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要有方

2024-08-08

鼓励要有方(精选四篇)

鼓励要有方 篇1

大禹为了治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 留下了千古美名;雍正皇帝十几年如一日, 每天批奏折到深夜, 造就了大唐伟业;南唐后主李煜沉湎词学, 不治国事, 留下了“问君能有几多愁, 却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叹;宋徽宗赵佶醉心书画, 对国事漠不关心, 步李煜后尘, 丧身丧国。由于忙的形式内容不同, 其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治国如此, 管理企业同样如此。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 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 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 怎样才能忙而不乱、忙到点子上、忙出效果来, 此间大有学问。

一要忙而有据

美国经理人文摘指出:经理人应当迈向自己的工作目标, 除了思考、计划、辅导员工、分配任务、签署文件以外, 什么都不做。

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说, 自己就干三件事:看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算别人算不清的帐, 管别人不管的事。看似高深, 细细琢磨, 其实很朴实, 但这种朴实是“绚烂之至”以后的平淡, 是复杂化以后的简单, 是一种境界, 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我认为, 领导主要做三件事:

一是定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就是方向、目标、战略。失之毫厘, 谬之千里, 方向错了, 累死也是白搭。领导责任重大, 必须化大力气谋划、研究。陈云讲过一句话:用90%的时间搞研究, 用10%的时间作决策。道理就在于此。

二是作决策。

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认为:管理就是一系列的决策活动。决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用干部。伟人毛泽东早就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 主要的就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企业领导同样如此, 要善于用人, 找到实现决策目标的最合适人选, 放心、放手、放权, 信任他们、帮助他们、鼓励他们, 充分发挥部下的作用和潜力。罗斯福总统有句话:“最棒的主管会招募最优秀的人才, 把自己想达成的目标交给下属, 然后退到一旁, 让属下自己办事”。作为领导, 该出手时要出手, 该放手时要放手, 越俎代庖, 事必躬亲是领导的大忌。

三是抓落实。

领导的思路再科学, 决策再英明, 但落实不到位, 等于瞎忙乎。列宁曾经说过:“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领导者是企业管理行为的楷模, 是队伍行进的导向, 必须履行自己抓落实的岗位职责, 身先士卒, 以身作则, 带领广大员工把思路变成现实, 否则就是纸上谈兵。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对国家如此, 对企业同样如此。

二要忙而有序

领导工作忙的原因是复杂的, 一方面是任务重、工作多, 是真忙;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瞎忙, 目标不明、计划不周、职责不清, 大事小事, 事必躬亲等。不少领导成了“大办事员”、“会议专业户”, 甚至成了“消防队长”, 哪里有事, 哪里的事情紧急, 就往那里冲、就往哪里去。不少领导在现实工作中失去了“自我”, “两眼一睁, 忙到熄灯”, “日记有余, 岁记不足”, 从早忙到晚, 从年初忙到年终, 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

韩非子讲过一个故事:一次韩昭侯酒醉而假寐。管理冠冕的人担心昭侯受凉, 便给他盖上一件上衣。不久, 昭侯醒过来, 很高兴部下有这份爱心, 询问左右:

“甚么人为我盖了衣服?”

“是管理冠冕的人。”

想不到昭侯竟将管理冠冕和管理衣服的人通通加以处罚。

昭侯处理了管理衣服的人, 因为他没有尽到自身的责任。至于处理冠冕的人, 是因为他逾越了自己的职责范围。

管理冠冕的人与管理衣服的人互相越权, 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关系, 在有些地方、有些时候, 甚至被人作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而加以赞赏。但如果将其业务换成财务部经理、生产部经理、销售部经理, 问题就来了, 很容易造成职责不清、管理混乱、效率低下。

在组织中, 上至总经理, 下至普通的员工, 每一个人都必须清晰组织的目标、方向, 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 知道自己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老总干老总的活, 部门经理干部门经理的活, 普通员工干普通员工的活, 不能越位, 不能错位, 不能不到位, 才能有条不紊。要通过科学的分工和授权、合理的计划和安排, 把企业的千斤重担层层分解下去, 使企业人人肩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压力, 做到各司其职, 各尽其能。

三要忙而有度

民间有句俗语:“婆婆勤快媳妇懒”。家中就那么一点事, 婆婆全干了, 媳妇就乐得舒服清闲。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 在同一个管理点上, 你在忙, 别人就可能闲着。领导忙死, 部下闲死。有不少领导, 该干的事情没有干好, 不该干的事情干了不少。干好了, 是正常的、应该的, 干不好, 反倒给人看笑话, 到最后, 自己有意见, 部下也有意见。

指挥员就是指挥员, 告诉士兵打谁、怎么打就行了, 自己冲锋陷阵, 要士兵干什么。领导智商再高, 能力再强, 身体再棒, 一个人浑身是铁, 又能打多少颗钉。领导也是凡人, 精力也是有限的, 自己不放权、不授权, 对部下不放心, 什么事都自己干, 一方面是自己顶着石臼做戏, 吃力不讨好, 另一方面挤占了部下的做事空间, 部下就会感到无所事事、无所适从, 不利于企业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增强, 也挫伤了部下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工作一定要有方法 篇2

申大双

工作方法是决定工作效率高低和工作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钥匙。工作方法得当,就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工作方法失当,就可能最终影响工作效果和质量。没有好的工作方法,工作就不可能做好、做到位。无论干什么工作,工作方法至关重要。

客观地讲,由于机遇不同、阅历不同、习惯不同、环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形成要求上的差异性、认识上的差异性、工作上的差异性,也决定了工作方法上的不同和差异性。这种不同和差异性,直接或间接地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工作。什么是最优化的工作方法、最简单的工作方法、最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最合理的工作方法,如何寻找最优化的工作方法、最简便的工作方法、最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最合理的工作方法,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现实中只注重工作、不注重工作方法的现象还是较为普遍的。办事程序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繁琐,美其名曰越来越规范,而恰恰是这种看似规范的方法,束缚了人的手脚,削弱了人的创造力,这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的工作方法,和科学的、唯物的、辩证的工作方法是格格不入的,这种规范玷污和曲解了规范二字的内涵。

真正的唯物主义者历来不回避自己的观点,特别是不回避自己的缺点、错误和问题,而是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错

误和问题。而一些人不甘心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宁愿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在简单问题复杂化的过程中显示自己的业绩,显示自己的重要,显示自己的才能,从来不考虑给别人带来的不便、设置的障碍、制造的麻烦。

工作效率的高低和工作方法有直接的联系,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人,必定工作效率低下,而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人,注定工作效率要高。如何避免人为地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就是在检查考核中既重视结果,也重视过程,重要的是重视过程中运用的方法。而在一些人的眼中,只提要求、只看结果,不管过程、不重视方法的运用。

工作方法失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认识不到位、视野不开阔、作风不深入、主观不努力、设计不周密、运作不得当、考核不公允、把关不严格、能力不符合。

改进工作方法,重要的是在学习中寻求方法,在工作中探索方法,在交流中借鉴方法,在总结中提炼方法,在实践中积累方法,在运用中把握方法。

主动是对态度的要求,能动是对能力的要求。如果仅仅局限于主动上,却不愿或不肯放弃固有的、原始的、落后的、守旧的方法,就会离实现目标愈来愈远;反之,如果仅仅局限于能动上,而没有工作的热情、激情,再有多大的能量,对实现目标也无任何作用。必须学会主动地、能动地工作,善于在工作中学习工作,在工作中总结工作,在工作中提升工作。

要搞好工作,必须抛弃守旧的方法,放弃把简单问题复

杂化的做法,摒弃原始的落后的想法,多动动脑子,努力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有些人总害怕别人找问题,甚至连建议都不能提。老是认为提建议就是挑刺、就是让领导过不去、就是变相地提意见,就说明本单位、本部门存在问题多、管理不到位,这是一种病态心理。大家提建议体现的是主人翁价值,追求的是管理无止境,现实的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提的建议多,体现的是存在问题多还是管理无止境,值得深思,值得探讨。方法上的简单、粗暴是很容易识别的,而一旦把方法以规范的幌子搞得复杂且繁琐,给人以认真的样子,那就很难识别了。真正意义上的规范,是建立在快捷、高效、及时、准确、周到基础上的规范,是方便工作、方便大众的规范,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实在是对规范的误读与误解。

工作方法从哪里来?可以肯定地讲,从实践中来。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其余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寻,没有省事的东西可图。

工作中不乏设计者,缺少的是实践者和建设者,特别是缺少有心的建设者和实践者。现实中往往遇到问题就把棍子打在实践者和建设者身上,不是实践者没有实践好,就是建设者没有建设好,好像和设计者毫不相干,忽略掉了设计者的作用,忽略掉了设计者没有设计好这一环节。

要将设计者、实践者、监督者置于一体,既要当好设计者,又要当好实践者,还要当好监督者,避免外行领导内行,外行又不愿意将自己变成内行,出现乱点鸳鸯谱的闹剧,避免内行领导外行,内行又不下功夫指导外行,产生拳头打棉花、有力无处使的状况。

工作方法上的失当或失误,一般不会出现像设计错误那样具有颠覆性,但也同样不可小视。同样会给工作带来不便、陷入被动,甚至使工作走许多弯路,造成失误。

生活中假如要求以最快的速度从上海到达北京,谁都很清楚,无非需要作出路径和交通工具两种选择,在路径上是选择直行、绕行、还是背道而行,如果选择绕道而行,势必影响到达的速度,若背道而行,就永远不能到达终点;在工具上是选择飞机、火车、还是汽车,如果选择火车,明显要比飞机慢,而选择汽车会更慢,这种选择就是在选择方法,不言而喻,唯有乘飞机直行才是理想的选择,这是没有争议的。

批评有道,鼓励有方 篇3

每个孩子,有不同的情况,性格、脾气、爱好、生活习惯不尽相同,为此,批评孩子不能照搬照抄,方法不可简单粗暴,也就是说批评得讲究方法,恰当的批评方式会起到想不到的效果。美国诗人拉·洛詹尔说:“巧妙地置疑是一个优秀批评家的重要特征。”“巧妙地质疑”其实就是一种批评方式。

教育家陶行之先生在教育孩子方面,最讲究方法,他不赞成那种粗暴简单教育孩子的方式。有这么件事,陶行之朋友的儿子特别调皮,把新买的贵重的金手表给拆了,朋友夫人便狠狠地揍了儿子一顿,陶行之知道后说:“可惜呀,中国的爱迪生让你给枪毙了。”夫人不解地说:“我做得不对吗?”陶行之摇摇头,拿起拆散的零件带着孩子到了钟表修理店,让孩子仔细看师傅修理,不久,那块金表又响起了“嘀嗒”的声音,最后,陶行之用一块钱买了块旧表,让孩子拆修,孩子万分高兴。陶行之说:“你不是问我对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吗?我的办法说是,把孩子和表一起送到钟表铺,请钟表师傅修理。这样修表铺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成了速成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你的孩子好奇心就可得到满足,或者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咧。”这故事告诉我们批评孩子,一定要寻求正确的方法呀!

不仅如此,鼓励学生或奖励学生也要寻求方法。

作家陈忠实有篇短文《晶莹的泪珠》,文章写作者因家境贫寒而休学的故事,当“我“去教务处打休学证明书时,女老师不断地鼓励“我”,先是婉惜“白白地耽误一年多可惜”,后是说认识我,然后反复叮嘱,最后送我出校门,拍着我的肩膀浓情地说“记住,明年的今天来报到复学”,作家陈忠实被女老师的鼓励感化了,这件事让他一辈子也难于忘怀。荀子说过:“君子赠人与言。”我想女老师的话,方法得当,给了陈忠实莫大的鼓励。试想,如果,她不是这样鼓励他,而是埋怨或批评他,甚至羞辱他,也许会给陈忠实造成莫大的伤害。所以说,鼓励孩子不得不谨慎呀!

批评与鼓励,是教育孩子的方式,只有方法得当,教育有方,每位受教育的孩子才能在蔚蓝的天空下茁壮成长。

[点评]本文在素材运用上很有特色,选材典型,一正一反,以一当十。1.一正一反,对比鲜明。文章在论述“教育孩子,批评要讲究方法”时。选取了陶行之教育孩子一例,这一事例,先用朋友夫人揍骂孩子的方式来比对陶行之的教育方式,如此一正一反,给人印象特深;

2.选材典型,以一当十。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分的内容主要从“批评”与“鼓励”两个层次来论述,每个层次各举了一个相当典型的事例来论证分论点,如此事例论证显得十分有力,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主体”要到位,“主导”须有方 篇4

生1:大禹没有回去,你看他连经过家门都不进去,肯定非常忙,没有时间回家。

生2:不对,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那时他在工作不能离开,等他休息的时候就可以回家了。

生3:我也觉得他回去过,我爸爸出差一个星期都说想死我了。要是13年不回家,大禹肯定要想儿子想疯了,怎么还有力气带领大家治理洪水呢?

生4:大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认识自己的爸爸,说明大禹肯定没有回去过。

生5:当时老百姓都无家可归,大禹后来说不定都不知道自己的家在什么地方。所以,他当然没有回过家。

生6:对,大禹不能回家,他一回家儿子会哭着不让他再走的,那样就会耽误治理洪水了。

孩子们的争论是热烈的,以至于让教师有些不知所措,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收场”,只是任由孩子们七嘴八舌,直至下课。难道这就是新课改所倡导的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难道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的理想境界?难道强调教师引导,就意味着教师可以撒手不管,任其自由放牧?我想,学生“主体”要到位,还有赖于教师“主导”有方!

反思一:以学生的主动“学”为中心。强化教材的教法加工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况下,备教材必须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一句话,必须强化对教材的“创新化”建构。具体讲,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第一,从“教”的层面对教材进行理性加工,突出教学内容的“新”与教学手段的“活”。第二,从“学”的层面对教材实现互动生成,即充分考虑学生的“学路”。在上述教例中,如果教师备教材时能设想到学生的疑问和观点,并设计好应对方法,那么在课上就能从容地因势利导,不至于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对“大禹真的13年都没有回过家吗”这一问题还是迷迷糊糊,一头雾水。

反思二:给学生创设民主的学习氛围,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开辟道路

民主的学习氛围,其显性标志是学生的“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其隐性的标志是平等宽松,和谐生动,乐学乐教。创造这种氛围,关键还在于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必须融入到学生之中,了解他们,欣赏他们,鼓励他们,成为深刻理解学生观点、想法和情感特征的知音。教师必须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走向平等中的共同参与者,和学生一同去探索真理的奥秘。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是杏参与其中是分不开的。在上述课堂中,当学生展开争辩时,如果教师能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适时发表自己的观点,从学生提到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儿子十几岁还不认识父亲”等论据人手,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大禹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相信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和深远,渴望认知点也绝不会仅仅停留在“大禹是否13年从未回过家”上了。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而应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蹲”下身子,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著名特级教师李烈曾经说过,要想真正站到学生中间来,要走好三步。第一步是课上一定要尊重学生,建立一种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第二步是在课下要忘掉自己是老师,多与孩子交流。第三步是教师要真正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评说自己,从而经常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适应孩子。走好了这三步,教师就会经常用一颗“童心”去平视学生,就会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

反思三:“因学施导”,关注课堂上学生的现实生成,及时调控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备课时理想的假构与课堂中现实的反馈并不一致。那么我们的教学该如何做出反应与调整?是按照预设的教学流程推进,还是适应学生的现有现实生成,对教材内容作出重新调整?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在《大禹治水》的教学中,教师遇到了两个“意外”。面对学生突然提出的疑问,教师选择了放开。学生各抒己见,打破了以往语文课堂教学中只允许有一种声音,只能有一个答案的局面,使课堂充满生机。遗憾的是,当学生争论不休时,教师没能及时收拢。新型的课堂,要求教师必须有“放得开,收得拢”的课堂调控能力。放得开,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独立思考,自悟,自得;收得拢,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不必担心学生有不同的意见,而应放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重点、难点,学生的疑点加以点拨、引导,使学生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由不会学到会学。在上述案例中,教师若是在学生充分讨论“大禹真的13年都没有回过家吗”这一问题之后加以点拨,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去课外寻找有关这一研究问题的各类信息资料,对于有条件的学生,还应鼓励他们到网上去查找相关信息,如此一来,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了。作为执教者,不应忽视运用“点拨”这一输出信息的重要作,用。因为,在学生探究中教师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师并不显眼的一点一拨之间,往往有驱动全局的功能。“点”者,使之进而有方向也;“拨”者,使之正而有方法也。当学生研究、争论的思维指向偏移目标,发生歪斜时,教师就要拨一拨,使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自学之道重上正轨。

上一篇:体育器材与装备的利用下一篇:立磨磨辊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