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发展与社区建设

2024-08-21

城镇发展与社区建设(精选十篇)

城镇发展与社区建设 篇1

1 对小城镇内涵认识和理解问题

城镇和城镇经济的发展将逐步缩小和消除城乡对立和差别。小城镇处于城乡结合部, 它肩负着农村和城市双重功能。由于小城镇的诞生和发展, 也将大大的缓解大中城市集聚区域的超饱和状况。使城市部分功能逐步分散到有基础的城镇中去。形成地区城镇组合群体, 使地区性经济发展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因此, 小城镇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社会经济的带动力量,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 从微观到宏观, 从静态到动态, 从外部条件到内部功能, 从时间到空间相互关连的因素来思考小城镇的建设问题。

2 关于规划的几个问题

2.1 规划内容

一般在完成规划设计中, 基本上是六图一书, 即现状图、总体规划图、道路竖向规划图、近期建设规划图、给水排水及电力电讯规划图及规划说明书。比较明显就是普遍没有编制镇域体系规划图或镇域体系规划浓度膛够, 镇域体系规划缺少, 一方面严重影响城镇总体规划对全镇的各专项工程规划及资源开发、产业配置、人口流向、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等总体规划布局和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对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也有一定影响。编制镇域体系规划作用。第一, 预测人口空间转移趋势, 人中转移是有计划的不能是无序的, 同时不应当是强制的, 应当是引导的。第二, 解决一定范围内基础设施共享问题, 加大基础设施规模, 扩大基础设施, 服务人口和服务半径, 才能求得最高效率。第三, 解决产业布局问题, 尤其是农业产业布局问题。第四, 解决与提高人们精神面貌、素质有关的公建布局问题, 以满足人们根本需求, 发挥巨大作用。

2.2 规划深度

在完成近期建设规划做成中心一条街规划 (平立面图) 是不妥的中心一条街规划虽然能给人更为观的效果, 但反映内容上无法体现规划区内所有近期用地调整情况, 无法对其它未确定项目和分散投资起到总体挖控作用, 从而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因此, 近期建设规划应做成控制性详细规划。对重点街路或地块在完成总体规划之生单独做修建性详细规划。这样既有形象东西, 同时也为今后操作和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3 人口测算

考虑到小城镇人口发展不可预测因素过多所带来的小城镇建设发展弹性, 为避免由此而导致的各项用地指标和基础设施在规划期限内无法适应发展需要, 可将人口机械增长率增加0.5%~1%, 使总人口数有新提高, 从而相应增加各项人均用地指标底数, 尽量降低其标准并与国家标准相接近。

3 土地利用问题

小城镇建设中外延的扩张犹如“摊煎饼”, 似乎是越大越有份量。一边是占用大量耕地搞城镇建设, 另一边是城镇内部土地利用不充分, 这显然存在一个土配置效率高低问题。各种用地配置均以土地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整个小城镇中的各种用地应交错配置, 达到合理利用土地。由于老城区居民矮房的旧房的搬迁难, 改建难, 所以小城镇总是据点式向四周扩展, 其势很猛, 形成所谓的“空心镇”—周围高楼、中心矮房, 土地利用效益很低, 据初步测算, 小城镇建成区人还有60%以上容纳力, 土地配置效率是低下的。如何提高土地利利用问题呢?

(1) 将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 使其连片发展, 逐步改变工业用地比重偏高, 压缩工业用地比例, 克服乡镇企业“村村点火, 处处冒烟”而导致布局混乱、生态恶化状况、且可有效节约土地和地下水资源, 利于保护环境。

(2) 根据当地资源和区域经济优势, 在小城镇合理布局中规划出规模大、档次较高、特色明显、吸引力、辐射力强的专业市场。

(3) 将过于分散的自然村、居民点合理迁并。

(4) 小城镇应尽快推行适合其特点的多层住宅, 提高建筑容光焕发积率、适度开发小城镇空间。这样可以有效的克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批而不建, 建而不用”的浪费土地现象。同时小城镇建设中应按其性质、规划、环境特点与社会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 分别规定商服业、工业、住宅等的最低建筑容积率。

4 关于建筑设计及建设方式问题

小城镇建筑设计, 特别是住宅设计要在使农民更新居住观念, 改变落后居住行为模式, 加快向城市化迈进方面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设计应本着“实用、舒适、美观、安全、卫生、经济”的原则, 在体现地方特色上下功夫。

(1) 住宅内部功能提高是很根本。要满足现代生活交往和家庭成员生活的需要, 住宅应做到分工明确、内外而别、动静分离。卧室要典雅、宁静, 利于休息;起居室宽敞明亮, 具有多功能, 便于活动;厨房紧凑、合理。厨具较全, 便于食品加工;卫生间设施齐全, 且有洗脸、洗澡、化妆功能。

(2) 设施齐全先进。农民住宅的生活服务和基础设施要跟上时代步伐, 如集中代热、燃气、程控电话、闭路电视等配套项目在设计中要根据情况以考虑。

(3) 建筑外观美。房屋外观要克服目前广大农村严惩存在的通病—立面单调、式样呆板、相互雷同、色彩不协调、装饰不得体、缺乏个性和地方特色。设计要根据不同居住对象, 创作出不同的庭院布局和建筑造型, 与花草树木或田园配置相互映衬, 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 生动活泼、造型各异, 使之具有农居韵味, 又透露现代建筑气息, 既能反映本地的历史和风情, 又能体现人们精神风邈和思想境界, 形成地方特色。

(4) 改革落后的小城镇建设方式, 全面积极引导农民走统一组织、综合建设的新思路势在必行, 因为要按设计建功能齐全、设施配套、技术较复杂、要求更高的现代化楼房, 那些农村的工匠无论从施工技术还是装备都不能用胜任, 急需鼓励建立小城镇开发机构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在小城镇全面推迁“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 因地制宜, 各县特色, 保护耕地, 优化环境, 综合开发, 配套建设体制, 使规划、设计、施工、材料供应、测量、放线、质量监督、峻工交付等形成‘一条龙’服务网络”。根本改变小城镇面貌, 提高小城镇总体建设水平。再者, 要动员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 积极为小城镇提供大量如“别野式”、“公寓式”、“欧式”等各种类型的住宅设计施工图, 供建房农民接需选用, 还要针对农民不懂图纸的特点,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 建造出一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样板住宅。通过看得见, 摸得着的典型, 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改变建房方式、走统一建设的路子的优越性, 从而达到以点带面, 加速小城镇建设步伐。

摘要:小城镇发展需要多方面因素, 本文只对几方面因素做了分析, 使人们认识到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必要性。

关键词:土地利用,城乡一体化,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GB50188-2007.镇规划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小城镇建设[M].北京:小城镇建设杂志社.

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 篇2

一、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小城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是沿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轨迹进行的。在旧中国,由于农村的商品生产尤其是手工业商品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使一些村庄发展成集镇,一些集镇发展成为小城镇。但是,旧中国的农村商品生产,与其说是国内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所促成,不如说是帝国主义经济侵略造成的怪胎。当时的大多数农民虽然已经变成资本支配下的小商品生产者,农民的血汗虽然有一部分变成商业资本和帝国主义者的超额利润,但这种生产决不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因此农村经济和小城镇不可能得到应有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和掠夺,再加之战争的破坏和自然灾害的袭击,致使农村经济日益凋蔽,集镇和小城镇经济也萎缩不振。

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对小城镇问题的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措施。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十五”计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目前,国内学者对小城镇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小城镇发展的意义和地位

(一)关于发展小城镇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小城镇发展意义做了大量研究,大多数学者都高度评价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道路中的意义,甚至认为“发展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

1996年国家计委规划司课题组在一份研究报告中从战略高度上论述了发展小城镇在我国具有的重要历史意义。第一,发展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战略性选择;第二,小城镇发展对20世纪中国经济的影响,不仅是一个城市化问题,而且还有更深远的意义,它在实现我国的两个根本转变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第三,发展小城镇的最深远的意义在于,它触及了农村最深层次的、最困难的问题,对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从根本上加强了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温铁军认为发展小城镇的目的是解决“三农问题”。他认为城市化固然重要,但城市化并不是目的。就中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的、制度的环境制约而言,农村以小城镇建设为主的城市化是手段。考虑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导致农业农村衰败和农民破产的教训,中国提出“小城镇,大战略”,在人口压力大而资源严重短缺的基本国情矛盾制约之下,主要目的是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关系,力争合理地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

武汉大学辜胜阻等认为农村城镇化不仅有利于我们解决“三农”问题,也有利于缓解城市的内需不足与市场制约,减轻农村人口向城市高速流动的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在经济处于全面过剩的情况下,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创造经济的最大增长空间,避免“农村病”和“城市病”,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小城镇发展意义的认识,还表现在对城镇化的理解上。城镇化的特征除了表现在农业人口迅速转化为城镇人口外,还表现在城镇数目增加,城市群和城市系统形成,城市区域规模扩大,城市质量逐步提高,城市经济运行高效化、社会文明化、环境优质化和管理科学化,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等方面(陈少波,200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各地小城镇发展实践的推进,对于小城镇战略意义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少数学者在肯定其基本方向的同时,也出现了对片面强调小城镇的质疑。

张正河认为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对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所有的正向作用我们都给予充分的认同,但比较起来,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弊端要大于益处,特别是从长远和全局来看更是如此。虽然小城镇在中国农村脱贫和致富路上出尽了风头,但却不能把大力发展小城镇确定为中国城市化惟一正确的道路。

史育龙认为对农村经济而言,小城镇是大战略,但在全国城镇体系发展的大系统中,小城镇只是我国城市化战略中的一个方面,如果不提高小城镇在集聚人口、经济发展方面的质量,继续依靠大量“乡改镇”,造成小城镇数量扩张,将可能导致对我国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的巨大破坏。

韩明清等认为“小城镇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并非把发展小城镇当做最终的战略目标,而是实现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目标的手段。发展小城镇是提高城市化水平,解决城市和乡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和城乡关系失调的重要手段。

(二)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中的地位。

对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中地位的认识,出现了明显的分歧,主要表现在认为大中城市在我国城市化中具有主导地位,还是中小城市或小城镇在城市化中占据主导地位,还是应该协调发展等等,其中“大城市论”和“小城镇论”是两种比较突出的对立观点。

1.“大城市论”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应走大中城市扩容为主的道路。支持这一观点的专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证:第一,大城市确实外部成本较高,但规模合理的大城市有良好的聚集效应,由此带来的规模收益明显超过外部成本,经济效益远远高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第二,大城市比小城镇更能节省土地。小城镇在建成区以外还占用大量的非耕地,其中包含相当大的土地资源浪费。今后如果大城市发展步伐快一些,吸收更多的乡村和小城镇人口,将会为国家节省大量的土地资源。第三,由于大城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只要建立和完善合理的资金回流机制,用于大城市建设的巨额投资就会得到充分的回报,不会给政府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第四,大中城市的规模效益最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还很大。因选择的工作不同,农民进城并不与下岗职工争饭碗,而且城市经济繁荣发展、充分就业的时期正是“民工潮”的高峰期,农民工大量进城既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又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而小城镇则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在城乡分割体制下产生的。就像分散的乡镇企业一样,小城镇建设也是分散的,难以担当转移几亿农民的重任。发展小城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问题,而且过度发展小城镇会得“农村病”,比“城市病”的问题更严重。

而反对发展大城市的原因是:第一,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城市的失业问题正变得日益突出。大量的人口涌入,势必会加剧就业压力,并可能产生严重的社会矛盾;第二,中国现有的城市在城市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基础设施的建设、社会保障和公用事业的供给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在这种条件下扩张现有的城市,将造成城市生存环境的恶化;第三,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盲目扩张,形成了贫民窟和“棚户区”,导致黑社会犯罪等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国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第四,我国一大批大城市的人口已达到相当规模,大城市的人口密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它们接纳新增人口的设施和能力已严重短缺,难以在短期内消化大量的农村人口。

2.“小城镇论”认为发展小城镇是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支持这一观点的专家认为:第一,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城市化进程滞后,但近年来小城镇数量扩张明显,在小城镇的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因势利导发展小城镇有一定的基础;第二,由于地缘关系紧密,农民进入小城镇比进入大中城市付出的心理成本要低一些;第三,小城镇的发展可以把城乡两个市场较好、较快地连接起来,迅速地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由此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进而促进农业规模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同时又可以缓解大中城市人口膨胀的压力;第四,农村城镇化曾是世界各国城市化起步阶段的共同选择;第五,以农村小城镇为主加快城市化适合中国的国情,它可以使大量的农民迅速非农化,较快地进入低水平的城市化阶段,而后再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第六,发展小城镇符合我国建设资金短缺的国情,乡镇企业对小城镇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使小城镇的发展无需过多依赖国家的财政投入。

反对“小城镇论”的人认为,将我国城市化的主要途径定为发展小城镇有许多困难难以克服。季建林认为,我国的小城镇,绝大多数仍然处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文化落后、技术水平低、投资分散且效益低下的状态,片面强调发展小城镇,必然造成乱占乱用土地、重复建设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问题。在小城镇,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难以得到根本改变,小农经济的社会结构仍然难以打破,对外来人口仍有排斥力,不能把中国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希望和重任寄托在小城镇的发展上。

3.“多元增长理论”认为要根据区域差别选择不同的城市化发展方向。在西部地区,大城市还发展不足,就要率先发展大城市;而在中部地区,经济水平有明显提高,有可能需要发展的是小城市、中心镇、县级城关镇;东部地区发挥大都市圈的带动作用则更好。这派理论强调多元发展模式,不必单纯强调发展哪一种,而应该因地制宜,适宜发展哪一种就发展哪一种。

4.“协调发展论”认为大中小城市要协调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探讨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没有必要局限于“大小”之争,大中小城市、4、城镇协调发展是中国正确的城市化道路,符合中国城市化的客观要求。刘福垣认为,城市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不能笼统用一个标准来判断,更不宜抑大祟小,或崇大抑小。朱铁臻认为,单纯强调发展“大”或“小”都不太切合实际。中国巨大的农村人口,实现城市化的目标,需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分流,那种人为地控制某一类城市的发展是不可取的。蔡宇平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大中小城市都应放开,政府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人为地限制某一类城市的发展,而鼓励另一类城市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应是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共同前进的过程。

二、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许多学者和专家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证,而且取得了许多比较一致的认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镇布局不合理,规划缺乏科学性。

1.小城镇的数量太多、规模太小。从总量看,目前小城镇的平均规模,建制镇只有6000多人,非农人口只有3300多人。集镇1700人,非农人口不到400人。规模过小的直接影响是城市功能不完善、不健全,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成本高,且严重不足,创造就业的门路狭窄,对人口的吸引力不强,反过来又影响了城市规模的扩大,陷入低水平的恶性循环。

2.一些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由于缺乏统筹规划,致使小城镇发展各自为政,遍地开花。分布密集的许多小城镇都大办工业小区,商贸区,如果任其下去,可能造成无农田,无绿地;烟囱林立;工厂、住宅混杂的不堪局面,甚至也可能重现发达国家曾出现的无道路用地的状况。

3.规划的整体协调性差。虽然全国绝大多数小城镇都编制了总体规划,从局部角度看,按规划建设是对“自发无序”建设的改进。但从全局的高度审视,现行的按规划建设仍然没有走出无序发展的巢臼。基础设施共享率低,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

4.不同的规划之间相互脱节。一些地方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之间互不衔接,导致规划的指导和规范作用无法发挥;有些地方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预计不足,规划缺乏超前性,功能分区不明显,出现大量“马路城镇”,给后续建设带来很大难度;有的规划脱离实际,不考虑小城镇实际的财力,导致摊子铺得很大,土地资源大量浪费。

5.有的小城镇建设,没有一个权威的科学的规划方案,规划是“纸上画画,换一个领导一个做法”,因而在建设上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起点低,标准低,水平低,小城镇内的工业、商业、住宅等功能混杂,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降低了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益,不能适应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四是有的地方政府打着发展小城镇、推进城镇化的旗号,大量圈地,动辄十几平方公里甚至几十平方公里,通过土地低价征占,高价出让,最大限度获取土地资本的增值收益,侵犯农民利益。一方面引发了政府与农民和农村基层组织的一系列矛盾,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由于地价过高,提高了农民和企业进入小城镇的门槛,妨碍了农民和乡镇企业向小城镇的集聚和集中,影响了小城镇的发展。五是有的地方领导人在追求政绩的驱使下,肓目追求高起点、高标准,大兴土木,建什么大广场、大公园、大草坪,什么喷水池,什么标志性建筑,什么商业一条街等,结果是脱离实际,劳民伤财。有的还造成债台高筑,无力偿还,纠纷、诉讼不断。六是有的地方在小城镇扩镇过程中,只建地面房屋,上水、下水、排污和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理等则没有或无力统筹考虑,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因此,发展小城镇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消除不利于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和体制,在政府引导下主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走出一条符合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要求的,真正有利于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的新路子。

(二)土地制度、政策和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1.现行土地制度对小城镇发展的制约。表现在:第一,现行制度是公平有余,效率不足,严重削弱了农业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推力”;第二,土地产权制度既不完整又很模糊,既不利于农业的稳定发展,又造成了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难以形成,它们共同制约着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土地使用制度与流转制度市场化程度很低,市场对土地资源的配置还未能起到基础性作用,大大减弱了市场化力量对小城镇发展的推动作用;土地制度缺乏规范化的法律保障,在法律制度上制约了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2.在小城镇土地利用方面,片面强调以地生财,建设用地盲目扩张现象严重,占用耕地过多;与此同时,小城镇建设用地粗放利用,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不合理,集约化程度很低。

3.土地规划与其他规划的衔接差。小城镇发展规划是一个综合规划,它包括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这些规划必须相互协调、相互衔接。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规划之间不但协调性差,而且也没有衔接好。

4.小城镇加速发展与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矛盾。新的土地管理法实施后获取新增建设用地难度加大,成本增加。

5.宅基地使用政策。一是一户两基问题;二是拆旧建新问题;三是限制城镇居民宅基地的使用面积不近情理;四是城镇居民购买城郊农户住房问题棘手;五是建房用地成本太高。

6.承包地去留政策,即农民进镇后,如何处理承包地的问题。

7.土地置换政策。表现在一是置换的范围不明确,哪些单位和个人用地可以置换,哪些土地不可以置换,目前的政策规定相当含糊,各地做法也极不统一;二是置换的内涵不明确;三是置换的程序问题不清楚;四是土地置换后的产权界定问题;五是指标置换的有偿使用标准不规范。

8.土地收益分配政策。一是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留成比例不合理;二是土地出让金等有偿使用收益只可用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留给镇级财政;三是耕地开垦费、闲置土地费等收益分配也存在不少问题。

(三)小城镇建设资金匮乏。

小城镇建设投资巨大,资金不足是小城镇发展的瓶颈。全国小城镇每年700亿—1000亿元的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于土地收益和社会投资。目前,除中国农业银行对小城镇建设每年发放8个月至1年的短期房地产项目贷款10多亿元外,能够支持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信贷资金几乎得不到银行的支持。不仅如此,由于小城镇财政金融体制不健全,一方面小城镇的税收不能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资金要素通过现行的金融体制大量流出,严重制约了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这也是导致小城镇排水系统、污水及垃圾处理系统等公用基础设施匮乏的重要原因。

(四)行政管理体制落后。

1.政权建设不完善。一方面,机构臃肿,普遍超编;另一方面,由于条块分割,镇政府与上级政府权力交叉,上级政府部门在镇的大量派出机构切割了镇的权利,妨碍了小城镇的统一管理。

2.部分小城镇行政建制与其规模不相适应,不利于小城镇功能的发挥。有的小城镇人口已达10来万人,国内生产总值数十亿元,财政收入超亿元,但由于还是镇的建制,给镇区的规划和建设、环境保护、经济管理、社会服务、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等各个方面带来很多困难和不便。

3.政府干预经济、直接管理经济比较多,政企不分现象比较严重。

4.小城镇内部区划不合理。一是村级界限不合理,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生产要素难以按市场需求进行有效配置;二是部分村规模过小,阻碍了小城镇的建设及中心村的发展。三是村级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

(五)小城镇财政体制不完善。

1.财政体制建设不完善。第一,在分税制下,县级对小城镇的财政体制改革有所滞后,小城镇财政体制新老并存,影响着全国小城镇财政的建设与发展;第二,税收划分不合理,留给地方的是数额偏小、征管偏难、潜力有限的税种,通过省、市、县的层层集中调控,最后划分给小城镇财政的收入基本上只剩下农业“四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的一部分和工商税收中的一些零散税收,缺乏对小城镇财政起支柱作用的主体税种,致使小城镇财政运行在短期内面临着比较大的困境;第三,很多财政关系尚未理顺,小城镇的税收征管机构不协调现象比较突出,小城镇财政、国税、地税、专业银行营业所或农村信用合作社四个方面的机构分别属不同部门领导,各随其主,各行其是,特别是国税、地税实行垂直领导,在收入计划安排上,往往出现县政府、主管部门、小城镇镇政府三个任务,三种管理办法,小城镇为了落实其任务,只得与国税、地税机构讨价还价,工作难以协调。

2.机构建设不健全。第一,机构设置不合理。第二,小城镇国库建设不完善。第三,财政机构性质不明确。

3.小城镇财政干部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小城镇财政所人员配备偏少。随着小城镇经济的逐步发展,摆在小城镇财政人员面前的任务越来越重,新事物、新问题不断涌现,客观上要求小城镇财政人员应具有较高的素质。但现在有相当部分小城镇财政工作人员文化程度很低,非专业人员大量调入,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缺乏财政专业知识。一部分小城镇由于人员少,业务量大,不少属于小城镇财政范围内的工作根本无暇顾及,更谈不上根据本镇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的产业政策去发展小城镇经济,培植财源,引导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了。

(六)户籍制度对小城镇发展的制约。

1997年公安部出台的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只限于少数试点镇。同时,在城镇落户的指标不是根据实际申请人数,而是由上边确定,不能适应城镇人口不断扩张的需要。从全国来看,户籍制度改革基本没有启动。传统的环境制度导致小城镇流动人口进城务工、回村居住、以工为主、亦工亦农的“两栖”生存方式。这些流动人口虽然职业已经转变,但是没有实现空间上的迁移。这就从人口规模、需求动力等方面影响了小城镇基础设施的集聚效应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现行法律要求农民进镇落户必须放弃承包地而且不给予补偿,使得农民进入小城镇不仅要失去他们实际上已经占有并受益的土地产权,而且,由于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涵盖农村,因此失去土地对农民而言还意味着失去生存保障,制约了农民进镇积极性的发挥。

(七)社会保障制度难以适应小城镇的发展需要。

目前小城镇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明显滞后,是造成农民进城后不愿交出承包地的重要原因,因为农民缺乏失去土地后长期稳定的生活保障预期,只能把土地看成是最可靠的基本保障。只有在社区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进展,才能使农民彻底割断对土地的依赖关系。

四、解决小城镇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针对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很多相应的对策措施,这些对策包括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内容,但要实施这些对策,还需要更深入、更具体的研究。

10.朱守银认为要正确处理进城农民与承包地和宅基地的关系。保留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利,并鼓励转让承包地使用权;集中使用农民住宅用地指标,允许进城农民利用原有宅基用地按一定折算标准置换城镇住宅用地;结合自然村合并和新村建设及小城镇商品房开发,逐步对分散的农村居民点进行搬迁改造,退宅还田。

(二)促进非农产业向小城镇集中的政策措施。

要运用财政、金融、税收、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户籍政策等调控手段,促进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的结合。对在小城镇和工业小区建设的乡镇企业,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财政上要加大投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使小城镇和工业小区有着强大吸引力,拉动乡镇企业相对集中。从宏观看,关键是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土地使用、投资融资等体制,促进乡镇企业、农民、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向小城镇流动和合理配置。从微观看,主要是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形成一个好的机制,吸引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

通过降低城市土地费用和提高社区土地使用费用的办法,从两个方面创造出城市投资成本低于社区内投资成本的环境,从而降低乡镇企业和农民进城的“门槛”。一方面,可以通过“以地换地”的方式,即在公平合理、自愿的原则基础上,农民和乡镇企业用本社区内拥有的土地使用权,以多换少地和城市周边地区被城市占用土地者进行交换。另一方面,可提高乡镇企业在村以下占用耕地建厂的土地占用税,从而提高在本社区建厂的实际成本。

对已移居到小城镇的和已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要采取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等措施退出耕地,建立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免去后顾之忧,使他们彻底弃农从工经商,从而提高人均耕地面积,尽快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

(三)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的对策建议。

要大力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进程,对于小城镇住宅开发项目,供水、供电、通讯、燃气等具备自负盈亏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部分文化,教育及卫生事业,根据“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国内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建设、经营和管理,使其产业化。通过建立市政设施有偿使用和合理的收费制度,解决投资者投资回报问题。建立集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为一身的股份制投资公司,通过房地产开发,解决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问题。

从政策上鼓励企业、事业单位、个人和外商投资兴办城镇市政公共事业;鼓励农民带资兴办各种企业,参与城镇建设。如出让城镇基础设施的冠名权和供水经营等方式。允许建立小城镇发展基金,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地方财政拨款。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土地开发,出卖土地等办法增加政府预算外资金的收入,用于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按规定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公用事业性附加原则上要留给本镇用于城镇建设;按规定收取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应全额返回乡镇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要提高小城镇建设维护税的税率,由目前的5%提高到与城市相同的7%,并全部留给镇财政。

增加银行中、短期贷款。中期信贷可支持小城镇给排水系统、供电设施、通讯设施、环境治理和道路铺装建设;短期信贷可支持小城镇的住宅建设、商业区和工业小区的建设。设立银行的分支或办事机构。改革金融制度,发放农民进城抵押贷款。

加大国家级各级财政对小城镇的引导性投入,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通过中央财政发行专项债券募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转借给省级人民政府,给具备经济发展条件和资金偿还能力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项目予以支持。国家从每年发行的长期国债中拿出一部分作为贴息,鼓励银行积极参与小城镇建设。

(四)完善小城镇的政府管理体制。

俞燕山认为应结合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建立职能明确、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镇级政府。允许小城镇政府在机构编制限额内,根据城镇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加强其协调小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李炳坤等认为,要建立有利于小城镇全面发展的职能管理制度,它包括一是政府机构必须做到精兵简政。小城镇政府是国家最基层的一级政府,政府机构工作人员配备必须压缩到最低限度,而且不能再设置编外人员,这既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减轻财政负担;二是政府管理工作必须转变职能。对于个体私营企业和新办的公有制企业以及股份制企业,政府要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对于原有的镇办集体企业,同样要按照实行政企分开的原则,尽可能利用市场机制,从直接管理和经营企业转变为资产管理;三是集中力量进行公共行政管理。政府重点抓好城镇规划编制及监督实施、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项政府职能管理工作,其中对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等也要尽量利用市场机制,为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温铁军认为要改革管理体制,理顺建制镇与村自治的关系。城镇化发展应该与村民自治协调,不得违反村民自治的有关法律。建制镇可以与上级分权,但无论怎样设立机构,其管辖范围应该限制在建成区内,不能干涉有自治权的村,不能靠剥夺农村和农民筹集城镇建设经费。

浦善新认为小城镇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路是:第一,加强小城镇政权建设。根据实际发展水平的需要赋予小城镇必要的经济和行政管理权利,明确划分镇政府与上级政府的事权,按照分税制原则建立新型的财政分配关系,从制度上保证小城镇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坚持和完善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直接选举制度,转变镇政府职能,精简机构,裁减人员,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小城镇建设,提高镇政府的管理权威和管理能力。第二,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小城镇及时设市。一方面,在现行体制下,选择非县城、区位条件好、规模大、有发展潜力的区域性中心小城镇,及时切块设市。在设市时可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适当调整行政区域,处理好新设市与所在县的关系。另一方面,积极试行县下设市模式。第三,适度调整小城镇管理范围。选择区位条件好,规模大,有发展潜力的镇,适当扩大行政区域,使其总人口达8万人以上,其中镇区非农业人口5万人以上,逐步培育区域性中心小城镇,一方面发挥小城镇的规模优势,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为切块设市和县下设市创造条件。第四,及时调整小城镇内部区划。

(五)完善小城镇财政体制的建议。

要保证小城镇的正常发展和基础设施的投入,这在客观上要求必须建立起与分税制相协调的、规范高效的小城镇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建立功能完整,体现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镇级独立财政管理体制。

1.出台多种不同类型的公共财政体制,授权各地可结合实际进行选择。对于经济发展快、农村城镇化程度高、财政收支规模大的镇(小城镇),应允许其管理上先行一步,设立镇财政局,并赋予县一级的财政管理权限,建立一套与小城镇政府所行使事权相一致的市(县)镇财政分配体制;对一些经济发展滞后、农村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较低、财政收入规模小的农村乡镇,可继续保留财政所建制,逐步实施城镇分配关系,赋予小城镇财政自身增长的活力,使小城镇财政更加完善和健全。在尚未实现分税制的小城镇,应改革传统的县级财政统收统支的办法,合理确定小城镇财政的上缴基数,超收部分的全部或大部分留于镇级财政。要建立地方收入体系,设立小城镇财政的主体税种,使其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应比照中央对地方财政收入划分办法合理划分小城镇收入范围。

2.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合理划分小城镇财政的收支范围。逐步提高财政对小城镇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发展等公共需要的保障能力。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减少财政对一般竞争性领域的投资。通过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减轻企业负担等,创造有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吸引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区集中,鼓励和吸引农民进镇务工经商,从事第三产业。

3.健全小城镇财政金库机构建设,充分调动小城镇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必须健全小城镇金库建设,使小城镇成为独立的一级财政实体落到实处,逐步实行规范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保证体制的稳定性,充分调动小城镇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促进小城镇财力的统一,调度和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

4.小城镇财政实施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对小城镇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罚没收入可直接纳入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有利于加强小城镇预算外资金管理,统一管理公共收入,增强小城镇综合财政功能,解决小城镇财政负债较多的问题,防范和化解财政运行风险。

5.中央政府对小城镇建设应综合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和政策扶持,第一,建立上级政府对小城镇财政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乡镇财政如果按照分税制的要求建立,也就要建立起相应的转移支付制度,以平衡地区间的财政收支,保证小城镇政府实现职能的基本需要,特别是对税收不能满足支出的地方政府提供补助,以保证这些地方政府实现职能的基本需要。第二,中央给予一定的财税政策照顾,增加对小城镇的税收返还,把城建税、土地出让金、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全部留给小城镇等,加大中央对小城镇资金的投入。

(六)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

国家计委规划司课题组、陆学艺等认为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凡在小城镇有合法固定的住所,有稳定的生活来源的人员,均允许其申请在小城镇落户。实行城乡户籍制度一体化管理,对县和县级市以下地区的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自理口粮户口和其他类型的户口,应统一登记为居住地常住户口。逐步实现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使户籍登记能够如实反映公民的居住和身份状况。对在小城镇落户的农民,一方面要依法保障其公民的合法权利,与当地原有的居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履行同等的义务。另一方面,要淡化户籍制度的“福利化”色彩。同时,要进行劳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配套改革,提高劳动就业市场化的程度,建立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户籍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查金样等提出了户籍改革的具体方案,即按照“先易后难、局部突破”的循序渐进原则和“因地制宜,因时审势”的实事求是原则,按以下对策思路进行:(1)从整体上为分阶段、分区域的户籍改革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首先,彻底整顿社会治安,摸清人口底数,稳定社会秩序,建立健全和有力的基层网络。其次,利用电脑信息设备,实现人口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建立劳动力就业信息网络和一支能够进行科学人口管理的队伍。再次,户籍制度的改革就要求其他相关制度的配套改革,如劳动力市场和用工制度的配套改革;包括养老、失业和医疗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配套改革;包括就业、就学、保险、储蓄、住房改革、身份证明等在内的社会、经济制度配套改革;各种相关法律、法规配套改革,如《劳动法》的贯彻执行。(2)在东部沿海较发达地区实行新的一元户籍制度。(3)在中西部地区,按全新的城市化机制建设小城镇。

俞燕山、胡必亮、朱守银则认为要放开农民进入县级市、县城及县以下的小城镇落户的限制,并给农民尽可能地创造住得下、稳得住的条件。经过多年的试点和探索,取消对农民进镇落户行政限制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应适时将小城镇户籍改革的试点政策全面推开,实行按居住地划分城乡人口,按职业确定身份的户籍登记制度。赋予进城农民在就业、入学、身份等方面与原城镇居民以同等待遇。办理落户手续时,取消城镇增容费等歧视性收费。允许进镇的农民保留其农村集体承包地的使用权或将使用权进行有偿转让,以解决农民离土的后顾之忧。

(七)建立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

国家计委规划司课题组提出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在全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统一政策、目标和原则指导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进行改革探索。小城镇社会保障的改革与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保障水平要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国家举办的社会保障,只能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小城镇举办的社会保障可根据当地的经济实力,确定合适的保障范围、项目和水平。二是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劳动者在履行规定义务的前提下,有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权利。三是公平与效率相结合。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既要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又要和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挂钩,以激励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四是政策要统一。社会保障的基本政策和制度要统一,管理要法制化。五是服务社会化。要将目前各部门、各单位的分散管理逐步转为统一的社会化管理,将目前企业承担的养老、医疗等事务性工作逐步转为社会化服务。六是城乡有别。广大农村在近期尚不具备建立国家统一立法、强制实行某些保障项目的条件。小城镇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采取农民自愿和政府组织引导相结合的办法,积极稳妥地探索发展农村社会保障。

俞燕山提出现阶段可以考虑根据不同的条件设定不同的保障方式:一是对长期在城镇就业、收入和生活已经相对稳定,但尚无条件加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乡镇企业职工及其他居民,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养老、医疗等保险项目;二是对已经脱离土地、丧失工作机会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小城镇常住居民,在收入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小城镇生活救济制度;三是对于有条件的小城镇,可逐步建立规范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待条件成熟时,纳入当地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李炳坤等认为根据小城镇发展的进程,在适当的时候应当考虑和酝酿建立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已经在小城镇落户、有稳定住所和工作岗位的农民,根据国家的统一要求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在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逐步建立必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增强小城镇的凝聚力,保证小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质量。但是,对这个问题切不可操之过急、期望过高,一般说来社会保障水平取决于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还要取决于采用什么样的社会保障机制,中国在相当长时期都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能像某些发达国家一样实行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只能实行较低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保证基本生活需要。至于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由于起步晚于大中城市,更要避免超出经济承受能力的现象发生,以财政支撑的社会保障只能控制在政府财力所能承受的限度之内,应当大力提倡自我保障和商业保险。

城镇化建设:人与城市和谐发展 篇3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突破2114万,已经超过2020年1800万人左右的控制目标。全国有31个城市的汽车数量超过100万辆,其中,北京超过500万辆,超过200万辆的城市包括上海、广州、杭州等8个。在北京,全市目前年用水量缺口近三分之二,不得不依靠超采地下水、从外省调水“解渴”……人口的暴增让空气污染、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等“城市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愈演愈烈。

为避免这种情况蔓延,2013年底,中共中央在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不是每个城镇都要长成巨人”,要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

除了拥挤不堪带来的“城市病”,农民工无法真正融入城市也是阻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一大瓶颈。繁华的大都市拥有先进的教育、发达的医疗、良好的公共设施……农民工渴望借助这个舞台,谋求更大的发展,改变自己甚至家人的命运。然而,当他们真正想要融入城市的时候才发现,作为一个外乡人,在繁华的城市面前有着诸多无奈与彷徨。

基于此, 在2014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美好的愿景催人奋进。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又一驾“马车”,是我国最大内需潜力所在。在“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下,我们期待新型城镇化建设让人与城市和谐发展。

【练一练】

(1) 要解决城镇化的人口存量和增量压力问题,就要解决好“能够进得来”“能够留得住”“能够过得好”三个问题。这需要

①消除城乡壁垒,避免收入差距

②以产业作支撑,促进充分就业

③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推行均等的公共服务

④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

A. ①②③B. ①③④

C. ①②④D. ②③④

(2) 近些年,杭州市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但也出现了诸如城市用地规模非理性扩张、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病”。破解这些“城市病”需要

①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

②完善公共交通系统,打造通畅天堂

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城镇

④实行土地科学化管理,建设土地集约型城镇

A. ①②B. ③④

C. ①③D. ②④

(3) 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中国消失了约90万个自然村,村落的原始性以及附着其上的文化性正在逐渐瓦解。当下,保护自然村中的传统村落已迫在眉睫。这是因为

A. 传统村落需要在继承基础上发展

B. 传统村落促进自然村的稳定发展

C. 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重要遗产

D. 传统村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4) 城镇化建设,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表明

①城镇化建设所建立的联系具有“人化”特点

②任何事物都处于这样或那样的普遍联系之中

③从顺应自然和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才会有联系

④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A. ①②B. ③④

C. ②③D. ①④

(5) 日本的城市化由政府主导,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城市化进程更顺利。很多拉美国家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却导致城市“贫民窟”的出现。这告诉我们

A. 应坚持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

B. 应坚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C. 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存在不同特点

D. 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特点

【参考答案】

(1) D(2) B(3) C

(4) A(5) B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与发展 篇4

1 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人口转移和面积扩展, 是从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新转变。建设新型城镇化需要坚持以人为本, 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 推进产城互动、集约高效、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础, 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发展进程, 营造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局面。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 在生态环保、人文和谐的基础上, 提高城镇化质量, 实现共同富裕。

1.1 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将人作为核心建设内容, 以提高建设质量为动机, 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城市化转移, 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1.2“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城镇化的建设水平是一个地区社会发展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 它体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展现了一个区域的整体水平。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 新型城镇化是以科技促进产业、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吸引人口、以人口聚集带动城乡统筹发展, 是“四化”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1.3 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 优化资源配置、人口聚集和产业结构, 走一条与绿色低碳相互协调的可持续道路。其本质要求是以科学规划为前提, 提高水土、能源等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降低污染排放, 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发展机制。

1.4 城镇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是以地方人口、土地、管理和工业等多项内容的发展状况为背景, 构建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谐一体的现代化城镇体系。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 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因地制宜地选择实现城镇化布局的最佳道路。

1.5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城镇化道路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 必须要在正确方针的指引下, 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 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城镇化运行机制, 在发挥政府城镇化建设宏观调控职能的同时, 还要发挥市场机制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2 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

2.1 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目标

城镇化的最终目标是保证居民消费的优化升级, 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实现居住环境的城市化、就业结构的城市化、公共服务的城市化和消费方式的城市化。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GDP总量。目前, 安徽省城镇化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经过相关部门的不懈努力, 2017年, 全省城镇化率将达到55%, 2020年接近60%, 2030年达到70%.

2.2 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释放出了越来越多的农业劳动力, 不仅实现了产业转移和就业, 还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 同时, 集中布局也节约了许多土地。

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城镇发展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要高度重视对城镇基础设施规划的建设, 以满足城镇发展的需求, 加强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提高城镇服务保障能力, 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 打造城乡一体化服务网络, 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发展水平。

在建设小城镇的同时, 必须立足本地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支柱产业, 围绕建设工业带动型、旅游拉动型或资源开发型等特色小城镇, 建立自己的主导产业, 塑造小城镇形象品牌。另外, 可以将农业生产与支柱产业相结合, 发挥优势产业, 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城镇化经济动力, 以增强经济实力。

3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

3.1 应注意的问题

在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 要减少后遗症的出现, 让发展更加和谐公平、健康平稳。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 应注意以下5点: (1) 在拆旧建新的过程中, 节约出来的土地产权分配要明确, 公正保护和增进农民利益; (2) 在产权交易的过程中, 不仅要确保农民利益可以兑现, 还必须防止非农集团以强势资本和权利剥夺农民应有的利益; (3) 在政府的有效干预下, 城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 为城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4) 走城市发展与环境、生态、资源等相协调的道路, 正确认识城镇化与农业发展之间的重要关系, 推进社会基础设施与城镇化协调建设; (5) 发挥大城市聚集效应, 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3.2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思考

科学合理, 推进高起点长远规划建设和管理, 使城镇化建设更具前瞻性、可操作性, 充分体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城乡协调发展、四大产业前景广阔的现代化小城镇特色, 并与新农村建设规划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城乡建设互动。按照“基础先行、配套建设、合理布局、综合开发”的要求, 建设高标准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吸引人口聚集, 发展城市产能,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建设。与此同时, 要严格执行统一规划管理, 落实区域监管责任, 营造规范化、有秩序的新型城镇化。

摘要:建设新型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近年来, 我国为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方案部署和规划, 在统筹城镇化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质量, 构建了与人口、资源等和谐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试点省市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经济建设,公共服务,市场运作

参考文献

[1]臧家良.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11) .

论罗甸城镇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篇5

一、罗甸地域与城镇化建设现状....................................................3

(一)罗甸城镇化发展的现状........................................................3

(二)罗甸城镇规划和发展趋势..................................................16

二、城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4

(一)居住环境质量差....................................................................4

(二)城镇道路混乱........................................................................5

(三)市政公用设施欠缺................................................................5

(四)城镇功能分区划分不清........................................................5

三、罗甸县城建设问题的对策......................................................12

(一)优化环境质量......................................................................12

(二)加强城镇道路建设与规划..................................................13

(三)完善市政公用设施..............................................................14

(四)强化城镇分区功能,加快城镇化建设..............................14

文章已阅。存在以下问题:1.字数不足,不得少于6000字。2.结构不合理,还是应该有引言,直接就“一”开始分析,不好;文章还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不得少于5篇。3.文章标题与内容有差距,似改为“罗甸县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更贴切。4.文字较粗糙。5.分析不够到位,(如二:存在的问题及三

(三))等。请尽速修改。

修改部分:

罗甸县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内容摘要]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推动下,罗甸县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规划不合理,民房乱修乱建。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趋势相矛盾,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罗甸城镇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关键词]城镇化建设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 小城镇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农民增收新的经济增长点。由此,小城镇建设的发展与快慢,直接折射出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罗甸县的小城镇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与其它周边的县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现代化小城镇的建设要求相差甚远。.要实现新城镇化建设的宏伟目标,首先要以统筹城乡管理为宗旨,树立倒计时观念,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城镇建设,将城镇建设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拿出数百万元资金改善城市设施,力争在近几年内规范城镇主干道,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品牌。与此同时,针对罗甸城镇建设不规范现状为突破口,认真找出存在的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逐步向现代化小城镇建设迈进。

一、罗甸地域与城镇化建设现状

(一)罗甸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目前建成和改造了罗斛大道、商业街、斛兴路、政府路、建设路、环城路、跃进路、河滨大道、解放路、信邦大道、兴华路、明珠街等城市道路共计24.6公里;已建成了早菜交易市场、城 3 中、城西等三个市场;修建了河滨路文化长廊,大圆盘、商业街隔离带绿化,斛兴路彩虹灯时光隧道,主干道的路灯、河滨路石拱桥、政府花园等。河滨路、商业街等路段的绿化体现了南亚热带风光,成为罗甸的一道城市风景线;建成体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水上娱乐中心、罗甸弘波湾游乐中心;开发了龙兴商城、金斛家园小区、山水华庭、腾龙欣苑、新河苑小区以及教师新村等商住小区,提高了城市品位,改善了人居环境。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给我县招商引资创造了优越的投资环境,拉动了建材、商业、饮食业、装饰业、服装业、运输业、城市交通等行业的发展和繁荣,2008年底,罗甸县城镇化水平达到了24.31%,县城人口达4.7万人。

二、城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罗甸目前小城镇建设比改革开放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告别了过去狭窄的泥土街道和土木结构的茅草房。修建的斛兴、商业街、河宾路、环城路等宽敞大道以及机关办公大楼和漂亮的私人住宅建筑勾勒出小城镇一副美丽的画面。但仍与发达地区有很大的差距,现状问题依然突出,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居住环境质量差

罗甸县城民房修建布局不合理,盲目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使得建筑密度大、混乱、容积率低、缺少相应的绿化土地浪费严重。缺少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配套设施,居民住房周边环 4 境差基本没有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公共绿地。

(二)城镇道路混乱

道路系统不完善,且道路路幅窄小,除新建的几条道路以外,其余道路路面质量较差,由于旧城区无停车场,车辆乱停乱占道路现象严重,使已经狭窄的道路经 常阻塞。

(三)市政公用设施欠缺

市政公用设施不配套,排水设施不完善,无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环卫设备简陋。公共设施不配套,商业金融服务业处于落后状态,除蔬菜批发市场外,再无其它专业市场,摆摊设点都是沿街分布,既影响交通,又影响市容,商业环境很差,此外,镇内现状文化、体育、娱乐设施均缺项较多

(四)城镇功能分区划分不清

工业用地过小,工业门类单一,制约了县城经济的发展;罗甸工业用地规划较为不合理,工业用地较少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投资的引进制约了我县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布局零散,功能分区不明确,用地结构不合理管理粗放,缺乏强有力的法制规范和规划指导罗甸县城内部分区不明确,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离散性特征状布局色彩较浓,沿公路而设的市场、沿途乱设摊点,阻碍交通,对罗甸县的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别是特别是罗甸县城两个水泥厂的建设穿插于居民区之间,距离县城较 5近噪声和粉尘污染较大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妨碍了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活动。

(五)小城镇建设质量、管理水平不高,社会化服务水平低。主要表现在:(1)不少小城镇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相应的水、电、路、气和卫等配套设施。基础设施和共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区混杂,道路、商贸区混杂,镇容镇貌改观不大。(2)不重视城镇建设详细规划,不重视特色设计。许多小城镇的街景规划设计、重要地段和要建筑物规划设计与小城镇总体规划设计不相协调,显得孤单而缺乏灵气,风格品味不高。(3)开发建设方式落后。许多小城镇仍以分散零星建设为主,综合开发率低,整体环境差。(4)普遍缺乏一支过得硬的小城镇“物业管理”队伍。小城镇管理人员不足、待遇差、素质低、缺手段;小城镇综合治理能力弱,生态建设和境保护工作滞后,“脏、乱、差”现象未得到根本治理。(5)由于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项目引进,产品技术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城镇功能的提高。

(六)科学合理的投资机制尚未形成。

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小城镇发展的大问题。从扬州来看,小城镇建设的投融资机制虽然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但总的来说,还没有走出一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筹措小城镇建设资金的道 路,乡镇政府投资仍然占较大比重,尤其在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更是如此。在目前不少乡镇的财政还属“吃饭财政”的情况下,乡镇政府建设小城镇筹措资金主要采取“以地生财”、“集资建镇和资建镇”三种办法。“以地生财”这种办法在当前土地宏观调控、以人为本的大环境下将越来越行不通。“集资建镇”也是小城镇筹集资金的主要做法之一,问题是这种“集资建镇”实际上有不少是变相的乱收费、乱摊派,比如向落户小城镇的农户收取基础设施配套费,向建筑施工单位收取建筑配套费等。企业主、老百姓,乃至地方干部对此颇有意见。第三种办法是“借资建镇(包括施工单位垫资开发)”,这种办法可能一时能解决暂时的困难,但发生的债务在偿还和解方面缺乏手段。(七)对重点中心镇建设,缺乏必要的强有力扶持措施。

2000年,罗甸筛选确定了13个重点中心镇,它们是坪镇、沫阳镇、边阳镇、逢亭镇、罗悃镇、茂井镇、红水河镇、大亭乡、懂架乡、木引乡、纳坪乡、罗幕乡、懂王乡。这几年,这些重点中心镇总体发展势头良好,投入较大,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理应享受上级政府的“特殊照顾”,催生其更大更强。然而,上级政府在这些重点小城镇建设上没有专项资金投入,没有贴息贷款扶持,没有单独建设用地指标,没有特殊的税费返还比例;它们和它小城镇一样,交的税费一分不少,申批事项一项不漏,享受不到特殊的优惠政策。

(八)行政区划与城镇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建制镇主要按行政区域设置,造成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重复投资、重复建设;不少城镇镇区无法达到最低的人口规模,要素集聚能力差,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由于行政区划的不合理,造成建制镇和点中心镇设置与布局不合理现象十分明显,这种情况不仅在县域范围内存在,在县市、区域间也有这种情况。行政区划的不合理,严重制约着城镇的发展和能的提高,也制约着生产要素集聚和域经济的发展。(九)相关配套改革滞后。

主要表现在:(1)城镇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小城镇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象,一些问题条上“管得着,看不见”,而块上“看得见,却管不了”,协调解决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城镇政府自身存在着严重的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导致行政效率不高。(2)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仍未打破。比如对小城镇的财政投入、信贷支持、劳动就业、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不能享受与城市一样的待遇,缺少保障措施。(3)农业税费减免配套政策和地使用制度创新滞后,致使离开农业的农民“弃土”动力不足,工作在镇上、生活在农村的“两栖”现象较为普遍。(4)国家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限制了小城镇的外延扩张,不少小城镇缺乏应对策施。

二、罗甸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对策

(一)高度重视对小城镇规划体系的修编完善工作。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小城镇发展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必须高度重视对小城镇规划体系的修编完善工作。各乡镇的城镇体系规划,县里要全面综合考虑,不应受各乡镇行政区域的限制。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要随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乡镇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及发展战略的调整而应及时加以完善,不能始终停留在几年前业已编制的规划上。在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完善的基础上,要突出抓好各功能小区的详细规划以及交通、供排水、供电、通讯、环保等公用基础设施的专业规划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及设计,充分体现出小城镇建设的地方风格和色。县建设、规划部门要对小城镇规划体系的修编完善工作加强指导,实行规划招投标市场化运作,建立专家库,提供技术支撑和力支持,确保规划修编质量。有了科学的规划及规划体系以后,各乡镇、各有关部门都必须不折不扣地按规划实施,确保规划的严肃性。

(二)对小城镇要进行重新分类、准确定位。

小城镇建设,重点是建设那些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关镇和点中心镇。目前罗甸有26个乡镇,13个集镇(即坪镇、沫阳镇、边阳镇、逢亭镇、罗悃镇、茂井镇、红水河镇、大亭乡、懂架乡、木引乡、纳坪乡、罗幕乡、懂王乡)以集镇建设为中心,精心策划集镇市场,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按照区位优势、规模、经济实力和起的作用等要素,重新对26个乡镇进行分类,可分为以三层次:第一个层次是7个镇 集市场为重点中心镇;第二个层次是一般建制镇;第三个层次是没有集市的乡村,提高建设和理水平高、非农产业比较发达、吸收劳动力能力强、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明显、城镇功能比较强等方面的优势,理应成为今后小城镇建设的重点。

在对小城镇进行重新分类、明确重点的基础上,依托乡镇特点,明确发展定位,分类定向发展。将基础建设投资向条件好、潜力大的小城镇转移,重点建设城关镇和点中心镇,构建工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拉动型、资源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使各个小城镇的特色风貌充分彰显出来。

(三)改革城镇行政管理体制,适当扩大小城镇政府管理权限。

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要求,建立职能明确、结构合理、廉洁高效的小城镇管理体制。根据城镇发展的需要,赋予城镇尤其是城关镇和点中心镇在计划、规划、工商和镇建设管理等方面的部分必要管理权限,解决“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加强小城镇管理队伍建设,搞好对小城镇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同时要加大以集中治理“脏、乱、差”为重点的小城镇创卫力度,使所有小城镇能在二、三年内通过省、市卫生镇的考核验收。按照分税制原则在城关镇和点中心镇建立新型的财政分配关系,从财政体制上为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充足的调控资金。

10(四)制定和善有利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土地制度和会保障制度。

这是当前小城镇发展最紧迫的问题。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一方面要从保护耕地出发,制定农村非农用地规划,小城镇发展要尽量少占耕地。对城镇发展确实需要占用耕地的,要从动态平衡出发,给予保证。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农民进入小城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基地的流转制度,明确土地流转的途径和理方法。允许小城镇规划区内的集体土地使用权采取作价入股、出让、转让等方式参与小城镇的开发。与此同时,要建立起有利于农民成为永久性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无后顾之忧。

(五)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多渠道筹措小城镇建设资金的机制。

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国家、集体、个人和间资本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一是鼓励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带资进镇,买房建房、兴办企业、务工经商;二是以优惠政策吸引外地客商参与小城镇建设、兴办企业;三是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动员单位、企业和人投资建设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共设施;四是在小城镇征收的城市建设维护费应全额返还乡镇用于小城镇建设;五是盘活存量资产、以项目为载体实行股份合作方式直接融资;六是争取上级政府给予财政投入或财政贴息贷款扶 持等。

(六)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

小城镇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否则,小城镇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出现“空城”。因此,在建设小城镇的同时,必须把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摆到突出的位置。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必须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件,围绕建设工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拉动型、资源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来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和立主导产业。农业资源优势强、经济实力弱的小城镇,应确定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个体手工业和村服务业为重点。把发展特色经济同建设特色城镇结合起来,把建设农业产业化同培育支柱产业结合起来,通过培育一、二个产业和个龙头企业,建立起小城镇发展的支柱产业优势。有了具有特色的支柱产业,小城镇的发展才具有充足的活力和劲。

三、罗甸县城建设问题的对策

(一)优化环境质量

针对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首先要立足于发展前景,坚持发展方向,促使小城镇建设打开新局面,我民房应建设严格规划和审批。凡二层及二层以上的农房,必须使用省、市、县(市、12 区)设计的通用设计图集,民房建设二层及二层以上的必须具有经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的施工图,民房建设要坚持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具有本地民居风格和特色。城市公共设施的内容和规模应根据城市发展的阶段目标、总体布局和建设时序分别在规划管理单元中落实。通过规划管理单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明确相关设施的建设规模和位置。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时投入使用。针对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要把握全局、预测未来、系统规划,道路设施:包括人均道路面积,人均停车面积,路网密度,路网负荷度,要树立城市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观念和原则是一切工作的指针,对于交通管理者和交通参与者是同样重要的。每一名成员都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规划、建设、日常管理和日常交通活动都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既满足了交通需要,又为人类的永恒发展提供了空间,真正实现整个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二)加强城镇道路建设与规划

针对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是强化城镇功能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城镇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前提。罗甸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瓶颈”制约相当严重,如果对所有社区、街道建设统一标准,同步建设,有限的资金根本无法填补城镇建设的资金缺口。对此,应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区分三类不同情况进行重点建设。一是将中心城镇列入城市建设 范围,实行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综合开发,彻底改变过去那种零敲碎打搞建设的方式。二是抓好龙坪镇的建设,坚持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突出人性化与人本化的城镇建设理念,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和“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因地制宜,设计开发出具有时代气息和地方民族特色的现代城镇,建设适合市民生活休闲的小绿地、小公园和更具亲和力的居住社区,逐步形成“一街一色一景,一路一树一花,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城镇绿化景观,创建优美、舒适、安静、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城镇。每个镇区应建设一处以上体现地方特色和现代风格的标志性建筑。

(三)完善市政公用设施

针对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沿河两岸新建农房必须考虑排水排污设施,建房户必须修建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池,严禁人畜粪便直接排入河道。

(四)强化城镇分区功能,加快城镇化建设

针对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要坚持“引业进城,以业兴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吸引和鼓励先富起来的农民到小城镇落户、办厂、经商,为小城镇积累建设资金。“以产业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项目带动,城镇带动,开放带动”是罗甸县委、县政府研究确定的重大战略举措。实践证明,这是一条符合商洛实际的有效之举、特色之路。因此,发展罗甸城镇必须首先做大做强区域特色产业,以经济大发展促进小县城的大发 展,做到以特色兴产业、赢市场、增活力,努力实现兴一各县,繁荣一方经济,转移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致富一方群众。首先,应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药业,发挥地域优势,突出抓好“信邦制药、上隆茶、蔬菜、柑橘、挤橙、畜牧”。各重点镇应当因地制宜,立足本地资源和市场条件,选准自己的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支柱产业和名牌优质产品。还有食品佳肴,要把边阳镇乔灰豆腐、罗甸布依族的荷叶粑、罗甸布依族的狗蹦肠、沫阳董当乡的黄豆鸡等,努力加大支柱产业的生产规模,加快生产基地建设,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其次,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兴办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化经营。第三,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在有条件的城镇建设和培育具有较大集散作用的各类农产品专业或批发市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第四,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不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经济结构升级优化。通过建立工业小区、商贸小区或组建种植、养殖公司,发展乡镇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积极引导农民跳出田园搞生产、走出家园搞经营,使相当一部分农民摆脱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而从事农副产品加工业、流通业、运输业以及建筑业和餐饮服务业等,引导从传统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二、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要改革小城镇的政策环境,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农民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农民转化为市民,政府应提供各种方便。在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在农民入城户籍管理、就业、购买 住宅、子女入学等方面应一视同仁;积极制定和完善投资政策,制止“三乱”,为小城镇创造良好的建设与经营环境。

在实际建设中,要紧紧围绕《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实行对外招商、公开招标建设制,将基础设施,公益设施、道路设施、绿化工程等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与主片房屋建设搭配,向外统一实行招、拍、挂制度,对旧城改造,新城扩建等进行统筹规划,连片建设。要本着“以人为本”理念,针对龙滩库区移民户和特困职工等弱势群体,辟地划片,拟建移民小区和经济实用住宅区,以重点解决无土安置,自谋职业的龙滩电站淹没区移民和下岗、贫困的特困职工。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的商贸集散区、工业集中区的边阳镇和有旅游开发前景的沫阳镇为规划建设重点,结合红水河码头,在小城镇建设上形成“三足鼎立”局势。与此同时,重抓城市街道“卫生与秩序”管理,进一步整治市容环境卫生,清理乱摆摊设点,乱占道行为。科学布局县城街道主干线和居民住宅小区建设规范模式,打造罗甸城镇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和别具风格的现代化都市。

(二)罗甸城镇规划和发展趋势

城镇发展与社区建设 篇6

一、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如果我们把发展经济作为“硬道理”来考量,那么在全面发展经济社会,促进社会转型,保持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则是当前情形下可以协调两者关系的“杠杆”。区域经济是城镇建设的基础,城镇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对扩大投资、拉动消费、促进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其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活动。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当前条件下一些地方两者之间的发展并不均衡,或者说在一定意义上,两者之间的匹配程度出现厂反差。有的地方注重城镇建设,而在区域经济建没的能力上不能达到相互同步的效果;还有就是在相互的理论支撑下,区域经济与城镇建设被混淆成了一个大的概念,不能有效区别他们之间的能力址变而导致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磨合”程度又不具有其拉动或者推手作用;再有就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属于软能力的体现,而城镇建设则是通过规模或者数量来进行评价与衡量,也就导致了经济能力过慢发展,而城镇建设的速度又过快,两者之间的杠杆作用难以得到体现。

二、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思考

(一)构建产业支撑,实現工业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城镇作为城市边缘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功能的自然延伸,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现阶段农民、农业、农村全面参与国民经济有效循环的重要桥梁和连接纽带,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阵地。加快城镇建设能够强力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带动农村的市场化、城市化、文明化、现代化水平,使农村全面融人现代文明的潮流。同时也可以解决“三农”问题,在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城镇建设的发展历程看,目前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其体制环境、市场环境、资源环境、竞争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正处于一个转折、分化期,面临的紧迫课题是产业产品的优化升级和城镇建设的科学发展。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和国内产业结构大调整和产业大转移,为城镇建设、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正确分析认识到城镇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既要看到新矛盾、新挑战,也要看到新机遇、新前景,完善新思路,采取新举措,不断壮大城镇产业基础。坚持产业兴镇,把产业发展放在城镇化的首要位置,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区域中心城市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二)实现生态管理,构建和谐发展的战略,促进城镇建设现代化

加强城乡统筹,科学合理规划,实现城镇建设的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城乡统筹,处理好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把城市和乡村一起纳入城镇化的范畴,形成一种相互依托,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不仅要壮大城市的综合实力,扩大城市的规模,更要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增强小城镇的辐射功能。要围绕建设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交通方便、设计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小城镇这个总目标,立足长远、面向市场、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按照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方便群众生活、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三)以人为本,科学规划,探索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优途

这里我们说到的以人为本他首先应当是建立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科学发展的要义则是将科学发展,针对人的管理放大到一种管理手段,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发现资源的共性,另外,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城镇建设一定要以文化价值作为引领,经济资源,科学资源以及共同资源作为管理的核心,那么核心部分的管理能力则是需要通过优化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资源的资本质量来探寻经济全面发展的路径。城镇建设首先是要注重人力资源的管理,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大力引进人才,实现工业、经济、资金以及文化等方面的人才流动,以软的管理弥补资源的差异性,尤其是通过技术创新与环境改善来提升区域间的固体资源利用串,不仅使其要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扩张和利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要将这种资源的变化过程理解成资本的积累和完善。

三、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实现

(一)科学规划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要以高起点规划带动高标准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就会大大节约城镇建设的成本,有效发挥城镇综合功能,提升镇的档次和品位。因此城镇建设在进行规划时,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高起点规划,提升城市和集镇的魅力。二是要着眼发展,促进城市和集镇的发展,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的特点,让农民参与集镇建设,形成有规模的农产品集散地,促进地方的城市化、城镇化进程。三是要科学引导,吸引广大市民和农民积极参与城镇建设,增加城镇建设的源动力和投入力。

(二)以基础建设为权手,拓展区域经济建设平台

城镇基础设施不仅决定着城镇的运行效率和发展水平,还决定着城镇的功能培育和城镇化的进程。要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镇发展重中之重,按照城镇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把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长远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既要有短期见效的项目,更有中、长远的发展计划,特别是对主要的公路、给排水、电力、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要舍得下大力气投入,为招商引资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

(三)实現产业延伸功能,提高区域经济效益

产业提升依靠的是技术创新与制度管理的完善,无论是工业园区的建设还是工业技术联盟或者是产业群的建设,都需要基础城镇建设的有力支持。笔者认为:工业园区建设既是推动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化水平的战略选择,又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主要载体;既拓展了城镇空间,又培植了城镇产业,是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最佳结合点。

(四)文明创建,打造城市名片,正确处理城镇与区域的关系

城镇的真正繁荣,在于产业的聚集,市场的培育。也就是说,一个繁华的城市和集镇,同时必须是一个繁荣的市场,应该具有“汇天下之客,聚天下之货,积天下之财”的功能。城镇建设必须充分挖掘和发挥当地的自然、经济、区位、地理、人文、技术、资源等优势,扬长避短,科学选择和确立具有自己特色的主导产业。在当前资金、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收拢五指、突出一极,走非均衡、园区型发展之路是培育城市核心增长极的根本途径,也是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的有效途径。

旅游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共生关系研究 篇7

城市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共同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怎样协调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的关系,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 都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

一、小城镇旅游的特点

小城镇旅游是发生在小城镇中的各种游憩活动的总称。而对于旅游产业来说, 则是指旅游者在小城镇中的所有物质与精神消费活动。现代小城镇以其不同于大都市的独特的旅游资源, 加上愈加活跃的经济活动, 地域化的建设风貌, 优越的自然环境, 完善的娱乐设施等, 对各层次的旅游者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小城镇旅游也逐渐成为现代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小城镇旅游业的发展, 是城乡旅游产业统筹的结合点, 是城乡文化协同进步的媒介, 是一条新兴而富有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 同时又是农业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和现实选择, 对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特殊意义。

二、旅游与小城镇建设的共生关系

(一) 共生的涵义

生物学对“共生”概念有着这样的描述:共生是两种事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 逐渐走向联合, 共同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一种相互关系。社会科学领域中, 共生既具有组织过程的一般特征, 又具有共生过程的独特性。它不是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互排斥, 而是在相互激励中共同合作进化。这种合作进化不仅可能产生新的单元形态, 而且可能产生共生能量和新的物质结构, 表现为共生个体或共生组织的生存能力和增殖能力的提高, 体现了共生关系的协同作用和创新活动 (见图1) 。

(二) 旅游与小城镇建设共生模型

旅游业是内涵深、外延宽、关联性强、牵涉面广的经济产业, 依托小城镇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据有关部门研究结果, 我国旅游业的投入产出比为1∶4.6。旅游每完成一次供给直接涉及的行业有十几个, 间接涉及的行业有70个左右。旅游行业直接增加1个就业岗位, 社会就能增加5-7个就业机会;旅游行业直接收入1元, 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加3-4元。

发展旅游业可以使小城镇的产业结构、交通结构、文化结构、市场结构以及居民居住结构、收入结构、消费结构等发生变化, 使旅游经济成为城镇的支柱经济。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小城镇的商业、餐饮业、旅行社业、娱乐业等的发展。此外, 旅游业的发展, 对带动小城镇农副产品的生产, 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城镇化都有积极意义。由此看出, 旅游业是旅游型小城镇产业结构中的重要一环, 它的发展能积极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有很强的“乘数效应”。因此, 旅游业能够成为小城镇发展建设的强有力的推动力。

当然, 小城镇的发展与建设同样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城镇化程度提高后, 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多种类的服务和更完善的保障体系, 改善旅游的服务质量 (见图2) 。

三、溪口镇旅游与城镇协调度分析

溪口镇是一个很具特色的小城镇, 它位于长三角南翼, 奉化市西部, 距宁波市区38公里, 是宁波市唯一一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改革开放以来, 溪口因其两代总统蒋氏父子故里的历史渊源关系, 而成为海峡两岸交往和宣传、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窗口。近几年来, 溪口以独特的人文景观、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悠深的佛教文化的完美结合而享誉海内外。

(一) 溪口旅游发展概况

80年代溪口对外开放以来, 来此观光、旅游、采访、考察者络绎不绝。自1991年起, 溪口景区每年的游客均超过百万人次。2008年, 景区游客更是历史性地突破500百万人次大关, 门票收入达1.15亿元, 比2007年增长30%和56% (见图4) 。

随着景区旅游的飞速发展, 旅游开发效应不断显现, 住宿餐饮零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年增长20%以上。整个溪口的乡村旅游市场也迅速扩大, 农家客栈、休闲农庄、亲水漂流等乡村旅游项目成为短线游客的钟爱。旅游给溪口经济发展带来的“乘数效应”逐渐显现, 08年全镇旅游综合经济收入达22.9亿元 (含乡村旅游) , 比五年前翻了近一倍。

(二) 溪口城镇建设概况

进入新世纪以来, 溪口镇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全镇三产总值由2004年的44.8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70.85亿元, 保持了11.6%的年平均增长率, 在奉化全市六个乡镇中位居第一 (见图5) 。

就三次产业结构来讲, 溪口镇具有二产独大的特征, 第二产业在全镇总产值中占60%以上。同时2004年到2008年的5年间, 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缓慢, 作为旅游资源丰富的特色小城镇, 旅游业所占比重一直不高 (见图6) 。

溪口镇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巨大, 尤其以交通、道路、城镇绿化等方面绩效明显, 城镇可进入性增强, 城镇旅游便利度加大。目前溪口城镇绿化面积约2200亩, 人均绿化面积达18.6m2/人。S36省道、S213省道和弥勒大道穿镇而过, 连接宁波、金华、奉化和慈溪等地区。并且溪口镇在甬金高速拥有东西两处互通道口, 大大加强了溪口镇对外的交通便利性。

旅游业发展拥有美好未来的背后, 需要高品质的配套服务业来支撑。目前溪口拥有各类商业网点600多家, 餐饮企业近80家, 酒店宾馆60多家, 超市15家, 银行网点18处。旅游服务设施虽然较前几年已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高品质的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设施不足, 成为限制溪口旅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三) 现状溪口旅游与城镇建设协调度分析

1. 分析方法选择

城镇旅游与城镇发展的协调度评价实质上是对旅游发展与城镇发展各个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的评价, 可以看作一个多属性决策问题。两者的协调度评价, 首先需要明确整个评价对象的属性, 建立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计算分析检验城镇旅游与城镇发展的协调关系, 总结其研究年份中相互之间的演变规律。

本文采用TOPSIS评价法, 是系统工程中有限方案多属性决策分析的一种常用的科学决策技术。其基本原理也即逼近理想解的思路, 即在基于归一化的原始矩阵中, 找出有限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 (分别用最优向量和最劣向量表示) , 然后分别计算出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间的距离, 获得该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 以此作为评价优劣的依据。

2. 分析结果

根据TOPSIS评价法, 本文将溪口镇2005-2008年的城镇旅游与城镇发展情况作为4个评价单元 (N2005-N2008) , 选择18个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见表1) 。

根据TOPSIS评价法基本步骤中得出各评价单元与最优值的相对接近度 (见表2) 。

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阶段内, 溪口旅游与城镇建设协调度逐年递增。随着城镇化和旅游产业的成熟, 溪口旅游与城镇发展协调状态呈现出逐年优化的趋势, 但距离理想值“1”还有一定距离。总体来讲, 两者协调度一般, 共生关系不明确, 还需对溪口的旅游做深入透彻的研究, 加强两者间的协调度建设。

四、溪口镇旅游与小城镇建设的共生发展模式

(一) “大溪口”旅游模式和空间布局

1. 现状旅游存在的问题

过去溪口的旅游活动主要集中在风景区, 几百万的游客无不来去匆匆, 对城镇和农村地区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事实上, 作为蒋氏故里, 蒋介石父子在其族亲、同学、同乡中提拔重用的近百位国民党军政要员的家乡溪口老镇除拥有丰镐房等一系列蒋氏遗存外, 还保存完好有若干条清末民初时期前店后坊的街道巷弄, 以及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工”字型院落, 是很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溪口的乡村地区风景优美, 水蜜桃、花卉、雷笋等特色观光农业已颇具规模。可是一直以来, 溪口的乡村旅游一直徘徊在低端, 尚未形成规模和名气。旅游如要真正成为带动溪口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动力, 必须由“一枝独秀”转向“全面开花”。

2.“大溪口”旅游模式的提出

大旅游观念就是把整个镇域作为一个完整的旅游产品、一个完整的旅游目的地和一个统一的区域旅游形象实体, 既平衡好旅游业的各组成部分, 又通盘考虑旅游业发展和其它部门、行业之间的协调关系, 还要研究旅游系统中自然、技术、社会、经济诸要素的相互结合。“大溪口”旅游模式就是以景区旅游为核心, 乡村旅游为有力补充, 城镇旅游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模式。溪口旅游不再只是蒋氏故居、雪窦山、亭下湖等一些景观单体, 乡村旅游与城镇旅游也应成为吸引游客的板块, 应该将“大溪口”旅游作为溪口今后对外宣传的旅游品牌。

在空间布局上, 主要形成以城镇旅游与景区旅游在中心, 乡村旅游在外围的整体布局形态 (见图7, 8) 。

3. 旅游线路组织

溪口旅游资源丰富, 镇域范围内拥有各类资源近百处。溪口旅游线路组织以旅游资源为基础, 在充分考虑旅游区域协作、旅游接待设施辐射范围、旅游项目空间格局及组合特点的基础上, 以交通网络为基础骨架、重点旅游项目为节点推出名人故里古镇风情游览线、妙高飞瀑古刹弥勒游览线等五条旅游线路 (见图9) 。并推出“二日游”和“多日游”, 使旅游带动溪口的每个片区的发展。

(二) “大溪口”旅游布局对城镇建设的反馈与带动

1. 旅游发展对城镇建设规模的要求

作为旅游城镇, 其用地规模不能简单地以“国家标准×城镇人口数”来计算, 城镇规模要能同时容纳当地居民与外来旅游者。根据近几年溪口旅游人数的演变规律和景区可承受容量, 预测五年内景区游客量将达到800万人次, 乡村旅游游客量将达到100万人次。按年旅游天数为300天计, 则平均日游人数量近期为3万人。

依据以上方法测算, 五年内溪口镇区需为旅游配套建设用地100公顷左右, 镇域需为旅游配套建设用地200公顷左右。

2. 旅游对交通设施优化的要求

溪口镇作为旅游目的地, 其可达度与对外交通的畅通度是又好又快发展“大溪口”旅游的基本前提。宁奉公路、江拔线和弥勒大道是现状对外交通联结的主要通道, 但是宁奉公路、江拔线等道路沿途工业用地较多, 且紧贴道路建设, 影响旅游形象, 需整治和重新控制沿线立面。

随着旅游集散中心的投入使用, 景区停车场设施基本能满足需要, 但镇区停车位不足, 需加快镇区停车场的建设。同时在城镇道路系统规划中, 要考虑旅游专线的设置或高峰旅游时段的交通组织方式。

3. 旅游对第三产业的带动

溪口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镇生产总值的比重虽较宁波同类城镇有一定的优势, 但与国内其它一些发展较好的旅游城镇40%以上的比重相比还具有较大的差距。如何充分发挥旅游的“乘数效应”, 如何让旅游真正成为带动城镇发展的主导产业, 将是今后溪口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

对于溪口旅游究竟能带动多少就业岗位, 可以采用游客数与提供岗位数的经验比值来估算。依据全国与上海的经验比值, 估算出五年内旅游能为溪口提供3.5万个就业岗位, 旅游综合收入38亿元。

4. 旅游对第二居所的带动

目前, 长三角地区人均收入已超3000美元, 如08年上海、无锡等城市人均GDP均已突破10000美元, 已经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 自驾出行、自由探险、运动休闲、拓展训练以及高尔夫旅游等各种休闲度假旅游蓬勃兴起, 部分具有休闲度假元素的景区受到游客的青睐。也就是说,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推进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升级转型, 休闲度假游必将成为旅游出行的主要方式。

随着休闲度假旅游的风靡, 度假功能的第二居所悄然兴起。溪口目前只有武岭花园、盛世桃源等楼盘形式的第二居所, 休闲度假村形式的第二居所只有银凤度假村一处。溪口必须抓住当前旅游方式转型的契机, 利用自身优越的旅游资源和区位交通条件, 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产业, 把游客留下来, 住下来, 使溪口成为周边地区第二旅居所后花园。当然, 在利用优美环境发展第二居所的同时, 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见图10) 。

五、旅游与小城镇建设共生发展策略

结合溪口镇发展现状以及溪口镇人民政府最新提出的城镇与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思路, 以城镇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根据城镇建设和旅游业发展一体化思想, 树立旅游品牌, 改善城镇总体环境, 优化重组旅游产品, 完善城镇旅游形象, 促进旅游与城镇建设协调共生发展。具体策略如下:

(一) 策略一:以经济建设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经济建设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溪口镇位于宁波市社会、经济、文化网络的节点上, 与周边城市和地区联系方便, 有发展经济良好的区位条件。所以, 一直以来溪口工业发展基础稳固, 是奉化市工业主要分布地区, 是奉化市美容美发器具和气动元件两大特色工业专业化密集区。溪口在此基础之上应继续深入发展附加值高、无污染的高新产业, 并对现有部分产业进行转型, 搬迁对环境有污染的企业。同时, 溪口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性支撑。

(二) 策略二:力求城市硬件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的一体化

从国内外旅游城镇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不论是旅游者还是当地居民, 对城镇应具有的功能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营造良好的旅游与休闲环境成为城镇建设的一个基本方面, 城镇建设为了旅游者和市民的双重需要而有机统一起来。这就要求溪口城镇建设处处能彰显出旅游功能如满足交通道路建设和道路景观及道路标准, 满足游客需求的宾馆标准, 给游客以强大的吸引力的城镇面貌和城镇环境, 配套的购物广场和步行街及休闲、度假设施。

(三) 策略三:营造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软环境

旅游服务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内容, 精神享受是旅游的主要目的。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及其服务水平、优化社会环境是提升旅游品质的关键。社会环境强调高效顺畅、安全有序;经济环境强调公平合理、童叟无欺;人文环境强调热情好客、文明服务, 实现旅游大环境营造与城镇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溪口要致力于培育城镇文化, 造就一个社会安定、经济规范、居民文明的旅游发展软环境。

(四) 策略四:旅游与城镇建设必须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备条件, 因此, 溪口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妥善处理好旅游以及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牢固树立“环境兴旅”、“环境为本”的观念, 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走一条在保护中开发, 开发促进保护的旅游业发展之路, 将生态环境的保护贯穿于发展旅游小城镇建设工作的始终。

(五) 策略五:制定旅游与城镇共同可持续发展对策

小城镇的旅游发展不仅仅是旅游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建设和服务设施配套, 而且是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 溪口必须从城镇发展的大背景入手, 考虑旅游业的板块分工和地域分工, 以“大溪口”旅游的观念, 立足于营造旅游大环境, 制定有利于创造旅游和城镇整体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对策, 实现溪口城镇建设和旅游业的共生式可持续发展。

(六) 策略六:加强领导, 实施“政府领导型”战略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经济产业, 有着很强的关联带动作用, 一方面直接给航空交通、旅游饭店、商业网点、景区景点等带来客源和市场, 另一方面间接的带动农林牧渔、城镇建设、加工制造、文化体育、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政府给予高度重视, 加强领导,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地位和作用。同时理顺城镇建设与旅游业发展各自的管理体制, 强化法制建设, 科学合理的制定二者互动发展的宏观政策, 使溪口的城镇建设和旅游业发展逐步与国际接轨。

六、结语

旅游与城镇建设共生协调发展扩大了社会需求, 不仅有利于当前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 也是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和建设新农村的可行路径, 对促进城镇、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对促进农民增收和改善群众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溪口在旅游与城镇发展建设协调共生、友好互进的过程中要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把发展城镇与农村的中心工作、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结合起来, 加强领导, 改善服务, 积极探索, 稳妥推进, 为树立“大溪口”旅游品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为全面实现溪口的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摘要:本文从研究旅游与小城镇建设的共生模型入手, 通过对溪口小城镇建设和旅游发展状况的调查, 分析了两者发展的协调度。针对溪口的小城镇特色提出了“大溪口”的旅游模式和空间布局, 同时探讨了“大溪口”旅游对城镇建设的反馈与带动, 最后提出了旅游与小城镇建设共生发展的一系列策略。

参考文献

[1].佟玉权史本广.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村旅游小城镇建设.现代商业.2007/10

[2].徐红罡.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动态模式探讨.人文地理.2005/1

[3].罗文斌汪友结吴一洲吴泽斌.基于TOPSIS法的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协调性评价研究.旅游学刊.2008/12

[4].郝晓春.呼和浩特城市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研究.内蒙古示范大学.2008

[5].邵琪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动旅游小城镇发展.社会主义论坛.2006/8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智慧城市的建设 篇8

一、从中国国情认识城镇化

众所周知,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 城镇化速度非常快。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城镇化的变化趋势来看, 我们曾经经历了自然增长阶段、剧烈波动阶段、停滞增长阶段、恢复性增长阶段, 之后进入了加快发展阶段。在加快发展阶段, 从1993~2000年, 年均增长超过了1%, 2001年至今, 年均增长超过了1.3%。

2011年, 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3%, 这个数字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于是, 中国的城镇化问题也成为国际上关注的一个热点。很多年前, 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就说过:“中国城镇化问题和美国高科技问题是未来世界发展的两大重要问题。”这句话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那么, 中国城市的现状如何呢?首先, 从我国的国情来看,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人口数量众多。我们的城市化率达到51.3%的时候就意味着中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达到了6.9亿。这么大规模的人口, 需要什么样的服务?而与此同时, 农村人口比例高、人均耕地少的问题也日益严峻。从2008年的数据来看, 我国农村人均耕地不到1.4亩。这样的现实情况决定了中国必须走符合国情的城镇化道路。

那么, 中国的城市是什么样的城市呢?我们常常讨论要界定城市化率的问题。有学者说, 中国的城镇化率为51.3%, 这是虚高的城市化率。为什么呢?因为“城镇化”里面不完全是城镇人口, 事实上, 这样的怀疑或者讨论是与中国的特殊情况相关的, 是与中国的体制相关的。首先, 中国的城镇是具有行政等级的城市, 我们在做国际合作项目时常常碰到这个问题, 就是一个地级市的副市长带了一个县级市市长参加国际会议或者去国外考察, 我们在介绍他们的时候, 国际友人会提出疑问, 怎么团长是副市长, 而团员是市长?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问, 是因为他们不清楚中国地级市和县级市级的区别。再者, 行政管辖区就是城市管理城市。第三, 城乡公共服务具有排他性。中国实行户籍制度, 城市的市长是服务于他所管辖区内人口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他的公共服务是排他的。第四, 城镇管辖着农村。因为我们的城市下面是不同的行政等级, 比如地级市下面有县、县级市, 我们把县一级定义为农村地区, 而县以下又有乡和镇。正因为是这样一种体制, 你就会发现, 中国的城市里面有很多农村, 比如说北京, 是一座非常现代的城市, 但是在北京市的延庆县, 就有些区域是农村。

当前, 中国的城市数量已经达到657个, 讨论到城镇化率51.3%的时候, 有人说它是虚高, 因为其中还有流动人口, 这时候我们就讨论到城镇化。确实, 城镇化是非常重要的, 跟中国目前的内需相关。我们来比较一下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消费。有研究表明, 一个城市人口的消费是农村人口的3倍, 如果说目前有2亿多流动人口, 让他们从农村的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的生活方式, 那么, 对消费的刺激是不可估量的。如果说有内需的拉动, 有消费的增长, 对经济的增长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 城镇化目前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也处于非常合适的时机。近年来, 我国的城市发展取得了很多成就, 在体制、机制上也有一些进展, 从农村到城市的一些障碍正在消除, 所以, 目前推进城镇化正当其时。

在未来, 中国作为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将会和世界各国有更多的合作, 通过与国外城市的合作, 让中国的城市和欧洲的城市有更多的交流。这是一个新平台, 也将是一个新起点。

在中国, 不仅很多大城市、特大城市有发展潜力, 其实, 很多中小城市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我们不应该忽视中小城市的发展。当然, 很多时候, 我们对这些小城镇不是那么关注。我国有19, 400个小城镇, 其中有些城镇的人口规模非常大, 最多的虎门镇人口已达到57万人, 龙岗镇38万人, 所有这些小城镇中, 镇区集中的人口达到5万以上的已经有740个。所以, 大家在寻找投资与合作的时候, 不要忘了一些在经济意义上已经成为城市的小城镇, 要关注这些地方。

二、从为民众服务理解智慧城市

既然我们理解了中国城镇, 那么, 智能化技术与服务究竟该为谁服务呢?我们认为, 应该为民众服务, 从为民众服务的角度去理解智慧城市。比如, 北京市已经制订了“十二五”智慧城市的规划, 很多城市, 如广东佛山也提出打造“智慧城市”的口号。那么, 应该怎样理解智慧城市呢?我们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技术层面, 也就是如何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提供一些基础设施上的改进、硬件设施的管理。我想, 我们已经到了一个阶段——一个城市发展到了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阶段, 这时候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更加需要智能化, 更加需要数字化和信息化。因此, 我们认为, “智慧城市”应该是以公共服务的理念为核心, 用智能化技术和服务为公众参与城市的管理、参与公共决策提供一种手段, 让它为民众服务。比如说微博, 在过去一年中, 我们可以看到, 借助微博有些城市进行微智慧城市管理和为市民服务, 因为它的快捷、便利, 搭建了城市公共服务新的平台, 信息的反馈形式、速度和开放性能够提升城市公共管理的效率。还有很城市在治安方面、城市营销方面、民生建设方面都应用了智能化处理方式,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

北京市从1999年就开始做数字北京, 我当时也参观过北京市东城区做的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 它使管理人员在看到公共服务中存在漏洞或者问题时, 可以第一时间通过图片、通过系统直接反馈到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再通过系统反馈到负责该工作的部门, 这样的智能化确实为民众提供了方便的服务。当然, 各个地方也在尝试不同的方法, 提高城镇化的建设工作。

三、从城镇化伙伴关系看中欧合作

智能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和技术的双重支持。2012年5月3日, 由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欧盟委员会共同举办的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召开, 中国有十几位省部级领导参加了会议, 特别是北京、深圳、成都、武汉、长沙等城市的市长, 还有一些专家、企业代表都参加了会议。会议对“关于城市间如何合作”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发表了题为“开启中欧城镇化战略新进程”的讲话, 提出要把中欧城镇化作为新平台、新亮点, 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智能技术和服务。会后, 中欧城镇化合作框架得以签署, 开启了中欧城镇化战略合作的新进程。

小城镇建设的主要途径与发展策略 篇9

一、新时期小城镇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 加强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做到规划先行

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引导, 避免小城镇建设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对此, 小城镇建设必须做到规划先行, 要立足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实际和城镇功能结构的现状, 在严格遵守城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积极借鉴国内外城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 提高小城镇规划的时代性、先进性, 尽量做到有特色、高标准和适度超前, 正确处理好长远目标与现实、传统与特色、当前与长远、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关系, 这样才能确保小城镇规划与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础设施建设、土地资源节约、产业结构调整等任务的有效协调。此外, 在小城镇的规划设计中, 小城镇建设所实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必须强化科学发展观在小城镇规划当中的引领作用, 这样才能推动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科学性、生态性和持续性。

(二) 坚持集约化、绿色化发展

随着我国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日益紧张, 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矛盾更加明显, 因此新时期的小城镇化建设, 必须走集约化、绿色化的发展途径。一方面, 小城镇在规划设计阶段, 就必须充分考虑到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节约用材、降低能耗等问题,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小城镇建设的集约化程度;另一方面, 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要坚持绿色化的发展道路, 即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同当地的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充分结合起来, 要避免因为城镇建设盲目扩张、盲目求快而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 这样才能实现小城镇建设的和谐化。

(三) 注重小城镇建设的人性化

小城镇的建设最终是要为人服务的, 所以小城镇的建设以及功能结构的完善, 必须坚持人性化的建设原则, 要将方便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一方面, 小城镇建设要借助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功能的完善促进小城镇人口的集聚, 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另一方面, 小城镇建设要更多的体现民意, 多关注民生热点问题, 促进城镇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同步改善, 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实惠, 实现城镇功能建设与周边群众服务需求的有效对接。

(四)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

从我国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地位来看, 其处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 对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起到重要的带作用, 因为小城镇建设不仅承接了很多城市的周边功能, 也是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因此, 为了更好的发挥小城镇建设的综合职能, 需要树立城乡统筹发展的建设思路, 坚持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的一体化, 合理开展产业优化和城乡布局, 促进各生产要素和城乡资源的高效配置, 增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农村的辐射功能, 以便更好的实现小城镇化建设的既定目标。

(五) 确立小城镇建设的主导产业和特色化

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需要依赖一定的产业发展作为物质基础, 所以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 不仅仅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功能的完善上, 小城镇的发展还需要凸显自身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 规划与发展具有良好市场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 并且逐渐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链, 对乡镇企业进行更好的引导与扶持, 促进乡镇企业规模化经营。同时, 小城镇的建设, 还需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借助自身的优势吸引更多的资本、技术, 促进乡镇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 形成对城市产业经济和农村产业经济的有效补充, 如乡镇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等, 都可以进一步优化乡镇产业结构, 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新时期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策略

当前我国不同的地区的城镇建设会面临不同的发展环境, 所以在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活动中, 一定要立足于当地实际, 着眼于长远, 制定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策略。总结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的成功经验, 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整体协调发展策略

在我国的小城镇建设活动中, 出现了很多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的情况, 不太注重城乡功能的协调发展, 有些地方领导认为城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修路、盖房, 所以路修得非常宽, 甚至不惜牺牲农民的土地资源, 在城镇化建设中没有很好的处理好当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质量。因此, 小城镇在制定与选择发展策略时, 一定要重视整体规划和协调发展, 形成各个功能系统之间的良性促进, 积极培育和发展优势特征, 增强整体服务职能, 提高城镇资源的使用效率和配置效率。此外, 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还需要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 实现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齐头并进, 吸引更多有知识、有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参与到小城镇的建设与规划活动中, 增强小城镇的协调发展能力。

(二) 以市场为中心策略

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在于市场, 市场是小城镇建设的物质基础。因此, 小城镇建设要确立以市场为中心的发展思路, 这是促进小城镇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市场的发展, 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可以吸引更多的资源、技术、人才等资源, 促进人口、技术与资源在特定区域上的集聚和整合, 促进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实行以市场中心的城镇化发展策略, 是对传统城镇化发展经验的总结, 也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 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 必须确立市场规划的首要地位, 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为小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三) 可持续发展策略

近年来, 随着中国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 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小城镇建设的关键要素。在传统的城镇化建设思路下, 基本都是以镇政府作为小城镇建设的中心, 但是随着我国乡镇合并趋势的加强, 小城镇重复建设等方面的弊端开始逐渐暴露出来, 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我国城镇化建设资源的浪费。因此, 在未来的小城镇建设道路上, 要打破传统乡镇规划观念的束缚, 重视长远的规划建设, 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等现象造成的资源浪费, 而是要在科学发展的指导下, 因地制宣、因势利导, 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 确保小城镇建设的长期性、稳定性。

(四) 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策略

随着市场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 小城镇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依赖程度会越来越高, 优势经济的持续发展将成为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动力源泉。因此, 小城镇的建设与规划, 要确立自己的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 坚持走优势经济与特色产业的发展道路, 这样能够有效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 集聚产业资源并逐渐形成优势产业, 这对于招商引资和产业经济的优化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可以促进小城镇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 实现促进小城镇发展的目的。例如, 当地政府可以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 尝试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和投入机制, 对具有商业价值和经营价值的土地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市场资源等要素进行创意、策划和包装, 通过政府主导广泛招商引资, 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口融资等方式参与开发建设, 这样能够促进当地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的尽快形成。

三、结语

总之, 小城镇建设作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重视整体规划与协调,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提高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长期性、持续性, 确保小城镇建设的绿色化和人性化水平, 做到立足于当地群众、服务于当地群众, 更好促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华胤, 徐晓晨.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性的理论框架分析[J].江汉学术, 2013 (06) .

[2]曹小琳, 马小均.小城镇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启示[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2) .

[3]谭冰.小城镇建设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02) .

[4]吴松伟, 张集彩.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体育生态化服务体系研究[J].孝感学院学报, 2012 (04) .

发展小城镇与建设新农村问题的思考 篇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根本问题就是破解“三农”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就要从根本上抓起,农业问题不能局限在农业内部解决,农村问题不能局限在农村内部解决,农民问题不能局限在农民内部解决。所以要“跳出三农看三农”一我们要解决农业问题,就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要解决农村问题,就要促进小城镇发展;要解决农民问题,就要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小城镇就是“三农”工作的物质载体,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优先发展小城镇。以小城镇为单位进行集中整合,不仅符合客观实际,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而且具有纲举目张的战略意义。

(一)加快小城镇建设必然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缓解农业压力

小城镇是城乡的连结点,可以兼顾二、三产业和农业,可以充分利用民间投资,市场机制的作用比较充分。据统计,我国小城镇第二产业每万名职工及其家属,就需要2500名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为其提供服务。农民发展二、三产业是其大幅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小城镇有利于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通过壮大规模、调整结构、提高技术、使乡镇企业再上台阶、上档次,进一步推进乡镇企业更大的发展。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减少农民,降低农村人口比例。加快小城镇发展建设,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小城镇,是保持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关键。据专家估计,未来10年,是我国农村和城市就业压力最集中的时期。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目前已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三分之一,并且富余劳动力的数量每年都以数百万的速度增长。又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也多,农村人口不可能大批转移到城市去,但可能随乡镇企业的发展就近转移到小城镇,小城镇能够最大限度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创造就业机会。因为小城镇具有更接近于农村,农民进城的门槛和转移的难度和风险较低等优势,能使农村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向高生产率的城市部门流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城镇吸收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过程,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过程。

(三)发展小城镇是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发展的需要

针对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别客观存在的现状,优先发展小城镇对于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如:农村的义务教育问题,投资建了学校,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少,不得不空闲一些教室;为了能让村民及时就医,在村开办了卫生所,可是由于人口基数少,几天才能有一个病人,药品的销售量也很小,使得这样的卫生所难以维持;与我们目前有限的资金投入希望收到的效果事与愿违。如果把这样的项目,投入到有一定人口规模的小城镇就会是不同的效果。因为对于公共事业,只有在一定人口规模的条件下才能降低成本、发挥效用,实现价值。

二、目前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城镇的扶持政策缺乏协调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小城镇发展的积极性很高,但是扶持的政策措施协调性不够,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不够,没有形成推动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合力。由于缺乏有效的分类指导政策和措施,大中小城市的职能和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发展重点不突出,小城镇建设相互攀比、重复建设、没有形成特色产业的问题比较严重。

(二)小城镇建设缺乏宏观规划

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缺乏宏观规划,盲目发展,资源浪费严重,发展的持续性不强。小城镇建设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城镇布局零乱,工业、居住、文化教育、商业分布不合理,没有明显的功能分区。城镇的水、电、煤气、通讯等设施布局、施工没有有效的统一,存在重复布局、施工的现象。此外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省、市、县、镇各级规划不衔接,规划水平低,缺乏统一的、科学的规划。

(三)小城镇建设的规模较小,城镇化水平不高

小城镇建设普遍存在规模小、城镇公共设施的修建和服务业的供给不能形成规模效益的问题,造成小城镇的发展空间小,对新农村建设的辐射带动效应不强,阻碍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据资料统计,2007年底,我国设市城市有655个,建制镇近20000个,城镇人口达到5.9亿,城镇化水平44.9%,发展水平已有很大的飞跃,但与超过50%的世界城市化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与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已达90%的水平相比,还是相差甚远。

(四)地方财政配套困难以及金融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环境建设等与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不能为农村人口、产业、服务的集中提供相对完善的条件。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大部分地方为了发展小城镇、改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条件,千方百计争项目。项目争取到了,但往往要求地方财政配套投入。为了完成项目投资,地方只好挤出吃饭钱搞配套,造成畸形投资,地方财政愈加困难。

小城镇发展资金缺,本质上是农村金融体系制度弱。小城镇发展的传统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不匹配,已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乡镇机构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减免的要求,也不能适应这些改革所带来的资金来源变化及人、财、物管理模式的变化。

三、发展小城镇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编制科学的小城镇发展规划与布局

新农村建设不能是短期行为,更不能是作秀、搞形式,一定要使城镇化的过程成为增强农业、农村、农民乃至整个社会发展能力的过程。因此,要建设好新农村,发展好小城镇必须有高起点、可持续、科学的规划。过去几十年的历史证明,我国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大失误就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小城镇的规划要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立足优势,突出特色,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科学确定小城镇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城镇建设的数量、规模、选址、布局一定要有长远、战略眼光,探索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镇化体系。农村小城镇建设要有详细规划,居住区、养殖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活动场所都要分清,农民在小城镇中自己建房也要统一最低标准、规范,这样就能避免拆拆建建的浪费。

(二)抓重点,实施“品牌”小城镇战略,突出示范作用

重视发展六部委确定的全国重点镇,以重点镇为抓手。重点小城镇是衔接大中小城市,形成战略布局的重要节点,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扶持上,要优先支持经济实力较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有资源、有特色、有主导产业支撑的重点镇建设,要达到抓好一个点、带动一个面、影响一大片的效果,为小城镇建设提供经验。

(三)推进小城镇经济发展,构建城乡互动产业格局

小城镇建设的核心问题还是经济的发展,应当立足当地资源条件、环境优势、人文特色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一是要注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当地主要农产品为加工原料促进当地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二是要积极主动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工业;三是围绕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四)打造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是改革和完善小城镇建设的投融资机制。按照中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各级财政要努力增加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同时,应广开渠道,逐步建立以自筹为主、国家扶持为辅、企业积极参与、大力引进外资等相结合的多元化小城镇建设投入机制,吸引各种资金参与小城镇建设。二是改革和完善小城镇的管理体制。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建立职能明确、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政府,全面提高政府在协调小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能力。明确小城镇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合理划分收支范围,逐步建立稳定、规范、有利于小城镇长远发展的财政体制。将小城镇的各种资源进行资本运作,推进从“管理小城镇”向“经营小城镇”的观念转变。三是提高小城镇的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小城镇与外界的资金、物质、人才、信息的流动,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和完善招投标制度,搞好招商工作,促进小城镇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清太.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J].经济论坛,1999,(24).

[2]刘焕鑫.辽宁省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问题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8,9(4).

[3]关玉梅,盛伟.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J].新农村建设,2007,(11).

[4]李明宇,李丽.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实践误区及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2004,(7).

上一篇:保护青藏高原的肌肤下一篇:欣赏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