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钱养事

2024-07-22

以钱养事(精选五篇)

以钱养事 篇1

一、改革的背景与历程

改革的背景

一直以来,乡镇七站八所是乡镇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站所接受县业务主管局和乡镇政府双重领导,主要职责是为农村提供涉及农技推广、水利维护、畜牧防疫、计划生育等公共服务,站所人员属政府编制序列。在计划经济年代,乡镇站所专营相关服务和生产资料,在农村管理和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一些涉农生产资料,比如化肥、农药、种子等不再由站所专营,站所人员也不再包揽全部涉农服务,站所职能不断弱化,地位也不断下降。虽然上级政府也划拨资金给各站所,但资金不能到位甚至逐年减少,因此,不少站所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由于职能减少、经费减少,而站所人员又较多,于是出现人浮于事、相互推诿、机构臃肿等问题。这样,由于站所不愿、不能、不会或收费提供服务导致农村公共服务逐渐处于瘫痪状态。

改革的历程

2003年,湖北省咸安区开始推行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并对乡镇“七站八所”进行改制,这场改革涉及面之广、牵涉人数之多、触及利益之深在咸安前所未有。可以说,这是一场震惊全国的“拆庙赶和尚”式的站所改革,这场改革的结果是建立起了一套与以前完全不同的、按照市场机制运作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机制。①随后,咸安区改革受到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并成为全省正在开展的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可参考和借鉴的模式。2003年11月,湖北省在吸取咸安等地改革经验基础上,决定从2004年开始在全省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为了积累经验,先在天门、洪湖、监利、麻城、安陆、老河口、咸安7个县(市、区)进行试点工作。2005年、2006年湖北省相继下发两个文件,要求全面推进并不断深化以“以钱养事”为核心的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继湖北改革之后,安徽、江西、四川、河南等部分地区也开始借鉴湖北改革经验,谋划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以钱养事”机制。

二、改革的主要措施与成效

改革的措施

改革的具体机制可以用收章摘牌、全员买断、竞争上岗、合同管理、规范考核这一图景来展示。除中小学校、卫生院、财政所外,乡镇农技站、畜牧站、水利站、文化站等在工商部门办理法人登记手续,申领营业执照,成立服务中心,实行企业化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全员买断是针对原有站所工作人员,按退出人事编制,退出财政供养序列,转为社会人员。买断后,所有人都进入社会保险,保险费政府代缴一部分。按照省里的意见,只有买断之后才有资格竞聘以钱养事岗位。在买断之后,县主管局按省里文件确定乡镇服务岗位,然后县主管局组织考试,考试实行笔试和面试两种,考试结果排名在前的获得以钱养事岗位,与乡镇政府签订服务合同。合同中,一般县主管局是见证方,乡镇政府是甲方,服务人员是乙方,省里有一个合同范本,县局根据合同范本制定本地合同文本。合同规定服务人员需要做哪些事情,承担哪些职责及工资待遇等。合同签订后就是考核,考核就是考察服务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效果。考核一般通过乡镇领导、普通农民和乡村干部的打分和签字情况来确定,服务人员根据考核结果来领取工资,而乡镇根据考核结果确定下一年是否与该服务人员续签合同。

改革的成效

一是实现了财政供养人员的精减。改革后服务人员数量根据岗位来确定,岗位一般根据乡镇农业人口数量确定,一般农技、畜牧、计生三至五个岗位,其他一至二个岗位。通过这样一个先下岗后聘用的方式,实现了站所人员的精减,一般一个乡镇精减人员一半左右,从而有效地解决基层事业单位人员臃肿问题。

二是实现了农村公共服务的改进。“以钱养事”合同规定了岗位工作的具体任务,避免了人浮于事、相互推诿的问题。服务人员需要按照合同规定办事,如果服务不到位,合同内容没有落实,不仅要扣工资,甚至下一年度可能落聘,因此在岗人员也有很大压力,必须搞好服务。在责任明确的情况下,服务人员改变了过去工作散漫的状态,相对以前而言,下乡次数多了。在C市与某农户访谈中,该农户告诉笔者,以前畜牧人员从来不下乡,现在畜牧人员经常下乡,并且主动给家禽打防疫。

三是强化了服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从调查来看,省、市、乡镇都检查,因此,服务人员压力大多了,原来不收钱、不做事、不管事,现在在压力下,必须做事。虽然改革后出现了贺雪峰教授指出的“现在乡镇事业单位人心不稳,即使仍然留在岗位上工作的人员也都是临时思想,没有也不可能有长远打算”②的问题,但这样一个外压的检查机制显然调动了服务人员的积极性,虽然是一种被动的积极性。但相对于七站八所时代消极懒散状态,可以说是一个进步。

三、改革中的若干问题

一是市场化的评价机制并没有强化农民的话语权和主导地位。按照省里的设计,农村公共服务是政府买单,农民认可,试图通过农民的考核和评价来强化农民对服务人员工资的影响程度,从而突出农民的主位地位。但从实际情况来,虽然部分农民有所评价,但绝大多数农民都没有评价,在C市X镇某村,村民告诉我们,他们从来没有给服务人员打过分。同时,虽然部分农民有评价,但评价并没有影响服务人员工资,C市X镇农业线负责人告诉我们,服务人员的工资基本由他们打分评定,处于人情及关系的考虑,他们基本都会给服务人员打合格以上的分数。所以,农民对服务好坏的评判并没有呈现,农民的公共服务需要大多仍然是由乡镇政府主导,农民在公共服务的立项、招标、考核、兑现方面的参与率很低,很少有自己的话语权、表达权。④

二是新制度在行政逻辑的作用下出现差异化的格局和生态。改革的差异化主要表现在机构设置、操作方式和改革对象的态度上,在机构设置上,各地区所设置的中心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如有些地方广电部门最初纳入了“以钱养事”范畴,但现在退出了“以钱养事”序列。而有些广电中心均改成了网络传媒公司分公司,但改制后企业化的公司仍然纳入了“以钱养事”范围,因此变成了半企业化、半事业性的单位。在某些地方,城建和计生部门也纳入了“以钱养事”改革范畴。在操作方式上,各地的买断费用也不同,有些地方以每年500元为准,有些地方以买断年最后一个月工资为准。合同签订年限方面,有些合同是一年一签,有些地方则是两年或三年一签。在对改革的态度上,从调查看,服务人员的态度基本有四种:第一种认为改革是失败的;第二种认为要改革,但不应改到自己的单位;第三种认为改革很成功,认为改革后积极性都高了,感觉做的工作很有意义;第四种认为无法评价,认为“以钱养事”说不清楚,上面怎么要求就怎么做。实际上,“以钱养事”改革的差异化格局只是压力型体制下政策执行效果的一个典型样本,是中国式行政执行逻辑的必然结果。

三是新制度在基层逻辑的作用下出现制度变异的现象。比如咸安在最初制度设计中有公示、招标、投标等环节,但这一系列要素在我们所调查的乡镇并没有落实,以至于为了体现市场化而设置的一系列环节成了形式大于内容的东西。其实,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是有限的,而农民也不关心选择哪个服务人员来服务,因此无论是服务人员还是农民都不关心招标过程。再比如,市场中双方合同订立是充分自由的,但“以钱养事”机制中的合同订立并没有自由,首先,政府没有选择签约对象的自由,在实际操作中,乡镇政府必定是与本乡镇的服务中心签约,乡镇也没有选择服务人员的自由,乡镇政府必定要与考试取得资格的人员签合同;其次,作为签约对象的服务人员也没有拒绝的自由,因为拒绝就意味着下岗,因此,服务人员即使有想法,也仍然毫不犹豫地接受合约;再次,乡镇政府与服务人员之间也没有就合约内容进行商议,因为合同是标准化的,省里有一个规范的合同文本,就是签约双方对这个合同文本都有意见,合同也仍然会签订。之所以出现制度的变异,是因为由于村庄缺乏市场化的条件和基础,“在农村乡镇一级并没有完备的专业技术市场供政府选择,政府不得不面对一个几乎是垄断的专业技术服务市场。”③

四是改革后基层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创新变得更加困难。在改革前,服务人员是政府人员,他们即使技术创新和实验失败,也不用担心或害怕,因为政府会承担所有或大部分风险。然而,改革后,涉农技术创新、实验和推广都不同程度地被弱化。因为现在是按合同办事,合同规定多少任务,服务人员就做多少事。而合同一般只能规定服务人员一年要下乡多少次,给农民多少指导,而不能规定服务人员一年搞多少技术创新和实验,因为技术创新和技术实验具有不确定性,能不能做、能做多少无法确定。既然合同无法规定,服务人员也就不会进行技术创新和实验。另外,现在服务人员不是政府人员,其试验风险无法转嫁给政府。而如果把风险转嫁给农民,农民也不会答应。也就是说,在没有人承担风险的情况下,理性的农技人员是不会进行技术创新和实验的。从我们调查来看,现在涉农人员也就下去发发传单,打打疫苗,给农民一些指导,搞些疫情预报,其他事情不做了,因为不是职责范围的事情。

四、改革的完善与前景展望

改革的完善

第一个是改革后技术创新谁来做怎么做的问题。改革后,由于通过合同把任务明确了,服务人员没有动力没有积极性去做技术创新和实验工作了。如果要使以钱养事机制发挥更大作用,就需要进行一些机制创新,笔者认为,是否可以设立农业技术创新、实验和推广基金,这个基金具体由农业部门负责,每年由财政资金补充创新、实验和推广基金。基金可以省、县两级分别设立。基金的运作可以实行申请——审批体制,如果某个农技人员想做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实验,就可以申请这个基金来资助,如果实验失败,就用基金补助受损农户;如果作出成果,还可以获得一定奖励,这样可能会重新燃起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农业主管部门负责申报项目的审查,对那些有新意、可操作的技术项目给予支持和基金资助,而对于那些没有市场,操作性也不强的项目则不资助,同时,对那些没有按照项目书的要求从事农技实验的人员,则追回资助资金。

第二个是如何简化考核和检查内容避免形式化问题。按照制度设计,为保证县、乡镇和服务人员充分落实这项自上而下推行的制度,每年都有相当多的检查,包括省、市(县)综改办、市(县)局和乡镇政府。一般来说,省里检查一年一次,综改办和主管局检查每年两次,实质上检查可能更多,因为有时某市县被省里抽中,市县和乡镇就需要安排多次预检查。对于检查,用C市X镇农技中心主任的话说:小检查三天一次,大检查五天一次,上有检查,下面就要应付检查。服务人员需填大量工作日志、下乡记录、农民签字及一系列省市县表单,W市L镇农技人员告诉我们:平时不下乡,就在做应付检查的材料。检查多,省综改办和主管局需要抽调大量人力,严重影响正常工作;而各个县市为了应付检查搞的形式工程和各种预检查,真正是“劳民伤财”。为了防止迎检成为一种负担和问题,一方面,可以考虑减少检查次数,另一方面,可以考虑简化检查的内容和项目,给服务人员更多的时间做实质性工作,而不是闭门造材料。

前景的展望

一是农民需求变动背景下“以钱养事”机制的适应性。历史地看,随着农业现代化、科技化、特色化的推进,农民服务需求是变化的,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是简单的低层次的服务需求会降低,个性化、高技术含量的服务需求会增加,尤其是农技示范户。在C市X镇,花卉示范户告诉我们,她遇到技术难题要么自己解决,要么找外面专家,从来不找农技员,她说农技人员根本不懂水培花卉种植技术;第二个是一般性的服务需求不再需要服务人员提供。比如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户与公司的合作日益紧密,以及新型农业协会的出现,公司和协会会帮助农民解决基本技术需求,而农民也会自我学会技术服务。在服务需求个性化和低层次、一般化服务需求减少化的背景下,是否还需要服务人员,或者说以钱养事的“事”是否还会大量存在就是一个问题。如果“事”不存在了,那么正如没有“人”一样,这个机制照样也失效。另外,历史地看,站所职能也会转变,正如W市畜牧局一位主任告诉我们的:现在个体饲养牲畜少了,很多都是大户、专业户,这些大户、专业户自己会搞好防疫等工作,以后畜牧部门会干些什么呢,该负责人说以后畜牧部门更多从事质量管理工作,比如各种牲畜检验检疫,保证流通到市场的牲畜是安全的。如果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做检验检疫了,那怎么管理,政府又该以何种方式介入,“以钱养事”机制在站所职能转变上能否适应,这也是一个问题。

二是人才断层背景下“以钱养事”机制的持续性困境。现在相关主体对服务中心最大的担忧就是人员断层问题,也就是“人从哪里来”,而不是前几年的“人往哪里去”。在“七站八所”体制下,乡镇各站所工作人员与乡镇干部或县机关工作人员一样,都属于国家公务员编制,有岗有编,除了可以获得一定经济报酬和退休工资外,还可以获得在行政体制内进行流动和升迁的政治报酬,因此在此体制下,站所人员愿意留在站所,大专中生也愿意来站所工作,不仅如此,由于工作稳定,站所人员也具有长期化考虑。可以说,七站八所体制用“经济报酬+政治待遇”方式吸引并留住了人才。可是,在“以钱养事’体制下,服务人员不仅面临各种考核压力,而且随时会被解聘,可谓“人心惶惶”。我们调研中问服务人员有什么考虑,他们说只要有好机会,就会离开中心,也绝不会让自己子女将来从事这项工作。可以说“以钱养事”体制运用“合同聘任制+定期考核”的方法有限度地解决了中心人员工作积极性难题,但却解决不了“人从哪里来的”问题。如果将来没有人来从事这项服务工作,那么“以钱养事”机制将面临持续性考验。

摘要:湖北省在农村公共服务中推行的“以钱养事”改革已有五年,现在已不能简单用成功或失败来评价。此项改革解决了一些旧问题,但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同时,改革最初设计或试图达到的目的也在基层逻辑和行政逻辑作用下而有所变异。

关键词:公共服务,以钱养事,市场化

参考文献

[1]吴理财、刘小平:“以钱养事:构建城乡服务型政府新机制——以湖北咸安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贺雪峰:“以钱养事”为何不宜推广[J],《决策》2008年第6期。

以钱养事调查报告 Word 文档 篇2

游安平,彭习斌、刘时臣

(湖北省嘉鱼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我县动物防疫‚以钱养事‛机制基本情况

湖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加强农村公益性服务的试行意见》(鄂办发[2006]14号)是我县农村公益性服务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的纲领性文件。2005年我县以动物防疫为主要内容的畜牧兽医公益性服务开始实行‚以钱养事‛机制,经过五年的探索和完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该机制的建立、推行与落实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1、乡镇畜牧兽医站整体转制情况。根据2005年以来,省、市、县制定出台的关于‚建立‘以钱养事’机制,强化农村公益性服务‛的一系列文件和会议精神,全县畜牧兽医‚以钱养事‛机制的建立,主要围绕强化动物防疫公益性服务职能,放开搞活诊疗等经营性服务的总体要求,对原事业编制的乡镇畜牧兽医站实行了整体转制。原所有在编事业人员全部退出事业编制管理序列,按照《动物防疫法》和省、市有关规定,经考试、考核,聘用公益性服务人员44人,全县成立了8个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共剥离买断原事业编制人员76人。

1.2、‚以钱养事‛公益职能与工作事项。全县畜牧兽医兽医‚以钱养事‛机制,主要是将动物防疫纳入‚以钱养事‛公益服务职能,为强化这一公益职能,‚以钱养事‛机制对其具体事项进行了明确,这些工作事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宣传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畜牧法》、《血吸虫病防治条例》、《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二是依法开展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三是依法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报及处置;四是做好畜禽品种改良及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五是依法开展动物卫生检疫,开展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的专项整治。

1.3、‚以钱养事‛机制管理情况。按照省、市、县出台的‚以钱养事‛省级政策性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和‚以钱养事‛新机制管理办法,全县动物防疫工作建立和推行了服务人员资质确认制,服务项目合同制,服务质量目标管理制,服务项目资金预算制,服务人员聘用制,服务经费考评拨付制等六项制度。动物防疫‚以钱养事‛的服务事项、服务目标、服务考核、、服务管理由镇政府、业务主管局和县综改办共同负责,‚以钱养事‛经费由镇政府负责结算。

1.4‚以钱养事‛资金拔付和使用情况。全县动物防疫‚以钱养事‛资金拨付和使用主要分为四大块:一是全县44名防疫人员劳务费;二是防疫物资资金;三是畜牧技术推广费、四是中心人员的养老统筹、医保和防疫人员意外伤害险等。其分年度资金拨付与使用情况见下表:

2、五年来动物防疫‚以钱养事‛机制运行效果评价

我县推行动物防疫‚以钱养事‛新机制经过五年来的实践摸索,总的来看,该机制运行平稳,效果不错,主要有五个方面。

2.1、动物防疫公益性职能得到精简强化。2005年以前,畜牧兽医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职能合一,职责不明。全县原8个事业编制性质的畜牧兽医站,有事业编制兽医人员76人,有不在编兽医人员50人。按照省、市、县‚以钱养事‛新机制关于‚强化公益职能、剥离放活经营性服务‛的总体要求,原8个事业编制单位实行了整体转制,全县成立了8个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通过考试考核聘用动物防疫‚以钱养事‛人员44人,剥离放活经营性服务人员82人,人员减了,职责更加明晰,动物防疫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

2.2、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2006年以来,全县累计落实中央、省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5万元。按‚以钱养事‛机制,新成立的8个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完成动物防疫化验冷藏室房屋

改造面积760㎡,添置冰箱、冰柜等防疫冷链设备16台(套),防疫器械器材680件,防疫电脑6台,防疫摩托车辆20台。这些防疫条件的改善与加强,为动物防疫公益服务提供了物资保障和技术保障。

2.3、动物免疫工作及疫情监测工作得到有效保障。由于建立了兽医工作公共财政‚以钱养事‛保障机制,禽流感等六种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逐步进入常态化、制度化。按照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我县强制免疫工作做到了‚应免尽免、不留空挡‛。2009年,全县口蹄疫免疫5.15万头份,密度达到98.5%;猪蓝耳病、猪瘟免疫6.2万头份,密度达到97.8%;禽流感、鸡新城疫免疫610万羽份,密度达到97.2%。免疫质量经实验室监测达到农业部标准。

2.4、动物防疫效果有较大提高。免疫密度有保障,大大提高了动物防疫效果。2009年,全县牛、羊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生猪死亡率控制在3.5%以下,家禽死亡率控制在8.0%以下,达到了部颁标准,分别比推行‚以钱养事‛机制前,下降了0.5%、1.2%和1.6%。良好的防疫效果,极大地调动了全县广大农民发展畜牧业生产的积极性,2009年,全县生猪出栏22.5万头,家禽出笼220万羽(鹅鸭出笼26万羽),牛出栏1.02万头,羊出栏1.5万只,畜牧业总产值4.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4.2%。

2.5、防控重大动物疫情的能力明显增强。新机制运行后,全县动物疫情监测、疫情报告、疫情应急处置、动物卫生检疫、消毒灭源、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地向正规化、科学化方面迈进。疫情预测、预警、预报,应急反映能力明显增强。近几年来,我县先后获得全省动物防疫工作先进县、禽流感防控工作先进县等称号

3、当前我县动物防疫‚以钱养事‛机制运行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3.1、事权与财权不匹配,动物防疫工作很难做到统一、高效。目前,我县动物防疫工作由县畜牧兽医局负责,而基层动物防疫的养事

经费由镇政府管理,且动物防疫‚以钱养事‛中‚事‛在逐年增多,仅动物防疫注射一项,2009年与2006年相比,增加了两次猪蓝耳病防疫,全县防疫人员人均增加60个工作日。血吸虫病防治的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外,随着我县规模化蛋鸡、生猪、肉鸭养殖的快速发展,大户排查、疫情监测、技术服务等工作量也日益增加。调查统计,相比2005年‚以钱养事‛新机制启动初期,我县动物防疫工作量增加了近32%。要圆满完成上述工作,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钱养事‛的运行机制。

3.2、防疫人员老化,基层兽医人员数量逐年减少。2006年,我县乡镇动物防疫人员在编在岗76人中,2007年退休5名、2008年退休7名,防疫人员基本上是以平均10%的速度递减,今后几年这个比例还会增加,防疫人员年龄老化和数量不足的矛盾将日益显现。

3.3、防疫人员工作压力大,报酬低,很难引进人才,更难留住人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任务十分艰巨,风险非常高,条件极其艰苦,目前,一个防疫员的工资报酬只有7000元左右,而全日制兽医本科要读五年,智力开发投入与基层工作收益相差太大,很难招录能承担现代畜牧业服务的人才,要留住人才更从何谈起。

4、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钱养事‛机制的几点改革建议

4.1、改革‚以钱养事‛机制管理方式。建立事权与财权统一的管理模式,按事定费、人员聘用、资金直达。具体来讲就是:养事经费由县业务主管部门具体管理,资金由财政按县业务主管部门的意见,实行直达畜牧兽医中心账户,其中防疫人员的劳务报酬要直达其个人帐户,减少中间环节,确保养事经费能真正养好事、养好人。

4.2、进一步完善防疫人员聘任制。防疫人员的聘任要按照《动物防疫法》有关建立官方兽医制的要求,参照事业单位聘任制改革的做法,实行公开招录、合同聘用,合同实行3年一签,要从现在开始有

计划地招录一部分青年学生,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4.3、进一步完善兽医工作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县要进一步落实‚嘉机编[2007]9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乡镇防检监督员的全额预算,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的项目申报,推进动物防疫工作与畜牧业发展、社会发展相协调,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以钱养事 篇3

关键词:湖北省;农村公益性服务;改革;建议

“以钱养事”是湖北省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创新之举,是将原农技、畜牧、农机、文体、广播等“七站八所”事业单位全部转制为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由基层政府与这些承担农村公益性服务事项的社会服务组织签定合同,完成约定的服务合同事项,支付相应的服务报酬,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养事”。 “以钱养事”机制运行十年来,取得明显成效,但也面临诸多难题亟待破解。

一、“以钱养事”存在的问题

(一)设定公益性服务岗位职数与“以钱养事”名不符实。湖北省《关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意见》(鄂发〔2007〕7号文件)第16条规定:各地安排“以钱养事”经费预算、确定服务人员的平均报酬水平时,要按不低于本地乡镇公务员的收入水平掌握。具体操作中,每当乡镇公务员、教师上调工资时,部分公益性服务人员在自营创收的同时,集体上访要求提高其服务报酬,导致出现新的不稳定因素,“以钱养事”经费被迫用到养人上。同时,相对实际工作量而言,公益性服务岗位控制指标显得过于机械。湖北省相关文件规定,乡镇公益性服务岗位以县为单位,实行总量控制,大乡镇最多不超过50人(包括财政所和延伸派驻机构在职在编人员)。根据这一控制指标测算,农机服务中心按规定每镇只能设一个岗位。以某镇为例,该镇农业人口7.46万人,耕地面积12.86万亩,农户1.91万户。按规定设置1个农机服务岗位,需要服务如此庞大的服务对象,服务质量和效果可想而知。众所周知,农村公益服务实行“以钱养事”,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花钱买服务,只需对服务项目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实行合同管理,严格考核兑现,把公益服务项目落实到位即可。同时,乡镇农技、畜牧等服务中心已进行转制,人员身份已进行置换,农村公益服务人员退出了财政供养人员序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获取服务报酬。因此,公益性服务岗位的设定既不科学,也不符合实际,没有必要控制公益服务人员职数。

(二)少数服务中心运作不够规范。有的服务中心成立后,没有按规定制定组织章程,服务中心法人代表的产生、上岗人员竞聘等,没有完整的工作规章,没有按规定对法人代表和服务人员定期进行选举和招聘,由此出现新的“铁饭碗”和“终身制”,不利于“以钱养事”机制的巩固完善。

(三)“以钱养事”考核有待完善。一方面,省级制作的服务合同样本,对服务项目内容过于理论化,在实际考核中缺乏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有些考核单位在考核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能如实反映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

(四)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乡镇基层站所转制后,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对转制单位分流人员没有买断身份,每年用“以钱养事”资金为分流人员支付单位应承担的养老保险。但是,对于转制人员的医疗保险至今仍没有明文界定,转制人员不知道究竟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还是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或者参加新农合。上述三种不同的参保方式,单位(即财政)缴费额度悬殊较大,若按城镇职工参加医保,各县(市)区需增加一大笔开支,势必挤占“以钱养事”经费。此外,随着社平工资逐年提高,转制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按政策同步提高,单位应负担的养老保险费相应增加,势必挤占“以钱养事”经费。

(五)省级“以钱养事”资金在各服务中心之间的分配差距过大,存在不均衡现象。根据相关规定,“以钱养事”资金80%用于农技推广和动植物防疫,10%用于文化体育广播,10%用于水利服务。从目前情况看,各地“养事”资金总量已经不少,但在资金的分配上还不够科学、合理,在各服务中心之间存在不平衡的现象。

(六)少数地方业务培训不够到位。湖北省明确规定,县级业务主管部门是公益性“以钱养事”服务人员业务培训的责任主体,每年至少组织2—3次业务培训。但由于诸多因素,少数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对服务人员业务培训不到位,直接影响服务质量。

二、完善“以钱养事”机制的建议

(一)落实单位法人用人自主权,优化岗位配置。乡镇基层站所改制后,服务中心已成为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主体,服务中心聘用人员应具备自主权。上级在公益性服务岗位配置上,不应作硬性限制,把用人自主权交给服务中心,用多少人、怎么用人,由服务中心自行确定。地方政府负责严把合同执行考核兑现关,确保完成合同约定的项目任务,促使其优化岗位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将政府购买的服务项目落到实处,将群众满不满意作为对公益服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兑现报酬的依据。

(二)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各地应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项目考核办法,强化考核措施,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三)改进省级补助资金按乡村人口计算的补助方法,增加省级财政补助资金。近年来,由于物价不断上涨,转制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基数逐年增加,转制单位负担的养老保险大幅增长,养事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影响了对农村公益服务的质量。虽然县级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对“以钱养事”服务经费有所增加,但增加的资金远不能满足需求。建议省级财政加大对“以钱养事”资金的补助力度,确保“以钱养事”机制正常运行。

(四)将“以钱养事”资金使用范围的界定和各服务中心的使用比例,下放给地方政府。“以钱养事”资金分配,应由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根据各服务中心的工作量,在乡镇、行业部门之间合理分配,这样更有利于地方政府有针对性地开展公益性服务,便于乡镇政府抓住主要矛盾,促进农村各项公益事业均衡发展。

(五)完善转制人员参保办法。要根据物价上涨情况,适时调整乡镇改制单位人员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达到社会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标准。建议省级相关部门制定改制单位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明确参保方式、种类和要求,以便各地规范操作。同时,建议将这部分支出纳入省级“以钱养事”资金安排范围,增强保障能力。

(六)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各业务主管部门应安排资金,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农村公益性服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拓展视野,提升服务水平。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文

以钱养事 篇4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以钱养事”,公共财政体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 这就要求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 在巩固和完善“以钱养事”机制的基础上, 继续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逐步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缺失的问题。湖北省委、省政府为全面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 解决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从2003年6月起在全省选择七个县 (市、区) 进行试点, 2006年在全省全面推广, 在1068个乡镇建立“以钱养事”的新机制。所谓“以钱养事”, 就是以加强农村公益服务为目的, 大胆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实行政府采购, 花钱购买农村公益服务。这是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为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缺失问题的重大举措。

一、“以钱养事”新机制体现了公共财政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内涵

2006年3月10日,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以鄂办发[2006]14号文件下发了《 关于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 加强农村公益性服务的试行意见》, 2007年又下发了《关于巩固完善农村公益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的若个意见》 (鄂办发[2007]17号) , 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了“以钱养事”新机制, 其主要内容和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乡镇事业性质的“七站八所”完成整体转制。

按照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要求, 从事农村公益服务的乡镇事业单位, 全部整体转制为公益性服务组织或企业, 在民政或工商部门办理法人登记手续, 成为独立法人。转制单位人员全部退出事业编制管理序列。全省转制乡镇事业单位共有7.7411万人按规定程序退出事业编制管理序列, 人事 (编制) 管理部门下发了到人的退编文件并报送湖北省乡改办备案, 转制人员的人事档案大多数移交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或劳动保障机构代理。

2.全面建立乡镇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湖北全省乡镇事业单位经组织、人事、劳动部门办理了正式手续的10.3799万名 (含部分地方乡镇财政所和延伸派驻机构人员) 在编在岗人员, 已有10.1049万人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 补建了个人养老保险账户, 参保率达97.3%;共需缴纳养老保险金8.8亿多元, 已缴纳养老保险金8.3亿多元, 缴费率达94%;已有10万余份保险证发放到职工个人手中, 发证率达97%。

3.公益服务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湖北各地县级财政根据鄂发[2005]13号文件的精神, 将农村公益性服务经费按照部门预算的要求, 不低于省定最低标准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并分解落实到具体服务项目。全省县级财政安排农村公益性服务经费都比改革前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2006年达4.55亿多元, 比2005年增加9723.2万元, 增幅27.1%。“以钱养事”的资金主要由乡级财政预算、上级财政补贴和各项专款三部分构成, 2007年省财政安排的经费达到4亿多元, 农业人口人均10元。

4.部分地方公益服务人员实行资格准入, 竞聘上岗。

部分地方的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人事部门, 共同负责审定“从事农村公益性服务人员”的资格。通过面向社会公开考试、考核等办法, 对达到学历、职称、业务技术、思想素质等要求的人员, 认定其具有从事农村公益性服务的资格, 发给相应的资格证明。

5.公益服务初步实行项目合同管理。

湖北省各地按照《合同法》的规定, 由乡镇政府或县级业务主管部门与服务组织或人员签订了服务合同, 约定了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包括服务内容、经费标准、时间要求、考核估算、兑现办法等事项。初步进行了服务效果的日常考核、奖惩、兑现。乡镇政府和县级业务主管部门采取定时考核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 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 查看服务对象的签字认可, 考核结果与服务费用结算挂钩, 公益服务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部门采取直接支付的办法直达给承担服务的主体。对所有的服务中心全部建立了由县政府统一印制的《服务日志》, 对每一天的服务内容进行登记, 服务质量农户签字, 以此作为季度、半年和全年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以钱养事”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得到了制度保障

农业要发展, 农民要增收, 其制度保障来自于财政体制的深层次改革, 换句话说就是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1.“以钱养事”从体制上消除了乡镇机构臃肿的痼疾, 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事业单位整体转制, 打破了旧的管理体制, 真正实现了精简、统一、效能的目标, 解决了“食之者众, 生之者寡”体制性弊端, 避免了再走“收费养人, 养人收费”的老路子, 从根本上建立起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

2.“以钱养事”实现了乡镇政府职能的具有实质性意义的转变和规范化运行, 初步解决了乡镇政府在运行过程中经常性的“缺位”、“越位”及“错位”问题, 财政供养支出压力减轻。湖北省乡镇机构改革共精简分流财政供养人员3.6万人, 累计发放一次性补偿金4.5亿元。乡镇事业单位7.9万人已全部退出事业编制管理序列。改革后继续从事农村公益服务的人数为3.8万人, 比转制前减少了将近60%。 乡镇政府与承担公益性服务的各类服务中心签订“以钱养事”合同, 乡各个服务中心再与承担“以钱养事”个人签订分合同。所有从事农村公益事业的人员, 必须通过严格的资格审定。

3.“以钱养事”调动了农村专业技术人员为民服务的积极性, 提高了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新机制催生了新活力, 通过实行“以钱养事”的新机制, 把竞争机制、资格准入机制引入农村公益服务领域, 服务人员由原来依赖财政拔款和收费变为依靠自身专长、参与市场竞争求生存、求发展, 使农村公益服务格局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4.“以钱养事”使农民得到了实惠, 满意度明显提高。随着新机制的建立, 农村公益服务投入较大幅度增加, 许多地方农村公益服务面貌焕然一新, 在服务内容上出现承包技术、承诺效益、承揽风险为内容的“三承服务”。过去, 农民群众需要农技等方面的服务, 都是自己上门“求神拜佛”;转变机制后, 服务中心人员主动上门, 并将 联系方式印成名片以便于农民联系。在服务方式上一改原来的“坐堂办公”为“上门服务”, 改“面上跑”为“点上蹲”、“跟踪追”, 农民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三、“以钱养事”新机制体现了公共财政体制的创新意义

“以钱养事”新机制, 即“市场订单、农民签单、政府买单”还必须依赖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就目前而言, 还着重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相对滞后, 制约了“以钱养事”新机制的落实。换句话说,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对滞后又成了推行“以钱养事”机制的一道重要障碍。一是乡镇政府依然只是注重管理而忽视服务, 必然导致对“以钱养事”新机制重视不够, 仍然把各服务中心的人员作为管辖范围内的干部, 为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二是专项资金不能专用, 乡镇政府总是变着戏法, 尽可能的从各事业经费中挤占、克扣一点作为政府管理费用;三是不能按照市场化的原则优化配置人力资源, 由于政府干预, 人为变动岗位, 导致工作人员有可能不能适应现有工作岗位而影响服务质量。

2.上下政策不衔接、不配套, 使基层面临不少困惑。由于以钱养事的试验性质, 其不少做法比较超前, 有些是国家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 有些与现行的法律和政策相冲突, 这让基层常有无所适从的感觉。尤其乡镇“七站八所”转制之后, 上面“千条线”如何贯穿到下面“一根针”, 如何避免“下改上不改”现象, 这些都迫切需要着手解决。比如一些基层文化部门的职工提出, 中央明确规定乡镇文化站不得企业化或变相企业化, 但是“以钱养事”后的文化服务中心到底是什么性质?在概念模糊不清的情况下, 有的地方索性弄了两块牌子:一块是文化站的牌子, 一块是文化服务中心的牌子;一块应付文化部门的检查, 一块应付乡镇改革的检查。

3.人员分流的力度很大, 但人员偏多的问题仍很突出, 特别是存在人员配置不平衡的状况。尽管湖北乡改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但是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 多数地方目前的公益性服务人员人数仍然偏多, 乡平超过35人。按照湖北省有关部门的研究测算, 一个乡镇公益性服务岗位人数一般宜控制在15人左右, 照此标准, 目前的人数总量仍超出较多。但也有一些地方走过了头, 人员少了, 事情没人干了。还由于不断上涨的人力成本, 导致从事公益服务人员的心理预期与实际劳务收益间的矛盾, 结果很难留住或吸引真正有能力、有专业技术的人员。没有改制以前, 很多人都寄希望于老有所养, 虽然工资水平较低, 仍有人愿意坚守, 现在把各服务中心推向了社会, 由原来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 如果“养事” 不当, 必然导致“纷纷走人”的局面。而在目前条件下, 又很难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把优秀的人才吸引过来, 到头来搞成了“事无人做”或“事做不好”。

4.乡镇农村公益服务均采取委托服务的方式。这种办法的好处是操作简单, 也减少了改革的阻力。但由于缺乏竞争机制, 部分地方公益服务人员的资格准入把关不严, 原有站所人员仍然留在转制的公益服务中心, 由于人多事少, 就很难避免过去那种“请固定的人做事, 给固定的钱了事”。而有些乡镇则单纯从节约经费出发, 公益服务岗位设置过少, 无法满足公益服务的需要。同时, “以钱养事”缺乏有效的价格发现或表现机制, 一个服务项目究竟需要多少钱, 谁说了算, 没有可供参考或依照执行的标准, 也没有有效的监管体系, 近期也很难真正形成“养事”的市场环境。

四、“以钱养事”机制的完善必须依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

要巩固完善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和政策措施, 必须提出公益性服务岗位配备的参考标准, 强化奖惩措施。

1.切实加强对各地工作的督促、指导和检查。

要坚持和完善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年度考评制度, 充分运用考评成果, 奖励先进, 鞭策后进, 使考评较好地发挥激励作用。加强经常性的督导工作, 并对调查、考评以及群众信访等各种渠道反映出来的问题, 高度重视, 跟踪督办, 有针对性地督促指导有问题的地方坚决彻底整改, 一抓到底。扎实推进岗位核定工作, 配备数量适宜的服务人员, 是农村公益性服务正常开展的基础和关键。要下大力气组织各地积极稳妥地开展岗位核定工作, 按照总量控制、精简效能、人事相宜的原则, 把岗位核定到乡镇, 核定到各种服务项目。在此基础上, 严格实行竞争上岗, 严格实行经费与工作量挂钩, 彻底打破“吃大锅饭”的局面。在现有人员较多、再就业又比较困难的地方, 鼓励和提倡服务组织在搞好公益性服务的同时, 从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出发, 积极开展经营性服务, 以增加收入, 消化富余人员。

2.完善竞争机制, 培育壮大公益服务主体。

所有具备承担农村公益性服务资格和能力的公益性服务组织、事业单位、企业和个人都可以成为服务主体。要进一步完善竞争机制, 培育更多更强的公益服务主体, 放宽公益服务资格准入报名条件, 允许农村乡土能人、村组干部参加服务资格认定考试, 扩大招标竞岗范围, 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招标竞岗, 并制定优惠政策, 吸引大中专毕业生积极参与农村公益服务。

3.采取保护措施, 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一是引导他们组建各种服务组织和民营企业, 参与公益性服务的市场竞争;二是通过收入的增加吸引专业服务人员留岗, 通过增加投入, 使服务人员的平均报酬与当地整体收入水平相当, 使他们既可以通过竞争公益性服务项目得到收入, 又可按照规定的程序, 通过开展经营性项目获得经营性收入;三是有计划地开展新技术培训, 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服务水平。建立村民代表、专业技术人员和领导小组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机制, 进一步规范公益服务合同的管理和考核兑现。

4.提高公益服务资金财政保障水平,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以钱养事 篇5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2007年第1期 ——政治建设

“以钱养事”是我省探索并实行的农村公益性服务新机制,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一种机制创新。这种创新突出地表现为:将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分开,政府保障公益性事业的财政投入,经营性服务事业则放开放活;对公益性事业采取“政府采购”、“花钱买服务”,即“以钱养事”。

“政策埋单、农民签单”的办法,改变了传统的人事体制;机制运行实现了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行为社会化,政府扶持与市场引导相结合、无偿供应和有偿服务相分离。机制创新落实了“人员竞争上岗,项目合同管理,目标责任考核”农村事业单位转制改制的改革举措,进而增强了农村公益性服务的发展活力,提高了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达到“农民认可、农民受益”的改革目标。

“以钱养事”的实践表明,政府是提供农村公益性服务的责任主体,负责确定项目、提供经费、拟定标书、组织实施、兑现合同,这体现了“政府主导”;所有具备承担农村公益性服务资格和能力的公益性服务组织、事业单位、企业和个人都可以成为服务主体,这体现了“社会参与”。农村公益性服务项目发包单位和承担服务的主体,必须按照《合同法》规定,签订服务合同,服务项目必须一次性发包到服务主体,不得转包,落实了服务责任。服务项目的确定和政府采购的结果向社会公示,强化了事前和事后监督。服务质量和效果,由得到服务的农民签字认可,项目经费由财政提供,实现了政府承担成本责任、农民享有改革成果。乡镇农机农技、畜牧兽医、文化事业等涉农服务事业站所人员实行整合和转制,由过去的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行政任命关系向聘用关系转变,全面实行定岗招聘,采用合同管理,实行竞聘上岗。现阶段公益性服务补助资金,按每农业人口五元的标准执行。省有关部门负责制定“以钱养事”新机制的考核、评估和验收办法,并在每年年初对全省上一乡镇“以钱养事”情况进行考评。日常考核则以乡镇政府为主。

在农村公益性服务体制建设中实行“以钱养事”新机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阶段农村公益性服务的要求,是切实贯彻中央政策,扎实推进“湖北农村新政”的成功实践,特色鲜明、效果显著。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新机制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应当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完善,使机制良性运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落实乡镇事业单位转制改制人员参保的有关政策

改革后,乡镇事业站所干部职工最担心的是“养老”问题,最困难的是生活出路问题,因此必须加快建立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按照政策规定,做实1995年元月至2005年12月的个人账户。这一政策在全省各地已经落实到位,然而统筹账户的落实仍然存在相当程度的缺漏,需要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乡镇事业单位人员过多是多年来未能解决问题积淀所致,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一次性解决历史积累的问题,县乡的工作难度相当艰巨。尽管政策允许县级财政可以分、分阶段落实统筹账户基金,但是缺项的补充仍然是县乡财政的沉重负担。要防止财政薄弱的县(市)为了补缴统筹账户基金而挪用“以钱养事”经费,使“养事”又变成“养人”,甚至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新机制的运行效果,从根本上阻碍农村公益性服务水平的提高。

建议通过调研,摸清现阶段各县(市)在统筹账户方面的资金缺口,省级财政通过特殊转移支付补平缺口,将统筹账户基金全部落实到位,减轻县级财政在统筹账户方面的负担,以杜绝“养事”经费用于“养人”情况的发生。养老保险调标部分的基金经费也应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扩大农业技术的推广覆盖面

基层农技推广的公益性职能愈益凸显,而现实基础却十分薄弱,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省农业发展基础条件还比较薄弱,这一状况亟待改善。虽然“以钱养事”新机制在人员录用上采取资质认定的方式,进而以提升农技人员素质来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但由于对这些人员培训不够以及农业本身需要的高科技投入,还难以从根本上达到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的目的。因此,要继续倡导“科教兴农、科技支农”,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扩大农业技术推广的覆盖面。

一方面,要科学安排“科教兴农、科技支农”人力、财力、物力投向。在继续实施湖北农产品加工产业化推进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星火富民科技工程,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的同时,适时推进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工程,制定科学的行动计划,集中资源、集中项目、集中资金,统一组织实施,以涉农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投放重点,围绕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组织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农业生产资料新产品、农业生产新机具、农业种植养殖新技术的相关研究,推广普及农业资源适应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的新利用、生物产业新能源和生物基因新材料以及生物新科学、新技术,组织实施农村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所涉及的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等方面的科学创新和技术攻关。虽然各种投入并没有直接、具体地落实到农民和农村,但是科技进步和创新通过成果转变转化,提高农业、农村生产效率和农村经济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资源和农村生产力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增益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最终使转化的更大效益切实地落实于农民、农村。另一方面,要科学地促进科技进步创新成果转变转化。目前,促进转化的重点是构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这一体系是科技进步和创新成果转变转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先进科学技术普及推广的平台。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逐步建立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涉农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鼓励农业种植养殖专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到县、乡镇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讲授现今适合本地发展的最新农业科研成果,跟踪指导,切实将科研成果推广普及,使科技进步和创新成果转变转化成为可能,使良品、良种、良畜、良苗、良机具、良材、良技、良法以及善用、善策、善治深入到农村,普遍提高农民、农村对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汲纳能力,丰富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

加大对农民文化知识信息传播手段的培训力度

“以钱养事”中的“事”涉及农村公益性服务的各个方面,其中对农民生产技能和文化素质的专项培训应作为重要项目引起重视。现今农村人口多是未成年人和老人,文化素质不高,信息渠道狭窄,基本上没有生活娱乐设施;外出务工农民知识水平低,欠缺相关职业技能和法律保障意识。必须重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加强对农民文化知识信息传播手段的专项培训,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保障农民政治、经济、文化权益。

第一,继续做好扫除文盲专项工作。通过扫盲,使没有文化的农民可以读书看报,了解国家的时事政策,关心与“三农”问题相关的改革措施、进程,了解生产生活方面的现代常识。

第二,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目前,这两项培训都要加大力度,不同类型地区应该有所侧重。从中长期看,应把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引导性培训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农业科技培训应该同提高农民开拓和适应市场的能力、适应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机结合起来。除此之外,还要协调整合农民工输入地与输出地在农民培训中的作用。一方面,要继续重视以劳动力输出地为主加强农民工培训;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强化农民工输入地在农民工培训方面的责任,这是促进农民培训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应尽的职责。

第三,丰富和完善覆盖农村地区的各种信息渠道。由于受到资金以及技术条件的限制,农村中普遍缺少娱乐设施,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家庭才有电视、收音机之类的休闲娱乐工具。这种状况显然不能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政府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中要增加资金投入,扩大覆盖面,充分利用建立图书室、安装闭路电视等方式来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他们的精神情操,增长他们的文化知识。

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为农村基层输入人才

人力资源是提高农村公益性服务水平的切实保障,更是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据调查,目前我省乡镇基层服务人员大多以本地人口为主,而且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农村公益性服务人力资源匮乏现状的改善,需要政府采取相应对策,鼓励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其他优秀人才服务农村、奉献农村。由于农村工作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吸引人才。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以钱养事】相关文章:

以钱养事04-14

以钱养事范文05-18

以钱养事编制范文06-04

以钱养事调查报告 Word 文档04-15

上一篇: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下一篇:小学习作指导方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