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区背景下医学教育

2024-07-11

多校区背景下医学教育(精选四篇)

多校区背景下医学教育 篇1

一、多校区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 校园文化本身的作用是深远且广泛的。

特定的校园文化特别是大学校园文化, 体现了学校特有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方式, 体现了学生独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其本质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在由大学生自己为主体营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 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以及由大学生参与的报刊、讲座、社团及其他科学文化体育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会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充盈着大学校园的各方面建设, 从而使得大学校园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二) 多校区背景下的校园文化的独有特征要求。

一校多区高校对新校区的建设及投入使用, 有利于高校物质文化建设和硬件水平的提高 (教室、活动场所、现代化的教育设施等) , 但拓展型新校区与老校区之间的文化融合难以在短期内见效, 很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多校区背景下文化建设存

在其独特的难点。吕雪峰认为当前多校区学生管理存在管理体系不完善、校园文化不完整、不统一、有形教育资源短缺等问题;张红英认为一校多区必然带来学生教育管理难度加大, 软硬件条件相对滞后, 组织管理结构复杂, 校园文化建设相对薄弱等诸多问题;滕怀荣、章小成认为多校区学生管理体制不完善, 不可避免地出现管理盲区, 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冯晓艳则认为当前的多校区学生管理体制不健全, 教育资源难以共享, 校园文化融合不到位, 校区间师生和新老生情感交流不足等问题。

二、一校多区背景下的校园文化现状

上海电机学院目前由临港、闵行、黄浦三个校区组成, 现有的一校多区的校园文化也呈现出自己的特点, 本文通过对三个校区学生和教师访谈, 了解三个校区不同的文化特征和问题, 具体如下:

(一) 物质文化差异。

上海电机学院三个校区分属于上海三个不同的区县, 校区间距离较远, 各校区的物质文化建设水平不一, 各具特点。临港校区作为学校的主校区, 位置在相对偏僻的郊区, 校园的基础设施正趋于完善, 学生的文化娱乐、体育运动基本满足, 但是外部环境较为复杂, 潜伏着一种管理和治安隐患。在访谈中也发现了这一点, 处在临港校区周围的老师反映, “学校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周末或其他小假期, 上海的学生基本上都回家, 还好, 学校的各类文体设施比较多, 能够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学生们课余时间基本上都是在学校, 出门太不方便了”;黄浦校区隶属市区, 周围交通便利, 但是作为分校区, 校园文化底蕴浅薄, 校区软件设施不完善, 校园文化娱乐设施及学生课余活动相对缺乏。“刚进入学校都没有大学的感觉, 学校还没有我们高中的操场大”, 刚入学的戚同学如是说。“学生社团活动往往难以开展, 特别是刚开学的时候, 一个小小的体育馆要容纳几个不同的社团同时活动”。

(二) 制度文化差异。

在一校多区的条件下, 由于各个校区的功能和文化存在一些差异, 故其教育具体效果也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 这种较单一的组织形式必然难以适应校区间的差异需求, 难以将教育管理工作重心平衡到各个校区, 缺乏为各校区的学生管理教育提供服务的平台。如学校目前正在推广的星级寝室评比制度, 由于各个校区自身的物质条件、住宿条件的差异, 其本身存在一定的差异, 再者, 由于评价者对于该评价本身的认识不同, 所得出的结果必然不同。

(三) 精神文化差异。

上海电机学院是由两所学校、三个校区合并形成的一校多区高校, 对于主校区的学生来说, 他们能够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校园氛围, 诸如特色建筑、校园环境、教学科研设施等自然人文景观以及一些大师名家、学风教风等软性条件;而对于分校区的学生来讲, 由于远离主校区, 则会有被忽视和排斥的感觉, 致使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强。沈同学在访谈中提到“虽然我们在市区, 但是每次去学校 (临港校区) 开会或者办事, 总是感觉进城一样”。

三、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校多区的校园文化融合不是简单地将不同文化拼凑在一起, 而是应该在继承和保留原有文化中适应新学校发展的积极的、有益的成分, 要在原有不同文化的基础上提炼、融合, 建立新学校统一的思想文化、行为标准、价值取向。具体对策如下:

(一) 加强思想文化引导, 健全思想文化制度建设。

从整体上统筹校区间的文化价值取向, 加强校区间思想文化的引导, 健全多校区的思想文化制度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以该校三个校区学生特有的思想、心理、行为特点为核心, 建设具有各校区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校园文化氛围, 促进学生相互参与到各校区的文化活动中。另一方面, 健全制度建设, 重视三个校区学生行为模式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以管理规范加强思想文化引导, 学生自律、自我管理意识, 减少工作中的盲目和随意性。

(二) 加强网络建设平台, 传递校园文化。

各校区在地理位置上不同程度的分散, 加上交通不方便等其它客观原因, 使得各校区学生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要克服这些不利因素, 必须解决各校区地理位置上的不联通带来的不足。而网络可以来实现各校区的文化联通。不同校区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同时知道各个校区发生的信息, 可以通过网上交流来加强沟通, 进而达到彼此的相互影响。同时, 学校也需要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抢占网络思想文化阵地, 把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通过校园网络传递给各校区的广大学生。

(三) 开展各种跨校区的活动, 促进文化认同。

一校多区高校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一些跨校区的文艺活动、体育比赛、学术交流等, 尽可能地创造一些使不同校区学生能够当面交流的机会, 并且, 利用这些机会向学生展示、传递想要达到的文化风格。在活动中丰富文化教育的内容, 增强文化教育的吸引力, 寓教于乐, 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以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刻苦求知、务实创新的热情, 并由此营造出高品位的统一新型的校园文化。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高校通过高校合并、建设新校区等方式进行办学实践。许多高校在多校区办学的背景下,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着相对孤立、滞后的现象, 文章通过对某校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差异的分析, 进而提出相应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校园文化,多校区,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吕雪峰.我国多校区大学学生管理工作问题研究[J].职教天地, 2009

[2].刘新民等.我国多校区高校管理研究综述[J].聊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张红英.大学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 2007

[4].桑成好.多校区大学学生管理的新思路[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5].冯晓艳.多校区大学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6].刘海波, 谢仁业.多校区大学管理的若干理论问题及分析框架[J].教育发展研究, 2001

[7].甘剑锋.多校区办学学生管理工作思考[J].中国教育导刊, 2005

[8].漆小萍.王自成一区多校的学生教育管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7

[9].沈红.多校区大学管理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01

多校区办学背景下团学工作模式探析 篇2

一多校区办学背景下团学工作的常见问题

(一)“横切”及“纵切”带来的教育缺陷,对团学模式的冲击

所谓“横切”是指在多校区环境下不同的校区分住不同年级的学生;所谓“纵切”是指从学科专业设置的角度对大学多校区学生进行分割,不同校区分住不同专业的学生。不论是“横切”还是“纵切”,对于大学教育而言,无疑都存有根本性的缺陷,原因在于大学教育的整体性被破环,不利于学生在完整的大学氛围中成长。就团学模式而言,同样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由于不同校区拥有各自的特点,成熟完善的多校区团学工作机制一时间难以建立,多校区之间校园文化的差异化与不融合,使得团学活动开展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难以整合统一,导致多校区间多种团学模式并存,团学工作效率很难提高,工作效果难以显现。

(二)空间跨度加大,管理难度增加,团学工作队伍亟待调整

高校团学工作任务重、头绪多,拥有丰富团学工作经验的指导老师人数有限,因此,在校区增多后,团学工作量明显增加,指导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成为多校区办学团学工作存在的一个共同问题。由于地理位置的分割,空间跨度加大,指导老师往往需要在两个校区间来回奔波,时间和精力的透支成为常态,而指导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工作的时间缩短,参与学生活动的次数减少,导致指导老师与学生干部的沟通不足,现有的问题不能及时反馈和解决,指导老师的意图也得不到充分的贯彻与执行,从而影响团学工作开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多校区校园文化差异化背景下团学组织建设面临挑战

1交往氛围淡

新校区往往没有教师的住宅区,授课教师“有课就来,下课即走”,师生交往少,缺乏教师人格与学术的魅力的吸引与熏陶,育徳树人工作难以落实。此外,新校区以低年级学生为主,他们和高年级学生、研究生交往少,缺乏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在学习与生活上的指导与帮助。

2文化氛围淡

由于新校区多处于城郊地带,是在没有任何人文背景和文化底蕴的“文化荒漠”上建立起来的,因此,校园文化缺乏历史积淀和人文气息。

3学术氛围淡

对于那些没有研究生和科研机构,缺乏浓厚的学术氛围的校区,学生就难以和名家大师进行思想、学术交流。

4社会氛围淡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教学和科研的终极目标,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应融入社会,深入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但由于新校区往往远离城市,受城市文化辐射影响小,就是买一本杂志、逛一个书店,也可能需要跑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以外的市区。因此,要防止把新校区变成学生学习的“孤岛”、研究的“荒岛”、生活的“枯岛”[2]。

二多校区办学团学工作模式的探索

(一)转变团学工作的观念

在多校区办学模式下,最重要的是要倡导“师生平等”和“学生自治”的观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学生自教、自学、自律的作用。团学工作的指导老师在学期初应向各分团委、学生会明确学期的工作重点,指导学生自行拟定学期工作计划,讨论通过后,交由学生全权负责实施。同时,强化中期考核和学期末的总结,团学指导老师可组织学生干部对活动实施的情况进行“自检”“自查”,同时对出现的问题及困难予以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在提升学生自治能力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指导老师的工作量。只有学生干部和广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增强了,能力提高了,多校区办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得到真正解决。

(二)完善团学工作机制

1建立健全多校区团学组织

首先在新校区设立学生事务综合管理办公室,强化学校职能部门在新校区的工作。与团学工作密切相关的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等部门,都应安排专职人员入驻新校区,处理新校区学生日常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其次,校、院两级团委分别派专职人员入驻新校区,加强对基层团学组织工作的指导,在新校区设立学生组织分会,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引领思想、服务成长的示范作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另外,加强新校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完善基层团支部制度建设,选好团干部,加强团干部能力培养,保证团学工作开展的执行力。

2改进学生工作方法

在多校区办学背景下,团学工作的开展应当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我们应当根据不同校区学生群体学科背景、年龄结构、性别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对团学工作的内容进行有侧重的安排与部署。新校区一般以低年级学生为主,应当以适应大学生活为主题开展趣味性较强的文体活动以带动整体校园文化氛围,老校区以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为主,应当着重满足其科研创新、就业指导等方面的需求。其次,为了促进多校区间学生干部的分工合作,充分发挥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传、帮、带”的作用,可以建立多校区间学生干部定期交流机制。通过选拔部分高年级优秀学生干部担任新校区助理辅导员,与专职辅导员一起开展工作,轮流值班,形成互补,一方面有利于缓解辅导员人手紧张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为校区间学生干部交流构建桥梁,更能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3]。再次,在新校区学生人数较少的情况下,为了能更加有效地将各项工作贯彻落实,校、院两级的学生干部可以适度重叠。

3建立健全教师职业发展和考评机制

团学工作队伍是多校区大学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一支主力军,必须建设好一支作风正、纪律严、能力强的团学工作队伍。多校区办学背景下的团学工作任务重、头绪多、责任大,而目前团学工作的一线教师通常是由学生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年轻辅导员担任,团学队伍呈现出“新人多、学历高、年轻化、学科背景多元化”等特点。他们中的大多数非教育学类专业毕业,并不具备心里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学校要加强团学工作队伍的教育与培训,为团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发展创造条件;加大对团学工作队伍的关心与关怀,提高团学教师的工作待遇;要进一步完善团学工作队伍考核制度,在评优评奖和政策激励方面加大倾斜力度;要树立一批团学工作先进典型,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充分肯定团学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成绩与贡献,实现团学工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创新团学工作载体

在多校区办学背景下,构建跨校区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能最大限度地弱化或消除由于校区分散所带来的空间上的分离和时间上的差距。通过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学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并掌握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管理等各类动态消息,可以与老师及同学在线交流互动,大大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促进了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其另一好处在于可以实现多校区间的资源共享,避免资源浪费和分配不均,从而建立基于信息化支撑的高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其次,团学工作者要善于把信息化手段运用到多校区管理之中,应当具备现代化的工作意识和工作观念,熟练掌握现代化的工作手段和工作技巧,从而有效地解决多校区间时空不同步的问题,实现高效、便捷的信息发布、接收和处理,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管理成本,优化工作效果。再者,在当今国际国内环境复杂,文化多元,意识形态领域斗争长期而复杂的新形势下,加强团学工作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团学组织思想及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用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营造有利于高校稳定和学生健康成长的网络文化氛围任重而道远。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传承统一的大学精神

传承校园文化是高校多校区团学工作的核心。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师生是主体,校园环境是依托,大学精神是核心,健康、向上、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硬环境建设,可以对老校区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进行复制和文化移植,比如:设立校史陈列馆等,尽快克服新校区没有任何人文背景和文化底蕴的弊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新校区建设在满足学生日常生活的需求外,要注重对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比如:书店、报刊亭等建设配套。其次,要注重软环境建设,大学精神离不开大师的引领,校园文化的传承,需要在新校区汇聚大师、名师,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从而使新生接受到更多的熏陶和教育。尤其要重视加强新生入学教育,通过对于学校校训、校标、办学历史及传统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对于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多校区办学多背景下,要尽量多地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弥补文化割裂,校园文化要展现学校整体风貌,体现“一个大学”的理念,注重“校魂”传承[4]。

参考文献

[1]严新平,张安富.多校区的管理理念与模式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3(12):47-49.

[2]宇业力.多校区大学学生工作困境及其对策探讨[J].前沿,2006(12):77-78.

[3]张向菊,林琳.多校区办学团学工作存在第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61-363.

多校区背景下医学教育 篇3

关键词:多校区办学,共青团建设,存在问题,新思路

自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以来,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已经进入大众化、普遍化阶段。随着学生人数的扩大,为实现优势资源共享,扩充实力,许多高校扩大办学规模,多校区办学已成必然趋势。多校区办学在有效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发展空间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多校区具有校区多、规模大、各校区距离远等特点,使学校在共青团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与挑战,例如校区文化底蕴薄弱差异大、资源配置不合理、运行成本提高、发展定位不清等,这些给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新情况、新考验和新机遇。

一、多校区办学下共青团建设的问题与挑战

(一)文化底蕴薄弱。

一般新校区地处郊外,周边开发刚刚起步,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初级阶段、交通出行不便利、生活条件不完善,校园周边缺少现代化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校园内部缺乏浓厚的育人环境、人文环境和学术氛围。

(二)资源配置不完善。

共青团组织要达到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目的,必须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高质量活动的开展,就必须有相应的配套设施作为保障。由于新校区配套设施缺少,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难度较大,无法更好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

(三)运行成本提高。

两校区办学,空间上的距离极大地提高了共青团工作的运行成本。地处郊区的新校区一般和地处市中心的老校区相距较远,提高了由距离产生的机会成本和物质成本。由于沟通不便、信息传达不畅产生工作街接失误,进而导致风险成本也急骤提升。

(四)发展定位不清。

目前,几乎所有的大学都确定老校区为本部,是整个工作的核心和枢纽。老校区统领新校区工作,新校区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局面。但更多情况下,新老校区工作重心和活动形式是有所区别的,一贯的沿用老校区的思路、方法,容易造成新校区活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多校区办学下共青团建设的新机遇

当代大学生具有敢于创新、敢于冒险、思想不受约束、容易接纳新事物等特点,外界环境的各式各样随时会对青年形成正确和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造成影响。地处新校区的学生由于信息相对闭塞,可用资源匮乏致使只能使高校共青团组织搭建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来丰富团员们的阅历、提高综合素质。所以,新建校区的共青团建设更容易取得明显成绩。

此外,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互联网、手机已经影响到了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地处新校区的学生,手机、互联网已经成为传播信息的主要载体,因此利用新媒体切实发挥组织青年、引导青年作用也是高校共青团线上工作的新机遇。

三、创新多校区办学条件下团建工作的具体对策

(一)增强多校区共青团凝聚力,有效组织青年

1. 加强新校区团组织基层建设。

共青团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团组织基层团员是共青团工作积极有序开展的重要力量,也是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内容。新校区共青团要着眼于重心下移,争取把团组织的工作内容和教育活动深入到全部团员,使共青团基层组织覆盖到全部学生,注重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 加强多校区团干部队伍建设。

团干部是团员青年的一面旗帜,是团员青年时时参照的坐标。素质高,业务熟、队伍稳的专业化团学工作干部队伍,是做好团学工作的关键。在新校区共青团工作上,应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参与学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对学生干部、党员的教育,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老校区应致力于创建一支思想认识深刻、服务意识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干部队伍,以保证团建工作的积极有序开展。

(二)着眼于青年成才发展,积极服务青年

1. 转变工作观念,增强各校区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是人的主观思想的体现,主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指导工作开展的主要动力,更能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个体主动思考服务的形式和内容。而在实际工作中,多校区青年大学生服务获得渠道的增多和需求的多样化与团组织服务内容陈旧和服务形式的单一滞后形成了矛盾,极大地削弱了高校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所以,各校区应着眼于转变传统的工作观念以增强青年服务意识。

2.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多校区服务能力。

服务能力是重要保障,服务意识是首要前提。如果只有主观愿望,没有对应的服务能力,难以保证做好服务工作。老校区要带动新校区做好团组织的各项建设工作。充分认识和理解两个校区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作思路方法,使团建活动逐步提高和升华。一是要充分考虑校区各支部的工作环境不同,团委工作能力不同。不能一味追求工作的齐头并进,全面发展。

3. 深入多校区调查,找准服务内容。

做好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在各个校区了解学生的自身需要。校团组织应结合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生的整体形势及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服务平台,在服务青年学习成才、精神文化需求、维护合法权益及创新创业等方面发挥自身的作用。

在新校区通过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开放团组织意见信箱、走访学生教室宿舍、设计网络调查问卷或网上意见征集投票等方式,及时掌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在老校区共青团组织应把思想教育工作与解决就业困难结合起来,为高年级学生提供企业挂职岗位、大学生创新创业卡、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等,以真诚的态度服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以结合实际的服务内容深入影响大学生。

4. 把握青年特点,创新服务形式。

选择适合的工作方法对于高校团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尤为重要。(1)加强教育联系实践。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掌握了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如何使已经掌握的道德规范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升华,进一步巩固教育的效果,要求团组织主动创设实践平台,让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更好地实践德育目标。(2)加强思想教育与主题活动的结合,发挥共青团的政治优势和活动优势,寓教于乐,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在主题活动中接受思想教育。(3)加强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网络教育的结合,充分利用大学生积极参与互联网的特点,建设共青团宣传网站,开设团组织微博微信,及时有效地占领网络阵地,构筑良好网络精神家园。通过多种多样网络平台弘扬时代主旋律,把传统的思想教育用青年易于接受的方式及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

5. 优化纵向和横向沟通体系,统一服务平台。

目前,“校级团委—院系级分团委—班级团支部”这一结构是高校团组织较为普遍的结构形态。上下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做好经验总结和推广,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一个不断创建、提高和巩固的动态过程,真正把这项活动作为加强团的自身建设的有力措施。在校区之间。也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团内沟通、协调机制,加强横向交流。多校区间团建的沟通与交流,相互总结、借鉴,以形成相互辐射、纵横交错、互相弥补、互通有无的工作思路和一体多翼共同发展的共青团工作与活动格局。

(三)借助不同载体,大力宣传共青团

1. 借助校园共青团网站。

创建共青团工作网站,如校园文化上网、社会实践上网、组织建设上网等主要内容,要实现“共青团组织”正常工作网络化、信息化的普及。

2. 借助宣传栏、海报。

定期更换校园内宣传栏、海报等,新老校区的优秀活动要相互展示,以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积极作用。

3. 借助广播、电视媒体。

及时加强与校广播台、校电视台、校报等媒体对接沟通,积极宣传共青团活动、优秀团干部、团员事迹等。

4. 借助各类宣传资料。

针对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专门印制发放就业技能培训、高校毕业生基层特岗、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等各类宣传资料和政策解读。

5. 借助各种宣传活动。

结合团组织的团会、学习党中央的报告、青年志愿者等活动,组织开展校园宣传和集中宣传。

(四)提高思想认识,正确引导青年

1. 通过“接地气”引导青年。

共青团工作的开展应更多地采取微博、微信、腾讯QQ等新的网络传播平台,以年轻时尚的活动的形式,扩大每个工作平台的影响力,不但和广大学生有面对面的沟通、手拉手的互动,还需有“键碰键”的交流,使共青团更与学生找到“共同语言”。

2. 通过“高大上”引导青年。

要推出高质量的网络文化产品吸引学生,注重内容建设,组建共青团网络智库。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引导。构建具有宣传教育、组织动员、交流娱乐、求知探讨等构建共青团工作的新平台。这些平台包括促进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团委信息的发布和互动,学生的生活现状和思想动态等。

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两校区共青团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一)两校区办学条件下团建工作的现状

1. 地理环境有差异,团建工作氛围不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雁塔校区地处西安市市区,可利用资源优越,交通灵便。同时,经过长期积淀和发展,校园文化气氛较为浓厚,共青团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都很完善,开展工作相对容易。草堂校区位于西安市户县草堂镇,地理位置边缘化,周边环境以农村为主,交通不便捷。由于新校区投入使用时间短,很多校园设施还在完善建设,校园中缺乏浓厚的育人环境、人文环境和学术氛围,学生缺乏校区认同感,心理和思想方面对团的认识不够,团组织建设初期较为困难,制度建设还有待完善。

2. 校区资源配置有差异,活动内容不一致。

两个校区内部的资源有所差异,活动以何种形式开展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地处市区的雁塔校区,能够密切联系外界环境,有效利用周边资源,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社会调研、就业实习等活动以提高团建活动的多样性。草堂校区的活动内容更多注重思想教育,活动数量大,大多是专题教育活动、小学支教、敬老院的志愿服务等主题团日活动。

3. 校区间团员队伍建设差距大,管理思路不一致。

新校区主要为一、二年级学生,低年级团员队伍思想政治不成熟,对团的认识比较单薄,缺乏相关的组织工作经验,在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方面难免有所偏差和疏漏。但新鲜的活力注入共青团的干部中,也有助于进行思维创新,活动创新和工作创新。高年级学生,由于对周围环境一段时间的熟悉和认知,适应了大学生活的节奏,独立性增强,组织观念淡薄,更多的是面临着就业、考研、出国等方方面面的压力,对团组织活动有所忽略,但工作经验丰富,思想认识和团性的把握方面较为成熟。因此,对于不同校区的团员队伍的管理思路不同。

(二)两校区办学条件下团建工作基本思路和对策

1. 在服务青年方面。

老校区主要通过开展少而精特色活动,例如就业创业指导活动,用来达到服务高年级团员成长成才,提高高年级学生参加团日活动的积极性的目的。新校区主要开展丰富多样的马列、青志活动,把新校区的校园文化有机地融合到学校统一的校园文化当中,形成独特的大学文化和人文底蕴,适时地借助校园文化的品牌效应,加深青年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强化对大学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在引导青年方面。

针对青年学生做好四个方面的引领。第一,引领青年学生形成共同的理想,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便是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团结和凝聚。第二,引领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第三,引领青年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即培育和践行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四,引领青年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即科学的生活态度和文明的生活习惯。

3. 在组织青年方面。

优秀的团干部建设,是带动青年团员奋发向前的重要力量。对低年级学生干部,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坚持“三走”活动等的开展,引导新校区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其次,指导老师要对各班团支部工作及时给予指导,使他们在各项团内活动中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增强用辩证的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统筹安排的方法提高办事效率的能力。对老校区的高年级学生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高度重视培训学习,努力实现培训的体系化、多元化、信息化。再者,建立相应的干部激励机制,以调动高年级学生干部参与团学工作的热情,提升团干部队伍的影响力。

把握青年特点,打造优质品牌。必须把握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学生在思想动态、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以及自我认知方面的新特点、新需求,找准结合点、着力点,不断拓展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形式,打造成共青团服务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响亮品牌。

在新校区,以学院或者班级为单位,以体育性的比赛为主,例如篮球赛、足球赛、跳大绳、拔河、羽毛球赛等形式,积极引导带动广大学生团员阳光体育,自觉锻炼的意识。在老校区,主要以趣味运动会等体育活动为牵引,建立群众体育项目赛制,设计形式新颖活泼的评比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同时,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展了“阳光运动陪伴”“倡导晨跑”健康生活主题体育活动,在大学生中引领强健体魄、健康生活的校园新风尚。

4. 在宣传青年方面。

依据共青团工作特点,高校共青团能够使用新媒体方式,构建具备组织动员、交流娱乐、宣传教育、求知探讨等影响构建共青团工作的新平台。这些包括促进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团委信息的互动和发布,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现状等。西安建科技大学建立了阳光下的土地共青团网站和团委的微信公众号,分为团学新闻、院系风采、建大青年、党校团校、创新创业、志愿者总队几个板块,及时地向广大师生发布最新的团学信息和各项活动情况。两个校区一个信息服务平台,有利于团工作思路的借鉴和学习,使高校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所增强。

参考文献

[1]吴文.多校区办学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黄山学院学报,2009,(3).

[2]李立红.共青团2015年将开展十大工作[EB/OL].(2015-1-20).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china/u7ai3349303_K4.html.

[3]覃吉春,肖国民,郑世文.两地办学模式下低年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7,(3).

[4]于磊.多校区高校新校区管理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9.

[5]凌日飞,辛立章,曾丽萍.试论高校多校区办学团学组织与校园文化建设—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2,(17).

[6]易皓华.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7]董丙剑.多校区办学团学工作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3,(2).

多校区背景下医学教育 篇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的推进,多校区办学已成为高等教育普遍的教育和组织形式。就西安市40所本科高校而言,其中多校区办学的学校占80%,而建有学生事务服务中心的高校数量甚少。

2015年5月18日,陕西师范大学学生事务服务中心(简称“中心”),在经过了长达半年之久的外地考察以及回校筹备组建团队,投入了试运营。

中心是为解决学校多校区办学带来的实际困难而成立的学生公益组织,以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成长为宗旨开展各项工作。目前开设有校急送、事务咨询、失物招领、事务代办等业务,涵盖了学生校园生活的诸多方面。

二、跨校区办学背景下陕西师范大学学生事务服务中心运营模式系统

(一)人事架构。陕西师范大学学生事务服务中心由主管学校学生工作的职能部门———党委学工部(学生处)负责统领。中心的工作人员经过前期招募,统一培训后,以勤工助学的方式为其他学生服务。随着业务的拓展,采用了招募志愿者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协助工作人员开展服务。

(二)服务群体。中心的服务对象是在校学生、毕业未满三年的毕业、在外实习生、在职教师、离退休教师以及教师家属,服务范围主要是校内。

1、学生群体。在多校区办学背景下,学生校区间的交流较为频繁,物品传送频率高,在此情况下学生只能自行解决,为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大困难,中心的成立方便了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也使学校的各方面工作更加人性化、细致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2、教职工群体。由于机关职能部门分设在不同的校区,各部门间递送材料频率高,对递送方式和安全性要求较高,使用校内服务组织统一递送,不仅能够充分保证材料递送的安全性,还可利用校内距离相近优势在时间上灵活处理。在进行调查后发现,大多数单位和部门愿意使用校内服务组织递送材料,中心的校急送业务应其所需。

(三)职责功能。中心主要受理与学生的日常相关的事务,范围不局限于跨校区所带来的物品转运、事务代办等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服务内容:

1、校急送业务。依托在多校区间运行的定时定点的校车提供跨校区物品转运。通过揽件、登记、运输和派件四项流程,高效而又及时的在多校区间进行物品流转,节约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获得师生广泛好评。

2、失物招领业务。采用线上与线下的方式形成覆盖全校的事务招领信息网络。线下师生可至办公室登记失物招领信息,线上可通过逐步建立起的失物招领数据库,实现信息发布、信息查询的功能。

3、事务咨询业务。不局限于被动的解答方式,切实考虑师生需求,积极主动的为全校师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内容。在跨校区办学背景下,难免会涉及到搬迁校区的问题,中心对同学们关心的问题进行集中整理发布。

(四)运行机制。中心采用”线上线下多点双线”模式,将全公益与个性化相结合、勤工俭学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在多个校区内同时搭建综合办公室,专注于解决师生转运、咨询、办理业务等方面困难,为同学们集中进行事务咨询和业务办理。

(五)主要特征

1、全面。覆盖面广,功能齐全,业务覆盖师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多媒体平台,建设了集事务办理、信息服务、咨询查看、资源下载、工作交流和素质拓展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平台。

2、节约。可直接利用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运作成本。利用校车在多校区间进行物品免费运送,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极大地降低了运作成本。

3、智能高效。中心采用“线上线下多点双线”运作模式。根据师生实际需求开展业务服务。对于校园卡、学生证等利用学工系统准确查找师生信息,辅助校园失物招寻。

三、现有成效

(一)节约时间,运转流畅。所有业务总计节约时间41820分钟,697小时,相当于836.4个课时的时间。校车每天在两校区间往返4次,平均每次运行时数30分钟,运营一年来总计节约时间21600分钟,360小时。

(二)提高学生服务意识。中心定期的大批量招募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满足了学生服务学校以及在校做志愿服务的愿望,并且提高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尤其是公益式的无偿服务意识。

(三)为贫困生提供了勤工助学机会解决了部分生活来源问题。中心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岗位,使得学生在锻炼自己的同时也可以得到一笔勤工助学工资,而不是单一的靠学校的补助。

(四)为学生发展起到了思想引领的作用。运行一年来通过优质的服务在学生发展精神方面起到了引领性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

通过可复制的管理模式,希望多校区办学的高校进行推广建立起学生事务服务中心,服务广大师生。将来把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发展成为学生会、社联之外一个不可或缺的学生服务团体。

参考文献

[1]宫树华.浅谈我国多校区大学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及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4)

上一篇:网络同传下一篇:有载调容调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