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与主观

2024-09-06

客观与主观(精选十篇)

客观与主观 篇1

作为传播新闻资讯的主要途径, 新闻播音在新中国成立的60多年间始终扮演着不容替代的角色, 在新时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历史征程中新闻播音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推进新闻播音的与时俱进意义重大。这就对新闻播音主持人的播音方式、价值判断和立场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时期的新闻播音首先需要具备鲜明的时代性, 作为一门艺术, 播音工作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而不断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特别是党和国家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阶段, 新闻播音需要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努力探索多元化的播音方式。除了主流的“联播体”播报方式外, 新闻播音还要探索加入一定程度的娱乐成分, 探索“说新闻”、“聊新闻”、“评新闻”的不同播音形式, 让观众在感受亲切的同时能够体会到主持人明确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取向, 从而推动新闻播音对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在当前我国的新闻播音事业发展进程中无论是“播新闻”还是“说新闻”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播新闻”以其规范、庄严的形式更多地能够在大型、重要和正规场合的新闻播报中发挥作用, 而“说新闻”则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的播报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1 新闻播音的客观限制与主观选择

1.1 新闻播音的客观限制

客观是新闻播音主持人的首要标准, 在播报新闻事件过程中主持人要处理好政策分寸和褒贬尺度, 要始终把握自身作为国家和政府宣传员的角色, 将自身的态度恰如其分地融入到播音中, 从而实现对观众的感染和引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新闻播音不能让个人感情影响新闻事实, 必须用客观的感情基调将客观的新闻事实完整准确地播报出来。

把握客观性原则首先需要播音员准确理解新闻内容, 在将新闻内容准确、客观传达给观众的过程中将个人的倾向性隐藏起来, 通过自身播音技巧的合理应用, 以新闻内容为依据操控播音语气, 并将新闻的内在语合理表达出来, 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

1.2 新闻播音的主观选择

新闻播音的客观限制和主观选择从表面上看是一个矛盾体, 但是二者存在内在的统一性, 那就是在保证新闻播音客观的基础上强调主持人社会责任感的发挥。从这个角度来看, 新闻播音主持人要首先将新闻的发生背景做到充分了解, 将新闻事件的社会背景、历史背景、人际关系背景等准确地掌握, 从而提升对新闻事件播报时完整度。播音员在新闻播音中的主观选择必须要以新闻事件本身为参考系和出发点, 通过对新闻背景的掌握加深自身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从而在新闻播音中能够深化新闻的主题, 同时以举重若轻的播音技巧提升新闻播音的内容丰富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新闻播音主持人的社会责任感是其在新闻播音中进行主观选择乃至主管评判的基础和前提。新闻播音承担着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任务, 因此播音员必须要根据新闻内容准确地运用播音语气和播音技巧, 将正确的价值判断传达出来, 从而传递出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冷静和价值评断, 以此推进对公众的舆论引导。

2 平衡新闻播音客观限制和主观选择的途径

2.1 主持人自我调节

新闻播音主持人在面临客观限制需要做出主观选择时需要始终把握一个原则, 那就是新闻播音主持人的社会责任感, 因此主持人的自我调节首先也就是要不断加强自身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具备良好社会责任感的新闻播音主持能够更加客观公正地对新闻事件进行播报和评论, 从而实现引发观众的共鸣。特别是一些新晋的新闻播音主持人更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影响观众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积极主动进行自我调节, 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2.2 加强行业自律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自身内部的规范和要求, 对于新闻播音行业来说, 行业内部的自律对于平衡主持人客观限制和主观选择的矛盾更加重要, 这种行业内部的自律行为是构建职业道德的基础。新闻播音主持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形象, 只有做好自身工作, 为公众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真正发挥新闻播音员和主持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正能量”。因此对于那些只顾个人表现而置大局于不顾, 宁愿牺牲社会影响也要实现自身“出位”的行为进行行业内部坚决地抵制和严惩。

2.3 完善外部监督

一名合格的新闻播音员和主持人必须要更加客观准确地实现自我定位, 对自己特殊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岗位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并自觉接受来自于群众和媒体的外部监督。随着新闻播音行业的深入改革发展, 公众对于作为公众人物的新闻播音主持人等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兴趣, 新闻播音主持人的社会影响也在日渐加大, 在此背景下很多新闻播音节目都开通了相关的短信平台、微信平台、微博平台等与观众实现实时互动, 这对于新闻播音主持人的外部监督形成了较为便捷的环境。因此, 主持人要更好地起到对社会公众的表率作用,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从而真正将提升节目质量、服务广大观众当作自身的终身追求。

3 结论

新闻播音主持人在工作中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受到主观能动性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是完全可能且正常的, 在此过程中主持人要充分摆正心态, 通过自我调节与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方式积极面对, 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发挥自身的主观选择能力, 在客观限制与主观选择的辩证统一中实现新闻播音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新闻播音行业承担着传递新闻信息、为大众传播资讯和文化的任务, 因而新闻播音主持人的个人素质、工作状态等都可能对播音效果和受众感受带来直接影响, 从而对新闻效应产生影响。同时新闻播音在很多时候可能面临来自于客观的限制和主观选择二者的矛盾, 因此推进矛盾的解决提升新闻播音水平是我国新闻播音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从我国新闻播音现状出发, 探索如何更好地平衡新闻播音中的客观限制与主观选择, 以期为促进我国新闻播音主持人工作及新闻播音工作质量提供相关借鉴。

关键词:新闻播音,客观限制,主观选择,平衡

参考文献

[1]武芳.新闻播音方式的新思考[J].中国报业, 2013 (4) :78-80.

[2]刘克.新闻播音的态度把握[J].新闻三昧, 2009 (6) :47-48.

员工培训与发展主观题与客观题- 篇2

客观题

判断题:(10)

1.培训的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2.收益/成本比率与ROI公式法是两个在衡量投资回报率中最不常用的方法。(×)

3.培训师既可以外聘,也可以建立企业自己的内部培训师队伍,如何选择取决于培训的内容以及现实的需要(√)

4.培训评估的类型按目的划分,可以分为建设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而建设性评估通常是一种正式的,客观的评估。(√)

5.培训效果的评估方法可以分为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而问卷调查法是属于定量评估的一种科学的方法。(×)

选择题:(30分)

1.一般来讲,在组织分析主要包括的步骤中,没有以下的哪个?(D)。

A.组织目标分析

B.组织的战略分析

C.组织的资源分析

D.组织历史分析

2.下列哪种培训需求分析方法具有深层性强,针对性强,有效调动员工参与培训兴趣的优点?(B)

A.任务分析法B.员工个人培训需求分析法C.问卷调查法D.绩效分析法

3.下列哪个类型不是按照培训计划的层次来划分的?(A)

A.长期培训计划B.企业整体培训计划

C.各部门的培训计划D.个人的培训计划

4.下列属于E-learning培训方法的优点是(A)

A.可以在游戏中学习,改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B.虚拟现实的环境与真实工作的环境没有太大的差异,可以让学习者进行连续性的学习,增强记忆

C.最大限度地鼓励员工发表意见,调动员工积极性,启发员工的思考能力

D.方便,高效的网络培训方式,大大降低了培训的成本

5.由沃尔,伯德和雷克汉姆开发出来的,被称为“CIRO评估模型”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A)

A.情景、投入、反应、结果

B.反应、学习、行为、结果

C.启动和反应、获取、应用、组织输出和社会成果

D.情景、兴趣、报告、机会

6.培训效果转化的最高(第一)层面是(A)

A.依样画瓢B.自我管理C.融会贯通D.举一反三

7.以下关于新员工培训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C)

A.做好计划是新员工培训成功的基本保证

B.新员工培训并不是人力资源部一个部门的事情

C.发现不合适的新员工要坚决予以辞退

D.提供尽量充足,最好过量的信息给员工

8.霍兰德的职业性向理论,一共把劳动者分为多少种类型,其中教师、护士之类职业属于

(A)

A.6;社会型B.6;实际型C.5;社会型D.5;常规型

9.战略性人员培训与开发遵循的“动态性原则”要求(B)

A.每个职能部门都应该积极支持并推动战略性人员培训的深入开展,责任分担,成果共享

B.企业要关注行业的总体发展态势和趋势,从打造和巩固核心竞争力出发,建立培训体系

C.关注企业长远发展及其人力资源的要求

D.把人员培训和开发的创新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谋求可持续发展。

10.下列属于头脑风暴培训方法的优点是(C)

A.可以在游戏中学习,改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B.虚拟现实的环境与真实工作的环境没有太大的差异,可以让学习者进行连续性的学习,增强记忆

C.最大限度地鼓励员工发表意见,调动员工积极性,启发员工的思考能力

D.方便,高效的网络培训方式,大大降低了培训的成本

简答题(20分)

1.请简述如何构建结构化的培训体系。

答:通常一个完整的培训体系包括: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讲师管理制度、培训效果评估和培训管理体系四部分组成。其中前三项是培训体系的三大核心工作内容。培训管理体系是把原 本相对独立的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讲师管理制度、培训效果评估融入到企业管理体系中,尤其要和晋升体系、薪酬体系相配合。

2.简述培训评估在培训流程仲的作用有哪些?

答:A、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项目的营销和推广;B、能为决策提供有关培训项目的系统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C、有利于改进和优化培训体系; D、可使培训管理资源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共享; E、可以促进培训管理水平的提升

案例分析题(40分)

三叶公司是一家中型民营制酒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规模越来越大。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公司招聘了近80名新员工,其中包括30名应届硕士生和30名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了使新员工尽快进入角色,公司采取分类分批培训方法:由于应届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用学徒制方式,一律从基层销售干起。每个老销售员带两个新销售员,为期半个月,后半个月则自行进行销售,再往后就根据需要进行内部调配。对于那些有工作经验的人,则根据其原

来从事的职位及本企业需求,通过短期培训使之大致熟悉企业经营运作后即可上岗。

小陈是刚毕业的经济法专业本科生。自从进人三叶公司后,卖了快半个月的酒,自己的专业一点没用上不说,自己天生腼腆的个性,根本就磨不开面子招揽客户。师傅一走,他几乎是每天原数带回,一瓶酒都卖不掉。小陈看到公司的一些协议书之类的法律性文件,发现其中有许多不规范的表述和漏洞,他总觉得如果让他从事法律相关的工作,他一定会干得出色。日子一长,小陈有了跳槽的念头。

由于公司财务部门有一女职员辞职,缺人,于是小陈近三个月的销售工作结束,干起了财务。小陈第一天到财务处报道,开门见山一句话:“对财务我一窍不通”。谁知,屋内的其他人付之一笑说:“你以为我们都是会计专业的?”小陈一想,今年招的本科生里好象也没有财会专业的。没有为什么不招呢?小陈不解。

将近一年过去了,哪里有需要,一时调不开,小陈就出现在哪里,工资变动也不大,只不过没有卖酒的提成(反正他的提成也不高)。来回转了好几个部门,小陈自我安慰称自己已经有点综合型人才的素质了,但他还是一心想着他的法律。他发现公司始终把销售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而且,与他一道来的走了好几个,公司一直在招人,又一直在走人,小陈也不仅为自己的前途打算起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叶公司的培训方案是否可行?是否达到了岗前培训的目的?请分析并给出你的见解。答:显然三叶公司的培训方案是不可行的,存在很大的问题。作为一种岗位前培训方式,分

类培训以及学徒制在技能培训方面有其优点与长处。但把岗前培训的内容全部按照技能进行,忽视了岗前培训的内容以及目的。岗前培训首先需要解决的新职员对企业的归属感,重 点在于对于企业现状历史的了解以及对于企业使命的认同上,也包括对企业目前管理体制的 认识,然后才是岗位认识以及岗位技能方面的学习与掌握的培训。

(2)三叶公司在人力资源利用方面问题很多,请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说明其关键症结

是什么?

客观与主观的结合 篇3

关键词小班教学 学习动机 最近发展区

一、客观因素

学习语言还是小班教学的效果好。举个例子:担任了06级3个班的英语教学,基本都是女生,人数不超过35,口语课每一位同学都必须上讲台表演自己的对话。尽管都是女生,但作为中专学生,英语水平还是参差不齐,我们以固定partners(搭档)和随机partners的方式一一表演,以便以好带差,互相促进。开始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同学不愿意开口,老师就在旁边指导,可以说一句学一句,也可以帮助组织语序,从不让任何一个学生以 “Sorry! I don’t know!”为“龟壳”挡住一切前进的可能。渐渐的她们也愿意开口说几句,老师就乘势鼓励她们,增强她们的信心。一些比较害羞的同学是典型的哑巴英语,针对这样的学生要让她们互相促进,与自己差不多性格的人在一起更有勇气开口,只要她们愿意说,其它都不是问题。在我们的课堂里还有个角色——“百搭”,每位同学都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搭档,好的同学十分乐意做个“百搭”,总在每个同学需要帮助的时候自告奋勇!为了更好的帮助他人,更好的证明自己,自主学习的要求会由衷的出现。

反观07级:同样还是女生班,一个班级50人。虽然看似只多了15人,但平均到每位同学身上的时间连一分钟都没有。如果有一位同学没有参与到对话中来,那么这节口语课对于他来说就是没多大意义的。但由于时间问题难免有些同学没有机会表演,展示自己的对话,此时会产生两种可能性:1,部分学生有投机的心态,认为今天可能叫不到自己了→不练习→不准备;2,部分学生准备很充分,但凑巧一两次都没有选到他→失望→不准备。渐渐的有种恶性循环,学生心中产生了抵触。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也绝好不起来。

二、主观因素

由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小班教学的优势,但在教学中我们还需要从学生的主观思想出发培养她们的学习动机。

以06级3个女生班为例。进入学校时层次差不多,可以说起跑线一致,我担任其中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尽管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与其它班级没有差别,但这个班级学生的口语表现明显比其它两个班级高出一截。就此我进行了反思,结论是差别在于学习动机。

从学习动机的来源上,可以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在学校教育中,如父母的鼓励、教师的表扬、竞争的奖励等等,可以称为外部动机。而学生本身的内部心理因素,如兴趣、信念、理想、好胜心、荣誉感等等,可以称为内部动机。我个人认为内部动机比外部动机更难得,起到的效果也更好。

做过学生的人都知道,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期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而形成一种荣誉感,这就是一种内部动机。自己的班主任作为自己的英语老师,想得到肯定和赞扬势必比其它班级的学生内部动机要大。此时她们的学习目的是在口语课上尽可能好的完成对话,在做好自己的一部分时,还能帮助他人,又进一步增强她学习的信念。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相互交替、彼此转化、共同促进。在学习过程中,在此一阶段为学习目的,在下一阶段可能变为学习动机。渐渐成为一种良性循环。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优等生的学习动机较广,水平也较高,表现出较多类型的学习行为;而差等生的学习动机范围比较窄,水平也较低,表现出较少种类的学习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进一步映衬出小班教学的优势,教师能按照每个学生的特点表现更多更好的学习行为。最后就是学习效果,学习动机是通过影响学习行为进而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我们便期望通过培养学习动机来促进学习效果。

培养学习动机可以分以下三个方面:

(一)一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例如比较害羞的同学不敢开口,我们不能全班安静的注视她一人,盼她能有个完美回答,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自己内部动机也很强烈,往往效果却不是很好。

(二)对学习目标认识越明确,说明学习动机清晰度越高,就有望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所以老师要尽量把要求说得明确点,或者先找好的同学演示一番再做个点评,有了示范就比较清晰的明白该做什么。

(三)每个人都有远大的理想,但是很难实的就会成为空谈。“Jump and get an apple”,如果苹果太高,再拼命跳也无法摘到,只是浪费体力。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一个理论——“最近发展区”,即新知识在原有知识的边沿上逐渐扩大外延。手臂所及表示你原有的知识领域,扩展部分就是"跳一跳"够得着的地方。如果我们的学习目前状况与目标的距离过大,反而起到阻碍作用。常有男生说,“读都读不出来,还背?还写?算了……”这个时候我总说“不急,我们先开始读!”等时机成熟些就背一点,写一点,班上很多懒得开口的男生现在也愿意读课文了,尽管还存在很多问题,但他们已经"跳一跳"够得着苹果了。教师的责任就是尽可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展现更多更好的学习行为,明确和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如果在师生比例严重失衡的情况下,一个老师要兼顾四五十个学生的时候,势必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但在江苏地区教育较为发达的城市里小班教学已经不再是梦想,在主客观条件都具备的条件下我相信英语口语教学会有个质的飞跃。所以我主张,在口语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想让学生很好的学习口语,在师资力量和各方面条件的具备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班级人数,让教师充分发挥其“授之以渔”的使命,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愿意学习,并学好,这就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心愿了。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报社,2001.

[2]叶圣陶.文章例话[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客观与主观 篇4

关键词:主观意识,自我感觉,主观听觉,客观效果

所谓“主观意识”, 从哲学上来说是指:“只凭着过往的经验, 凭空想象客观的物质存在。”主观意识有时也能做到物质存在的真实反映。从声乐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来说, 主观意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我感觉, 其中又以主观听觉为主。“客观效果”就是声音从演唱者口中传出, 通过空气的传播使接受者所感受到的声音形象。“主观意识” (自我感觉) 与“客观效果”的差异普遍存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

一、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主观意识”与“客观效果”的差异呢?

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有往往这样一种现象, 在课堂上, 每当我们感觉很满意的时候, 老师往往会说不好, 说他所听到的声音并不理想。尤其是在声乐学习的初期, 经常与老师的意见产生分歧, 甚至有时会怀疑老师。但老师的解释是:“你被自己的感觉欺骗了!”还会让你问旁边听课的同学, 他们的说法和老师是一致的。当我们感觉很不舒服的时候, 老师和同学总是说声音听上去很好, 老师还告诉你:“他本人在学习声乐初期也有过相同的疑惑。”这个问题看似平常, 却会相伴我们整个学习生涯, 谁能够意识到并解决这个问题, 谁就会走上正轨。为了解除疑惑, 可以查阅了些相关资料, 说法与我们的老师是一致的。例如:著名歌唱家米·康潘钠利提到:“许多人对于自己声音效果的判断常常被自己的耳朵欺骗。”伊·威廉康斯也说过:“当我的喉咙处于最良好的状态时, 可唱片却反映了使人羞愧的声音, 它听起来和我歌唱时所得到的印象相当不同。”

在专业课上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例子, 老师让我们按照他的要求发声, 我们按照要求做却感觉很不舒服, 索性唱到一半就停下来, 老师会告诉我们说就是这样, 希望我们能承认这种感觉, 这声音是健康的、干净通透的。在接下来的发声过程中我们始终不相信老师的说法, 因为我们自我感觉很不好, 屡次三番地唱到一半就自动停下来, 最终老师发火了, 老师会说我们主观意识太强, 习惯性的东西太多而且又不对, 自己还不愿意抛弃, 这样是无法学习声乐的。在这种情况下听从老师的建议, 买了录音机, 当我第一次听到自己的录音时, 我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当自我感觉良好时, 录出来的声音却很难听;按照老师的要求唱, 虽然自我感觉不舒服, 录音却干净明亮。这就充分说明“自我感觉”与“客观效果”存在很大的差异。其实主观感受有时并不是那么准确, 有时与真实的效果是大相径庭的!

在声乐艺术实践活动中的场地的不同, 也存在着“主观感觉”与“客观效果”的差异:我们都有第一次考试或者登台演出的机会, 这也许是我们第一次正式的舞台歌唱, 一定会比较紧张。因为环境改变的原因, 一定会有些不适应, 上台以后更加紧张, 甚至浑身发抖。有的歌者会在台上调整了很长时间才转过身来演唱, 刚一张嘴自己就蒙了, 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感觉只张嘴不出声, 直接慌了手脚, 使劲张嘴声音效果却一点也没有感觉变强。此时应该尽量控制自己的呼吸, 好使自己的心跳能慢一点, 按照声乐的最基本的规律演唱, 不追求音量, 自然的歌唱, 尽量把老师在课堂上的要求表现出来, 尽管声音自我感觉粗糙干涩一些都没有问题, 因为客观的效果并不是你所想象的。

就演唱场地而言, 在不同的音乐厅演唱, 也存在着不同的“自我感觉”和效果:在不同的剧场或音乐厅演唱, 感觉大相径庭, 因为不同的音乐厅所表现的客观效果会因为其物理构造的不同而表现极为不同的客观听觉, 于是此时唱的时候要求我们要遵从于平时琴房的感觉, 不要太在意客观的效果, 不要因为音乐厅的吸音而去卖力唱, 也不要因为音乐厅的扩音而虚着唱, 否则会出现为了追求大的音量, 盲目的使劲, 并没有科学的运用方法, 虽然很努力, 却费力不讨好。”

同样是歌唱, 在音乐厅唱和使用麦克演唱效果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是应该主义的, 如果比赛场地是一个大酒店的会议室, 演唱时用光盘音响伴奏, 使用麦克演唱, 再加上伴奏的音响很强, 往往在演唱中只听见伴奏在响, 一点也听不到自己的声音, 最后由于不自信连节奏也会乱, 成绩会很糟糕。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用麦克演唱, 声音都被麦克吸进去了, 往往会听不见声音, 而且麦克只能吸进基音, 越单纯集中的声音越容易吸入传出。这也是不同场地声音的客观表现有差异的表现。

根据以上的种种实例与现象, 充分说明在声乐学习和实践过程中, “主观意识”尤其是“主观听觉”与“客观效果”存在着很大差异, 那么“主观听觉”和“客观效果”为什么存在差异, 怎样才能克服这些差异, 更好的歌唱呢?

二、“主观听觉”和“客观效果”为什么存在差异?

“主观听觉”是指人的内部听觉, 也就是歌唱者在歌唱时自身感受到的声音形象。“客观效果”是声音通过空气传播, 使接收者感受到的声音形象。

(一) 歌唱者的乐器是自身, 歌唱者在歌唱时听到的声音是经过口腔内多种器官混合的声音, 直接由口腔传给内耳。这与听众直接听到的音响效果存在一定差异。

(二) 从生理上来说, 人的口腔与耳朵是相通的, 歌唱者自我感觉闷在口腔里的声音会很响, 然而听众却感觉很暗淡, 相反当声音释放出来时, 歌者自身感觉很空, 没有音响。当歌唱的发声位置越高, 自己越听不到, 位置越低就会感到声音很大。

(三) 歌唱的发声原理和机能很复杂, 声带又看不见摸不着, 很多东西不易言传, 即便有经验的老师能解释的很清楚, 学生也不易理解, 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和体会。

虽然“主观听觉”与“客观效果”往往存在差异, 但是我们也不可完全放弃“主观听觉”, 歌唱者要学会尽快适应主客观之间的差异, 学会主动调节和控制, 要虚心接受听众的意见, 不断修正“自我感觉”, 使二者逐渐统一, 达到理想的声音效果。

三、如何将正确的“主观意识”转化为潜意识为歌唱所用?

所谓潜意识, 就是像说话、走路、吃饭我们不用特意去想就会做的行为。怎样才能把唱歌做到像说话、走路一样不用多想就能随意去做的行为呢?这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这就需要找到“主观意识”与“客观效果”的差异, 并逐渐使二者统一, 这是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需要极强的坚忍不拔的精神, 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要在长时间的积累与磨练中使得正确歌唱的主观信号得以增强, 变为张嘴就有, 这需要一个过程, 逐渐形成歌者的内部感觉, 成为自己的下意识动作。

四、怎样找到“主观意识” (主观听觉) 与“客观效果”的差距, 并逐渐缩小差异, 以达到统一?

首先要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 课上要思想单纯的跟着老师的思路唱, 不要加入过多的主观意识和思想, 要坚信自己老师的方法, 积极配合, 勇敢面对错误, 大胆的发声, 因为身边有专业老师所以不要害怕唱错, 要克服虚荣心, 不因为怕自己的声音不好听就畏首畏尾, 当老师说对的时候, 要强迫自己记住这种感觉。这叫内部感觉, 这种内部感觉将会被带到任何形式的音乐厅, 任何歌唱场地, 以不变应万变才会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其次课下要勤学、苦练、多思, 在练唱的时候尽量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 然后听效果与课上是否一致, 或是让自己信赖的同学作自己的“耳朵”, 帮助自己辨别声音的对错。在声音对的时候要坚持练唱, 在发现声音与课上有差别时, 不要多练, 以免走弯路。练唱要持之以恒, 切忌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和状态好的时候“暴饮暴食”, 以免乐极生悲, 练错了自己还不知道。

再次要多参加实践, 多听取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和建议, 把评价好的时候的感觉死记在心中。

五、结语

歌唱这种艺术形式在声音的感受上确实存在主观与客观的差异, 歌唱学习的关键在于在老师的指导和个人的努力下找到“主观意识”和“客观效果”的差异, 并逐渐缩小, 最终消除, 记住自己的内部感官的效果, 通过强化训练将正确的主观意识变为潜意识, 使主客观感觉达到统一, 将歌唱变为像说话、走路一样生活化的行为活动。虽然这个过程很艰辛, 但是用“持之以恒”最为学习的精神, 一点会达到光辉的顶点。

参考文献

[1]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11.

[2]赵梅柏.歌唱的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8.

[3]周小燕.声乐基础[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4.

客观与主观 篇5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1.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的特点主要有客观性、稳定性、强制性、可重复性。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关系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者的联系在于:它们都是客观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二者的区别在于:(1)自然规律是通过盲目的力量在起作用,其存在不依赖于人的存在;但社会规律必须通过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实践活动才能体现出来,无法离开人类社会。(2)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即自然现象是可重复的;但社会规律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社会规律的可重复性就不能表现为社会历史事件的可重复性。与认识自然规律相比,人类认识社会规律要更加复杂和困难。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人类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表现主要有:

(1)目的性、计划性。人类的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类的实践活动也正是在这种目的性和计划性指导下才具有了自觉能动性。(2)创造性。人类意识不仅能够认识事物的现象,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创造性地抽象出事物的内在必然性或者本质规律性。(3)通过指导实践实现对世界的改造作用,不断从原始的自然转变为人化的自然。(4)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和意识之间存在质的区别:物质是客观实在,意识是主观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2)物质和意识也存在密切的联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与物质具有同一性,意识能够达到对物质的正确反映;通过实践,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即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其次,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总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4.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条件

第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物质的过程,也就是意识自身的“物化”过程,把观念的东西化为物质的感性活动,使主观的东西见之于客观,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目的的改变。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5.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主体的选择性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内在统一的。

一方面,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规定了历史主体的活动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社会历史主体在尊重和认识社会历史规律的前提下仍然可以发挥主体的选择性、能动性,能够自觉选择“可能性空间”中的某种可能性,即选择社会未来发展的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

客观与主观 篇6

摘 要: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也是最主要的代步工具。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发展,对于汽车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汽车的性能,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汽车的舒适性,其中尤其以汽车座椅为主要舒适体验。而今汽车座椅的舒适性也成为许多汽车生产商关注的并努力改善的地方。本文通过分析汽车舒适性的主观和客观的评价,来讨论汽车的舒适性如何才是好的。

关键词:汽车;汽车座椅;舒适性

汽车座椅是整个汽车体验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舒适体验。汽车座椅的舒适性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于汽车整体的感受,消费者可以直观汽车座椅的舒适性。一辆好的汽车,除了拥有好的设备和性能,能够让消费者驾驶的时候保证其舒适体验也是必不可少的。

1 汽车座椅舒适性的研究意义

汽车舒适性的研究是人体工程学在汽车座椅设计中的体现。虽说影响汽车舒适性的因素很多,每一个人对于同一个汽车座椅舒适体验也是不一样的,但是汽车座椅的舒适性是人们最终对汽车的舒适度作出评价的主体[1]。研究汽车座椅的舒适性是为了在设计汽车座椅的时候能够更加人性化,减少人体脊椎的承受力,减少人体疲惫,让消费者可以更舒适更安全的驾驶。这对企业提升顾客服务和自身产品价值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2 影响座椅汽车舒适性的因素

2.1 影响汽车座椅舒适性的客观因素研究

2.1.1 汽车座椅舒适性的研究方法。客观研究方法。通过实验或者建立人体模型的方法来找出影响座椅舒适性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制作出能够有效评价座椅舒适性的指标体系。对座椅在静态、动态和操作状态的舒适性评分,来判别座椅尺寸大小、材质、调节装置、座垫、靠背和头枕对于汽车座椅舒适性的整体影响[2]。根据汽车座椅腰脱的位置和人体坐下时压力分布的情况计算出汽车座椅的腰托的位置是否科学合理。

2.1.2 影响汽车座椅舒适性的客观因素。座椅舒适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①静态舒适性。静态舒适性是指座椅在静止状态下,消费者的舒适体验。静态舒适性的主要体现在座椅的尺寸大小,材质材料,调节是否方便等。静态舒适性基于消费者在舒适体验中是起到“第一印象”的地位,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于后期的舒适体验。②动态舒适性。动态舒适性是指汽车在行驶的状态下,消费者感受座椅骨架和座垫之间的震动感。在这一体验中,消费者会更加注意汽车在行驶状态下车内的噪音情况。座椅骨架和座垫之间的震动越小,消费者所感受到的噪音情况就会越好。③操作舒适性。操作舒适性是指消费者在驾驶汽车过程中对于汽车作于的整体感受。汽车座垫整体的散热性和减振性都是消费者在驾驶过程中最直观的感受。④座椅的几何尺寸。有研究显示座椅的几何尺寸是座椅舒适性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座椅如果有腰脱装置可以提高腰部对于人体的支撑力度,减轻人体对于脊椎的压力,保证了驾驶者者的坐姿良好,减少人体疲劳。

2.2 影响汽车座椅舒适性的主观因素研究

2.2.1 主观研究方法。目前国内采用主观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采取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来,让消费者凭着自己的主观感受对汽车座椅整体舒适性和局部的舒适性进行评分。目前较为常用的的问卷有两种,一种是通用舒适尺度GCR、Kolich问卷和Dannion R Smith问卷[3]。

2.2.2 影响汽车座椅舒适性的主观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显示:①座椅的可调节性和腰托的支撑性。据调查显示近六成的消费者认为于座椅的可調节性是影响座椅舒适性最重要的因素,近三成的消费者认为腰托才是影响座椅舒适性的重要因素。大部分消费者表示对于汽车座椅是否有功能按摩,预热等功能并没有很在意。②车型档次越高,汽车座椅舒适性就越高。调查发现,如果将市面上常见的车分为低档、中档和高档,让消费者体验舒适性,消费者给予高档车的汽车座椅舒适性的满意度普遍高于中档车和低档车的座椅舒适性满意度。③男女在汽车座椅舒适性上的体验差异不同。女性消费者对于汽车座椅整体的舒适性更为在意,而男性消费者会更加看重汽车座椅的减振性能。④不同年龄的消费者对于腰托的要求不一样。年龄越大的人更希望腰托可以更柔软一点。

3 汽车座椅舒适性设计的要点

3.1汽车座椅舒适性设计的原则

①座椅底座要硬实、支撑力强。座椅底座太软、支撑力不够会使人体腰部肌肉紧张,增加腰椎的肌肉的劳损。②座椅椅背的曲线起伏设计要符合人的脊柱弯曲度。

3.2 汽车舒适性设计要点

①确保座椅的H点的设计位置在规定的范围内。所谓的H点,是驾驶员正常入座,跨点所在的位置。H点的位置直接决定了驾驶员操作是否方便,决定着驾驶员对于乘坐的车内尺寸。②座椅外形的设计尺度要满足人体工程学的要求。③选取透气性好,散热快的材料作为座椅面的主要材料。④增强座椅的抗振性能,可以运用弹簧来减缓震动,增加腰部支撑的机构组成。⑤减小座椅的共振频率,降低高频区,降低共振时的振动传递率。⑥通过设计座椅的泡棉和座椅面套等相关性能获得合理的体压分部。⑦设计完成一定要通过真人体验来确定汽车座椅的舒适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根据汽车所面对的消费群体进行多次不同的人员体验,力求得到最真实最准确的汽车座椅舒适性的数据。

4 结语

汽车座椅的舒适性虽然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但是其根本原理还是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尽量减轻人们在驾驶时腰椎所承受的压力,缓解腰椎肌肉紧张。汽车企业对于汽车座椅的舒适性的重视,是对人性化设计的合理运用的表现,体现了企业对于用户体验的日趋重视,是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价值性能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江中华.汽车座椅舒适性开发的初步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19(09):45-49,62.

[2]陈若梦,乌日开西·艾依提,向杰.车辆座椅舒适性评价研究综述[J]. 现代制造工程,2012,07(12):134-137.

[3]王丽君,张帆,李黎.座椅舒适度的测量方法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07),2012,12:30-32.

作者简介:

客观与主观 篇7

西方英语民族由于受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和理性主义的影响, 把主体作为旁观者, 对客体尤其是本质世界进行探究, 认为只有认识自然, 才能把握自然, 只有探索自然才能征服自然, 因而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物我二分, 划分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界, 区分自我意识与认识对象, 将自然作为自身之外的对象来研究。这种倾向就必然摆脱主体意向而导致客体意识, 以科学认知为基础, 由事实判断统摄主观判断, 具有明显的客观性和对象性。西方注重科学的思维传统明确区分主体与客体, 排除主观因素, 强调客观性, 使客体客观化, “物是物, 我是我”, 物我两分, 以客观和冷静的科学态度对待客观世界, 以逻辑和理性探索自然规律, 追求的是认识的客观有效性。

思维的差异必然导致语言文化的差异, 这一思维差异使得汉英语具有不同的视角:汉语倾向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 具有主观性;而英语的句子则常以物体、抽象概念、抽象名词作主语, 具有客观性。本文将从人称与物称、主语与主题、主动与被动三个方面谈谈汉英主客观视角差异在汉英语言上的表现及相关的翻译技巧。

一、人称与物称

汉语习惯用表示人或表示生命的物体名词作句子的主语, 认为只有人才能作出有意识的动作或具备有意识的行为。而在英语里, 有生命名词和无生命名词都可以作动作句的主语, 但有多用无生命名词作主语的倾向。因此两种语言互译时, 主语要进行相应的转换, 否则译句会显得生硬、晦涩或不地道。例如:

(1) 她感到震惊, 心情忧郁, 甚至惊恐不安。

Astonishment, apprehension, even horror oppressed her.

(2) 他后来怎么样了?

What became of him?

(3) 我逐渐淡忘了那个女人的样子。

The image of the woman faded away out of my mind.

译文用名词短语充当英语的主语, 符合西方人重物称的思维方式。

(4) Something inside me seemed to stop at once.

我顿时呆住了。 (不说, 我内心的某个东西似乎要立刻停止了。)

二、主语与主题

在句子结构上, 英语恪守主谓机制。主题往往就是句子的主语 (祈使句除外) 。作为重主语的语言, 有时为了句子结构的平衡, 英语常用it为形式主语, 以满足主语必须出现的要求, 从意义上表达一种冷静客观的叙述。而在汉语中, 人们通过分析和统计, 发现主谓结构句型只占50%左右, 另外50%是一种主题结构, 即主题+述题机制, 但主题往往并非是句子的主语。英语重主语与汉语重主题的区别在于:在前者主语和谓语是句子结构的基本单位;而在后者, 主题和述题是句子结构的基本单位。汉语里的主题是说话人想要说明的对象, 总是放在句子的开头, 述题部分位于主题之后, 对主题进行评论, 说明, 解释或质疑。所以, 汉译英的关键是确定主谓, 再把别的成分通过合适的方式一件件装配上去。例如:

(5) 学校里 正在上课。

主题 述题

Classes are going on in the school.

主语 状语

(6) 夏天 很难储藏食品。

主题 述题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preserve food in summer.

形式主语 主语 状语

(7) 这碗饭 (她) 吃了三个小时。

主题 述题

It took her three hours to finish this bowl of rice.

形式主语 真正主语

这是三个典型的汉语例句。“学校里”“夏天”和“这晚饭”从逻辑上讲都不可能是句子的主语, 而是话语的主题, 但译成英语后, 它们则变成了其他成分。

三、主动与被动

英语中被动句的频繁使用, 也体现了英语客体意识突出的特点。英语中的被动语态使用范围广, 不必指出主动者, 无从确定主动者, 方便上下文连接, 出于修辞的考虑等, 都会采用被动态。而汉语的思维, 习惯重在“事在人为”, 人的动作和行为必然是由人做的, 事或物不可能自己去完成这些动作和行为, 因而表达时往往要说出施动者, 如无法说出, 则采用泛称或无人称。汉语若要表达类似英语那种被动式的客观口气, 则常常采用无主句、主语省略句、祈使句或无形式标记的被动句。因此在翻译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总的说来, 英语的被动句常常可译为汉语的主动句 (必要时可以增加主语) , 省略被动词的被动句, 或是无主句。先看一组常用被动句型的汉译:

It is said that... 据说

It is believed that... 据认为

It is reported that... 据报道

It is estimated that... 据估计

It must be pointed out that... 必须指出

It must be admitted that... 必须承认

It has been found that... 实践证明

It is suggested that... 有人建议

It is agreed that... 人们同意

这些常用被动句型属于习惯表达法。在科技英语中出现频率很高, 我们不仅要熟悉这些句型的固定翻译, 同时要认识到许多英语中的被动语态从习惯上来讲要译成汉语的主动语态。例如:

(8) And it is imagined by many that the operation of the common mind can by no means be compared with these processes , and that they have to be required by a sort of special training.

许多人认为, 普通人的思维活动根本无法与这些思维活动相比, 这些思维活动必须经过某种专门训练才能掌握。

(9) Movies were first made in Hollywood before World War I.

一战前好莱坞首次制作了电影。

(10) The risk of the global nuclear conflict has been greatly reduced.

全球核冲突的危险性已经大大减少。

(11) The ever-increasing demand for private cars could be halted by more investment in public transport.

增加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可以抑制不断增长的私车需求。

有时候英语被动句译成被动和主动都可以。例:

(12) It must have been taken away by him.

一定是﹙被﹚他拿走了。

(13) You will be drown if you are not careful.

若是不小心, 你就会﹙被﹚淹死。

综上所述, 汉英两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它们各自的语言特点, 反映在句子结构上, 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句式特点。因而只有了解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 并在翻译过程中有目的地进行思维转换, 才有可能获得比较理想的译文。

参考文献

[1]高登亮.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对比——主语与主题[J].唐都学刊, 1997, (4) .

[2]易强.英汉思维差异与语言对比[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4) .

[3]李珂.从中西思维方式的对比看英汉表达方式的差异[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2) .

[4]席建国, 马苏勇.英语无灵句与汉语有灵句的句法对比及翻译[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1) .

[5]刘宓庆.汉英对比研究的理论问题[J].外国语, 1991, (4, 5) .

文学史写作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之思 篇8

一、多元文学史观的大环境

到去年为止, 改革开放进行了整整三十年。在这三十年里, 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上获得了极大地发展, 不仅GDP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五, 而且外汇储备早已排在世界第一位。政治上得到了巨大的进步, 文化上更是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整个社会的多元化趋势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文学作为一门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 必然受到时代多元化趋势的影响, 早在八九十年代就形成了文学史研究的高潮期, 正是这样的文学思潮和学术风气中, 孕育和萌生了多元文学史观。从文学史创作的角度看, 首先表现在数量上, 在2000年前就已经突破了2000种。但由于学者们创作的热情一年更甚于一年, 所以到现在, 实际的文学史著作要远远大于这个数字。其次表现在, 经过多年的文学史创作的积累, 已经出现了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文学史佳作, 如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尤其是洪子诚个人撰写的文学史代表了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最高成就, 已经构成了个人撰史现象。“所谓“个人撰史”现象是指;依据文学史家个人的文学史观念和独特的研究方法, 独立撰写, 公开出版的文学史学术著述” (1) 。当然, 个人撰史现象并不是在新时期突然才冒出来的, 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 但它的真正起步和发展时期确却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文学史的创作往往会受当时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较大影响, 这对个人撰史是不利的, 个人撰史在保证文学史基础知识的同时, 都会或多或少的体现学者本人的学术观点。而且与集体编撰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整个文学史的写作都是学者本人独立完成, 这意味着学者要面对着历朝历代的文学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对当时最前沿的文学史学术观点的参考, 对文学史的章节设置、字数分配、材料使用等都要面面俱到, 工作量之大, 可想而知。所以, 个人撰史对学者本人的学识, 学术, 知识系统, 对文学现象的独特思考, 写作能力等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这也是个人撰史佳作少之又少的重要原因之一。与之相对的是文学史的集体撰写。文学史的集体撰写与个人撰史相比却有优势, 如可以集合最有利的人才资源, 按照每个学者的优势领域进行分工, 这样就可以把集体的智慧发挥出来。但它的局限性也很明显, 如、集体撰史由于统稿很艰难, 这甚至会造成文学史内部的不相互矛盾, 因为不同的学者对于同一文学史实的看法是不会完全相同的, 有时甚至是对立的。这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学者们具有不同的教育背景、知识系统, 情感取向等等。这样看来, 新时期个人撰史现象的大量出现受到了多元的社会大环境的重要影响。

二、集体经验和个人经验

文学史的创作有两种经验来源, 分别是集体经验和个人经验。个人经验确实可以成为一部文学史最大的亮点, 但集体经验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学者本人的学术功底本身就来源于集体经验。但学术的价值不是站在前人的经验上止步不前, 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所以, 学者本人的个人经验 (情感立场、学术经验等) 在文学史的撰写过程中的作用就更加被凸显出来。在这里我们便以文学史观为例进行具体的展开。陈思和曾指出“很多著名学者都强调过, 对于文学史的写作从一开始就不是仅仅对作家研究提出不同评价, 而是通过对某些既定文学史观的质疑, 力图改变原来的文学史固定观念和研究模式” (2) 。文学史观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分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俄国形式主义理论、新批评的文本分析理论、后现代理论等等。实际上, 作者在文学史的创造实践中自然不自然地就会流露出自己对文学史的看法, 比如某一位学者更喜欢唐诗, 或者他由于个人的经历而对唐诗有更加深厚的研究, 因此对整部文学史的写作来说, 对唐诗的论述相信会更加丰富, 也更加“个性化”, 因为既然对唐诗有偏爱, 按照一般理解, 作者肯定就会有更多的心得, 自然而然就会在文学史著作中体现出来。

三、个人学术著作的特性

文学史一般有两种用处, 一是作为大专院校的文学课教材。二是作为专家个人的学术研究成果。虽然有一些学者执这样的观点, 认为作为大学课教材的文学史应该四平八稳, 而专家个人的学术著作则要有个性和创新。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 虽说要面面俱到很困难, 但两者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如果撰史者能够了解教学对象的需要和水平, 且将这些要求有机的融入到作者有个性的文学观念中, 创作出一部适合读者水平的文学史。这已经被很多有个性有质量的文学史著作所证明。但真正成功的文学史却主要是那些摆脱了一般的教学对象, 完全成为一种专家的个人学术著作的文学史上。文学史作为一种研究性的东西, 体现出的是研究者对文学发展规律的独特看法。文学发展是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的发展, 决定了文学发展规律也是变化发展的, 而且也没有普遍适用的文学发展规律。所以, 一般的文学史写作者都会在撰写过程中试图表达出和前人的文学史有所不同, 由于不同的文学观点、不同的叙述方式等彰显出自己的个性。

摘要:文学史的写作应该要具有著者本人鲜明的学术观点, 本文分别从多元文学史观的大环境、集体经验和个人经验以及个人学术著作的特性这三个角度进行讲述。

关键词:多元文学史观,集体经验,个人经验,个人撰史

参考文献

[1]吴玉杰:《多元文学史观与“个人撰史”现象》, 《文艺争鸣》, 2007年第12期

客观与主观 篇9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主观动机, 是要把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18、19世纪, 正当清朝国势江河日下之时, 英、法、美等国的资本主义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资本主义列强为了开辟新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用炮舰轰开了中国的大门。1840年英国首先挑起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接着先后爆发了1856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1883年的中法战争,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 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后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所有这些侵华战争, 无不带有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卑鄙目的。1895年, 沙俄帝国主义的喉舌《新闻报》就曾鼓吹利用中日甲午战争的“大好时机”, 干净利落地解决中国问题, 由欧洲有关的几个主要国家加以瓜分。八国联军侵华时, “瓜分中国”之说也成了西方资产阶级舆论的中心。法国资产阶级舆论界就明确指出:“俄之权自北而南, 今已远及黄河。英之权应得沿海一带, 与扬子江之南;若德国能得扬子江及黄河中间之地……黄河可为德、俄二国之界, 扬子江又可为德、英二国之界矣。法国亦必欣然任俄权远及黄河, 必不许中国有余地……法国据云南全省, 以至巴麻东北之边界, 并巴喇马砵打之山泽云。”[1]虽然后来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与法国舆论揭橥的主张不尽相同, 但它清楚表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主观动机, 是要把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

事实上, 资本-帝国主义侵华中所采取的种种手段, 正是为其殖民目的服务的。他们以武力为后盾, 强割中国领土, 攫取种种特权;勒索巨额赔款, 从经济上进行掠夺, 而后从政治上、军事上、文化上进一步实行控制和奴役。正如马克思所深刻揭示的那样:“当我们把自己的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 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因为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很有体面的样子, 而一到殖民地它就丝毫不加掩饰了。”[2]马克思在揭露西方殖民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时更加明确指出:殖民主义的所谓“传播文明”, 不过是踏着中国人民的白骨和血肉以实现其肮脏的政治和经济的目的。马克思就是这样无情地撕破了殖民主义者所披的“文明”面纱, 使人们看到了其丑恶的面孔。

有的青年学生讲,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主观动机是要变中国为他们的殖民地, 为什么客观上容许中国只沦陷到半殖民地的程度就不加强制地半途而止, 使主观动机同客观效果未能统一起来呢?要解释清楚这种既统一又不统一的矛盾现象, 首先要明确认识四点:第一, 资本-帝国主义主观上要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的野心是始终没有改变的, 于是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进攻, 把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不愿意接受的侵略和掠夺强加给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第二, 资本-帝国主义同中国封建主义串通一气, 在客观上实现了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效果。第三, 资本-帝国主义之间、资本-帝国主义同中国封建主义之间为着共同的利益, 有勾结的一面;但又为着各自的利益, 又有矛盾的一面。第四, 资本-帝国主义之间既相勾结又相矛盾的运动过程, 激起了中国人民的长期英勇反抗与斗争。可见, 这种主观动机在客观上产生了两种效果:一方面,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使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为资本-帝国主义所控制, 由一个独立国变成了半独立国, 即半殖民地, 中国被归入资本-帝国主义统治的殖民体系中去, 这同资本-帝国主义的主观愿望是相一致的, 体现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相统一的特点;另一方面, 由于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和帝国主义相互之间的斗争, 中国还保存了一个半独立的地位, 使资本-帝国主义的主观愿望未能完全实现, 体现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又不完全统一的特点。这种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既相统一、又不完全统一, 则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矛盾特征。

因此, 我们不能用中国“半独立”的客观后果来宽容和否定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妄图把中国变成他们殖民地的主观愿望, 更不能把这种罪恶的主观动机未能实现, 看成是资本-帝国主义的“明智”或“功劳”。

参考文献

[1]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 (3) [M] (.出版地不详) :神州国光社, 1953:287.

基于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价值分析 篇10

一、基于主客观统一的价值论的提出

主观价值论的代表是以门格尔、维赛尔等为主的效用价值论, 研究的是人主观感觉到的价值。客观价值论的代表是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克思等为主的劳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劳动价值论重在研究人所创造的价值, 要素价值论重在研究形成价值的过程。

显然, 要对价值做出分析, 首先要明确是在什么样的概念下研究价值, 本文是从主观与客观统一的角度来分析价值的, 为此, 本文把“价值”这一概念界定为“价值是万物形成的来源、过程及结果的客观, 并且对人的有用性的主观的两者统一”。

邹平座先生提出的“把价值分解为自然资源、体力劳动 (劳动力数量) 和知识技术”的自然主义价值论, 对价值的主观与客观统一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在此基础上, 对基于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价值分析提出一点思考和补充。

二、基于主客观统一的价值论的包含要素

本文认为, 劳动创造价值, 资源也创造价值。价值的创造是由初始资源、增值行为、转化因子共同决定, 为此本文提出如下价值公式:价值=初始资源*增值行为*转化因子

第一, 初始资源。初始资源实际上是一种广义的资本, 资本是指所有者可以投入生产经营, 能产生效益的各类资源的综合, 具体包括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资本具有一种运动中的价值。其中人力资本包括两个因素: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质量, 其中劳动力质量主要包含了劳动力掌握知识技术的程度。物力资本包括自然赋予的和人类创造的两种。其中自然赋予的物力资本主要是指自然资源, 而人类创造的物力资本主要包括财务资本、装备和知识技术等。

第二, 增值行为。增值行为包括两大行为:劳动和交换。其中劳动包括三个因素:劳动力的付出的结果, 即付出多少;劳动力付出的强度, 即单位时间付出的多少;劳动力付出的结果的效果。由此, 所谓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可被包含于此三个因素之中。交换本质上也是一种劳动, 有效的交换基于的是比较优势, 既是对生产者的节约, 也是对消费者的节约, 实际上也创造了价值。

第三, 转化因子。转化因子则取决于对初始资源的增值行为是否符合人类的需求方向, 也就是说, 是否符合人类的近期和长远效用的统一。而效用对个人来说虽然是主观的, 但对人类的群体来说也存在主客观的统一。每个物体对具体一个人来说, 存在主观效用, 当然每个人的主观效用并不等同;但我们把效用放在社会之中, 所有人主观效用的抽象, 可以看成一种客观效用。因此, 本文认为, 转化因子取决于抽象的客观效用。

三、基于主客观统一的价值论的价值螺旋式循环

假如把目前社会的初始价值表示为V0, 也即目前所有初始资源的价值。初始价值经过增值行为L1和转化因子F1共同的乘数效应, 产生了新的价值, 表示为V1。于是就有:V1=V0*L1*F1

然后减去整个过程中, 社会消耗掉的价值, 表示为S1。这样, 就形成了新的一轮的初始价值, 表示为V01。公式可表示为:

正常情况, 应该是V01>V0。

当然, 如果发展的过程严重破坏了环境, 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和未来, 有可能V01会小于V0, 这就严重违背了科学发展。

而科学的发展, 就是要做到V01要远大于V0。这样, V01作为新的初始价值, 开始新的一轮价值循环, 如果每次形成的价值都大于本次循环的初始价值, 于是就形成了价值的螺旋式上升, 这就是人类福址之所在。

四、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 我们要更多、更好、更快地并可持续地创造价值, 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营造更高的初始资源平台, 包括通过发展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保持一个合理的劳动力数量, 积累财务资本, 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 有效地增加自然资源的进口, 有效地利用各类装备等。二是加大增值行为, 包括增加劳动者的劳动意愿, 保护劳动者的积极性, 降低交易成本, 增加有效交换的渠道。三是使生产经营的方向尽量满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价值的有效转化, 从而实现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平座.科学发展的经济学解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上一篇:ILASII下一篇:网络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