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2024-07-18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精选十篇)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篇1

1 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到我国在石油化工技术性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笔者通过归纳可分为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和理论脱节、师资力量薄弱、评价方式单一等四个方面。

1.1 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在石油化工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课程较多, 知识点小且散, 老师在课堂的讲解枯燥乏味, 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另外, 其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大都来自我国大中型石油化工企业, 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不能进行有效的实践练习, 大大降低地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脱离了实际工作的需要。

1.2 人才引进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 中小型化工企业和个体化经营单位在市场也逐渐兴起, 较大型的石油化工公司对人才的需求量相比, 中小型企业也需要大量的人才。但在我国高等院校中石油化工专业无论是在理论知识还是在模拟实践中都以中石化等大型公司的需要为目的, 而不结合经济市场的结构, 其就出现在中小型石油化工企业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人才的需求和所学技能不符合的局面。

1.3 师资力量薄弱

高职院校在石油化工专业教师的配备也极不合理。大部分教师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其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在课堂上不能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 而高职院校化工专业的知识大部分都由这支年轻的教师队伍进行教授的, 致使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进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另一方面, 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年龄相对较大,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其教学方法比较保守、落后, 这就致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不到知识, 又不能动手实际操作的学习现状。

1.4 综合性人才脱轨

我国高等院校为提升本校的就业率, 对学生的评价不客观, 不真实。另外, 在评价中, 学校只注重学生的笔试成绩, 对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察只是草草了事, 致使学生出现读死书、死读书的局面, 和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脱轨。

2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对于以上在示范性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加以对化工高职院校及专业进行扶持, 并结合高职院校实际状况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笔者通过文献给出以下意见, 其归纳总结有以下六方面。

2.1 核心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笔者认为课程核心内容定制和合理安排需要教师和化工企业的共同努力;对于教师, 首先要具备过硬的教学理论知识, 让学生在学校能打下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 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储备力量。其次, 就企业方面, 要联合学校让学生定期进入公司进行见习, 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巩固, 创新。同时, 学校在学生的实践中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 进而改进以促进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进程。

2.2 对市场经济需要的充分调查

化工专业的高职院校要想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有发展潜能, 就必须对其未来工作方向进行合理、科学的分析, 从而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其调查内容包括职业岗位、职业标准、生产过程等多个方面。使学生的学习方向更贴近市场经济的需要。

2.3 创新教学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化工专业的高等院校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状况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 定期开展有关化工专业知识的辩论赛, 再者, 开展一些有关化工专业的知识竞赛和创新大赛。同时学校可以建立一些奖励机制。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物质上的肯定。

2.4 示范性化工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可以和化工公司企业进行联合办学, 企业的管理人员同时进校代课, 从经济方面讲, 可以增加企业管理人员的经济收入, 另外一方面, 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实践中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深入了解实际工作要求进而使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

2.5 教师教学质量的优劣对学生的影响

学校对教师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对于一个合格的教师工, 在具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 丰富的工作经验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培养教师的领路人时, 高职院校可以聘请石油化工行业的专家进行指导, 对于高职院校的在职教师, 学校定期组教师进公司学习。同时, 学校间的交流合作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方法。学校只要从这几个方面去抓, 化工专业教学会逐渐走向正规并迅速发展。

最后, 为使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所提升, 政府应在学校建设实训基地方面给予财政补贴, 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实践,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在总结中不断创新。同时, 学校在建立实训室的同时还要监测石油化工的市场经济动态, 进而改变学生的实践方向。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适应实际的化工工作的需要。

3 结论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 写的此文, 笔者相信, 我国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只要按以上解决方案对问题进行解决, 我国石油化工产业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学校、学生、企业再在教学、学习、工作中发展自身的优点, 改善自身的缺点并进行有机结合,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从而实现示范性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其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扩大。

参考文献

[1]舒均杰.高职化工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0, (4) .

[2]毕秀成, 张道旗.高职化工专业实践能力教学体系的探索[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3) .

[3]张慧波, 董艳杰, 陈亚东.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项目化课程建设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 2010, (9) .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实习报告 篇2

本文由小编推荐给大家参考阅读!

一.实习单位简介

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是生产农药、氯碱、精细化工产品的企业。其控股的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新型仿生农药--拟除虫菊酯生产基地,已于XX年4月成功上市。集团公司建有工程设计院、化工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产品开发与技术转化能力强,拥有自备热电厂,公用设施配套齐全,装置设备先进,内部管理严谨,产品质量优良,厂区环境整洁。XX年通过iso9001(XX版)质量体系认证,XX年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2月前身为江苏扬农化工集团公司菊酯分厂,主营除虫菊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唯一以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为主导产品的上市公司。

目前公司拥有国内规模最大、配套最全的菊酯产业链,产品应用涵盖农用、卫生两个领域,形成了三大系列、30多个品种的产品群,其国内卫生杀虫剂,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新型仿生农药--拟除虫菊酯生产基地市场占有率达到70%,全球销量排名第二,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中东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已于XX.农药产品系列:高效、低毒、安全的新农药三氯杀螨醇、丰源(吡虫啉)、天菊(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啶虫脒、巨剪(苯黄隆)、抑杀净(氟铃脲)、农美(氟啶脲)、喜盖(10.8%高效氟吡甲禾灵)等;

基础化工产品系列:对、邻、间二氯苯、2,5-二氯硝基苯、3,4一二氯硝基苯、2,4,5-三氯硝基苯、对、邻、http://shixi./间硝基氯化苯、氯化苯、环己烷、甲基环己烷、乙基环己烷、工业三氯苯、1,2,4-三氯苯、1,2,3-三氯苯、双氧水、烧碱、盐酸、液氯等。

现已形成以菊酯为特色、农药为主导、氯碱为基础的产品精细化、多元化格局。

未来3~5年内,扬农化工将以做大做强菊酯产品、振兴民族菊酯工业为目标,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型农药,推动我国农药产业结构的升级,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一是加快高效新品种的开发,延伸新型仿生农药产业链。二是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精细化学品,形成涵盖化工、医药、农药等多个领域的产品群,申报发明专利10项以上。到2011年,力争实现公司农药生产规模国内第一,卫生类菊酯销售总量全球第一,企业研发费用率达到8%。三是加快新型工业化改造步伐,实现废水零排放,成为结构合理、技术领先、效益显著、成长良好、国际知名的现代化综合农药化工企业。

二.实习目的、岗位任务及实习内容

1实习目的毕业实习是我们大学期间的最后一门课程,不知不觉我们的大学时光就要结束了,在这个时候,我们非常希望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的正确性。在这个时候,我来到扬农化工股份限公司,开始我的毕业实习。

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学习和了解农药从原材料到成品批量生产的全过程以及生产组织管理等知识,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以及生产现场中将科学的理论知识加以验证、深化、巩固和充实。并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生产实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感性认识,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学到从书本学不到的专业知识,并获得本专业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的最新信息,激发学生向实践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和将从事的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产实习是与课堂教学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计划中,生产实习是课堂教学的补充,生产实习区别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学生领会,而生产实习则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向生产向实际学习。通过现场的讲授、参观、座谈、讨论、分析、作业、考核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来巩固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可获得在书本上不易了解和不易学到的生产现场的实际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和锻炼。

我们大学生已走过的人生旅途大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而目前对外界的了解只能是很肤浅的。但是我们能不能等到走出校门后再去深入地了解社会?显然不应该。如果我们带着僵硬的书本知识走向社会,必定四处碰壁,耽搁我们大好的青春年华。对于我们立志于做一番事业,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贡献力量的热血青年来说,大学期间进工厂实习以及接触社会是很必要的。只有我们对实际的东西有较为深刻的了解,才能更有意识地在大学期间多学一些对社会有用的东西,从而我们走出社会后才能更快地适应社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岗位任务

(1)根据氯气加工方案的要求,调节好螺杆制冷压缩机及产品的质量要求

(2)搞好平稳操作,调节物料平衡,及制冷操作,严格控制个参数,达到制冷消果好,产品收率高,合理的要求。

(3)负责个设备的正常运行。

3实习内容

(1)掌控dcs、仪表知识,熟知本岗位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参数测量,并能够正确操作和使用;

(2)了解相邻岗位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调整方法实现装置平稳生产、安全生产。

三.实习时间http://shixi./

2011年9月10日至2011年6月1日

四、实习岗位的工艺特点

正式进入车间学习一线生产的时候了,什么都要从基本的学起,当我跟着师傅学习的时候,第一个学的不是如何去操作,也不是什么设备运行原理之类的,而是打扫卫生和做记录,基本每隔两小时就要擦一次设备,每一小时做一次记录,虽然这些都是很简单的工作,但它是了解生产设备、工艺管道、物料流向的关键,而每小时的记录可以让操作人员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

进入最基本的学习,首先是从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常识及注意事项学起

1.液氯的性质

cl2,呈黄色的透明液体,在0℃是比重是0.364mpa,绝压下约是水的1.5倍,常压下沸点是-34.6℃,纯度为99.5%以上,含水为500ppm一下,液氯一般用于水处理的消毒剂、纺织造纸漂白剂等等。

2.液氯的生产方法

采用氟利昂蒸汽压缩的方法进行制冷,达到氯气液化所需的温度。本生产工艺流程中有氟压缩机、氟冷凝器、氟节流阀、氟蒸发器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它们之间一次用管道连接成一个封闭系统。制冷剂氟利昂在系统中不断循环,在氟蒸发器内液氟与氯气进行热交换,液氟吸热而蒸发,气氯达到液化变为液氯达到生产目的,生产出来的液氯出巡在贮槽内,在由磁力泵提供压力后充装到钢瓶出售给用户。

3.工艺流程的叙述

从氯干燥输出的干燥氯气到氯气缓冲罐,进一步除去氯气中的酸沫、杂质后到原氯分配台进行氯气再分配,去液化的原氯进入氯液化器,氯气与液氟进行热交换,大部分氯气冷凝为液氯在气液分离器中液氯与尾氯分离。液氯流入液氯贮槽,液化后的尾氯经为氯分配台送到氯化苯、次氯酸钠、盐酸使用。液氯贮槽内的液氯达到规定的量后由磁力泵将液氯槽内的液氯送到充装分配台,最后出售给用户。

4.氯系统开车方法

打开原氯分配台去液化器的阀门,开启氯液化器的进氯阀开启出氯阀和尾氯分配台的进出口阀门打开气液分离器的液相和气相出口阀门进行气液分离启动氟制冷装置,使氟回气温度在-25℃时进行液化操作稍稍开启氯液化器尾气平衡阀,抽空阀门正常关闭,仅供维修时使用打开空液氯贮槽上的平衡阀及进液阀液氯靠位差进入贮槽做好液氯贮槽的计量记录5.螺杆压缩机操作方法

螺杆机主要作用是工质过冷之后,然后再去蒸发器,能够有效冷却和密封压缩腔内气体,可以在不明显增大压缩机功率的情况下,提高制冷量,并在螺杆和星轮之间形成良好的润滑。

打开蒸发冷补水阀,待集水槽内液位大2/3时启动风机及水泵查看喷淋状况控制电源状况后,将【操作方式】选到【压缩机】红色的手动指示灯亮了之后,【准备开机】和【能级零点】指示灯亮按下【开机】键超过1秒,机组就会进入启动程序,同时【准备开机】指示灯熄灭,【启动】指示灯亮机组运行后,观察吸气压力,逐步开启吸气阀,注意吸气压力,防止液态制冷剂进入吸气腔将【操作方式】选到【能级】位置,这时按下【增加】键,增载电磁阀打开,松开手后停止增载将【能级】调至30%左右,开启节流阀,待吸气压力上升后逐渐将【能级】调至100%根据液化器情况及时对液氟量调整做好记录6.螺杆压缩机运转注意事项

运转中注意吸气压力、排气压力、油温、油压的变化运转时如果因安全保护装置动作而自动停止,需查明原因后方可开车,决不能随意改变调定值的方法再次开车如果突然停电导致主机停车,应迅速关闭吸气阀,减轻倒转机组长期停车,应十天左右开动一次油泵7.氯系统不正常现象及处

1.液化效率低http://shixi./

原因:原料氯气纯度低、液化温度达不到技控要求、氯液化器传热面积污垢多

处理:提高原料氯气纯度、检查冷系统问题、处理液化器传热面积上的油污

2.液化后尾氯压力高

原因:尾氯系统出现堵不畅尾氯阀门开启过大、原料压力过高、冷冻温度达不到技控要求

处理:与用氯部门联系,确保尾气畅通、关小尾氯阀门、查看制冷系统,达到液化温度

3.原氯压力升高

原因:空气由技气泵进入氯气系统、高压氯气源进入技系统、液氯制冷系统出现突发性问题

处理:分析氯纯度、查找高压泄露阀并关好、卸压时缓缓上系统卸、五、心得体会及总结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一年的实习已经过去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有学习方面的,更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对我来说受益非浅。做为一个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什么都不懂,没有任何社会经验。不过,在师傅和师兄的帮助下,我很快融入了这个新的环境。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感到自己收获了许多,不仅有学习方面的,而且实践能力上也得到了提高,这些对我来说受益非浅。

当初,在集体动员会上,系领导向我们指出,在实习中可能会经历一些困难,思想上也会有一些变化,但我们大学生首先要端正实习态度,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天的工作,要和单位同事和睦相处、坦诚相见。那时,我就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好好珍惜机会,努力做好工作,认真的向老师、向前辈们学习。

通过这一次的实习,自己也学到了许多原先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在这次实习中,我收益颇多,这些都是无形资产,将伴随我一生。这次实习可以看到化工厂的管理可以说是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一切都是那么的纪律严明,一切的操作都是那么的一丝不苟,安全培训中的那些有据可查的事故案例也无声的向我们说明着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深切的体会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八字安全方针的真正意义之所在。此外,我们从和师傅们的谈话中也学到了一些在社会上为人处世和工作的经验,让我知道怎样在平凡之中创造出不平凡。

在这实习的半年生活中我也深刻的感受到了现代化生产所带来的便利。http://shixi./众所周知,在化工厂工作每天所要面对的都是刺鼻的气味,这对公认的身心健康是有很大的危害的。而现在随着生产力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历史,现在,虽然生产现场机器轰鸣,但是工人们只要坐在控制室里面通过电脑来控制,设备就可以自动而有序的运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同时也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

我曾经构思过实习时的悠闲与轻松。殊不知,现实给我敲响了警钟,我发现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理论学习是业务实战的基础,但实际工作与理论的阐述又是那么的不同,通过实习才发现实际操作与理论竟有这么大的差距,正如同招聘老师说的那样我们学习的理论知识甚至都用不到20%,而我们在学校所掌握到的学习方法却有着比理论知识更重要的作用,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学校时,许多知识只局限在书本上,思考问题比较单一,而在工作中,就要全盘考虑问题,把各个问题点都提前想好,才能把工作完成出色,同时对自己能力也是一种提高。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篇3

【关键词】煤化工;技术发展;新型煤化工技术;能源

煤炭资源是世界上储存量最丰富的能源,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它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其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也越发严重,如雾霾等,已经造成人们出行的困难。因此,响应国家对保护环境的号召,及时调整资源结构,发展新型煤化工技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煤化工技术的发展

1.1煤气化

煤炭借助相关的化学试剂在高温加热下产生化学反应将固态的煤炭转化为不同的气体的混合物,例如碳氢化合物、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化剂都可以与煤炭发生相应的碳反应。另外,煤炭经过热分解后的气态物,例如:烃类、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也能够和热碳发生化学反应。采取不同的气化方法,将煤炭的性质和除了气化的其他外在条件等进行一定的改变,所得到的气体成分也是不尽相同的。依照不同的煤气炉内的不同特点,可以把煤气炉从下到上分为氢化带、还原带、干馏带、干燥带和灰层。在干燥带和干馏带中,煤炭是会回到高温加热,从而放出水分并将水分蒸发掉。剩下的物质就是焦炭在氧化反应中所得到的产物。通过气化后的产物是粗煤气,经过净化加工后,就能到各种化学品。

1.2煤焦化

煤焦化也就是煤干馏,是将煤炭与空气隔离开,再加上强热得外在条件,进行分解的过程。煤化工包含了一次、二次化学加工和深度化化学加工的过程,所产生的产品有气化产品、液化产品、焦化产品以及合成气化工产品、电石乙炔和焦油化工产品等。这些化工产品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工农业等行业内被广泛的使用,其中许多产品都必不可少的。

1.3煤液化

煤液化是将煤炭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流质产物的过程,使得可以利用所得到的流质的碳氢化合物取代石油和相关的制品。煤液化涵括了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提高了相关的工艺和技术的水准,将引领新型煤化工和相关产业的重大转变。

直接液化:这项技术在1913年就被德国的科学家发明出来了。在熔剂和高温的作用下,使得气态氢和煤炭进行反应,通过这个反应就提高煤炭的氢含量,最后生产出液体。在1927年,这项技术被科学家改进,将硫化钨和硫化铜作为催化剂时,液化过程被分为了互相加氢和气相加氢两个阶段,并开始建设大型的煤炭直接液化厂,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出现了许多没直接液化的企业。

间接液化:在1923年间接液化的方法问世了,煤炭作为原料,通过气化合成出CO2+H2,并把这种气作为原料,在使用催化剂,合成出液态的烃类。

由于能源危机的影响,世界上的国家都开始重视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的发展,许多科研机构加紧了对其的开发研究,开发出了多种工艺技术,现在最常见的是:供氢溶剂法(EDS)、溶剂精制煤工艺(SRC)、氢煤法(H-Coal)等。

2新兴的煤化工技术

2.1利用煤提炼出甲醇及各种化工产品

现在天然气是生产甲醇的主要材料,但是我国的煤碳储存远远大于天然气和石油的储存量,因此很长时间内是利用煤炭作为生产甲醇的主要原料。甲醇同样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羟基化后还可以制取出的是,醋酸、草酸、甲酸以及醋酸酐等多种化工产品。

2.2煤气化技术

煤气化技术所使用的炉子大部分都是鲁奇、壳牌和德士古等炉型,我国都引进过上面所提及的几种炉型并且成功的生产合成化工产品。这种技术采用了多组分的催化剂,经过化学合成,生产出了包含约占40%的甲醇和约占60%异丁醇的混合物,以生产的异丁醇经过脱水处理制取异丁烯,于此同时,所合成气也可以制成甲基叔丁基醚,这种新型的技术就是用煤炭以及天然气作为原料,从而制成高辛烷值的添加剂。

2.3利用煤合成各类烃类物

经过科学奖多年的刻苦研究,我国中科院的相关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已经领先于世界水平,逐渐实现可把甲醇裂解,从中制取出烯烃的科学技术。制出烯烃的成功率达到了百分之一百,但是其选择性只有百分之八十五到百分之九十,这项技术中还存在着一些得无法解决,从而影响了整个过程中生产出的产品的纯度和产量。因此,还需要花费些时间对这项技术进行改进。例如,利用Pd催化原料,草酸可以由亚硝酸和甲醇反应形成,这项技术提供新的草酸合成技术。还有一些公司把CO和甲醇在乙烷等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加压产生羟基化反应,最终得到甲酸甲酯(HCOOCH3)。

3 结束语

伴随着世界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人们消耗了大量的能源满足日常的生活需要。煤炭作为世界上储存量最多的化石能源,关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煤化工技术的研究、提高是必然的。新兴的煤化工技术和产品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可以解决化石产品的无法满足日常需求的问题。由此可见,对煤化工技术的改革已经是迫在眉睫,同时也可以很好的经济效益,使得我国能源匮乏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促进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社会。

参考文献:

[1]李秀峰.新型煤化工技术和经济竞争力分析[J].山西化工,2012,32(2):49-51,57

[2]黄云兵.新型煤化工技术进展[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2):31-33

[3]李哲.煤化工技术的发展与新型煤化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1):104-104

作者简介: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篇4

1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1.1 本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立足宁夏, 服务石化, 辐射周边”的服务定位, 围绕石油、石化能源行业的发展和宁夏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 紧紧盯住产业需求, 牢牢贴近一线服务;在宁夏宝塔石化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 以骨干示范专业建设为核心, 实现与石油化工企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凸显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色。

1.2 本专业建设基本思路

按照“专业融入产业、规格服从岗位、教学贴近生产”的原则, 以人才培养和学生顶岗实习为改革重点, 学校与宁夏宝塔石化集团公司共建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 实施企业全过程介入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2 实施四大工程, 稳步深化专业建设的内涵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自被自治区教育厅批准为骨干示范专业建设起, 建设就以实施“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工程、实施“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程、实施“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工程和实施“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工程等为主要内容, 高起点, 高标准, 稳步推进, 效果明显。

2.1“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工程建设

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入手, 参照石化行业职业资格标准, 聘请了宁夏宝塔石化集团公司和其他石油石化企业技术技能专家, 按照“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的思路, 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共同构建以生产工作过程[5]导向课程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共同确定了“以解决生产问题为中心”的专业核心课程, 共同开发学生的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共同创设适宜教学的学习情境和课程实施条件;共同制订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共同完成学生工作和学习考核评价;在企业环境的课程实施过程中, 共同管理和监控教学运行。实施“项目化教学”、“课堂教学现场化, 现场教学课堂化”等教学模式, 融“教、学、做”为一体, 大大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目前已经完成了3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自治区教学改革项目1项, 校内重点课程8门课程, 校内教改10多项, 其中《石油加工工艺学》教学改革项目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

2.2“优秀教师团队建设”工程

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 探索“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管理制度, 建立了适应行动导向[6]教学模式要求的、“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教学团队建设机制。以高水平“双师”素质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核心, 选派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并开展技术服务, 建立了学校专任教师到企业锻炼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选派教师在职学历提升, 参加全国化工行业技师培训;提高有企业工作经历专任教师比例, 聘请企业技术专家、能手担任学校兼职教师。目前, 教师队伍中, 研究生学历 (硕士学位) 现已建成自治区“石油化工生产技术教学团队”, 其中, 教授3人, 副教授 (高工) 5人, 研究生12人, 占总数75%, 技师为12人, 占总数75%。

2.3“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工程

2008年宁夏自治区政府给我校投入1000万元化工实训基地专项建设经费, 我们建成了化工仿真实训室、化工管路拆装实训室、化工过程控制实验室、精馏实训室、有机化工生产工艺实验室、石油产品分析实训室、石油炼制模型室等。这些实验实训室的建成, 大大改善了学校的实践教学条件,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培养的力度。

2.4“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工程

以石油化工行业和宁东重化工基地建设为两条主线, 主持了自治区教育厅科研项目7相, 参与了宁夏宝塔石化集团科研服务项目4项和3项技改项目。有3名教师担任宁夏安监局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中心专家和主讲教师, 为银川市40余小型企业开展安全生产评价工作, 并受永宁县安监局委托为地方企业生产及管理人员300多人开展了安全培训, 为宁夏银川市安全生产和建设做出较大贡献。为宁夏宝塔石化集团培训员工500多人次, 并鉴定员工500多人次, 给宝塔石化集团员工定级提供了依据。我们还为国电宁夏太阳能有限公司、宁夏阳光硅业有限公司、中石油宁夏石化公司等企业培养了300余名员工, 并为企业员工组织了“燃料油生产工 (中、高) ”、“化工总控工 (中、高) ”、“油品分析工 (中、高) ”、“污水处理工 (中、高) ”等培训和鉴定, 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

3 建设效果

3.1 实验、实训条件逐步完善

近几年国家和学校加大了对该专业实验室的建设, 先后投入600多万元建成了石油化工岗位基本操作技能实训中心、石油化工工艺虚拟生产实训中心、石油产品分析检测实训中心、石油化工工艺生产实训中心等4个实训中心, 增加了常减压蒸馏装置仿真实训、催化裂化装置仿真实训、柴油加氢装置仿真实训、聚丙烯装置仿真实训、汽油辛烷值测试、油品基本理化性能测试、低温流动性能测试、腐蚀性能测试等23项实训项目, 初步建成了一个集学校教学、学生技能培训、教师科研、企业服务和社会服务“五位一体”的综合性实践基地, 2011年被批准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石油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2 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双证书制度”、“订单式培养”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大力推行“六结合”的教学模式, 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业与产品相结合、老师与师傅相结合、课堂与工厂相结合、学生与学徒相结合、顶岗实习与学生就业相结合[7]。依据石油化工生产运行操作、石油产品检验、常用设备维护等职业岗位 (群) 的任职要求, 从石油化工行业生产一线操作岗位任务分析和岗位能力分析入手, 参照“化工总控工 (中、高级) ”、“化工分析工 (中、高级) ”的职业资格标准,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 例如与宁夏宝塔石化集团共同制定了《化工单元操作》、《石油加工工艺学》和《石油产品分析》等核心课程教学改革内容;在基于工作过程设计的教学情境中, 采用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使学生在做中学, 学中做, 边做边学;建立了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考试结合、终结性与过程性考试结合、专业考试与能力评估结合、课程教学考试与职业资格考试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课程整体性教学评价体系。

3.3 服务企业, 服务社会, 做到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以服务石油化工行业和宁夏宁东重化工基地建设为目标, 先后为宝塔石化集团培训在职员工500多人次, 为银川市40余家石化企业开展安全生产评价工作, 并受永宁县安监局委托为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及管理人员300多人开展了安全培训。为国电宁夏太阳能有限公司培训员工240人, 为宁夏阳光硅业公司培养了80名员工。参与完成了宁夏宝塔石化集团科研项目4项和技术改造3项, 为宁夏宝塔石化集团进行汽油辛烷值检测200多例, 申请专利2项。

培训学生参加全国化工类大赛。2009~2012年参加全国化学检验工大赛和化工总控工大赛, 获得团体二等奖3次, 团体三等奖3次, 获得个人全能一等奖3人次, 获得个人全能二等奖, 6人次、获得个人全能三等奖12人次;参加宁夏化工类大赛, 获得团体一等奖1次, 团体二等奖2次。走在了宁夏高职院校的前列。

4 结语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作为骨干示范性建设专业, 其建设过程将不断促进银川能源学院教学研究活动向更高水平发展, 并逐步形成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为促进宁夏乃至西北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培养出更多能吃苦、留得住、上手快、心态稳[8]的高技能人才。

摘要:银川能源学院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在进行骨干示范性建设中, 从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专业建设内容和内涵建设、专业建设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 形成了“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为促进区域经济和石化行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特色引领,示范创新,石油化工,专业,实践

参考文献

[1]徐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3) :8-11.

[2]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2) :5-11.

[3]程云燕.以工学结合为导向重构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大学教学, 2009 (3) :67-68.

[4]项海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学刊, 2010 (6) :159-161.

[5]姜金鑫.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性课程构建[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3 (5) :31-34.

[6]蔡秀芳.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5) :110-111.

[7]邓志辉, 赵居礼, 王津.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重构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大学教学, 2010 (4) :81-83.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篇5

指导教师  曾伟 职称        助教 学   位

题目类别 □ 产品设计        √ 工艺设计       □ 方案设计       □ 其它  (打√)

【课题的内容与要求】

1.在石油化工生产中,所处理的物料(原料、中间产品、粗产品)大多是液体混合物,含有几个组分或十几个组分。为了得到其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组分的物质,需将混合液进行分离。分离混合液的方法有蒸馏、萃取操作,根据技术上可行和经济上合理,蒸馏则是使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蒸馏按其操作方式可分为简单蒸馏、闪蒸。精馏等。前两者只能部分地分离液体混合物,后者是进行多次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的过程,可使混合液得到几乎完全的分离。在实习期间,我所从事的工作就与精馏有关,车间名称为r236生产部,岗位是分馏。它的主要原料为四氯化碳、无水氟化氢、1-1-二氯乙烯,最终得到的产品为六氟丙烷。

2.由于采取的是连续分馏,在分馏操作中应遵守控制指标,要求尽量做到每只分馏塔的进出料平衡,控制好每只分馏塔的液位,以利于连续分馏的良好运转,操作时要密切注意各塔温度变化。

【前言】

六氟丙烷,英文名称是hfc-236cb,cas号是677-56-5,分子式是c3h2f6,分子量是152.03,主要适合充装手提式灭火器材,用于敞开、半敞开空间灭火,也适用于有人场合全淹没灭火系统使用。六氟丙烷单位体积灭火效率是哈龙灭火剂的1.5倍,另外六氟丙烷灭火剂含有40%的物理灭火功能,60%是化学方式灭火,是两者的最优化组合,因此在所有的灭火器当中灭火效果是最好的。

【方案的比较与评价】

根据设计的内容与要求,了解本岗位的工艺控制指标、岗位操作、异常情况,按要求控制各塔釜温度、压力;收料过程中隔一定时间取样分析分馏塔的塔釜、塔中或塔顶;如发现不合格,应立即停止进料,并对其他分馏塔做相应调节。

【预期的效果及指标】

1、 按时完成六氟丙烷的工艺设计工作;

2、 按学校对毕业生设计的规定格式和要求写出毕业设计书;

3、 加深对六氟丙烷生产工艺的理解,提高操作技能。

【进度安排】

XX年8月5  日  -XX年9 月2 日 选题、调研、收集资料

XX年9月5 日  -XX年 10 月 30日  论证、开题

年11月15日  -XX年12月15 日  设计(写作初稿)

XX年12月 15 日  - XX年1月  15日  修改、定稿、打印

【参考文献】

[1]《质量传递模块》钟xx主编

[2]《化工单元操作技术》王xx主编

[3]《化工工艺设计手册》(第三版)(上、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08

[4]《化学工程手册》(第二版)(上、下卷),时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11

[5]《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董编,化学工业出版社,.01

[6]《化工数据导引》,王xx主编,化工出版社,1995.10

云计算技术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应用 篇6

关键词:云计算;化工物流;虚拟化工厂

中图分类号:TP393

云计算的概念在近两年越来越热,与早些年不同的是,现在云计算已经不再停留在概念上,一些IT公司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云服务并加强了广告宣传。归其原因,一方面,云计算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动态分配,帮助企业降低信息化方面的预算;另一方面,云计算的计算机集群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在线计算能力,速度和稳定性两者兼得;还有就是云存储技术在便携性和安全性上的突破,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数据存储服务解决方案。

对于石油化工这样的传统行业,云的概念似乎还很遥远。但回顾上世纪90年代以来ERP对国内企业产生的影响与变革,这一次石油化工行业也需要抓住云计算的机遇,将企业信息化程度推到一个更高的水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1 云计算

云计算的思想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设想是把计算能力作为一种像水和电一样的公用事业提供给用户。然后受限于当时的硬件水平和联网条件,云计算并没有立刻得到发展。后来,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趋于小型化,80年代出现了网格计算、90年代互联网的广泛应用随之发展出了公用计算,21世纪初计算机界又兴起了虚拟化技术。积累至今,云计算的发展条件已经足够充分,近两年云计算已经逐渐走出学术界,为产业界和普通民众所认知。

1.1 云计算的概念

根据NIST(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然而目前所说的云计算范围已经扩大了许多,如自主计算、效用计算、网格计算等也常被人们认为是云计算。

云计算是从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和网格计算等计算机概念中综合发展出来的概念,或者说,是从商业角度实现了这些概念。与传统运算不同的是,云计算并非在本地计算或远程服务器上运行计算,而是通过网络,将运算分布在大量的计算机上。对企业来说,其数据中心的运行更加类似于互联网,这使得使用云计算的企业能够灵活地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实现对计算和存储的按需求访问。云计算的基础是虚拟化技术,载体为网络,提供的服务包括基础架构、平台、软件等。总之,云计算的最终目的就是整合一切可用的计算、存储、数据和应用分布,实现所有计算资源协同工作。

2 云计算应用于化工物流

我国化工行业物流需求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但物流效率较低,成本偏高,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化工行业物流费用率为12.3%,在工业物流领域处于较高水平,高出工业行业整体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高出制造业1.5个百分点。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统计显示原因在于各项杂费多,重复纳税多,运输成本高。搭建现代化工物流平台,有助于降低化工物流的成本。

2.1 基于云计算的化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根据化工物流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结合云计算服务的技术特点,设置出基于云计算的现代化工物流的应用信息平台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平台提供了化工物流应用的具体细节,包括接口认证服务的应用、中间件计费的应用、基础设施服务的应用、物理资源的应用和数据存储的应用等。这些服务应用可以通过集中部署直接面向化工物流企业,也可以根据具体化工物流需求建立物流云服务中心,将不同的化工物流企业系统通过云计算的应用服务集中起来,满足更加复杂的物流需求。该应用框架向化工物流企业提供的具体应用服务包括数据交换应用、货物传递跟踪应用、配送轨迹监控应用、信息发布应用以及货物管理应用等。

化工物流相对于其他物流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搭建基于云计算的现代化工物流信息平台,能够更大程度上满足石油化工企业对物流信息的准确掌握和物流成本的控制的需要。对于企业来说,需要更好地处理从制造、运输、装卸、包装、仓储、加工、拆并、配送等各个环节中产生的各种信息,并将这些信息通过一种安全而且快速的方式来传递,以保证各个环节操作的有效性;并且还要针对出现的问题实时反馈、及时处理。由于云计算具有高可靠性的计算能力、低成本的硬件环境和高性能的数据维护等特性,搭建基于云计算的现代化工物流信息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化工物流企业的工作效率。并且,通过云计算平台提供的安全存储和服务共享解决方案,可以节约企业的信息安全成本,同时又可以保证企业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3 云计算应用于虚拟化工厂

化工过程虚拟工厂(VirtualPlant)是一个集成的针对石化行业的实时动态模拟环境,具有硬件仿真系统技术特性。包括稳态和动态仿真过程的模拟、软硬件的实时接口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工程安全技术。根据物料平衡、能量平衡原理,模拟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通过建模与仿真技术,模拟全生产流程中不同条件下的各种情况;从而达到对生产过程预测、检测的目的;内置的人工智能技术甚至还可以对该工艺的进行评估,并提出优化方案,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以达到最佳的生产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3.1 虚拟化工厂云计算架构模型

面对化工过程虚拟工厂中数量巨大的软硬件资源和复杂多变的业务扩展需求,云计算平台系统集成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分层管理,依赖不断增加的层级来逐步细化业务应用,为了让虚拟工厂云计算平台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将云计算平台架构设计为扁平的三层结构,分别是元服务资源层、逻辑服务资源层和应用服务层。

以乙烯工业生产中乙烯裂解为例搭建模型,如图2:

利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Fluent计算裂解炉内烟气流速、温度及组成等物理量的分布情况、以提高生产效率。该计算要进行反复迭代,当计算条件复杂,要求精度较高时,一台计算机或者服务器的计算能力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大量的计算。因此采用云计算技术构建一个可弹性扩展、收缩的Fluent并行环境,尽可能地提高计算的效率,是一个可行的方法。通过使用虚拟现实技术、云计算技术及Webservice等技术搭建出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工厂,此模型针对化工流程工业的特点,能够更好的实现建模、控制、优化方法与技术的一体化集成。

随着市场上云服务越来越多,基于云计算的服务在化工行业中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云计算平台的构建,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化工过程虚拟工厂的建设,对化工生产过程的建模、控制和优化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不断完善和应用不仅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油化工软件产品。

4 结论

云计算的发展带领互联网进入了一个低成本高运算量的时代,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互联网的运行模式,对于传统行业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于石油化工行业是一个巨大的机遇,通过云计算可以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资源,提高物流效率、降低库存成本,还可以及时有效的监控、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万锋,罗娜.化工过程虚拟工厂云计算平台构建的技术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2,9.

[2]杨俭.云计算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J].网络与信息化,2012,11.

[3]刘欣,范冰冰.云计算的现状及前景[J].科技信息,2013,5.

[4]王宗宝.基于云计算的虚拟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研究[J].情报探索,2012,9.

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 篇7

1 石油化工污水的特点

石油化工废水是用炼油生产的副产气体以及石脑油等轻油或重油为原料进行热裂解生产乙烯、丙烯、丁烯等化工原料, 进一步反应合成各种有机化学产品, 构成石油化工联合企业排出的废水。

石油化工产业是我国重要工业, 其生产量大, 而且生产工艺较为复杂, 因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多, 并且因生产工艺的不同废水产量变化范围也很广泛;并且其废水中含有烃类化合物、苯、酚、硫类化合物、汽油、原油等污染物, 所以石油化工废水中的污染物组分复杂;而且这些有机污染物有的难降解或是不能被生物降解, 所以其处理难度大。

2 常规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

2.1 吸附法

郭继香等研究了利用吸附法处理石油污水中的COD。在实验过程中郭继香等利用蛭石、蛇纹石、膨润土3中吸附剂处理石油废水中的COD。在直径为30mm, 高度为600mm吸附柱上装有粒度0.26mm的100g吸附剂, 控制污水流速为2m L/min, 污水在吸附柱上停留时间2 h, 观察这3中吸附剂对10L (50±5) ℃的中性 (p H=7.0±0.5) 石油污水中COD的处理效果。观察结果发现蛭石、蛇纹石、膨润土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6.8%, 81.5%, 65.1%。孙路等研究了混凝-活性炭吸附对化工废水的深度处理, 在实验过程中孙路等人对比了活性炭吸附法、混凝-活性炭吸附法深度处理化工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二级出水中只投加45 mg/L活性炭量时, 污水的COD、硝基苯和苯胺的去除率分别为68.1%、40%和43.6%, 并且对浊度的去除效果不明显。而在二级出水中利用混凝-活性炭吸附, 在Fe Cl3与PAM的配比为7:1时, 活性炭投加质量浓度为35mg/L, 吸附时间40min, p H为5的条件下污水的浊度、COD、硝基苯和苯胺的去除率分别为95.2%、78.7%、66.6%和63.6%。实验结果表明了混凝-活性炭吸附法深度处理化工废水中有机物的效率强于活性炭吸附法。

2.2 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是指利用膜两侧的压力差、浓度差或电位差使水中的离子或分子透过特定离子交换膜达到去除的效果。目前常用的膜分离法有电渗析、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

李娜等研究了利用膜法预处理难降解石化废水, 在实验过程中分别以聚合氯化铁 (PFC) 、聚合氯化铝 (PAC) 和聚合硫酸铁 (PFs) 为混凝剂处理天津某石油化工厂二级氧化处理工艺出水, 实验结果证明PFC对废水COD的去除效果最好。同时也做了正交试验确定了加入290mg/L Fe2+、100mg/L H202、p H=6、反应时间30min最佳条件的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废水时COD去除率为20.45%。也证明了在活性炭的最佳加人量为2000mg/L, 经过膜分离技术处理后的废水的COD去除率最高, 为87.78%。

2.3 Fenton氧化法

过氧化氢与亚铁离子的结合即为Fenton试剂, 其中Fe2+离子主要是作为同质催化剂, 而H2O2则起氧化作用。Fenton试剂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黄健盛等研究了利用Fenton氧化法预处理难降解高浓度化工废水, 黄健盛等人认为难降解高浓度化工废水直接采用生化法处理较为困难, 为了减少后续水处理系统处理难降解物质的量, 采用Fenton氧化法对难降解高浓度化工废水进行预处理且非常有效。在实验过程中确定了在p H为3.5, 100m L废水中加入1.6m L50%H2O2和200mg Fe SO4.7H2O反应时间为5min的最佳条件下, COD、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9.0%和37.4%。

2.4 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

生物处理法根据参与作用的微生物的需氧情况, 可分为好氧法和厌氧法两大类。好氧生物处理法可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大类。石化废水由于浓度高, 一般先用厌氧处理使大分子的有机物变成中等分子的有机物, 然后再由好氧处理去除易降解的有机物。

邱立伟等研究了利用水解酸化-厌氧-缺氧-好氧法处理高浓度化工废水, 在实验过程中邱立伟等人以162m3/d, 进水COD高达18 000mg/L的化工废水为研究对象, 经过水解酸化-厌氧-缺氧-好氧法工艺处理处理之后, 出水水质COD小于300mg/L, BOD5小于50mg/L。

储金宇等研究了利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法处理石油化工废水, 在实验过程中设计了石化废水的进水水质为CODCr9 000mg/L以上, p H 5~9, 经过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法处理后出水水质的CODCr为123.29mg/L;CODCr平均去除率为92.04%。实验证明了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能够有效的降解高浓度、难降解石油化工有机废水, 相对其它石油化工污水处理工艺,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技术先进、设计合理、CODCr去除率高、投资和运行成本较低。

3 结论

石油化工废水中的污染物成分复杂、毒性强, 不易处理, 在常规的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应该结合预处理工艺和深度处理工艺, 这样才能彻底的去除水中难降解的、毒性强的有机物。在石油化工废水处理中多种工艺相结合的处理法是以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郭继香, 袁存光.吸附法处理石油污水中COD的实验研究 (Ⅰ) 吸附剂及吸附条件的选择[J].精细化工, 2000, 17 (9) :522-525.

[2]孙路, 张继义.混凝-活性炭吸附对化工废水深度处理效果的研究[J].北方环境, 2010, 22 (1) :55-58.

[3]李娜, 王暄, 吕晓龙.膜法处理难降解石化废水的预处理工艺研究[J].化工环保, 2008, 28 (5) :427-430.

[4]储金宇, 光建新, 王万俊等.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在处理石油化工废水中的应用[J].环境工程, 2007, 25 (5) :37-39.

[5]黄健盛, 郭勇, 唐奕等.Fenton氧化法预处理难降解高浓度化工废水[J].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1, 33 (8) :36-37.

石油化工防火技术措施分析 篇8

1.1 石油化工生产工业定义

石油化工生产工业是指使用石油、天然气为原材料, 生产石油产品、化学制品、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有机化工原料的一种工业。

1.2 石油化工生产特点

首先, 石油化工生产的原材料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在石油化工生产进行的过程中, 几乎每一个阶段产生的产品都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 其气体或蒸汽与空气进行混合, 如果浓度达到一定范围之后, 遇点火源即会发生爆炸。一旦爆炸发生, 破坏巨大。并且,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大多具有一定毒性, 因此, 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考虑防火防爆安全, 还需要防中毒。

其次, 石油化工生产的工艺也具有较大危险性。这主要是由石油化工生产的原材料及生产过程所决定。例如,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多采用裂解、加氢、聚合等生产工艺, 而这些工艺过程都是需要使用高温、高压、超低温等生产条件, 这些生产工艺都属于危险化工工艺, 危险性较高, 一旦危险化工工艺设备、容器被破坏, 由此导致的反应物泄漏将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

2 当前石油化工防火现状及火灾特点

2.1 当前石油化工防火现状

随着我国近年来石油化工生产工艺的改进与提升, 国家对石油化工生产过程安全问题的逐渐重视, 危险系数较大的石油化工生产工艺也逐渐被淘汰和禁止。因此, 石油化工生产中发生事故的频率也明显减少。但是, 由于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高温高压、大型生产设备被投入到石油化工生产中。这也为石油化工防火工作带来了隐患。

2.2 石油化工火灾特点

第一, 发生爆炸性火灾较多, 危害性较大。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的就是爆炸性火灾, 往往是先发生爆炸, 随着而来的是燃烧性质的火灾。由于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辅助材料以及产品大多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 生产装置多为高温、高压反应容器, 如果其中介质发生泄漏, 会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遇点火源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另外, 由于石油化工生产中往往是大批量的连续操作, 一个容器、设备发生事故之后很有可能会引起上、下游生产设备的参数波动, 严重的甚至会产生连锁性火灾爆炸事故, 危害性较大。

第二, 发生火灾后蔓延速度较快, 温度较高。

与一般的建筑物火灾蔓延速度不同, 石油化工生产中, 由于参与反应的物质多为具有较高燃烧热的物质,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 不但蔓延速度快, 而且燃烧所产生的温度也比一般物质燃烧产生的温度高。

第三, 容易形成立体火灾, 加大扑救难度。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 一旦发生火灾, 即使是在火灾初期已经较难控制火势。这主要是由于生产装置往往是呈立体状, 并且互相连通, 一旦易燃易爆液体发生泄漏就会往四周扩散, 形成大面积的火灾, 增大扑救难度。

3 石油化工防火技术措施

3.1 从源头避免火灾的发生

石油化工企业应当从原材料、生产工艺选择、消防设施的配备等源头环节加强控制, 避免火灾的发生。其一, 在原材料方面, 石油化工企业可以加强原料混合的比例配置。众所周知,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起到的作用巨大, 既影响着新物质的产生、化学反应的速度, 还控制着化学反应进程的推进。如果催化剂配比出现误差, 尤其是使用催化剂不当, 极有可能会导致反应速度过快, 甚至引起爆聚等危险事故, 因此应当对催化剂的配比进行控制。其二, 在建设石油化工生产厂房等工程之前, 应当将设计图纸及其他相关资料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进行审批、报备之后方可动工。其三, 在选择生产工艺时应当注重其先进性、安全性等方面, 切忌出于经济效益考虑, 选用技术并不成熟, 生产安全性能也并不高的工艺。

3.2 在生产过程中降低火灾发生概率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 也同样要注意控制反应参数, 尽量避免火灾的发生。在石油化工生产环节, 首先需要对投料数量进行严格控制, 切忌投料过多造成生产原材料浪费、致使剧烈化学反应的发生, 导致火灾事故。尤其是在一些放热化学反应中, 如果投料数量过多会使得反应温度迅速升高, 为火灾的发生带来隐患。此外, 其实际生产环节应当在现场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 并且要做好操作人员的安全知识、专业技能培训, 确保防火灭火设备的正常使用。再者,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 有些化学反应必须严格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物料投放, 如果投放顺序发生错误也有可能引发火灾。最后, 化学反应物是十分敏感、对周围反应条件要求较高,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反应温度。一方面, 温度过低会影响化学反应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温度过高很有可能出现反应加剧的情况, 导致火灾、爆炸事故。尤其是对一些温度改变十分迅速, 例如迅速升高或者降低的反应要各位注意, 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 结语

总而言之, 对于石油化工企业而言防火是一项十分重要、意义重大的工作。要想做好防火工作, 就必须首先树立良好的安全防火意识, 并在开始生产、建厂之前做好火灾预防工作, 在正式开始石油化工生产之时, 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避免人为火灾事故的发生。

摘要:石油化工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意义重大, 而对百姓而言, 石油化工产品也几乎遍布于日常生活当中。尤其是最近几年,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 石油化工企业发展也十分迅速, 逐渐成为了各地的支柱产业之一。本文对石油化工生产进行相关概述, 重点论述当前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防火现状及火灾特点题, 然后针对性的提出几点防火措施。

关键词:石油化工,防火,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王炳强.石油化工企业火灾危险性及防火对策[J].广东化工, 2011 (12) :9.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篇9

1 . 1国外石油化工安全状况

在国外许多石油化工国家, 石油化工发展的相对比较早, 在石油化工安全方面非常重视。1976年在欧盟国家发生了意大利“塞韦索二恶英泄露事故”, 欧盟国家在内部展开“ 赛韦索大讨论”, 并且在1982年欧盟关于危险化学品更严格监管措施的实施; 2 0 0 1年9月, 美国9 11恐怖袭击后的1 0天, 法国西南部工业城市图卢兹 (Toulouse) 化工厂AZF发生强烈爆炸, 工厂被炸出一个50多米宽15米深的大坑, 两座厂房大楼夷为平地。 事故造成31人死亡和2500人受伤。事发后法国政府花费数百万欧元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责任调查, 2012年, 图卢兹上诉法庭判定这起恶性爆炸事故确实是由于工厂疏忽引起了化学品爆炸, AZF工厂的前经理比埃什林被判处过失杀人, 3年徒刑, 两年缓刑和4.5万欧元罚金, 判令赔偿金总额高达20亿欧元以上。法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更严格法令, 强制搬迁了许多过于靠近居民区的石油化工产业。 由此可以看出, 国外比较发达的石油化工产业, 也同样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安全事故, 但是每次事故发生后及时总结, 彻底反思, 整改措施积极到位, 责任的追究和赔偿更加严厉, 这些无疑都加强了企业对安全问题的重视。

1 . 2国内石油化工安全状况

《2010-2015年中国基础有机化工原料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在我国工业企业发生事故中, 石油化工企业的比例高达30% 以上, 2012年中国共发生危险化学品伤亡事件44起, 死亡99人;2013年全年我国共发生危险化学品伤亡事件34起, 死亡70人;2014年全年我国共发生危险化学品伤亡事件63起, 死亡101人, 事故总数和伤亡数大度提升。 长期以来石化企业都在宣传, 石油化工并没有那么可怕, 现代科技的发展足以确保其安全。石油化工在安全与环保的措施情况下, 对周围的环境与人没有害处。 而且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不论在安全防护能力或者污染治理能力上都更加成熟, 管理也更加规范, 安全系数很高, 似乎石油化工不应该为大家排斥的对象。另一方面石油化工对我国经济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几年石油化工恶性事故不断发生, 人们对石油化工的排斥加剧。

由于石油化工需求增长很快, 许多企业突击进行扩建、改造, 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在扩建和改造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安全生产的需要, 导致事故隐患增加。 对化工企业选址不当、 排污超标等问题, 地方政府和安监部门监管不力。 如最初的规定, 石油化工企业周围应有5~10 km安全隔离带, 而新的安全卫生防护距离却被缩小到200m (与之相比炼油厂和合成纤维厂的安全卫护距离分别为400 m和500 m) , 且即便这样的“缩水”, 标准实践中也往往被再“缩水”, 天津滨海新区发生爆炸的危险品仓库, 以及淄博润兴“8.22”事故, 事发地点都离居民区距离过近。

石油化工的安全性本就建立在严格、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和严密的安监措施基础上, 一旦在这些安全方面有所懈怠, 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就会大大增加, 倘若事故发生后, 有关方面出于种种原因隐瞒真相、避重就轻, 那么安全事故的发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2我国石油化工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2 . 1安全生产意识不足

企业未将安全生产相关规章制度以及考核指标等纳入到绩效考核中,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问题普遍存在。一旦出现问题, 就以投入资金进行挽救为主要治理手段, 没有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 追本溯源, 无法总结经验教训, 使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最终只会牵连更大, 事故更严重。

2 0 1 4年5月7日, 城阳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青岛集美环境科学有限公司进行了安全检查, 针对该公司存在的隐患下达了《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 责令其限期改正。2014年5月28日执法人员对该公司进行复查时, 该公司对5月27日检查时指出的“ 生产车间与西侧存放易燃物品的仓库之间防火间距不足”、“ 生产车间内存放大量危险物料、 院内露天存放易燃液体物料” 的问题逾期没有改正。 青岛集美环境科学有限公司对发现的事故隐患不及时采取措施, 未将危险化学品储存在专用仓库, 说明他们在对企业安全生产的问题上重视不足, 缺乏安全生产意识, 这样就会导致企业缺乏安全防范, 在遇到紧急事故时, 现场管理混乱, 应变能力差。

2 . 2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不重视

危化品在滴漏、挥发、燃烧、爆炸过程中, 容易对周围的空气、 河流、 土地造成环境污染。这些污染, 一般短时间内很难恢复, 有些可能就是长期性的。 只要出现污染环境, 就会对周围的动物、 植物, 尤其是人的生命造成危害, 有的就是直接吞噬生命。 特别是毒气、烟尘、放射性物质、烧伤、灼伤、 爆炸、 气浪、 声音、 强光等, 都有可能会造人的终身残疾。

目前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危化工品生产和应用大国。 据相关数据显示, 每年我国通过道路运输室外危化工品超过约3亿吨, 占年货运总量的30% 以上, 并且呈上升的趋势。过去的20年, 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迅速, 在快捷的发展中我们忽视了质量, 一般在石油化工行业, 由于其存在的危险品较多, 在安全标准上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 但是很多的物流企业出于对成本的考虑, 抱着侥幸心理, 并没有严格执行国家的安全标准, 通常物流或是仓储环节上将危险的石油化工产品与普通货物同样处理, 以此来节约成本。危化品生产、运输、 储存、销售利润庞大, 生产厂家、运输企业、 销售公司、 司机惟利是图、 利欲熏心, 不计后果改装车辆、利用监管漏洞、多拉快跑。 有些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负责人及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 主观上认识不到位, 对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重视程度低, 认为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在道路通行过程中交通事故发生率较低, 从思想上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2 . 3监管与管理不到位

2 0 1 5年, 天津港化工仓库, 发生了重大的事故, 无论是在人员伤亡还是在财产上的损失上都是巨大的。 在这次事故中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瑞海运输公司, 通常情况下危险的化学物品每一克经过了谁的手、 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 都应有着非常详尽的记录, 而且记录是要通过网络在电脑系统里多重备份。危险的石油化工品仓库的每一种物质都要有相应的物质安全数据清单供随时查阅。瑞海公司这么大的仓库, 因为发生爆炸就找不到记录, 这是非常不应该的。 按理说不仅这个公司, 当地的管理危险的石油化工部门都应该同时有纸质和电子文档备案, 随时可以从电脑库里调阅。 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经营、 运输实施安全监督管理明确多个部门负有监管职责, 但是从现实的管理情况看, 各职能部门单打独斗, 各管各摊, 难以形成工作合力。

9月2 4日, 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在例行发布会上透露部分地区安全监管责任不落实、 执法不严格, 导致一些重大隐患、非法违法的行为长期得不到治理, 有的还以影响地方经济发展为借口, 对一些非法违规的企业、 项目视而不见, 一些地方仅仅是开个会、 发个通知, 没有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 而且有的检查方案针对性也不强, 重点不明确, 有的地区在安全生产大检查当中存在盲区、死角, 很多企业经过相关部门的反复检查, 结果国务院督查组或者总局组织的暗查组一检查又发现很多隐患, 有些还是重大隐患。 所以工作中还存在很多死角和漏洞。

3建设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标准化

3 . 1设备与设施的运行管理

随着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规模与需求的不断扩大, 企业的生产设备及仪器通常会处于24 h运行的状态, 超负荷运行难免会使设备及仪器出现问题, 设备的维护保养质量是设备使用的前提和基础, 加强设备的保养工作, 防止误保, 杜绝漏保。 很多事故的原因都是设备故障造成的, 而设备故障就是由于保养与维修的不到位, 所以保养工作必须严格执行。 企业管理者要按照设备保养使用说明书制订切实有效的保养计划, 并且随时抽查保养与维修的落实情况。 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 奖优罚劣, 以加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 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操作人员如果对设备还不熟悉, 会造成操作失误, 引发各种安全生产事故, 因此企业也应该重视对人员的培训, 加强操作人员的基本操作知识。建立科学完备的设备维修保养的台账制度, 特定设备、大型生产设备、 压力容器、 仓库存储设备、 储罐及安全装置的维修保养要单独登记, 设置专门的岗位, 由专人对其进行负责。 特别要注意的是设备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解决, 解决不了的就需上报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理。

3 . 2建设灾害预防与应急措施方案

企业适时的对生产装置进行检修, 是落实企业各种安全预案的重要前提。 一个操作、 一台设备、 一个车间不管哪一步出错都会带来连锁反应。在安全生产的同时, 我们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在灾害事故发生之前进行情景构建, 进行实战演习还原应急处理现场, 通过实战演习优化各项应急工作。 应急管理工作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都被视为十分重要的工作, 特别是在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尤为重要。 但是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随着中央企业对重大灾害的越来越重视, 应急准备与实战演习的任务已经开始实施, 我国曾经多次举办大庆石化、 锦州石化和塔里木油田等单位的应急能力培训和演练。只有长期坚持有备无患, 石油企业在遇到危险与灾害问题时才能将问题更好的处理, 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作为石油化工企业, 应急预案的准备与培训起着关键的作用, 因为企业本身在经营过程中就存在安全风险, 作为国家战略性资源供应商与储备商, 更加应该主动承担起与国家相关部门配合, 保障灾害前的应对处置机制的建立任务, 更好地为国家保障能源供应做准备。

3 . 3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完善

完整的安全生管理体系决定着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以及有效性, 只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才能将安全事故排除在萌芽阶段。企业应建立由上至下、全员覆盖、较为健全的多级多层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由于石油化工的生产安全各个单位、各个部门、 各个岗位及每一个环节都是错综复杂的, 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所以相应的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与操作流程都需要大家严格遵守, 完善的安全生产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 要建立的就是安全责任体系, 只有明确各个单位及部门的生产安全职责, 明确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的职责与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领导与决策地位。其次, 就是要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 安全生产管理需要有组织的管理, 有方法手段的管理, 只有相应的人员组织才能实现安全生产, 国家的方针、政策才能很好的执行, 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就能很好的落实。最后,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公司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委员会, 主要有公司各层领导, 有关部门的负责同事, 委员会下面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办公室, 负责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各项工作。

3 . 4安全事故问责制贯彻落实

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主要是由企业领导对安全生产进行管理, 监督检查的工作人员对安全进行监督管理。 然而现在许多企业的领导层都普遍注重的是利益, 忽视安全生产。监督人员由于管理能力与制度等方面的原因没有严格执行监督制度。领导与监督管理人员都没有对安全进行认真管理, 安全管理缺位, 监管不力, 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管理的需求。

所以, 企业需严格执行《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重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 (试行) 》,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建立党政同责、 一岗双责、 齐抓共管, 谁的主管、 谁负责的安全生产体系, 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 做到事事有人管、 人人有其责。 一线的工作人员也要牢记“ 有岗比有责, 在岗须尽责”, 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工艺流程与操作规范, 领导常在基层、现场, 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消灭在萌芽。

4结语

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问题与我国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石油化工, 石油化工的安全事故, 严重威胁国家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石油化工安全生产建设, 必须加强企业自身的安全意识、 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 完善安全预警机制, 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 防范安全风险, 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宾雁.浅析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及对策.

石油化工企业清洁生产措施分析 篇10

1 石油化工企业已采取的清洁生产措施

1.1 产业结构调整更加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加强炼油能力的完善配套,优化资源配置,调整装置结构,提高油品质量,提高柴汽比,满足市场对清洁燃料的需求。淘汰或核减一部分落后、无效的炼油装置;对一些有竞争力的企业进行一、二次加工及系统的综合配套;对规模小于1 000 kt/a以下的小炼油厂,实施企业转型、转向。增加重整、烷基化、异构化、MTBE等高辛烷值清洁汽油组分生产装置的能力。通过改进催化裂化催化剂、优化装置操作条件等措施,降低催化汽油烯烃和硫含量;增加加氢精制能力,使柴油中的硫含量和氧化安定性均符合新质量标准。

1.2 源头控制措施不断加强

一些石油化工企业采用源头污染控制措施,实行清污分流、污污分治和源头控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其中包括:(1)后期雨水和初期雨水的分流,高浓度污水和低浓度污水的分流分治,既解决了清净下水不清净的问题,又减轻了污水处理的负荷。(2)强化源头的分级控制,对装置排污进行适当预处理,如原油罐二次切水或自动切水、电脱盐污水的预除油等。(3)加强污水处理场污水的预处理,在“老三套”污水处理设施前增设调节除油罐,并强化其除油功能。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一些石油化工企业污水处理场进水油含量可以由500 mg/L以上控制在300 mg/L以下,有的可以达到100 mg/L以下;COD浓度可以由1 000 mg/L以上控制在800 mg/L以下。

1.3 加强生产运行过程中的清洁生产管理

将清洁生产理念融入到日常生产管理中,强化生产运行过程中和开停工检修时的清洁生产管理,在原油性质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合理调配原油、安排生产,确保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在生产装置检修时,优化检修操作程序,减少因检修带来的物料损失和环境污染,检修时的不凝气通过气柜全部回收。设备管理部门从设备选型把关入手,实施设备事故管理“关口前移”和缺陷闭环管理,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因设备跑冒滴漏所造成的物料损失和环境污染。

1.4 开展争创清洁生产企业活动

中国石化在2000年开展了清洁生产企业的创建工作,为此制定了《炼化企业清洁生产标准》,该标准不仅制定了能耗物耗和排污指标,还把清洁生产的管理要求纳入其中。企业通过开展创建清洁生产企业的活动,干部员工的清洁生产意识不断提高,工艺技术及综合管理水平得到改进和提升,能耗、物耗及污染排放量逐步削减。已获得验收的企业均建立了持续开展清洁生产的工作秩序,在各项管理制度中增加了清洁生产管理内容,截止2009年先后已有18家企业达到《炼化企业清洁生产标准》的要求,获得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验收。

2 今后的努力方向

为了使我国经济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在今后的发展模式中必须要合理使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石油化工企业必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走循环经济和新型工业化道路,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承担起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努力。石油化工企业的清洁生产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生产环境友好产品

在产业结构上,鼓励能耗、物耗指标低,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要求的石油化工企业进一步进行规模和技术改造,扩大石油化工企业单套装置的加工规模和综合加工能力,建设单套加工能力大于10 000 kt/a的蒸馏装置,建设规模大于20 000 kt/a的石油化工企业。逐步关闭规模小于1 000 kt/a的小炼厂,建立液体原料和产品的管道化运输,节约成本、减少污染。

在工艺技术结构上,通过技术创新,逐步形成我国石化工业的核心技术,实现高新技术对传统石化工业的改造和提升。增加加氢精制能力,发展催化汽油异构化、加氢脱硫和催化柴油加氢脱硫工艺,适应加工进口含硫原油需要的配套技术(特别是渣油加氢和大型硫回收技术)。发展石油深加工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产品结构上,调整装置结构、选择合理的原油加工深度和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逐步缩小与国外石油化工产品的质量差距,生产清洁燃料,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2.2 加大污染源头控制措施

一是减少工艺用水,实施废水串级使用。蒸馏装置减压塔抽真空由湿式改为机械抽真空。催化反应后汽提由蒸汽改为干气或惰性气体;催化分馏塔顶油水分离罐切水回用于富气水洗。含硫污水汽提净化水回用于电脱盐、加氢和焦化等装置作为注水。实施装置间热联合,回收低温余热,使用空冷替代水冷,减少循环冷却水使用量;严格设备检查和管理,减少物料向循环水系统泄漏,提高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减少补充水。减少化学水制水的自耗,实施蒸汽凝结水回收,减少或替代装置用蒸汽或化学水。

二是加强源头排放污水的预处理。各装置排污口设置预除油措施。电脱盐污水进行单独除油处理。原油罐区安装自动切水器,或进行二次脱水及联合脱水。加强切水过程的操作管理,实行密闭采样。

三是实施可燃气体的回收,并充分脱硫。实行装置平稳操作,减少可燃气体产生量。回收低流量可燃气体,如常减压装置“三顶”气回收。建立气体缓冲和增压设施,减少火炬气排放。回收加氢装置循环氢放空气体。

四是从工艺上减少有组织排放废气中的污染物。实施催化原料加氢,必要时在催化装置添加硫转移催化剂。回收制氢装置排放的二氧化碳。降低加热炉和工业锅炉燃料中的硫含量。

五是控制无组织废气的排放量。减少设备动、静密封的泄漏。对蒸汽压大的液体产品或半成品采用浮顶形式储存,有条件可采用二次密封。采用液下、密闭形式装车。采用密闭系统对焦化冷焦水进行除油、除焦和冷却。科学、合理组织装置开停工的吹扫,对吹扫汽接收罐呼吸气进行脱臭处理。降低废水排放温度,采用压力形式输送污水。对污水罐的呼吸气,如含硫污水罐、碱渣罐等,进行脱臭处理。对污水处理场构筑物进行封闭、引风,送入吸附、生物或焚烧处理。

3 结语

上一篇: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下一篇:静脉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