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客运公共服务

2024-07-31

农村客运公共服务(精选六篇)

农村客运公共服务 篇1

该款车为填补农村客运以及部分城市支线用车需求空白而诞生。该车身仅长4.6米,体积虽小但车内空间大,内部高度达到1.9米,除了11个座位外,还保留一定站立空间。

据悉,该款车目标市场是县城公交和乡镇公交。

不过,记者近期却获悉,由于农村客运的特殊性,该款车销量并不如人意。

据桂林客车有关人员介绍,由于对农村客运严重超载情况估计不足,该款车底盘强度不够,车辆小问题相对也比较多。原定2009年销售2000辆,实际仅做了600辆。

客运网络化服务农村经验交流 篇2

一、加快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变部门行为为政府行为。

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困难很多,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化系统工程,为把这一造福人民的好事办好,我们改变了“交通部门唱独角戏”的作法,在工作中主动向县委、政府汇报,与乡镇政府沟通,取得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使农村客运网络化及乡镇汽车客运站建设工作由部门行为变为政府行为,由行业行为转化为社会行为。自XX年起,**县政府便将农村客运场站建设和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列入为人民群众办的十件实事之一,纳入对各乡镇目标考核体系,要求各乡镇要把乡镇客运站建设和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当做重点工作来抓。县政府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出台了文件,要求各单位全力以赴支持这项惠及全县人民的大事,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对这项工作设置障碍,凡涉及农村客运站的相关手续一律从简办理,并明确了办理时限,凡涉及农村客运站建设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该免的免、该减的减、该缓的缓,县运管所自加压力,精心组织和安排,于XX年10月底在全县实现了所有乡镇都有客运站,95%的行政村都通公交车的目标。全县上下真正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配合、群众拥护、上下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为顺利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市交通局、市运管局领导也多次对我县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进行调研,提出了很好指导意见。

(二)加强农村客运市场硬件建设,为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打好基础。

一是建好路网。近年来,随着我县干线公路网络化工程,县乡公路通达工程和村村通工程的全面推进,我县城乡道路建设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干线公路里程达到103.8公里,县道134公里,乡道171.4公里,农村公路880余公里,构筑起县域内干线公路“二纵一横”及干支线公路连通成网的构架,形成了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实现了在县域内任何一个地方一个小时内就能到县城的公路发展目标。二是建好站网。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办法,多方融资,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乡镇客运站建设进程。目前,全县已建成乡镇客运站17个,招呼站98个,实现了客车通到哪里,乡镇客运站就建到哪里。三是布好车网。农村客运中大力发展中档舒适型客车,在宏观调控的前提下,鼓励车辆加快报废更新、提档升级的步伐,鼓励车头向下,充分利用行政和经济手段,降低税费标准,让经营者在利益驱动下,主动将购车资金投向农村客运市场,以方便农民出行为目标,努力提高乡村客运班车通达率,为农民朋友提供“经济、方便、安全”的客运服务,实现了路修到哪里,客运车辆就通到哪里。

(三)加强农村客运市场结构调整,提高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的质量。

1、优化运输组织结构。全县在农村客运市场的早期培育和发展上,由于提倡“有路大家行车,国有、集体、个体一齐上”,从而导致经营主体过多,弱小分散,服务质量低,抗风险能力差,很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为此,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行农村客运线路公司化改制,引导经营者以线路为依托,以资产为纽带,组建公司制客运企业,通过推行一线一公司,一公司多线的管理模式,从而逐步实现了农村客运市场主体公司化。经过调整,全县农村客运经营主体由218家调整为2家,实现了农村客运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2、制定客运发展规划,合理调整运力结构。一是在对农村客运市场整顿中,通过采取报废更新、更换车型、延伸现有线路等办法进行运力结构调整,将原有的186辆农巴车平稳的清退出了客运市场,以乘坐舒适,运行安全的中巴客车代替了农巴车,促进了农村客运市场运力结构上档升级。二是组织专门人员对全县15个乡镇深入实地进行调查,拿出了各乡镇农村道路客运市场调查说明,形成了一乡一策一说明,并根据市运管局要求,制定了《**县农村道路客运市场发展规划》和农村客运线路登记制办理程序下发各乡镇交管站执行,为我县农村客运发展提供了发展的方向。

3、严把车辆技术等级和从业人员素质关。通过加强对营运客车的技术性能检测,禁止技术条件不合格或达到报废规定的车辆进入农村客运市场,通过强制维护,提高营运客车的技术性能,确保车辆安全运行。同时,对从事农村客运的司乘人员必须在开业、上岗前进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参运。

(四)加强农村客运市场规范化管理,促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有序发展。

围绕农村客运市场网络化建设的主题,我们提出了行业管理规范化、车辆运行公交化、客运管理一体化的规范化管理目标,从而进一步加快了我县农村客运网络化发展步伐。

1、强化农村客运市场监管。充分发挥交管站的“前哨”作用,由交管站直接管理本辖区农村客运车辆,县所实施业务领导。在经营行为规范上,我们对农村客运车辆严格实行了“十统一”,即统一线路牌、统一道路运输证、统一班次时刻表、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票价、统一监督电话、统一服务证、统一编号、统一车型、统一门徽等。

2、积极推行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提高农村客运服务水平。XX年,首先开通了**至李店公交化客运线路,对经营**至李店的18辆客运班车,以大循环的方法运行,并严格规定开班、收班时间,统筹安排班次时刻,合理调度上下班高峰期运行车辆,使该线路的客运秩序有了明显好转,沿线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了。我们按照《农村客运网络化发展规划》的要求,落实总量控制,保持稳定的原则,实行公交化运作,公交式管理,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出行需要,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客运服务质量。

3、改革行政许可政策,对农村客运线路实行登记制。我们在大力开展客运市场整顿的同时,制定了《**县农村客运线路登记制管理暂行办法》。对于经营者申请的乡镇之间、乡镇与行政村、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的客运线路,只要是符合我县长期客运发展规划的,其参运车辆达到二级以上、从业人员符合从业标准,志愿加入公司的均可进入农村客运市场,并办理相关营运手续。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经营者投资农村客运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客运的发展。

二、加快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的经验

1、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必须立足现实,又要有所创新。

我们根据**客运企业现状,公路网结构以及经济发展现状,确定成立**县交通运政公司和**县运政公交有限公司,由他们对我县城乡公交实行区域化经营,避免多个经营主体的恶性竞争,避免因市场过度分割、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有利于统一站点布局,及时合理调剂运力,提高客运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市场稳定和发展,也有利于政府调控和行业管理。

**县农巴经营者对经营期限观念不强,有的线路车辆私下转让价格被炒到20多万元。为使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顺利推进,我们对原经营者采取“过渡兼并法”,即由交通运政公司或运政公交公司兼并原中巴经营者,并给其一定期限的承包经营权,在承包期内,其营运和服务接受公司统一管理,最后对其进行了顺利改造。

在车型的确定上,我们要求既符合公交的要求,又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过改造,所发展的车辆均为符合欧ii标准的环保型车辆,并实现了同线同型。由于做到了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有所创新,改造工作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顺利实施。

2、工作既要符合情理,又不违背法律。

在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时,我们针对各项政策的合法性进行论证,使这项工作在推进中在法律上没有漏洞。坚持中巴经营者改造自愿的原则,对不接受更新的经营者,允许其在原经营线路上继续营运,直至核定的经营期满后退出市场。坚持了政策引导,企业运作的原则。政府制定出台政策,明确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原则、基本方法,公司具体操作,个体中巴经营者参与,运管部门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注重公平、公正、公开。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按照过渡兼并办法的规定,原营运车辆由原经营者自行处理。后来考虑到经营者的实际困难,对已按照运管部门要求更新的,明确也可以纳入公司管理。原先我们准备整条线路适用一种方法,以线路为单位整线同时实施改造,后来因为同线路经营者难以形成一致,就调整为成熟一辆改造一辆。总之,在这项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坚持依法办事,做到了合情合理又合法。

3、要由交通部门担当主力,也要将这项工作上升为政府行为、社会行为。

没有上级领导的重视、乡镇的参与、部门之间密切协作、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要取得成功是不可想象的。在改造过程中,我们坚持向上级多汇报,与横向单位多沟通。为此,县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县长任组长,交通、公安、宣传、信访、工商、财政、监察、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为成员的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交通局。领导小组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解决相关问题,使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顺利开展。社会各界群众十分支持,普遍认为这是件好事,全县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力推动了这项工作。

4、既要对经营者进行宣传发动,也要营造舆论环境。

在经营者中我们召开了各个层面的会议,宣传工作政策,划分西片和东片两个工作组,着重对原经营车主开展小范围和一对一的思想工作,认真接待个体经营者来访,会同乡镇村组干部走访经营者家庭。召开各种宣传、动员会议百余次,接待个体经营者达到130余批次,走访了近160户经营者家庭,使经营者的思想逐渐发生转变,开始接受支持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

5、既要交通运管内部齐心协力,也要充分团结和调动各种力量。

在整个工作推进过程中,交通局、运管所和两个公司始终团结一心,围绕目标,坚持原则,统一口径,共同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运管所同时加大客运市场监管力度,着重对客运车辆站外拉客、超载、报停偷驶、违章上下客进行纠正和查处,使得一些违章的经营者感到靠违法、违章取得利润已经难以为继。公安部门积极为我们保驾护航,宣传部门为我们鸣锣开道,信访部门和我们一起对经营者进行说明解释,其他各部门也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为这项工作尽职尽责,共同促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的开展。

科技之光 点亮农村客运 篇3

由于点多、线长、面广、客源不稳等,为保持成本和收益的基本平衡,客运企业投入到农村客运线路的大多是从干线上淘汰的老旧车辆,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更遑论舒适性。同时,客车生产企业对农村客运市场投入亦不多,客车产品缺乏针对性,已难以适应农村客运市场的要求。许多农民出行无奈选择农用运输车、三轮车、拖拉机等非法营运的交通工具,安全隐患较大。要发展农村客运,客车技术换代升级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百姓所需就是交通运管人孜孜追求的动力。为此,2006年3月,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组织重庆交通大学、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立“重慶农村客车技术研究与开发”课题组,针对重庆农村公路特点及农民实际运输要求,研发新型的、满足农村客运要求的专用客车。

课题组首先面向全市农村客运经营者、道路运输管理者、农民朋友、农村客运车辆驾驶员发放并回收了4000余份调查问卷,进行了初步的农村客运车辆车型调查。为进一步了解农村客运现状,运管局组织专家、学者、行业管理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组成农村客运车型调查小组,深入梁平、合川、石柱、万州等进行了现场调研,基本摸清了农村客运市场对车型的特殊需求。经过调查总结、座谈分析、交流讨论,课题组形成了《农村客运车辆车型调研报告》。

与城市客车和公路干线客车追求环保、舒适、豪华不同,农村客车主要考虑经济适用、安全可靠。重庆大部分农村都是山区,因此还要对动力性、通过性予以充分的考虑。课题组最终确定了《重庆市农村客运车辆技术方案》——选用非承载式车身,以柴油机作为动力,车辆座位数在10-25座之间,车辆长度为5-7米,座椅布局为2+1形式,在客车尾部设置行李仓,整车价格在8万元左右。此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配ABS、空调、车外顶行李架和车后自行车挂架等。

在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成功开发试制样车后,运管局组织召开了样车展示会,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领导和各级行业管理部门以及运输企业的代表出席了展示会,对样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也对样车研发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2007年4月3日,样车通过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严格测试,其动力性、经济型、安全性等指标皆符合相关标准,这也意味着课题组成功开发出适合重庆农村客运条件和农村道路特点的新型农村客车。

开发新型农村客车只是为农村客运提供一个更好的硬件条件,想要真正让这些客车发挥作用,关键还要看推广和应用。

在运管局的组织下,重庆恒通客车公司消化、吸收课题成果,在样车基础上开发了农村客运系列车型,并实现量产。经过两年多的市场实践,在车型和功能上不断改进,量产的10余款农村客运车型,兼顾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和可靠性,受到重庆农村客运市场欢迎,并进入其它省份农村客运市场。

近年来,重庆市政府在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不断地加大农村客运的投入,包括财政出资为农村客运车辆买保险,贴补车辆购买和燃油费用等,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新型农村客车的使用。

破解农村客运安全管理难 篇4

1.县乡 (镇) 政府重视不够。

近年来, 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各地各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些管理办法, 都把它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但从管理现状看, 由于县乡 (镇) 政府在安全管理上注意焦点和热点多, 如重视工矿企业安全、烟花爆竹管理、超长及高速公路客运安全, 特别是乡镇政府, 对修桥修路、建站、投入客运车辆积极热心, 而对农村道路客运安全相对重视不够。

2.职能管理部门鞭长莫及。

首先, 农村道路上行驶的多为本地农民驾驶的摩托车、农用车, 对其交通违法行为, 执法部门如采用罚款、扣车扣证等处理措施, 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其次, 是农村道路多接近住宅或耕地, 有的在道路上打场晒粮、破路引水, 有的甚至临路搭建房屋, 遮挡了行车视距, 对这些影响交通安全的情况, 路政部门管不了, 交警部门无权管, 村委会不愿管, 也是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况且, 农村道路客运线长、点多、面广, 各职能管理部门执法人员不足, 无法实施全方位监管, 农机车辆载客等违章行为难以纠正。

3.企业内部安全管理难以到位。

农村道路客运班车往往延伸到县内的各个角落, 而且绝大部分采取承包经营或者农民群众赶集包车, 车辆运行分布广而散, 客运企业客观上不能行使有效的管理, 容易形成监督盲区。

打破常规, 大胆尝试, 改变目前农村道路通行无标准、客运许可无依据的现状, 能加强和完善农村道路客运安全管理

问题之二:农村公路积弱滞后

1.农村公路安全设施和路况等级差。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部分来源于国家补助、财政投入和金融组织贷款, 其余大部分缺口资金需各市县人民政府和沿线受益群众自愿捐资或投工投劳等多渠道筹措, 这对经济不发达的市县, 无疑困难极大。由于缺口资金筹措难到位, 致使农村公路路况等级差, 特别是在山区地带, 线型较差, 弯急路窄, 安全警示标志严重缺失, 安全防护设施严重不足。

2.农村公路养护投入不足, 失养问题突出。

一是养护资金难以落实到位。农村公路的养护经费主要来源是地方征收的拖拉机养路费、县级财政支付转移及地方政府自筹。财政支付转移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资金太少, 资金缺口大。二是没有长效的养护机制, 没有稳定的养路队伍。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 县道县养, 乡道乡养, 村道村养, 可由于资金不足, 加之乡镇没有专门的公路管养机构, 农村公路的养护基本停滞。

3.通村公路没有规范的技术标准, 许可客运线路无操作依据。

随着“村村通公路”政策的提出, 大量原有的砂石、泥土路面被改造、硬化成通村公路, 这些公路路面宽度设计为3.5米, 难以达到会车等车辆通行的基本要求。在大量的等外公路上发展农村客运, 究竟要符合怎样的条件才能通行客运车辆, 没有明确规定。运管机构在实施行政许可时, 由于无操作依据, 感到无所适从。

4.农村公路路政管理严重滞后。

公路实行分级管理后, 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出现了空当, 形成了管理的薄弱环节。路政管理力度不大, 执法手段不硬, 人手不够, 经费不足, 沿线农民群众爱路护路意识不强。公路沿线违章建筑、占道经营、乱堆乱放、随意搭建、街道化等侵蚀路产路权的现象普遍。

问题之三:车型结构不够科学

农村道路客运使用的车辆技术状况较差, 车辆档次较低。并且, 客车生产厂家生产适合乡村行驶的客车品种少, 不能满足需求。在现有已许可的农村道路客运车辆中, 中型普通客车占60.2%;小型普通客车为占15.3%。

农用车、拖拉机作为一种农用机械, 在设计、生产时就不具备载人的条件, 且这些农用车、拖拉机普遍缺乏保养, “轻伤”不下火线, 带“病”上路的现象普遍存在。尽管如此, 仍有相当多农用车、拖拉机驾驶人受经济利益的驱使, 从事着非法载客的行当。

农村道路客运安全管理对策

笔者认为, 应打破常规, 大胆尝试, 以改变目前农村道路通行无标准, 客运许可无依据, 工作互相推诿及安全形势严峻的现状。

1.完善管理职能, 落实“县管、乡包、村落实”的制度。

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 进一步明确落实“县管、乡包、村落实”的安全监管责任制, 尤其是明确乡镇政府的责任, 将乡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纳入当地政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考评内容, 把交通安全责任逐级分解到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委会, 并与乡、村安全生产、文明先进单位的评比相挂钩, 实行“一票否决”制。建立县、乡 (政府) 、村 (委会) 、 (交警) 队、所 (派出所) 和社会力量层层负责的联动机制和实行“条块结合, 以块为主”的安全管理机制, 把安全责任制层层分解到各乡镇、村, 同时, 要全面落实县 (市) 、乡 (镇) 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交通安全责任制和重大交通事故的责任追究制。

2.加强农村公路管养体系建设, 实现农村公路安全畅通

根据国务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 (国办[2005]49号) 精神, 努力做到有路必管、有路必养, 实现农村公路养护正常化、规范化。同时, 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 改善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设施。对现有县、乡、村道的险要路段及影响行车安全的隐患逐步进行整治, 对新建公路项目实行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审查、同步建设、同步验收”的规定, 尽快改变农村公路通行条件, 实现农村公路安全畅通。

3.明确统一的道路通行标准, 规范客运车辆通行条件。

有些市县对农村公路通行条件采取“一事一会审”的做法, 即由公安交警、运管、公路、安监等单位从各自职能角度提出自己的意见, 共同决定能否通行客运车辆, 但这种做法实属无奈之举, 缺乏依据。

国家或省应尽快明确统一的农村公路通行客运车辆的标准。笔者建议, 应对路面宽度达到3.5米及以上的通畅公路明确准予通行或限制车型的客车;建议应对路面宽度不足3.5米的以及通达公路, 明确由当地县乡 (镇) 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予以共同认定。借此来改变农村道路客运许可互相推诿, 怕担责任, 通路不通车的现状。

4.因地制宜, 打破常规, 发展适用车型。

农村的地理条件和经济水平差异较大, 农村客运发展也必然呈现出多样性, 在选择农村客运车辆车型时, 要根据地形条件、道路状况、客源分布等因素, 从安全、经济、节能低耗的角度选择符合国标的适用车辆, 应尽可能允许乘用车辆投入农村客运市场。

但要做到:一是必须关注车辆安全性, 这是前提;二是必须关注车辆经济性, 包含购置经济性和使用经济性, 这是决定农村客车是否具备强大生命力的核心指标;三是必须关注车辆适应性, 这一点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常被决策人员忽视, 配置不在高低, 合适就是最好, 这与选用车辆适应当地的营运收费水平是同样道理。

5.强化路面管控, 严处交通违法行为。

各级政府要统一组织公安交警、交通运政等相关部门, 加大对非法营运的打击力度, 净化农村客运市场。一是要强化路面巡逻, 确保不失控。二是要强化纠违, 及时消除动态违法。三是要本着什么问题突出, 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 适时开展专项整治, 排除安全隐患。

6.开展宣传教育,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农村客运安全调研 篇5

一、存在问题

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农村交通建设基础差、特别是山区、边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客运发展滞后,供给能力不足、服务水平不高、行业运营粗放、安全管理薄弱等问题突出,农村群众“出行难、出行贵、出行不安全”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严重阻碍和制约了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责任不明,机制不全。一是各县、乡政府对农村客运发展的主体责任不明确;二是农村客运发展机制体制存在问题,运管部门与交通部门管理权限、职责不明确;三是农村客运不仅仅是业务部门的工作,仅靠交通、运管部门无法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四是政府、企业、车主在农村客运发展中的责任、作用、关系没有理顺,行业难管企业、企业难管车队、车队难管车主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农村公路存在的问题。农村公路等级低、路面狭窄、坡度较大、通行条件差,达不到开通农村客运班车的安全条件。

(三)农村客运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是经营者超载、超范围运营存在;二是非法运营现象存在,导致农村客运经营者效益不高,这是影响农村客运市场秩序;三是驾驶员的教

育管理不到位,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只注重经济效益,服务意识差,对乘客态度不好,存在乱收费的现象;四是经营者为了经济效益,不愿空驶,沿路揽客,容易与班线车发生冲突,而引发矛盾。

二、完善市场机制,强化农村客运市场监管

(一)完善农村客运管理体制。交通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按照“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自律发展”方针,进一步建立完善农村客运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市场准入管理。要强化市场后续监管,落实质量信誉考核制度,实施违章记分和经营年限制,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二)规范农村客运经营行为。各县人民政府应指导督促乡镇人民政府落实工作责任,配合职能部门加强对农村客运企业及司乘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知识教育培训,使其熟知运输法规知识,自觉遵守运输管理和安全营运的有关规定,督促农村客运经营者按国家有关规定足额缴纳承运人责任险等各种保险(或交通安全统筹),增强对各种交通安全事故的处置、赔付和抗风险能力,树立为广大农民服务的意识,做到规范经营。要突出抓好运价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引导客运经营者规范执行各项服务标准和客运安全制度,履行普遍服务义务,为农村群众提供优质、规范的运输服务。建议各县(区)农村客运车辆应统一车身标识,颜色,在车身

喷印“农村班车”字样和监督投诉电话,并在道路运输证“备注”栏内注明“农村客运”事项,司乘人员统一挂牌上岗。

(三)加强农村客运市场监管。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加强以对农村客运安全的源头管理,严把经营者的农村客运市场准入关,严把农村客运车辆的技术状况关,严把营运驾驶员的从业资格关。严厉打击载货汽车违法载人、客货混装以及无牌、无证、无照非法营运和超限超载、欺行霸市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依法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运输市场的良好秩序。

(四)加强道路客运班线经营权管理。严禁道路运输经营者非法倒卖、转让、出租道路客运经营权及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件。对擅自转让、倒卖倒买道路客运经营权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坚决严肃查处,取消其道路运输经营资格。

二、落实安全措施,保障群众安全出行

(一)建立农村客运交通安全监管机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建立健全由政府牵头,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公安、安监、交通等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农村客运交通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乡镇交通安全协管、乡镇派出所、村委会干部职工的作用,强化对农村客运交通安全监督管理。维护农村客运交通安全。

(二)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度。从维护农村稳定和保证农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出发,深入贯彻国家、省道路交通安全各项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切实加强农村客运安全管理。把日常监管、安全教育和指标考核等结合起来,层层签订责任制,确保各项安全责任措施落实到乡镇、落实到基层。

(三)强化驾乘人员的安全意识。完善管理措施,严把农村客运经营者市场准入关、客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和客运车辆技术状况关。杜绝非法运营,严防病险车辆上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驾乘人员对交通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安全经营意识,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有关规定。

(四)逐步改善农村公路安全状况。改善农村公路安全状况,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路事故多发地段和危险路段的整治工作力度,增设必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的安全技术状况和防护条件,维护农村客运交通安全。

农村客运公交化难题可解 篇6

随着社会的发展, 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群众不仅要求走得了, 还要走得好、走得便捷、走得安全。农民群众内心深处强烈要求像城里人一样坐上公交车。开通连接城乡的公交车, 让居住在城区以外的群众享受客运准时、停靠有序、安全舒适、票价合理、服务规范的客运服务, 是交通部门的职责所在。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 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进城镇化进程, 缩小城乡差距,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交通行业管理部门, 应该紧紧围绕大局, 全力推进城乡客运协调发展。

在我国农村, 尚未开通班车的行政村主要集中在山区乡镇, 山区农民出行难的问题仍然突出。短途农村客运现有经营模式在运营中暴露出许多弊端:一是经营主体多、小、散、弱, 抗风险能力低, 管理部门难于实施有效监管;二是经营行为不规范, 拉客、宰客、甩客、兜客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市场矛盾多, 恶性竞争, 经常发生群体性事件, 影响社会稳定;四是运力总量过剩, 盈利水平不高;五是安全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 由于大多客运线路以承包经营为主, 企业往往忽视对车辆、驾驶员的动态实时安全监控, 安全管理不到位现象时有发生。

对农村客运实施公交化改造不能搞一刀切, 不能一哄而上, 可以选择符合以下条件的班线优先实施公交化改造试点:一是农村班线股份制改造已经实施公车公营;二是衔接市区至中心乡镇班线;三是路况较好、途经乡镇较多、人口集中、客流量大的农村班线。对企业已经控股的且实施公司化经营可考虑进一步改造, 对运距较远、客流量不大、路况等级低的乡镇暂不实施改造, 总之要先行试点、循序渐进、逐步推广, 既要积极又要稳妥的原则, 扎实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

农村客运公交化的探索者张北县农民乘上“幸福快车”

早上6点, 张北县两面井乡安板营村开往县城的农村客运班车都会准时发车, 要到县城的村民们已早早在村口等候了。村民激动地告诉我们:“以前村民们出行很不方便, 需要步行走到乡里头, 然后再乘坐咱们的班车, 现在, 我们把班车直接就开到了村里头, 方便了村民们出行。钱也不多, 坐车也挺方便, 挺安全, 挺舒服。”

安板营村客运司机张树江说, 安板营村至张北客运班线是张北县农村客运线路最远的一条, 全程80多公里, 途经13个自然村, 服务周边数千户居民出行。而在三年前, 这里的农民出行大多还靠三轮车、拖拉机、农用车和非法营运的微型面包车, 车况差、等级低、安全没有保障。目前, 张北县已经发展农村客运班车96辆, 总客位934座, 客运班线64条, 日发班次150个, 辐射18个乡镇366个行政村, 运营总里程达5608公里, 村村通班车达到100%。一个以城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 连接城镇、辐射乡村, 方便快捷的农村道路客运网络已经形成。为增加农民出行舒适度, 今年, 又将县内班线客运车辆更新升级为中型客车, 为农民群众安全出行提供了保障。

湖北给农村公交发“身份证”

7月2日, 湖北省共有6条大线路正在试点公交城乡一体化改造。其中, 鄂州—黄冈、黄冈—黄梅已经开通运营, 黄石-武汉、孝感-武汉、天门-仙桃等线路已提交改造方案。一方是农村道路客运企业合理利润, 一方是农民方便、实惠的出行要求, 二者如何平衡?关于农村公交遇到尴尬的报道引起多方关注, 一些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纷纷发表建议。

“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的核心, 在于公益性、非赢利性, 也是体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事实上, 目前已经开通运营的农村公交线路, 深受城乡居民的欢迎。要让农村公交开得更远、更畅, 就要尽快认定农村公交的‘公益’身份。”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一语中的。

据秦尊文介绍, 国外以及国内许多城市已经对开行农村公交进行了一些探索, 例如, 厦门公交集团回购农村客运企业, 按城市公交运营模式进行经营和管理。浙江金华市, 政府出钱引导农村客运班车进行公司化改造, 承包挂靠经营车辆全部退出经营舞台, 今年1月1日, 13条城乡公交营运线路投入运营。此外, 在河南、四川、山东、江苏等多个省份, 当地政府对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都有财政投入。

湖北省运管局运输处处长林浩建议, 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 还需要实施综合配套体制改革。“比如说, 解决站点合理设置的问题, 既要做到人性化, 又要保证规范化。另外, 现在市区和县级公交分属不同经营主体, 以后跨区域开行公交, 谁是经营主体, 也要认真规划。”

面对“跨区经营”、“超载”的疑惑,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主任石小平认为,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 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的出行方式、出行习惯都有了很大变化。而且, 要构建武汉城市圈、推进城乡一体化, 交通一体化是基础, 同一城市的城乡居民互来互往频繁, 不同城市、不同乡镇间的居民出行都对公交车“跨区经营”提出了新要求。现行的《道路客运条例》早在2004年制订, 里面并没有涉及农村公交的条款, 面对这个新的情况, 条例已经有些滞后。他呼吁, 应该针对新的实际问题对条例的部分内容进行修订。

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政策保障要到位。政府层面, 协调部门之间的关系, 形成统一的优惠政策和惠民政策, 如老人、学生等特殊群体的补贴政策, 超员、统一公交票价等政策。交通层面, 明确统一的市场准入条件和配套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如始发站点、港湾式停靠点、安全标志标线等。行业管理部门层面, 对市场准入关执行把关以及运行的监督。

二是改造工作就要符合情理, 又不能违背法律。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现有营运车辆作价时, 在此基础上由公司和车主双方协商确定价格。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公交化改造工作中, 一定要坚持依法办事, 做到合情合理合法。

三是改造过程中要防止路线炒卖。道路旅客运输班线属国家公共资源, 经行业管理部门许可, 经营者在许可期限内享有经营权。有的个体客运经营者有限期使用经营权的观念不强, 违反国家政策私下倒卖倒买线路经营权, 有的班线车辆转让价格炒到50—1O0多万元。因此, 应该结合原班线股份制改造的实际, 在原有企业和经营者的已协商的基础上, 进行收购或入股。

四是推进工作要保证平稳和竞争兼顾。为了加快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工作, 同时也保证试点改造具备推广的作用, 在政府的公交改造政策到位后, 具体负责公交化改造的企业要在一定的期限内承诺完成, 如若推诿不改的, 要引入竞争企业, 让改造得力、信誉好、规模强的其他运输企业进入或直接由市公交公司无条件进行经营。

五是改造工作既要由交通部门担当主力, 又要上升为政府行为。农民群众的出行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 公交化改造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关系到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 交通部门要担当主力, 各部门要密切配合, 全社会要关心支持。

六是公交化改造工作既要对个体经营者进行宣传发动, 也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在改造工作中要做到宣传开路, 教育先行。要通过与经营者面对面接触, 心与心交流, 既要讲客运发展趋势、讲公交化改造工作的意义, 也要解释公交化改造工作的方法步骤, 帮助他们算经济帐,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化解思想顾虑。宣传工作要广泛深入, 使公交化改造工作家喻户晓, 对拒不接受公交化改造的经营者形成强大舆论和经营压力。

七是深化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随着中心城区向外扩张和郊区城镇建设向中心城区靠拢, 中心城区与城市、农村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传统的以跨行公路来划分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的方法受到严重挑战。

八是全面提升交通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打破原有的客运经营模式, 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 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以上矛盾, 全面提升城乡客运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上一篇:读书依然改变命运下一篇:柴油加氢改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