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盯上年轻人

2024-07-08

中风盯上年轻人(精选三篇)

中风盯上年轻人 篇1

年轻人对糖尿病的误解

误解一:糖尿病是老年病, 与我无关。

很多年轻人认为糖尿病与年轻人无关, 认为它纯粹就是老年病。事实上, 糖尿病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近年日本的统计资料显示在新诊的青少年糖尿病中2型糖尿病的比例竟高达80%。出现这种情况主要与青少年中超重和肥胖患者日益增多, 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和体力运动减少有很大关系。因此, 年龄并不是避免糖尿病的有效武器。

误解二:亲戚 (有血缘关系) 患有糖尿病, 与我无关。

这个观点也不正确, 因为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是糖尿病高危人群之一, 他们的患病几率比一般人要高。

误解三:身体没有任何异样, 不可能患糖尿病。

大部分年轻人不知道糖尿病的症状表现, 更不知道很多糖尿病其实没有症状表现, 因此他们认为身体没有不适, 就不可能患有糖尿病。一般说来, 患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 即吃得多、喝得多、尿多, 但人很瘦。不过, 实际上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起病隐匿, 很多人都是等有了并发症, 如视力急剧下降、容易感染、性功能障碍等, 到医院其它科室看病, 等检测出血糖才知道患有糖尿病。

误解四:糖尿病很恐怖或糖尿病没什么大不了。

一些年轻人对待糖尿病会出现两种极端, 一种是超级重视以至产生恐惧, 另一种是超级不重视以至蔑视, 其实这两种态度都是看待糖尿病的大忌。因为糖尿病完全可以很好控制, 因此患病的人没必要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 不患病的人也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别人;不过, 一旦完全忽视糖尿病, 它就会随着你毫无控制的不良生活方式而缠上你。因此, 对待糖尿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战略上蔑视它, 在战术上重视它。

糖尿病“盯上”年轻人的原因

1. 应酬多。

大多中青年“应酬族”吃得多、坐得多、动得少, 加之平时不注意控制饮食, 大吃大喝, 容易导致营养过剩, 促使胰岛每天都在过度工作。久而久之, 胰岛负担过重, 导致血糖不能正常控制, 结果在“应酬族”中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多。尤其是那些大腹便便的男性, 更容易被糖尿病“盯上”。“应酬族”在应酬时, 可先吃些蔬菜和主食, 不要空腹进食高糖分或太油腻的食物, 也不要暴饮暴食, 避免积聚过多热量, 使身体肥胖。另外, 注意营养均衡, 多吃高纤维食物, 比如蔬菜、水果等, 增加运动, 坚持定期体检, 有糖尿病的人或糖代谢异常的人, 还要定期进行血糖监测。

2. 压力和抑郁。

国外一项统计数据显示, 抑郁症患者患糖尿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1倍。国内虽然没有数据统计, 但部分临床医生证实, 年龄在30岁~40岁患糖尿病的白领不少还伴有抑郁症。抑郁症和糖尿病的发生, 与白领长期处于焦虑的生活状态密不可分。现代快节奏生活和高强度工作, 迫使白领白天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 晚上还得熬夜, 得不到充分休息, 因此绝大多数的白领长期处于“神经紧绷”的状态, 心理压力非常大。专家解释, 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促使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体内大量分泌出“应激激素”, 使血糖升高, 长此以往, 引发糖尿病产生。此外, 长期生活于焦虑状态下, 极易诱发抑郁症。

3. 盲目减肥。

年轻人最求时尚与美丽, 当今社会以瘦为美, 因此有很多人为了美丽, 舍弃了美食, 选择只吃菜不吃饭。其实“只吃菜、不吃饭”非但不能瘦身, 反而会伤害健康。菜肴中的油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很高, 甚至还可能超过米饭中淀粉的热量, 因此, “只吃菜、不吃饭”可能会导致热量摄入超标。研究表明, 1克油中, 大约含9卡路里的热量;1克蛋白质中, 大约含4卡路里的热量;相比之下, 1克米饭中, 也就只含4卡路里的热量。因此, “只吃菜、不吃饭”会导致饮食中油多、蛋白质多, 热量猛增, 容易患上糖尿病。

4. 钟爱零食。

年轻人喜欢用零食“加餐”的习惯, 其实是患糖尿病或糖代谢异常的一个很大隐患。专家指出, 像瓜子、核桃、花生米、果脯以及话梅等, 过量多吃, 只吃不动, 其高热量、高盐分等, 都可能成为糖尿病的诱因。有些人不认为零食热量高, 其实, “十粒花生米”就相当于“半两米饭”。经常吃这些零食的人, 很容易导致人体肥胖。不仅如此, 很多咸味零食中所含的盐分也相当高。

5. 缺少运动。

年轻人虽然有着繁忙的工作, 但体力活动上却远远不够, 又因为忙碌的工作, 导致运动时间明显不足。

让糖尿病远离年轻人

首先,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吃饭七八分饱即可, 食物结构要合理, 均衡饮食, 荤素搭配, 少油少盐, 尽量少吃甜食和煎炸食品,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适当吃玉米、小米、燕麦片、全麦粉等粗粮。两餐之间来杯酸奶或者吃点水果当作“加餐”, 即少食多餐对身体有益。每天吃3~5种不同的蔬菜。注重高纤、低饱和脂肪、无转化脂肪、低精炼碳水化合物和全谷物。在日常生活中, 饮食的搭配非常重要, 在家中一定要选用最有营养的搭配, 如果外吃吃饭, 要选择一些新鲜的食品以及少油煮食的绿色饭店。尽量不要喝一些汽水以及甜品。

其次, 改变多吃少动的“懒”毛病。

经常性、有规律的运动可让身体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 糖的利用增加, 从而改善血糖和血脂含量, 避免糖尿病的发生。运动是预防糖尿病最简单的方法。

最后, 改变不合理的作息安排。

“半夜熬到两三点, 早上睡到日上三杆”, 这样的作息安排并不少见。年轻人通宵不睡的现象更是愈演愈烈。有规律的、合理的作息安排, 才能使身体的内分泌系统运转在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上。

定期去正规的医院接受检查, 是早期发现青少年人群中糖尿病的重要手段。进行一些血糖的检测, 除查空腹血糖外, 还应同时检测餐后两小时血糖, 并对伴有代谢异常者及早进行干预治疗, 以防止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冬天:别被中风“盯上” 篇2

中风类型:“出血”更常见

中风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及复发率高的特点,位列国人死亡原因的第二位。中风主要分两种类型: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秋冬季节,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的患病率均明显增加,其中,出血性中风患病率的增加更为明显。

“突袭”对象:“三高”人群

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存在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吸烟、酗酒等危险因素者,在秋冬季节应特别注意防范中风的“突袭”。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药物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适度锻炼,控制体重,戒烟戒酒,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合理膳食等。

识别征兆:症状+测试

中风的性质、部位和严重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亦多种多样。一般地说,若某人突然出现以下症状,应高度怀疑中风可能:突然昏迷,呼之不应;面部及口角歪斜;一侧或双侧肢体无力、麻木;不能言语、言语不清或不能理解他人言语;突发短暂性视力丧失(特别是单眼视力丧失);无明显原因的严重头痛;突发头昏、跌倒;突发肢体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下列3种测试方法可帮助大家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发生了中风,只要有一项测试阳性,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患者去医院诊治:①与患者交谈,观察其神志是否清楚,能否理解言语的含义并正确应答;②让患者露出牙齿或微笑,观察两侧口角是否对称,若两侧口角不对称,则提示可能存在中风;③让患者举起双臂,并维持一段时间,观察两侧上肢力量是否对称,如果一侧力量减弱,提示可能存在中风。

疑似发病:立即就医

中风与心肌梗死一样,治疗越早,预后越好。以缺血性中风为例,若患者若能在发病3~6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可有效减轻神经损伤程度。若发病6小时以后再进行溶栓治疗,不仅疗效明显减低,脑出血的风险也大大增加。然而遗憾的是,在临床上,能够在有效治疗时间窗内赶到医院的患者不足1%,很多患者在出现轻度中风症状后,常“坐观”病情发展,白白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特别提醒:别轻信中风虚假广告

目前,各种打着“纯中药、祖传秘方”旗号宣称能治愈中风、治愈偏瘫的虚假宣传很多,颇具煽动性。实际上,中风一旦发生,现有的治疗手段仅能帮助控制疾病进展、改善症状,无法治愈疾病。目前,经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有效的治疗中风的措施主要包括:超早期溶栓治疗、早期服用阿司匹林、早期将患者送入医院接受综合治疗、早期进行康复治疗等,中医中药仅起辅助治疗的作用。

答疑解惑:

1. 溶栓以后,神经功能可以完全恢复吗?

从理论上说,脑血管闭塞以后,最理想的治疗就是使其再通,恢复梗死区的血流灌注,恢复神经功能。但实际上,脑组织对缺血极为敏感,当血流被完全切断后5分钟内,缺血中心区域的神经细胞即发生不可逆性的损伤,即便随后血流恢复,也无法使这些细胞“起死回生”。不过,在缺血周围区域,由于有临近血管侧枝循环的供血,此处的神经细胞尚处于可恢复的状态,医学上称该区域为缺血“半暗带”。溶栓的目的就是挽救缺血“半暗带”的神经细胞,避免神经功能的进一步损伤。

2. 为什么有些中风患者需要动手术?

盯上年轻人的心肌梗塞 篇3

22岁的大学生小王因为连续3天加班熬夜复习功课,没想到突发心肌梗塞被送到医院,幸好抢救及时,挽救了宝贵的生命。

几天前的一天早上,北京海淀区某公司25岁的经理张女士被同事搀扶着进了医院心内科门诊。这个年轻女孩一直用手捂着胸口,表情非常痛苦。经过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年轻化

心肌梗塞多发于年老体弱的老人,发病死亡率高,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老年人才会得的病。火箭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胡桃红介绍说,22岁、25岁就心肌梗塞发作确实少见,以前冠心病、心肌梗塞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但近几年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青年人发病率大幅上升。

这主要与身心长期处于疲惫状态诱发所致,如工作压力大、生活没规律、睡眠时间少、大量饮酒吸烟等。除此之外,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天气剧烈变化、过度疲劳或体育运动、饱餐之后都会诱发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患者多表现为突然出现左胸窒息样疼痛;或可放射至左肩、右上肢痛,有的会出现左背疼痛,疼痛时患者有濒死的恐惧感觉。

然而,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心肌梗塞病人,其疼痛出现在上腹部或者还伴有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的感觉。对年纪较轻的患者,特别是以前无心脏病史者,往往被忽视心肌梗塞而误以为是胃肠疾病。目前,心肌梗塞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和年轻化的倾向,是中青年发生猝死的重要病因之一。所以,不要以为年轻力壮,就对心肌梗塞不以为然。

七成病人有先兆

1、突然明显加重的心绞痛发作,大部分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约占95%。尚有5%左右发生在下述一些情况。

2、心绞痛性质较以往发生改变或使用硝酸甘油不易缓解。

3、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或明显心动过缓。

4、心绞痛发作时出现心功能不会因此而加重。

5、心电图ST段一时性上升或明显压低,T波倒置或高尖,或伴有心律失常。

6、老年冠心病病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心衰、休克、呼吸困难或晕厥等。心肌梗塞先兆症状多在发病前1周,少数病人甚至提前数周出现。约40%的病人发生于梗塞前1~2天。

有上述症状者,必须高度重视。首先要绝对卧床,保持安静,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硝酸甘油喷雾吸入。立即与附近大医院联系,并做好送往医院的准备,交通工具必须能平稳转运。病人应避免起床,情况稳定时用担架运送,运送途中可持续或间断使用硝酸甘油,吸氧,并嚼服一片阿司匹林。

胡桃红,火箭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擅长心血管病介入诊疗、心血管病危重症抢救、心血管常见疾病诊治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全军心血管内科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专家委员。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中风盯上年轻人】相关文章:

别让癌症盯上你范文06-07

被癌症盯上的高危人群10-07

中风09-07

中风失语05-18

缺血中风07-20

中风康复07-29

中医说中风07-25

中风中医病历范文06-04

中医中风病历范文06-05

中风中医护理查房07-27

上一篇:UPLC-MS下一篇:建构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