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镜像

2024-08-16

中国镜像(精选十篇)

中国镜像 篇1

2009年6月27日, 中国市长团结束了在德国“现代城市建设与管理专题研究班”的学习。稍早前的6月24日, 此次赴德国市长团团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德 (国) —中 (国) 市长峰会”上作了主题演讲。

面向中德两国重要城市的30多位市长, 仇保兴高度评价了中国和德国城市之间业已开展的多领域的良好合作, 并对可持续发展以及共同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等合作前景寄予殷切希望。

再稍早前的6月20日, “德中同行—走进辽宁·沈阳”活动刚刚落下帷幕。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为主题的“德中同行”活动于2007年8月启动, 在3年时间里陆续走进南京、重庆、广州、沈阳、武汉、上海等6座城市, 将于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期间落幕。由德中双方共同发起的此项活动, 目的是增进两国的友好合作与信任、开拓中德合作新领域, 深化德国在中国富于创新的、面向未来的伙伴形象。

铁西华丽转身师法鲁尔产业转型

“德中同行—走进辽宁·沈阳”以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文化设施等为议题, 开展了近百个活动。

源自经历, 为“德中同行—走进辽宁·沈阳”揭幕的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博士对沈阳有一种亲切感。生于德国鲁尔地区多特蒙德市的施明贤对小时候有着深刻的记忆:天空灰蒙蒙的, 田野黑乎乎的。“在德国工业化进程中, 老工业区鲁尔牺牲了自己的环境, 成了德国污染的代名词。”

但今天, 鲁尔地区是全世界产业转型的典范, 是国际知名的工业旅游度假胜地, “这个地方已是山清水秀, 整个工业区像一个大公园, ”施明贤早已了解到“东方鲁尔”——沈阳市铁西工业区——也经历了像“鲁尔一样的变化, 从一个污染工业区变成了一个现代都市”。

是的, 铁西再不是以灰色为基调、工厂烟囱林立的老工业区了。借鉴德国鲁尔工业区企业整体搬迁的成功经验, 沈阳市铁西区早已华丽转身, 2008年12月7日, 铁西区荣获联合国全球宜居城区示范奖。

师法鲁尔, 铁西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绿色工业方面的新典范。《辽宁日报》曾报道过这样一个案例:“2008年10月21日, 一家生产新能源设备的德国企业经过多次考察, 决定在铁西区投资2500万美元, 建设一个产值超3亿元的企业。提到落户铁西区的原因, 该企业负责人说:“是绿色的生态环境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现在, 不同于鲁尔的去工业化, 铁西将生态工业园区作为发展“绿色工业”的坚实平台, 对环保通不过的项目, 一律不许进入工业园区。铁西区这种秉持“绿色工业”的再工业化思路也吸引了德国大企业的入驻, 像德国蒂森克虏伯就为将进驻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的电梯项目投资2亿欧元。而在2007年时, 铁西区仅用46天就建成了德国“宝马”新厂的钢结构标准厂房, 此前, 铁西区也仅仅用100天时间为另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德国底盘零部件第一大供应商采埃孚集团量身打造出了一座标准的现代化厂房。

安亭新镇“来自”德国的“包豪斯”

不仅借助于文化交流、商业互动等方式提升中国人对德国的认知, 德国还把城市也“搬到”了上海嘉定——由希特勒军备部长的孙子、德国城市规划大师阿尔伯特·施拜尔教授领衔整体规划的安亭新镇充满了德国风情。

就像在德国, 安亭新镇的设计中没有遵守中国传统建筑的正南正北朝向, 而是各种朝向的住宅都有, 甚至德国那种弯曲的街道以及外墙有木头作为装饰的建筑风格也被引进来了。

“我想通过对经济、生态以及生活质量的重组, 把 (安亭) 新镇建成现代社会最流行和时尚的城镇!”施拜尔教授解释, 安亭新镇是一个有德国味道、同时适合上海人需要的城镇, “在设计上突出居住功能的完备和住宅建筑的个性化是第一位的。”施拜尔教授对上海很熟悉, 他说, 上海城市中流行板式高层建筑, 住房起居室十分考究等等。

2005年8月, 身为城市规划和建筑专家的德国魏玛市市长福尔克哈特·查尔摩博士赴上海参加新镇封顶仪式时介绍说, 70多年前, 德国著名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在小城魏玛建立了一所“公立包豪斯学校”。而就是这个成为建筑史上“为美而设计”、“简约、恒久”代名词的“包豪斯”, 从“科学进步”与“民众要求”出发, 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迅速重建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四分之三被毁于战火的德国城镇。

福尔克哈特·查尔摩认为, 在全球合作成为一种发展潮流的今天, 魏玛和上海合作打造安亭新镇可以解决许多难题, 包括上海城镇开发中碰到的新问题。

参与设计的德国专家愿意强调, 2002年12月26日开工、2006年一期建设完成的安亭新镇, 是把当前德国最先进的城镇开发理念、模式和体系引入中国, 重新打造一个“德国式”的新型城镇, 以取代大型城市和超大型城市的郊区无序蔓延模式。

因此, 安亭新镇的规划设计遵循五个原则:第一、全面照顾新镇建筑的居住功能, 包括满足居住者的各种需求;第二、注重建筑外表形式的多样和美观, 但要服从内在结构的需要, 特别是适合当地的地理现状和居住者文化特点;第三、建筑结构运用现代化工业化最新技术;第四、注意建筑物的个性化和特色;第五、考虑经济原则, 尽量降低成本。

作为上海“一城九镇”规划建设的第一镇, 摇曳着德国风情的安亭新镇绿化占地1392亩, 绿化覆盖率达60%以上, 30%的房屋依水而建。而且, 安亭新镇采用了与德国同步的国际一流的工艺技术和建筑材料, 做到了环保、节能。

中德双边合作前景广阔

中国和德国的双边合作之一体现在50多对省州市级友好合作关系上。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与中国辽宁省的友好关系已有20多年历史。现在每年, 来自巴符州经济界的代表都要与辽宁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举行会晤, 共同商讨经济与技术合作方面的任务和合作项目。不久前, 沈阳铁西区建成了一处巴符州大型机械制造商的工业园。

中国与德国的合作很广泛, 双方每年都共同主办一系列会议以交流推进合作。图为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与德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联合举办的第五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会场, 是次论坛上, 深化节能环保合作被列为中德合作的重点领域

德国汉学博士、德中建筑节能技术合作协会主席闻浩南

德国企业代表团常常由政治家率队来访, 这令德国企业获益匪浅:既可以通过巴符州与辽宁省组织的各种接洽及合作贸易会与中国企业直接建立联系, 早早获悉计划中的大型项目的相关信息, 如建筑计划和基建项目, 也可以通过中方伙伴更快地传递给德方企业, 使他们有可能参加项目招标。

自1986年上海与德国汉堡市结为友好城市以来, 双方在经济、城市建设、科技、环保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与交流。“汉堡已经成为上海66个友好城市中关系最密切的友城之一。”上海市市长韩正说, 德国汉堡在城市建设中的许多经验值得上海借鉴学习。

汉堡市将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活动, 也是惟一拥有自己建筑作品的德国参展城市。2009年3月31日, 生态建筑“汉堡之家”在上海世博园举行了奠基仪式, 这将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认证的“被动房”新建筑项目。

所谓“被动房”, 是指基本无需主动供应能量的生态建筑, 通过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使采暖消耗的一次能源不超过15千瓦/平米。如此低的能耗标准, 是通过高隔热隔音、密封性强的建筑外墙和可再生能源得以实现的。

“汉堡之家”每平米一年消耗相当于50度电的能量, 仅相当于普通办公楼的1/4。它在屋顶上安装的光能利用设备可以提供建筑所需电能的90%, 而地源热泵装置则为整个建筑的制冷和供暖供给能量。

据“德中同行——城市愿景”项目负责人闻浩南先生透露:“现在德国已经有4000-6000栋单元房为被动房。”德国汉学博士闻浩南是德中建筑节能技术合作协会的主席, 来中国推广建筑节能技术已有7年时间。

“‘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在中国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 因为中国现在面临着巨大的城市化压力。”闻浩南认为, 除了城市化中国别无选择, 中国必须增加城市人口的比例, “因此, 她也必须为此寻找到解决的办法。”闻浩南称, 德国在城市规划和地区发展领域十分强大,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许多先进的经验。

事实上, 在区域和城镇规划、建筑设计和工程地质勘察、旧城改造和古建筑保护、城镇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领域, 德国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创造了许多特色。像“规划先行”就是德国城镇建设的首要环节——德国城镇规划一旦通过论证并确定下来后, 就是一部人人必须遵守的法, 谁也不能更改。

“只要中德双方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开展平等互利的合作, 两国关系一定会有广阔的前景。”中国驻德国大使马灿荣接受媒体专访时曾如是高度概括。

德国企业在中国

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来自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08年中德贸易双边贸易总额已达934.74亿欧元;而中国的统计数据显示, 到2007年年底, 德国对华投资已达到150亿美元。

中国政府一直鼓励德国企业来华投资。16年来, “为安静、清新的环境所吸引”, 德国巴符州议员、斯坦姆博士已在江苏太仓市开办了富科—思邦太阳能技术 (太仓) 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今天, 有着“中国德企之乡”称号的江苏太仓市已成为中国德资企业最为密集的地区——拥有一百三十多家德资企业。

太仓也是中国第一个“中德企业合作基地”, 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称太仓是中德两国合作的杰出范例。太仓多年来致力于改善投资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 如今, 许多德国技术专家到太仓后都不愿意回德国总部工作了。

德国许多企业在中国有着不俗的商战成绩, 在绿色节能方面德国企业也为中国做出了表率。

6月18日, 沈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与德国巴斯夫公司签署了建筑节能战略合作备忘录, 巴斯夫承诺将根据沈阳的气候条件与建筑特点, 为其量身定制建筑节能解决方案, 推进节约型城市建设。

作为全球领先的化学建材供应商, 巴斯夫为建筑行业提供广泛的原材料、产品和解决方案, 如聚氨酯喷沫泡沫体和外墙外保温系列、以及其他保温材料、高效混凝土外加剂、高性能防水产品、环保内/外墙涂料等等。

巴斯夫亚太区总裁贺博科博士称:“建筑是巴斯夫最重要的目标行业之一, 巴斯夫是全球节能建筑理念的先驱, 在该领域拥有超过50年的全球经验, 且能够满足各种气候环境下的建筑设计要求, 帮助客户打造舒适、节能的建筑。利用巴斯夫在全球的研发优势, 并结合对本地市场的了解, 我们将致力于打造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以支持沈阳为推动建筑节能所作的努力, 助力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此前不久, 巴斯夫与重庆市建委也签署了建筑节能战略合作备忘录, 承诺为重庆打造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与巴斯夫同为“德中同行”官方合作伙伴之一的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全球总共拥有大约30000项环境和气候相关解决方案的专利, 并每年为相关研发活动投入20多亿欧元。

“作为‘绿色’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军企业, 西门子拥有独特的业务组合, 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充分满足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需求的跨国公司之一。”西门子东北亚区首席执行官、西门子 (中国) 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郝睿强博士表示, 辽宁省和鲁尔地区有很多相似之处, 西门子将充分运用从鲁尔地区升级改造中获得的丰富经验, 积极为中国东北地区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特别是辖有‘东方鲁尔’的辽宁省。

向德国学习什么

在二战废墟上再次成长、壮大起来的德国, 其经济实力位居欧洲首位, 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高度城市化的国家。调查显示, 现在已有多家20多家德国建筑设计事务进军中国市场。数字虽小, 但他们承接的规划、设计项目规模巨大, 从高楼大厦到博物馆, 甚至是整座城市。譬如, 包括上海安亭新镇在内, 来自德国的阿尔伯特·施佩尔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事务所在中国已经完成了60多项规划设计项目。

中国飞速的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社会问题首先就是能源问题。数据显示, 中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能耗的30%, 如果加上建材生产过程中的耗能, 与建筑相关的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46.7%。

中国内地建筑的平均单位能耗约为30升燃油, 相当于300千瓦时/平方米/年。对比德国, 经过节能改造的房屋单位能耗仅相当于3升燃油 (俗称3升房) , 新建住宅平均能耗可控制在1升燃油 (俗称1升房) 。据此推算, 如果中国建筑节能技术提升至德国的水平, 仅此一项就可节省30%的能源消耗。

在参加沈阳“德中同行”活动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韩爱兴表示, 德国的低能耗、太阳能建筑技术值得中国学习, 他说:“被动式的建筑技术和低能耗的建筑技术将是今后建筑节能的一个根本性的发展方向, 从建筑本身大幅度的降低建筑能耗的基准性来说, 我们将进一步努力学习和发展德国的低能耗建筑技术”。

2000年生效的《可再生能源法》是德国能源与气候政策的核心内容。该项法律鼓励公民、企业和乡镇用可再生能源自行发电, 并有偿输入电网, 这样, 生产者甚至可以从中获利。迄今为止, 全世界共有47个国家以德国为榜样, 从基本特征上采纳了这项可再生能源法。

统计显示, 在环保技术领域, 德国公司以大约19%的市场份额占据着世界市场的龙头地位。包括向中国出口, 这些公司每年出口价值高达350亿美元的产品。

或许因此, 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部长安妮特·沙范女士才说:“21世纪最重要的原料不再是埋在地下的石油或煤炭, 是我们头脑中的知识。”

有观察者指出, 在城市化过程中, 德国成功解决了几乎全球所有现代化国家都面临的城市化问题, 其中包括大都市的拥堵、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穿越历史镜像 篇2

穿越历史镜像

历史总是留下众说纷纭的不明与疑惑,而当历史从记载的史册中慢慢的解放或遗失,那种竹简般脆弱的文字不再被人熟识,谁还能相信历史就是曾经发生的事实呢!假如做一些对比和比喻。如果魏蜀吴的“三国”就像雕版印刷,无论经过多少岁月的复印,最后只是生了一股铜锈,洗刷打磨后,还能找到真相的文字。那么替天行道的“水浒”,好似活字印刷,那泥刻的文字,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是丢失了摹刻的模样,就是模糊了文字的形态。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我们只能从琐碎的记载里中找到一点只言片语的文字,对历史人物的记忆更是模糊不清。好在一部文学巨著,从客观与正义的角度,把历史从新还原成镜像。当我们把读时,就完成了一次穿越;当把镜像拍摄成影像时,更是身临其境,我们就像历史故事中的角色,沉沉浮浮,世事沧桑。

故事归于历史,我们要做的就是记忆与传承,或学习,或发扬;故事人物归于历史,就是一座丰碑,虽然只留下镌刻的名字,但那种精神始终不会被遗弃,经常出现在我们周围。往昔的历史事件如今只见一座空空的城墙,斑驳坍圮,物似人非,来往的都是慕名求胜的游客。八百里水泊依旧清澈透明;景阳冈还是幽深僻静;黄泥岗还能看到小憩的身影;罗贯中故里透着散人的意气。历史所有留下的不再只是实物或古人的道具——它们是历史的镜像。从这个镜像中,重新演义,这就是传奇。

重塑道义传奇

每个时代都有道义。《易·系辞上》上曾对道义做过高深的阐述:“成性存存,道义之门。”这里的道义涵括的所有的“道”与“义”。从古至今,道义一直是支撑社会信仰的支柱。如果丢失了道义,社会将会进入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人民游离的信仰寻求寄托,当寄托无处收留时,社会就会需要整合。

水浒英雄就是在这种道义缺失的情况下,树立了“替天行道”的大旗。佞臣当道,民声怨言无处可诉,积愤成怒,英雄聚义成就一段道义传奇。当我们从点滴搜寻英雄的足迹时,我们应该接过英雄遗留在历史中的大旗。“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的时代从来不缺山道义,但在这个以金钱为衡量的社会中,道义往往又会成为“巧取豪夺”的绊脚石。所以当我们从英雄身边走过时,应把英雄的道义发扬光大。李大钊曾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期专题,我们以此为镜,为水浒英雄的道义传奇著书立说。

结尾:

魂归故里,神归中华

中国镜像 篇3

人物 :韩家英、吕敬人、王璜生、陈幼坚、胡洪侠、张元等

三月底的一天,上海的天气潮湿阴冷。雨水打湿了地面,原本总能看到新人拍摄婚纱照景象的外滩源显得比平时冷清许多。然后转个弯,会发现中实大楼里别有一番热闹的气息:白天,许多工作人员进进出出忙着布展;夜晚,这里则觥筹交错,许多中国艺术设计界的大腕聚集于此,身着黑色西服的安保人员则一直守在落上大锁的正门前。

“镜像·韩家英设计展”在洛克·外滩源中实大楼开幕,这次展览是巡展的第三站:2012年12月首展在深圳华·美术馆举办,2013年4月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巡展第一站。据说,上海站之后,展览还将回到韩家英的故乡—西安。

作为国内首个专业平面设计师的个人作品展,“镜像”展的内容颇为丰富,展览分为 “设计隐藏的本质”、“身份的缘起”、“视觉的解构与重建”三个单元。比起之前的两站,这次在上海的展览多了一个序厅的内容— “作为图像的文字”。放置在一楼大厅的,是装置作品《字象乾坤》及《天涯万花筒》,均以投影的形式呈现韩家英近年来以汉字为主题的设计创作。

“设计隐藏的本质”主要是大型装置作品《5000×50×500》,透过韩家英个人视角收集、整理的数量众多、不同年代,不同样貌的证件、票据等日常物品组成。“身份的缘起”,是韩家英历年来设计作品的精选,包括万科年报、纯净水包装等商业设计,以及“人以食为天”,《天涯》杂志的海报设计等。“视觉的解构与重建”,韩家英以个人角度,解构与重建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字/书法。

与西方国家伴随着工业革命成长起来的设计历史不同,中国的现代设计始于20世纪80年代,亦是从平面设计起步。如今回头总结,中国的平面设计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来的探索,而韩家英在这行业里已经待了二十多年,一直持续活跃在中国当代设计界的第一线,在国际、国内重要的设计展览和比赛中获得众多奖项。他从中国设计师独特的文化归属、生活体验与审美品位出发,在平面作品的创新和试验上不断探索。

韩家英涉及的设计领域非常广:既为杂志设计封面,也设计海报,还涉及了产品包装等诸多领域。因此,这次设计圈子聚会的亮点,不仅在他的这个展览上,也在他个展前的开幕酒会上。

酒会上星光熠熠,既有来自设计界各个领域的大腕,亦有来自品牌和广告公司的人物,比如德国ORCA公司总裁Klaus Utermohle,以及奥美中国首席创意长Graham Fink。

请柬上写的开幕酒会时间是下午五点,四点多就陆陆续续有嘉宾鱼贯而入:作为三站的支持方,华·美术馆执行馆长王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外滩美术馆馆长Larys Frogier都出席了开幕。

韩家英很低调,有时甚至带着点西安人固有的质朴。就算是在成名已久的当下,他也显得毫不浮夸。在为媒体作导览时,韩家英就不时被迎面而过的各色人等叫住。每次,他都会停下脚步,礼貌地简单聊上两句。

平面设计界的前辈吕敬人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这次展览的开幕和第二天的论坛。同为设计师,他们早有交往,在艺术理念上也互相理解。吕敬人用“杂”、“精”、“繁”、“空”互有矛盾的两组四字来概括了他对“镜像”展的感觉:“杂”,指的是韩家英的设计跳出最初的平面,利用多种载体、利用立体空间,涉及多个艺术领域。韩家英不是单纯地制作,而是力图使自己的设计对象呈现出愉悦感,用韩家英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得体”。“精”,指韩家英以一种严谨的态度进行设计,使得作品耐看、耐琢磨。“繁”与“空”则指韩家英在生活中广泛汲取设计DNA,将其精密聚合,去粗取精。除了吕敬人,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也为这个展览而飞到上海。

在开幕酒会上,你会看到很多外国面孔,其中有波兰设计师Lech majewski和法国设计师 Thierry Sarfis,二人均是海报之父托马耶夫斯基的学生。Lech majewski同时也是华沙海报双年展评委会主席,他已经关注中国平面设计二十多年,韩家英就是他很欣赏的设计师之一。他们交流的话题除了展览本身,更涉及中国当代平面设计与商业的结合。

导演张元也在这场开幕酒会上露了个脸,他还是留着那把络腮胡子,眼神亮闪闪的。他与韩家英的缘分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一说穿便令人恍然大悟:韩家英是张元执导的电影《绿茶》的艺术指导。在这次上海的展览上电影《绿茶》也作为设计师的作品之一被陈列在二楼的展厅。

中国镜像 篇4

“不是并购, 而是合资合作。”施耐德电气中国公司总裁朱海, 总是在强调这个观点, 在他看来, 并购意味着一家独大和控制, 合作意味着优势互补和共赢, 这是两个不同层面问题。

自1980年代通过“合资合作”而非“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的这家法国公司, 似乎特别喜欢自己的“中国”标签, 热衷于讲述自己的中国故事。施耐德电气全球集团主席赵国华则说:“我们不是只有一个文化, 当我们到中国时, 施耐德电气的文化就是中国文化, 当我们到美国时, 施耐德电气的文化就是美国文化。”

这是一家1836年由一对兄弟在法国建立的, 拥有177年历史的跨国公司;是总部在法国, 大股东在美国, 市场主要分布在美、中、法、俄, 却在中国拥有最多员工的公司;也是自1987年进入中国, 参与并见证改革开放这一中国特殊的历史阶段, 在2011年中国加入WTO十周年纪念日, 代表在中国的成千上万外资企业发言的公司。

站在中国企业的角度, 我们该如何看待施耐德电气?竞争对手, 学习对象, 善意的“中国合伙人”, 还是“未来的自己”?

我们总是期望成为既大且强的“百年老店”, 但时间还没有给我们这个机会, 从这个角度看, 施耐德电气就像是一面镜子, 能让在野蛮环境中生长起来的、至今仍会时常被自己的幼稚和冲动“围困”的中国企业, 有机会审视一家成熟公司的思维、行为方式和应有的气质。

施耐德电气之于中国企业的最大意义, 正在于此。

因应大势不吝冒险

如果给施耐德电气的这次进化一个简单描述, 应该是:由“产品导向”向“行业, 最终用户和服务导向”的转型。这是施耐德电气历史上从没有发生过的事。这家企业几经生死却总是“满血复活”且更进一步, 背后的秘密倒也不复杂——因应大势、不吝冒险。

《中国合伙人》的末尾处, 有这样一个细节, “新梦想”校长成东青, 搬着梯子, 不厌其烦、不辞辛苦的, 把一座偌大办公楼里的灯泡, 一个个拧下来, 做的专注且投入。他的朋友兼合伙人王阳在旁白中说:“他关灯不是为了浪漫, 而是省钱。”

作为艺术作品里的人物, 成东青不等同于现实中的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 俞敏洪也当然没有为了省电拧掉办公楼的灯泡, 但他做了另一件事:在今年6月, 他随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在欧洲之行中访问过施耐德电气, 听了他们讲述自己关于“楼宇能效解决方案”的业务之后, 便萌发了请施耐德电气对自己的家和新东方总部大楼进行节能改造的念头。

近年来, 施耐德电气不仅将自己的Logo涂成了绿色, 而且加了一个说明:“全球能效管理专家”, 来标示自己的又一次转型和“进化”。这源于赵国华10年前的一次非洲旅行, 在这片以野生动物闻名于世的大陆上, 他看到的却是工业化带来的严重污染, 由此萌发了一个念头:能否在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方面做一些什么?

一家有高度国际化的世界五百强企业, 做一个方向性的战略转型当然没有那么轻易, 我们也无法在有限的篇幅中, 完全还原这一持续数年的讨论和胶着中所发生的精彩故事。如果作一个比喻, 它就像一台庞大的列车, 调头非常之难, 但一旦调整好方向, 却可以用不可遏制之势, 坚定地驶向远方。

中国距离非洲有万里之遥, 但对于环境污染却有相同的切肤之痛, 不用列举那些耳熟能详的冰冷数字, 只需呼吸一口北京的雾霾, 就可以深切地感觉到, 每一个人都在为粗放式的经济增长付出代价——这是一个全球背景下的中国现实。

在全球转型的战略大背景下, 施耐德电气从2008年起, 开始讲述自己转型的中国故事, 先来看两个案例:神华集团是中国一流的煤炭企业, 掌握着国内30%的煤炭资源。作为国家重点项目, 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是神华集团作为客户的需求。这从施耐德中国为生产线提供的解决方案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公司对于整条生产线能够持续运行做出了周密的考虑, 在低压控制系统内, 施耐德中国为生产线设计了抽屉式的控制方案——元件定制成组, 就像是一个个抽屉。一旦出现故障, 可以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快速更换, 在更换时, 整套系统是不会断电的。这就保证了生产线的不间断运行, 确保电气安全万无一失。施耐德中国在安家岭选煤厂节能改造项目上实施的解决方案, 则是在增效、节能这一客户需求上的成功的标准案例。

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的山西朔州安家岭洗煤厂, 其电费计量测功率因数只有0.75, 仅此一项, 每年就要被罚款230多万元。除此之外, 工厂每年都要增加煤炭的入洗能力, 这让工厂本已老旧的电力系统不堪重负, 输出的功率不仅无法满足生产需要, 还经常造成变压器发热, 甚至是线路损坏。

在了解了安家岭洗煤厂的能效状态后, 施耐德中国的项目团队实际上把解决方案分成了两层。一层在线路改造, 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利用原有设备, 把布线、节点、中控等各部分的分布加以调整, 更换可能造成隐患的部分。另一层则是效率优化, 即根据电能质量现状, 和客户一起探讨和制定优化方案, 找到那些可以降低能耗的点。很明显, 该项目的主要部分在后一层的优化方案上。它的核心, 是一套能效管理系统软件。

在增效、节能的标准下, 安家岭洗煤厂的功率因数成功地被提高到0.9以上, 不仅省去了必交的罚款, 每年还可以节约450万元的电费。重要的是, 经过改造、应用了能效管理方案的电路, 可以保证洗煤厂在每年增加产量的前提下, 平稳可靠地继续运行。节能增效服务业务部、项目执行及服务事业部总监刘笑天, 2007年进入施耐德电气中国。这位做了13年软件解决方案的专家, 见证了公司转型的过程。他有一个观点引人注意:“对于所有的知识, 我们知道的只占1%, 我们知道自己不知道的, 也占1%, 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 却有98%。施耐德电气能效解决方案, 就是在那98%里探索。”

他的工作环境也有重要的意义, 这个上百人组成的团队, 就像公司里的特种部队, 和所有的业务板块和部门密切合作。他们只做一件事:在电力能源、水处理、海事、石油天然气、冶金矿山、数据中心、医疗、酒店、办公楼、零售业、机场等大大小小领域里, 为企业定制各具特性的节能方案、管理和施工改造。随着“98%”的领域一点一滴地展现它的秘密, 这个名单也许还会加长。

如果给施耐德电气的这次进化一个简单描述, 应该是:由“产品导向”向“行业、最终用户和服务导向”的转型。这是施耐德电气历史上从没有发生过的事。

在177年的历史中, 施耐德电气经历过太多的波折, 在拿破仑时代, 它因工业新时代的资源需求而生, 伴随政治和经济大势屡次到达自己在不同时代的顶点, 也因为相同的原因跌至谷底, 几十年前还曾被破产重组。1980年代以前, 它还是一家业务90%集中在欧洲的企业, 国际化也不过是新近发生的故事。

有意思的是, 这家企业几经生死却总是满血复活, 背后的秘密倒也不复杂——“因应大势、不吝冒险”。《不一样的25年》中说:“无论是投资于蒸汽锤、托马斯炼钢法, 还是大胆的剥离钢铁、造船业务, 专注于新兴的电力行业, 施耐德电气公司的历史就是一部依据未来、经营当下的教程。”

道理尽管简单, 但要找到合理的注释却异常困难, 推动战略转型“念头”的行动不是先觉者的浪漫想象, 或者干脆是神启般的灵光一现, 也并非一个的简单“历史形成”的判断所能解决。

它为什么能在危机到来之时甚至之前, 做对的事, 并将之变成“进化”的关键节点?这种行为方式又从何而来?

关注长远

思维的改变是行为变化的原始动力, 对于长远利益的关注是施耐德电气行为模式的触发点。

1980年代, 施耐德电气尝试着进入改革开放不久的中国, 生产的第一种产品是微型断路器。在“保险丝时代”里, 中国的老百姓根本不知道断路器长什么样子, 要他们花掉自己一个月的工资, 买这样一个由合资企业生产的高品质产品, 也基本上是天方夜谭。

施耐德电气经过几年的努力, 终于创造和培育出新的市场,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家里, 装上了这种稳定、安全、便利的电气产品。然而, 在这个“野蛮生长”的年代里, “山寨”产品很快登场, 90年代初, 仿制品开始大量出现。对产品品质从不妥协的施耐德电气, 无法在成本上与这些小厂竞争, 也曾依据法律进行艰苦的“打假”, 但他们最终做出了让步, 条件是不使用自己的商标和品牌。具有完全先发优势的施耐德电气, 在最初的回合, 客观上让出了自己创造的一部分市场。但在后来, 通过合资合作和包容的胸怀, 施耐德电气的舞台更大了。

观察施耐德电气在中国25年来的历程, 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特征:这家公司似乎特别有耐心, 他们从不急躁冒进, 可以用以年为计量单位的时间, 在合资企业进行生产系统的优化和提升, 与优势互补的企业展开艰苦的谈判来谋求共识,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合作者的管理理念和体系, 而不求当下的利益回报。

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朱海在接受采访时说:“像耐心、共赢、风险共担这些理念, 都离不开一个核心问题——是否看重和坚持长期利益。欧洲企业很多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企业, 它们把持续经营看得非常重要, 而不是做‘一锤子买卖’。”

价值共享、合作双赢、长期利益……这些不仅是理论上的概念, 也应该成为实际中的行动导向。中国的经济保持一定速度的发展, 企业之间会出现相当多的优势互补的机会;走出疆域的界限, 中国企业也一定会在未来讲述更具有雄心和创造力的“世界故事”, 在这样的现实面前, 它们如何用成熟的价值观和理念来引导自己的行动, 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以事业为目标, 以企业利益为先, 将利益放在长久回报的位置上, 是企业真正成熟的一种表现。

时间传承

时间既由一个个别具光彩的突破点组合而成, 本身又是连绵不断的流淌, 价值观和行动都不是灵光一现的顿悟, 必然经过体制的保障、时间的磨砺才能成为一家企业的基因。

企业的行为方式和成就千差万别, 理念的形成也并非一蹴而就, 我们似乎还没有解决问题:为什么施耐德电气拥有这样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里要引出一个关于时间的概念, 它既由一个个别具光彩的突破点组合而成, 本身又是连绵不断的流淌, 价值观和行动都不是灵光一现的顿悟, 必然经过时间的磨砺才和体制的保障, 才能成为一家企业不可改变的基因。

站在当下来看待施耐德电气的历史, 发现它的改变是如此之大, 这不仅包括产品和管理体系, 也有它的文化。施耐德电气从1980年代走向国际化, 这30年的历程看上去不短, 与自己的历史相比也并不算长, 却足以产生新的文化基因。

施耐德电气中国区人力资源高级副总裁乐海雯, 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回顾这些年我的经历, 是在很多的合资合作项目中发快速发展起来的, 也积累了值得自己骄傲的文化, 就是我们所说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所以集团主席赵国华说, 施耐德电气不只是有一个文化, 而是在哪个国家, 就具有不同特征的文化和行事方式。”

乐海雯还用一个数字, 来证明施耐德电气的骄傲:公司每年都做员工的满意度调查, 其中有一个问题:“你是否愿意为施耐德电气的成功, 付出你额外的努力?”去年有86%员工的回答是“完全同意”——这个数字几乎每年都是在各项指标中排在最靠前的位置, 与公司的经营状况没有必然的联系。

在漫长的历史中, 施耐德电气积累了丰富方法论、管理体系的行事流程。它们保障着企业文化的不间断传承和演进, 正是西方现代企业的天然优势。我们无法完全还原整个过程, 也无法详细解释由复杂无比的数据和条款, 组成的管理流程和考核, 作为旁观者, 我们可以看到两条互相纠缠的、原则性的做法, 在背后起着重要作用。

一是强调规范、流程和考核, 二是强调领导者以身作则。企业文化不是喊两句口号, 写在墙上和网站的介绍中, 就可以完成的工作, 当一些核心原则和理念被确定, 它就应该在三个层面被体现和倡导, 来标识它的严肃性:首先是领导者的身体力行, 其次是制定相应的行事流程, 并进行合规把控;第三是管理体系中的考核和奖惩。

这也是朱海经历过和正在经历的故事, 他进入施耐德电气中国管理层时, 那里还是老外的天下, 当时的中国区总裁不仅为他配备了高于其他领导者的公务车, 也毫不吝啬地交给他重要的事项和相应的权力, 用来表达公司对本土化的决心。

现在他已经是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委员会的成员, 他职责已经高度强化, 既要为当下的经营状况负责, 更要为企业文化的传承和长远利益负责, 所以, 在他的考核细则里, 大约有80%的数据, 要与后者相关。

如果一家企业想要拓展公司战略和业务的边际, 就应该授予合适的人相应的权力和决策自由, 在激发他们创造力的同时, 通过流程和奖惩的把控, 激发他们的责任感, 这是基本的逻辑推演, 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企业的生命却未必如此。对于通常只有30多年发展历史的中国企业而言, 自然要经过时间的磨砺才能真正走向成熟。每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生长轨迹和与之相关的成就, 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各有不同, 但有一点却必须要面对现实:要想创造源于中国的“百年老店”, 企业家的冒险精神, 与大公司的规范化管理, 需要在更高层面上结合, 这未必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任务。

柳传志说:历史就像一本书, 是一页页装订而成的。从这个角度看待不断中国化的施耐德电气, 从这家善意的国际合作者的中国镜像中, 阅读激发自身灵感的片段, 来装订属于自己的秘密, 别有趣味和意义。

86%

中国镜像 篇5

关键词:“中国梦”;影视传播;体现

中图分类号:J9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40-01

一、大众传播中的镜像理论传播

1949年,拉康在苏黎世第16屆国际精神分析会上发表了著名论文《来自精神分析经验的作为“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像阶段》。这就是著名的“镜像理论”。

拉康认为,意识的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一个神秘的瞬间,即为“镜像阶段”。儿童的自我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识也由此开始出现。拉康还认为,人类的认识取决于人们对形象的迷恋,具体来讲开始于婴儿对自己镜中影像的认同。此一认同从本质上看既是一种审美认识,也是一种虚幻。他表示的是主体趋向于整体性和自主性的努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如今,影视也已成为大众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而电视传媒具有承载国家意识形态,以民为本,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特性。具有巨大传播优势,为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已经逐渐成为大众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主要传播媒介。影视传播对大众文化受众群体的影响力。表现在于它水滴石穿、有意无意地形塑观众的趣味、喜好之型,欣赏习惯、文化生活,在无形之中发挥一种强制的引导性。而这种引导性,更是镜像理论在现代大众传播时代下的另一种对观念的表达和体现。

二、电视传播对于中国梦形象的表达

1.影视对大众的宣传教化功。

在事业属性和产业属性并存的中国广播电视体制下,中国梦的提出无疑为事业和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宽广的平台。为了更好的把国家主流价值观融入人民生活当中,要求影视艺术发挥坚实的作用。影视创作者尤其要深怀百姓情感,善于将中国梦主题构筑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让中国人的美好梦想与精彩人生得到充分表达和反映,以人民的力量来体现国家的力量,以人民的变化来彰显国家的进步。

2.电影电视剧中中国梦体现。

“中国梦”的电视剧表达,必须看到中国电视观众这种基于外在习养和内心需求所形成的电视剧接受文化:它向外隐喻,在电视剧文本和社会存在之间建立起基于个人观感的隐秘、巧妙对应关系,使剧情小文本最终外化为一个“大社会”。“中国梦”的电视剧表达归根结底,就是处理好“大社会”和“小空间”的对接问题,而如何寻找二者间的接触点则是其中的关键。

(1)人物的典型型与背景的。人物是电视剧讲述“中国梦”的关键和根本,而故事背景则是塑造好人物的平台和基础,选择什么样的故事,设置什么样的故事背景,其实是回答电视剧讲述“中国梦”时应该着重表现什么时代和特定时代背景下人物的性格和行为的基础。特定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人物的特殊行为。

(2)题材的现实性与“雷剧”的横行。随着近些年电视剧创作中跟风趋势和泛娱乐化现象的流行,在情感的生活化和真实性表现方面,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中同时出现了不加剔选的自然主义倾向和刻意矫揉造作、追求夸张效果的表演主义倾向两种模式。解决电视剧表现“中国梦”过程中的情感抒写问题,就必须重提现实主义艺术创作坚持的“真实性”和“生活化”原则,切实放下身段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认认真真地把剧情结构理顺,让观众体验到场景可还原、情境能再现、故事可复制,但情感契合却永远独一无二的审美快感。

3.公益广告中对中国梦影像映射。

如今广播电视从业人员越来越意识到意识形态具体故事化对于大众传播的重要性,开始用更加柔和的姿态面对国内和国外的民众。而公益广告则是更加取巧且有效的传播方式。

2013年全国网络公益广告制作中心推出了的“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中国梦”系列公益广告展播,它以一股“中国范儿”的小清新之风点亮了了公益广告的灵魂,融合中国文化,推动文明传播、警醒社会良知,诠释“中国梦”。

而央视播放的一系列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系列公益广告也侧面传达了“中国梦”中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理念。例如,央视蛇年春望播出的公益广告《回家——迟来的新衣篇》与《美丽中国》相呼应,通过国际通行的“讲故事”的方式把作为把作为中华民族的核心理念之一“家国一体”做了生动的阐释。

4.微电影中对中国梦影像映射。

微电影发源于社会草根阶层,它是一种以投资规模小、制作周期和放映时间短、传播范围广、内容贴近基层民众生活为主要特点的电影短片,对实现中国梦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0年筷子兄弟主演的微电影 《老男孩》讲述了拥有音乐梦想的普通青年如何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故事;虽然最终并没有完全实现音乐之梦,但是自己的生活切实发生了积极变化。这部微电影一经播出,就受到社会热议与追捧,很多人都因此而对自己的梦想重新思考并获得积极的正能量。在中国刮起了一股为梦想而奋斗的信念热潮。有效激发了大众的什么意志。通过微电影来表达梦想与实现梦想的人分布于社会各阶层,对实现中国梦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结尾

事实上,电视是一个社会中继家庭和学校之后,引导社会成员完成“社会化”过程的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它参与传承文化、塑造规范,通过鲜活的荧屏叙事“强化社会整合、增进集体意识、沟通共同经验并确保社会价值的联系”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电视剧讲述的“中国梦”就具有了超越影像符号文本之上的意义,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领域发挥改良生态、标示坐标、启示信念、重塑理想的普泛作用。

通信展:行业镜像 篇6

在每年的通信展上, 惟一不变的可能就是“变化”这一关键词了, 一年年的展示热点、参与主体、相关细节的变化, 都是这个大行业风起云涌的缩影。

名称背后的产业趋势

在被俗称为“北京通信展”的这一通信业盛事已走过的约20年岁月里, 2008年无疑是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 已延用多年的通信展正式名称发生了些许改变, “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退出历史舞台, 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看似微小的变化, 却并不是主办机构心血来潮的文字游戏;正相反, 它最直观、精炼地映射出了这一行业的变化大势:中国通信市场的日趋成熟正使这一行业变得愈加复杂, 不再是仅靠技术、设备的强大即能傲视群雄的行业;无论运营商、设备商, 对业务、应用的提供、支撑能力, 更成为竞争的关键。

比如, 我们可以看见, 早在2000年, 通信展上就出现了中国首个3G现场演示, 从此3G成为通信展热点, 一直至今。不过此间多年, 大多还是相关3G技术、设备、终端的演示, 当然不乏少量趋同的典型业务应用;直至“奥运年”之前的2007年, 3G业务、应用的展示才得以相对重点地体现。不可否认, 这其中有通信展自身的性质原因:通信展向来是前瞻性的看台, 它呈现的往往是几年后行业内才会大范围出现的事物, 因此早些年只是宣传、预热3G概念, 业务滞后也是正常的。但行业大势也在背后隐现, 就是在两三年前, 国内通信业还处于飞速上升期, 运营商似乎无需费多大力, 用户数就会不断地“自动”上涨;而这一两年形势已经大不同——真正的业务竞争必须上升至战略高度。

至今年, 又有新变革, 往年虽然通信展同期有大大小小各类活动, 但官方主办、最具权威性的只有“ICT中国高层论坛”;今年, 官方特别开始主办“3G业务应用暨开发商大会”, 将其与前者置于同等地位, 还联合了GSMA、CDG、TDIA三大标准联盟, 用意更加深刻。

技术的轮回

回顾近五年的通信展, 它折射出的正是新型网络技术由理念到现实, 并逐渐为市场、运营商接受的过程。

5年前, NGN、IMS、3G等理念虽然在国内已传播多时, 但应用条件还未成熟, 主要还停留在研究环节, 因此通信展上展出的多是基础的设备和解决方案, 业界讨论的也多是诸如“是否应引入”、“何时会引入”的前期话题。就在2004年左右, 业界还在为TD-SCDMA、WCDMA、cdma2000哪种标准会成为我国实际的国家标准争论不休, 现在回头去看, 感慨良多。

而到了近两年, 这些有关下一代核心网演进、移动网发展的方向无疑已经确凿, 运营商已着手一一准备或实施, 不管满意与否, 鲜有人再去做无谓的争论。通信展上的技术、方案、产品展示, 或者话题讨论也自是进了一步, 主要围绕“如何引入”、“由原有网络如何过渡”、“如何发展新业务”、“如何保证精品”等具体实施环节展开。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角色位置的变化。运营商虽然一直是设备商重视和追随的“上帝”, 但过去多年在技术演进和设备使用领域, 设备商却多是处于在前引导、启蒙运营商的位置。近几年, 随着运营商自身对于网络、业务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对于自身未来的需求和规划越来越明晰, 设备商也越来越少地表现技术引导者姿态, 而更多地去关注运营商的需求。比如最近两年, 由于各种网络技术相对成熟和趋同, 运营商对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注点之一落于效率 (成本与收益) 和用户体验 (业务及业务的感知) 上, 而设备商也更多地添加这方面的内容, 且比重越来越大。

这里不得不单独提下3G。2009年是真正的3G元年, 而当我们回顾过去多年的通信展, 会极为真切地感受到, 通信业盼望中国3G确实盼了许多年。在这漫长的过程中, 一些企业不幸地倒了下去, 但也有许多企业顽强地活了下来。到了今年通信展, 许多专家都认为除了后起的业务、应用环节, 3G将归于平静, 长期演进LTE将成为新的通信展宠儿, 这或许就是新一轮回的开始。

彰显格局变化

在过往的通信展上, 朗讯、北电曾经骄傲地展示过强大的研发能力;西门子也曾经兴致勃勃地推广无绳电话;数字集群曾经以诺基亚之名出现;大连环宇势头生猛, 广州金鹏也信心满满, 日系企业曾大放光彩, 凯明还在憧憬TD-SCDMA的未来……一切不过3、4年的光景, 而今都不复从前, 其中一些公司已经不存在, 另一些公司则改头换面。

其实这些企业的变化, 进入或退出, 背后并不玄妙, 折射的都是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有的是我们之前提过的, 有的之前没有提到。在技术演进过程中, 一些企业做了错误的战略抉择, 因而失败。在市场融合、全业务的大趋势下, 设备业也需要形成同样的趋势, 因而大浪淘沙, 弱者被吞并, 强者选择联合。即使是国内运营商的重组, 虽是政府推动, 根源也仍在于通信业市场大势。伴随着这一个个个体的变化, 整个行业主流企业越来越集中, 国内外行业的势力对比也在翻转。而这一切变化, 都在借助通信展的舞台鲜活地上演。

澳大利亚推荐“三维立体镜像技术” 篇7

目前市场上所有的照相机及其光电子影像设备都是基于单孔成像 (monocular image) 理论生产制造的。而外方掌握的"三维立体镜像技术", 是一种先进的图像采集、处理和传输的应用技术, 可开发新型的立体影像设备。目前这一技术已经由CSIRO申报了国际标准, 有望今年能获得ISO批准。

图像采集技术是最基本的重要因素。否则, 图像处理和图像传输将会出现不能还原的缺陷。传统技术只是平面成像, 而新技术是通过两个镜头在不同的平面成像, 并通过软件技术及一个前透镜合成为一组立体成像设备。用这种设备拍摄的图像可以利用偏振镜片还原成立体图像, 但也可以利用不同的电子屏幕设备 (使人大脑中产生新的调节) 来实现立体图像 (不需要带特殊眼镜) 。图像效果可10倍优于目前的"最大影像 (IMAX) "。

据外方称, 这一技术是革命性的, 拥有全新的设计理念。该技术从1989年起就进行研究和试验。目前, CSIRO科技馆已开始安置类似的影像装置, 同时也利用两台照相机实现了立体影片的拍摄, 内容包括静物和体育比赛等。这些数字化的图像数据可应用于医药、科研、教育、安全监视、电脑游戏和娱乐 (卡拉OK) 等领域, 未来的市场非常广阔。

中国镜像 篇8

因此, 这个教学必定是有趣又有效的, 必定是区别于传统的“只扶不放”和错误理解新课改的“只放不扶”的, 这个教学的引导者也必定得对整理课的教学目标心中有数, 这个教学的参与者也必定是有思考提问的权利和充分想的时间。所以, 以下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有效提升整理课教学质量的途径。

一、平面镜:以教学目标定位为参照

1. 整理课教学目标的定位

整理内容直接影响整理成效。考虑了“整理什么”的内容, 我们才会继续考虑整理课的有效性, 以及判断学生整理任务完成的标准。如此, 才能使学生的具体整理行为有个方向, 让他们在心中有数的情况下逐渐实现目标, 学会自学, 从而真正提高整理课的教学质量。因此, 整合巧妙、清晰明确又具可操作性的整理课的目标定位是先决条件。在这块“平面镜”参照下的整理才是有效的整理。

整理课教学目标定位有四个要求。一是要有相对独立性。教师在看到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时, 切不要贪心, 不要把目标定位得太多太杂, 也不要用自身的“完美主义者情结”来要求那些整理习惯还没养成的孩子。特别是整理课目标中的周目标和课时目标要有相对独立性, 避免大而无当, 不要糊里糊涂地跟别的目标混起来, 因为纠缠与模糊不利于学生整理目标的完成。二是这个目标应该有物态的可视性。它应该是可触摸的、可看到的, 而非类似于“要提高学生的整理素养”这样抽象的定位与表述。三是要体现整合性。一般来说, 整理目标应有相当的完整性, 几年整理下来才能形成一个系统。六年制的整理课教师应拟定六年整理目标, “五+四年制”的整理课教师要在充分整合的基础上制定九年整理目标, 涉及大到不同版本教材的整合, 小到课文与课堂作业本、课文与园地的整合, 以及同种题材课文的整合 (如童话类) 。整理课教学目标在小学阶段细分为低、中、高三年段, 并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内容、学习能力等做多维整合。三是要实现教师间协作。学期整理课的预期目标、重难点和推进策略, 班主任与主科教师当一同协商, 充分考虑语数英三科的学科整合, 拟定本周及至本节教学目标和教学设想, 及时分析整理课的成效、问题, 反思和讨论课堂中的典型事例。四是要考虑差异性。在某一节整理课之前, 我们要进行必要的准备, 在头脑中或以书面的方式形成一个详细的计划。教学准备的核心就是为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 教师综合考虑各种资源和影响因素, 并作出各种决定, 进而形成相应的方案。[1]这个定位和方案的形式可以是模块式的“整理课教学目标定位表”, 以给教师整理课教学做参考, 也可以是每月、每学期一次的“整理导航”, 以给学生整理当一块“平面镜”。但它们的形成无疑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空间。因此, 需要根据本班学生特点和过往整理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拟定计划, 特别是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整理差异, 不降低也不拔高目标。

2. 整理导航

整理课中, 在前半段学生心情整理过后, 有些教师 (特别是低中段的教师) 往往会做简短的导入, 这一阶段历时3~5分钟左右。这个导入可以是总结前一次整理值得推广的方法, 可以提出新的整理要求, 也可以提供整理导航帮助学生。有了整理导航, 学生的心中有了目标, 自然也就实实在在有想做的事了。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 整理目标与要求越细越好。最好是利用班队课时间专门作程序性指导, 使学生对某一目标操作十分明确和熟练。比如一年级上册某周整理目标定位为“学具中的笔袋整理”, 重难点是使每个学生尽量将每支铅笔带回去。对此, 教师发动学生, 群策群力, 制定出多个突破策略, 然后给每位学生发放这个专门针对笔袋整理的“整理导航”:

(1) 今天你的笔袋里有丢东西吗?悄悄地“整理”自己的“小伙伴”。有在笔袋里列“笔袋清单”者, 可以直接对照清单检查;

(2) 可以悄悄问下同桌, 或同桌互换让对方帮助自己整理小笔袋;

(3) 你有捡到贴上姓名贴的铅笔吗?捡到者请直接还给失主;

(4) 有丢东西的可以去“失物招领处”寻找;

(5) 拉好笔袋的拉链, 提醒自己:下次怎么样不丢呢?

“整理导航”在整理课中对教师作为观察者“观察些什么”和对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思考些什么”都起到指挥棒的作用。这种引导性的参照, 大大促进了整理课的有效性。

二、哈哈镜:且看有效整理的趣味百态

合理的思维形式也直接影响到成效。考虑了“怎么整理”的思维, 我们才能确定学生何时“才能”“可以”和“应该”走进整理课的大门, 从而爱上这种独特的体验, 再走出整理课教室的大门, 到室外参加兴趣活动。如此, 我们才能从细处提高整理课的教学质量。

整理课发展至今, 走过两个极端。一是浮夸。以“有效”为镜, 在这一面哈哈镜前的端详, 看教学的百态, 往往能照出我们的不切实际, 照出一切不曾发觉的假象。我们会发现, 整理课发展初期, 我们曾经一味追求好看的形式, 以为越热闹越好, 过早地让学生到走廊讨论起来, 让学生快速地上台走动起来, 在表格里把“Y、S、E”之类的标记做满, 留点“整理证据”下来。但这种夸张、有趣的背后, 往往是低效或者无效。当我们意识到“回头是岸”时, 又开始思考:有效, 是不是要大刀阔斧地砍掉一些, 再去掉一些?但却一不小心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限制。整理课的组织者们以为砍掉枝叶, 只留主干, 就算是最直截了当了。这无疑给懒惰的线性思维者钻了空子, 他们最喜欢四平八稳地“平安度过”一节整理课, 厌恶和排斥断裂、突变的意外事件。但此时以“有趣”为镜, 我们却只看到整理课上, 没有学生千姿百态的笑脸, 只有一张张巫师般严肃的脸。

那么, 整理课怎样走出这两个极端而呈现出有趣又有效的最佳形式呢?

第一, 教师要有多元的整理观。我国古代的多元思维细致, 具有操作性, 这早在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中就已显现。这种差异之中显出来的有效, 往往才是真正的有效。因此可以认为, 有趣的、差异的、多元的整理也才是有效的整理。整理课中的“有效”与“有趣”是相辅相成的, 这种有趣的背后是有效, 这种有效又以有趣的方式呈现, “两者废其一, 非学也”。[2]多元的整理观要明确两方面。一方面, “热闹≠有趣”。新加坡的教育部长尚达曼在谈到提高教育质量时说了一句很精辟的话, “教得越少, 学得越多。”[3]整理课教学迫切需要去掉一些名存实亡的流程, 不要因为别人参观起来“好看”, 拍照拍起来“时尚”, 这个好那个好全都用进去, 最后只会“教得太多, 学得太少”。“一课一得”对整理课教学来说也已经算是很有成效了。另一方面, “限制≠有效”。我们要克服限制行为背后的心理障碍, 不要老想着“这样的内容教得完吗?”“这样纵容学生滑出飞轨会浪费时间吗?”我们的整理目标不是在有限时间内将整理任务塞完, 不是用干预行为把课堂进程安排得天衣无缝, 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调动, 让知识在学生看来都是很有意思的, 这样, 学生自己就会发出“我要学”的呐喊。因此, 我们要改变教师居高临下布控全景的姿态, 改变单向度的传输和投射, 给予学生可能创新、可能“越轨”的机会, 用与学生自身密切相关的景象来不断刺激他们的探索兴趣。教师和学生要解决的问题, 就是来自于学生的问题。

第二, 在具体学习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元的探索方式和途径。整理课的学生行为分为两大块, 一是复习, 二是质疑。学生在复习已掌握的知识后,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把自己探索中的发现和问题保留起来。这样的方式有很多, 一是采用丰富多彩的整理本——打开小本子, 走进大世界。高年级渐渐拥有各具特色的整理本, 且慢慢形成别具一格的班级整理特色。有的班级运用画脑图来整理知识, 有的班级推出列提纲法, 还有的班级运用抽屉式整理法。抽屉式整理就是运用活页的

2011年7月下半月版3

整理本, 将知识分类整理, 把同一类别的知识整理到一起, 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系统。二是采用“信息传递栏”, 通过在黑板上贴“问题卡”把信息传递给同伴或教师。三是直接在书中批注, 比如用符号“?”“!”标注在书上的某个词语、某个句子的右上方。如此, 每个感到困难和惊奇的学生, 把自己展现为一种镜像, 一种更加开放和自由表达的镜像。当他/她对知识点表示最原初的惊奇的一刻, 最有可能被镜中的自己和同学深深吸引:咦, 原来我也可以这个样子的!原来我的同学可以这么创新的!抑或是他/她自觉到自己的无知, 并为自己的无知感到震惊。所以即使是最简单的习惯整理, 哪怕是小小的书包整理、桌椅整理、地面卫生整理, 也需要有足够的空间, 让差异个体进行差异整理。当学生在百态多姿的镜像面前, 不再羞愧于自己的无知与迷茫, 并开始尝试去言说迷雾背后的玄机, 他们的“创造能力”才得到真正的彰显, 这个丰富而复杂的“整理世界”才能借助“有效整理”和“有趣整理”的支点, 回到“适合孩子发展”的状态, 整理课的教学质量才能逐渐提升。

三、凸透镜:安静整理下的透视

考虑了“养成什么整理习惯”, 我们还要继续考虑这种整理习惯下学生整理的真实性。学生只有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整理出了些东西, 才会在“争做最好的自己”的追求中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一节整理课中有相当长一段安静的时间。当我们在“凸透镜”下仔细端详整理课的这种“安静”, 发现了内在于其中的“整理课思想”——这便是反省的力量。一直以来, 我们的文化习惯总是一味地想着要打破沉默, 却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其实语言不是教学的唯一媒介, “安静”同样可以进行教育。安静的整理让师生都有了机会可以反省所说所闻, 也让学生的学习实践真正有所沉淀。它促使师生在理性思考的层面上提出种种假设, 然后用研究行为反证我们这个假设是否成立, 即便它是多么不成熟。哈佛大学心理学讲师Ta l-B e n-Sh a h a r做过的“幸福课”专题中提到的关于安静的研究很引人深思:课堂中的“练习时间”之后还有一个“休息时刻”, 即课堂停止一两分钟, 在这一时间学生进行内省, 可以思考、发呆, 可以思考之前讨论的内容, 或解答之前提出的问题——这与整理课正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整理课中, 浓浓的、静静的“整理场”一旦形成, 沉浸在整理中的学生才能静心回顾, 潜心梳理, 学业整理才能扎实有效。安静能为学生进行内省提供可靠环境, 是一种深层次的学习媒介, 但安静恰恰是我们的文化所缺失的。这也是我们整理课教学需要继续传承的精华。因此, 在整理课中, 利用好这段安静的时间, 谨防假整理的“画皮”, 赶走一切的心浮气躁, 如此方能有效提升整理课的教学质量。

四、望远镜:畅想整理课的未来

综上所述, 我们知道, 优秀的整理课实践以合理有效的整理课教学目标定位为参考, 用个体化的“程序”落实, 养成“细节”, 唤醒“自我”, 激发个体自主尝试探究、选择、思考, 从而达成自我主动学习的有效整理和有趣整理;并在安静整理中培养自我反思意识、自我调节能力, 以及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样的整理课教学有持续新鲜的生命力, 学生乐在其中, 又极有成效。

于是, 我们认为, 这样的整理课是值得大力推广的。只是我们要怎么样走出“瓶颈”呢?比如整理课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去解决整理理念与教育现实的矛盾, 摆脱整理课在一些教师、家长、学生心里的从属地位。比如整理课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矛盾容易走入两个极端, 或出现放羊式指导, 或出现三位教师抢一位后进生的现象。再比如整理期望与实际效果之间也存在着一个令人头疼的矛盾:学生假整理现象。这些都背离了整理课的宗旨, 浪费了已开发的课程资源, 严重影响了整理课的推广。同时, 整理课作为一种新的课型, 没有像其他学科课程那样有固定的模式和丰富的经验可供借鉴。虽然大家都处在摸索阶段, 但这种不适应明显减缓了我们对整理课的摸索进程。

那么, 对于整理课, 我们如何自上而下地整体推进, 凸显课程的重要性?班主任如何统领三科, 眼观全班, 力求形成班级文化?教师的指导如何关注差异, 突出实效、细节、适当?课程的评价如何走向常态, 注重引领性和发展性?而当我们从简单的“整理什么”开始过渡到“怎么整理”时, 又如何落实一些实实在在的程序性训练, 从而有力地消除假整理现象?

整理课的前方, 就像从望远镜里看到的世界, 我们需要了解自己所持有的“倍数”, 调整出合适的“焦距”。或许这个目标在最初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 但相信总有一个合适的距离可以让它变得更清晰。让我们一起调整望远镜, 畅想整理课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南怀瑾.南怀瑾选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岩井俊二电影镜像话语分析 篇9

一、带有悖论色彩的“唯美”镜头

岩井俊二的影片一向以“唯美”而著称。影片中的画面、镜头往往通过光影与色彩呈现出一种来自梦幻或是天堂的诗意, 令人无限留恋和向往。但是那种美好又常常表现为一种带有想象性的美好, 在其背后往往包含着一种伤感, 一种冷峻, 甚至是一种残酷。

《情书》 (1995) 中用了一段充满梦幻色彩的镜头来表现倚在图书室窗边看书的少年树:明媚的阳光从窗外泄进来, 洁白的窗帘在轻风中飘动, 少年树倚在窗边低头看书, 他时而被飘起的窗帘遮住, 时而又从窗帘下露出来。镜头在高光拍摄与柔光处理之下, 显得如梦似幻、唯美动人。这段镜头是以少女树的视角“观察”到的, 更确切地说这是藤井树 (女) 的回忆, 带有一层主观的色彩, 是她在记忆的基础之上对当时情境的一种重构性再现, 表现出一种想象的美好。回忆是对失去的时间的记忆, 而藤井树 (女) 害怕失去。记忆中的图书室里, 当飘起的窗帘遮住了少年树时, 反打镜头中少女树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种担忧, 害怕他从此消失。藤井树 (女) 她甚至因父亲的骤然病逝而将关于这段时间的记忆封存。如今这段尘封已久的记忆被“强行”打开了, 尽管藤井树 (女) 在回复渡边博子的信中一再强调这是一段令人尴尬的时光, 但是在镜头中呈现出的却是如此唯美的影像。而回忆越是美好, 就越是有一种伤感在里面, 那是对过去时光的回味与无限留恋。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2001) 一开始便是雄一站在绿色的稻田中听音乐, 他完全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 似乎忘却了一切。这里的美丽田园已经化为一种心境, 美好而又纯净, 一如那大片的没有杂质的绿色。但是穿着白衬衣的雄一独自站在那一大片的稻田中, 又显得多么的孤独啊。随着时间的流逝, 绿色的稻田成熟了, 变成金黄色, 被收割了, 最后剩下的是一片灰暗的土地, 而雄一仍旧一个人站在其中聆听着音乐。这就形成了影片讲述关于孤独者的故事的感伤基调。

《爱的捆绑》 (1994) 中有这样一段美丽的画面:窗户上挂着两只用线绑住的乌龟, 窗台上依次摆着三个用线缠绕住的苹果, 妻子站在窗前, 用右手去够其中的一只乌龟。光影将这个场景分成不同的明暗层次:室内是暗色的, 窗外是亮些的偏黄与偏绿的天空, 于是乌龟、苹果与人就成为黑色的剪影, 一幅构图非常美丽的画面。可是画面中暗色占着非常大的面积, 只有窗户中露出的一小片天空偏亮些, 但那也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而且妻子欲望之手所要够的是那只被绑住的乌龟, 这是一个追求爱却被压抑的女人的心声。

《梦旅人》 (1996) 的结尾处可可为了实现卷毛“世界末日”的愿望, 开枪自杀, 朝阳染红了天空也染红了海面, 逆光中, 卷毛抱着可可, 黑色的羽毛飞舞, 像飘落的雪花, 也似纷飞的樱花, 又是一张经过雕琢的画面。朝阳原是希望的象征, 海洋本是孕育生命的地方, 羽毛则是飞翔的梦想, 然而在这里它们却共同构成了可可死亡的场景。这是多么残酷的画面啊。

二、风格化的MTV式剪辑

岩井俊二影片的镜头剪辑带有浓厚的MTV风格:快速的剪辑, 晃动的镜头, 不规则的构图, 影片中呈现出一种现代感。这种剪辑方式甚至渗透到影片的内部中去, 表现出一种情绪, 一种意味。

《情书》中围绕藤井树 (女) 感冒打喷嚏这一动作, 通常情况下两个镜头的剪辑就可以将场景由藤井树 (女) 家转换到图书馆来。但影片中却以打喷嚏为契机用藤井树 (女) 在家的两个近景镜头与她在图书馆的两个全景镜头进行快速的交叉剪辑, 从而实现场景的转换。还有在医院候诊时, 藤井树 (女) 因护士的叫号而打开了两扇尘封已久的记忆之门。其中关于少年树的记忆, 影片是通过这样四个短镜头的剪切来表现的:当恍惚中藤井树 (女) 打开医院急诊室的门时, 镜头切为少女树推开家里的门, 接着又是藤井树 (女) 打开急诊室的门, 然后接下来的镜头中出现的却是站在她家门口的少年树。就这样四个镜头间的剪辑实现了藤井树 (女) 记忆之门的开启。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整部片子都是用DV拍摄的, 晃动镜头将青春的躁动与不安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星野溺水时, 镜头采用的是水下视角, 晃动的画面, 巨大的颤动的水珠, 不断变换的色彩, 呈现出一种动荡的窒息的感觉, 之后镜头又以几乎是贴近水面的超低角度拍摄被海水冲上岸来的星野的身体, 这个身体伴随着海水的波动充斥着画面。这里星野再次与死神交手, 那种死亡的恐怖在镜头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而《燕尾蝶》 (1996) 中, 凤蝶在鸦片街的老中医那里刺青, 老中医让她回忆第一次见到蝴蝶的场景, 凤蝶的回忆是以一段快速剪辑的画面开始的。那些画面都是关于城市的掠影, 构图各式各样, 都极不规则, 建筑有的倾斜, 有的甚至倒置, 色彩也是不断变换着, 其中有一种不明朗的压抑感, 从而将凤蝶童年生活的贫穷、压抑、没有安全感表现了出来。而且这些快速剪辑的画面也体现出童年生活对凤蝶所造成的心灵伤害, 即使过了这么多年, 她重新回忆那段记忆也有一种害怕的感觉。

三、多元化的声音表现

声音在电影中是非常重要的表现元素, 包含着三个层面的内容:人声、音响和音乐。它通过与画面的配置、分化与组合而形成丰富的叙事功能。在岩井俊二的影片中声音的表现是多元化的。

1.《燕尾蝶》的开场画外音

影片一开始就是一段关于一个工业大都市的俯拍镜头, 配合着镜头的是一段介绍影片故事背景的画外音。由于是女主角凤蝶的讲述, 给影片蒙上了一层第一人称“我”者叙述的色彩。实际上所谓的“关于来到‘元都’的‘元盗’们的故事”, 就是凤蝶与她的朋友们的故事, 影片就是“元盗”们在讲述关于自己的故事。而“在较早以前”这样的话语描述也体现出这个故事是对往事的追述或回忆, 带有一种过来人的沧桑感, 这同时也奠定了影片的总体风格, 即对逝去时光的回顾与反思。

2.《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独特的键盘声

影片讲述的是两个时空中的故事。其中一个是雄一与星野在现实生活中的故事, 另一个是菲利亚与青猫在虚拟的网络聊天室中的故事。影片中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围绕着校园而展开, 实实在在地出现在画面之中。而虚拟的世界是通过聊天记录和键盘声来体现的。在这里有声有色的世界已经被聊天记录所代表的“视”与键盘声所代表的“听”组成的“视听”世界所消弭了。单调 重复的键盘声更是孤独者的寂寞的心灵之声。屏幕上打出的字是给聊天的对方看的, 同时也是给自己看的。而打字过程中的键盘声则只有自己听得到, 如果说它是说话声的一种变形的话, 那么《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的键盘声就是孤独者对孤独者自己的喃喃低语。

3.抒情化的音乐

对于音乐, 岩井俊二一直都十分偏爱钢琴, 他的影片中几乎都有钢琴的声音存在, 这与他唯美的画面风格、青春的主题是分不开的。当那些如梦幻般美丽的画面出现时, 钢琴便随之流淌而出, 为影片增添更加浓烈的抒情色彩。钢琴在岩井俊二的影片中就是声音化了的青春。有时它仿佛是来自天堂的启示, 一步步开启那段青涩初恋的记忆 (《情书》) ;有时它是对可可勇敢踏出那个关于围墙的禁忌的赞美与诗化 (《梦旅人》) ; 有时它是象征神圣的莉莉的歌声的一种延伸与现实化《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

四、丰富的意象描写

在散文化、诗化风格的影片中, 总是离不开各种意蕴丰富的意象。岩井俊二在影片中非常注重对各类意象的描写, 并通过各种意象来表情达意。

1.樱花与少女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世人都惊叹于她的美丽。在岩井俊二的影片中, 樱花这一美丽的意象也往往是与少女联系在一起的。《情书》中藤井树 (女) 记忆中的中学开学式那天就是一个开有樱花的明媚春天。《四月物语》 (1998) 里榆野卯月的大学新生活也是开始于一个下着樱花雨的春日。《花与爱丽丝》 (2004) 中花与爱丽丝也曾在樱花树下走过。岩井俊二将少女的青春与美好具象化为那美丽的樱花, 通过对樱花意象的诗意化表现来达到对青春、对少女的赞美。

2.飞翔与自由

在岩井俊二的影片中, 有一组意象是关于飞翔的。《梦旅人》中可可在精神病院的窗前羡慕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大雁, 她试图把自己也变成一只鸟儿, 整天披着一件用黑色的羽毛缝制的外衣。《燕尾蝶》中固力果与凤蝶是“元都”中的“元盗”, 她们生活在世界的底层, 只能将自由的梦想化为飞翔的蝴蝶, 并且以刺青的方式试图将它融入到自己的身体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津田诗织也曾将摆脱星野他们的控制之后的自由寄托在风筝式的飞翔之上。

但是大雁、蝴蝶、风筝它们的飞翔对于这些少女而言只是一个想飞的梦想, 一种对自由的渴望, 最终自由还是被束缚在了“牢笼”之中。可可最终也没能真正拥有一双飞翔的翅膀, 当最后一发子弹打响之后, 可可的生命便消逝了, 只留下满天飞舞的黑色羽毛。固力果或许像那块蝴蝶广告般摇摇晃晃地飞在天空过, 然而这只是昙花一现, 那只“蝴蝶”很快就又落回了她的胸口。津田诗织最终也是以一种飞翔之后的坠落的方式躺在铁塔脚下的血泊里。

3.围墙、绳索与束缚

围墙与绳索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事物了, 但是在影片中, 岩井俊二将他们与当下日本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各种羁绊联系在一起, 赋予它们以抽象的意义, 使它们成为关于束缚的意象。

中国镜像 篇10

文件大小:104813KB 软件性质:共享软件

运行环境:Windows 9x/Me/NT/2000/XP/2003

下载地址:http://www.newhua.com/soft/25932.ht

害怕重做系统的朋友总喜欢把系统最完美的时候做成镜像,再加上一键Ghost,便再不怕系统崩溃的威胁。对这个镜像也会倍加珍惜,但是,一旦升级主板或者想把Ghost镜像用在另一台比较常用的电脑上时,可就犯了难,克隆之后还是要装一大堆驱动,很多东西都不正常了,这该如何是好?

今天看到CFan,你可以有福了,不用担心镜像白做了,把新主板上各种设备的驱动打包安装进镜像文件中,即便你是个小小的菜鸟,只要按照我们的步骤,你就可以拥有万能镜像。

准备工作

第1步 由于我们主要是讲述如何将老Ghost备份文件在新硬件环境下的应用,在没更换主板等硬件的环境下先使用Ghost将之前备份的Ghost文件恢复到系统中。假如当前的系统是你满意的系统,则不必进行恢复操作。

第2步 下载“Acronis True Image”,安装到系统中,接着从http://www.leehare.cn/read.php?461下载这款名为“Acronis Universal Restore for True Image Workstation”的文件安装。

备份系统

启动运行“Acronis True Image”程序,单击主窗口中的“Backup(备份)”项,然后按照向导将当前系统分区备份。在向导中选择备份类型为“The entire disk contents or individual partition(整个硬盘或单独分区)”项,选择备份的分区为你的系统分区,再设置备份的目录为非系统分区,最后执行备份操作即可。

设置引导方案

当更换了硬件后,系统通常都无法正常启动,因此就无法运行“Acronis True Image”软件,也就无法直接执行恢复操作了。为此,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好引导方案。假如有刻录机,则可直接以光盘为介质将引导恢复系统刻录成光盘,然后在更换了硬件后使用光盘引导系统再进行恢复操作。这样,也可以将本机制作的系统备份恢复到其他任何一台电脑中。如果只是本机恢复,同时,也没有刻录机的话,那可以通过软件的自引导设置来实现。

1.制作恢复引导光盘

单击主窗口中的“Create Bootable Rescue(创建可启动恢复)”项,在选择介质时,请选择第一项,将空白可刻录光盘插入刻录机,再单击“Next”并按照向导即可完成恢复引导光盘的制作了(见图)。

图1

2.设置系统自引导

在程序主窗口中,先单击“Activate Acronis Startup Recovery Manager(激活系统启动时管理功能)”项,然后按照打开的向导来完成创建及激活一键恢复功能。以后,打开电脑后按下F11键即可启动数据恢复界面了。

“万能”恢复

经过上面的准备工作后,我们就可以针对先前的系统备份进行“万能”恢复了,也就是可以针对任何一台电脑进行系统恢复操作了。步骤很简单:

第1步 使用引导盘引导系统,将会看到图形化操作界面,单击第一项“Acronis True Image Enterprise Server……(软件名)”,接下来再选择之前备份的以tib为扩展名的备份文件。

第2步 单击“Next(下一步)”按钮后,选择“Restore disks or partitions(恢复磁盘或分区)”项,再单击“下一步”按钮,选择欲恢复到的目标分区,接下来按照默认设置即可,在选择是否使用“Acronis Universal Restore(通用恢复)”项时,请将选项选中,假如新环境下有新硬件,在向导中需要选择处理硬件驱动程序的方法是“Install the following drivers(安装下列驱动)”项,然后通过“Add”按钮将驱动程序源文件添加进来即可(只要选择到驱动程序文件夹中的任何一个文件,系统会自动识别驱动程序并进行添加)

第3步 接下来的参数全部按其默认值,单击“Next”直至完成,系统会自动检测新硬件并安装驱动程序,之后再重新启动一次系统即可。

上一篇:体育风险管理下一篇:远程数据采集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