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法律意识培养

2024-07-06

农民法律意识培养(精选十篇)

农民法律意识培养 篇1

一、农村经济发展下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

党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的概念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的发展, 农民的思维已经逐渐发生转变。农村社会所具有的封闭性和不流动性都被打破, 农民慢慢的接受新农村生活。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 需要农民充分重视市场经济对于建设新农村已经农村发展的作用。积极的吸收具有创新性的元素, 帮助农民接受现代化的思想理念和生活模式。

二、农民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法制工作的不断建设, 新农村也在不断的发展中, 这有利于农民提供法律意识。但是, 通过研究调查, 也发现了一些阻碍发展的具体问题。如在河南省兰考县台棚村, 文盲人数占14% 以上, 小学文化程度人数占37% 以上, 初中文化程度占8% 以上, 大中专文化程度仅占1. 5% 。

( 一) 农民对法律缺乏充分的认知

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 直接影响农民法律意识。现如今,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法制进程的快速发展, 农民逐渐对法律意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但是还有待加强。

( 二) 农民对法律缺乏精准的认识、判断

在河南省兰考县台棚村进行考察中, 人们对“法律和人情”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大约33% 的农民认为“法律高于情”, 这表明新农村的建设有助于思想观念的转变, 一些新的关键在农民的头脑中产生; 21% 的农村认为“人情高于法律”, 还有45% 左右的农民认为这需要看情况, 这表明农民逐渐摆脱了陈旧、传统的观念。

三、对农民法律意识进行培养

( 一) 加强农民对法的认知, 树立农民的法律意识

想要改变农民对法律的认识, 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就需要坚持开展法制工作。通过对河南省兰考县台棚村的调查分析, 在开展法制过程中, 仅仅局限于形式, 缺乏有效的内容, 所以要对现有的法制现状进行改变。首先, 需要站在农村整体发展的角度上, 对农民的法律意识进行提高, 初步构建法律在农村中的框架。

( 二)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借助市场经济培养农民的法律意识。市场经济是合理分配资源的一种方式, 基于此, 在增强农民法律意识的基础上, 需要建立和健全市场经济体系, 让市场经济成为农村发展的新模式, 也为推动农村法制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农民法律意识的加强与农村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大力推进以法治国、以发兴农的进程, 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农民法律意识,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科教兴农的具体表现形式。我国宪法中明确指出: 人人生而平等。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原则, 只能加快农村法制工作的建设, 让农民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做到宪法中所说的人人平等。否则, 农民不了解法、不懂法, 无法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那么实现农民法律地位平等也是空话。宪法给与公民权利的时候, 也赋予公民义务, 否则这也是空谈。农民法律意识淡薄, 使得农村经济秩序严重混乱, 直接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因此, 积极的开展普法教育工作, 不断的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 这项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

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分支来源于农村市场。《税法》将按照农民的个人所得进行征税。外出打工的人员需要按照个人总收入的百分比进行纳税。此外, 如果农民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 在从商的过程中遇到不合理的工商或者税务行为, 可以给你控告和投诉, 从而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五、结语

总之,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也有了一定的提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大力推进农村法制工作的建设, 农民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的加强。这不仅仅可以从制度上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 借助法律手段对农村的经济进行调整和规范, 并且有利于我国农村经济步入国际大舞台, 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才能保证农村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因此, 加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可以更快实现以法兴农的目标, 并且可以使得国家的收入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贾丽.刍议我国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及改善途径[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0 (02) .

农民法律意识培养 篇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党中央极其重视“三农”问题,这也是农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在不断的推进农村法制工作建设中,农民法律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这与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关联。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有利于我国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而言之,我国现阶段农民的法律意识是淡漠的,法律对于农民来说是新鲜事物也是比较陌生的事物。农民法律意识淡薄,不利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一、农村经济发展下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

党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的概念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的发展,农民的思维已经逐渐发生转变。农村社会所具有的封闭性和不流动性都被打破,农民慢慢的接受新农村生活。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农民充分重视市场经济对于建设新农村已经农村发展的作用。积极的吸收具有创新性的元素,帮助农民接受现代化的思想理念和生活模式。

二、农民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法制工作的不断建设,新农村也在不断的发展中,这有利于农民提供法律意识。但是,通过研究调查,也发现了一些阻碍发展的具体问题。如在河南省兰考县台棚村,文盲人数占14%以上,小学文化程度人数占37%以上,初中文化程度占8%以上,大中专文化程度仅占1.5%。

(一)农民对法律缺乏充分的认知

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农民法律意识。现如今,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法制进程的快速发展,农民逐渐对法律意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但是还有待加强。

(二)农民对法律缺乏精准的认识、判断

在河南省兰考县台棚村进行考察中,人们对“法律和人情”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大约33%的农民认为“法律高于情”,这表明新农村的建设有助于思想观念的转变,一些新的关键在农民的头脑中产生;21%的农村认为“人情高于法律”,还有45%左右的农民认为这需要看情况,这表明农民逐渐摆脱了陈旧、传统的观念。

三、对农民法律意识进行培养

(一)加强农民对法的认知,树立农民的法律意识

想要改变农民对法律的认识,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就需要坚持开展法制工作。通过对河南省兰考县台棚村的调查分析,在开展法制过程中,仅仅局限于形式,缺乏有效的内容,所以要对现有的法制现状进行改变。首先,需要站在农村整体发展的角度上,对农民的法律意识进行提高,初步构建法律在农村中的框架。

(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借助市场经济培养农民的法律意识。市场经济是合理分配资源的一种方式,基于此,在增强农民法律意识的基础上,需要建立和健全市场经济体系,让市场经济成为农村发展的新模式,也为推动农村法制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农民法律意识的加强与农村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大力推进以法治国、以发兴农的进程,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农民法律意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科教兴农的具体表现形式。我国宪法中明确指出:人人生而平等。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原则,只能加快农村法制工作的建设,让农民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做到宪法中所说的人人平等。否则,农民不了解法、不懂法,无法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实现农民法律地位平等也是空话。宪法给与公民权利的时候,也赋予公民义务,否则这也是空谈。农民法律意识淡薄,使得农村经济秩序严重混乱,直接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因此,积极的开展普法教育工作,不断的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这项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分支来源于农村市场。《税法》将按照农民的个人所得进行征税。外出打工的人员需要按照个人总收入的百分比进行纳税。此外,如果农民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在从商的过程中遇到不合理的工商或者税务行为,可以给你控告和投诉,从而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五、结语

总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也有了一定的提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力推进农村法制工作的建设,农民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的加强。这不仅仅可以从制度上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借助法律手段对农村的经济进行调整和规范,并且有利于我国农村经济步入国际大舞台,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才能保证农村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因此,加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可以更快实现以法兴农的目标,并且可以使得国家的收入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贾丽.刍议我国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及改善途径[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02).

浅谈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农民法律意识;现状;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D9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21-02

一、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我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偉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法律作为一种维权的重要知识力量,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所以在广大农民百姓中,加强法制宣传培养农民依法做事的观念、法律权利观念和义务观念,以及把法律作为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武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

自开展全民普法教育以来,农民的法律、权利意识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农民知道当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总体来看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还处于较低水平,农村法制宣传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对法律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学习积极性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农村普法宣传仍是法制教育的薄弱环节.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社会这样一个大的背景,法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同样需要这样的土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国家“五五”普法20多年的发展进程,在明确提出“法律进乡村”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于法律的了解还是有了一定的提高,更多的农民百姓认识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他们需要更多的法律化解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矛盾、纠纷,促使其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农民接受法制学习教育的机会总体来看还是比较少,农村法制宣传存在“死角”,农民日益增长的法制需求与落后的法制宣传教育还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矛盾。

(二)农民对法律的认识不到位,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意识浅薄。

大多数的农村村民不懂得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更多的人认为法律不是保障人民权利的实现,而在更多的限制人的行为的发生。在很多的村民自治选举中我们看到很多村民出售自己的选票,候选人用金钱“买选票”的事情屡屡发生。他们不知道这样滥用自己权利的后果是导致选举结果并不能达到真正实现村民自治的目的,而以损坏自己的利益告终,而这种权利、义务意识的浅薄最终不能达到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

(三)农民法律维权意识存在误区。觉得上法院“打官司”不是维权的手段,特别是涉及到“民告官”如土地征用赔偿等问题上更是望而却步。由此造成许多本可以通过法律诉讼、司法调解等法律途径解决的问题,演变成了信访问题。法律意识维权上的这一误区直接造成对政府的信赖往往胜过对法律的信赖,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信访的工作量以及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三、问题存在原因

(一)主观原因:

1.农民群众本身文化素质相对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村民对于法律知识的接受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农村村民特别是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而留守家中更多的是老人、妇女和小孩。而这样的一部分人往往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差,更甚者不识字的占据了绝大多数,他们不懂法律并且法律意识相当薄弱,所以这样的农村村民较少参与普法活动。正是由于他们法律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都比较低,对法律缺乏信任感,从而不会应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

2.镇、村虽然都成立了普法依法治理机构,但法制宣传作为一种“软指标”做与不做在短时期也没有明显的效果。在一些村干部中,他们本身的法律知识就相当的薄弱,更别说让其带头学法了。所以少数地方的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还仅仅停留在文件上、会议上和应付检查上。

(二)客观原因:

1.封建文化思想在农民百姓脑中已根深蒂固。由于人治思想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广大农民思想观念中,权大于法的思想难以根除。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农民对国家法律看到更多的是其强制性的一面,认为法律的主要职能是镇压,而相对忽略了法律同时还具有权利保护的一面。长期以来,就形成了政府的权利大于法律的思想认识。这种法律制度与封建文化思想之间的鸿沟,阻碍了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

2.法制宣传队伍力量薄弱

目前农村的普法工作主要依靠乡(镇)司法所进行。全国农村人口占据全国总人口的80%,如此庞大人口的法制宣传任务,仅仅让司法助理人员担负,普法职能存在严重不足。以我所在区司法局为例,全区设立司法所共9个,人员只有30余人;他们不仅要完成司法行政的事务性工作,同时也是法制宣传的主力军。所以基层普法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疲于应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法律维权意识的薄弱现象,影响农民百姓对法律的深入了解。

3.普法宣传的形式单一,内容缺乏针对性。

首先,农村普法的方法比较单一,大多时候还是采取横幅、标语、黑板报、宣传橱窗、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通过挂横幅、贴标语进行宣传,往往造成农民只知法律名称而不知其内容。至于分发的宣传资料,虽然内容详细,但是受不同程度的文化影响他们不一定能够理解。其次,内容缺乏针对性表现在,没有对不同地区的农民百姓所需的法律知识进行认真的分类。

四、对策研究

(一)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法律知识接受水平。

如前所述,文化素质低下是影响农民法律意识提高的重要因素。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增强农民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首先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而对于农村教育的投入,首当其冲站在最前面的应该是政府部门的支持。只有当一个地方农村的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才可能从根本上增强农民法律知识的接受水平。

(二)建立健全领导机制,推动农民法制宣传工作制度化。

首先,搭建以基层司法所为主体,乡镇相关职能部本齐抓共管的第一层普法平台。实现对辖区内农村村民的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协调,形成政府指导、基层司法所协调、各相关职能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实施的农民法制宣传新格局;其次,搭建村(居)两委干部为第二层普法平台,严格实行村(居)两委干部培训制度,以發挥基层村(居)干部的组织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服务农民群众的能力。“五五”普法期间,要努力实现在每个行政村“两委”干部中培养一名熟悉法律知识的兼职法制干部。再次,搭建当地优秀普法人员为第三层普法平台,以其最能接近农村村民这一显著特点,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以适应工作的新形式。逐步形成和完善层级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三)探讨符合农村和农民特点的普法形式

1.农村村民文化知识水平低下,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壮年农民向城市的大量拥进,留守家中的老人、小孩、妇女对事物特别是对于法律的接受更是受到很大的限制。由此,对于这样一批特殊的人群对于普法的形式应该有其特殊的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枯燥的法律教条对他们来说没有一点兴趣,他们更容易接受的是生动、直观的案例,特别是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他们会更加的感兴趣,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2.打破以前普法宣传的单一形式,有针对性进行法制宣传

在以往的法制宣传中多采取横幅、标语、黑板报、宣传橱窗、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这样的宣传方式一是不够形象生动,无法引起村民的兴趣;二是受文化素质的影响不一定能够看懂。首先,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如快板说唱这样一种几千年文化传承下的古老方式,生动明了的展现,相信农村村民中特别是老人更容易接受;又或者将法制宣传以画图的形式,制作成年历,这样的宣传资料特别具有适用性的同时也达到宣传的目的;再者,将法制宣传的内容以小品、歌舞的形式展现,显得更加的直观、生动。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依法治国作为主题,在本世纪的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而农民法律素质的提高它不仅是衡量农民素质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衡量农民是否拿起法律武器维权保障自己权益,从而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所以,必须从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入手,把农民法律意识教育作为一个中心工作来抓,切实加强农村经济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更好的建设法治社会。

五、总结:

浅析农民法律意识 篇4

一、现阶段农民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

(一) 法律主体意识不强

在传统思想的支配下, 农民往往认为法律只是惩罚犯罪的一个工具, 只要自己不去触犯法律, 就不会和法律有任何的交集。他们忽视了法律给予他们保障自己权利的功能。在他们自己的基本权益受到侵犯时, 不知道主动用法律去保护自己, 即使知道他们也不主张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农民向法律寻求帮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缺失, 这就造成了主体意识不强。

(二) 轻法意识普遍存在

在我国农村, 法律不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政府在农民心中才具有较高的地位, 他们对政府有着强烈的依赖感。他们具有和政府干部近距离、长时间接触的便利条件。在他们看来, 政府在解决问题上要比法院更为方便、实际。在农民看来, 政策要比法律具有更实际的作用。人们只知道服从政府的领导, 习惯了依赖政府, 却不知道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人们不了解也不愿意了解法律。这是一种严重轻视法律的表现, 也使得对法律产生了一定的怀疑和曲解, 弱化了法律意识。

(三) 法律信任出现危机

在我国农村, 农民对法律不感兴趣, 尤其是对执法、司法过程持怀疑态度。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在农村社会中长期存在。执法、司法人员的腐败现象, 使得很多执法问题得不到解决, 这严重损害了法律在农民心中的公正威严形象。农民对法律的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 更罔论信仰。

(四) 法律维权意识淡薄

农民受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 对法律的了解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绝对性, 他们的义务观念浓厚, 看到更多的是法律的强制性、惩罚性, 从而使他们对法律的主要职能仅仅理解为镇压犯罪的工具, 产生对法律的狭隘认识, 导致维权意识薄弱。

二、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对策

(一) 塑造文化底蕴

要打破中国传统的人治观念思想的无形障碍, 就应该摒弃权力大于法的思想, 在做出每个民事行为决定的时候都要考虑其合法性, 不能用权力摆脱法律的束缚。弘扬法治精神, 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承认法律的最高权威。吸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遗产, 从“德主刑辅”到“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法律与道德都很重要, 既不能重法律而轻道德, 也不能重道德而轻法律, 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 促进良好的法律氛围的形成。

(二) 健全法律体系

从目前来看, 农村法律体系不健全, 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 建立严格而科学的法律监督机制, 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 要建立健全农村民主机制, 让农民有说话的平台, 让农民自己来审视法律运行的情况。要改善农村执法、司法状况。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真正激发农民对法律的系统学习和理解, 才能真正从内心信仰法律。

(三) 打造物质基础

落后的生产力抵制了现代法律意识的发展, 对法律意识的提升形成了巨大的障碍, 所以要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必要条件就是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只有生产力提高了, 经济才能发展, 法律意识才会得以提高。总之, 通过提高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实施资源有效配置, 使农村经济在整体上有显著提高。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为农民法律意识的提升积累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是农民法律意识培育的良好的内在动力。

(四) 营造社会环境

加大普法力度, 深入开展普法宣教活动是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必要条件。加强普法宣传的组织和领导, 强化普法机构的功能与职责建设。增强对农村干部的法律培训, 将法律宣传与基层民主建设相结合, 法律宣传要使社会成员自觉接纳、认同、内化、服从法律规范, 认同法律秩序的神圣性。使广大农民群众能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利用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利用他们对法律的掌控来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这样才能得到农民对法律的信任和认可。

(五) 重视农村教育事业

农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篇5

[摘要]: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的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法律现实的组成因素。它包括人们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本质及作用的理论观点,对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要求及态度,对现行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评价及解释,也包括人们对法律及法律制度的认识、愿望和情绪等。生活中人们所说的“法律观念”、“法制观念”等与法律意识近义。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正确的守法和执法的思想保证,普法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普遍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关键词]:法律意识农民依法治国法制建设

[正文]: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的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法律现实的组成因素。它包括人们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本质及作用的理论观点,对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要求及态度,对现行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评价和解释,也包括人们对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认识、愿望和情绪等。生活中人们通常所说的“法律观念”、“法制观念”等与法律意识近义。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正确的守法和执法的思想保证,普法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普遍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对于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状加以分析,将有助于从我国法律意识现状出发,有针对性地搞好普法教育活动。公民的法律意识是作为独立主体的社会成员在生活工作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心态、观念、知识和思想体系的总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全社会范围内展开了普及法律常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与过去相比,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群众掌握了一些法律知识,对如何依法保护自身权益有了一定的了解,开始有了依法办事,依法治理的觉悟,人们的法制观念初步形成。但是,这些成绩与现代法治国家的要求依然有相当大的差距,公民的法律意识依然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当前本土的农民法律意识,还需要认真地分析和总结。

当代中国,依然是有着九亿农民的比较典型的农业国家,塑造当代中国的现代法律意识,推进其现代化进程,是社会主义事业,特别是实现依法治国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和访谈记录分析,农民的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一、许多公民对法律的权威性认识不够,对法律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令人惊叹。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第二题“宪法是我国的什么法律”时,五十名调查者中,只有12人认为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占受调查人数的24%,有66%的人认为宪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在回答第三题“我国现行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哪一年通过的”时,只有38%的人选择1982年。

二、公民的权利意识淡漠,在回答第十题“你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义务”时,被调查者中只有44%的人大体了解自己享有的权利和所应履行的义务,以此来确定自己的行为;剩下56%的被调查者甚至都不了解自身的权利与义务,完全只是单纯的以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相对于道德规范而言,公众对法律的运用并不普遍。调查数据显示:有高达68%的被调查者很少注重通过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在自身权益遭到侵害时只有52%的被调查者愿意请律师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解决,剩下48%的被调

查者首先想到的是找关系解决或是听天由命。许多人把上访看成是最重要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愿意通过频频上访、越级上访的方式解决问题。

四、公众对法制建设环境评价较差,对执法机关缺乏信任。执法机关的执法不严和部分领导干部的不守法行为,以及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干预司法行为,使得法律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第十一题“你认为法律能否维护你的切身利益”时,有高达46%的受调查者对法律没有足够的信心,认为法律越来越成为钱权的代表。

从整体上看,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状况并不乐观。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因素:市场经济是法治形成的基础。法治往往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产

生而形成,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市场经济欠发达的状况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成为影响农民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决定性因素。

(二)社会历史环境因素。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起步晚,法制体系设计本身

存在一些缺陷。致使一些群众对法律的公平正义产生怀疑;我国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尤其在农村,文盲比重较大,农民对法律出现“说不清”情况比较普遍。

(三)思想意识因素。“贵贱有等、长幼有序”的儒家正统思想至今还对人们的法制观念产生深刻影响,人们习惯于“德主刑辅”,把诉讼看作不光彩的事情或是不得已而为之;加上官本位思想和“人治”思想的影响,地方政府、部分领导干部和宗教界人士的干预司法行为,以及执法人员的暴力执法,使得人们对“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缺乏足够的依赖。

培养和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是时代的呼唤和历史的责任,也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结合调研,我认为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大力优化法律意识形成与发展的环境。要大力发展本地区的市场经济,因

为现代法律意识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要大力推进政治体制的民主化、政治活动程序和政治观念的科学化。因为法制是民主的法制,法律意识是在民主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的。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为法律意识的完善和提高也有赖于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完善发展。

二、深化普法教育,内容和形式并重。在内容上,要大力宣传群众希望了解的法律法规,还要宣传群众掌握不足而又必须了解的法律内容,尤其是刑法、民法、诉讼法等方面的知识,并和宗教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深化人民群众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在形式上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为主,开展面对面的交流、互动。

三、抓住普法工作的重点和关键。一是要重视领导干部及其他公务员法律素质的提高。二是要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和农民的普法教育。法制教育应从小抓起,让青少年初步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树立基本的法律意识。当前,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相当薄弱,但涉法投诉纠纷却不少,农村普法工作任务艰巨。

四、强化对法律执行的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强化对法律执行的监督就是要充分重视人民群众主人翁的地位,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赋予群众更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相关部门要制定严格的责任制度,对执法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违法乱纪行为要给予严肃查处,保证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保障司法的公正和公平。

农民法律知识的欠缺是导致农民法律意识水平低下的首要原因,正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所以农民才会对法律有许多不解和迷惑。也导致了他们不信法,不用法。如此一来便形成很严重的恶性循环:由于不懂法而不用法,越不用法则更加导致农民不去学法,不去了解法。要在农村全面实行法治,必须将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法律精神的建立,作为农村法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专业班级

农民法律意识培养 篇6

一、当前我国农民法律意识存在的主要障碍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人们对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它包括人们对法的本质和作用的看法, 对现行法规的理解、要求和态度, 对社会成员的法律权利和义务观念以及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 需要每个人具备法律意识, 依法办事, 以保障社会健康、稳定地发展。中国的人口大多数是农民, 农民法律知识的缺失, 法律意识的淡薄正成为我国当代法制化进程中的最大障碍。调查显示, 当前, 我国农民法律意识主要存在以下障碍:

(一) 对法律及其作用认识不深刻。农民对法律的认识程度不够, 法律知识欠缺。据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显示, 农民对我国已经颁布的法律和法规的认识只有5%左右, 对法律的作用评价也很模糊, 对“人情大于法律”观点持肯定态度的占到20.63%。在对湖南省岳阳县公田镇全福村进行有关“转型时期农民法律意识”的问卷调查中, 有一个问题问及“抓到小偷怎么办”, 35.71%的村民选择“把东西要回来, 再审问他有没有偷其他的东西”;21.43%的人选择“先打一顿, 然后再送公安局”;有23.21%的村民选择“其他”, 这其中的50%选择“报案直接送公安局”。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在农村, 人们更趋向于用约定俗成的乡规民约来规制生活, 传统的道德准则便是村民心目中的“法律”。

(二) “以罚代法”, 对法律具有畏惧心理。我国传统法律文化最鲜明的特色就是“法律的刑罚化”, 导致了农民对法律的狭隘认识, 比如, 仍有一些老百姓把“被告”视为“罪犯”的同义语, 对于国家倡导法治, 老百姓想到的不是通过法治实现权利, 而是想到“严打”, 要“从重、从快、从严”。人们往往认为许多法律的功能仅仅具体表现为对违法者的法律制裁, 分不清刑法、民法、行政法等的不同, 更不了解法律在日常生产、生活领域中的制约作用, 遇到问题不懂得寻求法律的帮助和保护。

(三) 认为法律就是义务。法律就是义务, 就是“禁止”、“不许做”的思想在农民中普遍存在。农民对法律保护权利的一面认识不深刻, 义务意识愈加浓厚, 权利意识愈加淡薄, 对法律从内心里更加难以接受。法治社会不仅需要人们守法, 而且应该从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发展到主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这点在农村尤为缺乏。

(四) 无诉意识。“息事宁人”的思想已经成为我国广大农民的生活格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退一步海阔天空”。大约21%的农民根本没有上诉意识, 缺乏求助法律救济的主动性。即使是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他们也会采取“和为贵, 忍为上”的方式处理, 宁可委曲求全, 也不愿走向法庭, 更不会主动寻求法律的保护。

(五) 以政策代替法律。在农村, 农民遇到棘手的问题, 首先想到的是依靠政府, 政府该为民做主, 而政府的指挥棒就是政策。诚然, 政策具有比法律更优越的灵活性和时效性, 在农村社会中起着动态的、明朗的规范和控制作用, 而法律则起着静态的、潜在的作用。因此, 农民更关心政策的变化和可能给自己带来的利弊, 而对法律往往持一种默然视之的态度。

二、制约农民法律意识提高的因素分析

(一) 思想文化因素。

1.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传统文化弱化了农民的法律意识。

在整个封建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对整个社会有深远的影响, 因为“在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内, 传统都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 儒家文化沉积的种种思想已深入到农民的骨髓、内心, 使他们对现代法律有一种天然的排斥。

(1) 等级伦理下的服从意识。

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最直接、最易见的影响就是其所强调的等级伦理观念。“三纲五常”则是维护这种等级观念的尺度与行为标准。在这种尺度和标准中更多的只是绝对的权力与绝对的服从, 并且服从的仍是等级制度观念中的行为规则甚至于思维规则。这种服从意识的影响, 使得农民个体权利意识丧失, 只是听从于长辈或上级的命令与指示。人们在行为选择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上级的意志, 而并非是法律。

(2) 宗法伦理下的家族意识。

以父权、族权为宗族的权力核心, 以血缘关系作为联结宗族社会的纽带, 以忠、孝为核心内容的宗法伦理是儒家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这种意识的影响, 大多数社会关系的形成都以家庭为中心, 进而扩展和延伸。当人们面对法律与血缘的冲突时, 往往是顾全血缘关系, 顾全社会秩序的和谐而损害法律尊严。

(3) 和合伦理下的消极意识。

儒家历来倡导天人合一, 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但是, 这种“和为贵”的思想在农村社会中转化为了“忍为尚”。在农村, 邻里关系被看作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关系, “远亲不如近邻, 近邻不如对门”的谚语体现了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当邻里关系被破坏, 大部分村民则由“和为贵”变为“忍为尚”, 希望对方以道德的约束力和乡土规范约束自己取得统一。从而整体对法律产生了消极的意识。

2.传统的农耕文化束缚了农民法律意识。

小农经济是我国农村社会的典型特征。农民以土地为命脉, 土地是农民的唯一资本, 农民、土地、农业连在一起, 不可分割, 再加上农业生产的长周期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整个农村社会基本上是以土地为中心而流转, 农民终身以耕种为业, 他们不会轻易离开祖祖辈辈耕种的土地。在这种相对封闭和保守的环境中, 便形成了他们所熟知的各种内部规则。即使在一些国家权力难以达到的乡土社会, 那里也可能秩序井然, 有约定俗成的习惯和规则, 人们对这种习惯和规则有较强的依赖感。认为法律和政策对他们是多余的、不必要的。

(二) 农民利益诉求方面的因素。

农村司法资源严重不足, 办案经费缺乏。基层政府依然沿用家长式的方法管理一方水土, 广大农民看到权力对法律的控制, 担心法律不能保护自己的权利, 不敢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即使通过法律解决, 他们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拉关系、走后门, 寻求权力的帮助。这样使农民对法律产生了曲解与规避, 弱化了法律意识。

三、提升农民法律意识的路径选择

(一) 完善农村法律制度体系建设。

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前提是完善法律法规, 使农村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在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的实践中, 要加强各种涉农方面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 基本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法律要想获得农民的认可、接受和遵守, 必须代表农民的利益并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以农民地位和权利作为农村法制的价值取向, 意味着对农民主体地位的确认和自主性的肯定, 有助于农民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观念的培养, 进而可以强化农民的法律信仰。当前, 在农民畏法、厌讼比较普遍的情况下, 增强国家立法的亲和力, 是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当务之急。在立法程序上要贯彻群众路线, 让立法真正反映出农民的诉求。在立法技术上, 必须考虑我国农村地区薄弱的法治传统, 注意国家法是否与农民的习惯心理和行为定势相吻合。应尽快制订农民工权益保障、农村社会保障、农业发展规划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要加强村规民约的建设力度, 加强对农村管理的法制建设, 特别是县、乡 (镇) 对农村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二) 提高执法者素质, 完善执法监督机制。

农民对法律的认知、观念和情感最直接地来自于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的具体行为。《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 就农村而言, 只有改善目前农村执法状况, 维护法律尊严, 保障社会主义法律在农村的统一、正确实施, 才能在农民心中树立起良好的法律形象, 为新农村建设注入强有力的法治力量。因此, 应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增强其依法行政能力。一要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法治观念, 提高其法律素质。二要加大业务培训力度, 尤其是加强法律知识的培训, 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 把考核干部法律知识水平作为考察农村基层干部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准。三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行政执法队伍。

(三)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提高农民素质。

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素养是培养农民法律意识的基础。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的程度只有七年, 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约占一半, 农民受教育程度的不足严重影响其民主观念、法律意识的形成, 而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就要依靠教育。不断加强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 “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切实抓好农村的基础教育, 特别要认真搞好偏远地区的“普九”的规划和实施工作。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技术培训教育, 一定要结合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 寓教育于农民的致富之中。

(四) 在乡镇范围内成立法律服务中介机构。

建立健全农村法律中介服务机构是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必要环节。充分发挥律师、公证、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顾问的作用, 主动了解农民对法律的需求, 及时为农民提供法律咨询, 实施法律援助, 帮助农民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 维护权益。特别是在有关土地承包、制假售假行为、政府部门滥用行政权力、乱收费、乱摊派等涉及农民切身利益方面的法律咨询、服务和援助, 能够让农民真正体会到法律的作用和功能, 让他们从内心接纳法律、依赖法律, 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牢固的法律意识。如果不设立法律服务机构, 农民虽然通过国家的普法活动可以掌握一些法律的常识, 但在实际运用法律的时候却不知如何着手, 而法律程序的繁琐更是让人们常常无法理清头绪, 这是当前农村难以建构起有力的法律秩序的重要原因之一。法律服务机构可以给农民讲解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政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并援助农民利用法律武器来抵制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各种不法行为。这样就能让农民通过身边事例认识到法律的精神、法律的程序和法律的效力, 使他们能够通过法律预见到自己的行为结果、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结果, 从而提升农民对法律的信仰, 提高并巩固他们的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王欣堂.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构建和谐农村的战略选择[J].长江大学学报, 2007, 2

[2].郑金山.浅析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4

[3].王刚.论农民法律意识现代化之对策[J].宿州学院学报, 2008, 1

[4].刘中祥.培养新型农民的法律素质[J].南方论刊, 2009, 4

浅谈我国农民工法律意识的现状 篇7

农民工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起着中间力量的作用, 他们的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成效。但日前, 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普遍都比较薄弱, 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思想闭塞、观念落后、自身素质不高, 是经济和社会双重因素造就的一个弱势群体。本文将从做好法律宣传、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知识水平、树立农民工对法律的正确态度、增强农民工的权利意识等几个方面对农民工的法律意识现状作一个分析, 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调查情况

笔者在调查中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问相结合的办法, 发放了2000多份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1867份。在调查的地域上选择了多个城市, 涉及建筑、餐饮、制造等一些农民工较集中的行业[1], 问卷调查都采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 在问题涉及方面也尽量列举农民工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保证了问卷的有效以及可行性, 并对调查的结果做出如下分析。

(一) 农民工对法律知识掌握情况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78.4%的农民工了解到的法律数量在1-4之间, 13.1%的农民工了解的法律数量在6-10之间, 只有2.3%7的农民工了解的法律数量在10个以上, 其中还有6.13%的农民工对法律一无所知。从这些调查结果来看, 农民工的法律知识还是比较匮乏的, 虽然不少农民工对法律知识有所了解, 但大部分的农民工还是不怎么了解或者只停留在一个比较浅显的层面上。

(二) 对获取法律知识渠道的调查

知识的学习主要包括被动和主动学习两种方式, 经过调查发现, 主动学习法律知识的农民工不到百分之十, 76.4%的农民工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来获取法律知识。还有一些农民工通过“听别人说”来获取法律知识, 从这些都可以看出农民工们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是比较狭窄的。

(三) 对权利和义务的了解情况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 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它是确定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农民工对于签订劳动合同的意识不高, 只有7.4%的农民工认为必须得签, 大部分农民工觉得签不签无所谓, 还有15.9%的农民工根本不知道要签合同[2]。调查结果显示, 农民工的权利义务意识薄弱, 对法律的信仰度较低。

(四) 不同学历农民工法律素质比较

在调查的农民工当中普遍都是高中及以下学历, 大学学历的很少, 所以主要对小学、初中、高中学历的农民工进行统计分析, 在调查的2000多分问卷中, 学历越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越多, 但还是普遍缺乏法律行为, 缺乏依法维护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行为。

三、培养和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的途径

(一) 拓宽农民工学法的渠道

现在社会中大部分的农民工都用上了手机, 在2011年4月21日进行, 由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公布的《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 在2010年使用手机阅读电子出版物或者浏览网页的人群中, 52%是农民。因此, 我们在对农民工进行法制宣传的时候除了采用惯用的报纸、电视以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手机。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可以组织一些法律宣传人员把那些与农民工有关的法律知识编成通俗易懂的顺口溜, 还可以利用板报把一些与农民工有关的典型小案例采用漫画的形式进行传播。在选择案例的基础上要注意案例的典型性和生动性, 放在板报的醒目位置中, 从而引起农民工的注意。

(二) 培养农民工的权利意识

处于现代社会中的农民工与以前的农民工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 农民工们受到了公平意识、竞争意识等现代价值观念的熏陶。想要农民工的利益得到充分的体现,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他们了解自己所享有的权利。法律意识的权利与义务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现在意义上的遵纪守法, 并不仅仅是遵守法律义务, 同时也意味着权利的合法享用。如果农民工对自己的权利义务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对自己享有什么权利都不明白, 那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无从谈起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就是让农民工树立一个良好的法律意识, 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权利[3]。

(三) 提高农民工文化素质

在上面的问卷调查分析中我们看到农民工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 农民工法律素养的高低与他们的文化水平成正比关系, 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水平较高的农民工往往文化水平也比较高, 反之, 则越低。因此, 培养和提高农民工整体的法律意识, 就需要从提高农民工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入手。提高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又与他们的职业素养息息相关, 技能掌握的越好, 专业知识了解的越多, 他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就更高。要结合农民工各自的特点和现状, 有针对的开展各项工作, 扩展农民工受教育的形式, 从而不断提高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素养。

四、结语

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是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和运用法律的基本技能和能力的高度统一的综合体现[4]。由于农民工法律意识本身的特征, 加上农民工法律意识的现状, 给农民工法律意识的培养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也只有尽快地提高我国农民工的法律素质, 加上社会和国家共同的支持, 才能保证我们农民工的权利和义务;才能以积极的姿态应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全面推进我过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丽英, 李艳婷.农民工法律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J].经济论坛, 2012 (504) .

[2]陈咏梅.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问题研究[J].天中学刊, 2011 (25) .

[3]马昊, 都沙, 令狐昌芹.当前我国农民工法律素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11 (14) .

农民法律意识培养 篇8

1.1 性别分布

调查中男性15人, 女性15人。在调查“您了解我国有关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吗”这一问题, 在被调查的30人中有8名男性选择“了解一些”, 而选择这项的女性共有6人。选择“一点都不了解”的男性有7人, 选择该项的女性有9人。选择“很了解”的为0人。可以看出, 男性的法律意识水平要高于女性, 这可能是因为中国是一个男权主导的社会, 很多成年男性比女性在工作上的地位高, 成就大, 而女性的社会地位较低, 所以在法律认知上与男性有所差距。

1.2 年龄分布

调查中18岁以下的人数是3人, 占总体10%;19-23岁年龄段的人数是13, 占总体43%;24-33岁年龄段的人数是14, 占总体47%;调查显示, 不同年龄段的农民工法律意识水平差异很大, 24岁及以上农民工法律意识水平明显高于18岁以下农民工法律意识水平。24-33岁年龄段公众的环境法律意识水平比19-23岁的公民环境法律意识水平要高。

1.3 民族分布

调查中汉族15人, 占总体调查人数50%;回族11人, 占总体调查人数37%;蒙古族3人, 占总体调查人数10%;满族1人, 占总体调查人数3%。通过数据可以看出, 回族和汉族的环境法律意识水平要比其他少数民族的环境法律意识水平高。

1.4 文化程度分布

调查中, 小学学历的有1人, 占总体3%;初中学历的有8人, 占总体27%;高中 (含中专、中技) 学历的有14人, 占总体47%;大专学历的有3人, 占总体10%;其他学历的有3人, 占总体10%。调查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越高, 法律意识水平越高, 与受教育程度影响模式相符。所以, 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程度, 将成为其提高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条件。

1.5 收入分布

样本中收入1001-1500元的5人, 占总体调查人数17%;收入1501-2500元的9人, 占总体调查人数30%;收入2501-5000元的14人, 占总体调查人数48%;收入5001以上的1人, 占总体调查人数3%。在调查“您了解我国有关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吗”这一问题, 5名收入1001-1500元选择“了解一些”的有1人, 9名收入1501-2500元选择这项的有3人, 14名收入2501-5000元选择这项的有9人, 1名收入5001以上选择这两项的有1人。选择“一点都不了解”的, 5名收入1001-1500元选择“了解一些”的有4人, 9名收入1501-2500元选择这项的有6人, 14名收入2501-5000元选择这项的有5人, 1名收入5001以上选择这两项的有0人。通过数据可以看出, 收入在2501-5000元的公众其环境法律意识要高于收入2500元以下的公众。收入差别影响农民工法律意识。

1.6 职业背景分析

本次调查中, 从事房地建筑工的人员为5人, 占调查总数的17%;制造业、加工业工人为4人, 占13%;厨师3人, 占10%;服务员为1人, 占3%;终点工或保姆为14人, 占47%;其他为3人, 占10%。在调查“您了解我国有关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吗”这一问题, 5位从事房地建筑工选择“了解一些”的有2人, 占40%;4位制造业、加工业工人选择这项的有3人, 占75%;3位厨师选择这项的有1人, 占33%;1位服务员选择这项的有0人;14位终点工或保姆选择这项的有6人, 占43%;3位其他选择这两项的有2人, 占67%。通过分析数据可以看出, 不同的职业类型的人们的环境法律意识水平也有所差别:制造业、加工业工人法律意识水平最高, 这由于他们进入工厂相对正规, 大多数签订劳动合同, 所以他们法律意识比较高。而钟点工、保姆、服务员和厨师大多和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 这些群体法律意识较低。

1.7 外出务工时间分布

调查中外出务工时间1年的人数是5人, 占总体17%;2-5年的人数是20, 占总体67%;5年以上的人数是5, 占总体17%;在调查“您了解我国有关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吗”这一问题, 外出务工时间1年的选择“一点都不了解”的有5人, 而外出务工时间2-5年选择这项的有9人, 5年以上选择这项的有2人。选择“了解一些”的, 1年的有0人, 2-5年有11人, 5年以上有3人。调查显示, 外出务工时间的长短对农民工法律意识水平影响很大, 外出务工时间2-5年法律意识水平最高, 外出务工时间5年以上要比1年法律意识水平高。

2 宁夏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现状分析

法律意识是现代法理学和法律社会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中关于法律意识是这样记载的:“人们对于法 (特别是现行法) 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态度的总称, 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学说, 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 人们的法律动机 (法律要求) , 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法律感) , 对法、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 (法律知识) 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它关注的乃是现实社会主体关于法和法律的知识、情感、意志、态度、意识形态等各种法律心理活动、认知活动、情感体验和其成果的性质、状况及其社会意义和法律价值功能。

2.1 宁夏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

2.1.1 法律知识的来源

公众对环境知识来源的选择率, 由高到低依次为电视66.7%、互联网63.3%、听别人说23.3%、报刊杂志和学校教育为3.3%。这一结果显示, 电视和网络是新生代农民工获取法律知识的首选渠道, 遗憾的是, 学校教育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2.1.2 您知道我国都制定了哪些法律、法规

调查也表明, 新生代农民工对我国法律、法规还不够了解。了解婚姻法和劳动合同法高于宪法和刑法。调查显示, 只有不到1/2的被调查者回答知道劳动合同法, 而超过1/3的人回答知道婚姻法, 所有调查者中只有1人了解刑法, 1/5的人回答知道宪法。因此, 新生代农民工对我国法律、法规的了解仍需提高。

2.2 宁夏新生代农民工与法律意识相关的行为取向

2.2.1 你是如何找到工作的

调查新生代农民工是如何找到工作的, 被调查者首选亲戚朋友介绍, 其次是人才市场, 最后自己找的。可见, 相当多数的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以群体或社会关系为主要找工作的方式。这表明, 作为一个西部欠发达地区, 宁夏新生代农民工的乡土意识比较浓厚。

2.2.2 您是否和雇主签订劳动合同

本次调查中, 设定了以下问题来了解宁夏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您是否和雇主签订劳动合同?”。调查结果表明, 宁夏新生代农民工有56.7%公众选择“没有和雇主签订劳动合同”, 这说明宁夏新生代农民工情愿为获得工作, 放弃自己的法律权益, 反映了宁夏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的单薄和劳动合同法在显示中没有完全的实施。

2.2.3 您在加班是否有加班工资

本次调查中, “您在加班是否有加班工资”, 结果宁夏农民工有46.7%选择雇主几乎没有给过加班工资, 有43.3%宁夏农民工选择雇主偶尔给过加班工资, 只有10%宁夏农民工选择雇主经常给加班工资。可见, 近一半的宁夏农民工没有享受到加班工资。这表明, 作为一个西部欠发达地区, 宁夏农民工的劳动保护还需要加强。

2.2.4 您是否认为老板给不给钱, 或者什么时候给钱, 是老板的事, 自己拿他没办法

在调查中, 当问到老板不给钱, 或者什么时候给钱, 是老板的事, 自己拿他也没有办法, 50%的农民工赞同。公众对损害自己权益行为的态度可以看出, 公众法律意识的程度很低, 不能依法积极和有效地抵制破坏自己权益的行为, 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

2.2.5 如果您的雇主有意拖欠您和您工友半年的工资, 您的首选做法是

宁夏新生代农民工对“找熟人协调”的选择率高达46.7%, 而对于向法院起诉的选择率则低至6.7%, 甚至远远低于对“找老板协调”的选择率。这一现象反映出公众在法律保护问题上对社会关系的依赖和对法律的强烈排斥。

2.2.6 您认为要解决宁夏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问题, 最主要应该依靠

通观世界各国政府在实施法律中都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在多数国家中, 公众的参与和媒体宣传压力对政府制定政策和法规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那么, 宁夏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在法律保护中的作用是怎样认识的呢?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宁夏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要解决法律意识问题主要依靠媒体宣传和政府。这反映出, 宁夏新生代农民工形成了对媒体宣传和政府的高度依赖性, 对自己在法律保护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参考文献

[1]李步云, 刘士平.论法与法律意识.法学研究2003, 4.

[2]赵惊涛.论生态法律意识.社会科学战线, 2003, 6.

[3]刘雪屏.试论法律意识的影响因素和价值.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3.

农民法律意识培养 篇9

一、概念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 (特别是现行法) 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法律意识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 对法的制定实施是非常重要。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法律学说, 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 人们的法律动机 (法律要求) , 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 (法律感) , 对法、法律制度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 (法律知识) , 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

二、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农民的权利认识增强, 但存在偏差

在我国, 经过多年的法治宣传和普法教育, 农民法律意识逐步增强, 但依然存在偏差。例如,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看待“嫁出去的女儿, 泼出去的水, 嫁出的女儿不能继承财产”这一问题, 大多数的村民认为“有道理”, 甚至是“合法”的, 可以充分表明重男轻女等封建观念在农村依然具有较大影响, 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没有充分认识和理解《继承法》有关男女平等享有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最终导致对这一行为的判断模糊甚至错误。

2、重“人治”的传统形成的清官意识

在我国, 农民对于法律没有信赖的思想基础, 因此对法律几乎是陌生。中国法律的发展不像西方国家通过宗教将法律神化, 借助宗教在人们心中树立牢固的法律信仰, 法律的产生和形成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实践性, 而中国的法律从来未有经过这个阶段。另外,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 以王权为核心, 以宗法观念、清官思想、平均主义为补充, 在封建社会, 皇权、君权处于权利体系的最高位置, 最终导致法律从产生到适用自始至终受到人的因素影响。

历史上诸如海瑞、包青天等清官的传奇故事在广大农村被传为美谈, 充分表达了百姓对于不畏强权、主持正义干部官员的美好期盼和向往。但农民不是通过法律制度来维权的思想, 而是将保护自己权利的希望寄托到他人身上, 这种行为实质上是对法律制度的否定。目前, 农村社会中“清官”思想的主要表现是“上访”或找村干部解决问题, 表明农民对法律的不信任, 农民对法律的否定和排斥从根本上阻碍了农民法律知识的获得, 制约着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

3、“重刑轻民”思想根深蒂固

作为古代中国法律中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 “重刑轻民”思想在中国法制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确切地说, 古代中国的法律文化, 是以刑法为核心发展起来的。中国封建社会法律体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刑为本, 诸法合体, 民刑不分”。刑罚是法治概念的核心, 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鲜明的特色。在丰富而又悠久的中国古代法律史领域, 自战国之时的《法经》, 到中华法系的最后一部封建法典《大清律例》, 无不采用以刑法为主诸法合体的编纂体例。刑事规范一直都是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庞大的刑事规范体系促使刑法成为了具有代替现代宪法作用的法典。第一部成文法典《法经》, 其主旨就是为了惩治犯罪, 基本上没有民事规范的规定。久而久之, 人们就会将法律理解为义务, 从而畏惧法律, 这种畏法意识在当前的农村中依然具有生命力。因此农民在对法律知识的了解方面往往对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禁止性规范知道较多, 对于法律对权利进行保护的一面则相对比较陌生。

三、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途径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是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

市场经济是培育良好法律意识的沃土, 是法律最忠实的伴侣。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市场经济的突出特点是, 独立的个人或利益集团必须依靠市场、靠契约关系进行活动, 市场、契约关系促使个人主体化、社会关系复杂化。这从两方面对培育农民的法律意识给予支持:一是市场经济打破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制, 断绝了传统宗法习俗对人们道德观念的束缚, 为人们的精神解放创设了社会条件;二是市场经济无时不把人们抛入复杂的社会交往中, 迫使人们要考虑维护自己的权利, 从而自觉提高权利意识。在这个基础上, 只要建立健全、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 使其成为农村的主导性经济模式, 也就具备了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社会基础。

2、抓好农村文化教育, 是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重要出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深入抓好农村教育事业, 农民素质提高了, 对政策方针法律有一定理解, 普法就不再是一种难事。如果不改变农村教育状况, 难以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素质不提高就影响到农村现代化法制建设和农民法律意识的提升。一是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是解决农民文盲问题的物质基础, 除了进一步加强硬件建设, 还要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基础教育, 特别是要加强对农村孩子的全面系统的教育, 保障其完成义务教育。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成人教育诸如农村广播电视大学和农民夜校等, 加强农民的专业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此外, 还可针对赣南地区教师普遍素质低的情况, 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人事制度改革, 加强对这部分群体的教育培训以及提高收入待遇等。

3、坚持“送法下乡”、深入农村普法, 是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

经笔者调查发现, 赣南地区大部分农民主要是通过观看电视节目, 如“今日说法”、“学法大家谈”等;阅读报纸杂志和普法书籍或是由司法所、派出所和各级党委政府组成的“法律宣讲团”下村讲课来学习法律知识, 所以坚持“送法下乡”、深入农村普法, 必须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活动。一是要大力加强普法队伍建设。坚持定期组织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法律工作者进行能力素质培训, 开展各类评比竞赛活动, 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硬、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精的普法骨干队伍。坚持定期组织“普法讲师团”深入农村巡回宣讲相关法律知识、开办法制讲座、培训基层普法宣讲骨干, 保证普法宣传教育有充足的理论队伍和师资力量。注重搞好村“两委”干部、尤其是大学生村官的法律知识培训, 保障普法前沿阵地有一支懂法律、会宣讲、强有力的宣传队伍。二是要创新农村普法教育载体, 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多种宣传手段, 让广大农民了解法律援助制度, 并且简化法律援助申请程序, 方便广大农民获得法律援助。

参考文献

[1]汪文娇.“重刑轻民”古代法律传统对现代法律的影响[J].海南大学法学院学理论, 2012 (20) .

[2]程孙荣.新农村建设视闽下的农民法律意识研究——以山西省浮山县为个案[D].吉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浅论我国农民生态伦理意识的培养 篇10

一、制约我国农民生态伦理意识培养的因素

(一) 生态伦理意识的缺失

目前来说, 由于我国生态化发展意识的普及, 多数农民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认识还是很不足。主要表现在不能充分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仅仅把它当作是人类生存的工具来索取;还表现在对于生态破坏的反应迟缓, 满不在乎上。农民关注的重点是自我的经济收益, 对具有公众利益性质的生态环境无暇顾及。因为在他们看来, 环境变化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即使破坏了环境, 也不知道这会带来怎样的经济损失。绝大多数农民不清楚什么是环境问题。比如农民对生活污染问题如乱排生活污水、乱倒垃圾等习以为常, 对使用化肥、农药等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后果估计不足甚至浑然不知, 许多农民并不把其看成是环境问题。

(二) 市场经济刺激下农民没有理性的消费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民的消费观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一方面表现在:在市场经济冲击下, 农民商品观念逐渐增长, 为了自身利益, 盲目开垦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等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层出不穷;另一方面表现在:随着我国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农民当中, 有些人在消费方式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有些农民人情消费铺张、红白喜事攀比操办、盲目攀比、盲目建设的过度消费行为时有可见。这些不理性的行为都直接或者间接地破坏着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

(三) 粗放型农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仍以自然农业、黑色农业为主, 在现代中国农村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经济发展的压力下, 自然农业正演变成一种掠夺式的发展, 农民用不可持续的生产经营方式粗暴地从自然界中索取农产品;而黑色农业则是一种高污染、高投入的农业。这两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都是以生态环境作为代价的生产模式。有相当多的农民在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时, 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 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惜损害正在弱化的环境资源, 如目前农民在生产中大量地使用化肥、农药就是黑色农业的典型表现。这导致了环境污染和土壤肥力的退化。

导致我国农民生态伦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民生态伦理意识的缺失。众所周知, 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正是由于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的缺失, 才使他们既不可能有生态伦理责任意识, 更不可能有自觉的生态伦理行为, 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农民生态伦理问题, 因此, 解决农民生态伦理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

二、我国农民生态伦理意识培养的内容

(一) 培养农民绿色消费、适度消费的伦理意识

生态环境的核心问题是消费问题, 因此, 要解决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 很有必要从人类的消费观念入手。解决生态环境危机问题, 必须要消除人类消费行为中的错误观念和做法, 要让人们认识到,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实际上都是有限的。绿色消费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国际性消费新潮流, 它是反对以环境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破坏为代价的一种生态性的消费。在面对消费抉择时, 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绿色消费伦理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 需要人们不断的培养和深化。适度消费的伦理意识在生态保护上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适度消费的伦理观是建立在人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的绿色消费意识。农民是我国数量最大的消费群体, 其消费行为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都是很大的。所以农民应该学会并采取绿色生态的方式进行消费, 合理利用资源, 为生态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一份贡献。

(二) 培养农民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意识

可持续发展, 是指发展既要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 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又要减少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 让生产和生活的污染物最少, 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农民所占有的实际土地面积和其他的生态资源要比城市人多, 可部分农民由于狭隘自私的小农意识, 在开发利用土地和其他资源时只顾眼前利益, 全然不顾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还有许多农民乱砍滥伐, 对森林资源过度开采, 使森林变秃山, 造成了水土流失、沙漠化加重;一些农民则竭泽而渔, 不注重休养生息, 造成渔类资源急剧减少。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给部分人造成了科技能解决一切问题的错觉, 事实上尽管科技能帮助我们在改善环境和保护生态中作出一定的贡献, 但是科技并不是万能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而且很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一旦枯竭, 人类将不再拥有这种资源。所以我们人类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念, 尤其是要灌输和培养农民的可持续发展伦理意识。很多农民缺乏这种伦理意识, 只顾眼前利益, 而忽视了后代人的利益, 从而造成了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 严重地制约了农村以及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为了维护当代和后代人的利益, 保证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加强农民可持续发展伦理意识的培养。

(三) 绿色农业和生态农村伦理意识

绿色农业, 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农村是指运用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 以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前提, 通过农村生态环境系统结构的调整, 来发展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产业。在农村, 许多农民依然延续着黑色农业的经营方式, 高度依赖化肥、农药等高消费却严重污染环境的农作物用品。绿色农业和生态农村有利于经济的长足发展和环境的净化。只有走农业生态化的道路才能避免黑色农业造成的一系列问题, 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农产品更加健康, 农村环境更加美好, 农民的生活质量也会有相应的提高。所以, 为了让农村的经济更好更快健康地发展, 我们应该让农民树立绿色农业和生态农村的伦理意识。

三、培养我国农民生态伦理意识的措施

(一) 加强农民生态伦理意识的教育

我国农民普遍缺乏生态保护知识和生态保护意识, 因此, 必须加强农民生态伦理教育。只有增强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 才能增强对农村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性, 从而积极地投身到改善农村生存环境, 维护和营造农村生态平衡的实践中去, 自觉履行作为农村生态伦理主体的责任。

(二) 领导农民自觉遵守生态伦理

在进行生态伦理教育和宣传的同时, 我们还应该注重农民自身的生态伦理自律能力。外在的知识只有通过成功的内化过程才有可能真正的实现。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农民自觉伦理意识的培养, 使外在的约束力成为他们发自内心的深刻的责任感和权力感, 使农民能自觉的遵守生态伦理道德的要求选择生态伦理行为。在加强农民生态伦理自觉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学习、榜样作用、物质和精神奖励等方面来提高。

(三) 将生态伦理建设法制化

传统意义上的伦理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制定出来的, 与法律无关, 更多的是人的自觉和自省。如果人们违背了相关的伦理规范就会受到来自内部的道德良知和来自外部的社会舆论的谴责。仅限于此, 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来说力度明显不足。生态保护是一项坚决而紧迫的任务, 生态伦理建设必须体现出更强的约束力和强制性, 不仅要得到鼓励, 而且要得到强制执行, 走法治化建设道路。不仅要把生态伦理的内在要求写入宪法, 还要制定一系列加强农村环境政策的法律法规, 规章制度等, 以法律形式保证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法律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监督和引导作用。

(四) 加大生态伦理宣传力度

政府要加强对农民的生态伦理宣传, 通过舆论宣传来营造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 往往可以起着潜移默化的教化和引导作用。因此, 新闻机构在进行农村环境保护的舆论宣传时可以灵活地开展对农民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例如可以使用电视公益广告的形式来加大对广大农民的生态伦理的宣传力度, 使环境保护深入人心。

(五) 加大法律的宣传和监督力度

在中国农村, 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宣传力度, 环境保护法的普及率低, 农民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对于生态保护有很大的障碍。因此我们普及生态伦理的同时需要加强法律意识的普及效率。另一方面, 全社会要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监督力度, 不仅要对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进行监督, 还要对有关的执法部门的行为进行监督, 从而保证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在农村得以实施。

参考文献

[1]李成金.加强农村坏境保护, 确保农民实现小康[J].中国环境管理, 2005, (06) :25.[1]李成金.加强农村坏境保护, 确保农民实现小康[J].中国环境管理, 2005, (06) :25.

[2]刘水芬, 朱丽雪.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生态环境意识现状、成因和对策分析——以赣中农村为例[J].特区经济, 2008, (11) :184.[2]刘水芬, 朱丽雪.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生态环境意识现状、成因和对策分析——以赣中农村为例[J].特区经济, 2008, (11) :184.

[3]胡雅波.当代中国农民生态意识新探[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10, (02) .[3]胡雅波.当代中国农民生态意识新探[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10, (02) .

[4]武青艳.影响我国公众环境意识水平提高的因素分析川[N].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5) .[4]武青艳.影响我国公众环境意识水平提高的因素分析川[N].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5) .

上一篇:中国新型工业化下一篇:土钉复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