高职物理;有效教育;教学策略;方法

所谓有效教学,这个教学理念,最早是在上个世纪提出的,其理念核心为高效教育,即在教学中,通过有效、高效的教学手段,指导学生在最少的时间内,用最少的精力取得最好的学习效率。历年来,有效教学都受到各国教育家以及学者的青睐,成为众多热门研究内容之一,在借助多种研究方法的专项成果与创新教学、评价教学的对比之后,教育者们对有效教育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有效教学有两个关键因素,即如何把握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提升教师自身的基本素质。因此,在平时的教学环节中,调整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及教师的深造、学习等都是非常必要的。

一、分析高职物理课程的特点

物理教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它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是研究物质的结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运动规律的科学,它是高职学生学习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与普通的高中物理课程不同,高职物理课程在要求高职生掌握基础知识和物体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更注重的是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专业技术、技能的培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务必要求学生掌握物理课程的.基础知识以及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二、浅谈高职物理教学现今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有关人士对高职物理教学现状的分析来看,高职物理教育教学还存在许多教学问题,教学现状不是很乐观。

1.高职学生基础素质较差,学习能力低下

就我国教育体制来看,高职院校一直以来都受到了众多家长、学生的歧视,不受人们的重视;就高职院校的学生现有的素质来看,普遍偏低,其物理基础普遍不高,大多数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学习能力低下,严重影响了高职物理的发展。

2.教师缺乏对高职物理教学本身重要性的认识

在高职物理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更倾向于对专业技能的训练,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往往忽视了高职物理本身的教学,忽视了物理课程对专业技能指导的重要性。()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种,长期都被各个科学领域运用,跟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其基础物理知识是指导高职院校物理教学的基础保障。如果教师片面,太过于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物理本身的重要性,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3.学院教学硬件设施不先进,设备落后

就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现状来看,由于经费的限制,学院的硬件设施多数不齐全,教学实验设施不先进,教学设备落后,这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学院的发展。

4.课程教学课时安排不科学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就是为社会输送技术性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是对学生技能的培训,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但对物理教学等基础理论知识课程的安排不多,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的物理教学课程为48学时左右,而实践操作课程居多,理论课程仅10节左右,用10课时掌握整个物理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课程教学的课时安排不够合理。

三、探析影响课程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所谓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过程,教师负责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步骤,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并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一定的学科特点,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因此,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境等等。要想构建高效的高职物理教学课堂,教师就必须就这些教学要素进行分析,处理好各自之间的关系。

1.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教学内容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前提,是完成教学目的的有效媒介。就高职物理的教学目的来看,是为社会培养技术性人才,因此,其教学内容既包含理论知识,又包含实践操作训练。但就目前高职物理的教学内容来看,较多的学院由于教学设备的落后,实验操作设施的不齐全,仍然把理论知识作为教学重点。由于理论知识大多较枯燥,晦涩难懂,致使许多学生缺乏兴趣,产生厌学心理。

2.对教育工作者的分析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是关系到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所在。就高职院校多数教师的教学能力来看,由于教学方法、教学经验的不同,致使不同的老师教学效率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学效率高的老师,教学方法灵活,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这些任课老师,语言丰富,生动风趣,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正确地处理学生的各种不良情绪,指引学生积极学习。而教学效率低的老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3.对被教育者的分析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占据主要位置。教师的教学应该始终围绕着学生进行,在对学生具体学习情况的分析之后,

制订出能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设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及时引导学生学习。总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一个引导者、顾问、朋友等多种角色,教学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服务。

探讨高职院校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数学课堂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一、前言

当前,高职院校数学课堂存在着许多无效的教学情境,例如有的学生不想学习数学课程,不仅不参与课堂学习,而且不配合数学课堂纪律,在课堂上表现散漫,讲小话、睡觉等。因此,如何在高职院校数学课堂成功运用有效教学策略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高职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实施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上课时以及上课后都能快速的吸收和理解数学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

二、有效教学的含义及其在高职院校数学课堂的重要性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严格按照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在尽可能节约精力、物力以及时间等资源的条件下,利用课堂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有效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并尽可能的创造良好的教学效果[1]。

(二)有效教学在高职院校数学课堂的重要性

高职数学作为高职教育的必修课程,通常被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其他课程的学习进行铺垫,让学生在接触其他课程的学习时更加便于理解和掌握[2]。并且,数学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高职院校中的数学课程不仅能为其他课程服务,还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的教学目标,即锻炼学生敏捷、清晰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以及在走向工作岗位后不断深造提供必要的条件,是锻炼学生思维途径和探索精神的重要课程。

在高职院校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发挥好教学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由于高职院校对不同学期、不同课程的课时安排都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每节课的课时都是宝贵的。对高职学生而言,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自身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数学课程,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加上数学基础薄弱,导致大部分学生不喜欢数学课程,更不会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数学[3]。在这种情况下,每一节数学课堂的时间对教师来说都是宝贵的,教师需要掌握好课堂时间,才能使数学课堂收获到最大的教学效益。

三、高职院校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注重数学课堂的教学情景的创设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可以选择常见的生活场景,将其融入数学课堂中,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且不断丰富学生头脑中的数学概念,最终形成数学高效课堂[4]。

例如在学习函数、极限与连续相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函数,教师可以在正式上课前花几分钟的时间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请学生分别扮演客户和营业员,模拟在手机营业厅办理手机套餐的场景,从不同的客户选择的不同的手机套餐中,教师提出问题:选择什么样的套餐最划算?进一步引出函数的相关知识。通过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一方面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另一方面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能学生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进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二)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由于数学课堂的课时是有限的,因此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也变得尤为重要,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顺利、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适应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数学课堂赋予新的活力[5]。

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教师可以运用讨论法,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开展三角函数的学习。在讨论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时,学生积极讨论,总结出了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倒数关系、商数关系以及平方关系,教师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的,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三)注重数学课堂的语言艺术

人类的思想交流是通过语言交流实现的,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也需要语言来完成。若教师在课堂中的语言过于枯燥,则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言的魅力感染学生,用风趣幽默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不仅仅是高职教师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同时也是帮助学生培养交流、合作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全方位人才的一种教学策略。因此,在高职数学课堂中,教师若想使用有效教学策略,必须不断研究、不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创新,使学生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学习到更多有用的数学知识,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让学生具备成为社会优秀人才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闰运和,罗洪艳.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之浅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2,04(14):152-153.

[2]傅乃文.浅谈高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改革与开放,2011,13(06):237-238.

[3]孙晔波.高职数学课堂上进行有效教学的尝试[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11(01):36-37.

[4]张涛.关于数学分析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J].考试周刊,2011,06(49):146-147.

浅谈高职数学有效课堂教学 篇7

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高职教育协调发展赋予职业教育新使命;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呼唤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和改革,作为公共课的高职数学课堂教学也吹响了改革的号角。目前,在机遇与挑战的面前,数学教学面临着一些困惑。

1.传统数学知识如何化难为易,简单方便地教给学生。教师怎样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化难教为易学,化复杂为方便。

2. 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用“脑”动“手”。教师怎样运用课堂的组织结构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的“教”与“学”,化被动为主动,增强学习信心,养成锐意进取,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教学组织如何处理传统知识与时代内容的矛盾。教师怎样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更新等)去改进和选择与教学要求相适应,与学生的学习相适应的有效教学方法。

二、有效课堂教学观的浅释

所谓有效教学实际上是一种适应新课程改革,适应时代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同时有效教学实际上是指单位教学效率问题。

1.优化教学设计,按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重组和再加工。突出课程的“主干”知识和“主要内容”,削“枝”强“干”,用最优的方式教给学生知识和方法。

2.课堂情景的和谐营造,用激励,期待和鼓励的行为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品质。

3. 课堂主体活动的有效参与,把有意义的讲授、点拨、点评与学生的主体行为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胜任意识。

4.有效的课堂练习和必要的教学反馈机制。

三、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开发学生爱学、乐学天地的同时,开发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值,将学习过程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向“探索、研讨、创造”,不但教给学生课程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能力,是一个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拟将笔者尝试的一种“练,思,说”实验方案介绍给同行,以求抛砖引玉。

( 一) 方案简释

“练,思,说”数学学习实验方案,要求教师必须隐退为“导演”,把活跃在舞台上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创设软性情境,让学生大胆质疑,鼓励他们主动上讲台演练。以练、思、说为主,实现耳、眼、口、脑、手“全频道”式的接收,“多功能”协调,“立体式”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演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学习过程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突出了师生互动,师生间、学生间的思维碰撞,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因此,这种学习方法效果更深入,也更有效。

( 二) 基本模式

“练、思、说”数学训练法,内容包括五个步骤:练习—分享—交流—整合—评价。

第一步:练习。这是训练的开端,学生全情投入到教师精心设计的以“问题为核心”的题组中,并以观察、表达和解题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去“悟”,去探求知识,学会创造性地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种初始的体验是整个过程的基础。

第二部:分享。有了体验之后,每位同学要和同组(邻近四人为一组)其他同学分享他们在练习中获得感受或解决问题的结果。

第三步:交流。分享个人的感受和解决问题的结果只是第一步,关键部分则是把这些分享的东西结合起来,使全体同学参与进一步的交流、探讨、挖掘。这是使学生始终保持愉快而高涨的学习情绪,处于一种主动学习状态的关键。每小组由一个代表发言,把所学到和领悟到的东西于同伴交流,从而唤起同伴的体验、认可或争辩。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激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灵感,使感悟到的内容得以升华。这个阶段,让学生走出“观众席”,走上“舞台”当“演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的思想最活跃,教师只起到组织、点拨或疏导的作用。

第四步:整合。这一步是从前面的经历中总结出知识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等。并通过师生合作,用某种方式整合,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体验解题的方法和结果。

第五步:评价。科学评估,激励评价是创新教育的动力。在课堂上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因为这种评价会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对待一些相对后进的同学表现出的暂时不尽如人意之处,激励评价就显得重要。经常性地使用“你能行”、“试试看”、“不错”、“很好”、“再算一遍”等激励性课堂用语,对帮助学生确立自信有一定的帮助。

(三)方案的特点

“练、思、说”数学学习试验方案较好地体现了把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始终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柏拉斯基指出:“教师的使命不是只向学生教数学,而是让学生自己在教师造成的环境中独立地或大家齐心协力地去掌握知识、技能、技巧。”教师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地同化新知识,构建新知识的过程,而课堂教学评价的根本标志是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参与能力是否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方案冲破了教师出题学生做的模式,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突出了教师的主导性,学生可以自主地去体验、感悟,放心大胆地去谈感受,谈认识,学生的思维突破了定势,呈现了多元发散性、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四)方案的作用

1.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思维活跃的状态中,从动笔练习、分享、交流、整合,激发起学生求异创造的欲望,大大激发了学生表达、思考、学习的兴趣。

2.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整个方案的实施融合了“练、思、说”,所以学生的聆听能力,辩说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书面表述等都相互促进,取长补短,会得到一定的提高。学生由过去的怕讲话变得爱讲话,课堂气氛也变得欢快,由过去教师唱主角变为学生唱主角,学生过去那种无言可说,不会动笔,解题能力较弱的现象也得到改善。一句话,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经过学习和研究,改进教学策略和改革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短暂时间的初步实施,笔者认为:“练、思、说”学习法是改变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探索,是使学生“善思考,会学习,敢质疑,能创造”全面发展的有益尝试。

摘要:职业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加快了高职数学教育改革的步伐,高职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它以课堂教学为主舞台,突出数学的主干知识和主要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数学学习化难为易,化复杂为方便,提高了数学教学效率。

关于高职电工课堂有效教学的探讨 篇8

一、高职院校电工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高职院校电工课堂教学手段、教学模式老化

由于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院校原有的教学基础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再加上大部分高职院校原本的教学基础设施就不够完善, 就更加上跟不上教育现代化发展对应的教学设施基础的要求, 从而大地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当前, 高职院校电工教学模式大多数停留在教师在讲台上枯燥讲课, 学生在低下埋头听课的方式, 基本上书本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 电工操作训练较少。这种模式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好的集中, 而且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自主创新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因此, 改进高职院校电工教学势在必得。

(二) 高职院校电工教学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紧密

电工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 在高职院校电工培训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注重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 锻炼学生将所掌握的电力知识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去。而现阶段, 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缺少电工教学实践的条件, 很难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对于电工知识学习方面, 理论与实践做不到联系紧密就无法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电工专业知识的应用。

(三) 高职院校电工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知识接受能力, 教学难度过高

高职院校的扩招为电工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学生数量增多的同时, 他们的素质参差不齐, 对专业技能知识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弱, 在刚开始接触专业电工知识时不能很好地吸收理解。而高职院校电工教师急于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灌输给学生大量的基础电工专业技能知识, 学生在短时间内不能快速接受并消化, 从而很容易造成学生对电工教学的兴趣低下, 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二、关于加强高职院校电工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 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学习能力, 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专业知识学习习惯

教师应加深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目标的理解与探索, 不断创新和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教学改革要求高职院校电工教师不断完善个人授课方式, 打造各具特色的电工教学课堂。因此, 高职院校电工教师应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 打破传统授课模式, 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创新自身授课方法, 帮助学生提高对电工实践课的兴趣和集中精力。例如, 在每堂实践课之前, 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电工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例子, 如家庭电路修理实例等, 以丰富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视野, 使他们感受到电工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从而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二) 引进推广多媒体教学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感官视听

多媒体技术指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 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图片、照片、声音 (包含音乐、语音旁白、特殊音效) 、动画和影片, 以及程式所提供的互动功能。高职院校电工专业课程的学习除了必要的基础知识、电路拼接原理外, 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例如, 在电力线路基本连接的学习中, 为应对高职院校缺少时间条件的缺陷,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网络搜集电路连接的示范实例, 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线路结构。再如, 在授课过程中, 为缓解学生对书本知识学习的枯燥,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电工课堂基本上以教师讲授和板书结合的方式进行, 不但缺少直观性, 而且教师在黑板上进行书写、绘制电路图也会占用课堂时间。而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 教师可以在授课准备过程中将需要的课件准备好, 在课上播放幻灯片, 这既提高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 又节省了课堂时间, 从而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

(三) 高职电工专业教师注重与学生的沟通

高职院校中的学生情感都比较成熟敏感, 因此,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发生分歧时及时与学生沟通, 疏导师生关系, 防止分歧的扩大化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和谐, 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 为适应现代化社会专业人才需求的发展和扩大, 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必须进行创新和完善, 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到高职电工教学中, 为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师必须创新教学形式, 丰富教学内涵, 提高课堂效率, 开创高职院校电工课堂教学的新途径, 让学生在自由、创新的教学模式下感受专业电工知识技能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董燕.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电工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10) .

[2]顾春禄.高职院校电工电子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07) .

高职有效课堂 篇9

心理学研究表明, “注意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到某一对象上去, 它对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美国教育学家夏恩说:“为人师者, 若不能首先控制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兴趣而以教之, 等于锤击冷铁。”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实践经验告诉我, 注意力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户, 课堂中的有效注意更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作为一名职校教师, 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 要提高高职英语课堂效率, 关注学生的有效注意是关键。我们应根据职校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水平、认知能力, 把握学生课堂认知过程中的兴奋点, 激趣促学, 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 以使教师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能顺利完成。

一、创设趣境, 抓住有效注意

常言道,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节课的开始, 学生的兴奋点有时还停留在上节课的内容或课间所从事的活动中。教师能否把学生由“课下”导入“课上”, 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在学习高职英语第一册第11单元课文Sleep时, 课文内容是关于睡眠的原因, 种类, 作用等, 内容枯燥, 术语多。以前在基础差一点的班级上课, 不少学生会昏昏欲睡, 常常只有老师在徒劳地讲课, 唱一出独角戏。为了抓住学生有效注意, 我提出两个问题, 并配以相关的图片。一是“Did you sleep well last night?”这个问题配了两幅生动有趣的图片。第二个问题是“What might happen if people don’t get enough sleep?”问题的答案配了几张幻灯片, 首先, 是常见的学生上课打瞌睡, 上班族打哈欠, 图片诙谐幽默;其次, 是开车时出意外, 发生交通事故, 有图片有文本, 并配了汽车相撞时的音响效果。由此自然引出了sleep这个话题。这样可以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活动之中, 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利用图片、音响等直观的方法, 在唤起学生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同时, 刺激大脑兴奋中枢, 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 迅速进入角色, 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聚焦学生的有效注意力, 这是成功教学的关键。

二、突出重点, 提示有效注意

有位教育家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 意识中的一切必然经过它才能进来。”只有那些进入注意状态的信息, 才能被认知, 并通过进一步加工而成为个体的经验, 其目标、范围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外部刺激的特点和人的主观因素。如果学习时学生注意力分散, 心不在焉, 就很难集中在一定的学习对象上, 就会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发生, 也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和认识教材。

高职英语的课堂教学存在着时间紧、单词词汇多, 有些课文较长、枯燥, 难理解等特征。如果在教学上做到面面俱到, 无疑会成为“灌注式”, 若蜻蜓点水、浮光掠影, 则使学生收之甚少。学生的注意具有“指向性”,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若能突出教学重点, 提示学生有效注意, 就可使学生学有所得, 课堂有效的教学效率得以实现, 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突出教学重点, 可以实施以下方法:从课题入手, 抓住关键词语, 抓中心句, 抓重点段, 抓住中心事物。

三、张弛有度, 调控有效注意

高职学生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 很难始终保持紧张、兴奋、注意高度集中的状态。教师应有效调节教学节奏, 使学生学习节律和心理节律尽可能相一致, 从而减轻学生生理、心理疲劳, 调节学生的注意力, 以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心理学研究表明, 长时间地保持同一姿态会使人产生厌倦, 厌倦感对学生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学生如发生厌倦感, 任其加深, 那他上课时就会情绪低落, 注意力不集中。在课文教学过程中, 如果教师长期使用一种教学模式, 会使学生总是感到“老一套”, 对课堂学习失去兴趣。水无常势, 人无常态。教师应力争常教常新, 既保持风格又不失风情, 这样学生学习才有兴趣。

在学习第二册第七单元《Nobody Can Do It Like Mcdonalds》时, 课文很长, 课文整体理解完后, 学生已经有些疲倦了, 注意力明显不集中了, 我知道他们进入了学习“疲劳区”, 再继续学习词汇、句子的用法不会有什么效果。我便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想想平时去麦当劳用餐的情景, 结合所学的语言知识, 表演一段在麦当劳吃饭的对话。学生立刻展开想象, 积极思考, 热烈讨论, 踊跃表演。这样就及时避开了学生常见的学习“疲劳区”。

四、作业设计, 拓展有效注意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合理应用家庭作业深化课堂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是每个教师的共同愿望。因此, 教师在作业设计上需下功夫, 通过多样的作业形式, 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生创造欲, 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拓展。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 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画一画 “查一查”“做一做”等趣味作业。还可以布置课外阅读, 观察感悟, 动手操作, 调查访问等实践作业。

比如, 学了第一册第七单元课文“Christmas”以后, 可以布置学生在圣诞节来临之际, 制做一个精美的贺卡, 送给父母, 朋友, 同学, 或老师。

在学了第三单元“Walt Disney”后, 作为课文内容的延伸, 为了让学生查找资料, 了解迪斯尼乐园非常人性化的管理和完善的服务, 使学生受到职业情商教育。

要使学生能保持长时间的有效注意, 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艺术水平。最好是在上课之前已经将一本教材全面地看过2~3遍, 并且将全书的教学计划及单元的教学计划已经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教学的时候, 才能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看待每一节课的内容, 才能看到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关注学生的有效注意, 能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有效提高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也能使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如何变“无效教学”为“有效教学”, 变痛苦的学习为轻松的学习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聚焦学生的有效注意力, 这是成功教学的关键。关注学生的有效注意, 能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有效教学,有效注意力,突出重点,张弛有度

参考文献

[1]黄梅.教学常规管理要以人为本[J].中国教育, 2008, (9) :72-73.

高职语文课堂有效互动的反思与实践 篇10

关键词:顺应规律,有效互动,能力提升

一、高职语文课堂互动的现状

所谓课堂教学互动, 是指师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主要包括言语互动和非言语互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探讨、丰富课程的过程, 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更是师生共同参与, 相互作用, 以达成教学最优化的过程。反观高职语文课堂, 虽不愿看到却无法回避这样的画面。

(一) 无互动。教师有激情、没激情地在讲台上讲授教材、讲解练习, 或填鸭式灌输, 或自问自答。学生则在讲台下或聆听、或神游、或作“拇指运动”。课堂气氛沉闷, 学生学习状态低迷, 参与课堂的能动性差。师生之间无言语对话, 更无眼神等非言语的交流。

(二) 伪互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许多教师也试图采取各种形式, 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能够“动起来”。比如鉴赏故事情节曲折的小说时, 教师连带前因后果, 细枝末节, 和盘托出。此时的教学效果从表面看似乎达到最佳状态:教师唾沫四溅、眉飞色舞, 学生凝神屏气, 并以从未有过的专注倾听情节的进一步发展。而至于作品中的情节, 或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附和;或以学生复述为主, 教师补充, 不时穿插娱乐性极强的问题等。课堂效果同样不错:嘻嘻哈哈, 热热闹闹, 气氛融洽, “互动”频繁。这种“互动”丝毫无益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高职语文课堂互动的现实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主体参与的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形式”。高职语文课堂互动不应是一种简单的教学程序, 而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活动, 它通过师生有意义的参与而达到信息的交流、感情的沟通、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在开放、民主的课堂互动中, 学生自由、自主地参与课堂学习, 有利于充分、全面地张扬迥异的个性。在开放、民主的课堂互动中, 学生不仅能接收到语言的“可理解性的输入”, 而且需要有语言的“可理解性的输出”, 有利于科学、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开放、民主的课堂互动中, 学生体验语文活动, 应用语文知识, 有利于在实践过程中习得综合职业能力, 如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因此, 语文课堂互动对于面向就业、走向市场的高职生而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教师在语文课堂互动中的主导作用

基于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 学生能不能“活”起来、“动”起来, 真正成为语文课的主人, 主要取决于教师愿不愿、敢不敢、能不能转变教学观念和改变教学模式。在高职语文课堂互动中, 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承担着“顺应以成全, 牧养以引领”的职责。市场的多变性、教学的多样性、学生的特殊性要求高职语文教师是一个决策者, 而不只是一个执行者。高职语文新课程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结合, 与学生的职业实践链接, 给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预留了充足的空间和余地。市场的多变性、教学的多样性、学生的特殊性要求高职语文教师是一个“裁剪师”, 不只是一个“成品组装师”。语文教师应努力抓住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亮点载体巧妙设计教学环节, 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逐步提升。

四、高职语文课堂互动的基础———巧妙设计教学环节

(一) 设计原则。

1.紧扣培养目标———姓“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为新一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明确了新的目标———培养学生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有了预期目标, 师生互动就能有序、有效, 而不会只流于形式。因此高职语文课堂促进有效互动的教学环节的设计, 必须紧扣培养目标, 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2.服务教学内容———姓“语”。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环节的创新必然是一种扬弃, 即在批判中继承, 在继承中发展。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与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使之成为既有专长, 又有多方面才能的新型人才, 为学好其他课程、为社会实际工作需要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高职语文课堂促进有效互动的教学环节的设计, 必须遵循语文教育规律, 重视引导学生积累和感悟语言,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 设计方法。

1.注重“听”的感受。语文的魅力在于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尤其是文学类文本的语言文字首先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

(1) 善用动听语言。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脑力劳动的成果。教师的课堂语言或理性, 或感性, 但一定要精炼、生动。教师无“情”, 学生则无“趣”。诗歌、散文等文学类文本范读一定要声色并茂, 刺激学生听觉感官, 那么语文教学就会充满情趣, 课堂互动就能建立良好的基础。

(2) 选用背景音乐。在鉴赏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时, 基于学生能基本把握文本感情但不善于准确表达的特点, 教师不妨通过选择合适的乐曲作相应的背景音乐, 来滋长学生的情绪,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在阅读过程中让音乐与诗歌、散文相得益彰, 既能让学生获得双重的高雅的审美享受, 又能让学生对文学文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3) 迁移流行音乐。抓住学生热衷于流行音乐的契机, 通过选取学生熟悉的且与所学诗词意境相同或相近的歌词, 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 并使之获得有效的迁移, 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赏析《雨霖铃》下阕时, 笔者摘选了一部分学生熟知的流行歌词:“如果没有你, 我在哪里又有什么可惜?” (莫文蔚《如果没有你》) ;“没有你, 我这一生, 还有谁的爱值得我感动?” (周华健《没有你》) 等。“歌词对比”环节不知不觉渗透了审美教育, 而“你最喜欢哪句歌词”则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通过已有经验的有效迁移, 学生自我体验到的“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的含蓄美、婉约美远胜于教师的生硬灌输。

2.诱发“说”的热情。

(1) 精心设计导入语。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特点和接受水平, 设计简洁、明确、生动、新颖的导语。一是勾起求知欲:如以于丹的“孔子只有温度, 没有色彩”导入, 引导学生理解儒家经典思想的“普适性”。二是提纲契领式:如《沁园春·长沙》以“‘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对于我们而言, 毛泽东既是一位革命领袖, 又是一位杰出诗人, 他的诗作见证了他辉煌的一生。而他那充满革命斗志的人生起点在何处呢?有诗为证———《沁园春·长沙》”导入。三是紧扣兴趣点:如《晏子对齐侯问》以学生关注的娱乐新闻焦点———“我是歌手”第三季孙楠退赛后汪涵救场主持词中的“我不同意你的观点, 但我尊重你的选择”为切入点, 拉近学生与文本的时空距离, 为正确理解“和而不同”奠定基础。

(2) 精心设计问题。高职学生语文水平总体不高, 表达能力相对较差, 再加上他们重专业轻基础的普遍特征, 教师尤其要留意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 细心寻找学生的兴趣点, 精心设计亮点问题, 让学生“不吐不快”。如赏析《鹊桥仙》上阕时, 笔者一改“上阕是如何表现‘相见难’”的传统问题而设计成“如果要把《鹊桥仙》上阕拍成MV, 你是导演, 你会如何处理?”这样一个问题, 学生跃跃欲试, 私下里纷纷议论。

(3) 肯定“说”的行为。语言文字的多义性特点决定了其阅读过程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因而教师须明确阅读赏析不求统一, 只求合理。在教学中, 只需把握文本主旨, 其他的则允许学生自由发挥, 允许学生用想象填补“空白”。没有对错, 只有勇怯。适时肯定一位口拙学生的表达, 会鼓励更多的学生张开嘴, 想“说”就“说”。

3.提升“读”的效率。

(1) 从大声朗读诱导到有感情地朗读。朗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教师的架空分析不能替代学生的朗读体验。而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 只有读出声音来, 方能带动抑扬顿挫, 带出语调神情;方能对于作者的感情、文本的内涵, 领会得透彻, 感染得强烈。

(2) 多种形式朗读。为避免学生对单一朗读形式的厌倦, 教师可采取指名朗读、小组朗读、集体朗读等不同形式, 鼓励学生自由练习, 充分交流, 反复揣摩, 加深理解。而学生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 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 自然会踊跃参与。

4.降低“写”的难度。相对于“说”, 高职学生更排斥“写”, 要么无从下笔, 要么空洞无物。但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应聘者的基本写作能力这一现实对高职语文课堂上的“写”提出了新的要求。“写”不能弱化, 而在强调赏读的诗歌教学过程中, “写”的要求可以更具体、更人本化。

(1) 封闭式写作。高职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准普遍较低, 不适合采取开放赏析的方式, 而应多采取封闭赏析的方式, 如扩写、补写、改编剧本、用散文性语言改写等。在韩剧、MV的文化背景下成长的“90后”学生, DIY的方式更合他们的胃口。

(2) 有机借鉴网络形式。鉴于学生对现代科技的依赖, 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热点和他们所熟习的现代通讯手段, 设计语文教学书写环节。如围绕课文讨论话题, 让学生发表模拟的微博评论。又如春节、母亲节等节日前夕, 指导学生至少选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方法 (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等) , 撰写原创短信, 并通过评选推荐出优秀短信让学生现场发送短信给亲朋好友;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诗句作为自己的QQ留言, 并让学生大声解释选择的理由。

五、结语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自然并不跃进, 它只一步一步前进。”我们必须正视高职语文课堂无互动或伪互动的挑战, 清醒地认识到课堂互动的重要现实意义, 尽心尽职发挥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始终服务教学内容, 在反思中, 合理裁剪, 果断取舍, 巧妙设计教学环节, 增强课堂互动的效果, 进而提高高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从而为提升学生的职业文化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尚文.人文·语感·对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

[2]吴晓义.能力何以本位[J].职教论坛, 2008

[3]李莉.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辽宁师专学报, 2010

[4]张红丽, 滕士俊.关于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上一篇:问题及挑战下一篇:市场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