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空间过程

2024-06-05

城市化空间过程(精选九篇)

城市化空间过程 篇1

新型城镇化这个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言的, 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的是, 新型城镇化更注重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发展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协调, 一般来说主要有五个内涵, 即: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社会和谐、环境友好以及城乡一体。另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的权益以及外来人口等问题也更加重视, 因为新型的城镇化是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产生并逐步发展的, 简单地说就是“三化”, 即:“资源集约化、城市现代化以及城乡统筹化”。而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对城市的空间治理问题也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这是由于合理的布局可以避免很多问题, 同时也是社会环境的改变与发展的一个必然需求。怎样将城市的空间布局设计得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也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二、新型城镇化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 生态问题。

城镇化首先带来的就是生态问题, 比较显著的就是自然的生态空间不断遭受到了侵蚀, 同时生态问题也呈现出了区域化的特征, 这也是目前城市发展所遇到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比如在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其城镇化的程度就非常高且区域一体化也十分明显, 但是该地区的大气污染、流域污染等问题也十分严重, 并且这些问题所造成的影响不仅影响了城市本身, 对其周围的地区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另外, 对于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居民来说, 其休闲空间也受到了区域性的自然生态缺乏的影响, 自然生态空间受到了很严重的侵蚀, 自然环境不理想。

(二) 建筑密度与绿化问题。

工业化加速了城市的发展, 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性的影响, 在工业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城市在开始的时候多存在开发建设水平低且建设基础比较差的问题, 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这类城市就存在比较普遍的建筑密度高、绿化率低的问题。这是因为这类城市在开发时多是以工业厂房为主导, 所以土地使用集约度不高且表现为粗放式的特点, 针对这类问题首先应该提高城市土地的使用强度, 而且还要把合理使用土地当作城市空间布局的主导思想。

(三) 空间形态松散。

对于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镇化过程来说, 其城市的空间布局多呈现出扁平状, 也就是主要的开放方向为水平方向, 对于竖向空间的利用还不够充足。仅开发水平方向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自然条件以及粗放的开放方式的限制, 因此就会表现出一种比较松散的空间形态, 中心城市开发很紧凑, 但外围地区的开发就相对较松散了。

三、新型城镇化空间结构治理措施

(一) 构建合理的区域生态结构。

一般来说, 城市的城镇化发展尤其是城市的建设以及产业的发展会对农田进行一定的占用, 而近几年我国的农田面积也是在不断地下降, 这与城镇化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对农田的占用会导致区域生态空间减少, 导致区域的生态安全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因此, 必须严格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原生的生态系统等诸多敏感的生态功能区, 这也是建设合理的区域生态结构的基础之一。

(二) 建设便捷的交通网络, 提高一体化水平。

对于城市来说, 交通网络是其空间结构最基本的框架, 所以对于交通网络的设计十分重要, 因为合理的交通和城市用地功能的结合对城市的交通效率以及土地使用率是十分有利的。这一点可以仿照香港的住宅容积率, 依照交通条件来进行分区控制, 或者是根据TOD开发模式以及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策略来构建城市的空间结构。另外, 还可以在城际轨道网络中把不同的城镇融入到一个生活圈中, 可以加快不同的城镇分工的进程, 让城镇之间的文化、物质等得到高效的交流。

(三) 建设“组团式”的城市。

随着城镇化的逐步推进与发展, 城市与其周边的乡镇之间的边界也慢慢模糊了, 呈现出一种连绵的城市态势。而“组团式”主要是根据城市网络中不同的能性、能级以及能位等来设计的, 因为城市的网络体系结构其实也是一个地区内的城市体系的点、线、面三者空间上的组合。另外,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点也是想找到一种既可以形成等级有序的城市空间体系, 又便于城市的扩散和集聚。其实从国外的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来看不难发现, “组团式”模式是目前最优化的组织模式, 不仅可以缓解城市的生态问题, 还可以加快城市紧凑的发展。

四、结语

城镇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同时也是我国需要实现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但是这并不代表城镇化的发展可以放任不管, 相反, 应该被给予重视, 尤其是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对城市空间治理问题上加大重视, 因为对于城市来说, 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有效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避免因不合理的空间布局导致的交通堵塞、环境恶化以及耕地大量流失等诸多问题, 所以在寻求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道路上应该努力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陈秋玲, 祝影, 叶明确等.城市包容性发展与中国新型城市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5.

有限空间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及过程 篇2

一、演习时间地点

演练地点:房山区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第三标段施工现场 演练时间:2017年10月6日下午15:00 参加人员:项目部全体员工

三、演练物品

1、演练物资:便携式气体检测仪 1台

隔离式呼吸器 1台

紧急逃生器 1台

全身式安全带 1付

2、应急物资:担架1床,药箱1个

3、应急车辆:1辆

4、记录:笔记本1本

四、演练成员以及职责分工

1、总指挥: 郭文娟

负责应急演练方案的审批,演练进度的监督和控制,演练后的点评。1.演练队长:杨学明

负责事故演练预案的编制、演练准备工作、现场监督管理工作、演练。2.现场救援小组:李冰、杨光、刘金龙、王通、马卫晓、刘加林、负责现场急救工作,兼任救护车辆司机 3.现场记录:王梓任 负责现场记录

五、模拟演练情况

假设有限空间事故发生在房山区夹括河治理工程第六标段施工现场,由于施工人员张三违章操作,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下井作业中毒晕倒,情况十分危急。

1、一名人员在检查井内因不明原因倒地被发现(现场),监护人员凭经验初步判断作业区域存在有毒气体或缺氧,不敢贸然进入,立即向总指挥拨打电话报告。

报告人:“总指挥,现场有人受伤,可能是煤气中毒或缺氧窒息,内部原因不明不敢贸然进入,快来处理。”

2、总指挥:“不能冒险进入,保证自身安全,现场监护,等人到来。”

总指挥接到报告后,立即申请提供防毒、隔离防护器具并迅速赶至事故地点,迅速组织现场人员成立临时救援小组,疏散现场闲杂人员,布置警戒任务,了解事故大致情况,合理安排初期救援(包括现场安装大功率通风设备)。同时,向公司领导、安全部报告(讲清事故地点、人员伤害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及初期救援等情况)并通知甲方安全管理部门。

总指挥:“安全部,房山区黑丑水体治理工程第三标段施工现场发生人员中毒,受伤人员在中水站污泥池中,解救需用隔离式长管呼吸器,快安排人员送来,具体情况稍后汇报。”

“张

三、李

四、王

五、孙六你们4个人疏散闲杂人员,周边拉上警戒带。杨大去工具房领取轴流风机按上。” “汇报事故情况”

3、安全部接到报告后,立即根据现场要求安排人员领取并运送防护器具,迅速成立应急救援小组领取相应器材赶赴现场,同时通知救援领导小组成立事故指挥部并简介事故概况。根据事故严重程度、人员伤亡情况,由组长安排通知相应的医疗、消防及监察、管理部门。(安全部接到报告后的组织安排、通知、汇报、联系等工作均作为假想,现场不再实施)

4、救援过程:

1救援人员人戴上隔离式长管防毒面具、安全带,连接救生索,佩戴检测仪器、对讲机,入池。入口处设专人监护并开启大功率通风设备。2及时汇报内部检测数值(一氧化碳含量和氧含量)。

3将受伤人员用绳索绑扎,通知拉人并迅速将伤员转移至通风空旷处,立即展开现场救护工作。

项目负责人:“张三下去救人,佩戴好防护器材,注意保护自身安全,时刻保持联系。抬人时注意别磕碰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氧含量17.5%、CO含量10mg、无爆炸气体”

5、人员救护及心肺复苏:

1伤员仰卧,头部尽量后仰。

2解开脖领处纽扣,清除口腔杂物以保持气道畅通。

3捏住伤员鼻子,深吸一口气,尽力张大嘴,紧包住伤员口唇,尽力将气体吹入伤员肺腔,松开鼻,大约3秒钟再重复一次。

4胸外按压定位:将食指与中指并拢,沿一侧肋弓向内向上滑行至两侧肋弓交界向上两横指处。5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两手臂伸直,垂直向下,均匀按压。下压深度为4~5cm,按压频率为100次/分钟。

6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30∶2,直至自主呼吸恢复或有人替换,应尽力坚持,直至医疗人员赶到。

6、演练结束

六、总指挥总结:

1、这次演练报告快,统一指挥,救援快,用较短的时间,争取较快救治。

2、通过演练提高应急能力,对突发事故进行有效的处理。

3、在救援装备上要投入,对各类事故发生应急的作用。

4、救援队员应急能力有待提高,应变能力反映欠缺。

5、今后经常进行应急救援不同的事故演练。

北京金河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房山区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第三标段项目部

2017年10月6日

房山区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第三标段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演练

编制人:

审批人:

编制日期:

****年**月**日

高度城市化阶段的生态空间保护 篇3

一、乡村是高度城市化阶段的生态文明赖以存在的重要空间

在“十一五”时期,北京市已超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万美元的发展水平,城市人口比重超过80%,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降到不足1%,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也已告一段落。这些标识经济发展阶段的关键指标表明,北京区域经济已越过了“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进入了高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

在进入新阶段门槛的时候应该认识到:工业化和城市化都不是有始而无终、漫无边界的现象;工业化、城市化之所以必然会被新的发展阶段所取代而非永恒的现象,是因为它同一切事物一样都有利有弊,因而有始有终;工业化、城市化既带来了巨大的人类进步和物质财富,也造成了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延续原有阶段的经济的、社会的、城市的发展方式,在首都地区已经暴露出了许多问题。统计数字表明,北京市的经济增长速度每加快1个百分点,既可以增加20万个左右的就业岗位、超过20亿元的财政收入,也会增加0.4—0.5亿立方米水耗、上千亩建设用地等资源消耗的需求。因此,工业化和城市化都是有限的历史现象,必然存在阶段的转换更替。可以说,高度工业化、城市化阶段就是一个从整体上克服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缺陷的阶段。在进入这个阶段之时,如果对上述重要变化的理论和认识准备不足、制度和政策储备不足,如果继续因袭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理论、思想、方法去解释和指导新时期的实践,难免就会遇到诸多难以逾越的概念矛盾、理论矛盾、实践矛盾,其后果有可能将发展导入误区。所以,新时期的发展需要新的概念和理念,用新的理念去重新认识和解决城乡关系与“三农”问题。

高度城市化阶段的生态文明,需要依靠体量上远远大于生产和生活空间的生态空间来支撑。生态空间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绿色乡村空间。北京与国外其他世界级城市的不同之处和优越之处在于:北京不是一个单一的城市地区;作为我国的一级行政区,北京市属地内既有典型的城市地区,也有幅员很大的乡村地区(其他一些国际大都市的行政区面积都只相当于北京市中心城地区的面积;而与北京市面积相近的并不是独立的一级行政区);在每一个郊区县域内,都有城有乡;即使进入了高度城市化阶段,大量乡村地区仍没有被城市的水泥沙漠所湮没。这些乡村地区以其较低比率的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建筑容积、下垫面硬化和较高的绿色覆盖率,为大城市地区保持了绿色空间;以其各种人造物的低密度、植物的高密度和生物的多样性,形成了对城市景观无限扩张的边界(UGB)[2],构成了城市精明增长的空间要素。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强化,城郊乡村所特有的绿色、生态功能,越来越成为大城市地区最重要的功能。因此,中心城的边界控制,以及郊区和乡村建设与管理,是高度城市化阶段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二、农民是绿色乡村空间最主要的守护人

尽管我国大城市郊区的乡村具有不可或缺的生态功能,但在整个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由于乡村地区的农业劳动力持续、大量地向城市地区的非农产业转移,以及乡村地区自主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随机发展,乡村地区的人口出现了不断减少的趋势。进入高度工业化、城市化阶段,意味着非农产业在区域经济的比重已经上升到了一个绝大的份额,也意味着农业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已经基本完成[3]。在这种条件下,区域的就业结构也正在趋于稳定,这意味着,城乡之间在新的产业、就业和人口格局下形成了新的分工。这种新的分工与工业化前阶段和工业化阶段的城乡分工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的农业、农村和传统农民也正在发生着转型。

传统的农业,是以提供食品的生产功能为主的产业;现代农业具有生产、生活、生态等多种功能;大城市地区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其特有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正在成为这个产业生存的最重要的意义[4]。

传统的农村,是以农业生产和农民居住为主的地区;大城市地区的新型乡村不但有传统的农业生产功能,而且有居住、休闲、工业和自然保护区等多种功能[5],其特有的绿色的、生态的功能,越来越成为大城市地区最重要的功能。

传统的农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为社会提供食品和工业原料;大城市地区的农民,除了从事农业生产以外,将更多地转向从事绿色空间的守护功能,越来越成为大城市地区绿色空间的守护人。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在北京市约94万农业籍住户当中,已经形成了约50万纯农户和约10万兼业户,其中以农业收入为主的有23万户。这些以农业为主的农户和工作者是维护大城市地区生态空间的重要力量。

三、树立绿色乡村空间与生态文明守护的职业自信

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与城市快速膨胀相对应的是,乡村处于快速的凋敝,主要表现在:一部分村庄变成了工业区或城镇,离开了“农村的序列”;另一部分村庄则因年轻劳动力外流,呈现出老龄化、空心化、甚至土地撂荒的现象。在进入高度工业化、城市化阶段以后,乡村功能的增加导致乡村活动和乡村就业的多样化,促使乡村重新焕发出了活力,出现了“乡村复兴”;原先似乎失去了活力、走到了尽头的乡村,一旦进入到抹平城乡生活条件差别的阶段以后,将从各方面萌发出一种新的生命力,人们在乡村社会找到了在城市社会所难以找到的个性化、归属感的空间[6]。许多先行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下半叶都经历过乡村从凋敝到复兴,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日本为振兴乡村地区的活力,开展过造町运动,发展农村活性化建设模式。韩国发起过新村建设运动。中国台湾曾提出要增强“营农信心”。这些振兴乡村的“运动”不是拆除村庄、折腾村庄、消灭村庄,而是对原有的村庄增强服务、健全组织、充实福利、提高收入。

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并明确指出“不提倡、不鼓励在城镇规划区外拆并村庄、建设大规模的农民集中居住区,不得强制农民搬迁和上楼居住”[7]。可以预期,新时期的北京正处于一个乡村从老龄化和凋敝到重新焕发活力的转折点。促进转折的关键在于实现乡村功能的多样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发挥乡村对于维护绿色空间的功能。

保护绿色乡村空间,首先需要尊重乡村,尊重绿色空间的守护者[8]。尊重村庄,就不应将村庄看成是可任人随意拆装、随意摆放的机器。村庄本身就是村民的一种权利。尊重村庄,就是对农民权利的尊重。尊重村庄,就应给乡村、给农民一个安逸而稳定的空间。应改变以“迁村并点”去消灭“空心村”和“空心户”的做法,实行以市民“填充”的积极对策。这样可以延缓农村住宅的寿命,发挥农村存量资产的增殖增收作用,也是减少乡村建设对资源和能源消耗的重要措施。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乡村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应该继续“城市化”,而乡村的形体、乡村土地的利用方式却不宜再继续“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应在有城有乡、城乡并存、共同繁荣的条件下,缩小乃至消除城乡之间存在的多方面差距。缩小城乡差距,不意味着以城市取代乡村,不是消灭乡村,而是要在保护大量的乡村形体和土地利用方式“非城市化”的前提下,推进乡村居民享受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的“城市化”。在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需要对农业、农村、农业劳动者同原来的制度加在他们头上的“落后性”加以区别,不应在消除掉对待农民和农村的不公平机制时,连同农民和农村一起“消除”掉。

增强乡村的生机与活力,根本上在于那里的人们要有自信。自信的基础是职业和生活的体面。绿色空间要靠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来保护。全社会都应为乡村和农业更加体面而创造条件,包括:应有足够的收入;应有平等的福利;应有可归属的社会的或社区的组织;应有“城市化的”生活设施和便捷服务;应有公平的多种发展机会。需要调动乡村绿色空间守护者的积极性,一方面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需要政策和制度的支持,需要投入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全社会对环境、对自然、对乡村、对农民的尊重。培育新型的绿色产业经营主体,让农业成为一种“职业”。通过农村产权制度、集体土地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农业支持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建设,使农民成为有多种收入的处于中等收入水平以上的劳动者。

积极支持乡村绿色空间和绿色产业的发展。促进绿色空间的建设产业化。把绿化作为乡村地区的一项基本产业,促进生态林业向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转变,使农民取得的资源、资本性收入与生态保护、建设的劳动性收入相互补充,成为长期的稳定的收入来源,让绿色空间的守护者在从事为全社会服务的劳动中致富。应制定绿色空间的规划和项目,着眼于长远发展,做好深入调查研究,制订乡村地区居业规划和配套政策,确定需要保护的村庄和民居;重点鼓励有文化的年轻人和城里人进入乡村地区,充实保护绿色空间、从事绿色产业的力量,使乡村地区的绿色产业建设、绿色空间保护成为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11.08)[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奥利弗·吉勒姆著,叶齐茂、倪晓晖译,无边的城市——论战城市蔓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张强、刘洪银,都市郊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选择[J].城市问题,2011.10.

[4]张强,中国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实践与理论,现代化研究(第一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张强,乡村与城市融合发展的选择——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6]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7]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2.12.31[N].人民日报,2013.02.01.

[8]张强,尊重村庄:新农村规划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J].北京规划建设,2009.05.

城市化空间过程 篇4

关键词:绿色空间,健康,生活品质,构建

1 引言

物质、社会和心理是城市空间的三种属性, 三种属性相互之间紧密关联, 共同构成城市空间的完整概念。物质空间既是社会过程的结果, 又是社会过程的场所, 亦是人们日常使用和感受的对象。本文所探讨的城市绿色空间是指通过绿色廊道、楔型绿地和节点等, 将城市的公园、自然保护地、农地、滨水绿带和山地等纳入绿色网络, 构成一个自然、多样、高效、有一定自我维持能力的动态绿色景观结构体系, 强调自然的过程和特点。所阐述的城市绿色空间的构建主要是在中观和微观尺度的城市设计范围内, 寻求城市重点片区和地段的视觉品质, 同时协调经济利益、美化政治意愿等现实目标, 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协调, 使城市空间健康化和理想化。

2 意义

2.1 健康

绿色空间是一种积极的支持性环境, 能为城市居民带来各种健康益处, 并鼓励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研究都指出, 绿色自然空间对促进人们的身体活动有重大的影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其环境的品质, 如公园和林荫道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生活、促进健康。

2.2 生活品质

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 尤其是公园, 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感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人们渴望与大自然接触源于以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竞争为基础的生物本能, 自然环境是一种对于人类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至关重要的资源。日常生活中的绿色环境或自然景色, 能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并促使人们从压抑中解脱出来, 高品质的植物和水系会给人们平和与健康, 而对于城市而言, 那常常不过是一些小型的绿色空间。重要的是要有各种类型的绿色空间供各个年龄段的人们使用, 使人们有机会去体验原生态自然, 回归充满活力的自然天性, 以便从城市生活中解脱出来。

2.3 地区经济

一个安全健康的地区环境和精心设计的公共绿色空间是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从提高土地的附加值、促进招商引资, 到改善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生活品质, 绿色空间为城市的更新改造提供了多重绩效, “城市最好的经济模式是关心人和陶冶人”。

3构建原则

3.1 连接性

在绿色空间的连接上, 打破城乡界限, 保护、增加和提供廊道, 保证某些物种的生存, 廊道应尽可能宽和连续, 廊道环境应满足目标植物的需求, 同时形成网状结构。

3.2 节点

在城市空间扩展中, 在经济利益驱使下, 绿色空间受到挤压和排挤而变窄、破损、断裂, 甚至消失, 绿色网络的连接性遭到挑战和危险, 即使存在绿色廊道, 也往往狭窄和缺裂。然而, 绿色功能和效应的发挥需要一定的面积, 才能产生规模效应, 如何协调经济压力和生态功能的矛盾, 绿色空间节点的规划建设是重要出路。在具体规划实施中, 除了充分发挥公园、街头绿地和自然保护地等外, 还应考虑绿地空间对住区居民的服务功能、城市自然保护的需求等方面, 优化绿色空间布局。

3.3 生态性

生态性的指导思想是生态平衡, 这个生态平衡是由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组合而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绿色空间的生态化是要使绿色植物在城市中合理再生, 增加积蓄和可持续利用, 形成城市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能力, 起到改善城市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和积极作用。

3.4 可达性

研究显示, 距离是人们使用绿色空间的关键因素, 理想的距离是人们在500m (儿童280m) 之内就能找到一处绿色开放空间。因此要重视绿色空间的服务半径, 并设立必要的步行道和环线道路, 使市民能够充分而便捷地利用绿色空间, 得到绿色空间的生态服务, 提高和完善生理素质, 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交流, 减轻城市激烈竞争的都市生活压力。

4 构建措施

4.1 保护和利用城市郊区绿地

城郊绿地作为重要的城市外围绿色走廊, 是重要的线形、块状和连续的生态景观要素, 在城市生态环境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生物的繁衍和自然界植物群落间物质、能量交换, 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处理好城市郊区绿地的利用和保护的关系, 充分利用城市郊区绿地现有的自然生态基础, 突出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性开发并重, 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良好的循环系统。具体措施如城市郊区绿地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相结合, 城市郊区绿地建设与区域农林经济的发展、旅游经济的发展、房地产项目开发有机结合。

4.2 沿河绿色景观区

河道是绿色空间连续性的重要因素。可设置滨河林荫路、景观道, 据地形采取自然式或规划式布局;临近水面设置亲水步路, 可设踏步与水相连, 可设小广场或凸出水面的平台, 供游人远眺和摄影;于岸边设置栏杆和坐椅;宽地带可设一些草坪、花坛、树丛及一些简单的园林小品, 如雕塑花架等。

4.3 工业绿色景观区

根据城市工业区的地域特点, 形成独具特色的工业景观区。工厂绿地规划设计包括:厂前区绿化, 多采用混合式布局, 厂门到办公大楼的道路上可布置花坛、喷泉及体现工厂特点的雕塑等;厂内绿化, 道路两旁一般以疏林草地为主, 可种植灌木花卉或草坪, 布置一些坐椅、宣传栏、雕塑等建筑小品;厂内休憩地绿化, 内部适当布置坐椅、散步小道、休息草坪等;工厂企业的卫生防护林带, 结构有透风式、半透风式和紧密式, 通常在上风方向设置紧密式林带, 并于周围种植乔灌木, 建筑物墙壁以攀援植物绿化, 裸露地面铺设地被植物, 以减少风沙尘埃。

4.4 公共建筑景观区

沿主要道路等形成有特色的公共建筑景观带。包括居住区、机关和学校。居住区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设文化体育活动场地, 休息设施, 小卖部等, 儿童游乐场是居住区的重要场所。由公园、社区公园、街头绿地组成了公共绿地景观区:步行街道路上可铺设装饰性强的花纹路面, 还可布置些装饰性小品, 可供行人休息的坐椅、凉亭、电话间等, 绿化以草坪花坛为主, 并配以乔木蔽荫;花园式林荫路和一定宽度的带状绿地, 可设步游路, 可安排儿童游戏场, 坐椅、花坛、喷泉、小型雕塑花架等, 分段布置;车行道与林荫道绿带之间要有浓密的绿篱和高大乔木组成的绿色屏障相隔。

4.5 景观空间轴线

形成以主要街道为主轴的绿色发展空间。城市格局很多是在一条或多条轴线上展开, 如巴黎卢浮宫的轴线往香榭丽舍方向大幅度展开;罗马的多条轴线形成了城市的结构;北京中轴线则不是视野开阔的轴线, 而是在轴线上安排重要建筑, 建筑间的距离随着远离中心而变化, 形成有韵律的节奏。轴线给整个城市带来顺序, 使城市结构清晰, 成为城市的象征和形象, 因此形成景观空间轴线是构建城市绿色空间中要重点考虑的措施。

参考文献

城市化空间过程 篇5

1建设缘起和革命精神

汕头是中国一座具有典型意义的沿海城市,她没有城墙、城门,远离传统封建帝制权利中心,却有无边界扩展的商贸建筑,所以她本身并不是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城”,而更像一个“市”。汕头发展的迅速和特殊甚至在恩格斯的巨著中被提及。然而城市发展过于快速, 布局以自发为主,店铺街道多在填海地面上建设,1860年开埠以后又没有统一的市政机构进行市政建设和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和其他通商口岸类似,汕头的市政卫生为外人所诟病。1897年,一英国传教士对汕头的印象是: “狭窄的街道、差劲的排水系统、可怕的臭味、凹凸不平的街道、不洁的空气”1)。1908年汕埠学界、商界也先后投函巡警局提出汕市“经营建设者,每多侵占管道…… 不特车马难行,且行路拥挤……多以篷席蔽日,不透空气, 湿热熏蒸,致生时疫,又兼易于引火”2)。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经济优先的发展,不断被压缩的公共空间使得19世纪自发产生的城市格局的弊端暴露无遗,城市环境亟需改善,这样的情况到民初仍未有明显改善。民国时期, 地方政府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不断出现的这些城市问题, 以满足人们对新鲜的空气和阳光的要求,满足对公共活动空间的渴望。

民国10年即1921年3月,汕头成立市政厅,开始城乡分治的历史。正如时任广州市市长的孙科在汕头市首任市长王雨若上任时来电贺词所说 :“悉贵厅举行开幕典礼,怀忭莫名,窃惟汕头一埠为西南交通孔道,又为我粤富庶之区。商业蒸蒸日进不已,得我公镇其间刷新一切,行见政声丕著,开文明市之先河,市政釐然作自治区之矜式,逖听之余敢不拜嘉,谨具蕪词用,特此贺。”3)执政者似乎需要彻底改变汕头城市的旧貌,以此表达时代的巨变和革命的精神。从现存汕头市档案馆的《汕头市市政公报》中可以读到,汕头第一任市政厅厅长王雨若在首期公报上发表了《布告》称,“考市政之兴,肇始于法,极盛于美,近来世界各大国靡埠殚精竭虑汲汲讲求能使全国都市庄严璀璨蔚为巨观……海禁既开,欧化东渐,识时之士亦稍知改良市政为当务之急” 。4)

王雨若发现在市政厅开办之前汕头只有张园和第一公园可以给市民游览观赏,开办之后这两园均所托非人, 所有者竟然将其变卖,使得偌大一个汕头市没有一个公园让市民闲暇之余可以休息的场所。执政者认为“實一大遺憾,抑亦全市之羞” ,5)即提出在月眉坞建设公园。6)民国12年,第三任汕头市政厅厅长萧冠英在市政改造计划图中画出中央公园,地点仍在月眉坞。民国14年春“總理去世,我革命軍敗逆敵而有汕市,為紀念總理并供市民隨時之遊息及各學校之運動,及積極籌備建築” 。7)民国15年,第十一任汕头市政厅厅长范其务,在第二轮的汕头市政改造计划书中继续把中山公园的方案列入8),并在省建设厅和省务会议中通过。

2空地的必要和归属感

在确定建设汕头中山公园之前,国内市政刊物、报纸、 论著等已有关于公园建设的宣传,如1914年北京市政公所的《市政通告》发表编辑部文章说:“只要有了公园以后, 市民的精神日见活泼,市民的身体日见健康……简直说罢,是市民衣食住之外,一件不可缺的要素”。1922年5月15日《汕头市政公报》第55期特意阐述了“空地之必要, 欲求都市之健全暢適,非有充分之空地不為功,斯說也, 學者倡之,士庶和之,已呈不刊之真諦,良以日光之享受, 空氣之更新,災害之避免,密集之豫防,均惟空地是賴”。 其中分项详述如下 :

图1 1923 年汕头市政之工务计划的图“汕头市改造计划图”里现状情况, 蓝色范围为当时商业中心区,黄色范

“日光之享受:試執途人而問以日光之效用,則必不待思索,而以天然照明對,……要知紫外線之化學作用, 足以卻病延年……利用直射之日光,以質量肺與皮膚諸病者。足徵大陽之可貴。不在其光明普照,而在能消毒殺菌,其關係之大,殊出常人以外……關於通風換氣之學說,雖尚無精密之定論,然無論吾人信碳酸瓦斯含有量之增多,足以使空氣溷濁,致人頭腦昏眩,或信通風狀況不良之結果,足以使四圍之溫適度曾剛,妨礙體溫之發散,致感苦悶,要之通風換氣之不良,足以使住居者受害,蓋無疑義,空氣者,閃亮空氣之貯藏所也,不有空地,則此呼彼吸,互食吐馀,即無病菌,已大大不可, 況病菌之散在,又為事實所不能免乎。

災害之逃避及隔斷:火震諸災,為事所不能免,豫防雖別有術,然多留空地,要為切近之圖,吾知市民囘憶當年罹災狀況,未有不怵然心悸者也。

密集之豫防 :密集生活,實為都市之大害,而都市發達,生活又未有不隨之而密集者,不過密集之危害, 恒不如震火諸災之顯著,最易為常人所忽視。”

和晚晴时期完全忽略生活公共空间的商业城市相比, 民国时期执政者在努力促进公众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意识和渴望,更重视公共空间和人民生活环境的愉悦程度。 而建设公共空间的目的,就是通过高品质公共空间的提供,政府力图获得更多市民的认可和支持,因为对公共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会或多或少会转化为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用地选址和经济开发

民国10年至民国15年,汕头历任市长或工务局主管在中山公园建设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大多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广东籍人士,其中著名者如萧冠英、 范其务、林克明等,积极倡导新的规划理念,引进国外的规划经验,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规划的编制与管理制度。

汕头中山公园选址在月眉坞的论证在民国12年萧冠英市长提交给省长审批的汕头市政改造计划书里提到。

“而於月眉坞设一中央公园 ,以供随时之游息。其地四面环水,地点适中,且有多少天然风景。果能先行整顿点缀,俾早告成。於发展市区,必可收无形效果。 盖既附近旧市区,而地又适中,周围尽属旷地。公园成立, 游人络绎,则旷地皆可变为繁盛市场。”9)(图2)

从论证内容中隐约看到了纽约中央公园规划理念的影子。当时的汕头建成区主要集中在现在的小公园一带, 月眉坞虽然在新规划扩展后的市区地理位置中央,但位于小公园片区的东北方,四面环水,与澄海县仅一水之隔,属偏于之地。纽约中央公园筹建之时,其用地位于纽约市郊,到处是贫民棚屋,石头散布,地面标高不一, 这样的条件让投资者们望而生畏。月眉坞原为韩江梅溪淤积地,东西南三面环水,1873年开凿洄澜新溪疏通韩江梅溪水道后,四面环水实成孤岛,地势低洼,韩江支流水涨时即汪洋一片(图3、4)。月眉坞虽有349亩, 但大部分为荒芜烂泥地,这种用地环境对叠山理水、种植花草来说倒是省事省时省力,还不用拆迁管理建筑, 省却了诸多用地上的麻烦。同时,笔者推测,当时的执政者和规划者看到了月眉坞用地和纽约中央公园用地的共同特征,“於发展市区,必可收无形效果”。

首先,在城市中的大片绿地,是一份极度珍稀的资源,从纽约和汕头这两个城市的发展历程来看,像中央公园这样的大片自然的公共空间只有在城市化之前提前做出规划并完成建造才有可能实现。城市形成之后,就无法轻易获得有大面积自然环境的公共空间。大面积绿色空间才能给予享受现代城市文明的同时获得田园般优美环境、足够的阳光,通过公共活动空间解决拥挤的城市格局问题,满足市民对新鲜空气和阳光的需求,让“市民的精神日见活泼,市民的身体日见健康”,从而体现制度对民生的关怀。

更重要的是,环境优美的公共空间成为新城区的开发点,会大大刺激周边旷地的迅速发展。从民国12年的改造计划图中可以看到新市域的拓展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腹地,为田园式住宅建设提供了条件。但需要政府部门主导将当时的郊外空地规划建设成为大规模公共绿色空间,才会有新市区开发的启动点。这是明显的美国城市规划的经典模式,最著名的诠释就是1873年的纽约中央公园,公园的兴建带动了当时尚属郊区的周边地区城市化进程,使普通市民有了娱乐休闲的去处, 中产阶级满足了他们提高生活品质的愿望,地方政府收到了为数不菲的房地产税,临近公园的房地产成为纽约城市型高尚社区的代名词,开放商们也毫不客气第把开发利益悉数收入囊中,用今天的话来说是一个多赢的结果。世界各地城市皆向这一经典规划模式学习。汕头中央公园的规划亦从中受益,希望“公园成立,游人络绎,则旷地皆可变为繁盛市场”。

图2 1923 年汕头市政之工务计划的图“汕头市改造计划图”

图3 1858 年咸丰年间汕头地图

图4 1889 年光绪年间汕头地图

用地选址考虑到了多赢的未来预想,因此,从王雨若提出兴建至范其务举行奠基仪式,即使历时5年,历任11位市长, 中山公园选址仍在韩江淤积地月眉坞。

民国14年,汕头市长“范其务根据市民大会通过选定月眉坞作为汕头中山公园园址的决议,发出《收用月眉坞公告》, 通知业主向市政厅缴验契证领会地价。由于逾期无人缴验契证, 宣布月眉坞土地无偿收为公有。”10)时任工务局局长的是张斐然, 他强硬的手腕让这件事情顺利完成。收用公告的落实,标志着公园的用地已完成法定形式的确定。

一年内政局不稳,公园建设又出现停滞。

民国15年冬,林克明11)刚从法国毕业,通过林直勉向张永福推荐自己,张永福安排林克明做汕头市政厅工务科科长。 林克明在一次工作会议上提出重启中山公园的建设。他重新踏勘了前人设计过的中山公园用地,最后坚定了园址的不变。

其后,国外规划管理经验仍然影响着执政者和规划者在汕头中山公园的建设实践上。民国16年,姚希明12)由广东省政府民政厅介绍来汕头调查市政工作,他也认为中山公园的“购置及管理用费,可以向乘客纳回,以偿其值,惟不能过昂贵,使全体市民同沾利益。或则此种办法,可由商人投承,是在主特市政者之斟酌尽善耳”13)。民国17年,市长黄开山在开幕演讲中提出“纽约公园技师查理士当利对公园的意见”14)。汕头“筹建中山公园平民新村委员会”也提到“美国市政府特设公园课司其事”15)。 筹委会的成立标志着汕头中山公园进入稳定大规模建设的时期。

4大规模建设和建设主体

大片公共空间和开发新区这种毗邻关系成为正面因素出现, 就不难理解汕头中山公园是一种能够采用收益者负担方式开发的大规模公共空间。这种开发模式直接影响了建设主体的组成。

至民国16年,“初期工程預算廿三萬九千元,由市廳呈請省政府,在汕市填築海坦變價項下撥給,一面再由軍政農工商學黨部各界會議募捐,以利進行。”16)。

民国17年8月,汕头中山公园开幕,园内进行连续三天的游艺会,每天超过三万市民参观,卖出门票1万元,用以建筑开辟数条路基和数座竹木茅亭。17)

同年10月,陈国渠市长成立“筹建汕头中山公园平民新村委员会”组织公园建设。

多方面来源的筹资方式使得中山公园的庞大支出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酝酿出了一个官商结合、运转良好的建设主体,既缓解了市局窘迫的财政困难,也不会给市民太大影响的前提下完成这个大型公园的建设。

其实,从第一届筹委会组成来看,连市长在内共35人,“能明确身份的委员有27位,除了4为政界人物外,其余23位均为商人”18),而且囊括了汕头市总商会的主席、前会长、常委和一批执委或监委。可见,筹委会更大的作用,同时也是执政者组织筹委会的最根本原因——借助地方社会的力量尤其是商人的财力来完成公园的建设。开办市政厅后,执政者深知政府经费捉襟见肘,若能倚靠商人的力量包括号召力和财力,将可更快速地完成市政建设。

汕头中山公园是中西结合的典型案例,筹委会制订的公园建设规划包含“西洋式花园区、东洋式花园区、游船区及南北酒楼茶室区等四个区域,中西结合,融休息、娱乐、消遣消费于一体”15)。其中西洋式花园区要平地无山石,内含20世纪初欧洲城市公园不可缺少但在中国中山公园里鲜见的一部分19): 体育及游戏设施 ;东洋式花园区要有迷混谐趣,内有文化设施图书馆,博物院和动物园 ;游船区利用低洼积水地,濬水堆泥, 建廊桥亭台 ;酒楼茶室区供休息饭饮、喝茶赏音。景点组成包含了很多文化设施和体育项目,明显有别于普通公园。公园开幕前,前往汕头调研的姚希明赞叹“園內設備,頗具現代大城市理想公園之規劃,述之以供吾黨研究市政者之觀摩。計(一) 孫大總統銅像。(二)紀念堂。(三)中山圖書館。(四)電戲院。(五) 動物院。(六)遊藝館。(七)博物院。(八)大戲院。(九)音樂亭。 (十)足球及各種運動場。(十一)賽跑場。(十二)觀覽及預備場。(十三)排球場。(十四)籃球場。(十五)網球場。(十六) 花園。(十七)事務所。(十八)游泳場。(十九)男廁所。(二十) 女廁所。”16)。可见整个公园是一个既保留中国传统的山水格局, 也有西方现代公园特点的多功能公共空间。再回头看1923年的市政改造计划图,当时规划里,除了商业、工业和住宅地区, 就是中山公园和它东边的行政地区,也就是说整个规划能够提供给文化设施或者公共空间的建设用地就只有中山公园这片需要过桥才到的曾经是淤泥一片的土地上,并且在寸土寸金的汕头市里这块地已经全部被收归市有。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汕头中山公园能够做到当时最具特色,功能最丰富的的公园之一了。官商结合的筹委会,作为建设主体,在一块原来被投资商避而远之的土地上,满足了政绩所需的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也满足了商人发展周边地块价值的需求,当然也为市民提供了崭新的生活。难得的一片公共的城市空间,必须被充分使用其价值。

5结语

汕头的近代城市各种建设明显带有商业城市的个性,汕头的道路和分区都在服务于商业发展,商业地区也占据市区大部分面积,它的行政办公大楼在市政厅成立8年后才建成,晚于各种和商业息息相关的建筑,如邮政局、人民银行、海关、大部分骑楼街,甚至晚于经费极为浩繁的中山公园。

然而,在中山公园大部分建设完成之后,政府对筹委会进行改组,加强对其渗透,逐渐获得掌控权。这一过程反映了政府和商人群体分享社会事务管理权力和共同承担社会公共工程建设的意愿,既让执政者向民众表现民主民生的革命精神,也通过让出一部分权力来换取地方社会精英对公共市政建设的支持。

十多年来,汕头中山公园及所在城市空间逐步成为革命精神、 归属感、经济开发、地方社会精英责任权力的空间载体,这段时间无不烙印出意识形态操控的痕迹。空间是一种社会关系,如列斐伏尔所提出的,空间的社会关系“内含于财产关系(特别是土地的拥有)之中,也关联于形塑这块土地的生产力。空间里弥漫着社会关系;它不仅被社会关系支持,也生产社会关系和被社会关系所生产。”“空间意象被各种历史的、自然的元素模塑筑造, 但这个过程是一个政治过程。空间是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它真正是一种充斥着各种意识形态的产物。”20)

汕头中山公园的城市空间在叙述这样一段城市空间及其使用价值的内在关系。虽然建设期间有一批在相当大程度上脱离官僚控制的海上贸易实业家集团在承担着地方社会的公共管理责任, 但政治力量始终在牵引着空间生产,只是在随着它对其他力量的需要而时松时紧。

图片来源

图1:由郑莉、黄苡航、钟奎将其从计划图中描出,原图藏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图2: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图3、4:王琳乾,邓特.汕头市志 [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672。

摘要:文章通过论述汕头中山公园在策划背景、分析论证、用地选址和大规模建设各方面,是如何作为城市空间来体现其社会使用价值,来探讨城市空间产生过程中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多方面力量的博弈,以及城市社会和空间使用的相互关系。

城市化空间过程 篇6

1 对城市空间特色的认识

我们的城市何以成为其自身而不是其他城市,当你提及一座城市时,它的哪些形象使你记忆犹新;一些城市或城市的某些地区使你津津乐道,而另一些却被迅速遗忘,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有哪些,凡此种种,无不促使我们从城市空间的内在构成来探究其原因与规律,从而使我们的城市包含更多的可读性,这就是城市空间特色研究的目的。

城市由于受不同的地理、自然条件和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彼此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通过物质形象和社会生活两方面体现出来,使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相区别,并给人留下不同的印象,这就是城市特色。城市特色反映了城市的个性和品位。城市特色包括城市历史、文化艺术及社会生活等社会、人文特色和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等物质—形象特征两方面。物质—形象特征构成了城市的空间特色。

城市空间特色对于一个城市至关重要。从人的认知角度分析,空间特色往往是事物在外部形象上所具有的特殊性,能使人由此而容易地识别该事物并与其他事物相区别,具有审美价值。同时,城市空间特色体现了城市的历史与社会文化素质,标志着城市与社会发展水平。

2 邯郸城市空间特色的优势与问题

2.1 邯郸城市空间特色的优势

1)城市中轴线。在城市中采取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是我国传统的城市空间特征,北京、古长安的城市中轴线是世界公认的我国杰出的文化传统。据考古证明,北京、古长安城的城市中轴线受邺城的影响,而早邺城600年的赵王城中就出现了城市中轴线,尤以王城西小城的中轴线布局明显。邯郸虽然几经战火毁为废墟,但从古至今,邯郸主城区以中轴线为特征的城市布局一直未变,近几年随着主城区道路建设,中华大街作为城市中轴线得以延伸、拓宽,使中轴线的特色得以传承。2)自然资源丰富。滏阳河、沁河由西向东穿过邯郸市区,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这也成为了古城特色风貌的基础。3)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尺度宜人。邯郸总体城市空间结构成组团式分布,建成区和自然山水相间。

2.2 存在问题

1)规划布局的影响。邯郸市一期规划由于对城市发展性质、发展规模估计不足,同时受历史条件、经济条件的限制,在规划城市布局中过于封闭,造成后期城市空间拓展方向选择的尴尬。2)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内部结构松散,功能交错。近几年来,随着产业园区的建设和若干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建设,带来了新的空间扩展的超前局面,表现为城市占地持续快速增长,而土地利用效率并不高,同时城市空间还存在着分布不均以及各种用地之间的有机联系不够的问题。3)对生态和历史文化的空间价值不够珍惜。邯郸环境质量不容乐观,邯郸拥有全国知名钢铁企业邯钢,环境污染极其严重。同时,邯郸拥有悠久的历史,也是六朝古都,但是在过去的发展中,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价值没有得到尊重和挖掘,城市特色不明显,建筑风格没有反映燕赵文化的特点。4)产业结构调整的不足,工业发展对人口的吸纳能力较低。城市产业结构,是决定城市经济功能和城市性质的内在因素。目前邯郸市二产吸纳人口的能力明显不足,没有为城市空间扩张提供坚实的资金基础。

3 邯郸城市空间特色的塑造

3.1 保护和延续城市历史文化

城市发展是一个不断传承、渐进有序的历史过程。城市只有沿着历史文化的轨迹发展才会有根。在邯郸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妥善处理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使之成为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资源。

3.2 准确把握邯郸城市的背景特点

体现城市个性的基本特点,或者说是城市的基础条件,深刻影响着城市特色的形成和发展。准确把握邯郸城市的基本特点,是研究邯郸城市空间特色定位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部,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地区。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山地,东部为平原,中部丘陵、盆地分布较广。又有滏阳河、沁河穿市而过,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

3.3 优化城市空间,注重城市空间布局特色

邯郸城市空间不宜盲目求大,城市空间宜向精、雅、舒适方向发展。在全国的大城市中,邯郸名气甚小。邯郸建设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超尺度的大空间缺乏经济源动力,不具备向北京、石家庄、郑州等大城市挑战、竞争的能力。 城市空间形态是我们识别城市的重要形式,应该充分发挥邯郸市在城市空间布局上的特点。首先,强调城市中轴线,突出和强化中华大街的轴线作用,增加文化含量,控制两旁的建筑风格,将其建设成反映古赵风韵,体现名城气质的样板街;其次,强调虚实结合的城市空间理念;第三,穿城而过的滏阳河、沁河是名城的独特优势,应该注重治理后的维护工作,强化城市蓝色廊道景观,形成良好的生态轴;最后,要降低旧城区建筑密度,控制建设强度,完善旧城区城市功能。

3.4建设城市标志性地段

城市标志性地段正如标志性建筑一样,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人们心目中的家园。邯郸市在城市标志性建设中应注意历史与现代的结合。具体而言,就是在老城区设立人文特色景观标志性地区,建设古城街区丛台所位于的中华大街应继承历史的文脉,以文化性建筑为主来发展,同时在赋予一定现代气息的人民路两侧设立标志性建筑,应重点体现现代气息,体现邯郸的发展。通过各标志性地段的建立使城市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和体现。

4城市空间特色塑造的实施对策

1)对展现邯郸城市空间特色的重要地段,如回车巷、赵苑等地段划定特别意图区编制专项规划,重点管理。2)在规划的各层次都要加强开展城市设计工作。对重点区域、轴线及节点等应进行城市设计招标,建立重点地区方案咨询与审批程序。3)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策略,处理好旧城与新区的关系。以新区建设为重点,加强新区的综合职能,减少各周围片区对旧城的依赖;旧城要严格控制开发建设量,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生活品质。4)采取容积率奖励、政府投入资金、土地划拨等积极的手段,鼓励开敞空间和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刘立钧.邯郸特色研究[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2):10.

[2]刘祯贵.推进城市特色研究,建设特色鲜明城市[J].城市管理,2004(5):9-12.

[3]彭茂丰.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城市特色研究[J].中外建筑,2004(3):15-17.

[4]陈宇.城市发展应注重城市特色的建构[J].山西建筑,2005,31(13):5-8.

[5]秦伟.塑造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品位[J].今日科苑,2006(5):9.

红米QQ空间营销全过程 篇7

小米CEO雷军有一个外号叫雷布斯,因为雷军曾说过要做中国的苹果,并且还义正言辞地表态“将专注在高性能高性价比的发烧级手机……不考虑中低端的配置”,现如今799元的红米发布无疑让人匪夷所思。

但是雷军是一个营销大师,小米的饥饿营销、20亿美金投资、千元神器等你能说营销人是骗子吗?

前段时间,外界一直传的沸沸扬扬的红米手机横空出世,发布会本身没有太多意外,最大的亮点来自于红米选择在QQ空间进行首发。

腾讯副总裁郑志昊说:“与小米的合作是QQ空间在社交营销方面的尝试,并不是出于变现的考虑,红米首发是通过小米空间在QQ空间的官方认证帐号完成。”

红米是如何在QQ空间被推广的:

1. 首次登陆QQ空间,在个人中心的右侧“大家走在看”处进行强制推荐广告(也就是每个人第一次登陆的时候都会出现)。

2. 点击之后会跳到独立的二级专题页面,该页面是红米手机预约的页面。

3. 被转播到微博,并衍生其他途径的推广。

主要的是前两个,并且在小米QQ认证空间,也有相信的专题页面,但链接都是到独立的二级页面。

网络上有一条针对小米与QQ空间合作的评论,比较火:“谁能解决中下层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与其低下的收入之间的矛盾,谁就能成功。”

最初雷军以饥渴营销、水军、悬疑等多种营销手段,成功的把小米打造成一个“专为发烧而生”的超高性价比手机,以其当时的1999价格,迅速占领三四线城市的市场,雷军也因此分享了“专注、极致、口碑、快”的创业七字诀。

很多三四线城市,甚至是乡村的智能手机用户对于手机的要求很简单,屏幕大,样子大气,拿出手去有面子,最好能装上像微信这样的基础应用,最好待机时间长点,而这一切的大前提就是便宜。

红米799元的价格,四核800万的像素,再加上小米的品牌,无疑是当代年轻人、学生党、属丝一族的最佳选择,现在看来也就不难明白,红米为什么会选在QQ空间上做营销了。

QQ空间面对的大部分是三四线城市的年轻群体,这个群体中有很多收入不高的人对于低价位高配置的手机非常感兴趣,红米799超低的价格,较高的配置,在屌丝群体中还算是拉风的小米这个牌子,足以引起人的购买欲,并且QQ空间是国内第一大社交网络平台,现有月活跃用户6.11亿,小米手机认证QQ空间自5月21日开通以来,现在已有粉丝500多万,这次的红米手机首发活动又为他带来200多万粉丝,在QQ空间的社会化营销能力辅助下,小米手机新品能够得到有力的用户支持以及有效的口碑传播。

有网友称:“以前,小米是不少吊丝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而现在,红米彻底把吊丝们的心给hold住了。”

虽然小米以1999的超高性价比博得了大量“手机发烧友”的追捧,但是对于相当一部分的屌丝来说,小米只是一个梦。现如今红米的发布,如此低的价格,较高的配置,无疑是让屌丝们圆了美梦。

雷军不惜食言“小米专注在高性能高性价比的发烧级手机,不考虑中低端的配置”的原因。

在现在的手机市场,上有“苹果”、“三星”;下有深圳山寨手机市场;中对魅族、联想,小米已经完成1999元封顶这一相比中小国产手机厂商们的“价格上限”,但还依然不能与苹果、三星争夺市场,那么接下来就只有谋杀中小厂商赖以生存的“渠道下限”,事实上随着近年销量萎靡,国内中小厂商内部已经呈现自我破坏了,只是衰败的远远不够,但此次红米的799元四核手机的到来,无异于在“最后的伤口”上撒盐。

如果雷军的团队够强,799元的红米用传统的社会化渠道思维放开供货,加之不断累积的品牌用户积累,将最短时间内破坏大量中小手机厂商的核心命脉-供应链生态。

红米的真正目标是争夺三星的低端机市场,以及那国内最后的35%的市场份额。面对中华酷联、 魅族这样的品牌小米都可以应付, 但剩下35%中除诺基亚、黑莓之流的其他品牌,和小米相比还是弱了些,而这些品牌的生存空间也正是在三四线城市。

而如何让三四线城市的这些人能够买小米手机呢?就是靠中国移动。

很多人其实听说过小米,但是一听到需要从网上买,顿时就望而却步了(三四线城市的学生党、屌丝族虽然接触网络,但是对于网购手机还是存在“不如在实体店买的好的观念”)。而与中国移动的合作,结合线上与线下则可以解决这一切,谁让中移动手上还有最多的2G用户以及大量的营业厅呢。

“小米不是在做手机,而是要抢用户、抢入口。”有人研究过红米的税后成本价在740元左右,以其799的价格,可以说是分文不赚,但是以小米的700万QQ空间粉丝,100万微信粉丝,几千万的客户,早期是否盈利已不重要,何况还能不亏钱拿到用户在手,赚钱其实指日可待。

空间正义——城市化的伦理选择 篇8

1、关于城市化的一般性理解。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变化的一种常态, 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人口转移和集聚, 逐步摆脱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过程。城市化总是在一定的空间区域下的城市化, 它是社会空间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再生产, 反映着空间地域形态及结构的变迁与重构, 涉及到人们生存环境的自演化, 是以农村的人口城镇化为重点和土地的城镇化相配套的空间演化变迁过程。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要做好三大方面的工作:从政策的视角来看, 就是要着力调整当前阻碍城市化进程的政策, 积极引导和推动农村人口进城;从城市化的发展建设角度来看, 就是要不断加强城市美化、亮化、绿化等工作的建设, 加快推进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 增强转移人口吸纳力, 完善各项公共服务基层设施, 提升城市的承载力;从统筹城乡的角度来看, 对于不愿意进城或者进城成本较高的农村居民, 要不断加大对新农村的建设力度和政策保障,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加强农村地区的空间布局和规划, 强化政策引导, 优化空间资源配置, 实现农村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逐步缩小城乡地域、空间、形态差距。

2、城市化是空间生产的重要表达形式。

空间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环境, 包括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对于上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城市危机的爆发, 实证主义地理学不能予以合理解释和应对, 导致人们对传统区位理论及实证主义地理学产生了质疑, 而以深刻批判、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实质见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然进入了地理学家和城市研究者的视野。其将空间纳入政治经济领域分析, 主要代表人物有激进政治经济地理学派的列斐伏尔、戴维哈维等人。

3、列斐伏尔的重要贡献。

列斐伏尔延续了马克思的研究对象, 扩大了生产的外延, 认为空间不是观念的产物, 而是政治经济的产物, 也是被生产的客体。他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实现了从马克思的空间中的生产向空间本身的生产转变, 将空间本身视为生产的对象。列斐伏尔认为马克思将空间视为物质生产的器皿和媒介, 更多的注意到了空间的自然属性, 而忽略了空间的社会属性。同时, 他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规划倾向于空间的规划, 人们通过生产空间来逐利, 各种各样的都市建造、规划和设计等等都是最为显著的空间生产现象, 而这正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然过程。在列斐伏尔看来, 空间是进行统治的基础, 是权力实施的前提, 它被完全当作一个统治和区分的人格化的机器。空间是资本权力市场, 当前作为空间生产的城市化的一个基本矛盾就体现在空间的资本化与普通基层群众的社会空间需求之间的矛盾, 反映在空间生产成果的空间产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两者之间不能达到完美的契合。

4、哈维对空间生产的本质理解。

哈维等继承了马克思的传统, 将资本引入了空间分析, 认为原始的地理空间在资本的作用下得到重塑。空间是资本权力的活动场所, 正是资本的特权左右着空间的规划, 进而改造着城市空间。资本消灭了地域空间的个性, 一切都服从于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的便利。当前, 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本质上就是一种西部的城市化, 只是在称谓上有所不同而已。战略的实质就是要把作为空间的原始西部按照发达的东部空间模式来改造, 而这种空间改造同时也是资本的附属物:通过大量的投资开发西部, 实现时间消灭空间, 打破西部空间所固有的屏障, 改造内部固有的空间观念和模式, 使其与东部的空间形态和空间观念相吻合, 增强西部地区对内和对外开放的力度, 加快其市场化与城市化进程。

“空间”作为一种社会产品, 是特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而其一经形成, 又制约着社会关系的发展。比如, 由于我国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 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空间形态, 这一形态直接影响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对空间的研究, 是为了明确人们在空间中的特定的地位, 分析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在空间中的权益问题。笔者在《城市化问题透视》 (2012) 一文中简要探讨了我国的城中村和拉美的贫民窟问题。本质上, 城中村和贫民窟都是社会空间, 是社会生产关系在空间中的体现, 都是城市贫困化的替身, 而身居其中的人都被打上了身份低下的烙印, 接受和正在接受着社会的不公正待遇,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坚持空间正义, 改善城市贫困的处境。基于此, 本文将继续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二、空间正义的内涵

任平 (2006) 从空间产品资源的分配这一空间权益的角度来说明空间正义, 它包括对空间资源和空间产品的生产、占有、利用、交换、消费的正义。而王志刚 (2012) 则更重视对社会空间生产关系的研究, 从社会空间主体性视角出发, 认为空间正义必须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在社会空间中的基本权益。反映空间生产的城市化无疑就是要促进和发展空间生产力, 实现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 要保障城市化的质量, 让城市的弱势群体也能够分享到作为空间生产的城市化所带来的增益。因此, 在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 坚持“空间正义”价值取向应该包括以下实质性的内容。

1、坚持空间分配正义。

作为一种制度正义, 分配正义主要关注的是在社会成员或群体成员之间进行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配置的问题。实现分配正义, 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空间”作为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资源, 无论分配主体是谁, 都必须兼顾弱势群体的利益, 确保其不遭受空间剥夺和排斥, 尽可能地避免弱势群体空间聚集和社区隔离现象的出现。分配正义不仅仅表现为收入分配的公平, 而且表现为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的公平、机会的公平以及整个社会规则和机制的公平。

2、坚持空间治理的正义取向。

防止利用社会公共“空间”治理的名义影响空间弱势群体, 确保社会政策的“空间正义”取向, 避免使弱势群体沦为空间治理的牺牲品。当前, 在我国空间治理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空间规划和城中村改造, 这一过程中, 不得以“城市发展整体利益”之名对弱势群体利益进行剥夺和侵害。另外, 我们可以看出新农村的建设是对城乡空间协调发展战略的一种正面回应。

3、建立权益补偿机制。

由于政策的设计缺陷和整体发展、利益优先的原则, 上述空间资源配置以及空间治理都有可能造成对弱势群体利益的侵害。如果不能避免上述两个方面对弱势群体造成的空间剥夺和排斥, 就应该设计社会福利制度对上述行为的后果做出补救, 并为维护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

4、坚持公众参与制度。

现代社会是一个不断迈向民主的社会, 现代空间的公共政策制定所涉及的是空间资源的配置问题, 是事关群众基本利益的问题。空间正义逻辑上要求政府在制定空间公共政策时应该坚持公众参与制度, 即要求空间层面的政策制定和执行应该由政府和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公众全面参与和互动, 以体现它们的话语权, 表达其利益诉求。社会政策的公众参与机制是确保各方利益均衡的一个必要手段, 同样也是确保空间正义的基本途径。

符合空间正义原则的城市化, 要求将城市化的增益惠及所有人, 保障城市弱势群体都能与城里人、富人、房地产开发商等一样公平地享有空间权益, 即不得以剥夺城市弱势群体空间生活权利为手段, 来满足社会上层群体的私欲。普通公众的空间需要是一切空间规划、建设、生产和分配的出发点与归属点, 忽视了他们的空间利益来扩大空间生产, 必然造成空间的异化。空间的科学发展需要统筹城乡区域空间协调发展, 更合理地布局城乡区域居民生产和生活空间、产业结构、空间形态等。当然, 追求空间正义, 也应该是差异的正义, 而非追求所有社会成员的财富、地位的等同, 更不是文革期间的平均主义, 那样就是对每个人能力和贡献差别的否定, 是非正义的。空间正义要求以更加合理、明智的方式去解决空间发展中出现的效率与公平、断裂与同质化等重大的矛盾和冲突。

三、当前城市化问题———空间生产的非正义

空间非正义是资本运行的产物。资本总是在空间中运行, 使空间附上了拜物教性质, 资本的价值增值的本性, 把反映人性道德的价值诉求束之高阁, 人性贪婪及附着在其上的资本使一切非正义有了发生的可能。我国的城市空间的生产是权力和资本的联盟, 由于资本的趋利性本质, 那些坚持资本取向的城市计划和政策很多时候并不符合普通城市居民和贫困阶层的利益。

1、城市空间中的贫富分区和空间排斥明显。居住非正义使

居住空间的贫富分区明显, 成为一种典型的空间非正义。基于价格机制的市场无法给予弱势群体平等表达基本诉求的可能, 居住空间被划分为高档“富人区”和低档“穷人区”成为必然。市场化关于“谁购买谁享有”的原则, 把买不起的人排斥在外, 加剧了社会空间的极化和区隔, 使原本属于大众的空间变成俱乐部产品。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由于在居住空间上被贴上了“穷人”和“富人”的标签而强化了身份上的差别, 使得他们在生活境遇、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差距越来越大, 市民社会所需要的沟通、交流、尊重和包容变得越发困难, 隔离、排斥和敌视逐步在“穷人”和“富人”之间形成, 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多。今天的城市化产生和强化着社会排斥, 使穷人、妇女、外地人等弱势群体得不到城市生活的增益。最典型的就是女性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农民工并不享受与本地下岗工人同等的待遇, 下岗工人有免费培训这一“绿色通道”可行, 而缺乏社会资本的农民工则只能自谋出路;农民工与具有本地城镇户口的工人待遇方面也不能实现同工同酬, 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保障。正是这些因素使行业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2、弱势群体的空间居住和享有权被剥夺。城市空间生产过

程中的土地征用和拆迁, 绝大多数是以公共利益之名, 干着利于城市精英的事情, 不但引发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 而且导致开发商与原住居民之间的冲突;城市绅士化使群体分化明显, 高价住宅集中于公共基础设施便利的城市中心, 而中低收入市民被安置到各项公共服务设施欠缺的城郊边缘地带;城市空间的扩张使大量城郊的农田和村庄被吞噬, 城郊的失地农民由此被动地卷入城市化进程, 补偿性地纳入城市市民, 但自身素质和能力不具备城市现代化的需要, 身心并未有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 形成了自我认同危机;城中村改造工程表面上是为了改善普通居民的生活条件以重塑旧城和谐的空间秩序, 实质上却是对弱势群体的驱逐与排挤, 剥夺了他们在城市中心居住、享受公共设施与公共服务的空间权益;动迁也并非是社会弱势群体可以自由选择、平等谈判的市场化过程, 而是一个带有强制性的过程, 这使得城市内部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在空间上高度聚集。

3、城乡区域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当前最为明显的空间非正义的政策就是延续至今的使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之间在同一社会空间待遇上存在显著差别的户籍政策。虽然外来农民工为当地贡献了大量的财政税收, 国家也在着手进行户籍制度改革, 但是城市政府仍然只重视常住人口的利益, 对外来农业人口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仍存在歧视。空间生产的非正义带来了空间的断裂, 在作为空间生产的城市化过程中, 空间规划的不平等、资本投向的严重不均等, 一方面使城市之间的等级差别拉大, 形成了较大的首位度;另一方面使城乡的差距不断扩大。城乡矛盾的一个突出反映就是城市的急剧扩张带来农村的迅速萎缩, 据相关资料显示, 在过去, 农村储蓄的95%以上投向了城市的建设, 而用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资金严重不足。

4、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生态环境的非正义。生态环境资

源是一种公共资源, 它不同于一般私人物品, 没有消费上的排他性。在城市化快速进程的过程中, 存在着少数社会精英阶层为满足个人的物质欲而导致环境质量的破坏, 同时又没给予社会其他公众相应的经济补偿。例如, 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带来了空气污染, 使自然环境质量下降, 严重影响着多数人的身心健康, 但却没有给予任何补偿。同时, 在资本化利益驱动下, 城市化、产业化发展与生态在环境空间上的竞争越演越烈, 空间上的敌对关系导致环境遭到破坏, 使人类吃尽苦头。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 一些地方政府引进一些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企业, 严重侵蚀着人们共同的生活空间, 引发了各种突发疾病, 使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在城市化的进程中, 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 土地资源被大量的低效率占有和无节制的浪费;在进行空间开发中, 只重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自然湿地、野生物种及其生活环境、主要湖泊、水源地和其它生态敏感区等弱质生态空间的保护, 使得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巨大危机。

四、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基本路径选择———构建空间正义

空间正义是作为空间生产的城市化的价值取向, 符合空间正义原则的城市化应该是具有居住正义的城市化, 强调社会弱势群体的空间权益的不可剥夺性, 保障他们能够公平地拥有物质享受空间和精神娱乐空间。符合空间正义原则的城市化, 还必须强调城市化发展可用的空间资源在代际间的公平分配, 实现一种可持续的、代际正义的城市化。符合空间正义的城市化, 应该是以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化的协调发展为主体, 而不是非平衡的掠夺性发展模式。符合空间正义的城市化, 必须是符合生态环境正义的城市化。总之, 只有这种符合空间正义的城市化, 才是健康的城市化, 才是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的。因此, 需要做出以下政策调整。

1、改革户籍及相关配套政策。

实现空间正义, 首先要改变那些不利于弱者的户籍政策, 促使弱势群体在城市公共服务上享有平等的权利。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 在实现全体公民的居住和迁徙自由的同时, 废除以户籍为依据的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制度, 实行社会待遇与户籍脱钩的政策, 使户籍回归人口管理的功能, 而不再是身份和待遇的象征, 保障进城农民在子女就学、劳动福利、工资报酬、工作时间、医疗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待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以消除农民工在年龄、性别、工种等方面的就业歧视, 保证他们获得公平的就业机会。

2、调整土地政策。

农村的集体土地制度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有效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 维护农村人口的土地发展权利, 是空间正义的基础。改革完善农地产权制度, 明确产权主体, 使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人格化、股权化, 建立农民承包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 保障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规范化、土地出让市场化;禁止随意将农耕地转化为农村住房建设用地的不法行为, 做到按规划用地;改进土地征用办法, 明确征地的程序及相应的补偿标准和形式, 保障整个征地过程中的公平正义性, 杜绝以“公共利益”的名义谋取少数集团的利益而损害广大农民群体的土地发展权益。

3、加强空间布局规划的公众参与。

推动空间规划的公众参与, 就要实现由以规划师为主导、服从政府意愿的社会精英主义向以大众为主体的平民主义的转化, 由重视物质规划向注重社会人文价值转化, 由集权主义向民主主义转化, 兼顾规划的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加强规划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 明确规定公众参与空间规划活动的内容、程序、方式、程度;加强政府规划活动的信息公开制度建设, 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为公众行使参与权、监督权奠定基础;建立规划复核复议委员制度, 开通对不符合空间正义的规划进行申诉的渠道。

4、树立空间差异正义, 营造个性化、标识性的城镇。在加快

城镇的建设过程中, 要去资本化, 体现更多的城镇人文精神。要依据城镇的环境特征、区位特质、要素组合, 加强建设, 以满足人们审美角度多元化的需求, 坚持以人为本, 从实现地域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 充分尊重地域个性与特色, 发挥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比较优势, 防止千城一面、千篇一律、生搬硬套。

5、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是健全住房保障制度, 实现“居者居其屋”, 建立一套针对不同贫困人群的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住房保障体系, 加快推进城乡住房政策的衔接, 统筹考虑各类城乡居民的住房需求。二是推进城乡公共教育均等化, 保障教育公平, 遏制由于教育落后而诱发贫困的恶性循环。教育落后, 导致经济落后, 经济落后又导致教育水平低下。因此, 要花大力气改善农村教育现状, 将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落后的农村延伸, 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与城市孩子相差不大的良好基础教育, 保障教育起点公平;设立教育专项救助基金, 加强对贫困家庭子女的帮扶力度, 确保其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调整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布局, 对于教育欠发达地区和人口大省, 要给予较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三是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于“区域覆盖、贴近和方便群众”的原则, 构建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体系, 加大城乡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 做好城乡医疗的有效衔接, 推动城乡医疗一体化。

6、实施城乡区域均衡发展战略。

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 要把握好城乡、区域的协调。在城乡发展方面, 要做到农村发展、规划先行, 科学编制农村社会发展的各项规划, 并将规划落到实处;加快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保护好农村自然生态环境, 建立城乡联动的生态建设机制, 改善农村人口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 重视农村产业发展, 在有条件的地区, 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 推动农村工业化、市场化进程, 形成完善的农村市场经济体系;推进农村小区建设试点工程, 加快住房集中化和产业化、土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 推进农村就地城镇化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 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提高农民收入;完善农村保障制度, 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打破城乡壁垒, 将社会保障由城镇向农村延伸, 逐步将范围扩大到所有社会成员。在区域发展方面, 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缩小区际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通过构建高效畅通的交通网络体系, 来不断缩小区域之间的物理距离, 实现区域一体化;要积极推动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和项目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只有这些地方的产业发展了, 城市化才会有强有力的支撑, 地方政府的户籍制度改革才会有动力, 城市化发展才会有突破。

五、结语

城市化, 是一种空间生产的重要维度。在城市化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把握好城市化的本质内涵。当前的城市化是资本与权力的联姻, 飞速的城市空间生产使空间正义伦理受到质疑, 具体地讲就是空间非正义缘于权力和资本操纵了空间生产, 通过空间剥夺和排斥以及不平衡发展等空间运作逻辑使社会底层弱势群体被边缘化。从逻辑上讲, “空间正义”这一哲学术语的提出, 就是对中国当代反映空间生产的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的深刻反思和回应;空间正义, 最根本的问题是关于人的问题, 其逻辑要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 社会空间正义是“以人为本”原则在社会空间构成上的表现。现实的人是社会空间活动的主体, 不以“民生”和“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为本的社会空间建设是无正义可言的。资本、权力和社会阶层等政治经济要素正在成为重塑社会空间的“关键词”。空间成为资本、权力和社会阶层利益角逐的场所与工具, 使得空间正在发生不同于以往的根本变化, 显示出城市化正经历着从“空间中物的生产”向“空间自身的生产”的过程, 这些城市现象和问题亟需新的理论解释和政策应对, 而空间正义正是空间自身发展的必然伦理要求。空间正义是强调对强势群体的关注和扶持的社会正义伦理, 解决社会空间弱势群体的发展与出路问题是今天最重要的空间正义课题。而要将空间正义变成现实, 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改善包括城市普通居民和作为城市新移民的农民工等在内的社会底层群体的生活状况, 改变城乡区域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始终坚持可持续、统筹协调的空间发展战略。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那么对空间维度而言, 就是要解放空间生产力、改善空间生产关系和调整社会空间利益结构, 消灭社会空间分异与隔离, 消除城乡、区域发展之间差距, 最终实现空间社会的共同富裕。

摘要:城市化是一种典型的空间生产形式, 而这种空间生产, 客观上以市场化为导向, 结果是以牺牲大多数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和剥夺其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权利为手段, 来满足社会少数精英阶层的利益, 这违背了城市化的根本价值取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 我们应该坚持空间正义, 高度关注和确保弱势群体的基本空间权益, 改革完善有关弱势群体发展的政策, 坚持城乡统筹、区域协调, 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差距, 最终实现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与城市空间发展的自我认识 篇9

如何理解一个城市,我认为,就是你需要置身其中去体会,以一个使用者的身份去审视它。最好的办法就是旅行,在旅行中能体会到很多平时作为一个规划学科的学者容易在大专业技术背景要求下容易忽略的问题,更真实的感受城市。常常在旅途中思考一个问题,每个人的心目中或许都会存在一个自己心仪的城市,都有一处自己迷恋的风景,如果你将这处风景或者你爱的城市的一隅搬到自己生活的城市中,你觉得它还会是你最初喜欢的样子吗?相信大多数的人否认这样的观点。否定,最主要的原因,除去自然地理的不同和约束之外,更多的是城市的使用者对城市功能的使用存在的差异,这也就是城市发展所必需的一个思考。任何设计都不是无用的存在,都是为了给使用者提供便利,一个城市的使用方式直接决定了城市设计是否可以定义为“好”的判断依据。这里提出这个观点,是因为在现今社会中存在着太多的城市扩张,脱离了人口的需要:房地产的过度开发,景观的牵强设计等,除了为开发商和政府带来短暂的经济利益和政绩成果的光彩之外,对城市未来没有长远的预判,反而会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进一步造成城市整体发展的失衡。

对比国外的一些城市,比如欧洲城市,我们国家似乎总是愿意用快节奏的速度追赶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快速发展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城市发展成果;并且用拆除的方式加快这一进度。用新的建设、好的建设取代旧的、落后的建设,总的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在快速度的发展之中如何注重城市历史文明的延续,如何提高城市的使用寿命,如何在日新月异的人类文明发展之中通过城市直观的反映生存发展过程?这也是考虑如何设计城市空间时最需要研究的一个难题。我们的城市似乎已经看不见原来的样子了,这不仅是因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导致原来的城市设计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人日常生活的必需;更是因为我们的设计没有找到一个在时间上可以延续的使用功能。这提醒我们在设计城市空间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留有余地,在为未来的发展安排物质空间的空闲之外,亦要考虑已有的设计如何可以满足未来使用者的要求以提高设计寿命,这是城市规划工作者的职业责任所在。但人类总是贪婪的,在喜新厌旧的同时更不愿意彻底的放弃原有的习惯,欧洲十几世纪的广场街景建筑现如今仍呈现在大家的眼中,除了历史保护工作做得好之外,更是因为市民几百年来的生活传承已经让他们习惯了城市以这样的方式存在。他们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时候仍然愿意偶尔停下来享受古典文化中的生活方式,离开现代车水马龙的喧嚣,静下来体验一本莎翁情诗里的浪漫。中国的城市发展因为受到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的干扰导致现如今中国的城市似乎少了一份自己原有的文化魅力的体现,也就是上文中所说的,使用者对于城市空间设计灵魂的展现。

城市化的过程似乎并不简单只是城市空间扩大化的过程,这其实是一个社会发展进程。暂且不争辩,是城市的发展影响着人,还是人类文明在影响着城市发展,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未来工作者和研究学习者,我们更多的需要从设计依始出发,考虑城市问题。现在的城市化发展存在很多难题,我们的城市也不可能像迪拜等国家可以填海造地,满足想象中那种可以创作一切的理想空白状态。我们只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更新重叠,这不仅是对现有的城市物理空间布局的重新整合,更是对城市社会资源的一种再组织和重分配的过程,这样的变化也意味着要突破原有固定秩序。只有让市民平等的享受城市为他们所提供的便利,在自我生活的满足中进而对自己所在的城市产生精神认同,并自觉地履行市民应具备的高素质高品质的义务,这样的城市才能健康的发展,不断地重获新生。

科学技术化的生产形式,使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转变,推动了城市的蔓延。城市的建设方式,改变了原来人居的生活习惯,这是城市化带给市民的最直接的体验。随处可得的便捷,偶尔其实也会埋没人类由于克服物质困难时激发自然天性所产生的创造力。城市的发展将在这种时候停止不前,或许开发商的建设脚步不会因此停止,但是盲目开发是不会对整个城市化发展的复杂过程起到推进作用的。城市的空间也不仅仅只是设置建筑,道路的走向,更要配合各部分需求,合理分区,整合一切繁忙复杂的生产生活活动,井然有序的进行。向工厂一样冰冷运行的钢筋水凝土的森林,如何变得富有生机与活力,如何让居民的心情愉悦,是城市必需的精神文化建设。所以,城市是文明的产物,城市化是文明的进步。

研究现代城市规划发展过程时,不难发现,城市的发展成果是在诸多的经验教训之中总结得出的,直到现在,我们都不能断定目前所居住的城市是完美的,也不能断定我们笔下所创造的那个理想中的”明日之城”是完美的。很多城市出现的弊病都是在使用之后才发现它所存在的功能性失调。从《雅典宪章》开始,研究者、设计师开始真的懂得发现城市问题,寻求更好的建设方式。有人说全球城市化的起源来自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因为经济竞争主要以城市作为空间载体,经济活动在大的空间范围之内密集的交流,促成了城市经济带的形成。或许一个城市的发展与扩张的影响力还远远不够,但是成片的城市群、城市带、都市圈则会带来更大范围的城市化效应,使世界级城市带跨越国境的交流影响。不可否认,在经济、文化、资源交流的过程中,城市化的必然和产生世界城市的必然。中国城市化的主要力量来也主要自于城市服务需求的拉力和农村进城务工的推力。在庞大人口的压力,以及不同于他国的政治背景之下,城市化进程才刚刚进入稳步发展的轨道。

对城市化的理解,不仅只是感性思考精神文化的社会问题,更是需要用理性的数据处理分析各类经济技术指标的科学问题。城市化,是城市规划设计者全权负责的工作?或是需要政府各方面的职能配合?甚至是需要服从国家大的形式政策的宏观调控,满足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那么其中,规划师的工作又真的只是设计一个整体的空间框架,来满足日后等待被填满的城市其他内涵么?或许这不是设计者人为设定的过称,但这也同样只是人类发展进步过程中的一种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法则之中的需要。关于城市化的理解,关于世界城市发展的历程的奥秘,绝不仅这番片面的理解,还需要更深入的学习研究,发现适应的实践方式,力求能为城市带来好的发展。

摘要:从城市规划专业的角度,通过对人类城市建设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得出在专业基础之上对城市化概念的正确理解,以及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确立。旨在找出城市化发展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更在经济全球化,贸易世界化的大背景下,分析适应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探寻新的城市空间发展规律。为创造更加适宜于新世纪要求的城市作出正确的认识。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空间发展,世界城市

参考文献

[1]费斯克J.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舒尔兹R.存在·空间·建筑.尹培桐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3]盖尔J.交往与空间(第四版).何人可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上一篇:商业经营价值下一篇:西域文化的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