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鉴赏解题思路

2024-07-23

高考古诗鉴赏解题思路(精选六篇)

高考古诗鉴赏解题思路 篇1

一、立足课本

要想在“古代诗歌鉴赏”考查中取得不俗成绩, 平时的积累, 多读, 多理解是必须的, 这是准确解读诗歌、解答试题的基础。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 教师可对诗歌从题材角度进行整合, 如重组为:“边塞诗”、“山水田园诗”、“送别诗”等。再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比对整合, 对于诗歌中 意象和典 故进行总结, 在总结中探索规律, 加上教给解读的思路和方法, 学生会在学习积累中逐渐掌握鉴赏规律。

二、多读鉴赏文章

作为学生, 平时在阅读鉴赏诗歌的过程中尤其要理解领会对诗歌阅读起辅助作用的文字, 有关唐诗宋词的鉴赏词典应成为必备的工具书之一, 同时可按诗歌的不同题材进行分类阅读。比较鉴赏的方法, 掌握鉴赏的术语, 对不同类型的鉴赏语言进行归纳。例如陆游的《卜算子·咏 梅》是一首咏物 词 , 作者借物寓情。在答题的时候, 就可用咏物词的鉴赏语言进行解析鉴赏, 以后再碰到这一题材的作品就不会无从下手。因此, 多阅读、多归纳总结, 对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三、加强整体阅读

要想准确 理解诗歌 的内涵, 要学会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的政治主张、政治抱负。比如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洲》写于永贞革新失败, 被贬为永州司马之时, 了解了写作背景, 诗中那幅情景交融的画图, 抒情主人公的神态和情怀也依稀可见了。说到女词人李清照, 就该了解其词作是以南渡为界, 前期词主要表达闲情和闲愁, 后期词多抒发国破家亡带来的浓重感伤情怀。学会知人论世, 要对诗歌进行整体阅读之后, 再把握细节, 才能很好地完成诗歌的解题。

整体阅读时候, 从诗歌所属的时代特点进行把握也是很重要的。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发展历程, 时代特点。政治经济文化影响着诗歌的风格和写作方向, 唐朝繁荣兴旺, 诗洒脱自由;宋朝中后期的动荡, 决定着诗歌的恢弘悲壮。因此, 在做题时, 了解时代背景是相当重要的, 它能为接下来的鉴赏提供解题入口。一般来说, 面对一首古诗, 解题时要做到“四抓”和“三问”。“四抓”分别是抓题目、抓作者、抓诗句、抓注释。三问, 即问写了什么意象, 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 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通过“四抓”和“三问”, 就很容易品味出作品触景伤怀, 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四、规范答题, 用专业术语

根据题干要求, 要有针对性的回答, 看清楚题干的指向, 是问思想感情还是分析结构思路。如2012年江苏卷考查的是温庭筠的《梦江南》, 第二题的题干是:“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部分考生审题不清, 只概括了人物形象的特点是落寞的、忧愁的, 却忽略了“简要分析”。 考生整合 答案时应该结合诗句从人物的外在容貌、衣着行为和内在精神情感等角度去分析, 再考虑身份特点, 这样规范答题就无懈可击了。2014年南通市考试, 考查卢纶的《长安春望》, 第一题问的是:“却望千门草色闲”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关键字眼显然是“哪些”和“修辞”, 部分考生作答时只回答了一种修辞手法, 只要稍加推敲“哪些”这一字眼, 就该明白答案应是两种以上;再者就是混淆概念, 回答为:“衬托”、“想象”, 须知它们不属于修辞的范畴, 答题时术语用错, 自是不能得分的。

古诗词鉴赏及其解题思路 篇2

一、区分题材 把握主旨

1.写景诗:揣摩诗人于山水景物之中寄托何种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抓景物的物象特点,分析意境,可以探知诗人蕴藏其中的情感。“见景生情”,写景往往为后一两句的直抒胸臆打下基础,从直接抒情句也可概括诗歌主旨。

2.咏物诗: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此类诗经常使用托物言志、象征手法,揣摩诗人在描摹“物”中所托之情,所言之志,或者将物赋予什么象征意义,挖掘人们所赋予物象的内在品格和精神。如陶渊明咏菊,抒写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不谄媚世俗、坚守正义的气节。3.边塞诗: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其主旨或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奇特风光;或抒发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或表现出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或表达边关将士对月思乡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或反映沙场征战的艰辛悲壮、连年征战的残酷、对边疆和平的向往,往往回旋着爱国的主旋律。其风格豪迈旷达、慷慨雄壮。

4.怀古咏史诗:此类诗以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人物的事迹为题材,或怀古伤情,对历史事件抒发思古之幽情(如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感慨朝代兴亡盛衰之情);或怀古论事,对历史兴亡作出思考、对历史事件作出评论,如杜牧《题乌江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为项羽自刎而惋惜;而王安石《题乌江亭》“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却感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或怀古讽今,借古讽喻当时社会现实(如讽刺当政者的荒淫奢侈)。

5.即事咏怀(感怀、抒怀)诗:作者往往因一事由有感而发,抒写心中的感慨,即为抒怀。内容包括怀乡思亲、离别送友、表达人生感悟、抒写闲情逸趣等。其中“事”与“怀”应紧密结合、自然熨帖。

6、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二、看标题和作者 明确事件

寻找标题中的动词和形容词,动词一般表示事件,形容词一般表示情感。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的动词“归”表明诗中所写事件与归有关,“为何而归”“归向何处”;

三、看注释 把握情感

注释中交代的信息一定与文章思想情感有关。

四、看意象 推测内涵

1、“松梅竹菊”寓高洁: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2004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春的高洁品格。

2、借“月”托“雁”寄乡思

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2004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所出的诗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情。

3、“杜鹃”“鹧鸪”啼凄凄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例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4、“梧桐”叶落透悲意

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

例如李煜的《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5、别时“长亭”“柳”依依

在古典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诗经》中的《采薇》便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此外,“柳”与“留”也谐音。长亭为古人送别之场所,因此也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柳永的《雨霖铃》同时写到了这两种意象,分别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以及“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落“花”流“水”传愁绪

“花”落让人爱怜、伤感,“水”流或喧嚣或舒缓,绵延不绝,最惹人愁绪,因此,在古诗词中常用落花流水来表达忧愁。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如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7、“乌鸦”“燕子”系兴衰

乌鸦这种鸟经常在坟头等地出现,常被视为不祥之兆,诗人常用“乌鸦”这一意象渲染出衰败的氛围。燕子则因其有眷恋旧巢的特点,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历史兴衰感慨的寄托。例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

8、“草木”仍在人事移 草木常青,人事却已悄然发生变迁。古诗词常用“草木”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如《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2007年湖北卷诗词鉴赏题《过华清宫》也用到了树木的意象:“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五、品味各种语言风格

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庄重、严肃与诙谐、风趣;形象、生动与质朴;简练与缜密;含蓄与明了;犀利与平和;细腻、委婉与豪爽、热烈。对语言感知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诗歌鉴赏力的高低。

六、常考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抒情方式 :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

表现方法: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先抑后扬、想象、联想、象征、以小见大等

结构特点:前后呼应、结尾点题、对比、衬托、点面结合(点染、由点到面)修辞书法:比喻、拟人、夸张、反复、通感、双关、设问等

1、抒情方式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委婉含蓄,间接抒情 例如陶渊明《饮酒》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几句诗,虽没有直接抒写感情,但从所写之景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心情是很好的。诗人远离官场,在恬淡的田园生活中自得其乐,这种心情自然地流露在景物描写之中。《荆轲刺秦王》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上句写天地愁惨之景,下句抒赴死如归之情。写景对抒情起烘托作用,情也悲壮,景也悲壮,可谓情景交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直抒胸臆 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直抒胸臆,表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及作者对战争的怨恨之情。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了作者忠君报国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表现方法

(1)托物言志:借助所咏之物来抒写主观情思的手法。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诗人所写之梅,实际上正是自己不幸遭遇和不得志的写照,同时借助梅的形象也抒发了诗人不愿迎合世俗、追逐名利以及爱国之心至死不变的思想情感。

(2)先抑后扬

纪晓岚的“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是贼,偷得蟠桃献母亲”,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表达了对婆娘及儿孙们的赞扬之情。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人运用先扬后抑的手法鲜明地表现了统治者政治上的昏聩庸弱。(3)借古讽今

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借南朝暗讽唐朝统治者大兴佛教、不顾百姓民生的社会现实。戎昱《咏史》:“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诗人借汉朝之事讽刺当朝执行的屈辱的和亲政策。

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以《雨霖铃》为例,“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写的是实景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则是虚景,是作者想象与情人分别后旅途况味的描写。

(5)象征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以小见大 《寒食》:春城何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传烛分火是寒食节发生在宫中的生活小事,但是诗人却是借百姓禁火而宫中不禁,写出宫庭的特权,讥讽当权者的腐败,小事写出重大主题。

3、结构特点

(1)对比(古今对比,色彩对比)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将统治阶级的奢侈生活与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对照起来写,极大地增强了感染力。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今昔对比,抒发物是人非的沧桑变化之感。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天、残月是冷色,江枫、渔火是暖色,这是色彩的对照;霜天透明的明亮与渔火鲜艳的明亮是光质的对照。通过对照写出作者的孤寂飘零之感。

(2)衬托(烘托、以动衬静、)烘托: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以游子眼中所见之景来烘托,景物带有哀愁的色彩,衬托的是思乡的哀情。这也是情景交融的写法。

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月出惊山鸟,是以动的场面来衬托静;时鸣深涧中,则以鸟鸣之声衬托静。

乐景写哀: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开鸟鸣本是令人喜乐之景,但由于战乱不断,家庭离散,诗人见乐景而倍生伤痛之情。“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用春日美好之乐景反衬诗人内心之愁苦。点面结合(点染、由点到面)

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去去”是“点”,点明所抒为离别之情;“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是“染”,对离别之情再用景物加以渲染烘托。

4、修辞手法

(1)比喻 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将春风比作剪刀,裁出了美丽的春天。将春天大自然的活力写得十分形象生动。

(2)拟人

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山会与诗人对看,这是拟人写法。只有山与诗人对看,不只是写出了一种情趣,更主要的是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而悠闲孤寂无奈之情。

(3)夸张 李白《秋浦歌》(其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极言白发之长,是为了表现作者受排挤被贬谪的愁思之深。

(4)反复

苏轼《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字间隔反复,使词的音调明朗,突出渲染了春趣。

(5)双关

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一“凉”字,既写出了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又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一字双关。秦韬玉《贫女》“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既表达了对贫女的同情,又倾诉了自己终年劳心却久屈下僚的愤懑不平。

(6)通感 宋祁《玉楼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春色是作用于人的视觉的,而“闹”是作用于人的听觉的,“春意闹”使听觉视觉相通,是通感的手法,把盎然的春意表现得更条生动、更真切。

设问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设问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深长的亡国之愁苦。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运用设问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切的惜花之情。

补充: 用典(引用)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诗中化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之句,春风十里的扬州应该是一片繁华景象,可眼前却是一片荒芜,昔盛今衰的比照中抒发出诗人深深的伤感之情。

正意反说(反语)

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写思乡之切,却正意反说,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担心听到坏消息,从而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切。陆游《秋思》“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纵然是天大的事也一醉罢休,但真能“醉亦休”吗?诗人不过是正意反说,表面放达,实则抒发报国无门、难以释怀的愁苦。岑参《寄左省杜拾遗》“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运用反语,揭露和讽刺了封建统治者的文过饰非、讳疾忌医,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的失望之情。

互文:在连贯性话语中,将本应含在一起的词语,分别安排在上下两句,或一句的上下段中,既省字又表意。

如白居易的“主人下马客在船”,实际是说:“主人下马在船,客人下马在船”。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运用互文手法,使诗句语言明快,结构工整,声韵和谐。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描写手法:

从描写的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人物描写可分为语言、动作、心理、外貌四个方面;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

从描写的详略看,可分为细描和白描。

从描写的方法看,可分为实写和虚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古诗词常考题型

(一)炼字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5、答题示例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答案】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二)分析主旨型题

1、提问方式: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主旨?

2、提问变体:请分析某句诗蕴含了作者当时何种心情。

3、解答分析:分析主旨往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⑴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⑵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⑶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⑷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4、答题模式:①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②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答案:(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三)分析句意型

1、提问方式:这句诗好在哪里?

2、提问变体: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3、解答分析: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理解一句诗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

4、答题模式: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②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③简要说明艺术效果。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四)分析构思(结构思路)型

1、提问方法: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3、解答分析:诗歌思有路,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那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说。

4、答题模式:①概述诗句的内容。②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③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答案:(4分)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

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五)分析技巧型题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 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②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首先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其次,要对诗句进行全面多角度分析。

4、答题模式: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正反对比、巧用比喻、妙用比拟、夸张得体等。表现手法:衬托、对比、虚实、大小等);②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案: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久闲之情。

(六)分析语言特色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提问变体: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②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这类题要求学生最好能知人论事,因为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李白雄浑飘逸而杜甫则是沉郁顿挫。但有时候我们不熟悉作者也可以从诗中读出语言风格,有的晓畅明快,有的民歌风味十足等等。

4、答题模式:①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庄谐俱见„„);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七)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 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4、答题模式: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高考古诗鉴赏解题思路 篇3

一、高考关于古代诗词鉴赏的要求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古代诗词鉴赏提出了两点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把握文学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艺术形象不仅指人物形象,还包括景物,鉴赏这些艺术形象的内容,就是要分析、判断它们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

诗歌都是借助于形象反映生活的,鉴赏诗词不能抛开诗歌的形象,只有分析诗歌形象,才能把握住诗人的感情脉搏,找出它暗示或启迪读者的意蕴。其屮重点是应该领悟诗歌的意境。这里的“意”指思想感情,“境”指生活画面。

2、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练以及语言风格特点。

诗歌的语言是简洁、凝练、含蓄又富有韵律的,因而鉴赏诗歌的语言,首先要抓住对词语句子的理解,然后才是“修辞”层次上的“鉴赏”,即从词语的锤炼、句子的选择、修辞格的运用、语言的个性化、语言的风格上去理解诗的内容,体味作者诗中表达的感情,进而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志向,把握诗的主题。

3、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作品中起了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等。

诗歌的表达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从材料的选择、详略的处理、结构的安排,到各种因素的配合、变化,都有“技巧”问题。在诗歌中,材料方面的有无相关、虚实结合、虚实相衬、以小见大,结构方面的断与续、伏笔与照应、对比、映衬、悬念等等,这些都能体现技巧的表达效果,也都是我们在鉴赏中应思考的方面。

4、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分析评价时要求实事求是、中肯,既不贬低,也不拔高。

关于古诗词思想内容的鉴赏,古人早有“诗言志”的说法,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更提出了“诗歌合为事而作”的主张,这都说明,诗人的创作绝非“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而是有感而发、有情可抒、有志可言。那些直抒胸臆的“抒怀”、“咏怀”、“感怀”诗自不必说,就是那些写景诗、咏物诗说到底也莫不寄情言志:可描绘自然风光,表达恬适安闲的心境;或颂扬壮丽河山,表达对祖国的挚爱;或描写花鸟虫鱼,表达生活的高雅情趣;或叙写亲情友情,抒写人类情感的至真;或抒发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悟,表达深沉的哲理思索。凡此种种,可谓千姿百态,是无尽的思想宝库。

二、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

1、先弄懂作品的表层意思

任何情感,任何内容,均需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来表达,因而弄清作品的字面意义是理解作品深层意义的第一步。理解作品表层含义需要注意两点:

(1)明白词语的含义。这里词语的含义并非指一般的意义,而是指特殊的含义。其一是诗、词、曲中使用的典故,只有理解典故的意义才能进一步理解作者的用意。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此句中“封狼居胥”即用了典故,原指汉代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而还的事,此隐指南宋张浚隆兴元年北伐而败于符离之事。

(2)理清句子的结构。诗歌的语言力求凝练,有时还要求对仗,讲究音韵,因而不同于一般散文的语言。其句子结构的特点,一是省略跳跃,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即此类句子。读诗时,读者须将这些互有关联的景物组织起来加以理解。二是语序有时不是正常的排列,理解时须调理成正常语序。如“碧梧栖老凤凰枝”,理解时应将语序调成“凤凰老栖碧梧枝”,句中语序调整主要是根据词语意义之间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深层含义

对有些句子,只停留在表层意思,是远远不能理解作者的真正意思的,这就需要通过语言这个表现形式去深味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意,弄懂诗句的语境意义和意境意义。

(1)诗句的语境意义。一般应从两个方面去把握:①对上下文中的有关词语要联系起来理解。如杜甫《将赴弄南寄别李剑州》中:“使君高义驱古今,寥落三年坐剑州。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焉知李广未封侯”句的表面义为“怎么知道您像李广一样不能被封侯”,那么此句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是什么呢?一应弄明白“李广未封侯”的典故之义。李广,汉初抗匈奴名将,屡建战功,但终未封侯受赏,因而古语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之叹。二应联系上文语境来看,李剑州“高义驱古今”,“文翁能化俗”,高风亮节,功绩卓绝,但“三年寥落坐剑州”,既未被重用更未受封,因而作者对李剑州的不公待遇深感不平。但作者更主要的是从积极角度安慰、鼓舞李剑州,以李广喻李剑州功绩显赫,虽寥落暂处剑州,但以后会有锦绣前程。②联系作者所写事件的历史背景。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不是无病呻吟,也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有感而发,因而联系作者的处境及作品的背景,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诗的内容。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解题指导 篇4

关键词:诗词鉴赏,读懂,表述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要求考生全面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和审美情趣, 感知诗歌的形象, 品味其语言艺术, 领略其表达技巧, 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由于该考点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E级) , 能力层级高, 学生在解题时, 失分较多。笔者通过几年的高三教学总结出要想得高分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精“读”, 二是细“析”, 三是严“述”。

一、精“读”

“读”是从文本中获取大部分第一手材料 (感性材料) 的唯一途径。对诗歌而言, “读”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从读诗中获取的第一手材料是鉴赏诗歌的先决条件。精读诗歌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 把握感情基调, 了解作者, 了解诗歌的整体内容, 理解诗中的词句, 特别是抓住关键词, 揣度景物的蕴意, 是了解诗人处境, 体味诗人当时的心情、感受和把握隐藏在形象和画面深处的情感最有效的方法。

(2) 注意抒情、议论性文字, 它往往是体现作品主题, 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性文字。

(3) 抓风格和背景。“诗言志, 歌咏言”历来被我国诗人视为指导自己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一切优秀的诗歌作品, 都应该是时代的产物;一切优秀的诗人, 都应该用自己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丰富的社会和当时的时代精神, 这是“诗言志”的一个基本要求。鉴赏文学作品, 就是在作品所展现的世界里与作家进行交流。从一定意义上说, 也是读者借作家的眼光去看, 借作家的耳朵去听, 借作家的心灵去感受, 从而使自己获得阅历, 获得智慧, 获得情趣。因此, 在鉴赏文学作品时要顾及诗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 注意作品的风格流派和时代背景, 这才能较确切地思考作品的意旨, 评价作者的思想态度, 并可以进一步“深思义理”了。

(4) 体会诗的意境。意境是指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境界, 是作者思想感情和作品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鉴赏古诗, 正是要通过语言媒介, 去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 深入作品意境之中, 体会诗歌的意境美。鉴赏诗歌, 第一步就是要初步理解诗人是如何借助抒情客体来表现自己鲜明的个性色彩的, 表现自己的爱和恨、痛苦和欢乐、希望和追求的。

(5) 把握常见的典故。古人常在作品中用典故, 或鲜明强烈, 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古诗用典故能使语言精练, 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 又可收到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效果。

(6) 一定要充分地展开想象和联想。因为诗歌讲究含蓄美, 不直露, 总要留下一块空白, 让读者驰骋想象, 感受诗的内蕴力, 故评价时, 只有凭借诗中创设的意境展开想象, 才能充分理解诗歌的内容。这实际上要求我们搞清楚“写了些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写”的问题。

二、细“析”

仔细分析设计的问题, 揣摩命题意图, 弄清题意, 找准答题的切入点, 看题干限制, 弄清问什么, 力避先入为主, 答非所同。解题时要注意题目要求:问怎样描写的, 就要从正面与侧面、虚与实、动与静、时空顺序层次的安排、各种感觉的调动、意象的选择、修辞的使用等角度入手;让概括某方面特点, 只要简单的一两句;让赏析, 则要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让赏析思想内容, 就要大处着眼, 整体把握, 有观点有根据, 不要简单地翻译诗句;让谈艺术技巧, 就应从用了什么技巧, 这个技巧如何有利于内容的表达入手;让谈语言特色, 则要分析语言风格是含蓄蕴藉, 还是直白晓畅, 是典丽精工, 还是朴素自然等。

三、严“述”

读懂是一回事, 得分并且尽量得满分又是一回事, 从高考量比评分的角度看, 回答问题表述时应做到语言表达严密、精确, 要点全面, 条理清楚。

(1) 条理清晰要点全, 力避眉毛胡子一把抓。采用解证式:先从整体把握, 大处着眼, 一句话概括, 再围绕观点简要分析。若诗篇短小, 分析时可逐句分析;若篇幅较长, 可分联 (律诗) 、分片 (词) 或按内容分段进行赏析。这样做观点鲜明, 要点突出, 层次清晰, 容易给分。

高考古诗鉴赏解题思路 篇5

纵观2006年各省市古诗鉴赏高考试题,诗歌题材多样,考查的题型也是多样。研究试题的命题角度、测试意向、设计技巧,对我们的诗词教学和高考备考,应该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试从古诗鉴赏命题的角度来探索古诗鉴赏的解题技巧,进行初步分析归纳,力求使考生摸清古诗词鉴赏题的基本方法。

一、关注题目,揣摩题旨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题目犹窗户,认真审视可以了解作品的内容主旨,猜测到其思想感情,进而为进一步鉴赏打下基础。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

如2006年高考四川卷考查了周密的《夜归》:

夜深归客依筇行, 冷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鉴赏时,可抓住题目展开丰富联想。在这里“夜”指夜里,“归”就是回家。联系起来就可知道这首七言绝句诗描写的是主人公深夜归家的情景。从题目可引发读者广阔的思考空间,为什么会在深夜里回家,它从哪儿来,有同伴吗,他害怕吗,想了些什么等等。也可引起读者的联想和猜测:大约是一位出门已久的游子,在一个凄凉漆黑的夜晚,旅途一定会很艰难,很疲惫,他一定会十分思念家人,如妻儿老小,所以一定会归心似箭。这样一联想,就可使题目具体化,即把人物置于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心情下来思考。其实,这正是作者的行文思路。这些具体化的问题,稍加思考,我们便能更好地、更快地走进作者的思维空间和情感空间。

所以关注题目,有助于我们快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感情基调和作品思路。

二、了解作者,挖掘内涵

不知大家是否发现,历年高考的诗歌鉴赏中,都会附上作者的姓名。而从这些诗人的姓名中(除比较陌生的),我们能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诗人所选择的题材,所要表现的思想,所要抒发的情感,都是由他生活的时代背景、他的修养、他的学识、他的遭遇、他的思想,甚至是他的诗风所决定的。所以我们在平时应尽可能多地了解掌握一些名作家的生平、思想、诗风及他们的生活的时代背景,这样,我们在鉴赏作品时,我们就能充分地调动我们已有的知识积累,把诗歌作者所孕育的暗示功效充分地挖掘出来。

如2006年高考北京卷考查了陶渊明《移居》(其二):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善欺。

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陶渊明,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位作家。他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中学阶段我们学过他的作品《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诗作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辞官归田后,他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诗的语言纯朴自然,意境高远拔俗,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

了解作者的这些情况,再细读本诗,就不难解答试题了。答案如下: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三、捕捉意象,领会意境

意象,就是诗歌中倾注了诗人的思想与诗人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作者寄情山水、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因此,领会诗歌意境必须从把握诗歌的意象入手,并由此展开联想,进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及思想感情。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于是看到了某个意象,人们便会想到它要传达什么情感,表达什么主旨。

古诗中的一些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别诗中常用“柳”“月”“亭”等意象,抒愁写恨诗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表达思念的常用“雁” “红豆”等,表现志节的常用“竹”“梅”“菊”等。

在古诗鉴赏中,如能知晓那些惯用意象的寓意,就可据此推断诗意,从而找到解题钥匙。

如2006年高考湖北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水”是古典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它的含义比较广泛,如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比喻广阔、绵长、深重的愁绪;毛泽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中的水则是时光易逝的象征等等,这些意象广大中学生还是比较熟悉的。这里要考生对两首诗中出现的“水”的意象进行比较分析,抓住诗句,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上一首诗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这与李白的“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下一首借流尽年光的“宫前水”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沧桑变化的感慨。

四、善抓诗眼,把握情感

诗眼是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妙的字或精彩句,而这一字句往往就是全诗的传神之笔,所以命题者钟爱有加,由此切入设题,可检测对诗歌意境的感悟,情感的把握,语言的品味等,可谓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如2006年高考辽宁卷第二题考查了苏轼的《东坡》: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

鉴赏此诗,首先要注意注解,从中可知这首诗是作者贬官时写的,心情是压抑苦闷的。然后可以疏通文意:诗一开头便把东坡置于一片清景之中。僻冈幽坡,雨后月光皎洁,一派澄明的境界。市人为财利所驱,只能在炎日嚣尘中奔波,唯幽人才有雅事。后两句一个“莫嫌”,一个“自爱”,那种以险为乐、视险如夷的豪迈精神,通过对比都在“铿然”一词中表现了出来。因为“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五、分清题材,区别风格

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

从诗歌题材看,有咏物诗、边塞诗、送别诗、闺怨诗、怀古诗、羁旅怀乡诗、山水田园诗、即景叙事诗等。

山水田园诗主要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等。如2006年全国卷考查了黄庭坚的《题竹石牧牛》,如能弄清诗歌题材,鉴赏便轻而易举。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前四句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组成了一幅和谐、自然田园生活的画面。

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它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

如2006天津卷考到张籍的《凉州词(其一)》。边塞诗往往要写到边塞风光,诗一开始就写边塞荒凉萧瑟的气氛:边城暮雨雁飞低;次句“芦笋初生渐欲齐”写河边芦笋蓬勃生长;“无数铃声遥过碛”,这里的“铃声”即驼铃,是沙漠中的特有景象,写一列长长的骆驼队远远地走过,究竟通向哪里去呢?本应是运载到安西。言外之意是,现在的安西都护府辖境为吐蕃控制,丝绸之路早已闭塞阻隔,骆驼队再不能到达安西了。这首词用浓厚的色彩描绘西北边塞风光,它宛如一幅风景画,远近景的结构,层次分明,明暗的对比强烈。画面上的空间辽阔,沙漠广阔,中心展现着一列在缓缓行时的骆驼商队,诗的思想感情就通过这一骆驼队的行动方向,集中表现出来。

六、了解形式,赏析手法

诗歌往往是借助某些表达手段来表现的,我们就要去分析它们的特点,看它们表现出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说,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手法入手。

分析古典诗词的艺术手法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体会各种修辞手法和各种表现手法在诗中的妙用。

诗歌的艺术手法包括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夸张、互文、反复、双关、借代等。表现手法有比兴、烘托、象征、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鉴赏时要根据它们各自的特征和功能,理解并领会诗歌。

如2006年高考江西卷考查了杨万里的《三江小渡》,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去又来。

综观全诗,诗歌围绕着“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②准确判断诗歌的抒情方式。

诗歌的抒情方式有间接抒情、直接抒情等。

如2006年高考湖北卷第二题考查了韩琮的《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结合诗歌可知,韩琮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融情于景的特色。这不是直接抒情,而属于间接抒情。

除了上面所说的以外,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还有一些别的方法。例如,借助注释的说明,借助语言特色或艺术风格的分析等等。

总之,古诗词鉴赏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在把握其规律的同时,大量古诗词的背诵积累才是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根本。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相信,只要同学们对诗歌饶有兴趣,又了解一定的命题规律,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你将会事半功倍,你将会拥有制胜的利器。

古代诗词阅读鉴赏题的几种答题模式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图景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答题训练1

绝句二首(其一)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要用了这种手法。答题训练2:(2005年高考试题)

雨后池上(刘 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案:(1)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2)诗人使用了反衬的手法(步骤一)。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步骤二)。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训练3

怨(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参考答案:

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训练4(2003年高考试题)

过香积寺(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观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步骤一、二)。“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你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训练5(2002年全国高考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综上所述,绝大部分诗歌阅读鉴赏题目的回答,不外乎是一个“三部曲”,首先从所问出发回答“是什么”,这点必须明确,不能模棱两可;其次从缘由出发回答“为什么”,这里相当于议论文中的论据部分;最后从结果(即表达效果或思想感情)出发回答“怎么样”。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高考古诗鉴赏解题思路 篇6

一、领略全诗内容, 慎看“主旨”项

诗歌鉴赏中的内容, 对于考生来说并非熟悉, 因此, 不必拘泥逐字逐句理解, 只要能理解大意即可, 领略大意就应该把A、B、C、D四项全部看完, 有一些题项的分析, 能对你的思维起到指路作用。所谓慎看“主旨”, 就是要看四项中是否有凭空拔高, 无中生有, 随意曲解诗歌的主旨, 设下陷阱, 这样的题项具有很大的迷惑性。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A.第一名写丛丛秋菊围着房舍, 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 留连忘返的情况。

C.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 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

D.全诗用语平易, 没有刻意求工, 却做含意隽永, 富艺术感染力。

[分析]这道题A、B两项是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 一般的同学都不会选错, D项考表现手法, 这首诗内容浅显明白, 符合D项的说法, C项说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 这是没错的, 关键在后面的“突出渲染菊花的高洁气质”, 尽管很多诗句都借菊述志, 但这里所议论的, 不是对菊的偏爱, 而是因为它太独特了, “此花开尽更无花”从而引发了诗人的兴趣。因此C项的评价拔高了诗句, 不能一说到菊花, 就想到高洁气质, 所以从诗句的主旨方面去考虑, 就能轻而易举地知道答案。

二、善于捕捉信息, 对比阅读

高考试题中有时为了显示试题的“能力与创造性”, 会把两首题材有点相似、但内容表现手法有所不同的诗交织起来进行测试。做这类题, 应该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 确定答案。

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 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 一螺青黛镜中心。

A.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 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疑重, 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B.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 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相映成趣, 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C.雍诗中“碧”是湖色, “翠”是山色, 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 所以给人感觉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 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 舜的妃子, 死后代作湘水神, 遨游于洞庭之上。

[分析]阅读这首诗和A、B、C、D四项后, 首先可以知道, D项是对“水仙”的有关传说的说明, 作为高考的试题, 故意用一个传说来迷惑考生, 这是不可能的, 只不过是借这一项帮助考生了解这首诗。我们再看雍诗, 整首诗都没有一个“月”字, 也没有提到“月光”。即使“烟波不动影沉沉”这一句, 也只是写薄雾笼罩下湖水风平浪静的画面, 再从诗的标题“题君山”来窥探诗句, 所谓“影沉沉”也只是说薄雾暝暝, 湖中山影沉沉, 丝毫见不到什么月色。因此, 我们捕捉到这一信息便知道, A项所说“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显然是错误的。

上一篇:娱乐宝典时代下一篇:社会工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