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民族体育

2024-08-01

民间民族体育(精选十篇)

民间民族体育 篇1

1 体育概念的相关理论

1.1 体育的概念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无论是客观现象还是主观现象, 无论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 都可以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1]。概念明确, 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弄清楚概念反映了类的什么样的本质属性 (概念的质) , 反映了类的哪些分子 (概念的量) [1]。在我国, 关于“体育”一词, 无可非议它是个舶来词, 并伴随着近代体育的传入, 在20世纪初开始使用, 在距今100多年的时间里, 对体育概念的研究可谓是仁者见仁, 仁者见智, 还没有一个权威统一的概念。笔者研读了百余条国内外学者对体育概念的定义, 按照逻辑学中事物定义 (真实定义) 对概念的定义方法 (定义项=种差+邻近属概念) 来看, 主要是在“种差”和“邻近属概念”上存在分歧, 种差反映了事物的特有本质属性 (一个类区别于其母类下的其它子类的本质属性) , 邻近属概念是反映了事物的共有本质属性 (一个类于其母类下的其它子类的本质属性) , 事物的本质属性是共有本质属性和特有本质属性的统一[1]。于是出现了“教育 (方万邦、吴蕴瑞、袁敦礼、陈泳生、林笑峰和韩丹等) ”、“文化活动 (杨文轩、鲁长芬、陈琦等) ”、“实践活动 (鲍冠文、王晓刚等) ”、“人体活动 (张洪谭、度荣娟) ”、“肢体活动 (张洪谭) ”和“身体活动 (唐炎、任秀红、郭道全等) ”等语词为共有本质属性。再加上体育特有属性确定的多元化, 导致体育的概念五花八门。

部分学者对体育概念的定义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体育的多本质论。违背了本质的单一性特征, 无论体育有多少衍生功能, 其本质不会改变且是唯一的;二、没有搞清概念内涵和外延之间存在反变规律, 导致内涵过大, 外延过小; (如1986年高等学校试用教材《体育理论》中体育概念的定义) 三、用新词代替“体育”一词 (如韩丹将sport音译为斯泡特[2], 台湾学者黄正安将sport译为比乐[3]) 。对概念与语词的关系造成混乱, 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 语词是概念的语言表达方式, 一个概念之所以是这样不是那样, 归根到底是由它所反映的对象所决定的, 不会随语词的变化而变化。语词具有民族性, 用什么语词去表达一个概念, 是一个民族约定成俗的, 用新词代替意义不大。

1.2 体育概念的定义

笔者把体育概念定义为:体育是以改造人类自身生物属性为效用的身体活动。本定义的邻近属概念为“身体活动”, 种差为“改造人类自身生物属性为效用”。理由为身体活动里包括劳动、舞蹈、杂技等, 若邻近属概念定位在教育偏窄;定位在实践活动偏宽, 因为实践活动是理论的对立面, 实践的基本形式有三种:生产活动 (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阶级社会, 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实践) 、科学实验, 故实践活动不恰当。定位在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偏宽。

种差其实就在邻近属概念下, 能区别于同类事物的特有属性。“改造人类自身生物属性”说明体育主体和客体的一致性, 生物属性是相对于社会属性而言。“效用”基本解释为功效和作用;它也是经济学当中最常用的概念之一, 指对于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本定义把“效用”一词放在种差里旨在说明通过改造人类自身生物属性的过程中, 可以使体育的主体获得一种满足程度, 可能是快乐幸福的, 如:体育游戏;可能是痛苦的如:专业运动员的训练。但无论是什么样的感受均属体育, 也是基于这种效用追求, 才使体育产生成为可能。

1.3 体育与其母类 (身体活动) 下同类事物之间的关系

笔者认为劳动、舞蹈、杂技等不是体育, 但在特定的条件下是体育。因为劳动、舞蹈、杂技的作用主体和客体分离, 舞蹈属于艺术的范畴, 舞蹈是通过人类语言 (包括肢体语言) 抒发一种情感, 另外舞蹈、杂技在台上表演的时候, 主体是观众, 客体是人本身, 是供人们欣赏的。但在特定条件下, 劳动、舞蹈、杂技是体育, 这主要看他的效用是否为了改造自身生物属性来判断, 如:走路或者骑自行车上班, 为了锻炼身体则为体育, 如果作为交通工具则不是体育;种花种菜为了锻炼身体则为体育, 为了生存生计则不是体育;舞蹈杂技在上台之前, 观众不存在的情况下, 变成主客体一致则为体育。需要补充两点说明, 一是当主体行为有多种效用并存的情况下, 要通过主次来区分, 如:种花种菜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赚钱, 这时就要看主要效用是为了锻炼身体还是为了赚钱来判定, 类似于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的确定原则;二是竞技比赛在赛场上也有观众, 有供人欣赏的一面, 但是体育。“竞技体育从本质上讲, 并不需要观众。我们知道, 最初的奥运会完全是在封闭情况下举办的, 是根本不允许任何人来参观的。现代竞技体育之所以要卖门票, 更多的因素来自于商业操作。竞技体育离开了观众是同样可以进行的。因为它的本质是代表人类向人类自身身体极限挑战。”[4]

斗鸡、斗狗、斗蛐蛐等不是体育, 它们不是以改造人类自身生物属性为效用的身体活动, 而是改造动物本身。麻将、扑克等牌类, 围棋、跳棋、军旗、鹿棋等棋类, 电子竞技, 不是体育, 只能称作一种智力游戏, 之所以称作体育, 主要是它们具备体育的某些特点、规则并基于商业性考虑纳入到体育当中, 并不符合体育的本质。

只有把体育的最基本的概念问题弄清楚, 才能把“体育”下的各分子概念划分准确。

2 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等概念的划分及其关系

近几年来, 关于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等概念的定义与划分, 成为体育理论界讨论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本研究力求以逻辑学对概念的划分原则, 理顺他们之间的基本隶属关系, 为今后的深入准确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1 民间体育

民间体育, 按字面分为“民间”和“体育”两部分, 顾名思义, 民间体育是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老先生认为, “民间是指民众中间。它对应官方而言。概而言之, 除统治集团机构以外, 都可称作民间。它的组成部分是广大中、下层民众。只要是官方之外的有某种共同社会关系的群体, 都可看作‘民间’。”[5]由此可知, “民间体育”是相对于“官方体育”而言的, 是广大中、下层民众所从事的体育, 他的外延应该包括民族体育和外来体育。图1体育按照阶层划分为“官方体育”和“民间体育”, 但是官方体育和民间体育之间有交叉重叠的地方, 如:蒙古族“男子三技”骑马、射箭、摔跤, 在蒙古族的上、中、下层都比较流行。严格按照逻辑学对概念分类原则, “各子项必须互相排斥, 也就是子项不得相容”[6]这种分法欠妥, 但基于理清它们与体育的隶属关系, 暂且按此划分。

2.2 民俗体育

民俗体育, 即“民间”“风俗”体育, 是民间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风俗”一词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 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民俗学是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的一门科学, 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 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5]。《体育科学词典》中将民俗体育定义为“在民间风俗或民间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 是顺应和满足人民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7]。涂传飞认为:“民俗体育是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的一种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化、仪式化的传统体育文化体, 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 也是一种生活文化”[8]。陈红新, 刘小平认为“民俗体育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广大民众在其生活和文化空间中所创造并为广大民众所传承的一种集体的、模式化的传统体育活动”[9]。王俊奇认为“民俗体育是指那些与民间风俗习惯关系密切, 主要存在于民间节庆活动、宗教活动、祭祀活动中, 是一种世代传承和延续的体育文化形态, 具有集体性、传承性和模式性特点”[10]。民俗体育是一个普遍概念, 它的外延可分为现存民族的民俗体育和已经消亡民族的民俗体育 (见图2) 。

2.3 民族体育

谈及民族体育, 首先要了解“民族”一词。“民族”一词是本土还是舶来词学术界并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 在国外“民族”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史诗《荷马史诗》中。在中国, 古籍文献中“民”和“族”经常是分开的, 合用情况非常罕见。据史料考证, “民”和“族”合用并具有当今“民族”相近含义的最早出现在南朝齐梁之间萧子显所撰的《南齐书》[11]中。在近代, 1899年梁启超在《东籍月旦》一文中使用过“东方民族”[12]一词, 尔后民族一词在我国使用渐渐多起来。关于民族的定义, 斯大林的观点即使带着明显的政治色彩, 仍然得到我国大多数学者的推崇, 它的定义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13]斯大林观点的对错笔者在此不再探讨, 但它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 出现了“民族”的概念后, 才有“中华民族”一词, 并且中华民族是相对外国民族而言的概念, 中华民族包括我国领土内所有的中国民族和曾经存在现已消亡的民族。对于民族体育应该理解为世界各民族的体育, 包括中华民族体育和外来体育, 中华民族体育又包括我国现有56个民族的体育和已经消亡民族的体育 (见图1) 。

2.4 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和民俗体育交叉重叠的地方甚多, 很难区分清楚, 只有在特定的属概念下才便于探讨。本文是把属概念限定在同一“民族”条件下进行研究, 比如研究“三少”民族传统体育和“三少”民族民俗体育之间的关系。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所撰写的《论传统》, 是西方世界第一部全面、系统的讨论传统的力作, 他认为:“传统”的涵义仅只是世代相传的事物 (拉丁文traditum) , 即任何从过去延传至今或相传至今的事物。相传事物具有同一性, 即人们对所接受的传统进行解释, 它们被人们接受后也会改变其原貌, 这种延传的变体链也称作“传统”[14]。

在这种观点下, 传统体育应指从过去延传至今或相传至今的体育, 包括在相传过程有所改变的体育, 如:蒙古博克规则的变化, 但不包括已经消亡的体育。1981年9月21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少数民族体育工作座谈会, 李梦华代表国家民委、国家体委做了报告, 对“少数民族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作了一个简单的界说:“少数民族体育内容十分丰富, 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它既有在本民族广泛开展的、历史悠久、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传统体育项 (以下简称民族传统体育) ;二、又有在世界通行的、为奥林匹克委员会等国际体育组织所倡导的体育项目 (以下简称近代体育) 。与此同时, 在新疆乌鲁木齐举办的我国少数民族学术研讨会上, 形成了一些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观点: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个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 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继萌芽体育之后, 在古代体育基础上延续下来的农业时代的产物。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指近代体育传入前, 我国各少民族就已经有的那些体育活动内容。3、凡是目前在一些民族地区仍在流行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 (包括自娱活动) 内容均属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范围。对于古代典籍或历史文物反映的古代体育项目已失传的, 不应看做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4、少数民族体育具有三种特性:民族性、传统性和体育性[15]。

2.5 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的关系

在以上论述中, 并未给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下定义, 依据属种概念的反变规律基础, 运用概念的限制, 就可以明确它们的概念了。概念的限制就是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小概念的外延, 由属概念过度到种概念的逻辑方法[1]。换句话说只要明确了“体育”的概念, 弄清“民间”、“民俗”、“民族”和“传统”的概念, 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等体育的分子概念也就限定了。另外, 根据逻辑学对概念外延的划分方法,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按阶层标准划分可把体育分为, 官方体育和民间体育。2、民间体育包括民族体育和外来体育。3、民族体育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民族体育是相对国家而言, 如:中华民族体育包括汉民族体育、55个少数民族体育和消亡民族体育。狭义的民族体育是相对单个民族而言。4、民族 (狭义) 体育包括民族 (狭义) 传统体育和近代体育。5、现存民俗体育符合传统体育的特点, 故民族 (狭义) 传统体育包括现存的民族 (狭义) 民俗体育。6、消亡的民俗体育不属于民族传统体育。

3 结论

体育是以改造人类自身生物属性为效用的身体活动。劳动、舞蹈、杂技等不是体育, 但在特定的条件下是体育。斗鸡、斗狗、斗蛐蛐等;麻将、扑克等牌类, 围棋、跳棋、军旗、鹿棋等棋类;电子竞技, 不是体育。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隶属关系可以用数学符号表示为:体育>民间体育>民族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现存的民俗体育;中华民族 (广义) 体育=汉民族 (狭义) 体育+55个少数民族 (狭义) 体育+消亡民族 (狭义) 体育;民族体育=民族传统体育+消亡的民俗体育+民族内的近代体育。

理顺他们之间的关系, 可以清晰的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内容和重点, 传承和发展现有民族传统体育和现有民俗体育, 挖掘和整理消亡民族体育和消亡民俗体育, 并把它们注入新鲜的血液, 延传其变体链, 焕发出活力, 使之成为民族传统体育的行列, 再现本民族原始文化形态和内涵, 做到“古为今用”, 为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 按照逻辑学的概念定义方法, 将体育定义为:体育是以改造人类自身生物属性为效用的身体活动, 并对体育属概念下的同类事物进行了判定, 并对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进行定义和划分, 确定他们之间的基本隶属关系, 即体育按阶层划分可分为民间体育和官方体育。民间体育包括民族体育;民族体育包括民族传统体育、消失的民族民俗体育和民族内的近代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包括现存的民族民俗体育及其以外的传统体育;已消亡的民俗体育不属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体育及其相关概念, 明确它们的内涵和外延, 为我国民族体育传承与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民间民族体育 篇2

一、主要内容

作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探讨了“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用的同时,如何承担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建设功能,指出“非遗”保护与社会建设相统一就是其文化的再生产过程。

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分别以驱魔逐邪的“轩辕滚车”、家族兴旺的“婆媳河灯会”及人格教化的“五福神会”为例,探究了活动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们的美好期许,指出“以日常生活的生存理性为最高目标便是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发展与再生产的原生动力”;第二部分,作者结合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时代背景,阐述了“轩辕滚车”、“婆媳河灯会”及“五福神会”在后乡土时代随着社会建设的发展所产生的的仪式表征的内涵变迁、性别主体转换、体育文化展演的经济诉求旨在探索把过去传承与日常生活的民间技艺形式,变成按照时代所需的社会建设规律运作,并在传统文化资本开发服务村民现代化生活中达到传承目的。第三部分,作者着重提出了自身对于民族民间体育保护的文化再生产的观点,指出“非遗”保护是一种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层面建设的综合性、整体性效应,应当兼顾“微观-宏观”与“政府-社会”两大维度。途径主要有:一是经济建设导向的会展表演;二是文化建设导向的庙会展演;三是社区治理导向的非遗保护;四是日常生活导向的非遗传承;五是农村民族民间提议文化再生产的协同治理机制,从而达到(1)涉及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既要保护文化事象本身,也要保护它的生命之源;(2)文化保护与社会建设相统一,既要重视文化的价值观及其文化生态,又要整合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诉求;(3)政府主导与社会主体的统一,既要实现社会治理,又要尊重文化共享者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的三大目标。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综述

通过以“体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在中国知网系统进行搜索,以关联度为参考标准选取了124篇期刊及硕士博士论文,了解关于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研究现状。通过对文献进行相关分类,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当前对于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跨学科研究,1.法律学科方面,学者们主要进行了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研究,包括知识产权法、行政法、法理学以及法律保护路径研究;2.档案学方面,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档案化管理、建档化保护研究以及档案资源的开发;3.教育学方面,学者们主要探索了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学校教育中的教学方式、传承路径以及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二是传承路径、方式探寻。1.借助于旅游途径。学者们主要以特色地域为例,探索了借助于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与体育非物质文化融合发展,从而转变以往传承方式,进而探索开发出新的传承发展模式;2.借助于数字化途径。学者们紧靠数字化社会的时代背景,意图通过借助于新的媒体途径,实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并进一步研究了生态博物馆以及其它数字化平台的设计和实现,并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方式的转型。三是以地域或少数民族特色为依托,探索其当地或该少数民族特有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或传承。四是探讨了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学者们以当地民族或地域特色为基础,探讨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记忆形式、传承与保护,或者以文化学、跨文化传播、文化安全、文化自救视域下不同地区或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二)关于民族民间体育 文化的文献综述

通过以“体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在中国知网系统进行搜索,以关联度为参考标准选取了32篇期刊及硕士、博士论文,了解关于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研究现状。其中张萍,王溯在《基于文化空间的民族民间体育节事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广西宾阳“炮龙节”为个案》中认为,对节事文化的构建要符合乡土的社会生活逻辑,注重民众的参与性和认同感,同时将节事操办权力归还基层群体和组织。唯有如此,民间体育节事才能真正地回归民间,并不断地进行节事文化空间的再生产,因此而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耿丽在《陆上丝绸之路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初探》中认为通过对丝绸之路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保护与利用,搭建更高层次平台,发挥发源地、起点城市、接连城市的作用,加强专题研究等方面的努力来促进丝绸之路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李明刚,官琴则分析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在中小学体育模块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结合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实际,提出要重视体育课堂内外教学的有机结合,构建完善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教学体系,充分利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和项目创新体育运动会;龙明莲,王俏英通过分析黔东南项目学校中民族民间体育的整体发展概况及体育文化进校园推行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进校园的发展新模式——学校传承模式;张山佳 认为要努力铸就具有中国特色、民族品牌与精神气节的体育文化体系,以此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花家涛指出我国民族民间体育传承研究应该存在二个维度:第一,发展研究,在“现代成长与传统发明”的动力驱动下研究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发展问题,多视角地研究其保护与开发.第二,民俗研究,在“多点民族志”的田野调查中,反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下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胡彬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临淄蹴鞠为例》一文中,提出了蹴鞠文化传播现状,并探讨了通过转变思想观念、政府引导建立科学有效工作机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交流、发觉其它文化等方式促进蹴鞠文化传播发展;李婷运用一般系统论的观点,对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进行系统分析,认为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是一个自组织的演化过程,它具有非严格决定性、动态性、自调节性及不可逆性等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的演化过程,挖掘该系统中结构与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可以促进这一系统稳步发展的可控制因素。赵浩辉研究了山东省民族民间体育的发展以及其现状,并结合潍坊风筝个案深入剖析研究和总结分析了影响山东省民族民间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政府与民间协作共管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区域间与国际间交流相结合、新闻媒体传播与监督相结合、法律强制与道德监督相结合等五个保护策略。郭良占在《文化生态视域下的山东省民族民间体育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实施》中,以曲阜市春耕园书院为个案进行研究,提出了坚持文化生态的指导思想、人力、物力、加强无形教育资源的开发、制定政策和法规、加大财政投入等方式。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分类和总结得出:当前我国学者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对于个例传承和保护所作出的途径思考,结合先进数字、媒体形式、“三馆”作为数字或实体平台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平台支撑;

三、创新之处

创新之处一:选题。通过整理前期学者们发表的关于非 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民族民间体育与社会建设主题文献,发现当前研究还停留在通过运用法学、档案学、教育学以及旅游等途径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在体育与社会建设方面,主要探讨了体育或者细化类别的体育对于我国社会建设的关联性、价值意义,以及如何运用体育来促进社会建设。本文以非遗保护为视角,着力深入挖掘了地方特色民族民间体育背后的文化内涵,并阐述了民族民间体育随社会建设的发展所作出的文化转变和生产,从而探讨民族民间体育在传承过程中,其背后文化进行再生产与社会建设实现双赢的途径和措施,其选题新颖,富有深度。

创新之处二:作者在文中运用了维度整合的方法,将“微观-宏观”与“政府-社会”两大维度构成了“非遗”保护模式的四大象限,农村民族民间体育的保护实践,既要在静态类型中分类实施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区治理、日常生活的4种导向,又要在动态类型中实施4大象限的相互嵌入工作,共同形成一个完成的保护策略。作者所呈现的文化再生产的途径对四大象限的契合,方法新颖,形象直观,具有说服力。

民族民间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篇3

【关键词】民族民间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推广;研究

1研究目的、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

通过对长顺县19所中学开展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现状,以及对教学内容、师资建设、场地器材等状况进行调研,就农村中学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开发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长顺县各学校在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开展中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1.2 研究对象

以长顺县民族高级中学,长顺县民族中学、长顺县第二中学、广顺中学、代化中学、鼓扬中学、白云山中学等19年中学为研究对象。对长顺县19所中学民族民间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展情况、师资建设、体育场地、器材等进行调查。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检索,查阅我国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与本研究相关的资料、期刊、著作,为本文的撰写提供参考。

1.3.2 走访法

走访全县17个乡镇中学的体育教师和学校领导,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区老百姓。通过对19所中学民族民间体育开展情况和对老百姓进行访谈,获取有关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信息。

1.3.3 问卷调查法

为切实了解长顺县中学民族民间体育的开展情况,对19所中学的体育教师及部分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1.3.4 实地考察法。

长顺县有17个乡镇,1所高中、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7所中学。均对所有学校体育设施进行了实地考察。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各中学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开展及现状分析

2.1.1 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经调查,19所中学没有一所将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列入校本课程;有9所学校在教学计划中有;4所学校校运会中有比赛或表演项目;1所学校在课外活动中经常开展,主要以民间游戏为主;3所学校偶尔在课外活动时开展或在课堂上作为准备活动小游戏;2所学校未开展。开展项目中,跳绳、拔河和民间小游戏占多数,仅长顺县民族高级中学开展陀螺、板鞋竞速、押加、推轮胎。可见,来自于农村的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基于空白,普及性极低、内容单一。

2.1.2 师资队伍建设

长顺县共17个乡镇19所中学,24万多人口,高、初中在校学生达17000多人,中学专职体育教师39人,师生比例约为1:436。除了县城学校的19人,在基层的学校任教的20人,乡镇中学师生比为1:625人。本科以上学历20人,专科14人,中师5人。经调查,大部分教师的专项均是篮球、田径,而武术、羽乒、足球、健美操的几乎没有,没有一个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师。教师授课内容多为所学专业,民族民间体育开展甚少。

2.1.3 场地器材

据调查,19所中学均有运动场,除了高级中学拥有1个标准400米塑胶田径场,县城二所初中均为煤渣跑道,其他学校均为200米泥沙跑道,各学校均有一至二个篮球场,没有一个学校有体育馆。常规器材则更少,民族体育器材仅高中有板鞋40余双,陀螺10余个、押加绸缎3根、轮胎5个、沙包大小共50余个、跳绳若干、拔河绳1根,其他学校除了跳绳和拔河绳,别的一件民族体育器材也没有。调查表明,这些农村学校的场地、器材无法满足常规教学和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需要,教学均以室外为主,雨季根本无法开展教学。

2.1.4 抽样全县480名中学生对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了解与喜爱度调查

从上表可以看出喜欢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学生占比例较大。89%的对当地民族民间体育项目有所了解,部分项目、游戏儿时均玩过,但都是在校外自发组织,往往均不欢而散。在与学生交流中学生表明课堂教学内容单调,田径、篮球、排球等项目“玩”多了,没有多大兴趣。70.63%的学生对民族民间体育感兴趣,希望在教学和运动会中开展,主要原因是趣味性强;19%的学生喜欢程度一般;8.13%的学生无兴趣;1.45%的学生无所谓。

2.2 长顺县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调查

通过走访和资料查阅,长顺县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有:射箭、高跷、跳拱背、舞龙、铁环、砸鸽子、丢花包、打格螺(陀螺)、五人同步(类似板鞋)、斗鸡、斗牛(动作同押加,二人头对头对抗)、踢鸡毛毽、跳海、跳皮筋、拔河、掰手劲、滚轮胎等。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长顺县民族民间体育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群众基础好,具有简单易学、趣味性强和健身性等特点。

2.3 农村学校开发民族民间体育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它对原来的体育课程进行了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各具特色,有着多彩各异的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民间体育文化。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有着丰富的民族民间体育资源,充分合理地利用和开发好这些独特、优秀的文化遗产,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推广,将会使学校体育教育更群众化、多样化、趣味化,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倡导民族传统体育,开发民族体育资源,做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工作。”《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把反映各地自然和风情的,学生感兴趣,带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纳入课程中,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新的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挖掘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新亮点,也是我们体育教师共同探究的重要课题。对于我们体育场地器材资源严重缺乏的边远山区的农村学校来说,开发民族民间体育资源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民族民间体育项目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它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普及性、简便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符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符合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符合《纲要》的倡导,符合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受学生喜爱。这些项目来自于民间,来自于农村,怎能在21世纪农村的孩子身上失传?学校开发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必须要认识其重要性,选择的内容要适合本校和本地的实际,计划要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不失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创新,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开发和推广定会给我们农村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3.2 建议

3.2.1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领导要把在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开展民族民间体育作为发展民族文化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将在校学生作为载体,抓好和传承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加强场地器材的建设和投入,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

3.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相关专业人才,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多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到省内高校学习民族体育的教学与管理经验。加强教师对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的挖掘、整理、研究、创新改编的能力培养,办出特色教育。

3.2.3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地方的宝贵财富,是地方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选择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及校本课程时,既要我们结合地方实际和特色,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年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项目活动产生的情感、安全性等作好分析,有的项目可以通过对场地、器材、规则等进行改编创新后应用到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中,继承和发扬民族体育文化。教学内容不能脱离“三维目标”,要避免盲目选用内容而影响教学效果,甚至影响学生的发育。

3.2.4借助各级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契机,向学生宣传介绍民族民间体育,让学生了解开展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意义,让部分优秀运动员的课外训练带动全体参与。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列入学校运动会比赛或表演项目,让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校园中发扬和传承。

参考文献:

[1]郭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马永通.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在山东高校中的发展现状[J].《山东体育科技》第32卷第3期。

[3]刘继鑫.关于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若干问题的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8。

[4]单锡文,等.天津市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现状及新时期发展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5.

民族民间体育融入体育课堂研究 篇4

关键词:民族民间体育,课堂,教学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体育工作”[1]。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指出, 学术机构、大专院校等, 教育部门要将优秀的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 高校民族民间体育课程的设置对素质教育的推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全民健身计划的深入以及体育学科的和谐发展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我国学校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及学校三级课程管理”[3]。我国有丰富的民族民间体育资源, 对这些宝贵的财产进行搜集整理、研究综合、发扬光大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 更是学校体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将民族民间体育融入高校体育课堂是弘扬民族民间体育的重要渠道。

1 民族民间体育教学的特点

1.1 民族民间体育的内涵

《民族体育》中, 真正与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的内容寥寥无几。从体育角度来看, 民间体育是指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有鲜明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性的身体锻炼活动。民族民间体育是我国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发明的娱乐、健身的活动, 传承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与民俗密切相关, 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我国民族民间体育一般建立在哲学基础之上, 体育与哲学相互融合。例如太极拳、太极剑都融入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民间文化崇顺自然经验、实用技艺和重视社会人伦、道德规范, 与当前的科学发展观, 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作为民间文化的民俗体育文化在历史长河中, 在因袭生活方式、维系人际关系、规范行为准则以及陶冶性情、满足精神寄托和心理需求等方面有实际的功能;民族民间体育还在道德教化、和谐人际关系和规范行为准则等诸多方面至今仍有借鉴作用。每年端午节举行的龙舟竞渡, 其发生基础是龙图腾崇拜的遗存形式, 但在其传承过程中, 增加了纪念屈原这一受人们敬佩的人物内容, 由于屈原是一位凝聚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著名历史人物, 使得子子孙孙的认同感得以更好地实现, 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从一个侧面增加了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陈建勤在《中国民俗》中指出:“民间文化经验和功能指向, 以适应于自然及社会结构为基本目标, 维护传统文化的基本模式, 起到积极、实在、不可替代的整体协调作用, 从而成为社会文化的软控机制[4]。张基振等则以风筝为例认为民间体育具有娱乐健身功能、承载民俗文化功能、艺术欣赏功能和经济功能, 其中, 娱乐健身是民间体育的首要功能[5]。

西方竞技判断美主要是外表的肌肉或者速度、力量等, 而一般靠人为的规则来对体育过程是否犯规、不受道德加以限制, 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竞技当前更流行。而中国传统文化中, 价值判断总是与伦理道德观念紧密联系, 民族民间体育的竞技性能明显减弱, 规则的制定更落后。民族民间体育根据自身功能属性分为竞争性项目、娱乐项目、表演项目和健身等四类, 见表1。

民间体育按地域可分为全国性运动和区域性民间体育。太极拳、荡秋千、放风筝、踢毽子、抖空竹、赛龙舟、抢花枪等都是全国性民间体育项目;而跳竹竿等则为区域性民间体育项目。

1.2 民族民间体育的特点

(1) 区域性。一定的区域产生一定的民俗文化, 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产生了跳花枪等民族体育, 而北方彪悍的民族风格则孕育了骑马、射箭等民族体育。不同区域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文化。学校要根据国家设置“校本课程”的要求, 因地制宜地建立符合自己学校情况和特点的民族传统课程。民间体育具有地域差别特点, 例如北方擅长长拳和戳脚, 南方擅长南拳等, 来源于当地, 趣味性高于竞技性。

(2) 传统性。民间体育广泛地存在于民众的生活中, 组织化、制度化、专业化较低。民族体育是一个或者几个民族, 或某一民族中特殊的民众群体所共同拥有和享用并对其产生民族认同意识的一种传统体育文化。传统体育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 与中医、穴位、传统文化等密切联系, 因此不能一味追求技术的学习, 更要注重横向知识的联系。

(3) 多样性。我国地域广博, 民族众多, 民间体育项目亦多。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记载, 我国已搜集到55个少数民族的676个传统项目, 汉族有301项民间体育项目, 并被分为娱乐、竞技、健身养生3大类[6]。

2 我国高校体育课堂民间体育现状

2.1 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泛西化

当前, 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泛西方化, 影响力低于西方竞技项目。民族民间体育正能起一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民间体育边缘化。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 传统文化渊博。民间体育代表了我国的特色,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 我国的文化走向世界。西方竞技体育判断美主要是外表的肌肉或速度、力量等, 而作为一般靠人为的规则来对体育过程是否犯规、不守道德加以限制。

2.2 民族民间体育人才匮乏

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专业性, 当前设置这些专业的高校少, 导致教师水平不足。课程体系还未构建。据调查, 当前我国民族民间体育教学现状。民族民间体育多为家族式口头传承, 多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 导致真正掌握的人少之又少, 而且不符合高校体育教学。

2.3 学生认知度低

我国只有部分高校设置了民族民间体育教学。李斌等调查表明, 大学生对于民族民间体育认知率低, 认知模糊, 除了常见的几种民间体育如舞狮、舞龙、风筝等, 其他的根本不知道。据调查, 目前南京市8所高校近年来开展的近30个体育项目中,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尚不足1/5。《全面健身计划纲要》提出“更广泛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增强人民体制, 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7]。

3 学校开展民族民间体育教学对策研究

3.1 加强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开发

课程建设是民族民间体育开展的保障, 民族民间体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民族民间体育的课程设置可参照其他运动项目, 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部分。课程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两大类, 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都可以分为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五个领域。闫晓英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认为高校民族民间体育设置应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专业基础课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中医学基础等8科, 专业课包括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武术套路等9科[8]。因此, 了解传统文化如中医理论等, 对于学生理解传统体育, 学习传统体育意义重大。

3.2 加强教学方式研究

民间体育流行于群众间, 采用师传弟子, 弟子再传弟子的方式, 故而民间体育较为简单。如果不进行进一步开发的话, 不适于学校开展教育。民间体育竞赛机制对教学内容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杨晓凤等总结了启发式、情景式和示范式、讨论式、实践教学法和基于互联网的教学等六种教学方法[9]。

3.3 加强规则研究与制定

从西方体育发展轨迹来看, 流行的体育运动必须具有竞技性和观赏性。只有有组织的体育项目, 才有群众基础。公正公平的规则是体育运动组织的基本条件, 民族民间体育由于流传于民间, 组织程度低, 往往没有明确的裁判机制。因此, 加强民族民间体育的竞赛规则制定, 不可盲目引进其他体育规则。建立客观、统一的评价体制还能够引导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

结语

李泽厚先生《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指出:“贯穿于中国文化发展始终的儒家、道家思想, 莫不来源于先秦时期民间文化的滋生繁养。以孔子始作俑者的儒学系统, 是凭托小农自然经济和宗教社会结构的文化实现, 使民间文化‘原型’系统化、礼仪化的理性升华的产物。它包含着原始民间文化人道和民主的遗风, 追求社会存在与个体的均衡, 是伦理本位、以礼治邦政治思想的突出代表”[8]。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传统体育代表了中国特色。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人类进一步, 多样化的体育运动才是大趋势。

保护、研究、传递中国民族民间体育, 特别是重点的、有特色的民族民间体育是未来我国体育研究的重点内容。当前, 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对于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节假日需要的休闲活动不断增多, 民族民间体育是这些休闲项目取材的宝库。由于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冲击, 民族民间体育越来越边缘化。加强民俗表演、文物古迹和民俗风情等资源的整理和挖掘, 抢花炮被誉为东方的“橄榄球”, 苗族的斗牛被誉为中国式斗牛。

参考文献

[1]高亮, 麻晨俊, 孙宇, 等.舞狮舞龙在我国普通高校开展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与科学, 2012, 33 (4) :11-18.

[2]刘万斌.西部少数民族体育与西部学校体育课程互动式发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3, 24 (10) :35-39.

[3]王晓红, 闫虹, 魏永.我国健身秧歌理论研究评述[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 34 (9) :27-32.

[4]陈建勤.民族体育在普通高校的应用与探讨[J].辽宁体育科技, 2003, 25 (3) :1-8.

[5]张基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博览[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7.

[6]刘新晶.满族传统体育纳入满族地区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D].沈阳体育学员, 2010.

[7]王俊奇.略论江西舞龙文化及其特点[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5, 25 (2) :37-41.

[8]闫晓英.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

民族民间音乐论文 篇5

内容摘要:

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形式的综和,同时又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音乐文化里包括了多种文化,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因为各种类型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现象,其中也体现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文化、民俗、语言、美学观点,同时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其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与思想,是这个民族精神的载体。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这样说过:“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唯有从我们的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意思是说,作为文化的民族民间音乐具有继承的价值,民族音乐教育同时也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意义。音乐文化中的民族特征,是音乐历史中一直存在的因素。无论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以及任何作曲家的音乐,都具有其民族特征。实质上,音乐的民族特征是由不同民族和国家客观存在的文化特征决定的。因为各民族都有其不同的语言音调、不同的生活情趣、不同的心理素质和不同特征的民间音乐文化积累。所以音乐的民族特征比较持久、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之中。

关键词:

民族特色、侗族大歌、文化精神、民间文艺

正 文:

不知不觉,一个学期马上就完了,经过这一个学期的熏陶,我学到了很多音乐知识,在没上这门课程之前,我对民族音乐的认知,仅限于中国传统的民乐,不过是吹拉弹唱罢了,当我正式接触到这门课程时,才知道我的认知是多么的肤浅,我所理解的民族音乐也不过是很小的一部分。在老师的引导下和我在书上的一些了解到了各民族音乐风情,我印象最深的是侗族大歌,通过资料的收集,我了解到,侗族大歌的产生、发展决定于特定的生态环境。

文艺生态学认为,每种艺术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所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侗族大歌就是侗族歌手们紧密联系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才具备了直觉和声美感,并且造成了多声模仿心理,而且在模仿的同时产生了感性活动,这正是演唱者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感情反映,经过长时期的加工、选择、概括、集中而形成优美的旋律与协和的和声对位,产生了生动的音乐形象,实质上就是歌手们感情形象,因此它具有很高的感染力

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合唱多声部歌的统称,就其旋律和演唱艺术而言,可以算是侗族歌谣艺术中最高级的品种之一,特别是歌的多声部曲调,堪称为世界民歌艺术之珍品。侗语称侗族大歌为“嘎老”,“嘎”是歌的意思,“老”是大的意思,大歌珍贵的价值表现在文学与音乐两个方面。

首先,大歌起源于本土。关于侗族大歌的起源,众说纷纭,有的持“外来说”,有的持“劳动说”、“摹仿说”、也有持“改造说”,等等。“外来说”认为侗族是个落后的民族,文化的落后注定它不可能创造象“侗族大歌”这样丰富多彩的多声部音乐,侗族大歌的多声部一定是受外国传教士带进来的宗教音乐的影响而形成的。“改造说”则认为“侗族大歌”的多声部是外来音乐干部对侗族民歌加工改造的结果。外国传教士将西方音乐传入侗族地区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事情,何况要使某种西方音乐深深扎根在侗族这个没有汉字乐谱记录和传播的民族,使其达到民族化的目的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可见侗族大歌与外国传教士及宗教音乐没有任何关系。由于侗族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清美秀丽的却又近乎于封闭的生态空间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外界的一些文艺娱乐活动很难进入侗族地区,侗族人民便在这种耕作之余自然而然的去摹仿山林中的鸟鸣蝉虫,进行自己特有的文艺娱乐活动,正是这种无忧无虑的单纯朴质的生活,再加上长时间的摸索,侗族人民很自然的就会用生命的灵气和智慧结合自身所处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现象去领悟,以自然无为为美,讲究心灵与自然的融合、和谐,从而创造了优美的合声音乐——侗族大歌。

其次,侗族大歌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文艺生态学认为,每种艺术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所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任何人类群体,首先必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并以这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作为劳动的对象和交往空间,进而创造出不同的民族文化。侗族大歌就是侗族歌手们紧密联系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才具备了直觉和声美感,并且造成了多声模仿心理,而且在模仿的同时产生了感性活动,这正是演唱者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感情反映,经过长时期的加工、选择、概括、集中而形成优美的旋律与协和的和声对位,产生了生动的音乐形象,实质上就是歌手们感情形象,因此它具有很高的感染力。一方风水养一方人,也养一方艺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口头创作都是该民族所居住的自然环境为背景的。侗族村寨大多依山傍水,风景十分秀丽,寨前碧水长流,潺潺有声;河边榕树挺立,铺天盖地,处处鸟语花香,林涛声声。侗族这勤劳朴实的民族由于长期在这种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中繁衍生息,优美的田园生活环境和单纯的男耕女织的农业劳动生活,容易使歌手们对周围环境那富有音乐感和节奏感的百鸟叠鸣,流水潺潺,林涛声声等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声音响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广阔的联想,并且这种自然的和声必然会形成他们本能的无意识的模拟对象。现代音乐理论家该邱斯曾这样说过:“最古最原始的曲调,说不定只是同一反复出现,其产生由于人类对于简单的鸟鸣或别的天籁的自然自觉的反映”。该邱斯的猜想和推证正好印证了侗族大歌的产生,说明了音乐对于自然的音响的反映。

由此可见,一个民族的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与该民族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习惯有联系,而且与他们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尤其是特定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的天籁的声响,对于该民族音乐的产生和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自然环境对民间艺术还具有间接的影响,民间文艺并不是消极地、被动地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而是具有一定能动作用,一方面自然环境作用于主体诸因素,通过这些主体因素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这些主体因素又作用于自然环境,从而制约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民间文艺正是在这种主体和客体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中生存发展的,侗族大歌同样也不例外,最后,侗族大歌的民间文化生态。任何一个民族的民间文艺的产生、发展、演变和消亡都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生态相关。民间的社会文化就是民俗文化,民间文艺就存在于民俗文化环境之中。民俗对民间文艺的影响除一般表现为整体效应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某一文学艺术总是深深扎根于某一民俗环境之中。侗族之所以能创造出震惊世界的艺术瑰宝——侗族大歌,这和侗族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分不开的。侗族是一个爱好和平、团结的民族,他们的各种民俗活动都以集体为主,例:集体做客、集体对歌等等,这些充分体现了侗族人民的友谊、团结、爱美和群体意识较强的文化精神,也是侗族审美观的一种外在表现形态,即在直觉状态中去体验爱情、人生;发现、领悟、寻觅、感叹人生的究竟和意义,同时也展现出侗族人民对人生的执著、热爱和追求。这些民俗和民俗精神就是侗族大歌生存的良好土壤。

总而言之,侗族大歌魅力无限,它不仅是侗族人们的生活写照,更是他们民族精神的体现。作为一个音乐学者,我们有责任好好了解和学习侗族大歌,把这种奇妙的音乐艺术介绍给更多的人,我们要把这种民族的民间的音乐继续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走进民间感受民族文化 篇6

年级:六年级

活动时长:4个月

活动准备:①教师准备:制定各个阶段的指导方案与要点;有关民间棋文化的图书与影像资料;②队员准备:准备实践活动所需要的照相机、活动记录表……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①活动时间:课内1课时。②阶段目标:能让队员围绕主题生成研究子课题,建立课题小组,学会并着手制定小课题研究方案。

创设情景,引发兴趣。师(出示各类民间棋):“民间棋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我国民间的棋类游戏丰富多彩,是古今广大棋类爱好者共同智慧的结晶,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认识华容道的故事,引发兴趣,导入主题。分组交流讨论,集体交流,确立社会调查活动的主题,设计活动方案,布置调查任务,利用课余时间,小组合作,把社会调查付诸行动,学生从各个渠道搜集信息,进行交流、选择、整理,然后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①活动时间:课外4周~7周。②活动方法:以小组为单位邀请指导老师或家长一起收集有关资料、采访有关人员,也可个人实践。③阶段目标:按预定的方案,分工合作,通过上网查资料、问卷调查、采访等形式,多方获取各种资料。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按预定的方案采访有关人员,录音、拍照、摄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阶段性的资料整理和交流。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指导。

第三阶段——活动总结阶段:①活动时间:2课时~3课时。②阶段目标:做好资料的汇总,形成结论,做好展示的各项准备。

各小组组员对本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研究、筛选,形成结论。指导队员对实践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完成结题报告,指導老师帮助修订后定稿。讨论课题展示内容、形式。分小组准备课题展示内容,做好展示时的人员分工。

第四阶段——活动成果展示阶段:①活动时间:1个月。②阶段目标:我们以培养队员的良好意志品质为目标,充分创造充满民间棋类的特色活动,搭设队员表演展示舞台,以展示为激励手段,让队员积极参与,在民间艺术大舞台上展示自我个性,施展自己的才华,体验艺术快乐,从而促进队员参与学习民间棋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队员以各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在这个过程中要善倾听,会发现,能质疑,巧答辩,为后期的修改完善研究成果奠定基础。

各课题小组到前面进行各种形式的展示,其他队员提出想法和问题,请他们解答。把各小组的成果和“我的成长记录袋”摆放在桌子上,举行了一次“班级成果交流会”。把评出的各组较好的成果资料在“六一”儿童节举行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实物展”。

活动总结:

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规范化研究 篇7

一、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现状

就当前的研究而言, 校本课程主要包括地方乡土知识和地方特色知识, 而体育方面的校本课程建设侧重于对民间民族体育项目的开发和运用, 所以近年来很多学校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如火如荼, 很多民间民族体育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和运用, 形成了独特的校本课程资源。对浙江省丽水市老竹民族学校、缙云县团结小学、龙泉市茶丰小学、遂昌县三仁小学、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中学等学校的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 这些学校在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丽水老竹民族学校的畲族体育项目多次在旅游景区进行表演, 缙云团结小学的民间民族项目大课间活动成为缙云县的示范项目, 龙泉茶丰小学的民族体育多次获得各级各类教科研奖项, 遂昌三仁小学2011年被确立为浙江省省级民族体育特色学校, 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中学的畲族体育项目多次在浙江省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这些学校的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已初具规模, 具有了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但是, 由于师资力量、场地器材和经费保障等多方面的原因, 这些学校的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仍存在很多问题, 与现代体育课程相比, 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仍不规范, 很难形成常态教学。

二、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实践缺乏规范的原因分析

1. 课程方面的原因。

在对浙江省丽水市老竹民族学校、缙云县团结小学、龙泉市茶丰小学、遂昌县三仁小学、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中学等学校的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情况进行调查过程中发现, 这些学校的领导对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都非常重视, 而且还将民间民族体育文化作为本校的体育特色来建设。然而, 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从课程方面来看存在以下几点不规范:一是这些学校仍缺乏校本课程的管理体系, 包括课程生成体系、课程实施体系、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管理, 从而导致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缺乏制度上的保障;二是对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不足, 主要表现在对民间民族体育项目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比较薄弱, 很多喜闻乐见的民间民族体育项目没有开发形成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导致教学资源单一, 教学内容没有达到体育教学的要求;三是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经费保障不足, 主要表现在民间民族体育项目器材开发经费和教学设施经费不足, 对教师的专业培训也缺乏培训经费。

2. 教学方面的原因。

(1) 缺乏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管理。教学管理是指学校工作人员运用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通过教学计划、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检查和教学总结等环节, 对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进行协调和组合, 推动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保障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活动。教学管理包括对教学准备过程、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管理。通过对5所学校的教学管理的调查发现, 这些学校的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模式多是参照其他课程的管理模式, 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仍然存在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管理较差, 课程教材建设管理不够完善, 教学评价作用性不强, 对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没有进行及时反馈等问题。 (2) 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不合理。通过对5所学校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实践的调查发现, 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在教学设计方面缺乏对民间民族体育项目教学资源的适切性进行分析, 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没有进行深入的实证性分析, 除此外还缺乏师生的需求分析。在教学模式方面, 大多都是搬用现代体育项目的教学范式, 缺乏有针对性的对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组织等进行设计, 所以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缺乏针对性、教学评价不完善等多方面的不规范现象。

3. 师资方面的原因。

5所学校负责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教学一共有7位老师, 这7位老师都不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 在大学所学的都是清一色的现代体育项目, 没有接触过民间民族体育的内容。因此这些老师并不懂得民间民族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教学应用, 相对其他学科而言, 整体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加之又缺乏有针对性的民间民族体育教学的师资培训, 从而导致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师专业水平低下, 严重影响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规范化的教学实践。

三、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规范化的重要意义

1. 有利于促进民间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

民间民族体育的产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军事、宗教祭祀、民俗活动等有着紧密关系,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在外来文化和国内主流文化的冲击下, 民间民族体育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部分民间民族体育失去了原有的功能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民间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民间民族体育文化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是受到现代主流文化的冲击;二是民间民族体育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三是民间民族体育的学校教育的缺失。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 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学校教育能促进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普及。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规范化教学, 是民间民族体育文化重要的传承方式。

2. 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

近年来, 各级各类文件中都提到学校体育教学应该开展民间民族体育的教学, 但在教学实践中, 学校体育教学仍然是清一色的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现代体育项目, 很少涉及民间民族体育的教学内容。我国拥有众多的民间民族体育项目, 而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鲜有开展, 这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情。各级各类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要求, 选择适合学校发展的民间民族体育项目,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开设民间民族体育的教学内容, 通过教学, 既能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 又能唤起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记忆, 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3. 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

通过对5所学校的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 现行的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并不能满足学生兴趣和需求, 不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要求。通过对民间民族体育的教学内容、活动形式和竞赛规则进行规范, 能充分满足学生对民间民族体育的兴趣和需要, 丰富学生的课外业余学习生活, 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四、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规范化的策略分析

1. 加强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组织管理规范化。

课程组织管理属于课程生成系统的管理, 校本课程的组织管理是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结构的管理。有效的课程组织管理能够促进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展。因此应该在实施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建立从校长到课程委员会的课程管理体系, 完善课程组织管理。通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提高整个校本课程教学实践的能力。校本课程的建设需要有专门的经费支持, 一是可以使教师的民间民族体育教学技能得到培训;二是为提供教学设备提供保障;三是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和课程资源开发提供经费保障。因此应该通过不同途径争取政府对校本课程建设的经费支持, 争取多途径的校本课程建设经费来源, 保证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有序进行。

2. 加强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规范化。

(1) 进一步提高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内容的适切性。很多现代奥运体育项目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实践, 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 比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在其理论、技战术、教学等方面已经发展得很成熟和完善了。与现代体育项目相比, 民间民族体育项目发展十分落后, 没有成熟完善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战术体系、教育教学体系, 而当前开展民间民族体育教学的老师都是都是凭着自己的经验来进行教学, 没有可借鉴的完善和成熟的教学资源。如果老师在进行民间民族体育课程教学的时候有据可循, 学生又能轻松地接受且主动积极地参与, 就必须对民间民族体育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研究。对民间民族体育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 使民间民族体育项目更能适应现代学校体育的教学, 使得民间民族体育的理论体系、运动技术体系、战术体系和教育教学体系逐渐趋于完善。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内容应该是内容健康, 具有显著的健身性、竞技性、娱乐性、观赏性等体育特征。理论知识应该着重对民间民族体育项目的文化内涵、传承与发展进行介绍, 技术方面应该着重对民间民族体育项目的运动技术、战术、运动规则进行整合, 使其更加规范, 适合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规范化的教学内容, 适合老师的教学, 适合学生的学习和健身锻炼。内在动机是学生学习最基本的动力, 而学习动机就是对所学素材的兴趣。因此, 应该注重提高民间民族体育课程内容的趣味性, 是学生在学习民间民族体育课程的时候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愉悦, 提高学生对民间民族体育项目的学习兴趣。所以民间民族体育课程内容应该符合学生心理需求,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真水平。 (2) 加强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教材建设。教材是传播知识、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是人类的智慧和知识的结晶, 教材是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工具。校本教材建设是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作为发展较为滞后的民间民族体育, 校本教材建设在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编撰民间民族体育校本教材时, 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发展需要,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特点, 根据学生对民间民族体育项目的接受能力情况选择教材内容。民间民族体育校本教材所选择的项目, 除了具备民族性外, 还应该具备现代体育所具备的健身性、竞技性、观赏性、普适性等特点, 应该具有成熟的动作技术体系、完善的比赛规则、规范的比赛器材, 且内容要健康向上, 具有较高的健身性和观赏性, 适合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民间民族体育校本教材的建设, 应明确民间民族体育的教学目标, 选取合适的民间民族体育运动项目, 对项目的内容进行整合, 形成理论教学、技术教学、战术教学的体系, 对运动技术动作附上动作插图, 对成为民间民族体育教学的主要参考资料, 为民间民族体育教学的教师和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促进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展。 (3) 形成完善的民间民族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课程教学评价是课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所调查的5所学校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 发现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不完善, 容易忽视课程教学的过程评价, 影响民间民族体育课程的规范化。因此,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民间民族体育课程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监控, 形成合理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来说, 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完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对课程形成有效的管理和评价。 (4) 开设适合本校特色的民间民族体育项目的教学。我国存在着形式多样的民间民族体育项目, 各个地区因地理、气候、人文、经济、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方式存在着差异, 所形成的民间民族体育文化各有特色。因此各个学校要根据学校的现状和地域优势, 选择适合在本校开展的民间民族体育项目,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 不断规范民间民族体育的教学, 形成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3. 加强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师资队伍的规范化。

我国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学内容是以现代体育项目为主, 基本上没有涉及民间民族体育项目的内容。而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所学内容又是以武术为主, 以舞龙舞狮为辅, 适当地介绍传统养生的内容, 很少有涉及民间民族体育相关的内容。这样一来, 各个学校的体育教师都缺乏民间民族体育相关的教学技能, 阻碍了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 影响到了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规范化教学。通过对5所学校的体育老师进行调查得知, 这些体育教师强烈要求能进行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师资培训, 用以提升校本课程建设的能力。因此, 各学校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加大教师的校本课程的培训。可以派教师到校本课程做得好的学校进行培训, 也可以引进校本课程专家和民族体育学者对教师进行培训, 使教师掌握校本课程建设的相关知识, 掌握民间民族体育的历史文化、运动技能、教学方法等知识, 提高教师对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水平。

4. 地方教育部门应该加大经费支持力度。

校本课程的建设, 需要一定的物质作为保障。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规范化建设、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开发、教学器材的购置和改进、校本教材的编写、师资培训等都需要相应的经费保障。因此, 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规范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必须要得到地方教育部门的经费支持。

五、结束语

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起步较晚, 但经过近十年的发展, 民间民族体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课程方面、教学方面、师资方面还存在不规范的现象, 因此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教学要走向深入, 必须加强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组织管理规范化, 加强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规范化, 加强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师资队伍的规范化, 地方行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应该加大经费支持力度, 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 使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逐渐得到完善和规范, 有利于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有利于促进民间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 有利于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健康发展。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对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规范化进行了研究分析, 发现在课程方面、教学方面、师资方面存在不规范现象, 因此应加强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组织管理规范化, 加强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规范化, 加强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师资队伍的规范化, 地方教育部门应该加大经费支持力度, 使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逐渐得到完善和规范。

关键词:民间民族体育,校本课程,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李晓明, 郑杰.高校民族体育舞龙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4 (7) :124-125.

浅谈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之陀螺运动 篇8

1 不同民族的陀螺运动

陀螺, 又称白跌 (傣族) 、布冷 (佤族) 、抽油 (彝族 (南涧) ) 、卡扒 (拉祜族) 、伯勒咱 (傈僳族) 等, 因年代久远而无详细史料可查阅, 但1926年山西夏县西村灰土岭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制小陀螺, 表明陀螺在我国最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现今文史记载则多以宋朝时出现的一种类似陀螺的玩具为开端。早在10世纪前, 中国的这种民间体育游戏就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 并流传至今。明朝刘侗、于奕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的一首民谣中载有:杨柳儿青, 放空钟;杨柳儿活, 抽陀螺;杨柳儿死, 踢毽子。陀螺作为民间体育娱乐活动, 不仅历史悠久, 传播甚广, 而且不同民族所用陀螺材质、大小、形状、游戏规则均有所区别。

瑶族所用陀螺有桩陀、木陀和石陀之分。所谓桩陀是将一条1 m余长的树干竖直埋入土中, 留出的地上部分分成若干等分, 并削成“陀螺”, “陀螺”彼此间“首尾相连”, 可作为靶来提高陀螺击打命中率。木陀用木质材料制成, 与石头凿刻而成的石陀外形相似, 陀身较短。石陀陀身直径约10 cm, 容易抓捏, 陀尖较木陀钝, 重量数公斤不等。[1]

白裤瑶陀螺样式较多, 由旋转时间长短定胜负。比赛中, 甲方放陀于场地中间吃陀点, 乙方队员放陀螺于特定位置, 等候在该位置的队员徒手接陀并按序传递, 直至乙方最后一名队员在接陀后跑至中心点将手中飞转的陀螺击打已放置在吃陀点的甲方陀螺, 甲方陀螺“死”, 乙方得2分;不“死”, 看双方“游吃”, “游吃”赢, 吃方得1分, 不赢, 对方得1分。双方运动员抛陀螺的接头点, 均有一名拦截运动员, 在陀螺抛至双方距离的接头时被对方“流星”打下, 若对, 拦方得1分, 由拦方开始;若不对, 接方运动员可继续将陀螺移于手心继续传递。记时以竹筒装1斤水滴完为号, 最后以得分多为胜。[2]

彝族所用陀螺为木质坚硬细腻的平顶式陀螺, 大至1 kg, 小则100 g, 比赛分为抽转和支打。抽转:同时抽转陀螺, 旋转时间长者为胜, 累计获胜次数多且其“陀螺神” (压镇的陀螺) 胜过另一方的为赢方。支打:胜方从划在地上的基准线上击打负方抽传过来的陀螺, 5~6人的陀螺队, 只要打着并转赢对方一次, 就记为胜一次, 但是当最后的陀螺只擦着对方陀螺神的陀螺而过, 不仅靶螺越打越转, 而且自己的陀螺就此歇脚, 则判定为输。[3]

哈尼族所用为类似萝卜形态的奇特陀螺, 陀螺头扁平, 由一般常见杂木为原料。陀螺直径约为10 cm, 鞭索长约2 m, 无鞭竿, 打陀螺时由上而下缠于陀螺上部, 抽旋后让其自转于地面。游戏规则与彝族相同。另外一种玩法是在平整的地面上划一直径1 m左右的圆圈, 一方支靶螺于圈内, 攻方用抽旋的陀螺抛去, 以把对方的陀螺打出圈外为胜。[4]

佤族所用陀螺形状似鸡棕, 由特殊硬质木头制成, 多呈圆形, 高约8 cm, 直径约6~8 cm, 上粗下细, 旋转时能发出嗡嗡声。比赛时, 先在地上划两条线, 分前、中、后三场, 前场为旋转陀螺区, 中场为打陀螺区, 后场为甩陀螺区。参赛者分成攻守两方, 攻守双方相互旋放陀螺和打陀螺, 直到决出胜负为止。守方先放陀螺在前场旋转, 攻方要在中场后, 扔出自己旋转的陀螺击打前场的旋转陀螺, 以将其砸出界外, 自身保持旋转者为胜。[5]

拉祜族所用的陀螺是“平头陀”, 一人放众人打。比赛时一方将木棍绑着的线绳缠住陀螺, 用力将陀螺旋转起来, 而另一方则用编绳缠好陀螺去击打, 击中并使其停止转动便获得胜利。[6]

2 竞技陀螺运动

虽然不同民族的陀螺项目各有特色, 但作为推广的陀螺项目, 统一竞赛方式和形式更有利于其在较短时间内走进大众。所以, 现在全国及各省市民运会陀螺比赛的形式是由云南拉祜族对抗性打陀螺比赛改造而来, 其主要特点就是“旋”和“准”。比赛器材一般采用木质平头陀螺, 鞭由鞭杆 (有无亦可) 和鞭绳组成。比赛方法是在一块平整的长20 m (女子19 m) , 宽15 m的地面上, 设有直径1.6 m圆形胶垫的放陀区。守方将陀螺旋放于放陀区, 待陀螺旋转稳定后, 攻方在距离胶垫6 m (女子5 m) 开外的打陀区扔出自己的缠于鞭绳上的陀螺去击打守方陀螺, 只有击中才得分。根据攻方有效击打后双方陀螺出现的不同状况, 而为攻方记录分数, 分别有1分 (攻方旋负) 、2分 (双方旋平) 、3分 (攻方旋胜) 、4分 (攻方将守方打停) 。攻守双方各进攻6次和防守6次, 最终以积分多者为胜。[7]

竞技陀螺, 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 它具有一般体育运动项目的共性: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 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目的。在运动过程中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而陀螺项目又有其自身特性。陀螺运动更多的是运动员稳定性的较量, 包括技术动作稳定性和心理素质稳定性。在同等技术水平条件下, 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稳定 (如:信心、意志力、韧性等等) 决定最后成败。单调动作的重复, 枯燥乏味的训练, 如何持之以恒的坚持正是对运动员心理承受能力的锻炼;此外, 作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它更有着传承民族文化、历史、民俗的作用, 丰富人们文化生活,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及凝聚力。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打陀螺, 都能够让我们感受到运动中不仅是应变能力、身体协调性等方面的变化, 更是拼搏精神、团队合作、毅力耐力等方面的强化。竞技陀螺运动是求同存异, 在统一中普及、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使其走进大众, 增加人们的健身乐趣, 在差异中积淀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文化、民族特色, 使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大放光芒。

3 竞技陀螺运动现状及对策

随着全国和各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召开,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陀螺运动。但这还远远达不到大众普及的程度。相对于其他体育项目的宣传力度和投入力度来说,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这些方面所做的工作还很不足。现今, 我国“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应该积极融入其中, 把我们优秀的民族运动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优势向更大、更广的范围宣传。

竞技体育必须有群众基础。而目前很多省市专门用于陀螺运动的场地都没有, 更不要说在公共健身场所建立场地。陀螺运动对场地要求很简单, 不需要复杂的器材设备, 只需规划出一片面积为20×15 m无障碍平地, 划好区域线, 随时能让群众有机会参与, 避免与其他锻炼活动场地相冲突。最重要的是做好周围安全隔离措施。政府可举办群体性比赛、表演等活动, 以带动全民参与的热潮。

实践需要理论来指导。从现有文献中可以看到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虽已逐步深入, 但对其单项研究较少, 涉及到陀螺运动就更少了。这要求我们体育工作者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高度进行深入研究以达到系统化和理论化。从而指导人们对陀螺活动深入了解和认识。提高对陀螺运动的兴趣, 并积极投入其中。

学校体育应该成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坚实后盾。目前绝大多数学校体育教材内容还是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 无论是在体育课堂、课外或是竞赛场上都很少看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未能系统的纳入体育教学中。在全国上下“校园足球”开展的如火如荼,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应该在校园体育这块土壤里得到传承和发扬, 让“校园民传运动”成为一种优势而存在。另外, 需要强调的是不仅是要在高校普及推广陀螺运动, 在中小学推广也是十分必要的, 凡事都要“从娃娃抓起”, 这合乎体育生理的逻辑, 也将有益于终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蒋东升.瑶族体育文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1 (2) :94-97.

[2]文展.白裤瑶“打陀螺”引入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J].科技信息, 2007 (27) :154-215.

[3]普丽春.彝族游戏分类及其教育作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5) :51-54.

[4]余贞凯.原始宗教情结下的哈尼族民俗体育文化特征[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1) :43-47.

[5]冯强.佤族民俗体育文化的特质及传承范式[J].体育文化导刊, 2012 (6) :134-137.

[6]晏瑞琴.建立拉祜族传统体育项目网点学校的必要性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9 (11) :67-69.

民间民族体育 篇9

在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教材是联接教师和学生的重要的课程和教学资源,是教师教学的目标和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的基础。为了发挥教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作用,人教版体育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强调继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相结合,充分体现了此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教育观、教材观、教学观、学习观,强调把体育与健康知识体系转化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教育体系,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注意教材内容和教学策略的可行性与实践性,具有创新、实用、开放和发展性的特点。为帮助广大教师正确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合理把握教与学目标,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以下将对人教版教材中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教材内容进行介绍并提出教学实施建议,供广大体育教师借鉴与参考。

一、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教材的意义

(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从文化变迁角度看,对大多数民族来说,当今所流行的现代体育是一种外来文化,它是随着近代资本主义扩张而传遍世界的。但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非常重视挖掘本国和本民族的体育文化遗产,如日本、韩国、泰国都将自己民族的“剑道、柔道”、“跆拳道”、“泰拳”等列入必修教材[2]。在我国,学校体育首先是在清末民初学习日本的,以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为主,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转而学习美国的自然体育,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学习原苏联学校体育制度的基础上发展了我国的学校体育课程教材,而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武术作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典型内容而受到重视。

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并非仅仅局限于武术,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俗和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形式”[3]。我国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根据1990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统计,我国56个民族搜集到了977个民族民间体育项目[4],这些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各具独特的风格和地域特点,有较强的趣味性、观赏性、游戏性、集体性、健身性和教育功能,深受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喜爱,它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积淀。据统计,这些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已经有111个被批准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5]。学校教育是人类文明和优秀文化得以代代相承最直接、最主要的途径,通过适当的教育机制,从教育的角度去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问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作为中国体育的重要内容和承载中华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有着其他体育运动项目无法替代的文化价值、情感寄托和教育优势,亟待加强研究和发掘,应采取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方式,将适合学校体育开展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到学校体育领域,形成一定的发展模式。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王登峰司长就曾经指出[6]: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立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基地和传承体系,而体育是最容易传承文化的一种方式,体育教学有责任和义务集中力量挖掘一批传统体育项目。传统体育项目包括汉族传统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针对年轻人参与的运动中难以见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情况,要建构受学生们喜欢又有浓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内容体系,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亲近中华文化,喜欢民族传统体育,使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高,中华文化也得到传承。

总之,开发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课堂教学,不仅是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保护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形式;而且还是学生掌握和体验民族文化,接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激发学生兴趣,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大多具有一定的观赏娱乐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乐趣。以八年级教材中的黎族“竹竿舞”为例,又名“跳竹竿”或“打柴舞”,是由八名击竿者分成四人一排,相向跪在竹竿的外沿,两人相对两手各握一竿,在音乐锣鼓的伴奏下,相对的两人依次做跪、蹲、站,按着节拍、鼓点,不断将手中的两根竹竿一分一合,有节奏地雀跃期间,并做出磨刀、筛沙、穿门、蛙跳、鹿跳、脱棉、纺纱、织锦等各种动作,节奏逐渐越快,难度逐步越高。此外还有诸如舞龙、舞狮等都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虽然需要相应的器材设备,但是通过排除不安全因素,就可以作为体育校本课程进入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这一类项目时不仅能够观赏同伴的表演,而且能够充分展示自我,学习兴趣较为浓厚,此外,很多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具有较强的游戏性,对于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都有明显的效果。运动兴趣是体育学习的出发点和重要推动力,运动兴趣能提高学生的锻炼动机,进入让学生在不断地参与过程中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还有不少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很多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或有所了解,学习这类教材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不仅能在学校进行学习和体验,在当地社会中也能获得一定的实践体验机会,当学生通过学习基本掌握之后相应的技能和规则后,还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获得较多的实践体验机会,对其终身体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很多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简便易行,学生的参与兴趣和锻炼热情较高,从而有利于学生坚持练习和体验,并不断提高能力,最终形成锻炼习惯。

(三)发展体能和运动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对于发展体能和技能有着较强的针对性,如重点发展上肢力量的扔沙袋、赛龙舟等,重点发展下肢力量的踢花毽、绑腿跳等,还有适合全身协调发展的跳绳、滑冰等,有的项目运动负荷较大,如拔河、跳绳等,有运动负荷较小的,如武术、空竹等。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开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也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张青莲等人开展了“跳方格”、“打沙包”、“四片瓦舞”和“藏族锅庄”等4个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与学生身体素质变化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对象各方面身体素质均有所提高,特别是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明显提高,女生的腰腹力量提高幅度最为明显[7]。

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中,分别在八年级介绍竹竿舞和踢花毽,在九年级教材中介绍花样跳绳。这些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不仅能够促进身体的背、腿、躯干等部位骨骼肌肉的正常发育,增强心脏功能,提高肺活量,锻炼神经系统,改善机体功能;还能增强眼腿、上下肢的协调能力,发展学生对时间、空间的立体感,提高判断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踝、膝、髋和关节的灵活性,使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得到全面锻炼,达到增强体能,提高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教材的设计特点

(一)竹竿舞教材的设计特点

竹竿舞是一项趣味性较强的带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活动项目,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简便易学。竹竿舞于2006年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由海南三亚申报的“黎族打柴舞”,传统的舞步包括平步、磨刀步、搓绳小步、青蛙步、狗追鹿步、筛米步、猴子偷谷步、乌鸦步等八个相对独立的舞步。在人教版八年级教科书中介绍了其中最基本的三种舞步,即平步磨刀步和搓绳小步,以及“开一合”与“开开-合合”两种基本的打竿节奏。平步是在在“开一合”的节奏中,用平常步法左右脚交替向前跳跃,在“开”的节点落地缓冲,在“合”的节点时蹬地跃出。磨刀步是在“开-合”的节奏中,左右脚交替跳进两组竿后,再退跳一组竿。搓绳小步是在“开开-合合”的节奏中,左右脚在每组竿中各做一次后踢腿,然后向前跳跃。

学习这些内容后,学生就能够参与和展示竹竿舞活动,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更多样的舞步跳法和更多种的打竿节奏奠定了基础。在教材设计上,首先介绍了竹竿舞的文化特点和教学价值,然后围绕三种舞步和两种打竿方法进行图文并茂的介绍,同时针对竹竿舞学习中的两个难点“舞者和打竿者如何相互配合”和“怎样才能轻松有弹性地跳跃竹竿”,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去尝试体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动脑和动体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二)踢花毽教材的设计特点

花毽是一项具有一定健身价值,同时具有游戏性、竞技性和表演性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踢法丰富多彩。大多数学生对于踢花毽并不陌生,甚至有的学生已经较为熟练地掌握了踢花毽的某些技术动作,但大多数学生对于踢花毽没有进行过全面的学习和练习。人教版八年级教科书对踢花毽的技术动作分两个层次进行了介绍,第一个层次是踢花毽的最基本的技术动作,包括盘踢、拐踢、磕踢、绷踢四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掌握这些动作后基本就能开展踢花毽活动和比赛,同时也为学习更多形式的花毽踢法奠定了基础;第二个层次是常见的难度稍大一些的花毽踢法,包括里接、交踢、上头等三种技术动作,采用图片的形式予以介绍,供学生拓展学习与提高。为了引起学生对于踢花毽的兴趣,在介绍了技术动作的学习内容之后,教科书还对双人对踢和多人传踢的练习和游戏形式进行了介绍,丰富了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形式。针对技术动作学习和多人传踢的形式,教科书中还针对其中的关键环节设置问题:踢毽时如何控制力量和方向;在双人对踢或多人传踢中,怎样配合才能提高连踢的次数。这两个问题也就是学生学练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不断地进行实践体验,从而逐步提高踢花毽的技能水平。教科书中踢花毽的教材内容既体现了基础性,又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既有核心技术动作的展示,也有针对关键技术环节的提问,使得学生能在形成基本能力的基础上主动学习。

(三)花样跳绳教材的设计特点

跳绳是一项广泛开展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大多数学生从小学就已经开始跳绳的学习和练习,并被纳入到体操类教材中,但大多数学生对于花样跳绳的技术动作体验和练习较少。为了使学生深入具体的了解花样跳绳,掌握花样跳绳的方法,体验花样跳绳的趣味性及健身意义,《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九年级)》给出了多种花样跳绳的方法,供广大学生学习和体验。在教材内容排列上,按照单人跳、双人跳和多人跳的分类方式,分别介绍了相应的常见花样跳绳的方式。其中单人跳介绍了双人跳和正反编花跳两种形式,双人跳介绍了两人并排跳、两人交替跳、交叉绳跳等3种形式;多人跳绳介绍了三人单列跳、三人并排跳、多人跳长绳、多人“十”字跳双绳等形式的花样跳绳。这些花样跳绳的方法较为常见,较容易掌握,因此在教科书中对于每一种花样跳绳的动作方法,均采用以图为主的呈现方式,文字少而精,同时针对各类花样跳绳动作方法的关键技术环节提出了问题,以引发学生思考,力图把动作技术的学习与练习过程作为学生主动发展的载体。

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教材的教学实施建议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教材,由于其蕴含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并且具有趣味性、观赏性、游戏性、集体性、健身性和教育功能等特点,具有丰富的教学因素和教学价值,特别是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发展体能和技能,加强交往合作,促进人格发展等都有独特的作用,因此需要精心设计来实现这些教学目标。针对教科书中的竹竿舞、踢花毽、跳绳等民族民间体育类教材,提出以下六个基本实施建议。

(一)重视分析教材的价值和意义,结合项目特点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

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教材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形成兴趣和爱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在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不同项目的健身价值,还要结合项目特点让学生了解相关项目的传承与发展,感受伟大祖国和各个民族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发展形成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与特色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体验其中所承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加强民族自豪感,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大多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在教学中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更加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可采取以下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1. 讲解有关运动项目的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体验愿望。如竹竿舞教学时可以介绍黎族、佤族、苗族、京族的生产生活情况和开展竹竿舞活动的场景来引发学生的体验愿望。

2. 在学习新内容时,可以通过变换规则来进行简单的教学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学习兴趣。

3. 善于利用挂图、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让学生欣赏并直观感受民族民间体育的魅力,形成学习愿望

(三)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发挥学生主体性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常常具有一定的游戏性和观赏性,而且动作技术相对简单而又富于变化,因此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集体教学和分组练习相结合”、“示范讲解和自主练习相结合”、“技术动作练习与集体展示相结合”、“规范动作与自主创编相结合”等教学手段,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的都得到加强。

(四)合理安排技术动作的难度和运动负荷

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遵循循序渐进和区别对待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学习技术动作要由易到难。例如花毽盘踢技术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用左足在身体前垂直踢起一次,用手接住,右足再踢一次用手接住,以此类推,最后达到熟练的连续踢;两足都可以连续踢后,改为左右两足各踢一次用手接住、各踢两次用手接住、各踢三、四次……用手接住,直到灵活熟练后就不用接了,踢的次数越多越好。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协调性好、掌握技术快的同学可以引导其拓展学习更多的技术动作,而对于柔韧性和身体协调性较差的学生要注意多强化基本动作的练习,不要过分强求其技术水平达到很高的程度。

此外,对于跳绳、踢花毽、竹竿舞等项目,下肢的运动负荷相对较重,因此一方面要加强下肢力量和柔韧性,另一方面在安排体育课教学内容时,应适当搭配发展上肢运动负荷较大的活动内容,使学生全面发展。

(五)注意安全保护

很多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都需要有一定的技能和体能的基础,例如“踢花毽”对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能力的要求较高,“花样跳绳”对学生的弹跳能力和协调能力的要求较高,竹竿舞需要有较强的节奏感和下肢力量,特别是有的学生在练习有一定难度的跳绳动作或者在“救毽”时都会竭尽全力,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每次课前都要提醒学生防止受伤的注意事项,同时要加强学生下肢的柔韧性和力量的练习避免受伤。

(六)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促进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在大课间活动中开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展示和表演,是促进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方面。竹竿舞、踢花毽、跳绳都可以作为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内容。例如,踢花毽可以单人踢,也可以多人踢或分组练习;竹竿舞既可以按规定套路练习,也可以各班自行设计编排套路进行展示;跳绳更加可以采取单人、双人或多人跳绳的形式,既可以自我练习,也可以进行班级或小组间的对抗赛。

总之,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对于拓展体育课教学内容,丰富校园文化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这一类教材的特点,充分发挥其激趣健身和传承文化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新中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史(1949-2000)研究丛书.体育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编.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段全伟.我国民族民间体育理论体系建设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6):83-87

[4]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发[2006]18号).http://www.gov.cn/zwgk/2006-06/02/content_297946.htm

[5]王登峰.学习十八大精神推进学校体育改革[J].体育学刊.2013年.20(1):1-5.

[6]张青莲.母爱梅.代玲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在青海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发与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21(6):59-61.

[7]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06.

[8]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九年级全一册(送审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2.

民间民族体育 篇10

1 康藏地区的概况及其民族民间体育形式

康藏地区也被成为康巴地区或者是康区,其包括的行政区域相当广泛,主要包括青海和甘肃以及西藏、云南和四川的部分地区。

康藏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及人文旅游资源,该地区有包括藏族、汉族、羌族、彝族以及回族、纳西族等在内的6个世居民族,总人口已经达到两百万,其中藏族人口最多,已经占到本民族人口的64%,成为了我国仅次于西藏的第二大藏区。

民族民间体育指的是不同的民族、国家中的人民在汲取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日常的活动当中运用全新的思维创造的,具有固定形式以及丰富文化内涵的体育文化形式。康藏地区的民族民间体育形式根据民族地区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同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

据统计,目前康藏地区存在的民族民间体育形式共有65项,其中包括藏族、彝族、回族、羌族、纳西族以及汉族等不同民族的体育形式,其具体表现为赛马、射箭、跳藏戏、歌舞登山、游泳等不同的体育形式。

2 康藏地区民族民间体育的特征

2.1 民族民间体育大多表现为节日活动

康藏地区有着藏族、羌族等6个少数民族,而这些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日,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风度多才的节日文化活动,在节日的过程中出现了民族民间体育形式,这些体育形式丰富着这些民族的节日活动。例如在藏历的新年中会有诸如赛马、射箭等民族的体育形式,同时也有跳火绳、跳板凳等这些民俗的体育节目。这些节日活动成为了民族体育的具体表现形式,其具有稳定性、传承性以及周期性的特点,使得这些民族体育能够凭借民族节日的方式世代相传,同时使这些体育活动的能够长久流传。

2.2 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来源于生活

康藏地区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强烈的民族色彩,在这些体育活动当中也能够体现出来。例如在祭祀活动中的喇嘛吹长号活动就充分体现了其民族的民族特征,有着非常明显的地域特色。同时康藏地区的体育活动还充分的体现出了其来源于生活的特点。例如修建房屋的过程中主见形成的打墙(歌、舞)这种体育形式,就极具生活气息,有着强烈的生产生活气息。

3 康藏地区民族民间体育与旅游的互动关系

3.1 民族民间体育和旅游之间具有依懒性

体育和旅游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依赖性。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体会到旅游地的山水美景以及当地所具有的独特民族风情,而民族体育则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产生,成为了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能够为丰富旅游资源、发展产品及第三产业提供更好的平台。

3.2 民族体育和旅游之间相互影响

民族体育和旅游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若要求得两者的共同发展,必须兼顾二者,将两者作为彼此的发展目标,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进步。在传统的旅游产业当中,大多都是相对静态的旅游景点,这样游客参与性及切身体验性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因而对游客的吸引会有所降低。因此,加大动态旅游项目的投入,能够增加游客的切身体验性,这样的活动也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喜爱。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民族体育项目就能够凭借自身所具备的参与、体验性强的特点,成为更具优越性的旅游资源,能够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竞争力,使当地的旅游资源更具优势。例如,赛马、斗牛和摔跤等一些体育赛事能够产生很好的游客集聚效应。而歌舞表演等项目则可以增加旅游地的旅游项目可看性。这些民族体育活动对相关地区的基础设施以及城市管理则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 民族体育和旅游活动的内容具有高度融合性

在少数民族的旅游地区,可以增加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项目,能够在推广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繁荣当地的旅游业。人们选择外出旅游,很多人都会选择登山或者是户外探险等活动,这些活动的本身都是一种体育活动,能够很大程度上的满足人们刺激性的这一旅游心理需求。在康藏地区民族体育项目大量存在的情况下,开发当地的体育项目旅游资源能够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同时对于宣传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4 康藏地区民间民俗体育与旅游互动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解决措施

首先,康藏地区民间民俗体育与旅游的互动发展容易受到政策因素的影响。这里的政策因素主要包括来自政府以及学校的影响。政府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当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将民族地区的民族体育活动同当地的旅游业相结合来发展当地的经济,是康藏地区政府应该重视的问题,政府应该提供更好的发展思路,制定更加健全的政策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当代,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在旅游的过程中体验到诸如娱乐、健身等不同的活动形式,怎样更好地利用康藏地区独特的民族体育形式,将其融入到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之中,成为了政府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而找到二者的结合点成为了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政府在此过程中能够鼓励并正确的引导当地居民,从而使民族体育和旅游能够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实现二者的良性、共同发展。同时,相关教育机构也应该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提高当地居民投身民族体育和旅游发展的积极性。

其次,民族地区的环境对旅游的发展影响较大。相关的体育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除了希望能够欣赏货参与金彩的体育赛事,还希望能够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满足,因而,民族地区的旅游环境需要相应的完善以满足游客的需求。这里就要求康藏地区的旅游环境能够在不破坏当地民族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增加丰富的特色体育项目,是旅游者能够真正的参与到体育项目当中,从而更好地亲自体验到当地的风土民情,体验当地不同的民族文化。因此,需要民族地区能够有相适应的基础设施设备,加大对资源开发和投入的力度,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高层次的旅游产品,从而促进当地民族体育项目和旅游业的持续共同发展。

再次,容易受到社会影响力的制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外出旅游的机会越来越多,因而容易对千篇一律的景观产生审美疲劳。因此,应该加大对当地民族体育项目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使人们对当地的旅游资源有不同的认识,将不同以往的康藏地区展现在世人面前,增强人们消费的欲望及积极性。

最后,要注重其独特的社会功能。随着人们对康藏地区的深入了解,越来越多的当地文化及体育活动被发掘出来,增加了人们对此地的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大量游客的到来,进一步的开发此地的运动项目,使民族体育运动有了更好的发展,对于当地的文化也将起到保护和传承的作用。

5 结语

康藏地区作为重要的少数民族聚集地,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而当地独具特色的民族体育活动也极具开发的价值,倘若将当地的民族体育与旅游有机的统一结合起来,将会使二者有更好的发展,而在寻求两者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政府、社会、环境等多种制约因素对二者发展关系的影响,采取多种举措实现康藏地区民族体育和旅游的和谐发展。

摘要:我国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作为众多民族文化中的一种对于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发展对于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康藏地区民族民间体育的发展对其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将从康藏地区的概况入手,总结其民族民间体育形式的种类,分析其体育的特征,探索康藏地区民族民间体育与旅游的互动关系及制约因素,从而促进康藏地区民族民间体育和旅游的共同发展。

上一篇:体育艺术课程群下一篇:业务和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