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收入差距

2024-08-04

工资收入差距(精选十篇)

工资收入差距 篇1

在这样的背景下, 本文对我国居民收入主要来源的工资收入差距进行了研究, 选取泰尔指数作为测度不平等的指标, 将我国居民工资收入差距基于性别、学历、职业和工作单位类型等特征进行分解, 将其分解为群体内收入差距和群体间收入差距, 并把2006年和2009年的调查数据进行比较, 以了解每个特征因素对工资收入差距影响的变动趋势。

1 数据和方法的选择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 (CHNS) ”。使用2006年和2009年的调查数据, 去掉那些没有工资收入和调查数据不完整的记录, 最后2006年有1600条记录, 2009年有1824条记录。全部统计分析和泰尔指数分解计算使用SAS, VFP6.0和Excel软件进行。

根据现有的数据, 本文将会基于收入群体分解来对我国工资性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泰尔指数公式:

undefinedLnundefined (1)

其中, yi表示第i个样本收入, μ表示总体均值, n是集合N的人口数。利用泰尔指数可以将总差距分为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假设总体共分为g组, 小组集合用Nk表示, k=1, 2, …, g, 每组各有nk个值, μk代表第k组的平均收入, 泰尔指数可以分解如下:

undefined

W表示组内差距, 由各个组内的泰尔指数I (yk) 和各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S (yk) 的乘积之和表示, B表示组间差距。

2 基于就业群体的工资收入差距分解结果

将2006年和2009年的所有满足条件的调查记录分别按照性别、学历、职业和工作单位类型进行分组, 运用月工资收入为计算收入差距的标准, 得到泰尔指数的分解结果。对比之后发现, 2009年以泰尔指数衡量的收入差距与2006年相比有所下降。

从调查数据分析, 我国就业人员中女性所占的比例约为40%。2006年和2009年由于性别不同导致的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分别占总收入差距的4.76%和6.44%。总体来说, 总收入差距主要表现为组内差距, 组间差距相对较小。这与我国近年来倡导的男女平等的观念密不可分。尤其是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成为吸纳女性就业的主要渠道, 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到一些高新技术产业部门, 获得与男性相同的收入。与此同时, 不容忽视的是与2006年相比, 2009年组间收入差距上升到了6.44%, 而且男性的平均月工资比女性要高出600多元, 对女性的工资歧视有明显的扩大趋势。这可能是由于男女工作的行业不同造成的, 也可能是由于行业内差异造成的。据王美艳 (2005) 研究发现, 引起行业间工资差异的歧视等不可解释因素占到88.99%, 说明针对女性的行业进入障碍确实存在。这种性别歧视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是非常不利的。

通过对就业人员平均收入的计算发现, 基本上是学历越高, 收入越高。同时, 通过研究发现由于学历造成的组间收入差距占总收入差距的比重较大, 说明学历成为影响收入的重要因素。从组内收入差异来看:未上过学的那组收入差距相对于其他组来说, 组内差距更大。这是由于未上过学的就业者能力相差较大, 有的人能力很强, 成为自主创业的个体工商户或私营老板, 收入非常高;而有的人能力较弱, 只能从事一些低收入的体力劳动, 成为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打工者或者临时工, 所以收入差距比较大。而一般学历较高的硕士及以上的就业人员, 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能力相差不大, 就业大都集中在待遇较好的部门, 收入差距相对较小。从对泰尔指数贡献的比例来看, 初中毕业那组的贡献最大, 这并不是说其组内收入差距较大, 而是因为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被调查者中初中毕业的人占有较大的比重, 所以其对泰尔指数的贡献率较高。

从事的职业不同, 所获得的收入也不同。调查结果显示, 收入最高的是管理者、行政官员、经理那组, 他们的平均收入要高于其他职业, 其次是一些高级专业技术工作者, 收入最低的两组是农民、渔民、猎人和服务行业人员。从组间收入差距来看, 不同职业间的收入差距从8.68%上升到12.32%, 说明选择不同的职业对个人工资收入有非常大的影响, 并且这种影响有进一步变大的趋势。从组内收入差距来看, 农民、渔民、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最大, 这可能是由于国家逐渐放开政策, 允许农民进城务工, 从而有些农民选择到大城市工作, 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同时政府也在鼓励农林牧渔业的发展, 有很多劳动者通过采用新的培养技术和有效的商业运作, 收入超出传统农业, 所以组内差距较大。非技术工人或熟练工人这组对泰尔指数的贡献率最高, 一方面是因为这组人数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比重较大, 大概占到20%左右;另一方面, 非技术工人或熟练工人行业分布广泛, 而各行业利润千差万别, 所以其组内收入差距较大, 这使得二者的乘积在泰尔指数中占有较高的比例。

从被调查者所处的工作单位类型来看, 国有事业单位和研究所的平均收入一直排在前面, 其次是政府机关,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近年来我国频频出现“考公务员热”的现象了。另外, 从2006—2009年出现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三资企业平均收入增长迅猛, 到2009年时, 已经成为收入最高的工作单位类型, 但三资企业较长的工作时间和较大的工作压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从组内收入差距来看, 除其他未标明的工作单位类型之外, 家庭联产承包农业的组内差距最大, 这与上一部分按照职业类型分类计算时, 农民、渔民、猎人组内差距最大相吻合, 说明我国收入差距扩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过大造成的。在所有工作单位类型中, 私营、个体企业对泰尔指数的贡献最大, 其组内泰尔指数2006年为0.293847, 2009年为0.265347, 均高于同期总泰尔指数, 其人数占被调查者总数的比例约为40%, 所以其对总泰尔指数的贡献最大。

最后, 我们将2006年和2009年按照性别、学历、职业和工作单位类型对就业群体进行分组, 按照组间收入差距比重排名, 可以发现学历和职业是影响工资性收入差距的最主要的因素, 其中职业引起的群体间收入差距变大, 学历引起的群体间收入差距变小, 这可能是由于近几年大学生毕业人数急剧增加, 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引起的。性别和工作单位类型对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相对要小, 但值得重视的是由性别和工作单位因素引起的群体间收入差距在扩大, 这需要我们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防止差距进一步扩大。

3 结论和政策思考

通过对我国居民工资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测算之后, 虽然总体的工资收入差距有所下降, 但在对各个影响因素分解之后发现, 性别、职业和工作单位类型在组间收入差距中所占的比重都在扩大。为了防止收入差距过大阻碍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也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收入差距问题的处理上, 除了要依靠市场机制自身的不断完善, 还需要政府明确收入分配改革的思路, 采取必要的改革措施, 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

首先, 政府可以运用税收手段调节过高收入, 加快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力度。适当提高个税起征点, 将纳税人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对高收入者重点征收, 以此来调节过高收入,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其次, 针对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创造男女平等的就业环境, 避免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再次, 为了解决职业和工作单位类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 政府应该完善和落实垄断行业收入分配调节政策, 加强对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的控制, 打破行业垄断,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最后, 从上面的分解中已经显示出学历对于收入差距的重要性, 所以政府应该增加教育经费投入, 普及基础教育, 发展高等教育, 同时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避免人才的浪费。

参考文献

[1]万广华.收入分配的度量与分解:一个对于研究方法的评介[J].世界经济文汇, 2004 (1) :64-69.

[2]徐璐.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分解[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 2008.

[3]田士超.上海市的收入差距:基于泰尔指数分解的分析[J].世界经济情况, 2007 (10) :68-72.

[4]王红涛.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分析——基于泰尔指数的分解[J].经济论坛, 2009 (12) :4-8.

[5]李晓宁, 邱长溶.工资差异的国内研究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7 (3) :109-114.

[6]李滨生.我国职工工资收入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劳动, 2010 (2) :20-22.

工资收入差距 篇2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最新消息:工资和津贴收入差距大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工资改革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有编制的不干活,没编制的被压榨养活前一种人。正因如此,每年大学毕业生挤破头要考入编制,只为捧上铁饭碗。然而,这种怪象即将改变,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最新消息称,事业单位员工不再终身制聘用,在一定情况下可被开除。了解更多事业单位招聘信息,请点击事业单位考试网。

虽然事业单位人员与国家公务人员有所区别,不过,因为各类事业机构资产都属国有,活动所需经费也大都来自政府拨款,因此,不少人仍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同于国家公务人员来看待。曾几何时,研究生为了一个事业单位的编制,而不惜去当清洁工。而现如今,事业单位正面临着一场改革风潮。

差距:在编工资是临时工的3倍

在郑州一家社科类研究机构工作的张先生,不是在编人员。“我们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管发多少文章,参加多少学术活动,在工资上基本不会有所反映,主要都是岗位工资。”张先生介绍,这样,许多人员都不热衷科研、学术活动,而是在外边找个科研课题,或者找个编制城市规划、商业规划的活,日子过得很滋润。“朋友笑话我,说我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迟早会被淘汰的”。

张先生的弟弟在城管部门工作:“我们是事业单位,说起来非常令人羡慕,其实我只是临时工。虽然和有编制的人员穿着统一的制服,但他们的工资是我的三倍多。我都有10年工龄了,比刚毕业的学生也就多个百十块钱。”

张先生说,编制内外待遇差距过大,严重不合理,不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为啥干着同样的活,不能同工同酬,按劳取酬呢?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很有必要。”

差距:不在编的福利和年假都打折

王先生也是事业单位的非编制人员。“我平时休息时间也经常被喊去加班,都是义务的。”凡单位发奖金、加工资,都与他们临时工无缘,每个月交完社保,每个月拿到手的不到2000元。“每次发东西,我们临时工都躲得远远的,生怕看见了自己都尴尬。单位组织旅游,临时工也没份儿。同样工作的年限,临时工的年假都比在编的少几天。”

更让王先生生气的是,不在编人员,单位连户口也不负责解决。“我们单位的在编人员,户口都在单位人事部门,有了户口,孩子的入托、上学问题,都能顺理成章地解决”。对于不在编人员,单位不管户口迁移。“我们的户口,都由省人才交流中心代管,每年要交保管费不说,关键是没有单位户口,孩子上小学时多掏了2万元赞助费”。2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差距:聘任人员缺乏上升渠道

马先生在郑州一家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工作,多次在国内知名学术杂志上发表了高质量的论文,自己承担的科研课题也多次获奖。按照研究机构的聘任制度,他担任了科研中心主任,级别为正科级,但这级别只在本单位有效。

“我的职务是本单位下发红头文件任命的,工资也享受科级待遇,但由于没有经过人事劳动部门的认可,若想换个单位,人家都不认。”马明苦笑着说,为了获得人事劳动部门的认可,本单位的人事部门多次去跑,但“人家说没有规定,不能开先例”。

好在他说自己是搞业务的,对级别没有多少概念,只要能多做些研究工作,就很满足了。感慨:想走有点可惜,留下又无前途

而在不少事业单位,虽然走的人不少,但想进来的人更多。

“我干的活不少,工资还是那几个子儿,谁让咱不是公务员呢?”已经从郑州市一所中专辞职的赵先生介绍,“在学校里,只要不犯错误,只要熬出了职务,熬出了职称,就进了保险箱。我是熬不住了。”像他这样,有勇气辞职的人毕竟是少数。

北京人事考试网提醒您关注事业单位考试推荐阅读资料:事业单位考试招考信息事业单位考试阅读资料

事业单位考试报考指导事业单位考试真题题库

来源:(北京中公未来教育分校数码学习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号数码大厦A座10层 电话

工资收入差距 篇3

摘要:国际贸易的发生引发国家之间的工资收入差距缩小,国家内部的工资收入差距扩大,不仅仅发生在发达国家内部,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这与新古典理论,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H-O模型与S-S定理相悖。贸易全球化对中国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分为两个阶段:中国入世之后,产业内贸易,外包以及技术溢出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金融危机爆发后,新的国际贸易格局逐渐形成,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表现出了更加明显的特殊性,本文将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解释与探索。

关键词:收入差距H-O模型;贸易

一、 引言

19世纪后贸易自由化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部收入不平等现象不同程度出现,其中一种不平等是不同质劳动间的工资收入差距加大。对收入不平等问题的研究很早就存在,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与赋税》中就曾经提到资本主义世界将由于土地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收入分配差距加大,2012斯蒂格利茨的一本《不平等的代价》,以及2014年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收入不平等问题的关注。但是这里面谈到的不平等问题并不是我们要分析的不平等问题,就中国而言,收入不平等问题极为复杂,包括城乡收入不平等,地区间收入不平等,以及不同阶层劳动者收入的不平等等,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富人的生活过的特别的好,富人越来越多;而美国的收入差距扩大更多的表现为中产阶级的工资收入水平下降,生活成本上升,种族间工资差异,以及底层低收入群体固态化等问题。本文主要分析的是有着不同技能的劳动者之间的工资收入差异问题。

自由贸易对收入不平等的研究也是由来已久,最初的研究以H-O模型和S-S定理为理论基础,贸易增加了一国充裕要素的收入,减少了一国稀缺要素的收入。如果说高技能劳动在发达国家是充裕要素,在发展中国家是稀缺要素的话,依照这一标准,国际贸易使得发达国家内部的工资收入差距扩大,使得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工资收入差距缩小。但实证检验表明这一定理只适用于少数国家。随后的研究不断扩展到不同行业间的工资收入差距问题,直到学着们将异质企业贸易理论运用到其中,越来越多的出现了同一行业内部,企业间及企业内部贸易的收入差距问题的讨论。除了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部都出现了技能工资溢价外,两国的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之间的工资差距也得以论证。马克思曾经论证过简单劳动不同于复杂劳动,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加,复杂劳动的工资一定是高于简单劳动的工资的,而国际贸易使这种差距进一步扩大,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二、 理论发展

1. 贸易和收入差异问题的研究最初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俄林-赫克歇尔(H-O)理论模型和斯托尔帕-萨缪尔森(S-S)定理的基础上。首先,基于H-O模型和S-S定理的研究主要解决的是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之间的收入分配差异问题,而许多实证研究表明,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差异是发生在同一产业间,同一部门之间的。其次,S-S定理预测有着高技术工人的发达国家的工资差距会拉大,发展中国家的工人工资差距在缩小,这与一些实证研究的出的结论相左,贸易自由化使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部同样出现了工资收入不均等。

2. 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的国际分工体系逐渐形成,产业内贸易得以发展PaulR.Krugman(1979)。这一时期的理论假设条件主要是厂商的不完全竞争性以及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使得厂商的成本降低,从而影响工人的工资收入。Borjas和Ramey(1995)利用古诺寡头模型,得出了进口竞争降低了产业内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资收入的结论。以Robert C. Feenstra(1996)为代表以外包为基础对国际贸易与工资收入差距关系的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外包,即本国企业进口中间产品,把非技能密集的产业转移到低收入的国家,使得本国劳动力流向了高技能劳动行业(产业,企业),增加了本国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外包使得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从贸易导致要素的跨国流动转移到要素在一国同一产业内部,不同企业间的流动上。实证研究以美国为代表,美国把非技能生产活动外包的行为看作是对来自于低工资国家进口竞争的一种反应,其中两个时期的回归未能得出预期结论的可能是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能之间是否存在相互流动性与替代性考虑不足,如果生产和非生产工人之间替代性强,则外包引起工资差距,如果替代性弱则外包更容易引发失业。Feenstra(2001)提出了基于中间产品贸易的S-S定理,发达国家以外包的形式把组装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减少了发达国家对生产性工人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发达国家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了对研发部门劳动力的需求,使其收入差距扩大。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可以解释中国加入世十年间的情况,中国入世后承接了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华尔街一挥手,中国便成了世界工厂”(黄卫平,2010),从事产业链的低端,制造业加工贸易,同时伴随着贸易带来的经济增长,从事加工贸易的工人的工资也有所提高,于是就出现了近年来频现的“民工荒”以及对“刘易斯拐点”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红利消失的预判。引发人们思考的是中国的下一个十年,低端产业链是否会完全转移出去,转移后能否承接高端产业,以及伴随着产业转移的工资收入差距问题将会如何表现。

20世纪80年代起,技术进步得以重视,学者们对“技术外溢”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Grossman和 Helpman(1991)认为不仅是创新国会因技术进步而受益,模仿国通过“干中学”等途径也会掌握先进的技术,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从这一观点看,作为模仿国的中国,正因这一“模仿”而增加了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

3. 国际贸易理论不断发展,注意力转移到了异质企业理论,并逐渐发展到员工的异质上。以Melitz(2003)为代表,企业出口行为与企业生产率相关,具有较高生产效率的企业选择出口,为工人支付较高的工资。Monte(2011)构建了企业以及员工异质性理论,认为企业生产率以及员工的能力有着匹配的特性,生产效率较高的企业有能力吸引到有较高能力的员工,因此较高能力的员工获得了较高的工资。但这一理论的假设是基于劳动力市场完全竞争的,于是引发了理论的扩展,劳动力市场的摩擦也会对工人的工资造成影响。Kreickemeier(2009)阐述了企业员工工资对企业生产率的依赖关系,发现全球化对不同企业员工的工资的影响不同。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随着研究层面向微观领域深入,区分这两个方面首先要明确对工资收入差距的划分。同样能力的人得到的收入不同是一种工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因为其所从事的职业,工作岗位,以及受雇企业不同,异质性贸易理论中主要指出了从事贸易的企业的员工工资收入高于非贸易企业中员工的工资收入,属于“残差工资差异”。而不同能力的人取得的不同的不同的工资则是“技能工资差异”,也是经典贸易理论一直在讨论的问题。最典型的是Helpman等(2010)在劳动力市场摩擦条件下,把搜寻匹配模型引入到Melitz(2003)模型中,假设企业的生产效率与劳动者的能力相匹配,搜寻成本的存在使得生产效率更高的企业更愿意花费成本雇佣更有能力的工人,为其支付更高的工资。Helpman(2014)沿用这一模型,用巴西的数据做了实证估计,证明了贸易和工资差距存在着出非线性的关系,起初贸易会加大工资收入差距,随后会减小工资差距。

贸易和收入分配差异这一问题的研究是随着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从最初的H-O理论到产业内贸易理论再到异质企业理论。由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的不同,以及由于贸易在国家GDP中所占比较小,使得实证对贸易导致收入差异检验无力。如何找到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工资差距这两个现实存在的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探索的重心所在,如何把建立理论模型运用到中国的实践则更是需要我们长期探讨的问题。

三、 实践讨论

1.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转变。2012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贸易第一大国,而就在同一年贸易增速开始下降,结束了入世来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期。贸易增速下降了,但结构却在优化,一般贸易的增速超过了加工贸易,传统的出口竞争优势行业正在消退,新的竞争优势的产业在培育。与七大劳动密集型产业相比,装备制造业出口增加,通讯设备,机车以及铁路出口增速都已达到了10%。在市场广度上,更多的新兴市场成了我们的贸易伙伴,如东盟,俄罗斯,非洲以及印度等国家和地区。进口也有所变化,比如各大电商频现的“全球购”业就是最近两年的事情,最直观的理解就是中国人富了,据统计从国在2000年~2013年间,人均财富已增长到2.2万美元,百万富豪达112万人。所反映出的是我国的进口结构的逐渐转变,工业品在进口中的份额在下降,上升的是消费品,近年来的增长速度都在10%~15%以上。技术含量较高的,如计算机集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产品的进口比重也在提高。财富为全球高效率的企业投选票,贸易自由化为其提供了便利。对外贸易的主体,也就是我们对微观领域研究的主要对象--企业层面来看,民营企业占比超过了70%,已经有意识的从贴牌,代工向自主的设计转变。

2. 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工资差异。提到不平等,与之相联系的是收入分配,而工资是衡量收入的一条适用的标准,在国际贸易影响要素收入这范畴,对工资差异的研究已经从不同行业间的工资差异发展到产业内部,更多的关注企业间以及企业内部的工资差异问题。目前对高低技能的分类主要集中于两种类型,一种是依据劳动者所从事的职业划分;另一种是依据劳动者的学历划分。依据微笑曲线,把产业链分为上游研发环节,中游生产环节与下游销售和收入后服务环节。为便于理解,我们也可以按照微笑曲线来对高低技能劳动力要素分类,把处于产业链上游的研发人员,下游的销售管理人员和中游的高技术水平的蓝领工人划分为高技能劳动力;把中游直接参与生产活动的蓝领工人划分为低技能劳动力。

国际贸易对中国技能收入差异的影响可以根据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时从中国入世到金融危机的爆发;另一个阶段是从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在第一个阶段中,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角度看,本世纪初贸易的全球化把中国变为了“世界工厂”,中国以加工组装制造被加入到全球价值链体系当中。创新的源头在发达国家,在美国,美国通过外包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减少了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资收入,收入差距扩大。20世纪70年代起,发达国家的技能工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中国在过去的十年里经历来经济的飞速增长,平均GDP增速达到10%,似乎是贸易在促进了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把工资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传递到了中国,如果说是创新产生的对技能劳动力的高需求,那么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创新并不足的国家来说,却也出现了技能工资差距扩大的现象,背后的逻辑是全球贸易自由化形成的全球价值链体系下产业的转移对技能工资差距产生的“传递作用”。

首先,产业内贸易以及外包的出现对21世纪第一个10年中国国内制造业收入差距产生影响。中国入世后的贸易全球化过程,全球参与贸易的国家结合更加紧密,企业的生产行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跨国公司在全球构建产业链条,发达国家的企业把微笑曲线的中间生产组装环节转移到中国,中国以“加工工厂”的身份参与到全球化过程中,从事全球价值链体系中,附加价值较低的中间的组中加工环节,过去的十年里,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企业的比重占了多数,而出口低产品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按照经典的S-S定理的逻辑,我国低能劳动力的工资应该增加,技能工资差距应该缩小。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正如前面我们提到的我国贸易机构的转变,从2005年开始,机电,电子设备等产品的出口比重开始增加,目前,技术含量较高低产品的出口已占一半,增加的是对高技能劳动那力的需求。同时,中国又有着自己的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如果说国际贸易给中国带来的技术外溢效应难以衡量,另一个提高了高级技术工人以及管理和研发岗位工人工资的因素便是中国企业的模仿和集成创造,增加了对产业链上游研发岗位员工的需求。

其次,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发展为这一问题的解释提供了依据,企业参与贸易的过程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国际贸易的冲击使得生产率更高的企业留在国际贸易领域,并且扩大生产规模,生产率较低的企业裁员以降低成本,继续维持其在行业中的生存,甚至退出国际贸易市场,从事国内贸易,生产率最低的企业停产。生产效率高的企业与能力高的劳动力相匹配,根据Helpman(2012)搜寻匹配模型,出口企业花费更多的搜寻成本寻找更高技能水平的工人,比非出口企业支付给高技能工人更高的工资。换句话说就是国际贸易增加了高技能劳动者更多的流入到贸易企业,增加了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中国企业在这一调整过程中的特殊性表现为,不仅是生产率最高的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而且是一些原本技术水平不高的企业通过技术改进提高生产效率,也逐渐加入到贸易企业的行列中,参与出口的企业数量增加,雇佣工人规模加大。例如,中国承接了发达国家的汽车,计算机,空调电视等家电产品的加工组装,过去十年里中国电子设备,机电产品的出口已经超过了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不仅仅是原有的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更多的中小企业加入到国际贸易的行列中,扩大了参与国际贸易活动的劳动者的需求量。更重要的是我国自身有着完整的产业链,中国企业的组装模仿的过程也是对产业内产品价值链上游从事非生产领域的劳动力需求增加的过程。所以,国际贸易一方面扩大了贸易企业的规模,另一方面巨大的国际市场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贸易活动中,贸易企业的数量也有所增加,两者共同作用增加了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支付给高级能劳动者更高的工资。

此外,贸易提高了技能要素的回报,企业雇佣工人时,作为可以观测到的技能考核标准,最重要的一条是学历,所以贸易实际上是提高了教育回报。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讲,十年间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但技术学校的数量及招生人数比例不断降低,高级水平工人供给不足,这也是造成了技能劳动力工资收入提高的一个原因。

收入差距与收入分配不平等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如果以洛伦兹曲线来衡量不平等的话,把人口按照比例划分,横轴为从低到高收入的百分比,纵轴为由低至高人口的百分比,两者结合组成曲线,曲线越向下弯曲则越不平等,也就是说收入最高的人口比例小,而掌握的财富多。所以在本轮贸易全球化过程中,中国的特点是,贸易的自由化拉大了中国国内工资差距,但却抬高了整体的工资水平,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显示,2009年到2013年间,制造业月平均工资中位数从5 000元到8 500元,五年内涨幅达70%。国际贸易尽管使得中国不同技能水平工人的工资差距拉大,但却使这一曲线更加平缓。

第二个阶段是2008年至今,过去的七年中“民工荒”“刘易斯拐点”等名词不绝于耳,企业出现了招工难,劳动力成本上涨等现象。德国提出“工业4.0计划”,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战略”,部分美国的本土企业回流,外资企业把中国的工厂转移到了越南,印度等动力成本更低廉的地区和国家。中国企业面临了新的困境,制造业加工企业的倒闭,原本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退出市场。企业的转型升级是必由之路,从贴牌,代工到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更加剧了对高技能拉动力的需求,从而使其工资不断上涨。贸易的自由化带来了全球价值链的转移,劳动要素的工资收入以及配比也在企业的这一动态调整过程中随之变化,为应对本轮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冲击,职业教育的增加以及对技能劳动力的培训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 Melitz, Marc J.,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Econometrica,2013.

[2] Grossman, Gene M., Matching and Sorting in the Global Economy,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2013.

[3] Harrison A, McMillan M,.Offshoring Jobs Mul- tinationals and US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11.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号:297515604721)。

作者简介:黄卫平(1951-),男,满族,北京市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世界经济;汤学敏(1983-),女,汉族,北京市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

工资收入差距 篇4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大幅提高。然而, 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众多研究结果表明, 无论是从全国范围内、区域间还是从区域内部来说, 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均有扩大的趋势。[1][2][3]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后发现, 目前我国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从宏观角度分析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

薛军民认为, 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剧了农村内部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4]周云波亦认为我国农村二元反差的不断扩大拉大了农村收入差距;[5]唐平、陈建东则提出了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差距是影响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决定性原因。[6][7]

2.从微观视角分析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

陈宗胜和周云波认为, 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的积累状况是导致天津市1996~1999年收入差距增加的唯一原因;[8]李学灵和张尚豪也指出非农产业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和农民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是造成安徽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9]胡荣在对福建省寿宁县和厦门市10个乡镇的农村居民抽样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指出了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 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日益扩大。[10]

上述研究从不同方面剖析了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其原因, 但总体来说这些研究从宏观角度分析的多, 从微观角度剖析的较少;用基尼系数作为收入差距指标的多, 用泰尔指数的少;且研究数据相对来说已陈旧, 对最近几年数据研究不多。

我国各省的经济实力、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各不相同, 特别是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很大。安徽省是位居我国中部的农业大省, 人口多, 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有关资料显示, 2009年安徽省城镇化率为42.1%, 而全国城镇化率则为46.6%;且2009年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504元, 低于全国水平613元。虽然安徽省经济实力和人口构成均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整体来说, 安徽省的状况是接近于全国水平的。因而笔者选择了安徽省作为研究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特定对象是具有代表意义的。在此, 结合《安徽省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的数据, 运用泰尔指数为指标测算2003~2008年安徽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 并从分解其收入源入手来探究造成收入差距的内在原因。

二、2003~2008年安徽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

1.数据的独特性及计算结果的精确性

笔者采用的数据是《安徽省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 (2004~2009年) 中的收入分组资料, 此数据与《安徽省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有明显不同之处:《安徽省统计年鉴》按人均纯收入将农村居民收入分为10组, 而《安徽省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按农村居民收入高低不同将农村居民收入分为20组。在计算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或者基尼系数时, 如果分组过少则会忽略组间差距, 从而会造成对测算结果的低估。因此, 相比《安徽省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来说, 我们选取数据测算出的结果是相对比较精确的。

2.指标选取原因及指标计算方法

泰尔指数与基尼系数都是常用于衡量收入差距程度的指标, 但基尼系数存在一些缺陷。与基尼系数相比, 使用实证数据计算泰尔指数比较容易;并且在泰尔指数的计算中不对收入阶层赋予权重, 因而测算结果也不会影响对低收入阶层变化的反应;另外, 泰尔指数不仅能测算出整体收入差距的变动, 而且还能测算出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对总体收入差距变动的贡献率。

根据上述原因, 笔者选用泰尔指数作为测算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总体泰尔指数的计算方法为:

T=∑qilogundefined

上式中qi表示第i组农村居民收入占全省农村居民总收入的比重;yi表示第i组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u表示全省农村居民平均收入;pi表示第i组的农村人口占全省农村总人口的比重。

3.2003~2008年安徽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总体状况

农村居民总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 而纯收入是总收入减去各项费用后的收入。一般情况下, 采用人均纯收入作为衡量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 因此, 笔者亦采用年纯收入作为衡量安徽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指标。

根据公式①并结合《安徽省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的数据, 笔者计算了安徽省2003~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的泰尔指数 (参见表1) 。

由表1可以看出, 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泰尔指数呈下降趋势, 且在2005年之后持续下降。由此可见, 近年来安徽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整体呈缩小趋势。

通过表1和图1可以看出, 安徽省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差距呈下降趋势;家庭经营性收入差距有略微上升之趋势;变化最大的是财产性收入差距;转移性收入的泰尔指数起伏不定, 但总体来说, 2004~2008年的转移性收入差距比2003年缩小了。这些收入差距的变化原因, 笔者将在下文进行解释。

同时, 笔者也计算了2003~2008年安徽省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来源的平均数与中位数 (见表2) , 计算结果表明, 各类收入的平均数都大于中位数,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类收入来源的差异。

采用表2中的数据, 笔者进一步计算出了各项收入的平均数与中位数的比值 (详见表3) , 以此得出了2003~2008年安徽省农村居民各项收入差距的走向。

由表3中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 人均纯收入平均值与中位数的比值整体呈下降趋势, 特别是从2005年持续下降, 这与人均纯收入的泰尔指数走向是一致的。2003~2007年的工资性收入平均值与中位数的比值走向与其泰尔指数的走向是一致的, 只有2008年不同。2003~2008年, 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平均值与中位数的比值整体走向与各自的泰尔指数走向完全一致。

此外, 笔者还计算了2008年相对于2003年的安徽省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各项收入的增长率 (见表4) 。表4数据显示, 2008年与2003年相比, 安徽省农村居民全年纯收入增长率比城镇居 民高0.5个百分点, 全年纯收入中各项增长率只有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率低于城镇居民。由此可以看出, 农村居民在国家经济发展及国家对农村经济大力支持过程中是受益的, 其收入水平提高的速度要快于城镇居民。

另外, 与全国水平相比较, 2008年相对于2003年的农村居民年纯收入增长率, 安徽省要高于全国水平, 并且安徽省2008与2003年城乡居民年纯收入增长率差异小于全国水平, 即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小于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水平。

三、2003~2008年安徽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农村居民收入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等四部分构成。安徽省农村居民的这四类收入中, 占主要地位的是家庭经营性收入, 其次是工资性收入, 而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较小 (见表5) , 这与全国农村居民收入的构成状况是类似的。

利用表5中的数据, 笔者绘制出图2。从图2显示的结果来看, 家庭经营收入与工资性收入在全年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两项收入之和在全年收入中的比重超过90%。因而, 这两项收入的变化对农村居民收入变化起主要作用。但是, 同时也应看到家庭经营收入占全年收入的比重在逐步下降, 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在上升。另外, 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比重较小, 但是呈逐年上升趋势, 特别是转移性收入的上升速度很快。

通过对上述四项收入的收入源进一步研究, 笔者发现:

1.安徽省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村居民外出从业收入, 并且外省从业收入占主要部分

例如:2008年, 安徽省农村居民外出从业收入占工资性收入的61.88%。另外, 外省从业收入占外出从业收入的82.86%。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农村居民获得的工资性收入逐年增加。由于外出务工者多数是农村中低收入阶层, 在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差异不大的前提下, 其外出务工收入的工资差异也不大, 因而近年来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 相应地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泰尔指数也呈下降趋势。

2.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主要来自于第一产业中的农业收入

如2008年第一产业纯收入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69.34%。但是, 由于受农业生产力的限制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影响, 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家庭农业收入减少, 并且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并不是均匀分布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家庭经营性收入泰尔指数的上升。

3.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快速增加主要来自于土地征用补偿收入

2003年, 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土地征用补偿收入占财产性纯收入的37.7%, 2008年为62%, 由此可见, 土地征用补偿收入对财产性收入的快速增加起主要作用。失地农民与有地农民在土地补偿收入上的差异使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差异扩大, 因而, 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泰尔指数也随之提高。

4.粮食直接补贴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 是转移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在转移性收入中, 国家的政策性转移支付占73.53%。因而, 国家的政策性转移支付对改善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差距是非常有效的。如2008年人均粮食直接补贴占转移性收入的28%, 这项转移支付给主要从事务农的农村居民以补贴,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从事农业生产与非农业生产的差距。

而政府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 有利于改善农村居民的收入不平等状况。所以, 政府对农村居民的政策性转移支付的增加, 特别是粮食直接补贴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 是近年来安徽省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差距下降的决定性因素。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在我国农村居民年纯收入的四部分构成中, 工资性纯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所占比重最大, 因而这两项收入差异变化对农村居民总收入差异变化起主要作用。

笔者在对安徽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测算的基础上, 对农村居民的收入进行了分解, 并且分析了各部分变化的内在原因。研究表明, 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变化起主导作用。虽然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较小, 但是, 这两项收入的影响正日益明显。因此, 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构成与安徽省类似的省份情况大体相同。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 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由于农村生产力的限制, 第一产业收入占农村居民总收入的比重逐步下降, 而农村居民外出从业收入所占比重日益上升。因而加快乡村城镇化步伐不仅能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和报酬水平, 而且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2.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的一个原因是传统农业的生产率低, 因而改变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个重要措施。

3.大力发展农村地区教育事业

教育落后是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低的重要原因。因此, 要提高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 必须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素质, 为进一步缩小农村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打下基础。而政府对农村居民的职业技能培训, 不仅能增加他们外出务工收入, 还能使一部分居民由外出打工变为在农村创业, 这就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居民自身的“造血”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更生.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分析[J].当代经济, 2006, (04) .

[2]李楠, 胡建兰.改革开放30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及经济影响[J].求索, 2008, (12) .

[3]王宣, 陈晰.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J].商业文化, 2008, (11) .

[4]薛军民.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的公平与效率[J].财经研究, 2003, (04) .

[5]周云波.我国农村二元经济转换及其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J].经济学家, 2004, (01) .

[6]唐平.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 2006, (05) .

[7]陈建东.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分解[J].中国经济问题, 2009, (05) .

[8]陈宗胜, 周云波.城镇居民收入差别及制约其变动的某些因素——就天津市城镇居民家户特征的影响进行的一些讨论[J].经济学, 2002, (03) .

[9]李学灵, 张尚豪.安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测算与分解[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6, (12) .

收入差距与贫富差距的关系研究 篇5

收入差距属于经济问题,受生产要素的效益和分配方式制约.贫富差距属于社会问题,主要由社会制度决定.在市场经济下,收入差距直接导致贫富差距.但是,现阶段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二者的`关系比较复杂.

作 者:李宝怀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政法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刊 名: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5(3) 分类号:F124.7 关键词:收入差距   贫富差距   相互关系  

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篇6

综述:“十二五”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要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1. 关键词:收入分配

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建议】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规范分配秩序,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解读】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建议》把收入分配提到了非常突出位置,回应了社会的期盼,既是对收入分配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也是要解决社会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实际来看,这些年经济增长速度要比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快,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更快于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的速度,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甚至逐年下降。因此,“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有一定难度,这需努力改变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劳动报酬怎么提高?低收入群体怎么提高收入?收入如何再分配?这些都需要努力。

现在政府财政收入虽然增长很快,但都是不可持续的。只有建立在居民收入增长基础上的财政增长,才有可持续性,从而实现民富国强。

总之,只有居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才有可能扩大消费需求,否则就无法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2. 关键词:城镇化

中小城市放宽落户条件

【建议】

加强城镇化管理。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大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件。

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

【解读】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非常必要,也需要有更详细的配套政策。

农村转移人口的落户问题不光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事情,大城市也要解决这个问题。对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应解决他们安家落户的问题,也应解决户籍以及相应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问题,否则就不是完整的城市化。当然,对个别人口已经太多的超大城市,落户条件可以从严掌握。不能指望一夜之间把户籍管理制度废除掉,仍需要通过渐进的方式解决问题。

本来城市化的一个作用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节约土地资源。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下降确实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这是因为在城市化过程中有过多的不合理占地,对土地资源造成了巨大浪费。因此,城市化需要合理规划,合理利用城市面积,保证必要的人口密度。

3. 关键词:居民住房

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

【建议】

加强土地、财税、金融政策调节,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投机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解读】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陈国强:《建议》中有关房产政策的表述,与今年房产调控的方向和基调一致。预计“十二五”将对现有政策进行深化和延续。

《建议》中提出“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发出新的信号,过去的政策专门强调保障房力度,现在专门提出住房供给问题,更多地关注了不符合保障房条件、又买不起商品房的“夹心层”。此外,可以预见的是,多数城市可能会将廉租房、公租房成为保障房的主体,经适房的地位可能会下降。

根据《建议》分析,未来五年将通过供应的角度来调节房地产市场:可加大住房用地供给,对存量资源进行盘活,整治开发企业囤地现象。

房产税在“十二五”期间毫无疑问将会成为现实。虽然不一定是全国范围征收,但会是在部分城市试点。■

编 辑 刘 辉

工资收入差距 篇7

我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发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财富总量增大, 国家日益强大, 民众生活日益改善, 但人均财富悬殊大, 并未给老百姓带来幸福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众所周知, 即贫富之间收入差距多年来在不断扩大。那么, 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 收入差距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不公现象以及产生的原因呢?

长期的城乡分割结构导致城乡之间资源分配不公, 农民和市民享有的资源和发展机会不平等, 收入差距逐步扩大。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是防止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重要举措。在当前, 统筹城乡发展, 加大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反哺, 增强农村经济活力, 提高农民收入, 是解决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

不同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 尤其是我国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扩大了地区收入差距。要解决地区收入差距, 关键要促进中西部经济增长, 除了加快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中西部的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上的倾斜之外, 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化建设更为重要。

税收监管不到位, 税收监管在富贵阶层面前存在一定的“盲区”, 该收的收不上, 不该收的“挖地三尺”。如今的富人收入高, 可缴纳的税并不多, 许多都靠人事资源和关系偷逃税款, 由此进一步增加其财富集聚的速度。而本应获得税收支持的中小企业和小商贩, 却被迫课以重税, 不合理的税赋不仅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也为企业员工的收入增长、福利增长设置了巨大的障碍, 从而进一步拉大了中小企业员工与国有大企业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 削弱了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盈利能力和工资增长的能力。这无疑导致了目前富者越富, 穷者愈穷,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税收杠杆本应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杠杆, 现在却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反而加剧了贫富分化, 这种“逆向调节”的副作用必须尽快得到扭转。

制度不健全所导致的腐败非法收入也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因。“仇富”的本质是“仇腐”, 是对腐败的仇恨。一部分人利用职务之便甚至是人民赋予的权力, 拿了不该拿的钱, 贪污、腐败等非法收入是群众意见最大的, 也是最让老百姓深恶痛绝的。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 未来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会严重受阻, 构建和谐社会也将会面临许多严重问题和矛盾。

行业垄断也成为收入差距扩大的另一重要原因。相当一部分垄断行业的从业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依靠垄断地位获得过高收入, 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的2倍到3倍, 如果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 实际差距可能更大。我国的很多高收入行业, 之所以有很高的收入, 并不是因为这一行业对于社会的贡献有多大, 而是因为这些行业手中掌握的特殊的优质资源。

依赖于政策保护和资源垄断的“权力分配”, 在不同行业、不同群体间造成收入悬殊的同时, 也在人们心里划上了一道深深的鸿沟。社会存在行业收入差距无法避免, 但是这种差距一方面要确保是在社会公平的基础上形成的, 另一方面要有一个合理的尺度。而我国当前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并且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这无疑令人深感担忧。因此, 打破垄断, 缩小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势在必行。

当然, 收入差距并不完全是分配不公造成的。其中也有由于个人能力大小、努力程度不同、贡献高低造成的差距, 这种差距是必然的、应该的, 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表现, 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那些不合理、不合法原因造成的收入差距, 才是分配不公的表现。

分析了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那么该如何切实减小收入差距呢?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改革是一个重要方面。国家要加强宏观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的调控, 使不同区域达到协调均衡发展;努力改善农村农民的经济现状, 落实好惠农政策, 提高农民收入;加大税收监管力度, 严厉打击偷税逃税行为, 调整现有的税收政策, 依法保障中小企业和低收入劳动者的权益;严厉打击那些无视党纪国法, 贪污受贿的腐败行为, 抚平人民心里的创伤;逐步消除行业垄断, 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应该协调好各阶层的利益关系, 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应该是一个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 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格局, 而我国则是低收入者占多数的局面。因此必须想方设法地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在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 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 强调要“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时, 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总书记的话既切中了分配不公问题的要害, 又指出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解决分配不公问题, 必须提高普通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收入, 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 使劳动者工资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和企业利润增长相匹配, 让“流汗的人不流泪, 出力的人不吃亏”, 让人们“劳有所得”、“干有所值”。

温家宝总理说过这样一段话: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那么注定它是不公平的, 这个社会也是不稳定的, 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 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如果说把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看作是政府的责任, 那么, 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 那就是政府的良知。

社会向前发展, 人们的公平意识不断增强, 对公平的诉求日益强烈, 因而对分配不公的感受更加强烈。国家必须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 缓解收入差距过大的趋势。

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 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局, 也是考验我们党能否顺应民意, 为民谋利, 赢得民心的重大现实问题。我们期待加快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坚持公平正义, 减小收入差距, 真正地做到一切发展为了人民, 让老百姓真真正正地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参考文献

工资收入差距 篇8

关键词:收入分配改革,城乡差距,社会公平,“中国梦”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创造了一个高速发展且举世公认的经济发展奇迹。国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相较于改革开放之前实现了质的跨越, 中国社会出现了一大批先富起来的人。但是, 在经济奇迹之后, 中国社会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群体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现象事实上已在城乡出现, 这种背景构成了我国当前各种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的深刻根源。”

一、收入分配改革应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一)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一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2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74。按国际一般标准, 该数据表明中国的收入差距已经够大。在中国, 贫富差距包括地区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群体收入差距等方面。在各种收入差距中,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尤为严重, 相关数据详见表1。

根据收入比可知, 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90年的2.201一路飞涨至2010年的3.228。虽然2011年这个数据有所下降, 但是仍然高达3.126。整理和分析2013年各个省市自治区的社会发展公报可以发现,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有一些其他特点:同一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更大。

(二)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严重影响“中国梦”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中国社会阶层目前是“两头大, 中间细”的状态, 这种状态离“梭型”的稳定状态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这种状态下, 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非常大。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 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 任何发展规划都不能顺利实现。如果任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并且发展下去, 那么在中国建成小康社会将困难重重, “中国梦”也将面临挑战。

(三) 注重整个社会的公平是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方面

收入分配改革是经济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其重点仍旧是解决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 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从政策层面引导公平分配, 降低基尼系数, 避免收分配差距过大, 让全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是改革的大方向。”目前, 收入分配改革关注比较多的是城市中收入差距过大和行业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这个问题的关注度仍不足。在中国实行了60多年的城乡差别政策之后, 社会对城乡差距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早已习惯, 且已经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收入分配改革应注重整个社会的公平, 目前“城乡差距是收入分配的最大不公”。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 城乡二元经济格局的存在

自建国以来, 中国社会被分成了两个不同的经济社会:城市和乡村。城市在制度、政策、资源、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相比农村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一方面, 长期以来, 中国实行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这种战略使得工业发展迅速并快速积累, 农业发展缓慢且不稳定, 农民长期负担过重以致收入长期增长缓慢。这种战略自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至2003年取消农业税, 在中国近50年的时间里人为地转移了大批社会财富, 从而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彻底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格局。另一方面, 市民比农民拥有更多的获取财富的手段。中国的农民一直被束缚在乡村大地上, 农民可以进城务工的历史也不过从1984年才出现, 而大规模进城务工也就是最近十几年的才开始的。农民工从事的行业也多为低收入行业, 农民工的收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低于城市工人。此外, 城乡二元经济格局的存在使得城市生产的商品大多数都是按照市场价格销售的, 而很多农产品却实行的是国家调控价格。这无形之中也造成农村居民收入低这个结果。可以肯定的是, 这种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从制度上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 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源。

(二)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社会保障完善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进步的一个的重要表现, 也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一种保障。社会保障不仅应该涵盖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这些保险, 包括社会福利和政府投入资金的公共服务体系, 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要远远高于农村居民。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还处于非常低的一个层次, 还非常脆弱。社会保障的不完善严重制约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 也是农村落后的众多因素中的一个。

社会公共服务差也是制约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一个原因。农村的教育水平远远低于同一地区的城镇, 这导致一部分农村居民为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而把孩子送到城镇上学。这会无形中增加农村居民的开销。农村的社会公共服务导致农村留不住有技能和富裕的农民, 这造成农村地区的人才流失和发展乏力。

(三) 客观条件的限制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 但是也有很多客观因素不利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一方面, 中国的可耕地面积少, 农业人口众多。根据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 2011年中国可耕地面积约为18.257亿亩, 而农村居民人口高达6.565亿, 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2.8亩。人均耕地太少, 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大是造成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又一个客观因素。另一方面, 耕地分布不均。人口稠密的中东部地区和西南地区耕地面积少, 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虽然耕地面积较大, 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 农业投入比较大。总之, 在中国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仅仅依靠这么少的耕地发展传统农业来使农村居民发展致富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解决之道

(一) 加快城乡建设一体化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中国发展工业化的过程中发挥了其重要作用, 为实现工业化积累大量的资金。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背景下,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严重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根据中国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4676亿元, 比上年增长20.3%,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不含农户) 364835亿元, 增长20.6%;农户投资9841亿元, 增长8.3%。通过这个数据可知, 在城乡建设方面的投资差距依然很大。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的社会, 缩小城乡差距是非常必要的。

加快城乡建设一体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该工程不是简单的“合村变社区”、“赶农民上楼”。该工程要求政府要在社会保障、公共设施建设、公共资源的提供上力争达到城乡一致。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政府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1.制定相关的政策和优惠条件, 统筹和加快农村地区的建设;2.政府要努力改善农村的面貌, 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进程, 为全体农村居民提供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3.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加快农村服务体系建设;4.提高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 加大对农村医疗、教育、交通等各项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二)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社会保障的完善是农村发展和农村居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基础。目前, 中国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虽然已经开始实施, 但是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与城市地区比较而言水平和层次都比较低。当前的社会保障还不足以解决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 农村居民比同地区城市居民的收入低很多, 减少农村居民的开支也是一种缩小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一种手段。让收入少的人支出更少, 为日后增收做准备, 这也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一个目的。同时,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能挽留有技术的农村人才和富裕的农村居民在农村发展, 增强农村的发展潜力。

以工业反哺农业要继续加大落实力度。研究国外农业可以发现, 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就是对农业进行补贴。2004年, 中央针对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着的许多矛盾和问题, 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从那时起, 中国才开始对农业进行补贴。农业补贴进行了将近十年, 在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收入、稳定农业生产、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补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实行的农业补贴力度较弱和范围较窄。在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农民增收缓慢的情况下, 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是一个可行的手段。

(三) 发展新型农业

中国可耕地少, 人均耕地更少。在中国大部分地方, 每个农村家庭承包的耕地特别分散。这严重影响机械化耕种, 农业生产成本高。要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 发展新型农业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新型农业包括无土农业、特色农业、包装农业、彩色农业、知识农业、精准农业、旅游 (观光) 农业、外向型农业等。发展新型农业, 不仅能最大化农业产出, 还可以解放农村劳动力, 激活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发展新型农业一方面要求农村土地确权, 发展家庭农场。土地集中流转盘活之后, 机械化生产的家庭农场可降低生产成本, 解放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同时, 还可以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渠道和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另一方面要求发展农产品深加工, 发展农村服务业。粮食仅仅当作原料来出售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的帮助不是很大。政府应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发展农产品深加工, 壮大集体经济促农增收。服务业具有投入少、产出高、见效快的特点, 非常适合缺少资本和大部分具有良好自然条件的中国农村地区。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发展观光农业和农村服务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发展新型农业应成为一种新的利器。

总之,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很大, 在这次收入分配改革中应受到充分的重视。农业是整个社会的发展的基础, 农村居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收入分配改革要重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事实, 要保障农村居民享受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权力。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 应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来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最终建成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郑功成.收入分配改革与财富合理分配[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0 (05) .

[2]李实.城乡差距是收入分配的最大不公[J].农村工作通讯, 2012 (20) .

我国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篇9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但收入差距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基尼系数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重要指标, 国际上公认, 一国基尼系数若达到0.4, 则该国收入分配差距处于“警戒线”水平, 一旦越过这条“警戒线”, 说明贫富两极的分化比较严重, 容易给公众带来不满情绪, 甚至会产生社会动荡。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03年以来的十几年间我国基尼系数持续上升并突破0.4, 2008年达到最高, 为0.491, 然后持续回落, 2014年为0.469, 这表明我国居民贫富差距相当严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允许有收入差距的存在, “先富带动后富,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理论政策确实带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 然而就目前形势看, 富人越来越富, 穷人却越来越穷, 这背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初衷。如何缩小收入差距, 实现共同富裕, 已成为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 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 “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规范初次分配, 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

二、我国收入差距现状

(一)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近年来, 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不平衡日益加剧, 并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14年前三季度,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 986元, 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8, 527元,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 044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多13, 517元,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2.59。而2015年前三季度,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 367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 512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 297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多15, 215元, 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2.83。从上述数据不难发现, 2015年前三季度与2014年同期比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1, 468元, 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没有增加, 反而减少了230元,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二) 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明显。

上海、北京、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的居民收入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居民收入。据中新网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15年10月26日, 全国有25个省区公布了2015年前三季度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在这25个省区中, 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和广东位列前五, 分别为37, 568元、36, 047元、27, 469元、22, 450元、21, 975元, 其中上海和北京是目前全国仅有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大关的地区。相比之下, 位居后五位的是河南、青海、云南、新疆、贵州五省区,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2, 240.50元、11, 279元、10, 677元、10, 118.38元、9, 813.48元。上海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约是贵州的3.83倍, 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明显, 也进一步反映了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三) 行业收入差距十分显著。

一方面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的收入差距明显。垄断行业凭借其对资源的独占优势获取大量垄断利润, 拉大了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发布的《中国薪酬报告》显示, 在1988年, 收入最高行业是最低行业的1.58倍, 而到2005年达到历年最高为4.88倍, 此后略有小幅下降, 到2012年为4.3倍。其中, 收入排在前几位的大多是一些垄断行业, 如航空运输业、金融业、烟草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信业、房地产业等等, 而收入排在后几位的则是纺织业、餐饮业和农林牧渔业等一些非垄断行业。垄断行业工资增长水平过高, 而多数行业增长速度则低于平均值, 导致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14年, 金融业位居全国行业平均工资之首, 为108, 273元, 而排在最后的是农林牧渔业, 平均工资为28, 356元, 两者相差79, 917元;另一方面企业内部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过大。例如, 2011年2, 032家上市公司中高管平均薪酬为47.1万元, 职工平均薪酬为8.2万元, 相差5.74倍;其中相差最大的竟然达到112.77倍。2014年, 制造业的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的平均工资为102, 273元, 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的平均工资为41, 245元, 两者差距为61, 028元。

三、我国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 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

一方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二元经济结构作为一种经济现象, 普遍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之中。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又是农业大国, 小农经济长期存在,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 为了加快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我国实行“以农养工”、“以乡养城”的政策, 优先发展重工业, 通过工业产品统一定价、农副产品统购统销等政策, 形成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另一方面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带来了分配不均等。我国的就业制度长期和户籍挂钩, 造成就业机会不均等, 引起了收入分配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分化, 进城务工的农民, 由于没有城镇户籍, 即使从事同样的工作, 在收入上往往都低于城镇户籍的职工。此外, 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以及住房制度等都或多或少对一些群体存在歧视, 农村居民不能像城市居民一样平等享受, 这无疑加剧了贫富差距。

(二) 市场经济体制的自身缺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资源的配置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机制的核心是优胜劣汰, 其结果是优势企业聚集越来越多的资源, 财富积累也越来越多, 而劣势企业却无法吸引资源, 发展逐步被限制, 以致被市场所淘汰。此外, 等价交换是市场交易的重要原则,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分配。但是, 由于个人的能力、技术、天赋和掌握资源等方面的差异, 也造成了收入分配的差异。正因为如此, 从收入分配上来看, 绝大多数城市居民远远高于农村居民, 脑力劳动者和其他技术产业的劳动者也往往高于体力劳动者, 收入差距也会随着市场的这种等价交换逐渐明显。

(三) 经济政策采取区域倾斜。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实行由东向西的发展战略, 投资的重点首先转向经济效益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 并给予一定的优惠经济政策, 如财政无偿拨款、免税退税、无息或低息贷款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带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迅猛增长。但是, 这些政策所带来的利益和经济发展更多惠及的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居民, 对中西部地区居民产生的影响较小, 从而造成东、中、西部地区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的事实。

(四) 垄断行业的存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许多行业陆续步入市场竞争, 该行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决定了职工的收入待遇。但是, 对于我国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而言, 由于享受国家给予的特殊政策, 控制了社会生产, 操纵和独占了市场, 进而形成了行业垄断, 如民用航空业、金融保险业、电力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房地产行业、烟草行业等, 这些行业凭借其垄断特权获取高额利润, 其职工收入和待遇是其他行业所不能比拟的, 从而造成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显著。

四、缩小我国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一) 建立公平有效的收入分配机制。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收入分配问题, 实质上是公平和效率的问题, 近几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如取消农业税、增加种粮补贴、减轻农民负担、连续几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大幅提高国家扶贫标准等等,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但是并未从根本上改善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为此, 在这些措施的基础上, 政府应考虑建立一个公平有效的收入分配机制, 以“限高, 扩中, 提低”为目标, 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二) 消除制度差别。

2014年7月30日,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明确提出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之间的区分。实行了近五十多年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这进一步瓦解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根基。但是, 在户籍制度的背后, 还应看到附着在其上的社会保障、就业、住房等制度的城乡差别, 只有消除了这些制度差别, 才能有效打破城乡壁垒、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 实现真正的公平。

(三) 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首先, 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划清二者的界限。明确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方针, 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 规范市场秩序, 做好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制定公平有效的市场规则, 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公平与效率;其次, 坚持放与管的并存政策。在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范围内, 放任市场自由发挥作用, 在市场机制失效时, 由政府发挥其调节管理作用;最后, 要注重市场经济体制中公平和效率的有机结合。保证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在市场上享有平等使用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权利, 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有效。

(四) 不断推进我国税制改革。

继续推进税制改革, 建立全面合理、符合我国实际的税收制度, 充分发挥税收在分配上的作用。一方面在原有基础上对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税种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 采取合理的“限高”措施, 有效限制高收入者;另一方面对累进税等税种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进调查, 以便更好地调整完善不同阶段的税率, 使之更好地发挥其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中的作用, 促进财富更好地向低收入人群流动。

(五) 完善粮食补贴机制。

粮食补贴是国家强农惠农的重要政策之一, 也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 就当前形势而言, 国家还应不断完善粮食补贴机制。一是不断改进和完善补贴措施。对与粮食生产相对应的生产性投入, 如种子、化肥、农机等的价格实行合理的限制措施, 使惠农政策真正的起到惠及全民的效果;二是扩大专项资金补贴范围。从粮食生产的投入开始, 到购销、加工等环节, 从不同方面增加专项资金的投入, 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净收入, 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除了上述措施之外, 国家应在经济政策上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以及投资力度, 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缩小地区收入差距。与此同时, 还应通过拆分垄断企业、降低垄断行业利润等方式, 缩小行业间的收入差距。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但收入差距问题一直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究其原因, 城乡二元结构、市场体制缺陷、经济政策倾斜以及垄断行业存在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为此, 应从建立公平有效的收入分配机制、消除制度差别、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推进税制改革、完善粮食补贴机制等方面入手, 进一步缩小我国收入差距。

关键词:收入差距,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卢洪友, 熊艳.我国税收的居民收入再分配效应[J].财政研究, 2014.4.

[2]程永宏.改革以来全国基尼系数的演变及其城乡分解[J].中国社会科学, 2007.4.

[3]邱兆林.行业垄断、异质性人力资本与行业收入差距[J].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4.5.

[4]周佳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与财税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 2011.27.

[5]林毅夫, 刘培林.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 2003.3.

工资收入差距 篇10

1 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的现状分析

1.1 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的趋势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支出都得到了显著地增长, 但不容忽视的是二者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据统计, 1990年至2012年间江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15.7倍, 高达19860元, 而农村名义人均纯收入仅增加到7828元, 城乡居民名义收入比达到2.54∶1。据图1可知, 1990—2012年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三阶段上升的趋势, 1990-1997年城乡收入差距并不明显, 1998-2006年开始缓慢扩大, 2007年至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加速攀升的态势。

收入差距主要是通过消费的分化体现出来。据分析, 城乡居民名义消费支出差额从1990年的406元扩大到了2012年的7000多元, 城乡居民实际消费支出比从1990年的1.7∶1扩大到2012年的2.16∶1, 所以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江西省城乡消费差距的变动与之呈现同步变化的态势 (如图1) , 而且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落后城镇居民至少十年。

1.2 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的相关分析

江西省城镇和农村具有较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城镇居民主要以工资性收入为主, 江西省工资性收入对总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0%, 因此消费的稳定性较强。而农村居民主要依靠农产品的销售收入, 江西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区省份, 农业的产出和农民的收入都非常不稳定, 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大, 因此消费支出的非稳定性波动十分明显。

由图2可知, 1990—2012年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可以用线性方程拟合。因此, 可以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 另一方面农村居民有节俭的传统, 储蓄意识较强, 最终使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得到潜力巨大的农民群体的支撑。

2 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的实证分析

2.1 数据的选择与模型的设定

为了保证分析口径和样本区间的一致性, 本文所有数据都取自于《江西统计年鉴 (1991-2012) 》, 具体的计量分析采用Eviews 6.0完成。

在模型的设定上, 用y表示城乡消费差距, 具体数据由江西省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相减求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作为解释变量, 用x来表示, 具体数值由江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减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得出。为了消除物价波动的影响, 我们用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1990年为基期) 对以上数据进行了平减。另外为了避免伪回归问题, 对城乡居民的收入与消费差距进行对数化处理, 记为lny和lnx, 因此模型设立如下:

ln y=α+βlnx+ε

2.2 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对于非平稳序列的方程估计, 容易造成不能预测未来信息的“伪回归”, 因此本文先采用ADF检验方法来判断, 其中最优滞后期根据AIC和SIC准则自动选取。由图2可以看出, 两者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 因此ADF检验选择既含有趋势项又有截距项。由表1可知, lny和lnx序列不能拒绝原假设, 是非平稳的;但经过二阶差分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因此可以确定二者都是二阶单整序列。

注:△表示一阶差分。

2.3 协整检验

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分析是正确建立经济计量模型的先决条件。本文先对lny与lnx进行最小二乘回归, 可以得到协整方程如下:

以上结果表明, 调整的可决系数为0.99, 模型的整体拟合优度非常好, F值为2326.267, 通过了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为0.88, 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每扩大1个百分点, 会导致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增加0.88个百分点, 也通过了回归系数的显著水平检验。然后对协整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 结果如表2。

由表2可知, 残差序列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接受不存在单位根的假设, 因此说明lny和lnx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协整向量为 (1, -0.88) , 即1990年—2012年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之间的同向变动关系非常显著。

2.4 误差修正模型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 lny与lnx具有协整关系, 即江西省城乡居民的收入与消费差距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 因此可以通过误差修正模型来分析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模型如下:

从以上结果看出, F值为14.03, 通过了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模型整体的拟合效果较好。回归系数的t统计量为4.28, 通过了显著水平的统计检验。在误差模型中, 差分项反映了短期波动的影响;所以, 从短期来看, 1990—2012年间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1个百分点, 将导致消费差距拉大0.66个百分点。误差修正项ecm的系数为-0.68, 符合反向修正机制, 表明当短期变动偏离长期均衡时, 将以 (-0.68) 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

3 缩小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的对策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看出,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创造农民的消费需求, 是刺激江西省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增强国民经济内在动力的重要方向。

3.1 调整城乡收入分配格局, 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为了提高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 首先季节调整三大分配关系, 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 应增加劳动力要素的分配比例, 尤其是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要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加快城镇化进程, 发挥红色资源优势, 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技术进步, 努力就地、就近建立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企业, 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创造更多的就业途径和机会,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顺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生态产业的要求, 积极、有序的引导农村居民进入非农领域, 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的稳定增长。

3.2 加大对农民的转移支付力度, 稳定农民收入增长预期

当前政府的转移支付应向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困难群体倾斜。首先增加农村的教育支出, 优化三级教育结构, 提高义务教育水平, 尤其是农村幼儿的教育水平。其次增加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支出, 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确保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医疗卫生器械和医务人员的到位。在提高农民生活方面,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摩托车、家电、电脑等电器下乡的实施力度, 不仅可以开拓农村市场, 还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发展。最后应建立农产品收购与价格补贴的长效机制, 解决农民丰产不丰收的问题, 稳定农村居民的收入预期, 促进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

3.3 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 扩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 缓解甚至解决青壮年劳动力的后顾之忧显得尤为重要。其次重点应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互助合作医疗制度, 使广大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助, 不至于因病致贫致困。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统一使用的社会保障个人账户, 构建出一种长效机制, 为进城务工人员和失地农民等劳动者的自由流动及其基本的生活消费水平提供保障。

摘要:近年来江西省的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最终消费率却逐年降低。收入是决定居民消费水平和质量的根本性因素。随着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比呈现波浪式上升, 农村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1990—2012年的数据, 对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人均消费支出差异进行了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表明, 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城乡消费差距出现的直接诱因, 而城乡消费差距的存在进一步加深了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不平衡;在此基础上, 提出缩小当前江西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促进农村消费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差距,最终消费率,协整分析

参考文献

[1]韩立岩.中国收入—消费关系的协整分析与模糊分析[J].管理世界, 1998, (5) .

[2]秦朵.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总量研究[J].经济研究, 1990, (7) .

[3]王国华, 李克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问题研究[J].财政研究, 2003, (1) :48-51.

[4]郑永奎.消费正义与人的存在和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 (哲社版) , 2002, (4) :66-68.

[5]林毅夫, 蔡昉, 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 1998, (6) :3-10.

[6]林艳.居民消费率持续走低的原因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 2009, (8) :57-59.

上一篇:油田计量系统下一篇:VB程序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