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理论

2024-05-27

金融监管理论(精选十篇)

金融监管理论 篇1

1金融自由化阶段(20世纪30年代前)

1.1金融监管制度萌芽期

20 世纪30 年代前,人们开始了对金融监管的初步实践。 中央银行制度的确立是真正意义上金融监管法律的起点。 最初确立中央银行制度是为了统一货币和票据结算, 中央银行基本不干预金融机构经营行为,更不直接控制金融服务和市场价格。 后来,中央银行衍生出“最后贷款人”的职能,从而有可能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进行检查, 才为中央银行监管金融体系奠定了基础。 然而,相互之间的协议并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强制性,所以,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监管。

1.2 金融自由化阶段的监管理论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是这个阶段的理论职称, 它们共同信奉市场的无缺陷性,尤其坚信“看不见的手”,它们认为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也属于市场行为的范畴,让个人利益得到满足,是引导人们共同努力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

2金融管制阶段(20世纪30年代危机至70年代)

2.1大危机后安全优先型的严格金融监管体制

1929-1933 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之后,各国政府相继采用了管制措施, 并将以单纯的法律约束为特征的金融管制逐渐发展成为具备丰富手段和内容的金融监管。 很多发达国家采取了关于利率、外汇、分业和结构的管制。 中央银行指定的相关政策,服务并监管者宏观经济,主要体现在货币政策。

这一时期的金融监管目标是以金融业的安全性为主, 以求防止金融体系的崩溃对宏观经济的严重冲击, 金融监管之严厉甚至倾向于政府的直接管制。

2.2 20 世纪30 年代至70 年代的金融监管理论

20 世纪30 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确立了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思想的主导地位,使人们认识到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人们不再相信市场是完全可以自我调节的。 在这个阶段,银行制定的制度相对自由,金融体系没有完全细分,这就使得金融监管显得无力与脆弱。 银行过度参与投资银行业务,并最终引发连锁倒闭是经济危机的导火索。

3金融监管阶段(20 世纪70 年代至90 年代)

3.1 效率优先型的金融监管制度及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20 世纪7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放松对金融业的严格管制,推崇“效率优先”的原则,实行金融自由化。这一举措的确促进了该时期的金融发展和经济繁荣。 但1982 年国际债务危机首先在拉美爆发;美国80 年代陷入长达10 年的储蓄贷款危机;日本80 年代末发生泡沫经济大崩溃;90 年代拉美新兴市场国家又发生金融危机;1997 年亚洲陷入金融危机。 这使得效率优先型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同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覆灭催生出了浮汇制。 资本市场对整个国际市场而言,处于相对过剩的状态,这与金融国际化的进程都给银行业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压力,银行必须通过创新来回避金融监管制度。针对这种情况,西方十国集团果断采用联合监管,《巴塞尔协议》 由此诞生, 这个协议不仅对银行监管提供法律支持,同时也对各国的金融监管制度的建设提供了基本的框架。 此后巴塞尔委员会的跟进文件指出银行要侧重风险的控制而非银行自身的经营。

3.2 20 世纪70 年代至90 年代的金融监管理论

1973 年麦金农(Ronald.I.Mckinnon) 和肖(Eduard.S.Shaw) 分别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他们的核心主张是取消政府对金融的管制,过渡到由市场力量起主导作用的“金融自由化”阶段,金融自由化理论正式形成。

明斯基(Minsk,1982)对金融的长期起伏和盛衰的现象进行归纳总结, “金融不稳定假说”观点被首次提出,他认为银行受利益最大化驱使,推出很多带有风险性的业务,这就对了银行内部的稳定性带来冲击,所以金融监管银行的经营变得很有必要。

《美国货币史1867 年—1960 年 》 一书由弗里德曼与施瓦兹(Friedman and Schwartz,1986)联合编著,他们通过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考夫曼(Kaufmann,1996)从银行体系的传染性和系统风险的角度分析也认为,个别银行比其他企业更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失败,银行业也比其他产业更加脆弱、更容易被传染。

麦金农(Ronald.I.Mckinnon)于1991 年出版了 《经济自由化的顺序———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金融控制》,对政府干预进行了妥协, 提出对实行经济市场化而言客观上存在一个最优次序问题,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等如何排序是极端重要的。

4安全与效率并重的金融监管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4.1稳健型金融监管体制的建立

1990 年后,金融自由化迎来了发展的高峰,金融体系和监管体系在发达国家得到了长期有效的发展,形成了稳定的体系。 但是随着金融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很多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也出现了很多监管和发展方面的问题。 它们相应地转变了金融监管的方式方法,把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作为首要任务,同时充分考虑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效率,强调适度的金融监管。另外,90 年代以来频繁爆发的国际性金融危机,又对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与协调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2007 年爆发于美国并蔓延至全球的次贷危机,表明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强化稳健型金融监管体制的任务仍十分紧迫而艰巨。 因此,总体上说,当前的金融监管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金融监管要合理配置安全、效率和公平的金融监管目标,始终重视金融安全;二是随着金融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确保国际金融市场有序发展。

4.2 20 世纪90 年代至今的金融监管理论

90 年代以来一系列的金融危机以及各国金融监管目标和方式的转变推动了金融监管理论逐步转向安全稳定与效率并重。在这一阶段的金融监管理论研究取得不少成果。 ①信息经济学背景下的金融监管理论。 理论指出,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有效地解决了信用与信息对称的问题。 信用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现实的操作中表现得非常突出,信息的不对称与金融市场的道德问题与逆向选择是正比的关系。②功能性的监管理论。“功能观点”开辟了新的金融监管理论时代。 1999 年美国国会推出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 此法案允许企业的联营,为保险、银行和证券提供了联营的机会,保险、银行和证券的混合经营由此诞生。③监管激励理论。 在拉丰、梯若尔(Laffont,Tirole) 1993 年的著作《政府采购与监管中的激励理论 》中,监管理论得到系统的分析和发展。 激励理论首次应用于金融监管中,他们的目标金融监管系统得到最优配置。

20 世纪90 年代至今的金融监管理论利用了信息理论与激励理论的原理,并向功能观金融监管的理念发展,这更加符合当今金融业全球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5总结与启示

金融监管理论 篇2

本文通过当前金融监管理论发展脉络,表明了“市场调节”、“市场失灵”以及“监管失灵”的思想逻辑。从不同角度和主体的行为进行分析的金融监管理论研究,并获得了一些富有针对性的金融监管方法和思路。金融监管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是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条件下的财政金融监管理论适应性调整,这种调整首先凸显了不同历史时期各经济学派所处的地位。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资本市场自由化、金融创新加速化和金融机构集聚化为序曲的金融全球化乐章快速奏响。这一时期的理论则更加注重金融监管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金融监管理论研究中,事后研究在其中占主导地位。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金融监管理论更侧重于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金融体系的未来安全保障问题,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和超越。此外,相比以前的理论,这个阶段通过强调“政府”与“市场”各自的优点,进而寻求政府与市场的优势互补,完善金融体系监管,这是在传统理论基础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二、公共利益理论

1.负外部性规制理论

负外部性规制理论源于金融监管的负外部效应而形成的。其核心内容是:当金融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时,依赖自律管理的金融机构在自由竞争环境下存在负外部效应,因此,政府采取措施,克服外部效应相对应的监管和税收制度等是必不可少的。换句话说,导致金融市场失灵,主要是由于金融体系的负外部性,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实施恰当金融监管控制负外部效应。拉尔夫·乔治·霍特里,引起经济波动的其他原因是次要的,可以利用货币手段控制其波动。中央银行应使用信贷管理,控制信贷动荡促进经济稳定,并提出了一些补救手段,如央行的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手段。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认为资本的边际效率循环变化导致是导致经济周期的主要原因。一个典型危机,加息可能只是诱因,而资本的边际效率的突然下降才是主因。危机不仅仅是过度投资以及投资环境不稳定的问题,因此,对于市场失灵,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其失灵带来的不足,这种政府干预在金融领域表现为对金融活动的规制。同时,加尔布雷思进一步指出,自由放任的`政策是不合时宜的,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是调节和规制。

2.公共产品规制理论

公共产品拥有的两大特征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而金融体系提供的稳定、公平和有效的金融产品,在一定意义上,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搭便车”是公共产品面对的主要问题。个体理性和集体的非理性会导致“挤提”的传染性,金融机构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违背审慎经营原则,会导致金融系统蕴藏过高风险。金融体系的这种独特性质,需要一个拥有超然利益、独立和权威的宏观管理者对各个金融机构及其关联系统实行规制,保持稳定的金融产品供应。公共产品规制理论强调,对市场约束条件下金融系统,政府应对金融机构的个体风险,运用各种规制手段进行约束,规避金融系统的集体非理性,以确保相关金融产品的稳健,从而维护消费者权益以及确保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通过金融规制实现金融产品良性供给和金融系统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三、金融脆弱性理论

1.金融不稳定假说

该假说认为,由于信用创造机构和借款人本身特征,导致金融体系产生了天然的内在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特征。Minskey认为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金融自身内在特征与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密切相关,从而金融自身的内在不稳定性成为导致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Minskey承认银行危机和经济运行周期变化的内生性,并且该周期变化受到市场自我调节的约束,政府干预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银行的脆弱性和危机发生。

2.银行挤提理论

挤提也被称为银行挤兑,储户集中大量提取存款,并随之产生一种突然、集中和灾难性的危机。消费者对银行的支付能力失去信心,大量从银行提取现金,往往以银行不能取款等谣言为诱因,使银行储户产生恐慌,并恐慌性取款蔓延成“银行挤提”。银行是经营信用的,不会保持所有的现金在手,只保留一定比例现金,所以出现银行挤提,银行会有相继倒闭的危险。同时,金融系统本身和挤提具有高度传染性,一旦发生“银行挤提”,如果不采取及时措施,往往会导致更大的挤提,甚至可能导致金融风暴。戴蒙德等在分析了商业存在的内在不稳定后,提出了银行的D-D模型,用以研究金融市场有可能存在的多重均衡。D-D模型得出了信息不对称是银行遭遇挤提的主要原因这一结论,并进而认为商业银行遭遇挤提会对实体经济带来严重影响。他们据此认为,对脆弱的金融体系进行监管非常主要。而监管的重点则是加强对信息的管理,即增加信息的透明度与对称性,以使全社会对经济和金融体系更具信心。

四、金融监管失灵理论

1.管制供求理论

管制供求理论是施蒂格勒提出的,他继承了集团利益理论的核心内容,他赞同政府金融监管以自己以及利益集团利益为重心而不是公共利益的观点,然后利用供求关系理论来研究了金融监管效率的问题,从而形成了管制供求理论。他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其拥有的各种监管资源调整各方利益从而可以实现对一个行业调控,主要监管手段包括:新竞争者进入的控制、配套产品生产干预(比如替代品和补充品)、价格管制与货币补贴等。对于金融行业来说,这些因素主要是市场对于业务活动的限制、利率的上限规定以及市场准入管制等因素。首先,供给方面,由于利益集团的存在,因此,政府部门在进行监管时通常不是首先考虑社会利益,而是使利益集团以及自身利益最大化。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在执行工作时就会为了自身利益选择产品供给,因此,就会使得金融监管效率低下。另外,波斯纳曾指出,在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行业监管时,他们是建立在被监管集团的利益基础之上的,这样必然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也就是公共利益会遭受损害。但是,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监管不仅可以为被监管者带来利益,还需要消耗一定的监管成本。随着理论的发展,由于缺少明确的监管方式界定以及评判标准,管制供求理论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2.管制寻租理论

管制寻租理论是对金融监管范围内寻租行为的一种解释。寻租理论是由克鲁格提出来的,他认为政府部门通过利用政治工具,利用政治特权,获得了资源的拥有权,在损害了他人利益的前提下,使自己的收益大于租金。寻租行为对于社会是一种有害行为,其不仅不能增加社会财富,而且还会使社会资源减少,进而造成整个社会福利降低。不论在其他行业还是金融监管行业,政府部门的寻租行为都是存在的,因此,政府寻租行为也必然会影响金融监管的效率。管制寻租理论认为,政府部门对于金融监管的管制,不但没能更好的对金融行业进行监管,反而创造了更多的寻租机会,因此,市场的竞争机制更加不完全,有失公正。所以,在寻租行为盛行的环境下,企图利用政府来对金融行业进行监管是不现实的,反而会使得金融行业市场秩序混乱,导致更多的不公正现象发生。因此,在该理论框架下,政府部门应该对金融行业放松监管,从而避免大量的寻租现象。

以上理论说明监管存在与市场调节同样的失灵性,所以不能有效地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并且与公众利益的维护相比,金融监管更在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3.功能监管理论

功能监管理论认为应当根据金融体系的功能来设计不同金融监管体制,它要求对从事同种金融活动的中介使用同种法规。莫顿(Merton)、鲍迪(Bodie)等指出,相对于金融机构组织结构,金融功能更稳定。金融机构组织形式与功能变化相适应,金融机构之间的创新和竞争将最终会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和功能。基于对金融中介功能概念的深入理解,他们认为基于功能监管的金融体系要比基于机构监管的金融体系更有利于政府监管。功能监管强调以功能来架设组织结构,功能的稳定性和相似性,特别是金融体系在本质上其基本功能具备同一性,从而政府在应对机构变化设计政策和监管制度时,更有针对性和灵活性,可以更好应对国内与国际金融变化。相对于金融服务可随竞争形式而发生相应变化,金融功能的变化却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根据功能而制定和实施的监管法规更稳定与高效,并且可以降低机构“监管套利”的可能性。

五、总结

协同理论视角下的金融监管分析 篇3

随着全球金融化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上资本流通性也不断增强,每个国家的金融产品也越来越丰富,金融产品的复杂性也随之增高,这就使得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但是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国际金融风险的水平。现代系统科学理论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非线性的、非还原论和决定论的思维方式,这就为金融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新的研究领域。正因如此,本文主要以协同理论为基础,使用了比较合理的研究方法对金融监管进行了有效的分析。

【关键词】

协同理论;金融监管;协同监管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际金融形势越来越复杂,从前几年暴发的金融危机可以看出,在金融业的运行中的每一种不同的潜在风险的原因是不能忽略的。根据我国实际的监管情况进行分析,我国实行的是一种分业的监管制度,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中,我国的分业监管制度已经慢慢的向混业监管制度转型[1]。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金融体系一直都处于一种相对比较被动的形式下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时非常不健康的,从经济安全性和经济稳定性的角度思考,这两者已经成为了人们当今最为重视的核心。为了使我国金融业进入一个新的领域,进一步弥补我国金融事业的不足,本文在协同理论的基础上,对金融监管进行详细的分析。

1 协同理论简介

1.1协同学简介

协同学主要的基本概念包含“竞争与协同”“序参量”等,其中竞争与协同是协同学提出的系统整体变化的动力来源系统内部的作用,在这个系统中,系统内部的每个子系统之间的竞争是协同学的基础,竞争系统也是整个协同学演变过程最为活跃的动力。所谓的协同也就是协作与合作,这也是系统的统一性的主要体现,在不同的系统中这个规律是非常明显的,不管是哪个系统,协同学主要的表现都是协作与合作[2]。但是从层次的结构方面进行分析,系统内主要表现在系统的整体性和相关性。而序参量在协同学中主要是对一个系统宏观有序程度进行衡量的标准,序参量在系统中发挥着指导子系统的运行和对系统宏观有序的情况进行有效反应的作用,如图1-1所示,序参量和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1.2协同理论简介

不管是哪种系统,稳定性都代表着一种相对比较保守的原因,而在系统中不稳定性都代表着一种比较激进而且具有破坏能力的原因。而协同学理论就存在不稳定心的原理,而且这种不稳定性原理对于各个子系统的发展来说都非常具有意义,系统也是这两种因素在某一个特定程度上的平衡[3]。如果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理论模式一直影响着系统的发展,那么这个时候就一定要出现一种比较激进的理论来打破这种稳定模式,这样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系统的发展,而且很可能会因此出现一种比较新的模式出现,这也是协同学不稳定性理论的主要模式。(如图1-2)。

2 我国金融监管协同机制出现的问题

2.1缺乏有效的协同决策机制

就目前而言,我国协同监管的组织形式其实是一种相对比较松散的联系会议机制,这种比较松散的联系会议机制在监管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大的缺陷,监管机构的绝大部分工作一般情况下都是建立在事情结束之后的总结之上,对一些特殊情况没有办法起到防御的作用,而且因为决策机构和法律约束力,这样就更难让监督机构的意见难以达到有效的统一,从而严重制约了协同决策有效性。在金融监管机构的里面,主要的协调机制由三个监管机构建立的一个监管会议机制,而且这个会议机制在加内容监管机构里面发挥着主要的作用。

2.2实施金融协同监管的法律体系不完全

我国建立的各方面的金融法律体系都是以行业为基础的,而且我国的监管体系也是和我过的法律相对应的,也正因如此,在金融监管协作方面我国缺少了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相关人员的监管职责不够明确,就目前而言,我国对金融监管实行的是分业监管的原则,也正因为这样,直接导致了各个监管机构在对其相应的机构监管的过程中单独的依靠法律,从而忽略了各个监管之间的协同作用,进一步使得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同没有法律可以依靠。2)很容易使得监管套利。不管在银行行业中还是在证券行业中,因为每个行业根据的法律不一样,就很容让人利用法律空隙进行套利。由于在不一样的监管体制下,每个人依据的监管法律是不一样的,从而使得很多监管部门对同一个业务进行监管的时候会存在不同的监管措施,这就回使得每个监管机构之间出现矛盾,从而使得监管机制完全发挥不了作用,监管措施也不能顺利的进行。

3 完善协同理论下金融监管的策略

3.1建立高效的协同机制

在对协同机制进行完善的时候,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有效的考虑,第一,要明确每个监管机构的监管对象,这样就可以出现重复检查的现象发生,从而进一步节省监管的资源,与此同时,成立一个专门检查委员会协调调查组,对于一些相对比较重大的案件可以利用他们进行详细的调查,这样不仅仅能够提高监管的效率,还能够进一步防治各个监管部门推卸责任的现象。然后,要对检查的方法进行合理有效的明确,在符合法律的要求下和金融协同监管部门一起进行检查,对检查的重点进行有效的突出,进一步提高监管的效率。

3.2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法律规范

在对我国金融监管法律规范进行完善的时候,第一,对根据相关金融业务发展的要求,对已经存在的法律进行合理的修订,对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的权力和职责进一步明确,而且要使得联合行动制度化;第二,要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从而进一步对监管者的职责和监管范围进行有效的辅助;第三。注意相关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协同作用,把协同作用细化到监管法规的具体事件中去,对金融机构合作问题做出详细的安排,充分发挥协同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使用协同理论模型对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各个子系统和子系统之间进行协同分析,首先完善协同机制的监管框架,其次完善金融监管协同机制的主要内容,最后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这样才能够使得我国金融监管制度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陈建军.央行与银监会:分工与合作[J].中国证券期货,2010 (4): 4-12.

[2]孙工声.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J].中国金融,2009(6): 24.

金融监管理论研究 篇4

金融监管包括金融监督和管理两部分的内容, 它是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实施的, 对该国家或地区的金融体系进行监督和管理。金融监管部门的金融监管活动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 通过合理运用国家法律所赋予的权力来实现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全球金融朝着一体化和自由化方向前进, 这在推动金融发展的同时, 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 金融危机爆发的次数增加、间隔度短、波及的范围更广, 造成的破坏更大, 使得金融体系本身的脆弱性以及金融体系崩溃的危害性暴露在人们面前, 对此, 世界各国对其内部金融体系的安全以及外部金融环境的变化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如何最大程度地提升金融体系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在这一环境之下, 金融监管就显得格外必要。对于我国而言,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机遇的同时, 也使我国的内部市场不得不同世界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对外开放中, 我国的金融体系也随之受到世界金融市场的影响。如何在做好国内金融市场开放的同时保持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成为关键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 我国同样需要做好金融监管工作。金融监管工作的开展需要相应金融监管理论的支撑。近些年来, 金融监管这一议题引起了决策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并对此展开了相关研究和讨论。但是, 由于我国金融发展时间较短, 金融监管理论体系尚待健全。因此, 对于我国金融监管理论先天积累不足的这种情况, 我们只有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关于金融监管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有关经验, 在理论学习和研究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之上, 才能真正实现金融监管的后天发展, 使得我国在对外开放的同时能够保证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二、传统金融监管理论的内涵及其局限性

传统金融监管理论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 形成了若干理论观点。学界通说认为, 传统的金融监管理论应当由三部分构成。第一个部分是公共利益监管理论, 该理论起源于新古典经济学;第二个部分是监管经济理论, 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Stigler和Posner;第三个部分是以Kane为代表的监管辩证理论。

(一) 公共利益监管理论

公共利益监管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金融危机之后。20世纪30年代金融危机的爆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市场的过度自由发展造成的。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 但是市场也有着其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则是由市场调节失灵造成的。公共利益监管理论最初是用来解释经济危机之后加强政府监管的合理性的, 后来, 该理论为当时的金融监管奠定了相应的理论基础, 它认为, 市场在金融体系中发挥作用同样存在着失灵的情况, 例如, 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等都是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 而对金融体系加强监管则是为了避免这种失灵情况的发生,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具体而言, 金融监管可以尽可能减少或者是消灭自然垄断、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等都是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对金融市场的不利影响。金融部门的垄断不利于提升金融业的服务质量和有效产出, 而通过加强金融监管则可以从公共利益出发, 尽可能地减少社会福利的损失, 避免对社会产生不利影响;外部效应直接阻碍了市场的自由竞争在资源合理有效分配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通过金融监管则可以优化竞争环境, 解决外部效应所带来的问题;金融监管的一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例如,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信用过程中授信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但银行这一金融机构本身的存在也会造成存款人与银行以及银行与贷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而在金融监管中可以通过建立健全金融信息网,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不利影响。除此之外, 在金融体系中银行等金融主体的存在本身是以营利为目的的, 而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着实施金融监管, 可以有效避免金融主体过度追逐利益而造成市场不稳定等问题, 保障金融市场的健康和安全, 促进社会福利的增加,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实现市场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然而, 公共利益监管理论也存在着一些缺陷。首先, 公共利益监管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金融危机之后, 其最初目的是为了解释政府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合理性问题, 作为经济危机的理论产物, 只是作为经济危机之后经济复兴阶段政府所实施的宏观调控措施的理论支持点, 不足以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后金融监管的模式和结构。其次, 公共利益监管理论着眼于公共利益的保护和社会福利的提升, 政府有关部门在加强对金融监管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问题。监管作为一种调控手段和市场调控相比, 效率较低, 过度依赖政府有关部门对金融监管会造成一些成本和经济的损失。例如, 政府通过对银行贷款利率水平的限制,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借贷成本, 通过限制也可以避免银行之间的不良竞争, 但是这种机械的限制可能会引起市场信号的扭曲, 过度约束金融系统的发展, 还可能增加金融系统的风险。再次, 公共利益监管理论要求发挥政府监管, 而政府监管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一种是与市场调节相对应的。这一理论宣称通过政府有关部门对金融的监管可以在保持金融系统稳定的同时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这种假设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实际, 有过于理想化之嫌。再次, 由于受到政治环境和制度的限制和影响, 至今对社会公共利益尚且缺乏一个准确的界定, 而公共利益监管理论建立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基础之上, 由此看来, 该理论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 监管经济理论

由于公共利益监管理论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和质疑, 学术界开始对金融监管理论展开广泛探讨, 试图为金融监管寻求新的理论基础。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金融监管理论“百花齐放”的局面, 不同学者对于金融监管的理论提出了监管经济论、寻租理论、税收论等观点, 这些金融监管理论观点都是以利益集团理论为立足点的, 在诸多观点之中, 监管经济论的影响最大, 得到了一些学者的广泛推崇, 并逐渐被学界和决策者所接受。Stigler在《贝尔经济学与管理科学杂志》上发表著名文章《监管的经济理论》首次提出监管经济理论这一观点, 后来经Posner等学者的完善, 使得该理论日趋走向成熟和完善。监管经济理论将侧重点放在金融机构和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研究上面。该理论首先对之前的公共利益监管理论提出了批判:第一, 公共利益监管理论中的立足点“公共利益”这一概念是不确定的, 并且在经济环境中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 不同利益集团的追求不一样, 某一项经济政策的采取和实施可能对部分利益集团有利而对其他利益集团不利, 公共利益监管理论将金融监管的目的笼统地界定为公共利益的维护, 忽略了利益团体的不同需求这一实际;第二, 对于支持公共利益的实证证据, 现实中难以找到;第三, 公共利益监管理论所要达到的目标和金融监管所要达到的目标在一些方面是存在着区别的, 而这种区别却为该理论所忽视, 使得公共利益监管理论难以符合金融监管的实际需求, 存在着理论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情况。而监管经济理论则摒弃了“公共利益”这一笼统模糊的监管目标, 认为监管的目的不是为了保护全体公民或者人数众多的社会集团利益。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之所以进行金融监管, 其目的不是同公共利益监管理论所主张的那样实现控制市场失灵、资金价格, 保障金融系统和稳定和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等, 而是为了实现一些利益集团政治、经济等方面利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 监管经济理论还认为金融监管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过程, 而是政治决策对经济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 金融监管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实现社会最广泛的公共利益, 而是服务于实现部分利益集团的特殊利益。在监管经济理论的支持者看来, 在进行金融监管之前需要明确为了谁的利益, 然后在此基础上决定监管所要采取的措施以及资源分配的方案。政府由不同的政党组成, 在政府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 而金融监管措施则是政府内部不同利益集团斗争角逐的结果, 胜利的利益集团将是金融监管的受益者, 政府的金融监管归根结底是为了这部分利益集团服务的。

监管经济理论认为政府作为金融监管的实施者, 是为利益集团服务的, 金融监管措施是不同利益集团利益角逐的结果。监管经济理论的发展揭示了金融监管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 但是, 该理论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 它将关注点放在金融监管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处理上, 却忽视了金融体系本身的特点以及金融监管对于金融体系而言应当发挥的作用, 也对于金融监管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进行金融监管的措施。这些不足都是监管经济理论需要解决的。

(三) 监管辩证理论

无论是公共利益监管理论还是监管经济理论都是从一种静态的角度来看待金融监管, 却忽略了金融监管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这种静态地看待问题有很大的局限性, 使得金融监管显得过于机械性, 无法灵活地应对未来出现的金融状况。而通过动态地看待金融监管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可以使得兼容监管具有灵活性和现实适应性, 既能够对现实的金融监管问题做出合理准确的解释, 又能够准确地预测金融监管在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 以便有效地采取相关应对措施。Kane认识到过去金融监管理论存在的这一问题, 开始尝试着结合黑格尔的辨证法, 把金融监管理论和辩证法结合起来监理的监管辨证论这一新的金融监管理论。该理论用动态的眼光看待金融监管, 能够对金融监管过程中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的相互作用关系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监管辨证论认为之所以要进行金融监管首先是利益集团有这一方面的需求, 在这一需求之下促使政府金融监管部门进行相应的金融监管。在金融监管实施过程中, 可能会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 例如环境的变化、目标的冲突等原因都会使得金融监管的具体措施偏离了当初的目的, 这些都是金融监管决定之初需要考虑到的。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 会受到技术、市场以及监管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这些因素的变化将会迫使金融机构能够根据变化对发展战略、发展路径等方面适时地做出调整。与此同时, 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也会根据金融机构行为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 金融机构和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始终处于一个博弈的状态之中, 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过程则会呈现出辩证性:金融监管部门监管——金融机构逃避监管——金融监管部门进行监管改革——金融机构对改革后的金融监管再次逃避。如此反复循环的过程被Kane称为“再监管过程”。这种过程体现了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具有滞后性, 这种滞后性表明监管是缺乏效率的, 监管的实效也会打折扣。为了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 Kane后来又提出了监管者竞争理论, 该理论指的是通过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竞争来解决监管供给不足、实效较差、效益低下等问题。

虽然监管辩证理论这一金融监管理论解决了之前两种理论存在的共同问题, 动态地阐释了金融监管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反映了金融机构和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之间博弈的过程, 但在一些方面还是存在不足。监管辩证理论认为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是为了满足被监管者需求产生的, 这种监管被动性的假设是否成立还有待考证。除此之外, 监管辩证理论对于金融监管没有给出一个全面完整的解释。

三、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展望

第一, 金融监管理论将把更多的关注力放在金融体系本身。要想做好金融监管, 真正发挥金融监管的实际作用, 需要金融监管理论的研究能够着眼于金融的特点以及金融体系的运行规律, 在注重借助于外部的力量来实现金融的有效监管的同时, 更要注重从内部着手, 使得金融机构之间能够良性竞争、互相发展, 促进金融体系的合理运转。

第二, 金融监管理论研究要从单一性向全面性转变, 由“金融危机预防”转变为“金融安全维护”。金融监管理论最初的产生是为了通过采取一些措施保障金融体系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 以实现金融危机的预防。这种单一的目的指向性使得金融监管过于机械性, 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金融监管理论难以对金融监管实践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进而导致金融监管尚未真正发挥其效益。现今, 我们已经进入了金融发展的新时期, 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推进。与此同时, 也使得金融风险的类型增加、发生的可能性增大、危害性变强, 加上金融市场风云变幻, 过去机械的金融危机预防难以适应维护金融秩序的现实需要。因此, 我们要实现“金融危机预防”向“金融安全维护”转变, 以动制静, 由过去单纯的预防转为对现状安全的维护, 以适应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 更好地保障金融市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

第三, 拓宽金融监管理论的研究领域。现今学术界尝试着拓宽金融监管理论的研究领域, 以便更好地适应金融市场实际、指导金融监管工作。例如, 将金融监管理论研究扩展到如何在世界范围内实现金融监管的联合与协调的问题研究上, 符合现今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特点。金融全球化使得资本的跨国流动更加频繁, 这给各国的金融监管带来困难, “各自为政”已经难以适应现实, 通过金融监管在世界范围内的联合和协调, 使得各国的国际金融监管能够实现国际协作, 在做好国内金融监管的同时实现世界金融市场稳定性。

结语

众所周知, 理论指导实践, 而实践反过来又可以促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金融监管理论对金融监管活动发挥着指导作用, 使得金融监管活动在维护金融市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金融监管实践不断发展的同时, 实践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反过来又需要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监管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现如今, 金融市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仍旧不完善, 需要政府进行相应的金融监管, 解决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而要想做好金融监管工作, 离不开金融监管理论的支持。只有立足于传统金融监管理论, 发现其不足和优势, 再结合金融实际对金融监管理论进行调整和丰富, 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实现金融监管的实效, 维护金融市场运行的平稳性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1]詹姆斯·R·巴茨, 杰瑞德·卡普里奥, 罗斯·莱文.反思银行监管[M].黄毅, 张晓朴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8.

[2]王保谦,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监管理论研究思考[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0 (12)

[3]张洁.金融监管的理论综述[J].时代金融, 2011 (3)

[4]张铮.金融监管理论浅析[J].时代金融, 2011 (12)

完善金融监管 维护金融稳定 篇5

从行政性监管向依法监管的转变

我国的金融监管起步于金融行政管理。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恢复和建立了各种金融机构。随着经济货币化加快,为融资渠道的多样化提供了经济基础,融资渠道多样化和金融工具多样化应运而生,金融市场十分活跃。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之后,开始关注处于改革发展中的金融市场和金融秩序的变化。在人民银行内部设立“金融管理司”,承担金融监管职责。金融监管的初期,主要是用行政手段进行监管,实际上属于金融行政管理。但随着在市场的发展,这种方式逐渐体现出其弊端:监管不规范,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监管行为缺少独立性,监管者往往带有主观性、非公平性等缺陷,造成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效果不强。这种行政性监管理念,严重扼制了金融业的创新和发展,直接影响了金融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与一般行政性监管存在的问题相比,运用法制手段依法监管则具有规范性、强制性、稳定性、可预见性等优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金融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针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客观要求,中央银行从健全监管法律体系入手,实现从一般行政性监管向依法监管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金融立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相继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担保法》、《证券法》、《贷款通则》等金融业基本法律,这些法律作为金融监管的法律基础,完善了我国金融监管的法制体系,成为加强金融监管的前提和保障。1995年以来,在金融基本法律的基础上,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法规、条例和制度,基本形成了金融法律体系框架,金融监管基本达到了有法可依。实现了从行政性监管向依法监管的转变,使金融监管更具有强制性、规范化,有利于促进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有效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从统一监管向分业监管的转变

实行什么样的金融监管体制,是由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对金融业的监管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要求所决定的。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加强金融监管的重要性,逐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在金融市场发展初期,由中央银行统一管理金融市场。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为适应对金融市场监管的要求,金融监管体制开始从统一监管向分业监管转变,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证、保”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体系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从1997年提出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后,到2003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最终确立了中国金融业由银行、证券、保险和央行组成的金融监管体系。

银行监管体制的建立和完善。2003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颁布和中国银监会的成立,是我国银行业监管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标志着银行业监管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银监会行使原来由中国人民银行行使的金融监督管理的职权,包括对银行、金融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银监会根据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结合我国实际并总结以往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确立了四条监管理念、四个监管目标和六条良好监管标准。通过加强银行监管的基础工作,进行持续有效的监管评估,加大监管力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中国特色的银行业监管框架,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明显增强。

证券监管体制的逐步完善。1992年10月国务院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系。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期货监管体制也在逐步的发展完善。一是逐步完善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根据证券市场的发展,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出台了《证券公司分类监管制度》、《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逐步完善了证券期货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逐步完善证券期货监管体制。如实行按行政区域设立监管局,并初步建立了与地方政府协作的综合监管体系。建立“查审分离”制度,形成调查与处罚权利的相互制约,以提高执法的效率和公正性。三是加强监管和防范市场风险,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法律和监管体系。

建立和完善保险业监管体制。1998年11月中国保监会成立以后,开始整顿和规范保险市场秩序,建立保险业风险监管体系。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保监会在深化体制改革、探索保险业股份制改革和保险业内分业经营,推动政策保险和商业保险分离,提高保险监管透明度,引领行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代保险监管体系初步建立起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加强保险业监管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不断健全保险业监管和保险经营的制度体系,全面推行依法监管和依法经营。

金融监管体系转变的影响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1997年亚洲金融风波对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产生了较大冲击,金融秩序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加大了金融风险。主要表现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不断上升,银行收益风险加大,经营面临严重困难。相当多的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不抵债,濒临破产。股票期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严重,许多证券机构弄虚作假,挪用客户保证金。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安全。金融监管部门转变监管理念和方式,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1997年3月,为了保护投资者合利益,中国证监会加强对证券市场的集中统一管理,清理整顿证券经营机构和市场外的非法交易,促进建立良好市场竞争环境的规范市场秩序。2000年剥离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努力减亏增盈,提高经营效益。2001年2月15日开始施行《金融机构撤销条例》,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了增资扩股、债转股、托管、收购兼并、合并、关闭、破产等多种方法,及时、坚决、稳妥地化解了一些金融机构风险。例如,关闭海南发展银行、撤并1700多家城市信用社、撤销100多家高风险信托机构等,这些有力的措施,消除了当时的金融风险隐患,维护了我国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

nlc202309040715

金融监管法规体系逐步健全。在金融监管从行政性监管向依法监管转变的过程中,适合我国金融业实际情况的各项监管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健全,使监管有法可依。如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下达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考核暂行办法》,第一次监督各类银行不良贷款的总量和比例,并提出把不良贷款比例从当时的20%左右下降到17%;1995年7月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对商业银行提出了审慎经营的要求;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商业银行考核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包括资产质量、盈利能力、资本比率等四类十三项指标,涵盖了对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主要方面;2001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在各类商业银行全面实施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贷款管理水平和贷款质量。

实行分业监管制度以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针对三个行业改革发展的情况,健全和完善了相关的监管法律法规。如银监会为了推进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2008年、2009年中国银监会先后发布了三批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监管指引,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1.5%和10.5%;2011年4月,银监会印发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管理办法》,确立了我国银行业杠杆率和贷款损失准备金监管的总体框架;证监会为了适应证券市场监管的需要,先后出台了《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促进了证券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保监会在加强对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的监管过程中,先后颁布实施了《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保险公司中介业务非法行为处罚办法》、《人身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实施指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保险业监管的法规体系,全面推行依法监管依法经营。

在未来的改革中,金融监管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完善。一是不断更新监管理念。面对世界金融不断向全球化、集团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金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出现了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金融监管机构要适应金融业市场经营的转变趋势,及时更新监管理念。二是进一步转变监管方式。从注重静态监管向动态监管转变,从注重事后监管向事前监管转变,使金融监管能起到防患于未然、随时化解金融风险的作用。运用市场原则进行监管,加强金融信息披露,使金融监管做到公开、公正、有效。三是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为适应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在继续加强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各自业务领域独立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重视发挥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对金融监管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共同探讨,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

基于金融危机的监管理论梳理研究 篇6

20世纪90年代以后, 以资本市场自由化、金融创新加速化和金融机构集聚化为序曲的金融全球化乐章快速奏响。这一时期的理论则更加注重金融监管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金融监管理论研究中, 事后研究在其中占主导地位。然而,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金融监管理论更侧重于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金融体系的未来安全保障问题, 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和超越。此外, 相比以前的理论, 这个阶段通过强调“政府”与“市场”各自的优点, 进而寻求政府与市场的优势互补, 完善金融体系监管, 这是在传统理论基础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二、公共利益理论

1. 负外部性规制理论

负外部性规制理论源于金融监管的负外部效应而形成的。其核心内容是:当金融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时, 依赖自律管理的金融机构在自由竞争环境下存在负外部效应, 因此, 政府采取措施, 克服外部效应相对应的监管和税收制度等是必不可少的。换句话说, 导致金融市场失灵, 主要是由于金融体系的负外部性,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实施恰当金融监管控制负外部效应。拉尔夫·乔治·霍特里, 引起经济波动的其他原因是次要的, 可以利用货币手段控制其波动。中央银行应使用信贷管理, 控制信贷动荡促进经济稳定, 并提出了一些补救手段, 如央行的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手段。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认为资本的边际效率循环变化导致是导致经济周期的主要原因。一个典型危机, 加息可能只是诱因, 而资本的边际效率的突然下降才是主因。危机不仅仅是过度投资以及投资环境不稳定的问题, 因此, 对于市场失灵, 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其失灵带来的不足, 这种政府干预在金融领域表现为对金融活动的规制。同时, 加尔布雷思进一步指出, 自由放任的政策是不合时宜的, 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是调节和规制。

2. 公共产品规制理论

公共产品拥有的两大特征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而金融体系提供的稳定、公平和有效的金融产品, 在一定意义上, 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搭便车”是公共产品面对的主要问题。个体理性和集体的非理性会导致“挤提”的传染性, 金融机构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违背审慎经营原则, 会导致金融系统蕴藏过高风险。金融体系的这种独特性质, 需要一个拥有超然利益、独立和权威的宏观管理者对各个金融机构及其关联系统实行规制, 保持稳定的金融产品供应。公共产品规制理论强调, 对市场约束条件下金融系统, 政府应对金融机构的个体风险, 运用各种规制手段进行约束, 规避金融系统的集体非理性, 以确保相关金融产品的稳健, 从而维护消费者权益以及确保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 通过金融规制实现金融产品良性供给和金融系统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三、金融脆弱性理论

1. 金融不稳定假说

该假说认为, 由于信用创造机构和借款人本身特征, 导致金融体系产生了天然的内在不稳定性, 这种不稳定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特征。Minskey认为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金融自身内在特征与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密切相关, 从而金融自身的内在不稳定性成为导致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Minskey承认银行危机和经济运行周期变化的内生性, 并且该周期变化受到市场自我调节的约束, 政府干预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银行的脆弱性和危机发生。

2. 银行挤提理论

挤提也被称为银行挤兑, 储户集中大量提取存款, 并随之产生一种突然、集中和灾难性的危机。消费者对银行的支付能力失去信心, 大量从银行提取现金, 往往以银行不能取款等谣言为诱因, 使银行储户产生恐慌, 并恐慌性取款蔓延成“银行挤提”。银行是经营信用的, 不会保持所有的现金在手, 只保留一定比例现金, 所以出现银行挤提, 银行会有相继倒闭的危险。同时, 金融系统本身和挤提具有高度传染性, 一旦发生“银行挤提”, 如果不采取及时措施, 往往会导致更大的挤提, 甚至可能导致金融风暴。戴蒙德等在分析了商业存在的内在不稳定后, 提出了银行的D-D模型, 用以研究金融市场有可能存在的多重均衡。D-D模型得出了信息不对称是银行遭遇挤提的主要原因这一结论, 并进而认为商业银行遭遇挤提会对实体经济带来严重影响。他们据此认为, 对脆弱的金融体系进行监管非常主要。而监管的重点则是加强对信息的管理, 即增加信息的透明度与对称性, 以使全社会对经济和金融体系更具信心。

四、金融监管失灵理论

1. 管制供求理论

管制供求理论是施蒂格勒提出的, 他继承了集团利益理论的核心内容, 他赞同政府金融监管以自己以及利益集团利益为重心而不是公共利益的观点, 然后利用供求关系理论来研究了金融监管效率的问题, 从而形成了管制供求理论。他认为, 政府可以通过其拥有的各种监管资源调整各方利益从而可以实现对一个行业调控, 主要监管手段包括:新竞争者进入的控制、配套产品生产干预 (比如替代品和补充品) 、价格管制与货币补贴等。对于金融行业来说, 这些因素主要是市场对于业务活动的限制、利率的上限规定以及市场准入管制等因素。首先, 供给方面, 由于利益集团的存在, 因此, 政府部门在进行监管时通常不是首先考虑社会利益, 而是使利益集团以及自身利益最大化。这种情况下, 政府部门在执行工作时就会为了自身利益选择产品供给, 因此, 就会使得金融监管效率低下。另外, 波斯纳曾指出, 在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行业监管时, 他们是建立在被监管集团的利益基础之上的, 这样必然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也就是公共利益会遭受损害。但是,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监管不仅可以为被监管者带来利益, 还需要消耗一定的监管成本。随着理论的发展, 由于缺少明确的监管方式界定以及评判标准, 管制供求理论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2. 管制寻租理论

管制寻租理论是对金融监管范围内寻租行为的一种解释。寻租理论是由克鲁格提出来的, 他认为政府部门通过利用政治工具, 利用政治特权, 获得了资源的拥有权, 在损害了他人利益的前提下, 使自己的收益大于租金。寻租行为对于社会是一种有害行为, 其不仅不能增加社会财富, 而且还会使社会资源减少, 进而造成整个社会福利降低。不论在其他行业还是金融监管行业, 政府部门的寻租行为都是存在的, 因此, 政府寻租行为也必然会影响金融监管的效率。管制寻租理论认为, 政府部门对于金融监管的管制, 不但没能更好的对金融行业进行监管, 反而创造了更多的寻租机会, 因此, 市场的竞争机制更加不完全, 有失公正。所以, 在寻租行为盛行的环境下, 企图利用政府来对金融行业进行监管是不现实的, 反而会使得金融行业市场秩序混乱, 导致更多的不公正现象发生。因此, 在该理论框架下, 政府部门应该对金融行业放松监管, 从而避免大量的寻租现象。

以上理论说明监管存在与市场调节同样的失灵性, 所以不能有效地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并且与公众利益的维护相比, 金融监管更在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3. 功能监管理论

功能监管理论认为应当根据金融体系的功能来设计不同金融监管体制, 它要求对从事同种金融活动的中介使用同种法规。莫顿 (Merton) 、鲍迪 (Bodie) 等指出, 相对于金融机构组织结构, 金融功能更稳定。金融机构组织形式与功能变化相适应, 金融机构之间的创新和竞争将最终会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和功能。基于对金融中介功能概念的深入理解, 他们认为基于功能监管的金融体系要比基于机构监管的金融体系更有利于政府监管。功能监管强调以功能来架设组织结构, 功能的稳定性和相似性, 特别是金融体系在本质上其基本功能具备同一性, 从而政府在应对机构变化设计政策和监管制度时, 更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可以更好应对国内与国际金融变化。相对于金融服务可随竞争形式而发生相应变化, 金融功能的变化却是相对稳定的。因此, 根据功能而制定和实施的监管法规更稳定与高效, 并且可以降低机构“监管套利”的可能性。

五、总结

金融监管的效用存在阶段性特征, 对应着特定时期的金融发展需求。金融监管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根据不同时期的金融发展, 要适时调整金融监管力度。比如, 在经济过热时, 强化型监管比较有效;在经济低迷时, 效用较低, 甚至是负效用。行为金融学、信息经济学和复杂学科的金融监管理论都是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这些理论突破了传统经济学中关于信息充分和理性经济人等假设前提, 从而更加符合当前实际运行中的宏观经济, 同时通过制度设计和流程再造来解决金融监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信息不对称问题, 更加符合金融监管改革发展的方向。

摘要:本文通过当前金融监管理论发展脉络, 表明了“市场调节”、“市场失灵”以及“监管失灵”的思想逻辑。从不同角度和主体的行为进行分析的金融监管理论研究, 并获得了一些富有针对性的金融监管方法和思路。金融监管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 是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条件下的金融监管理论适应性调整, 这种调整首先凸显了不同历史时期各经济学派所处的地位。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监管,金融脆弱

参考文献

[1]朱元倩.顺周期性下的银行风险管理与监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论文, 2010.

[2]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支持科技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

从行为金融理论看我国证券市场监管 篇7

证券市场是一国经济基础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完善和发达程度代表是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 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是促进国家经济高速发展, 拓宽人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途径。从A股市场建立到推出创业板, 以及最近推出的新三板市场和将要推出的国际板, 我国证券市场飞速发展,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 出现了许多问题, 各种违规事件屡禁不止, 监管层对此出了许多对策, 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 违规事情时有发生, 监管无效、监管不力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 资本市场监管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尽管这些问题有各种纷繁的解释, 但是就其根源而论是各类市场主体采取相应行为的动机及其成因, 基于此, 本文试图,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 深入分析监管机构、投资者的行为逻辑, 然后提出证券市场的监管建议, 提高其的效率。

行为金融学兴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 是将一门跨学科交叉领域的新学问, 它包含了经济金融学, 心理学, 行为学等众多学科, 是经济学家们对理性人不断深入思考的结果, 一个完美无缺的理性人在这里显现出了他不完美的一面, 换句话说, 他是有限理性的, 他在一系列的决策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无法避免的因素的影响, 比如投资者的认知模式, 投资者的情绪, 投资者的意志等心理因素, 因此在现实的市场中投资者并非总能做出符合他最大利益的决策, 也不能保证每一次决策是正确的, 正是这种有限的理性导致了认知陷阱, 从而出现了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的行为偏差现象。

行为金融研究使金融理论研究由抽象到具体, 真正地走向实证, 以揭示复杂的人类行为导致的金融市场价格的变化。在行为金融理论指导下建立适合我国市场实际的分析框架, 可更好地为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指导。

二、中国监管机构的行为偏差及行为金融的解释

自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 中国证券市场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与此同时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成长发展起来, 应该承认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 中国已经建立相对完善的监管机构, 初步实现了中央——地方———基层三位一体的集中统一的监管组织系统。然而尽管如此, 中国的监管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 中国股市依然波动性大, 依然投机性严重, 庄家炒作操纵市场依然严重。基于此我们必然要问:在相关制度似乎越来越完善, 然而问题并没有像想像的一样消失了, 这究竟为什么呢?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表明,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行为主体存在诸多基于“有限理性”而导致的行为偏差, 监管者也不例外。并且, 因为监管者没有竞争对手, 偏差的影响可能更大。

(一) 监管当局的过度自信行为

过度自信是人类的普遍行为, 即使那些经验老到的监管者们也难以避免, 事实上一旦这种行为占上风, 后果是很严重的。一方面, 高高在上的监管层, 与其他政府部门一样, 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政策的适当性进行怀疑的, 即使后来证明错了, 他们也不会承认的。这种过度自信会使他们的自信自我膨胀, 并且不断自我强化, 使得真正的需求被忽视, 真正的原因并掩盖, 政策的偏差得不到及时的纠正, 产生了不良的后果往往又归因于外界不可控因素。中国市场的大起大落, 上蹿下跳不能说与当局者监管当局这种过度自信行为没有关系, 比如在金融期货市场不成熟时, 管理当局仍然推出国债期货, 最终以上海国债市场发生“327风波”结束。

(二) 监管者的有限调查行为

有限调查指的是由于各种偏差因素的影响, 行为主体往往倾向于已经存在或者容易获得的“事实”, 以至于对事件本身的调查不够详尽、准确。由定义我们便知道, 监管者们在制度制定时常常是管中取豹, 觉得自己对情况已经充分的了解了, 或者干脆墨守成规不能根据新的情况制度新的制度。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固执己见, 当他们发现一些问题时, 不能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 而是放任他们为所欲为, 导致市场的风险不断的累积, 信用风险链条不到的扩大, 成了市场风险的放大器。监管机构通常并不会主动进行监管创新, 即使市场条件发生了变化, 他们也试图用一成不变的解决方案和措施来处理监管中的所有问题, 表现出“惰性”———“有限调查”行为。

(三) 监管者的证实偏差行为

证实偏差亦称确认性偏差, 是指人们一旦建立了一个信念就会以一种偏见的态度看待随后的证据, 以尽可能证明已形成的信念是正确的, 人们存在一种寻找支持自己某个信念的证据的倾向, 这种证实而不是证伪的倾向叫做认知证实偏差。和大多数人会一会尽力为自己的行为找个合理的借口一样, 监管者们也不例外, 他们通常会找证据去证明制度的正确性和维护现有制度的存在, 而不是严格地评价这些制度纠正如何, 那些不能证明这些制度是有效的事实和证据很可能被监管者有意无意的忽视了, 并且如果这样的证据非常复杂或者有相互冲突的后果时, 这种证实偏差就会更加突出。中国股市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让那些品质优良发展前景良好的公司上市获得更多资源以便创造更高的效率。而且中国股市一直是偏向融资而轻投资的, 结果20年过去了, 监管机构并没有把这个根本性的改变, 这潜在监管者心底那些信念不无关系。

三、从行为金融学看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

如同上文所说的, 监管层会受到过度自信、有限调查、证实偏差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的会使监管层对是证券市场的监督出现偏差, 不能使这个市场往最有利的方向发展, 由于人是有限理性, 因此我们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些偏差, 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相关措施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偏差的影响。

(一) 监管机构内部组织的调整

通过监管机构内部组织体系的调整可以减少行为偏差的影响。首先是外部专家的介入, 会使监管机构内部专家能够在专注自己本领域的同时关注其他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从而减少他们的认知偏差;其次, 要进行分权设置, 使监管层内能够自我形成平衡与制约的作用, 使得这些部门既有分工又有交叉, 这样能够减小由过度自信所带来的偏差, 否则若某个监管部门的权力过大, 就会使这中由于过度自信所带来的行为偏差扩大, 从而对市场造成更大的不利影响, 并且这种影响会随着权力的集中程度增加而放大。

(二) 系统外评价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 在监管机构体系之外对监管的效果进行评价有助于减少监管机构行为偏差的影响。过度自信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往往是因为监管者缺少对自己行为的反思, 若能够迫使监管者进行相关的反省就能减少监管者由于过度自信和过分乐观所产生的行为偏差。通过引进系统的外部专家评价, 特别是能够影响监管者机构权威的评价, 就会使监管机构者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变得更加谨慎, 考虑问题也会更加全面, 从而有助于减少由于过度自信所带来的行为偏差的影响程度。

(三) 减少政策风险对投资者非理性冲动的影响

投资者行为理论研究表明, 当市场参与者对市场前景具有同质性预期时, 投资者的行为会趋于稳定和均衡。政策风险对投资者的冲击主要是因为投资者对相关政策的理解和认同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甚至有时候会出现与原本政策出发点相反的结果, 一项有利于证券市场长期发展的政策, 有时候会被解读为利空消息。产生这些原因, 投资者自身固然有原因, 监管者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 监管部门政策法规的出台应该具有稳定性、延续性, 避免朝令夕改, 让市场参与者对金融市场的前景具有一定的预见性, 从而减少投资决策的非理性冲动。

参考文献

[1]潘方德, 刘玲.证券投资者行为的行为金融学研究述评[J], 现代商贸工业.2008.08.

[2]曹磊.论我国资本市场监管有效性——基于中小投资者行为的研究[学位论文].

[3]韩泽县, 任有泉.试论行为金融理论对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启示[J], 华北金融.2004.04.

金融监管理论 篇8

一、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现状

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 使得各个国家意识到全球金融监管在协调合作及风险防范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并且这些问题对经济的稳健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与威胁, 因此,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势不可挡。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 使得各个国家纷纷对金融监管改革提起高度的重视与关注, 其中, 美国与英国率先实施了金融监管的一系列改革, 并引领了全球国际金融监管发展的新理念与新趋势。经过国际金融化一定时期的发展, 国际金融监管方向将是国际协调与合作, 并不断向集中统一、全面灵活、公开透明、务实高效的方向发展。然而, 金融危机的产生并非“一日之寒”, 因此其应对措施的实施需要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同时, 各个国家在金融监管改革措施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 均面临着一系列的现实困境与束缚, 制约了金融监管改革的步伐与收效, 因此, 只有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予以改进与优化, 才能确保金融监管改革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进而实现经济的平稳、可持续发展。

二、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

首先, 金融危机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危害性等, 并且这些特性在不断演化与增加, 同时金融危机波及的范围日益增大, 现阶段已经蔓延至全球范围, 这对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及金融、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的运营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与损失, 甚至导致一些金融机构破产, 进而对国家的社会经济造成沉重的打击, 其危害性与破坏性可见一斑。复杂性是金融危机的固有属性, 这就需要丰富的国际金融监管方式与之相适应, 从而才能使金融监管的灵活性与效率大大提高, 基于此, 金融监管的改革势在必行, 并需要提高其监管方式的多样性。其次, 现阶段国际大型复杂银行合并的情况逐渐增多, 并且跨行业业务的发展受到了业内外高度的关注, 同时国际金融市场复杂业务的开展频率逐渐提高, 就目前看来, 这些金融活动已成为国际经济的大趋势, 在将来还会得到长时间的持续发展。基于此, 国际金融市场中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的操作性与技术难度逐渐提高, 而金融监管具有较强的安全性、针对性、适用性、高效性等优势, 为了提高国际金融市场混业经营的安全性与效率, 国际金融体制的组织结构体系需要向部分混业监管或者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发展。除此之外, 金融国际化的发展不断深化, 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沟通交流逐渐密切, 并相互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依赖性, 这就使得金融机构及其金融业务活动已经打破了国界的限制与束缚。然而, 各国的金融监管政策与制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从而为一些逃避监督与非法经营的经济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 与此同时, 金融风险还会在不同国家之间形成相互转移、蔓延的情况, 这就需要具备一个统一的国际框架, 通过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来抵制国际金融犯罪的行为, 这就要求金融监管法制逐渐向国际化进行转变。

三、中国金融监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现阶段, 遭受过金融危机后的国际金融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并给中国的金融监管改革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要想实现国内金融业的稳健发展, 就需要及时抓住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并积极做好应对措施克服种种困难与挑战, 对自身金融监管的改革进行不断的改进与优化。

(一)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1. 为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变革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国际金融危机为中国金融监管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使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在变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参考并借鉴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经验以及教训, 从而避免走弯路, 提高了金融监管改革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业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 然而这并不能阻止中国从国际金融危机中总结经验教训, 中国从各国及国际组织关于金融监管改革的讨论中获取了一些有用的建议, 并将其用于自身金融监管改革的措施制定与实施中, 同时合理地利用国际金融治理环境, 在满足自身经济金融发展需求的前提下, 积极开展并推进中国金融监管的改革, 进而提高了金融资源配制及金融机构运营的效率, 对中国经济的高效发展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2. 督促中国完善其金融监管制度。

当前, 为了迎接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 并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的力度与效率, 国际新金融监管标准不断被颁布出来, 这些新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势必会对中国的金融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 比如其中的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就针对中国银行业的可持续能力做出了更高的要求, 诸如此类, 不胜枚举。而中国在新金融监管标准的要求下, 必然会做出相应的措施以符合新标准的颁布与要求。因此, 中国对金融机构的内部约束制度进行了相应的完善, 并且建立健全了相关的风险预警机制与危机处理机制, 如此便为中国银行业完善公司治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与实现经营转型提供了契机, 进而使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获得了相应的提升。

3. 促进了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与综合化经营。

现如今, 全球金融危机及国际金融监管改革使得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大型银行在地域网络布局及业务范围方面逐渐进入战略收缩阶段, 这就为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与综合化经营提供了前所未有好时机。就目前看来,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已经逐渐步入国际化, 然而在国家化与综合化提高的过程中, 其经营与准入方面依然面临着监管标准多元化的现实困境, 而随着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不断深入, 各国的积极参与使得全球金融监管原则逐渐统一, 这就为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监管环境, 加速了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步伐。

(二)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给中国带来的挑战

1. 中国的金融监管模式依然不能适应全球混业经营的发展需求。

中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模式属于分业监管, 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比较陈旧、落后, 因此会滞后于国际金融创新发展与实践的需要, 而目前国际金融市场逐渐向混业经营转变, 这就导致中国不能及时地适应全球混业经营的发展。如今, 金融创新的活跃性逐渐提高, 逐渐淡化了传统的金融资市场之间的界限, 并造就了一大批跨市场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形式, 因此便提高了跨部门监管合作、将机构性监管向功能性监管转变、扩大金融监管覆盖面、合规性监管等措施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 而在这些方面, 中国的金融监管模式依然存在较大的弊端。

2. 增加了中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目前, 中国金融市场依然处于金融抑制状态。所谓金融抑制, 就是行政当局通过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 利用扭曲利率、汇率等金融资产的价格, 加之一些有效的监管手段对金融市场的运行进行人为的干预。这种政策的本质是使金融市场机制被金融管制所代替, 如此一来就会导致金融体系整体功能产生滞后甚至完全丧失的严重问题。然而, 如果中国放松或者取消其利率及汇率的管制, 国际游资就可能利用金融产品的价格波动乘虚而入, 通过套利和套汇行为对中国国内的金融市场造成扰乱, 并且国际游资的逃逸依然会给中国的金融市场造成巨大的打击与损失, 进而大大提高了中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3. 中国金融创新机制薄弱。

对于金融发展来说, 只有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 才能提高金融体系的运营效率与动力, 并且金融创新也是金融监管体制所鼓励的行为。然而, 对于中国的金融发展现状而言, 中国在金融创新方面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 然而因金融创新机制薄弱、创新动能不足等历史遗留性问题的根深蒂固, 导致其金融创新的脚步极其缓慢, 并且长期的“稳定优先”监管理念, 也使得中国在金融创新方面极其小心谨慎, 如此便导致中国的金融创新处于缓慢甚至停滞状态。这就使得中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难以获得实质性的提升。

四、中国金融监管优化的有效措施

(一) 改革金融监管框架

现阶段, 经济全球化的步伐逐渐加快, 中国要想使国内经济获得稳健、可持续的发展, 就必须使自身的金融业严格遵守国际金融监管的基本规则, 同时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也必须实施跨越式的改革, 并使其金融监管紧跟国际金融业的发展与监管的最新趋势。基于此, 中国需要成立金融监管委员会, 并在保留现有三大监管体系的基础之上, 逐渐与混业经营的模式相适应, 同时需要将其监管工作的重心置于管理、协调三大监管体制上。金融行政监管委员会的监理需要遵循分和自如、目标一致的基本原则, 并需要对从事混业经营的内外金融机构实行联合监管。如此, 不仅可以满足实行混业经营后金融业对监管体制的要求, 同时还可以与阶段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提出的新要求相适应。

(二) 使合规性监管与风险性监管合二为一

中国需要促进合规性监管与风险性监管的结合, 并使合规性监管作为主导前提, 将风险性监管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达到二者并重的模式。因此, 中国需要建立健全银行信用评级制度, 从而进行合规性以及风险性评级, 进而可以将银行对其经营与风险程度的识别与管理进行强化, 并使其自我约束力得到提升, 这就为中央银行对其具体经营状况的了解与掌握提供了便利条件。然而, 合规性监管与风险性监管的结合势必会强化金融监管的力度, 这就要求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不可以对金融创新造成限制与束缚。除此之外, 金融监管还需要对现代科技进行充分的运用, 以对金融运行实施动态、实时、准确风险监管, 进而提高监管效率。

(三) 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中国在改进与优化其金融监管的同时, 需要以法律法规为基本依据, 提高依法监管的严格性。因此需要对各项与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整理与完善, 并将分业经营的限制进行取消, 允许各金融机构将其业务范围进行扩大, 同时建立起统一的会计规则与会计科目, 并完善报表格式, 使其与中国的金融发展形势相适应。除此之外, 中国还需要对国外的监督规则进行充分的借鉴与参考, 针对金融信息化与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制定金融法律法规, 并对其进行事先的规范性监管程序设计, 以规避金融信息化与网络化造成的金融风险。

(四) 提高金融监管的工作效率

中国要想提高金融监管的工作效率, 首先, 需要完善银行机构的内控制度, 以加强监管部门工作的规范性与合理性, 为金融监管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其次, 需要提高金融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因此需要增加金融监管人员参加实际训练与培训的机会, 使其在实际培训中提高其思想水平与业务管理能力, 并落实工作绩效制度, 根据监管人员的工作成果对其进行一定的奖励或者惩罚, 可以提高其工作能动性与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 为了应对当前金融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金融监管部门需要加快监管信息化的建设步伐, 完善其监管硬件设施, 并加强监管方法的转变速度, 使中国金融监管措施尽快适应当前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

五、小结

金融监管理论 篇9

随着经济的一体化和金融的全球化, 全球各国经济的贸易往来以及金融业务的联系日益密切, 国际金融环境也变得日益复杂, 金融业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 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在当今的经济金融背景下, 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就变得尤为重要。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使得各国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创, 金融危机的发生也使得各国更加注重金融监管。而我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所受的影响较小, 这主要由于我国的经济开放化程度不高, 无形中的城墙对我国的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是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亚投行的建立以及近来人民币可能加入SDR, 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开放化程度加深, 经济的一体化将促进金融的全球化, 传统的金融监管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如今的监管要求, 进行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势在必行。

二、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1998 年以前由中国人民银行实行统一监管, 二是从1998 年到2003 年逐步建立的分业经营, 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模式, 形成了如今的“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体系, 即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各司其职, 分业监管。现阶段, 我国实行的分业监管的监管模式专业化优势比较突出, 便于分散风险, 但从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来看, 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

(一) 金融创新出现监管的真空区域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传统金融机构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 银行的网上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大规模的创新使得金融体系得到了改革、调整, 适应了当今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经济主体的多样化服务需要, 同时也出现了金融监管的真空区域, 使得传统的金融监管存在不足, 同时随着经济主体需求的多样化以及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 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地进行业务创新应对经营困境, 导致金融产品以及表外业务的增加, 也使得当今金融监管中的不足逐步的暴露出来。

(二) 金融全球化对金融监管提出挑战

在当今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全球的经济联系更加的紧密, 金融业务的交叉也日益密切, 为了顺应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 对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也提出了挑战, 一方面是因为金融监管的专业人才缺乏, 另一方面是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国际化提出挑战。

(三) 分业监管模式与当今的混合经营模式不匹配

目前我国实行“一行三会”分业经营, 分业监管的经营模式, 这与我国初露端倪的混业经营模式不匹配, 也使得当今金融监管模式的不适宜性暴露出来, 对金融监管部门协调性提出挑战。

(四) 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意味着银行可以破产, 这无疑是为中小银行的竞争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势必也会加剧银行业的竞争, 由此会引发各种风险, 诸如道德风险、恶性竞争而违反金融监管制度等。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对金融监管制度的要求更是上了一个台阶。

(五) 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外资银行在我国也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 但是由于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 以及外资银行母行所在国多采取混业监管我国采取分业监管, 这就使得外资银行的金融监管中存在监管任务的协调等问题, 当发生监管的争议时而无法解决, 从而不利于金融监管的稳定。

三、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创新的建议

(一) 完善金融法律法规监管

目前, 我国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主要有《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只给出了金融监管的基本框架, 具体的实施细则还不完善。另外监管的法律法规应该根据目前金融业务发展的方向进行及时调整、修改及补充, 树立金融监管的权威, 做到监管的有法可依。

(二) 自律监管、外部监管以及市场监管相结合

金融机构不能只是一味的依靠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管, 而且应该充分调动自律监管的积极性, 由于金融机构对声誉风险的重视, 避免发生挤兑风险, 金融机构可通过确立各个部门的内部监管目标, 进行内部风险控制。同时应该充分信息披露, 运用市场监管以及外部评级机构进行金融监管。金融机构可通过内部监管、外部监管、市场约束等共同作用来防范金融风险, 提高监管的效率。

(三) 使用现代化的金融监管手段, 降低监管成本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大范围普及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出现, 传统的现场监管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 运用电子化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依靠大数据以及不同机构网上监管数据的共享可以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 降低金融监管的成本。

(四) 金融创新推动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以及监管范围的扩大

金融体系的创新是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的前提, 金融监管体制需要对金融创新做出及时的反应、调整。金融制度的创新也是与金融体系创新不断博弈的过程。随着金融产品、以及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 金融监管制度应该及时的进行创新、扩大监管范围来确保金融的稳定, 防范金融风险。

(五) 金融监管的国际化

在经济一体化以及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 金融监管的国际化也是必然趋势。近年来,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 对金融监管提出了国际化的要求。在此过程中我国一方面应加大对金融监管人力资源培养的投入, 有针对性、目标性的对监管的人才进行专业化的培养。另一方面应本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加强和各贸易国家的交流, 不断地学习国外先进的监管理念, 但由于各国的国情、经济状况不同, 适合他国的未必适合我们国家, 因此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 不能简单地复制其他国家的监管方法, 应结合我国国情, 摸索出适合我国的监管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妍.金融监管制度、金融机构行为与金融稳定[J].金融研究.2010.

金融监管理论 篇10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引起了世界各国对金融监管现状和问题的高度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这场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然后介绍了危机后各国的改革对策,最后根据我国目前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希望能为我国今后金融业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监管;改革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必然要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再一次证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实施以风险为本的审慎有效地监管是维护金融稳定与促进金融创新共同发展的必要保障。所以我国必须抓紧完善金融制度建设,构造适合于现代市场经济的金融体系。

一、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次贷危机使美国金融监管方面的缺陷浮出水面,不仅在金融衍生品监管中有很大的缺点,而且对有关金融机构的监管也存有欠缺。

第一,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太过疏忽。其高估了市场的自动调节能力,认为交易双方可以自控风险,因而对金融衍生产品很少干预。由于监管放松,贷款人将还款保障依赖于房屋价格持续上涨的基础上,又随着衍生产品设计的复杂性越来越高,使市场参与者无法明确的估测出其中的风险,导致风险太过扩大,超出了其可接受的限度。

第二,金融监管部门对房贷机构的监管存在缺位。当时次级贷款市场持续高胀发展,房贷机构都减小了贷款资格审核的力度,很多收入不稳定的人都可以贷款购房。这些行为超出了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界限,而监管当局也没有及时进行引导和管理为这次危机埋下了隐患。

第三,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不够透明。信用评级方法是否科学合理美国的金融监管部门都没有权利对其进行本质上的审查,市场参与者也就更不可能明确知道评级是否真实。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信用评级没有实质性外界监管其评级的可靠性没有保障,这使得评级的不透明也成为了危机爆发的推动力。

二、危机后各典型国家金融监管的改革

(一)美国金融监管机制改革

第一,增加了美联储的监管权。今后美联储监管的金融机构不仅包含商业银行,还有投资银行和其它有可能带来金融风险的商业机构。

第二,建立新的消费者保护机制。在美联储内组建新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对金融机构、贷款企业等进行实时监管。同时“商业行为监管局”也要确保各金融机构对规章制度的实施程度,确保消费者权益不受侵犯。

第三,新建联邦委员会“抵押贷款创设委员会”,给抵押贷款经纪人制定统一的执照颁发标准,使他们都包含在监管范围内,并使其行为规范化。

危机前美国实行的是少干预政策,主要依靠市场的调节,此次危机后美国开始对金融机构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尤其是设立专门的机构防范系统性风险。改革的主线是增强保护消费者权益,扩大监管部门的范围及权力,修补金融机制漏洞促使市场稳定有序运行,以免美国重蹈次贷危机覆辙。

(二)英国金融监管机制改革

第一,明确英格兰银行的核心地位,保护和增强英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第二,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金融市场的投资机构必须明确公布与产品有关的信息,使消费者在可有效估测投资风险大小的情况下,进行投资消费。另外,当有金融机构亏损严重面临破产时,监管部门要努力做到使消费者损失最小化。

第三,企业需建立自有的风险监管机制。金融企业必须制定内部管理和防御风险的机制,各企业需明确其本身模式的实施原理,以便有效地控制金融风险。

英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监管体制,仍然采用统一监管模式,但对原有的体系进行了补充。通过奖励的形式,鼓励企业研究开发自有的管理运营风险机制,使企业规范海内外投资,这有助于发展并改善投资标准提高投资机构运作的透明度,且有利于降低市场参与者的投资风险保持金融市场稳定。

(三)欧盟国家的金融监管机制改革

第一,欧盟成立了欧盟系统风险委员会,其职责是管理全部在其范围内的金融体系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金融风险,提高金融系统宏观监管的有效性。

第二,欧盟监管当局改为由原金融业的监管委员会组成,主要负责调解各成员国产生的分歧,提高各国之间的有效沟通,促进其监管的同一性,加强微观金融监管。

第三,为了使金融监管有序进行,欧盟专门成立了指导委员会,促进三大监管机构与各成员国监管机构之间的相互合作,加强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紧密配合。

欧盟在金融监管方面的改革做到了宏微观齐头并进,既要对整个金融体系进行一体化监管,又要促进各成员国的共同一致监管。欧盟系统风险委员会的设立,不仅能够使各机构的职能更加明从而提高监管效率,而且可以有效地防范系统性风险促使整个金融系统稳健运行。

三、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三方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目前我国实行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模式,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主体,共享监管信息维护金融稳定。银监会负责监督管理银行行业,证监会主要监管证券和期货行业,保监会主要管理全国的保险行业。随着金融业不断向客户多层次、产品多样化及服务全面化的方向发展,而监管三方又缺乏相互的协调机制,从而出现了金融业务监管空白和重复监管的现象,使金融监管的力度和有效性都受到影响。

(二)监管手段单一。目前我国金融行业主要实行行政金融监管措施,通过实施强制性的命令和指示来监管金融市场,其调节能力较弱而且随意性较大。各监管部门极大的缺乏事前监管,再加上仅仅靠行政监管这个单一的监管手段,使得整个金融业的金融风险上升。

(三)金融创新监管不足。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金融创新产品的需求也不断上升,但由于创新业务越来越复杂,大部分消费者都不具备足够的金融知识,因而对新产品的认识也不够成熟,导致消费者利益在金融创新中很容易受损。而现阶段我国仍然对传统金融业务的监管比较重视,对金融创新还缺乏有效监管。

四、我国金融监管改革建议

(一)分业监管和统一监管有效结合。我们可以借鉴其它国家金融监管的改革经验,在已有机制上逐步建立一个统一监管和分级负责的金融监管体系,将分业监管和统一监管相结合。比如,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对银行、证券、保险业务进行全面监管,同时明确划分各监管机构的权责范围,使利益冲突最小化。

(二)创新金融监管手段加强监管力度。处于当今的信息化时代我们应在金融行业发挥计算机的巨大优势。金融监管部门可以建立计算机信息监管系统,对各金融机构的数据进行非现场监管,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监管人员的效率,也能大大减少现场监管的误差,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信息,做出更为准确的风险预防决策。

(三)推动金融创新强化金融创新监管。次贷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就是对金融产品的监管不严密任由其发展,危机后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中都提高了金融产品创新监管的力度。然而在我国金融衍生产品较缺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市场需求,严重影响了金融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结合本国国情,根据消费者的需要,发挥金融机构的市场主体性和创造性,既要拓宽业务领域推动金融创新深化发展,同时又要使金融创新控制在一定的监管范围内。

(四)确立维权机制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维护金融消费者利益在世界各国的金融行业政策中占的比例日益增大,在欧美等国家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中都强调了维护顾客利益的重要性。我国应确立明确的金融消费者维权机制,明确交易规则,增强金融产品的透明度,加大金融专业知识的宣传力度,引导客户理性消费,使消费者权益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曹春.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浅思[J].中国证券期货,2013年01期

上一篇: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下一篇:电子证据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