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干细胞增殖

2024-08-21

神经干细胞增殖(精选十篇)

神经干细胞增殖 篇1

1 针刺对脑内e NSC的影响

在正常成年个体, e NSC主要存在于环绕侧脑室的大脑室下带、纹状体、海马等部位。正常情况下它们处于静止状态, 在疾病或某些生长因子的刺激下能被诱导、活化, 以替代疾病中缺乏的神经细胞[4]。Chung等针刺缺血的实验动物模型沙鼠, 运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技术, 发现针刺可以抑制由于脑缺血造成的细胞凋亡, 同时还可使沙鼠齿状回神经细胞数量增加[5]。杨巍等通过体外神经干细胞的微电流的脉冲刺激, 认为微电流脉冲对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增殖分化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6]。Yamad等通过对胚胎干细胞的微电流刺激, 发现微电流刺激可以调节胚胎干细胞的分化[7]。Stone等在最新的研究中发现, 用电脉冲刺激成年小鼠内嗅区皮质 (与海马回直接联系的区域) 1小时, 它们的海马回的新生细胞增加了2倍, 尽管新细胞的爆发式增长只维持了1周, 但细胞产生了正常的开放窗口, 与附近的脑细胞建立起联系。进一步实验表明刺激内嗅区皮质提高了小鼠的空间学习能力, 深度脑刺激对认知的改善效果, 可能是由于新神经元形成引起的[8]。

2 针刺对脊髓内e NSC的影响

在Becker等的研究中[9], 通过对脊髓损伤的实验动物给予一定的电流刺激, 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细胞的自发性再生;但是脊髓没有损伤的实验动物, 电流的刺激没有发现增生的神经细胞。在李群[3]的研究中, 对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进行FES (Functional Electrica Stimulation) , 将电极植入实验对象体内, 每日给予一定的电流刺激, 发现皮质脊髓束纤维中的电活动变化引起系列效应: (1) 增加内源性多潜能干细胞分裂; (2) 促进未分化细胞生成少突胶质细胞; (3) 促进成熟少突胶质细胞的增殖; (4) 对星形胶质细胞没有显著影响; (5) 促进e NSC的增殖。

细胞增殖教案 篇2

1、学情分析

1)、认知基础:经过高一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生物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作为高中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求知欲也较比初中强烈。高一前半个学期的学习,对本节只是有很强的铺垫作用,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及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等。但是认识还不深刻,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细胞的生命起始过程。

2)、前科学概念:由于这是微观方面的知识,很多学生对它存在误解。比如说学生可能认为细胞分裂就是一分为二,细胞直接断裂形成两个细胞,然后细胞会进行增长。在教学过程中会用自制教具向学生展示,用以改正学生的错误认识。

2、教材分析

本课题来源于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第六章 第一节 ,本课题为今后学习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细胞的癌变及必修2的减数分裂作铺垫。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简述细胞增殖的方式。

(2)、准确说出细胞周期的概念及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3)、说出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异同。

2)、过程与方法目标(1)、画出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及染色体、DNA的数量变化图。

(2)、能够用给定的材料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并辨认出细胞是处于哪个时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意义。

(2)、树立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4、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及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2)难点: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5、教学策略

用自制平面教具演示有丝分裂各时期,再结合多媒体观看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动态变化,让学生能有一个直观感受。

6、课时安排

1课时

7、教学过程

导入:(2min)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我们现在来回顾一下,什么是细胞周期?

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细胞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细胞在进行分裂之前做了大量的物质准备,如DNA的复制、有关蛋白质的合成,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细胞是怎样进行分裂的以及在分裂过程中,细胞中发生的一些奇妙变化。

新知:(40min)

我们知道间期的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而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这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着。(展示分裂期动态PPT,向学生说出染色体的条数=着丝点的个数,指引学生在观看PPT时注意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

分裂前期,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从细胞的两级发出纺锤丝,形成一个梭形的纺锤体。这些过程都是动态的,是连续发生的,同学们,看一下书上的前期图片,它所能体现的是某一时刻的,现在,给大家展示动态图片(展示动态PPT)特点:核仁逐渐解体

核膜逐渐消失

染色体凌乱的分布在纺锤体中央

总结为一句话:“膜仁消失现两体” 接下来,进入分裂中期

先向学生展示PPT,与前期的染色体相比较,看染色体是不是数目比较清晰?形态比较稳定?

生:是

也因此,我们在做染色体的观察实验时,会选择中期的染色体。(指导学生看书上的图片,进行讲解)同学们看一下,着丝点的两侧是不是都有纺锤丝的附着?

生:是

在这里,纺锤丝所起的作用是牵引染色体运动,使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这个平面与纺锤体的中轴垂直,类似于地球上赤道的位置,(学习过初中地理知识,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称为赤道板。(向学生说明赤道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只是为了理解,而假想的)

因此中期的特点为

特点:染色体数目清晰,形态稳定

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总结为一句话:“形定数晰赤道齐”

那么,同学们,分裂后期的变化有哪些呢?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细胞周期中的分裂后期。

展示PPT,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每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这时,我们任然可以看到着丝点处,有着纺锤丝的附着,那么这里,纺锤丝的作用是什么呢?

生:牵引

嗯,是的,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级,这时,细胞的两极各有一套染色体(再次提醒学生注意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的变化)。也因此,这两套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完全相同的,每一套染色体与分列前亲代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也是完全相 同的。

特点: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我们可以归纳为一句话:“点裂数加均两极”

(PPT)当染色体到达两极后,染色体解螺旋为染色质,同时,纺锤丝也逐渐消失,出现新的核膜、核仁。核膜把染色体包围起来,形成两个细胞核,而赤道板位置出现一个细胞板,细胞板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这就形成了两个子细胞

特点:染色体、纺锤体消失

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因此,可以总结为:“两消两现重开始” 向学生展示有丝分裂整个动态过程(PPT)

五、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1、相同点:过程基本相同

2、不同点:1)植物细胞是纺锤丝,动物细胞是中心体发出的星射

线。

2)、动物细胞分裂末期不形成细胞板,而是从细胞的中

部向内凹陷,最后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3、有丝分裂的意义

通过刚才所学的内容,我们知道,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后是精确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而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正是在这里,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 稳定性。可见,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大作用。

六、无丝分裂

简要介绍无丝分裂的定义: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展示动态PPT(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作业:课后习题二的第2题

8、板书设计

第一节 细胞增殖(第二课时)

一、细胞周期

1、定义: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细胞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2、分裂间期

特点:1)、完成DNA的复制

2)、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1)、染色体数目没变

2)、一条染色体形成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3)、DNA数量加倍

3、细胞分裂期各个时期的特点: 1)、前期:膜仁消失显两极 2)、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 3)、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 4)、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

二、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1、相同点:过程基本相同

2、不同点:1)、植物细胞是纺锤丝,动物细胞是中心体发出的星射

线。

2)、动物细胞分裂末期不形成细胞板,而是从细胞的中

部向内凹陷,最后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3、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

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后是精确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三、丝分裂的定义:

神经干细胞增殖 篇3

一、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1.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比较(假定正常体细胞的细胞核中DNA含量为2a,染色体数目为2N)

[&染色体行为&同源

染色体&染色

单体&细胞名称&DNA数目&染色体数目&有丝分裂&间期&复制&N对&0→4N&体细胞&2a→4a&2N&前期&螺旋化&N对&4N&4a&2N&中期&着丝点排列于赤道板&N对&4N&4a&2N&后期&着丝点分开,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2N对&4N→0&4a&2N→4N&末期&解螺旋化&N对&0&4a→2a&2N&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复制&N对&0→4N&初级性母细胞&2a→4a&2N&前期&联会、四分体&N对&4N&4a&2N&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于赤道板位置&N对&4N&4a&2N&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N对&4N&4a&2N&减数第二次分裂&间期&无或很短&0&2N&次级性母细胞&2a&N&前期&螺旋化&0&2N&2a&N&中期&着丝点排列于赤道板&0&2N&2a&N&后期&着丝点分开,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0&2N→0&&N→2N&末期&解螺旋化&0&0&性细胞&a&N&]

2.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变化曲线的比较。

[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变化

二、种子及胚胎的形成、发育、生长

1. 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

[子房][胚珠][受精卵][受精极核][珠被][提供生长素][有丝分裂][多次分裂][顶细胞][基细胞][胚乳细胞][多次分裂][几次分裂][球状

胚体][胚柄][多次分裂][胚][消失][ 或者消失][胚乳][种皮][种子][果实][植株][子叶][胚芽][胚轴][胚根]

2. 动物的个体发育

[受精卵][囊胚][原肠胚][胚胎发育][分化][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分化][分化][分化][表皮及其附属结构

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卵裂][幼体][骨骼、肌肉及循环、

排泄、生殖系统等][肝脏、胰脏等腺体

消化道、呼吸道上皮][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和人类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形成的羊膜,内有羊水,为胚胎发育提供水环境,防止震动、保护胚胎][胚后发育][幼体][幼体与成体相似][幼体与成体不同][直接发育][变态发育][成体]

三、细胞工程

1. 动物细胞工程和植物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基本原理&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工程学手段改造细胞&操作水平&细胞整体水平、细胞器水平操作&实质内容&改变遗传物质、产生新的性状,获得细胞产品&技术手段&植物细胞杂交技术

植物细胞融合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

胚胎移植、核移植等&理论基础&植物细胞全能性&细胞增值&诱导手段&物理法:离心、振动、电刺激

化学法:聚乙二醇&物理:电刺激

化学:聚乙二醇

生物:灭活病毒(灭活仙台病毒)&诱导过程&1.纤维素酶、果胶酶去除细胞壁

2.原生质体融合,获得杂种原生质体

3.植物细胞培养,获得细胞产品&1.用胰蛋白酶处理,获得分离的单个动物细胞

2.诱导融合,获得杂种原生质体

3.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细胞产品&应用&白菜—甘兰等杂交植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杂交瘤细胞)&]

2. 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细胞培养比较

[ &动物细胞培养&植物细胞培养&原理&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全能性&细胞来源&胚胎或幼龄动物组织、器官&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培

基&状态&液 态&固 态&成分&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组成&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动物血清&矿质元素、蔗糖、维生素、植物激素、有机添加物&器皿&培养瓶&锥形瓶&过程&原代生长,传代生长&更换培养基,细胞增值分化&生长特点&贴壁生长,细胞增值不分化&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细胞增值分化&细胞进行异养需氧代谢&接种

前处理&灭菌、用胰蛋白酶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灭菌&培养条件&恒温、无菌、无需光照&常温、无菌、光照条件&培养目的&1.生产蛋白质生物制品

2.获取大量细胞

3.检测有毒物质&1.快速繁育无病毒植株

2.生产药物、食品添加剂、香料、色素、杀虫剂等&培养结果&细胞株→细胞系&愈伤组织→植株&]

【考情分析】

1. 细胞增殖部分的考题主要涉及不同细胞的增殖方式、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主要细胞结构特征、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以及分裂各个时期图像的识别等方面内容。

2. 生殖与发育部分在近几年高考试卷出现较多的有:有性生殖的概念及意义、无性生殖的概念和意义、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动物的胚胎发育与胚后发育等。要求同学们能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个体水平、物种水平等层面理解生物生殖和发育,并形成知识网络结构。能运用本专题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3. 细胞工程是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内容之一,本考点主要考查动植物细胞工程的原理、过程、方法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内容极易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基因工程等内容综合出题,以考查同学们的综合分析能力。试题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可以非选择题形或图文信息转换题的形式呈现。

【考点例析】

例1 (09天津)下列选项中,两类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可呈周期性变化的是( )

A. 蛙的红细胞与淋巴细胞

B. 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杂交瘤细胞

C. 人的胚胎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

D. 牛的精细胞与精原细胞

解析 染色体数目呈周期性变化,一定是处于分裂期的细胞。题中蛙的红细胞、淋巴细胞、成熟的红细胞、牛的精细胞均不再分裂;小鼠骨髓瘤细胞、杂交瘤细胞以及精原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能进行分裂,所以B正确。

答案 B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增殖在各种细胞中的发生情况。同学们应明确哪些细胞能分裂,哪些细胞不能分裂;间接考查了组成生命个体的细胞存在状态的多样性。不熟悉特定细胞的特征是同学们做错该题的主要原因,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同学们在复习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中,应注意各种细胞的特征。

例2 (10安徽)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

A. 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B. 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C. 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D. 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细胞分裂相关知识C1、C2是细胞有丝分裂形成的,而有丝分裂重要特征是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遗传物质的稳定性,所以C1和C2的遗传信息相同;而S1和S2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重要特征是同源染色体平分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有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所以遗传信息不同。

答案 B

点评 本题以DNA和染色体数目、细胞分裂状态为情景,考查细胞增殖过程中DNA、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和同学们对分裂各个时期的特征及生物学意义的理解。

例3 (09江苏)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

A. 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B. 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C. 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D. 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四分体的结构特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若这2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由于经过了间期DNA的复制,则1个四分体中有2个A,2个a,2个B,2个b,即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若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四分体中只有A、a或者只有B、b,不能同时存在。

答案 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四分体的结构特点,属于分析推理层次。要求同学们能准确把握四分体的形成。对四分体概念不清易误选D。

例4 (09全国)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或植物细胞质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生殖隔离的限制,培育远缘杂种

B. 不同种的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

C. 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正交、反交所得F1的表现型一致

D. 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F1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本的多于来自父本的

解析 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植物细胞,从而可克服生殖隔离的限制,A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实际上是不同植物体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B正确。紫茉莉枝叶的性状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正交、反交所得F1的表现型应与母本一致,F1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本的多于来自父本的,因为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母本,C错误,D正确。

答案 C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植物体细胞杂交和植物细胞质遗传的相关内容。要求同学们能从细胞学角度对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或植物细胞质遗传产生的后代的遗传特性进行分析,得出科学结论。同学们对植物体细胞杂交或植物细胞质遗传的本质不理解作错该题的主要原因,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这两个过程的理解。

例5 (09全国)下列有关哺乳动物个体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胚胎发育过程中也会出现细胞衰老

B. 幼鹿经过变态发育过程长出发达的鹿角

C. 胚后发育过程中伴有细胞分化

D. 来自原肠胚同一胚层的细胞经分化发育成不同的组织

解析 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总是在不断地更新着,总有一部分细胞处于衰老或走向死亡的状态,因此胚胎发育过程中也会有细胞衰老,A正确。变态发育指成体与幼体在形态上的差别比较大,而这种形态的改变又是集中在短期内完成的,因此B不正确。细胞分化发生在整个生命进程中,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程度,C正确。原肠胚中胚层的细胞可以发育为皮肤的表皮,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胚层发育为呼吸道的上皮、消化道上皮、肝脏及胰腺,其它的基本都是由中胚层发育而来,D正确。

答案 B

点评 本题考查哺乳动物个体发育过程。要求同学们在正确区分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的基础上,能从细胞水平对动物发育的过程的重要阶段的变化做出合理的解释。同学们对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动物的胚胎发育与胚后发育不熟是作错该题的主要原因。复习过程中要求同学们在理解生物个体发育过程的同时,能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个体水平、物种水平等层面去解释生物生殖和发育,并形成知识网络结构。

【实战演练】

配套练习五

一、选择题(5题,每题6分)

1. 下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b][a][b][a][b][a][b][a]

A.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甲

B. 在植物乙的a→b段,DNA和染色体数目均增加一倍

C. 温度对植物丙a→b段的生理活动没有影响

D. 甲植物和丙植物的b→a段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

2. 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含14N的原料,该细胞假设进行2次有丝分裂产生的4个精原细胞和假设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含15N标记的DNA的精原细胞、精子所占比例可能分别为( )

A. 25%,0 B. 50%,25%

C. 75%,50% D. 100%,100%

3. 下列关于生物个体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的发育和胚乳的发育两个阶段

B. 荠菜受精卵经过4次分裂可形成8个细胞的球状胚体

C. 脊椎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都形成羊膜

D. 人的受精卵在卵裂过程中所需要的能源物质由母体提供

4. 植物细胞工程通常采用的技术有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两大技术共同的理论基础是( )

A. 植物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

B.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 植物体的生命活动受激素调节

D. 细胞膜的流动性

5. 下面是“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培育过程示意图。在提供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白菜

体细胞][白菜

原生质体][甘蓝

体细胞][甘蓝

原生质体][正在融合的

原生质体][杂种细胞][愈伤组织][白菜甘蓝

幼苗]

A. 在杂种细胞形成杂种植株的过程中,只有细胞分裂,没有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

B. 杂种细胞、愈伤组织和幼苗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由杂种细胞形成杂种植株的过程中始终需要适宜的光照、适宜的温度、植物激素和无菌等条件

C. 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基、培养目的完全不相同

D. 诱导动物细胞融合不同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是可用灭活的病毒作为诱导剂

二、填空题(3题,每空X分,共计42分)

6. 1855年德国学者魏尔肖(R. Virchow)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的著名论断,即认为个体的所有细胞都是由原有细胞分裂产生的。现在除细胞分裂外还没有证据说明细胞繁殖有其他途径,可以说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以下是与细胞分裂有关的一些图像,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图①表示某植株体内的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体细胞,则此细胞的下一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

(2)若图②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睾丸里的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精原细胞,其细胞内染色体上的基因A、a、B、b分布如图,那么此细胞分裂得到子细胞其基因型是 。

(3)如图③是某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它的名称是 ,该细胞有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4)图中④中AB段对应细胞周期的 ,该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

7. 现有供实验用的三组番茄:甲、乙两组在开花之前进行了去雄和套袋处理;甲组在套袋之前将雌蕊涂抹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丙组不作任何处理。试就该实验进行分析:

(1)将来能够发育成果实的是 ,而 将发育为无子果实。

(2)甲、乙组结果对比,说明 。

(3)乙、丙组结果对比,说明了传粉后,子房能发育成果实,可能与正常受粉后能结出种子有关。为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还应有的操作是,在丙组的幼小子房阶段,除去里面的 ,结果子房停止发育。

(4)将甲和第(3)小题的处理对比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正常子房发育成果实需要的 来自 。

8.下列是制备分泌抗X抗体的过程,根据图解回答问题:

下只能存活几天)][(在正常培养基中无限增殖,在选择培养基中死亡)][①][②][③][④][⑤][⑥][融 合][放在多孔培

养板中生长][在选择培

有杂交瘤][养基中只

细胞生长][检测上清液中

阳性细胞克隆][抗X抗体并用

每孔一个细胞][让细胞繁殖,检测

阳性细胞连续培养][上清液中的抗X抗体;

提供抗X抗体]

(1)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步骤:

①将 注入小鼠体内,从小鼠脾脏中获得淋巴细胞,其中至少1个淋巴细胞带有抗该抗原的抗体;

②将步骤①获得的B淋巴细胞与步骤②培养的骨髓瘤细胞可用特有的 诱导融合;

③将诱导后产生的多种细胞,放在含 培养基的多孔培养板上培养,筛选;

④这样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具有 的能力;

⑤检测和分离带有抗X抗体的阳性细 胞,培养板中每孔放一个细胞进行培养;

⑥将阳性细胞进行 或 培养,从而制备出大量单克隆抗体。

(2)用本法制备出的单克隆抗体仍具有局限性,因为它是用小鼠的 细胞制备的,具有 性,对人类会产生免疫原性。

配套练习六

一、选择题(5题,每题6分)

1. 科学家在研究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15N-TdR),用32P标记尿嘧啶核苷酸(32P-UdR),把两种核苷酸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成曲线如图一所示。已知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为20h。培养20h后,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下图二。下列对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细胞数][细胞DNA相对含量(C)][细胞周期(h)][13N-TdR][14P-UdR][利用核苷酸的速率][2C 2C-4C 4C][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b][d][e][a][c][甲][乙][丙][图一][图二][0]

A. 乙组细胞处于ce段,此阶段细胞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B. 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分裂期时间不超过6h

C. 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

D. 甲组有部分细胞处于ac段,RNA聚合酶活性高

2.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据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某植株的一个体细胞正在进行分裂如①,此细胞的下一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着丝点分裂

B. 假设某高等雄性动物睾丸里的一个细胞分裂如②,其染色体A、a、B、b分布如图,此细胞产生染色体组成为AB的精子概率是1/4

C. ③是某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在分裂形成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3个四分体

D. ②对应于④中的BC段,③对应于④中的DE段

3. 下图表示在不含放射性元素的环境中,大豆(体细胞中染色体数2N=40)的生殖与发育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重要变化。下列有关分析中,不科学是( )

[植物体(2N)][细胞甲(N) 细胞丙(3N) 结构戊(可储存营养)][细胞乙(N) 细胞丁(2N)][结构庚][球状胚体 结构己] [①] [②][③][①][②][③][⑤][⑥]

A. 处于①的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含有20条染色体

B. 如果土壤中严重缺硼,则该植物将不能顺利地完成过程②

C. 结构庚可以从结构戊中吸收并运送营养物质供球状胚体发育

D. 若细胞丁中某个核DNA双链含15N,则己中一个细胞含15N

4. 在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大量的分泌蛋白

B. 培养至细胞系时遗传物质已发生了改变

C. 培养液中加入动物血清是为了诱导细胞脱分化

D.将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5. 下表为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有关内容的比较,其中错误的有( )

A. 0处 B. 1处 C. 2处 D. 3处

二、填空题(3题,每空X分,共计42分)

6. 下图甲是某种高等生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乙是该生物体内若干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中填罗马数字或者阿拉伯数字, 上填名称。)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Ⅰ Ⅱ Ⅲ][图甲][图乙][A B C][A][b][B][a][a][a][B][B]

(1)该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它是通过甲图中的[ ] 过程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为完整个体过程中主要依靠 过程,这是由于细胞体积不能无限增大,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 (越大、越小、不变)。

(2)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甲图中的 阶段(填Ⅰ、Ⅱ、Ⅲ)。乙图A、B、C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填字母)。乙图A细胞所示时期对应在甲图中 阶段(填阿拉伯数字)。

(3)乙图B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有 个染色体组;C细胞叫做 。形成该细胞的场所是 。

(4)利用显微镜观察该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最多可观察到 条。若该生物的遗传组成如乙图所示,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等因素的情况下,该生物体能够产生 种配子。

7. 下图为蛙受精卵的发育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按蛙的胚胎发育过程排列图的次序,应该是

(2)标号①和②分别表示 和 ,在卵裂过程中 极的细胞分裂周期短。标号③内的腔是 。

(3)标号⑦是不断缩小的 腔,用同位素标记标号③上方的细胞,这些标记将会出现在D图中的 处细胞中。

(4)机体运输养料和废物的系统由[ ] 发育而来,只能分泌蛋白酶的消化腺体由[ ] 发育而来。

8. 自然界的细胞融合产生有性后代,细胞工程中细胞杂交被广泛应用于培育杂种植株和生产单克隆抗体等方面。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b][c][d][细胞融合][有性杂交后代

体细胞杂种植株

单克隆抗体]

(1)若a、b分别为精子和卵细胞,则产生a、b的分裂方式是 。

(2)若a、b表示体细胞,则由d细胞形成杂种植株的原理是 ,其中使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中心环节是形成愈伤组织,然后诱导它再分化形成植株,再分化的原理是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意义是该技术能克服 。

神经干细胞增殖 篇4

为了进一步验证NGF的促生殖作用并探索其机制, 同时建立一种更有效的卵巢GC体外培养的标记方法, 本研究采用分离和培养原代小鼠卵巢腔前颗粒细胞 (preantral granulosa cells, Pre GC) , 应用CCK-8分析和Brd U体外标记检测细胞增殖, 以探讨NGF是如何影响GC的增殖。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试剂

NGF, RD systems公司;DMEM-F12培养液, Tryple, 胎牛血清, 双抗, GIBCO公司;BSA, Biotech BASIC INC公司;抗体, Promega公司;CCK-8, Dojindo laboratories公司;Brd U, Brd U in situ defection kitⅡ, BD Biosciences公司。

1.2 实验动物

10 d龄的健康雌性ICR小白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号:SCXK (皖) 2005-0008]。

1.3 Pre GC的原代培养

小鼠断颈处死后无菌取出双侧卵巢, 去除周围脂肪组织及卵巢被膜, 磷酸盐缓冲液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PBS) 洗净卵巢上血污, 体视显微镜下用尖头镊子分离腔前卵泡, 消化膜细胞5~10 min后吸取单个腔前卵泡, 2 000 r/min离心5 min, 弃上清液, 加入胰酶消化15 min, 期间吹打数次, 终止消化后离心5 min, 1 500 r/min, 去上清, 加入完全培养基制成颗粒细胞悬液, 调整细胞密度为2×105个/ml, 预接种到培养板中。

1.4 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

将细胞悬液接种到96孔培养板, 每孔100μl, 设定NGF分别作用时间为12、24、48、72和96 h的实验组, 每个时间段都设定各自的对照组, 对照组加入普通培养基, 每组设定6个复孔。5%二氧化碳CO2, 37℃孵箱培养24 h, 细胞贴壁率达到90%, 更换含0.1%BSA的DMEM/F12培养基饥饿24 h, 加入NGF使终浓度为50 ng/ml, 继续培养各个时间段后终止培养, PBS清洗后每孔再加入10μl CCK-8溶液孵育12 h, 酶标仪检测450 nm波长的吸光值, 计算平均值。

1.5 Brd U体外标记GC增殖

将盖玻片 (1.5 cm×1.5 cm) 在酒精灯上迅速过火后小心放入24孔培养板中, 然后将单细胞悬液滴到玻片上, 40μl/滴, 然后加培养基到500μl, 设定对照组和NGF组 (50 ng/ml) , 每组3个复孔。培养24 h, 饥饿后加入NGF使终浓度为50 ng/ml继续培养。

根据细胞生长状况, 培养36 h左右适时取出爬片, 按照Brd U免疫荧光技术的步骤操作, Hoechst染核, 封片后荧光显微镜拍照, 随即计数10个高倍视野中细胞总数及Brd U阳性细胞数, 计算标记指数 (labeling index, LI, 百分数表示) 。

1.6 统计方法

所有的检测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使用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后进行组间LSD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GF对小鼠卵巢Pre GC促增殖作用

50 ng/ml的NGF作用Pre GC不同时间段后, 采用CCK-8法检测NGF对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显示, 在波长450 nm时, OD值随作用时间的延长 (12~96 h) 而增加, 当NGF作用48 h时, 促增殖作用明显表现出来, 同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随着NGF作用时间进一步延长, 促增殖作用持续存在, 同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图1。

2.2 Brd U的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及LI (%)

Brd U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显示, 经50 ng/ml NGF处理36 h后, NGF对小鼠卵巢Pre GC已经有促增殖作用, 见图2。随机计数10个高倍视野中细胞总数及Brd U阳性细胞数, 计算LI (%) , NGF组的Brd U的LI为45.03%, 明显高于对照组20.65% (P<0.01) , 见图3。

1) 与对照组比较, P<0.01;2)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A:对照组, 只有少数细胞表达Brd U;B:NGF (50 ng/ml) 组, 表达Brd U的细胞数增多

覮与对照组比较, P<0.01;1:对照组;2:NGF 50 ng/ml组

3 讨论

颗粒细胞是卵巢的主要组成细胞, 为卵母细胞的发育提供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以及生存的微环境[4]。卵母细胞通过缝隙连接从周围的颗粒细胞中摄取各种营养因子, 使卵母细胞的代谢需要得以满足。因此, 颗粒细胞在卵母细胞生长中起着重要的营养作用[5]。而且, 颗粒细胞与卵母细胞之间的缝隙连接是卵母细胞生长、分裂和成熟能够正常进行的必需因素;同时, 卵母细胞对卵泡细胞功能起着中心调节作用[6]。卵母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对颗粒细胞和卵丘细胞的分化、增生、凋亡和泛素化起着广泛的调节作用, 说明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的[7]。颗粒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在原始卵泡形成启动以及以后的卵泡正常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颗粒细胞是否能够正常的增殖分化可作为卵泡发育成熟的标志[8]。

最开始的研究显示:NGF的生物学功能仅仅限于神经系统, 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NGF也可以作用于其他非神经系统的组织细胞。研究表明, NGF及其受体Trk A和p75在动物的生殖系统中有表达[9]。在猪卵巢中, NGF及其受体在膜细胞和颗粒细胞中都有表达, 从而证明NGF及其受体在卵泡发育、排卵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10]。在金仓鼠的子宫组织中, NGF及其受体Trk A在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腺细胞及基质细胞中都有表达, 而p75只在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腺细胞中有表达[11]。对山羊的研究显示NGF及其受体Trk A与p75在输卵管壶腹部与峡部的上皮细胞与肌细胞中有表达[12]。对小鼠和人的卵巢研究也表明, NGF的过表达会导致卵巢中初级卵泡与次级卵泡数量的大幅增加, 而裸露的卵母细胞数量相对减少, 表明不正常的NGF及其受体水平的增加会造成卵巢囊状疾病[13]。

CCK-8试剂中含有WST-8, 它是一种类似于MTT的化合物, 在电子载体的作用下被细胞线粒体内的脱氢酶还原为具有高度水溶性的黄色甲臜产物 (Formazan) 。生成的甲臜物的数量与活细胞的数量成正比, 细胞增殖越多越快, 则颜色越深;细胞毒性越大, 则颜色越浅。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450 nm波长处测定其光吸收值, 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与传统的MTT检测法比较, CCK-8具有使用方便, 不需要放射性同位素和有机溶剂, 检测快速, 灵敏度高, 甚至可以测定较低的细胞密度, 重复性优于MTT, 对细胞毒性小等各种优点[14]。

本实验采用CCK-8试剂盒比较了不同作用时间的NGF对体外培养的小鼠Pre GC增殖的影响, 选取10 d龄的小鼠, 获取Pre GC, 避免分化的颗粒细胞自身因素对NGF促增殖作用的影响, 并且在加入NGF前用无血清培养基饥饿培养, 减少其他因素干扰细胞增殖。实验结果证实50 ng/ml的NGF作用颗粒细胞48 h的时候, 促增殖作用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 随着作用时间延长, 呈现一定的时效关系。虽然NGF对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持续存在, 但过长的作用时间可能会使细胞的密度太大。因此, 判定50 ng/ml的NGF对颗粒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最理想反应时间不能超过48 h。

Brd U作为胸腺嘧啶的类似物, 能取代胸腺嘧啶被增殖细胞利用。当细胞处于DNA合成期, 即细胞处于增殖期, Brd U被细胞特异性地摄入细胞核掺入到细胞新合成的DNA中, 只要细胞存活, 这种存留是永久的, 用抗Brd U单克隆抗体经免疫荧光技术染色后, 可特异性显示Brd U阳性标记细胞, 即可直接观察其在细胞内的掺入情况[15]。

本研究采用Brd U体外标记方法, 50 ng/ml的NGF作用颗粒细胞36 h后, 进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 结果显示荧光显微镜下可见Brd U阳性标记的颗粒细胞, NGF组的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 提示细胞处于增殖期。同时计算Brd U阳性标记指数LI (%) , 数据显示NGF组的Brd U标记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这更加直观的表明NGF能够促进颗粒细胞的增殖。

可见, 在研究NGF促颗粒细胞增殖及影响因素实验中, 采用CCK-8检测和Brd U体外标记的方法是可取的, 它们是高效、便捷地标记Pre GC增殖的方法, 而且本实验结果也证实了NGF促进颗粒细胞增殖是与时间呈时效关系的。

摘要:目的 为了解神经生长因子 (NGF) 对小鼠卵巢腔前颗粒细胞促增殖情况并探索其机制, 同时建立方便灵敏、无污染和毒性小的细胞增殖检测方法。方法 用NGF刺激培养的小鼠卵巢腔前颗粒细胞, 细胞计数试剂盒-8 (CCK-8) 实验分析, 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Brd U) 掺入标记, 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颗粒细胞在体外培养中的增殖情况和Brd U标记指数。结果 NGF明显促进颗粒细胞增殖, 并且具有一定的时效关系。荧光显微镜下可见Brd U阳性标记的颗粒细胞, 提示细胞处于增殖期。NGF组的Brd U标记指数为45.03%, 明显高于对照组20.65% (P<0.01) 。NGF使增殖期的细胞显著增多及增殖指数明显升高。结论 该研究证实NGF能够促进颗粒细胞增殖, CCK-8分析和Brd U标记是高效、灵敏的标记腔前颗粒细胞增殖的方法, NGF促进颗粒细胞增殖与促进颗粒细胞DNA的合成有关系。

细胞增殖教学反思 篇5

教学内容包括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2、细胞增殖的周期性。

3、有丝分裂过程。

4、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考虑到一节课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本节课我只复习第2、3点内容。该部分内容的重点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细胞增殖的周期性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我先复习细胞周期的概念,对哪些细胞具有细胞周期、细胞周期的起始点利用图解进行了解读与分析,再分析了细胞周期的几种表达方式:扇形图、直线图、曲线图和柱形图。接下来,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分析有丝分裂几个时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过程:

1、利用有丝分裂完整的分裂过程图,引导学生看书归纳各个时期的变化。

2、利用间期染色体的复制结果先做了一个画图演示、并分析了染色体、DNA、单体的数量判断方法。

3、接着我布置了一个任务,以一个细胞有4条染色体为例,让学生画细胞分裂过程。

4、进行变式,一个细胞有2N个染色体为例,染色体、DNA、单体的数量变化。

5、画曲线图。这样,通过多种模型的建构,目的是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接着,我用一个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动画,引导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最后,进行课题练习。

一节课下来,我基本完成了教学内容,但对应的练习没有完成,特别是一些针对性的练习题目一题都没有练上。通过课后的评课,我得到了很好的教学建议:课堂时间有限,对应的核心练习必须要及时,必须要有针对性。

这节课也暴露了我很多的问题与不足:

1、生物学素养不够严谨。如画细胞分裂图像时间期没有画核仁、末期没有画核膜、没注意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2、对某些非重点内容耗时过长。如细胞周期、连续增殖或永不增殖细胞等内容。

3、课堂走动范围局限,没有注意到后排学生的练习错误。

4、练习题型的设置注意与新高考接轨,不设多选题。

5、存在知识性错误。对着丝点的分裂,我讲成了由于纺锤丝的牵引。

神经干细胞增殖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纯种清洁级成年Wistar大鼠84只,雌雄不限,月龄4~7个月,体重250~300g。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2只)、bFGF组(24只)、BDNF组(24只)、bFGF+BDNF组(24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bFGF组侧脑室注射100μg/L的bFGF10μL,BDNF组侧脑室注射100μg/L的BDNF10μL,bFGF+BDNF组侧脑室注射同为100μg/L bFGF、BDNF混合液10μL,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3d、7d、14d、28d处死大鼠,脑组织固定。

1.2 大鼠MCAO模型的制备

参照Longa等[2]的方法,采用颈内动脉插入线栓法将Wistar大鼠右颈内动脉栓塞2h后拔出线栓,制成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参考Kuluz神经缺陷三级评分标准,1~3级为成功模型。

1.3 Brdu标记和标本采集

所有实验动物处死前一天12h内腹腔注射5-Brdu,每次50mg/kg,每4小时一次,共3次。处死后经心脏灌注肝素化生理盐水10U/mL,然后用4%多聚甲醛灌注15min,灌注后取出脑组织用4%多聚甲醛固定后过夜。继之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浸蜡、包埋,石蜡切片,切片厚约4μm 。

1.4 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检测Brdu 和Nestin阳性细胞

新鲜3% H2O2中10min灭活内源性酶;切片于0.01mol/L柠檬酸盐缓冲液中行微波抗原修复,25min冷却后,滴加抗原修复液30min;滴加正常山羊血清60min;分别滴加小鼠抗大鼠Brdu单抗(1:200),兔抗大鼠Nestin(1:200)室温下孵育1h,4℃下过夜;滴加生物素化山羊抗小鼠1gG室温下60min;滴加试剂SABC,室温60min;DAB显色,苏木素复染、脱水、透明、封片。

1.5 图像分析

采用HPIAS-1000高清晰彩色病理图文报告分析系统对组织切片进行图像分析,在400倍光镜下计数阳性细胞数。室管膜下区(SVZ)阳性细胞计数为计数对象。

1.6 统计学分析

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软件,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检测各组数据以undefined表示,多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缺血再灌注后Brdu阳性细胞的变化

免疫组化方法标记Brdu阳性细胞成棕黄色,形态多样,呈圆形、椭圆形或梭形。各组在脑缺血损伤3d后SGZ区Brdu阳性细胞开始增加,7d达到高峰,14d表达开始下降,28d下降至最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FGF+BDNF组Brdu和Nestin阳性细胞数增加更明显。见表1、图1~4。

2.2 脑缺血再灌注后Nestin阳性细胞的变化

Nestin阳性细胞,胞浆成棕黄色,胞核为蓝色。各组SGZ区的Nestin阳性细胞均在脑缺血3d后开始增加,7d达到高峰,14d后仍有较多Nestin阳性细胞表达,28d下降至最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FGF+BDNF组Nestin阳性细胞数增加更明显。脑缺血伤灶处周围Nestin免疫染色呈现一个梯度反应模式:离伤灶越近处,表达Nestin细胞越多,胞体肥大多呈星形,突起粗大而长;离伤灶越远处,表达Nestin细胞越少,胞体小突起细而短。见表2。

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bFGF和BDNF组相比▲P<0.05,△P<0.01。

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bFGF和BDNF组相比▲P<0.05,△P<0.01。

3 讨论

Brdu为5-溴脱氧尿苷,是脱氧尿苷的拟似物,在有丝分裂的S期整合入DNA。目前多用来作为神经干细胞增殖的标记物。Nestin是神经上皮前体细胞中的一种中间丝蛋白,属于细胞骨架的一种,可作为NSC标记蛋白。神经再生出现在成年脑内不连续的区域[4],主要包括SVZ及SGZ两个主要聚集区域。本研究通过侧脑室注射bFGF和BDNF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检测SGZ区BrdU、Nestin的表达,观察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原位增殖。bFGF作为一种有丝分裂原,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期和成年脑的神经发生区均有持续表达,它通过相应的受体途径发挥增殖效应。在体外的神经干细胞培养中,具有促进神经干细胞生长的作用[5]。BDNF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降低星形胶质细胞比例,提升神经元比例并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有利于神经损伤的修复[6]。脑缺血损伤后,Brdu的重新表达可能有增强细胞抗损伤能力、促进损伤灶的修复作用。有证据显示,Brdu所标识的阳性细胞大部分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仅一小部分是分化能力已明显受限的神经祖细胞。故本实验所标识的Brdu阳性细胞主要是具有增殖和分化能力的神经干细胞。在本实验中,各组制模后无论是否给予药物干预,Brdu和Nestin阳性细胞数都随时间的延长而递减,但药物干预组仍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推测可能与SGZ细胞上的相关受体在脑缺血初期表达量先增加后逐渐回复到基线水平的动态变化及生长因子的神经营养作用有关。本实验结果显示,侧脑室注射bFGF、BDNF均能增加脑缺血损伤后大鼠SGZ区的神经干细胞, bFGF和BDNF合用时效果更明显,说明bFGF和BDNF的合用具有协同效应。可见它们参与了脑缺血后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参与修复缺损的神经组织,从而部分恢复丧失的神经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后海马区(SGZ)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2只)、bFGF组(24只)、BDNF组(24只)、bFGF+BD-NF组(24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3d、7d、14d、28d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检测SGZ区BrdU、Nestin的表达。结果:各组SGZ区的BrdU和Nestin阳性细胞均在脑缺血3d后开始增加,7d达到高峰,14d后开始下降,28d降至最低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FGF+BDNF组Brdu和Nestin阳性细胞数增加更明显。结论:侧脑室注射bFGF、BDNF可促进脑缺血大鼠SGZ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bFGF和EGF联合应用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效应有协同作用。

关键词:脑缺血,神经干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参考文献

[1]朱晓峰,盛宝英,郑学胜,等.神经干细胞分化影响因素[J].神经干细胞基础及应用专著,2005,4:25-40

[2]LongaEZ,Weinstein PR,Carlson S,et al.Reversiblemiddle cerebra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rats[J].Stroke,1989,10:20-84

[3]Kuluz JW,Prado RJ,Dietrich D,et al.The effect of nitric oxidesynthase inhibition on infarct volume after reversible focischemia inconscious rats[J].Stroke,1993,24:2023

[4]Darsalia V,Heldmann U,Lindvall O,et al.Stroke-induced neuro-genesis in aged brain[J].Stroke,2005,36:1790-1795

[5]Angela G,Paola FS,Rossella G,et al.Epidermal and fibroblastgrowth factors behave asmitogenic regulators for a singlemulti-potent stem cell-like population from the subventricular region ofthe adult mouse forebrain[J].J Neurosci,1999,19:3287

细胞增殖的相关问题思考 篇7

1 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是细胞增殖的主要形式, 也是真核生物实现细胞分裂的核心方式, 大多数多细胞生物体都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加自身的体细胞数量。从有丝分裂的本质意义来说, 其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所以细胞分裂的一个完整周期也被称之为细胞周期, 即从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分裂周期又可以细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分裂间期是指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开始的这一段时间, 而之外的属于分裂期。在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内, 分裂间期占到了全部时间的90%以上, 分裂期的时间大多在10%以下, 具体时长依据细胞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在学习有丝分裂的时候, 主要的问题集中在分裂期的几个阶段, 即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中染色体、纺锤丝、纺锤体等的变化。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对这几个阶段的细胞形态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从而出现认知错误。以此, 这里这对其进行详细说明。在前期, 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其逐渐缩短变粗, 核仁解体、核膜消失, 细胞两极产生纺锤丝, 形成的纺锤体。在中期, 纺锤体的形态清晰可见, 染色体的着丝点两侧附着纺锤丝, 其牵引着染色体运动。在后期, 着丝点分裂, 从一个变为两个, 附着于着丝点上的染色体也被分开, 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子染色体靠向细胞两极。在末期, 靠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逐渐成形, 纺锤丝消失, 产生新的核仁和核膜, 并且在赤道板的位置产生细胞板, 逐渐形成细胞壁, 成为两个细胞[1]。

2 无丝分裂

无丝分裂是细胞增殖的另一种形式, 和有丝分裂存在很大的区别。无丝分裂的形式较多, 横缢式分裂是最为常见的手段, 这种分裂形式是细胞核逐渐延长, 然后从中间实现变细和缢缩, 最后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2]。除此之外, 碎裂、芽生分裂、变形分裂等也属于无丝分裂的基本形式, 而且能够在同一组织中同时存在这些不同的分裂方式。需要注意的是, 真核生物也可以实现无丝分裂。总的说来, 无丝分裂在低等植物中是普遍存在的, 在部分高等植物中也是存在的。高等植物的具有营养丰富的部位, 所以能够实现无丝分裂, 而且比较普遍, 比如胚乳细胞、表皮细胞、根冠等都可以实现无丝分裂。由此也可以发现, 这些细胞普遍属于薄壁细胞,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 在高等植物中实现可以发生无丝分裂的主要是薄壁细胞。对于人体而言, 腺体细胞大多数都可以实现无丝分裂, 比如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一样, 也可以分为4个时期, 第一期是染色质增倍、核仁体积增大;第二期是染色质复制, 并在牵引作用下移动到赤道面上;第三期是核拉长、中央缢裂、核膜内陷;第四期是核膜内陷加深, 缢裂为两个完整的子细胞[3]。在学习中, 就需要对无丝分裂的4个时期及每个时期细胞产生的变化予以全面掌握。

3 减数分裂和二分裂

细胞增殖的方式除了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之外, 减数分裂和二分裂也是细胞增殖的一种形式,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对相关问题加强注意。针对减数分裂, 需要注意的是减数分裂的特点在于细胞分裂过程会导致染色体减半, 比如性细胞在分裂的时候, 染色体经过一次复制,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这时每个细胞的染色体就出现了减半。减数分裂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分裂形式, 其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染色体数目的稳定, 确保相应的物种能够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此外, 还需注意减数分裂仅仅是在个体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才会产生, 具有很强的阶段性。

二分裂是一种无性繁殖手段, 细菌、鞭毛植物、绿藻、硅藻等都是以二分裂为主实现繁殖。二分裂的具体过程就是细胞的细胞壁横向分裂, 形成两个子细胞。可以看出, 二分裂和其他几种细胞增殖方式均存在很大的不同, 存在范围也有较大的区别。在学习的过程中, 需要抓住二分裂的关键所在, 掌握其分裂特点和过程。

4 结语

细胞增殖在高中生物中属于较为重要的内容, 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如何有效通过细胞增殖图判断出正确的分裂方式, 是需要重点把握的。对于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和二分裂这几种细胞增殖形式而言, 需要对其分裂过程、细胞形态和特点等全面掌握, 才能提高学习效果。

摘要:细胞增殖是高中生物阶段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对其的学习和掌握需要一定的技巧, 否则容易出现知识掌握不到位的情况, 降低学习效率。细胞增殖主要包括了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和二分裂等多种形式, 需要对这些形式逐一展开研究, 才能确保学习效果。因此, 本文着重针对这些不同的增殖方式展开了思考, 分析了其中的相关问题, 提出了具体的学习建议, 希望可以对高中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细胞增殖,相关问题,学习建议

参考文献

[1]沈小明.逆向思维在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中的培养──高三《细胞增殖》复习课案例[J].生命世界, 2010, 10:79-81.

[2]徐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室向学室的转变——以“细胞增殖”为例[J].中华少年, 2016, 03:168-169.

神经干细胞增殖 篇8

关键词:脱钙骨基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软骨的再生和修复能力极其有限, 一旦损伤很难自行修复, 组织工程学位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途径[1]。种子细胞、支架材料等在组织工程中起到核心作用[2], BMSCs是一种多功能细胞, 在特定培养条件下可分化为成软骨、成骨等多种细胞[3], 目前被认为属于最佳种子细胞。为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共同培养, 2014年3月—2015年7月以3只大白兔为研究对象, 观察BMSCs的生长情况及DBM的生物相容性, 以兔为研究对象,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成年新西兰大白兔 (新乡医学院实验动物所中心) 3只, 雌雄不限, 体重约12~15 kg。

主要试剂包括GIBCO公司提供L-DMEM、胎牛血清, 主要仪器包括AMRESCO公司提供MTT、DMSO, 美国Olympus IX71提供倒置相差显微镜, 以及法国产飞利浦XL30ESEM提供扫描电镜。

1.2 DBM的制备

实验严格依照《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要求。由市场购买家兔新鲜肩胛骨, 取其松质骨, 制备成圆饼形状, 乙醇浸泡30 min, 风干后备用。

1.3 BMSCs的分离和培养

取新西兰大白兔3只经耳缘静脉, 戊巴比妥麻醉, 双侧髂嵴脱毛。双侧髂嵴穿刺, 抽取骨髓, 加入L-DMEM培养基, 混匀后, 培养24 h后换液, 观察其生长情况。原代细胞融合达到80%~90%, 接种进入传代培养, 第3代细胞进行下一步试验。

1.4 DBM结构观察

取6块DBM, 固定漂洗脱水, 保存过夜, 干燥, 定向粘附于载物台上观察。

用扫描电镜观察DBM的表面结构。每个标本随机取10幅照片, 计算平均孔径大小 (Image J软件的Mea-sure功能) 和孔隙率 (CS6软件的直方图 (histogram) 功能) 。空隙面积采用像素 (Pixel) 表示, 孔隙率= (整个照片的像素-骨小梁占的像素) ÷整个照片的像素[4]。

1.5 BMSCs与DBM体外复合培养及扫描电镜观察

取DBM若干块、再取6块24孔培养板, 分为2组, BMSCs为A组:各板放置DBM材料, 第3代BM-SCs接种于24孔培养板的预湿材料上。B组做空白对照试验, 每2 d更换液。观察其生长变化。随后分别在第2、4、6、8、12天时加入MTT 100μL, 测定各孔光密度 (OD) 值, 并绘制生长曲线, 电子显微下观察细胞粘附、增殖情况。

2 结果

2.1 DBM的结构观察

DBM支架材料肉眼可见呈现白色海绵状, 表面多孔, 孔隙大小不一, 相互连接, 布满网状结果, 软件测定平均孔隙率为 (60.19±6.1) %;平均孔径大小为 (119.42±6.46) μm。

2.2 倒置相差显微镜及SEM的观察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可见A组1 h后细胞开始贴壁, 48 h开始增殖。DBM周围存在大量细胞, 培养时间延长数量逐渐增多。SEM观察, A组培养2 d DBM细胞大量生长, 铺满表面, 呈长梭形状, 培养6 d细胞明显增多, 细胞相互交叉重叠 (图1) 。B组孔隙相互交通, 呈现蜂窝孔隙状结构 (图2) 。

2.3 绘制BMSCs在DBM上的生长曲线绘制

分别在第2、4、6、8、10、12天测定OD值, 在培养6 d时, 增殖稳定, A组在6d达到最高, 生长停滞, 然后细胞强度下降, 见表1。

3讨论

BMSCs来源广泛, 体外培养时增殖能力强, 一直被认为是软骨组织工程有前途的种子细胞。DBM是目前研究的比较热门的一种骨组织工程材料, 大量研究结果证实DBM可应用于软骨缺损修复。DBM是同种异体骨通过脱钙、脱脂、处理得到, 去掉了矿物质、脂质成分同时保留了骨基质中以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s) 为主的具有诱导软骨形成作用以及胶原[5]。

在组织工程中, 种子细胞和复合体属于核心环节, 近几年生物材料相容性研究中多采用体外细胞培养, 检测增殖情况方法[6]。培养BMSCs和支架材料体外复合体得到软骨, 复合时机是关键环节, 时间过早, 移植后容易被冲走, 减少复合体数量。时间过晚, 细胞活性大大降低, 难以形成软骨组织。形成生物材料复合物后, 移植到缺损部位, 形成有功能组织, 达到修复组织效果。在该组分析中, 采用扫描电镜发现, DBM上细胞具有很好的伸展、增殖, 细胞突起交错, 虽然DBM存在部分不足, 但是不会影响细胞增长, 符合软骨工程支架材料要求。

该组制备DBM中参照Urist MR[7,8]试验方法, 通过检测结果显示孔隙相互交通, 平均孔隙率为 (60.19±6.1) %;平均孔径大小为 (119.42±6.46) μm, 能够提供足够的内表面积和空间, 有利于细胞增殖, 并且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9]。祝联等人[10]在分析骨髓基质干细胞与珊瑚复合物体内移植时间中认为培养时间的延长会相应降低细胞功能。在该组分析中, 测定种子细胞增殖稳定状态时间, 结果表明A组DBM上在第6天时细胞增殖达高峰, 所以我们认为第6天时是有利于软骨缺损的最佳时机。

综上, 兔脱钙骨基质具有三维网状结构和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是一种较好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DBM与BMSCs复合培养6d, BMSCs增殖达到稳定, 最适合移植。兔DBM支架材料解决了热弄合成孔径大小等问题, 保持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具有很大应用前景, 能够为下一步关节腔内软骨缺损移植和临床提供研究依据。

参考文献

[1]王翠芳, 冯万文, 武天佑, 等.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源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7, 15 (6) :441-443.

[2]Wegener B, Schrimpf FM, Bergschmidt P, et al.Cartilage regeneration by bone marrow cells-seeded scaffolds[J].J Biomed Mater Res A, 2010, 95 (3) :735-740.

[3]吕晶, 柯杰, 王琳, 等.与软骨细胞共培养和条件培养液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15 (19) :3421-3426.

[4]李彦林, 杨浩, 韩睿, 等.三种生物骨衍生材料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5, 19 (2) :118-123.

[5]Zimmermann G, Moghaddam A.Allograft bone matrix versus synthetic bone graft substitutes[J].Injury, 2011, 42 (S2) :16-21.

[6]Wilke A, Orth J, Lomb M, et al.Bioeom Patibility analysis of different biomaterials in human bone marro cell cultures[J].J Biomed Mater Res, 1998, 40 (2) :301-306.

[7]Terada S, Sato M, Sevy A, et al.Tissue engineering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J].Yonsei Med J, 2000, 14:685-689

[8]Urist MR.Bone morphogenesis in implants of insoluble bone gelatin[J].Proe Nat Acad Sci USA, 1973, 70:3511-3526.

[9]聂芳菲, 潘柏林, 李健宁.脱细胞基质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9, 23 (4) :501-504.

神经干细胞增殖 篇9

1.1 材料

当归:购于山东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药房。全自动酶标仪:美国Multiskan;CO2培养箱:美国Forma公司;LPS:美国Sigma产品;MTT:FLUKA公司产品;二甲基亚砜 (DMSO) :苏州化工研究所生产;RPMI-1640:美国GIBCO公司产品。

1.2 动物分组与给药

BALB/C小鼠24只, 体重18~22g, 雌雄兼有, 购于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将动物随机分为2组, 每组12只。Ⅰ组为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Ⅱ组为当归药物实验组。当归100g加水1000ml, 文火煎煮2小时, 去渣浓缩为100ml备用。Ⅰ组用生理盐水灌胃, 0.5ml/次, 1次/d;Ⅱ组用当归液灌胃, 0.5ml/次, 1次/d, 给药10天。

1.3 检测指标及方法

1.3.1 骨髓细胞增殖检测[1]

颈椎脱臼处死小鼠, 无菌操作取小鼠双股骨骨髓细胞, 调细胞至5×106/ml, 取100μl加入96孔细胞培养板中, 设5个复孔, 置37℃, 5%CO2培养箱中培养72小时, 终止前5小时, 掺入MTT (5mg/ml) 10μl/孔, 终止培养时离心弃上清, 每孔加入100μl DMSO溶解MTT还原产物Formazan溶解缓冲液, 充分震荡10分钟, 全自动酶标仪用560nm波长测OD值, 以OD值代表骨髓细胞活性。

1.3.2 抗体细胞形成测定

定量溶血分光光度测定法 (QHS) [2]。实验第5天分别将5%的绵羊红细胞0.2ml注入各组小鼠腹腔内, 第11天眼球放血, 颈椎脱臼致死, 常规取脾脏, 然后进行脾细胞计数, 调细胞浓度至1×107/ml, 取脾细胞1ml, 1∶10新鲜豚鼠血清 (补体) 1ml, 0.2%绵羊红细胞 (SRBC) 1ml, 混匀, 37℃水浴1小时, 1500r/min离心10分钟, 取上清 液用96孔细胞培养板于全自动酶标仪 450nm波长处测A值, 作为QHS反应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

2结果 见表1。

与空白组比较*P<0.05, **P<0.01

3讨论

当归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 现代研究[3]证实:当归水浸液灌饲小鼠, 能显著促进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生成, 其抗贫血作用可能与所含的维生素B12、烟酸、叶酸、亚叶酸等有关。从本实验中可以看出, 当归可刺激小鼠抗体的产生, 使抗体分泌量增加, 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当归对骨髓细胞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 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提示当归对小鼠骨髓细胞增殖和抗体细胞形成有明显促进作用, 表明其具有补血及体液免疫功能增强作用, 为当归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高学敏主编.中药学 (下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752.

[2]徐淑云.药理学实验方法.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2:1230.

神经干细胞增殖 篇10

关键词:厚朴酚,视网膜母细胞瘤,增殖

厚朴酚是一种从厚朴中草药中提取出的一种联苯羟基复合物, 在医药行业具有广泛的用途, 临床上主要用于疼痛, 感冒以及抗焦虑等方面的治疗[1]。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厚朴酚在体外能具有抗炎和抗微生物效应, 并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增殖[2,3]。但是否对视网膜母细胞瘤也具有抑制作用, 目前依然不清楚。本研究试图以视网膜膜细胞瘤HXO-RB44细胞为研究对象, 探讨其对该细胞的生长增持有无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

厚朴酚购自Sigma, 纯度为99.9%, 用二甲亚砜 (DMSO, Sigma) 溶解。胎牛血清、RPMI-1640培养基分别购自杭州四季青和Invitrogen公司。台盼蓝和四甲基偶氮购自Amreco, 碘化乙啶和RNA酶分别为Sigma和上海生工产品。

1.2 细胞培养

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HXO-Rb44购自中科院上海细胞库, 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 于37℃, 5%CO2, 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 2~3天传代一次。

1.3 实验分组及细胞处理

细胞生长至对数期后, 用0.4%台盼蓝鉴定细胞活性, 当活性在98%以上的细胞才用于实验。分为实验室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当中根据厚朴酚的终浓度, 设5μM, 10μM, 20μM, 40μM, 共4个浓度组。对照组仅用0.1%的二甲亚砜处理。

1.4 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

将上述培养的细胞密度调整为105/ml, 按180μl/孔接种于96孔板。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 加入不同浓度的厚朴酚, 每浓度设3个复孔。3 7℃, 5%C O2条件下继续培养24~72h。孵育结束后, 每孔加入20μl MTT溶液, 37℃继续培养4h。去除上清, 加入200μl二甲亚砜并避光震荡10~15min。震荡结束后用酶标仪获取各孔的O D值 (波长:490nm) 。生长抑制率 (%) = (1-实验组OD值/对照组气OD值) ×100%。

1.5 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

细胞分组和处理同上, 收集处理后的细胞, 800rpm离心5min, PBS洗涤后用70%乙醇固定, 4℃过夜后800rpm离心5min, 弃固定液。随后加入20μl RNA酶于37℃处理30min, 加入800μl PI染色液, 40℃避光30min,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88nm波长下的红色荧光, 并用Modfit LT软禁计算各期细胞数的百分比。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数据用±S表示。各数据组间比较用one-way ANOVA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采用Dunnett’s t检验, P<0.05判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厚朴酚对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MTT结果显示, HXO-RB44细胞经不同浓度的厚朴酚作用后, 和对照组相比, 24~72h内对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其抑制效果随着厚朴酚浓度的递增而增强 (P<0.0 5) , 同时, 厚朴酚对HXO-RB44细胞的抑制效应还具有时间依赖性, 即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 抑制效应更显著, 见表1所示。

*与对照组相比, p<0.05;▲各浓度组间两两比较, p<0.05

2.2 厚朴酚对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

厚朴酚作用网膜母细胞瘤细胞24h后, 和对照组相比, 5~40μM厚朴酚均能增加S期细胞数量, G0/G1比例明显较少。随着厚朴酚浓度的增加, S期细胞随之增多。当其浓度为40μM时, G0/G1比值为12.35%。

*与对照组相比, p<0.05;▲各浓度组间两两比较, p<0.05

3 讨论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患儿双眼均可发病, 近年的流行病学证据显示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 目前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不再以降低死亡率为目的, 而是保留眼球和现有视力。但事实上, 大多数患儿往往是有明显的白瞳或斜视后才开始就诊, 延误了治疗时机, 最终还是要摘除眼球, 因此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未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依然有必要进一步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厚朴酚是重要厚朴的主要成分, 有研究显示它对种肿瘤来源的细胞有抑制作用。100μM的朴酚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并诱导其凋亡, 它可能通过激活caspase途径或抑制血管生成而参与其抗肿瘤活性[4]。在本研究当中, M T T结果显示, 不同浓度的厚朴酚能显著抑制HXO-RB44的增殖, 随着浓度的增加, 其抑制效应不断增强, 并与作用时间成正相关。流式细胞检测结果证明, 不同5~40μM的厚朴酚作用HXO-RB44细胞24h后, 能明显增加S期细胞的数目, 表明它对肿瘤细胞生长周期具有阻滞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递增, 效应逐渐增加。当浓度为40μM时, S期细胞比例达64.58%, G0/G1期细胞比例降至12.35%。证明厚朴酚能抑制细胞S期DNA的复制, 从而使细胞无法进入G 2/M期。

厚朴酚抑制HXO-RB44细胞增殖的机制目前依然不清楚。有报道证实厚朴酚能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HL-60细胞增殖, 促进凋亡。该效应可被caspase-3和caspase-2的抑制剂所阻断。另外, 也可能通过p53途径抑制人结肠癌细胞凋亡[5,6,7]。厚朴酚对H X O-R B 4 4细胞的生长抑制是否也是通过caspase和p53途径发挥作用,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Tsai YC, Cheng PY, Kung CW, et al.Beneficial effects of magnolol in a rodent modelof endotoxin shock[J].Eur J Pharmacol, 2010, 641 (1) :67-73.

[2]Shen JL, Man KM, Huang PH, et al.Honokioland magnolol as multifunctional antioxidativemolecules for dermatologic disorders[J].Molecules, 2010, 15 (9) :6452-6465.

[3]Kuo DH, Lai YS, Lo CY, et al.Inhibitoryeffect of magnolol on TPA-induced skininflammation and tumor promotion in mice[J].JAgric Food Chem, 2010, 58 (9) :5777-5783.

[4]Li HB, Gao JM, Ying XX, et al.Protectiveeffect of magnolol on TBHP-induced injury inH460 cells partially via a p53 dependentmechanism[J].Arch Pharm Res, 2007, 30 (7) :850-857.

[5]Zhong WB, Wang CY, Ho KJ, et al.Magnololinduces apoptosis in human leukemia cells viacytochrome c release and caspase activation[J].Anticancer Drugs, 2003, 14 (3) :211-217.

[6]Hoi CP, Ho YP, Baum L, et al.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honokiol and magnolol, compounds from Magnolia officinalis, on beta-amyloid-induced toxicity in PC12 cells[J].Phytother Res, 2010, 24 (10) :1538-1542.

上一篇:调查关键下一篇:汉英顶真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