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医学本科院校

2024-07-26

新建地方医学本科院校(精选十篇)

新建地方医学本科院校 篇1

1 师资队伍结构现状

1.1 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是指师资队伍结构中教师的年龄构成状况, 它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支队伍从事教学、科研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据国外研究, 高校教师理想的年龄结构是:<30岁所占比例小于20%, 30~50岁占60%左右, >50岁占20%左右。我校现有专任教师228人, 平均年龄31.6岁。其中50~60岁教师12人, 占5.3%;40~49岁教师43人, 占18.9%;30~39岁教师32人, 占14.0%;<30岁教师141人, 占61.8%。由此可见, 目前我校专任教师中, 作为中坚力量的30~49岁的专任教师数量明显不足, 教师年龄结构不尽合理, 大部分教师年龄在30岁以下, 属于年轻型高校教师队伍。

1.2 学历结构 (见表1)

由表1可见, 我校教师学历结构以本科为主, 高学历教师不足。

1.3 职称结构 (见表2)

由表2可见, 我校教师职称结构中, 高级职称教师不足。

1.4 学缘结构

所谓师资队伍结构的学缘结构, 是指某个高等院校中, 教师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 (或相近) 学位的人的比例。由于种种原因, 学缘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 而新建地方性医学专科院校更为突出。如我校228名专任教师中, 毕业于兰州大学及原兰州医学院的67人, 占专任教师的29.4%;西北师范大学23人, 占10.1%;甘肃中医学院34人, 占14.9%;70年代本校留校任教16人, 占7.0%。由此可见, 我校师资队伍结构中的学缘结构主要集中于某几所高校。

1.5 地缘结构

所谓师资队伍结构的地缘结构, 是指某个高等院校中, 教师来源于不同地方的比例。由于是地方性院校, 地缘结构不合理现象十分明显, 如我校228名专任教师中, 籍贯是平凉市的189人, 占82.9%;籍贯是甘肃省的208人, 占91.2%。

1.6 双师教师结构

新建地方性医学专科院校大部分是由原中专卫校升格而来。升格前大部分学校没有直属附属医院, 升格后将本地医院划拨为附属医院;有些临床课程由附属医院医护人员教授, 这些医护人员一直从事临床工作, 教学意识不强, 也末取得教学系列专业技术职务;有些临床课由原学校临床课教师承担, 他们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现了有教师证无医师证, 有医师证无教师证现象。

1.7 高水平教师队伍结构

全国各地方性医学专科院校国家级和省级学科带头人、国家和省级教学名师、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数量很少。我校国家级和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 市级学科带头人12人, 校级学科带头人23人。

2 师资队伍结构形成的原因分析

2.1 历史原因

新建地方性医学专科院校大部分是由原中专卫校升格而来, 规模小、教师少, 升专后学校规模不断扩大, 师资不足部分 (目前师生比已达1∶16) 主要由新教师补充, 这势必进一步提高30岁以下教师的比例, 降低中年教师比例。

2.2 人事制度原因

新建地方性医学专科院校用人制度由当地人事部门决定, 学校没有人事权, 由于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压力大, 地方人事部门招聘时以户籍为由, 限制外地毕业生流入。另外, 学校选择的一些高职称、高水平的外单位教师或医护人才, 地方政府很难办理调动手续。

2.3 地域原因

新建地方性医学专科院校主要分布在地级市, 与省城相比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 高学历、高水平教师一般不愿来此工作。

2.4 发展空间原因

新建地方性医学专科院校, 教学科研设备不足, 科研氛围不浓, 科研水平不高。学校只注重硬件建设, 对软件建设重视不够, 科研投资力度不大。

2.5 其他原因

原各中专卫校规模较小, 教师数量不多。升格后招生规模扩大, 为达到师生比1∶16的要求, 每年引进大量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补充教师队伍, 导致教师队伍平均年龄偏小。

3 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措施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建立教师参与教育管理决策和制订教育计划的机制, 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要特别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 制定相关政策、制度保证临床教师临床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针对临床教师开展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培训, 促进临床教师临床教学水平的提高。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鼓励教授、名师、名医为学生授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3.1 制订和实施师资队伍结构优化计划

新建地方性医学专科院校要结合各自实际和当地人事制度等相关政策, 根据现有师资队伍结构特点和技术水平、专业特点, 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师资队伍结构建设计划和目标。最好能把学校的总体、长远规划与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结合起来, 把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目标纳入学校发展的目标体系中。同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管理制度, 给予充足的教师培养专项经费保障相关制度的贯彻落实。

3.2 完善教师队伍管理体系

首先, 新建地方性医学专科院校要积极理顺行政管理关系, 摆脱地方性政策束缚, 争取人事管理的主动权、决策权;其次, 要从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两方面入手, 完善教师聘任、培训、考核与评价、晋升、激励等管理制度, 理顺管理关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再次, 要从管理层面积极转变“重引进、轻培养”, “重身份、轻岗位”, “重科研、轻教学”和“重稳定、轻流动”的管理理念。

3.3 加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

新建地方性医学专科院校要注重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 尤其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1) 鼓励在职教师进修, 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提高专业能力和水平; (2) 通过组建学科团队、专业团队等, 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作用, 带动青年教师参与科技创新, 提高其科研能力; (3) 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为青年教师配备富有教学经验、高职称的导师, 开展业务指导和传帮带活动, 定期进行检查督促, 以提高其师德修养和学术水平; (4) 积极为教师外出考察、交流学习或中长期进修打造平台, 开阔教师视野, 提高其综合素质。

3.4 加强临床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工学结合、校院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要求新建地方性医学专科院校进一步加大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力度, 加强与临床教学基地的联系与合作。该类院校要聘任一批在临床教学基地中具有行业影响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的学术人才或学科带头人作为兼职教师, 鼓励其申请教学系列专业技术职务, 积极开展临床教学工作, 以缓解该类院校师资力量不足的压力, 既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职业岗位一致的需求, 又大大提高了临床实践技能培养质量。

3.5 扩大人才引进范围

新建地方性医学专科院校要注重建立和创造有利于人才引进的良好机制与用人环境。学校在人才引进和使用上, 要打破年龄、资历、职称和地域限制, 更加注重实绩、能力和水平;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工作条件, 使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放宽优秀人才引进条件, 使优秀人才敢进、能进。

3.6 实施待遇、事业、感情留人的政策

事业是知识分子最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而事业成功又离不开良好的工作环境、人际环境和生活环境, 创造良好的环境, 为知识分子施展才华提供舞台, 是稳定教师队伍、吸引优秀人才的重要条件。新建地方性医学专科院校在发展建设过程中, 首先要关注每位教师的发展, 创造更多机会让有成就的教师, 尤其是青年教师实现自身价值, 为更多教师成为名师、模范、带头人、学术骨干等创造条件, 并采取青年教师破格晋升、设立青年教科研基金等一系列措施, 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真正调动其积极性;其次要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民主、宽松的良好环境, 关心教师生活, 消除教师后顾之忧, 建立健全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机制, 让创业有机会, 干事有舞台, 发展有空间, 使学校真正成为优秀人才聚集的高地;最后要建立正确的分配政策, 强化激励与竞争机制, 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创新论文 篇2

学科和专业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组织的基本构成单元。因此,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特色学科和特色专业的核心地位。世界一流大学大多以一流的特色学科专业闻名于世:哈佛大学是以政治学科闻名,麻省理工大学注重工程培养,剑桥大学的物理学科举世公认,牛津大学的数学学科名扬天下。我国大学发展水平的差异,实际上是学科发展的特色和水平差异。学科建设有特色,专业建设特色强,学校就能办出特色,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处于不败之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建设特色学科和特色专业必须紧密联系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在市场导向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和发展潜能,大胆革新,重点建设学科和专业的某一特色,以求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有所突破,从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如四川宜宾学院根据学院地处川西南,酿酒业和旅游业是宜宾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产业,长江上游的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课题等有利条件,把食品工程(酿造方向)、旅游管理和生态学作为学院特色专业来加以打造。

新建地方医学本科院校 篇3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建设一支素质高、品德好、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对一所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至关重要。即所谓“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师资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其专业发展不容忽视。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的背景下,经教育部批准,由原专科学校单独或者合并升格的普通本科院校。这批院校由于建立时间不长,体制上属于省市地方政府部门管辖,因此亦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师资水平、办学质量、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比不上老牌的本科院校,笔者以为,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队伍质量普遍较低。教师有生命周期之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经济学家雷蒙德·弗龙提出教师成长过程分为三个阶段,35岁以下为青年期、35~50岁为中年期、50岁以上为老年期。本文高校青年教师是指35周岁以下的在高校任教的年轻教师,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是个特殊群体,他们和老牌高校青年教师一样,是一个“很阳光”的群体,拥有高学历,年富力强,是教学和科研的生力军甚至是主力军,是高校的未来和希望。从年龄角度来看,高校青年教师年龄处于青年阶段,他们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热烈奔放,想象力丰富。他们都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冲动,有着较强的成就动机,渴望实现自己的抱负与理想,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从学历角度来看,如今高校青年教师一般学历、学位层次都比较高,大多都具有研究生学位,其中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大多来源于各高等院校毕业的硕士或博士,经过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系统的专业训练,基础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并且他们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高,年青有朝气,易于同学生交流和沟通。但事实上,由于正处于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他们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在从“校门到校门”的过程当中,在职业生涯初期,学术创造和人生规划的起步阶段,他们要经历社会现实的多种冲击,需要学校和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下面以贺州学院为例进行分析:

一、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基本概况

贺州学院是广西一所2006年升本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院校,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立足贺州、服务周边、面向全国、奉献社会的办学宗旨。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员工678人。有专任教师482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23人,博士27人(含在读),硕士195人(含在读)。另有外籍教师4人。35岁以下专任教师251人,占专任教师的55.5%,博士2人占博士人数7.4%,占青年教师0.8%;研究生91人,占全部专任教师18.8%,占青年教师36.2%;本科153人,占专任教师的31.7%,占青年教师的61%;讲师31人,占青年教师的12.4%;助教人127人,占青年教师50.6%;无职称或教员93人,占青年教师37%,专业包括农、林、医、语、数、外、物电生化、计算机、工程软件等。年青教师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自从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实施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激增。正所谓水涨船高,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数量也随之得到了快速增长。他们在高校师资队伍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出现了“青年教师峰值”。随着“量的增长”,青年教师的“质的提升”问题日益突出,备受关注。据教育部人事司透露,2006年全国高校30岁以下教师比例超过30%,40岁以下教师超过2/3,新补充到高校的青年教师成为本科教学的主力。我校和其他高校一样,青年教师数量已经在学校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出现了“青年教师峰值”,其质量建设问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

二、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意识不强。当前部分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忽视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敬业意识淡薄,责任感不强,育人意识淡化,奉献精神不够,一味追求个人名誉与待遇,职业道德与专业意识亟待提高。

2.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待增强。青年教师多数是刚从学校毕业的研究生、本科生,由于大多青年教师刚从高等院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接触和参与教学工作时间短,经验少,尤其是我校有相当部分非教师教育毕业的年轻教师,没有接受过有关教育科学知识、教学技能系统化训练,这部分青年教师虽然经过岗前培训,且专业知识扎实,但授课效果不尽如人意。

3.科研水平低。新建本科院校的部分青年教师,是本科毕业生,甚至有的是原来的专科毕业生,通过自考、函授等方式取得本科、硕士学历,与当时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相比,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都存在着较大差距。学术水平低,发表的科研成果少,层次低,且在各种学术资源的享有与争取上都存在着诸多的困境。同时他们很少能承担较高级别和较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在科研领域的越是教授、专家,得到的科研经费越多,资源和机会越多,而青年教师刚参加工作,一般都面临着缺乏科研启动资金、机会少。

三、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短,待遇较低,经济压力比较大,我校是新建地方院校,底子薄,青年教师的经济压力更大,他们事业刚起步,经济报酬处于高校经济分配金字塔的最底端,还面临着“买房子、建家庭、赡养父母、抚养子女”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且我国目前青年教师的待遇整体上不高。

2.专任教师队伍数量不足,教学任务重。我校师生比为20:1,中高级职称人数偏低,硕士以上的教师人数相对少,(占青年教师36.2%),还没达到优秀指标,随着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师资短缺成为学院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几年来,引进了大量的青年教师,使得教师的队伍进一步年轻化,这些青年教师一毕业就走上讲台,直接承担主讲教师的職责,不少年轻教师的年课时量在400节以上,像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有的教师每周课时多达20节,成为名副其实的“上课机器”。

3.青年教师高层次人才缺乏,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例偏低,学术带头人匮乏,目前年轻博士生仅有2人,占博士人数7.4%,占青年教师0.8%;研究生91人,占全部专任教师18.8%,占青年教师36.2%;讲师31人,占青年教师的12.4%;专业结构不合理,新兴专业的高层次人才紧缺,传统学科专业人员富裕,学科带头人要遴选,科研人才偏少,科研项目层次低,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结合有待加强。这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高的标志之一。

4.经费投入仍有较大缺口,优秀师资补充困难。受地域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优秀师资引进较为困难,许多素质高、实力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往往选择国内知名高校而不大愿意进地方高校,有所成就的专家学者亦难引进,办学经费不足,培训力度较弱,学校为了谋求更大发展,几乎都投入了大量经费修建新校区,因此学校无力或不能完全承担多层次的进修、学术交流的经费,导致大多数年轻教师缺乏对外交流,知识结构不能及时更新和改善,制约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及对学术前沿和教学改革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四、我校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方面采取的措施和策略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校训个性化思考 篇4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训的现状

(一) 雷同现象较多

校训陈述的内容雷同, 几乎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训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这一问题导致了大学校训缺乏个性。其雷同现象具体表现在:一是用词雷同。在我收集到的103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校训中, 22个高校校训用了“厚德”, 35个高校用了“博学”, 9所高校用“求是”, 15所高校用了“求实”, 20所高校用了“明德”, 25所高校用了“创新”, 有几所高校的校训几乎完全一样, 如长治医学院的校训与潍坊学院的一模一样, 皆为厚德博学, 求是创新。惠州学院的校训为:崇德、笃学、求是、创新;赣南师范学院的校训为崇德、尚学、求实、创新, 仅相差一字;鲁东大学的校训为厚德、博学、日新、笃行, 莆田学院的校训为厚德、博学、慎思、笃行;肇庆学院的校训为团结、奋进、求实、创新, 长治学院的校训为团结、求实、创新、奋进, 仅一词之差。校训如果没有个性和特色, 缺乏感染力, 很难在一所学校的文化建设中起到统领和灵魂作用, 学生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难以成为学校共同体的道德追求和人格理想。

(二) 偏重思想道德建设

在我所搜集到的103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校训中, 有64所高校校训中都用到了与“德”相关的词语, 如“厚德”、“崇德”、“明德”、“修德”、“浴德”、“弘德”等, 还用了其他诸如“大德至理”、“正道直行”、“诚信”等表述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字眼。在这103所高校的校训中, 包含思想道德建设内容的达72所。过于强调思想道德修养, 而忽视了学校其他方面, 如学校历史文化、办学特色、智、体、美育等方面的表现。

(三) 校训制定过程单一

大多数高校的校训内容主要由大学领导层、行政人员聚集讨论确定的, 缺乏专家、学者的参与与论证。有些学校甚至把校长个人对于校训的主张等同于校训。由于校长在校训形成过程中的较大作用, 一些校长自然地认为, 自己的“校训”就是校训。

二、造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训现状的原因

(一) 学校办学定位不明

即办学层次盲目攀高, 职能定位不清。不管有无条件, 都一律把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几乎每个学校都是高水平、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开放性、国际化、一流大学。如果一个国家的高校全是哈佛大学一样的高校, 麻烦就大了。层次定位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层次低并不意味着办学水平低, 层次高也不意味着办学水平高, 任何层次的大学都可以办成高质量、高水平的好大学。研究型大学可以成为一流的好大学, 地方院校同样可以办成一流大学。

(二) 学校学科特色不明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基础差, 底子薄, 学科特色不太明显。在学科设置上, 一股劲儿朝综合性大学看齐, 恨不能将12大学科门类设置全, 理工学院争设人文社会学科类专业, 很多以人文社会专业占主导地位的院校争设理工科专业。这样一来, 中国的高校千人一面, 如出一辙。其实, 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传统和办学资源, 盲目追求门类的齐全只会消耗办学资源、削弱教育能力、降低办学质量, 最终变得不伦不类。既影响每一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又影响整个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门类齐全不见得办学水平高, 国际上一流名牌大学无不特色鲜明, 无不注意通过建立和巩固自己的学科特色并最终形成自己的相对竞争优势, 如哈佛的法学、医学、政治学;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电子学;剑桥大学的物理学;牛津大学的数学, 等等。高校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优势学科、骨干学科、特色学科。这是高校立于不败之地的雄厚依托。

(三) 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不明

当前大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不管是综合类院校, 还是理工类院校、语言类院校、农林类院校, 都在提倡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又分为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每种人才根据不同高校的办学特色又分别有其特有的人才培养规格。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虽都在提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但是对其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素质结构根本没有凸显出来, 结果造成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标准化”, 没有特色和个性。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训设计的思考

(一) 形式上

如前文所述, 我所收集的103所高校中用二言八字式来表达校训的达90所, 事实上, 句式运用的狭窄, 是影响校训发挥应有功能的制约因素, 也是引发校训存在上述诸多问题的潜在因素, 空间拓展不足, 句式变通不够, 所以校训的功能开拓自然受到制约。因此, 打破这种狭窄的句式观实在非常必要, 在句式的运用上要思路开阔, 追求多元化。如哈佛大学校训是“以柏拉图为友, 以亚里士多德为友, 更要以真理为友”, 斯坦福的校训是“让自由之风吹拂”, 耶鲁大学的校训是“光与真理”, 等等。不难发现, 这些不同句式的校训在表达、训育上无疑亲切很多, 贴切很多。

(二) 内涵上

1. 体现学科特色

学科特色的发展离不开文化, 学科文化特色是学科的主要特色。学科是大学文化特色的载体, 校训作为大学文化最核心的部分, 只有依赖于大学的定位, 以大学学科特色为主体, 才能真正体现学校的要求。如以毛泽东题词为校训的中国医科大学校训:“救死扶伤, 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湖南第一师范校训“要做人民的先生, 先做人民的学生”。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 取之行远”的校训, 对于海洋大学来说非常贴切。上海财经大学校训“经世济国”和东北财经大学校训“博学济世”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上海财经大学校训, 将“经济”两字巧妙镶嵌其中, 造成了修辞学的双关, 揭示了该校的专业特色和专业的人文意义。北京林业大学的校训“养青松正气, 法竹梅风骨”中提到的青松、竹梅既是林业专业关涉的对象, 又暗合了中国文化中的“岁寒三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岁寒三友”一直与高迈的情操、坚强的性格和脱俗的气质构成了互喻关系。北京、上海的两所国家会计学院的校训“不做假账”体现了对会计的基本职业要求和对诚信的高度关注。

2. 体现服务定位

发展区域经济是完善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教育部积极推进高校布局结构的调整, 以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教育部要求各高校要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特别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来看待科学定位问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更是要立足于地方经济建设, 无论是人才培养、科研工作, 还是社会服务, 都要着力解决好“面向”、“结合”、“服务”的问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校训的构建要从其本身的定位出发, 为学校为社会服务提供精神动力, 不断拓展服务社会文化和区域经济的内容和途径。在构建大学校训的时候, 应该考虑在开展社会服务时有一面鲜明的旗帜, 一个响亮的口号。这样不仅仅可以凝聚人心, 提高学校在社会中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大学在理论、文化和学术上的巨大潜力。如普林斯顿大学的校训“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 为世界服务”, 如东南大学的“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等。

3. 体现人才培养规格

育人是大学的基本职责。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育人的最核心的问题。现今各大高校皆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了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多样化的需要, 也适应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使目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呈现出色彩缤纷、百花齐放的局面。因此,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设计校训时, 可从其人才培养规格出发, 设计出能体现其人才培养理念的校训。如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博采、勤求、厚德、济生”体现了医生的职业特点, 要常怀济生之仁心, 挽救生命是其天职。天津医科大学的“健康所系、生命所托”体现了医生欲解除患者生命危险的重任。浙江中医学院的“求本、远志”体现了中医的理论特点和中医药人才成才的发展规律。师范类院校的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时代和人民对教师角色的认识和期望。中国政法大学的“厚德、明法、格物、致公”体现了政法学校的专业特点, 法律工作者应该追求平等、公正。北京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师范院校的校训中均有“师”“范”“树人”“师表”等关键字或词。北京舞蹈学院校训“文武相融, 德艺双馨”则体现了舞蹈学院强烈的艺术气息和对师生的精神要求。成都理工大学的校训“穷究于理, 成就于工”、哈尔滨工业大学校训“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都突出了其对培养对象的特殊要求。

(三) 过程上

校训的确立过程是研究、讨论、宣传学校办学方向、理清办学思路、增加凝聚力的过程, 故不可草率行事。除非由权威、名人题词, 校训的确立一般应该经过下列程序: (1) 宣传校训的内涵, 明确设计要求。 (2) 由校办公室牵头负责发动全校员工积极参与, 广泛征集学校师生的意见和建议, 举行各种形式的研讨会, 通过师生广泛参与评价讨论, 使学校上下人人关注方案征集。 (3) 在众多方案中筛选出数个候选方案。 (4) 组建一支专门的校训制定委员会, 对候选方案进行研讨。 (5) 将最后确定的方案公开展示, 也可以将其在短期内试用, 在实践中检验, 倾听各方面的意见。 (6) 由学校的权威机构或教代会予以确立。这样, 校训的制定过程, 可以实现全校动员, 集思广益, 发扬民主, 凝聚全校师生的智慧, 听取校内外各方意见, 为校训的准确性、可行性、科学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大学校训趋同化的今天,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设计能彰显其办学特色的校训, 就如同国有国魂、民有民志一样重要。依我之见,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设计校训时, 只有把学科特色、人才培养规格融入到大学校训中, 把教育的终极目标与现实关怀融入大学校训中, 才能真正体现大学精神, 建设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校园文化。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103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校训现状进行统计分析, 旨在剖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以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训确立时提供借鉴, 从而丰富和发展大学校训文化。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训个性化,现状,原因思考

参考文献

[1]李友文.大学校训自议[J].韶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8, (29) , 10:161-162.

[2]马丁, 刘乐明.当代中国大学校训凸显的大学理念[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6) , 5:111-114.

[3]张国良.大学校训理念的设计准则与践行路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 2008, (4) :1-5.

[4]杨晓宏, 唐志强.大学校训问题现状及其原因分析[J].宜宾学院学报, 2007, (8) :103-106.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创新论文 篇5

美国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曾经指出:“对各高等院校进行分工已经变得越来越有必要,因为这有利于不同单位全力投入不同的工作。不同层次的专业培训,不同类型的、适合于不同学生的一般教育,复杂程度不等的研究(从最基础的理论研究到最侧重应用的研究),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因院校分工后产生了各类相应的组织结构而得到承担。因此,高等教育系统根据教学、科研侧重点不同的分工,可分为不同类型的高校。各个类型的高校应根据不同的分工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但由于我国尚没有权威部门对高校系统进行科学而明确的分类,因而在客观上造成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盲目攀比的风气,正如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所说:“目前重点大学已经受到国家较大的关注,这5年有了大幅度的发展,但是教育的基础部分如国民教育没有很大的改善,而且遇到的困难更多。我国的教育缺少了中间层次,这几年二、三梯队的院校大多纷纷合并到一流大学,不合并的二、三流院校纷纷专科升本科、本科上硕士点、博士点,于是中间就出现了断层,缺乏一些好的单纯教学型的院校”。在这种情况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只有保持清醒头脑,理智地定位自己的办学模式,在复杂的高教系统中找到符合自己特色的恰当的社会分工,才能承担基础教学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为高教系统合理分工作出应有的贡献。

新建地方医学本科院校 篇6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2-0052-02

近年来,在教育部“引入优质海外大学教育资源”的政策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纷纷与海外大学合作,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而如何在与海外大学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取长补短,构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办出有特色的合作办学模式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需要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及面临的问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指省(市、区)属高校和直辖市(地、州)属高等院校,即由地方财政负担的高等院校,该类院校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管理。为了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大发展的需要,1998年以来,全国各地新建了一批本科院校。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多数地处地级市,发展过程中必然受到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同时,由于本科办学时间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老牌本科大学相比处于弱势地位,正面临着在高等教育体系内处于劣势地位、受到高职院校带来的强力冲击、区域优势不强且投入严重不足、高层次人才短缺以及办学特色不鲜明等一系列问题。

二、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及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影响

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国际接轨的必经之路。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办学实体的由中外双方共同经营的高等教育机构;另一类是两所高校在自愿的基础上签署联合办学协议,双方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分担专业课程和提供实习及研究条件。[1]

中外合作办学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引进境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如优秀的外国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国外最新的教材,同时选派教师和管理人员赴合作学校学习与进修,推动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促进师资和管理人员队伍水平的快速提升和加快国际化进程,提高学校的对外竞争力,为学校发展开拓更大空间。

2.促进了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国际化发展。通过与国际合作教育机构的深入合作与交流,合作办学逐步从教学合作发展到科研合作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模式,产学研的发展转而又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与科研注入了新的活力,加速了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3.使学生以相对较低的费用享受到国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观念、能适应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

三、太原学院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合作办学项目

2013年10月,太原学院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开展合作办学项目,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双方参与的管理模式,并建立了共同的研究中心,旨在实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理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国外大学的对接。

(一)管理方面

本项目的组织管理由双方各自成立专门的项目组,太原学院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各指派一名代表负责内部协调和项目的双方沟通,确保双方的合作与沟通顺利进行、教学工作能正常运行。

(二)学生培养方面

目前我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主要是以送出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主,以校际交流、学分互认的形式,以“1+2+1”的培养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即该项目接收太原学院优秀的本科二年级学生进入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进行为期两年及以上的学习直至毕业。当学业完成后,符合双方学校学位要求的学生可分别获得太原学院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学士学位。

(三)师资及教学资源合作方面

举办讲座及研讨会,在双方有共同兴趣的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并利用双方的项目和资源提供支持与保障,同时两校之间教师与其他学术人员进行互派交流,共享两校的科学资料、出版物及研究信息。

(四)科研方面

太原学院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共同建立了环境修复联合研究中心,由太原学院争取山西省、太原市政府及国家科协的支持,同时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在必要的情况下给予资金的支持。此项目致力于环境修复方面的研究,并为两校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相互交流合作的机会。

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遇到的问题

结合太原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及运行状况来看,相比其他起步早、经验成熟的老牌高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活动时常常会遇到以下的问题。

(一)学校对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虽然已经对中外合作办学带来的影响和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在合作办学前期,学校的宣传工作还做得不够,往往是有项目后再进行宣传,这对学校整体的国际化发展规略没有起到足够的引导与培养作用。并且在教学设置及人才培养上,对培养具有一定语言能力、适应国际文化与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的主动性和重视程度还不够。

(二)专业课程设置与教材选用与国际接轨力度还需加强

在中外合作办学活动中,学生作为交流生到对方学校学习的途径之一就是学分互认。然而,中外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及标准上的差异以及国情及国家政策不同所带来的限制,对中外合作办学中的专业课程及学分对接造成了一定影响,阻碍了学生的交流学习。此外,教材选用范围与来源多来自国内,这使得学生在了解国外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研究动态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三)合作办学方式过于单一

现在的中外合作办学方式,尤其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还主要体现在学生输出方面,而在引进留学生、优质教师及其他教育资源、师资及学校建设管理方面的交流与培训、科研合作方面大都没有实质性的合作。同时,合作办学的专业也大多是财务、管理、信息等专业,专业分布不尽合理,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合作相对较少。

(四)中外合作办学的长效性不足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成立时间短,中外合作办学工作开展得比较晚,加之经验不足、缺乏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因此很多项目都是在“边干边学”的状态下完成的,这样就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整体发展规划,因此造成有些合作项目仅是签订了协议而无实质性合作,或者有些合作项目后期没有继续推进,导致很多项目在合作几次之后出现了停滞或不了了之的局面。

五、改进建议

第一,由于中外合作办学需要一定的资金与资源支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积极寻求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一定力度的倾斜,在经费上适当扶持,简化手续审批程序,促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顺利开展。

第二,在学校建设、教学管理与科研方面,要与国外合作学校加大合作力度,在吸取现在的管理、教学经验外,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但由于各学校有着各自不同的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各学校不可能复制相同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新建本科院校要突出各自学校的优势学科与专业,创造符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具有国际竞争意识、掌握市场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优秀人才。

第三,在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期间,要与合作学校求同存异,保证双方顺畅的合作交流,同时要对合作项目及时跟进,确保有效的跟踪管理,促进合作的长期性与持续性。

综上所述,中外合作办学对促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建设,大力提升新建本科院校的社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立足自身办学特色与长远发展,着力建设地方性高水平大学,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出重要贡献。

[ 参 考 文 献 ]

[1] 张禧,邓良基.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与启示——以四川农业大学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合作办学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2):12-15.

[2] 李翼.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的问题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62-63.

[3] 王树乔,王惠.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研究-以淮阴工学院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3(8):11-13.

[4] 许琦红,魏金法.新建本科院校引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初探[J].龙岩学院学报,2008(4):119-121.

[5] 陈正权,王自坤.新建本科院校构建中外合作办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5):40-43.

[6] 周嘉.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合作办学实践与探索-以凯里学院为例[J].大众文艺,2005(1):221-222.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困境与发展初探 篇7

一、由于成立时间短, 先天条件不足, 本文统一归纳其不足之处, 以对其有个充分认识

1.学校定位日趋合理, 但顶层设计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 特别是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开展以来,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多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进行改进。学校办学定位基本确定为地方型、应用型、教学型普通高校,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但是, 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还未形成统一共识, 部分教职工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不十分清晰, 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对学校整体办学定位的理解不够充分, 部分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观念、目标及模式认识滞后, 对应用型人才的特征未能很好地理解与把握。办学定位等顶层设计思想未能很好地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具体环节中去,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学生管理等方面落实不够, 体现不明显。

2. 学科专业结构不尽合理, 与地方产业结构发展需求匹配度不高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规模快速发展导致专业发展过猛, 专业设置过程中存在受短期效益因素影响现象, 部分专业缺乏科学论证, 设置有一定的盲目性。专业分布不够合理, 专业跨度过大, 学科专业相互支撑不够。专业设置的适应性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 紧贴地方企业升级、经济转型, 社会发展需要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不够完善。错位发展的理念和模式还没有形成系统, 培养规格比较模糊, 专业方向与市场、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不紧密。专业建设的个性化和创新性不足, 与办学定位相适应的专业优势与特色不明显。没有建立根据录取率、报到率、就业率、社会产业结构变化等数据进行专业调整, 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3. 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认识不足,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受“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指导;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训练”等传统教育观影响,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素质与能力的标准认识还不够, 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规格、方案和内涵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路径选择、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还不能完全吻合。

4.教师结构不尽合理, “双师素质”教师不足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数量总体偏少, 生师比偏高, 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尽合理, 教师数量与结构还不能完全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例偏低、年龄偏大, 缺少较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教师培养培训方面偏重学历提高和课程进修, 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交流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 具有专业 (行业) 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双师素质”教师数量较少, 而且专业分布不均衡。绝大多数新进教师是来自普通高校的应届博士、硕士毕业生, 从高校到高校, 没有企业实践经历, 缺乏行业工程背景, 相对而言, 他们的教学基本功和专业实践能力相对薄弱。实践教学人员数量不足、队伍不稳定, 部分人员实践指导能力不强, 不能很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

5.实践教学体系有待完善, 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深入

新建地方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有待完善, 经费、场地、时间、指导等有待进一步落实。各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有待提高。课内实践教学、单独开课的实践课程、集中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等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内容、考核方式需要进行系统整合。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数量不足, 场地有限, 资源共享程度不高。与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适用多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的综合性基地偏少, 集中实习岗位缺乏, 分散实习比例偏高。实践教学基地资源的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不能实现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需求的对接, 难以达到实践教学体系深度改革的要求。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指导和考核方式都需要进一步优化。产学研合作教育整体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广度深度不够, 与企业实质性的合作不多。从顶层到二级学院, 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缺乏系统设计和举措, 合作成果不显著, 社会效益不高, 在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过程中对地方行业企业的吸引力不够, 广泛开创校企互利共赢局面的难度较大。

6. 教研教改成果应用推广不够, 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低

教学改革整体规划性不够, 在教学研究与改革中, 存在“重理论研究、轻实践应用”的倾向, 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方面的研究偏少, 对优秀教改案例的研究和推广力度有待加大。科研的整体实力相对薄弱, 科研横向项目数量与经费偏少, 应用性科研力量不强, 为地方政府、区域行业企业提供的科研成果较少, 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低。

7. 教学管理制度落实不够严格, 质量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近年来虽然教学管理、质量监控的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但是制度的贯彻落实不到位, 执行力度不强。教学质量监控手段单一, 教学质量监控“重监轻控”, 质量监控的及时性、有效性、循环闭合过程性和激励与约束机制需要加强, 全员性、全方位的质量保障监控仍然不到位, 监控手段主要依靠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和督导听课、评教、评课等传统方法, 包括教学质量信息采集、分析、反馈、改进等环节在内的质量改进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8. 毕业生就业困难, 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现象依然存在

2013 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 万人, 据分析, 2015年, 我国年均高校毕业生仍将在700万人左右, 除了数量的增加, 我国目前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岗位结构矛盾。企业急需大量应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 但是高校毕业生与这些岗位并不匹配, 高校毕业生无法选择到合适的岗位, 出现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

二、学校的产品是毕业的学生, 新建本科院校可以培养适应地方需要的人才为突破口, 进行一系列改革

1.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对于地方高校来说, 办学特色最主要的是客观反映所在地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特殊需求, 要充分发掘利用地方特有的办学资源”。新建院校要“顶天立地”凸显办学特色, 所谓“顶天”就是办学理念要有前瞻性和先进性, 思想观念的改变才是真正的改变, 所谓“立地”就是要立足地方需要, 有所为有所不为, 针对本地区特有行业的特殊需要, 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 确定某些方向重点突破, 为特定的区域或特定的行业提供特定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

2. 以学科建设为依托, 实现由离散的专业架构向综合的学科架构转型

新建本科院校组建时由于办学层次所限, 学科建设非常薄弱。升本后, 各学校根据本校实际, 按照学科建设的内在规律与要求, 全面有序地推进学科架构转型。首先, 打破原有专业设置的离散架构, 依托传统的专业强项, 建构重点学科;其次, 改造院系组织结构, 在优化学科架构的基础上, 凸显专业特色, 着力创建本校的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同时, 全面调整学科布局, 凝练学科方向, 促进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 努力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关联的应用学科。通过整合与创新, 新建本科院校目前的学科涵盖面大多在7-9个门类, 并逐步形成以为重点学科为主干, 优势、特色、应用学科为支撑, 各学科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学科架构新格局。

3. 以教育质量为根本, 实现由单纯技能型向复合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类型转型

学校升本后, 其人才培养的标准、规格和层次随即发生改变。为此, 新建本科院校充分汲取以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经验, 以教育质量为根本, 重新制定符合本科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 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各学校将“理论学习”与“能力拓展”有机地融贯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在突出“本科”与“应用”的基础上, 创新“校企合作”、“整体对接”等人才培养方法, 着力构建用前沿的专业知识体系、基础多元的课程体系、灵活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于一体的复合知识结构系统。

4. 以历史传承为基础, 实现由封闭的专科院校文化向开放的本科院校文化转型

新建本科院校自组建之初, 就着手以思想转变为先导, 全力建设和培育能反映本校精神品格、与本科层次相匹配的院校文化。各学校在大力弘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深度挖掘历史传承中的优秀积淀, 全面释放蕴含于院校文化中的正能量。同时, 新建本科院校以制度创新为抓手, 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契机, 通过分配制度、奖励制度、考核制度等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与安排, 切实推动学校风气的转变。目前, 在扩大对外交流、拓宽学术视野的基础上, 各学校以往那种封闭、狭隘的“小校”文化已逐步消解, 学术自由、民主管理等具有现代气息的“大学”文化正在悄然形成, 初步实现了由专科院校文化向开放、透明的本科院校文化转型的目标。

5.加强校企合作等, 充分利用外部优势

新建本科院校充分利用学术优势, 全面加强与企业行业、地方政府的合作, 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选择项目, 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深入展开应用性研究与咨询工作。另外通过技术培训、成果转化、专利推广、项目咨询等多种方式和途径为地方服务。加强与地方的紧密联系。

参考文献

[1]庄严.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理论与实践探索[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11)

[2]张楚廷.大学教学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付八军, 冯晓玲.高校教师专业化:何为基点[J].现代教育管理, 2010 (05) :80-82.

新建地方医学本科院校 篇8

1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理念和建设目标

1.1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理念

在五十年代初, 工科院校大都建立了金工实习基地,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改革、教学体系的改变, 金工实习基地逐渐变成了本科院校的工程训练中心。虽然金工实习基地用本身积累的经验为工程训练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但是一些落后的方法也会成为工程训练中心发展的阻碍, 所以新的社会经济环境、新的教学改革方向和社会对工程人才的要求是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理念产生的依据。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应树立以下理念: (1) 工程训练中心要把培养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目标; (2) 工程训练中心要在大制造、大工程的背景下, 向学生讲述现代社会最新的工程信息、工程技术等可以拓宽学生眼界、拓宽学生思想的知识; (3) 要把本科院校的工程训练中心打造成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敢创新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基地。

1.2 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目标

本科院校, 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应该把提高学校实践教学水平,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实践能力, 努力把中心建成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必备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作为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目标。

2 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现状

2.1 工程训练中心的设备落后

对于一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由于资金限制, 工程训练中心的设备是比较落后的。例如:有些本科院校的数控机床, 使用的年限较长, 故障出现率较高, 数控技术落后。学生不能掌握先进的工程技术, 就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工程技术易与社会先进的工程技术脱轨。

2.2 工程训练中心的教学管理模式比较传统

有些本科院校依旧只是采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 教学内容单一, 只把提高学生的工程技能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 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实践能力, 这样的教学管理模式易培养出单一人才而非社会需要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2.3 工程训练中心的师资力量较弱

工程训练中心要培养的人才是具备综合素质的工程人才, 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受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影响的。然而现在有些部分院校的教师工程知识水平有限, 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不能“授人以渔”, 很难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工程人才。

3 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方向

3.1 创新工程训练中心的管理体制

创新管理体制需要结合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特点, 符合工程训练中心教学育人的要求, 能够推动工程训练中心获得持续的发展, 管理体制创新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式: (1) 推行人事方面管理机制。工程训练中心推行主任负责制度, 主任需及时发现工程训练中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学校应给予中心主任聘用技术人员、解聘不合格人员、控制研发经费的权利。 (2) 对工程学科实行科学管理体制。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和经济改革方向, 对工程学科进行合理的调整, 通过对新科目和交叉学科的研究管理, 制定出全面的工程学科管理计划。

高校应该建立与企业工程环境相同的工程训练中心, 为了营造出与社会中的工业环境相同的氛围, 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1) 按照企业工程的内外部环境设计学校的工程培训中心。 (2) 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教学管理, 教师和学生要统一工作服装, 按照社会企业的坐班制度进行上下班。这样通过创造一个类似于真实的企业工程环境, 可以提高让学生熟悉工程环境, 提升专业水平。

3.2 工程训练中心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推行实践教学

地方本科院校工程训练中心推行实践教学, 是国家教育改革的要求, 它能推动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教学理念要以工程训练为主。在大工程、大制造的背景下, 地方本科院校应该着重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工程意识, 以“实训要科学, 操作技能要锻炼, 利用先进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理念, 提高学生的工程综合素质, 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作为教学理念, 完成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

(2) 要建设一批高素质、高技能, 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学校的师资力量是影响工程训练中心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实践指导是实践教学的三大内容,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 还要具备实际的工程操作经验, 先进的工程技术理念, 能够结合知识与实际打开学生的思维, 拓宽学生的视野, 这也需要地方本科院校建立有效的激励体制、建立公平的职称评定标准, 以此提高教师学习的动力, 提高授课积极性。

(3) 培养工程能力是工程训练中心进行实践教学的最根本目标。学生只有掌握了工程能力、工程意识, 创新能力, 才能成为优秀的创新型技术人才, 才能立足于岗位, 推动企业发展, 为祖国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要想提高工程能力、工程意识、创新能力, 就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1) 工程意识方面需要做到:学校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加深实训教学的内容和指导;营造逼真的实践教学环境,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工程事物的了解, 对学生提高工程意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培养优秀的工程师是地方高等学校进行工程训练的重要目标, 优秀工程师应具备对企业出现的实际工程问题能够进行合理、正确的分析并快速解决的能力;具有开发、创新工程技术的能力和意识;要有协调合作的能力。

3.3 加强校企合作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工程制造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院校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端人才建设了工程训练中心, 然而学校在加强校内实践训练的同时, 还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校企合作的模式有以下几方面: (1) 人才培养目标要统一。学校的职责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企业的目的是通过选择高等学院的人才提高经济效率, 学校和企业只有加强合作, 通过对教学环节、实践能容共同的安排, 才能取得双赢的局面;只有加强校企合作, 学生走进真正的企业工程环境内, 才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 提高实践能力, 才能了解在真正的工作岗位上欠缺哪些专业知识, 才能在毕业之后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 让企业满意。 (2) 学校和企业要共享资源。企业在工程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 高校可以在技术培训、技术支持、技术咨询等方面给与企业帮助;企业可以向学校提供实践学习场地和工作岗位, 并让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作人员指导学生学习。 (3) 要将校园、企业二者的文化进行融合。学校和企业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同的优势。将学校理论知识和企业的实践知识相融合, 将学校的教学育人环境和企业的工程制造环境相融合, 将学校的教育管理模式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相融合, 以此推动企业文化走进校园, 促使学生更好地把控未来职业方向以及职业要求。

4 结语

现代工程企业要求工程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水平和知识技能, 还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要具有市场意识, 懂业务流程, 懂企业管理知识。在这样的人才需求背景下, 我国的地方本科院校, 特别是应用型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教育改革方向, 把培养复合型应用工程人才作为教学目标, 改进工程训练中心的教学体系, 不断进行创新实践, 努力打造一个国家级工程训练中心教育基地。

摘要:社会需求、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 促使社会对高校培养的工程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 推动了国家对工程教育的改革, 本科院校建设工程训练中心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工程训练中心主要以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文章主要探讨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理念和建设目标、建设现状、建设方向等。

关键词:本科院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探索

参考文献

[1]吕明, 杨胜强, 白薇.创新理念下的工学类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4) :31-33.

[2]汪全友, 赵建平.基于校企联合培养新机制的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 (21) :25-28.

[3]钱俊, 周继烈, 徐建忠.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探索和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12) :124-126.

[4]惠记庄, 曹杰, 纪真.现代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实验区的探索和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3) :111-113.

新建地方医学本科院校 篇9

一、群体意识极端淡薄

由于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条件制约,档案工作重要性目前还没有完全被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领导和师生员工所认可,导致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全体师生员工档案意识淡薄“存在说起来重视,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的现象”[1]139。

1.学校领导不够重视,长期忽略了档案工作。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向以教学、科研为学校的中心工作,这一思想在许多领导的心目中已根深蒂固,一下子难以去改变。另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建校时间不长特别是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时间太短,并且不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都是由不同的单位合并而来,合并单位又性质各异,领导们工作头绪比较复杂,普遍认为档案工作不可能在短时期内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在学校各种评估工作开展时才让档案“露露面”,发挥一下档案的作用,评估过后“束之高阁”,几乎没有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把档案工作纳入学校的议事日程。由于档案工作不受领导重视,对档案的投资自然就很少,档案工作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软、硬件设施就跟不上学校的发展需要。

2.档案工作人员意识较淡薄,工作热情不高。由于档案工作在学校不受重视,档案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自然就不高,表现为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这种工作思想的影响下,虽然档案工作暂时还能基本维持本单位运转,但想要快速进步、大幅度的推进则是不可能的事情。任何事情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特别是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档案工作如果不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只维持现状就很难满足档案工作发展,而且还会给档案工作带来损失。这种思想表现在档案保管方面,档案保管不齐、流失严重,有价值的档案都不知去向,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表现在档案利用方面的被动。

3.学校对档案人员的待遇问题。学校对档案人员的待遇没有倾斜,主要表现在职称评聘方面,档案工作人员往往排不上队,工资待遇方面,上级规定有的特殊津贴、保密津贴等落实不到位,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有的甚至对档案工作岗位产生了自卑心理,人才流失,造成档案人员紧缺,严重影响档案工作的发展。

二、合并单位档案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随着高校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通过合并、扩容、重组,规模也不断扩大,隶属的院、系、处、室等普遍增多,多学科、多专业综合性的办学格局在各高校日益展现, 同时带来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多层次性和网状结构性[2]270。虽然新建本科院校的合并已完成,并且大部分的新建本科院校档案馆也正在摸索合并后的档案管理工作,但是,新问题在不断出现。比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在校学生由原来的每年几千名,发展到现在的上万甚至几万。这使得学校的档案数量特别是学生档案数量迅速增加。况且,学校档案的载体也由以前的纸质档案发展到视频、音频、光盘等多种载体共存的形式,虽然档案库存量增加了,可质量不高的档案比比皆是。主要是由于合并院校大部分都忙于新校区的建设, 长时间内档案机构建设得不到完善,制度不健全,档案管理工作从合并到建校就一直未落实到位。许多合并单位在搬迁的过程中,一些有价值的资料不能及时收集和归档,即使临时收集了一部分资料,也得不到统一管理,使得这段时间产生的档案管理混乱。另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成立前各合并单位都有自己在档案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管理模式也各有千秋,合并后新的档案馆虽然购置了新的档案管理软件和设备,但因各单位在合并前的档案管理的软硬设备仍然存在,这使得现在的管理系统很难一下子统一。受影响更大的是,档案库存数量不断增加,档案人员不仅没有增加有的甚至还在减少,尽管各单位配备了兼职档案员,但是因兼职档案员人员流动性很大,对档案工作还没来得及熟悉又被调离或者又安排了其他工作,即使没有被调走,兼职档案员往往身兼数职,档案工作只是挂名,虽然主观上愿意做好,但都因心有余而力不足,迫使他们做一个不负责的兼职档案员,就因上述原因,档案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档案工作的发展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

三、档案管理手段相对落后

1.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立卷制度不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中规定,各单位应由文书或者业务机构收集齐全应归档的文件材料, 进行整理立卷后移交到本单位档案机构进行集中管理。《高校档案管理条例》也规定各单位必须对本部门所产生的材料进行立卷、归档后移交档案馆统一管理。这两份法规都明文规定档案要实行部门立卷后再移交档案馆统一管理,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档案馆大多都没有实行部门立卷制。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档案工作的特点,推行部门立卷制有利于超前控制,杜绝劳动力重复,真正做到从源头抓起;有利于增强师生员工的档案意识;有利于档案的收集完整和规范;有利于提高兼职档案员业务水平;有利于各单位积极开发利用档案,为本单位的中心工作服务。

2.档案利用受限制。《档案法》第二十条规定:社会组织和公民根据工作需要, 可按规定利用档案馆未开放档案和各组织机构室藏档案。《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各类组织机构保存档案经原档案保存单位同意,可向中国公民和相关组织提供利用。《档案法》明确了人们利用档案的权利,确保人们的知情权。但《档案法实施办法》规定,人们利用档案须经原保存单位同意,其权利受到一定限制,或者要履行申请手续,这对于利用者来说又是一件多么麻烦的事,有的因申请手续都要来回好几次。

四、档案人员素质较低

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档案工作人员的整体情况看,其素质普通较低,或多或少在思想观念、人员和知识结构、业务水平以及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不适应新形势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档案工作新要求的问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受过系统档案专业系统教育的人员不多,大都是“半路出家”,有的甚至只参加过几次短期培训,理论基础知识缺乏,档案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多,知识结构较单一。随着知识的日新月异,办公自动化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仅要有扎实的档案理论基础,还要有较高的档案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

长期以来档案人员接受系统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不少,兄弟院校相互交流的机会也很少,加之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这从主观上就抑制了他们的进取心。不少档案员本身的创新意识和信息意识就很弱,因此,决定他们无法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最终只能成为一个与时代脱轨的素质低下者。

五、提供利用方式单一,编研工作不足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长期在传统档案管理体制下成长,档案工作被当作是一项管理性工作而不是一项服务性工作,这样档案工作人员就容易安于现状,没有形成竞争与参与意识,无法把握住时代命脉,很难积极主动地为学校和社会提供内容丰富、服务多样的档案资料,不懂得去推销自己,甚至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的档案利用还停留在档案目录一本账上,因检索慢,准确率低,有用的档案信息也很难得到利用。另外,档案服务的现代化水平偏低,只能用传统的手工利用方法,不能运用信息和网络等先进方法,没有建立网络平台,资源共享与馆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无法实现。档案编研方面,大都浮于浅面的信息加工之上,编研成果档次低,完全不适合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满足不了科研和领导决策的需要。随着档案信息量扩大,全校师生和社会利用档案信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档案编研工作就迫在眉睫。

随着档案信息步伐的加快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档案管理与利用服务信息化、网络化,已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档案管理工作重点。为迎接时代的挑战,档案工作者应把档案服务作为关键;以提高档案意识为前提;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档案队伍建设作保障,努力实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档案信息的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档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蔡清波.高校档案工作刍议[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5(4)

新建地方医学本科院校 篇10

一、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档案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在整体素质中是第一位,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是一名合格档案人员的灵魂。”档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特强的工作,档案工作人员必须要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以身边优秀同事为镜,从思想上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质,档案工作人员只要有了正确的立场,就可以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从而把档案工作提升为教书育人的层面,档案工作人员把自己的工作从机要、保管工作发展到现代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文化与教育传播工作中来,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的辨别能力和政治觉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主动把自己融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整体工作中去。另外,档案工作是一项保密性工作,档案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常常会涉及一些保密性的文件材料,如果档案工作人员不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没有严格的保密意识,一旦把这些保密文件材料泄露出去,将给学校、国家和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尤其是在网络流行的当代,如果不养成优良的保密习惯,正确理顺好保密与开放的关系,一不留神就会泄露机密,因此,档案工作既要做好资源共享又要保证档案的安全[1]。

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职业道德是档案工作人员最基本的底线,档案工作人员如果超越了这条底线,就无法去谈成绩。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就是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尊重事实、尊重历史、热爱档案事业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

1.尊重档案,尊重历史。档案工作人员要时刻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准则,尊重档案,尊重历史。档案是历史的记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档案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真实写照,是最原始的资料,维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档案的原貌是档案工作人员的职业准则,档案工作人员任何时候都不能篡改档案,要“据实立档、据实用档、以法管档”,坚决抵制社会存在的那种弄虚作假,改学籍、改成绩、改档案、伪造文凭等种种有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形象的现象。

2.爱岗敬业。档案工作的价值是间接的、潜在的,它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也不能直接给社会、给人们创造物质财富。但是,随着市场经济迅速的席卷全球,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自然就不会被这场“风暴”所遗忘,这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要自觉抵抗侵袭,用“四风”建设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爱岗敬业不与其他行业相比,不与学校内部其他老师相比,档案工作人员如果偏要去比就会比出不平衡,加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档案工作本身环境就比较差,工作性质也较乏味,因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档案工作大都没有完全摆脱那种抄抄写写繁重的手工操作,更重要的是工作还得不到学校领导与老师的重视,所有这些档案工作人员如果没有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很难经得起市场考验的。

3.无私奉献的精神。热爱本职工作,愿意为自己的工作付出一切是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档案工作本身就是以埋头苦干、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而闻名于世,既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档案工作人员要面对杂乱无章的堆堆“废纸”,要一张一张、一字一字的鉴别、整理和归档,如果档案工作人员没有一种甘做无名英雄、顾大局、乐为人梯的自我牺牲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档案工作人员具有宽广的胸襟、无私奉献、平凡的心态是非常重要而且是必要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显示档案的作用,赢得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尊重。

4.沉着、冷静、细致的工作作风。档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较强、科学严谨、服务普及的工作,面对如此复杂、繁琐的工作档案工作人员如果没有沉着、冷静、细致的工作作风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只有有了这样的工作作风,档案工作人员才能准确无误、优质高效地完成档案的全过程,否则就会违背历史,造成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过硬的专业素质

档案工作人员是否具备过硬的专业水平是关键,也是基础,档案工作人员只有具备了过硬的专业知识,才会在工作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档案工作是一项要求高、专业性强的工作,从档案的收集、鉴别、整理、归档、保管、检索、利用以及编研等,每一个环节都依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原则。通过科学的管理,就能建立合理的馆藏结构,开发有用的档案信息。档案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对馆藏结构的熟练决定了档案的利用效果,档案工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要不断提升自己。现在不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都开设了档案这一专业,因此,档案工作人员还要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给下一代。平时要从严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和掌握《档案学》、《档案保护法》、《文书学》等学科,在教学中担起教学重任[2]。

四、扎实的综合素质

要做一名合格的档案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档案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写作、计算机、外语等,特别是做为一名高校的档案员比其他档案员有更高的要求,高校是人才云集的地方,利用和服务对象大都是高素质、高要求的知识分子,档案工作人员要想给他们提供好的服务就必须掌握科技、语言、现代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博览群书,不断拓宽知识领域。

1.精通文史。档案记载了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是历史的见证,档案工作人员只有精通历史,特别是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相关的历史,档案工作人员才能贯穿于史料中的线索去深入研究和开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档案资源,档案工作人员特别要掌握本校的发展历史,结合实际工作,才能不断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档案展览、校史等档案的史料编研就是学校发展历史的真实写照。

2.掌握外语知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档案包括13 大类别,其中外事类档案就是外语知识的体现,档案工作人员如果不掌握外语知识,这类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与利用就会是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最终成为一个空白。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学生出国深造、与国外联合办学、与各国之间资源共享等都在不断加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育已成全球化管理,因此,掌握一门外语知识是档案工作人员必备的素质。

3.现代化知识。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时代赋予的任务,档案工作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摆脱出来,以信息化、现代化、网络化的手段管理档案是档案工作人员展示自己的一个机会、舞台。档案要现代化档案工作人员的现代化知识是关键,它直接反映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高低,档案工作人员如果跟不上时代步伐,档案工作就成为阻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伴脚石,因此,档案工作人员要努力让自己掌握、精通计算机并互联网技术。掌握档案信息系统与互联网的衔接,使自己档案馆产生和形成的信息能顺利地在高科技环境下进行搜索、整理和加工,从而达到录著标准,存储准备,信息数字化。

4.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档案收集广、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这一特征决定了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有解决各种问题的综合能力,如信息处理能力、融会贯通能力和创新能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档案工作要站在时代的最前线,抢占信息资源的最高点,要与时俱进,档案工作人员就必须冲破“仓库保管员”的代名字,打破传统的保守思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敢于创新,善于处理自己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在思想上,服务上、技术上都富有创新精神,不断开放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有价值的档案,发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档案的文化底蕴,努力使档案产生社会效益和潜在的经济效益。

如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档案工作者做为档案信息的“存贮器”、“处理器”和“报警器”,既是档案信息的收集者和处理者,又是档案信息的开放者和拓展者。因此,信息管理和处理素质是每个档案工作者必备的综合素质,信息管理和处理素质包括:计算机技术、纯熟地操作管理软件、互联网技术,以及档案信息的加工和处理技术,档案工作人员运用信息管理和处理技术,加上自己的档案管理经验,全面、客观地分析利用者的需求,从繁多的档案信息中敏锐地读取有用的档案信息,从而对信息进行加工、综合处理后主动为学校教学、科研以及领导决策提供综合服务[3]。

随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公自动化的普遍,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档案工作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对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档案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自身素质的培养,学校要让档案人员定期限参加各种专题培训,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继续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刻苦钻研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提高掌握档案信息化、现代化管理技能。努力把自己造就成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复合型档案管理员,以更好地担当起推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重任。

参考文献

[1]陈玉.21世纪高校档案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鸡西大学学报,2005(5).

[2]王德欣.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新思路[J].兰台世界,2005(8).

上一篇:戏剧语言下一篇:锰锌铁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