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设计

2024-08-20

园林植物设计(精选十篇)

园林植物设计 篇1

关键词:园林设计,地形设计,植物配置,设计原则

1 园林地形设计

1.1 园林地形设计的概念

园林地形设计即是在园林景观工程中,按预期的景观效果,有效控制其地表的起伏形状的地貌。

1.2 园林地形设计的原则

1.2.1 因地制宜原则:

首先要考虑尽可能地利用园林实地中的自然地貌、地物,例如原有地貌或平坦或起伏,有山岗、沼泽等,基本符合或部分符合设计效果预期要求,就在充分尊重原有地貌的基础上,结合园林使用功能和园林景观构图等方面的要求,对景物的安排、空间的处理、意境的表达都力求依山就势、高低错落、疏密起伏、自由布局。

1.2.2 使用功能原则:

园林中活动内容多,景观要求丰富多彩,地形设计应满足园林功能上的要求,如游人集中的地方,体育活动场地要求平坦;欣赏自然风光的地形要有起伏。

1.2.3 景观要求原则:

园林应以优美的园林景观来丰富游人的游憩活动,所以在园林地形设计中,应力求创造出能满足园林景观要求的游憩活动广场、水体、山林、草坪等开敞、郁闭或半开敞的园林空间意境,以便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使园林布局更完美、更实用。

1.2.4 施工要求原则:

园林地形设计在满足使用和景观需要的同时,还必须使符合园林施工中的要求,例如堆山与堆山坡度的关系、各部位的排水坡度、理水驳岸坡度等,都需严格、合理地计算安排。

1.3 园林地形设计的常用方法

1.3.1 平地:

平地不同于一般建筑物室内的地面,其实际是具有一定坡度的缓坡地。园林景观工程中,一般均按一定比例设置有平地,便于群众性活动、人流集散和排水。

1.3.2 堆山:

即园林工程中的堆砌假山、掇山、置石的行为。堆山、叠石应注意不能孤立而行,其和自然界中的真山相比,体量小,然而却有石骨嶙峋、植被苍翠的特征,辅之以独立或经典的置石形式,会使游人很自然地联想起深山幽林,达到最终的景观营造效果。

1.3.3 理水:

“所谓山脉之通,按其水径;水道之达,理其山形”,很好地总结了园林地形设计的精髓所在,从自然山水风景到人工造园,山水始终是景观表现的主题索材。理水不仅是重要的造园素材,还有使用功能,如开展水上活动、增大空气温度、调节气温、吸尘等等。

2 植物配置设计

2.1 植物配置的基本概念

植物配置设计是指园林景观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实现预期的设计期待,设计师结合工程实际的地形、地貌、构筑物及实用功能等情况,在遵循工程当地的气候、气象条件的前提下,根据各植物枝、叶、花、果的形态,充分考虑其阴阳性、病虫害、花期、果期后,有目的、可实现地科学合理安排即将种植的植物物种及数量,使植物朝着预定方向生长,丰富空间层次,最终实现预期效果。

2.2 植物配置设计的原则

2.2.1 因地制宜的原则:

选用树种要考虑环境因素,从而使树木生态习性和园林栽植地环境条件相适应,达到树和地的统一,使其生长健壮,充分发挥园林景观艺术功能。因此,适地适树是园林植物配置设计的最首要的最基本的原则。

2.2.2 性质和功能要求原则:

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设计时,应充分研究该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要求,并围绕这些性质和要求开展设计。如街道绿化的主要功能是美化市容、蔽荫、交通,植物配置设计时,保证美化市容、解决蔽荫的同时,考虑疏导交通的作用。又如厂矿区绿化,考虑美化、蔽荫的同时,还应考虑植物的滞尘、吸收有毒有害气体、防火等作用。

2.2.3 科学选择植物物种原则:

园林景观工程中,进行植物配置时,应结合绿地的功能和艺术要求及实际情况,科学的选择物种。例如行道树满足的主要功能是蔽荫,因此值物配置设计时,要求选择树干高、容易成活、生长快、适应城市环境、耐修剪、耐烟尘的树种。

2.2.4 多样性原则:

植物大至可分春花、春叶、夏花、夏果、秋叶、秋果、秋花、冬叶、冬果、冬枝干、三季彩叶、树形奇特等多种类别。在园林景观工程中,进行植物配置设计时,分别从乔木层、灌木层、地被层进行科学地综合选择,从平面构图、立体层次等多角度、多方面丰富预期景观效果。

2.2.5 和谐原则:

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设计时,应综合考虑空间与体量的和谐关系,充分综合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种植环境、树种习性的相互和谐关系。

2.3 园林植物配置设计的方法

2.3.1 孤植:

孤植是指单株植物孤立种植的配置方式,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是2~3株植物紧密栽植,形成一个整体。例如孤植树做为主景是用以反映自然界个体植株充分生长发育的景观,外观上要求挺拔繁茂,雄伟壮观。

2.3.2 对植:对植是指用两株植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作相互对称或均衡的种植。

2.3.3 列植:

列植是指植物按一定的株行距成行成列地栽植的方式,列植形成的景观比较整齐、单纯,通常与道路配合,构成夹景。

2.3.4 丛植:

丛植通常是由2~10株甚至以上的乔木或乔、灌木组合种植而成的种植方式,即树丛。配置树丛的地面,可以是自然的植被或是草地、草花地,也可以配置山石或台地。

2.3.5 群植:

组成片植的单个植物数量一般在20~30株以上,也称植物群。因此植物群应该布置在有足够距离的开阔场地。

此外,在植物配置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植物配置中线型的处理,根据空间的线型来布局搭配乔木和灌木,如果中轴线明显,那么植物种植要遵循这种布局。植物配置中光与影的关系,阳光与阴影的比例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株的需要。植物配置与地形的关系,例如想让林冠线比较平缓,那可在地势比较高的地方种比较矮小的植物,在地势比较低的地方种比较高的植物。植物配置中应用奇特造型的树种,如为了表现热带风情,可以群植棕榈来表现。植物配置与距离的关系,当远景或借景缺乏吸引力时,在远处群植可使前景中的植物显得更为突出。植物配置与动、静空间的关系,用线的形式来分割空间,隔离安静休息区与公共游玩区域,形成动静对比。植物配置前景的处理,如有的地被植物会开花,如蟛蜞菊,开黄色的小花,若在斜坡上群植效果较好。外形与植物配置的关系,可以使形状相似的植物有规律地交替出现,这样会创造出一种节奏感,把整个设计统一起来。

3 结语

做好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园林地形与植物配置设计,是园林景观工程得以成功实现的重要保证。在进行园地形与植物配置设计时,应在遵循传统总结出的原则、方法和技巧的同时,还应综合运用植物学、生态学、美学、地理学、气象学、地质学、人体工程学及社会科学等各方知识,坚持创新设计。

参考文献

[1]胡旭明,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探讨[J].山西林业,2011(10)

[2] 奉振军、刘旭紅.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表现[J].宜春学院学报,2009(2)

浅谈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 篇2

关键词 城市园林设计;园林植物;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3.020

城市园林的设计,应从具体的生态系统出发,合理分析、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相关理论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合理分析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病虫害和病虫害天敌的因素,并注意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具体分析的园林植物的特性,在设计初融入保护的概念,从而达到既美观又能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 城市园林设计中有关园林植物保护的问题

1.1 盲目引进外来物种

城市园林设计中,外来物种的盲目引进是当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这个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一些园林设计工作人员对外来物种的了解并不够全面,在这种了解不够全面的情况下盲目引进,对园林植物的状态缺少具体的分析,使得处于调整状态中的园林植物受到外来物种的侵害,造成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损失。外来物种的危害在于缺少天敌控制,而导致大量繁衍,从而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系统[1]。这种盲目的引进,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生态灾难。例如:薇甘菊已被列为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的物种,它也是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薇甘菊于1984年在中国深圳被发现,这种物种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可以攀上灌木以及高大的乔木,造成大面积的覆盖后,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其他物种因为缺乏足够的阳光从而窒息而死。除薇甘菊外,外来物种对园林植物造成损失的还有很多,不仅仅是植物,更重要的是害虫的引入,因为缺少天敌,会造成严重的病虫害灾,严重为害城市园林。因此,外来物种的入侵成为园林植物保护的一个重要问题。

1.2 园林植物配置不合理

不合理的园林植物配置导致园林植物的死亡也是当前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城市的园林设计时,很多园林工作人员的并没有认真对待该问题,加上知识的匮乏和水平的限制,没有对植物的特性、天敌等等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导致园林设计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使园林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在我国的城市园林设计中这一问题相当普遍,如将核桃树与苹果树种植在一起就是非常不合理的。核桃树对其周围的树木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因此将核桃树和苹果树种植在一起,必将影响苹果树的生长,最终导致苹果树的死亡[2]。因不了解植物的属性,而将相克的植物种植在一起,就是不合理的园林植物配置。除了将不合理的园林植物配置在一起外,还存在着植物种植环境不合理的现象,如将喜水的植物种植在干旱的地方、将喜阳光的植物种植在阴暗的环境中,诸如此类的不合理配置不仅仅会导致植物的死亡,还会引发病虫害灾,造成生态破坏。

1.3 种植密度不合理

种植密度的不合理是园林设计中又一较为常见的现象。园林设计中,工作人员只考虑了园林的观赏性,而忽略了种植密度过大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的生态问题。种植密度过大,必将导致植物的相互竞争,如竞争生长空间、水分、肥料等,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这一问题带来的后果不仅仅在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更重要的是,种植密度过大,会导致植物的生长环境的湿度过大,过分的潮湿和不通气、不透光,易引发病虫害,从而破坏生态系统。因为种植密度不合理而引起的病虫害有很多,如白粉病、小袋蛾。

2 采取的植物保护措施

2.1 不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多使用本土植物

由于盲目引进外来物种会导致严重的病虫害灾,从而破坏生態平衡。因此,对于外来物种的引进,应当采取谨慎的态度。外来物种虽然会增强景观的欣赏性和美观性,但外来物种往往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导致死亡。有的外来物种则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本土植物争水、争肥、争空间等,从而导致本土植物的大量死亡,而外来物种疯狂繁殖,例如薇甘菊。引进外来植物,很有可能导致一些病虫害的进入,这些害虫来到新的生态系统中,缺乏天敌,从而大量繁衍,破坏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后果,如松材线虫病就是一种入侵性的虫害,是由于引进外来物种而进入的[3]。目前,我国由于外来物种的入侵从而导致的病虫害有很多,并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此,在引进外来物种时,工作人员和科研人员要仔细研究、认真分析外来物种的特性和引入后可能引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应尽可能的采用本土的植物。

2.2 注意分析植物的相互关系,合理配置植物

每个植物都有不同的属性,各植物又有不同的关系,如相互竞争、相互合作,还有寄生关系、共生关系、机械关系、生物化学关系等。植物之间的关系十分的复杂,多种多样,因此,在设计城市园林时,应充分考虑到园林植物的生长特性和规律,以及植物和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遵循生长的规律,根据一定的规律和植物的相互关系对园林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既要保证各个植物的生长,又要合理防治病虫害[4]。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仅仅会防治病虫害,更具有很好的美观性和欣赏性。

2.3 植物种植的密度应采取适度原则

植物种植密度的不合理,不仅易造成植物的生长缓慢甚至死亡,还会导致严重的病虫害灾。现如今,城市园林的设计多采用模纹色块的设计方案种植,这种方式极具艺术性和观赏性,但过分强调种植的美观效果,增加植物种植的密度,是一种不合理的方式。这种种植方式使得植物之间的竞争加强,违背了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不仅仅是对树苗的浪费,而且极易引发严重的病虫害,也会使得原本的观赏性减弱。因此,园林植物的种植应采用合理的密度,在种植的初期就应当注重植物的密度,采用合理的数量。不仅如此,在植物生长几年后,应及时间苗,使各植物有良好的生长空间,获得足够的资源,提高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这一措施在许多的园林设计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而是盲目追求城市园林的观赏性,忽略了植物生长的本身规律,因此,这一点应引起所有园林工作人员的重视。

3 结语

现如今,城市园林的设计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仅无法获得足够的观赏性和美观性,而且还会破坏生态系统,引发严重的病虫害,造成经济和生态的双重损失。因此,一个好的种植设计需要的不仅是美观性,更重要的是从各植物的特性出发,深入了解植物的特点,还要注意植物的关系,遵循植物生长的客观规律,不要盲目改变规律,而是应当合理地运用规律、把握规律,合理设计植物种植的密度,不要盲目引进外来的物种,多使用本土的物种,因地制宜,合理地分析当地的环境,合理地设计城市园林,这样才能既保证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又保证园林植物的美观性。

参考文献

[1]李小姝,毛启超.浅谈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J].农业与技术,2015(21):112-113.

[2]周远航.浅谈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J].北京农业,2014(30):89.

[3]楼志文,张伟.浅谈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J].农业与技术,2013(7):159.

[4]郭伟红.浅谈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12):144-145,247.

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 篇3

关键词:城市园林,设计,植物保护

1 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 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城市园林设计中, 要以可持续发展观念为核心, 重视对园林中植物的保护, 让园林在满足人们观赏的同时, 实现生态保护的效果。在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工作中, 对于园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进行园林设计时, 应该从城市园林整体生态系统着手, 科学合理的对城市园林进行设计。在园林保护中, 要找到植物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提高园林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为园林植物的生长提供有利的生态条件。

2 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的现状

2.1 盲目引进新品种, 缺少驯化, 导致部分苗木不适应当地的环境

由于环境不良而爆发病虫害。近些年来, 在对园林植物进行研究时, 部分城市在对城市进行绿化时引进了一些外来的新品种。有些由于盲目引进, 导致新品种不适应当地的环境。虽然在刚开始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但是在新品种植物长期生活中, 由于不适应该城市的环境变化, 常常会出现生长不良的现象, 这就导致植物特别容易感染病虫害。

2.2 由于园林树种配置的不合理, 导致部分园林植物常年流行病虫害

有些园林设计人员对园林植物了解得不透彻, 经验不足, 或者考虑不周详, 在进行设计时, 对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和各种植物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了解得不透彻, 在园林设计中出现偏差, 没有合理配置树种, 导致部分园林植物病虫害常年流行。这些不合理表现为:在园林设计时, 将一些相克的植物种植在一起, 如种核桃树, 核桃树可以导致周围的苹果树和松树等一些树种受害甚至死亡;或者将容易产生转主寄生的植物品种种在一起, 如栾树和木槿树种在一起容易产生蚜虫;还有的将怕水的植物种在容易积水的地方, 将向阳的植物种在背阴的地方。这些不合理种植的问题常常会导致黄化病、白粉病等病虫害的不断发生, 并且难以根治。

2.3 园林模式单一, 容易导致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

如果在城市园林中种植单一的物种, 常常会因为植物在种类、年龄、层级上趋向一致, 植物结构单一, 而不能利用植物间的相互抵制作用来有效抵御病虫害的侵害, 这就导致了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如在城市园林中常常会大面积栽种冷季节的禾本类草坪, 这会导致农田迁飞性害虫, 如蝗虫、蛴螬等大量进入城市草坪, 且会连年发生。

3 城市园林设计中有效预防植物病虫害发生的措施

3.1 园林设计要注重种苗的本地化和乡土化

在选植物种子和树苗时, 要尽可能选取和培养本地的种子和树苗, 尽量少种植其他城市尤其是远距离城市的种苗, 减少跨地区、跨生境的植物种植, 尤其是大树进城和南树北调等。选用本地的植物种子和树苗, 是因为其经过长期的生长, 已经适用了本地的生态环境, 具有一定的耐性和抗性, 能够有效抵御病虫害。城市园林是一个受人为高度干扰的特殊的生态系统, 所以在选择植物时要注重选择本地化和乡土化的植物。

3.2 要针对植物的生态习性, 合理进行园林植物设计

在城市园林设计中, 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环境, 如气候因素、土壤条件等, 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自然因素对植物造成的病虫害。在考虑气候因素时, 选择植物一定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植物。如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炎热, 所以要多种植优良的落叶树种, 像国槐、龙爪槐等。在考虑土壤环境时, 由于我国在全国各地分布着砖红壤、棕壤、红土等十几种不同的土壤类型, 所以要根据当地土壤的类型来进行园林设计。如黑松、圆柏等抗盐碱能力强的植物多应种植在海边的可溶性盐类或盐土上。

3.3 树种配置要合理化、科学化

在对园林植物进行设计时, 既要考虑到植物布局的合理性, 要具有现实美, 又要考虑到植物间相生相克的关系, 遵循植物共生、循环、竞争的原则, 对植物进行合理种植, 减少人为造成的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植物间的相克指的是有些树木为了争夺自身生长所需的营养, 会从树体内分泌出对相邻树木具有杀伤性的有毒物质;植物的相生指的是有些树木由于习性相补, 体内的分泌物相互利用, 促进了共同的生长。植物间的相生相克正是体现了树种之间、树种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中, 一定要合理利用植物间的相生相克关系, 对树种进行合理的配置, 了解植物的生活习性。不要将相克的植物种在一起, 这样会人为地造成植物的病虫害。可以将具有相生作用的植物种到一起, 充分利用树种的相生特点来增加树种间的合作共存和互惠互利, 从而达到控制病虫害的效果。

3.4 设计树木种植结构要层次化, 品种要多样化

园林病虫主要寄生在园林植物上, 由于植物品种的不同, 病虫的危害也不一样。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时, 一定要对树种进行了解, 对病虫害的寄主范围、活动规律进行了解。这样才能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危害, 防止树木的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陈伟平.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之我见[J.农家之友, 2010年07期.

[2]刘东雄.陕北城市园林设计的剖析[J].价值工程, 2014年24期.

园林植物设计 篇4

名称 学名 科别 特征

高羊茅 Festuca arundinacea 禾本科 多年生、丛生型草,叶片较粗糙,耐热性及耐寒性均较强。耐践踏性强,抗病性强,观赏效果中等,绿期长。用于管理粗放的场地。

狗牙根(百慕达) Cynodon dactylon 禾本科 叶绿低矮。宜作为游憩、运动区草坪

结缕草 Zoysia japonica 禾本科 叶宽硬,丛生,叶色深绿,草属密集均匀,具较高的弹性韧性。适应性强,喜阳光,不耐荫。与杂草竞争力强,易形成单一连片平整美观的草坪。适于游憩、运动场、高尔夫球场草坪

络石 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夹竹桃科 常绿,

花白色,芳香,5月开花。适于攀缘墙垣、山石、或作盆栽

马尼拉草(半细叶结缕草) Zoysia matrella Merr. 禾本科 叶面宽度约2mm。草色翠绿,草层具有弹性,病虫害少,覆盖率极高,具有较强的蔓延侵占力及竞争能力。适用于运动场、庭园等

麦冬草 Ophiopogon japonicus 百合科 多年生草本,根茎纤细,具纺锤块根,全株呈叶丛生状;叶线形,先端尖细,暗绿油亮;总状花序,花丛生成束,花冠淡紫色。常用于花坛边缘或沿路边。

天鹅绒草(细叶结缕草) Zoysia tenuifolia 禾本科 叶片最细的草种。耐旱性强、耐暑性强、耐寒性极弱,耐阴性弱。冬季低温期呈枯黄现象。

三叶草 Ttifolium repens 豆科 耐半阴,耐寒,喜湿润

园林植物设计 篇5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病虫害;植物保护;树种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405-01

在生态景观工程建设中,植物搭配、植物群落的架构等建设内容均由风景园林设计决定,而合理的相关专题设计对园林植物成活率起保障作用,并且能抑制病虫害的发生。科学、可持续的风景园林设计,不但能够使各类植物种群之间和谐共处,而且起到保护植物和达到植物造景的效果;反之,则将造成植物生态系统失衡、病虫害滋生、养护管理困难,进而影响园林景观。因此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要合理,科学搭配植物种群,提前预防,减少病虫害发生。

1 园林设计与植物保护现状

1.1 没有科学合理引种新品种,缺少驯化,引起部分苗木由于水土不服而成活率低,容易发生病虫害。

在目前各地苗木产业中乡土植物还未成为主流,在景观中引用外来植物就成为必然的选择。引进新优植物品种,既要考虑原产地与本地区的自然条件是否相似,又取决于不同园林植物对立地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能盲目引进。任何一个植物品种,都有其特定的生物学特性,都有其最适宜的栽植条件及栽培技术要求,所以,引进新品种时应特别注意产地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如温度、降雨、风力大小等是否和本地相近。凡是从国外引进的植物新品种不经过若干年严格科学的区域化引种试验,是不能大面积推广的。不结合当地生态条件盲目追新,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给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1.2 园林植物搭配不遵循相生相克原理,引起部分园林植物病虫害常年流行。

有些植物之间由于种类不同、习性各异。在其生长过程中,为了争夺营养空间,从叶面或根系分泌出对其他植物有杀伤作用的有毒物质,致使其与邻近的他种植物“结怨成伤、你死我活”。由于部分园林设计人员知识面不足,或者考虑不周,甚至忽略考虑,在设计前不能完全了解这些情况,从而导致出现一些园林树种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在具体的设计中的表现为出现一些相克的植物品种一起栽植,例如:榆树与栎树、白桦、葡萄为邻,栎树、白桦发育不良,葡萄减产至死亡;桃树与其他果树混种,其他果树根系易受伤害;刺槐与果树混种,抑制果树结果;核桃落叶性炭疽病病菌易引起相邻果树大量落叶;铃兰与水仙为邻、两败俱伤;铃兰与丁香为邻,丁香迅速萎蔫;毋忘草与丁香、紫罗兰、郁金香在一起互相伤害;栎树、白桦与柏树为邻相互排斥致伤;栎树、桉树、洋槐林下灌木杂草生长不良;薄荷属、艾属植物排斥抑制豆科植物生长;松树与栎、栗混种易诱发锈病;二针松油松、马尾松、黄山松等与芍药科、玄参科、毛茛科、马鞭草科、龙胆科、凤仙花科、萝摩科、爵床科、旱金莲科等多种植物混栽易诱发二针松疱锈病。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的导致植物白粉病、黄化病、根腐病、蚜虫等病虫害的不断发生,且大部分病虫害由于环境及周围条件限制,很难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园林植物病虫害常年发生和流行。

1.3 设计模式单一,导致部分植物容易发生病虫害。

园林设计还普遍存在模式单一化问题。由于设计栽植整齐划一,植物种类、年龄、层级趋向一致,极易出现水土流失、地力衰退等生态危害,也容易发生火灾和病虫害问题。如大面积栽植冷季型禾本类草坪,会使一些农田迁飞性害虫如蝗虫、蛴螬等,大量进入城市草坪并连年发生灾害;近年迅速发展的金丝柳,大量单一种植无伴生植物庇护,极易感染腐烂病和溃疡病,严重的出现成批死亡。

1.4 设计栽植密度不合理,导致植物生长环境不良,进而引发病虫害发生。

不适宜的栽植密度是导致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原因。种植设计时必须要考虑这一因素。城市草坪中常采用组团模式,这对于提高绿化质量和艺术造型是一种很好的绿化手法,但是为了“立竿见影”而盲目将栽植株距加密,不仅浪费苗木,而且植物生长空间拥挤狭窄,植株生长得不到充足的阳光和养分,互相争光、争水、争肥,极易滋生病虫害,缩短植物更新期。诚然种植设计时初期可以适当密植,以保证初期的景观效果,但几年后必须及时间苗,确保植物合理的生长空间,以提高树势,增强树体抗病虫害的能力。

2 园林设计在园林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是必然趋势,环境植物保护的任务也将越来越繁重和艰巨,维护生态平衡、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增强生物问的协调共存是植树造林、园林绿化的根本宗旨。合理科学的风景园林设计是根本,要把植保因素放在设计的重要位置,以防患于未然。

2.1 种植设计要权衡植物病虫害的相生、相克关系。

一个好的种植设计,既要布局合理,避免脱离现实美,又要合理利用植物间相生、相克的关系,遵循生物共生、循环、竞争的原则,避免人为造成植物病虫害共生的环境条件。例如,有些植物是相生的关系:皂荚与黄栌、百里香、鞑旦槭相邻植株易增高;山苍子与山茶花、茶梅、红油茶在一起可减少煤污病发生;百合与玫瑰、旱金莲与柏树、紫罗兰与葡萄在一起品质会更好,花期会更长;十字花科植物根部分泌物质可减少土壤中病原真菌数量;薄荷与棉花轮可控制枯萎病发生;苦楝、臭桔与杨、柳、槭混种可驱避光肩星天牛;蓖麻与其他多种作物混种或相邻可驱避金龟子;芸香科蜜源植物有利于小蜂类天敌昆虫繁殖。

有些植物是相克的关系,凤仙花、夜来香、薄荷可驱蚊;夏至草可防治果树害螨;油松与黄檗为邻、诱发油松针叶锈病;五针松、红松、华山松、乔松与刺梨混植易诱发五针松疱诱病;云杉与稠李混栽诱发球果锈病;云杉与杜鹃刺叭茶混栽、诱发云杉叶锈病;桧柏与苹果、梨、山楂、山定子、贴梗海棠为邻诱发苹桧锈病;落叶松与杨树混栽诱发青杨叶锈病;垂柳与紫堇混栽诱发垂柳锈病;洋槐与苹果、梨混栽、诱发果树炭疽病、紫纹羽病和蝽象;鸡矢藤与结缕草为邻诱发草坪诱病。

植物种群间的竞争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它不仅对植物种群竞争的理论非常重要,而且有助于解决一些燃眉之急的生产问题。它是作物合理搭配、生物除草、菜地改良、植被恢复、人工群落的建立、森林抚育更新等实际工作的理论依据。

2.2 种植设计要坚持生物多样性,增强植物对病虫害的免疫力。

近几年,铺种了很多草坪,对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护土保绿、延长绿化期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与树木相比,草坪绿化功能低,费工费钱,特别是费水,在城市地下水越来越匮乏的今天,是导致草坪长势不好,病虫害严重的主要因素。一定要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环境进行种植设计,坚持以栽树为主,实行乔、灌、草、花的合理配比,因为树的绿化功能最高,管理成本低。在种植设计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不能照搬照抄,盲目攀比,要尽力将各种各样的生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宜革则草、宜树则树,各得其所,造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环境植物群落。以乡土树种为重点,发展相生植物,注意植物间相克后引发的病虫害。总之,在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应从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利用园林生态中植物、病虫害、天敌、环境等多种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植物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遵循植保原则,因地制宜,适地择树,科学合理地配置园林植物,要尽力将各种园林植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建成稳定、有序、安全的生态系统,从而达到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颖,立式高速离心泵机械密封泄漏分析及改造[J]石油化工设备,2005(04)

[2]赵凤岭,离心泵故障分析[J]化工装备技术,1996(03)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初探 篇6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 园林绿化的基础主要是植物材料, 因而园林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价值和地位, 主要体现:园林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数量和面积最大;改善和保护环境的主题;园林植物是构造室外空间形态的核心;园林植物可以表现季节—岁月—历史的变迁, 植物景观随着时间产生变化, 可以形成丰富的动态景观变化。植物变化有快有慢, 产生日夜变化、季相变化、岁月更替、历史变迁等, 景观丰富多彩。

2 园林植物设计的概念和意义

园林植物设计是利用植物材料结合园林中的其他素材, 按照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 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 创造各式园林景观, 以满足人们观赏游憩的需要[1]。目前, 大多数研究是从设计原则上入手, 在满足植物对环境生态要求的基础上, 通过对立统一、调和、均衡、韵律、美学原理的应用, 创造植物景观[2]。园林植物作为园林四大要素之一, 植物配置关系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和园林功能的发挥。因此, 做好园林植物设计尤其重要。

3 园林植物配植的原则

3.1 生态学原则

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习性和形态特征, 避免种间直接竞争。进行植物配置时, 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按照绿地的功能和艺术要求选择植物种类[3], 以保证景观效果的稳定性。3.1.1适地适树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 适当选用已驯化的外来树种。应根据规划区的自然地理、气候、土壤、城区性质等条件选择树种, 同时结合当地长期种植园林植物的引种栽培实践经验, 丰富园林植物种类, 采取乡土树种与经过长期栽培实践、生长较好、适应当地生态系统的外来引进树种相结合的方式[4]。

3.1.2 生物多样性原则。

在园林设计中, 植物的配置要乔、灌、草相结合, 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相结合, 快生树与慢生树应间隔配置, 注意园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由乔木、灌木、藤本、地被模拟自然植物群, 组成有层次、有结构的人工植物群[5], 尽可能多的运用植物种类, 达到生态多样性要求。

3.2 美学原则

3.2.1 起伏和韵律。

植物配置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 做到高低搭配, 这样会具有韵律感, 要起伏有致, 富有节奏感, 避免布局呆板。将体积、形态、线条、颜色加以重复或对比, 就能得到韵律。通过不同特征群落的缀合, 空间的收放、开合, 形成有序、变化丰富、意境优美的林缘线。3.2.2动势和均衡。每种植物都有各自的姿态, 如松树、龙爪槐富有动势, 杜英、香樟比较规整, 配置时要求植物间或植物与环境之间和谐协调, 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

3.2.3 对比和衬托。

根据植物形态特征的不同, 运用叶形叶色、姿态、花形花色以及高低对比的手法, 采用体形大小对比法、色彩与明暗对比法、水平与垂直对比法, 将不同树种进行组合, 使植物配置具有艺术性。

3.2.4 层次和背景。

为丰富景观效果, 宜将地被植物、花卉、灌木、乔木由低到高进行多层配置;为防止景观效果单一, 可以将花色花期不同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背景树栽植密度宜大, 一般宜高于前景树, 色调较深, 最好形成绿色屏障, 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差异, 以起到衬托的效果。为了使落叶乔木突出鲜明的色调, 常绿和落叶乔木配置时, 常绿树要低于或高于落叶树。不同灌木高矮相差不大, 灌木群可借自然地形的起伏, 用叠砌阶梯、花台的办法配置, 以增强高差, 使之形成错落的轮廓线, 做到层次分明。

3.2.5 简洁和多样。

简洁孕育高雅, 但并不意味着乏味的设计, 创造简洁的关键是反复。反复可以应用于形状、质感、色彩及某种植物材料。多样原则可用在形态、色彩或质感上。多样原则会增加趣味, 并使设计师能够控制种植设计的风格、气氛。仔细平衡重复和多样性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太多的反复会导致单调, 但太多的变化会引起混乱。

3.2.6 统一与协调。

为使营造的景观效果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 植物配置时, 线条、树形、质地、色彩及比例都要有适当的差异和变化, 但是变化不能太多, 否则整体会杂乱无章。要在统一中求变化, 在变化中求统一。为了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 植物配置要注意之间的联系与配合, 发掘其近似性和一致性, 使景观效果具有协调感。

3.3 经济原则

“节约型园林”的建设不仅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确保园林绿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工程。

摘要:介绍园林植物的作用, 分析园林植物设计的意义和原则, 以为丰富景观效果、美化人居环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参考文献

[1]陈飞平.浅探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 2005, 33 (7) :1220.

[2]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19-26.

[3]贾永林.浅谈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 (4) :203-204.

[4]王雁, 苏雪痕.植物耐荫性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 (3) :349-355.

论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篇7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数量和面积最大, 是园林设计最重要的要素, 其种类繁多, 变化万千, 不仅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同时在吸尘滞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污染、降温增湿调节微环境气候、降低噪声等方面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 园林植物还在水土保持、固土护坡、降低风速等方面具有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丰富多样的园林植物景观不仅能体现地域特色和乡土风貌, 也是构造室外空间形态的核心, 不仅为我们人类本身提供了休闲娱乐、遮荫、健身等场所用地, 同时也为动物、鸟类等生物提供了栖身场所, 在生态恢复或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园林植物还是文化内涵的体现, 一些果树的生产功能在绿化的同时还能增加经济收益。总之, 园林植物及植物景观对于适宜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2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则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人对自然依存的需求更加迫切, 对园林设计中园林植物景观的规划有了更高的要求。

2.1 正确认知植物的生态习性是进行科学绿化的前提

植物的生态习性是植物对环境的要求和适应性, 只有明确植物的习性才能在园林设计时做到科学配置, 真正做到适地适树。园林绿化设计前应对场地的立地条件进行调查、分析, 对所选用植物本身生态习性、植物间的相克相生规律充分了解, 只有园林植物生态习性应与栽植地立地条件相一致, 才是建设生态园林的基础, 也是园林植物发挥生态效益的基础。

2.2 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科学性主要是指对园林植物的生态学特性的重视, 艺术性则强调对植物美学特质的理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要注重植物间搭配的叶形、色彩、叶质地、花香、季相景观等的差异, 要考虑植物间配置的层次感、色彩感、秩序感, 四季常绿、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变化, 还要注重植物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如花叶良姜与黄蜡石的配置, 形成街头绿地点睛之笔。植物具有组织空间的重要作用, 植物间的配置要考虑空间特质———植物的位置安排、结构差异、体量、比例、规格, 要注重植物配置的韵律、节奏、协调、统一等美学要点。

2.3 重视功能性与实用性

园林绿化的目的是改善人居环境, 人们所需的功能只有与植物发挥的作用相对应才能真正实现园林植物的价值。重视不同场合园林绿化所需园林植物的差异, 如道路绿化与居住区间的街旁绿地应选择枝繁叶茂、冠大荫浓的减噪能力强的绿化树种;儿童乐园应选择色彩欢快、造型可爱的无刺无毒的绿篱树种修剪成迷宫, 还可种植一些低矮的果树供游人采摘;医院种植一些松柏类的保健生态林杀菌除尘等, 公园可种植大面积的彩叶风景林供观赏, 只有明确不同场地绿化的功能和目的, 才能真正根据需要针对性的选择相应的树种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真正以人为本, 造福于人类。

2.4 注重植物文化意境的表达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 除了遵循科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以外, 还要根据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进行合理配置, 使其具有相应的文化氛围。如皇家园林常用玉兰、海棠、牡丹、桂花来彰显气势恢宏、庄重华贵的皇家气派;寺庙园林常选用常绿松柏植物对称列植来突出纪念性园林庄严肃穆的气氛;再如珠海滨海情侣路的植物景观, 采用木棉、大王椰子等代表帅哥, 用凤凰木、皇后葵、梧桐、碧桃、垂丝海棠等代表美女, 表现情侣初识的场景;用含笑代表初恋时的含情脉脉;用凤凰木、火焰木、石榴、糖胶树、玫瑰、醉香含笑等展现热恋如火;用鸳鸯茉莉、海南红豆、鄂西红豆树、台湾相思等表达恋人分别时的相思之情;用喜树、拱手花篮、结香、花烛、花环菊、爆仗竹、炮仗花、连理藤、并蒂莲等名称吉祥的植物展现喜庆的氛围;用合家欢乐的百合、合欢代表百年好合, 桂花蕴意早生贵子, 石榴、百子莲多子多福, 常春藤、夜香树、万年青、吉祥草、千日红、富贵草等吉祥如意等, 每一种植物的应用都有特定的涵义, 使情侣路充满了温馨、浪漫的休闲情调。

3 当前职业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教师, 根据自身多年工作经验, 现就职业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简要的归纳总结:

3.1 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园林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重设计轻植物的心理, 对园林植物在园林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导致学生从心里直接抵触园林植物相关的植物景观设计课程, 上课态度不端正, 直接造成学生对园林植物的生物学、生态习性、物候期了解不够;对植物景观设计理论知识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工作程序都有所欠缺, 动手设计、绘图能力差, 对植物种植工程中涉及的移植养护知识也缺乏了解等问题。

3.2 教学环节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于职业院校, 一般说来, 存在园林专业教师师资力量不 (上接第68页) 足、教学机制不够完善、教学内容不够深化、设计实践环节缺乏等问题。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是一门集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生态学、土壤学、景观设计美学、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一门课程, 要学习的知识点较多, 在组织好与之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上, 也明显存在诸多问题。

4 学好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及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与探讨

4.1 给园林专业学生的建议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是一门系统的课程, 要学好这门课, 首先从心理重视植物这一要素, 不仅要求学生加强植物的认知, 强调对植物的生态习性、种植应用的重要性, 还要了解植物的适应范围, 空间特征, 应用特点, 变化特点, 生态要求, 种间关系, 并熟知植物的供应情况和如何养护管理。只有练好基本功, 才能适应新发展。园林专业的学生还要不断深化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理论的研究, 从大自然吸取营养, 对理论实践进行不断完善和提升, 明确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则和工作程序, 多观察周围环境植物景观, 多汲取以往成功案例精华, 多参与真实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实践项目, 增强绘图和设计动手能力, 设计再修改, 直到设计营造出多样、丰富、文化、科学、特色、秀气的师法自然的园林植物景观。总之, 在熟识常见园林植物的习性、多观察周围案例的基础上还要多思考多总结, 最重要的是根据场地条件落实到设计施工图上, 园林种植工程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设计选材要把握好近期和远期的关系。

4.2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设置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植物景观设计的程序、思路, 以使学生在设计时能够合理选择园林植物种类, 选择当地乡土植物种类, 做到个性化和特色化设计, 做到植物景观的当地性、多样性、稳定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体制改革, 比如, 在教学中要做到图文并茂, 增强学生直观吸收能力, 加强案例教学, 多汲取现实成功植物景观案例的精华, 比如, 杭州的花港观鱼、珠海的情侣路植物景观、龙湖地产的五层植物景观设计方法等都是很好的学习素材;教学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植物规格、比例的把握意识, 要引导学生经常测量植物生长期与胸径、冠幅间的关系、以及植物各部分结构间的比例关系, 这样才能根据预留的设计空间合理选择正确选择适宜大小的植株;教学中还应注重提高学生设计的实践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经常督促学生多动手, 适量布置场地植物景观设计作业, 引导学生去欣赏一些优秀的设计图纸, 让学生熟悉景观设计的多种表现手法、规范要求和从中汲取先进的设计理念, 从而提高学生设计图纸的观赏性, 丰富活跃学生的设计思想。

参考文献

[1]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篇8

1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概述

植物配置是指充分参照植物生态习性与园林设计要求, 将园林中不同的植物进行合理搭配, 以配置完成植物群落的整体组成, 实现园林的各项功能。植物造景是相对于植物配置的一种艺术深加工, 在充分了解植物发育与生长需求的基础上, 配合山石、水体、建筑等进行点缀, 尽可能地展现植物自身的色彩、曲线、形体之美, 通过对植物的精心选材、合理配置、尽心设计, 才能够创造出园林设计与城市建设整体和谐多样化的景观, 更好地满足于人们对于生态艺术的追求与需要[1]。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是相互联系与统一的, 他们共同的目的是创造出优美别致的植物景观, 使景观与园林共同构建一个优雅舒适良性的生态环境, 进而满足人们对和谐生态的需求。

2 植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1 美化、改善生态环境

园林设计给予人们万紫千红的形态美和纷乱迷离时空的交错美、层次美。一道风景线既是城市规划的亮点, 又能很好地美化城市环境。而相对于艺术美而言, 园林植物对于提高空气质量也很重要。而且一部分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 如大黄杨、夹竹桃等具有良好的吸收硫化气体的作用[2]。园林植物在城市化的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可争议和替代的。

2.2 安全防护、促进美育

园林植物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而且在各种自然灾害面前都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将不同的园林植物进行合理地配置, 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防火、防震、防止水土流失以及配合防空的作用;而且园林植物是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展现园林艺术美的一种重大因素。植物景观的唯美以及它的生命力, 很好地在园林景观里展示了她的日常使用功能与美学欣赏价值, 并且良好地诠释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3 满足休闲游憩、陶冶情操

植物园林的构建, 不仅可以形成一种可供观赏的自然景观, 而且可以满足人们内心的需要。一份恬静的世界, 尽情地去游走、休息, 让大自然的美渗透到精神世界美的情感和思想中去, 以赋予人们回归大自然怀抱、远离城市喧嚣的感觉。园林植物景观不仅可以给人以各种唯美的享受, 一种回归大自然怀抱的气息, 这些对于就居于喧闹城市中的人们而言, 是一份非常重要的精神感受和熏陶。

3 植物配置与造景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措施

3.1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中存在的问题

植物的配置不合理、忽略了生态的保护。单一的植物很难体现一种季节的变化带来的视觉感受;在选择植物上过分地追求高档次外来的物种, 既没有良好地展现地方的特色与风貌, 又偏离了园林设计的本意;不能良好地与周围环境相配合, 缺失一种协调美;设计者过分地借鉴国外的设计风格, 忽视了园林植物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主导地位[3]。

急功近利的心理、缺乏文化品味问题也是相当的严重。设计者直接把生长良好的名优新奇的古树大树的原木从自然群落中挪植到园林中。不仅使其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还会适得其反。近年来, 很多的园林设计者在园林造景中使人们很难在园林的设计中体会到具有特色的一份人文情怀。

3.2 相关的解决措施

园林设计不仅要充分提高其科学性, 而且还要在适当引进外来物种的基础上, 尽可能地展现乡土的特色。园林植物的配置要充分以生态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把植物的自身特点作为第一要素。尽可能地把本土的人文情怀充分融入其中, 不能单方面地追求一种观赏效果。要充分考虑到树木植物生长的环境及条件, 对植物的生活环境与周围的城市环境做合理的搭配, 尽可能地实现双赢。

提高园林设计整体的艺术美势在必行, 园林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不仅要符合科学, 更重要的是对于植物景观意境美的提高。为了实现园林的艺术美感, 设计者可以充分考虑到不同植物多层次的搭配;不同花色、植株高度之间的配合, 尽可能地使色彩与层次叠加增值;不同时期生长的植物间落排置, 不仅可以增加观赏的时间, 而且还可以增加不同植物的交错美。

4 结语

总体而言, 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作为园林设计的重要环节, 不仅会影响到园林的整体景观感官,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整体效益同样也会有很大影响。因此, 一个设计者如果要设计出令人称颂的作品, 就一定要系统地去了解园林设计中植物的合理配置, 处理好影响植物配置和造景选择各元素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摘要:园林作为一种艺术与自然的结合体, 能够很好地满足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对于在园林设计中发挥至关作用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因素却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对其相关概念的概述, 及其相关作用与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做详细的分析, 期望园林设计者能够在园林的设计中, 运用生态学的原理科学合理地进行植物配置与造景, 使植物与植物之间、环境与人之间更多的和谐。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

参考文献

[1]夏惠.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2]何修俊.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J].科学论坛, 2010 (6)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篇9

1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相关概述

1.1 概述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是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水平的重要途径。植物配置, 主要是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 科学地对植物的种类、色彩等进行选择搭配, 促使植物的实际情况能够与园林整体的设计内容相匹配, 提高园林设计的整体效果。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 是建立在植物配置的基础之上的, 并借由选定的植物, 通过亭台楼阁、山水地势等的配合, 形成具有植物特点以及园林特点的园林景观。在进行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时, 需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迎合, 促使设计更加合理。

1.2 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的作用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景观是提高园林设计水平, 构建园林风采的重要因素。园林设计中的植物景观是十分重要的, 需要科学地对其进行合理的布置。

(1) 改善环境, 优化生态质量。园林中植物的布置与造景, 可以使园林内部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园林景观, 同时还可有效地改善园林内部的生态环境, 优化生态质量。

(2) 植物景观可以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 给予人们一个休闲、娱乐的空间, 并使人们在欣赏植物景观的同时, 完成心理的洗涤, 陶冶人们的情操, 促进城市居民与生态环境近距离地接触。

(3) 植物景观可以唤醒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达到宣教的作用, 促使人们能够积极地开展环境保护, 构建健康的生态环境。

(4) 植物景观的基本作用是供人们欣赏, 不同植物与色彩的搭配可形成与城市环境截然不同的植物景观, 给予城市居民以放松与闲适。

2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是影响园林设计质量与设计水平的重要因素, 需要开展科学的分析与研究, 促使园林设计能够与人们的审美标准达到有机的统一。但是在实际的园林设计过程中,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中的一些问题切实存在, 需要展开详细的分析。

2.1 植物配置不够合理

植物配置是关系到植物造景的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如果植物配置不能达到园林设计的需求, 必然会导致园林设计中植物搭配单调、重复, 影响园林设计的整体效果。在一些城市的园林设计中, 出现单一植物的重复使用, 不仅不能为人们提供不同节气的感官享受, 还导致人们承受着单调的植物所带来的审美疲劳, 使得园林植物景观的协调性达不到预期标准。此外, 如果植物配置不能够结合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 同样会导致植物造景所构建的景观缺乏地区特点, 影响园林设计的整体效果, 不能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2.2 植物造景缺乏品味

植物造景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品位。但是在一些园林设计中, 园林设计人员缺乏良好的品位, 植物造景过于急切, 直接导致了园林植物造景过于简单, 缺乏时代内涵, 不能与现阶段人们的审美标准和生活需求相匹配。

2.3 生态理论理解不够全面、缺乏因地制宜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需要以生态理论为基础, 科学地对各类植物进行配置和造景。若在一些适宜温带植物的地区, 将北方的耐寒、抗旱植物进行移植, 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影响园林设计水平。在植物配置设计中, 如果缺少城市的地质条件、生态环境的深入分析, 盲目地对植物进行引进, 将会导致植物不能成活, 影响园林效果。

3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科学地开展植物配置

在进行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时, 需要加强对相关知识的解读和分析, 从而明确园林植物配置的基础, 并遵循植物配置与植物选择的基本条件。重视植物与植物之间的配置, 结合园林造景的色彩、光影, 对植物的种类、颜色等进行选择。在进行植物配置之前, 需要立意在先, 结合地形特点等将植物布置在园林的山石和地貌上, 促使植物发挥空间划分功能。在面积相同的地段, 采用植物配置造景时, 可以突出树冠的起伏, 从而凸显植物的韵味。在起伏不大的情况下, 可以采用一株特高的植物, 起到导标的作用。在进行乔木设计时, 可以结合人体的高度, 营造敞开或封闭的植物空间。在进行乔木为主景的时候, 通常情况下采用孤植、列植的方式。在以灌木为主景时, 通常采用群植或丛植的方式。在以草地为主景时, 需要结合地形的特点, 使得区域内的色彩可以得到有效的统一。

3.2 重视植物造景的内涵

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需要具有一定的内涵, 有效地对植物造景与地区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相结合, 避免盲目造景的情况发生, 促使园林植物造景与城市居民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相符合, 使得植物造景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指标相匹配。同时, 应重视园林植物造景的功能性, 科学地对亭台楼阁、山水草木等进行布置, 使人们在休憩的同时能够欣赏到优美的植物景观, 陶冶人们的情操。例如, 在进行河湖溪涧植物群落配置和造景时, 应采用自然式的配置手法, 运用孤植、列植等方式对植物群落进行布置, 促使植物群落形成具有自然风光的景观氛围。

3.3 因地制宜, 以人为本

在对植物进行配置与造景时, 需要科学地进行选择, 根据植物的不同生长时期和种植形式, 选择具有地区代表性的植物, 并因地制宜进行植物的选择, 促使植物可以始终处于生长的状态。在进行园林植物造景时, 需要结合“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科学地对艺术手法进行选择, 采用符合园林特点的艺术手法进行植物造景。例如, 在对起伏草地的植物进行配置时, 应以绿色为主体, 采用黄色、粉色等花盆进行不同图案的摆设, 从而使其具有鲜明的特点。

3.4 不同情况下的植物配置方式

在对水景的布置时, 需要考虑到水体生态环境的实际需求, 并配有喜水湿生性植物, 在湖泊或河流水面较大时, 应在河岸周边进行大型乔木的种植, 并使其倒影映入水中, 形成一幅静谧的画面。在对道路两旁的植物配置时, 需要体现一种柔和感, 通常采用多种乔木和灌木混植的配置方式, 形成符合道路起伏的节奏感。而在山石周边的植物配置时, 应在下部突出植物的特点, 上部则凸显山石的特点, 通常应采用低矮花草进行配置, 形成园林独有的景色。

摘要:园林设计是营造城市景观, 构建绿色生态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的园林设计过程中, 可以通过植物造景, 提高园林设计的质量与整体效果。在进行植物造景时, 需要针对不同植物的生活习性和颜色特点, 对其进行系统地配置, 提高园林设计的有效性与美观性。本文就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展开探讨, 并着重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与措施进行阐述, 从而力求促进园林设计的质量提升, 营造具有城市特色的重要景观, 满足人们不断变革的审美标准。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

参考文献

[1]何修俊.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J].科协论坛 (下半月) , 2010, 06:104~105.

[2]刘巧新.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J].现代园艺, 2015, 04:61.

[3]梁宏.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J].企业导报, 2015, 14:196+179.

[4]何成丹.探讨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J].现代装饰 (理论) , 2015, 10:58.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研究 篇10

关键词:生态园林 设计 植物配置 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153-01

在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伴随着科技与文明的发展,生存环境的拓展与升级,人们对于环境提升的意识有了显著的改变,也就越来越注重生态园林的设计与建设。

一、生态园林释义

生态园林是在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借鉴和传承传统园林的经验,遵照生态学的原理,所设计建设的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搭配的植物群落。它建立了人与自然生物联系的新秩序,具有观赏的性能和艺术的美感,具有改善提升自然环境的功能,具有科学合理的时间、空间、营养结构,从而多功能、多方面的展现生态园林的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为人们创造一个优美、宜人、生态、文明的良好自然环境。

二、植物在生态园林设计中所起到的作用

在生态园林当中,植物的配置是重中之重,它不仅可以装点改善环境、创造景观,为人们提供宜居、宜养、宜休的优美舒适的休闲和文化活动场地,更为人们提供了观赏、游玩的艺术空间,给人们以心旷神怡的美的感受。而且植物对于生态自然环境的创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美化环境、优雅氛围、净化空气、改善气候、保障水土、降低噪音、遮阳造荫、防风阻雨等诸多功能。

1、 改善提升自然环境

众所周知,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使空气达到平衡循环。另外园林植物还可以吸纳有害气体,更可以作为评价监测自然环境质量的依据。不仅如此,它还可以消灭细菌、吸收灰尘,是环境当中天然的噪声减缓者。

2、 保持生态的平衡

园林植物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可以改善相对区域内的小气候,它可以有效的吸收和阻挡太阳的辐射,调节自然温度和自然湿度,净化水体,减少水土流失。

3、优美环境、提升格调

植物风景不仅能装点自然景色增加自然的生机,让人们感受到向上的生命力,还可以提升环境和人们的审美格调,陶冶自然情趣,充分给人以美的体验。生态园林中,植物更以其各异的风姿、独特的创意、迷人的色彩、清新的气息让人得以全方位的享受自然的馈予。

三、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原则

1、谐调统一的原则

生态园林中植物的配设要求其形态、颜色、造型、质感和搭配比率都得达到一定的标准,不仅要呈现多样性还有要区别和差异性,还要达到自然过渡、和谐统一的效果。既要显得生机灵动,变化自如,还要避免繁杂无序、混乱无章;既不能单调乏味,更不能混杂冗乱,变化突兀,要的是谐调统一之美。

2、 风景调和的原则

在生态园林的植物配比中,要注重植物之间的配比与联系,表现美感,突出其合理性与谐调性,使人享受到安静、平和、怡心、悦目的感觉。应熟悉各植物的景观特征,全局布控品种配置,掌握植物群落的动态属性与季节变化,使其达到适景、适地、适时的良好效果。

3、 动感均衡的原则

由于各类植物的生长姿态各各不同,有的生长比较整齐,例如:石楠、椿树等,有的则具有一种生命的动感,例如:合欢、松树等,所以在设计搭配时就要考虑物种之间的呼应以及与环境的融合。与此同时还要兼顾到各种植物的生长期形态变化,达到其体貌、质地、以及色彩搭配,并根据园林的特点及风格来进行配植,适当的选择是规则式均衡还是自然式均衡。同时要注意空间的变化和立体效果的显示,避免布局呆板,力求高低、起伏、层次分明、有韵律感,令人赏心悦目。

4、植物配置“生态位”原则

生态位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系统景观审美价值的高低和综合功能的发挥。在配置时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位特点以及各地域的环境特征和人文需求,选择各方面适宜的植物进行科学的配植,防止种间冲突,力主达到结构完善、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使其相互之间互相依托,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达到优美宜人的效果。

四、生态园林设计中所应注意的植物配置因素

1、植物配置应首先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

在植物配置时要充分照顾到各种植物的自然生长属性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物种,搭配成乔木、灌木、草木、藤木等各种类兼具的复合型物群,同时应当熟悉掌握各物种的生长规律,适时的进行人工帮助,塑造一个科学、均衡、平稳、有旺盛生命力及自我修复更新功能的发展型生态系统。

2、植物配置应做到花叶结合的良好效果

在进行配置时应当避免单调、重复的情况,将观花类植物与观叶类植物有机融合,比如将红叶李、银杏等叶色变化美丽的植物和花类植物进行组合,不仅可以达到错落优美的效果,还可以延长植物的观赏时间。所以就要将两类植物做精心创意的搭配以期达到色彩迷人、形神兼备的状态。

3、植物配置应做到四季有景、风光独特

在进行配置时应力求贴近自然、四季分明,季节特征显现,流露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做好阔叶与针叶植物的搭配,选择观赏效果良好的时令植物与长青植物相结合,使得处处生机、时时绿色、花香阵阵。

4、保障安全、杜绝污染、有机养护,兼顾效益

在进行生态园林的配置时还要考虑一些植物对人的影响因素,避免有毒素、有异味、有过敏物质的散发,另外可配置开放性的草坪,以供人们接触绿地、应急避难。同时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的药剂以减少污染,多以生物或人工的有机方式进行养护。

五、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应当充分体现其生态性,科学布局、合理设计,达到生态与艺术的有机融合,将园林的景观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发挥到极致,为人们创造出优美动人的自然环境,提升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王明荣,宋国防.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J].中国园林.2011(05).

[2]吴国良.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7).

[3]水恒源.浅谈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华章.2011(21).

上一篇:术后早期镇痛下一篇:教学生写议论文