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机构

2024-06-11

秘书机构(精选五篇)

秘书机构 篇1

一、明代宦官秘书机构的形成

明代之前,很少出现由宦官专职的秘书机构。明代国家权力结构曾发生过两次大幅度的变动:一次是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另一次是永乐至嘉靖年间。也正是由于这两次的权力结构变动,促使了宦官专职秘书机构的出现。

朱元璋和历代君主一样都认清丞相的存在是影响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最大”隐患,只是明太祖朱元璋选择了更为极端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隐患。他将原本属于国家权力结构中的丞相彻底废除,并对自己的后代下达“不许再设丞相”的禁令;另一方面,朱元璋总结前朝灭亡的经验发现,宦官作为内廷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一旦强大也是动摇皇权统治的巨大力量,所以明太祖也对宦官下达“宦官不得读书识字、不得干预政务”的禁令。

不过,从东汉刘秀颁布“重用宦官”这一命令开始,宦官在历朝历代都是从最开始只负责照顾皇宫内大小起居事宜的“特殊人群”,逐渐演变为封建社会在幕后操纵中国历史的庞大势力,朱元璋也摆脱不了需要宦官帮助的情况。朱元璋废中书省和丞相制度后,虽然皇权高度集中,但国事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建立大量秘书机构为其处理朝政比如内阁、六科和通政司,同时他又担心皇权会被削弱,使得他不得不将朝夕相处的宦官作为心腹。在朱元璋执政的中后期,宦官就又重新走上政治舞台,扮演着各类干预国家大事的角色了。洪武时宦官二十四衙门的设置以及宦官的出使活动等表明宦官并没有真正从内廷政治中消失,反而还成为皇权与外廷相抗衡的重要“帮手”。因此朱元璋“废丞相”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是推动了宦官专职秘书机构的形成。

明朝的国家权力结构可划分为两大集群:其一是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军事及监察等权力机关,这是用以治理国家、管理民众、镇压反抗、抵御外侮,即主要用以维护国家稳定的权力体系;其二是内廷宦官和外地诸王,这是专门用以控制文官武将以维系朱明王室的权力体系。而在朱棣即位后,诸王的势力大幅削弱,于是内廷的宦官就成为维系皇权最好的保障;再加上从朱棣起兵北京开始,为争夺皇位他多用宦官替其效力,即位后又违背祖制大量任用宦官掌管东厂、锦衣卫等,这些行为都使得宦官势力开始抬头。在没有了“皇权”与“相权”相争,又没有了藩王之争的明代,宦官成为辅佐皇权最集中的内廷力量;之后的宣宗废除“太监不得识字”的禁令,在宫内设内书堂,命大学士陈山教太监识字,甚至更多的文史知识,学成后升迁,其升迁程序与朝廷文官相似,这就使得不少太监从事文职工作。司礼监、文书房以及与二者密切相关的皇宫秘书部门都以宦官充任。

二、明代宦官秘书机构在行政职掌的转变

明代宦官作为秘书工作人员,在行政职掌上涉猎许多领域,而最根本性的转变是由“事务型”秘书上升为“政务型”秘书。秘书学中提到,作为秘书工作人员,担任政务型秘书才是其最终目标,也是实现自身价值最大的机会。显然,在明朝,宦官也正是通过这样的身份转变而取代了朝中大臣,成为皇帝最信任之人。宦官职掌的这种转变,表面上是宦官个人的能力,但深层次的原因来源于作为领导者的皇帝的需求改变。

领导为了有效履行领导职能,自然会产生一系列特定的辅助需要。以司礼监中的秉笔太监来看。他们起初的职位设置只是执朱笔记录皇帝口述的命令,交付内阁撰拟诏谕、颁发,起传宣帝命的作用。这些属于领导者的事务型辅助需要,也就是领导者要控制整个系统围绕目标正常运转,在实施领导过程中,尚有大量涉及系统上下左右的具体、繁细的日常事务需要处理,如围绕领导者日常的信息沟通、信访处理、文书工作、会务安排、庶务办理等。这些实际上属于领导职能工作范畴的、又往往十分繁杂的具体事务。在废除丞相制度后,明代的皇帝都是通过设立大量秘书机构来协助处理公务事宜,而在内廷之中,宦官最为重用,不过在明代初期,基本上只是让他们处理些具体琐碎事务,不直接接触国家机密事宜。

而领导者的政务活动是相对事务来说,指领导者基于系统的目标管理,为整个系统健康运转制定计划和决策,并指挥实施与落实,这是领导者的核心任务,是基本的领导职能。在明代因为皇帝懒于阅办奏章,渐渐委派宦官轮流值日,初阅奏章,向自己扼要奏告,皇帝对大多数奏章只需要抽看其中的重要段落,注意人名、地名就可以批答了,也就是说原本应当由皇帝处理的国家大事开始逐渐放权给宦官去做,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宦官前期在处理皇帝的事务性活动中积攒的经验运用到满足皇帝新的工作需要中去适应,皇帝他所需要的秘书人员就是能够辅助其参与到政务活动中,让皇帝更为放心的宦官。此时,宦官在行政职掌上开始扩大。到了明代后期在皇帝昏庸不管朝政的情况下,宦官的职掌更是达到一手遮天的地步。宦官的行政职掌范围从最初的简单辅助、到可以初阅奏章再到最后掌握决策权,内阁等其他中央秘书机构在宦官秘书机构面前和皇权一样形同虚设。

三、明代宦官秘书机构与皇权的关系

我们通常将“辅助性”视作秘书以及秘书机构的本质属性,但是辅助性是一个较为宽泛的特征,并非秘书工作所独具。张清明先生的《秘书参谋职能概论》从辅助性深入,着眼于秘书工作同其类属工作的不同点和秘书工作的独具个性进行剖析,更细致地划分出:工作内涵及活动方式的综合性和单指性,构成了秘书工作同其类属工作的明显区别之一。相对而言,综合特性更为秘书工作所独具;而领导活动密切贴近的近身性与存在相对层级间距的层距性,构成秘书工作同类属工作的又一显著区别。比较而言,近身特征更为秘书工作所独具。明代宦官秘书机构的兴起,以及行政职掌的转变,最大的原因在于宦官作为秘书与作为领导的皇帝之间密切贴近,存在相对层级间距较短,即符合“近身性”辅助的特征,这个也就是朱元璋为何会重新任用宦官的重要原因。而由于此时的宦官仍处于皇权压制之下的一股势力,所以它只能听从皇权的摆布。所以从明代建立之初到司礼监、文书房建立之时,这一时期二者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单纯的上下级关系或者说是“主被动”关系。朱元璋根据前朝灭亡的教训选择废丞相、禁宦官干政,这种做法使得明初的皇权得到大大加强,但是与此同时,需要皇帝亲自处理的事务开始增多。

朱元璋设立内阁、通政司、六科等中央秘书机构协助处理国事,这时期的宦官属于明朝数百年中相对比较安分的时候。即使朱元璋十分严格控制宦官的权力,但是依旧给宦官设置职位,这本身就代表着皇帝对于宦官的信任,这种信任主要源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宦官作为皇帝生活起居的管理者和服务者,他与皇帝之间的关系相对于朝中大臣而言是十分亲密的;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宦官的产生与发展始终属于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是并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也就解释了朱元璋如此严控宦官职权却还是没法避免不任用宦官的矛盾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正是因为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之后,更加害怕亲友和大臣谋夺权位,所以将宦官作为心腹,不仅是他,很多君主都是这么想的。此外,从宦官的起源来看,表面上宦官特殊的性别是源于皇帝避免皇家血统不纯的原因,但是深层次则是最大限度地将君权、夫权合二为一这种权力欲望,使得皇宫中只能有皇帝一个男人,而皇宫中也需要为皇帝办事之人,这些“事”不仅包括生活起居之事,更重要的则是稳定皇权之事,所以说,皇帝选用宦官为其身边的重要秘书工作人员则是属于必然。

到了朱棣即位后,二者的关系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即皇权对宦官势力的强烈依赖。朱棣违背朱元璋的禁令,选择让宦官当政,但是却依旧没有恢复丞相制度,这是因为皇权与相权之间自存在开始一直都有不可逾越的矛盾。在废除丞相制度的明朝,皇帝为了巩固皇权高度集中同时加快办事效率,选择了生活中较为熟悉的宦官人员去辅助皇帝处理国事,这样的秘书工作处于更加贴近领导活动的中介枢纽位置,始终最密切、最灵动地围绕适应领导活动的意向与需要,随时、及时地提供各种辅助服务。与朝中臣子等从属人员辅助皇帝的最大不同在于,宦官对皇帝的这种近身辅助关系是切近而直接、随时而及时的朝夕相处的工作关系。在系统整体运动之中,秘书工作可谓领导活动这一核心的首层近身辅助外围。宦官生活在内廷,可以做到随时并及时地承担起秘书工作任务,直接地协助皇帝处理事宜。皇帝对宦官的依赖从生活中,转移到了处理政事之上。

上文提到秉笔太监的职掌变化也正是皇帝对宦官的依赖愈发强烈,这其中当然也体现了明朝皇帝的昏庸无能,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明朝开始出现了宦官专权的现象。从秘书学角度上看,要想保证以决策为核心的政务切实有效,也一般不可能亦不会由领导者全程包揽,而是要在领导者的主导之下,尽量争取相应的智力和能力的辅助,即对决策形成包括实施的参谋辅助,以及某些以事务辅助为载体的间接政务辅助。宦官专职秘书机构并没有很好地履行自身的职责,也没有满足领导者拾遗补阙的辅助需要。

领导者在决策管理过程中,在具有大量经常性的事务与政务辅助必需的同时,还存在一种对自身难免的遗漏与缺失进行及时拾补、以利改进的辅助需要,包括为确保自身洁行廉政而增强人格魅力即领导者影响力的辅助需要,这种辅助需要主要针对领导者本身,也称提醒规劝辅助需要。但是由于前两个阶段,皇权对宦官专职秘书机构大幅度的放权做法,使得到明朝晚期皇权对宦官秘书机构属于“失控”的阶段,甚至出现了宦官位于皇权之上的情况出现。之所以会这样来源于皇权的腐朽,以及宦官本身权力的日益膨胀。

其实,作为秘书机构而言,明代的宦官专职机构有极大缺陷,高度的集权,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的手里,皇帝不能亲自掌管国家事务时,没有相应的工作人员在其左右辅助,往往交给身边的宦官,没有权力的制衡机制,政事交给谁去办理完全由君主一个人说了算,各种政事虽然都有专门的政府部门管理,但是,宦官却可以以皇帝的名义进行干预并借此来为所欲为,造成严重的政治混乱,在明朝,军事、政治、经济各个领域都有宦官的干预,这势必造成国家政权的紊乱,也影响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因此,这种缺乏监督和制约的人治的政治制度,给宦官擅权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明代宦官秘书机构与皇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关系状态,明代的宦官活动最为活跃,他们身为秘书工作人员,把持着秘书机构,最终也正是由于他们在皇帝身边过分亲近,不仅背负了过多的历史骂名,也成为封建政治中的政治牺牲者。在我国封建时代,宦官专制几乎代代出现,而历朝历代也都出过对策解决,但是结果都是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宦官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改变不了根本制度,仅仅用些皮毛手段抑制是不会见效的。

摘要:明朝的中央秘书机构数量众多,阵容强大,且已呈系列化模式,而司礼监、文书房等宦官专职的秘书机构是其中“特别”的存在,它们前期为巩固皇权正常运转,但后期却成为国家最高权力的“享有者”。从秘书学的角度出发,探求明朝宦官秘书机构与皇权的关系是对原有历史学研究的弥补,更是起到拓宽研究视野的作用。

关键词:秘书学,明朝,宦官秘书机构,皇权

参考文献

[1]王春瑜,杜婉言.明朝宦官[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2]方志远.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张清明.中国秘书参谋职能概论[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4]杨剑宇.中国秘书史[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5]邱祖辉.浅析明代宦官权力的嬗变原因[J].价值工程,2011(3).

秘书机构的作用 篇2

秘书机构是直接为领导服务的,而领导的根本任务就是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根据本单位、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提出措施,部署本机关的工作,并对职权范围内的重大事项做出决策。领导决策前需要秘书机构通过收集情况,调查研究,提出意见方案,供领导参考;在决策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与补充;决策后还要由秘书机构做好检查督促和总结工作,提出完善措施。整个过程,秘书机构始终在发挥其参谋作用,据此又有人称秘书机构为“参谋部”,对于秘书机构的参谋作用,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决策过程看,领导机关的决策部署,不只是决策者的瞬间行为,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尤其是决策前,离不开秘书机构的大量辅助性工作,包括搜集信息、调查研究、提出方案等,这些都是参谋性工作;二是从秘书机构所处的位置看,它是直接归属于领导机关、直接为领导机关服务的,是辅助领导者实施领导的最主要部门,尽管参谋工作非秘书部门所独有,一些专业性决策往往要由一些职能部门提出意见方案,但秘书机构无疑是领导机关最得力的参谋;三是从秘书机构的任务看,大量的工作是办事、召开会议、提出预案、拟制文件、采集信息、催办查办、协调关系、沟通各方及处理信访等,都体现了秘书机构从中所起的参谋作用。可见,参谋作用是秘书机构在机关单位工作中所起的一项重要作用。

(二)助手作用

秘书机构起参谋作用j是新时期对其提出的新要求,是一项较高层次上的服务性工作。而助手作用,则是秘书机构在从事大量的工作中体现出来的,秘书机构毕竟不是一个独立的“参谋部”,它是一个综合办事机构,办事是它的基本职能。秘书机构的助手作用,从下列三个方面可以看出:一是从秘书机构的设置前提看,秘书机构就是为处理事物,服务于领导而设置的,领导在工作中,有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如文件起草,收发传真,电话接听,会议组织安排,来信来访处理,大多由秘书机构来承担,这就决定了其具有办事的职能。所以秘书机构的助手作用首先是从办理具体事务中体现出来的。如果领导忙于迎来送往,埋头做些琐碎事务性工作,势必抽不出身来抓大局、管全局,腾不出更多时间来调查研究。二是从工作关系看,领导的许多事情,离不开秘书机构辅助性工作,在实施领导过程中,许多事情起初或最后都是在秘书机构的助手作用下运转并得以完成的。所以秘书机构又有“事务部”之称。

联合国秘书处的机构设置 篇3

国际政府间组织设秘书处原是为会议服务的,例如举行会议的具体安排、发言和决议记录、文件准备、口译笔译,等等。因此,最初的国际组织秘书处机构简单,组成人员除秘书长外大多是“就地取材”。随着形势的发展、会员国的增多,秘书处的职能也不断扩大。今天的联合国秘书处就得跟踪分析全球和地区的政治、安全、裁军、经济和社会、环境、人权等领域的情势,组织安排维持和平行动与紧急救援,起草秘书长给大会、安理会、经社理事会及它们的附属机构的报告,执行这些机构交付的具体任务。部门繁多,所需的人才五花八门,必须从会员国广泛征聘。

就联合国秘书处纽约总部的发展看(不包括日内瓦、维也纳、内罗毕的联合国办事处,更不计入联合国专门机构),大致分三个时期:从成立到20世纪50~60年代,秘书处的机构基本上按照《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任务设置,包括秘书长各办公室(有行政、特别政治事务、法律、财务、人事等)、政治和安理会事务部、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托管和非自治领土部、新闻处、会议事务局和总务局,另有一个贸易发展会议秘书处。我在纽约总部工作时的70~80年代,最突出的变化就是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国际经济问题重要性的上升,反映在总部机构设置上就是增添了“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总干事办公室”,以及技术合作与发展部、科学技术发展中心、跨国公司中心,等等。另外,行政、财务、人事从秘书长办公室分出来,与总务局合并组成行政、财务、管理部,新闻处也分出来升格为部。90年代则是冷战后的联合国秘书处机构改革。

五个常任理事国,各有一亩三分地

《联合国宪章》第100条有云:“秘书长及办事人员于执行任务时不得请求或接受本组织以外任何政府或其他当局之训示。”实际上联合国秘书处的机构设置和人员任用脱离不了国际政治的影响。联合国1945年成立以来,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在秘书处纽约总部里都各有自己的“地盘”。秘书长一职五国都不能担任,这是默契,而几个主要部门则各有所归。冷战时期的50~60年代,秘书长下的主要办公室负责人大多来自美、英两国;政治和安理会事务部是苏联的“领地”,其挂帅的副秘书长都由苏联推荐;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副秘书长职位属法国;托管和非自治领土副秘书长职位就属当时的蒋介石集团了。

70~80年代,“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总干事”的设立和聘任是形势发展的结果,他的地位仅次于秘书长,名义上是联合国国际经济事务的总管。选拔总干事曾引起争议,意见最大的是法国,因为它的“地盘”被侵犯了。其时,我国已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对第三世界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法国寻求妥协,接受加纳外交家达齐为第一任总干事,但得由法国人接任。达齐从1978年做到1982年,其后调任贸发会议秘书长,法国人如愿以偿,取得总干事职位。我国人员则因托管和非自治领土事务已接近尾声,改任新成立的技术合作与发展部副秘书长。

改革:加利、安南的不懈努力

秘书处的组成变化最大的是90年代。应该说,在80年代后期秘书处机构重叠臃肿、人浮于事、缺乏效率、铺张浪费的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重视。1991年冷战告终,改革呼声更加强烈。1992年加利秘书长一上台就抓这件事。首先是把秘书处高级职位从48个减至37个,减了23%。其次是重组政治和维持和平行动两大部门,以适应冷战后一些成员国内部种族、宗教、派系冲突日益增多的需要。第三是在经济社会部门加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把经济与社会任务更好地集合起来,以缓和人们对联合国80年代以来重视经济工作不够的抱怨。此外,也增设了一些职位,如人道事务副秘书长、人权高级专员等。尽管有199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所谓人力资源管理战略,1996年加利并据此提出进一步调整改革,但未及实施就下了台。

1997年接任的安南秘书长似乎改革决心更大,他的目标是“使人力资源适应联合国的全球使命”,并且要做到“具有恰当技能的恰当的人在恰当的时间执行恰当的任务”。1998年,他向联合国大会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报告,更加响亮地把历来被称之为人事管理的业务提高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度,其要义就是秘书处职员不但要选拔任用,而且要不断提高素质和业务能力。

这是安南引以自豪的秘书处机构调整和广罗人才的实例(见表一),其中妇女占了很大比例。

现在秘书处的机构设置已大为改观。除常务副秘书长外,副秘书长一级的职员职务和国籍分配(见表二),同50~60年代相比,区别是十分明显的。秘书长办公室已大为缩小,另在秘书长之下设立了四个由总部各部门及专门机构负责人分别组成的执行委员会,即政治安全、经济社会、人权、发展四个执行委员会,以实施秘书长的领导和部门协调。令人吃惊的是,总部的高级职位竟然没有俄罗斯的份,俄罗斯人只是在日内瓦任副秘书长衔的办事处主任。就联合国秘书处而言,这大概是冷战后的最大的变化了。其他四个常任理事国仍然各有自己的“地盘”,尽管主管的部门已不同。日本分得一席,看来是因为会费缴得多。而印度竟占据了两个要害部门,这在过去是罕见的。

秘书机构 篇4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处长王瑞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驰,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终身荣誉会长陆燕荪,中国电器工业协会荣誉会长邢玉久,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启明,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方晓燕,协会副会长、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郭振岩,协会副会长姚金龙,协会会长张雅林的代表中国西电集团副总经理裴振江,协会副会长、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辉,中检集团副总裁刘长生以及各分支机构秘书长和理事长代表等出席了会议。

中电协终身荣誉会长陆燕荪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在向制造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发展,这样才能有高水平的高端制造业。王瑞华介绍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形式。赵驰介绍了机械工业经济运行的形式,他表示2013年整个机械工业发展平稳回升,2014年有望延续此态势。姚金龙介绍了电工行业的经济运行形式,他表示2014年电工行业的总体形式将会平稳发展,不会大起大落,预计全年产销增幅仍将保持与2013年相仿水平。郭振岩介绍了“中国制造2025”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杨启明向大会做“深入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电器工业由制造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工作报告,他回顾了2013年电器工业主要工作,分析了2014年电器工业面临的形式和挑战,明确了2014年主要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任务。

会议认真研究分析电器工业面临的形式,紧密关注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强调以转变发展方式、创新驱动、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高行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抓手,为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举措,不断完善协会引领行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助理电器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电器工业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祈祷了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

秘书机构主要职责介绍 篇5

1.沟通信息

当代秘书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充当领导的参谋和助手,要做一个诸葛亮式的高明参谋,除了自身的基本素质条件,还必须勤于收集信息,为辅助决策准备充足的材料和依据。沟通信息的工作周而复始,永远没有尽头,是秘书机构永恒的职能。

___组织协调

无论是传统的秘书机构还是现代秘书机构,办文、办会、办事都是其最基本的任务。秘书机构在辅佐领导实施管理这一角度来说,它实际上就是办事机构。然而秘书机构又往往不直接办理某一具体的事务,它主要是在其中起组织和协调作用。

一个组织在活动过程中,各个单位或部门能否和谐地配合,决定着组织功能的发挥程度。现代社会的各种组织系统结构复杂、分工细密,不协调的因素是普遍存在的,这就需要一种力量经常性地进行协调,秘书机构处于联系上下、左右、内外的中介位置,便于进行协调工作,沟通各方意见,统一思想认识,设计最佳方案,采取有效措施,齐心协力做好工作。

秘书机构组织协调的原则是为了事业、为了团结、为了提高效率。秘书机构协调的方面很广:领导班子之间、领导机关与下级机关之间、组织内部各平级机构之间、领导与群众之间都存在着协调问题。在组织内部成员之中,由于每一个人的职位高低不同,职权范围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持有不同态度或有意见分歧是正常现象,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决定了秘书机构协调工作的复杂性和经常性。

秘书机构的咨询职能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针对上级机关而言,秘书机构必须随时准备接受上级机关的咨询,为领导机关的决策及时提供和反馈真实可靠的信息,并提出有价值的决篆建议;而针对下级机关而言,秘书机构要本着服务的宗旨,随时准备接受下级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各类各种咨询,为他们耐心地解释政策、排除疑虑、指明方向及解决问题。

秘书机构作用介绍

(一)参谋作用

秘书机构是直接为领导服务的,而领导的根本任务就是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根据本单位、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提出措施,部署本机关的工作,并对职权范围内的重大事项做出决策。领导决策前需要秘书机构通过收集情况,调查研究,提出意见方案,供领导参考;在决策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与补充;决策后还要由秘书机构做好检查督促和总结工作,提出完善措施。整个过程,秘书机构始终在发挥其参谋作用,据此又有人称秘书机构为“参谋部”,对于秘书机构的参谋作用,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决策过程看,领导机关的决策部署,不只是决策者的瞬间行为,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尤其是决策前,离不开秘书机构的大量辅助性工作,包括搜集信息、调查研究、提出方案等,这些都是参谋性工作;二是从秘书机构所处的位置看,它是直接归属于领导机关、直接为领导机关服务的,是辅助领导者实施领导的最主要部门,尽管参谋工作非秘书部门所独有,一些专业性决策往往要由一些职能部门提出意见方案,但秘书机构无疑是领导机关最得力的参谋;三是从秘书机构的任务看,大量的工作是办事、召开会议、提出预案、拟制文件、采集信息、催办查办、协调关系、沟通各方及处理信访等,都体现了秘书机构从中所起的参谋作用。可见,参谋作用是秘书机构在机关单位工作中所起的一项重要作用。

(二)助手作用

秘书机构起参谋作用j是新时期对其提出的新要求,是一项较高层次上的服务性工作。而助手作用,则是秘书机构在从事大量的工作中体现出来的,秘书机构毕竟不是一个独立的“参谋部”,它是一个综合办事机构,办事是它的基本职能。秘书机构的助手作用,从下列三个方面可以看出:一是从秘书机构的设置前提看,秘书机构就是为处理事物,服务于领导而设置的,领导在工作中,有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如文件起草,收发传真,电话接听,会议组织安排,来信来访处理,大多由秘书机构来承担,这就决定了其具有办事的职能。所以秘书机构的助手作用首先是从办理具体事务中体现出来的。如果领导忙于迎来送往,埋头做些琐碎事务性工作,势必抽不出身来抓大局、管全局,腾不出更多时间来调查研究。二是从工作关系看,领导的许多事情,离不开秘书机构辅助性工作,在实施领导过程中,许多事情起初或最后都是在秘书机构的助手作用下运转并得以完成的。所以秘书机构又有“事务部”之称。

参谋和助手,是秘书机构的两大作用,这两个作用并非相互独立、互不联系的。辅助作用是基础、是前提,参谋作用是升华、是深化。不办事,不起助手作用,参谋作用无从说起;只办事,不起参谋作用,不能适应新时期秘书工作的需要。秘书机构既要切实处理好事务,发挥其助手作用,又要注意在此基础上更多地出谋划策,更好地发挥参谋作用。

秘书机构特点介绍

(一)附属性

从秘书机构所处的位置看,它具有附属性的特点,任何秘书机构都直接隶属于领导机关,在领导机关下设置,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上。凡机关单位总在其领导机关下设秘书机构,围绕领导班子开展工作,为领导从事一些辅助性工作,这就是它的附属性。如省人民政府下设___,虽与其他职能机关属同一层级上,但它附属于省人民政府。

(二)综合性

从秘书机构的活动内容看,它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秘书机构的主要活动是围绕领导活动而展开的,其涉及面广,既有收集信息、提供意见、提出方案的参谋性工作,也有协助控制、沟通协调的综合性工作,还有起草文件、办会办事、整理档案资料等事务性工作,大至大政方针的制定,小至车辆交通、接待来访,均需秘书机构的参与和办理。

所以,秘书机构的活动内容,有人称之为“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

(三)辅助性

上一篇:精细管理下的课间操下一篇:上海江湖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